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赴大陸地區參訪研究心得報告

二、 參訪心得:

三、 建議事項:

1. 由於大陸經濟及經營環境演變快速,大陸民營企業儼然成為大陸整體發展之 核心,為深耕了解大陸民營企業在大陸經營之問題,應持續進行參訪大陸經 濟發展最熱絡的長三角與珠三角之大陸民營企業,進而選擇蹲點式深入研究 大陸民營企業議題。

2. 進行大陸民營企業學術研究,須考量大陸政經、社會政策及實況對企業活動 之影響,因此,鼓勵我國學者進行跨領域之大陸民營企業整合研究,將來擴 大包括經濟、社會等領域之學者,共同研究大陸民營企業多重構面之問題。

3. 在大陸民營企業之成本管理方面,建議可以瞭解目前大陸民營企業在成本管 理方面常用的技術,進而探討大陸民營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決定因素及不同 族群之差異因素及不同的成本管理如何地影響公司之競爭優勢及績效。

4. 在大陸民營企業之績效管理方面,可以瞭解大陸民營企業績效管理的影響決 定因素及不同族群之差異因素,及探討不同的績效評估制度如何地影響大 陸民營企業的實際績效。

5. 在大陸民營企業之奬酬管理方面,可以瞭解大陸民營企業獎酬制度的影響決 定因素及不同族群之差異因素,及瞭解獎酬制度如何影響員工留任率及經 營績效。

赴大陸地區研究心得報告

計畫編號 NSC 96-2416-H-004-038-MY3

計畫名稱 台商及大陸企業經營管理與會計研究—總計劃(第 3 年)

出國人員姓名

(服務機關及 職稱)

金成隆(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教授)

梁嘉紋(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副教授)

紀信義(國立中興大學會計學系助理教授)

出國時間地點 2010.08.17~2010.08.23 大陸地區

研究機構

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

此次前往中國大陸參訪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及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等學術單位,

其主要目的在瞭解中國上市公司之公司治理機制、經營環境及台商在大陸經營模式與運作情 況等會計議題,且與該學術機構交換意見並初步達成未來合作之意願。該此次上海參訪,由 國科會大陸台商研究團隊的三位成員,包括政治大會計系金成隆教授、梁嘉紋副教授,中興 大學會計學系紀信義助理教授,於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十七日至八月二十三日赴大陸進行 學術交流。茲將工作記要列示如下:

工作記要:

2010/08/17 於 12:15 搭乘中華航空班機 CI201 於 14:00 到達上海虹橋機場,並入住上海市區旅

館。

2010/08/18-2010/08/19 本人與政治大學梁嘉紋副教授及中興大學紀信義助理教授訪問上海財

意見。會談中亦提到政大會計系與上海財大會計學院未來互相出席work shop 或 舉辦小型研討會初步作成合作的意願,待金教授回國將主動向政大會計系主任提 議兩校未來合作事宜。

2010/08/20-2010/08/22 拜訪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進行學術交流,並與郭喜才教授進行簡單會

談。郭老師是金成隆教授兩年前美國學者訪問所認識的學者,透過他的安排我們 得以與華東政法大學進行學術訪問,由於該校法學及商法方面屬中國一流學府,

故對於我們了解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的機制背景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特別 是,由於該校在法律方面是相當傑出的,因此華東政法大學在會計方面的另一特 色就是”司法會計”,在這方面他們有一定的基礎,這相當類似我國近來新興的”鑑 識會計(Forensic accounting)”,這對於兩岸會計學界在未來合作兩岸共同防止舞弊 等議題上,應有貢獻。

2010/08/23 於下午 17:45 從上海虹橋機場搭乘中華航空班機 CI202 於下午 19:30 到達松山機

場。

二、參訪心得:

此次赴大陸參訪地點為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及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茲就此次參 訪的心得分述如下:

1.由於中國目前沿海地區工資調漲速度很快,台商應該有更積極的策略目標,而非僅僅將投

資的目的只放在削減成本。台商也應該注意外在環境的變化,影響成本上升最重要的因素

是薪資的上揚,因此如何控制好相關成本,更新先進設備或往內陸遷廠是台商應當審甚思

考。

2.中國證券管理機構目前正不斷對上市公司治理環境進行法令與法規的制定,例如股改或限

制國營企業出售資產的程序等,故相關議題未來可以進行深入之探訪。

3.台商進入中國投資,除了行銷及服務全球客戶外,也要把市場與服務重心擺在中國本身。

4. 台商進入中國投資,面對的是國際級的競爭舞台,因此必須抱持『參加就要勝出』的心態,

而沒有觀望的空間。

5.由於目前大陸競爭激烈且經營風險升高,且中國政府為壓低通貨澎脹,將使銀行放款趨於

保守,故台商融資貸款上困難度增加,因此台商應考量風險管理上,有時會為了和當地銀 行維持關係,即使沒有資金需求也會貸款。對於總體的風險是有心理準備的,但企業的運

作是很靈活的,以獲利為導向使得營運具彈性。

6.由於大陸員工訓練相對不足,中高階層員工即可能因為薪資等因素離開原有公司,故如何

強化員工向心力與週轉力,實為目前台商重要課題。此外人員的訓練也應配合全球化的趨

勢,其訓練方式更為國際化。

7. 兩岸已於九月十三實施ECFA,大陸目前人治味重,國人期待ECFA後,台商將可站在較平等

的地位進攻市場,並脫離台灣市場漸飽和的窘境。於對等開放下,大陸廠商來台叩關之動 作必日益白熱化。法令政策將較可預期,人治現象將漸為法治方式取代,惟以往招商之優 惠法令措施,逾越地方政府權限部分將被廢除。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項下赴國外(或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

一、 國外(大陸)研究過程

雲南財經大學的前身是雲南省財貿幹部學校,創建於 1951 年。 1981 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為雲南 財貿學院並開始全日製本科教育,1995 年被雲南省政府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1998 年雲南經濟管理 幹部學院併入後組建新的雲南財貿學院,2006 年 2 月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雲南財經大學。

雲南財經大學坐落於春城昆明長蛇山下盤龍江畔,佔地 1021 畝。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學校 目前已由單科性財經院校發展成為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為主,哲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等學科協 同發展的多科性省屬重點大學,形成了以本科培養為主,兼有碩士研究生、留學生培養和繼續教育的 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實行二級管理,設有 19 個學院、3 個教學部、8 個獨立專職研究機構和 40 餘個院(部)所合一的兼職研究機構。 固定資產總值 8.26 億元,藏書 166.9 萬冊、電子圖書 63 萬餘種,校園網現已覆蓋全校所有工作、學習及生活場所。

雲南財經大學高度重視教學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主動適應經濟社 會需求,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努力深化教學改革,積極創新培養模式。 2007 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 水準評估中獲評為優秀,2009 年被正式列為雲南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建設立項單位。 設置 32 個本 科專業,涵蓋經、管、法、文、理、工六個學科門類。 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依託碩士點加強學科 建設和本科專業建設,已建成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4 個一級學科碩 士點及41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涵蓋哲、法、經、管、工 5 個學科門類。 面向全國 30 個省、市、自 治區招生,在校學生人數達32000 餘人。

計畫編號 NSC 96-2416-H-004-038-MY3

計畫名稱 台商及大陸企業經營管理與會計研究-總計畫(第 3 年)

出國人員

姓名 汪瑞芝 服務機構

及職稱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會計資訊系 教授

出國時間 99 年 07 月 19 日 出國地點 中國雲南省昆明市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和高水準的科學研究支撐著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學校千方百計培養、引進人 才,現有1400 餘名教職工,師資 900 餘人,其中教授 118 人,副教授 301 人,博士和在職攻讀博士 學位教師249 人,碩士學位教師 483 人;首席教授、特聘教授等學科帶頭人 10 人,全國“百千萬人才 工程”專家 1 人,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3 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3 人,享受省 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3 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4 人,省級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5 人,省級學 術與技術後備人才 13 人,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 7 人,省級教

學名師5 人。 現有 11 個省級重點學科,2 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 個省級特色專業,7 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 個省級人才培養模 式改革試點專業;有國家級國際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國際化、區域化旅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會計學省級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2 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 個 省級教學團隊,2 個雲南省高等學校名師工作室;1 門國家級精

品課程,13 門省級精品課程,1 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 個省級重點教學實驗室。 2000 年以來,

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 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12 項,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 1 項;承擔國家 級科研項目41 項,省部級課題 249 項;出版專著、教材 301 部,發表科研論文 5745 篇,其中被 SCI、

EI、ISTP、ISSHP 收錄 58 篇;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勵 2 項,省部級獎 77 項;主辦有《雲南財經大學 學報》和《雲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兩種公開刊物。 圍繞“教學立校、科研強校、服務活校”

理念,學校不斷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省內各級地 方政府等100 多個單位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建立了一批實質性的校際、校企合作項目及實踐基地。

理念,學校不斷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省內各級地 方政府等100 多個單位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建立了一批實質性的校際、校企合作項目及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