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遺址的聚落分析

第二節 馬賽人分佈區域內的遺址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節 馬賽人分佈區域內的遺址

馬賽人的社群,前面已經提到文獻中描述的居住地從北部濱海一帶直至宜 蘭平原的哆囉美遠、里腦等地,但在狹義的馬賽人定義中,主要居住地應屬以 大雞籠社、金包里社和三貂社為中心的濱海地區,選址條件是濱海或漁獵、海 路方便處,不考慮種植條件,又因生業型態而呈現的散村模式居多,除了三貂 社有集村聚居的現象外,其他兩社的居住地都很分散,規模不大且居住時間不 定,也會因遷移而暫棄居所。可以分辨居住時間與類型的標本基準為石器、陶 器、實用的螺貝、鐵器等,外來物品如近代陶瓷器則是有無交易行為的辨別條 件,其他如銅飾、瑪瑙珠飾等手工藝品,則需要視出土狀況來判別行為發生情 形。

本節將就此區域的主要遺址做簡單描述及列出相關遺物標本,再由遺址的 資料來看聚落關係,作為接下來章節的討論基礎。主要的遺址有基隆市大沙灣 遺址、社寮島遺址、瑞芳區深澳遺址、貢寮區舊社遺址、仁里遺址、十三姓遺 址、炮台腳遺址、慈仁宮遺址、三芝區番後社遺址、金山區海尾遺址、龜子山 遺址、萬里區萬里加投遺址等。但考慮到有些遺址遺物不多或代表性較弱,並 不會每個舊社類型遺址都列入討論,僅挑選重要或有代表性的遺址標本進行分 析與研究。

1. 基隆市大沙灣遺址

位於今基隆市中正區正砂里,基隆港口東岸大沙灣聚落海邊沙丘及背後丘 陵,1935 年平山勳的文章中出現社仔貝塚56;1943 年河井隆敏發現遺址,對 部分貝塚進行試掘,併出陶質標本、近代瓷片57以及少量石器和骨片(劉益昌 等 2004:1701-TSW-1);2002、2004 郭素秋等人也曾到遺址調查,但因遺址 附近開發嚴重地形被破壞,未能再發現遺物。文化類型為十三行文化晚期舊社 類型(劉益昌等 2004a)。

由西班牙文獻可知,大沙灣遺址可能是馬賽人的 Quimaurri 之舊社所在 地,而 Quimaurri 社的主社應該在社寮島上,如此大沙灣遺址若是舊社居住時 間應該晚於社寮島遺址,可惜當時並沒有做定年資料。根據國分直一、金關丈 夫等人的報告,遺址上收集的標本零散,近代陶瓷的量大於史前陶器的量,這

56 日文名,參看平山勳《臺灣社會經濟史全集—第二分冊》,臺北:臺灣經濟史學會,1935,

79-84

57 實際出土標本種類可參看金關丈夫、國分直一〈基隆灣沿岸における考古學学的調查〉《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樣的情況可能推測居住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或很集中,暫居地的可能性大於散 村;至於近代陶瓷器的數量可以說明可能是交易來的、漢人居住後遺留的或是 根本就是交易市集之類的地點。看遺址的位置,和遺物狀況顯示的樣貌,這幾 個條件都符合文獻上對馬賽人的描述,可以說,大沙灣遺址曾是馬賽人的遺留。

可惜遺址破壞嚴重已找不到陶片可以參考,否則該遺址出土之史前陶器標本將 是第三章的重要實驗資料。

2. 基隆市社寮島遺址

位於今基隆市中正區平寮里,1934 年由石坂莊作、宮本延人發現,1947 年國分直一、金關丈夫等人進行調查與發掘58;1988 年劉益昌等也曾至遺址調 查;2004 年遺址普查期間地表調查;2005 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曾進行發掘。由 於位在軍事用地及風景區,遺址保存狀況不佳,局部為無法確認。文化類型由 下至上分別為圓山文化、十三行文化晚期舊社類型以及明清時代(劉益昌 1997c)。日治時代日本學者進行調查時有發現石棺等遺跡,現有標本陶質標 本、石器、安平壺和青花瓷片等。

國分、金關等人認為社寮島遺址是大雞籠社舊址,也就是 Quimaurri 社人 遷移來的,由西班牙人的記錄可以知道社寮島遺址應該是 Quimaurri 社主社舊 址,只是遷移次數多,居住時間斷續。根據記錄,1947 年的發掘時的文化層序 中,出現舊社類型的特徵,和舊社類型的陶器破片,但並無發現石器,只有零 星鐵器殘件,和獸骨、石棺等,這樣的情況代表此地不是日常居住區。前面提 到舊社類型還存在無法取代的石器如石錘等製造要用的工具,若是暫居地如狩 獵站或漁獵休息站,恐怕還是需要一些修理工具,還有網墜等生產工具,但這 些器具都沒有出現,卻有鐵器和獸骨、石棺等物,該地有很大可能不是居住地,

而是其他像公共空間、祭祀區等等,像是區域組織或群體,族群的互動可能來 自于親族關係或是季節性的儀式(William Sears, 收錄於 Chang 1968:137),

社寮島遺址當時的發掘區可能就是類似的據點,所以國分等人才會判斷是遷移 地而不是主社。此外,葬具出現石棺,有可能是漢化的表徵,這幾點說明了古 住民的性格,與文獻上的馬賽人非常類似,可以知道此地也是馬賽人 Quimaurri 社曾經活動的地點。

但此地早已開發建設港埠與市區,遺址不留殘蹟,也少見標本可供觀察,

國立歷史博物館在 2005 年的發掘也沒有太多更新的資料,不然社寮島遺址與 大沙灣遺址應是最好的研究重點,目前也只能依照前人的研究當作參考資料了。

58 參見金關丈夫、國分直一 1979,頁 87-8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 2-3:大沙灣、社寮島遺址位置圖(引自劉益昌等 2004a)

3. 貢寮區舊社遺址

位於雙溪出海口北岸之沙丘,今隸屬於新北市貢寮區龍門村,1962 年由盛 清沂地表調查發現遺址,當時共採集到 284 件標本,包括陶質標本 179 件、石 器 9 件、近代瓷片 22 件、獸骨 7 件、貝類 61 件、鐵類 5 件、木炭 2 件(盛清 沂 1962c:103-111、1964b);1975 年宋文薰、連照美等地表調查;1980 年 黃士強、劉益昌等進行地表調查;1981 年陳玉美進行調查與發掘,出土屈肢葬 墓葬;1986 年李光周地表調查;1990 年臺灣地區史前考古資料調查研究計畫 下調查;1995 年劉鵠雄、劉益昌地表調查;2004 年遺址普查期間再次調查;

2002、2004 年台大陳有貝等進行探坑發掘;2005 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曾進行發 掘。盛清沂先生將本遺址分類為舊社系統,今將文化類型歸為十三行文化晚期 舊社類型(劉益昌等 2004a)。現存標本有陶質標本、石器、貝類、獸骨、木 炭、瑪瑙珠、安平壺、近代瓷片、鐵器、銅飾,以及其他生態遺物如各式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貝等。

林朝棨在〈凱達格蘭族之礦業〉中提到,他分析十三行遺址的鐵質石塊,

認為是煉鐵時所留下的半成品或鐵渣,推論該地居民會煉鐵;並認為福隆、舊 社、仁里等遺址也是煉鐵處。另外,依據依附銅渣的陶片推論有煉銅的行為59。 舊社遺址經過多次發掘,歷年出土的遺物中可以發現此地確實是居住區,而且 文化層目前最早就是舊社類型,顯見該地居民從臺灣史前 400 年左右才開始居 住,還有煉鐵廠的出現,可以推測此居住區是長期居住的型態,所以遺址出土 許多日常用品如陶、石、鐵器,各式螺、貝等食物殘留,其他飾品如瑪瑙珠、

銅飾等,由遺物可知遺址的古住民擅漁獵、手工,與其他族群交易往來頻繁,

外來品與日常生活用品混雜,比例差異不大,可見生活應是寬裕。種種跡象看 來,古住民的習性與生活環境和馬賽人 St. Jago 社相同,佐以文獻記錄,舊社 遺址可能是馬賽人三貂社的舊社之一,看來此推測是可以論證的。

4. 貢寮區仁里遺址

位於現今新北市貢寮區仁里村 13 鄰,1962 年盛清沂地表調查發現遺址,

當時總共採集到標本共 161 件,其中包括陶質標本 137 件、近代瓷片 3 件、鐵 渣 17 件、貝類 3 件、安南銅幣「光中通寶」半個(盛清沂 1962c:111-113、

1964b);1975 年宋文薰、連照美等地表調查;1980 年黃士強、劉益昌等進行 地表調查;1981 年陳玉美進行調查與發掘,出土屈肢葬墓葬;1986 年李光周 地表調查;1990 年連照美等地表調查;1996 年劉益昌試掘一個探坑;2004 年遺址普查期間再次調查。盛清沂先生將本遺址分類為舊社系統,今將文化類 型歸為十三行文化中期福隆類型、晚期舊社類型(劉益昌等 2004a)。現存標 本有陶質標本、石器、貝類、鐵器、安平壺、近代瓷片等。

仁里遺址與舊社遺址相同,都可能是三貂社的舊社之一,且有可能是凱達 格蘭族的登陸地,以及第一個落腳居住的地點60。仁里遺址與舊社遺址之間有 段距離,從聚落型態和規模來看,兩遺址都屬於散村的模式,各自有各自的祭 祀活動(兩遺址都有出現墓葬),遺址選點近河口海岸,顯見溝通往來都走水路。

雖然同屬舊社類型、可能是三貂社舊社範圍,但仁里遺址顯然居住的時間比較 長,文化層序包含了中期的福隆和晚期的舊社,可知仁里遺址的發展條件較舊 社遺址好,也較符合古住民的生業性格——海路方便漁貨多,陸路也有腹地可 以活動,各個條件都符合馬賽人的性格,甚至可以合理的推測福隆類型遺址很

59 參看林朝棨,〈凱達格蘭族之礦業〉,收錄於《臺灣礦業》17(2、3、4):37-57

60 引自黃美英主編,《三貂社凱達格蘭族口述歷史》,板橋:北縣文化,1996,頁 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有可能也有馬賽人的痕跡。馬賽人的存在時間可以上溯到何時?只能留待更多 聚落類型研究資料來討論。

圖 2-4:仁里遺址位置圖(引自劉益昌等 2004a)

5. 貢寮區十三姓遺址

位於雙溪北岸階地上,為古沙丘地形,今隸屬於新北市貢寮區龍門村,1986 年李光周地表調查發現遺址;1990 年臺灣地區史前考古資料調查研究計畫項下 調查;1994 年劉鵠雄地表調查;2004 年遺址普查期間再次調查。遺址所在山 丘小部分開墾為農業用,其餘雜草覆蓋保存狀況尚佳。今將文化歸類為十三行

位於雙溪北岸階地上,為古沙丘地形,今隸屬於新北市貢寮區龍門村,1986 年李光周地表調查發現遺址;1990 年臺灣地區史前考古資料調查研究計畫項下 調查;1994 年劉鵠雄地表調查;2004 年遺址普查期間再次調查。遺址所在山 丘小部分開墾為農業用,其餘雜草覆蓋保存狀況尚佳。今將文化歸類為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