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David Harvey 的資本循環與掠奪性積累理論

第二章、 新自由主義思維下的房地產市場現況

第二節、 David Harvey 的資本循環與掠奪性積累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化的運動之下,幾乎是新一波的「圈地運動」,讓所有的資源在以全球作為競爭 的場域中,進行資本的累積(Harvey, 2003)。Harvey 認為奉行新自由主義的強國,

憑恃著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運用「自由」、「促進經濟發展」等語彙逐漸蛻變成 新帝國主義,將剝削帶往另一個區域。其利用掠奪性積累的概念,解釋全球因新 自由主義的地景改造,最終將會邁向不均衡的發展,社會貧富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而其具體的理解框架本文將於下節繼續簡介。

第二節、David Harvey 的資本循環與掠奪性積累理論 第一款、資本循環理論(circuits of circulation)

隨著生產力上升,一個地區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與累積的資本也隨之提高,

直到當該區域的資本或人口相對於承載量以及需求而處於過剩狀態時,可能會造 成當地的經濟危機。而資本社會將會找尋補救的方式。Harvey (2003)以資本的循 環理論(circuits of circulation,或譯為資本迴路)為這種修補方式提供一個理解 的框架。該修補 16方式 Harvey 一共分為三種:時間修補、空間修補,以及時空 修補17。而資本的循環一共分為三種循環:

資本的初級循環(the primary circuit of capital)是傳統上馬克思主義者所理解 的經濟生產活動,也就是資本家投入資本、雇用勞工生產商品。其中的行為可能 包含購買新生產工具、更新技術,與以更惡劣的勞動條件迫使勞工工作,如此作 為都是為獲取最多的剩餘價值,進而獲取利潤與累積資本。當利潤降低時,此生 產模式的資本循環將會回到資本家投入資本、壓迫勞工的循環,直到因為累積大

16 此處的修補(fix)有兩層意涵,第一個意涵是物品定著於土地上,不能夠被移動或修改,例如公 共教育與醫療服務,因為國家的承諾而無法任意移動;其另外的意涵是解決問題(fix a problem)的 意思,亦即透過時間的遞延與空間的擴張,以應對資本主義危機的解決之道(Harvey, 2003)。

17 時間修補(fix):亦即將資本投資於需要長時間才能夠產生報酬的資本投資項目,延後資本價值 重新循環的時間,例如巨大的公共建設、教育、科學研究等。空間修補:試圖尋找或開發新的市 場、資源以及勞動力等,產生空間置換。時空修補:即為以上兩者的結合運用。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量資本而無法消耗時,造成資本主義的危機,為解決此種資本閒置的危機,資本 將會進入次級循環。

資本的次級循環(the secondary circuit of capital),是 Harvey 將資本流向固定 資產以及長期投資的過程稱為資本的次級循環。承上所述,當資本與勞動力相對 於現時的生產與消費需求而言,有大量的剩餘,產生資本閒置的危機,為了緩解 這種危機,資本便流向長期性的資產形塑,例如城市環境的建造。而長期性資產 的投資環境需要國家角色與金融機構的介入,國家在此時通常需要透過財政工具 以及大規模的經濟計劃來建設環境,其中政策工具包含貸款、房屋抵押,以及政 府舉債等,建設環境的例子則為交通、住宅、公共設施等項目的興建。

在次級循環的論述當中,Harvey 以空間重新解讀資本主義危機,當資本主義 體制產生危機時,其解決方案之一是透過地理擴張的形式重新調節危機,而 Harvey 以「空間修補」作為資本主義以空間擴張解套積累危機的暫時性方法。空 間修補運作的基本邏輯是,將過剩的勞動力或資本移轉到其他地理區域,而這些 新的地理區域通常是資本體制尚未成熟的地方,或是全新的市場。透過如此的危 機處理對原本地理區域的效果是緩解利潤的閒置、資本的貶值甚至於資產價值全 面崩潰;對於新的地理區域而言,因為帶來新的資本投資,帶來了經濟成長,達 到了「創造性破壞」的效果。地景就在資本對空間的改造與重建中形成。然而對 於新的地理區域而言,利用移入的資本興建的硬體設施也有耐用年限,因此資本 過度累積的危機對於新的地理區域而言仍然存在,僅有暫時解決問題的意涵。

第三循環(the tertiary circuit of capital)是指當資本流入次級循環時,仍不能解 決資本積累的危機,雖然同時以地理擴張的方式持續消耗過剩資本,但仍有資本 處於閒置或貶值的狀況。此時資本可能會開啟第三循環,流入醫療、教育,或是 科學研發的項目上,這些項目需要大量資本投入,且需要長時間的發展,故有助 於緩解資本、勞動力過剩的危機。投資這些項目對勞動力的品質提升也有助益,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也能夠透過教育形塑意識形態,以整合壓制勞動力投資的能量。

在資本的次級與第三循環中,由於大型的公共建設支出與教育、科研項目需 要國家政策的配合,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國家政策扮演了為資本服務的角色。而 資本於時間、空間擴張的過程中,會造成地景的改變。由於各個地方對於資本累 積的區位有所差異,若區域由於資源稀缺、市場發展潛力有限,故資本流入的意 願與可能性較小,反之,則會成功地吸引資本的流入,緩解原先地區的過度積累 造成的資本危機,然而這將造成了區域不均衡發展的現象。在同一個空間中,次 級循環與第三循環有助於提升該地區的機能,然而多年後待硬體設施老舊後,過 度累積的資本將回到初級循環,到時會需要另一波硬體與社會基礎設施之投資 (Harvey, 2003)。

在新自由主義以及全球化的影響下,資本以全世界作為流動的平台。然而資 本流動的過程當中,並沒有透過涓滴效應讓窮人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反而使貧 富差距加劇,Harvey 透過掠奪性積累(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的想法,說明 新自由主義注定讓全世界邁向不均衡的發展,以下將說明掠奪性積累的概念。

第二款、掠奪性積累(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

新自由主義政治經濟下,資本係以全球作為平台進行流動,資本能夠往世界 任何一個地方自由移動,但是對於減少貧窮的承諾,其實並沒有實現,而是邁向 了不均地理發展(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Harvey, 2005b)。在空間與時間 進 行 修 補 的 過 程 , Harvey (2003) 提 出 了 「 掠 奪 性 積 累 」 (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的概念,說明資本流動必須借助國家力量對法律與暴力的壟斷進行 掠奪,掠奪是資本主義存活的必要條件,資本透過不斷掠奪可供生產剩餘價值的 自然資源,由於自然資源的分布不均,例如原油的蘊藏地點以及土地的農業生產 力,都會產生不均地理發展。資本家階級的興起,是不斷的佔用剩餘,將剩餘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成自己的私有財產,並透過將剩餘投入資本循環。

所謂掠奪式積累,包含將土地、勞動力、文化產物、地方習俗、社會網絡等 等皆予以商品化,透過圈定成為能夠賺取利潤的商品,而奪取的主體包含國家、

商人、跨國企業、以及殖民勢力18等。例如最近掠奪文化歷史、收集以及博物館 的開展,都是以地方作為某種獨特環境的行銷,成為營利的手段之一。再者,透 過貶值獲得資產,當資本主義產生危機實際就會產生貶值,而此危機提供了機會 使其他資本累積者獲得廉價的資產,掌握力量而安然度過危機者,將變得更富裕,

例如過去世界上霸權中心從義大利城邦國家,經過荷蘭、英國,最後到了美國19。 最後透過金融化來掠奪資產,由於在地方與國家對於金融市場的管制逐漸鬆綁,

透過合併與資產掠奪進行奪取,透過債務進行金融控制,也是目前將其他地區資 本貶值的主要手段。

總的來說,Harvey (2007)認為新自由主義所建構出的資本掠奪性積累,大致 可區分以下四點特徵:

1. 私有化與商品化(Privatization and Commodification):在新自由主義的思維下,

私有化與商品化是最主要的特色。私有化與商品化能夠為資本累積建立了大 平台。各種形式的公共服務(諸如水、電、交通)、社會福利措施(如社會 住宅、教育、醫療設施、年金制度等都民營化)、公共機構(例如大學、研 究中心,甚至監獄),甚至戰爭等等都能夠被私有化。知識產權諸如專利與 著作權制度的建立,可以讓基因科技、物種血漿,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產品 私有化而成為私有財產。歷史、文化、思想創造力一樣可以成為商品化的客 體,我們可以透過旅遊產業的建立,將歷史文化包裝成商品販賣,透過音樂

18 Harvey 觀察到,深受資本蹂躪之苦的社會可能會認為,如果無法擊敗資本主義的話,那麼只 好加入他。例如在明治維新的日本,利用國家力量動員內部的生產剩餘,投入世界的資本循環當 中累積更多資本與國際影響力。

19 然而「決定誰或哪個區域要承擔貶值的衝擊」,便是集團與疆域之間的地緣政治對抗和權力鬥 爭。於此情形,透過權力(必要時使用武力)使他人掌握的剩餘發生貶值,甚至將其摧毀。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工業攫取與剝奪市民文化與創造力。各種私有化與商品化的背後,都需要健 全的私有財產制度支持。Harvey 觀察到對於管制的撤銷會帶來權利的損失,

例如以福利權而言,是透過經年累月的階級鬥爭贏得的公共財產權,但現在 都恢復到私有領域。這些過程,皆相當於把資產從屬於公共與大眾領域,轉 移到私人和特權階級手中。

2. 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金融體系因為新自由主義下國家對經濟採取鬆綁 的態度,進而得以透過投機活動成為資產再分配的主要途徑之一,而本身並 沒有進行實質上的生產活動。例如交易的經紀人因為可以從每筆交易中獲取

2. 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金融體系因為新自由主義下國家對經濟採取鬆綁 的態度,進而得以透過投機活動成為資產再分配的主要途徑之一,而本身並 沒有進行實質上的生產活動。例如交易的經紀人因為可以從每筆交易中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