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個案研究"

Copied!
9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課程與教學領導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郝永崴 博士. 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個案研究. 研究生:黃詩芳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一月.

(2) 謝誌 回想大學畢業時,因急著想先考取正式教師而沒接著讀研究所,由於自己非師範體 系畢業,總覺得讀師大好像與一般大學有很不一樣的感覺,於是在任教十年之後,累積 了一些教學經驗,對於當初在大學時修習之教育理論也有不同的看法及體會,因此想到 師大進修,吸收新的教育思維及理論。當個在職班的學生真是不容易,白天的導師、教 學職務已經佔滿大部份的時間,一下班必須立刻直奔師大趕著上課,一個晚上四小時下 來身體總是在疲累狀態,但是感謝教授與同學們之間的分享與討論,讓我的心靈裝滿著 豐實的收穫回家。 感謝這兩年來教導我的教授們及共同努力完成報告的同學們,尤其是辛苦指導我的 郝永崴老師,謝謝老師一路上的鼓勵、支持與耐心指導,讓我得以紮實地完成這本論文。 另外,也感謝我的家人體諒我在職進修,在這兩年中幫忙照顧我的小孩,讓我有更多點 時間來寫論文。 論文的完成意謂研究所的學業將告一段落,然而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我會繼續吸取 新知並運用於我的教學;再次感謝這二年來指導我的教授及陪伴我的同學們!. 謹致於 台北家中 民國 102 年 1 月. i.

(3) 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個案研究. 中文摘要 有關教師根據教學需求調整電子教科書內容,以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本研究目 的在了解國中九年級學生學習態度看法及學習成效,並釐清授課教師對此教材教法的看 法及遭遇的困難。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教學中,實施教學之後,進行測驗、學 習滿意度問卷調查與焦點訪談。實施測驗及問卷調查之目的在於了解學生學習成效及對 電子教科書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滿意度;而焦點團體訪談則是進一步探討學生對於 電子教科書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看法。主要發現如下: 一、. 多數學生對於電子教科書及教師自製之 PowerPoint 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方 式,持滿意的態度。. 二、. 多數學生對於電子教科書及教師自製之 PowerPoint 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 認為比紙本教科書教學更能提升學習成效。. 三、. 大多數學生對於英文句型寫作的學習態度有改變,不再完全放棄。. 四、. 教師對於電子教科書及教師自製之 PowerPoint 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持肯 定態度;所遇困難為句型教學不能完全使用電子教科書,製作 PowerPoint 需耗費 很多時間;白色布幕無法書寫及存檔。 本研究結果證明電子教科書及教師自製之 PowerPoint 的確是教學的一項利. 器,教師必須善用不同媒體工具的特性,才能使其功能發揮淋漓盡致,讓學生的學習成 效達到最大。 關鍵字:電子教科書教學、電腦輔助教學、多媒體學習理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ii.

(4) A Case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textbook Instruction Based on the English Sentence Patterns Abstract English teachers integrate the e-textbook with the English sentence pattern instruction and make adjustments according to the classroom requirements. This thesis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learning aptitude of the ninth-grader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thus elucidating the opinions of junior high English teachers towards the e-textbook. The metho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was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which applied the e-textbook to the instruction. A survey and posttest were later respectively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supporting or impeding the acceptance of the e-textbook.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 was later conducted by means of individual interview with the subjects in order to indicate his/her acceptance of the instruction based on e-textbook. Three of the findings are worth summarizing: 1. Most students satisf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textbook and the teacher’s self-made PowerPoint slides. 2. Most students consider that both the e-textbook and PowerPoint slides significantly stimulate their willingness of learning. 3. Instead of giving up learning, most students become motivated to learn English sentence patterns. 4. Most teachers recogni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textbook and the teacher’s self-made PowerPoint slides. One of the thorniest problem teachers face is creating the time-consuming PowerPoint slides, which sufficiently supplement the e-textbook when teaching sentence patterns; moreover, the screen which cannot write something on or file after the teacher have written something is also a key problem. To conclude, this study may be of pivotal importance in expla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textbook and the teacher’s self-made PowerPoint slides. Consequently, teachers are strongly advised to utilize diversified instructional methods, thus facilitating and maximizing the effective learning. Keywords: e-textbook, CALL, multimedia learning theory, the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ii.

(5)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3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電子書的型式與定義 ....................................................... 5 第二節 電子教科書之價值 ......................................................... 6 第三節 與電子教科書有關之相關理論 ................................................ 8 第四節 與電子教科書有關之實徵性研究 .............................................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23 第二節 研究場域 ............................................................... 24 第三節 資料蒐集 ............................................................... 26 第四節 資料分析 ............................................................... 2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3 iv.

(6)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33 第二節 綜合討論 ............................................................... 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4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49. 參考文獻 ...............................................................53 中文部份 ..................................................................... 53 西文部份 ..................................................................... 57. 附錄 ....................................................................59 附錄一 電腦輔助教學在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應用學習滿意度意見調查表 ................. 59 附錄二 電子教科書在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應用學生半結構式訪談大綱 ................... 62 附錄三 電子教科書在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應用教師半結構式訪談逐字稿 ................. 63 附錄四 編碼清單 ............................................................. 68 附錄五 學生訪談內容之編碼樹狀圖 .............................................. 69 附錄六 教師教學省思 ......................................................... 70 附錄七 教師教學札記 ......................................................... 73 附錄八 國中英語基本能力測驗 .................................................. 75 附錄九 國中英語小短文寫作測驗 ................................................ 76 附錄十 國中英語小短文寫作測驗及國中英語基本能力測驗之成績 ....................... 77 附錄十一 英語教師自製 PowerPoint .............................................. 78. v.

(7) 表次 表 2-3-1 三個有關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的假設................................13 表 2-4-1 黑板、投影系統和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比較............................19 表 3-3-1 班級焦點訪談學生之背景敘述及學習英語表現........................27 表 3-3-2 研究期程表......................................................29 表 3-3-3 原始資料編碼意義表..............................................31. vi.

(8) 圖次 圖 2-3-1訊息處理心理歷程圖...............................................09 圖 2-3-2 雙碼理論之語言系統與非語言系統示意圖............................12 圖2-3-3 多媒體學習中的認知過程...........................................14 圖 2-4-1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20 圖 3-1-1 研究架構圖......................................................23. vii.

(9) 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個案研究 第一章 緒論. 近年來,國小開始實施英語教學,學生到了國中階段學習英語的落差現象有日漸嚴 重的趨勢。李家同教授(2003)於英文教育電子月刊中認為:英語成就雙峰現象的原因 有二,一個是英語的「教材教法根本沒有考慮到弱勢團體」,另一個是國中英語「教科 書的難度增加」。英語學習落差極大的後果,會造成英語成就不佳的學生在未來喪失競 爭力,目前已經發現國中基測的成績也出現雙峰現象。每年的大學指考新聞中,總是聽 到一、二萬人英文作文考零分,研究者心裡便想:這些學生有可能都是那些在國中時期 上英文課打瞌睡或是英文句型學不好的學生吧! 在國中的英語課堂上,少數學生已具備能力閱讀英語故事文章甚至書寫小短文;反 之,有些國中生卻連基本單字或句子都無法正確說出。為跳脫紙本教科書教學的困境與 束縛,並使英語教學更富多樣性,研究者嘗試用電腦輔助學習教材(電子教科書),以國 中生為對象,強化其英語文法句型概念。2010 年 02 月 12 日新聞報導指出:美國教育部 長 Arne Duncan 曾宣稱在未來幾年,紙本教科書將被淘汰,這不只是個跟上時代的問題 而已,使用數位教科書可以節省經費且更快得到最新的教材資訊;南韓也設立在 2015 年以前要達到完全數位教科書的目標;由此可見,未來數位化的學習勢必成為趨勢。因 此,本研究的目的在運用電子教科書於國中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並探討國中生使用電子 教科書之學習成效、看法及學習滿意度。.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多年的教書生涯中,逐年遇到愈來愈多課業上學習動機低落或根本毫無學習動機 的學生,從小學開始到國中,最早的閱讀幾乎是紙本的書籍為主,紙本教科書使用多年, 已經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若是加上教師大部份僅用板書的教學方式,結果只是使半 數的學生興趣缺缺也睡意大增。吳明鴻、陳嬿而(2009)指出電子教科書的優勢,在於 比紙本教科書更具時效性,而且可以隨時更新資訊,此外,它也可以減輕學生書包重量、 1.

(10) 減少紙張資源的消耗,並藉由多媒體的呈現,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可見受環保意識及 資訊科技發達影響,黑板與粉筆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 研究者任教的學校並無互動式電子白板,因此使用電子教科書(e-textbook)時, 需利用單槍投影至布幕,使學生看了耳目一新,就如同在家看電腦畫面一般,營造親切 感及熟悉度,教師操控畫面並且一邊講課,學生比較會一直盯著畫面,學生的專注力改 善些許,也較清楚教師當時所講述的內容為何。 有鑒於過去英語科的傳統式教學,教師在教授外國語言時必須邊講邊寫板書,學生 才易於明白教師到底在說什麼,每堂課上完至少寫了 1.5 個版面的板書,同時學生必須 等待教師寫完,才能跟著抄筆記,時間有限,時常耽誤下課時間;教師上完一天的課堂 數之後總使體力消耗許多。多年的板書生涯造成肩頸疼痛已久,加上教育部近年一直在 推行「資訊融入教學」,書商出版社亦積極研發電子教科書,因緣際會在一次翰林出版 社舉辦之「電子教科書研習」,研究者於當中看到電子教科書的優點,如:整合聲音 (audio) 、影像(image) 、圖片(pictures) 、動畫等效果,可以連結一些教學相關網站, 也具有一些測驗讓學生產生一些互動性,因而研究者開始對電子教科書感興趣,期望它 能解決教學現場的困境。 動機(motivation)是迫使學生能主動學習的重要關鍵。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 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導使該活動朝向一個目標的內在歷程。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生學 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心理歷程(張春興, 1994)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 Keller 在 1983 年所提出的動機模式,提及傳統以來 的教學設計對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關注太少,而任何一項教學設計及教學教材,若是無法 引起學習者的注意力或興趣,則達不到良好學習效果。Keller 認為其動機模式能夠提供 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需求,對教學設計策略做確認及全盤了解,來激勵學生的學習 動機,能更有效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因此,研究者認為若使用電子教科書教學,應 該可以是一種少寫板書又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模式,所以本研究嘗試運用電子教 科書,教授英語文法句型,並檢視此作法是否能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或專注力及學習 成效。易言之,本研究旨在探討英語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於其學習內容之教學現況與師 2.

(11) 生看法,冀望作為教師英語教學以及紙本教科書與電子教科書發展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目的 有關教師將電子教科書內容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國中生對其學習之滿意度。 (二)檢視電子教科書對學生之學習成效。 (三)省思英語教師在運用電子教科書教學的歷程。 (四)了解英語教師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遭遇的困難。. 二、研究問題 (一)國中生對電子教科書內容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學習滿意度為何? (二)國中生對電子教科書內容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學習成效為何? (三)英語教師在運用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歷程中的省思為何? (四)英語教師將電子教科書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遭遇的困難為何?.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乃是研究者針對所任教的某個班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電子教科書教學 方式的研究,其研究限制如下: (一)此研究的班級的學習狀況在八年級時出現極大差距現象,有部份同學呈現放棄狀 態,有些則是吸收不良的困境。到了九年級的階段,對於大部分學習成就低的學生來說, 早已堆積太多所遺漏之重要學習概念,在課程上無法銜接而呈現放棄之心態。研究樣本 太少,因此研究結果僅供研究者思考英語教學改進之依據,不宜做廣泛的推論。 (二)研究者對所任教的某個班級進行研究,研究時間是從 2011 年上學期第 1 次段考 3.

(12) 之後才開始將電子教科書加入自製 PowerPoint 於英語句型教學過程中,實施至 2012 年 下學期第 2 次段考結束,為期約 6 個月,共歷經 4 次段考,在時間上並非學期一開始就 使用該方法,加上教學現場的研究工具和電子白板功能不完全相同,因此研究結論僅供 研究者作為思考改進教學之依據,不宜廣泛推論。 (三)本研究之研究者本身即為教學者,對研究歷程的看法可能皆為自己的想法或較為 主觀,因此研究結論僅供研究者作為思考改進教學之依據,不宜廣泛推論。.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一、電子教科書:本文指內容呈現與紙本教科書的一樣畫面,在電腦螢幕介面上多了 一些功能,如:暖身圖片的 keywords 及發音,課文、對話和單字的 CD 朗讀及跟讀發 音。電子教科書是一種利用光碟的教學媒體,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因其內容完整與 紙本教科書相同,再搭配豐富多元的數位學習內容,儼然成為新世代的教學工具。. 二、傳統式教學:本文指教師使用紙本教科書講述及板書教學的方式。. 4.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藉由書商提供的電子教科書來輔助教 學,並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將電腦輔助教學的教材根據教學需求做調整,來探討此形式 的電子教科書教學內容是否對國中生學習英語的成效能提升;並探討在此教學歷程中, 教師所遭遇之困難。 本章將對研究的幾項基本概念做更深一層的整理與探討:一、電子教科書型式與定 義。二、電子教科書之價值。三、與電子教科書有關之相關理論。四、與電子教科書有 關之實徵性研究。. 第一節 電子書的型式與定義 「電子書」屬於一種科技產品,它是以電子媒介如網路、電腦、PDA、手機、電 子書閱讀器等作為內容載體,綜合各家說法又稱為e-book、digital book或electronic book。簡單來說,所謂電子書是指必須透過特殊的閱讀軟體(reader) ,以電子文件的型 式,透過網路連結下載至一般常見的平台,例如:個人計算機(PC) 、筆記型計算機 (Note-book),甚至是個人數字助理(PDA)、WAP手機,或是任何可大量儲存數字閱 讀數據(digital reading material)的閱讀器上閱讀的書籍,是一種傳統紙質圖書的替代 品。吳明昌在「電子書科技面面觀」一文中指出,電子書一詞是由英文Electronic book 直 譯而來,從字面上所傳遞的意義即是「一種將電子化素材以電子式編輯方法錄載於電子 材料上,而使讀者得以特定的電子閱讀機獲取資訊之新型書。」他又於「淺談電子書」 一文中,為電子書下另一個較完整的定義:「一種以迥異於紙張之電磁或光學材料媒介 載錄各式文字、聲音、圖像或動態視訊信號而呈現具體內容之出版物。」 (吳明昌,1994; 吳廣文,1995)。廣義的說,凡是將資訊出版在電子媒體(Electronic Medium)上的,都 可稱為電子書(黃羨文,1997)。讀者所閱讀的書不是實體的「書」,而是一個個擁有 相同內容的文件,也就是不再透過紙張與鉛字印刷等傳統媒介,而是利用電腦或PDA (個人數位助理)、閱讀器等電子設備來閱讀,未來甚至可能利用一些常用的家電來作 5.

(14) 為閱讀的工具。內容的取得管道也不再是實體書店,而是可供下載電子書的網路書店。 蔣嘉寧認為電子書不一定具有「書」的型式,而是以各種複有螢幕的設備(device), 結合特定的軟體讀取數位化的文字內容,來取代過去的紙張閱讀。它可能是電腦、電視, 或是專門為電子書開發的特殊產品,甚至是行動電話(蔣嘉寧,2000;邱秋娟,2001)。 綜合上述定義,本研究所要研究之「電子教科書」是電子書的一種,書商將其內容 燒成光碟型式供教師教學用,基本上型式與一般電子書相同,只是內容為英語課本教 材,仍具封面、目錄頁、內容版式、章節段落等如紙本書在編排設計時的基本要素存在; 但它並不只是將傳統的圖書數位化,也將在有完整內容下的文字資料、圖片、影像數位 化之後,再結合視覺(文字、圖片)及聽覺(影音、動畫)等多媒體方式來呈現,帶給 師生一種全新的教學體驗,甚至有娛樂效果,並透過設備投影如:單槍、電腦等,供師 生於課堂教學使用;本研究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但是教學現場僅使用 單槍投影內容至白色布幕(非電子白板),故無書寫及存檔功能。. 第二節 電子教科書之價值. 隨著「資訊融入教學」的風潮,坊間出版社紛紛出版電子書、電子教科書的學習素 材,使教師與學生在教室課堂學習的環境開始改變。電子書乃是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創造 的全新出版方式,將傳統的書籍發行方式以數位化形式透過電腦網路實行,流通管道為 網際網路,流通媒介為數位內容,以線上支付為主要交易方式的資訊傳播方式(黃信捷, 2004)。李宗薇(1997)提出教學科技是以教學媒體為起點,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新興學 門。電子教科書的功用和一般的電子書功能形式類似,只是在學校裡由教師以光碟執行 使用,而非由學生個別使用。以往教師皆使用紙本教科書教學,常態編班的班級學生程 度參差不齊,即所謂個別差異,「個別差異」( individual differences )這個名詞可 以被最廣泛的解釋為「人與人之間的任何相異點,包括認知上與行為上的相異」 (Agarwal & Prasad, 1999)。每位學生的學習因為個人程度、學習動機、學習環境等因素 而有所不同,稱之為個 別 差 異 。 在 教 授 英 語 的 過 程 中 , 研 究 者 發 現 學 生 的 學 習 個 別 差 異 逐 年 擴 大,程 度 劣 的 連 26 個 字 母 都 無 法 完 全 熟 悉,程 度 優 的 都 6.

(15) 已 學 完 國 中 階 段 的 範 圍,如 此 造 成 班 級 學 習 英 語 的 差 距 愈 來 愈 明 顯,一些對 紙本教科書較無興趣的學生難免無心聽課;而現在發展中的電子教科書卻可以補足此類 學生的困擾,既然紙本教科書無法吸引此類學生,研究者欲使用電子教科書,期望用視 覺及聽覺效果激起學生低落的學習動機,提升學生學習之滿意度及學習英語的成效。 電子教科書的內容包含動畫、測驗、遊戲、互動性等,比起紙本教科書多了好多功 能,其特質也符應學生的需求。李宗薇(2009)具體的說,電子教科書有下列優點:1. 可減輕學生書包重量。2. 更具時效性,可以隨時更新資訊。3. 文本的字型或大小可調 整。4. 多媒體形式呈現,提供比傳統閱讀更多的互動效果等。對研究者任教的學生來 說,以往教師的板書字體大小無法變化,無法連結相關教學網站,這也突顯出電子教科 書也比紙本教科書在視野的感受上更具新鮮感、新奇性。何冠慧(2009)提出不同於以 往的教學資源,電子教科書具下列 5 項主要的特色:1. 完整承襲紙本教材知識內容, 順利連結既有教學模式。2. 強化紙本無法提供的學習歷程,以及領域深耕的教學資源。 3. 提供各項數位化教學輔助工具,強化教學現場運用便利性。4. 整合豐富多元的數位 內容,有助於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的實行。5. 發展自編教材進化功能,提高教師教學專 業自主的發展空間。因此,研究者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發揮其特色。 何冠慧(2009)目前發展的電子教科書在班級教學中,教師應該要充分了解學生之學習 上的需求,使用電子教科書即是透過投影機,以與紙本教科書一致性的頁面來呈現,紙 本與電子教科書兩者的頁數能互相參照對應是非常重要的。其實,透過電子教科書不但 完整地呈現原有課本的內容,還有翻頁的設計,師生都能順利連結紙本教科書的內容, 學生容易對照及瞭解教師講解課本何處;若有上課恍神的學生亦可立即地、快速地找到 當下教師教授的地方。此外,運用電子教科書亦可連結相關學習資源網站,加強學生在 紙本教科書裡無法觀察及體會的學習內容,讓學生看見事物真實地呈現,遠比教師重複 說明有益。 李宗薇(2009)同時提出電子教科書的缺點,如:閱讀版面太小,影響學生視力; 加密技術及版權問題待克服;台灣的電子書平台市場太小等。在學校的教學場域中,若 要使用電子教科書,則該教室需有基本配備如電腦、單槍及布幕,一旦這些資訊配備無 7.

(16) 法正常運作,該堂課則無法使用電子教科書。另一缺點為電子教科書的英語文法句型部 份說明純粹是黑白文字敘述,與一般坊間參考書無異,為使學生更能循序漸進的學習, 研究者加入自製英語文法句型 PowerPoint 教材,以符合學生程度需求,輔助英語文法 句型學習成效。書商出版電子教科書,其編輯人員非學校教師,編輯流程不易完全掌握; 另外,書商之間的惡性競爭也造成學校教師選用版本的困擾;故研究者將電子教科書進 行教材上的轉化,如同商業上將產品客製化一般,希望能符合學習者的需求,提升學生 的學習滿意度。客製化(contextualized)最早是製造業的用語,又稱為「大量客製化」 (Mass Customization)。根據 Davis 對客製化所下的定義,所謂的客製化 (customization),即是藉由高度敏捷的製程、彈性與整合的能力,提供顧客量身訂做 的產品與服務,並滿足顧客的獨特需求(引自張尚嘉,2007)。根據客製化的意義,本 研究對客製化的做法即是使用電子教科書及 自 製 英 語 文 法 句 型 之 PowerPoint 來輔 助英語教學,教師依據學生程度及需求的不同,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的英語文法句型教 材(PowerPoint),並藉由單槍投影電腦畫面來呈現課本內容,讓學生能更有系統、有 效率的學習,達到教師對教材做教學轉化的效果,使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縮短、提升學 習之滿意度,以發揮電子教科書最大之功能性及價值性。. 第三節 與電子教科書有關之相關理論. 研究者的教學現場發現,學生在傳統講述式的課堂中,學習動機低落,每天面對這 樣的學習狀況使得研究者的教學熱忱慢慢被消磨;教師的教學熱忱端賴學生的學習態度 好壞而產生起伏,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教師能否具熱忱及有效教學的支柱來源之一。很多 研究顯示,師生互動關係會影響學習動機(黃郁雯,2004;鄭惠敏、許春峰,2008)、 學習態度(黃郁雯,2004) 、甚至是學習成績(李旻陽,1992) 。又因應全球化的競爭, 我國的教育逐漸全面推行「資訊融入教學」 。 「資訊融入教學」的真正內涵指的是教育理 念與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運用資訊科技發展多元、創意的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主動學 習,培養學生資訊科技運用的知能,使其成為資訊社會的公民(王全世,2000b;張基 8.

(17) 成、王秋錳,2008)。因此,資訊科技是一項工具,教師需要轉化自己的教學理念,再 創新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才能更加多元充實及有效率。故研究者想藉由多媒體來改變 原本紙本教科書教學,探討是否能因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在網路的世 代裡,學生具備高度電腦知識及對多媒體的強烈興趣,此一現象激發語言教師將傳統教 學現場轉換成學生所熟悉的 E 化環境(Chu,1995),進而也鼓勵教師利用電腦科技來 改變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負面態度(Adam & Wild, 1997) 。適逢電子教科書的出現,恰好 可以詮釋此轉變的過程。 運用教學科技媒體的主要意義就是促進學生學習,教師在運用一些教學科技工具時 亦須要一些理論基礎來作為依據,引導教師進行有效率的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以下談及認知取向學習理論、多媒體學習理論以及 Vygotsky 的認知發展理論。 一、. 認知取向學習理論 認知取向學習理論肇始時間於 20 世紀 50 年代之初,盛行 60 年代以後,其興起之. 原因為心理學家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反動,認為個體非被動的有機體,不同個體受到同 樣的刺激時,並不一定產生相同反應。認知取向學習理論者重視學習者的心智活動與認 知歷程,他們注意到人類學習行為內在歷程的解釋,以及人如何對外在事物經由理解、 內化而獲得新知的歷程,其重要的理論架構之一為訊息處理模式。1968 年 Atkinson & Shiffrin 為訊息處理理論前期代表,他們主張人類的訊息處理系統包含控制與結構層面 兩大主體;1993 年 Carifio 為訊息處理理論後期代表,他所探討的層面更完整。訊息處 理理論視學習為處理訊息一連串的注意、選擇、接收、處理、編碼與提取的歷程,主張 個體的認知學習主要是選擇外界的資訊,同時利用個體舊有的知識基模(schema),將 外界的訊息加以編碼,然後儲存至長期記憶體中(沈中偉,2004),如圖 2-2-1。. 9.

(18) 注意 訊息 (刺激). 感官收錄 (SR). 儲存 短期記憶 (STM). 選擇. 長期記憶 (LTM) 檢索. 反應. 反應. (輸出). (輸出). 圖 2-3-1 訊息處理心理歷程圖 資料來源:林佳蓉(2009)。教學設計理論基礎與重要模式。載於台灣教育傳播科技學 會(主編),教育科技理論與實際(下冊)(頁 93)。台北市:學富文化。 若是以訊息處理模式來看,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在訊息接收 的這個階段,比紙本教科書相比能更多一些感官上的訊息刺激,即在視覺上、聽覺上接 收多重方面的刺激,藉由教學科技工具的具體文字與圖像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進而 提升其學習動機,有助於學生將知識儲存、提取進入長期記憶,促進其學習效果。. 二、多媒體學習理論 多媒體(multimedia)一詞出現於 1950 年代,當時多媒體意為結合各種靜態與動 態媒體來增進簡報或教學的效果。到了 1980 年代,它成了以電腦來控制各種媒體的播 放,也就是以電腦為中心的多媒體展示系統(羅綸新,2009)。在教育上,運用多媒體 的機會及頻率愈來愈高,書商藉由這樣的媒體工具改變了教科書的形式,同時也改變教 師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性,提升學習者的 學習成效;其對學習所產生影響的研究,主要的理論架構為 Paivio(1971)的雙碼理論 (Dual-Coding Theory)與 Mayer 的多媒體學習理論(Multimedia Learning Theory) ,以 下分別加以介紹(羅綸新,2009): (一)Paivio 的雙碼理論(Dual-Coding Theory, DCT) 10.

(19) Paivio 於 1971 年提出雙碼理論,他指出人類以兩個獨立卻又相互作用的處理系統 將知識編碼儲存於長期記憶中,此兩個系統分別為語文系統(verbal system)和非語文 系統(nonverbal system)。語文系統負責處理語言、文字,包括書寫文字及口語敘述; 非語言系統負責處理靜態與動態的視覺性刺激,例如圖像、動畫等。 學習者對於來自外在事物的刺激可以分別建立語文系統及非語文系統的心理表 徵,即「視覺」與「語文」之間建立連結的管道,此二個系統會分別儲存於人的記憶體 中,而連結的管道也一併儲存。也就是說當學習者進行學習時,遇到多種教學媒體出現, 如:圖片、文字等同時配合使用,這個連結作用會幫助學習者記憶事實或瞭解其概念內 容。雙碼理論的主要論點有三:語文系統在接收語文之後,將語文刺激具象化並將其編 碼儲存於文字記憶區;非語文系統專門處理視覺化資訊,將視覺刺激具象化並將其編碼 儲存於圖像記憶區;語文與視覺的刺激記憶的歷程會相互作用,輔助刺激記憶的表現。 Paivio 也提出透過視覺圖像的方式來學習,比透過語文編碼的方式學習好,原因是個體 在觀看視覺圖像時,大腦會將視覺圖像轉化為文字方式來處理,但是若看到文字時,則 無法轉換為視覺圖像系統;所以,學習者在學習時,附有圖像的內容比單純只是文字敘 述的內容較佳。 本研究中所提之教師自製 PowerPoint 來輔助電子教科書中英文文法句型的不足, 即是根據此理論,希望學生能透過電子教科書文字及 PowerPoint 的特殊效果,如:圖 像及符號的結合,刺激其感官部份,再加上教師一旁的講述輔助,而能達到最佳學習及 記憶的效果。. 11.

(20) 語言性刺激. 非語言性刺激. Verbal stimuli. Nonverbal stimuli. 感官系統 Sensory system 表徵性連結 Representational connections 非語言性表徵 非語言性表徵 Images. 語言性表徵 Logogens. 參照性連結 Referential connections. 關聯性連結. 關聯性連結. Associative structure. Associative structure. . 語言性系統. 非語言性系統. Verbal system. Nonverbal system. 語言性反應. 非語言性反應. Verbal responses. Nonverbal responses. 圖 2-3-2 雙碼理論之語言系統與非語言系統示意圖 資料來源:Paivio, A. (1991). Images in mind: The evolution of a theory (p.161).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2.

(21) (二)Mayer 的學習理論 在 Paivio 的雙碼理論之後,Mayer&Anderson(1991)更依據此理論以實驗研究證 明了人類透過多媒體學習時,的確在語言資訊加上非語言的圖片或動畫能得到最好的學 習成效。Mayer 提出的學習理論將多媒體學習定義為從文字(words)和圖片(pictures) 學習,因此多媒體學習也可以稱為雙碼學習(dual-code learning)或雙重管道學習 (dual-channel learning)。主要包含以下論點(台灣教育傳播技科技學會,2009, 126~128;張立明,何沛佳,2008;蔡蕙君,2009;Mayer& Moreno,2003): 表 2-3-1 三個有關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的假設 假 設 雙種管道 有限制的能力 主動處理. 解 釋 人類對處理視覺訊息及聽覺訊息擁有不同管道 人類每一個管道中,一次所能處理的訊息量有限 人類藉由注意相關訊息,組織被選擇的訊息成一致的心理表 徵,並且將其和其他知識整合來進行主動學習. 資料來源:Mayer, R. E. (2001),Multimedia Learning (p.4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 雙種管道假設(dual channel assumption) 雙種管道假設是指人類對於以視覺呈現的素材及聽覺呈現的素材有不同的訊息 處理管道。亦即,人類處理接收到的訊息有兩種不同的系統分別處理,當敘述或非語文 的聲音等聽覺訊息被呈現到耳朵時,人類開始以聽覺管道處理這類訊息;當插圖、動畫、 影片或螢幕文字等視覺訊息被呈現到眼睛時,人類開始以視覺處理這類訊息。研究者使 用電子教科書或是自製之 PowerPoint 即具有此特性,學生聆聽教師講解,加上看電子 教科書及自製 PowerPoint 的視覺效果,以加強對重點的印象、記憶學習重點。 2. 有限能力假設(limited capacity assumption) 人類在每一視覺或聽覺管道中,每一次所能處理的訊息量有限,亦即,當呈現 圖像時,學習者僅能注意或掌握到少部分影像,並將之留在工作記憶中,這些留住的影 像代表人類僅能保存部份呈現的素材,而非完整的保留全部;當一段敘述或聲音呈現 13.

(22) 時,學習者一次僅能注意、並保留部分文字(words) 、聲音於工作記憶中,而非逐字的 記錄。 3. 主動處理假設(active processing assumption) 人類主動從事認知處理,以建構和經驗一致的心智表徵。主動處理包括注意、 對進入訊息加以組織、整合進入訊息和現存知識。也就是說,人類對於多媒體呈現賦予 意義。當學習者接觸到外在的聲音或圖片刺激後,學習者會「注意」到所受刺激中的部 份聲音或圖片,將其帶至「工作記憶」的認知系統中進行組織,成為某些語言模型或圖 像模型,這些模型若能與學習者的現存知識建立連結,則能進而成為學習者「長期記憶」 中的知識。 多媒體呈現. 感官記憶. (物理表徵). (感覺表徵). 語詞. 耳朵. 工作記憶(短暫記憶) 選擇. 組織 聲音. 語詞. 語詞. 選擇 圖片. 眼睛. 語言 模型 整 合. 組織 圖像. 圖像. 圖像. 長期記憶. 先備 知識. 圖像 模型. 圖 2-3-3 多媒體學習中的認知過程 資料來源:張立明、何沛佳(2008)。利用認知負荷理論分析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隊協 成效之影響。教學科技與媒體,83,頁 77-86。. 因此,教師想改變以往單純只照著紙本教科書的教學方式,換成多媒體學習方式(使 用電子教科書及教師自製英語文法句型(PowerPoint)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文法句型時, 感官接收不同方式的刺激,藉由兩種不同管道來處理訊息,認知歷程運作更佳,進而提 升學習英文句型的效果。. 14.

(23) 三、Vygotsky 的認知發展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 俄國心理學家 Vygotsky 的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學設計上的應用策略有鷹架理論、潛 在可能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交互教學法及合作學習等。 鷹架理論:鷹架被比喻為暫時性的支架或是以一種支持的形式來協助學生,直到學 生能自行操作或學習。鷹架可能是任何工具或教學策略,其特色在於互動的功能。鷹架 指的就是學習者內在心理能力的成長,有賴於成人的協助。而這種協助應該建立在學習 者當時的認知基礎上,也就是說,當學習者停在某一認知層次時,若有成人能有系統的 引導或給予關鍵性的指導,學習者會較容易超越原來的認知層次。而教學過程中,教師 提供的鷹架通常可分為:語言鷹架和非語言鷹架(張馨云,2001)。前者如調整語言難 度、舉例、釐清概念、加強語調、引導性問話、提供檢核及重複學習重點等等;後者如 肢體動作、臉部表情、圖示或實物展示、情境利用等。研究者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在學 習新的英文句型時,除了教師的講解引導之外,還能有多媒體的工具給與關鍵性的強 調,學生們更容易瞭解並寫出正確的英文句子;而鷹架和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將學 習者保持在他們的潛在可能發展區活動。 Vygotsky(1978)解釋,潛在可能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之定義是個人獨立發展層次及透過他人協助、教導、互動可能潛在發展層次之空間,亦 即可以經由教育之歷程協助學生發展之空間。學習者實際發展的水準和可能發展水準之 間的區域就是「潛在可能發展區」。在此區域之內,學習者表現的技巧及行為是動態和 持續改變的,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方式促進學習者發展,以幫助學習者從「協助表現」進 步到「獨立表現」,達成學習目標。 所以,研究者根據此理論為依據,希望改變學生學習的周遭環境,學生透過教師的 指導及教學媒體工具來協助他們在英文課堂上的學習發展能達到「潛在可能發展區」; 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教學,因廠商設計之內容和紙本教科書一樣只有文字的呈現,故設 法加入自製 PowerPoint,將教材依學生程度而設計英語文法句型的概念,指導學生聯結 舊經驗導入新概念,再利用一些 PowerPoint 的視覺效果,更加強化學生對英文句型重 點的用法而內化成自己的認知,提升學生的英語文法句型學習成效,期望在英文寫作的 15.

(24) 表現能更進一步;上課態度也因多了教學媒體的協助而有所改變,英文學習滿意度亦能 有所提升。. 第四節 與電子教科書有關之實徵性研究. 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應用於英語學習已成為學習主流。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 學生透過各式各樣的傳播媒體可以得到相當多的資訊。近年來,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加入 一些資訊元素,希望能藉此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多媒體(電子教科書、虛擬實境、電 子繪本、電子白板等)提供具有高度親切又熟悉的學習介面,使學習者印象較深刻,在 記憶處理上優於文字媒體。在國外,電子教科書提供傳統教科書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尤 其當使用者是資訊豐富,且需自行購買教科書的大學生(李宗薇,2009)。 相較於紙本教科書,電子教科書最大的差別就是電子書的數位化檔案格式,可以藉 由網際網路成為它主要流通的路徑,教師可以隨時運用網際網路來搜尋適合學生的教學 資源,利用多媒體的管道更加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自從坊間教科書出版社發展出電子 教科書,加上教育部振興經濟方案補助學校採購資訊軟硬體之後,班級教室內已逐年配 置電腦、單槍、電視等設備,教師開始實進行資訊融入教學。尤珮君(2006)指出電子 書的教學功能,可經由問答方面的設計而產生學習上的互動,老師藉由電子書豐富的功 能,依照課程需要及學生的反應讓電子書輔助教學。教學多了媒體的承載,同時也增加 了師生之間互相合作學習的機會,與學生共創知識,電子教科書的教育價值從中可見。 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背景興起,在國外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在改進教育和使學校改變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新科技可以將以真實世 界為基礎的課程帶進教室中以供提高學習的鷹架及工具(Robert B. Kozma,2003) 。雖 然互動式電子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在國外已推行已久,但是根據 Becta ICT Research(英國主要推行電子白板的組織)的資料顯示,有關將電子白板運用於外語教 學的研究並不多;且使用電子白板的深度,受限於教師本身的資訊能力或可獲得的資 源,使得此領域的研究相關相對於其他領域之相關研究,顯得數量不足。但就目前所得 16.

(25) 到的回應,均對使用電子白板協助外語教學採正面態度(Becta,2004)。 互動式電子白板在國內還算是新穎的一種教學設備,它既是白板也是電腦螢幕,所 書寫之內容可儲存於電腦中,但相關之正式研究不多。 「互動式電子白板」是利用 USB 連接線與電腦連線,同時使用單槍投影機將電腦上的內容投影到電子白板上,並透過應 用軟體的支援,使得電腦螢幕與電子白板可同步顯示所有書寫內容,形成一個可以直接 在電子白板上操作的大螢幕(陳惠邦,2006;網奕資訊,2004)。吳淑燕(2002)電子 教科書運用於國中英語 Web Quest 教學之行動研究,研究指出國中七年級學生對電子教 科書及 Web Quest 活動學習滿意度高,研究結果發現行動研究歷程能促進教師的教學思 維,提升專業知能。林宜蓉(2008)探討多媒體電子書對英語學習者閱讀態度的影響發 現:電子書可以有效地提升國中九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態度,電子書的一些特色可以增 進其閱讀態度,包含朗讀、發音、動畫、音樂音效、圖片。謝惠如(2009)探討電子教 科書教學模式應用在國中八年級英語科教學之成效,研究結果發現電子教科書教學法優 於傳統式教學法,接受電子教科書教學法之學生對於英語學習滿意度達中上滿意程度, 對於電子教科書之教學策略持肯定的看法。林鶴原(2009)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對 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中發現實驗組的學生,大部分認為這 種教學方式,對他們學習英語有正面的影響,可增加師生互動,英語成績進步,提升學 生的學習態度。張夏暖(2009)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溝通式教學之成效研究-以國中 英語科為例,研究結果發現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九年級英語教學,獲得師生正面的 肯定。 在期刊方面,林秀旻、溫美幸、林儀慈、陳金蓮(2008)的行動研究指出大多數學 生對於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及電子白板上課均持正面看法,學生在學習上感覺很高興、 新奇、有趣,它容易使人積極投入上課,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也增加。夏崇舜,楊育芳(2009) 研究發現學生對於採用多媒體英語教學來學習英文,都有良好的感受,可以增進學習英 語的動機及改善學習英語文的成效;75%以上的學生都同意使用多媒體虛擬實境的英語 教學軟體來學習英語,並認為此種學習法有良好的感受,可以增進學習英語的動機及改 善學習英語文的成效。 17.

(26) 教師明瞭欲使學生的專注力放在教師的教學上,首先必須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 用紙本教科書教學,無法完全吸引現代的學生;而現代的教科書出版社也積極設計多樣 化的教學資源,其中一項為電子教科書;其實,電子教科書不侷限於語言類科的教學, 多媒體教材或教學活動包括互動式電子白板、電子教科書、電子書、網路教學、Web Quest、虛擬實境等,基於上述他人研究的結果發現:這些不同的多媒體英語教學教材 或教學活動對於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 皆產生正面且肯定的結果;師生的教學互動也增加;其中,整合多媒體與多感官呈現是 電子白板的最大優點,即藉由使用它可以讓課程變得有趣,進而引發積極的學習氣氛, 並使學生樂於參與學習。同時電子白板的多媒體呈現方式,提供了視覺的、聽覺的與觸 覺的學習,可以滿足不同學習型態的學生(張大明,2009)。 所以,研究者強烈質疑在過去一年中所使用的利用電腦及單槍投影電子教科書內容 至白色布幕的教學方式,雖然非互動式電子白板具有直接書寫、存檔等功能,但是從學 生的上課態度來看,應該能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滿意度及成效。研究者所使用之電 子教科書內容是紙本教科書的呈現,提供學生真實照片、影片、音效等多媒體來傳達真 實情境,加上依照學生的程度及需要而自製的英語文法句型 PowerPoint 以補充說明電 子教科書教材不足之處,故研究者欲得知國中生對於紙本教科書教學與電子教科書(含 自製 PowerPoint)運用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其學習成效前後表現是否有差異?對電子 教科書運用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的學習滿意度為何? 劉俊賢(2004)研究結果發現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軟體對中、低成就組的學生學習 有明顯幫助,但對於高成就組的學習則無明顯幫助;可能原因為使用之多媒體電腦輔助 教學軟體其內容可能較為簡單,無法對高程度的學生有進一步幫助,但對中、低成就的 學生則提供絕佳的學習刺激;但此研究對於是否應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教材給予正 面的肯定。陳瑞容(2004)探討電腦輔助教學在英文寫作教學之應用,研究結果發現英 文寫作課程運用電腦輔助教學對學生在英文寫作上有正向提升的效果,軟體介面設計呈 現方式及內容之有用性愈佳,電腦輔助教學欲具吸引力,學生的寫作態度愈佳,寫作的 能力愈好,則學習滿意度愈高。林均鞠(2007)研究網路多媒體教學,對國小英語低成 18.

(27) 就學生的音素覺識能力與英語學業成就之影響,結果發現九成以上學生對英語聽、讀、 寫能力均有正面幫助,尤其在英語聽力方面進步最多,且過半數學生認為能增加其「學 習興趣」 。陳翰儀(2010)探討英語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之行為研究-以台中市國民中學 為例,研究結果為教師普遍認為,與傳統式教學比較,採用電子教科書可以提高教學使 用看法及效益。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顯示:運用電腦多媒體(含電子教科書、互動式電子白板或網 路教學等)來教授英語,確實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英語之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以教師 的角度來看,普遍認為使用電子教科書可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電子教科書亦為優良之 輔助學習教材。因此,研究者擬探討教師對使用電子教科書的看法及遭遇困難為何。 前述提到教學運用多媒體科技已成為時代的趨勢;以教師的角度而言,要主動改變 已久的教學模式,即從紙本教科書教學轉變成運用多媒體科技教學真的非常不易,原因 是前置作業有太多的不確定及擔憂的因素,如:對於科技的接受度、適應度、使用度, 多媒體設備的充足度、教學科技使用的效果及教師本身之意願、接受度都是影響教師是 否使用電子教科書之因素。 丁興富與蔣國珍(2005)將黑板、投影系統和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比較,如表 2-3-1 所示。對教師而言,紙本教科書教學必須使用黑板講課,這是大多數教師最常用的模式, 它最易使用、最能即時寫出所要的文字敘述,但是有了投影系統及互動式電子白板來輔 助教學,將呈現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快、更真實,如上述研究所發現,電子教科書是優良 輔助教材,端賴教師是否實際運用在教學現場,以利學生學習。 表 2-3-1 黑板、投影系統和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比較 呈現教學內容的能力 尺寸. 黑板. 大. 色彩. 少. 處理教學內容的能力. 儲存板書的能力. 呈現內容. 對呈現. 類型. 的控制. 呈現用粉. 容易. 用粉筆和板擦修改內容. 不便長期保存. 不易. 差,教師站在投影幕前. 不易在演示材料. 時,無法對演示材料做. 上書寫. 筆書寫的 文字和繪 製的圖形 投影系統. 大. 多. 文字、圖 形、照片和. 19.

(28) 影片 互動式電. 與黑板. 子白板. 多. 任何編輯. 能即時呈. 容易,並能. 可如黑板上書寫一樣,. 板書內容成多種. 大小接. 現書寫的. 逐步份顯. 進行圖文混排. 格式檔案,供下節. 近. 文字或手. 示板書內. 課使用或給予學. 繪圖形,並. 容. 生供課後複習使. 能展示文. 用,可與同事間共. 字、圖形、. 用. 照片和影 片. 資料來源:丁興富、蔣國珍(2005)白板終將替代黑板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技術—革新 課堂教與學的新生代技術。電化教育研究,5,21-26。.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是由國外三位學者(Davis, Bagozzi, & Warshaw, 1989)所提出,正說明此情形;在 TAM 科技接受模式中,影響態度的兩個 認知信念分別為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和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以解釋使用者的態度、意願和使用的關係。(圖 2-3-1) 知覺有用程度 Perceived usefulness. 外在變數. 使用科技態度. External variables. Attitude toward Using technology. 行為意向. 行為.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Actual System use. 知覺易用程度 Perceived ease of use. 圖 2-4-1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Davis, 1989). Davis( 1989) 提 出 的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理 論 顯 示 資 訊 科 技 的 有 用 性 認 知 20.

(29) (perceived usefulness) 以 及 容 易 使 用 認 知 (perceived ease of use) 是 使 用 (usage)行 為 意 圖 的 兩 個 主 要 決 定 性 因 素 。 同 時 , 容 易 使 用 認 知 亦 會 正 向 影 響 有 用 性 認 知,進 而 間 接 影 響 使 用 意 圖。 陳翰儀(2010)探討英語教師使用電子 教科書之行為研究-以台中市國民中學為例,其研究結論發現:年輕英語教師相較於年 長英語教師較容易接受電子教科書;教師普遍認為,與傳統教學比較,採電子教科書可 提高教學使用看法及效益;影響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因素方面,還是以學校內設備不 足或調度不易、教師缺乏融入的動機或看法、教師缺乏適當的研習訓練等為主要障礙。 若是教師接受電子教科書為有用性認知的看法,則使用它的機率會偏高;反之,則不然。 相關研究也顯示較年輕的教師愈容易接受新科技的使用度,年長的教師接受度較低。 坦白說,提到教學科技的工具,學校裡所遇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配備的缺乏,第二個 最常提到的問題就是教師對這新教學科技工具知識與技巧的不足,甚至是對這新科技工 具的看法及態度都會影響甚至導致無法使用這個教學科技工具的窘境。 關於使用科技媒體工具是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最具代表性的討論是在二十世 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克拉克-科茲瑪爭辯(Clark – Kozma debate)」 。克拉克(Richard E. Clark)是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教授,他的論點強調教學媒體只是僅傳遞教學內 容而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的工具;他於曾發表過的文章中提到:「媒體只是教學內容 的載體(vehicles),如同運載蔬菜的卡車,給我們營養的是蔬菜,不是卡車本身。」 另一位科茲瑪(Robert B. Kozma)是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教授及學習技術中心的研究副 主任,他於 1991 年撰寫的《通過媒體學習》(Learning form media)(Kozma, 1991)一 文中,他對 Clark 的論點提出質疑,他認為教學媒體有一些特定的特質,會影響學生的 學習狀況,同時強調媒體的作用,他指出媒體會影響學習者的心態及認知歷程。 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中,逐年增加使用教學科技工具的頻率,發現使用多媒體科技工 具在課堂教學上,對學生的學習有或多或少的影響,此實際情形較偏像是 Kozma 學者 的論點;然而,Clark 的論點也提醒了教學現場的教師們,並不是藉著使用教學媒體, 學生的學習成效就一定能提升。故研究者認為電子教科書是優良輔助教學教材,欲嘗試 使用前後的教學效果及探討教師使用時會遭遇的困難及問題為何。 21.

(30) 22.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探討電子教科書對國中生的英語句型學習是否能提升成效,並探究此實施 過程中,教師所遭遇之困難及看法。 研究主要採個案研究法,實施問卷以了解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教學對學生在課堂 學習英語文法句型是否能明顯提升其學習滿意度。研究採用敘述性統計呈現資料內容, 並用推論統計 T 考驗呈現學生學習前後有無明顯差異。實施「國中基本能力測驗」與 「英語小短文」的前測、中測與後測,檢視其學習成效是否前後有明顯差異;至於教師 與學生對於電子教科書的看法及教師使用時所遭遇之困難,本研究採用焦點訪談及教學 手札蒐集資料,以幫助量化資料詮釋事實。 研究問題 1.. 研 究 目 的. 學生方面 2.. 蒐集資料之方式. 國中生對電子教科書內容融入英語文法. 1.. 評量成績. 句型教學之學習滿意度為何?. 2.. 問卷調查. 國中生對電子教科書內容融入英語文法. 3.. 焦點訪談. 的看法為何?. 1.. 教學札記. 英語教師將電子教科書融入英語文法句. 2.. 教學省思. 句型教學之學習成效為何?. 教師方面. 3. 1. 2.. 英語教師在運用電子教科書教學歷程中. 型教學遭遇的困難為何?.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本章分為五小節,進一步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研究之教學方式、資料蒐集、資 料分析的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研究者任教的新北市的淡水區一所中型學校九年級的某個班級,共 32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本屆全年級共 9 個班,皆按照新生入學時的施測成績做 S 型常態 23.

(32) 編班。此作為研究的班級是研究者從 2011 年暑假才開始任教,經詢問該班導師的結果, 發現這個班級的學生學習狀況為程度優與劣差距甚大班級氣氛,班級學習氣氛不佳,課 堂上認真聽講的學生只佔一半,其餘的學生無心聽課或是因參與柔道隊體力不佳而頻頻 打瞌睡;他們於七、八年級的時候歷經兩位不同的英文老師任教,當時二位教師的教學 方式皆使用紙本教科書及板書教學;七年級時,英語學習內容較為簡單,全班學習狀況 普通,程度較優的學生評量成績都近滿分,程度不佳的學生也在 40~60 分左右;八年級 時,英語學習內容較有難度,有部份同學呈現放棄狀態,有些開始呈現吸收不良的狀況, 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漸漸變大;該班於國中三年歷經三位不同導師,因導師帶班方式不 同,對學生成績要求程度也不同。. 第二節 研究之教學方式. 本校目前所用之英語科教材為翰林出版社之英語課本,從 2009 年開始出版社發行 電子教科書來讓英語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教材內容包括:英語課本和習作的所有內 容、教學配套電子檔、課本教學相關影片、文法句型練習卷等。 以翰林教材的電子教科書為例,內容分別說明如下:第一、課文部份,每一課內容 介面都和紙本教科書相同,從暖身圖片開始,教師可點選圖片,便會出現英文句子說明 該圖片內容,若該課有搭配課文之影片欣賞,則播放給學生觀看。課文及對話內容,點 選功能鍵可以讓學生做聽力及跟讀練習,單字的部分亦是如此,課文及對話的句子中若 有重要片語或句型,點選該英文畫線之處會再跳出一個解釋文法、舉例子的框說明。在 本課句型的部份,點選功能鍵能讓學生跟讀,另有文法句型的補充說明,此一說明全為 文字敘述居多,約二至四頁;因此,研究者在這個英文句型部份自製 PowerPoint 來解 釋句型意義並強化其用法,將文法句型的寫作步驟一一列出在 PowerPoint 上,同時運 用一點 PowerPoint 的圖示及鮮豔顏色來強調,使學生一眼就明白其中的變化,也製作 一些題目來和學生互動練習;接著點選課本練習題目的空格會出現解答,學生可一目了 然。課後的練習部份,有聽力練習及閱讀題組的部份,教師可隨意控制聽力內容並隨意 24.

(33) 抽問學生題意為何。最後一部份為漫畫,對話內容是搭配當課的句型為主,教師可以點 動畫的方式讓學生觀看,較能引起學生注意;有時候研究者也會找尋與句型相關之英文 歌曲來提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效果也不錯。 第二、英語習作部份,分為寫作與聽力兩部份。寫作的部份與課本句型編排方式略 同,教師可以點選空格而出現解答來檢討題目。聽力則是給學生做測驗後,核對答案檢 討時可以就針對學生的答錯題目按功能鍵重聽該題題目內容,不像之前使用 CD 撥放器 必須從頭選該大題聽力曲目,比較方便而且省很多時間。 第三、補充部份,依據每課課文的主題設計小短片,讓學生以欣賞的方式更明瞭介 紹之主題由來。另外,在每課漫畫聽力之前,有些課會有延伸教材,教師點選「聽力」 的按鍵即可讓學生聽到內容,有時候點選「補充」的按鍵也有附加的資料說明,學生可 更清楚補充的內容。 調整之電子教科書內容(PowerPoint)指的是研究者根據教學現場學生的學習需求 而將書商所提供之電子教科書內容做些調整,本研究焦點著重在運用電子教科書內容於 英語文法句型上,而書商提供之電子教科書在英語文法句型的部份僅是文字敘述或是以 表格呈現例句,因此研究者調整的方式為依學生學習狀況而自製英語文法句型 PowerPoint 檔案來做為講解及補充說明,使學生學習英語文法句型更有系統、有效率, 且能承先啟後將舊經驗新觀念連結起來。 研究者使用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之教學方式為研究者先給學生自製 PowerPoint 之學習單,一邊以單槍投影內容,一邊依照學習單順序作逐步講解,利用 PowerPoint 之特殊效果(字句出現方式、顏色深淺、加註底線、邊框等)使學生對新的 句型重點加深印象,再做四題學習單上的練習題。然後,畫面回到課本句型那一頁,教 師先依句型例句再作第二次解釋,亦要求學生在課本上加註一些簡單的筆記,如:詞性 或標示出某個子句的範圍等,接著請學生將課本題目當作考題練習,增加對句型書寫的 熟悉度。最後,教師將課本練習題中較特殊之用法,再請學生對照教師自製之學習單, 教師使用學習單時會要求學生做重點筆記,而筆記內容即為 PowerPoint 上用特殊顏色 或效果標記呈現的重點,約二至三個空格,再次透過此方式加強學生對新句型的概念及 25.

(34) 用法。 在研究者任教的學校並無互動式電子白板,學校僅有的配備是單槍、白色布幕、電 腦及電視螢幕,故研究者在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呈現方式是開啟電腦及單槍,將電子教科 書的內容投影至白色布幕,白色布幕就定位的位置在黑板的中間,若是教師突然要使用 黑板作說明,只能使用黑板兩側小區塊的範圍,倘若遇到學生無法一次就理解其用法, 教師還是得擦拭板書再另外舉例,這也是研究者所遇之困擾。. 第三節 資料蒐集. 針對學生方面的研究問題,本研究以問卷調查、評量成績及焦點訪談來蒐集資料; 教師部份則以「教學札記」及「教學省思」蒐集資料。研究者施以根據教學需求做調整 之電子教科書教學探討是否較能提升學生在學習英語文法句型之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 效。本研究期間,研究者身兼研究設計者及觀察者的角色,實際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進 行。在研究期間,翰林出版社出版之電子教科書教學軟體為教材,其次以新北市某一國 中班級九年級 32 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個案研究,實施「電子教科書教學」 ,教學內容 為上學期(第五冊)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上學期進行為期 15 週教學,下學期(第六冊) 進行為期 10 週教學。教學後採質、量並重的方式分析該班學生對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 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學習滿意度以及學習英語文法句型之學習成效。 一、本研究之研究工具包括:1. 「電腦輔助教學在英語文法句型寫作之應用學習滿意 度之意見調查表」問卷,2. 國中英語基本能力測驗試題,3. 國中英語小短文看圖寫作 測驗,4. 自編「電子教科書在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應用學生半結構式訪談大綱」 ,5. 教 師記錄「教學札記」及「教學省思」。 研究中之問卷是參考陳瑞容(2004)電腦輔助教學在英文作教學應用之研究中所使 用之問卷,其問卷之效度是以專家內容效度進行建構,經過一位屏科大副教授、一位正 修科大副教授、二位英文教師、一位電腦教師將問卷內容後做修正後,正式施測;其問 卷之信度,經進行 Cronbach 信度考驗,總量表係數α值為.9627,顯示信度頗高。研究 26.

(35) 者根據自身教學狀況再加以修改其中的問題,再行調查;問卷內容分為五個面向,總共 37 題,分別為一、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的設計,共 7 題,二、電腦輔助教學之教材教學 內容設計,共 14 題,三、電腦輔助教學的教學方式,共 8 題,四、對於上英語文法句 型課的學習態度,共 5 題,五、對英語文法句型寫作的態度,共 3 題。國中英語基本能 力測驗是研究者根據國中英語一至六冊每課所學之文法句型命題,共 25 題選擇題。國 中英語小短文看圖寫作測驗則是參照全民英檢初級題型命題,要求學生運用教師教過之 英語文法句型進行約 100~150 字的寫作,評分方式分五等級,若有寫出二句教師教過 的英文句型則給一級為 20 分。此二份考題會讓實驗組學生分別作前測、中測及後測, 以了解學生起點行為及學習狀況。自編之「電子教科書在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應用學生 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焦點訪談,以了解學生對電子教科書在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看 法,原則上依全班人數(男生 18 位,女生 14 位)男女生性別比例各抽取 15~25%的人 數進行訪談,供抽取男生 3 人,女生 4 人,最後進行資料的結果分析;S1 代表第一位 訪談學生,S2 代表第二位訪談學生,依此類推。班級焦點訪談學生之背景敘述及學習 英語表現如下表: 表 3-3-1 班級焦點訪談學生之背景敘述及學習英語表現 學生程度概述 S1. 程度普通,作筆記認真,很努. 八下. 八下. 八下. 平. 九上. 九上. 九上. 平. 九上. 九上. 平. 段考 1. 段考 2. 段考 3. 均. 段考 1. 段考 2. 段考 3. 均. 段考 1. 段考 2. 均. 57. 62. 57. 58.6. 40. 67. 67. 58. 62. 58. 60. 60. -. 42. 42. 47. 43.6. 52. 42. 47. 力寫對英文句型架構,但常搞 錯七、八年級學的文法及單 字。. S2. 程度較差,上課易分心,之前 的英文句型基礎沒學好,九年 級較難的句型無法應變。. S3. 程度較差,作筆記馬虎,上課. 49. 48. 43. 43.3. 50. 41. 30. 40.3. 36. 38. 37. 73. 76. 63. 70.6. 84. 83. 75. 80.6. 77. 64. 70.5. 65. 43. 71. 59.6. 69. 72. 71. 70.6. 66. 62. 64. 85. 80. 82. 82.3. 77. 81. 79. 79. 86. 76. 81. 偶爾打瞌睡,英文選擇題知道 選句型重點,但書寫句子錯誤 多。. S4. 程度中等,身為英語小老師, 用功作筆記,寫英文句型時常 錯八年級的文法。. S5. 程度普通,作筆記認真,寫英 文句型架構對,但常搞錯七、 八年級學的文法。. S6. 程度中上,身為英語小老師,. 27.

(36) 用功作筆記,寫英文句型偶爾 錯小文法。. S7. 程度中上,上課極認真聽講,. 91. 87. 88. 88.6. 82. 85. 87. 84.6. 88. 80. 84. 每日作業準時完成;英文句子 書寫流暢。.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製 (備註:S2 學生為轉學生,故從八下第三次段考才有成績。). 二、本研究的設計,包含研究時間和研究流程。 (一)研究時間:研究者對所任教的一個班級進行研究,研究時間是從第 1 次段考之後 才開始將電子教科書根據教學需求做調整融入英語句型教學過程中,預計實施至下學期 第 2 次段考結束,為期約 6 個月,共歷經 4 次段考,在時間上並非學期一開始就使用該 方法,因此研究結論僅供研究者作為思考改進教學之依據,不宜廣泛推論。 (二)研究流程:本研究預計以 100 學年度 1 學年作為研究期程,茲將研究時程規畫為 下列 3 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1 年 9 月 1 日對班級實施「國中英語基本能力測驗」及「國中英語小短 文看圖寫作」之前測。2011 年 9 月 1 日至 10 月 14 日。研究者確定研究主 題,撰寫研究計畫。根據佳音編著翰林發行的教育部編審九年一貫標準版國 中英語三上電子教科書,分析其課程內容,客製化教材內容即自行編製英語 句型之 PowerPoint 做完整解釋分析。 第二階段:2011 年 12 月 15 日對班級實施「國中英語基本能力測驗」及「國中英語小 短文看圖寫作」之中測。2011 年 10 月 15 日至 2012 年 4 月 10 日。研究者 在教學歷程中施以電子教科書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方式並透過上課觀察, 再依據段考成績作為分析學生學習表現的資料。 第三階段:2012 年 4 月 15 日對班級實施「國中英語基本能力測驗」及「國中英語小短 文看圖寫作」之後測及問卷調查。2012 年 4 月至 6 月。開始進行資料整理 與分析,撰寫研究結果。. 28.

(37) 表 3-3-2 研究期程表 實施時間 階段 第. 進行項目. 100 年. 100 年. 100 年. 101 年. 9月. 10 月. 12 月. 4月. 101 年 101 年 5月. 6月. 擬定研究題目及計劃. 一 實施前測(寫作及英語基 階 本能力測驗) 段 執行研究計畫(電子教科 第. 書、教師自製 PowerPoint). 二. 教學札記、教學省思. 階. 實施中測(寫作及英語基. 段. 本能力測驗) 教學札記、教學省思 實施後測 (問卷調查、寫. 第 作及英語基本能力測驗) 三 教學省思 階 焦點訪談、資料整理與分 段 析、呈現研究結果.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第四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為個案研究法,主要研究對於教師根據教學需求做調整之電子教科書運用 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是否能明顯提升國中生之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教師在運用的 教學例程中所遇困難和看法。本節將說明資料分析之方式,分為二個部份:量的分析及 訪談內容的歸納與探討。 29.

(38) 一、量的分析 在教學完畢之後,將所蒐集的問卷資料予以分類、編碼、建檔之後,以 SPSS 19.0 (PASW Statistics) 中文版進行資料的統計與分析。問卷題目包含五個面向:電腦輔助教 學軟體(電子教科書及自製之英文句型 PowerPoint)的介面設計、電腦輔助教學(電子 教科書及自製之英文句型 PowerPoint)的教學內容設計、電腦輔助教學(電子教科書及 自製之英文句型 PowerPoint)的教學方式、對上英語文法句型課的學習態度及英語文法 句型寫作的態度,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每題有「非常同意」 、 「同意」 、 「無意見」 、 「不 同意」 、 「非常不同意」五種選項,請填答者就其中五個選項擇一回答,計分方式分別為: 5 分(非常同意) 、4 分(同意) 、3 分(無意見) 、 2 分(不同意) 、1 分(非常不同意), 數字超過 3 則表示過半數,分數愈高則表示對本教學方式愈認同。研究者蒐集問卷後採 用敘述性統計呈現資料內容。 「國中英語基本能力」測驗是研究者根據國中英語一至六冊所學之重點文法句型命 題,共 25 題選擇題,每題 4 分,總分為 100 分。 「國中英語小短文看圖寫作」測驗則是 參照全民英檢初級題型命題,要求學生運用教師教過之英語文法句型進行約 100~150 字的寫作,評分方式分五個等級,學生若有寫出二句教師教過之英語句型用法則給一級 為 20 分,總分為 100 分。此二份考題讓學生分別作前測、中測及後測,得分數愈高則 表示學生的學習成效愈高。 二、訪談內容的歸納探討 關於質性資料取得的方式,以研究者自編之半結構性訪談大綱為依據,正式訪談之 前與訪談者詳細說明訪談之內容,與訪談者進行訪談,訪談結束後研究者將訪談之內容 整理為逐字稿,以研究性質及研究焦點為主,研究者再將資料登錄、編碼、分類,最後 整合成結果。訪談大綱共有五個問題,內容主要探究學生對教師運用電子教科書及自製 英語文法句型 PowerPoint 教學之看法及感受。S1-I-1 代表第一位訪談學生回答第一個問 題,S2-I-1 代表第二位訪談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依此類推。 訪談資料分析參考陳向明(2002)資料分析主要有如下步驟: 閱讀原始資料、登錄、 30.

(39) 尋找本土概念、資料的系統化。資料分析的系統化包含建立編碼系統,編碼本有兩個作 用: 可以將號碼系統地排列出來,使我們瞭解現有號碼的數量、類型、碼號所代表的 意義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可以為我們今後查找號碼(特別是碼號所代表的意義)提 供方便。編碼本中的碼號不宜過多,第一次登錄時不應該超過三十至四十個(Bogdan & Biklen,1982)。隨著研究逐步深入,編碼會逐漸集中,數量也會相對應減少。 表 3-3-3. 原始資料編碼意義表. 資 料 訪談. 編. 碼. S1-I-1. 意. 義. S為學生,第一數字1代表第一位訪談學生,I代 表訪談,第二個數字1為回答第一個問題。內容 為依訪談大綱回答五個問題。. 教學省思. M101. M為教學省思代號,第一數字1代表實施此教學 方式一個月後,「01」為流水號。紀錄教學後之 想法或意見。. 教學札記. T-D101. T為教師,S1為第一位學生,D為教學札記代號,. S1-D101. 第一數字1代表第一單元, 「01」為流水號。紀錄 上英語文法句型課情形。.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蒐集所得之訪談逐字稿後,研究者依照本研究之文獻探討與研究架構之主題予以分 析比較,將相近之語料重組整理,並進一步根據相符之觀念與相同之敘述,進一步以教 材內容呈現、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狀況歸納類別,形成三級編碼。例如,本研究中 有關學生對電子教科書及自製英語文法句型PowerPoint之學習成效,因其歸納入「學生 學習情況」中,故列為「電子教科書輔以自製英語文法句型PowerPoint教學」(一級編 碼)之下的「學生學習狀況」(二級編碼)之「英文成績表現」(三級編碼)。學生對 於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教學之學習滿意度、學習成效以及教師對於電子教科書的看法及 使用時所遭遇之困難,則採用質性研究之焦點訪談及觀察法來分析及呈現事實的真實 31.

(40) 性。 研究者作「教學札記」以記錄、檢視、參與教學,進一步探討執教者使用電子教科 書融入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看法、當節課之師生教學感受,並請二位同儕教師給予回 饋;同時作「教學省思」來記錄教學後之想法或意見。 最後,使用「三角驗證法」(triangulation),1989年Denzin 區分了四種意涵的三角 檢定法:資料的來源、調查人員、研究方法、研究理論。本研究則採資料的三角驗證法 (data triangulation),其資料來源有問卷、訪談資料、教學札記及教學省思等,分析 歸類研究問題之結果,使其更具有一致性,提升結論的效度。.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候用校長、候用主任、教師 甄選業務、考卷業務及試 務、教師介聘、外籍英語教 師及協同教學人員招募、推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2.

中學中國語文科 小學中國語文科 中學英國語文科 小學英國語文科 中學數學科 小學數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