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體的工作人格有所反應,亦分為敏捷、速度、節奏與耐力四種類型。個體有密不 可分的關係,同時也是影響個體工作適應的重要因素。

3.

工作適應測量指標

明尼蘇達工作適應理論在工作適應測量指標採內在滿足

(satisfaction)

、外在 滿意

(satisfactoriness)

及工作恆久性

(tenure)

來測量。內在滿足是一種內在的滿意指 標,個體評鑑工作本身以及外在的工作環境是否能滿足其心理要求。外在滿意則 為外在的滿意指標,即個體所具備的技能是否能滿足工作環境的要求。工作恆久 性即為個體在工作環境中,維持工作的情形,包含三種持久的狀態:

(1)

同一職

位與工作上的持久;

(2)

同一組織中任職的持久;

(3)

從事某一職業的持久。

綜上所述,此理論主張以工作滿意與工作持久的情形當作工作適應的指標。

(二)

Hershenson

工作適應理論

Hershenson

1981

年時提出的工作適應理論,主張工作場所中的工作適應是

個體與環境的互動的一種動態發展過程,在工作環境下分別以組織文化、行為期 待、工作要求、所需具備的技能、提供給工作者的報酬和機會等項做為衡量的標 準。並同時提出影響個體發展的三個因素,分別為工作人格、工作能力和工作目 標:

1.

工作人格

(work personality)

工作人格包含工作者的自我概念、個人動機與工作需求態度,此階段於學齡 前即已開始發展,受家庭影響最多。

2.

工作職能

(work competence)

工作技能包含工作者的工作習慣、身心技能與人際關係。工作習慣包含責任 感、敏捷性、整潔衛生;人際關係包括在工作場所接受監督、和睦的同事關 係、服務顧客的態度。工作習慣、身心技能與社會技能其主要於就學期間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展,關鍵在於學校的教育與訓練。

3.

工作目標

(work goal)

工作目標取決於工作相關的需求、工作相關的價值、職業性向,這些會受到 家庭、學校、工作職場與同儕的影響。

Hershenson

提出「工作適應」就是這三個影響因素與環境互動呈現平衡的狀

(Hershenson, 1981, 1996, 2001)

。當個體發展並訂定工作目標時,此目標必須是 清楚而明確的,而且需要與個體的工作人格、工作能力相互配合。工作上每個階 段的發展都有其限制,因此三個因素也會自然形成一個平衡的狀態,若其中某一 項因素改變,其他因素也會隨之變動。

Hershenson

的理論測量工作適應的指標係以工作表現、工作角色行為和工作

滿意度三個外在表現來評定,

Hershenson

理論預測工作適應的三大指標分述如下

(Hershenson, 1981, 1996, 2001)

1.

工作表現

(job performance)

:指工作產出成效的質和量,即個體工作能力與 職場所需技能的一致性。

2.

工作角色行為

(job role behavior)

:指合適的職場行為,即個體的工作人格與 職場所期待行為一致。

3.

工作滿意度

(job satisfaction)

:指從工作中獲得滿意的程度,即個體工作目標 與職場所給予的報酬與機會達到一致。

本研究以外籍教師為主,是希望探究目前外籍教師在台灣工作適應的狀況,

以解決國內不足之外語師資問題,融合明尼蘇達工作適應理論以及

Hershenson

作適應理論兩者,發現工作滿意度為主要的核心工作適應指標,因此作者將以工 作滿意為主要的判斷依據,並輔以工作恆久、工作表現與工作角色行為來深入研 究外籍教師在台灣的工作適應之相關情形。

三、跨國工作者在台工作適應相關實證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在本研究當中工作適應即為判斷我國外籍教師在本國內工作情況的重要 指標。過去在台灣的研究當中主要是針對藍領外籍勞工在工作上的適應問題,謝 臥龍(1997)的研究指出,休閒與文化適應性是個影響勞動條件滿意度、人際關係 與身心健康狀況的重要項目,文化適應度的提高有助於提高工作滿意度及減少身 心異常現象;勞動條件滿意度的增加則有助於提高身心異常的減少。特別是外籍 監護工,由於大部分的外籍監護工是獨自一人完成工作,遠離親朋好友和熟悉的 生活環境,完全置身於一個陌生的社會脈絡中,若與雇主發生糾紛,較沒有投訴 的管道,同樣也沒有抒發心情的管道(楊明仁等,1999,2000)。康亞佩(2000) 針對台灣地區外籍勞工之適應因素與結果的調查,在參考海外派遣人員跨文化適 應的架構,研究結果發現藍領外籍勞工的過去出國經驗、外國語能力、自我效能 對適應有顯著影響。黃梓松(2004)研究發現影響外籍監護工工作適應的因素中,

個人因素影響較小,跨文化因素、組織環境因素和工作人格為較關鍵因素。藍科 正等(2005)提及生活適應、入境後的簽證延簽、退休金不能按月領取、工作收入 的課稅問題,對於來台工作的外國人而言都是困擾。惟該文並未針對國籍別調 查,主要是反映雇主的意見。莊明芳(2005)探討外籍幫傭的海外適應與工作投入 的關係,在台之外籍幫傭,其最重視的是生活上的適應,且遠高於其他因素。魏 伶霓(2007)研究印度研究人員在台工作概況,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受訪印度研究員 表示在台灣的生活很安全,適應情形良好但是對於自身在台工作權益的瞭解有 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由上述的文獻探討可以得知,在知識經濟下的時代,專技勞動者為知識經濟 所需重要生產因素,有助於經濟發展並創造就業機會。係各國極力延攬的目標人 力及人力政策中重要的一環。研析其遷移因素,除經濟性因素外,尚有全球化、

各國政策、個人特質等多樣化因素,更顯其於全球勞動市場高度的自主性及遷徙 能力。是故,對於外國專技人員政策,應立於全球趨勢及未來國家總體經濟、產 業策略發展規劃下,對現有國民教育、技能分佈狀態,具充分性及全面性了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據以訂定未來各階段國民教育及技能培養、發展與就業政策;不足時,始引進無 法供應之外籍專技勞動者補充,俾使本國勞動市場更具全球化及國際競爭力。專 技人員遷移的理論本文主要著重在於人力資本論,而在遷移因素的方面,在現今 的全球化經濟下,有幾個重要的面項影響專技人員的跨國遷徙,包括:科技的改 變,特別是資訊與通訊科技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的發展;

生產的全球化與市場的整合以及外人直接投資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多國籍企業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s)

的地點;研發人員的領先區域;高科 技公司的新興機會;技術轉換以及研發活動的國際化。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外國專技人員在台工作的相關權益之探討,則必須提及工

作適應等問題,上述文獻論述中得知融合明尼蘇達工作適應理論以及

Hershenson

工作適應理論兩者,工作滿意度為主要的核心工作適應指標,因此作者將以工作 滿意為主要的判斷依據,並輔以工作恆久、工作表現與工作角色行為來深入研究 外籍教師在台灣的工作適應之相關情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