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過猶不及?:史蒂芬‧金小說《Bag of Bones》兩種中文譯本比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過猶不及?:史蒂芬‧金小說《Bag of Bones》兩種中文譯本比較"

Copied!
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 A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指導教授:賴慈芸 博士 Thesis Advisor: Tzu-yun Lai. 過猶不及?: 史蒂芬.金小說《Bag of Bones》兩種中文譯本比較 More or Less?: A Comparison of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Stephen King’s Bag of Bones. 研究生:謝儀霏 Yi-fei Hsieh.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 June, 2008.

(2) 摘要 本研究從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在中文市場銷量不如美國為出發點, 探究其作品在翻譯環節上的問題。研究文本為長篇小說《Bag of Bones》的兩種 中文譯本:簡體字譯本《屍骨袋》與正體字譯本《一袋白骨》。論文從比較兩版 譯本切入,針對三個部分進行分析比較。首先是兩版譯本的翻譯風格,根據前人 對於兩岸譯本比較研究的走向,針對語法特徵、形象詞/成語運用、地方/流行 語彙運用等面向進行比較。其次比較譯本對小說連貫性的掌握程度,從關鍵詞 彙、懸念筆法與情節邏輯等面向來探討。最後,針對史蒂芬‧金慣用大量當代美 國流行文化詞彙來營造小說背景的寫作手法,分析兩譯本對流行文化詞的翻譯策 略,再援引豪斯(Juliane House)的顯性/隱性翻譯(overt/covert translation), 試圖說明兩譯本策略的選擇動機。 研究發現,簡體字譯本由兩位譯者執筆,在風格上就有不一致之現象;為求 小說閱讀流暢,在文化詞處理上動用了「文化過濾」 (cultural filter)機制,刪去 部分文化意象與典故,可說是符合紐馬克(Peter Newmark)所謂的「欠額翻譯」 (under-translating)。正體字譯本翻譯策略衝突,在譯文中大量引進中文的形象 詞與地方、流行語,但對於美國文化詞又以顯性翻譯的手法來處理,因此譯本充 斥過多訊息,屬於「超額翻譯」(over-translating)。研究並呼籲,翻譯時必須針 對文本屬性,擬定翻譯策略,確定譯本的目標,譯本才能成功。. 關鍵詞:翻譯策略(translation strategy) 文化詞(cultural words) 紐馬克(Peter Newmark) 豪斯(Juliane House) 文化過濾(cultural filter)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i.

(3) Abstract Stephen King (1947- ), a well-known author in United States, has not yet received equal popularity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This phenomenon might partly be attribu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s.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ranslation might influence how King is received among Chinese-speaking readers, this thesis thus examines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King’s Bag of Bones. The thesis compares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in three perspectives. First, the style of translation is described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use of image words, fixed expressions, regional lexicon and contemporary catchwords. Secondly, by comparing the aspects of keywords in the novel, the suspense in narrative and the logic of plot, whether the translations can demonstrate coherence of the novel or not is discussed. Finally, In view of King’s usual approach of employing a great number of “cultural words” in his works, the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two translations are outlined and then explained, using the concept of Juliane House’s overt/covert translation.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in which the translation was split between two translators, shows inconsistency in style. Also,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reading fluency, it applies a “cultural filter” between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eliminating certain cultural images and allusions. This can be seen as what Peter Newmark called “under-translat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however, shows conflicts i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Various Chinese image words, regional lexicon and contemporary catchwords in Taiwan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translated text, whereas overt translation approaches are used when dealing with source language cultural words..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 is flooded with excess information, and over-translation is observed as a result. The thesis further proposes tha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must be devised based on the ii.

(4) attribute of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purpose of the target text. Only with appropriate and consistent strategies is a translation more likely to be successful.. Keywords: translation strategy, cultural words, Peter Newmark, Juliane House, cultural filter, Stephen King. iii.

(5) 目次. 第一章. 研究背景....................................................................................................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史蒂芬‧金與小說創作............................................................................2 第三節《BAG OF BONES》簡介.......................................................................... 11 第四節史蒂芬‧金小說的翻譯策略..................................................................15 第五節本論文章節架構......................................................................................17 第二章翻譯風格的差異......................................................................................18 第一節文獻回顧..................................................................................................18 第二節語法特徵比較..........................................................................................20 第三節形象詞/成語使用比較..........................................................................29 第四節地方/流行語彙的使用比較..................................................................34 第五節小結..........................................................................................................40 第三章小說的連貫..............................................................................................41 第一節關鍵詞彙..................................................................................................41 第二節故事情節..................................................................................................49 第三節小結..........................................................................................................52 第四章. 美國當代流行文化詞彙處理..................................................................53. 第一節文化詞與翻譯..........................................................................................53 第二節增譯..........................................................................................................56 第三節減譯..........................................................................................................61 第四節代換..........................................................................................................66 第五節小結..........................................................................................................69 第五章結論..........................................................................................................71 參考文獻......................................................................................................................74.

(6) 第一章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節 第一節研究動機 當代美國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1947- )在歐美的聲勢與地位歷久 不墜,作品一推出,也常穩坐排行榜上,每一部的銷售量動輒幾百萬冊。但是引 介至中文世界,不論是銷量、名氣或接受度,其輝煌景象似乎無法複製1,其中 癥結在於何處?對於此現象,台灣、大陸兩地都有相關文章試圖探究。 聯合報記者方念豫曾就此訪問皇冠出版社社長平雲,平雲坦承, 「皇冠出[史 蒂芬‧金]的書,一直不算賣得很好」 。他並進一步以同樣是驚悚類型的作品《人 魔》來比較, 「該書透過刑案分析,凸顯單純的恐怖元素,沒有地域色彩的限制。 反觀史蒂芬‧金小說的時空背景,卻根植於美國郊區小鎮特殊的社會文化……產 生隔閡感,使小說無法在本地市場獲得廣泛的支持基礎」(方念豫,2001)。 遠流於 2005 年重新出版《四季奇譚》 (Different Seasons) (採用 1982 年皇冠 出版社施寄青、趙永芬的譯本),請了史蒂芬‧金「資深書迷」林尚威2寫導讀, 林分析過去史蒂芬‧金銷量不佳之因,「有些是因為翻譯品質的參差不齊,以致 讓讀者興趣缺缺;有些則因選材錯誤,吸引不了陌生讀者的注意」 (林尚威,2005) 。 大陸方面,史蒂芬‧金的作品在一九九○年代初開始翻譯引進中國,但打著 「恐怖小說」的大旗,卻被視為是「低級趣味」而「未引起多大的轟動」(黃豔 杰,2007) 。史蒂芬‧金誠然不將自己侷限於恐怖小說家,作品的樣貌也算多樣, 但作品圍繞的是美國社會中的種種問題,因此在「進入中國的歷程中遭遇了文化 障礙」 (黃豔杰,2007) 。人民文學出版社宣傳負責人孫順臨透露,《肖申克的救 贖》3(Different Seasons)首刷印了兩萬冊,「相較於以往斯蒂芬‧金小說的中. 1. 以本論文討論的《Bag of Bones》為例,該書於 1998 年在美國上市第一週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 書榜的第一名,連續十七週都在榜上(排行榜共取 15-16 名) 。但是《一袋白骨》在台灣上市時, 只有一、二週出現在金石堂排行榜上的第十八名,第三週掉至第二十九名,此後就榜上無名。 2 林自己架設網站「史蒂芬金的戰慄世界」http://www.tacocity.com.tw/swlinb,推廣史蒂芬‧金。 3 《Different Seasons》收錄四個短篇小說,第一篇是〈Rita Hayworth and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曾改編為電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電影在大陸譯為「肖申克的救贖」 1.

(7) 文版而言,這已是一個極高的數字」。史蒂芬‧金在大陸的譯本雖然近三十種, 但是沒有哪一本「能夠在書市上掀起哪怕小小的波瀾」(康慨、劉芳,2006)。 史蒂芬‧金在中文市場的慘澹經營,原因何在?是出版社行銷運作方式不 佳,無法提高史蒂芬‧金作品的曝光率?還是是小說主題不討好,風格本質不吸 引中文讀者?抑或是在翻譯的過程中,失去了小說的特質與賣點?一個作家的作 品出版上市是否暢銷,背後牽涉的因素相當複雜,本論文將範疇縮小到翻譯層 面,從翻譯過程的檢視,試圖探究此問題。論文將以史蒂芬‧金長篇小說《Bag of Bones》的正、簡體中文譯本為研究文本,從兩種中文譯本的比較,來窺探這 個問題。. 第二節 第二節史蒂芬‧ 史蒂芬‧金與小說創作 一、史蒂芬‧金小傳與地位 史蒂芬‧金 1947 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波特蘭,上有哥哥大衛,生長於一個 看似平凡的小家庭,但他兩歲時,父親有天說要出門買香菸,結果就此一去不回。 母親挑起經濟重擔,一家三口經常搬遷,四處投靠親戚,直到史蒂芬‧金十一歲 時,他們才又回到緬因州的 Durham 定居。 史蒂芬‧金小學期間就開始寫作,在哥哥創辦的小報「Dave’s Rag」常可見 他的創作。他正式發表的作品,是 1965 年在 Comics Review 上的短篇小說《I Was a Teenage Groverobber》 。1966 至 1970 年間,史蒂芬‧金在緬因大學英文系就讀。 他在 1967 年賣出第一本短篇故事給 Startling Mystery Stories。1971 年,與塔比莎 (Tabitha Spruce)結婚。同年,他開始在 Hampden Academy 中學教英文,但每 天晚上與週末,他繼續筆耕,孜孜矻矻從事小說創作。生活清苦,暑假還得在洗 衣店裡打工,但塔比莎卻非常支持先生的寫作事業,這一點史蒂芬‧金念茲在. (台灣譯為「刺激一九九五」 ) 。人民在出版《Different Seasons》時,沿用知名度高的電影名當書 名。 2.

(8) 茲,相當感謝4。 1973 年春天,Doubleday & Co.願意出版他的小說《Carrie》,之後平裝版權 又以四十萬美元售出。這筆錢足以讓他辭掉教職,專心寫作,也改善了家境。四 十多年來,他出版了五十多部小說與短篇小說,屢屢登上暢銷書榜。在這當中, 史蒂芬‧金還以理察‧巴克曼(Richard Bachman)之名,發表過幾部小說。1985 年他承認理察‧巴克曼就是他自己,之後以此名依然有新作問世。 1999 年夏天,史蒂芬‧金在散步時意外遭到車撞,身受重傷,歷經多次手 術才復原。休養了幾週,回到寫作崗位,但後遺症仍有之。2000 年,史蒂芬‧ 金出版《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該書半為自傳,另一半是寫作指南, 他分享自己的寫作方式,也給予有心走這條路的人諸多中肯的建議。同年,他嘗 試電子出版,短篇小說《Riding the Bullet》共被下載 500,000 多次,在出版市場 掀起不小的波瀾(Sachs,2000)。之後他又在自己的網站上發表連載小說《The Plant》,以榮譽付費制度讓讀者下載。 2002 年,史蒂芬‧金曾因身體狀況不佳為由,宣布封筆。不過,他後來還 是繼續寫作。目前他與妻子定居緬因州與佛羅里達州。. 史蒂芬‧金素有「恐怖小說之王」、「美國最受歡迎的怪物(boogeyman)」 之稱號。而他從一九七○代開始發表小說至今,開創了一個新的恐怖類別,稱之 為「社會恐怖小說」 (social horror fiction) 。黃祿善的《美國通俗小說史》中,對 於史蒂芬‧金與「社會恐怖小說」有以下的定義:. 斯蒂芬‧金把 60 年代現實恐怖小說的傳統同一些與現實社會緊密相 連的驚險通俗小說的若干要素結合起來,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當代恐 怖小說創作模式。……他的作品已經看不到早期恐怖小說那種明顯 有悖於常理的超自然描寫,一切都猶如發生在現實社會之中。 (604) 4. 見《On Writing》 ,p.65 3.

(9) 史蒂芬‧金的「恐怖」,不見得是厲鬼嚇人、僵屍出沒、食人怪物,多數時 可能是根源於人性的陰鬱黑暗,讓人不寒而慄。另外,Russell(2002)提出,史 蒂芬‧金的創作,無法以恐怖小說一概而論。他在多種文類中進行試驗,就算是 同一部小說,也可能結合其他元素。他所嘗試的文類還有「懸疑小說」 (如《The Green Mile》) 、 「科學小說」 (如《Dreamcatcher》)與「奇幻文學」 (如《The Eyes of the Dragon》)(29-34)。. 每部新作推出時,儘管面對的書評聲浪有好有壞,但以史蒂芬‧金的知名 度、話題性、小說的暢銷程度來說,他在通俗文學上的重量級地位仍難以動搖。 創作多年來,史蒂芬‧金亦獲獎無數,包括 1996 年的歐亨利小說獎(O. Henry Award)5與 2002 年恐怖作家協會(Horror Writers Association)終身成就獎,他 對類型小說的貢獻無庸置疑,在一般文學小說的創作也得到肯定。 但史蒂芬‧金追求的可能不只如此。1997 年他離開合作近二十載的維京出 版社(Viking) ,據說就是因為和出版社談不攏他對《Bag of Bones》開出的價碼。 「出版界有八卦說,他很沮喪被歸類成恐怖作家,希望以『真正的』小說家之名 受人看重」 (Mendelsohn,1998) 。史蒂芬‧金到底能不能超脫類型小說家的定位, 躋身嚴肅文學殿堂,在 2003 年出現了一些爭議。 2003 年,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National Book Foundation)頒發「傑出貢獻 獎」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Letters Awards)給史蒂芬‧金,原因 是:「史蒂芬‧金的寫作根植於偉大的美國傳統,也就是能發揚在地精神與敘事 的不朽力量。他的作品隱含關於我輩內心世界的道德真理,美麗、悲慘皆有之, 風格獨具,令人入迷,不忍釋卷。6」 這個獎無疑肯定了史蒂芬‧金在文壇上的地位,然而,此獎卻引發一陣論. 5 6. 頒給美、加地區以英語撰寫的傑出短篇小說。史蒂芬‧金以《The Man in the Black Suit》獲獎。 筆者自譯。原文參見 http://www.nationalbook.org/dcal_2003.html 4.

(10) 戰。文學批評家哈洛‧卜倫(Harold Bloom)對此獎頒給史蒂芬‧金相當不滿, 他認為這是個「可怕的錯誤」,「將我們的文化生活變得低能」。史蒂芬‧金對他 來說只是寫「廉價驚險小說的作家」 , 「跟愛倫坡一點都不能比」 , 「他的書除了讓 出版界活絡外,對人類沒什麼貢獻7」 (Bloom,2003) 。這個論點當然引發了各方 言論,有人附議,也有人認為太刻薄。 《浮華世界》 (Vanity Fair)的撰稿編輯 Jim Windolf 就說,這個年代「文化正在轉移,凡事都要接受重新評估8」,還舉了許 多打破通俗、嚴肅文化藩籬的例子9(Windolf,2006)。 這種各執一詞的局面,其實也反映在卜倫所編的史蒂芬‧金評論文集 (Bloom’s Modern Critical Views)中,卜倫引用王爾德的說法「所有爛詩都很真 誠」對其加以批評,但文集中收錄的 Ben P. Indick 將史蒂芬‧金與其先驅愛倫坡 (Edger Allen Poe)、史鐸克(Bram Stoker)、勒弗凱夫特(H.P. Lovecraft)相提 並論;Don Herron 堅持史蒂芬‧金是「文學」。 至於史蒂芬‧金本人自己的看法,他在 2003 年得獎感言中,曾呼籲「在所 謂的通俗文學與所謂的嚴肅文學間,搭起橋樑」 。2006 年,他在接受《巴黎評論》 (Paris Review)訪問時,被問到是否還覺得被排除在文學殿堂之外。他說: 「我 一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從不浮誇,也不會抬舉自己。我對自己在做的事嚴肅以 對,但也從未暗示任何人我優於以往。」(Lehmann-Haupt and Rich,2006) 史蒂芬‧金到底屬於通俗文學,還是嚴肅文學,顯然維持各執一詞的局面。 但是這個定位對於翻譯來說卻顯得重要,事關翻譯策略的選定,筆者將於本章第 四節討論。. 二、中文世界的史蒂芬‧金. 7. 筆者自譯。 同上註。 9 如「當代文庫」 (Modern Library)及「美國文庫」 (Library of America)發行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的精裝本;法國人挖出暢銷作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的遺骸,將其入祀於萬神 殿,與雨果、左拉、伏爾泰等人共享榮耀。 8. 5.

(11) 史蒂芬‧金的作品譯介到台灣,可分為兩個時期,以 1992 年著作權法10施 行為分野。首度引進台灣的,就是他第一本小說《Carrie》,台灣譯本名為《奇 女凱莉》,1977 年配合電影上映而出版11(電影名為「魔女嘉麗」),出版社為四 季。第二本則為《幽光》(The Shining),王安辰譯,1980 年由好時年出版,也 是配合電影上映(電影譯名為「鬼店」)。一九八○年代皇冠推出「當代名著精 選」,每週推出一部歐美暢銷小說榜上的新書,史蒂芬‧金自然也在書單之上。 在這個系列中,皇冠總共推出了《燃燒的凝視》等十四部史蒂芬金的小說。 「六一二大限」後,這些沒有版權的翻譯書均不能再販售。之後零星出版過 寥寥幾本史蒂芬‧金的小說,包括 1992 年時報將短篇小說集《Four Past Midnight》拆成四冊出版;1999 年新雨出版社將短篇合集《Nightmares and Dreamscapes》分為《惡夢工廠》I、II 兩部出版,2002 年出版《桃樂絲的秘密》 (Dolores Claiborne)。商周於 2001 年推出《On Writing》中譯本,但初版翻譯 錯誤百出,之後又重譯,再出二、三版。自 2005 年開始,遠流出版社以《四季 奇譚》打頭陣,推出「精選史蒂芬‧金」系列,結合許多的宣傳行銷手法,如邀 請知名人士寫導讀、成立部落格12、在新譯本正式上市前辦試讀活動13,辦徵文 活動、線上網聚等等。此書系目前已推出七部譯本。另一家積極推出史蒂芬‧金 的出版社則為皇冠,其書系「史蒂芬金選」主打奇幻作品《黑塔》系列,在 2007 至 2008 年兩年內將全部七冊出版完畢。 中國大陸於一九九○年代開始引進史蒂芬‧金的作品,大約由五家主要的出 版社出版14,分別為廣東珠海出版社、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此外,還有一家遠方出版社,但其推出的「午. 10. 1992 年 6 月 10 日,台灣公佈施行新的著作權法。著作權法規定,凡是在 1992 年 6 月 11 日以 前翻譯的「受著作權益保護」的外國人著作,不能重印;此外,從 1994 年 6 月 12 日開始,這種 未經合法取得版權的翻譯書籍不能再銷售,此即所謂的「六一二大限」。 11 書的封面是電影劇照,內頁亦有幾禎劇照。 12 「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鬼才—史蒂芬‧金」 ,網址為 http://blog.ylib.com/StephenKing 13 邀請部落客試讀新書,然後請他們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讀後心得。 14 參考大陸網友之整理 http://www.oioj.net/blog/new2/olympias/archives/2006/327672.shtml,筆者 再一一求證。 6.

(12) 夜四點」系列,則被網友批評為抄襲台灣 1992 年的時報譯本。 珠海出版社分別於 1997、2000、2005 年各推出四部作品,有計畫地出書, 規模也較大。大眾文藝則以「世界現代恐怖小說之王斯蒂芬‧金三部曲」為書系, 出版三部重要作品。內蒙古文化只推出一本短篇小說集,而且收錄篇數還不完 全。人民文學於 2006 年以《肖申克的救贖》叩關,寄望小說也能承襲電影的高 人氣而大賣,也為全套七冊的《黑暗塔》系列鋪路。上海譯文從 2006 年的《屍 骨袋》開始,也陸續推出四部譯本,出版計畫還在進行中。 茲將大陸與台灣出版之史蒂芬‧金譯本做一整理,表列如下15。. Year. Title. Type. 1974. Carrie. Novel. 1975. Salem's Lot. Novel. 1977. Rage. Novel. 1977. The Shining. Novel. 正體字譯本16. 简体字译本. 奇女凱莉*,四季出版事業公司編輯部 奇女凱莉 凯丽,陈体仁译,裴妮校对,中国对外 凯丽 譯,四季,1977. 翻译,1996 撒冷镇, 撒冷镇 刘莉莉译,北京大众文艺,1998. 幽光 闪灵, 闪灵 龚华燕、冉斌译,北京大众文艺, 幽光*,王安辰譯,好時年,1980 2003 1978. Story. 玉米田的孩子*,張汀、殷金生譯,皇 玉米田的孩子. Collection. 冠,1985. Night Shift. 末日逼近, 末日逼近 韩劲草等译,北京大众文艺, 1978. The Stand. Novel. 1998 死亡区域,王强译,珠海,1997 死亡区域. 再死一次*,謝瑤玲譯,皇冠,1984 再死一次. 1979. The Dead Zone. Novel. 1979. The Long Walk. Novel. 1980. Danse Macabre. Non-Fiction. 1980. Firestarter. Novel. 燃燒的凝視 神秘火焰,王帆, 梁冰译,珠海,1997 燃燒的凝視*,茅及銓譯,皇冠,1980 神秘火焰. 1981. Cujo. Novel. 狂犬庫丘*,陳旻萃譯,皇冠,1981 狂犬庫丘 厄兆,黄晓海、康笑宇译,珠海,1997 厄兆. 1981. Roadwork. Novel. 1982. Creepshow I. Comic Book. 15. 本表取自於史蒂芬‧金官網 http://www.stephenking.com/pages/works/list_written.php,但為節省 篇幅,有集結成冊出版的短篇小說不再列入。 16 標示*字號者,表示已絕版。 7.

(13) :最後的槍客,馮瓊儀譯,皇冠, 最後的槍客 枪侠( 枪侠(黑暗塔首曲) 黑暗塔首曲),陆晓星译,人民 黑塔 I:. The Dark Tower I: 1982. Novel. The Gunslinger. 文学,2006. 2007. 四季 肖申克的救赎17,施寄青、赵永芬、齐 四季*,施寄青、趙永芬譯,皇冠,1982 Story 1982. Different Seasons. 若兰译,人民文学,2006. Collection. 四季奇譚,施寄青、趙永芬、齊若蘭譯, 四季奇譚 遠流,2005. 1982. The Running Man. Novel. 1983. Christine. Novel. 1983. Pet Sematary. Novel. Cycle of the. Illustrated. Werewolf. Novel. 1984. The Talisman. Novel. 魔符*,茅及銓譯,皇冠,1985 魔符. 1984. Thinner. Novel. 銷形蝕骸*,施寄青譯,皇冠,1985 銷形蝕骸. Story. 被詛咒的手* 被詛咒的手 18,謝瑤玲譯,皇冠,1986. Collection. 迷霧*,謝瑤玲譯,皇冠,1986 迷霧. 克里斯汀,张玉荣等译,珠海,2005 克里斯汀. 克麗斯汀*,种衍倫譯,皇冠,1983 克麗斯汀 寵物墳場*,趙爾心譯,皇冠,1984 寵物墳場. 1984. 1985. 1986. Skeleton Crew. It. Novel. The Drawing of the. 牠*,吳安蘭譯,皇冠,1987. :三張預言牌,馮瓊儀譯,皇冠, 三張預言牌 三张牌( 三张牌(黑暗塔之二) 黑暗塔之二),文敏译,人民 黑塔 II:. The Dark Tower II: 1987. 死光,梁山、周充译,珠海,2000 死光. Novel. 文学,2006. 2007. Three. 龍之眼*,姜冠羽譯,皇冠,1987 龍之眼. The Eyes of the 1987. Novel. Dragon. 慘不忍賭*,吳安蘭譯,皇冠,1987 慘不忍賭 一号书迷,胡寄扬、韩满玲译,珠海, 一号书迷 戰慄遊戲*( 戰慄遊戲 (二版) 二版),吳安蘭譯,皇冠,. 2005 1987. Misery. Novel. 1991 戰慄遊戲,柯清心譯,遠流,2006 戰慄遊戲 1987. Tommyknockers. Novel. 1989. The Dark Half. Novel. 黑暗之半,劉韋廷譯,遠流,2006 黑暗之半 黑暗的另一半,王强,覃娆译,珠海, 黑暗的另一半 1997 午夜 2 點19,趙永芬譯,遠流,2008. Story 1990. Four Past Midnight Collection. 17. 購買台灣遠流的譯本。但因為其中一短篇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中國相當受影迷喜 愛,因此援用該名為書名。 18 皇冠將短篇小說集《Skeleton Crew》拆成兩本出版。 19 收錄〈懶勾魔〉、〈秘窗,秘密花園〉兩個短篇。另外兩個短篇則另成一冊《午夜 4 點》 ,即 將出版。 8.

(14) 1990. The Langoliers. 20. 兰戈利尔人( 兰戈利尔人(斯蒂芬‧ 斯蒂芬‧金的午夜禁语 Short Story. 史蒂芬‧ 史蒂芬‧金的午夜禁語[午夜一時 金的午夜禁語 午夜一時] 午夜一時 21:蘭. 戈利爾人 [午夜一时 午夜一时]) 午夜一时 ),陈思祺译,远方,1998 戈利爾人*,陳蒼多譯,時報,1992 史蒂芬‧金的午夜禁語[午夜二時 金的午夜禁語 午夜二時]: 午夜二時 :秘 秘密的窗, 秘密的窗,秘密的花园( 秘密的花园(斯蒂芬‧ 斯蒂芬‧金的 史蒂芬‧. Secret Window, 1990. Short Story. Secret Garden. The Library 1990. Short Story. Policeman. 1990. The Sun Dog. Short Story. 密的窗,秘密的花園*,陳蒼多譯,時 秘密的花園 午夜禁语[午夜二时 午夜禁语 午夜二时]) 午夜二时 ),戴兆隆译,远 密的窗, 方,1998. 報,1992. 图书馆警察( 图书馆警察(斯蒂芬‧ 斯蒂芬‧金的午夜禁语. 史蒂芬‧ 史蒂芬‧金的午夜禁語[午夜三時 金的午夜禁語 午夜三時]: 午夜三時 :圖. 書館警察 [午夜三时 午夜三时]) 午夜三时 ),温逸崇译,远方,1998 書館警察*,陳蒼多譯,時報,1992 太阳狗( 太阳狗(斯蒂芬‧ 斯蒂芬‧金的午夜禁语[午夜 金的午夜禁语 午夜. 史蒂芬‧ 史蒂芬‧金的午夜禁語[午夜四時 金的午夜禁語 午夜四時]: 午夜四時 :太. 四时]) 四时 ),黄围彬译,远方,1998. 陽狗*,陳蒼多譯,時報,1992 陽狗. The Stand, The 1990. Complete and. Novel. Uncut Edition. :荒原的試煉,趙丕慧譯,皇 荒原的試煉 荒原( 荒原(黑暗塔之三) 黑暗塔之三),郑咏滟译,人民 黑塔 III: The Dark Tower III: 1991. Novel. 文学,2006. 冠,2007. 桃樂斯的秘密,陳靜芳譯,新雨,2002 桃樂斯的秘密. The Waste Lands. 1991. Needful Things. Novel. 1992. Dolores Claiborne. Novel. 惊鸟,袁绍渊译,珠海,2005 惊鸟. 1992. Gerald's Game. Novel. 杰罗德游戏, 杰罗德游戏 梁山、周冲译,珠海,2000. Nightmares &. Story. 恶梦工厂22,阎森译,内蒙古文化,1999 惡夢工廠 I,何致和譯,新雨,1999. Dreamscapes. Collection. 1994. Insomnia. Novel. 1995. Rose Madder. Novel. 1996. Desperation. Novel. 1996. The Regulators. Novel. 1993. 玫瑰疯狂者,张玉荣译,珠海,2000 玫瑰疯狂者. :巫師與水晶球,趙丕慧譯,皇 巫師與水晶球 巫师与玻璃球( 巫师与玻璃球(黑暗塔之四) 黑暗塔之四),夏威、 黑塔 IV:. The Dark Tower IV: 1997. 惡夢工廠 II,陳義隆譯,新雨,1999. Novel. Wizard & Glass. 叶如兰、任战译,人民文学,2007. 冠,2007. Story 1997. Six Stories Collection. 一袋白骨,宋偉航譯,遠流,2007 一袋白骨 尸骨袋,许静雅、陶昱译,上海译文, 尸骨袋 1998. Bag of Bones. Novel. 2006. 20. 此處列出單篇短篇,方便對照兩岸單篇出版之書名。 《Four Past Midnight》是四部短篇小說的合集。1992 年時報出版時,是以四冊個別出版。 22 非全譯本,只收十一篇短篇小说。 21. 9.

(15) The Girl Who 1999. Novel. Loved Tom Gordon. 勿忘我,齊若蘭譯,遠流,2006 勿忘我. Story 1999. Hearts in Atlantis Collection. 1999. Riding the Bullet. Short Story. Storm of the 1999. Screenplay. Century. 綠色奇蹟,黃芳田譯,遠流,2007 綠色奇蹟 绿里奇迹,张琼、张冲译,上海译文, 绿里奇迹 2000. The Green Mile. Novel. 2007 史蒂芬‧ 我的作家生涯,曾瀞瑤、 史蒂芬‧金—我 的作家生涯 抚摸恐怖: 抚摸恐怖:我的创作生涯,曾瀞瑶、高 我的创作生涯 美龄译,珠海,2002. 高美齡譯,商周,2001 史蒂芬‧ 史蒂芬‧金談寫作,蕭芳賢譯,商周, 金談寫作. 2000. On Writing. Non-Fiction. 2002 史蒂芬‧ 史蒂芬‧金談寫作(三版) 三版),石美倫譯, 商周,2006 2000. The Plant. Serial Novel. 2000. Secret Windows. Non-Fiction. 2001. Black House. Novel. 2001. Dreamcatcher. Novel. 劫梦惊魂, 劫梦惊魂 刘国枝等译,上海译文,2008. Everything's. Story. 世事无常,周涛、刘宏译,珠海,2005 事无常. Eventual. Collection. From a Buick 8. Novel. 2002. 2002. :卡拉之狼,馮瓊儀譯,皇冠, 卡拉之狼 卡拉之狼( 卡拉之狼(黑暗塔之五) 黑暗塔之五),张楠、任战 黑塔 V:. The Dark Tower V: 2003. Wolves of The. Novel. 译,人民文学,2007. 2008. Calla. :蘇珊娜之歌,馮瓊儀譯,皇冠, 蘇珊娜之歌 苏珊娜之歌( 苏珊娜之歌(黑暗塔之六) 黑暗塔之六),郑咏滟译, 黑塔 VI:. The Dark Tower VI: 2004. Novel. Song of Susannah. 人民文学,2008. 2008 黑塔 VII: :業之門,馮瓊儀譯,皇冠, 業之門. The Dark Tower 2004. VII: The Dark. 2008. Novel. Tower 2005. The Colorado Kid. Novel. 2006. Cell. Novel. 2006. Lisey's Story. Novel. 手机,夏菁译,上海译文,2007 手机. 10. 手機,宋瑛堂譯,皇冠,2007 手機.

(16) Blaze (Written as 2007. Novel. Richard Bachman) 2008. Duma Key. Novel. 根據上表統計,長篇小說(novel)共計 45 部(1991 年 The Stand Complete and Uncut Edition 不另計),短篇合集(story collection)8 部,非小說 3 種,其餘劇 本、網路出版、漫畫、繪本小說等計有 5 種。這其中,長篇小說、短篇合集與非 小說類曾經譯入中文出版的,不管是正、簡體字版、絕版或目前仍在版者,共計 37 種,佔了近七成。翻譯的比例甚高,可見中文市場對於史蒂芬‧金是有興趣 的,他的作品應該在中文市場仍有發展的潛力。. 第三節 》簡介 第三節《Bag of Bones》 本書出版於 1998 年,是史蒂芬‧金轉換到 Scribner and Pocket Books 後的第 一部出版作品。. 一、故事大綱 史蒂芬‧金自己說這是一部「鬧鬼的愛情故事」 (haunted love story) 。的確, 全書就是從主角對亡妻的思念開始。 主角 Mike Noonan 是位暢銷書作家,小說一開始他的妻子 Johanna 就因動脈 瘤突發而驟逝。Mike 在妻子過世後,每每坐在電腦前要動筆,就無法呼吸、頭 暈目眩,完全不能寫作。靠著昔日「庫存」的未發表作品,主角仍維持一年一本 書的出版進度,但是這四年來,他還是深受寫作障礙之苦。而且,主角開始作惡 夢,夢的場景是他在湖畔的避暑別墅。隨著惡夢越演越烈,再加上腦中浮現的一 些疑點,Mike 決定要回到湖畔別墅 Sara Laughs。 Sara Laughs 之名,起源於二十世紀初在巡迴至小鎮演唱的黑人藍調女歌手 Sara Tidwell,她和樂團深受當地人喜愛,於是就常住該地,而 Sara 以其粗獷沙. 11.

(17) 啞的笑聲聞名,所以得到別名 Sara Laughs。 Mike 在別墅所在的小鎮上,結識了 Mattie 與 Kyra 母女,還因此捲入 Mattie 與公公 Max Devore 爭 Kyra 的監護權大戰裡。回到小鎮居住,Mike 慢慢發現妻 子過去曾瞞著他一些事,諸如曾到 Sara Laughs 來簽收兩隻訂購的塑膠貓頭鷹、 常常在鎮上訪問耆老、打探消息等等。同時,Mike 也發現 Sara Laughs 鬧鬼,聽 到小男孩的哭聲、女人尖叫、地下室的咚咚聲、冰箱上的磁鐵字母自行排字、客 廳牆壁上麋鹿頭脖子上掛的鈴鐺叮噹作響等等。Mike 多次心生離開此地的念 頭,但此時他發現自己寫作障礙解除,竟能重拾創作,而且與單親媽媽 Mattie 情愫漸深,又在監護權官司上出錢出力,也就一直留在鎮上。而 Mike 發現,冰 箱上的磁鐵會透露訊息給他,他也試圖去拼湊亡妻生前在追查之事,查到一些鎮 民不堪的過去,比如房屋看管人 Bill Dean 的妹妹幼時慘遭父親壓入水中溺斃等 等。 監護權官司還在打,卻驚傳 Max Devore 自殺。Mike 與 Mattie 一干人開派對 慶祝,此時卻來了一輛箱型車對他們進行掃射。Mattie 死了,Mike 帶著 Kyra 逃 回 Sara Laughs。Mike 發現自己的潛意識竟然想把 Kyra 殺死,此時他也終於解開 冰箱字謎,找出亡妻生前藏好的兩隻塑膠貓頭鷹,裡頭有重要的資訊。原來這一 切都起因一樁種族歧視而起的謀殺。二十世紀初,鎮上有一夥人看不慣黑人女歌 手 Sara Tidwell,於是強暴殺害她,連同她的兒子 Kito 也慘遭毒手。Sara 陰魂不 散,進行復仇大計,要把犯下罪行那夥人的下一代置於死地。Max Devore 是當 年那夥人頭頭的後代,於是孫女 Kyra 就是下一個目標。而 Mike 與殺人兇手也 竟然有血緣關係,於是他的宿命就是會毀掉自己的後代。Johanna 生前發現的就 是這一點,她把找到的相關資訊都藏在貓頭鷹裡,用盡各種方法要讓 Mike 發現。 Mike 在妻子亡魂的協助下,對抗 Sara 的亡魂,挖掘出埋在石頭下的母子屍 骨,倒入鹼水將其腐蝕,遏阻她繼續復仇。書末 Mike 申請領養 Kyra,另外,他 也放棄了寫作,因為他體會到現實比小說更有力、更悲慘,無法透過文字化為小 說。 12.

(18) 二、各界評價 本書獲得 1998 年史鐸克獎(Bram Stoker Awards)23最佳年度小說,與 1999 年軌跡獎24(Locus Awards)最佳年度小說。在一些研究整理史蒂芬‧金著作的 書中,評價也很高。Spignesi(2001)將金的作品依優劣評比,給予這部小說第 六名的位置25 ,認為小說後半部三百多頁,是金發表作品中寫得最好的部分之 一;並說此部小說引人入勝,結局出人意表(36) 。Wiater 等人(2006)表示「《Bag of Bones》大概是作家寫作生涯裡第四或第五好的小說26」 ,認為金跳脫了恐怖大 師的窠臼,對自我的挑戰又進了一步,提升作品整體的品質與情感面向,證明了 史蒂芬‧金不但有能力讓讀者不寒而慄,也善於喚起真摯的情感(122) 。此書結 合許多元素,鬼故事、驚悚、浪漫、推理與心理懸念成分皆有之,而且「敘事有 力量,寫作技巧高明27」(122)。 至於批評的意見,大多指向「情節安排過於牽強28」 (Lehmann-Haupt,1998) , 比如說為什麼摧毀那袋屍骨,就足以阻止那麼執著的惡靈? Mike 未出世的孩子 會成為惡靈下手的目標,不是證明惡靈是患強迫症的族譜學迷,就是證明史蒂芬 金硬要把兩者扯上關係(Mendelsohn,1998),直指此書斧鑿痕跡過於明顯。. 三、中文譯本簡介 (一)簡體字譯本《屍骨袋》 《Bag of Bones》的簡體字譯本定名為《屍骨袋》 ,由許靜雅、陶昱兩人合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於 2006 年六月出版。筆者所根據的版本是同年八月的第二刷。. 23. 恐怖小說作家協會主辦的獎項。 科幻與奇幻文學雜誌「Locus Magazine」所辦,每年由該雜誌讀者票選出最佳小說、最佳科幻 小說、最佳奇幻小說等獎項。 25 該書所認定的前五名分別是:It(1986) 、The Stand(1978, 1990) 、The Shining(1977) 、The Dead Zone(1979) 、The Green Mile(1996) 26 筆者自譯。 27 同上註。 28 同上註。 24. 13.

(19) 上海譯文出版社創辦於 1978 年,出版的書目類別以文學藝術、社科專著、 辭典工具書為大宗,代表出版品有 1991 年出版的《英漢大辭典》(陸谷孫編)。 而在文學出版品方面,「譯文社既出版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壇名家作品和世界著 名作家的文集,也出版內容健康的通俗大眾讀物」29。至於史蒂芬‧金的小說, 譯文出了四種,除了《屍骨袋》之外,尚有《手機》 (Cell) 、 《綠里奇跡》 (The Green Mile)與《劫夢驚魂》(Dreamcatcher),《麗賽的故事》(Lisey’s Story)則在出版 計畫之列。 該譯本的譯者有兩位,雖附有「譯後記」 (陶昱執筆) ,但內容較像譯者的讀 後感與小說內容簡介,對於翻譯的策略、兩人如何分工等,並未著墨。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此譯本推出後,短短三個月,到 9 月已經第四次印 刷,每次印數都在三萬冊以上,算是在「中國內地熱賣」。而對於其批評,則是 「翻譯得很生」 (張俊峰,2007) 。另一篇文匯報上的書評,則抱怨「譯文的不統 一及文字偏差。讀者享受故事的同時也必經歷與文字的『生死搏鬥』」(草草, 2007)。書迷交流的豆瓣討論區30上,評價倒不見得往一面倒。認為翻得不好的 讀者,都覺得譯文太貼近原文,從譯文就可以推出原文結構;也有讀者覺得越讀 越順,後半部翻譯較為流暢。. (二)正體字譯本《一袋白骨》 正體字版的譯本譯者為宋偉航,遠流出版社於 2007 年九月出版,時間比簡 體字版的譯本晚一年多,於同年十一月二刷。筆者根據的是首刷本。 宋偉航是台灣資深譯者,譯書經驗豐富,出版的譯著三十幾種,小說、非小 說文類兼有之。 小說正文之前有一則「出版緣起」,引介遠流出版「精選史蒂芬‧金」系列 的想法,並提到 2003 年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將年度「傑出貢獻獎」頒給史蒂芬‧ 29. 見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韓衛東〈 〈三十而立--写在译文成立三十周年〉 〉一文。 http://www.stph.com.cn/dongtainew_detail.asp?cid=8&T_id=1147 30 參見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12422/reviews 14.

(20) 金,因此引發一陣軒然大波。基於出版社推銷的立場,該文質疑將小說劃分成「通 俗」與「嚴肅」的意義,並提倡小說只有「好不好看」的分別。折口部分則放上 遠流主持的部落格「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鬼才—史蒂芬金」的訊息,邀請讀者造 訪此網頁,該網頁的留言功能,也提供讀者與編輯一個互動討論的空間。 遠流在小說正式出版前,以「試讀寫心得」活動,作為推銷宣傳手法,並於 其網頁上公布眾部落客的試讀心得31。筆者閱讀這些心得發現,其中不乏對於翻 譯的評論,雖然都只是寥寥數語。試讀網友有些認為「國台用語參雜」 、 「文字風 格在台語式俚語翻譯、台灣式翻譯、大陸式翻譯之間不斷遊走」 、 「如果語句能大 修的話,流暢度會增加不少」 、 「譯者的文筆有一股說不出的風格—俏皮」 ; 「譯註 十分用心,但有些部分顯得過於瑣碎累贅」、「譯註量是金氏作品之冠」等等。. 第四節 第四節史蒂芬‧ 史蒂芬‧金小說的翻譯 小說的翻譯策略 翻譯策略 小說(novel)這種文類,有沒有特定的翻譯規範?小說屬於哪種文本類型, 譯者在翻譯時的權限有多大?史蒂芬‧金的小說,要歸在那個範疇,採用什麼策 略?批評小說翻譯時,可依循的原則為何?這些都是筆者在比較兩種譯本時的疑 問。 紐馬克(Peter Newmark)在《翻譯教程》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的歸 類法,或許可供參考。紐馬克根據比勒(Karl Bühler)的理論,將語言分為三大 功能,分別是「表述」 (expressive) 、 「資訊」 (informative)與「呼籲」 (vocative)。 「表述功能」的核心是作者,作者的地位崇高;「資訊功能」強調事實,比較不 具個人風格;「呼籲功能」以讀者為尊,以讓讀者感受為要件。 紐馬克以翻譯角度來看,認為「嚴肅文學」屬於「表述」文本,而譯者必須 要能辨識出作者的個人成分,如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獨創的比喻等等。譯者也 應該在譯文中,反應出作者的特性。另一方面,紐馬克將「通俗小說」歸類於「呼. 31. http://blog.ylib.com/StephenKing/Archives/2007/08/12/3147「 《一袋白骨》試讀活動讀後感貼文 專區(by 遠流書蟲)」 15.

(21) 籲」文本,他的考量在於:「通俗小說由於其目的在於推銷書籍及娛樂讀者,可 能也屬於此類。」(賴慈芸譯,51) 紐馬克進一步提到翻譯方法的選擇,他認為對於「表述」文本,應用語義翻 譯(Semantic translation),「呼籲」文本則應採用溝通翻譯(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語義翻譯注重來源語,傾向保留來源語的藝術價值;溝通翻譯則向 目標語靠攏,比較會考量讀者的程度與接受度,旨在讓讀者容易理解。 對於細部的分析,如文化詞,紐馬克認為語義翻譯對讀者讓步的機會較小, 也就是說會以作者為考量,將作者的文采忠實譯出。比較次要的文化詞,才可考 慮「用文化中立的第三詞或功能上對等的詞彙來翻譯,但不會用文化對等詞來翻 譯」(賴慈芸譯,58)。呼籲文本才可能用文化對等詞來替換。 至於兩種翻譯方式的效果,語義翻譯為了要顧及作者的創意與風格,很容易 「超額翻譯」,才能夠把作者想表達的內容說清楚。溝通翻譯講求傳達要旨,讓 讀者能夠明白文本即可,追求簡單明瞭、自然易讀,所以往往「欠額翻譯」。 從紐馬克的理論來看,譯者在著手翻譯之前,勢必要界定文本的屬性,確定 譯本要達到的目的,才能夠選定恰當的翻譯策略。史蒂芬‧金到底「嚴肅」是還 是「通俗」,雖然仍是個開放性的問題、持續引發討論,但翻譯他作品的目的為 何、想要帶給目標語讀者的是哪種體驗,卻是譯者(與編輯)不能逃避的問題。 如果將史蒂芬‧金置於「大師」的地位,翻譯的策略就會趨向紐馬克所說的「語 義翻譯」,以作者創作為尊,力求呈現來源語的意象、譬喻,推敲詞彙濃淡、色 彩,盡量亦步亦趨跟隨作者的腳步。如果強調史蒂芬‧金作品的「娛樂效果」, 翻譯者就會比較注重目標語讀者感受的效果,策略偏於紐馬克的「溝通翻譯」, 以故事情節作為吸引人的要素,滿足讀者輕鬆讀小說的初衷,翻譯上適度作調整 與取捨。 《屍骨袋》與《一袋白骨》選擇的策略為何,翻譯的訴求為何,以致於最後 打造的譯本樣貌為何,是本論文要討論的重點。. 16.

(22) 第五節 本論文章節 本論文章節架構 章節架構 本研究比較《Bag of Bones》的兩種中文譯本:簡體字譯本《屍骨袋》與正 體字譯本《一袋白骨》,試圖探討史蒂芬‧金作品的翻譯問題。由於研究的譯本 分別是正、簡體字譯本,因此論文第二章先檢視兩版譯本的翻譯風格,根據前人 對於兩岸譯本比較研究的走向,針對語法特徵、形象詞/成語運用、地方/流行 語彙運用等面向進行比較。史蒂芬‧金是個說故事高手,長篇小說也講究敘事手 法,因此論文第三章比較譯本對小說連貫性的掌握程度,從關鍵詞彙、懸念筆法 與情節邏輯來切入。另外,史蒂芬‧金慣用大量當代美國流行文化詞彙來營造小 說背景,此一手法對於翻譯造成了障礙與挑戰,論文第四章針對兩譯本對流行文 化詞的翻譯策略進行討論,再援引豪斯的顯性/隱性翻譯,試圖說明兩譯本策略 的選擇動機。第五章是結論,總結單一譯本的所有特性,為譯本定位,並試圖為 史蒂芬‧金的翻譯提出建議。. 17.

(23) 第二章 第二章翻譯風格的差異. 本論文所討論的兩種中文譯本,分別為中國大陸所出版的簡體字譯本與台灣 出版的正體字譯本,兩者雖同為中文譯本,但地域不同,導致使用中文的習慣不 同,翻譯規範也不盡相同。此點是否反映在譯文中,是本章節要探討的重點。. 第一節 第一節文獻回顧 目前已有之正、簡體字出版書籍翻譯比較之研究,包括林靜宜〈從《達文西 密碼》的繁簡體字譯本看兩岸翻譯技巧及用語的差異〉 、林佩蓉〈台灣與大陸《哈 利波特》系列譯本翻譯策略之比較〉、林宜瑄〈翻譯過程中的權力運作:以希拉 蕊.柯林頓回憶錄的兩種中文譯本為例〉、賴慈芸〈兩岸翻譯規範差異的初步描 述〉等。 林靜宜以《達文西密碼》為文本,討論兩岸用語的差異,特別著重在大陸「萬 能動詞」現象,如「搞」 、 「起到(著)…的作用」 、 「進行」等詞,探討其產生的 原因與歷史背景,並分析兩岸語彙的變化與融合。論文中也比較了兩岸對人名、 地名的翻譯策略。林靜宜在研究的結論指出,「大抵來說,台版採取歸化較多, 陸版則以異化為主」 (65) ,但她也舉例指出,台版有些運用成語的歸化手法,並 非十分恰當。 林佩蓉整理兩岸《哈利波特》一至四冊,從人名、各類詞彙、原文語言趣味 等面向,討論兩岸的翻譯策略是否可以「道地化」 、 「異類化」的程度來區分。她 的結論指出,台版偏向「道地化」翻譯策略,尋求整體效果;陸版較常用「異類 化」策略,用註釋等呈現,而非在譯文本身直接轉換。 林宜瑄以勒菲弗爾(Lefevere)的理論,分析希拉蕊‧柯林頓回憶錄的兩岸 譯本。在第三章詩學觀分析中,她指出簡體字版傾向直譯,也就是說譯文文法、 語句較為貼近原文,符合原文的結構。此點也許是中國讀者較能接受從英文字面 直接轉換的譯文。而正體字版較積極在目的語中搜尋相同的詞句,但比較危險的 18.

(24) 是,若沒有完全的對應,會移植譯文文化中的慣用語,即使意義上的對應有些分 歧,甚至是不合適。 賴慈芸在〈兩岸翻譯規範差異的初步描述〉的研究中,蒐集十種兩岸同本異 譯的文本,類型包含學術著作、文學小說、非小說一般讀物等,針對翻譯規範, 進行比對。其中的微觀層次分析,一以中文形象詞/成語的使用作為觀察翻譯策 略的指標,二以句長、「的」、「它」的使用觀察兩岸的語法特徵。研究指出,中 文形象詞/成語的使用,兩岸並無明顯差異;語法特徵部分,據統計,大陸句長 比台灣長、使用「的」、「它」的頻率也比台灣高。 上述研究的研究者,均出身台灣,在台灣接受中文教育,使用中文的習慣自 然有其偏好。賴慈芸也在研究中發出警語,提醒譯評者在「批評大陸譯本『突兀』 『生硬』或稱讚台灣譯本『通順』『流暢』時,並未察覺自身的閱讀經驗有別於 大陸讀者」。這是譯評者都會面對的自身侷限。 中國大陸幅員廣大、人口眾多,譯文的樣貌各有千秋,讀者的喜好難以定論。 不過,大陸學者許鈞在 1995 年時,針對《紅與黑》的幾種譯本做了一個讀者問 卷調查的研究,雖然研究規模稍小,回收樣本只有 316 件,但讀者回函均出於自 願,或許可作一參考。研究單位是南京大學西語系翻譯研究中心,在 1995 年 4 月 29 日那一期的《文匯讀書周報》上,針對《紅與黑》的漢譯製作一份問卷, 邀請讀者回答。問卷第一部份是「對《紅與黑》漢譯的基本看法」,共有十個開 放性問題32,包括用不用成語、結構歐化好、還是純粹漢化好等等。第二部分則 選了五位較具代表譯者的譯文,請讀者選出最喜愛的一種。歸納整理之後,所得 的結論之一,就是「以讀者對譯文語言的要求看,大多數讀者比較喜愛與原文結. 32. 這十個問題分別為:1).《紅與黑》多次復譯,現已有十幾個版本,您對此現象怎麼看?2).文 學翻譯應著重於文化交流還是文學交流?3).翻譯外國文學名著,是否應盡量再現原作風格?譯 者是否應該盡量克服自己的個性,以表現原作的個性?4).文學翻譯語言應該帶有「異國情調」 , 還是應該完全歸化?5).有人認為文學翻譯首先應該求精彩而不應求精確,您認為對不對?6).有 人認為文學翻譯可多用漢語四字詞組,您的看法如何?7).文學翻譯是否應該發揮譯語優勢,超 越原作?8).有人認為文學翻譯是再造,再創造的最高標準是「化境」 ,主張一切都應該漢化,您 怎麼看?9). 您喜歡與原文結構比較貼近,那怕有點歐化的譯文,還是打破原文結構,純粹漢化 的譯文?10). 您主張譯文與原作的等值,還是對原作的再創造? 19.

(25) 構較為貼近的譯文。」(許鈞,422) 綜合以上的文獻,大略也指出了簡體字譯本直譯、異化、句構較貼近來源語 的傾向,而正體字譯本偏向意譯、道地化策略,句構要符合原本中文的習慣。 本章參考上述研究的比較基準,分別從語句結構、使用冠詞、代名詞「它」 與「的」之頻率、使用中文形象詞/成語、使用地方/流行語彙幾方面,來探討 兩種譯本的差異,並驗證是否與前人的研究相呼應。. 第二節 第二節語法特徵比較 語法特徵比較 一、語句結構 以下例子在比較英譯中語句結構是否轉換,以及效果為何。 例一33: And we owned both places free and clear at a time of life when many couples consider themselves lucky just to have fought their way to mortgage approval on a starter home. We were healthy, faithful, and with our fun-bones still fully attached. (27) 在生命的某个时期,我们毫无债务和负担 別的夫妻在我們那年紀,未經一番奮戰還 地拥有了两个地方,而许多夫妇还在为好 沒辦法替自己的第一個家爭取到貸款,要 不容易获得的第一套房子的抵押贷款而感 到了一點還覺得自己命好。我們卻已經有 到庆幸。我们健康、忠诚、具有幽默感。 了兩棟房子,名下還沒一丁點債務。我們 (19). 兩個都沒病沒災,不鬧外遇,「玩樂骨頭」 也一根沒散。(34). 小說中的主角是暢銷小說家,書賣得好,自然賺了大錢。此句是把主角的財 務能力與一般夫妻做對比。 簡體字版句構貼近原文,仍將 when 引導的從屬子句置於主要子句之後,但 中文的重心卻彷彿落到了「而許多夫婦……」子句上,無法彰顯對比的主體是「我 們」 ;英文以副詞 free and clear 修飾動詞 owned,譯文沿用「毫無債務和負擔地」 這樣的副詞來修飾動詞「擁有」 ,貼近來源語語法;而字面上看來, 「健康、忠誠、 33. 舉例之格式為兩列表格,上列為英文原文,下列分為左右兩欄,左欄為簡體字譯文,右欄為 正體字譯文。內容底線均為筆者所加,便於凸顯譯文問題。 20.

(26) 具有幽默感」的確對應到了原文的三個形容詞,但與整段的語氣連貫較弱。簡體 字版的直譯風格,從此例來看相當清楚。 正體字版的句構更動較大,將第一句的結構改變,先譯「別的夫妻……」如 何如何,再譯「我們卻已經有了兩棟房子」 ,添了「卻」字,兩方對比更為鮮明, 也比較符合中文語法的習慣。第二句不直接用正面的形容詞,反而連用了四次「負 負得正」的加強語氣,較能傳達出主角敘事的重點。. 例二: I’d thought the essayist at least fifty per cent full of shit; the assumption that a man can find real sexual pleasure only by turning a woman into a kind of jack-off accessory says more about the observer than the participants. (319) 我觉得这位作者一半是在胡说八道;她的 我覺得這位作者寫的文章,起碼有一半講 假设—男人只有把女人当作手淫的辅助工 的都是屁話。她認為男性唯有把女性變成 具时才能找到真正的性快感—更多的是站 自慰的配件,才能享有魚水之歡。這在我 在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的角度来阐发的。 看是觀戰的人才會有的想法,正在親身實 (213). 戰的人絕不會這麼想。(271). 此句話是小說主角對於某篇雜誌文章的看法,該文是女權人士談色情,而主 角不甚苟同。原文的句法,是在 the assumption 後用一 that 引導的關係子句「a man……accessory」來闡述假設的內容。 簡體字版採用了貼近原文句構的譯法,在「她的假設」之後插入破折號,陳 述假設的內容,接著第二個破折號後,再拉回原句。此外,more 直譯為「更多 的是」,不符合中文用語的習慣。 正體字譯本把原文的一句話分解成兩句話。先說 the assumption 的內容: 「她 認為……」。講完後,再另起新句「這在我看是……才會有的想法,……絕不會 這麼想」,以增字的方式解決「the assumption says more about……than……」,意 思較易懂,但稍嫌冗長。. 例三: 21.

(27) Even the balloons tied to the SARA LAUGHS sign (one white and one blue, both with WELCOME BACK MIKE! carefully printed on them in black ink) and floating against the ever-darkening backdrop of the trees seemed to intensify the déjà vu I had quite deliberately induced, for no two dreams are exactly the same, are they? (107) 甚至连系在莎拉-拉弗斯标牌上的在越来. 就連綁在「莎拉笑」路標上的氣球(一白. 越暗的树林背景上飘荡的气球(一个白的, 一藍,兩個都用黑墨水整齊印上了「麥克 ,襯著背景裡愈來愈 一个蓝的,两个上面都很小心地用黑色油 歡迎歸來!」幾個字) 墨印着欢迎回来,迈克! ) ,看上去都加强 暗的飄飄樹影,也好像在加強我刻意營造 。只是,沒有兩場夢會完全 了我刻意营造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没 的「似曾相識」 有两个梦是完全相似的,不是吗?(73) 一樣的吧,對不對?(100). 此句在寫小說主角鼓起勇氣回到湖畔避暑別墅,傍晚時分看到路標上的氣 球。原文用兩個分詞片語修飾主詞 the balloons—「tied to…」與「floating against…」,皆為後飾。 簡體字版將兩組形容詞片語都改為前飾,全部用「的」去組織,結果主詞「氣 球」前就有高達二十五個字的形容詞,套句余光中的話,「前飾句以名詞壓底, 一長了,就顯得累贅,緊張,不勝負擔34」。 正體字版則拆解為一個前飾「綁在『莎拉笑』路標上的」,一個後飾「襯著 背景裡愈來愈暗的飄飄樹影」,並不拘泥於形容詞非前飾不可,語句較為開放。. 例四: Brenda Meserve had done a good job—a humane job—of removing these signs and signals, but she couldn’t get them all. (125) 布兰达‧梅赛夫工作做得很好—很人性的 但布蘭妲‧梅瑟夫的大掃除做得還真不 工作—拿走了这些能引起回忆的东西,但 錯—很有人情味—她把這些點點滴滴都清 她不可能拿走所有的。(83). 得一乾二淨,只是,還是有漏網之魚。 (112). 原文「a humane job」是接著上文「a good job」而來,把管家太太所做的工 作形容得更精確些。. 34. 出自〈中文的常態與變態〉一文。 22.

(28) 兩版譯文將「had done a good job」轉換為「工作/大掃除做得很好」 ,結構都 有所更改,照理說「a humane job」的譯法也應該順勢而變,但簡體字版卻又緊 貼英文句構「很人性的工作」,整個語句的焦點擺盪不一,無法營造出應有的效 果。 正體字版則譯為「很有人情味」 ,承接上文的「做得還真不錯」 ,讓語氣更進 一步,較為成功。. 例五: I didn’t see them at first, which wasn’t surprising; it seemed that half of Castle Rock was on the town common as that sultry Saturday afternoon edged on toward evening.…………., and a group of young people lay on the grass listening to a teenager in a headband playing the guitar and singing one I remembered from an old Ian and Sylvia record, …(460-461) 起初我没有看见她们,不奇怪,随着星期 我一開始沒看見他們,這沒什麼好奇怪 六闷热的下午向着傍晚延伸,差不多半个 的。感覺好像城堡岩有一半的人在這禮拜 卡斯特尔—洛克镇的人都跑到公共绿地上 六近傍晚的時候,都跑到鎮上的廣場來 来了。……一群年轻人坐在草地上听一个 了。……一群年輕人躺在草地上,聽一個 绑头带的十几岁男孩弹吉他,他边弹边唱, 綁頭巾的十幾歲少年抱著吉他自彈自唱, 那是首伊恩和希尔维亚的老歌。(309). 歌曲我認得,伊恩和席薇亞唱片裡的歌, (392). 原文是描述主角傍晚到鎮上公園所看到的情景。 簡體字版譯文將 as 引導的表時間從屬子句,移到主要子句之前,因此譯文 中先點出時間「隨著星期六下午……」,再敘述主題「半個……鎮的人都跑到公 共綠地上來了」 ,語法自然。段末的 a teenager 後接著兩個分詞片語「playing……」 與「singing one……」 ,其中第二個分詞片語中又跟著關係子句「I remembered from an old Ian and Sylvia record」 。簡體字譯文先將兩個分詞片語合併為「邊彈邊唱」, 再把最後的關係子句另外轉化成「那是首……的老歌」。並沒有貼著原文翻譯。 正體字版譯文的處理也差不多,也是先點出 as 引導的時間,再陳明「都跑 到鎮上的廣場來了」。Teenager 一句的處理方式也與簡體字版大同小異。兩個版 23.

(29) 本的句子結構都較符合中文原本用語習慣。. 例六: The telephone was ringing. I climbed toward it from a drowning dream where I couldn’t catch my breath, rising into early sunlight, wincing at the pain in the back of my head as I swung my feet out of bed. The phone would quit before I got to it, they almost always do in such situations, and then I’d lie back down and spend a fruitless ten minutes wondering who it had been before getting up for good. (443) 电话铃在响,我从一个溺水的梦里爬出来, 電話鈴聲直響。我從沈在水中無法呼吸的 梦见自己无法呼吸,快淹死了。我向着清 夢裡掙扎出來,朝鈴聲爬過去。清晨的陽 晨的阳光坐起来,把腿伸出床沿的时候脑 光把我叫醒,我伸出雙腳從床上甩下地 后一阵刺痛,让我不由缩了一下。在这种 時,後腦勺那一個腫塊痛得我齜牙咧嘴。 情形下,通常没等我走到电话机旁,铃声 絕對還沒等我摸到那裡,電話的鈴聲就會 就断了,然后我会回去躺下,花十分钟琢 停了。每一次不都這樣?只又害得我摔回 磨那会是谁,这种猜想当然是徒劳,接着 床上時,腦子裡拼命在想是誰打電話來, 我才起床。 (296). 但想不出來。等花個十分鐘傷完腦筋後, 我才會真正再下得床來。 (376). 此段是描述清晨主角還在睡夢中,電話鈴聲響起。主角起身要去接,但同時 腦中也在想,通常電話等不到他接就會斷掉了。第二句的 dream 字之後跟著形容 詞片語「where I…… breath」來補充夢境內容。該句主要動詞是 climbed,但後 面用兩個現在分詞 rising 與 wincing 描述接下來的動作,wincing 引出的分詞片語 中,還有個時間副詞片語「as I swung my feet out of bed」。最後一句用 fruitless 修飾 ten minutes,表示時間白費。 簡體字版對於夢境內容的處理,採用後飾「夢見自己無法呼吸」,較為順暢 自然,不若例三拘泥於將形容詞片語一律堆砌為前飾。分詞片語 wincing 一句, 也先交代時間「把腿伸出床沿的時候」 ,再譯「不由縮了一下」 ,符合中文習慣。 最後將 fruitless 改為後飾,另以一句「這種猜想當然是徒勞」來譯,較為開放。 正體字版對於句構的處理也相去不遠。對於夢境內容,採用前飾「無法呼吸 的夢」,但因字數少,此用法也很自然。分詞片語 wincing 一句的處理也與簡體. 24.

(30) 字版相同,以譯文語句順序依時間先後排列。最後的 fruitless 也用後飾「但想不 出來」。 此例中,正、簡體字譯本對於句構的處理方式相仿,但值得一提的是,正體 字版在選詞上顯然有「太過」之嫌。如「雙腳從床上『甩下』 (swung)地」 、 「痛 得我『齜牙咧嘴』 (wincing)」 、 「還沒等我『摸到』 (got to)那裡」 、 「害得我『摔 回』 (lie back down)床上」 、 「『傷完腦筋』 (wondering)後」 ,動詞的程度與原文 相較,都過於濃烈,形象過於鮮明。關於譯本使用形象詞方面,筆者將於本章第 三節進一步討論。. 綜觀上述六例,可看出正體字譯本對於句構的處理手法較為多元,比較不跟 隨來源語的結構。而簡體字譯本的大問題在於譯本是由兩位譯者執筆,雖然譯本 中未說明兩位譯者如何分工,但從例子看來,明顯看出屬於小說前半部的例一至 第四,均較貼近來源語結構,擷取自小說後半部的例五、例六,句構較符合中文 用語習慣。因此筆者揣測小說約以第十六章為分野,前半部與後半部分別由不同 譯者負責。前半部的譯文句構較貼近來源語,目標語讀者會覺得較為生澀、不流 暢;後半部翻譯的轉換手法較為靈活,也比較不執著追隨原文結構。. 二、冠詞使用頻率比較 英語中的單數名詞,前面少不了冠詞 the 或 a,這是語法上的規則。但是在 中文語法中,並不能等同視之。思果在《翻譯研究》中,屢次批評英譯中時將冠 詞也挪移至中文的現象,直指「『一個』是譯文裡的蒼蟲,許多隻一齊飛來騷擾 讀者」,也疾呼「『一個』是譯文的盲腸,非割除不可」(1994:80、158)。. 例: Then Harold’s voice—cautious, comforting, the voice of a sane man trying to talk a lunatic out of what he hopes will be no more than a passing delusion—was back in my ear. “That might not be a good idea, Mike—not at this stage of your career.” 25.

(31) “This isn’t a stage,” I said. “I peaked in 1991—since then, my sales haven’t really gone up or down. This is a plateau, Harold.” (41) 然后哈罗德的声音又回到我耳边—谨慎 接著,哈洛德的聲音又傳到了我耳裡—很 的、安慰的,一个理智的人的声音,试着 小心、刻意安撫的口氣,像精神正常的人 说服一个疯子:他希望的东西不过是转瞬 以為有瘋子一時突發奇想,因此要想辦法 即逝的幻觉。 “迈克,那可能不是一个好. 勸他別做傻事。 「可能不太好,麥克—在你. 主意—在你职业的这个阶段不是。”. 事業的這個階段,不太好欸。」. 「我最風光的 “这不是一个阶段,”我说,”我在一九九 「這是什麼階段!」我說, 一年达到高峰—从那时起,我的书的销售 時候是在一九九一年—在那之後,我的書 量没有什么真正的起伏。哈罗德,这是一 的銷量既沒往上走也沒往下掉。我這是在 个稳定时期。” (28). 停滯期欸,哈洛德。」(45). 從此例可見,簡體字版沿襲了來源語使用冠詞的語法,只要有「a」出現, 一律以「一個」取代。正體字版的譯法句式變化較大,譯者譯「精神正常的人」、 「瘋子」等名詞,都避開了冠詞「一個」。. 三、代名詞「它」使用頻率比較 代名詞「它」 ,指的是植物或無生命物品,台灣中文教育強調盡量避免使用。 因此台灣譯者也會避開「它」和「它們」。常見的使用的技巧「包括把代名詞所 指稱的東西直接說出,用『其』來代替『它』,或是省略。」(賴慈芸,2007). 例一: (by then I was using a Macintosh which did a billion different things and which I used for only one.) 30 (那时候我已经在使用苹果電腦,它可以 (那時我已經改用麥金塔電腦;這電腦能 做许许多多不同的事,但我只用它做一件 做的事有千百樣,只是敝人我獨沽一味) 事)(21). (36). 例二: I looked at this other item for a long time, seeing it but not understanding it. (2) 我对着这件东西看了好久,看着它却不明 我看著這些東西好一陣子,像是視而不 白它的意义。(2). 見。(14). 26.

(32) 例三: What snagged it at the edge of the paving was a trio of sunflowers waving wildly in the wind. They looked like God-transported worshippers at a revival meeting: Yes, Jeesus! Thankya Lawd! They also looked familiar. (622) 这时它被平台边三株随风狂舞的向日葵挡 倒是有東西把它擋在石板路的邊緣:三株 住了。它们看上去像布道会上受到圣灵感 向日葵,在強風裡癲狂舞動,就像復興運 召兴奋不已的教徒;哦,耶穌基督!感謝 動的信徒在聚會上和上帝同歡、高呼 我主上帝!而且,它們很眼熟。(420). 「耶——穌基督!感謝——主!」而且, 這三朵白日葵35看起來還很眼熟。(528). 簡體字版不避諱使用代名詞「它」或「它們」。例一中,出現兩次的關係代 名詞 which(指蘋果電腦),都譯成「它」;例二中,兩個 it 也都譯為「它」;例 三的 it 承接上段,指的是玩具絨毛小狗,迻譯為「它」 ,而 they 則是三株向日葵, 也都分別譯為「它們」。 正體字版的處理,則是盡量迴避「它」,直接說出指稱之物,在例一為「這 電腦」,例二則為「這些東西36」。例三指玩具絨毛小狗的 it,則用了「它」字, 但接下來的兩個指向日葵的 they,第一個 they 避開不譯,予以省略,第二個 they 直接說出指稱物「三朵向日葵」。 相較於簡體字譯本,正體字譯本用「它」或「它們」的機率小很多。. 四、「的」字使用頻率比較 余光中批評,五四以來的白話文,「的」字濫用成災,不但出現在一般形容 詞,還出現於是非正反之判斷詞(常用於句末)、表從屬關係之形容詞、形容子 句、表身份的形容詞(實際已成名詞)等等。他認為「的」字只是個虛字,出現 的頻率應加以控制,否則「可能擾亂了文意」。(余光中,1998). 例一: 35. 應為「向日葵」,正體字版誤植為「白日葵」 。 正體字版版此處為誤譯,this other item 是單數,並非「這些東西」 。例二中的成語「視而不見」 也是誤用。. 36. 27.

(33) Only one thing didn’t fit into my neat deconstruction of the Sara dreams, and because I couldn’t explain it, I tried to ignore it. I didn’t have much luck, though; part of me was still a writer, I guess, and a writer is a man who has taught his mind to misbehave. (89) 只有一件事不符合我对莎拉的梦的有条理 但我對「莎拉笑噩夢集」作的這一番解釋 的解构,并且因为我不能解释它,我试着 雖然條理分明,還有一件事擺不平。由於 忽视它。但是我不太有运气,我猜,部分 我找不到說法來解讀,只好故意扔著不 的我还是一个作家,作家是教自己的思想 管。只不過我到底沒這個命;因為,我想, 不守规矩的人。(60). 我心底還是躲著一個作家吧。作家這一種 人,就是有辦法要他的腦子胡思亂想。 (83-84). 此處是在說主角連續夢到湖畔避暑別墅,而且都是惡夢。他嘗試去解讀夢 境,但還是有一點說不通,就是夢裡他的手臂有清楚的割傷,結果現實中也出現 了。 簡體字譯本貼著原文,譯為「只有一件事不符合……」,其後接的名詞片語 「my neat deconstruction of the Sara dreams」,譯文也同樣以名詞片語呈現,而組 織方式,就是連用三個「的」—所有格結尾用「的」 ,形容詞結尾也用「的」 ,組 合起來就成了「我對莎拉的夢的有條理的解構」。這也是余光中所批評的「囉唆 而軟弱」(余光中,1994)。 正體字版傾向避開「的」字連用,直接將第一句拆開來譯,用了「雖然…, 還有一件事擺不平」 ,先譯「my neat deconstruction…」 ,再譯「only one thing…」, 巧妙避開連用「的」作為前飾。. 例二: …, he looked like something an archeologist might find in the burial room of a pyramid, surrounded by his stuffed wives and pets, bedizened with his favorite jewels. A few wisps of white hair still clung to his scaly skull; more tufts sprang from enormous ears which seemed to have melted like wax sculptures left out in the sun. (401) 他看上去像是考古学家在金字塔的墓室里 那樣子啊,根本就是考古學家在金字塔的 找到的一具浑身珠光宝气,簇拥在一堆妻 墓室裡面才會找到的活死人,身旁還要圍. 28.

(34) 妾和宠物制成的木乃伊中间的干尸。他斑 著一批做成標本的妻妾和寵物,渾身披掛 驳的头颅上仍连着几缕白色的毛发;另有 俗氣的珠寶。噁心的頭皮只剩幾撮白髮還 几簇从他彷佛本该属于一具半融化的蜡像 連在上面;奇大無比的耳朵裡面,冒出來 的大耳朵旁边冒出来。(269). 的白毛還比頭髮要再多一點;而且,那耳 朵像是蠟做的,像被太陽曬得要融化了。 (342). 此處是形容老邁蠻橫的電腦大亨 Max Devore。原文將其物化為「something archeologist might find」,後接兩組分詞片語修飾,分別為「surrounded by…」與 「bedizened with…」。第二句後半的 ears,後接當作形容詞的關係子句修飾。 簡體字版貼近原文句構,第一句主結構是「他看上去像是……乾屍」,將修 飾語全部置入修飾對象「乾屍」前,形成冗長的前飾:「像是考古學家在金字塔 的墓室裏找到的一具渾身珠光寶氣,簇擁在一堆妻妾和寵物製成的木乃伊中間 的」,用了四個「的」來串連。第二句的翻譯手法也相仿,原文中後飾的關係子 句,也完全搬移作為前飾,所以「大耳朵」前的形容詞為:「從他彷佛本該屬於 一具半融化的蠟像的」,連用兩次「的」。 正體字版遇到這類句型時,選擇的策略是繼續維持後飾,相較於「關閉」的 前飾句,後飾句是「開放句」 (余光中,1994) ,句子較為靈活生動,也比較自然。 如此也能避開「的」字連用之問題。. 第三節 第三節 形象詞/ 形象詞/成語使用比較 史蒂芬‧金在《On Writing》中,提到描寫(description)是小說創作的一大 要素。而描寫又可分為直接描寫(straight description)與較富詩意的描寫(more poetic description),而他偏愛使用後者,也就是使用比喻與象徵手法(2000: 176) 。史蒂芬‧金認為,譬喻修辭是小說的一大樂趣,對讀者、作者皆然。不過 他也反對陳腔濫調;用一些現成、缺乏原創的譬喻,只會突顯作者的懶散與無知。 (2000:177) 四字成語是中文獨特之處,現成可用,意象也為人熟知。在譯文中使用四字 29.

(35) 成語,以追求譯文的流暢可讀,誠然是一種策略。但中文的成語中,有許多承載 著文化典故(如樂不思蜀) ,有許多包含鮮明意象(如雞飛狗跳) ,也有些兩者兼 有之(如指鹿為馬) 。單以中文創作來說, 「倒是有作家認為寫小說少用四字成語 為好,例如沈從文」 (郭宏安,2006) ,過於仰賴成語,就會犧牲語言的獨特、原 創特質,削弱個人的風格。中文創作如此,翻譯時使用形象詞/成語就應該更為 謹慎。形象詞、典故詞背後蘊含深厚的文化意涵,如果使用不當,「還會使人發 生匪夷所思的聯想,這是任何一位嚴肅認真的譯者所不願為的」 (郭宏安,2006) 。 筆者比較《Bag of Bones》兩種譯本時發現,正體字譯本偏好使用中文的形 象詞/成語,簡體字版則不明顯。茲舉下列例子來討論:. 例一: I went out to the garage and puttered aimlessly, ……….(23) 我出去走到车库,毫无目的地闲逛,. 我在車庫裡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走一通。. (15-16). (31). 正體字版譯文將 aimlessly 形象化,在譯文中增加「像無頭蒼蠅一樣」的比 喻。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37,無頭蒼蠅的定義是「比喻人沒有目標方 向盲目亂闖」,與原文 putter 意思稍有出入。 例二: I pushed on with what passed for my life.(43) 我继续过着所谓的生活。 (30). 我就硬著頭皮繼續過我濫竽充數的作家生 涯。(47). 正體字版譯文用了兩個成語: 「硬著頭皮」與「濫竽充數」 。前者有其形象; 後者典出於「韓非子‧內儲說上」 ,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數; 或比喻以不好的東西冒充場面;有時也用於自謙之辭。」原文其實只是說「得過 且過」 ,主角不太積極,也不管一直騷擾他的惡夢。正體字譯文添加「濫竽充數」 37. 以下例子所查考出的定義,都依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刺蝟尖尖常常躲 在花園裡,透過 玻璃門,看著小 女孩坐在客廳的 地板上,抱著一 隻鬈毛狗,玩得 開心極了!小女

18   狐狸說:「假如你馴服我,我的生活將如充滿了陽光般。我

男女面對不同的健康與疾病問題。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 9 ,在2008年,本港

如圖,D、E、F 三點分別在圓內、圓上、圓外,則∠ADB、∠AEB、∠AFB 的大小關係為ˉˉ ˉˉ。(請由小到大排列)... 小康要平分一個半徑為 8

• 史記在文中加入此小段文字,很有用意﹕以見秦 兩面欺凌,既以武力侵奪土地及殺人,表面上又

「老師知道了在討論一、二的兩件事後,要求 班中有份「 嘲笑別人的男生」 和「 杯葛別人的 女生」

柏楊(郭定生,公元 1920—2008 年)在其名著《中國人史綱》中談到三國時代(公元 220—280

明龍計算一題兩個數相加的數學題目,不小心算成了相減,所得到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