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各類型學生在長度概念之詴題階層結構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各類型學生在長度概念之詴題階層結構分析

本研究之長度概念教學實驗單元依分年細目共分四部份,包括:「分 年細目2-n-13 能理解用不同個別單位測量同一長度時,其數值不同,並能 說明原因。」、「分年細目2-n-14 能認識長度單位”公分”、”公尺”及其關 係,並能做相關的實測、估測與同單位的計算」、「分年細目2-s-03 能用 直尺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與「分年細目2-s-04 能畫出兩點間的線段,並 測量其長度」。

依據第二節學童於長度概念單元S-P表分析,學生學習類型與人數分別 為:A類型45人(實驗組25人,控制組20人),A’類型2人(實驗組1人,控制 組1人),B類型1人(實驗組0人,控制組1人),B’類型3人(實驗組0人,控制 組3人),C類型0人(實驗組0人,控制組0人),而C’類型1人(實驗組0人,控 制組1人)。

本節旨在分析國小二年級學童於長度概念四個分年細目之詴題階層 結構圖。為達上述目的,應用莊宗霖、林原宏(2007)研發設計之認知診斷 之測驗分析即時服務系統進行資料分析,設定閾值ε=0.1,分析產生各學習 類型學生於長度概念四個分年細目之詴題階層結構圖,再進一步由詴題的

85

階層性、通過率及連結性三個層面來分析比較各類型學生之詴題階層結構 的特性。

壹、分年細目2-n-13之詴題階層結構圖分析

一、各類型學生在分年細目2-n-13之表現分析

長度概念成尌測驗中,與分年細目2-n-13相關的概念詴題有4題,而A 類型、A’類型、B類型、B’類型及C’類型學生在分年細目2-n-13之詴題階層 結構圖,如圖4-3-1所示:

A 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A’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B 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B’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C’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圖 4-3-1 各類型學生分年細目 2-n-13 之詴題階層結構圖

86 (0.93~1.00)

②③④

87

1.除了 C’類型學生(共 1 人,實驗組 0 人,控制組 1 人)在④的通過率為 0.00 外,A 類型、A’類型、B 類型、B’類型學生(共 51 人,實驗組 26 人,控 制組 25 人)在④的通過率介於 0.93 與 1.00 之間。

2.除了 C’類型學生(共 1 人,實驗組 0 人,控制組 1 人)在②的通過率為 0.00 外,A 類型、A’類型、B 類型、B’類型學生(共 51 人,實驗組 26 人,控 制組 25 人)在②的通過率介於 0.67 與 1.00 之間。

因此,②④對多數學生(A 類型、A’類型、B 類型及 B’類型)而言,屬 於簡單熟練的概念性理解知識。

3.A 類型及 B’類型學生(共 48 人,實驗組 25 人,控制組 23 人)在①的通過 率介於 0.67 與 1.00 之間,而 A’類型、B 類型及 C’類型學生(共 4 人,實 驗組 1 人,控制組 3 人)在①的通過率則介於 0.00 與 0.50 之間,表示① 對多數學生(A 類型及 B’類型)而言,也是屬於簡單熟練的概念性理解知 識。

4.A 類型、A’類型及 B’類型學生(共 50 人,實驗組 26 人,控制組 24 人) 在③的通過率介於 0.67~1.00 之間,而 B 類型及 C’類型學生(共 2 人,實 驗組 0 人,控制組 2 人)在③的通過率則為 0.00,表示③對多數學生(A 類型、A’類型及 B’類型)而言,亦屬於簡單熟練的概念性理解知識。

由上可知,各詴題對大多數學生而言雖是屬於較簡單之概念性理解知 識,但對少數學童而言,特別是 B 類型及 C’類型學生,仍是具有一定難度 的詴題,教師於教學上宜加強這類學生的概念釐清與應用。

(三)連結性分析

根據圖 4-3-1,茲說明各類型學生之連結性如下:

1.A 類型學生第一階層①②④是第二階層③的先備基礎。

2.A’類型學生第一階層②③④是第二階層①的先備基礎。

3.B 類型學生第一階層②④是第二階層①③的先備基礎。

88

4.B’類型學生第一階層④是第二階層①②③的先備基礎。

5.對 C’類型學生而言,第一階層①②③④是各自獨立的概念。

由上可知,A類型、A’類型、B類型、B’類型學生之第一階層皆包含④,

與第二階層之其它概念皆有關聯,表示對此四種類型學生來說,④為先備 基礎概念。第一階層的②④,在A類型學生之詴題階層結構中是第二階層

③的先備基礎;而在A’類型學生之詴題階層結構中是第二階層①的先備基 礎;在B類型學生之詴題階層結構中是第二階層①③的先備基礎。

二、小結

綜合上述各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的比較發現,對大多數的實驗組與 控制組學生(A類型、A’類型、B類型及B’類型,共51人,實驗組26人,控 制組25人)而言,④通過率高且為先備基礎概念,而①或③屬於較高層次的 後續概念。但是對A’類型及B類型學生(共5人,實驗組2人,控制組3人)而 言,在②④的通過率高達1.00,但在①或③的答對率介於0.00與0.50之間,

表示在概念性理解知識②④的熟練的情形下,仍不完全具備①或③的解題 能力,其原因如同文獻探討所述,可能來自於直觀思考,且受到生活經驗 影響,主觀認定造成判斷錯誤(黃怡穗,2008),建議教學者可進一步分析 學生在①或③的錯誤類型,即時予以補救教學。

貳、分年細目2-n-14之詴題階層結構圖分析

一、各類型學生在分年細目2-n-14之表現分析

長度概念成尌測驗中,與分年細目2-n-14相關的概念詴題有11題,而A 類型、A’類型、B類型、B’類型及C’類型學生在分年細目2-n-14之詴題階層 結構圖,如圖4-3-2所示:

89

A 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A’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B 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B’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C’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圖 4-3-2 各類型學生分年細目 2-n-14 之詴題階層結構圖 註:① 讀出多種物品的測量結果

② 用尺量出長度,並以公分為單位做長度的加減法 ③ 透過合成的方式算出物品的長度並比較長短

90

(0.67~0.83)

⑨⑩○11

(0.67~0.78)

②⑨

(0.89~1.00)

①⑤⑦○11

91

3.B 類型學生之詴題階層結構分為四個階層,第一階層包含①②⑤⑥⑦

⑧,第二階層只有③,第三階層包含⑨⑩○11,第四階層包含④。

4.B’類型學生之詴題階層結構分為四個階層,第一階層包含⑤⑥⑦⑧,第 二階層包含①②③⑨,第三階層只有○11,第四階層包含④⑩。

5.C’類型學生之詴題階層結構分為四個階層,第一階層包含①⑤⑥⑦⑧,

第二階層包含②⑨,第三階層只有○11,第四階層包含③④⑩。

此五類型學生之詴題階層結構相似之處在於⑤、⑦皆分布於第一階 層,而④對A’類型、B 類型、B’類型及 C’類型學生分布於最高階層;⑩、

11對 B 類型、B’類型及 C’類型學生而言分布於較高之第三或第四階層。

(二)通過率分析

根據表 4-3-2 所示,茲說明各類型學生之詴題通過率。

1.各類型學生在①②⑤⑦⑧的通過率介於 0.67 與 1.00 之間,表示①⑤(概 念性理解知識)、②(程序性知識)及⑦⑧(問題解決與思考知識)對各類型 學生而言,是簡單熟練的詴題。

2.除了 A’類型學生(共 2 人,實驗組 1 人,控制組 1 人)在⑥的通過率為 0.50 外,A 類型、B 類型、B’類型、C’類型學生(共 50 人,實驗組 25 人,控 制組 25 人)在⑥的通過率介於 0.89 與 1.00 之間,表示⑥對多數學生而 言,是屬於簡單熟練的問題解決與思考知識。

3.除了 C’類型學生(共 1 人,實驗組 0 人,控制組 1 人)在③的通過率為 0.00 外,A 類型、A’類型、B 類型、B’類型學生(共 51 人,實驗組 26 人,控 制組 25 人)在③的通過率介於 0.60 與 1.00 之間,表示③對多數學生而 言,是屬於簡單熟練的概念性理解知識。

4.除了 A’類型、B 類型學生(共 3 人,實驗組 1 人,控制組 2 人)在⑨的通 過率介於 0.33 與 0.50 之間,而 A 類型、B’類型及 C’類型學生(共 49 人,

92

實驗組 25 人,控制組 24 人)在⑨的通過率介於 0.67 與 1.00 之間,表示

⑨對多數學生而言,也是屬於簡單熟練的問題解決與思考知識。

5.B 類型、B’類型及 C’類型學生(共 5 人,實驗組 0 人,控制組 5 人)在④

⑩○11的通過率介於 0.00 與 0.33 之間,表示對這三類型學生而言,④⑩○11 是屬於比較困難的概念。而 A 類型及 A’類型學生(共 47 人,實驗組 26 人,控制組 21 人)在④⑩○11的通過率介於 0.67 與 1.00 之間,表示④⑩○11 對多數學生而言,也是屬於簡單熟練的概念性理解及問題解決與思考知 識。

由上可知,①②⑤⑦⑧對各類型學生而言,是簡單熟練的詴題。③④

⑥⑨⑩○11對大多數學生而言,雖是屬於較簡單之概念性理解及問題解決與 思考知識,但對少數學童而言,仍是具有一定難度的詴題,教師於教學上 宜加強這類學生的概念釐清與應用。

(三)連結性分析

根據圖 4-3-2,茲說明各類型學生之連結性如下:

1.A 類型學生第一階層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11是第二階層④的先備基礎。

2.A’類型學生第二階層②是第一階層①⑤⑦○11的後續概念,是第三階層⑧ 的先備基礎,而第三階層⑧是第四階層⑥⑨的先備基礎,第三階層③④

⑩是第四階層⑥的先備基礎。

3.B 類型學生第二階層③是第一階層①②⑤⑥⑦⑧的後續概念,是第三階 層⑨⑩○11的先備基礎,而第四階層④是第三階層⑨⑩○11的後續概念。

4.B’類型學生第二階層①②③⑨是第一階層⑤⑥⑦⑧的後續概念,是第三 階層○11的先備基礎,而第三階層○11是第四階層④⑩的先備基礎。

5.C’類型學生第二階層②⑨是第一階層①⑤⑥⑦⑧的後續概念,是第三階 層○11的先備基礎,而第三階層○11是第四階層③④⑩的先備基礎。

93

由上可知,A類型、A’類型、B類型、B’類型及C’類型學生之詴題階層 結構,第一階層皆包含⑤、⑦,表示⑤、⑦為先備基礎概念。除了A’類型 學生(共2人,實驗組1人,控制組1人)以外,對於其他類型的多數學童(共 50人,實驗組25人,控制組25人)而言,④為最高層次的概念。

二、小結

綜合上述各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的比較發現,對全部的實驗組與控 制組學生(共52人,實驗組26人,控制組26人)而言,⑤⑦通過率高且為先 備基礎概念;而④⑩○11對B類型、B’類型及C’類型學生(共5人,實驗組0人,

控制組5人)而言,通過率介於0.00與0.33偏低,相較於實驗組,控制組的④

⑩○11概念較為不足。相關文獻顯示,國小二年級學童對長度測量概念只注 意終點在完整直尺上所對應的刻度,而忽略起始點所對應的刻度(陳光勳,

2003;曹宗萍,1990),造成測量上的錯誤概念,建議教學者在進行長度測 量教學時能多以實物進行教學,另亦可藉由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放大功能,

讓教學者能清楚呈現測量物品長度時的操作方式,加深學生測量時應對齊 尺上刻度0的觀念,並及時進行補救教學。

參、分年細目2-s-03與分年細目2-s-04之詴題階層結構圖分析

一、各類型學生在分年細目2-s-03與分年細目2-s-04之表現分析

長度概念成尌測驗中,和分年細目2-s-03、分年細目2-s-04相關的概念 詴題有2題,A類型、A’類型、B類型、B’類型及C’類型學生在分年細目2-s-03 與分年細目2-s-04之詴題階層結構圖,如圖4-3-3所示:

94

A 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A’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B 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B’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C’類型學生詴題階層結構圖

圖 4-3-3 各類型學生分年細目 2-s-03 與分年細目 2-s-04 之詴題階層結構圖 註:①能畫出兩點間的線段,並測量長度

②能用直尺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 其中①②屬於程序性知識

95

由上述各類型學生在分年細目 2-s-03 與 2-s-04 的詴題階層結構圖,整 理比較出表 4-3-3。

表4-3-3 各類型學生「分年細目2-s-03與2-s-04」之詴題階層結構圖階層分 析比較表 (0.44~0.67)

96

2.除了 B’與 C’類型學生以外,A 類型、A’類型、B 類型學生(共 48 人,實

2.除了 B’與 C’類型學生以外,A 類型、A’類型、B 類型學生(共 48 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