•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防災的意義與素養

一、防災的意義

災害是無法準確的預測和避免,因此防災最主要是降低災害的影響以及災害 發生前的準備工作。Abdallah & Burnham (2000)提到防災是採取行動來預防自然 現象或潛在災害對人類及經濟財產之傷害性影響,並降低其造成人類痛苦及對經 濟財產之衝擊。若平時做好減災預防工作,災時採取有效因應措施,強化社會整 體抗災能力,對社會之繁榮與安定有相當大之助益。災害防救法(2000)中則將防 災擴大為「災害防救」,其解釋為「指災害之預防、災害發生時之應變及災後之 復原重建等措施」。有災害管理的概念,包含規劃、計畫實施、預警、緊急應變、

救助等措施,以減少或降低天然災害或科技災害(俗稱之人為災害)對於社會所 造成的影響及衝擊。災害管理可分成災前的減災、整備,災時的應變(或緊急應 變),以及災後的復原四階段,其內容說明如下(吳杰穎等人,2007):

(一)減災(Mitigation):是指降低或限制風險因子與相關災害帶來的不良影響,

可以透過各種策略和行動來確實降低規模與危害程度。因此,減災泛指任何可以 減少、消除、避免天然災害或人為災害風險的長期行動。透過減災行動的實施,

亦即透過相關政策來管理、調和人文環境與實質環境,可以降低災害發生的機會 或減少其破壞程度。減災措施包含結構式減災如工程技術、抗災建築,改良及改 善結構物;非結構式減災如透過計畫、土地管理、公共防災意識教育等的措施;

以及基礎建設減災如強化供水供電設施以減少災害發生時,因缺水缺電或管線破 裂所造成的傷亡。

(二)整備(Preparedness) :是泛指人們為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及居住環境,根據災 害可能帶來的衝擊所做的準備工作,以將災害影響程度降至最低。整備亦指由政 府、專業或復原中的組織與個人發展的知識與能力,可以有效預警、因應與恢復 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的風險。整備行動主要於災害風險管理的範圍內進行,目的 為建立有效管理所有類型緊急事件的能力,達成因應災害到穩定恢復的過程。基 於對災害風險的分析與早期預警系統的良好聯結,整備包含持續性的計畫、設備 與物資的儲備、發展公眾信息的調度與合作、相關訓練與實地演練。如災害分析、

預警系統的建置、專業防救災人員的訓練和居民的教育訓練。

(三)應變(Response):是泛指災害來臨前、災害發生、到復原重建之間,即時提 供緊急服務與公共協助,以保障生命安全,減少對健康的影響,確保公眾安全並 滿足受災者的基本物質需求。災害應變主要聚焦於即時與短期的需求,故有時也 被稱作「救災」。應變措施通常包含預警疏散、救災資源的動員、應變中心之運 作、緊急搜救、緊急醫療、災民安置、保護財產安全、臨時水電的供應與架設、

緊急道路的構築等。災害應變與復原階段並沒有明確的區分,有些應變行動,如 提供臨時住所與水,也有可能延續至復原階段。

(四)復原重建(Recovery):是泛指由災害之受災狀況,恢復至災前或甚至比災前 更好之狀況,主要為恢復與改善受災社區的設施生計和生活條件,包含減少災害 風險因子。在緊急階段結束後,災後恢復與重建的任務就已開始,像是重建公共 建設、生活機能的重新規劃與建設,這樣的任務應基於事先存在的復原策略與政 策,以促進機構對於恢復行動的責任及公眾的參與。恢復方案應包含在災後提高 公眾意識與參與,提供有價值的機會以發展並實行降低災害風險的方法,以達成

「建設得更加美好」(build back better)原則。

由上述可知,傳統防災注重如何處理災害善後的部分,現今的防災觀念除了 災後的處置工作,預防災害的事前準備和災害發生的應變機制同等重要。國內對 於災害應變機制的運作,有研擬相關配套措施,使相關權責機關在災害發生時,

便於標準化指揮作業,避免因應不及而有疏漏。

二、素養的意涵

素養(literacy)這一詞在國內外學者有許多解釋。在《辭海》中解釋為平日的 修養,不過 literacy 大致上可分成狹義與廣義的的觀點來看。

狹義的分析,Roth(1992)解釋為「具有閱讀及書寫的能力」;Ayala(2000)提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素養定義為「在日常生活中能讀、寫一段簡單的 陳述」(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因此,狹義的素養是指一般讀和寫的能力。

而廣義的意義,Wiley(1991)認為素養不只是單指一種能力而言,而是多種能 力、技能的總和。楊仁興(2001)認為素養是指個人擁有某些特定的技能,以順應 在家庭、工作、社區等社會生活的角色扮演。蔡清田(2011)認為「素養」意指個 體為了發展成為一個健全個體,必須因應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識、能力 或技術能力、態度,而且「素養」是個體基於生活環境脈絡情境的需求,激發個

體內部情境的社會心智運作機制之認知、技能、情意等等行動先決條件,以展現 主體能動者的行動,並能成功的因應生活情境的複雜任務要求一種整體因應行動 (Rychen & Salganil,2003;引自蔡清田,2011) 。張一蕃(1997)定義「素養是個 人與外界作合理而有效的溝通或互動所需具備的條件。」,其中「外界」包括了 人、事(組織、制度)及物(工具),「合理」即蘊涵了客觀的價值判斷,「有效」

則意味著素養的水準是可以有程度性差異的,而「條件」則包括了認知、技能(行 為)及情意三方面的。

綜合上述關於「素養」之解釋可知,個人為了適應社會生活,使用多種能力 與技能的總和,包含獲取資訊、知識的能力與學習及應變的技能,與外界做有效 的溝通與互動。

三、防災素養的發展結構

藉由以上文獻回顧與分析,經整理後以「防災」的觀點,參照葉欣誠(2006)

「防災素養」定義為基礎,將本研究之防災素養定義為「對於可能造成人類生存 威脅及生命危害的各類災害,具備一定程度的認識與正確的知識,並能主動的擷 取災害相關訊息,對災害產生知覺且對防災具有正面積極的態度,及具備相當程 度的能力與技能面對災害威脅。」

防災教育白皮書(蔣偉寧等人,2004a)中提到防災素養將內涵分為防災知識、

防災技能與防災態度三個部分,為了使防災教育持續推動,教育部透過「防災科 技教育深耕實驗發展計畫」及委託葉欣誠教授等人廣徵專家意見並持續性針對全 國各級別之學生和老師做防災素養的問卷調查,作為修訂防災素養內涵之依據。

防災素養主要可分為防災知識、防災態度、防災技能三個類別,其下再分「災害 認知」、「防備知識」、「應變知識」、「防災警覺性」、「防災價值觀」、「防災責任感」、

「準備行動」、「應變行為」等項目。以下針對三類別八細項分別敘述之:

(一)防災知識:對於災害相關知識知悉與了解的程度,包括能了解生活環境中 可能發生的災害種類、性質與因果關係,以及災害對於人類傷 害的程度,並具備災害預防措施與災害應變行動的知識等。

1.災害認知:對於災害認識與了解的程度,包含對各類災害的了解、災害 成因的理解,並具備災害可能造成的危險和傷害等相關知識。

2.防備知識:對於災害防範與防治的知識,包含如何防範災害發生、災害

發生前的準備工作、如何降低災害所造成傷亡與損失的知識 等。

3.應變知識:對災害發生時應變與災害發生後處置的知識,包含對於災害 發生時應變方法與災害發生後處理程序的了解等。

(二)防災態度:對於災害關心的程度、災害嚴重性的知覺程度、對防災救災所 抱持的信念與價值觀,以及對於防災的責任意識等。包括具備 積極之防災態度,對於災害的警覺性,能主動吸收防災相關之 訊息,積極參與學校或社區防救災工作與防災演練。

1.防災警覺性:對於自身與他人安全的關心程度,包含個人能意識到環境 中的危險因子,主動察覺周遭環境的改變,以及警覺環境 可能發生的災害等。

2.防災價值觀:個人對於災害與防災工作所抱持的信念,包含對自身與他 人生命安全的重視程度,能體認災害發生的必然性與防災 工作的重要等。

3.防災責任感:個人對於防災工作應盡職責的認同程度,包含能認同並積 極主動承擔防災工作責任,及履行承諾完成防災準備工作 等。

(三)防災技能:具備災前準備、災時應變以及災後復原的能力。包括災害發生 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災變時的因應行動,以及災後復建工作 的執行等。

1.準備行動:對於災害未發生前各項準備工作的執行能力,包含災前準備 工作與防災救災演練的落實,以及規劃防災計畫及擬定減災 策略的能力等。

2.應變行為:面對災害發生時與災害發生後,個人能產生正確的因應行為 與應變行動,包含正確的避災動作與應變措施,以及災後復 原復建工作的執行等。

教育部為我國教育最高指導單位,為有效達到防災教育推廣的落實,正式推 動「防災科技教育改進計畫」,這幾年的研究與執行成果中,歸納出中小學、高 中職、大專與社會成人的防災素養。在「MOE 防災教育數位平台」中,列出各

學習階段防災素養之架構、類別、項目與內涵。本研究以根據此結構,以國中學 生為研究對象,表 2-1、2-2、2-3、2-4 為各學習階段的防災素養。

表 2- 1

國小 1-2 年級學生應具備之防災素養

學習階段 國民小學(1-2 年級)

宗旨 建立災害基本知識與危險認知,訓練自我保護能力

目標

1.建立學生正確的災害知識與概念。

1.建立學生正確的災害知識與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