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01 年版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2001 年版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之相關研究

西 元 1956 年 經 由 Bloom 等 三 十 多 人 的 努 力 , 認 知 領 域 教 育 目 標 分 類 手 冊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Handbook1:Cognitive Domain)問世,

並將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為知識(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應用

(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綜合(Synthesis)、評鑑(Evaluation)六 個主要類目;歷經多年使用後,在西元2001年出刊修定版(revised edition)

(Anderson & Krathwohl, 2001),修訂版將教育目標分類分成知識向度(knowledge dimension)和認知歷程向度(cognitive process dimension)兩部分(Anderson et al. , 2001),前者為協助教師區分教什麼,後者在促進學生保留和遷移所習得的 知識,見圖2-8 (譯自Anderson et al(2001),p268) 。

事實知識(Factual Knowledge) 修訂版(Anderson et al. ,2001)

概念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 程序知識(Procedual Knowledge) 後設認知(Metacognitive Knowledge)

知識(Knowledge) 記憶( Remember) 理解(Comprehension) 了解(Understand) 應用(Application) 應用(Apply) 分析(Analysis) 分析(Analyze) 綜合(Synthesis) 評鑑(Evaluate) 評鑑(Evaluation) 創作(Create)

圖 2- 8 Bloom 教育目標分類系統新舊版本對照圖

認知 歷程 向度

知識 舊版 (Bloom,1956) 向度

一、2001 年版 Bloo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之理論分析

(一)知識向度之理論介紹

就知識向度而言,修訂版將知識分成事實知識(factual knowledge)、概念知 識(concept knowledge)、程序性知識(procedure knowledge)、及後設認知知識 (metacognition knowledge)。事實知識與概念知識是指有關「什麼」的知識,主 要的差異在於前者指學生學習科目後和解決問題時的應備知識,而後者則視為獨 立和特定的元素;程序性知識是有關「如何」的知識,指對一系列或連串的步驟 為 一 個 程 序 ; 後 設 認 知 知 識 則 包 括 對 認 知 的 知 識 , 以 及 對 認 知 歷 程 的 控 制 (control)、監控(monitoring)和調整(regulation),包括適用所有工作的一般策 略、使用策略情境、策略有效程度和自我知識等方面。以下將逐一說明:

A 事實知識(Factual Knowledge):指學生應了解的術語,或是特定細節和元素的 知識。

B 概念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指分類和類別的知識、原理和通則的知識、

或理論/模式/結構的知識。

C 程序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指特定學科的技能和演算知識、特定學科 的技術和方法知識,以及運用規準的知識。

D 後設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指用於學習、思考和問題解決的策 略知識,可跨領域應用的策略知識;也是學生了解可以運用後設認知的知識,

意即「何時」與「為何」能適當運用策略的知識;更是自我的知識。

(二)認知歷程向度之理論介紹

在 認 知 歷 程 向 度 部 分 , 修 訂 版 分 為 較 低 層 次 的 記 憶 (remember) 、 了 解 (understand)、應用(apply)和分析(analyze),以及較高層次的評鑑(evaluate) 與創造(crearte),其中記憶和學習保留具密切關聯,而另五種則與學習遷移有 關。以下將逐一說明:

1 記憶(Remember):是從長期記憶中提取相關知識,找出與呈現資訊一致或

近似的知識。。

2 了解(Understand):從教學訊息(在課堂中、在書本中或電腦螢幕上的口 語、書面與圖形訊息)中創造意義(make sense);建立所學新知識與舊經驗 的連結。

3 應用(Apply):牽涉使用程序(步驟)來執行作業或解決問題。與程序知識緊 密連結。一項作業是指學生已經知道採用哪些程序的任務,所以是一種偏 例行作業取向的任務。一項問題是事先不知道採用哪些程序的任務,所以 是一種偏解決問題取向的任務。

4 分析(Analyze):能區辨出有關的與無關的或是重要的與不重要的部分;能 注意有關的或是重要的資訊;寫出或指出在所提供材料中最重要或最有關 聯的部分;認出溝通情境中的各元素,能認出這些元素是如何統整在一起,

更能對所呈現的資訊片段,建立系統與和諧的關聯。

5 評鑑(Evaluate):檢查一組運作或是產品的內部矛盾與邏輯謬誤,根據外 在規準與標準作評論。

6 創造(Create):涉及將各個元素組裝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且具功能的整 體。創作的目標是要學生能透過在心智上重組元素或重組局部,使成一個 過去鮮少出現的組型或結構。

二、九年一貫數學能力指標與修訂版 Bloo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之 對照分析(鄭蕙如、林世華,2001):

本研究主題為梯形面積,對象為六年級學生,屬於「數與量」、「幾何」第 三階段的範圍,因此根據這兩大領域分別做知識向度、認知歷程的分析。

(一)各領域的知識向度分析

知識向度分為事實知識、概念知識、程序知識、後設認知知識,根據這「數 與量」、「幾何」這兩大領域分別求取各知識向度百分比,以進行比較,整理成

表2-4:

表2- 4 數學領域第三階段知識向度百分比

事實知識 概念知識 程序知識 後設認知知識

數與量 13 58 29 0

幾何 0 100 0 0

就知識向度而言,可以看到歸屬於事實知識的指標偏少,指標主要著重於概 念知識及程序知識,第三階段則較強調概念知識。就教學現場來看,小學階段計 算應是學習重要的一環,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數學概念也應具更深的了解;

而在此領域中,缺乏後設認知知識的指標。

(二)各領域的認知歷程分析

認知歷程程分:記憶 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本研究依主題、對象,

分別求取認知歷程的百分比,以進行比較,整理成表2-5:

表2- 5 數學領域第三階段認知歷程百分比

記憶 了解 應用 分析 評鑑 創造

數與量 10 50 40 0 0 0

幾何 0 57 43 0 0 0

就數與量領域的認知歷程而言,年齡較小時 所具備的能力以記憶為主。當年 齡逐漸增長時,會呈現了解與應用的能力;就幾何領域的認知歷程而言,較重視 了解與應用,而這兩大領域皆沒有分析、評鑑、創造等歷程。

由以上兩個向度的分析,本研究工具的出題方向在知識向度方面,該著重在 概念知識、程序知識,在認知歷程方面則著重在了解、應用。

第六節 試題關聯結構分析法

在實施教學活動後,接著就必須了解班上學生之概念能力在結構上的變化,

因此需要方法考證。在1980 年代,日本學者竹谷誠提出以測驗試題的結果,按題 目彼此間反應所得的順序關係,製成具有指向性的圖形結構,來分析試題的特性,

此種方法稱之為試題關聯結構分析法(Item relational structure analysis),

簡稱IRS 分析法;有了此種方法,學習情況與教學成果的分析終於獲得解決(引 自許天維,1995)。

一、試題關聯結構法的構想由來

美國學者Airasian P.W.與Bart W.M.於1973 年首先揭開「次序理論」

(Ordering theory)在教育工學的功用,(Airasian & Bart, 1973)。1977 年 日本學者竹谷誠參加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研討會,因Baker F.B.的介紹,在返回日 本後,便致力於改良「次序理論」的缺點,於1979 年發明「試題關聯結構分析法」,

又於1980年完成試題關聯結構分析法的理論,並在教育現瑒實驗使用,前後有七、

八年之久,證明是一個有效的分析工具。

二、試題關聯結構法理論

在此,略用篇幅詳細說明理論上直觀的意義,假設有A、B 兩組學生各有十位,

均參加試題共為六題的同一種測驗,若假設答對者得一分,答錯者得零分,其得 分情況如表2-6所示:

表 2- 6 A、B 兩組學生各試題的得分情況

A 組 試 題 B 組 試 題

下列方法細加分析,就會有顯著的不同。

A 組中,答對試題1 的學生是1 號及2 號,他們亦同時答對了試題4 ,亦即 答對試題1 的學生亦答對試題4 ,此時就有試題4 到試題1 的箭頭,記作4 →1;

同理,答對試題4的學生是1 號、2 號、5 號及7號,他們亦同時答對了試題3、6,

所以分別有3→4、6→4;另一方面,答對試題1的學生是1號及2號,他們亦同時答 對了試題2,答對試題2的學生是1號、2號、3號、4號及5號,他們亦同時答對了試 題5,所以分別有2→1、5→2;此外,答對試題4的學生有7號,但是沒答對試題2,

故沒有試題2到試題4的指向箭頭,其餘均依此類推。

同法,在B 組中,答對試題1的學生是1號及2號亦答對了試題4,亦即答對試 題1的學生亦答對試題4,此時就有試題4到試題1的箭頭,記作4→1;答對試題4的 學生是1號、2號、5號及7號亦答對了試題2,所以有2→4;答對試題2的學生是1號、

2號、5號、6號及7號分別答對了試題5、6,所以分別有5→2、6→2;答對試題5、

6的學生有1號、2號、5號、6號、7號及8號亦答對了試題3,故有3→5、3→6;其 餘均依此類推。

從以上分析,如果定義答對率為

受試答對人數 所有受試人數 試題答對率=

則以答對率為縱座標,可將所有相關的指向箭頭標示出來,成為完整的試題 關聯結構圖,如圖2-9所示:

A 組 B 組

P(Ik)表試題Ik答對人數的機率。

P( I j)表試題Ij答錯人數的機率。

P( I k)表試題Ik答錯人數的機率。

P(Ij,Ik)表試題Ij與試題Ik均答對的同時機率。

P( I j,Ik)表試題Ij答錯且試題Ik答對的同時機率。

P(Ij, I k)表試題Ij答對且試題Ik答對的同時機率。

P( I j, I k)表試題Ij與試題Ik均答錯的同時機率。

則可知下面機率的四分割表(表2-7):

表 2- 7 機率的四分割表

試 題 Ik

對(1) 錯(0) 合計 試 題 對(1) P(Ij,Ik) P(Ij,I k) P(Ij

Ij 錯(0) P( I j,Ik) P( Ij,Ik) P( Ij

合計 P(IkP( I k) 1 試題關聯結構順序性係數r*jk 表示法如下:(引自許天維,1995)

r*jk=1-P( I j,Ik)/ [P( I j)P(Ik)]

順序性係數r*jk代表試題j指向試題k的順序性程度,也就是說試題j為下位 概念(lower concept),試題k為上位概念(upper concept)的程度。順序性 係數是一個數值,而竹谷誠(1991)以0.5 為閥值(threshold),由電腦模擬產 生。若順序性係數大於閥值,則表示試題j與試題k有順序關係,反之則無。另

值為0.6。一般閥值介於0.4 到0.6 之間。

四、試題關聯結構法的功能

經過研究的結果,試題關聯結構分析法有下列五種功能:

(一)教學設計:

在單元教學活動前,教師可以將欲進行的課程內容的先前經驗概念,作一知 識結構分析後,再依結構所對應的知識概念分別出題,並加以施測,所得的結果 以「試題關聯結構分析法」進行分析,可以考驗出先前經驗概念不足之處,從而 想像出未來指導時的困難所在,以為進行設計教學歷程的參考。

(二)形成性評量(formative evaluation):

在單元教學活動後,欲知班上學習結果,可以利用知識結構分析出題,編製 形成性評量,再加以施測,所得的結果以「試題關聯結構分析法」進行分析,就 可以知道學生學習後的知識結構,以便對學生不清楚之處,加強補救教學。

(三)認知學習構造:

形成性評量的反應結果,亦可利用佐藤S-P 表獲得注意係數,從而偵測出異 質性的學生,此類學生所畫出結構圖與班上的結構圖可以互為比較,即可知道此 類學生異質的原因,從而加強輔導教學。

(四)概念形成過程:

對縱貫研究(longitudinal study)而言,學生概念的形成過程有層次之分,

例如山田完對教師進行評定學生設有四層次,即操作經驗層次、知覺內化層次、

言語抽象層次、因果論理層次,如果以此四層次來評定各年級班上學生的形成過 程,並建立各年級的結構圖,即可知學生的概念形成過程的發展。對橫斷研究而

言語抽象層次、因果論理層次,如果以此四層次來評定各年級班上學生的形成過 程,並建立各年級的結構圖,即可知學生的概念形成過程的發展。對橫斷研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