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網路匿名言論之保障-以身分揭露程序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網路匿名言論之保障-以身分揭露程序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劉定基博士. ‧ 國. 學. 治 政 論網路匿名言論之保障 大 立 -以身分揭露程序為中心 ‧. A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Anonymous Online Speech:. Nat. Speakers aAnonymous iv l C n hengchi U. n. er. io. sit. y. Focusing on the Procedure for Disclosing the Identity of. 研究生:鍾. 安. 中華民國 102 年 12 月 December, 2013.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摘要 在網路世界中,人們以匿名表達意見遠比現實生活中更為容易,這件事已 劇烈地改變了匿名言論的量與質。從好的面向看,匿名帶來自主,讓異議者可 以透過網路匿名,表達可能永遠都不敢在眾人面前說出來的真正想法,讓觀念 市場變得多元豐富;另一方面,匿名提高了追究責任的困難。相較於現實世界 的言論,損害他人或構成犯罪的惡質網路匿名言論,將造成影響更深遠且永久 的傷害。 目前,關於網路匿名言論的管制方式,世界各國政府都是仰賴「事後追懲. 政 治 大 發表言論,但如果發表不當言論並造成傷害,受害者或國家可以揭露其身份以 立 模式」和「實名認證模式」的其中一種。前者是網路使用者原則上可以匿名地. ‧ 國. 學. 對其展開司法追訴;後者是網路使用者在張貼言論前,必須先向國家機關指定 的網路業者交出個人真實身份資料以進行驗證後,才能匿名發言,或甚至完全. ‧. 禁止以匿名方式發言,讓網路使用者感受到被眾人監督的壓力,不敢發表不當. sit. y. Nat. 內容。. al. er. io. 本文主張,網路匿名言論是受到憲法所保障的權利,而「事後追懲模式」. v. n. 相較於「實名認證模式」,較能調和不同權利間的衝突。不過,儘管我國政府採. Ch. engchi. i n U. 取此模式,卻在設計民刑事訴訟制度時,漏未導入匿名言論權利的思考,導致 網路匿名表意者一經策略性訴訟攻擊,真實身份就會立即暴露,使得匿名表意 自由不過徒有虛幻表象。因此,本文建議,為落實對匿名言論自由的保護,立 法者宜參考美國法,修改部分訴訟法來處理此問題。. 關鍵字: 匿名言論、資訊隱私、匿名性、網路匿名言論、網路鬆綁效應、責任、網路實 名制、策略性訴訟、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內容提供者、個人資料保護法.

(4) Abstract On the internet, people can express themselves anonymously far easier than in the physical world. This fact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both the quantities and qualities of anonymous speech. On the bright side, anonymity brings more autonomy. Dissenters can express their real opinions, which they might never have the courage to speak out in public. It, in turn will promote the divers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 Yet, anonymity also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to hold the speakers accountable. In addition, compared to speech in the real physical world, malicious. 政 治 大 Today, governments around 立 the world are either relying on the “Ex Post. online anonymous speech will cause more serious permanent harms.. ‧ 國. 學. Compensation and Punishment” approach or the “Real-Name Verification System” to regulate online anonymous speech. Under the former approach, internet users can. ‧.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onymously, but if the content of their speech is malicious and. sit. y. Nat. causes damages to other people, the victim can seek disclosure of the speaker’s. al. er. io. identity in order to take legal actions against the speaker. In contrast, under the latter. v. n. system, internet users have to provide their personal information (real identities) to. Ch. engchi. i n U. the ISPs or ICPs appointed by governments and complete the verification process before they can post their words. Some real name systems go even further by banning anonymous speech completely. By making users feel like they are being supervised by the public, the real name system wishes to deter indecent contents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online anonymous speech is protected by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Ex Post Compensation and Punishment’ is a preferred approach because it can better balance the conflicting rights. In Taiwan,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has chosen the ‘Ex Post Compensation and Punishment’ approach, current civil/criminal procedural laws and practices afford little protection to online.

(5) anonymous speakers. The plaintiff, who is allegedly harmed by the anonymous speech, can easily bring a “Strategic Lawsuit,” with the sole purpose of obtaining the identity of the online anonymous speaker. Consequently,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the freedom of anonymous speech, the legislators of Taiwan should refer to U.S. laws and practices and revise several provisions of Taiwan’s Code of Civil Procedure and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Keywords:. 政 治 大 Speech,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Liability, Real-Name Verification System, 立 Anonymous Speech, Information Privacy, Anonymity, Online Anonymous. Strategic Lawsuit,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 國. 學.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目錄 1 緒論............................................................................................................................ 1 1.1 問題提出......................................................................................................... 1 1.1.1 楔子:網路「刺馬」事件.................................................................. 1 1.1.2 問題:匿名言論是否受憲法保護?如何保護匿名言論?.............. 2 1.2 名詞定義......................................................................................................... 4. 政 治 大. 1.3 研究方法與範圍............................................................................................. 7. 立. 1.4 本文架構......................................................................................................... 8. ‧ 國. 學. 2 匿名言論的價值、憲法基礎與界限 ..................................................................... 11. ‧. 2.1 匿名言論的價值........................................................................................... 11. sit. y. Nat. 2.1.1 肯定論................................................................................................ 11. n. al. er. io. 2.1.2 小結.................................................................................................... 20. i n U. v. 2.2 匿名言論自由的憲法基礎與界限............................................................... 22. Ch. engchi. 2.2.1 美國重要案例介紹............................................................................ 22 2.2.2 案例分析............................................................................................ 34 2.2.3 匿名言論自由的憲法基礎................................................................ 39 2.2.4 匿名言論的界限................................................................................ 45 3 網路匿名言論 ......................................................................................................... 47 3.1 總論:網路匿名言論的原理、特性與衝擊................................................ 47 3.1.1 JuicyCampus.com 的升起與殞落 ...................................................... 47 i.

(8) 3.1.2 網路匿名的原理與型態.................................................................... 49 3.1.3 網路匿名相較傳統匿名的優勢與脆弱............................................ 52 3.1.4 網路匿名的特性與問題.................................................................... 54 3.2 國家對網路匿名言論的管制模式............................................................... 60 3.2.1 概說.................................................................................................... 61 3.2.2 模式一:事後揭露身分制度............................................................ 63 3.2.3 模式二:網路實名制度.................................................................... 65. 政 治 大. 3.2.4 比較與小結........................................................................................ 72. 立. 3.3 網路匿名言論自由是否受憲法保障?....................................................... 73. ‧ 國. 學. 3.3.1 概說.................................................................................................... 73. ‧. 3.3.2 重要案例介紹.................................................................................... 74. Nat. sit. y. 3.3.3 分析與小結........................................................................................ 92. n. al. er. io. 4 美國法對網路匿名言論的保護 ............................................................................. 99. Ch. i n U. v. 4.1 聯邦法中取得用戶資訊的程序規範............................................................ 99. engchi. 4.1.1 有線電視隱私法................................................................................ 99 4.1.2 電子通訊隱私法.............................................................................. 101 4.1.3 愛國者法.......................................................................................... 105 4.2 揭露命令與法院審查判準......................................................................... 108 4.2.1 權衡判準.......................................................................................... 110 4.2.2 其他可能因素與問題...................................................................... 125 4.2.3 小結.................................................................................................. 127 ii.

(9) 4.3 其他相關法律............................................................................................. 128 4.3.1 盾牌法(記者特權)...................................................................... 129 4.3.2 反妨礙公眾參與策略性訴訟法(加州)...................................... 132 4.4 檢討與總結................................................................................................. 137 4.4.1 關於取得用戶資訊應遵守程序的立法.......................................... 137 4.4.2 關於法院核發揭露命令.................................................................. 140 4.4.3 關於其他相關法律.......................................................................... 142. 政 治 大. 5 我國「訴訟制度」對網路匿名表意保護現況與建議 ....................................... 145. 立. 5.1 我國法律規定與實務現況......................................................................... 145. ‧ 國. 學. 5.1.1 刑事訴訟事件.................................................................................. 145. ‧. 5.1.2 民事訴訟事件.................................................................................. 157. Nat. sit. y. 5.1.3 對目前實務作法的檢討.................................................................. 159. n. al. er. io. 5.1.4 附論:個人資料保護法可否用於保障網路匿名表意?.............. 166. Ch. i n U. v. 5.2 操作與修法建議(結論)......................................................................... 174. engchi. 5.2.1 刑事訴訟事件.................................................................................. 175 5.2.2 民事訴訟事件.................................................................................. 182 5.3 結語..................................................................................................... 188 參考文獻.................................................................................................................... 191 重要判決索引 ........................................................................................................... 203. iii.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11) 1 緒論 1.1 問題提出 1.1.1 楔子:網路「刺馬」事件 2010 年 3 月底,時任內政部長江宜樺向媒體表示,對於近來網路上頻繁出 現的不利於馬英九總統的言論,不管是發洩或開玩笑,都將會嚴正處理,警政署 對此類言論正積極偵辦中。1對此,知名社群網站噗浪(Plurk)創辦人雲維彬(Alvin. 政 治 大 人資料的信件,這在北美是需要法院的授權,但他只收過檢察長的函件,台灣在 立. Woon)先生於其個人網頁上發言指出: 「最近很常收到警方索取網友(噗友)個. ‧ 國. 學. 這方面的規定不一樣嗎?」2. 針對雲維彬先生質疑,我國僅由警察及檢察官發函,即可追查使用者 IP 位. ‧. 址,是否有侵犯隱私權的問題,臺北地檢署(以下簡稱「北檢」)發言人回應,. sit. y. Nat. 此為臺美兩國司法制度不同所致:「美國是採取令狀主義,由法官主導調查權,. al. er. io. 檢察官僅扮演類似公訴角色蒞庭論告,台灣則是由檢察官擔任偵查主體,司法實. v. n. 務上警方可獨立發函追查犯罪,各大網路公司如微軟或 Yahoo,都設有專人擔任. Ch. engchi. i n U. 聯繫窗口提供資料。」3北檢也指出: 「該署檢察官因某一件案件偵查有需要,所 以日前發函向噗浪調取特定人士的 IP 位址,但基於偵查不公開,無法透露案情. 1. 王珮華、曾韋禎,〈箝制言論?檢方調資料 噗浪不滿〉 ,自由電子報,2010 年 3 月 30 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r/30/today-p3.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5 年 03 月 19 日。). 2. 同前註。. 3. 林俊宏,〈偵查需要 檢方有權調 IP〉 ,自由電子報,2010 年 3 月 30 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r/30/today-p3-2.htm。最後瀏覽日期:2015 年 03 月 19 日。 1.

(12) 內容……發函請求提供資料相較於直接搜索而言,是『比較禮貌』的偵查作為, 況且網路犯罪多涉及詐欺取財或不法檔案傳輸,不論警察或檢察官都僅發函要求 調閱 IP 位址,毋須網路公司提供使用者身分或年籍等資料,並無侵犯他人隱私 權。」4 這兩則新聞顯示,當網路匿名言論者所發表言論涉嫌構成犯罪時,我國與美 國將由不同主體,依照不同程序方法來追查發言者身分。值得思考的是,這是單 純源自臺美司法上制度的偶然偏差,抑或是我國長期漠視或壓抑(網路)匿名表 意自由的必然結果?. 政 治 大. 1.1.2 問題:匿名言論是否受憲法保護?如何保護匿名言論?. 立. 1990 年代起,網際網路技術開始急速發展,從軍用轉向民間普及。2005 年. ‧ 國. 學. 時,網路自由軟體專家撰文高呼「網路 2.0」時代即將來臨: 「網路使用者」不再. ‧. 僅被動接受「網頁製作者」(新聞網、政府機關官網)所提供的資訊,也可以在. io. y. sit. 對發表言論者而言,相較傳統印刷報紙書籍,在網路上取得發言權利的門檻較. er. 5. Nat. 社群網站自行發表評論、主動張貼文章提供資訊而和其他網路使用者展開互動。. 低,不需受地理位置侷限,時間上也更趨近同步。因此,網際網路逐漸取代其他. al. n. v i n 媒體,成為發表言論的重要平台。加上在網路上選擇匿名方式發言,遠比現實世 Ch engchi U 界中容易、簡單,6致使諸多原先自認屬於「少數」而不願意於公眾面前表達意. 見者,例如 LGBT(Lesbians(女同性戀者) 、Gays(男同性戀者) 、Bisexually(雙. 4. 同前註。. 5. Tim O'Reilly, What Is Web 2.0, (Sep. 30, 2005), http://oreilly.com/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5 年 03 月 19 日。). 6. A. Michael Froomkin, The Internet as a Source of Regulatory Arbitrage, in BORDERS IN CYBERSPACE: INFORMATION POLICY AND THE 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133-140 (Brain Kahn & Charles Nesson eds., 1997). 另參本文 3.1.2 部分。 2.

(13) 性戀者)和 Transgender(跨性別者))社群、偏激政治理念或邊緣異議者,也鼓 起發表言論的勇氣,使得多元文化有得以發芽的溫室;然而禍福相倚,不少心懷 卑劣意圖者,也有了誹謗、公然侮辱、煽動犯罪、妨害秘密、猥褻等非法言論犯 罪的溫床及庇護,網路霸凌與人肉搜索事件,相信你我也都曾經聽聞。7 從過往的印刷紙本時代到數位網路時代,人們都展現出對匿名發言的需求, 但科技進步,也讓匿名發表的言論品質發生巨大變化並帶來衝擊。我們不難發現, 網路空間就像電影: 《黑暗騎士》裡的「高譚市」 (Gotham City) ,人們可以透過 戴上面具來掙脫現實,成為邪惡的小丑與班恩,盡情製造混亂;或是扮演正義的. 政 治 大 導者,如何在網路匿名表意者所享有的權利與可能造成的損害間,設計出適當的 立. 蝙蝠俠和羅賓,痛擊黑道惡霸。在這樣明暗交錯的時刻裡,法律作為新秩序的引. ‧ 國. 學. 制度,讓兩者達到適當平衡,取得言論得以自由流通的最大利益,又不傷害無辜、 善良的人們?面對網路言論的洪流,國家究竟要全面防堵,讓每個人都像活在玻. ‧. 璃缸裡的金魚;抑或是自由放任,讓網路世界成為可以為所欲為、殺人放火的「國. sit. y. Nat. 際公海」?這將是我們這個使用電腦與行動裝置念完大學、研究所,看「臉書」. io. al. n. 面對與思索的議題。. er. 比喝水還頻繁,只要切斷網路就彷彿窒息一樣痛苦的(鄉民)世代,無從迴避要. Ch. engchi. i n U. v. 為了探究上述議題的答案,本論文需要回答的問題如下: 1. 匿名表意有何好處或代價? 2. 匿名發表言論究竟是否為憲法所保障權利?若是,其憲法保障的基礎為 何?匿名表意是否應絕對不受限制?匿名表意者的言論傷害他人時,是 否仍要負責?匿名言論與具名言論相比,受到保障的程度有無區別? 3. 網路匿名言論有什麼特性?利用網路發表的匿名言論,如果是邪惡的,. 7. 請參本文 3.1.4 部分。 3.

(14) 相較傳統匿名言論,有什麼差異,會不會造成更大損害?我們該如何避 免以及追究不當網路匿名言論所造成的損害? 4. 什麼是網路實名制度?其利弊為何?如果我們不採網路實名制度,如何 讓網路匿名發言者對其言論負責? 5. 讓網路匿名言論所引發訴訟中的原告,輕易取得被告(網路匿名發言者) 的身分是否不妥?讓原告無法(很難)取得被告(網路匿名發言者)的 身分又有什麼問題? 6. 我國司法系統的現狀,對於網路匿名表意者的保護是否足夠?立法者應. 政 治 大. 該設計怎樣的門檻讓該負責的被告可被原告追訴,又不會過度侵害其匿. 立. 名發表言論自由?. ‧ 國. 學. 本文期許,能於追尋上述問題答案的過程中,藉由觀察歷史經驗、思考各方. 加完整。. ‧. 見解後,提出建議,促進更多討論,進而使我國法制對於匿名表意自由的保障更. n. al. er. io. sit. y. Nat. 1.2 名詞定義. i n U. v. 開始探究各主題前,本文需先將貫串全文的「匿名(性)」定義釐清,以利 讀者理解。. Ch. engchi. 首先,遍查我國法規提及關於「化名」與「匿名」者,均未提及定義。從法 條文義推斷,前者可能較近似於「非真實姓名」8或是「去識別化」9;後者可能. 8.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負責人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第 15 條: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負責人、部門主 管、分支機構經理人、業務人員或其他受僱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及忠實義務,本誠實 信用原則執行業務。 (第一項)前項人員,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不得有下列行為:……十六、以 非真實姓名(化名)從事證券投資分析活動或其他業務行為。(第二項)」. 9. 警察遴選第三人蒐集資料辦法第 2 條:「第三人之真實姓名及身分應予保密,並以代號或化名 為之,警察製作文書時不得記載第三人之年齡、住居所、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及其 4.

(15) 較近似於「不附姓名」10,不過兩者的意義在某些法條內,又並非不能流用,11且 該等法條規範事項與本文所探究的網路匿名脈絡並無太大關連,故雖然足以提供 參考,但由於不夠精確、廣泛,可能無法直接援引作為本文研究上定義。 其次,如後(1.3)所述,本文所使用比較法文獻偏重於英美法,而「匿名 (性)」於英文文獻中的相對應原文為 anonymous 或 anonymity,牛津英文字典 定義 anonymous 為「無姓名的」 (nameless, having no name);韋氏字典定義 anonymous 為「未指名或識別身分的」(not named or identified);歐陸科技學者 Marit Köhntopp 與 Andreas Pfitzman 則以數學語言定義 anonymity 為「無法於某. 政 治 大 亦即,當某一集合同時具備「去關連性」(unlinkability)與「不可觀 立. 一組集合對象中被識別出的狀態」 (the state of being not identifiable within a set of subject):12. 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第三人之簽名以捺指印代之。」. Nat. y. 檢舉組織犯罪獎金給與辦法第 5 條: 「匿名或不以真實姓名檢舉或檢舉而無具體事證者,不給. sit. 10. ‧. ‧ 國. 學. 察性」 (unobservability)的特性時,該集合為「匿名者集合」 (anonymity set) 。13. 與獎金。」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這樣的規定究竟是禁止匿名檢舉還是允許匿名檢舉?. io. 個人資料保護法施行細則第 17 條:「本法第 9 條第 2 項第 4 款、第 16 條但書第 5 款、第 19. al. er. 11. n. v i n Ch 定當事人,指個人資料以代碼、匿名、隱藏部分資料或其他方式,無從辨識該特定個人。」港 e n g c h i U ,應保守秘密並匿名處理。」 埠檢疫規則第 24 條: 「各級主管機關對於因檢疫而蒐集之個人資料. 條第 1 項第 4 款及第 20 條第 1 項但書第 5 款所稱資料經過處理後或依其揭露方式無從識別特. 此處「匿名」較近似「去識別化」;陸海空軍刑法第 73 條: 「意圖影響有任命、建議、審議、 核可或同意權人,關於任命、陞遷、降免職役之決定,而匿名或冒名發送不利於他人之虛偽訊 息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此處「匿名」似可包含「不附 姓名」或「非真實姓名」的意義。 12. Andreas Pfitzmann & Marit Köhntopp, Anonymity, Unobservability, and Pseudonymity- A Proposal for Terminology, in DESIGNING PRIV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 3(Hannes Federrath ed., 2001).. 13. 「去關連性」係指從外部觀察者的角度而言,無法透過觀察「集合體內的活動」來增加或減少 其「先驗知識」 (a-priori knowledge) 。舉例而言,當外部觀察者收到 2 封(或更多)來自匿名 集合體內的訊息,他可能猜測訊息來自同一個體或不同個體所寄出,但他卻無法透過觀察「訊 息內容」 (活動)來證明或推翻其假設。此時,此 2 訊息間具有去關連性。 「不可觀察性」係指 集合體內的特定個體進行活動後,其狀態與其他未進行活動個體間無法區別。舉例而言,匿名 集合體內有 A、B 二人,其中一人寄出訊息給外部觀察者 C,但 C 無法觀察出 A、B 在狀態上 5.

(16) 然而此定義方式,仍較侷限在傳統式匿名,儘管具備符合數理邏輯上的嚴謹性, 卻並不能忠實反應目前網路世界匿名的真實狀況,故本文亦不採之。 最後,綜合以上考量,本文認為言論與身分的關係,可概略地分為以下三類 模式: 第一類為「完全匿名」模式,言論與身分間完全不具可追蹤性、人們無從知 曉發言者身分或查詢極為困難;第二類為「化名」或「可追蹤式匿名」模式,兩 者間仍存有一定程度的去追蹤性,但讀者可透過間接方式來查詢其連結;第三類 為「具名模式」,言論與身分的連結為眾所皆知、極容易直接查詢。14請注意:. 政 治 大. 三類模式的關係並非絕對的區隔,毋寧為近似光譜(spectrum)的狀態。如後(第. 立. 3 章)所述,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政府,針對網路言論都採「可追蹤式匿. ‧ 國. 學. 名」的管制模式,但彼此之間,因為查詢身份的容易性,還是有較接近「具名」 或「完全匿名」的區別15,故仍具有可比較性。而本文所探究的「匿名」言論,. ‧. 涵蓋前二類模式,換言之,只要閱聽言論者無法、難以於閱讀言論內容的同一時. Nat. sit. n. er. io. 本文採取上述定義,理由有二:. al. Ch. y. 間得知發表言論者的真實身分,就可稱為「匿名」。. i n U. v. 第一,即使是關於傳統(非網路)匿名的案件中,美國法院、文獻所稱的匿. engchi. 名,大多數也並不刻意區別前兩類模式,而係以 anonymous(anonymity). 有何區別。Id. at 4-7. 14. 需說明者, 「筆名」則需視作者有無隱藏其身分的意圖或多數人是否知其身分而定。例如:知 名小說家、作家的筆名「金庸」 (本名「查良鏞」) 、 「九把刀」 (本名「柯景騰」) 、 「杏林子」 (本 名「劉俠」) ,由於作者取筆名的用意並非意在掩飾身分,且公所周知,故應屬於第三類模式。. 15. 例如:美國、臺灣政府僅要求人民需向網路服務業者(ISP)提交真實身份資訊,但中國大陸 政府則強制人民除了向 ISP 外,還需另向網路資訊內容提供者(ICP)提交真實身份資訊,並 堅稱是「前台匿名,後台實名」 。是以,在「匿名-具名」的光譜上,美、台應較接近匿名端, 中國則較靠近具名端。彼此間是量的區別,而非質的不同。 6.

(17) 泛稱或在行文中相互置換、流用。本文若以「完全匿名」專指其中第 一類模式,再以「化名」或「可追蹤式匿名」專稱第二類模式,可能 與文獻所指稱的範圍或原意有所不同,常需額外附加說明,致生讀者 閱讀上困擾、混淆。故本文決定配合現有多數文獻的寫法,不再額外 增加更精確的定義。 第二,現實情況中,網路空間中的言論已不存在「完全匿名模式」。由於網 路設計的特別構造,16除了少數熟悉相關技術方法而得以迴避追蹤的 專業人士外,大多數的網路匿名表意者原則上僅能以「可追蹤式匿名」. 政 治 大 連接傳統時代到網路時代指稱「匿名性」的一致性,本文決定採取上 立. 發表言論,故區別前二類模式的實益有限。從而,為求能夠貫串全文,. ‧ 國. 學. 述定義,合先敘明。. 1.3 研究方法與範圍. sit. y. ‧. Nat. 本文採取「比較法」分析研究方法。. io. er. 擇此研究方法的理由在於,我國以「匿名表意」為題的文獻並不多見,目前. al. 為止,僅廖元豪教授曾專就此問題發表過論文;17實務相關判決部分,前任新聞. n. v i n Ch 局駐加拿大多倫多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組長郭冠英因網路留言不當受而 engchi U. 懲戒時(范蘭欽事件),主張過其應受到匿名言論自由保障,但我國法院並未就 該主張為回應或表態。18相比之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則早於 1960 年就已開始. 16. 詳細說明請參考本文 3.1.3 部分。. 17. 廖元豪,我按讚,但你不知道我是誰─匿名的表現自由,月旦法學教室,第 129 期,2013 年 7 月,頁 9-11。;廖元豪, 《邊緣異議者的武器—匿名發表論之言論自由》 ,收錄於〈司法院大 法官 99 年度學術研討會—解釋憲法與言論自由之保障(上冊) 〉,2010 年 12 月 18 日舉辦。. 18.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98 公審決字第 0388 號復審決定書、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99 年度訴 字第 447 號裁定、最高行政法院 99 年度裁字第 2997 號裁定。 7.

(18) 對匿名表意自由做出判決,肯認其受憲法保障,並分析其內涵與界線,相關學說 討論亦相當豐富,至今仍有許多州法院或聯邦巡迴上訴、地方法院針對網路匿名 的議題不斷地作成裁判。且由於美國為聯邦制度國家,各州法院判決間,對該問 題處理模式得以存有差異,故其相互辯證的過程,或可供我國參考,以決定於綜 合考量我國國情與制度設計後,找出適合我國的發展方向。最後,我國關於言論 自由的理論與解釋,受美國影響亦相當深刻。故基於以上理由,本文決定選擇以 「美國法」作為主要比較分析對象。 另需說明者,本文在比較法上雖以美國法為主要參照對象,但在特定主題上,. 政 治 大 度」時,將援引中、韓兩國的判決先例或與法律規定提供對照比較。 立. 亦有旁及其他亞洲國家法制(如韓國、中國大陸)處,尤其於探討「網路實名制 19. ‧ 國. 學. 至於研究範圍部分,本文將集中於「匿名表現自由」中較「狹義」的「匿名 發表言論自由」(匿名表意)進行探究。亦即,人民透過文字、圖畫、聲音、影. ‧. 片「表達」、 「發表」個人思想、觀點、意見或轉述事實的自由。20至於其他各種. Nat. sit. y. 表現自由型態,諸如「匿名結社自由」、「匿名接受資訊自由」(如租書、購書、. n. al. er. io. 瀏覽網站) 、 「匿名(戴面具)參加集會遊行自由」…等其他屬於「廣義」的匿名. i n U. v. 表現自由範疇的部分,基於論述的完全性及研究方法上的必要性,本文會在對研. Ch. engchi. 究主題的探究過程中,觸及並淺介相關爭議或理論。然囿於篇幅,本文實無可能 就上述型態一一深入研究分析,故主要僅對「匿名發表言論」的部分提出個人見 解。. 19. 關於「網路實名制度」的詳細說明,請參考本文 3.2.3 部分。. 20. 吳庚、陳淳文,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2013 年 9 月,頁 191。陳新民,憲法學釋論,2011 年 9 月,修正七版,頁 257。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2012 年 9 月,五版,頁 227。李惠宗, 憲法要義,2012 年 9 月,六版,頁 187。 8.

(19) 1.4 本文架構 本文共分為五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本章)為緒論,說明問題意識及研究範圍。 第二章探究傳統(非網路)匿名言論價值的正反觀點、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 重要爭議案例,並尋找、證立匿名言論於我國憲法上的基礎和界限。 第三章分別介紹網路匿名的構成原理、特性與衝擊,部分(亞洲)國家針對 網路匿名言論採取的管制模式,以及網路匿名表意的重要爭議案例來探討其憲法 上基礎。. 立. 政 治 大. 第四章由美國制度切入,說明美國法上關於保障網路匿名言論的相關法律內. ‧ 國. 學. 容、各地法院因應不同言論內容所發展出的各種利益權衡判準、要素,以及其他 本來並非主要用於保障匿名言論目的,經匿名表意者發揮創意加以引用,獲得法. ‧. 院承認的法律。. y. Nat. sit. 第五章則延續第四章的觀察成果,作為檢討我國法制現況的基準,並提出可. n. al. er. io. 能的修法與操作建議,強化我國網路匿名表意自由的保護。. Ch. engchi. 9. i n U. v.

(2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n U. v.

(21) 2 匿名言論的價值、憲法基礎與界限 2.1 匿名言論的價值 關於匿名言論的價值的爭議,用最粗糙的說法來說,在於自決(autonomy) 與責任(accountability)的衝突。肯定其價值者主張,匿名表意代表人們於有效 控制其個人資料、不受政府或他人監看的情況下來發表意見,屬於自我決定的一 種型態,有助於形塑人格,並因此賦予「不受歡迎的觀點」的立足空間,促進整 體言論市場多元與民主發展;否定者則從匿名言論相較具名言論,更易產生惡行,. 政 治 大. 且較難追究相關政治或法律責任的角度(規避自我負責)質疑其益處。1. 立. 2.1.1 肯定論. ‧ 國. 學. 肯定匿名言論價值者主要理由有三。第一,從「作者」的觀點看來,匿名可. ‧. 以幫助人們更不受拘束地展現、探索或形塑自我人格,或使身分不受歡迎的異議. sit. y. Nat. 者可以勇於表達意見而免遭報復、排擠;第二, 從「讀者」的觀點看來,匿名. io. er. 能預防人們發生先入為主的偏見,使其較客觀地評斷著作價值,並且取得人們不 願在具名狀態下發表的真切意見;第三,匿名使得少數人的意見得以進入眾人視. al. n. v i n Ch 野內,可以促進「言論市場」的多元發展,有助民主法治社會的公共討論。 需 engchi U 2. 要注意的是,這三個面向的理由並非互斥不能相容,而是經常同時存在且彼此交 互影響。3. 1. Anne Wells Branscomb, Anonymity, Autonomy and Accountability: Challenges to the First Amendment in Cyberspaces, 104 YALE L.J. 1639, 1644-45(1995). 廖元豪,我按讚,但你不知道我 是誰─匿名的表現自由,月旦法學教室,第 129 期,2013 年 7 月,頁 9。. 2. Lyrissa Barnett Lidsky & Thomas F. Cotter, Authorship, Audiences, and Anonymous Speech, 82 NOTRE DAME L. REV. 1537, at 1545-47(2007).. 3. Id. 11.

(22) 第一,從寫作者的角度而言,匿名的利益又再可區分為:自主人格的(內在) 利益、免於報復的利益或其他附加的(外在)利益。 自主人格利益係指,匿名言論使個人探索不同方式來表述不同意見,透過創 造新的身分與認同,提升個人獨立人格的自我滿足。4舉例而言,從西方文學創 作的角度來看,作者選擇如何呈現其作品於世人眼前,意在取得並展現作者對作 品的自主性。5英國著名文學評論家福斯特(Edward M. Forster)指出,文學批評 者不應關注作家的表面生活和他的作品間的關係,甚至有將其分離的需要,因為 小說應當是個讀者和作者一樣被淹沒其中的空間,是(作者)名字不再有意義的. 政 治 大 避免他們的盛名或個人因素被用來詮釋作品。 著名評論雜誌《經濟學人》(The 立. 「地下世界」 。6自古以來,許多西方文學作品的作者選擇以隱名的方式發表作品, 7. ‧ 國. 學. Economist)亦採行匿名徵稿方式,以作品內容的質量而非作者的名氣大小來決 定是否刊載文章,曾擔任該雜誌編輯的近 20 年的學者 Geoffrey Crowther 表示:. ‧. 「匿名使編輯擔任遠比自己偉大作品的僕人而非主人 …… 這給了這份報紙在. n. al. er. io. sit. y. Nat. 思考和原則方面驚人的氣勢。」8. 4. Ch. i n U. v. 例如我國著作權法第 16 條第 1 項: 「著作人於著作之原件或其重製物上或於著作公開發表時,. engchi. 有表示其本名、別名或不具名之權利。著作人就其著作所生之衍生著作,亦有相同之權利。」 此處所謂「表示其本名、別名或不具名之權利」 ,背後並非單純為「財產權」的利益保障,而是 基於對作者人格尊重而來的著作「人格權」利益保障。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2013 年 9 月, 四版,頁 188-189。 5. Lidsky & Cotter, supra note 2, at 1569-70.. 6. Edward M. Forster, Anonymity: an enquiry, in TWO CHEERS FOR DEMOCRACY 93(1972).. 7. Anne Ferry, Anonymity: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a Word, 33 NEW LITERARY HIST. 193, 197 (2002). See also, MICHAEL SKUPIN, ANONYM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 1-34(2009).. 8. "Anonymity keeps the editor "not the master but the servant of something far greater than himself. (You can call that ancestor-worship if you wish), but it gives to the paper an astonishing momentum of thought and principle." 經濟學人官方網頁:http://www.economist.com/help/about-us。(最後瀏 覽日期:2015 年 03 月 19 日。) 12.

(23) 免於報復的利益的部份,作者選擇匿名的理由在於擔心因為具名說出真相將 遭遇的潛在的負面(個人)結果。9比如說,報導公司或政府腐敗行為的「告密 者」 (whistleblower) ,會透過匿名避免承擔遭到報復的危險。同理,刑事案件的 秘密證人、線民提供警方資訊、學術界較嚴謹的審查、評比,也經常透過匿名模 式進行。有時,匿名可以避免某些情境下,因身分暴露而來的尷尬、羞辱、歧視 或社會隔絕,例如涉及墮胎爭議的知名案件 Roe v. Wade 案10,原告 Roe 即是匿 名。通常而言,在缺乏匿名的狀態下,人們總會受限於自己的階級、性別、職業 或是雇主的偏好等因素而不願意發表意見。11例如,某位熱愛創作色情(而不猥. 政 治 大 我們將難以想像或期待他們會在缺少匿名保障的狀態下,仍敢於發表創作或意 立. 褻)文學的大學教授,或於不同意識型態的政黨執政下政府機關服務的公務員,. 見。. ‧ 國. 學. 除了避免被察覺及報復外,西方文化中的創作者有時可能只是希望透過隱藏. ‧. 其身分獲得一些本來不會獲得、或要花費較高代價換取的間接附加利益. sit er. io. al. v i n C hControl on the InternetUOcean: Living with Anonymity, 139 (2007); A. Michael Froomkin, Flood en hi Digital Cash, and Distributed Datebases, 15 J.L. &gCc . 395, 408(1996); Lidsky & Cotter, supra n. 9. y. Nat. (collateral benefits) 。1213舉例而言,書評家可能會隱藏其身分,避免人們可能依. DANIEL J. SOLOVE, THE FUTURE OF REPUTATION: GOSSIP, RUMOR, AND PRIVACY ON THE INTERNET OM. note 2, at 1570-74. 10. 410 U.S. 113 (1973). 11. BRUCE BARRY, SPEECHLESS: THE EROSION OF FREE EXPRESSION IN THE AMERICAN WORKPLACE 96-124 (2007). 12. Lidsky & Cotter, supra note 2, at 1575-77. 另外,也可能是因為歷史上,在父權統治為主的社會 環境中,大多數女性寫作者的地位都不如男性,所以只好以匿名方式留下作品,以免作品遭到 詆毀而無法流傳。例如:知名作者 Virginia Woolf 便曾說過: 「我可以大膽推測,那些寫下詩句 卻不留下名字的無名氏作者們,幾乎都是女人。」 (I would venture to guess than Anon., who wrote so many poems without signing them, was often a woman.). 13. 非常有趣並值得進一步研究的現象是,反觀傳統東方文化中的匿名言論,作者似乎從未(或 極少)因為要表達真實自我、獲得真摯回應而發,為了逃避排擠、異樣眼光或報復,很可能才 13.

(24) 據他的身分,認其評論有偏頗之虞;政治評論家也不樂意自己捐款政治獻金的對 象被眾人公知,因為可能會被認為其言論有失中肯。像是暢銷小說《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的作者 J.K.羅琳(J.K. Rowling)就曾為逃避盛名、免於宣傳和 期待的壓力,並探知出版社編輯們對其著作的的真實批評,特地以化名來創作犯 罪推理小說。14 有些人匿名的原因,則像是《伊索寓言》(Aesop’s Fable)中的「放羊的孩 子」 :當經常撒謊的男孩偶然間說出真話時(狼來了) ,沒有人願意再相信他,不 幸的是,這樣的結果所造成的損害(羊被狼吃光),是整個社會要一起承擔的。. 政 治 大 之所以選擇匿名來讓自己的言論取得較高的信用評價,是想要保障(拯救)公共 立 換言之,當某些人受限於身分地位或是過往的不誠實而無法取信於公眾時,他們. ‧ 國. 學. 利益。15. 第二,從讀者觀點看來,無論東西方文化中,都不乏藉由匿名機制來確保閱. ‧. 讀者能夠較為公正的評價事物的情況。。例如宋代的科舉考試,廢除「公投行卷」. Nat. sit. y. 制度,改以糊名、彌封、騰錄等匿名化閱卷程序,防止權門透過於考前拜訪、請. n. al. er. io. 託考官並投繳作品之方式,不當獲取功名,以確實拔擢優秀人才;現代學術論文. i n U. v. 期刊於決定是否刊登某論文時,所採用的「匿名審稿程序」(anonymous review. Ch. engchi. process) ,亦要求投稿者僅能將姓名、所屬機構、經歷及感謝名單撰寫於封面頁,. 是其目的。例如,眾人皆知的章回小說四大奇書(《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金瓶 梅》 )中,其中三書的作者皆具名發表,僅有描繪情慾情節的《金瓶梅》的作者選擇以「蘭陵 笑笑生」為名寫作,其真實身分至今仍舊難解。矛盾的是,儘管東亞儒家文化圈的至聖先師- 孔子,早於西元前數世紀就曾經呼籲: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第十 五)但不知為何,今日的東方世界中,言論的重要性(影響力)及其評價,仍會受到發言者的 身分的絕對影響,換言之,匿名言論之影響力,通常在具名言論之下。 14.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JK Rowling revealed as author of The Cuckoo's Calling, (Jul. 14, 2013), available at http://www.bbc.co.uk/news/entertainment-arts-23304181(最後瀏覽日期:2015 年 03 月 19 日。). 15. Lidsky & Cotter, supra note 2, at 1577. 14.

(25) 方便進行匿名化處理後再轉交審稿人審查。16我國司法院大法官亦曾做成釋字第 313 號解釋,指出「考試機關依法舉行之考試……其閱卷委員係於試卷彌封時評. 定成績,在彌封開拆後……如循應考人之要求,任意再行評閱,縱再行彌封,因 既有前次閱卷委員之計分,並可能知悉應考人為何人,亦難以維持考試之客觀與 公平。」17由此可知,彌封、匿名制度具有將作答者身分維持秘密狀態,使閱卷 者在無從查知其身分的前提下,僅能依照其應答內容來評分,以追求(國家考試 的)公正性。 另外,由於匿名使人們勇於發表意見,讀者才能因而得知他人觀點的情況也. 政 治 大 見者需附加姓名。如此一來,學生撰寫某堂課的(批評)意見時,由於無需擔憂 立 並非鮮見。例如國內外大學常見的「教學意見評鑑」系統,通常不會要求填寫意. ‧ 國. 學. 授課教師可能透過期末成績的裁量空間加以報復,較願意發表出內心的真實想法。 第三,從整體言論市場的角度而言,匿名同時還可以增進兩個重要的社會利益。. ‧. 第一個利益在於,匿名藉由消除(發言)障礙而鼓勵言論市場的多元化。18發言. sit. y. Nat. 者可以避免受到年紀、性別、社會地位、種族、職業的偏見影響或隔絕,而順利. io. al. er. 將其意見傳遞給聽取者。從而,保障匿名可以幫助大家更廣泛地思考社會所面臨 的問題,或讓少數弱勢者也可對大型企業財團、政府機構的作為無懼地提出質疑。. n. v i n Ch 第二個利益在於,匿名可以提昇民主自治發展,這也正是知名學者 Alexander engchi U. 19. Meiklejohn 教授所認為的「言論自由的終極目的」 。20弱勢、少數、低影響力者的. 16. Lyrissa Barnett Lidsky, Silencing John Doe: Defamation & Discourse in Cyberspace, 49 DUKE L.J. 855, 896 (2000).. 17. 司法院釋字第 313 號解釋理由書參照。. 18. Lidsky & Cotter, supra note 2, at 1578-82.. 19. 張勵德,「諷中時 馮光遠扮『錢衷時』 旺旺懸賞百萬 揪投書《自由》叛將」,蘋果電子報, 2012 年 04 月 07 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407/34143734/。 (最後瀏覽日期:2015 年 03 月 19 日。). 20. Alexander Meiklejohn, The First Amendment Is an Absolute, 1961 SUP. CT. REV. 245, 255-56. 另參 15.

(26) 意見,在公開狀態下通常是不受注意的,但透過匿名,這些意見將比較能進入政 治討論範疇,使我們的政治系統更多元民主。藉由增加許多具有創意的非主流、 非傳統的匿名觀點,納入我們的社會討論中,就算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或是有 時會提出荒謬見解,公民也能夠透過爭論過程中思考問題,進而達成民主自治。 從這樣的面象看來,容許人民匿名發表言論將具有高度價值。212.1.2 否定論 否定匿名言論價值者較常抱持的理由主要有二:第一,匿名言論對民主政治 的發展弊大於利;第二,匿名言論自由常遭濫用,且難以追究相關法律責任。22 第一,匿名究竟是否有助於民主政治發展?針對此問題,政治學者大多並未. 政 治 大. 直接對匿名表達觀點,他們會採取另一種模式:指出「理想的政治型態」,但此. 立. 等型態常與匿名無法相容。例如,在政治理論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公. ‧ 國. 學. 共領域理論」裡,公共領域並非是個固定不變的實體,而是由人們透過「言行」. ‧. (speech and action)展現自我,並進行協力活動(in concert)的領域。23透過言 行,人們可以完全展露出自己的人格特質。一方面,言行讓個人特性以自己並未. y. Nat. io. sit. 完全意識、或可控制的方式流露給他人得知。另方面,它可以幫助個人有意識地. n. al. er. 去與人溝通,使人與人間的互動共同構成公共空間,實現「政治」概念中最原始. Ch. i n U. v. 可貴的涵義。就「顯示自己特性」而言,言行所顯示的「我」並不是「我是什麼」. engchi. (what I am) ,而是「我是誰」 (who I am) 。行為者的言行(words and deeds)終 會表露出自己獨有的特質,包括才能、稟賦、素養、缺陷、以及所有刻意表現或. 林子儀,言論自由之理論基礎,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2002 年 11 月,頁 24-25。 21. Lidsky & Cotter, supra note 2, at 1574.. 22. Edward Stein, Queers Anonymous: Lesbians, Gay Men, Free Speech, and Cyberspace, 38 HARV. C.R.-C.L. L. REV. 159, 193-194. (2003). Jason M. Shepard & Genelle Belmas, Anonymity, Disclosure and First Amendment Balancing in the Internet Era: Developments in Libel, Copyright, and Election Speech, 15 YALE J. L. & TECH. 92, 123-33(2012). 廖元豪,前掲註 1,頁 9。. 23. 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22-28 (1998). 16.

(27) 隱瞞的部分。24由於匿名表意會阻斷我們觀察他人「行」的可能,導致人們無法 觀察表意者是否言行一致,降低我們判斷「言」的價值的能力,似乎與建構「好 的」政治生活的要件發生重大牴觸。25由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影響今 日憲政制度甚深「公共審議」 (public deliberation)制度,根據「亞里士多德修辭 學派」 (Aristotelian rhetorical theory,或譯「亞里士多德語藝論」)見解,是於「存 在的活生生的眾人前所舉行的審議」(deliberation in the presence … of persons of flesh and blood) 。理由在於,羞恥感在審議民主中具有重要的品質調控功能,但 人們是否會感到羞恥,則會與對話者(interlocutors)對其身分的了解程度高度相. 政 治 大 英國的彌勒(John S. Mill)則為少數明確對「政治活動的匿名」表態的政治 立. 關。26. ‧ 國. 學. 理論家。在 1861 年出版的「論代議政府」(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這篇論文中,彌勒對當年英國正在討論的議題:是否要發展「秘密. ‧. 投票制度」,表達出強烈的反對立場。27彌勒認為,投票制度是「每個投票者都. sit. y. Nat. 會基於公眾利益做出決定的信任」 (a trust that each voter hold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io. er. public) 。28他主張,投票不是市民享有任選的項目,毋寧如同陪審團員作成判決. al. 一樣,其個人願望並不重要,而是一種責任,他(她)必須要以自己的判斷來做. n. v i n Ch 為了促使投票者基於公益而非私利,投票的義務,如同 engchi U. 出對公益最好的選擇。29. 24. Id. at 175-181.. 25. James A. Gardner, Anonymity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19 Wm. & Mary Bill Rts. J. 927, 939 (2011). 26. Id. at 940.. 27. JOHN STUART MILL, 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ON LIBERTY AND OTHER ESSAYS. 353-355 (John Gray eds., Oxford Univ. Press 1991). 28. Id. at 353.. 29. Id. at 354. 17.

(28) 其他的公眾義務,必須在眾人眼前進行並受到公評,如此一來,人們會有強烈動 機,需要為自己決定找個正當的理由。30儘管彌勒也承認,有時候,秘密投票帶 來的損害(人們以私利取向投票)仍會小於受絕對高壓統治的不利益,但他相信, 在民主先進的國家(如當時的歐洲相較於其他地區),尤其是英國,高壓統治的 力量早已經減退或不存在了,政治更大的危機在於人們的自私,所以秘密投票的 正當性並不存在。31 Martin H. Redish 教授則指出,雖然無法否定匿名對於公共辯論具有一定利 益,但政治上的匿名言論卻可能帶來更大損害,需要謹慎考量是否提供保護。32. 政 治 大 (agenda)究竟為何(例如文件作者其實是和某位候選人掛勾的財團,冀望其當 立 理由在於,對資訊接收者而言,匿名言論使其無法辨識發言者真正的個人立場. ‧ 國. 學. 選後給予回報) ,從而難以提出適切的質疑,更易引發「政治詐欺」 (political fraud), 不當引導、影響選民投票,引發民主危機。33Redish 教授認為,在禁止與開放匿. ‧. 名都會造成傷害的「兩難困境」 (dilemma)間,可行的妥協方式是,禁止那些不. sit. y. Nat. 只隱藏本名,還以虛假姓名發表誤導他人言論的政治詐欺言論。如此一來,當資. io. al. er. 訊接收者看到作者為空白或完全匿名時,可以提高警覺,防止被誤導或是考量為. n. 何作者要選擇匿名;相對地,可以將以假身分發表言論這種本質上即為高度詐欺. Ch. 的影響力,排除於政治活動中。34. engchi. i n U. v. 第二,反對匿名言論者的另一主要理由,在於擔心匿名言論造成的傷害以及. 30. Id. at 355.. 31. Id. at 356.. 32. MARTIN H. REDISH, Freedom of Expression, Political Fraud, and the Dilemma of Anonymity, in THE ADVERSARY FIRST AMENDMENT 151, 151(2013).. 33. Id. at 152.. 34. Id. at 157. 18.

(29) 法律責任問題。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就曾經對於匿名表達 極為不屑的態度,指稱其是「是所有文學和媒體醜行的避難所」 (the refuge for all literary and journalistic rascality)。他認為,當一個人通過報紙發表公開聲明,其 榮譽與其言論將相互印證,從而將杜絕大部分的惡毒言語,是以所有的匿名,皆 應當廢止。35社會學教授 Robert D. Putnam 則在其著作《獨自打保齡》(Bowling Alone)中說過:「虛擬世界的匿名性與可流動性鼓勵了『易進─易出』、『開車經 過』式的人際關係…當登入與登出過分容易的時候,承諾、信賴和互惠將無從發 展。」36Daniel J. Solove 教授指出,匿名會阻斷名聲賴以形成的過程,這可能會. 政 治 大 方面,我們也可以輕率傷害他人,並逃避責任。 Tal Z. Zarsky 教授認為,社會 立. 產生好與壞的結果:一方面,我們可以掙脫束縛,更自在、坦率地發言,但另一 37. 將會因為匿名而付出「高額代價」 : 「在一個承認匿名的社會中,人們的位置、互. ‧ 國. 學. 動與交易都隔著匿名的面紗進行,毋須負責的心態與現象將會延伸至每件事物,. ‧. 從商業活動到人與人間的交往都會受到影響,因為社會規範的抑制(inhibition). sit. y. Nat. 功能將會消失。」38. io. al. er. 除了容易誘發、滋養出人性陰暗面及不良舉止外,匿名更導致本應負法律責. n. 任的言論更難被追究。自從 1960 年起,美國媒體有如雨後春筍地開始使用「秘. Ch. 匿消息來源」(confidential sources)報導新聞。39. 35. engchi. iv n 但隨之而來的結果卻是,由於 U. Arthur Schopenhauer, The art of literature, in THE ESSAYS OF ARTHUR SCHOPENHAUER 347 (translated by T. Bailey Saunders, 1902).. 36. ROBERT D. PUTNAM,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177 (2000).. 37. DANIEL J. SOLOVE, supra note 9, at 141.. 38. Tal Z. Zarsky,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Considering Transparency, Anonymity, and Pseudonymity as Overall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Privacy in the Internet Society, 58 U. MIAMI L. REV. 991, 1028, 1032(2004).. 39. Lili Levi, Dangerous Liaisons: Seduction and Betrayal in Confidential Press-Source Relations, 43 19.

(30) 秘匿關係太過容易成立,許多官員坦承曾不當洩露機密檔案。40而新聞機構與記 者取用匿名消息作為報導素材的過程是否審慎也常遭質疑,41並引發諸多誹謗案 件爭議與批評。42 匿名言論的法律責任問題,在網路時代來臨後,似乎有更為嚴重的趨勢。43 曾擔任美國國家資訊安全顧問的 Dennis Bailey 指出,透過匿名力量的強化,人 們在網路空間中進行邪惡行為的數量大幅增加,但被追究的機會降低。他們可以 無懼報復地傳播仇視或誹謗言論,可以恣意地透過點對點軟體侵害他人著作權, 最糟糕的是,可以從事例如人口販運或發表兒童色情言論等可憎的行徑。44. 2.1.2 小結. 立. 政 治 大. 以上支持與反對匿名言論的理由,突顯出匿名言論的「兩難困境」:可以成. ‧ 國. 學. 為少數異議者發言抵抗壓力的「盾」 ,也可能成為心懷邪惡者傷害他人的「矛」。. ‧. 不過,即使對於匿名採取較敵對或否定態度的法學論者 (如 Redish、Solove 教授) ,. y. Nat. 也並未全面否定匿名的價值,甚至試圖提出避害趨利的可能折衷作法。本文認為,. er. io. sit. 隨著民主發展、教育普及,人們終將從各種匿名或具名言論中思辨、分析、追尋 出有價值者,淘汰惡劣者,是以,長遠看來,容許匿名發表言論,所帶給我們的. al. n. v i n 多元觀點和公眾參與討論的可能,終將利大於弊,故本文認為,匿名言論的價值 Ch engchi U RUTGERS L. REV. 609, 622-23 (1991). 40. MARTIN LINSKY, IMPACT: HOW THE PRESS AFFECTS FEDERAL POLICYMAKING 172 (1986).. 41. Lili Levi, supra note 39, at 622-23.. 42. See e.g. Burns v. Rice, 813 N.E.2d 25, 35 (Ohio Ct. App. 2004); Lohrenz v. Donnelly, 350 F.3d 1272, 1283 (D.C. Cir. 2003); McFarlane v. Sheridan Square Press, Inc., 91 F.3d 1501, 1512-13 (D.C. Cir. 1996); Harris v. Quadracci, 48 F.3d 247, 252 (7th Cir. 1995). Patrick M. Garry, Anonymous Sources, Libel Law,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78 TEMP. L. REV. 579, 594-96 (2005).. 43. 更詳細介紹請參本文 3.1 部分。. 44. DENNIS BAILEY, THE OPEN SOCIETY PARADOX 31(2004). 20.

(31) 應值得肯定。 由政治理論反對匿名,固然有其見地,值得我們思索匿名的價值,但也非全 然不能質疑。首先,在現今的生活中,網路已經無法自人們日常生活切割,由於 網路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並且以電腦幫助人類突破記憶的極限,將能提供更多 資訊,以促進溝通。不能否認,很大程度上,網路空間已經成為許多人每日必會 聚集、交流意見,並且讓人們可以在其上透過匿名身分開發、探索其他自我人格 的「公共領域」 ,而不必限於在公眾面前的交流、溝通才能理解「我是誰」 。在網 路上,人們必須要嘗試去學習,在虛擬現實參半的網路空間中,尋找具有思辨價. 政 治 大 些網路(以及匿名)所提供的多元選項,是上述政治理論限於提出時空,所未能 立 值的作品、給予評價,甚至進行公共辯論,完成許多政治活動中的重要要件。這. ‧ 國. 學. 目睹或納入考量的;其次,儘管於現代民主社會中,已不存在君主貴族的絕對性 神權專制,但尚可能產生多數暴力或龐大財團勢力的相對性結構壓迫。因此,匿. ‧. 名讓少數異議者、弱勢者可毋須畏懼、顧忌遭到排擠、威脅或干擾,提供防禦效. sit. y. Nat. 果使其勇敢表達個人意見,故仍有避免寒蟬效應、促進多元意見產生、強化民主. io. al. er. 思辨的重要功能。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及我國憲法,仍選擇以「無記名原則」 (或. n. 稱秘密投票制)來確保選舉人獨立投票的選舉自由,45而未採納彌勒的理論,可. Ch. engchi. 見選舉上秘密的價值,仍普遍受到肯定。. i n U. v. 至於以「造成追究法律責任更困難」作為否定其價值的主要理由,恐怕也不 見得充份。舉例而言,「正當程序」一般被認為具有憲法位階上價值,46卻也常. 45. 憲法第 129 條規定: 「本憲法所規定之各種選舉,除本憲法別有規定外,以普通、平等、直接 及無記名投票之方法行之。」另參李惠宗,憲法要義,2012 年 9 月,六版,頁 345。. 46. 例如:司法院釋字第 466 號解釋:「憲法第 16 條規定人民有訴訟之權,旨在確保人民得依法 定程序提起訴訟及受公平之審判。」第 582 號解釋: 「憲法第 16 條保障人民之訴訟權,就刑事 被告而言,包含其在訴訟上應享有充分之防禦權。刑事被告詰問證人之權利,即屬該等權利之 一,且屬憲法 8 條第 1 項規定『非由法院依法定程序不得審問處罰』之正當法律程序所保障之 權利。」第 636 號解釋理由書: 「查刑事被告詰問證人之權利,旨在保障其在訴訟上享有充分 21.

(32) 在刑事訴訟中,造成國家追訴有罪被告責任的延遲或困難。即使如此,我們仍不 會因此而拋棄該原則,反而會認為此時國家機關(檢方)應當設法在不侵害被告 正當程序權(遵守正當程序原則)的前提下,努力找出將被告定罪的其他證據。 同理,本文認為,匿名固然會造成追究發表不法言論者的困難,但國家(多數人) 不應將追訴的困難轉嫁,透過犧牲少數弱勢者得以自由、不受嚇阻發表言論的利 益,讓追訴發表不法言論者的成本降低,而是應當透過其他機制,讓後者帶來傷 害的降低或是更容易被追索。. 2.2 匿名言論自由的憲法基礎與界限. 政 治 大. 介紹完匿名言論的正反見解後,若我們肯定匿名言論的價值,需要進一步思. 立. 考的問題是,匿名言論自由是否為受到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換言之,人民可. ‧ 國. 學. 否依據憲法,向國家主張有拒絕透漏身分而發表意見的權利?若是,其憲法上基. ‧. 礎為何?匿名表意是否為不受到限制的絕對權利?. sit. y. Nat. 2.2.1 美國重要案例介紹. n. al. er. io. 截至目前,我國司法院大法官尚未對匿名表意是否受憲法保障表態。相對地,. i n U. v.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則早已累積不少案例,說理內容亦極為詳細,本文以下先加以 介紹,提供參考、比較。. Ch. engchi. 2.2.1.1 Talley v. California 案 美國法上關於匿名言論的訴訟中,聯邦最高法院最早於 1960 年的 Talley v. California 案47就曾發表支持匿名發表言論自由的見解。此案爭議源於洛杉磯市所. 之防禦權,乃憲法第 8 條第 1 項正當法律程序規定所保障之權利,且為憲法第 16 條所保障人 民訴訟權之範圍。」 47. 362 U.S. 60 (1960) 22.

(33) 頒佈的禁止散佈未經載明作者、編輯者、印刷者真實姓名的自治條例(ordinance) 是否侵害言論自由。48 主筆多數意見的 Black 大法官,先援引史實,說明匿名言論在(美國)歷史 上的重要性:「…小冊(pamphlets)、傳單(leaflets)甚至是小書(brochures),. 在人類政治思想的演進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歷史上,受迫害的團體與教派 (sects)可以自由選擇匿名與否來對抗壓迫的統治行為或是法律…」49; 「…以美 國歷史而言,於英國殖民時代所實施的『出版執照法』(press licensing law),要 求公布書籍印刷者、作者與出版商的姓名,大幅減少了人民對於政府批判意見的. 政 治 大 (pillory)與死刑。美國推翻殖民統治的革命戰爭(Revolutionary War)前,參 立 流通,許多勇於捍衛言論自由的人,更是因此而被判處罰鍰、鞭刑、頸手枷刑. ‧ 國. 學. 與愛國行動者受制於如此惡劣的法律,都必須掩飾身分來散發傳單才能免於受到 英國政府控制的法院追查、迫害…」50; 「…造就今日美國憲法體制的最重要著作. ‧. 《聯邦論》 (Federalist Papers) ,是由 Alexander Hamilton、James Madison 和 John. sit. y. Nat. Jay 等人共同以假名『Publius』所發表的…」51,回顧上述歷史後,多數意見發. io. n. al. er. 現,作者選擇匿名創作,其實常帶有強烈的建設性目的,故肯定匿名的價值。. i n U. v. 接著,多數意見參考 1958 年及同年稍早(也由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的 2 個. 48. Ch. engchi. 爭議條例原文:”‘No person shall distribute any hand-bill in any place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which does not have. printed on the cover, or the face thereof, the name and address of the. following:(a) The person who printed, wrote, compiled or manufactured the same.(b) The person who caused the same to be distributed; provided, however, that in the case of a fictitious person or club, in addition to such fictitious name, the true names and addresses of the owners, managers or agents of the person sponsoring said hand-bill shall also appear thereon.’” 49. Supra note 47, at 64-65.. 50. Id.. 51. Id. 23.

(34) 重要「匿名結社自由」案(Bates v. City of Little Rock 案52與 N.A.A.C.P. v. Alabama 案53)判決,皆以「倘若政府強迫人民揭露社團成員名單,將會導致人民因懼怕 隨著身分暴露而來的報復,減損對於公共重要事務的討論的程度」為由,宣告「強 制揭露社團名單」的法律或自治條例違憲。54本案所爭議的自治條例由於對於有 意發表言論者而言,將會有同樣的負面效果發生,所以也應當同樣受到「違憲」 (void on its face)宣告。55 Clark 大法官的不同意見書則認為,本案與 N.A.A.C.P. v. Alabama 等案不同: 並無證據指出,指摘系爭法律違憲的原告及其相關團體,將會因系爭法律而遭遇. 政 治 大 絕對支持原告的言論自由,但不包括憲法文本本身並未提及的匿名言論自由。 立. 「經濟報復、解雇、身體安全上的威脅或是公眾敵意」。56Clark 大法官強調,他 57. ‧ 國. 學. 系爭法規僅是「限制」而非「剝奪」原告發表意見的權利,並且能夠有效防止「詐 欺、誹謗和誤導」,故應屬於合憲。58. ‧. 2.2.1.2 McIntyre v. Ohio Elections Commission 案. y. Nat. sit. 1995 年,聯邦最高法院再於 McIntyre v. Ohio Elections Commission 案59中,. n. al. er. io. 表達對匿名言論自由的支持態度。. Ch. i n U. v. 該案件事實背景為,1988 年,Margaret McIntyre 女士(原告)對參加某場. 52. 361 U.S. 516 (1960). 53. 357 U.S. 449 (1958). 54. Supra note 47, at 65.. 55. Id. at 65-66.. 56. Id. at 68-70.. 57. Id. at 69.. 58. Id. at 69-71.. 59. 514 U.S. 334(1995). engchi. 24.

(35) 公眾會議的人士散發傳單,該會議中,各學校校長討論關於課徵學校稅的公投事 務。McIntyre 女士在傳單上表達她對徵稅的反對立場,而沒有證據顯示她所傳達 的訊息是不實、誤導或是涉及誹謗。她在家中用個人電腦打字列印並付費給印刷 商來複印。在少部分的傳單中,她承認自己是作者,其他的則只有署名「關切的 家長與納稅人」(Concerned Parents and Tax Payers)。60 McIntyre 女士發送傳單時,某位校區內支持加稅的官員,警告她若發送未署 名的傳單將不符合俄州選舉法的規定。McIntyre 女士仍無所畏懼地現身在隔天晚 上的另場會議並發出更多傳單。加稅的提案在後來 2 次投票中皆失敗,但終究於. 政 治 大 出檢舉,主張 McIntyre 女士違反俄州法律第 3599.09(A)條規定。 立. 1988 年 11 月第 3 次投票時成功。5 個月後,這位學校官員向俄州選舉委員會提 61. 委員會認定該. ‧ 國. 學. 指控成立,作成 100 美元的罰款處分。62McIntyre 女士不服此處分,決定提起訴 訟,挑戰系爭法律的合憲性。63. ‧. 富蘭克林郡法院(俄州地方法院)認為,McIntyre 女士並沒有誤導大眾或從. Nat. n. al. er. io. sit. y. 事秘密行動,從而認定上述法律規定適用於本案時,將導致「適用上違憲」情況,. i n U. v. 60. Id. at 337.. 61. 該法律內容為: 「任何人不得書寫、印刷、張貼、散布或是委任書寫、印刷、張貼、散布用來. Ch. engchi. 獲得提名、選舉、擊敗某位候選人、採納或擊敗某議題或是影響選舉人的通知、公告、小傳單、 宣傳、選票樣本或任何型態的公眾出版品 ...... 除該類出版物已於明顯處或內容中載明機構董 事長、會計、財務長、秘書或發行、創造或應負責任人的姓名、住址或公司地址。」原文:“No person shall write, print, post, or distribute, or cause to be written, printed, posted, or distributed, a notice, placard, dodger, advertisement, sample ballot, or any other form of general publication which is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nomination or election or defeat of a candidate, or to promote the adoption or defeat of any issue, or to influence the voters in any election, …… , unless there appears on such form of publication in a conspicuous place or is contained within said statement the name and residence or business address of the chairman, treasurer, or secretary of the organization issuing the same, or the person who issues, makes, or is responsible therefor.” 62. Supra note 59, at 337-38.. 63. Id. at 338. 25.

(36) 故判決撤銷罰款裁定。64 但俄州上訴法院多數意見撤銷地院判決,改判處罰款。俄州最高法院並繼續 維持該上訴法院判決。俄州最高法院認為,系爭規定含有「辨別散布不實資訊者 身分」的正當目的,對言論自由的限制尚屬「合理」且「非歧視」,並未違憲。 該法要求發表選舉言論者必須提供身分,並不影響他們發言的內容或是散布訊息 的能力。此項「負擔」 (而非「禁止」)相較於州政府可以提供選舉人確保所接收 的資訊更有價值的利益而言,堪屬衡平。65最後,該法可以用來追查詐欺、誹謗 或錯誤宣傳者的身分,追求這些利益的高度正當性,相比本法加諸在發表言論者 身上的負擔可謂極度輕微。66. 立. 政 治 大. McIntyre 女士不服俄州最高法院判決見解,決定上訴最高法院,但不幸於等. ‧ 國. 學. 待移審令的過程中辭世。雖然本案爭議金額僅 100 美元,但 McIntyre 女士的遺 產繼承人仍然決定完成其遺願上訴。聯邦最高法院最後決定受理本案。67. ‧. 本案的唯一爭點,在於「禁止散發匿名傳單的俄州法律是否侵害人民受憲法. y. Nat. n. al. er. io. 定系爭法律違憲。. sit. 增修條文第 1 條所保障的言論自由」?最終,聯邦最高法院以 7 比 2 的票數,認. Ch. i n U. v. 與 Talley 案的論述方法相似,Stevens 大法官主筆的多數意見首先指出,歷. engchi. 史上許多文學鉅作的作者皆以假名發表:「美國作家中,家喻戶曉的幽默大師馬. 克吐溫(Mark Twain)與小說家歐亨利(O. Henry)都非真名,班傑明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也使用許多假名發表文章倡導政治理念。法國啟蒙文豪伏. 64. Id. at 339.. 65. Id. at 339-40.. 66. Id.. 67. Id. at 339-41. 26.

(37) 爾泰(Voltaire)和女權主義文學的先驅作家喬治桑(George Sand),英國大名 鼎鼎的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 、蘭姆(Charles Lamb)和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等通通都不是真名。」68 法院分析,這些作者選擇匿名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害怕遭受經濟上或官方的 報復和社會排斥、單純想要保有個人隱私或認為自己的想法,在不透露身分的情 況下,將更具有說服力。69無論動機為何,至少在文學創作的領域中,讓匿名作 品進入思想市場的利益,無疑大過任何要求揭露作者姓名方可進入思想市場的利 益。70因此,作者是否要匿名發表作品的決定,與其他關於增加或刪減作品內容. 政 治 大 聯邦最高法院曾於 Talley 案中提到,「匿名言論的偉大傳統」主要源自政治性言 立. 的決定相同,均屬於受憲法增修條文第 1 條的言論自由保障範疇。71此外,關於. ‧ 國. 學. 論《聯邦論》,多數意見認為,這項傳統存在於美國還有另外一個例證,就是「秘 密投票制度」 (secret ballot)。這項權利使人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良心投票的同時,. ‧. 無庸懼怕被報復。72. Nat. sit. y. 決定本案審查標準時,多數意見認為,本案所爭議的法律,並非屬於「控制. n. al. er. io. 選舉程序」的機制,而是純粹針對言論的限制。73此外,儘管系爭法律對於不同. Ch. engchi. i n U. v. 68. Id. at 341-42, (341 Fn.4). 69. Id. at 341-42. 70. Id. at 342. 71. Id.. 72. Id. at 343. 73. Id. at 345 這也正是本案於「言詞辯論」時的另一條重要戰線:若聯邦最高法院宣告該法違憲, 對於其他選舉資訊公開法令所將產生的影響為何?由於最高法院曾於 1976 年的 Buckley v. Valeo 案(424 U.S. 1)中判定聯邦選舉法律要求強制揭露候選人公開選舉經費開銷與來源的規 定合憲,理由為此規定為「防止貪腐的必要措施」 。因此,不免受質疑的問題是,本案是否會 與 Buckley 案有所牴觸?就此,多數意見的回應是,政府「強制揭露競選資金來源與流向」與 「強制揭露傳單作者身分」之間仍存有區別,前者雖然不可否認仍會涉及言論自由,但帶來的 侵害嚴重程度遠輕微於後者。McIntyre 女士透過傳單,直接表達的是個人政治理念或立場,若 27.

(38) 觀點採取了相同處理方式,仍不失為對言論「內容」的限制:在該法涵蓋範圍內 的所有文件,都需要記載「姓名、住址、負責人…」等「特定內容」;而且,某 份文件是否適用系爭法律,也是因其「內容」而定-只有那些會「影響投票者投 票意願」的文件,才需要忍受這些限制。74基於以上理由,法院認為,系爭法條 為對於言論自由核心的「政治性言論」的限制,應採「嚴格審查標準」(exacting scrutiny)。75換言之,只有當手段與重大政府利益(overriding interest)的目的 間具有嚴密剪裁(narrowly tailored)關連性時,該限制始屬合憲。76 針對俄州政府所主張,即便法院以嚴格審查標準檢驗,該州仍然得以兩大急. 政 治 大 法院的回應是: 立. 迫重大政府利益:「防止詐欺與誹謗陳述」和「提供選民相關資訊」為理由而禁 止匿名言論。77. ‧ 國. 學. a. 就「提供選民相關資訊」而言,意義僅是指「得以支持或減損某文件論 點價值」的額外資訊,就此部分,由於法院認為作者身分與文件的其他部分並沒. ‧. 有區別,作者可以自由決定要納入或排除,提供選民額外資訊的利益並不足以正. Nat. sit. y. 當化限制作者的言論自由。此外,在這類作者是無人知曉的小市民的情況,揭露. n. al. er. io. 作者的姓名、住址,對選民評估這份文件所傳遞訊息價值的能力其實根本沒有太. Ch. engchi. i n U. v. 法律違反其意願而強制揭露其身分的結果,他人可以直接將該立場連結至本人;但揭露某一候 選人的競選經費與使用方式,卻無法帶來相同效果。也就是說,儘管「錢會說話」 ,但相較於 傳單,卻不是那麼直接、特定、針對個人或挑釁的。從而,人們用錢來支持某個不受歡迎的觀 點,比較可以不用擔心遭到報復。此外,前者的法律僅涉及候選人選舉時,本即具有較高防堵 貪腐的迫切性;本案的法律則涵蓋範圍更為廣泛,如公投議題部分,就未必有防堵貪腐的必要。 Id. at 355-56. 74. Id.. 75. Id. at 347. 76. Id. at 347. 77. 514 U.S. 334(1995) 28.

(39) 多幫助。78 b. 至於另一立法目的「防止詐欺及誹謗言論」,固然在「選舉期間」有特 別份量的重要性,但俄州仍有其他手段可保障該立法目的。俄州的選舉法規尚有 其他禁止在政治選舉期間作成或散布錯誤陳述的特定、細節規定,因此本案所爭 議的法律明顯並非對抗詐欺的主要武器,而毋寧是用來「幫助」執行上述特定規 範以及嚇阻來自說謊者的虛偽陳述。是以,「防止詐欺及誹謗言論」的立法目的 亦無法正當化本法如此涵蓋極端廣泛的禁止。舉例而言,本法律將原告這種根本 無錯誤或誤導情事的文件亦包含在內。且系爭法規不僅適用在候選人及其支持者. 政 治 大 適用於未有跡象顯示任何誹謗或貪污的公投;不僅適用在選舉前夕,也適用在選 立 的活動,也適用在以自己資源獨立活動的個人;不僅適用於政府官員的選舉,也. ‧ 國. 學. 舉前數個月。79. 綜合上述理由,系爭法律由於手段與目的間不具有緊密關連性,涵蓋過廣且. ‧. 缺乏明確性,違反憲法對於言論自由的保障,法院將其宣告無效。80多數意見並. Nat. sit. y. 於判決最末段再次強調:「在美國憲法下,選擇匿名寫作並不是邪惡或詐欺的行. er. io. 為,而是倡議者與不同意見者的光榮傳統。匿名可以用來對抗多數暴力,這也正. n. a 是權利清單,尤其是憲法增修條文第 1 條背後的意義:『保障那些在不願容忍社 iv. l C n U h engchi 會中的不受歡迎者免於報復,以及使他們的思想不受壓迫。』 」. 81. Gingsburg 大法官發表了一份相當簡短的協同意見書,強調本案判決「具有 侷限性」。她特別強調,此判決結果並不代表在其他的情況下,各州不能藉由「要. 78. Id. at 348-49, (348 Fn.11).. 79. Id. at 349-53.. 80. Id. at 357.. 81. Id.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urriculum planning - conduct holistic curriculum review and planning across year levels to ensur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peaking skills in content, organisation

Therefore, it is our policy that no Managers/staff shall solicit or accept gifts, money or any other form of advantages in their course of duty respectively without the

Workshop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QCD and Quantum field theories, 2017

Macro Evolution of core-collapse supernovae (giant P violation) Chiral kinetic theory. Son, Yamamoto (2012); Stephanov, Yin

Teacher / HR Data Payroll School email system Exam papers Exam Grades /.

Classifying sensitive data (personal data, mailbox, exam papers etc.) Managing file storage, backup and cloud services, IT Assets (keys) Security in IT Procurement and

In this era when people are pursuing “fast”, “interesting” and “new” in everything, some media and netizens will forward media information without first

interaction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in Medieval Times—3: Developments in trade and civilisation of Islam from the 7th to 15th centu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