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飲酒行為

人類飲酒之歷史悠久,不論宗教祭祀或節慶,酒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古代的文人雅士以飲酒激發靈感創作詩詞;西方人卻將品酒視為生活的藝術。

相對地,現代工商社會將飲酒視為特有人際關係的建立。本節僅就酒與文化、

酒與健康、飲酒行為相關文獻以及警察人員的飲酒行為等分項做探討。

一、酒與文化

酒是什麼東西?有人說它是穿腸毒藥;有人說它是生命之水;有人說它是 美女。初見它時,它情竇初開;愛上它時,它放蕩不羈;許多人就在這種挑逗 下,無力自撥。德國人說「酒能打開話匣,但不能解決問題」;俄國人說「酒 可以保存東西,但不能保守秘密」;法國人說「酒是血、酒是愛情」。也許還 有其他說法,但無論如何,酒是沒有缺點的藝術品,亦是人類萬千享樂中的頭 把交椅。世界各國與族群的飲酒特性,隨著種族、信仰、風俗習慣之差異,產 生不同的飲酒文化(新浪雜誌,2007)。

(一)中國飲酒文化

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一切政治、經濟活動都以農業發展為立足點。

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並緊緊依附於農業,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份。

一些局部地區,酒業的繁榮對當地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確有其積極作用。故 酒與社會經濟活動具有密切關係。中國古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酒以治 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幾千年來,酒的作用並不限於此,至少 還包括「酒以成歡」、「酒以忘憂」、「酒以壯膽」;相對地,酒也使人沉湎,

墜落,傷身敗體。

與西方人飲酒習俗不同之處,中國素有「勸酒」之風,而「勸酒」之風緣起 於唐代,當時盛行酒令作樂,後人沿襲古風,蔚成習俗,逐漸形成一種顯著的飲 酒文化。現今國人應酬飲酒,為表示誠意也勤加勸酒,從「主觀客酒」、「客敬 主酒」、「客互勸酒」、「罰酒」、「賭酒」,甚至「鬥酒」,直到主客雙方都 酩酊大醉才歇息,形成一種「無勸不飲」的習俗;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 亦悅乎,沽酒待之,頻勸盡歡,無醉不休」,這就是中國人飲酒文化的最佳寫照。

(二)日本飲酒文化

日本人的飲酒傳統起源自遠古時代,最初飲酒行為以祭祀神靈為目的,由於 當時酒醉的原因未有任何科學考証,古人便認為酒醉這種奇妙感覺乃與神靈之間 的接觸。隨著酒醉其解消疲勞與鬆弛緊張等慰安效果漸漸受大眾注目和認同,飲 酒行為逐步從祭神的框架擴展至各種群體聚會,酒醉所象徵的交流意義也由神靈 伸延至群體內的伙伴。在農舍播秧和收割的季節,水利建築動土和竣工的時刻,

冠婚葬祭,歡迎送別等人生中的重要日子裏,不論男女老幼均喝個痛快,不醉不 歸。憑藉與伙伴共進醉鄉的行為,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並冀求達到群體活動上 的潤滑效果。

余漢輝(2007)探討日本傳統飲酒文化的特色和中日間飲酒文化的異同中發 現,每天入夜時分,擁立於東瀛市區車站旁的居酒屋均擠滿顧客,不論男女老幼,

盡皆談笑歡樂、開懷暢飲。惟日本人於忘年會、送迎會、婚宴等喜慶節日,喝酒 更是變本加厲,通宵達旦喝到不省人事的可謂比比皆是。踏入現代社會,日本受 個人主義抬頭、娛樂方式倍增、社會對醉酒的態度趨向嚴格等因素影響,其飲酒 文化在整體上出現多樣化的改變。

(三)韓國飲酒文化

在韓國,飲酒是一種社交禮儀,而且不喝酒交不到朋友。韓國人因受儒教 之影響,飲酒時階級及輩份的區分很明顯,如在長輩面前要側身喝酒以示尊敬,

且不可以自己倒酒喝。朝鮮時代司諫院正言官丁克仁制定「鄉飲酒禮」其中之 規定:「為朋友倒酒時要雙手執壺,只倒七分滿;為長者倒酒,要先用雙手把 對方杯子接過來,倒七分滿後再雙手奉上」,可見韓國飲酒文化行之久遠。

(四)英國飲酒文化

在英國,酒是人們生活中很重要的潤滑劑,酒館則是居民聊天交誼、談論 足球或議論時事,且放鬆心情的自在場所。英國沒有台灣的「勸酒文化」,不 會硬灌別人酒,大口乾杯、隨意小酌或喝飲料,都隨個人意願,絕對不會有人 因此翻桌或翻臉,因為英國人不會把敬酒與面子擺在一起。英國人進了酒館,

習慣先彼此買一輪酒請朋友,這種社交酒往往讓一群人喝醉;英國人喝酒沒有 輩份與階層相關的敬酒方式,一般是上司或師長會先買酒請下屬或學生;因此,

英國人生活中最愉快的時光,就是在閒暇時刻,與三五好友到一家安靜舒適的 酒館,在沒有敬酒乾杯的壓力下,適意地暢飲聊天(英國的飲酒文化,1999)。

(五)法國飲酒文化

法國的香檳與葡萄酒是世界聞名的,每逢喜慶之日,法國人就以香檳舉杯 慶祝。法國人飲酒喜歡細品慢飲,他們一定要把酒從舌尖慢慢滑到喉頭,因為 酒一落食道,再好的味道就嚐不出了,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飲。在美食第一的

法國,歷來素有「白酒配魚,紅酒配肉」的不成文法,而且白酒不宜過冰,紅 酒不宜太溫的通則。

(六)俄國飲酒文化

在俄國,朋友見面時會用肢體語言彼此問候「喝了沒有?」(右手拇指和食 指合成一個圓,然後食指彈出至下巴),就像中國人見面時問候「吃飽沒?」一 樣。因為在俄國,不喝酒的男人就不算是真正的男子漢。俄國人喝伏特加酒喜 歡一口喝乾,非常豪爽;俄國人喝酒從不耍詐且極為誠實,彼此不勸酒,有多 少喝多少,直到喝醉;俄國人喝酒不注重地點,每天黃昏,大街上儘是可愛的 酒民,在冬天雪地上,常有凍死的酒鬼,而大街上隨處可見踉踉蹌蹌找不著家 門的醉漢(中國經濟網,2007)。

(七)台灣原住民族飲酒文化

台灣原住民飲酒文化與祭儀樂舞的發展脈絡在依山傍水的環境裡,以天地 為舞台,以夜幕為背景,是一種娛人為樂、娛神為敬的部落倫理與社會生活。

傳統上,族人在日常製酒、飲酒文化的生活網絡裏,聆聽長者述說有關酒的起 源的神話傳說,體認人與大自然的依存關係,同時學習製酒的技術與酒器的藝 術表現。透過「酒液」的中介溝通,原住民族人得以不斷溫存感知自己的身體、

部落的社會關係以及對天地神靈的感恩敬拜。

時至今日,我們仍可輕易看見台灣原住民各族群,無論是在舉行傳統歲時 祭儀或是日常婚喪喜慶,甚至社交應酬的過程中,原住民族人在舉杯飲酒之前 皆會手持酒杯,口中低語著符合當下情境的祝禱詞;同時則輔以食指做勢、向 天地、祖靈、人群等不同面向點酒、敬拜、謙恭行儀的場景。原住民飲酒多共 飲,親友相聚時,一碗酒遞酌共同分享,有合口共飲以表情誼的習俗,而且嚴 格禁止未成年的少年飲酒。因此,台灣原住民的飲酒文化似乎充滿著族人與祖 靈及部落社會之間無限的感恩敬謝之情。基本上,原住民對於飲酒是相當節制 的,酒在原住民文化脈絡裡的意義非常多元而深遠,它不僅僅只是一種液態的

「食品」,同時也是族人部落社會交際網絡之中的「禮品」,更是族人向祖靈 祈福越界溝通的「祭品」(台灣原住民族群總論,2008)。

二、酒與健康

所謂酒,是指含酒精的飲料,遠古以來人類就發現水果經由自然酵母菌的 作用可產生甘醇的酒。各種不同的糖類來源皆可作為釀酒的原料,包括果汁、

蜂蜜、糖蜜、穀類及根莖類。酒大致可分為釀造酒、蒸餾酒及調味酒。釀造酒 最常見的是以大麥釀造的啤酒、以葡萄釀製的葡萄酒;蒸餾酒是將釀造酒經蒸 餾方式提高酒精含量至 40%以上;調味酒則是添加果汁、糖、植物、藥材調味 的含酒精飲料。

在人體內,酒進入胃內約五分之一由胃吸收,其他在小腸吸收。飲酒後五 分鐘即可進入血液中。90%之酒精在肝臟中代謝成乙醛轉換成醋酸,可轉變成 熱量或儲存為脂肪。每小時可代謝 15CC 的酒精,若持續喝酒每天約可產生 2000 大卡,即使是含酒精度低的啤酒,大量攝取仍會造成肥胖;長期飲酒對肝臟、

胰臟及腸胃道易造成損傷。酗酒者易造成脂肪肝、肝硬化、食道及胃腸黏膜萎 縮,影響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食道癌罹患率,也較易引起急性胰臟炎;對痛風 患者,若攝取酒精飲料會抑制尿酸排除,再加上過多的肉類海產肉湯易造成急 性痛風發作;對心血官疾病者、長期過量飲酒會增加心臟負擔,使心肌變性失 去彈性,心臟擴大,血壓上升(吳月盈,2000)。

根據醫學研究,禁酒者的健康反而不如適度飲酒的人;每天喝二、三杯酒 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了,恢復的速度也比從不喝酒或酗酒者快,而 且到了老年,也比較能夠保持靈敏的頭腦與反應。適當飲酒可以遠離疾病,延 年益壽。任何酒類,只要飲用得當,都對身體有益;適當飲酒能預防多種疾病,

還能促進消化;適當飲酒可以舒緩現代人沈重的壓力,緩和尷尬緊張的人際關 係;聰明的飲酒有益智力,還可延緩老化的速度。游若篍等人(2004)的研究 中指出,飲酒若適度,可以使大腦中抑制的功能減低,使身心得以放鬆,對預 防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動脈硬化、高血壓、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也有幫助。

一般而言,適度飲酒量大約是每天喝酒 1-3 杯,換算成純酒精攝取量約為 每日攝取 10-30 公克酒精,但這當然視個人的酒量而有所變動;反之,若飲酒 過量,則立刻會使人辨別力、記憶力、集中力及理解力降低甚至消失,更常導

一般而言,適度飲酒量大約是每天喝酒 1-3 杯,換算成純酒精攝取量約為 每日攝取 10-30 公克酒精,但這當然視個人的酒量而有所變動;反之,若飲酒 過量,則立刻會使人辨別力、記憶力、集中力及理解力降低甚至消失,更常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