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母親育兒方式與兒童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母親育兒方式與兒童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母觀育兒方式與兒童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

本研究是以一百一十一名國校三年級兒童及其母親為對象,主要目的在於了解母親育兒方 式與兒童攻擊行為間之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母親在家中應用之懲罰態加嚴厲,體罰次數愈多 ,兒童之攻擊行為表現億加強烈。家庭情境中激發兒童攻擊行為之因素,以母親之拒絕態度, 對於兒童之行為予以消極評價,不顧兒童自尊,羞厚兒童等最為重要。至於母親本身之攻擊傾 向,兒童之性別角色表同,罪感表同等因素與見童攻擊行為表現之間並無顯著之關係。在親子 交往之間,母親之專權控制 l態度,民主態度,及敵觀與衝突態度,對於兒童攻擊行為之影響亦 不大。母親之育兒方式對於女童攻擊行為表現之影響較大,對於男童之影響較小。低社經水準 家庭兒童攻擊行為表現,較高社經水準兒童為多。 一、前言 很攘 Buss (1961) 之界說,攻擊行為乃是個人在社會情境中表現之傷害他人或表現敵意的行 為方式。此種行為特質,在幼小兒童之行為表現中尤為明顯而頻仍。因此,如何處理與控制攻擊行 為表現,便成為研究兒童教育者及見童心理學家所關心的問題。特別是心理學家為求了解見童攻擊 行為之起源與發展,而致力於有系統的研究迄今已有四十餘年歷史,由於過去研究者不斷的努力與 貢獻,已獲有聾碩之成果 O 現今關於見童攻擊行為形成與發展之理論雖頗為紛歧,而貫串各家學說 之中心課題,均不外乎研究父母養育方式對於兒童攻擊行為之形成及其表現攻擊行為之強弱與性質 究竟有何等重大的影響。 自從一九三九年耶魯大學 Dollard 與Sears 等人提出挫折是導致攻擊反應之原因的研究以來, 解釋父母養育方式與兒童攻擊行為關係之理論幾乎全是社會學習論之天下。社會學習論之主要論點 是認為兒童攻擊行為乃學習而得之行為方式,其形成與發展,決定於兒童生活情境中之種種因素, 諸如生活經驗中挫折性與懲罰性之高低,兒童表現之攻擊行為是否得到父母之容忍或鼓勵,或是父 母本身行為所產生之示範作用等等。過去的學者將這些理論構想 (theoretical construct) 轉換成 為實際可觀察之育見方式,尋求與兒童攻擊行為間立關係'綜合他們研究之結果,在見童攻擊行為 的形成與發展之先前條件( anteced 凹的方面,已獲致幾項結論,這幾項結論亦可作為本研究假設 之根擾,茲將之分別說明於后。 *本研究於民國六十三年七月完成,得國家科學委員會之資助,謹此致謝,

(2)

26

教育心理學報

1.挫折輿攻擊行厲

一九三九年Do llard 首先提出挫折導致攻擊反應之理論假設, Sears 於-九五三年即將此理 論構想用以解釋見童攻擊行為之發展,在其聞名世界之研究中,他將挫折與懲罰同視為激發攻擊行 為之重要因素。見畫之家庭生活情境中所蘊育之挫折性愈高、懲罰性愈嚴厲,兒童之攻擊傾向越強 。實際上嚴厲懲罰之本身的是兒童挫折來源之一。除此之外, Sears 尚發現,父母親對于女行為之

限制,父母對見童教養意見不~致,父母本身不和諧等因素都是見童挫折之來攏,與見童之攻擊行

為成正相關關係 (Sears

et al 1953

,

1957) 。繼 Sears 之後的研究雖亦研究挫折與見童攻擊行為之 關係,惟挫折概念下所包括之因素均未盡相同,如 Yarraw

et al ( 1968

)以父母對見童行為之限 制,懲罰,依續行為,及冷漢態度等作為盤折指標,

Eron et al

(1971) 則發現父母的拒絕,缺 乏關愛及本身不和諧等項,是激發見童攻擊行為之挫折因素。 2. 懲罰與攻擊行攝 父母懲罰對於兒童攻擊行為影響之效果有二方面,首先懲罰原是父母用以抑制兒童攻擊行為之 方法,因此懲罰愈嚴厲,愈能達到抑制之被果,實驗章中利用動物或見童之研究結果,確實支持此 項推論(

Kahn 1951

,

Scott and Marston

19白,

Chasdi and

La

wrence 1955

,

)。然而另一方

面懲罰之本身翊叉能使見童產生痛苦而構成挫折,進而激發其攻擊行為反應。因此體罰或懲罰愈加 嚴厲,兒童之攻擊行為表現愈多。此項關係獲得多項問卷調查研究之一致支持。例如 Sears

(1953

)發現學前年齡兒童在幼稚園中所表現之攻擊行為與其母親懲罰之嚴厲度成正相關。Sears ,

Ma-ccoby

&

Levin

(1957) 研究懲罰嚴厲度與母親報告之見童攻擊行為之關係亦得到相同的結論,

Eron , Walder , Taiga and Lefkowitz

(1掰3 , 1971) 則研究小學三年級兒童在校表現之攻擊行 為與其父母對於攻擊行為之紀律方式與態度之關係'給果亦發現瞞著之正相關關係'特別是應用體 罰之父母,其于女的攻擊行為特強。此外,

Becker et al

(1962) 與 Yarraw,

Campbell

&

Burton

(1968) 等人之研究亦得到同樣之結果 o 3. 容忍放任興致擊行為 另)方面,若是父母對於子女所表現之攻擊行為採取容忍、政任,甚至於鼓勵之態度,則對於

見童之攻擊行為具有助長作用。 Sears

( 1953

,

1957) 發現父母若是允許兒童向其表現攻擊行為或

是允許手足之間的字吵打鬧,甚至於鼓勵兒童與同伴問之門顱,則兒童之攻擊佐愈強,

Da

vitz (

1952

)之實驗研究結果雷間,實驗組接受攻擊訓練而得到鼓勵之兒童,在受挫折之後,表現之攻擊 行為顯較控制組兒童為今 o

4. 行篇示範輿攻擊行為

(3)

觀察模仿而學習到攻擊行為,因此,在家庭中,父母若是經常應用體罰,以約束見童過錯行為時自 身先失去控制而爆發脾氣;或父母之間爭吵與打架,那麼父母無疑在示範攻擊行為,

Sears

(1

965)

發現攻擊性較強的見童,其父母在與子女相處時表現之攻擊行為較多, Eron 等人(1971) 亦發現 父母本身之攻擊傾向與見童在校表現之攻擊行為成正相關關係。 McCord

( 1961

)比較攻擊性強弱 兩組見童之家庭特質,發現前者之雙親間很此衝突較多。由是可見,父母平時之言談舉11::極可能成 為攻擊行為之楷模而為見童模仿之表率。 以上之結論均為根據西方學者研究所得之結論。至於我國見童,根攘筆者之研究在生活中,一 如西方見童,間樣的表現出攻擊行為(蘇建丈,民國 57年) ,然而決定其形成與發展之因素為何?不 能驟然以西方研究結果來推論,必須經由我國家庭中育見方式研究中探求之。目前國內學者所從事 的父母育見方式之研究僅母親任職對於育見方式之影響與父母態度與兒童創造力之關係二種(初正 平,民國 59年與民國 62年) .均未涉及育見方式與見童攻擊行為之關係,筆者以為此項研究深具研 究價值,其一,中國人的心理特質與行為深受我國文化傳統之薰陶,家庭實為見童行為社會化之重 要場所,父母育兒方式最能反映出一個國家之文化傳統精神與人生哲學,例如,中國人重視父母權 威,講究孝梯仁恕之道,家庭關係親密鞏固(楊國樞與李亦圈,民國 61年) ,因此,父母對于女之態 度較美國父母,更重視權威式之控制,管理嚴格,限制較多,壓抑攻擊表現(初正平,民國 63年) ,此種教養態度,對於見童之攻擊行為影響如何?如作有系統之科學研究,必能找出其獨特類型, 對於中國人之性格了解不無貢獻,同時亦能與西方育兒方式有所比較,以洞察文化之影響。再者, 今日社會上育少年犯罪與問題兒童滋事日趨增多,教育當局雖參謀求對策,然最基本者仍需探究兒 童攻擊行為之先前條件,研究育兒方式與兒童攻擊行為之關係,俾提供控制攻擊行為之可能途徑。 具體言之,本研究白的是利用問卷調查以了解我國家庭中父母普遍應用之育兒方式,分別研究 育兒方式中各變項與小學三年級兒童在校表現之攻擊行為間究竟有何關係'俾能考察西方學者所不 之結論是否同樣適用於我國之社會情墟,並探討有見方式各變項間的關係,以確定助長兒童攻擊行 為之育兒方式是否在我國自成一獨特類型 O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受試者乃一百一十一名國民學校三年級見童及其母親,其中男童五十名,女童六十一 名 o 受試見童乃選自台北市三所國民學校三年級班級,原計劃受試者一百五十人,但是其中僅一百 十一名受試見童之母親完成各項測量及問卷調查項目,具有完整資料,遂採納為本研究受試者。本 研究之所以選擇三年級兒童為受試者之理由有二,其一為研究方法使然,因三年級兒童之語文程度 始能了解社會關係計量及支伴提名方法之意義,再者,三年級兒童尚保持純真而不世故之態度,所 作之選擇較為可靠,同時亦較不受性別芝影響。

(4)

28

2. 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學報 (1)受試兒童行為之測量: A. 攻擊行為之測量:應用猜人測驗友伴提名之方式,會同一班級的見童相互援名。猜人測驗 共有十二則問題,其中除第一則與第十二則問題為社會關係計量,以衡量受試兒童在班級團體中之 社會地位之外,其他測量兒童攻擊行為之問題共有十項,每項問題之後,均列有該班級男女見童之 姓名,主試者逐題令受試見童,分別在男女見童名單上,闡選具有問題中描述之行為特徵之見童, 每題男女兒童名單上至少圈選一名,最多則無限制。個別兒童之攻擊分數決定於在該問題中受提名 之人數之多寡而定,但也於三個班級的學生人數並非相同,為求平衡班級人數之影響,遂將原始分 數變換為百分數,如是將該童之十項問題之攻擊分數相加再加以平均,所得之平均數,是為該受試 見童之攻擊分數。 友伴提名法是新近用以測量見童攻擊行為之方法,

Eron et al (

1971

)曾就方法本身從事信 度與效度之研究,十項問題故此間之內部相關為 0.69-0.87 ,見童之攻擊分數與每一問題間之攻擊 分數之相關為 0.86-0.93 ,教師評定與友伴提名分數間之相關為 0.41-0.63 ,由是可見其為相當可 靠之方法。 B. 兒童在班級團體中受歡迎度之測量:受試兒童在班級團體中受歡迎或受排斥之程度,由兩 項社會關係計量問題予以測量,問題的型式是:在班上,你喜歡那些同學做你的好朋友與在班上你 最不喜歡那些同學做你的好朋友?受試見童必須分別在男女兒童名單 k圈選,至少一名,多則並無 限制,受試見童在班級團體中受歡迎及不受歡迎度,決定於受提名人數之多寡,一如攻擊分數一攘 的將原始分數轉變為百分數。 C. 性別角色表同之測量:為求了解兒童男性化或女性化程度與其攻擊行為間的關係,特別踩 用一簡單之男性化一女性化量衰,內包含有 18項男女所經常從事的活動,由受試見童分別選擇其所 願意從事的活動,選男性化活動者給負一分,選女性化活動者給正一分,然後將原始分數轉變為等 級,等級分數愈低表示愈男性化,等級分數愈高愈女性化。(陳麒麟 民國61年〕 (2)育見方式及態度之測量 A. 育兒方式之測量:本研究為求了解母親於日常生活當中對待兒童的行為方式與兒童攻擊行 為之關係'係參考 Eron

et

,

al

(1971) 所採用之 Rip

Van Winkle Child-Rearing Questionnaire

改編而成。此間卷原包括 286 則問題,具有41個變項,分別歸納為家庭中增強攻擊行為,激發攻擊 行為,見童表同及家庭社經水準四大因素。 RVWCQ 具有若干特色,第一,問卷係基於學習論之 原則而編製,第二,問卷中浪u 量之變項均為父母的直接行為,而構成為兒童攻擊行為之刺激因素者 ,第三,問題均有事先準備好的明顯答案,詢問者只要按照答案間選即可,簡單而省時。筆者在參 考此間卷之餘,已將不適用之問題刪除,共得99題,分為下列數項因素。 a. 兒童在家中之攻擊行為強度:在問卷中包括了測量受試兒童在校攻擊行為強度之十則問題, 由主試者詢問母親,受試兒童在家庭生活中是否亦表現相同之行為方式。

(5)

b. 懲罰之嚴厲度:此量表包括四則問題,兩則問題係受試見童針對父母表現攻擊行為時,母親 是否採用所列之懲罰方式,兩則問題係針對手足或友伴表現攻擊行為時,母親是否採用所列之懲罰 方式,每則問題均列有六項懲罰方式,其嚴厲度分為高、中、低三等級,間等級嚴厲度之懲罰方式 各有兩項,懲罰嚴厲分數,則祖母親對該 24項懲罰方式之反應而定,將母親問答「是 J 之懲罰方式 之等級相加,其總分郎為懲罰之嚴厲度,分數愈高表示懲罰愈嚴厲。 C. 體罰之應用:在上述之量表中,共有四種體罰方式,以測量母親是否應用體罰或應用的次數 之多寡。 d. 懲罰之不一致性:此量表包括五則問題,詢問父母之間之懲罰態度與行為是否一致,或父母 本身各自的懲罰態度與行為是否先後一致。 e. 母親之限制:限制量表共包括四則問題,詢問母親是否對於見童在家庭中的活動、飲食及日 常現則都嚴加限制,得分愈高表示限制愈嚴。 f. 母親之拒絕:拒絕量表包括九則問題,可由母親是否滿意於受試見童目前之行為、母親對受 試兒童行為之情緒反應及對其攻擊行為之抱怨程度以測定之。綜而言之,母親對於受試見章之行為 愈不滿意,厭煩情緒愈強,情極批評愈多,表示拒絕度愈高。 g. 母親對見童攻擊行為之抱怨:本量表包括七則問題,詢問母親在見童表現攻擊行為之後是否 具有容忍或厭煩之抱怨態度,低卦表示愈能容忍,高分表示抱怨愈多。

h. 一般抱怨:本量表包括七則問題,詢問母親對於見童一般行為滿意的程度。高分表示抱怨多

,低分反之。 i. 母親之關注:關注量表包括七則問題,詢問母親是否關心注意兒童的心理需要及生活細節, 得分愈高表示母親較為關注,低則反之。 j. 母親應用見童羞恥心傷害兒童自尊之程度,此量表共包括兩則問題,即母親是否當眾或外人 懲罰受試見童。 k. 父母不和諧:父母不和諧量表包括十則問題,由父母對於見童之管教、處理事務、金錢管理 、交友、刺用閒略之意見是否相左,以及夫妻學執等項目測量之,高分代表矢母不和諧,低分反之 1.見童罪感表同強度:罪感表同強度係指受試見童觸犯成人訂定之行為準則或犯了過錯之後, 所表現之罪感或歉疚感強度,來測量見童道德良知內在化程度,此量表共有七則問題,得分高表示 道德良知內在化程度高,得分低則反之。 m. 母親本身之攻擊傾向強度:此量表包括十二問題,用以測量母親本身之攻擊傾向。得分高 表示母親之攻擊傾向愈高。 n. 母親對受試兒童之教育期望:即母觀期望受試兒童接受教育之程度。 O. 家庭之社盤水準,參照台北見蘆心理衛生中心應用之分類標準'按照受試見童父親之職業及

教育程度為標準,分為五等級,1.專業額, 2. 半專業及行改經理人員, 3. 熟練技工及中級行改佐理

人員, 4. 一般工匠及下級行改佐理人員, 5. 體力工人。

(6)

30

教育心理學報 p. 母親教育程度 q. 父親年齡 r. 母親年齡

s. 子女人數

t. 受試見童排行順序 u. 父母結婚時間之長短

B. 父母態度之測量:測量父母態度之間卷係採用初正平民修訂 Schaeffer 與Bell之PARle

Par-ental Attitude Research Instrument)

0 PARI共有問題六十則,分為三項因素 O

a. 專權控制態度,包括母親對於受試見童行為之控制,助長見童之依賴行為,壓抑攻擊行為, 干涉,及父母之權威神明化等。 b. 敵視與拒絕態度:包括婚姻關係之衝突,母親對待子女急躁嚴厲,及拒絕本身之主婦角色等 項。 c. 民主態度:包括母親在家庭中以平等態度對待子女,親子之間同舟共濟精神,以及鼓勵子女 發表意見等項。 3. 程序 (1)學校中受試見童各種行為之測量以團體方式進行之,以班級為主,但由主試者分別解釋由受 試者還題罔答。 (2)家庭訪問:育見方式調查則以個別方式進行之,自筆者及男一受過訓練之助理人員,分別前 往受試兒童之家中,訪問母親,按照問卷之順序一一詢問,記錄答案,至於PARI 問卷則待育見方 式調查完畢之後,送交受試兒童之母親自行填寫,然後由受試兒童攜返學校,如遇不識字者,始用 唔談方式進行之。 三、結果之持析 1.憂試兒童在校所做測量之各項分數之平均數輿標準差: 本研究受試兒童在梭所做共四項測量為攻擊行為強度,在班級團體中受歡迎度與不受歡迎度, 以及性別角色表同等,現將其平均數與標準差列表如下: 表一 受試見童攻擊分數、受歡迎度、不受歡迎廈、性別角色表同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一覽表 男N=50 ·女N=61

數|三云云-Ei 不受歡迎度|性別角色表同

合計|男女合 1 男女合|男女合

qd 月 tE nyqLE n凹, i ﹒ 可i ﹒唔 1

87-A

9Ha4 月t-nu

QULPA-d

10-p

一紳

AU 可i E 可 -1iE

M

t

30. 值 27.5229.05

21.50 21.65 21.56

0.82

15.88 15.57 15.71

13.85 14.12 13.94

0.12

9.98 29.39 20.65

6.07 5.12 1

1.

17

17.98**

(7)

由表一之結果看來,受試見童在校經友伴提名方法所得之攻擊卦數,平均數為 9.93 '男女見童 攻擊分數之平均數分別為 10.73 及9.28 '其間差異並未達統計之顯著水準'縱然如此,上述之結果 仍然顯示出男多於女之一般趨勢。 性別因素亦非影響受試見童在班級團體中受歡迎或不受歡迎之因素,但是受試兒童選擇最喜歡 做好朋友的人數顯著的較選擇最不喜歡做好朋友的人數為多。 至於性別角色表岡方面,三年級的學生,無論男女見童都已相當的男性化或女性化,能修選擇 適於自己性別角色的活動。 2. 攻擊行為與兒童之社會地位及性別角色表同之闢係: 本研究為求了解見童在校表現攻擊行為之多寡是否會影響其在班級團體中之地位,以及與其性 別角色表同之關係究竟如何,特別以這四種變項間之相關來探討分析,其結果詳見於表二。 表二受試兒童在校攻擊分數 (Pd 、受歡迎度 (P

2

)、不受歡迎度 (P

s

) 及 性別角色表間分數 (P

4

)間之相關臣陣 項 自

PS

P

4

PI

1.00

一0.11

0.66**

-0

.14

1.00

一0.45料

0.74**

-0.04

(受試見童在校攻擊分數) J口』

1.00

-0.29 料

0.71**

-0.10

P

2 男 一0.57料

0.12

女 -0.65 料

0.06

(受試見童受歡迎度) l口L -0.62料

-0.03

PS

男 一0.13 女 一0.01 (受試見童不受歡迎度) 且口比

-0.04

P

4 男

1.

00

1.

00

(受試見童性別角色表同分數) i日>..

1.

00

**P<O.01

由表二之結果顯示,受試見童之攻擊分數與其在班級中之不受歡迎度成顯著之正相關關係。換 言之,無論男女合併或分開計算,受試見童在班級中表現之攻擊行為愈多就愈不受歡迎。此乃由於 本研究所測量之攻擊行為,均為在社會情境中,表現傷害他人或將嫌惡及敵意加諸於人的行為方式 受試見童如在學校班級團體中,表現此類的行為愈多,自然使遭受攻擊的見童感到不快,進而對其 產生排斥或表現不被歡迎之態度。至於就受試兒童之攻擊分數與其在班級中受歡迎度之關係來君, 女童方面,兩者之間成顯著之負相關關保,但是說男童而言,兩者間的關係,雖符合負相關之趨勢 ,但並未達統計之顯著水準,此可能係由於攻擊行為被若干男童視為男性化象徵所致。 截住別角色表同與攻擊行為闊的關係而言,男女兒童應有所不間,一般而言,社會上較能容忍

(8)

32

教育心理學報 男童所表現之攻擊行為,甚而將之祖為男性化象徵'果然如是的話,愈男性化之兒童所表現之攻擊 行為應愈多。至於女童方面,一般態度恰巧相反,傾向於抑制女童之攻擊行為,因此,女性化愈低 的女童,其攻擊行為應愈多。由表二之結果看來,無論男女兒童,兩者間之相關雖有此趨勢,但均 未達統計之顯著水準。 3. 要試兒童在校攻擊分數與在家攻擊分數與之闢係: 受試見童在控之攻擊分數由友(半提名而得在家之攻擊分數則以根攘母親報告而得。由表三之結 果顯示,兩者之間並無很顯著之相關關係'當男女兒童合併計算時及單獨計算女童部分時,相關係 數各為0.17及0.21 ,僅達 0.10之顯著水準'因此不能確定兒童在家中表現攻擊行為之多寡,對於其 在校攻擊行為之影響,亦不能自在家表現之攻擊行為來預測在校攻擊行為之多寡。由此可見攻擊行 為乃與情境有密切關係之行為方式,情境之間並無很高之一致性。 4. 母親育兒芳式與兒童攻擊行為之闢係: 表三與表四所列乃母親報告之育見方式各變項與受試兒童在授與在家之攻擊分數之相關係數, 現逐項分別說明於下。 (1)母親之懲罰與見童攻擊行為之關係: 本研究中關於母親之懲罰部分,包括懲罰嚴厲度,體罰之應用,以及懲罰之不一致性三個變項

0.02

0.02

0.02

0.68**

0.60**

0.65**

(母親之懲罰嚴厲度) 項

P

l

X

2

Xl

,此三變項與兒童攻擊行為之關係,以及各懲罰變項間之相關見於表三。 表三 母親懲罰嚴厲度、懲罰之應用、懲罰不一致性與受試見童攻擊分數相關表

目\

Pl

:

Xl

I

X2

I

X

s

I

X~

|

1.∞

0.13

I

0.25

I 叫2

I

一間

女1. 00 I

0.21*

I

0.33料 I

0.18

0.04

〈受試見童在校之攻擊分數) 合

i

1.00

i

0.17

I

0.27料

I

0.13

I

O.的

男 I 0.36料 I

0.27

0.24

女 I

I

0.44料 I

0.27*

I

0.19

(受試見童在家之攻擊分數〕

:

I

0.40料

I

0 訂料

I

0 甜

Z

1 合 男 一0.10

X

s

女 一0.04 (母親體罰之應用〉 i且L 一 .008 男

1.

00

X4

1 趴∞ (母親懲罰之不一致性) d日a‘ 1.∞

*O.05>P>O.

0l

**P<O.Ol

(9)

表回 家庭中激發見童攻擊行為因素與見童攻擊行為之相關係數表

項目 I

Pl I xli X5 I X

6

r X1--r XS I-X

I}

I

Xl;1

Xu

I Xu

0.34*

10.42料\0.15 10.45叫 0.171

0.22

Pl

(受試見童在男

.13'-0.05

0.19

校之攻擊分數) 女

.211

0.24 0.19 10.17

10.43料趴 30*

!-0.211-0.03

一0.08 A口

0.02

0.35料I~'~伊 0.13 :0.35料

0.241

0.24

0.11

Xl

(受試見童在女

0.09

0.46**10.44**10.的 0.52抖。 .17i 0.38料

0.22

家之攻擊分數) .L:>.

0.02 0.41**10.37**

,

0.10 10.44**1

0.20! 0.32**

0.18

XI'>。 母親之限制 女男

0.06

\0.12

\0.04 10.10

I

0.06\ 0.05

0.22

0.02

0.04

10.05

10.14ρ.10

1-0.131 0.01

分數)

.L:>.

0.12

.28**10.18 :0.87**1

0.23\ 0.33*

0.33*

X

6

(母親之拒絕女

0.44**

。 岫 l-I--hnulf叭"lhu

AUVAH

0.09

0.34**

0.23

分數) .L:>.

0.37** 0.13

,

0.82**

0.16

0.33**

0.29**

男 l

。 .25

10.64**

0.12

0.13

0.21

X

7

(母親對攻擊行女

0.10 10.80**

0.02

0.46**

0.15

為之抱怨分數) .L:>.

O.

咱16

:0.

刁72**

0.05

0.31料

0.18

口 男 i

0.52*

也* 0.05 0.02

0.18

X

s( 母觀之一般女

0.37**

一0.08

0.15

-0.06

抱怨分數) A口h

0.44**

一0.01

0.09

0.04

0.16

0.32**

0.31**

X

I} (抱怨總分) 女

0.06

0.47**

0.20

A日、

0.10

0.40**

0.26峙

0.16

0.13

X1

0 (母親之關注女

0.09

0.17

分數) i口L

0.12

0.14

男 一0.03

Xu

(母親之羞恥女

0.17

分數) l日斗

0.07

Xu

(父母不和諧女

分數) l口』 4

*0.05>P>0.01

**P<O.Ol

A. 懲罰嚴庸度與見童攻擊行為:母親懲罰之嚴厲度是由母親是否應用懲罰量表中所列之廿四 項懲罰方式來確定﹒筆者為確定上述之懲罰方式,事先經過預測,訪問了三十位國校三年級兒童之 母親,詢問他們若是其子女對其粗魯無禮或向其發脾氣時,或毆打罵人時,所採用之懲罰方式為何 ,然後將三十位母親之反應經整理之後,挑選出最常應用之懲罰方式,再請這三十位母親,按照七

(10)

34

教育心退學報 等級量漠,評定每一懲罰方式之嚴厲度 F 根攘評定結果,取其中數為該項懲罰之嚴厲度。萬分成為 三個等級﹒ 3表示高度嚴厲(但括嚴厲度在 5以上之態前) .2表示中度嚴厲(包括嚴厲度在 3-5之 間的懲罰〉心表示低度嚴厲(包括嚴肅度都以下之懲罰〉。因此,棍讓母親之作答,即可計算出 其懲罰之嚴厲程度。 由表三之結果君來,母韓懲罰兒童攻擊行爵的 :Ji式愈加儼厲﹒受試見童在較之攻擊行為表現愈 強 r=0.27

P<0.01

.此種趨勢尤以女童較為關顯r=O.33 P<0.01 。母親懲罰嚴厲度與男童在校

之攻擊行為表現,雖亦戲正相關撞勢,但並朱建統計之顯著水準。而母親憊罰之嚴厲虛與母親報告

受試兒童在家之攻擊行為表現之間則成顯著之正相闕,且無論男女均達

0.01之顯著:*擊。據此可知

母親懲罰嚴厲度與見童攻擊行為之正相關關係以女童較為種定,此種現象可能係由於母親對女畫之 懲罰較為嚴庸之故a 根接研究結果顯示母親對男童懲罰之嚴厲度平均數為25.32. 女童則為29.07

兩者闊的差異連0.01之顯著水準。 B. 體罰典受試兒童之攻擊行為:表四中顯示,母觀體罰廳用之多寡與兒童在校攻擊行為表現 之間沒有顯著之相關,但均與受試兒童在家攻擊行為表現之間有顯著之正相關闢係r=0.27

P<O.

01

·其中尤以與女童在家攻擊行為間之關係較為顯著 r=0.27 P<O.OI. 典男童之間相關僅違 0.10 z顯著永準。 c. 懲罰不一致性與兒童攻擊行為:父母在約束兒童時,若是雙方的態度不-致,或文母本身 先後態度不一,不能堅持自己之原則,或是寬般不等,必定影響懲罰之教果。因此,為求了解此項

因素與見童攻擊行為間之關係'特別在問卷之中設計六則問題,以割暈父母懲罰不一致超度,與受

試見童攻擊分數之相關闢係,結果發現父母懲罰不一致仍然僅與受試見童在家攻擊行為表現之間成 正相關係 r=0.21 P<:0.05 。

此外表三中文顯示,懲罰不一致性與兒童在控攻擊行為間並無顯著闢係﹒但若將懲罰不→致性

分數(男 M=9.20 SD= l.自;女 M=9.ωSD= 1. 67) .按其平均數上下 0.5 標準差為基準, 分為高度、中度及低度不一致性,三組,然後求各組見童攻擊分數之平均數,結果如表五。 表五 父母懲罰不一致度與受試見童在控攻擊分數一覽表

父母體研致度 I--~--I~---- 竺 一

N

M I N

M

高中低

phupon 習

,

inA

13.39

10.47

7.03

月dFDAU 吋i 丹 An4

9.72

8.86

8.24

由上表可見無論男女見童均顧示出相同過勢,父母懲罰愈不→致,呼受試兒童之攻擊分數嘉愈高 .此種趟勢尤以男童較為明顯。 (2)家庭中激發兒童攻擊行為之因素: 由上述之結果看來,母親之懲罰的確是見童挫折來暉,其欽果乃激發而非抑制見童之攻擊行為 。然而除懲罰之外,在家庭氣氛中,尚蘊育著其他挫折因素,本研究所探討者計有,母親之限制,

(11)

拒絕態度,母親對攻擊行為之抱怨,一般抱怨,拒絕總分,母親之缺乏關注,母親之蓋悔,父母不 和諧等項,茲將這些因素與見童攻擊行為間的相關係數及其故此間之相關係數列表如表四。 A. 母親之拒絕態度與受試兒童攻擊行為之關係:本研究中測量母親拒絕態度之量衰,計有三 個 'M拒絕、對見童攻擊行為之抱怨,以及對一般行為之抱怨。換言之,拒絕量表中,蝕了包括母 親對於受試見童生活起居行為之稱極評價、母親對其行為之厭煩情緒反應之外,尚包括了母親對於 受試見童攻擊行為之抱怨與不滿,及一般性之抱怨與不滿。 由表四之結果看來,此三項因素與見童在校攻擊行為表現之間有顯著之正相闕, (拒絕 r

=0.

25 ,對攻擊行為抱怨r =0.27' 一般抱怨 r

=0.30' P <0.01

)。再就與受試見童在家攻擊行為之 關係而言,則除了一般性抱怨之外,其餘兩項間之相關均達0.01之顯著水準(拒絕r =0.41對攻擊 行為之抱怨 r =0.37) 。 由於此三項因素分別與兒童之攻擊行為表現之間有顯著之相關,而母親之拒絕分數與對攻擊行 為之抱怨間相關亦相當顯著,因此,將此三項分數合併為抱怨總分。由表四中顯示,抱怨總分不但 分別j與拒絕、對攻擊行為之抱怨及一般性抱怨之間具有顯著性相關,而且與受試兒童在校與在家攻 擊為行表現之間之正相關關係,更趨於顯著種定,因此,此三量表之總分較任何單量表,更能代表 母親對兒童行為之消極評價與拒絕不滿態度。 B. 母親當著外人羞辱見童之程度與其在校攻擊行為表現之間,無任何明顯關係,但是卸與受 試見童在家攻擊行為表現成正相關r

= .32 P >0.01

,換言之,母親若是經常當著外人羞痔見童, 傷害其自尊,見童之攻擊行為愈強,此種趨勢尤以女童較為明顯。 C. 至於母親對於兒童行為之限制,母親缺乏關注與父母本身不和諧等因素與受試兒童之攻擊 行為表現均無明顯關係。 根攘本研究結果,家庭中激發見童攻擊行為之因素,僅在於母親拒絕的態度,郎對兒童有消極 評價,不滿抱怨等行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究竟是母親的拒絕態度,助長了攻擊行為,抑是攻擊 行為增加了母說的不滿與拒絕態度,實際上兩者乃惡性循環,五為因果的。 (3)表同與受試兒童攻擊行為之關係: 表同與受試見童攻擊行為間的關係﹒至少可由兩方面來分析。第一兒童將成人行為標準內在化 程度,見童愈是透過表同歷程,吸取成人之行為準則,應、愈能表現自持力量,控制攻擊行為表現。 第二,父母本身如能現身示範,成為兒童之行為典範'兒童則可透過表同歷程而學習之,因此父母 本身攻擊行為傾向愈強,見童之攻擊行為應愈多。本研究為探求其閉關係究竟如何,遂設計三個量 素,來測量見童之表同變頃,其中,罪感表同與性別角色表同乃成人行為標準內在化之指標,父母 本身攻擊傾向之多寡以確定其行為示範作用。茲將此三量表中得分與兒童攻擊分數問之相關,列表 如下(見表六)

:

自表六之結果看來,見童之罪感表同雖與其在校之攻擊行為表現之間無任何顯著關係。但是均 與受試見童在家攻擊行為表現之間有顯著之負相關 r

= -0.21

P

<0.05 。由此看來,受試兒童將 成人行為標準內在化程度愈高,做錯事後罪感愈強,愈能有彥抑制在家攻擊行為表現。但在母親不正

(12)

36 教育心理學報 表六 表同項目與受試見童攻擊分數相關表

PI

,

Xl

I

XIS

! 1 . O O |

1.

00

1.∞ |i

項 男女合

分 擊

校 在

I

paf 、

男女合

分 擊

1

X(

XI3

(受試兒童罪感、表同分數) p壘 (受試兒童性別表同分數)

X

I4

〈受試見童母親攻擊向傾強度)

0.13

0.21

0.17

男女合男女合

一0.16

-0.01

-0.07

一0.14

0.03

0.04

0.15

-0

.16

一0.01

1

P

4

一[

X14

一0.19 -0. 鈞 一0.21*

0.02

-0.08

0.02

0.15

-0

.15

0.06

0.14

0.03

-0. 的 一0.01

-0.09

-0.06

一0.27

0.04

0.09

1.00

1.00

1.00

*O.05>P>0.01

場之情境中均未能發揮同樣妓果。 至於性別角色表同,及父母本身之攻擊傾向與受試兒童攻擊行為之間本研究中均未發現任何關 係。 5. 母親之管教態度與兒童攻擊行為之闢係: 本研究曾應用PARI來測量母親之管教態度.PARI問卷中分為三大因素﹒師專權控制IJ(X26) '敵說與衝突(

X27)

·及民主態度(X28 )。此三項因素與受試兒童攻擊行為表現並無一致關係 。其中,僅母親之民主態度與受試女童在技攻擊行為表現有顯著之負相關r

= -0.31

P <0.01 •

換言之母親若持民主態度,鼓勵其女兒表現意見,女童在校之攻擊行為表現較少。其次,若是母親 對自己之角色採敵視與衝突態度,婚姻有衝突,易怒,則受試見童在家攻擊行為表現亦較多(

r

=

0.21

P <0.05)

·此種趨勢尤以女童最為明顯(

r

=0.26

P <0.05)

.至於男童部分,雖然亦 顯示出同樣趨勢,但其間相關係數並未達統計之顯著水拳,詳見表七O 言是七 母親管教態度與受試兒童攻擊分數之相關表

目(在校之攻擊分數!在家之攻擊分數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iZL 立

l

女人一台

X26(母親專權控制l態度)

I

0.03

t

-0.03

0.01

0.22

I -0.03

I

0.07

X27(母親敵視與衝突態度):

0.19'

--0.09

O.但

0.20

0.26川

0.21*

X似母親民主態度)

:

0.13

I

-0.31*

I

--0.12

1

0.13

0.12

I

0.18

*0.05>P>0.01

**P<O.Ol

(13)

6. 家庭背景輿受試兒童攻擊行為間的關係: 本研究中家庭背景方面之變項包括:家庭社經水準'母親是否在外任職,父母教育程度,籍貫 ,父母年齡,手足人數,產序及父母結婚年數等,這些變項與兒童攻擊行為之關係,詳見表八。 (1)家庭社經水準,:本研究會按照中國兒童心理衛生協會之職業分類標準﹒將受試見童之社經水 準分為五個等級,等級愈低者表示社經水準愈高。然、後以系列相關法求家庭社經水準與受試兒童攻 擊分數間的關係。由表八結果中顯示,家庭社經水準與受試見童在家攻擊行為表現之關係較為顯著 、來自低社經水準家庭之受試見童,其在家之攻擊行為表現較多,此種趨勢尤以女童更為顯著,至 於男童方面,雖有相同趨勢然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惜未達統計之顯著水準。 (2)父母教育程度:表八之結果顯示,受試見童在校攻擊行為表現與父親教育程度之間的關係遠 較與母親教育程度之間的關係篇大。一般言之,父親教育程度愈高受試見童在校攻擊分數亦愈高, 表八家庭背景變項與受試見童攻擊分數之系列相關係數表 在校攻擊分數 在家攻擊分數 項目

(N=3)i(NA1)|

合男!女|合

家庭社經水準

0.05

I

0.05!

0.03

0.23

I

0.25川

0.24*

父親教育程度

一0.59料

0.36*

i

0.2昕一0.18

I

0.16

I

-0.11

母親教育程度

0.09

一0.07

I

0.37

0.06

I

-0.2伊

一0.16*

母親任職

0.08

I

-0.01

I

0.01

I

-0.11 一0.11 一 0.11 籍貫 0.35*

I

-0.05

I

0.26*

I

0.30*!

0.32*

I

0.16*

子女人數

-0.03

I

0.13

I

0.05

I

0.01

I

0.23

I

0.10

排行順序

一0.03

I

0.03

I

-0.03

一0.03

I

0.16

I -0.04

父親年齡 0.24 一0.01

I

0.10

0.16

I

0.12

I

0.14

母親年齡 一0.02

I

-0.19

I

-0.11

i

-0.27

I

-0.昕一0.16*

父母結婚年限

0.04

I

-0.02

ω1-ω

-0.05

一仙

*0.01<P<0.05

**P<O.Ol

但若將男女童在校之攻擊分數,分別與父親之教育程度求相關時,兩者之間卸有很大的不同,例如 父親的教育程度愈低,男童之在投攻擊分數愈高,女童則恰巧相反,父親教育程度愈低,其在校攻 擊分數亦愈低。 至於母親之教育程度與受試見童在家攻擊分數之間,成一致而顯著之負相關關係,換言之,母 親之教育程度愈高,受試見童在家之攻擊分數亦愈高,此種趨勢尤以女童為明顯。 (3)母親在外任職與見童攻擊行為之間並無明顯關係'但均顯示出任職的母親對於見童在家攻擊 行為之報告,有傾向於偏低之趨勢,其所應用之懲罰嚴厲度較一般無職業在家之家庭主婦為低,亦 較傾向於少用體罰。此外,由於任職母親與受試兒童相處時間較少,故而較能容忍見童之行為。 (4)籍貫:表八中顯示,外省籍兒童每論在校或在家攻擊行為表現均較本省籍見童為今。

(功于女人數,就家庭中子女人數與兒童攻擊行為之關係來君,除了男童方面,兄弟姐妹人數愈

袋,在家攻擊行為表現愈少之外(

r

=

-0.27 0.01< P <0.05)

,其餘均無任何關係。

(14)

38

教育心理學報 (6)受試兒童之排行順序,父母結婚年限等因素與受試兒童攻擊行為表現亦無任何關係。 四、討論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母親育兒芳式與態度對於見童攻擊行為之影響,茲根據上述之結果分別 討論於下: 1.懲罰興兒童行為之間係: 求研究之懲罰變項包括懲罰嚴厲度,體罰之應用,以及懲罰不一致性三部分,根據表三結果顯 示,懲罰嚴厲度與受試見童在校與在家之攻擊行為表現成顯著之正相關關係,本研究結果與過去

Sears ( 1957) • Eron et al ( 1971

)以及Yarraw

( 1968

)等人之結果均相符合,由此觀之,不論 文化傳統之差異如何,嚴厲的懲罰的確是激發攻擊行為之先前條件。至於母親應用體罰之多寡與見 童攻擊行為之關係'不若懲罰嚴厲度那樣一致,僅是母親應用體罰次數愈多,受試見童在家攻擊行 為表現亦愈多,此項結果與 Sears

( 1957

)之結果相蝕,但本研究所不開於他人者,是母親應用體 罰之多寡與見童在校攻擊行為表現之間並無關係。 Eron

et al ( 1971

)會發現三年級見童在技攻擊 行為表現愈多,其母在家約束兒童時應用之體罰愈多,本研究雖亦顯示出相同趨向,但惜相關係數 未達統計之顯著水準。 2. 家庭中激發兒童攻擊行盾之因素: 根攘本研究發現,家庭中激發兒童攻擊行為之因素以母親之拒絕態度最為重要,母親之蓋博次 立.J!:\:項結果與 Eron

et al ( 1971

)之結果相比較,亦大致雷悶。但是就兩者之關係而言,究竟是 母親之拒絕態度構成兒童之挫折,進而激發了兒童之攻擊行為,抑是見童之攻擊行為增加了母親之 不滿、抱怨與拒絕態度,尚待進一步研究,根據本研究之經驗,此兩者間的關係,很可能是惡性循 環,互為因果的。

Sears ( 1957

)會發現母親對兒童行為之限制,缺乏關注及父母本身不和諧等因素均與兒童之 攻擊行為有顯著之正相關關係,而本研究結果卸未能誼賓Sea rs之發現。但與 Yarraw

( 1968

)及

Eron

(1971) 等人之結果相符合。 Yarraw 等人以父母對兒童之限制程度、對見童依輯行為之懲罰 、及冷漠之親子關係為挫折指標,研究其與兒童在校與在家攻擊行為之關係而未得任何顯著結果, Eron 等人操作定義中之激發因素,包括拒絕、缺乏關注及父母本身不和諧三項,結果其與見童攻 擊行為間立顯著正相關關係亦限於父親與女童立間而已。筆者以為,此種現象可能有兩種解釋,一 方面係父母對見童行為之要求與控制較為嚴格,或揉較冷漠態度,但只要作風一致貫橄始終,見童 自然習慣於父母之管教方式與態度,並不構成挫折來源,況且父母間不和諧,對於子女管教態度不 一致,對交友、休閒活動、金錢管理方面意見不合,未必為三年級見章所能覺察,在家庭中夫婦衝 突乃很尋常之事,除非值此間的衝突已白熱化,導致離婚地步,否則亦不致構成見童之心理威脅, 由此看來,這些變項可能並非良好之挫折指標,另方面,單就本研究而言,母親答案之真實性亦值

(15)

得考憊,因為中國人乃恥感取向民族,行為受社會認可性之影響特別大,其反應可能做了若干保留 而影響及研究結果,此點亦可由母親對於 PARI 之反應得到證賞,因為具有敵視與衝突態度之母親 ,其見童在家攻擊行為表現確實較多。 3. 罪感衰間與兒童攻擊行為芝闢係: 本研究結果顯示,兒童之罪感表同與兒童在校攻擊行為表現之間並無明顯關係,此項結果與

Eron ( 1971

)等人之結果不相符合, Eron 之研究結果發現兒童罪感表同與見童在校攻擊行為表現 之間有顯著之負相關關係(女 r =-0.28 、母 r

= -0.28

P

<0.01)

,但就本結果君來,見童之 感罪表同除與見童在家之攻擊行為表現成顯著之負相關以外,其餘雖亦呈現負相關之趨向,但均末 達統計之顯著水準。因此未能誼賞,若受試見童犯錯之後,勇於認錯與道歉,便具有高度之自恃力 量,能修控制j 自己之攻擊行為。 4. 性別角色表問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 理論上性別角色表同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男女兒童應有所不間,此乃由於男女見章所經社 會化歷程有所不同,社會上較能容忍男童之攻擊表現,甚而將之視為男性化表徵'至於對待女童之 態度則恰巧相反,傾向於抑制攻擊表現,事實上本研究結果亦證實母親對男童攻擊行為之懲罰嚴厲 度不及對女童者嚴厲(男=25.32 、女 =29.07 、 P

<0.01)

,由此觀之,愈傾向於男性化之男童與 女童所表現之攻擊行為應、愈強,

Eron et al ( 1971

)會發現類位結果,郎見童在校攻擊行為與女性 化之間成顧著之負相闕,本研究結果卸未能發現相同關係。 5. 父母本身行厲示範對於兒童攻擊行為之影響: 本研究曾以母親本身攻擊傾向與見童攻擊行為間之相關來探討兩者闊的關係'結果未能發現兩 者之間有一致性關係存在,此種現象,一方面可能是由於本研究中僅以母親為研究對象,而男童與 父親間之表同較母親為顯著 (Eron

1971

)。另方面本研究亦未能發現母親攻擊傾向與女童問攻擊 行為間之表同關係,這可能是由於民族文化因素之影響,我國人傾向於壓抑攻擊傾向,表現出自責 而非攻擊他人之類型(黃堅厚,民國 58年) ,因此母親為表現個人的容忍與寬厚而左右了其反應, 多未能真實流露其攻擊傾向,今後,此額之研究似應探用投射性質之測驗為宜。 6. 家庭背景與兒童攻擊行眉之闢係: 本研究顯示,若干家庭背景因素,諸如籍貫、家庭社會水準及女母教育程度等與受試兒童在校 或在家之攻擊行為表現有密切之關係'其中,尤以受試見童之籍貫變項最為明顯。表八中顯示,外 省籍之受試見童,無論在校或在家中,所表現之攻擊行為都遠較本省籍之受試兒童為多,此種現象 顯示出外省籍之母親與本省籍母親在管教子女之基本態度與方法有所不同,外省籍母親對於于女之 攻擊行為較為容忍,採用較為放縱之管教態度,因此其子女較敢於表現其攻擊傾向。

(16)

40

教育心理學報 家庭之社經水準愈低,受試兒童在家之攻擊行為表現愈多,此種趨向,乃由於低社經水準家庭 母親,本身教育程度亦低,對於子女之行為抱怨亦多,紀律或懲罰亦傾向於嚴厲,體罰次數較多, 因此家庭中激發攻擊傾向之因素自然亦較多。 父母教育程度與受試見童攻擊行為間之關係分歧而不→致,因此解釋起來頗為困難。 在家庭背景因素中﹒父母之年齡,結婚久暫,受試見童在家庭中之排行順序等與受試見童之攻 擊行為間多無顯著之關係。 7. 母親曹教態度與兒童攻擊行厲之闢係: 母親之管教態度自必影響其育見方式,與見童之攻擊行為應有預期之關係,倒如專權控制的態 度、對待子女較嚴厲,壓抑攻擊行為表現,見童之攻擊反應必較高,而母親之民主態度﹒容許見童 表現自己的意見,以平等態度對待子女,因此見童在家中受挫折之可能性較少,其攻擊表現亦應較 低,至於母親拒絕本身之角色,婚姻衝突較多,暴燥易怒無疑是激發見童攻擊行為之情境,但根據 本研究顯示,並未能完全證實上述之全部關係'母親之管教態度與男童攻擊行為間全無關係,與女 童攻擊行為之關係,雖較典男童之間稍為明顯,但並不穩定一致,僅母親愈具有民主態度,女童在 校攻擊表現較低,與母親愈具有敵觀與衝突態度,見童在家之攻擊行為愈強,此種趨向尤以女童最 為明顯。由母親管教態度與女童攻擊行為關係較為密切方面來推理,或許父親管教態度對男童之影 響可能較大,將來之研究倒可但括父親在內。 8. 母親育兒方古典兒童在校及在家攻擊行為闢係定比較: 本研究如其他研究同樣地發現,母親育見方式與兒童在家攻擊行為問之關係,較與見童在按攻 擊行為之關係為顯著,倒如,母親之懲罰嚴厲度、體罰、及懲罰之不一致性均與見童在家攻擊行為 表現有顯著之正相關關係,但與在校攻擊行為表現之閉,僅懲罰嚴厲度一項達統計之標準﹒其他變 項亦有此類似現象,此乃由於資料來源的問題,前者,育見方式與見童攻擊行為之資料均來自母親 ,後者,育見方式資料來自母親而見童攻擊行為則得自友伴提名。當資料來源不同時相關係數會顯 然縮小(

Yarraw

,

1968) 。事質上許多學者仍以為育兒方式與見童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的以資料 來源不同之設計較佳。 CEron, Yarraw 及 Becker)

9. 肯法本身之探討: (1)友伴提名法雖是一相當可靠的方法,顯然具有甄別受試見童攻擊行為高低之能力,但是本研究 結果顯示與三位教師評定之攻擊分數問之相關係數僅為0.22 0.25 及 0.29不及 Eron 之0.46-0.63 高,同時如就友伴評定與母親評定之攻擊行為與各育兒變項、家庭背景、及管教態度各變項之相關 係數之顯著性主相比較的話,母親評定位較見童之評定更為正確,三年級見童年齡街幼小,其判斷 能力可能不及母親深刻之故。

(2)育見方式之間卷,本研究所採用之育見方式問卷,係參考 Eron

et

al 之 Rip

Van Winkle

Child-Rearing

Questionnaire 改編而成,為求問卷暈素之效度,特別求各變項間之內部相關﹒並

(17)

與 Eron 等人之結果相比較,結果發現,有的量表,諸如,懲罰與拒絕等量表內各變項間之相關大 多相當顯著,但激發攻擊行為之各變項間,僅拒絕、母親之蓋煒、及父母本身不和諧之間有顯著相 關,而缺乏關注及限制與其他各變項之間沒有任何關係,至測量父母本身攻擊傾向之量表顯然並不 具有甄別之作用,由本研究結果看來,育見方式之研究,在方法上值得商榷之處仍然很多,問卷之 信度與投度很成問題, Yarraw 會縱覽過去育見方式與見童攻擊行為關係研究之結果,發現其間 之一致性並不高,而下結論說: I 目前育見方式研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測量工具本身之適當性問題 ,此乃今後研究者應努力之目標」。直接的問題太易受社會認可姓之影響,例如父母本身之攻擊傾 向似可嘗試採用 TAT 或 Rosenzweiz 之挫折情境測驗。 本研究僅對母親之育見方式與見童攻擊行為聞之關係,作探討研究,今後之研究似應包括父親 在內,因為今日家庭中管教兒童方面,多半是雙親之共同職責,父親往往是家中權威性之懲罰執行 者,亦為男童表同之主要對象,若包括父親在內,不但可以澄清許多育見變項與兒童攻擊行為間的 關係﹒同時亦可比較父母雙方影響之力量。 再者見童攻擊行為乃一受情境中多項因素共同影響之行為,本研究之設計僅就育見變項中個別 因素與見童攻擊行為之間作單獨分析,未能同時對其他因素有所控制,今後之研究應間時考膚多種 因素為宜。 五、結論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了解母親育見方式與見童攻擊行為間之關係。結果中顯示,西方學者之 研究結論部分得到誼實,例如母親育見方式中激發兒童攻擊行為之因素有三:第一懲罰,母親之懲 罰愈嚴厲,體罰應用次數愈多,見童之攻擊行為愈加強烈。其次是母親之拒絕態度,此類母親注意 所及者,僅是見童的缺點或急需改善之行為方式,予以消極評價,而忽略了見童積極可愛之一面, 母親既不滿意與抱怨見章之行為,自必少予以積極的鼓勵,多給予嚴厲之懲罰,結果既未能建立良 好行為方式,同時無形中鼓勵了攻擊行為之發展,此外,母親不顧及見章之自尊,當著外人蓋傳見 章,乃構成挫折之重要來源,因此見童之攻擊行為亦愈強。吾人既然了解此種家庭情境可影響兒童 攻擊行為發展,故父母與師長如欲控制及梢弱見童攻擊行為,自必減除家庭中這些因素方能奏殼。 本研究未能發現母親行為示範作用、兒童之性別角色及罪感表同與見童攻擊行為間有一致而顯 著之關係'此可能由於詛 u 量方法上的問題,問卷式之研究,母親之答案最易受社會認可性影響,研 究間主所以缺乏一致性之原因在此,改進問卷之型式但為當前此類研究最重要之工作。 此外,本研究一致顯示母親育見方式對於女童攻擊行為之影響較大,而與男童攻擊行為間關係 較少,因此今後之研究應包括父親在內,以探求父親育見方式與男女見童攻擊行為間之關係﹒以比 較父母間育見方式之效用。 本研究一如其他研究發現母親育見方式變項與見童在校攻擊行為表現之間具有顯著相關者較少 ,且缺乏一致性,其與見童在家攻擊行為間具有顯著相關者較多且具一致性,此乃由於後者資料來 源同出自母親,而前者乃由母親及京伴不同來源所致。

(18)

42

教育心理學報

本研究乃初步嘗試,在方法上未聽理想之處甚多,但嘗試之結果實已提供出寶貴之經驗,句作

為今後改進之依攘,希望將來能藉此進行更精細而周密之研究。

賽場,自

初正平:母親任職對學前見章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駐心理學系研究報告 第十二期, (民國 59年) ,第80-1∞頁。 初正平:雙親態度與幼兒之創造能力。中華心理學報,第十五期, (民國62年〉﹒第 10-25 頁。 黃堅厚:聽于間心理特質之相關研究。心理與教育,第三期, (民國 58年) ,第29-38 頁? 李亦園、楊國樞:中國人的性格 中央研究臨民接研究所【民國 62年〉 陳麒麟:學章之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研究 中原理工學脫心理系畢業論文(民國 61年〉 蘇建丈:學前見童攻擊性行為之研究。心理與教育,第三期, (民國58年〉﹒第 11-28 頁。

Ban

dura

,

A.

,

Ro路,

D.

,

and Ross

,

S.

A.

Transmi晶ion

of

aggression 出ro~

imitation

of 略gr個sion

model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間ial~妝"IIogy, 19倒p 峙虛叮令5~

Bandura

,

A and Walters

,

R.

Social

Le

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吵鬧ent.

New York;

Ho尬,

Rinehart and Winston

,

1963.

Buss

,

A.

H.

The Psychology of Aggressi

on.

New york: Wiley

,

1961.

Chasdi

,

E. H.

,

and Lawrence

,

M. S.

Some antecedent

'l

of aggression and effects of

fru-、 strition

in doll play

,

In D. M

cCe

lland

(Ed.)

SJudies in Motivation.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

1955.

Davi妞,

J._

R.

Th

e effects of previous training on

p個t-frustration

beha

Vi

or.

faun叫 ef

Abnonnal and

Soc

ial

~抄chology , 19詞,釘, 3ω-315.

Do

llatd

,

J. ,必曲,

L. W.

,

Miller

,

N. 且,

Mowrer

,

O. 且,

and Sears

,

R.

R.

F仰的trat伽

and

Ag/!1自s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聞訊 1939.

Eron

,

L.

且,

Walder

,

L. 0.

,

and

Lefkowi妞,

M. M.

Learning

01

Aggressibn in

Child"研﹒

Bos

ton: Little

,

Brown

a吋Co.,

1971.

Eron

,

L.

且,

Walder

,

L.

0. , τ'aigo,

R.

M.

,

and

Lefkowi妞,

M. M.

Soci

al class

,

parental

punishment for aggression and child

aggr凹sion.

Child

Devel,φment, 1明3,姐,倒9-助7.

Kahn

,

M. W.

The effect of severe defeat at various age levels on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mice. -

Jou

1"fla1

of

Genetic 內赫ology,

1951

,

79

,

117-13

1.

Lefkowi妞, M. 祉, Wa旭ers ,

L.

0.

,

and Eron

,

L. D.

Puni

shment

,

Identificatio

n,

and

ag-gression.

MeriU-Palmer

Quarter秒,

1963

,

9

,

159-175.

S阻rs,

:R.

R.

,

,島也aceoby,

E. E.

,

and

4.

vin

,

H.

Pattern ofChild Rearing.

Evanston

,

Ill.

Row

,

、 Peter的1'1,

1957.

(19)

antece-dents of aggression and dependency in young children.

Genetic

的Ichology Monogwp,拙,

1953

,

47

,

135-243.

Yarraw

,

M.

R.,

Campbell

,

J. 缸,

and Burton

,

R. V. Child Rear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

,

1968.

MATERNAL CHILD REARING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IN RELATION TO AGGRESSIVE

BEHAVIOR OF SCHOOL CHILDREN

CHIEN-WEN

Su

Bu

l1

etm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1975

,

8

,

25-44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pei

,

Taiwan

,

China.

ABSTRACT

One hundred and eleven children

,

50 boys and 61 girls

,

form three third grade classes

were rated for aggressive behavior by their classmates. Concurrently

,

the mothers of all

subjects were interviewed individually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hild rearing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lations between child rearing variables and aggressive scores

of subjects were evaluated by correlation with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With increased maternal punishment for aggression at home. there is increased

aggressive behavior of children both in school and at home.

2. Maternal rejection seems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instigation at home to

he-ighten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children both in school and at home.

Maternal shame

on children is another instigative factor.

However

,

the relation is held only for girls'

aggressive score at hom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nd are found between maternal

restrictivenlss

,

lack of nurturance parental disharmony and agressive behavior of children.

3. Mother's own aggressive behavior is not signifcantly related to the child's

aggres-sive behavior in school or at home as well as the child's sex-role identification. Besides

,

the child's internalization of parental standards seems not to be an important inhibitive

factor to suppress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children.

4. Children of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show less aggressive behavior than

chil-dren of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20)

ag-44

教育心理學報

gressive behavior of girls than that of boys.

6. Maternal authoritarian attitude toward childre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ir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However

,

mothers with democratic attitude have less

aggre-ssive girls in school

,

but same relationship is not held for boys. Mothers who show more

marital conflicts and refuse their home making roles have more aggressive children at

home.

7. There is a high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ild's aggressive score and his

social status in the cla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香港教育大學 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 聯席總監

2A 與健康、社會 關懷、個人與社 會福祉有關的結 構性議題. (4) 家庭問題,例

至於上

社會福利署 家庭及兒童福利科 高級社會工作主任 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兒童管養) 伍麗珍女士..

此種情況在弱智兒童猶為顯著,大部份弱智兒童的

識別懷疑受虐待兒童 及處理虐兒個案的原則..

• 該行為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已 造成的傷害及可 能造成的影響,而不是作出/不作出某行為的人 是否有 傷害兒童的意圖.. •

•虐兒行為是人們(單獨或集體地) 利用本身與兒 童之間權力差異的特殊地位 (如年齡、身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