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參與動機

第二節 參與動機

家長義工投入學校義工行列是屬個人自主意願而加入,參與的成員來自各行 各業,他們的生活背景、人格特質均有個別差異。因此,每位家長義工的參與動 機與心態,可能都有不同的期待與目標,這些期待與目標能否滿足,對組織的成 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將就:動機的定義與分類、動機理論、義工參與動機 之相關研究等項目,分別予以討論,以做為本研究發展學校家長義工對參與志願 服務動機取向之基礎。

一、動機的定義與分類

(一)動機的定義

中 文 一 向 將 英 文 的”Motivation” 或 ”Motive” 譯 為 「 動 機 」, 它 是 由 拉 丁 文”Movere”一詞演變而來的 (葉文榮,1985)。

對於「動機」的定義,一般就生理性動機(physiological motives)、社會性動 機(social motives)以及綜合性的觀點加以說明(張春興,1993)。由於研究對象 與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釋,茲將國內外學者之說明整理如表4:

表4 動機的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年代) 動 機 的 定 義

Woodworth

(1918) 動機指發動持續導向動物行為的動力,並指向一特定目標。(引自張華葆,1994)

Hull (1943) 動機是由於生理平衡狀態遭到破壞而激起的。當人們因新陳代謝或內分泌作用,使體內失 去化學平衡,將會造成生理上的緊張狀態進而形成一股迫力,驅使個體有所行動,一直要 到體內恢復平衡,此種緊張狀況才得以解除。

Maslow(1943) 動機的來源是由於某些需求未被滿足,這些需求可能是來自生理方面,或稱之為一種驅力,它們普遍存在於人類的特質中,並有遺傳性。

Adams(1962) 動機乃源自於欲望所知覺到的不公平所引起的緊張趨力。

Vroom (1964) 動機源自於工作結果、價值、工具性聯結強度、與期望等變數間的關係,是人們為了得到他們所想得到的酬賞而做的努力。

Locke(1969) 動機是引導個體行為去完成個體接受的目標的力量。

(續)表4 動機的定義彙整表

Porter(1973) 工作動機是一種心理狀態,而這種心理狀態會影響工作情境中,行為之動力、趨向以及持 久性。(引自陳彰儀,1995)

Kelley(1974) 動機是必須使用力量去維持與改變行為的方向、本質與緊張。

Steers&Porter

(1975) 動機為影響工作情境中行為之激發、導向與持久的狀態。

Scott(1976) 動機是驅使個體依著完成目標方向前進的內在壓力。

Herbert

(1976) 動機可以視為當一個人花費努力或精力去滿足一項需求或獲得某一目的的行為歷程。

Dessler(1976) 動機是人們要求滿足某種需要的反應。

馬起華(1981) 動機是行為的原動力,也是行為的主要原因。

大英百科全書

(1981) 動機是造成行為的原因,也就是任何可以引起個體行動的事物。

Mitchell

(1982) 動機係一種心理過程,它導致行為的激發、方向及持續。

Keller(1983) 動機是重要且直接的行為,會受無數的內在及外在特質所影響。

韓幼賢(1984) 動機是引起個體活動並決定其行為朝向的一種力量。

Miskel(1987) 動機是複雜的力量、驅力、需求、緊張狀態,可以並維持自願性活動,以引導個人目標的 完成。 Ornstein (1991)

動機是由拉丁文「movere」而來,代表引起動作、激動或移動的意思。其他像需求、目標、

抱負、衝動、驅力、價值以及理想等都可視為動機的同義字。

Robbins

(1992) 動機是個體與情境互動後的結果,願為團體目標努力的意願;其意義含有三個要素:努力

Bitta(1993) 動機是一種促使人們採取某種行為,以滿足某種需求的力量。(引自林靈宏,1994)

藍采風、

Kotler(1997) 動機是一種被刺激的需求,它足以引發個體採取行動以滿足之。(引自黃玉湘,2002)

(續)表4 動機的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年代) 動 機 的 定 義

謝馥蔓、

張善智(2000)

動機是一種激發、指引和持續某種行為朝向目標的歷程。其中包含三個要素:第一是激發 水準,即促成行為出現的驅力或能量;第二是行為的選擇;第三是持續,代表追求目標的 孫景文(2000) 動機是指加強行為的觸動力量,兩個組成要素為目的(標)及方向(或強度)。 決心。

李茂興、

陳夢怡(2000) 動機是激發並引導行為的一組因素,通常是目標導向。

楊蓉昌(2001) 動機是以外在的刺激,激發他人的工作意願和行動,使其對期望目標貢獻一己之力的手段。

徐瑋伶、

鄭伯壎(2002) 動機不只是一種靜態的心理概念,也是一種動態的歷程,一種朝項目標的持續過程。

資料來源:劉玉琰,1995;張慶勳,1996;謝馥蔓、張善智,2000;曾士雄,2001;陳秋蓉,

2001;謝秉育,2001;朱夏萍,2003。本研究修訂整理。

綜合以上學者對「動機」所下的定義,可發現兩個共通點:(一)動機涉及 人們想要滿足的需求,是引發人們採取行為的動力。(二)動機是提供個體行動 的指引。可見動機是一種行為的內在因素,是由個人的內在需求所引發,以達成 滿足需求的行為能力。而曾士雄(2001)則認為動機具有以下之特徵:(一)起 於行動之前。(二)是一種持續的內在歷程。(三)能引領個體朝向某一目標,表現出 外顯行為。由此可見,動機可說是行為的原型,而行為則是動機的外在表現。動 機並未具有實相,因此我們只能藉由可觀察的外在情境與行為改變,來推論個體 內在心理與生理的歷程。

國外學者 Steer & Porter(1973)也指出動機有三種主要的成分。第一種是 激發(energizing),是指個體激發行為的力量。第二種是導向(direction),人們 會針對某個特定情境努力,對於其他的情境則不會有同樣的投入。最後一項為持 久(maintenance)。人們可能會持續從事某些工作,卻很快地結束別的工作。不 論是國內外的學者,所關心的都是較長時間的行為表現。因此,「持久」是一個 特別重要的成分(引自陳彰儀,1995)。

(二)動機的分類

由於人類的動機非常複雜,個人有許多種動機,無法在所有時間都表現出 來。因此,個人的潛在動機,稱為動機傾向(Motivational disposition);而個人當 時正在表現的動機,則稱為活動的動機(Aroused motive)。一般將動機分為兩類:

一是生理起源的動機,另一是心理起源的動機。學者Loudon & Bitta(1993)認 為,一般而言動機有以下幾種分法(引自張春興,1993):

1.生理的或心理的(physiological vs. psychological):前者目的在滿足個體生理上 的需求,後者則在達成心理上的慾望。

2.意識的或無意識的(conscious vs. unconscious):依個體自身對其行為動機的知 覺程度,可分成意識的或無意識的。

3.正向的或負向的(positive vs. negative):根據動機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可分為 正向趨力或負向趨力;前者引導個體往某一目標前進,而後者則驅使個體遠離 某種結果。

4.原生性或衍生性(primary vs. secondary):前者主要出自於人類自發性的趨力,

是由需要或刺激所引起,而後者則主要來自於經驗的學習,以及社會文化的影 響。

石淑惠(1997)認為人類的行為動機,可依據不同劃分的標準加以分類:

1.依社會意義來分,可分為高尚的、正確的動機和卑賤的、不正確的動機。

2.從動機的內容來分,可分為生理和心理性動機(精神方面的動機)。

3.根據動機在活動中所引起作用的大小來分,可分為主導動機(優勢動機)和輔 助動機。

4.依據動機在時間上的久暫以及它與活動目標的關係來分,可分為短近的動機和 長遠的動機,或者說是近景性動機和遠景性動機。

5.根據動機與個體或社會的關係來分,可分為個人性動機與社會性動機。個人性 動機是指與個體自身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相聯繫的動機,社會性動機則是與社會 相聯繫的動機。

張潤書(1988)在探究組織中人員的動機類型時,曾依據以下幾個層面加以 分析:

1.主要的對後起的動機:主要動機就是非習得而極端排拒改變者。例如,人皆生 而即有安全需求,不需要學習即希望避免危險。後起動機並非天生的,而是由

長期經驗中得到與習得的。對於社會中種種組織提供的許多報酬,譬如:金錢、

權勢、地位等的需求,這些都是隨著人逐漸成長並接受各種教育經驗,而慢慢 習得的。

2.本能的對習得的行為:人性學(ethology)認為很多複雜的活動是生而即能,隨 著個人發展而自然顯露出來;行為學家的見解則是,一切行為都是從經驗中習 得。換言之,人皆生而即具有同一的潛能,至於最後變得如何乃是一個環境制 約作用或訓練的問題。其中以Skinner(1971)的增強模式最具代表,即以有系 統的環境控制形成並控制個人行為。控制獎勵的權變事件(如獎勵薪資計畫)

即可控制工作行為。

3.與工作有關的特殊動機:經心理學家確認的動機雖然不勝枚舉,但在組織行為 研究中較為重要

而一再引述的有下列幾項:(1)勝任與好奇(Competence and Curiosity),研究結果認為人皆要有與其環境互動的基本需求,故多數員工都體 驗到一種基本慾望,即獲得不單調與反覆的工作;(2)成就感(Achievement),

Atkinson(1966)認為這種動機為完成目標的慾望,其誘因的價值在於一個人 由完成感到滿足,即一種自豪感。 McClelland(1961)相信成就的需要在個人 及文化之間均有不同,並認為成就需要的層次,可考查其所說、所寫、或所為 來測量。(3)結交(Affiliation),研究顯示,工作人員間友誼與互助的發展,

幾乎是組織中的一種普遍現象。(4)公平(Equality),以 Homans(1961)的 分配公平概念作基礎,認為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從組織獲得與其貢獻成比例的報 酬。

二、動機理論

國內外探討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的研究相當多,學者針對研究對象與研究 方法之不同,所採用的理論依據亦有所差異。然而多數學者將動機分為生理性和 心理性兩大類來探究,以下就相關的動機理論及主張整理如表5:

表5 參與動機的理論及主張

Douglas McGregor

三需求理論 McClelland

(1953)

主張人們有三種基本需求,亦即成就(追求成就感與成功的慾 望)、權力(影響及控制他人的慾望)與親和(尋求與他人建立

主張人們有三種基本需求,亦即成就(追求成就感與成功的慾 望)、權力(影響及控制他人的慾望)與親和(尋求與他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