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區域研究與國際關係--祝賀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八十年系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區域研究與國際關係--祝賀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八十年系慶"

Copied!
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區域研究與國際關係—

祝賀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八十年系慶

* 林 碧 炤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兼副校長)

壹、前言

區域研究在國際關係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幾乎已經成為一門單獨 的學科。雖然,國際關係一定討論到區域整合或衝突,區域研究在很多 大學和國際關係並列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而以區域研究成立單獨的學 院更是有長期的歷史,英國的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就是最好的例子。該學院出版的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更是西方國家研究當代中國的最有代表性的學術刊物。在慶 賀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八十年系慶的今天,來討論「區域與國際關係」 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區域及區域研究,要如何擴 展整個國際關係的大架構之下去觀察和分析它們不同的變化及趨勢,同 時也能進行比較。這對於國家在制定外交政策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從 前的國際關係是以國家為最基本單元,今天還是如此。可是,區域已經 被認為是一個新的單元,它內部的結構及彼此的關係,各個國家對區域 的政策及研究需要有系統性的了解。在歐美之後,亞洲及中國的崛起, 拉丁美洲及非洲的各自突破困境的努力,加上回教世界的挑戰,使得區 * 本文撰寫期間,承蒙政大外交所林佳蓉、李思嫺與徐笠嫻同學提供協助,盡心盡力, 特此致謝。

(2)

域研究變成了顯學。非常有趣的是,外交系在八十年前成立時,就開設 了「人文地理」這門課,而地理學和區域研究是密不可分。

貳、為什麼要研究區域

區域的研究始於國內,而且歷史相當早。以中國來說,春秋戰國時 期對於當時的不同區域就有調查及研究,雖然有些描述是想像的,整個 地理環境的了解已經有了大致的輪廓。從「呂氏春秋」的描述,我們可 以容易的得到基本的認識。1 更精確的說,在古代的中國和歐洲,軍事與外交不可分,而地理知 識更是外交與軍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漢唐以後的中國對於帝國的周邊 國家一樣注重,朝貢體系的實行並沒有降低對於邊防的重視,甚至於是 歷代的重大政策。為了制定有效的政策,例如修築長城,最基本的地理 從教育、文化、戰爭及政治制度來看,當時 的中國確實是相當的進步。同理,雅典時期的希臘及以後羅馬帝國一樣 對於他們所統治的地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雅典是殖民的推廣者,也善 於航海,對於愛琴海地區的了解無出其右。羅馬帝國因為作戰的需要一 樣是要對地區有所認識,否則漢尼拔(Hannibal)如何越過阿爾卑斯山? 以後的歐洲強國卻是為了軍事的需要,進行不同的區域研究,主要是以 地理為主,在名稱上並未使用區域研究。以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而言, 土地測量、戶籍制度的建立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確定國家可 以掌控到的軍力及財力,特別是人力與糧食,這是決定戰爭勝利與否的 關鍵。在中西方的戰略專書之中,對於地理條件及環境的分析特別深入, 因為它是攻擊或防衛的依靠,沒有深入的了解不行,成吉思汗或拿破崙 對於他們所要攻擊的區域不能空中照像,但是起碼的認識是必然。 1 朱永嘉註解,呂氏春秋(台北:三民,2005 年),更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山海經》。以 現在的學術研究來看,《呂氏春秋》等於是人類史上第一部由智囊一起撰寫的書,很 難想像它的影響力到今天還存在。對《呂氏春秋》有興趣的人要和《淮南子》一起閱 讀,兩部書形成一個很有系統的思想體系。

(3)

知識是不可缺的。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更是展現當時中國的對外知識,但 阿拉伯人可能提供了必要的航海技術上的協助。2清季國勢日衰,可是從 歷史的紀錄來看,康熙、雍正及乾隆對於當時的國際情勢有足夠的認識, 他們為了維護帝國的生存,對於西方存有戒心,這是很自然的反應。3 區域的研究和國際關係的研究一樣,動力都來自西方,尤其是歐洲。 政府毫無疑問是重要的推動者,最先是國內不同區域的調查,但它並不 是國際關係的區域研究。等到主權的觀念確立,外交使節制度開始執行, 境外的觀念自然產生,而海外探險及殖民地的爭奪自然使得區域研究成 為必要。有趣的是,民間在了解不同區域上盡了相當大的力量,不論是 公司、科學家、慈善人士或對於建立帝國有特殊使命感的社會人士。他 們個人的遊記、探險結果、海外事業成為早期區域研究的基礎,談不上 社會科學的訓練,但對於當時的歐洲國家卻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就連今 天若干區域、國家或河流的名稱也是由歐洲人命名。所以,今天的各區 域是由歐洲或美國的角度去看待的,而不是從亞洲的角度,否則就不會 有現在通用的「遠東」或「中東」這些名詞。換言之,歐洲研究亞洲在 先,而且幾乎是主導,而後才有亞洲研究歐洲,可是這也是最近的事, 歷史非常之短。英國的皇家東方協會、皇家非洲協會及美國的亞洲協會 及國家地理協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在推動區域研究上所作 出的貢獻不同凡響。 只 是當時對歐洲已經在航海、貿易和區域探險及殖民地建立上大肆擴張, 中國已無招架之力。 4 歐洲的區域研究的第一目的在於滿足國家的政策需要,而其中又和 軍事、外交及貿易不可分。在民主制度尚未實施之前,區域研究是為君 王所賴和今天的高等教育要求不同。不過,當時討論的努力確實為以後 2 Gavin Menzies 著,鮑家慶譯,中國發現世界(台北:遠流,2003 年)。 3 郭成康,十八世紀的中國政治(台北:雲龍,2003 年) 4 到今天為止,National Geographic 是相當受到外交界人士歡迎的刊物,中文的《國家 地理雜誌》也相繼出版,英文版 Asian Geographic 的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4)

的研究打下基礎。拿破崙之對埃及、法國及比利時對非洲、英國對於整 個海外地區,特別是非洲、加拿大、印度、澳洲及中東的研究不完全是 為英皇所效而已。經由政府所推動的,贏得戰爭的勝利,也建立了強大 的帝國,大英國協到今天只有框架,但它依然是一個象徵,也是一種國 際制度。英法對於非洲及阿拉伯地區的了解到今天是其他國家無法替代 的,這些知識畢竟是長期的累積得到的成果。在這方面,民間的力量不 可忽視,販奴制度之所以能被廢止也是民間組織的大力倡導,否則這個 極為不人道的買賣很可能就吞下了整個非洲,甚至於是其他地區。當然, 帝國的建立也是太多人的使命及夢想,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羅德 (Cecal Rhodes),他一心一意想建立從埃及到南非的大英帝國,在其他 國家也有太多類似的想法及野心。沒有葡萄牙的全國國力投入航海及相 關地理知識的研究,地理大發現的時代不可能出現。荷蘭、西班牙及英 法也是如此。 葡萄牙受限於人口的不足,無法支撐海外帝國,這是荷蘭面對相同 的問題,即使佔有巴西也是歷史的偶然,而荷蘭統治印尼一直到第二次 大戰結束,最後還是放棄殖民地。只是在當時,不論是葡西的海外爭奪, 或者荷蘭的挑戰,決定的因素往往是戰爭,而非區域研究的知識。西班 牙在 1588 年海戰中輸於英國、英國在 1763 年正式接收加拿大、1783 年 正式承認北美 13 州殖民地的獨立,都是戰爭的結果。英國在印度的征服 也用了大約 57 年的時間,從 1757 到 1849 年。在南非一樣是戰爭完成了 大英帝國的建立。5 外交也是帝國主義的工具,可是外交的主要考量是以各國的利益, 而折衝的場所是在歐洲,其他地區變成強國爭奪的對象,非洲就是最好 的例子。6

5 Niall Ferguson, Empire: How Britain Made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Penguin, 2007);

N.A.M. Rodger, The Command of The Ocean: A Naval History of Britain, 1649-1815 (London: Penguin, 2007).

以權力政治為主導的外交並沒有區域研究的知識作為基礎。即

6

(5)

使英法爭奪非洲,兩國對於非洲的了解仍然相當有限,就連被門羅主義 (The Monroe Doctrine)視為美國的拉丁美洲,該地區在美國的知識界 幾乎是化外之地。英法兩國是在殖民地建立完成之後,才開始進行相關 的研究,不過,研究的範圍還是配合殖民地統治的需要。英國在「間接 統治」的政策之下,基本的態度是維護當地的文化和當地菁英的利益。 而法國採取「直接統治」,積極的去改變當地的文化及傳統,西班牙在宗 教上更為積極,幾乎把它視為一種使命。這樣的殖民統治到今天還留下 少的歷史影響,當然也得到不同的評價。從外交的角度來看,維持英國 經由蘇伊士運河一直 到達印度及新加坡就成為俗稱的「英國生命線」, 整個英國的戰略就以維護這條生命線為核心,一直到第二次大戰結束之 後依然如此。法、德、義、俄等國也有類似的戰略考慮,美日更是如此。7 對於英法來說,海外殖民地帶來了利益,但如何治理及維持是相當 沉重的負擔。這就難怪各國都有委派民間公司治理殖民地的經驗,東印 度公司就是最佳代表。德國在第一次大戰之後失去了殖民地,而美法及 日本則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面對歷史的大趨勢。去殖民化及新 興國家的獨立才真正的帶動了區域研究的全面學術動力,可是在背後還 是有最基本的國家安全及戰略考慮,不管是西方國家研究非西方世界, 或者反過來看,都是如此。美國之所以投下大量經費研究亞、非及拉丁 美洲,無不是在冷戰時期,面對強大的前蘇聯競爭壓力之下的反應。很 多區域專家沒有想到,1957 年前蘇聯的史布尼克(Sputnik)人造衛星竟 然是美國推動區域研究的最大推手,尤其是蘇聯及中國研究。區域研究 要為大國的外交服務是必然的結果,這也是區域研究首重政治及安全的 最根本原因。前蘇聯或中國研究均針對這個最擔心的問題。中國崛起及 俄羅斯的復興之所以受到重視,道理在此。8

7 John Darwin, After Tamerlane: The Global History of Empire (London: Penguin, 2005). 8 Archie Brown, The Rise and Fall of Communism (London: Bodley Head, 2009).兩本不同

角度的書,Susan L. Shirk, China: Fragile Superpow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Martin Jacgues,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London: Allen Lame, 2009).

(6)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以防範蘇聯威脅或者更精確的說,「防共」的區 域研究在 70 年代之後已經開始轉變,原因是太多的區域問題與共產勢力 無關。宗教、種族、地理、能源和整個發展的問題無法使用美蘇對抗的 戰略去解釋。當然,兩大超強的影響力無所不在,可是要去了解中東的 歷史糾葛、拉丁美洲的外債、非洲的低度發展及亞洲的區域主義,就需 要新的視野、理論和看法。如果後冷戰初期的區域研究是舊的典範,基 本上是對抗、零和及互相排斥,而且以聯盟關係為核心。70 年代之後逐 漸出現的是新的區域研究、強調開放、合作及非零和。在全球化、區域 化及資訊化的今天,我們事實上已經進入了另一階段的區域研究。9 要了解這個時代的大趨勢一定要從大航海及工業革命的影響去觀 察。海上冒險和工業革命是段很長的歷史過程,它的發生不是偶然,而 是當時歐洲社會、經濟及政治條件的配合,而其中最大的力量是科學及 知識。它並不是只有香料、絲綢及茶業的需求而已。因為商業的盛行, 從 15 世紀開始,歐洲就在威尼斯、北德及英國商人的推動之下建立了制 度。海上冒險所需要的造船及航海技術更是需要,背後是一般向外擴張 的動力,今天我們用戰略文化來形容並不為過。隨後工業革命在英國開 始也非歷史的偶然,最直接的政策是生產力、經濟力及整個國力的大幅 提升,達到富國強兵的目標,帝國主義隨之而來。在長達 5 世紀的期間, 亞洲要不被排除,就是被邊緣化,甚至是受到剝削,日本是唯一的例外。 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亞洲或中國? 它不 只是單為外交服務而已,而是整個國際社會發展的一部分。 10 9 國際關係的區域研究通常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是冷戰時代,第二是開放型區域主義 時期,第三是全球化與區域化時期。比較簡單的分類只有新舊區域主義之分,其中 以 Norman O. Palmer 為代表,見 Norman O. Palmer, New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1991).

這是歷史爭辯的問題,不爭的 事實是亞洲或中國從被羨慕的對象,成為次殖民地。歐洲大國所建立的 殖民地就是他們自己心中的區域,也是勢力範圍,以各自的貨幣、制度

10

Toby E. Huff, The Rise of Early Modern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7)

和文化來治理。到今天為止,非洲國家和英法的聯繫要比彼此的聯繫更 為快速及便捷,雖然去殖民化早已完成。 區域研究的第二目的是為商業、國際貿易、區域經濟產業分工及國 際行銷提供必要的知識。11 區域研究的最豐碩成果在於歐洲整合的分析。 這種依賴關係的建立和維持曾經是馬克思及 其他學者激烈批評的經濟行為,而支持者反而視它為帶動亞洲或其他地 區進步的力量,也就是殖民統治帶來了文明。可是殖民統治的經濟剝削 及依賴關係所造成的低度發展到今天還是許多南半球國家的困境。在第 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以經濟為目的的區域研究是在建立一套帝國內部的 經濟分工和控制關係,英法及日本沒有例外。為達到這個目的,基本的 交通建設和教育設施是必要的,其中又以修築、租稅、鐵路、港口及教 育為主要。這些歷史成為今天研究亞、非及拉丁美洲的不可缺少資料。 不管是英國對印度及馬來西亞,或法國對非洲的殖民經濟政策依然是研 究的主題。 12 11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由政府主導,所以重點在於外交,民間商學所涉及的市場調查及 行銷是公司自行處理,各國或各行業的經驗及作法很不相同。以中國商幫來說,晉 商、徽商、滬商及粵商更有特色。區域研究以後借重國際經濟、企業管理及國際政 治經濟學是最近 20 年才有的做法。 歐洲由煤鋼聯營進 入共同市場再成為共同體及歐盟是國際關係的特殊成就。歐洲整合之所 以成功有非常特別的經濟和政治條件,也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的唯一個 案。經區域整合帶來的區域成長,長期和平和社會的和諧是其他地區模 仿的對象,可惜沒有第二個歐盟,東協或亞太經合會都離歐洲整合太遙 遠。拉丁美洲、非洲及中東地區的區域整合一樣是有待努力。即使如此,

12 J. M. Roberts, The History of Europe (London: Penguin, 1996).另參閱遠藤乾著,王文萱

譯,歐洲統合史(台北:五南,2010 年); Tony Judt, Post War: A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1945 (London: Penguin, 2005),台灣的學者對歐洲統合及歐盟的研究不少,見沈玄

池,洪德欽,歐洲聯盟(台北:中央研究院,1996 年);洪德欽,歐盟經貿政策(台 北:中央研究院,2000 年);張亞中,歐洲統合(台北:揚智,1998 年);黃偉峰, 歐盟的組織與運作(台北:五南,2003 年);郭秋慶,歐盟概論(台北:五南,1999 年);陳麗娟,歐洲共同體法概論(台北:五南,2000 年)。

(8)

由歐洲所引發出來的區域研究無疑是國際或區域政治及經濟上一大動 力,其中還包括了法律及社會層面。太多的經濟合作理念,包含了兩岸 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都從歐洲經驗中去尋找成功的證據。就連美國、加 拿大及墨西哥所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一樣是從歐洲不斷取經。毫無疑 問,亞太地區的經濟整合是目前國際關係最顯目的焦點,拉丁美洲緊跟 在後,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研究會把東亞經濟和拉美結合在一起。 非洲地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南非被認為是有潛力的新興經濟體。 南非和現有的金磚四國形成了國際經濟和國際關係學者通稱的「金磚五 國」(BRICS)。考慮到回教國家的影響力,印尼也被加入,成為新的金 磚六國。13 金磚四國或六國都沒有形成一個區域,原來以地理為界定標準的區 域依然是區域研究的最根本單元。金磚四國之間已經有不同層次的對話 及協商,但離組成跨國的組織還言之過早。由於地理上的分隔,我們無 法稱它為區域研究。可是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領域中,金磚四國無疑是 一個具有相當潛力的研究領域,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比較。將來上海合 作組織如果更加具體化,它有可能成為一個類似歐洲經濟共同體,不過, 它需要很長期的努力。1989 年成立的亞太經合會曾經被認為是亞洲對抗 歐洲的對手,今天證明這種預言是言過其實。不論在學術研究或政策制 定上,亞太經合會無法和歐盟相提並論。 區域研究的第三個目的是為經濟整合尋找安全上的合作機會,也就 是從經濟共同體發展出安全共同體。14

13 Antoine van Agtmael, The Emerging Markets Century (New York: Free Press, 2007);

Bruce Jones, Carlos Pascual and Stephen John Stedman,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Building International Order in an Era of Transnational Threat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2009).在這本政策建議書中,作者倡議是 G16 而非 G20。

區域研究的經濟和政治連動關係 一直是爭辯的問題,是否能夠切割要看地區及問題而定,無法以一套理 論去涵蓋。以歐洲來說,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先,歐洲共同市場的發

14

Barry Buzan and Ole Waever, Regions and Powers: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9)

展得到助益是很自然的結果。可是美洲國家組織並沒有帶動拉丁美洲的 經濟整合。東南亞公約組織一樣不是東協的催生者。反而,非洲整合組 織在地區和平維持做出貢獻,而亞太地區的安全對話在東協區域論壇的 推動之下得到成效。爭端解決、衝突預防、和平維持成為區域研究的主 題,在拉美、中東、亞太及非洲,甚至中東歐和巴爾幹地區都是如此。 區域研究的第四個目的在於更充實國際關係的內涵,其中又以國際 安全、國際政治經濟為兩大領域,學界習慣以「全球化及區域化」來描 述,而最根本的思想主軸是在討論文明的停滯及演進。15 以上所說是區域研究的一般性目的,每個國家基於不同的考慮,會 有選擇。中東研究長期以來是美國區域研究的重點,未來也不會改變。 東亞研究也是重點,在中國和印度崛起之後,東亞更受到重視,金磚四 國成為研究的領域也是他們各自的經濟及政治潛力。從整個國際發展的 角度來看,北美、東亞及西歐還是最關鍵性的三大區域。以前的區域研 究是研究本國以外的區域,現在則是兩者兼顧。從本國的利益及需要去 決定區域的研究優先順序和挑選議題還是不變的法則。對於參與國家和 在這些研究中, 專科的世界史,例如世界經濟、文明、科技及航海史提供相當大的協助, 有關氣候環境及疾病的研究一樣讓我們了解到為什麼人類科技曾經出現 在今天被認為是落後地區,而後竟然失傳。經濟地理或人文地理提供了 不同的視角,明白商品化、城市化及區域化對於全球化的助益。如果戰 爭的機會降低,合作的可能性增加,空間及市場的研究及區域科學就更 為必要。我們關心的不限於「海西經濟區」、「湄公河計畫」、歐盟或北美 自由貿易區。這也是學界提出究竟是區域構成世界,還是世界形塑了區 域的道理所在。如果是區域構成了世界,整個北美、東亞及歐洲,甚至 於中東或俄羅斯及中亞的研究可能要比國際關係更為迫切。歐洲學者提 出區際關係和國際關係並存一樣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 15

Barry Buzan and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World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

主導國際秩序的大國而言,它們的區域研究就沒有選擇,只是順序的先 後而已,因為每個區域都和他們有關,而要再回到孤立主義已經不可能。 中國在崛起之後,研究世界的各區域也是很自然的結果。由此來看當年 嚴復努力翻譯西洋名著,將西方知識介紹給國人的苦心和用心更加令人 欽敬和感佩。此外,我們也不要忘了王國維、梁啟超、蔡元培、陳寅恪、 趙元任等學者,它們的貢獻也是很大。

參、如何研究區域

區域研究(area studies)是科研行政或國際關係學科中的分類,在 社會科學的領域之中,它還沒有成為獨立的學門。16 若干基本的問題要先釐清,才能了解到區域研究的途徑。一是區域、 地理、領域和範圍代表不同的學科或政策意義。區域研究反映出歐洲中 心主義,或西方中心主義的長期影響。 在西方主要大學, 區域研究往往以研究中心來推動,而相關的學科是在學系或研究所講 授。以區域研究設立研究所還是有先例可循,不過在社會科學的分類之 中,它是依附在國際關係或政治學及地理學,甚至文化人類學之下。兩 岸的大學或研究機構以區域研究設立研究所的作法已行之多年,並且培 養出不少優秀人才。金磚四國的研究則分散於個別的研究所,因為各國 本來就屬於不同的區域,或差異性太大。 17

16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出版的「當代社會及人文學術通覽」(Main Trends of Research

in the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把區域整合歸在政治學門。我國國科會的學門分類 中,區域研究和地理學歸為一個學門,中國大陸出版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前沿報 告》有關區域研究相當完整,但以地理區域為劃分的依據。

這些概念都是從歐洲的角度去 思考的。地區是人類最早使用的概念,由行政管理而起,最早的考慮是

17 E. H. Carr 和 Hans Morgenthau 被認為是歐洲中心主義的代表,其實它是整個歐洲文

明相對於國際關係及區域研究的型塑和定位,其他文明無法取代。Barry Buzan and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World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對這個問題有很詳細的分析。

(11)

為抽稅及分派勞役。在封建及農業時代,這是政府的根本大事,整個國 家不能不分區治理。中外歷史都是如此,也面臨到同樣的問題,只是環 境及範圍大小有所區別而已。區域則是地理的概念,更有人文及歷史的 涵意、區域意義、鄉土人情、地理環境及發展特色都包含在內。今天的 區域研究有的和地區相混,不容易作出區別,原因在此。領域指的是政 府管轄及治理的範圍,中央及地方政府各有不同。國際關係所指的領域 就是國家擁有的領土及領海,在國際法上早有規定,由國際社會共同遵 守。範圍指的是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涵意。以前的勢力範圍指的是大國 沒有統治,但實際控制的地區,有時跨越數國,甚至大洲。經濟區及生 活圈則是晚近的用語,地區整合及交通、資訊的便捷,使得生活圈更為 普遍。 瞭解這些名詞之後,我們就明白各國在制定外交、經濟或國防政策 之時就會有不同的考慮,政策自然就會不同。相關的區域組織和國際組 織一樣會有不同,歐盟的區域發展政策或共同農業政策即為例子。聯合 國也有相同的區域援助或和平維持行動,在各區域不完全相同。國家的 外交政策以政治考慮為優先,區域及國際組織則不盡然,有時區域平衡 及人道考慮反而優先。中東國家能源的重要性一直受到重視,其他地區 則有差別。以我國來說,北美、歐洲及亞太是優先,拉美、亞西及非則 次之,但只是概述,有時要視政策的重要而定。 二是區域化、區域主義、安全、秩序、發展及整合各代表什麼涵意? 這些涵意往往表示研究途徑及政策的不同,不能不察。區域化和全球化 是類似的,也就是說整個區域已經出現了共同的認知、認同和利益,有 時我們會稱之為歐洲化或亞洲化,甚至東協化。18

18 Amitav Acharya,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Routledge, 2009); Heiner Hanggi, Ralf Roloff,

Jurgen Ruland, eds., Interreg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Stepping Stone to

Global Governance? (London: Routledge, 2006).

區域主義是區域化的 結果,而區域化也是指一種過程,時間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歐洲

(12)

由煤鋼聯營走向共同市場,再成為經濟共同體,然後成為聯盟並非一夕 而成。一旦區域化完成,區域主義就會出現。區域安全則是區域化的目 標和理想,區域發展也是如此。區域秩序則是從國際秩序借用過來,代 表的是區域化之後的和平及穩定,另外一種描述就是安全社群或安全共

同體(the Security Community)。在早期的國際關係研究,因為國際社會

是無政府,大家很重視秩序。冷戰結束之後,美國就認為國際新秩序已 經形成。現在的定義更廣,因為防止戰爭和維護和平已經不是區域及國 際關係的唯一工作。它所指定的是一種行為準則、合作意願及和平解決 爭端的共同約定。由此而進行區域整合,經濟的考慮更為重要,其他的 整合則視區域而定,現在區域整合程度最高的是歐盟,在各成員國之外 所建立的多層次治理體系已經相當完備,為其他區域所不及。 三是區域研究是否為社會科學的學門之一?這是學界爭辯的問題, 它涉及的範圍超過國際關係的辯論,但受到重視的程度則較低,原因是 區域研究的範圍實在太廣,已被認為是一種學術及政策的通稱,至於是 否成為學門就不受注意。19 19 張世澤、張世強,「區域研究之下的南亞視野--從美國學院體制中南亞研究的發展與 困境談起」,問題與研究,第 47 卷第 1 期(2008 年 3 月),頁 87-162。這是台灣的 國際關係學界中很少數深刻討論區域研究的專文。 整體來說,歐洲先研究亞洲,然後才是我們 去研究他們。區域研究是在第二次大戰之後才出現的學科名稱,至於是 否為獨立的學門到今天還是有爭議。區域的研究一直和地理學分不開, 以後又和殖民及帝國主義結合,等到冷戰開始,去殖民化,區域化及全 球化就把區域研究的重要性向上提昇。以美國為主導的區域研究一度集 中在「革命」及「極權」這兩大領域之中瞭解前蘇聯及 1949 年之後的中 國大陸。在政策的領域中,「誰失去了中國」是爭辯的主題,但在學術的 討論上則有很大的差異。由費正清(John Fairbank)所主張的「中華文 明」論及薩依德(Edward Said)提出的「東方主義」為區域研究引發出 前所未有的辯論,到今天還沒有停止。費正清雖然有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在「文明衝突論」上接棒,可是薩依德所帶來的爭議及省

(13)

思遠遠超過費正清。今天研究區域,尤其是歐洲以外的非西方區域,不 讀「東方主義」是不可想像的事。 區域研究之所以受到社會科學界的質疑在於它一直是以政策研究為 導向。區域研究為期很早,至少英國的皇家亞洲協會在 1823 年就成立, 而歐洲的科學研究與這些學會或協會的關係太密切,研究科學史的學者 早有說明。區域研究在第二次大戰之後才在大學迅速發展,但它和「安 全發展」或「發展研究」都無法相比。「安全研究」以戰略研究為基礎, 而「發展研究」又和經濟學及社會學不可分,這些學門都有長期的研究 成果,在社會科學的領域中早有定位。因此,區域研究若和經濟地理國 際關係或經濟學結合,它的社會科學屬性就不會受到質疑。歐洲及歐盟 研究,中國或日本研究受到重視的道理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研究 和漢學還是不同,前者以 1911 或 1949 為起點研究當代中國,而漢學則 包含了文史哲,有些屬於現代中國的一部份。這裡所談的「現代性」還 是以歐洲為標準,期間是 16 至 19 世紀,也是歐洲科技最為鼎盛的時期。 現在所稱的區域研究通常不包含漢學,但漢學絕對是必要的背景知識。 中國大陸研究社會科學的一支已經得到學界的肯定,只是在學門分類 上,還分屬在政治或社會,甚至是國際關係。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理 論自然合乎社會科學的基本要求。當然,到今天還是有學者認為,我們 可以針對任何地區進行研究,但是研究本身並不構成學門(discipline), 這是可以理解的。質疑區域研究是否為社會科學的獨立學門自然也就不 去貶低它的知識價值及貢獻。今天沒有人會否定費正清(John Fairbank) 在中國研究或傅高義(Ezra Vogel)在日本研究上的貢獻,也是基於同樣 的道理。20 20 傅高義當年以《日本第一》一書掀起日本研究的風潮,在中印韓及東協各有不同程 度的崛起之後,如何去定位日本成為日本專家的一次學術挑戰,也是討論「中國模 式」面對的問題。David W. Drezner, “Bad Debts: Assessing China’s Financial Influence in Great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4 No.2 (2009), pp. 7-45 ; 陳志武,沒 有中國模式這回事(台北:八旗文化,2010 年)。

(14)

四是區域研究的最基本途徑為何?分別說明如下: (一)文史哲是最基本的途徑,而且是入門必備。21 地理的研究從空間及位置的瞭解開始,其實是人類對於他們居住的 環境的好奇,進而是知識的累積,其中又以地圖的繪製為始,中國在春 秋戰國時期,地圖已經是作戰所需,而希臘城邦時期,尤其是迦太基人 對於地圖的繪製更是講究。以後的發展是天文學及地理學並進,法德的 地理學尤其領先。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在航海時期同樣要求 海圖的繪製,中國也是如此,「山海經」是早期的著作,以後歷代君王對 於他們統治的中國一樣有地圖。地理學發展因此和國家對外擴張密不可 分。在英法殖民史上,地理學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瞭解中國、日 本及歐洲的哲學思想、歷史及文化是區域研究的起步。薩依德和費正清 受到重視反映這個最基本的學術要求。至於它引起的爭論,究竟是西方 解釋非西方,還是東方自己應該分析自己,則是另外一個問題。文史哲 提供了一個宏觀的視野和思考的依據,沒有人會去否認。只是文史哲的 範圍如此之廣,研究者要從中得到啟示需要遵循正確的學習方法。歷史 觀及哲學觀的建立就是起步。今天區域研究的基本問題在於用西方的歷 史觀及哲學觀去分析非西方的之事問題,它的學術性及科學性受到質疑 在此。除了文史哲之外,另外就是地理,而且非常重要,可是當前的區 域研究並不重視。 因為如此,地理學在歐洲還是受到相當的重視,地緣政治是最佳代 表。22

21 Edward W. Said, Orientalism (New York: Penguin, 1995)是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為了更

了解薩依德,請參考 Gauri Viswanathan 著,單德興譯,權力、政治與文化: 薩依德 訪談集(台北:麥田,2000 年),相關的著作是 Victor Kierman 著,陳正國譯,人類 的主人(台北:麥田,2010 年)及 Jurgen Osterhammed 著,劉興華譯,亞洲去魔化 (台北:左岸,2007 年)。 它成為歐洲國家制定國防戰略的根據,也是建立海外殖民地的理 22 Alfred Hettner 著,王蘭生譯,地理學(北京:: 商務,1983)。這是最有代表性的地 理學教材,現在的地理學分工更細,請參閱 Harm de Blij, Why Geography Matters (New

(15)

由之一。更是德國在納粹時期用來作為對外發動戰爭的理由之一。由地 緣政治學再發展出地緣經濟和地緣文化學是 80 年代以後的發展。從地理 學的角度,政治、經濟和文化地理學對於區域研究的幫助最大。區域整 合及區域發展和經濟地理更是不可分,不管是湄公河發展計畫或者是英 國的北愛爾蘭地區都是地理學研究的應用。今天最受重視的氣候變遷、 氣候預測、地理訊息傳播、人類對環境的改變、地區認同及城市化、國 際產業及行銷也是地理學的一部份。地理區域的鄰近性和連接性是研究 區域的必要條件,不管金磚四國或五國,地理上的距離太遠,地理研究 就幾乎不太可能,部分的地理研究,例如中俄印則還有可行性,因為在 地理位置上,他們還是形成了一個區域,巴西或南非就不可能。不過, 個別國家的地理研究還是很有必要,而且已經是地理學的一支。 從國際關係及區域研究的角度去看,經濟及文化地理的重要性增 加,原因是全球化和區域化之後,我們面對太多經濟及文化的問題必須 解決。不論是共同市場、貨幣、行銷及投資都需要經濟地理的協助,而 城市化所帶來的社會變遷、人口流動、文化差異和生活調適,而最根本 的就業問題是文化地理學的領域。在亞洲或兩岸之間的許多「成長三角」 或「經濟區」一樣需要借重經濟和文化地理學。在 2001 年的 911 事件之 後,國際社會對於政治地理學和文化地理學更為重視,我們要瞭解不限 於宗教,而是很廣泛的區域問題及區域安全與和平的維持。簡單的說, 如果要進行東南亞的研究,東南亞史及東南亞地理是最基本的入門途 徑,歷史的部分涉及較為複雜,容後在述。而地理學的研究則可以讓我 們至少明白:人口、環境、資源、發展的條件及自然界給予不同區域的 限制和機會。現在的地理學所強調的「空間組織及相互依賴」、「中心地 理論」、「水及其他資源」、「城市群」及「人類調查」讓我們更清楚歐洲 及亞洲的差異。

(16)

(二)區域史和世界史不能切割。23簡言之,歷史學研究對於區域 研究的幫助很大,不能忽略。一般研究區域以各自的區域史為起點,而 且是西方的殖民史,非洲、拉丁美洲及東南亞是很好的例子,可是只從 區域史去看,往往是見樹不見林,造成區域發展的歷史動力無法展現出 來。這也是薩依德和費正清受到新的重視的原因。除了他們之外,科學、 經濟、政治、貿易及文明史的廣泛介紹,為區域研究提供了相當紮實、 有用的背景知識。李約瑟(Joseph Needam)、韋伯、麥克尼爾(William McNeill )、 布 羅 岱 爾 ( Fernand Braudel )、 24霍 布 斯 邦 ( Eric J. Hobsbawm)、25戴蒙(Jared Diamond)26蘭得斯(David S.Landes)27

馬 蘭 茲 ( Kenneth Pomeranz )、 28費 南 德 茲 — 阿 梅 斯 托 ( Felipe Fernandez-Armesto)29 綜合這些人的著作,我們可以得到下列綜合的看法或歷史觀點,對 我們瞭解區域研究是有幫助的: 的著作成為必讀的材料。 (1)世界文明的開始並無種族或地區優劣之分,但以後的發展卻出 現了明顯的差異,歷史學家並沒有一致的看法,但地理環境的不同,加 上制度的差異,確實造成很大的影響。希臘文化影響歐洲甚深,可是今

23 最好的例子就是 J. M. Roberts 自己寫的 The History of Europe 及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都是由 Penguin 出版,相輔相成。 24 布羅岱爾出版的《15 至 18 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三大卷甚有參考價 值,但初學者一定要先看過西方經濟史才容易了解布氏著作。 25 霍布斯邦的自傳,見趣味橫生的時光:我的 21 世紀人生(台北:左岸,2008 年) 他寫過《革命的年代,1789-1848》、《資本的年代,1848-1875》、《帝國的年代, 1875-1914》及《極端年代,1949-1991》。前三本書被稱之為 19 世紀的三部曲,也是 霍布斯邦最有成就的著作。 26 戴蒙的代表作是「第三種猩猩」「槍砲、病菌與鋼鐵」及「大崩壞」是了解人類文 明史的有系統性著作。

27 David Landers,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New York: Norton, 1998).

28 Kenneth Pomeran and Steven Topik 著,黃中意譯,貿易打造的世界 (台北:如果,

2007 年);William J. Bernstein, A Splendid Exchange: How Trade Shaped the World (New York: Grove Books, 2008).

29

Felipe Fernandez-Armesto 著,薛絢譯,文明的力量 (台北:左岸,2008 年);idem, 黃中憲譯,大探險家:發現新世界的壯瀾之旅(台北:左岸,2010 年)。

(17)

天的希臘並非強國,羅馬帝國與歐洲文明不可分,但它的影響是全面性 的,並非是單一的義大利而已。同理,在非洲或拉丁美洲被認為是貧窮 及落後的地區,在早期確有相當優異的文明,以後的流失一直是歷史家 研究的問題,到今天沒有大家共同接受的答案。 (2)農業社會的形成確實形塑了不同區域的經濟和政治,其中以稻 米所塑造出來的亞洲文明最具代表性,而生產工具的改良及獸力的廣泛 使用,不但改變了農業,而且也發展了軍事、農具、水牛及戰馬的廣泛 使用,加上帆船的發明使得區域間的差異更為突顯。馬及駱駝的使用對 於人類發展是相當大的助力。以後機械化時代的來臨取代了獸力,人類 的農業生產力大量超強,歐洲及北美遙遙領先。 (3)制度的建立相當重要的因素,從文字、度量衡、貿易、法律及 政府治理到軍事、外交都已包含在內。它本身並沒有優劣,完全是反應 出來不同區域的文化。有些制度受到批評,例如販奴或種性制度,可是 封建及奴隸制度在人類歷史上並不陌生,只是不同區域的結束日期有所 不同。 (4)科學及技術的進步是造成區域發展差異的最主要原因,即工業 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為何在歐洲出現,而在亞洲或其他地區卻都延後很 久才成型?從科學史來看,歐洲確有不同的制度及條件,讓工業革命及 資本主義制度成為可能,亞洲的延後是在意料之中。從工業革命所引伸 出來的一系列對外擴張動力正是造成歐洲中心主義的最大力量,即使中 國和阿拉伯世界在技術製造上有傑出的成就,可是科學的研究有本質上 的差異。沒有科學研究的成就,歐洲中心主義是不可能存在及主導世界 文明如此之久。 (5)歐洲在工業革命之後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進而研究亞洲及其 他區域,或者更精確的說,侵佔或殖民其他區域,其中又以亞、非及拉 丁美洲為主要對象。區域研究由民間變成國家來主導。它變成了國家對

(18)

外擴張政策的一部份,習慣上稱之為帝國主義或殖民主義。儘管如此, 大學、教會、民間團體及以區域研究為主的學會一直是推動區域研究的 主力之一。 (6)貿易是連結不同區域的主要因素之一,來自中國的茶葉、絲綢 及瓷器是貿易主要的項目,工業革命之後,歐洲的紡織品及其他工業產 品主宰世界貿易,世界市場及金融關係的出現,廣大的亞、非及拉丁美 洲成為初級產品的供應地,區域之間的經濟不對稱關係相當明顯。到今 天為止,歐洲整合能夠成功,亞太地區緊隨在後,拉丁美洲次之,有一 定歷史的原因可以解釋。由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及民主制度、共同的法 律觀念、基督教文明、大學教育及科研體系所塑造的歐洲整合確實要比 亞洲或其他區域有更為堅固的基礎。拉丁美洲及北美所遭遇的困難和亞 洲相差不遠,非洲的難度更大,即使歐盟提供了相當大的援助也無濟於 事。 (7)歐洲在建立民主制度之前就對於亞洲的專制制度相當注意,這 是亞洲所不及。孟德斯鳩(Baron de Montesquieu)即對亞洲的專制批評 甚深。反之,法國耶穌會的教士則不乏稱讚儒家文明之士,今天「中國 崛起」贏得歐洲學者的肯定,尤其是中國大陸特有的民主集中制不是沒 有歷史上的理由。儘管在耶穌會教士之後,歐洲人士對亞洲,尤其中國 自清季中葉之後,已經失去信心,這種文明及文化的偏愛長期存在漢學 界。不論如何,中國自明朝之後的專制體系到清朝更為嚴厲,而日韓及 印度一樣沒有西方的議會制度,歐洲的優越感自然產生對非洲及拉丁美 洲一樣是採取這種態度。這種態度是在日本西化、亞洲四小龍創造經濟 奇蹟、刺激經濟發展,最後是中國及印度崛起之後,也就是「亞半球的 興起」之後,歐洲及西方的優越感已經消失。「第三波」民主理論已經無 法解釋中國大陸、印度、印尼和南非的快速轉型。 (8)歐洲國家對於不同區域的研究投下的心力及資源是無法想像,

(19)

這種使用國家力量進行的調查及分析是長期,而且有計畫的進行。葡西 兩國在先,以後的歐洲國家加上沙皇時代的俄國莫不如此,小國若荷蘭 及比利時也是如此。我們傳統以為荷蘭及西班牙為爭奪台灣進行過調 查,事實上英法俄美等國一樣有調查及研究,日本則是後來居上,最後 走上帝國主義之路,在台灣建立殖民地。美國在冷戰時期對於不同區域 的研究投下更多的人力及物力,研究的區域遠及南極和北極,這是歷史 上殖民帝國無法相比擬之處。只是美國為了外交、國防及經濟政策所進 行的區域研究沿用了歐洲人留下來的歷史及地理觀。到今天為止,世界 是由歐洲人去劃分的,而區域研究自然分成西方與非西方。我們從西方 的研究中去瞭解別的文明如何看待亞洲或中華文明確有不同的體會。錯 誤是不能避免,可是它就像是鏡子,讓我們更瞭解自己。 (9)從區域研究的歷史部分來看,各區域確實是先各自發展,而歐 洲在開始並不領先。到了 1648 年,近代國際關係成立,各區域被連接起 來之時,當時也只限於歐洲內部而已。現行的使節制度要到 1815 年維也 納會議才正式生效,歐亞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正式建立為時更晚。連接區 域的是貿易及經濟在先,知識交流則是一直沒有中斷,歐亞的交流就是 例子。但是最大的推力還是政治的考慮,歐洲國家對非洲的大瓜分就是 另外一個例子。 (三)社會科學方法的使用。以沒有使用社會科學方法或區域研究 偏向為政府服務而否定它的學術地位及價值是一個誤解。區域研究作為 一門學門和它的研究方法應該分開處理。從上述的分析可以明白,區域 研究最早和歷史學及地理學有不可分的關係,而地理學又和天文學、數 學不可分。以歐洲的經驗來說,要做好對亞洲的瞭解,具備地理學知識 是必要。當然,最初地理學要求的繪圖、測量和判讀並非一定必要,可 是歷史上從事區域研究的專家都瞭解到天文學的重要性,至於區域地理 更是不能缺少。從 1648 年到 1945 年之間,區域研究作為社會科學的學 門是不存在的,雖然漢學或有關伊斯蘭、印度及其他殖民地的課程已經

(20)

在英法的大學講授,而且不同的學會也相當的積極出版刊物及介紹非西 方的區域。在中國,魏源的《海國圖志》是第一套有系統的叢書,其它 的專書陸續出版。由於中國不是殖民的帝國,對於境外區域的地理研究 在 1949 年之前只能依靠翻譯的資料。即使華僑移往東南亞及美國,性質 上和英法等國建立的海外殖民地根本不同,民間對於東南亞或美國只有 個人的觀感,談不上專業的區域研究。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西方帝國主義為殖民的需要,針對殖民地的調 查各有不同的重點,但以當時可行的科學方法進行各自的調查是不爭的 事實。英荷兩國東印度公司對印度及印尼的調查、美國對菲律賓及法國 對於阿爾及利亞等地都有不同的研究。有些歷史檔案到今天還有案可 查。殖民政府的田野調查重視經濟資源,行政管理和軍事控制、人口及 土地測量就是重點,而鐵路及港口的修建幾乎是殖民政府必行之事。因 為如此,地理學、地質學及農業經濟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到今天 英法兩國對於非洲及中東地區的瞭解還是超過其他國家。 1945 年之後的區域研究和國際關係一樣,幾乎是美國的社會科學。 經過了 65 年的發展,我們要用簡單的論述,否定區域研究的社會科學地 位並不是容易或客觀的,即使薩依德本人也對於區域研究這個名稱不表 贊同,區域研究的存在及未來發展潛力是不容忽視。

肆、區域研究是社會科學

在 1945 年之前的區域研究得到歷史、地理及經濟學的協助甚多,最 主要的重點在學習語文和推廣貿易,在歐洲及非歐洲地區的交流上,教 會扮演很積極的角色,在亞洲及非洲都是如此。神父或牧師不但傳教, 而且是教師。雖然傳教的工作在中國或其他國家並不如預期順利,教會 推動了教育,培養不少人才。1945 年之後的區域研究以美國為主導,最 初的目的在於瞭解前蘇聯及中國大陸,也就是極權制度或共產主義的研

(21)

究。軍事、外交及經濟是重點,特別是如何在冷戰的國際關係中強化西 方國家力量來阻擋共產勢力的對外延伸。當時的區域研究重視列寧體制 及共產國家所經歷的革命過程,及隨後所施行的計畫經濟體制。雖然歐 洲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之後也採行社會主義的作法,可是離前蘇聯的計畫 經濟太遠。美國先實施馬歇爾計畫在先,接著支持歐洲國家組成共同市 場。前蘇聯集團成為戰後區域研究的最根本核心。以後中蘇共發生爭執, 甚至在國際社會互爭長短,美國區域研究也以此為重點,中美關係正常 化也以此為理論的基礎,區域研究為政策再清楚不夠。到今天為此,布 里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及扎哥利亞(Donald Zagoria)還是在

美國外交決策上有一定的影響力,當年他們都是研究中蘇分裂的專家。30

中國研究隨之而起是意料之中,因為中蘇共爭執、越戰及整個東亞 情勢的分析不免不從中國大陸開始。第一本以社會科學為導向的中國研

究學術期刊—「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在英國亞非學院發行,

這也是很自然的結果。可是,美國在大量人力及物力的支持之下,快速 的推動中國研究,範圍早已超過了漢學研究。哈佛、哥倫比亞、普林斯 頓、史丹福、芝加哥及以後的加州柏克萊紛紛成立了中國研究中心,當 然都是以 1949 以後的中國大陸為主體,不過整個現代中國的型塑無疑是 持續性的研究。英法日三國也在中國研究上各有千秋,德國因為當時分 裂,在中國研究上相對處於弱勢。 (一)美國學派。31 30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7) & The

Choice: 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4).他的

戰略思考可以追溯到他的最早著作 The Soviet Bloc: Unity and Conflict。這本書和扎哥 利亞的 The Sino-Soviet Split,都已經成為學術史一部分。

美國學派從國際關係的研究基礎上,在維護美 國國家利益的大前提之下,推動有系統的區域研究,特別是在政策分析 上最具特色。大學及智庫的角色尤其突出。哈佛大學的費正清研究中心

31 在國際關係上,第一位使用美國學派來稱呼的是 Stanley Hoffmann,在國際政治經

濟學上,一樣有美國學派,代表人士是 Robert Gilpin、Robert Keohane 與 Benjamin Cohen。

(22)

是最好的例子,而蘭德公司幾乎是冷戰時期美國對前蘇聯的國防政策的 最主要研究機構。太多的學者專家是移民到美國的歐洲及亞洲學者,季 辛吉就是其中之一。 從社會科學的研究來看,最重要的是美國學派有一套政治理論,這 稱為「現代化理論」,它主宰了當時的美國區域研究。這套理論有下列特 點:(1)它反映出美國及西方國家長期以來對於西方民主及自由經濟制 度的信心及價值,認為這種制度是有普世的意義。(2)它有強烈的理性 主義色彩,再度這也是美國及西方國家歷史發展的結果。(3)現代化研 究就成為西方化或美國化的代名詞,即使學者很努力的去做出區隔,可 是這種努力並不能去除這種關連性。(4)經濟發展被認為是帶動民主化 及多元化的必要條件,西方國家的經驗是新興國家學習的榜樣。 這 套 經 由 經 濟 及 社 會 學 家 倡 導 在 先 , 其 中 以 羅 斯 陶 ( W. W. Rostow)、希爾斯(Edward Shills)及派森斯(Talcott Parsons)為代表, 以後政治學家也推出「政治發展」的理論,為以後的「發展研究」打下 基礎,在這方面,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及阿爾門(Gabriel Almond)

的貢獻最大。在外交方面,冷戰時期在兩元體系的大環境之下,「核子嚇

阻」及「危機處理」是核心問題,戰略研究以此為重點,在區域研究上

出現了所謂的「骨牌理論」(The Domino Theory),美國之所以介入越戰,

就是基於這套理論。 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開發中國家的成效不一。非洲及拉丁美洲的 政變頻繁,使得政治發展理論失去了解釋的效力,經濟落後同樣使得經 濟發展理論要重新界定。可是,成功的亞洲四小龍卻使得原先的現代化 理論更向前發展。另外就是歐洲的整合、日本及西德的復興,也一樣使 得美國的區域研究得到正面的鼓舞。「日本研究」在這個時候成為區域研 究的新秀,而「歐洲研究」尤其受到特別的重視 。區域研究成為美國及 主要西方國家社會科學研究的主要補助項目,可是在學們定位還是不清

(23)

楚。大家始終認為它是科際整合的,要完全歸屬在單一學之下似乎不可 行。 越戰的失利、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及整個第三世界的低度發展對 區域研究造成衝擊。國際政治經濟學在這個時候逐漸成形,可是它也不 是區域研究的唯一理論架構。如果說主流的經濟發展理論在日本及亞洲 四小龍、西德和西歐得到正面的結果,另外的理論體系、依賴體系和世 界體系理論成為另外一種訴求,尤其是拉丁美洲及非洲國家給予積極的 迴響,認為這是開發中國家經過了經濟和政治衰退期的新契機及新思維。 依賴理論受到馬克思很深的影響,即使世界體系理論也是如此。在 70 及 80 年代得到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在當時因為能源危機、石油及 其他工業原料生產國誤以為這是打破西方經濟體系主導的最好時機,後 來拉丁美洲國家的普遍外債危機證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中國大陸實施 改革與開放、利用外來資本及技術、快速經濟轉型,使得依賴理論失去 了說服力,就連長期學習前蘇聯的印度也一樣修正了社會主義的制度。 東歐的私有化及俄羅斯的震撼療法雖然沒有成功,也使得依賴理論幾乎 成為國際政治經濟的學術史。世界體系理論則有不同,主要原因是國際 政治及國際政治經濟學需要它作為解釋的依據,它和整個人類文明史的 演變有不可分的關係,這樣的歷史視野及理論架構使得它存在下去。即 使太多的前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沒有復甦,世界體系理論還是屹立不搖。 華勒斯坦和布羅岱爾不可切割,從這裡就可以明白世界體系理論的地位。 日本的經濟表現曾經引發了「日本第一」的說法,而「雁行理論」 更是盛行一時,今天已經沒有如此的地位。亞洲四小龍的表現一樣激發 出不少的研究,其中又以「發展國家理論」(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State)為代表 32

32

這項理論和台灣的發展密切相關,見 Robert Wade,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Development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24)

角色,以行政的力量導引個社會的發展,在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之下, 利用全球市場,讓出口帶動經濟成長。美日是工業大國,也是最大的市 場,工業力及購買力就如同飛雁的雁首,帶領其他的雁子飛向經濟發展。 這套理論在中國崛起、全球化成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事實之後,已經

逐漸的被發展經濟學、全球化理論或「中國模式」論取代。「華盛頓共識」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代表的就是以私有化、自由化為主軸思想

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33 美國學派的另一理論就是和國際關係的功能和新功能主義密切相關 的區域整合理論。除了美國學界以外,歐洲及亞洲的學者也提供了見解, 形成了新區域主義(New regionalism)的理論。舊的區域主義是以冷戰 時期的權力平衡為主要考量,新區域主義則在冷戰結束之前就出現,又 稱之為開放型區域主義,以亞太地區為代表,另一種型式為法制型區域 主義(Legalistic regionalism)以歐盟為代表,有條約及法律為基礎,而 且建立了多層次的治理體系 。 34 (二)歐洲學派 。今天的歐洲,出現了一種很特殊的區域 整合模式,即歐盟加上北約加上歐洲理事會和其他區域性組織或論壇, 這是其他區域所沒有的,它之所以能成功,歐洲本身努力加上美國的支 持是主因。2001 年「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對「中東及伊斯蘭研究」 更加重視,傳統的亞洲研究在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之後,有了更多的議題 及更大的研究空間。 35 33

J. Williamson, Latin American Adjustment: How much Has Happened? (Washington, D. 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0).

。歐洲學派在漢學上佔優勢,根據薩依德,歐洲 的東方研究始於 1312 年,以後又因殖民治理經驗,使得歐洲國家在殖民 主義和後殖民主義,包括現代的發展研究上有特殊的論述。歐洲學派以

34 Ian Bache and Matthew, eds., Multi-level Govern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Andrew Moravcsick,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 (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8).

35

歐洲學派是作者本人依據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類而提出的。在區域研究和國際關係 方面,只有英國學派,並無歐洲學派之稱。

(25)

英法德為主,其中又以法國的表現特別突出。在明、清之際,法國傳教 士早已到達北京,了解當時的中國。巴黎是歐洲研究東方的龍頭,英法 兩國透過皇家學會及大學對漢學研究持續推動,在 1945 年之後基礎已經 很紮實。即使荷蘭、比利時和捷克在漢學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 歐洲學派中以薩依德的「東方主義」最受重視,當然也引起最多的 討論36 由於孔德和笛卡爾及霍布斯在科學研究上密切相關,他們的研究具 有相當的學術性及科學性,由法農、傅柯及薩依德所提出的論述,就反 映這個科學傳統,這也就是為什麼區域研究確實是社會科學的一部分, 只是它的學門屬性沒有明確而已。他們提出的理論不是為整個區域研 究,大部分是社會科學的基本理念或哲學的討論,其中最根本的是知識 論及本體論的分析。由於他們使用法文撰寫,而且是用大量的哲學、語 言學、社會學的術語,對於研究國際關係的人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這 個問題和研究社會建構論所面臨的問題是相同的。最基本的原則是掌握 。在「九一一」事件之後,「東方主義」受到的注意力反為集中, 和杭亭頓的「文明衝突論」並駕齊驅。區域研究受到社會學理論很深的 影響,從孔德(Auguste Comte)、聖西蒙(Claude Henri Saint-Simon)及 涂爾幹(Emile Durkheim)以後的李維史陀(C. Levi-Strauss)、法農(Frantz Fanon)及傅柯(Michael Foucault ),特別是法龍及傅柯對薩依德影響 最大。很重要的是,這些人都在非洲或中東長期居住過,它門反對殖民 主義的態度及理念除了來自馬克思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他們親身的體 驗,就連華勒斯坦本人也是以研究非洲起家。殖民主義的不公平性對於 歐洲學派的影響太大,也因此他們對殖民地以暴力手段爭取獨立就表示 同情及支持。連帶的,它們對於資本主義帶來的負面效應也就持更為批 判的態度。 36 薩依德本人自認沒有預料到「東方主義」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及影響,尤其是在「九 一一」事件之後,學術界對「東方主義」的討論更多,它涉及到的問題不限於種族、 宗教及文化而已。

(26)

到知識是如何取得的、如何去了解的、然後比較東西方的差異。不過, 他們的理念和科學的追求是一致的,並沒有文化上的不同。從法農一直 到薩依德的理念就是不要用外來的或歐洲的價值去預設對非洲文化的解 釋。 作區域研究的人對法農或傅柯及薩依德並不陌生,他們的貢獻在於 提供一個思考的架構和視野。「東方主義」是否為理論見仁見智。不過, 和其他社會學和哲學的論述一樣,它的最大貢獻在於批判及思考。薩依 德將殖民主義相關的歷史事實,使用「東方主義」的理論加以系統化的 梳理,同時和法國哲學思想結構主義連接,這是其他區域研究專家不容 易做到的。他讓我們了解殖民主義的產生及它所造成的結果,雖然這個 結果到今天有截然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是正面和積極的,有人卻持完 全相反的意見。最為論者所關心的是,法農、傅柯及薩伊德等人的著作 對於政策分析究竟有多大貢獻?的確,很多從事非洲地區政策研究專家 可能從未閱讀這些人的著作,可是做中國研究政策分析家一定看過費正 清的著作,整體來說,費正清及薩伊德等的影響力在於學術研究和知識 的累積及傳播。最主要的是他們所提供的思考架構,他不一定是為了制 定或設計政策之用。在實際的政策上。歐盟及歐洲國家對於中東、亞洲 及非洲的政策自然會有不同。這在最近有關國際政治經濟學、美國學派 和歐洲學派的差異比較時,就明顯的看出來。歐洲人士會比較同情伊拉 克及其他中東國家是有他們的道理。 歐洲學派當然不只限於「東方主義」,經濟地理和地緣政治學一直就 是他們的專長,全球化之後的改變所帶來每一個區域的衝擊,加上資訊 化的推力,它們的變化是相當的大。鄧肯(Peter Dicken)的「全球性轉 變」(Global Shift)37 37

Peter Dicken, Global Shift: 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Sage,2003).

(27)

社會和文化」(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38 從研究歐洲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區域研究要成為學門的難處。歐洲研 究不只限於區域整合而已,它事實上包含了人類文明史,其中又可以細 分為文化、科學、經濟、外交及軍事。長期以來,我們只重視外交史, 歐洲的科學史及經濟史內容更為豐富,對於人類影響更大。其次是超國 家的多層次治理、法律衝突、區域發展、共同農業政策、安全及外交的 跨國合作及經濟和金融的多國協商,歐元是最佳的代表。歐元雖然在世 界全球市場上波動,他和申根簽證、北約組織、歐洲整合、人權法庭、 歐盟及歐洲理事會代表歐洲整合成功,這個模式是其他區域無法倣效的。 沒有 「東方主義」的爭議性,可是學術及政策分析的貢獻平分秋色。歐洲學 派在區域研究上最具特色,而且在政策分析上有更大的影響力的就是所 有有關「歐洲整合」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安全方面的分析,它 們已經成為獨樹一格的歐盟及歐洲研究。這也是其它區域的研究所不及 之處。如果把希臘文明之後的歐洲文明發展也包含進去,歐洲就成為區 域研究中最為閃亮的巨星,當然也是國際關係研究的最核心部分。 (三)其他學派 39 中國大陸在區域研究上起步較晚,前蘇聯的研究是重點,以後主要 。日本在區域研究上也有特色,特別是漢學和當 前的中國研究和東南亞研究。俄國是日本在歷史上的競爭對手、俄羅斯 研究在日本也有長期的歷史傳統。美國及歐洲更是研究的重點,漢學在 日本有很特殊的啟蒙意義,而南太平洋的研究是很少數國家進行的區域 研究。在漢學研究上,一向有東京學派和京都學派之分,各有側重及基 本觀點。整個來看,日本在區域研究上有它自己的一套學術典範,雖然 最初是學習德國,以後又走向西化,可是在學術研究上還維持許多傳統 的價值觀及作法。 38 Manuel Castells 的著作一共三大卷,中文譯本由唐山出版社於 2000 年出版,到目前 為止依然是討論資訊時代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39 感謝台灣大學石之瑜教授的邀請,參加他的大型研究計劃。

(28)

大學設立國際政治系之後,區域研究連帶受到重視,亞太、非洲及中亞 及歐洲都有不同的研究。美國研究和日本研究尤具特色,歐盟研究急起 直追。原有的俄羅斯及中東歐研究仍然具有優勢。在區域研究上,中國 大陸內部尚無學派之別,歷史通常是研究的起點,然後依區域的性質及 政策的需要做出分析。和日本學派一樣,稱區域研究的中國學派是便於 說明而已。 東南亞國家的學術社群針對東南亞,尤其是東協的研究則是很有代 表性的 40

伍、區域研究的努力方向

。東南亞地區的主要大學及智庫發揮了重要的貢獻,不論是東 協自由貿易區、東協區域論壇、東協高峰會及清邁協議等都有學術界的 參與及提供的建議。美、英、法、日、澳洲、印度及中國的學界也有不 同的研究成果。在東南亞區域研究上,東南亞學派似乎已經成型。類似 的情況出現在拉丁美洲,從早期的依賴理論開始,到今天的拉美區域研 究,拉丁美洲學派也是發揮了影響力。非洲則尚無這種學術的氛圍。 區域研究如果從各區域的個別研究來看,它的成果是非常的豐碩。 以區域研究來命名在最初確實是科研行政上的一種作法,並不是社會科 學社群的典範,受到學界的質疑確有原因。可是如前所析,各區域的研 究已經有很長的學術歷史,而且使用了標準的科學方法,今天的區域研 究大量使用統計、田野調查和經濟分析,而傳統的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要 求的研究方法仍然採行。不論是中國研究或歐盟研究都是如此,區域研 究要再往前發展,應該怎麼走? 一是學科的共屬性確實需要強化。我們將區域研究和區域安全去比 40

Tan See Seng, ed., Regionalism in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09); Thomas Leinbach and Richard Ulack 著, 李美賢及楊昊譯,東南亞:多元與發展(台北:台灣東南亞 學會,2010)。

(29)

較就可以充分明白這個必要性。現在的區域安全已經有相當明確的學科 共屬性,典範之下的研究方法、範例、個案、解釋通則及理論一應俱全, 無論在歐洲安全或亞太安全都是如此。可是在區域研究上,我們仍然沒 有一個共同的典範。最根本的問題或許是區域本身就是一個不容易界定 的學科單元,它究竟指的是一個地理範圍,還是一門科學?它是基礎學 科還是應用學科?這也是區域研究無法和發展研究,甚至安全研究相比 較的原因所在。今天的安全研究雖然年輕,可是它的學科共屬性相當的 明確,發展研究得到的肯定一樣是明確的。 現在歐洲、美國及亞太地區的知識社群已經在「區域主義」這個基 礎上設法提出一個共同的典範,國際關係及國際政治經濟學提供了必要 的協助。如果一切發展順利,區域主義或許會和現實主義或自由主義一 樣成為區域研究的基本理念架構,有了這個架構,學科的共屬性應該就 是邁出了一大步。最大的困難是目前的主要區域,歐洲、亞洲及美洲的 歷史、地理、政治大不相同,區域主義無法完全涵蓋。歐洲學界推出區 際關係就是這個原因。它們認為三大洲既已存在,或者不同區域已有各 自的整合及認同,雖然不是一個超國家,可是區域之間的關係是不容否 定的。歐亞對話及亞洲和拉美的對話已行之有年,現在應該是建立「區 際關係」這門學科的時機。不過,這個過程將會很慢,主要原因如下所 列: (一)區際關係的基礎一定要區域的利益及認同很堅實才行。國際 關係之所以成為可能,而且是必要,主要原因在於國家利益及民族主義, 主要兩項因素合起來形成國家對於主權的堅持。到目前為止,歐洲區域 的整合度最高,也有歐洲認同出現,可是它不能稱之為區域的民族主義。 區域主義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但它和民族主義不能相比。在這樣的情況 之下,區際關係可能只是理念的討論而已。 (二)區域整合在歐洲特別突出,其它區域則還在推動,效果很不

(30)

一致。即使歐洲定期和亞洲召開會議,東協和拉美國家定期對話,金磚 四國彼此之間也有對話,這些都不能和國際關係相比。國際關係有國際 法,國際經濟及外交制度為架構,區際關係還為期尚早。至少歐洲以外 的其他地區在整合上要發展到今天歐洲的階段,才有可能出現使節的派 遣、國際關係的制度化。這些都不是短期之內可以實現的。 (三)區域整合是否為各國的共同目標,恐怕言之過早。歐洲整合 帶來了實際的利益,現在代表一種進步及文明的象徵。歐盟本身不只是 市場而已,它還有教育、科技及文化各方面的互補及融合,可是在最根 本的憲政主權上,各國倒是有不同的想法,這是不容易克服的政治傳統, 或是加以改變的制度。既然原來以國家為基本單元的國際關係還是大家 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區際關係要成形就不容易。學術討論有其價值, 是否能成為政策則要看各國政府的決定。 二是在區域研究的個別區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視,這個差異性還會 持續存在。歐盟及歐洲研究是目前最有成就的領域,亞太研究或東亞研 究一樣受到重視。區域主義或新區域主義已經無法完全解釋這些發展, 即使作為決策的政治依據也是不足。這也就是國際關係、國際經濟和國 際政治經濟、安全研究都會被採用的原因,傳統的地理學及資訊時代的 經濟地理同樣重要。如果以個別地理區域為單元的區域研究繼續發展下 去。歐洲研究及亞洲研究就會成為個別的學科,在中國研究的領域中, 已經有不少的學術期刊,而且分科越來越細,經過一段時間,中國研究 自然就會形成自己一套的知識體系,歐洲研究也會有相同的情況。非洲、 拉丁美洲或中東地區,在短期間內還不至於發展這個階段。這樣的情形 繼續發展下去,區域研究本身的大理論就會有需要,否他的學科共屬性 就受到更大的質疑。 三是區域研究繼續在政策分析上做出貢獻是必然的結果。到目前為 止,推動區域研究的最大動力還是國家的政策需要,學術研究及教學也

(31)

有必要,但不是最急迫的原因 41 四是區域研究在資料的蒐集方面已經有具體的實績,方便研究的進 行。香港是早期研究中國大陸的必訪之地,各大學有相當完整的中國大 陸研究資料,特別是地方經濟和治理。京都大學長期收藏漢學書籍,更 有東南亞研究的豐富圖書及史料。英國的亞非學院、美國檀香山的東西 中心、康奈爾及德州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等均為例子。這些都是個別的 區域研究。由資料蒐集、資料庫的建立、期刊的發行、學會的成立,我 們見到系統化社會科學發展。今天的區域研究缺少一份類似「國際安 全」、「世界政治」或「國際研究季刊」的學術期刊。國際關係的研究之 所以能夠成長如此之快,前述期刊的貢獻功不可沒。任何一門社會的學 科、學會、期刊及同僚審查幾乎已經成為通則。作為社會科學的學門之 一,它需要自己專門領域內的學會、期刊及共同的科學研究方法及範例。 整體的區域研究需要從這裡開始,它必然是一條很遙遠,而且辛苦的學 術奠基過程。 。政策需要往往是外交、安全及經濟上 的考量,這幾乎是數世紀以來的共同法則。薩依德、費正清或傅柯是從 他們個人的研究興趣去追求各自的學術目的,和政治研究無關,但是它 們的理論及見解還是對於決策者有所影響,程度因人、時、地、事的不 同而有差異。到今天為止,美國的對華決策人士,很難說沒有受到費正 清的影響。

陸、台灣需要甚麼樣的區域研究

台灣的社會科學研究有一定的成就,當前的國際關係仍然屬於政治 學學門,國際政治經濟學、國際安全及國際組織也是如此。區域研究和 地理學同屬一個學門,而對未來的學術研究及政策需要,它應該朝什麼 方向來發展? 41

Fu Kuo Liu and Philippe Regnier, eds.,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0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許元春召集人.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楊肅煜 召集人.

畢業於國際學術機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