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校長溝通行為

社會中所有的互動不論是在家庭中、學校裡或是社會上都涉及溝通。

溝通是一種意見交換,是個人或組織,藉由語言、文字、訊號、肢體動作 等媒介,相互交換訊息的過程。人與人之間,因理念、想法、看法、做法 的不同,而形成了一道鴻溝,使得彼此間產生隔閡,造成誤會、猜疑或衝 突。藉由溝通,使雙方互相了解,以達成共識完成目標。溝通在日常生活 當中隨時隨地都在進行,看似容易,但是要達到有效的溝通卻是一種既困 難且複雜的行為。因此,溝通除了說是一項技術,更是一種藝術。現代企 業面臨了快速變化與競爭激烈的外在環境,為追求組織成員的共識以達成 組織目標,組織溝通的良窳便成為一個關鍵的成功因素,而溝通效果的指 標,常以組織員工在其溝通環境中所知覺滿足(satisfaction)的綜合程度來衡 量之(李元墩,1999)。

學校組織可視為一具體而微的社會,更是具有特定目的團體。學校要 有良好的效能,溝通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在學校中,隨著教育鬆綁、

權力下放的教改趨勢,學校有權自行決定預算、人事、課程與教學、學生 輔導與管理、老師的專業與進修等。而依據教師專業自主的思潮,鼓勵擴 大參與,共同決定與執行學校本位管理並發展學校特色。因此,學校有各 種委員會如:課程發展委員會、教師評議委員會或各科教學研究會等,擴

大老師參與共同決定學校事務。由此可知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以及如何 使組織內成員能有效溝通,已經成為一個亟待加強的課題。

學校中每個人的成長過程與學歷背景皆不相同,意見或看法上難免不 同。透過溝通,可以把學校各部門、各層級及所有成員協調結合在一起,

使其具有共同的了解與看法,並朝著組織的目標行動。國外研究例如在荷 蘭,由於學校規模的成長組織層級的增加,甚至學校分布在不同的地區,

不只是空間距離的增加,也增加溝通上的困難。針對上述進行研究,發現 溝通不佳最常發生的原因有三:(1)員工缺乏組織上的參與;(2)高層缺 乏對於員工意見的重視;(3)管理者欠缺能見度及同理心(陳錫珍譯,

2009)。依據 Lunenburg, and Ornstein (2000)研究中小學校長上班的時間 中,花費70%到 80% 時間的在溝通上。李懿芳、江芳盛與喬麗文(2010)

以TIMSS2007 研究國小校長領導過程中角色及行為,以及其所占比例分別 如下:行政工作31.12%、教育領導 24.76%、教職員視察及考核 15.37%、

公關及募款 11.64%、教學 8.64%、其他 8.21%。校長所知覺的學校氣氛 與教師知覺的學校氣氛呈現正相關,且學校氣氛對於學生學習表現的亦呈 現正相關,校長領導行為則影響學校的氣氛。因此校長如果藉由溝通可以 提升學校學習氣氛,促進學生學習表現。鄭杏玲(2009)認為溝通行動的 應用包含採取樂於溝通的態度,同時致力於溝通內容的真實、合理、令人 理解,並且以真誠、得體、互相尊重的方式與他人溝通,且能夠藉由與他 人的互動及溝通中,反省並修正自己的意識型態。學校校長重視溝通行動 的領導風格,較能有助於學校理想溝通情境的營造。因此,校長良好溝通 行為,對對學校效能提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本節就溝通的意義與功能、溝通的歷程與模式、校長溝通技巧與學校 效能,以及國內相關研究進行探討,分述如下。

壹、溝通的意義與功能 一、溝通理論基礎

溝通本身可以說是一種行為科學,有許多學理基礎,本研究僅就心 理學及哲學相關理論探討如下:

(一)周哈里窗理論

1955 年 Luft, and Ingham, 提出周哈里窗理論(Johari Window)為溝 通行為著名的心理學理論。周哈里窗理論的觀點認為:人對於其自己 狀況的瞭解情形,根據自己知覺的、未知覺的,以及他人知覺、未知 覺的狀況,可以將其分為如圖 2-4 所示之四種情形,即:開放的我、

隱藏的我、盲目我和未知的我。這四種狀況可用來分析、了解和反省 自己的行為(黃天中,1998;黃宗顯,2006)。

1. 開放的我:我們自己知道而別人也知道的部份。例如:我們的長 相、身高、體重、性別、籍貫及某些屬於公開性質的資料。每個 人開放自我的大小,會隨著個人互動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有 的人一向比較願意自我揭露,因此他們的開放自我也較大,而有 些人則比較不願意透露個人訊息,他們的開放自我就較小。

2. 盲目的我:自己不知道而別人卻知道的部份,也就是所謂個人的 盲點,這可能和他是否容易注意及接受回饋有關。但盲目自我只 是自己「不知道」的訊息而已,並不一定是「不好」的。例如:

個人的口頭禪或一些小動作或特定的作事方法,而這是自己平常 不自覺的,除非別人告訴你。「盲目的我」與個人自我觀察、自 我省察的能力有關,通常內省特質比較強的人,則可能他的「盲 目的我」會比較小。

3. 隱藏的我:有關自己的訊息,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部份,包 括個人有意隱藏的祕密或想法。例如:許多童年往事、痛苦辛酸 的經驗、身體上的隱疾…等。每個人隱藏自我的大小,也有所差

異。一般人都屬於選擇性揭露者(selective discloser),會透露一些 訊息,也會隱藏一些祕密,也會因不同的互動對象,而調整自己

「隱藏的我」的範圍。

4. 未知的我:指自己不知道而別人也不知道的部份,包括個人未曾 覺察的潛能,或壓抑下來的記憶、經驗等。例如:若未經某種因 緣際會的經驗,可能從來也不知道自己會演說,若沒有當過班級 幹部,不知道原來自己領導統御的能力還不錯…等,常是指一些 尚待開發的能力或特性,當然也包含佛洛依德所提出的潛意識層 面,默默影響著我們的喜怒哀樂。這些積壓在內心深處的訊息,

可以透過一些方式,挖掘探索這些未知的自我,例如︰透過心理 治療、催眠、夢的解析、創傷經驗、投射測驗,意外事故或頓悟,

可能使「自己不知道」的部份,轉變為「自己知道」的部份。

當「開放的我」部分越大,溝通越容易進行。人際關係的初期,

「開放的我」較小,隨關係的發展與親密,「開放的我」常因自我揭 露與他人回饋而改變使得「盲目的我」、「隱藏的我」、與「未知的 我」變小, 「開放的我」則會變大(唐勤譯,2007)。

1. 自我揭露(self displosure):是一種 tell 的溝通過程,人們將自己內 心的感受與訊息,與他人分享。自我揭露可以是描述性的揭露

(descriptive disclosure)—向他人透露有關自己的一些事實。自我 揭露也可以是評估性的揭露(evaluative disclosure)—也就是透露個 人的意見和感受。

2. 他人回饋(feedback solicitation):是一種 ask 的溝通過程,當個人 正視從別人來的反應和回饋從中反省及學習的過程。

自己知覺的

(blind self)

他 人 未 知 覺 的 (not known to others)

隱藏的自我

(hidden self)

未知的自我

(unknown self)

圖 2-4 自我認知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資料來源:修改自黃天中(1998),p64;鄭佩芬(2000),p55。

圖2-5 開放的我因自我揭露及他人回饋改變示意圖 參考資料:2011/11/06,取自

http://www.businessballs.com/johariwindowmodeldiagram.pdf

應用周哈里窗理論的觀點,學校行政溝通行為亦可以分為四種領 域來了解,分別為I、「溝通者自己知覺的,他人也知覺的領域」、II

「溝通者自己未知覺的,他人卻知覺的領域」、III「溝通者自己知覺 的,他人卻未知覺的領域」,IV「溝通者自己未知覺的,他人也未知 覺的領域」(潛溝通),如圖2-6。藉由 I 部分的擴大,進而降低 II、

III、 IV,可以增進彼此之溝通(黃宗顯,2006)。

I、「溝通者自己知覺,他人也 知覺」

II、「溝通者自己未知覺,他人卻 知覺」

III、「溝通者自己知覺,他人 卻未知覺」

ΙV、「溝通者自己未知覺,他人 也未知覺」(潛溝通)

圖 2-6 溝通者與他人知覺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資料來源:黃宗顯(2006),p37。

(二)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

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生於 1929 年,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 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社會學家及哲學家,為當代德國最具影響力的 思想家之ㄧ。「溝通行動理論」可以說是哈伯瑪斯個人的哲學代表作。

1. 溝通行動理論的內涵

二十世紀以來,技術官僚政體透過「技術意識」的標榜,壓制 人們解放的意念,從而使人們忽略了討論和批判,並淪落為某一系 統附庸,人們的價值因而物化。因此,如果要批判工具過度對人的 制約,首先要對此一意識型態-「實證主義」作徹底性的反思,

Habermas 於是進一步提出溝通行動理論。Habermas 的溝通行動理論 乃是以溝通理性(rationality)為發展的基礎,以重建人類的溝通能力 為根本準則,透過啟蒙、反省、批判的方法,來達到成熟、自主、

解放的溝通目的,從而達到「理性的社會」的最終理想(陳議濃,

2003)。

溝通行動理論的基本內涵大致如下(Habermas,1979/1984; 廖 春文,1990;陳議濃,2003):

(1)溝通能力與溝通的言談行動

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 Habermas 的溝通行動 理論根本基礎與目標;而在人類語言使用的過程中,除了決定語 句結構與詞句位置的「文法規則」之外,還有在不同情境所採取 不同語句表達的「語用規則」。Habermas 指出,言談行動包涵著 有 命 題 要 素(propositional component) 和 意 思 要 素 (illocutionary component)。命題要素乃是說話者要傳達的內容,而意思要素則 是隱含在說話者的語調、表情或姿勢中。如果聽者不能了解說話 者的命題及意思要素,則無法作恰當的反應。因此言談行動有這 種雙重要素的考量,所以溝通必須同時在這兩個層次獲得了解與 同意,如此才有成功的言談行動(Habermas,1979)。而這兩個層次 分別為:(1)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e)的層次:此層次是要透 過意思要素來建立相互了解的人際關係,亦即雙方視對方為一主 體,而非單純的訊息接收者;(2)命題內容的層次:該層次則是

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 Habermas 的溝通行動 理論根本基礎與目標;而在人類語言使用的過程中,除了決定語 句結構與詞句位置的「文法規則」之外,還有在不同情境所採取 不同語句表達的「語用規則」。Habermas 指出,言談行動包涵著 有 命 題 要 素(propositional component) 和 意 思 要 素 (illocutionary component)。命題要素乃是說話者要傳達的內容,而意思要素則 是隱含在說話者的語調、表情或姿勢中。如果聽者不能了解說話 者的命題及意思要素,則無法作恰當的反應。因此言談行動有這 種雙重要素的考量,所以溝通必須同時在這兩個層次獲得了解與 同意,如此才有成功的言談行動(Habermas,1979)。而這兩個層次 分別為:(1)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e)的層次:此層次是要透 過意思要素來建立相互了解的人際關係,亦即雙方視對方為一主 體,而非單純的訊息接收者;(2)命題內容的層次:該層次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