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民教學評量與非選擇題之運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公民教學評量與非選擇題之運用"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公民教學評量與非選擇題之運用

D01:

I

0.6249/SE.20 16.67.2.09

收稿日期:

2016/2/25

修訂日期:

2016/3/28

接受日期:

2016/4/8

公民教學評量與非選擇題之運用

邱德悉*教師

團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近年來,每三年舉辦一次的 PISA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逐漸被人所熟知,這個由所有OEeD 會員國與其他 非會員國的夥伴國家共同執行,該計畫目的在評估各國完成基礎教育階段十五歲青少年 的閱語、數學和科學素養,檢驗青少年是否具備參與未來社會所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根據臺灣 prSA 國家研究中心的說明,所謂閱讀的素養,意旨產生閱讀行為的各種 情境。情境架構概括為:個人、教育、職業、公眾。由於題材取自生活中廣泛的文字訊 息,文本形式相當多元,例如:散文、敘事、論述、廣告文宣、官方文件或聲明、故事 寓吉、報告表單等。評量重點在於對文本訊息的擷取、發展解釋、省思與評鑑文本內容、 形式與特色。 在以閱讀為主要評量學科領域的2009 年 PISA 測驗中,臺灣學生閱讀能力的國際排 名,明顯差於數學與科學素養(閱續素養的國際排名為第23 名、數學素養為第5 名、 科學素養為第 12 名)。這個測驗結果顯示出我國教育忽視對閱讀素養的培養,以及當前 國民教育階段所面臨的矛盾。

實施九年一貫教育改革起,教育部開始推動多元人學、教育鬆綁,但在考試領導教

學的人學門檻之下,國中教育現場仍不斷輪迴著填鴨之事、排滿考試的課堂,乃至於今 日的十二年國教,理想、中的教育願景似乎還在政策擺盪與民意拉扯中間顯得模糊。然而 身為教育第一教學現場的教師,能夠做得看似有限,但能直接影響學生,在教學上做出 改變的也是老師。

筆者於民國九十九年至一百零三年間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

學系董秀蘭教授所帶領的社會領域非選擇題研究小組,在此期間與多名在職教師共同研 討、發展出公民科非選擇題的題型與評量基準。本文以筆者本身之研發過程的經驗出 *本篇通訊作者:邱德蔥,通訊方式 hishi kc@yahoo.col11 .tw 。

(2)

發,分享公民科非選擇題如何能有效的評量學生學習成效,並作為輔助培養閱讀素養及 表遑論述的評量工具。 一直以來,公民教學的重點除了學科知識之外,更重視公民蒙養的情意養成,甚至 是實際公民行動,但往往公民科的學習給一般民眾的印象大多仍是背誦類型的知識理 解,甚至老一輩者的思維仍停留在國中教育階段的《公民與道德卜認為公民教學就是 生硬八股的教條規訓。因此,要如何符應時代潮流趨勢,教授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讓學 生在校學習到的能力可以和真實生活情境連結,同時又需兼顧教科書知識,這些都成為 筆者執教以來不斷思考的問題。 接下來,筆者將用所設計的兩個非選擇題為例,例題(一)以核四公投為題材,例 題(二)以高雄後勁地區的中油煉油廠遷廠問題為材,說明非選擇題運用在公民教育的

意義與好處。

例題(一)

、 今天是針對「要不要興建核電廠」進行公民投票的日子,但外頭正下著傾盆大雨。 看到還賴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小明,媽媽忍不住提醒他趕快去投票。 媽媽 :f 投票時間只到四點,還剩一個小時,快去投票吧! J 小明: f 外面兩下這麼大,真不想出門去投票。」 媽媽 :f 公民投票的結果會影響要不要興建核電廠的政策,你不應該輕易放棄投票的 權利。」 小明: f 投票是公民的權利又不是義務,況且去投票的人那麼多,又不差我這一票, 而且這次公民投票的議題我也不太瞭解。」 媽媽: f 但若人人抱持著和你一樣的想法,那民主政治還能維持得下去嗎? J 問題一:民主國家的公民為什麼應該參與公民投票?請寫出兩項理由。 問題二:小明不想去投票的一個原因是他對公民投票的議題不太瞭解,民主社會的公 民可以從哪些管道來瞭解公民投票的議題?請至少寫出兩項具體管道。 例題(一)為評估型的題目,嘗試研發公民科非選擇題時,此主題很快就浮現在筆 者腦海中,一個民主國家,需要民眾有足夠的政治參與度才能展現出真正的民意,實現 主權在民精神,故本題以「公民為何應參與公民投票」為題,藉以讓學生評估並論述公 民應關心、瞭解國家重大議題的重要性。 公民科學習評量大多採用選擇題的題型,強調單一標準的正確答案,將社會運作的 方式限縮成為僵化的紙筆測驗 A 、 B 、 C 、 D 四個選項,不但完全無法回應現實社會生 活的變動,也減少了讓未來公民思辨的機會,缺少理解、分析、評價、表達的練習機會。 140 中等教育第 67 卷第 2 期

(3)

公民教學評量與非選擇題之運用 設計此題目的評量初衷,乃是希望學生在經歷政治範疇的公民科教學後,能夠回答 出現代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性,不但是在公民知識方面,必須對於公民投票相關制 度有所理解之外,還能看出學生在政治參與方面的情意態度。透過本題非選擇題的回 答,可以讓學生從自身理解去回答,瞭解到對於公民角色扮演,學生存在何種觀點,定 否具備足夠的成熟民主素養,以及能夠意識到民主社會中的每一個公民,在面對公共事 務決策時,所扮演的關鍵性與影響力。 關於龍門核能發電廠(簡稱核四)爭議,長久以來是臺灣民眾不斷爭論的公共議題, 也是懸而待解的難題,廢核四、停止商業運轉或歐用核四,這些都是選工頁。此題目設計 以核四公投為題材'說明未來臺灣社會在面臨到重大爭議事件,教科書中所學的公民投 票制度可能就是解決方法之一,但本題非選擇題的核心概念並非要學生論述核四的興建 與否,只是希望學生能以核四公投為例,去思辨公民在參與公民投票時的意義與價值。 如同筆者刻意在題目中所設計的家人對話,提供一個日常生活情境,呈現出的小明 具有公投不差我這一票的想法,也代表著社會上的某一種政治參與態度。公民投票固然

走人民的權利,每個人有行使與否的自主權,誠如 1964 年美國總統詹森 (Johnson) 曾

說 :r 真正的自由社會是一個全民參與的社會,不是一個由旁觀者所組成的社會,自由 最深層的意義在於參與,全心全意,熱情與理性的參與。」但籍由例題(一)的問題提 問,希望能看出學生對公民參與意義與價值的認知,意識到公民參與是主權在民的實 踐,此一公民素養的核心態度,並非由選擇題的題型可以測驗得到,即便有相關情意態 度類的選擇題,測驗結果往往流於形式,如同考驗倫理道德態度,難以對公民素養的養 成有實質幫助,透過情境形塑讓學生自然而然回答己見,反倒能真實瞭解學生的想法。 非選擇題因為是開放式的作答,並未如同選擇題有標準答案,而是依據學生回答依 照評量基準'將學生回答區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三種程度。經過多次開會討論擬定 出的評量基準如下列所示,學生只需要在回答的內容中,能寫出兩類理由即可取得精熟 程度,每類理由有所區隔,有助於老師的歸納、批改。理由一:著重學生能瞭解民主國

家中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對於國家事務,公民有表達意見及決定的權利;理由二:學生

能理解到不論選舉結果為何,都會影響到國家內的每一個人:理由三:學生能知道公民 投票的多數決,可以作為爭議性議題的解決方案。

(4)

問題一:民主國家的公民為什麼應該參與公民投票?請寫出兩項理由 o

編碼 2 (精熟或完全給分) 需寫出下列三類理由中的兩類(若學生回答的兩個答案都屬於同一種類的理由,只能 歸為一個理由)。 理由一:民意充分表達,才能作為政府施政的依據。 理由二:因為公民投票的結果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理由三:公民投票可解決紛爭。 編碼 1 (基礎或部分給分) :僅寫出三類理由中的一類。 編碼 o (待加強或不給分) :抓不到重點或語意不明,或僅將題目重複敘述。 例題(一)的問題二則是以生活中常面臨的狀況來發間,公民若想要更加瞭解公共 事務可以利用哪些管道,此題是屬於貼近實際生活需要,期待學生能知道並使用多元管 道來獲取訊息。

問題二:小明不想去投票的一個原因是他對公民投票的議題不太瞭解,民

主社會的公民可以從哪些管道來瞭解公民投票的議題?請至少

寫出兩項具體管道。 編碼 2 (精熟或完全給分) 需寫出兩項瞭解公共政策的管道(若學生回答兩個管道都屬於同一類管道,只能歸為一 種答案)。 種類一:傳播媒體管道。(網際網路、報章雜誌、電視、廣播節目...

'etc)

種類二:非傳播媒體管道。 編碼 1 (基礎或部分給分):寫出上述管道中的任一類。 編碼 o (待加強或不給分):抓不到重點或語意不明,或僅將題目重複敘述。 從學生實際施測的結果,教師可以解讀出學生對於自我公民角色的想像,學生是否 具備足夠的公民情意態度,除了知道一般公民投票的方法、規則外,還能夠知道公民為 什麼要去投票,公民利用投票行為去表達公民對公共事務的態度,此種題目在評量學生 學習成果之餘,亦有助於刺激學生更高層次的思考與民主內忱。 例題(二)情境轉{七型的題目,筆者以後勁煉油廠為題材,根據真實的社會新聞作 為命題背景,以經濟發展與維護生活環境品質的權利衝突為情境,利用角色模擬的概 念,設定讓學生以當地居民的立場出發,思考各種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與步驟。 因為現實生活中,此種民眾為自身權益而進行抗爭的案例不少,顯示出現代民眾對 自身權益的維護,平時在國中階段的政治參與課程,課程內容主要介紹政治參與的各種 142 中等教育第67 卷第 2 期

(5)

公民教學評量與非選擇題之運用 方式,雖然學生未必在目前的生活中有相關遭遇,但讓學生將自己試想、成當地居民進行 作答,可得知學生在未來面對類似問題時,能夠採取哪些方式來應用。

例題(二)

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究竟遷不遷廠?是高雄後勁居民關心的議題,居民意見呈現分 歧。飽受空氣污染所苦的居民,多年來不斷地向政府請願、向民意代表陳情、甚至到中 油公司抗議,居民大多支持遷廠;但也有部分居民擔心,煉油廠遷走,後勁地區的經濟 發展會受到影響。另外,中油員工為保障工作權,要求中油遷廠須和工會達成共識,<1\ 則將反對到底。 行政院原先承諾民國 -0 四年底前完成高雄後勁煉油廠遷廠,但中油公司卻打算遷 廠至高雄小港大林廠並加蓋新廠。可以預料的是,將來不論煉油廠遷或不遷,都可能引 發一連串的爭議,政府在重視地方民意及高雄工業發展之間,應取得最大的共識,且必 須提出完整配套計畫,避免重蹈污染環境和引發衝突的覆轍。 問題:根據上述選文,如果你(妳)是希望煉油廠遷廠的當地居民,會採取何種 方式來促成遷廠順利完成?請寫出兩種的處理方式,並具體詳細說明 由於是開放式回答,此題目設定評量基準,而未設定標準答案,僅以學生回答的答 案須以合情、合理、合法的非暴力方式作為原則非選擇題的研發過程中,評童基準的 擬定也非由教師團隊單方面討論制定,研發中的題目會根據國中生實際施測結果,作為 題目再修正參考,同時也透過國中學生的實際答案,研訂評量基準和回答範例 編碼 2 (精熟或完全給分) :需寫出兩種以上的處理方式 標准 I :以非暴力的措施作為處見方式。 標準 2: 處理方式須以合情、合理、合法為原則。 回答範例: A. 組成社會組織,將意見統整匯集。 日|句政府講願 C 向民意代表陳情 D. 集體遊行抗議 巳開記者會,藉由媒體表示不滿 F 舉辦公投 G.用緩和的方式抗議 H. 把廠長找出來談判 l.找利益團體合作

(6)

編碼 I (基礎或部分給分) :僅寫出一種處理方式。 編碼 o (待加強或不給分) :未寫出合理的處理方式,或僅情緒性表達看法,或答案的陳 述立場錯誤。 回答範例: .找一位有權勢的人(如立委) ,或者是有經濟賞力的人當精神領袖,在談判日時 雞蛋必須隨時待命,以防敵人使詐。 以例題(二)的評量基準為例,因為公共問題的處理有多元方式,並不是有一套萬 用標準處理流程,本來不同民眾為達到抗爭目的就可能採取不同手段,所以評益基準的 設定並非要求學生死板寫出課本提及的政治參與類型,而是給予標準和回答範例提供給 教師評閱時參考,只要學生的答案符合相關標準,即可達到精熟或基礎程度,此一評且 方式有別於過去的選擇題、填充題及簡答題。 公民科非選擇題運用在實際教學現場上,看似困難,但並非不可行,惟在試題的研 發需嚴謹,並讓學生漸漸習慣選擇題以外的評量方式。對學生而言,每當筆者讓學生進 行非選擇題的評量時,大部分學生的第一反應總是哀號,抱怨著怎麼除了國文、英文、 數學科外,連公民科也要考非選擇題?此外,常見學生反應遺包括尚未看到問題,僅看 到題本上的文章就懶得閱讀,或直覺題目文字很多、文章很長就一定很難,但事實上經 過教師說明,學生實際作答後,學生們往往發現其實非選擇題並不如他們想像中困難, 反而甚至更能用自己的話語去表達個人看法,非選擇題的題型對培養學生閱讀素養與論 述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對教師而言,將非選擇題運用於教學,利用非選擇題的情境引導、題文敘事鋪陳特 性,讓學校中的學習評量能較為貼近真實生活情境,學校教育作為學生未來參與社會的 基礎,社會中有各式各樣複雜難解的課題,不是單單憑藉選擇題的選項,因此這是在現 階段教育現況之下,教師可以實際運用的評量工具,養成學生未來社會參與的關鍵知 能。教師也可從非選擇題的評量結果來評斷學生是否具備較高層次的分析、應用能力, 並能發掘學生學習狀況,找出學習盲點,進而對症下樂。 非選擇題評量運用在公民教學上的新嘗試,以公民素養取向為設計宗旨,而非學科 知識成就取向的目標設定,開放式作答方式,偏重在培養及評鑑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關 鍵知能,包括:閱讀、理解、情境轉往、應用、表達、論述等重要能力。參與公民非選 擇題的研發和施作經驗,讓筆者深刻體驗到,非選擇題在教育現場有實踐的可能,或許 只是在教學現場中革新的一小步,卻也讓人看見新時代之下公民教育的未來走向。 144 中等教育第 67 卷第 2 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計畫採用「評選面向」而非「評選指標」

3.8.2 學校自評多以教師和學生的觀感作為成效 指標,流於主觀,學校及科組仍未能完全掌握運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趣 趣、 、 、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等的不同,並有不同的學習需要。2.

• 與生命教育主題相關的各類多元選修課程:「幸 福學、學幸福」、「哲學與生活運用」、「電影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