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溝通行為對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影響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溝通行為對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影響之研究"

Copied!
3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宋修德博士、吳清基博士 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溝通行為對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 影響之研究 The Effect on School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by Knowledge Leadership and Communication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Principal. 研究生:蘇景進 撰. 中華民國 101 年 1 月.

(2) 摘 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高職「校長知識領導」 、 「校長溝通行為」及「優質 化執行成效」的關係。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及訪談法,以自行發展「高 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溝通行為對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影響」問卷以之作為研 究工具。 研究對象為96到98學年實施高職優質化輔助118所學校的老師。抽樣 其中所30所學校,每校40名老師。研究重要結論如下: 壹、校長本校年資越久,越有利於「校長知識領導」 、 「校長溝通行為」 及「優質化執行成效」 。 貳、教師年資越久,對於校長的知識領導越能知覺與支持。 参、教師兼任行政工作,越能知覺「校長知識領導」 、 「校長溝通行為」 及「優質化執行成效」 。 肆、私立學校教師較公立學校,越能知覺校長知識領導、溝通行為及 優質化執行成效。 伍、中部地區教師對於「校長知識領導」 、 「校長溝通行為」及「優質 化執行成效」知覺較低。 陸、家商類與工商類高職對於「校長知識領導」 、 「校長溝通行為」及 「優質化執行成效」知覺較高。 柒、實施優質化年限越久,對於「優質化執行成效」知覺越低。 捌、「校長知識領導」、「校長溝通行為」與「優質化執行成效」彼此 正相關。 玖、「校長知識領導」及「校長溝通行為」對於「優質化執行成效」 皆具有預測力。 最後綜合問卷調查及訪談資料,歸納研究結論,並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字:知識領導、溝通行為、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i.

(3) ii.

(4) The Effect on School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by Knowledge Leadership and Communication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Principals Abstract The study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hree factors, “Effect on School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Knowledge Leadership” and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principals. The research instrument–“The questionnaire of Effect on School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by Knowledge Leadership and Communication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was executed. There were 30 high school teachers from 118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were participated in the investigation while the School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was proceeding from 96 to 98 academic year. In particular, 40 teacher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targeted group and received the questionnaire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 1.The more working experience or higher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 principal has, the better his knowledge leadership is. 2.The more working experience a teacher has, the better his or her awareness and support to the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is. 3.If a teacher is assigned with administrative occupation, he or she can aware better of the effectiveness caused by the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and school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4.When comparing with public schools, private schools are better aware of the effect caused by the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 iii.

(5) behaviors and school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5.Teacher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aiwan are worse aware of the effect caused by the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and school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6.Commerce-industry economics.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nd. commerce-home.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re better aware of the effect caused. by the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and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7.The longer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is been practiced, the less teachers' awareness of its effect is. 8.”Principal's Behavior”. Knowledge and. “Effect. Leadership”, of. “Principal's. Vocational. High. Communication. School’s.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is positively correlate with each other. 9.“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Principal’s.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as the controlled variables, in multiple variables regression were held strongly predictable for the criterion variable “Effect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in respect. Therefore promotion of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and “Principal’s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induce higher effect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Recommend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people involved in the educational sector were provid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 and conclusion. Key words: knowledge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iv.

(6) 謝 誌 本論文能夠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宋修德博士及吳清基 博士的悉心指導、多方啟迪,師恩浩瀚,永銘五內。其次,要感謝口 試委員李基常教授、吳明雄博士、羅希哲博士、吳榕峯博士及徐昊杲 博士的卓見釋疑、指證誤漏,使得本論文益臻完善。 博士班同學玉真、淑如、議正、其清等多所勉勵與協助,獲益匪 淺;楊朝祥校長、馮丹白校長、田振榮校長等在教育實務教授與理念 上的啟發,都是本論文得以完成的憑藉。研究過程中,承蒙許多校長 前輩如林清南校長、徐國樹校長、楊瑞明校、張以方校長等在問卷及 研究方向上的指引;問卷實施樣本學校校長及教師詳實填答、鼎力協 助,使問卷調查獲得高回收率;劉于琴組長及她的千金齡方、齡軒細 心校對;佩媜的行政支援;惠華的資料輸入;逸棟的格式校正等,併 此申表由衷感謝的心意。 家人中,長子鵬仁的諸多協助,內人劉綢女士及次子政華的體諒 及鼓勵;都是本論文得以完成的實質支持及精神動力。謹將本論文獻 給所有關心我的師長、親朋、好友及家人。 蘇景進 謹誌 中華民國 一百零一年元旦. v.

(7) vi.

(8) 目 次 摘要 .................................................................................................................... i Abstract............................................................................................................. iii 謝誌 ................................................................................................................... v 目次 ................................................................................................................. vii 表次 .................................................................................................................. xi 圖次 ................................................................................................................ x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7.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1.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7. 第一節. 知識領導 ..................................................................................... 17. 第二節. 校長溝通行為 ............................................................................. 47. 第三節. 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 7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1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11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11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11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11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1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一) ....................................................... 151. 第一節. 樣本資料之分析 ....................................................................... 151 vii.

(9)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資料之分析 ........................................................... 156. 第三節. 高職校長知識領導之分析 ....................................................... 157. 第四節. 高職校長溝通行為之分析 ....................................................... 172. 第五節. 高職優質化執行成效之分析 ................................................... 185. 第六節. 小結 ........................................................................................... 199. 第五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二) ....................................................... 205. 第一節. 校長知識領導與優質化執行成效之相關分析....................... 205. 第二節. 校長知識領導、校長溝通行為各層面與優質化執行 成效之多元迴歸分析 ............................................................... 208. 第三節. 校長知識領導、校長溝通行為各層面與優質化執行 成效之徑路分析 ....................................................................... 210. 第四節. 高職校長知識領導、校長溝通行為及優質化執行成 效的典型相關分析 ....................................................................211. 第五節. 訪談紀錄及結果分析 ............................................................... 216. 第六節. 討論 ........................................................................................... 22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23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 237. 第二節. 結論 ........................................................................................... 243. 第三節. 建議 ........................................................................................... 246. 參考文獻 ....................................................................................................... 253 壹、中文部分 ........................................................................................... 253 貳、英文部分 ........................................................................................... 266 附錄 ............................................................................................................... 275 附錄一. 國內博碩士論文「校長知識領導」議題研究整理表........... 275. 附錄二. 國內博碩士論文「校長溝通行為」議題研究比較表........... 279. 附錄三.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子計畫 2「高中職優質 viii.

(10) 化」方案 2-2「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284 附錄四. 96 至 98 學年參加高職優質化輔助方學校統計表................ 293. 附錄五. 96 至 98 學年全體母群學校訪視成績統計表........................ 297. ix.

(11) x.

(12) 表 次 表 2-1. 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之比較........................................................... 26. 表 2-2. 知識領導和傳統領導理論之比較................................................... 29. 表 2-3. 知識的創造模式............................................................................... 38. 表 2-4. 專家學者對於溝通之定義............................................................... 56. 表 2-5. 溝通的四大功能............................................................................... 57. 表 2-6. 正向及負向溝通比較表................................................................... 58. 表 2-7 21 世紀知識經濟教育及領導技能需求表...................................... 79 表 2-8. 知識經濟時代與工業時代教育內涵之比較................................... 80. 表 2-9. 學校教育典範的轉移....................................................................... 80. 表 2-10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發展策略與具體行動方案........................... 88 表 2-11 學校效能的理論模式比較表......................................................... 102 表 3-1. 全國高職及優質化輔助方案學校之結構統計表..........................117. 表 3-2. 研究抽樣學校統計表......................................................................118. 表 3-3. 訪談名單..........................................................................................119. 表 3-4. 本研究問卷「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溝通行為對學校優質化 執行成效影響之研究」主要參考文獻......................................... 122. 表 3-5. 內容專家效度名單......................................................................... 123. 表 3-6. 校長知識領導問卷修正結果......................................................... 125. 表 3-7. 校長溝通行為問卷修正結果......................................................... 126. 表 3-8. 優質化執行成效問卷修正結果..................................................... 128. 表 3-9. 預試問卷回收情形統計表............................................................. 129. 表 3-10 校長知識領導變項與問卷題目項目分析表................................. 130 表 3-11 校長溝通行為變項與問卷題目項目分析表................................. 131 表 3-12 優質化執行成效變項與問卷題目項目分析表............................. 132 xi.

(13) 表 3-13 KMO 統計量判斷原理.................................................................. 134 表 3-14 因素負荷量的判斷標準................................................................. 135 表 3-15 知識創新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35 表 3-16 知識創新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35 表 3-17 知識分享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36 表 3-18 知識分享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36 表 3-19 知識整合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36 表 3-20 知識整合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36 表 3-21 知識激勵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36 表 3-22 知識激勵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37 表 3-23 知識轉化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37 表 3-24 知識轉化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37 表 3-25 支持鼓勵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37 表 3-26 支持鼓勵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38 表 3-27 投入情感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38 表 3-28 投入情感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38 表 3-29 促進發展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38 表 3-30 促進發展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39 表 3-31 訊息提供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39 表 3-32 訊息提供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39 表 3-33 社區支持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40 表 3-34 社區支持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40 表 3-35 學生學習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40 表 3-36 學生學習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40 表 3-37 教師教學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41 表 3-38 教師教學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41 xii.

(14) 表 3-39 行政效能向度適切性與球形檢定統計......................................... 141 表 3-40 行政效能向度分層因素分析成分矩陣......................................... 141 表 3-41 校長知識領導層面之信度............................................................. 142 表 3-42 校長溝通行層面之信度................................................................. 142 表 3-43 優質化執行成效層面之信度......................................................... 143 表 3-44 校長知識領導量正式量表及編..................................................... 143 表 3-45 校長溝通行為正式量表及編號..................................................... 144 表 3-46 優質化執行成效正式量表及編號................................................. 145 表 4-1. 抽樣學校問卷回收情形統計表..................................................... 152. 表 4-2. 抽樣學校基本資料......................................................................... 153. 表 4-3. 抽樣學校校長基本資料................................................................. 154. 表 4-4. 教師基本資料統計表..................................................................... 155. 表 4-5. 各量表及其向度平均數、標準差統計表..................................... 156. 表 4-6. 校長不同本校年資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8. 表 4-7. 校長不同總年資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9. 表 4-8. 校長不同學歷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之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61. 表 4-9. 不同性別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之各向度 及整體層面之平均數 t 考驗.......................................................... 162. 表 4-10 教師不同年資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之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63 表 4-11 兼任行政與否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之各 向度及整體層面之平均數 t 考驗 ................................................. 164 表 4-12 教師不同學歷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之變 xiii.

(15) 異數分析摘要表............................................................................... 65 表 4-13 公私立別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之各向度 及整體層面之平均數 t 考驗.......................................................... 166 表 4-14 不同地區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167 表 4-15 不同學校規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之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69 表 4-16 不同類別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171 表 4-17 校長不同本校年資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領導行為」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73 表 4-18 校長不同總年資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74 表 4-19 校長不同學歷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之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75 表 4-20 不同性別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之各向度 及整體層面之平均數 t 考驗.......................................................... 176 表 4-21 教師不同年資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177 表 4-22 兼任行政與否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之各 向度及整體層面之平均數 t 考驗 ................................................. 178 表 4-23 校長不同學歷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之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79 表 4-24 不同公私立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之各向 度及整體層面之平均數 t 考驗...................................................... 180 表 4-25 不同地區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之變異數 xiv.

(16) 分析摘要表..................................................................................... 181 表 4-26 不同學校規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之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82 表 4-27 不同類別之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184 表 4-28 校長不同本校年資之學校教師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86 表 4-29 校長不同總年資之學校教師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87 表 4-30 校長不同學歷之學校教師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88 表 4-31 不同性別之學校教師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之各向 度及整體層面之平均數 t 考驗...................................................... 189 表 4-32 教師不同年資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190 表 4-33 兼任行政與否之學校教師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之 各向度及整體層面之平均數 t 考驗 ............................................. 191 表 4-34 教師不同學歷之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之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192 表 4-35 不同公私立別之學校教師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之 各向度及整體層面之平均數 t 考驗 ............................................. 193 表 4-36 不同地區之學校教師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之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 194 表 4-37 不同學校規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95 表 4-38 不同類別之學校教師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之變異 xv.

(17) 數分析摘要表................................................................................. 197 表 4-39 不同優質化實施年限之學校教師所知覺「優質化執行成 效」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99 表 4-40 背景變項影響中介變項差異情形統計表..................................... 202 表 5-1 「校長知識領導」層面及各向度與「校長溝通行為」層 面及各向度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206 表 5-2 知識領導各向度與優質化執行成效各層面之相關分析 摘要表............................................................................................. 207 表 5-3 優質化執行成效各向度與校長溝通行為各層面之相關 分析摘要表..................................................................................... 208 表 5-4 「校長知識領導」及「校長溝通行為」整體各層面變項 與「優質化執行成效」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209 表 5-5 「校長知識領導」及「校長溝通行為」各層面變項與「優 質化執行成效」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209 表 5-6. 校長知識領導與優質化執行成效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212. 表 5-7. 校長溝通行為與優質化執行成效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214. 表 5-8 「校長溝通行為」及「校長溝通行為」各向度與「優質 化執行成效」各向度之典型相關相關分析摘要表..................... 215 表 5-9. 「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輔導訪視及績效考核表..................... 229. 表 5-10 96 至 98 學年各樣本學校訪視成績表 ......................................... 229 表 5-11 「訪視分數」和教師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及「校長 知識領導」及「校長溝通行為」相關係數統計表..................... 231 表 5-12 調查結論和抽樣學校訪視成績統計比較表................................. 232 表 5-13 母群不同地區之學校「優質化輔助方案」訪視分數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233 表 5-14 母群不同類別之學校「優質化輔助方案」訪視分數之 xvi.

(18)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233 表 5-15 整體母群不同屬性學校之「優質化輔助方案」訪視分數 平均數 t 考驗.................................................................................. 234 表 5-16 學校規模和不同層面之 t 考驗...................................................... 234. xvii.

(19) xviii.

(20) 圖 次 圖 1-1. 我國未來 14 年國中畢業生預估人數趨勢圖................................... 2. 圖 2-1. 知識領導的意涵............................................................................... 33. 圖 2-2. 知識領導的概念圖........................................................................... 35. 圖 2-3. 不同知識層次之知識螺旋示意....................................................... 41. 圖 2-4. 自我認知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 51. 圖 2-5. 開放的我因自我揭露及他人回饋改變示意圖............................... 51. 圖 2-6. 溝通者與他人知覺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 52. 圖 2-7. 溝通的歷程....................................................................................... 62. 圖 2-8 Lunenburg,& Ornstein, 雙向溝通模式 ........................................... 64 圖 2-9. 謝文全的溝通模式........................................................................... 65. 圖 2-10 秦夢群的溝通模式........................................................................... 66 圖 2-11 Hargie 的溝通模式 ........................................................................... 67 圖 2-12 聽的技巧........................................................................................ ...70 圖 2-13 傾聽的歷程....................................................................................... 71 圖 2-14 校長在現今學校所處之地位........................................................... 72 圖 2-15 有效管理的六大面向....................................................................... 72 圖 2-16 臺北市優質學校指標....................................................................... 95 圖 3-1. 研究架構圖......................................................................................111. 圖 3-2. 研究流程圖......................................................................................115. 圖 5-1. 校長知識領導、校長溝通行為各層面與優質化執行成效 之徑路分析..................................................................................... 210. 圖 5-2 「校長知識領導」各向度與「優質化執行成效」各向度 之典型相關圖................................................................................. 212 圖 5-3 「校長溝通行為」各向度與「優質化執行成效」各向度 xix.

(21) 之典型相關圖................................................................................. 214 圖 5-4 「校長溝通行為」及「校長溝通行為」各向度與「優質 化執行成效」各向度之典型相關圖............................................. 216 圖 5-5. 用 LBDQ 兩種領導行為層面形成之象限.................................... 235. xx.

(22) 第一章. 緒 論.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敘述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羅列研究 目的與問題;第三節說明研究假設;第四節闡述解釋名詞;第五節則針對 研究範圍和研究限制提出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我國技職教育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技職教育過去對我國經 濟及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朱玉仿,2007)。所謂「臺灣 奇蹟」,受到舉世矚目,包括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的並 成為其他開發中國家學習的典範。促使我國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很 多,技職教育從事技術與管理人力的培育,則是主要的原動力之一,由於 技術職業教育的有效轉型與積極發展,提升了經濟建設人力的素質與成果 (教育部,2004) 。 近十年來,「科技化」與「全球化」的趨勢,以沛然莫之能禦的潮流 趨動世界各國發展,臺灣亦深受影響。「未來人類面對的,是一個急遽變 遷的社會,一個腦力密集的時代,一種無國界的競爭。迎向新世紀的我國, 無論是國家競爭力的提升、社會的和諧凝聚、自然環境的永續發展、人民 能力素質的提升和生活品質的改善,成功的關鍵都在教育。」我國行政院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就已經在《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第五 章「塑建教育願景」中,提出了上述的看法。中華民國 99 年教育年報告 書中關於技術及職業教育篇章提到:由於國內政治經濟社會快速變遷,服 務業產值及從業人員快速增加,職場人力層次結構,職工能力需求,也日 新月異,產業也面臨結構調整與轉型的壓力,技術職業教育就必須配合此 發展與需要做改革,以充分提供適切的高素質人力,臺灣才能擺脫「製造 1.

(23) 中心」的形象,轉型為「知識與服務中心」的樞紐重鎮,展現人文科技島 的新面貌(教育部,2010a) 。 此外近年來,台灣生育率屢創新低,少子化趨勢的影響,學生將由 97 學年約 31 萬,逐年減少至 105 學年約 23 萬人勢必將導致高職入學學生 來源減少、招生不足以及學生素質低落等問題(如圖 1-1)。 314,215 310,000. 311,474 311,971. 312,057. 307,330. 295,000 281,778. 280,000. 280,402. (101 年). 270,748. 265,000 264,912 250,000. (103 年). 237,933. 235,000. (106 年). 225,415. 220,000. 210,964 204,934. 205,000. 195,217 190,000 97 96. 98 97. 99 98. 圖 1-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民國/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學年年 度 我國未來 14 年國中畢業生預估人數趨勢圖.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9a。 人口變遷對教育發展是一種威脅,也是一種機會。未來教育規劃和體 系重建,必須以更前瞻性思維,發展更合適的策略,才能讓臺灣教育邁入 另一個新的境界(吳清山,2011)。因此面對外在環境變遷,追求教育的 「優質、卓越、精緻、創新」發展,不僅是因應國際化的政策取向,也是 奠定國家競爭力應走的方向(吳清基,2004)。吳清基認為「優質教育」 是一種紮根的教育,目的在讓所有孩子都能就其資質,盡其潛能的發展, 不僅追求政策最基本的「公平」價值,更要把孩子的「潛能性」化為「實 在性」 ,幫孩子「知自己」 、 「把每個孩子帶上來」。臺北市因此於 93 年率 2.

(24) 先實施精緻教育,政策的實踐係以優質學校的建構開始,希望逐步落實在 學校實體上。 就高職而言,如何調整並強化高職課程、師資、設備及教學,以因應 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人力需求,及可能面對的教育環境競爭,已成高職當 前重要的興革課題。基於上述,教育部乃擬定「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以全面提升我國高職教育之辦學品質。 「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係為十二 年國民教育先導計劃,子計畫 2「高中職優質化」項下的方案 2-2「高職優 質化輔助方案」。其目的在於促使各區域高職應普遍均質、均衡發展,營 造更多優質學校,使所有具備潛力的學生得以就近選擇能培育一技之長的 優質高職就學,落實務實致用之技職教育目標,並奠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之基礎,因此高職優質化成為教育部近年來中等教育最重要政策之一 (教育部,2010) 。 該方案遴選區域內具發展潛力之高職,加以重點輔助,期以完善的教 學設備與資源,優質師資及有效教學,善用社會資源及參與社區發展等, 提供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有效學習,引導學生適性發展。以促 進各高中職團隊持續進步,提供學生優質學習的環境,提升高中職學校之 辦學品質,建立學校辦學特色,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使國中畢業生就 近入學優質學校,達到「校校有特色、個個有本領、人人有發展、行行出 狀元」之目標(教育部,2008) 。 在作法上,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係透過訂定學校量化指標(包括:學 生就近入學、多元學習、教師服務表現)及質化指標(學校行政效能、教 師教學專業發展、學生多元學習、適性學習課程改進、技藝教育方案推動、 產學攜手建教合作、校園營造、家長與社區參與、社區宣導等)之定期檢 核,由教育部組成專業諮詢小組及考評小組,進行輔導及績效考評。自 96 學年度開始辦理至 98 學年止,共有高職 118(含續辦)所參加,足見此方案 之重要性(教育部,2010b) 。 3.

(25) OECD 在 1996 年發表「知識經濟報告(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Report)」,提出以「知識」為核心之「新經濟」將改變全球經濟發展之結 構,強調知識取代傳統的勞力、資本等資產,重視知識與資訊的激發、擴 散和應用於經濟上的功效。一個國家之發展需透過知識創新、知識累積、 知識分享乃至知識擴散,知識已成為提升國家競爭力之重要因素(王保 進,2001)。隨著「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時代的來臨,全球產 業皆提倡「知識管理」,以提升組織效能及競爭力,足見知識管理已成為 二十一世紀,全球企業管理學界的顯學,知識管理遂成為九十年代以來重 要的管理概念,學術界與實務界對知識管理興起了一股探討與應用的風潮 (林金福,2002) 。 在全球知識經濟趨勢下,就組織領導及管理理論部分,Drucker (1999) 在「二十一世紀的管理挑戰」 一書中特別強調,組織的領導者必須學習 知識管理。當知識愈來愈顯示其重要性時,如果能夠透過有效管理知識的 儲存與運用,就有創造競爭優勢的機會(王如哲,2002)。因此在嶄新的 全球化經濟環境中,成功的領導者必須能發展並管理組織中的知識,知識 領導成為組織成功與否的關鍵(Hewllet, 2006)。 學校是培育人才最重要的場所,處於開發人類智慧資本的第一線。其 中校長是學校組織的靈魂人物,其領導是否成功影響整個學校的發展甚大 (蔡進雄,2000)。學校領導理論從早期特質論、行為論、權變論、轉型 論等,都有鮮明不同的典範(paradigm)移轉的痕跡。然而任何領導理論 皆無法涵蓋所有不同層面及所有問題,因此領導要審視當代思潮,轉化不 同的領導理論成為更合乎時代需求的領導思維。以知識經濟時代而言,如 何尋找更為適當的領導方式,除了可以發展學校外,又能因應外界環境變 化,已經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林明地、洪俊智,2008) 。 王如哲與黃月純(2009)認為運用知識管理可以協助學校計畫改進教 育決策,同時可以改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並促進組織學習。校長身為 4.

(26) 組織的知識領導者,如果致力於塑造一個知識分享和知識創造的文化,激 勵個人知識和組織知識的產出,則組織將更具執行力與競爭力,亦有助於 知識社會的建立(吳清山、林天佑,2004)。就學校而言,研究並加強學 校知識管理,有助於學校知識的創造與知識傳遞,其中校長所扮演知識領 導者的角色,將是知識管理成敗的關鍵。隨著產業結構由勞力密集過渡到 技術密集,進而轉型為知識密集產業,高職教育應符應未來人力的需求。 因此知識經濟時代下,校長如何應用知識領導概念於學校行政,已是 教育行政的重要課題(教育部,2010a) 。身為學校領導者的校長,必須重 視學校知識的管理,並加強扮演知識的提供者、管理者、整合者及創造者 的角色,領導學校進行知識管理的工作,這樣才能讓學校培養出具備全球 競爭力的優秀人力(張明輝,2001;秦夢群,2002;林海清,2006) 。 依據美國全國小學校長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發表「中小學校長應精通的能力」(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Proficiencies for Principals)中提到中小學校長應精通能力就有七十四種,分 為十大向度類分別是:領導行為、溝通技巧、團體過程、課程、教學、績 效、評鑑、組織、經費預算與政治管理。其中領導行為及溝通技巧列為最 重要前兩項,可見領導行為及溝通技巧對於擔任校長的重要性(引自林明 地,2002a) 。 領導從溝通開始,校長的領導行為必須靠溝通來進行,因此溝通也是 學校行政不可或缺的要素。Simon(1957)認為溝通是組織的命脈,沒有溝通 就沒有組織。Barnard(1968)認為行政功能之首,在於建立且維持溝通系統。 Davis(1985)指出:「溝通在組織內是提供訊息、促進員工之相互瞭解與鼓 舞其工作情緒,提高工作滿足感,並期望有良好的工作表現」 。Luthans and Rosenkrantz(1988)研究發現,在最有效率的組織中,管理階層人員平均每 天使用於溝通的時間,需要佔去全天工時的百分之四十四。因此溝通是領 導者與支持者的核心工作,領導者應該培養組織的成員能彼此信任互相尊 5.

(27) 重,並意識到彼此需求,進而進行團隊合作的氣氛(Gardner, 1990)。綜合上 述可知,組織內的溝通與組織整體的績效息息相關。 校長是學校之首,自是校務推展之關鍵者,要做卓越的領導者,必須 善於溝通,因此校長溝通行為就益顯重要。溝通也許是件複雜和困難的 事,但對於校長而言,針對學生、家長、老師及社區加以理解並進行溝通 工作是必須也是值得作的事。有效能的溝通可以營造學校良好氛圍,並改 善學校和社區關係(Coursen, Irmsher, & Tomas, 1989)。學校領導者必需透過 溝通來領導和影響成員,學校內的資訊也必須經過溝通才能流通,同時也 必需要透過溝通才能達成目標及計劃(黃怡雯,2007)。林明地與洪俊智 (2008)認為學校氣氛的營造、文化的形成與溝通是否良好息息相關。在 建構學校領導過程中,應該利用溝通與關懷的行動以跨越不同組織中的界 線。因此不但要對議題的看法有溝通的行動,並能引發對方願意以相同的 角度審視議題、理解與執行。領導者及學校行政人員對於了解問題、分享 觀念、凝聚共識、解決問題、推動業務,都需要與相關的教職員進行溝通。 如果缺乏溝通,學校行政工作將難以推展。在處理校務上難免會有意見不 一致甚至產生衝突和誤解,因而導致校務不能順利推展。為了使學校成員 了解教育目標、辦學理念、政策宣導與執行等,都需要靠溝通來完成(鄭 彩鳳,2008) 。 因此有效溝通對校長領導而言更是保持績效的重要因素,它不但能強 化學校的願景,將成員與組織緊緊聯繫在一起,同時也能促進流程的改 善,驅動教育績效的提升。善用組織溝通高手的領導者,自然會成為有效 能的領導者(黃怡雯,2007;林秀琴、黃文三、沈碩彬,2009)。如何提 升溝通的知能及進行有效的溝通,是學校行政學者所關注,亦是身為校長 的一項重要課題(黃宗顯,2006) 。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身為高職校長應該善用知識領導,型塑學校學習 與分享的學校文化,積極推動知識創新與管理,建立學校成為重視「知識」 6.

(28) 與「學習」的有效能學校。校長同時也能轉變領導角色,了解如何運用有 效的溝通行為,以提升領導效能,達成學校目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如 何讓校長從改革的領航者,藉由溝通,漸漸成為教師激勵者、學習社群的 促進者及良好的溝通者,提供教學改善的動力,並進而促使高職學校成為 優質化執行成效良好的學校,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可臚列如下: 一、瞭解當前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校長溝通行為,以及優質化執行成效 的現況。 二、分析不同校長背景、教師背景、學校背景下,高職校長知識領導、 校長溝通行為,以及優質化執行成效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校長溝通行為的各個變項與優質化執行成 效的關係。 四、探討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校長溝通行為,對於優質化執行成效的預 測力。 貳、研究問題 為達成上述的研究目的,提出下列待答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蒐集 相關資料,進行分析以提出解答。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溝通行為,以及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的現況如 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校長,其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溝通 行為以及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各變項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溝通行為,以及 7.

(29) 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是否具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環境變項的高職學校,其學校教師所知覺校長知識領導、溝通 行為,以及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各變項上,是否具有顯著差異? 伍、高職校長的知識領導與優質化執行成效是否具有顯著的相關? 六、高職學校校長溝通行為與優質化執行成效是否具有顯著的相關? 七、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校長溝通行為是否有效預測優質化執行成效?.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問題、文獻探討與研究架構,提出本研 究的研究假設如下: 一、不同校長背景變項下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1.1 教師所知覺擔任本校校長年資不同之校長,其知識領導有顯著 差異。 1.2 教師所知覺不同擔任校長總年資之校長,其知識領導有顯著差 異。 1.3 教師所知覺不同學歷之校長,其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2.1 不同性別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2.2 不同年資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2.3 不同職務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2.4 不同學歷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環境變項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3.1 不同屬性學校(公私立別)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 差異。 3.2 不同區域學校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8.

(30) 3.3 不同規模學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3.4 不同類別學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3.5 不同實施優質化年限學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校長知識領導有 顯著差異。 四、不同校長背景變項下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4.1 教師所知覺擔任本校校長年資不同之校長,其溝通行為有顯著 差異。 4.2 教師所知覺不同擔任校長總年資之校長,其溝通行為有顯著差 異。 4.3 教師所知覺不同學歷之校長,其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5.1 不同性別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5.2 不同年資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5.3 不同職務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5.4 不同學歷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環境變項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6.1 不同屬性學校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6.2 不同區域學校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6.3 不同規模學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6.4 不同類別學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差異。 6.5 不同實施優質化年限學校之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溝通行為有顯著 差異。 七、不同校長背景變項下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 著差異。 7.1 教師所知覺擔任本校校長年資不同之校長,其學校優質化執行 成效有顯著差異。 9.

(31) 7.2 教師所知覺不同擔任校長總年資之校長,其學校優質化執行成 效有顯著差異。 7.3 教師所知覺不同學歷之校長,其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差 異。 八、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差異。 8.1 不同性別之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差異。 8.2 不同年資之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差異。 8.3 不同職務之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差異。 8.4 不同學歷之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差異。 九、不同環境變項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差異。 9.1 不同屬性學校之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差 異。 9.2 不同區域學校之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差 異。 9.3 不同規模學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 差異。 9.4 不同類別學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 差異。 9.5 不同實施優質化年限學校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優質化執行 成效有顯著差異。 十、高職校長知識領導與溝通行為有顯著相關。 10.1 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各層面與溝通行為有顯著相關。 10.2 高職校長知識領導整體層面與溝通行為有顯著相關。 十一、高職校長知識領導與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相關。 11.1 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各層面與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相關。 11.2 高職校長知識領導整體層面與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相關。 10.

(32) 十二、高職校長溝通行為與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相關。 12.1 高職校長溝通行為各層面與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相關。 12.2 高職校長溝通行為整體層面與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相關。 十三、高職校長知識領導與校長溝通行為對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預測 力。 13.1 高職校長的知識領導對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預測力。 13.2 高職校長的溝通行為對優質化執行成效有顯著預測力。.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所涉及之重要名詞,其概念性及操作性定義如下: 壹、知識領導(knowledge leadership) 校長知識領導(Principal knowledge leadership)乃指校長能充實自我知 識領導專業智能,並且有效整合組織中知識管理與知識發展行動,透過整 合組織中各種資源,並建構組織為知識學習環境,從而建立組織知識學習 文化及氣氛,且能持續成效追蹤及評估並適時更新,提供即時的回應。共 分為下列五項: 一、知識創新(knowledge innovation) 知識領導發揮領導的專業知能,運用資訊平臺並營造學習文化,以 自身扮演知識創新者的典範角色,致力學校創新經營。 二、知識分享(knowledge sharing) 學校知識分享文化的建立有賴於彼此互相信賴互相信任,進而藉由 知識分享產生力量。 三、知識激勵(knowledge inspiration) 知識激勵為了突破隱性知識顯形化的障礙,以知識的創造、共用與 應用為中心,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通過獎勵和懲罰措施,為隱性知識 外顯過程及顯性知識的傳播和利用以及知識的創新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 11.

(33) 境。 四、知識轉化(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領導者做好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的轉化,以創造並提升組織內知識 的價值。 五、知識整合(knowledge integration) 知識領導者透過影響人員的作為,整合相關活動避免資源浪費促進 知識發展,提升知識領導效能知識領導者須不斷學習新知。 上述校長知識領導操作型定義乃是以研究者自編「高職校長知識領 導、溝通行為對於高職優質化執行成效之研究調查問卷」之「校長知識領 導量表」得分為依據。得分愈高,表示老師知覺校長知識領導程度愈高, 反之如果得分愈低,表示老師知覺校長知識領導程度愈低。 貳、溝通行為(communication behavior) 黃昆輝(1993)溝通係指人際之間經由語言或其他符號,將一方的訊 息、意見、態度、知識、觀念乃至情感等,傳至對方的歷程。透過訊息交 流,期望彼此了解,建立一致且和諧的觀念及行動。也就是藉著分享訊息、 理念或態度,與人建立共識。謝文全(2005)認為溝通乃指個人或團體相 互間交換訊息的歷程,藉以建立共識、協調行動、集思廣益或滿足需求, 進而達成預定的目標。 基於以上,校長溝通行為(Principal’s Communication Behavior)定義如 下: 一、支持鼓勵 指校長面對教師遭遇問題或困難時,能以真誠態度積極給予支持與 鼓勵,協助教師盡速調適與解決問題。 二、情感投入 指校長能分享及接納教師的想法、感受及價值觀;誠摯地關懷教師 的日常生活中喜怒哀樂之事;待人接物展現和藹親切的態度,乃非正式 溝通之一環。 12.

(34) 三、促進發展 校長能積極鼓勵並協助教師的專業發展,使教學勝任愉快,並達成 教育使命與任務,與協商意涵相當。 四、訊息提供 校長能運用管道傳遞教師切身資訊,使明白並獲一致行動,屬於正 式溝通的方面。 上述校長溝通行為操作型定義乃是以研究者自編「高職校長知識領 導、溝通行為對於高職優質化執行成效之研究調查問卷」之「校長溝通行 為量表」得分為依據。得分愈高,表示老師知覺校長溝通行為程度愈高, 反之如果得分愈低,表示老師知覺校長溝通行為程度愈低。 叁、高職優質化(Vocational High Schools’Excellent Actualization Program) 高職優質化乃指教育部於 96 年 5 月 8 日部授教中 (三) 字第 0960509244 號函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導計畫,子計畫 2「高中職優質化」方案方 案 2-2,「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此計劃為達成以下目標: (1)提升高職 辦學品質,增進學生學習成效;(2)促進高職特色發展,落實技職教育 精神;(3)均衡地區辦學資源,引導學生適性發展;(4)引導學生就近 入學,奠定十二年國教基礎。 辦理對象為全國各公私立高級職業學校並自 96 學年度起,分 3 期辦 理,每期預計核定 25-35 所高職,以辦理 3 個學年為原則,第 2 學年及第 3 學年之計畫經績效考核後辦理之,期滿視辦理情形得再行提出後續 3 年 計畫,執行至 98 學年已經有 118 所高職參加高職優質化計畫。 本研究「優質優質化執行成效」可以定義為:高職學校教師對於優質 化各項目標之認同及知覺程度,共分為下列四項。 一、社區認同 加強就近入學宣導、提供各項學生學習獎學金,以及強化學生適性 學習輔導等計畫。加強配合辦理國中技藝教育及實用技能學程等計畫。 13.

(35) 結合地方產業特色,推動類科及設備整合、跨校課程教學合作、新課程 教材合作研發等計畫。 二、學生學習 加強學生人文及藝術素養之相關課程,創新之多元文藝活動,以及 提升校園人文及藝術環境及文化。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強化學生專業技 能、培養專題製作能力、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檢定、競賽及社團活動等計 畫。鼓勵學生多元學習表現,引導學生適性發展,推動提高學生學習成 效。 三、教師教學 教師教學效能提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及適性學習課程改進。建立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機制、提升課程實施成效、落實課程研發、強化專業 課程及實習、推動專題製作課程、以及其他重要課程議題。鼓勵教師進 修及參與產學活動,獎勵教師參與或指導各項競賽活動,以及辦理教師 專業發展活動或計畫。 四、行政效能 學校行政效能提升:提升學校行政領導及道德領導,建立知識管理、 e 化管理、品質管理、績效管理及品質管理認證等計畫。 上述優質化執行成效的操作型定義乃是以研究者自編「高職校長知識 領導、溝通行為對於高職優質化執行成效之研究調查問卷」之「優質化執 行成效量表」得分為依據。得分愈高,表示教師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愈佳。 反之如果得分越低,表示教師知覺優質化執行成效越不佳。.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就本研究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分別說明如下: 壹、研究範圍 14.

(36)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依據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分述如下: 一、 就研究對象而言 以參加 96 至 98 學年度高職優質化學校之高職校長以及學校所屬專 任老師,不含一般專任行政職員。 二、 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旨在探討校長知識領導、溝通行為在高職優質化成效之影 響。藉由問卷調查及半結構式訪談之方法,提出具體可行的前瞻性建議。 因此,有關其他影響學校執行優質化成效因素,並非本研究探討之內容。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旨在建構之校長知識領導、溝通行為在高職優質化成效之影 響,研究限制如下: 一、 就研究工具而言 本研究所實施之調查研究,主要係以自編之「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 校長溝通行為對於高職優質化執行成效之研究」問卷及高職校長知識領 導及校長溝通行為對於高職優質化執行成效之訪談問卷,作為蒐集資料 之工具,惟因採受試者自行填答方式,於填答過程中難免有防衛性、偽 裝性及社會性之反應,可能受其認知和態度個人情緒等主觀因素,影響 研究之結果。 二、 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結論僅限於高職學校,不適宜推論至其他一般高中。另外考 慮校長職務調動因素,採樣學校限於優質化實施期間且調查時仍在任者 為樣本,不適宜推論至所有實施高職優質化學校。 三、 在研究設計方面 本研究採用橫斷面問卷調查的方式,亦即只有在一個固定時間點上 的蒐集資料。因此,本研究所探討的結論只能證明在某個時間點的變數 15.

(37) 間之關係,而無法推論至一般狀況。. 16.

(3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據研究動機和目的,蒐集相關文獻加以歸納與分析比較,做為 本研究發展研究工具及資料分析之基礎。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知 識領導之內涵;第二節探究校長溝通行為之影響及作法;第三節重點在探 討學校優質化實施之背景及我國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實施現況及相關指 標,分別依序說明如下。. 第一節. 知識領導. 校長領導力與教職員對於學校工作投入呈現正相關,且校長領導對於 學生學習有顯著影響(張德瑞,1991;Leithwood & Riehl, 2003) 。為適應 不同時代背景需求的文化脈絡,學校領導理論從早期特質論、行為論、權 變論、轉型論等,都有不同派典(paradigm)移轉的痕跡。然而任何領導 理論皆無法涵蓋所有不同層面及所有問題,因此領導所要探究的並非尋求 一個完美且遙不可及的理論或模式,而是要審視當代思潮脈絡,並在不同 的領導理論中萃取出更合乎時代需求的領導思維。以知識經濟時代而言, 如何在既有的領導基礎思維中,尋找更為適當的領導方式,除了可以發展 學校外,又能因應外界環境變化,已經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林明地、洪俊 智,2008)。張文權與范熾文(2011)指出近年來相關研究顯示,面對知 識經濟時代,學校善用知識管理,進行應用與創新,對於學校經營極有幫 助。但要擴展利用知識的功效,只是單純依靠知識管理是不足夠的,融合 組織學習、組織共享與成員信任等元素也相當重要,此即牽涉到知識領導 的議題。 本節首先探討領導及其意涵,其次說明知識及知識管理,再其次敘述 知識領導的意涵及理論依據,最後探討國內碩博士相關論文。針對上述探 17.

(39) 討相關文獻及脈絡,做為發展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壹、領導的意涵及理論發展 一、領導的意涵 自 20 世紀以來,領導已經是廣泛的討論主題,許多研究者及實踐者 試圖對領導作定義及分析。Northhouse(1997)認為領導: (1)是一種過程; (2)是一種影響; (3)發生在團體中; (4)包括組織目標的達成。Lunenburg and Ornstein (2000)認為領導的定義如下: (1)領導是有效的影響,並且 在方向、做法、行動和意見上的影響及引導; (2)領導是建造具有凝聚 力及目標導向的團隊; (3)領導是說服他人昇華自身的利益,並把團體 的目標當成是自己本身的目標; (4)領導是說服他人不顧自己個人的利 益,去追求一個公眾的目標,而這個目標對於團體來說是重要的。 Ward(2010)認為領導是一種激勵組織中的成員朝共同目標努力的一種藝 術。 就國內學者而言,羅虞村(1995)認為組織是由於未達成某一些特 定目標而存在,領導則是組織藉以達成目標的手段,在領導的歷程中, 伴隨一定程序及任務的達成。黃昆輝(1988)對於領導,列舉六種主要 觀點: (1)領導就是影響力的發揮;(2)領導是一種倡導行為; (3)領 導能促進合作功能;(4)領導是一種信賴的權威;(5)領導是協助達成 目標之行動; (6)領導是達成組織目標之歷程。謝文全(2005)則認為 領導是在團體情境裡,藉著影響力,來引導成員努力的方向,使其同心 協力齊赴目標的歷程。蔡培村與武文瑛(2004)認為領導是由個人人格 特質與社會交際相互影響為出發點,以賦予權力為手段,以激勵與驅策為 策略,來導引眾人完成組織目標之行為。.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說領導乃是為了達成組織目標,領導人員 發揮其影響力,建立團隊精神,激發成員工作動機,從而達成任務之行 政行為。 18.

(40) 二、領導理論的發展 領導理論研究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實證與非實證兩個階段,以 20 世紀為分水嶺。非實證時期之領導理論,主要是思想家對領導之主張與 看法,涉及主觀信念與時代背景因素,屬於未經嚴謹科學程序驗證之論 述。分析非實證研究階段有關領導之論述,受到較多討論的有兩大類別: 一為「英雄論」或稱「大人物論」 (Great Man) ,認為領導者的言行決策, 成功的領導者必具備獨特的人格及領袖特質,足以開創新局,即所謂「英 雄造時勢」 。另一為「時代論」 ,為前述「英雄論」之反動,認為時代的 思潮及環境,孕育了不同的領導人物,即所謂「時勢造英雄」 。上述兩個 領導探究途徑屬於歷史及哲學研究的範疇,而非屬於科學實證研究的性 質(黃宗顯等,2008;Cherry, 2011)。 20 世紀邁入領導理論之實證研究階段,研究發展重點大致可以劃分 為四種理論: (1)特質論:研究者主要從事的是成功領導者特質之探究; (2)行為論:此類型研究主要的重點在探究領導者之行為,其核心觀點 認為領導效能與領導行為、領導風格有關; (3)情境(權變)論:約略 在 6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學者提出了情境(權變)領導理論,認為有 效的領導行為視情境狀況而有不同,領導行為需依不同情境權變調整, 進行有效的搭配; (4)現代領導理論:大致從 80 年代初至今,新興領導 理論目前正蓬勃發展,呈現百家爭鳴之態。內容涵蓋轉型領導、道德領 導、僕人領導、第五級領導、知識領導等各種領導觀點(黃宗顯等,2008; Cherry, 2011)。. (一)特質論 領導特質論源自於 1910 年至 1940 年代初期,研究者試圖找出可 以區分領導者與非領導者的各種特徵。特質論又可區分二種不同的論 點,其一是強調一般人格特質(traits)的發現;其二是著重特質中「共 同特性」 (common character)的發現(蔡進雄,2000) 。特質論強調領 19.

(41) 導者須具有與平常人不同之特質。例如:Covey(1989)認為領導者 有八項特質: (1)不斷學習,而且必須全神貫注;(2)服務至上:以 原則為重心的人,將生活當成是一種使命; (3)散發積極的能量:以 原則為重心的人每天都帶著歡欣、愉悅、快樂的表情,態度樂觀、積 極、向上,充滿熱心、希望與信仰;(4)信任別人:以原則為重心的 人對消極的行為、批評或人性弱點,不會反應過度; (5)均衡的生活; (6)生活充滿趣味; (7)相信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8)進行自我更 新的活動藉由閱讀、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方式、寫作和想像,來訓練他 們的心智。艾科卡認為卓越領導人有下列 9C 的條件: (1)好奇心 (curiosity):聆聽各種不同的聲音及大量閱讀各項資訊;(2)有創意 的(creative) :能套跳思想框架,願意嘗試不同的方法或事物,以創 意的方式解決問題;(3)有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e) :以誠實為原 則,做好溝通的工作; (4)有品格(character) :有原則懂是非,對於 對的事情有堅持的道德勇氣;(5)有勇氣(courage):面對問題,要 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 (6)有信念(conviction) :真心願 意作好一些事的意念與信念; (7)有魅力(charisma) :讓人願意追隨, 且能激發所屬同仁的潛力; (8)有能力(competent):有一般事務的 常識及專業的能力;(9)危機處理能力(crisis) :危機處理更能淬礪 傑出的領導力(李建興譯,2007) 。 Bennis(2003)認為領導者需要有六種個人特質: (1)正直誠實 (integrity):面對更為挑戰性具有堅持特定價值的正直與誠實,不因畏 懼困難而退縮而善變。能贏得大家的信賴,並成為大家效法的榜樣; (2) 奉獻的心(dedication):願意全心全力投入工作,帶領團體成功達成目 標; (3)寬宏的肚量(magnanimity):願意看到他人的成功,不吝於給 予讚美和掌聲。有時也可以寬容同仁的失敗,並給予支持與鼓勵; (4) 謙卑(humility):不驕傲,不自我膨脹。謙卑的領導者不是自我貶抑, 20.

(42) 也不是自信不足而感到自卑,或是虛偽不實,只是重視每個人的價值, 並且相信人生而平等; (5)開放的心胸(openness):願意傾聽別人的意 見和想法,不會因未事先的偏見而先作價值判斷,經由過程中建立彼 此的互信,並激發同仁的想法和潛力; (6)創造力(creativity):創造力 意味著能開放的思考而不受原有觀點的拘束。對一個有創造力的領導 者而言,如果本身具有開創力,可以預見未來,帶領同仁一起邁向成 功之路。 Stogdill(1969)認為僅強調人格特質,不足以鑑別領導能力;成 功領導者所具備的特質,隨不同的情境而存在差異;探究特質理論, 應將個人特質及情境因素兩者的特性進行統合研究。秦夢群(2003) 認為特質論最大缺點在於以偏概全,忽略不同情境下的因素。即使在 同一團體,在不同階段及環境下,領導者必須有所因應並調整。 (二)行為論 1939 年起由 Lewin 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針對領導到作一系列有系統 之研究,注重領導者實際表現的行為。Lewin 認為領導方式可分為威 權式、民主式及放任式三種。 1、權威式領導(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領導者提供清楚的指令或期待,以讓下屬遵循。包括何時、如 何、何人來完成工作指派。因此領導者和下屬間,界限分明。領導 者獨裁作決定,不需要下屬的意見或參與。在此情形下,決策變得 無創造力,久而久之,團體也無法適應民主決策的方式。權威式的 領導較適用於需要短暫時間內做決定的情境。 2、參與式領導(participative leadership) 參與式領導又稱為民主式領導,常常是最有效率的領導方式。 領導者帶領團體一起參與決策。領導者鼓勵成員參加決策,但保留 最後之決定權。成員往往由於參與決策被激勵,以至於變得更有創 21.

(43) 造力。 3、放任式領導 Delegative (Laissez-Faire) Leadership 領導者很少引導指揮,而將決策權下放給所屬。成員常常會要 求領導者配合,也常表現出不合作的態度,並且無法獨力完成工作。 這種領導模式適用於由專家或是高素質成員的團體。 Hemphil and Coon(1957)發展出領導者行為問卷(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aire)簡稱 LBDQ,用以測量領導者行為和績效間 之關係。此一工具分為「倡導」層面(initiation of structure):強調指 示、達成目標及執行任務以及「關懷」 (consideration behavior)層面: 包括人際溫暖、體貼部屬的感受,及運用部屬參與雙向溝通的機會等。 後來發展出許多研究工作都是以 LBDQ 為依據發展而來。對於許多領 導者行為而言,LBDQ 是最基本的研究工具(羅虞村,1995) 。研究結 果發現,關懷行為重視成員心理需要的滿足,人格尊嚴的尊重、個人 價值的肯定,及參與機會的提供;而倡導行為則注重組織任務的貫徹、 組織目標的達成,及權威指示的運用等。 (三)情境(權變)論 權變理論 1967 年由 Fiedler 所提出,強調最好的領導方式是隨情 境通權達變。Fiedler 提出探討領導行為時,須研究人與環境兩組變項。 前者指領導者動機取向(motivational structure) ,後者指環境對完成任 務的有利程度(situational behavior) (蔡進雄,2000) 。 權變領導並綜合各家管理學派的主張,將他們予以整理、統合、 以期靈活運用各種事、境、人、事物、情境上。權變領導主要論點共 有下列: (1)兩極論:並不執著於 x、y 理論,而認為組織是由封閉走 向開放,任何時期皆有不同程度的開放,因此管理上,因時因地而有 所不同;(2)彈性運用:沒有一套絕對的原則可以適合一切狀況,因 此要能通權達變; (3)效果與效率並重:管理的目的在於目標達成亦 22.

(44) 即有效果且應注意效率; (4)強調殊途同歸,組織要達成任務時並無 一定的最好的方案;(5)管理層次分為三級:技術層次、協調層次、 策略層次,依據不同層次,調整領導作為; (6)管理人員應該負責策 略制定密切配合並且設計組織結構隨時能做決策,並形成影響力。 (四)現代領導理論 新興領導理論目前正蓬勃發展,理論呈現百家爭鳴之態,轉型領 導是其中熱門的研究議題。Burns 於 1978 年最早提出轉型領導之概 念,Burns 並以 Maslow(1954)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界定轉型領導的定義: 轉型領導是領導者與成員相互提升道德及動機至較高層次的歷程。 Bass(1985)認為轉型領導是領導者充當教練、教師和指導者來改變 部屬,藉著引起部屬強烈的動機,並與領導者視同一體,透過改變成 員對組織任務的承諾,以影響部屬使其對組織付出超出期望外的努 力。轉型領導者通常在組織面臨重大變革壓力、眾人對於未來茫然不 知所以的情境之下出現。透過領導者獨到的眼光、群眾的魅力以及過 人的毅力,所有組織成員得以有所仿循,戮力向前(蔡進雄,2000)。 具體而言,轉型領導可包涵五個行為層面,分別是: (1)建立願 景:指領導者能預見組織未來的發展,而提出前瞻性的遠景,並將願 景傳遞給成員;(2)魅力影響:指領導者具有親和力及自信心,在言 談之間會散發出其影響力,做事有擔當、有魄力,令人佩服;(3)激 發鼓舞:指領導者表現出激勵鼓舞的行為,對成員具有信心,並常勉 勵部屬見賢思齊、更上層樓,且鼓舞有才能的成員發揮所長;(4)啟 發才智:指領導者會營造開放的環境,鼓舞成員以創新的方式思考問 題,並主動發掘人才,樂於傳授經驗,領導者本身也不斷進修,吸取 新知,帶動成員的進修風氣;(5)個別關懷:指領導者能體恤成員的 辛勞,主動聆聽成員的心聲,表達適度的關心,並提供成員個別的協 助(蔡進雄,2000)。 23.

(45) Yule(1999)認為轉型領導提供一個重要的觀察點(insight)來理解 有效能的領導型式。然而其弱點在於如何將轉型領導予以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及領導過程中如何量測(measurement)。蔡進雄 (2005)認為轉型領導之侷限與缺失,歸納起來主要有五大項分別是: (1)過度誇大領導者的功能; (2)傾向英雄式的領導; (3)使成員被 動; (4)忽略團隊建立的重要性; (5)行為層面未有定論。 貳、知識及知識管理 以下就知識的內涵、知識的分類及知識管理等議題,分述如下: 一、知識的內涵 所謂「知識」(knowledge),既不是資料(data),也與資訊(information) 有別。資料是關於事件的一組離散的客觀事實,一般可用結構化記錄來 描述,資料僅僅是構成資訊和知識的原始材料,對大多數人而言,資料 本身並沒有特別的價值。資訊是一種消息,所謂的資訊則指處理後具有 意義的資料,通常處理資料的方法包括分類、計算、調整與精簡等。此 資料處理的過程充分反映出使用者賦予的資料意義,舉凡分類的標準、 精簡的方式等都需要使用者先做決定。知識是結構化的經驗、價值、相 關資訊和專家洞察力的融合。它提供了評價和產生新經驗和資訊的框 架。知識是從資訊產生行動的能力,包括判斷力、專業知識和技術,通 常需要協同工作才能更好地加以利用(吳政達,2000)。Davenport and Prusak(1998)提出一個 5C 的模式,說明資料如何透過濃縮、計算、脈絡 化、校正和分類來轉換成資訊。(1)濃縮(condensation):去除不必要的 資料,以更精確的形式做成重點摘要; (2)計算(calculation):分析及計 算所得資料; (3)脈絡化(contextualization):知道資料彼此脈絡關係; (4) 更正(correction):去除錯誤; (5)分類(categorization):將所得資訊以分 類方式儲存。 Maryam and Dorothy(2001)彙整各家意見,認為知識的概念,可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researcher of this study maintained th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emphasized too much on plane geometry and should incorporate existing high school curriculum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m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5.1.1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views of businesses collected from the business survey, 12 including on the number of staff currently recruited or relocated or planned to recruit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eacher then briefly explains the answers on Teachers’ Reference: Appendix 1 [Suggested Answers for Worksheet 1 (Understanding of Happy Life among Different Jewish Sects in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