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电路简明教程 - 万水书苑-出版资源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电路简明教程 - 万水书苑-出版资源网"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 3 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 z 电路的图、树、树支、连支、单连支回路、独立回路的概念。 z 掌握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分析方法,求解较复杂 电路。 z 含有受控源及无伴电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本章难点 z 根据电路的图、树,用回路电流法列写方程。 z 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在电路含有无伴电流源及无伴受 控电流源的分析。 z 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在电路含有无伴电压源及无伴受控电压源的分析。 本章学习复杂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电阻电路的分析是以电路中电压或电流为 未知量,根据元件的VCR 关系(VCR 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定律)为理论依据,建立方程组,求解未知量,从而得到 电路中未知电压或电流,并求电路中元件的功率。方法有: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 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分析方法,其中后三种方法较简便,要重点掌握。

3.1 电路的图

本节介绍一些图论的初步知识。图论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电 路中的应用称为网络图论。在电路分析中,以图论为数学工具选择电路的独立变 量,列出电路的独立方程进而求解。网络图论用于结构较复杂的电路分析,也为 利用计算机设计、计算、分析大规模电路奠定了基础。 3.1.1 图的概念 在数学图论知识中,图是由点和边构成的。应用于电路上,对于任何一个电 路,其电路图是由节点和支路构成的,如果不考虑元件本身的性质,只考虑元件 之间的连接关系,而用线段和点表示,就组成了电路的“图”。将电路中每一元件 或一些元件的某种简单组合(串、并联)用一条线段(长、短、曲、直均可)来 代替,这条线段称为支路。每一条支路的端点称为节点,节点允许是孤立的。由 支路和点构成的集合,或者说由线段和点组成的图形,称为该电路的拓扑图,简

(2)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称图。通过电路的结构及其连接性质对电路进行分析和研究称为网络图论。 电路的图中支路和节点与电路图中的支路和节点是有区别的。“图”中的支路 是一个抽象线段,各支路端点为节点,它可以是两条及以上支路的交汇点,也可 以是一个孤立的节点,任何一条支路必须终止在节点上,若支路移去,允许有孤 立节点存在;反之移去一个节点,必将与该节点连接的全部支路同时移去,无节 点则无支路。电路图中的支路由具体元件和导线连接而成,是一个实体,节点是 两条或两条以上支路的交汇点,支路连于两节点之间,无支路则无节点。电路的 图相同,但电路图未必相同,因为每个支路上元件的性质不同。 若图中的支路按电流(或电压)正方向标示在线段上,这样的图称为有向图, 即赋予支路方向的图称为有向图,未赋予支路方向的图称为无向图。 图的画法如下:①激励源可作为一个支路处理,用一根线段(弧线或曲线) 表示;②激励源与电阻串联(或并联)组成一个复合支路,可用一根线段表示; ③受控源同独立源处理;④一个或若干个无源元件串(并)联构成一条支路;⑤ 支路用1,2,3……表示,节点用①,②,③……表示。如图 3.1 所示,其中(a) 为电路图,(b)、(c)、(d)为电路的图,(d)为有向图。 (a) (b) (c) (d) 图3.1 电路的图

(3)

58 电路简明教程 3.1.2 KCL 和 KVL 方程的独立方程个数 由KCL 定律和 KVL 定律列写方程时,与支路的元件性质无关。本节讨论如 何利用电路的图列出KCL 和 KVL 方程,并讨论方程的独立性。 (1)KCL 方程的独立性讨论 图3.2 所示为一个电路的图,由 KCL 定律列出①、②、③、④等节点的 KCL 方程如下: 图3.2 KCL 方程的独立方程数讨论 KCL 方程的独立方程数 1 2 4 2 3 5 1 3 6 4 5 6 0 0 0 0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 + = ⎧ ⎪− + + = ⎪ ⎨− − + = ⎪ ⎪− − − = ⎩ 将上述4 个方程相加,等号两边均为零,说明 4 个方程并非都是独立方程, 而将其中任何3 个方程相加,必得第 4 个 KCL 方程,说明其中有三个方程是独立 的,有一个是非独立的。 对于图3.2,每个支路均连于两个节点之间,从一个节点流出为正,流入另一 节点为负,4 个 KCL 方程列出后,每个支路电流均出现两次,一次为正,一次为 负。所以将4 个方程相加为零。任意前三个节点的 KCL 方程中(如节点①、②、 ④),除与第四个节点(如节点③)相连的电流只出现一次以外,其余电流均出现 两次,一次为正,一次为负,将前三个方程相加,出现过一正一负的电流均相互 抵消,只留下与第四个节点相连的支路电流,那么它即为第四个节点的电流方程, 故它是非独立的,前三个方程是独立的。 推广到 n 个节点的电路,n−1个KCL 方程是独立的,第 n 个方程为非独立的, 对应独立KCL 方程的节点称为独立节点,所以 n 个节点电路有n−1个是独立节点,

(4)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可列写n−1个独立的KCL 方程。注意这n−1个节点是任意选择的,独立与非独立 都是相对而言的。 列写KCL 独立方程的方法:①画出电路的有向图 G;②选择n−1个独立节点; ③列写n−1个KCL 方程。 (2)关于 KVL 方程的独立性讨论 对应独立的KVL 方程的回路称为独立回路,它与支路的方向无关,故可由无 向图来描述。为讨论独立性,将给出路径、连通图G、回路、树、树支、单连支、 单连支回路等概念。 如图3.3 所示电路。对于图 3.3(a),从图 G 的某一点出发,沿着一个或一些 支路移动,到达另一节点或回到原出发点,这样一条或多条支路构成了一条路径。 (a) (b) (c) (d) 图3.3 KVL 方程的独立方程数讨论 如果对于图G 来说,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至少有一条路径就称图 G 为连通图。 从图 G 的某一节点出发,沿着一些支路和节点移动,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形成 闭合路径,该路径称为回路,回路中除起点和终点重合外,其他节点不出现重复,

(5)

60 电路简明教程 如图 3.3(a)中支路(2,3,1),(1,4,6),(1,3,5,4),(2,3,6,4)等 构成回路。n 个节点(n=4)总共有 2n(16)个不同的回路,但独立回路数远少于 总回路数。为确定一组独立回路,引入“树”的概念。 树T 包含连通图 G 中的全部节点和部分支路,但不包含回路,而树 T 本身是 连通的。对于图3.3(a)的连通图,图 3.3(b)、(c)、(d)画出了几种树,一个连 通图中共有树的种类2n个。一个树T 包含的支路称为这个树的树支,连通图 G 中 不属于这个树T 的支路称为连支。由一个连支和树 T 中的若干树支构成一个回路, 称为单连支回路,又称基本回路,每个单连支回路仅含一个连支,且这一连支不 会出现在其他单连支回路中,故单连支回路是独立回路,由 l 个连支分别与树 T 构 成 l 个单连支回路。由全部连支和这个树 T 形成的基本回路构成单连支回路组,故 基本回路数等于连支数,等于独立回路数。 可以证明,连支数 l =独立回路数=基本回路数=KVL 独立方程的个数。因为每 个单连支回路中都包含一条也仅包含一条连支,是其他连支回路所没有的,故每 出现一个新的基本回路,就出现一个新的连支电流,该连支电流就是独立的,因 而由每个基本回路所建立的关于该连支电流的KVL 方程也是独立的。 可以证明,树支数=独立节点数n−1=KCL 独立方程的个数。这是因为,对于 n 个节点的电路,除了第一个树支连于两节点之间,以后每增加一个节点均出现一 个新的树支,且仅出现一个树支,因为凡接有支路(树支)的节点之间不能再有 支路连接,否则构成回路,违背树的定义,增至第 n 个节点时,树支数为n−1个, 由于每增加一个新节点就出现一个新树支,因而该节点的KCL 方程又出现了一个 新的支路电流,是其他KCL 方程中没有出现过的电流,故该节点是独立节点,对 应的KCL 方程也是独立的,如图 3.4 所示。 图3.4 KCL 独立方程个数 由上分析可知,一个具有 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电路,其连通图 G 的树支数n−1个,等于KCL 独立方程的个数。图 G 的连支数为 l 个,等于 KVL 独立方 程的个数,故独立回路数l= − −b (n 1)。 电路图有平面图和立体图之分。若一个电路画在平面上,各条支路不会出现 交叉但不相连的情况,这样的图称为平面图。平面电路任一不包含支路的闭合回 路称为网孔,如图 3.3(a)所示共有 3 个网孔。网孔必定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 是网孔。

(6)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可以证明:网孔数=独立回路数 l = KVL 独立方程的个数。 列写KVL 独立方程的方法:①画出电路的图 G;②任意选一种树 T;③确定 单连支回路组 l;④由单连支回路组列写 KVL 方程。 例如图3.5,图(a)是某电路的图,图(b)实线部分是所选择的树 T(1,4, 5),则 2,3,6 为连支,l = 3,图(c)、(d)、(e)分别为各单连支回路,共 3 个, 由此列写出3 个独立 KVL 方程。 (a) (b) (c) (d) (e) 图3.5 独立的 KVL 方程 1 3 5 1 2 4 5 4 5 6 0 0 0 u u u u u u u u u u + + = ⎧ ⎪ − + + = ⎨ ⎪− − + = ⎩

3.2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通过元件VCR 关系用支路电流表示支路电

(7)

62 电路简明教程 压,列写 n-1 个 KCL 独立电流方程及 l = b-(n-1)个 KVL 独立电压方程,然后联立 求解。b 个支路电流共列 b 个方程,支路电流数与独立方程个数相等,故可求解各 支路电流。支路电流法又称1b 法。 已知元件参数及电源,求解各支路电流。以图 3.6(a)所示电路为例说明支 路电流法。 (a) (b) 图3.6 支路电流法 步骤如下:(1)确定各支路电流I1~I6,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2)确定独立 KCL 方程个数。 独立节点数(n-1) = 4-1 = 3 个 确定独立KVL 方程个数。 独立回路数为 l = b- ( n-1) = 3 个 (3)选择独立节点①、②、③,由 KCL 定律∑ = ,列写(n-1)个 KCL 方I 0 程如下: 1 2 4 0 I I I − + + = ① 4 5 6 0 I I I − + + = ② 1 3 5 0 I + −I I = ③ (4)由 KVL 定律∑IR= ∑US,选取回路绕行方向,列写 l 个 KVL 方程如下:

(8)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本电路选取网孔为独立回路,且绕行方向均设为顺时针方向) 1 1 4 4 5 5 S1 S4 I R +I R +I R =uu ④ 2 2 4 4 6 6 S2 S4 I RI RI R =u +u ⑤ 3 3 5 5 6 6 S3 I R I R I R u − − + = − ⑥ 联立①~⑥求出支路电流I1~I6。 如果以支路电压为未知数,通过VCR 关系以支路电压表示支路电流,列写(n-1)KCL 方程及 l = b - (n-1)个 KVL 方程,然后联立求解 b 个方程组的方法称为支 路电压法(又称1b 法)。 电压源若没有串联电阻,该电压源称为无伴电压源;电流源若没有并联电阻, 该电流源称为无伴电流源。若电路中含有无伴电流源,在列写KVL 方程时,设该 电流源电压为未知量,增加一个新未知量,则要增加一个新方程,即建立该支路 电流等于电流源的关系式,未知量变为b+1 个,方程也为 b+1 个,仍然可以求解。 支路电流法简单,但求解方程组较麻烦,当电路复杂支路数多时,需采用其他简 便方法。 例 3-1 电路如图 3.7 所示,R1=R2= Ω10 ,R3= Ω4 ,R4=R5= Ω8 ,R6= Ω2 , 3 20V S u = ,uS6=40V。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流I5。 图3.7 例 3-1 的图 解: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3.7 所示。 支路 b = 6,独立节点 n-1=3 个,独立回路l=6-3=3 个。 需列写3 个 KCL 方程及 3 个 KVL 方程。 选取独立节点①、②、③,如图3.8 所示,由 KCL 定律: 1 2 6 0 I + −I I = 2 3 4 0 I I I − − + = 4 5 6 0 I I I − + + = 选取网孔1、2、3 绕行方向,由 KVL 定律: 1 1 2 2 3 3 S3 I RI R +I R =u

(9)

64 电路简明教程 I R3 3+I R4 4+I R5 5=uS3 ⑤ 2 2 4 4 6 6 S6 I R +I R +I R =u 联立方程①~⑥,代入数据求解I5= −0.96A。

3.3 网孔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以网孔电流为未知数,由KVL 定律列写 l = b-(n-1)个关于网孔电流 的独立方程,然后联立求解网孔电流,并由此求出各支路电流的方法。比支路电流 法少n-1 个方程,从而简化分析计算。适用于平面电路节点多、网孔少的情况。 3.3.1 网孔电流的概念 已知电路元件及参数,求解各支路电流或电压,电路如图 3.8(a)所示,如 果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回路选顺时针绕向。 (a) (b) (c) 图3.8 网孔电流法 由KCL 定律对节点①: 1 2 3 0 I I I − + + = (3-1)

(10)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由KVL 定律对回路 1: 1 1 2 2 S1 S2 I R +I R =uu (3-2) 对回路2: 2 2 3 3 S2 S3 I R I R u u − + = − (3-3) 由(3-1)得:I2= −I1 I3,代入(3-2)、(3-3)得: 1 1 1 3 2 1 2 1 3 2 3 3 2 3 ( ) ( ) S S S S I R I I R u u I I R I R u u + − = − ⎫ ⎬ − − + = − 整理: 1 1 2 2 3 1 2 1 2 2 3 3 2 3 ( ) ( ) S S S S I R R R I u u I R R R I u u + − = − ⎫ ⎬ − + + = − (3-4) (3-4)式可以这样考虑,假设网孔 1 流过电流Im1=I1,网孔 2 流过电流 2 3 m I =I ,则支路1 流过电流Im1,支路3 流过电流Im2,支路2 流过电流为Im1−Im2, 式(3-4)由式(3-1)代入(3-2)、(3-3)得到,故(3-4)中 KCL 定律自行满足。 3.3.2 网孔电流方程独立性讨论 从图论的观点分析,如图3.8 所示。由上面分析可知:①设连通图如图 3.8(b) 所示,选2 为树支,则 1、3 为连支,连支流过的电流即为网孔电流,而树支流过 的电流为网孔电流的代数和,因而在列写 l 个 KVL 方程时 KCL 方程已自行满足; ②网孔是独立的,是单连支回路,故网孔电流方程也为独立方程,网孔数=独立回 路数l,故可由网孔电流方程求解电路。 各支路电流为:非公共支路电流即为网孔电流(该支路设为连支电流),公共 支路电流是相邻网孔电流在该支路上的代数和(该支路设为树支电流),所有支路 电流均可由网孔电流求出。 3.3.3 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 令I1=Im1I3 =Im2,将Im1Im2代入式(3-4)可写为: 1 2 1 2 2 1 2 2 1 2 3 2 2 3 ( ) ( ) m m S S m m S S R R I R I u u R I R R I u u + − = − ⎧ ⎨− + + = − ⎩ (3-5) 从式(3-5)可以看出,在列写 l 个 KVL 方程时,KCL 方程已自行满足。联 立求解Im1Im2,然后求出I1I2I3。 称R11=R1+R2为网孔 1 的自电阻,R12= −R2为网孔 2 对网孔 1 的互电阻, 21 2 R = −R 为网孔1 对网孔 2 的互电阻,R22 =R2+R3为网孔2 的自电阻,式(3-5) 可写为: 11 1 12 2 11 21 1 22 2 22 m m S m m S R I R I u R I R I u + = ∑ ⎧ ⎨ + = ∑

(11)

66 电路简明教程 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11 1 12 2 1 11 21 1 22 2 2 22 1 1 2 2 m m m mm S m m m mm S m m m m mm mm S mm R I R I R I u R I R I R I u R I R I R I u + + + = ⎧ ⎪ + + + = ⎪ ⎨ ⎪ ⎪ + + + = ⎩ L L LL L (3-6) 共m 个网孔电流方程。 式(3-6)可表述为: 本网孔电流×自电阻+相邻网孔电流×互电阻=本网孔中所有电源电压的代数和。 其中:当两个网孔电流在互电阻中流过的方向相同时,互电阻为正;反之为 负。电源电压与绕行方向相反为正;相同为负。 自电阻均为正值,网孔电流方向即为电压绕行方向,所以自电阻均为正;互 电阻是正还是负,要看相邻网孔电流在互电阻上流向与本网孔电流是否相同,若 相同,则为正,因电压顺网孔电流方向为正;反之为负。若选网孔电流均为顺时 针(或逆时针),则所有互电阻均为负值。 3.3.4 网孔法步骤 (1)确定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设网孔电流方向,网孔数共为l= − −b (n 1)个。 (2)列写网孔电流方程。 (3)解方程求出网孔电流。 (4)由网孔电流求出各支路电流。 非公共支路(单连支)电流=网孔电流,公共支路(树支)电流为各网孔电流 的代数和。其中与该支路电流方向一致的网孔电流取“+”,反之取“−”。 注意:①当电路中存在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组合时,可以先将其等效变换为 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然后再按上述方法写方程;②若电阻与电流源串联, 该电流源为无伴电流源,处理方法见后;③平面电路一般选网孔为独立回路,无 需再通过确定树来选择独立回路,可以简化分析;④以后列写回路电流方程时, 无需再做上面推导,可按一般形式直接列写。 特别地,无伴电流源及无伴受控电流源,其端电压为未知量,列写方程时增 加一个未知量,就需要建立一个新方程,即建立电流源所在支路电流与网孔电流 的关系式,使方程数等于未知量个数,从而才能求解方程。电路中若不含无伴电 流源及受控源,则网孔电流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是一个对称矩阵,由此可以检验 方程是否正确。 例 3-2 电路如图 3.9 所示,R1=R2= Ω,10 R3= Ω4 ,R4=R5= Ω8 ,R6= Ω2 , 3 20V 6 40V S S u = ,u = ,用网孔法求解电流I5。 解:选网孔电流为Im1Im2Im3,方向如图3.9 所示。 由网孔电流法列方程如下:

(12)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1 2 3 1 2 2 3 3 3 2 1 2 4 6 2 4 3 6 3 1 4 2 3 4 5 3 3 ( ) ( ) ( ) m m m S m m m S m m m S R R R I R I R I u R I R R R I R I u R I R I R R R I u + + − − = ⎧ ⎪− + + + − = ⎨ ⎪− − + + + = − ⎩ 代入数据,解得:Im3 =0.96A 则I5= −Im3= −0.96A 图3.9 例 3-2 的图

3.4 回路电流法

回路电流法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数,列写一组l= − −b (n 1)个独立的 KVL 方 程,然后求解电路的方法。适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电路,比支路电流法少列 n-1 个 KCL 方程。 3.4.1 回路电流的概念 上节网孔电流法假设网孔流过电流列写关于网孔电流的KVL 方程,由于网孔 是独立回路,所以网孔电流是独立变量,列写的网孔电流方程也是独立的,从而 可以求解网孔电流。本节假设每个回路中流过电流,为使方程是独立方程,所选 回路为单连支回路,假设该回路中流过的电流为回路电流,则连支电流即为回路 电流。 3.4.2 关于回路电流方程独立性的讨论 由于单连支回路是独立回路,每个连支电流也是独立变量,不受其他回路电 流即单连支回路电流制约,由连支回路组列写的关于连支电流即回路电流的 KVL 方程组也是独立方程组。 由图论知,对于 n 个节点 b 条支路的电路其连支数 l =独立回路数=b− −(n 1) 个,连支流过回路电流,树支电流是流过该树支的所有回路电流即单连支电流的 代数和,可由连支电流求出,故体现了KCL 定律的制约关系,是非独立电流,共

(13)

68 电路简明教程 有 n-1 个。由此所有支路电流可由 l 个回路电流表示,列回路电流方程时,因可以 用回路电流表示树支电流,已满足KCL 方程,故只需列l个KVL 方程即可。 3.4.3 回路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 电路如图3.10(a)所示,3.10(b)为该电路的图,选 2、3、4 为树支,1、5、 6 为连支,il1il2、il3为连支电流,如图3.10(c)、(d)、(e)、(f)所示。 (a) (b) (c) (d) (e) (f) 图3.10 回路电流法 则 连 支 电 流 I1=Il1I5=Il3I6=Il2 , 树 支 电 流 I2= − +Il1 Il2 , 3 l1 l2 l3 I = − +I III4= −Il2+Il3。树选择的不同,则树支数和连支数也各不相同, 而计算结果树支电流和连支电流也不一定相同,但各支路电流是一样的。 由KVL 定律,对于回路 1、回路 2、回路 3 列写方程如下: 1 2 3 1 2 3 2 3 3 3 2 3 1 2 3 4 6 2 3 4 3 6 3 3 1 3 4 2 3 4 5 3 3 ( ) ( ) ( ) ( ) ( ) ( ) ( ) l l l S l l l S S l l l S R R R I R R I R I u R R I R R R R I R R I u u R I R R I R R R I 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求解Il1Il2Il3,即可求出I1~I6支路电流。

(14)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设 R11=R1+R2+R3R12=R21= −(R2+R3) , R13 =R31 =R3R22=R2+R3 4 6 R R + + ,R23=R32= −(R3+R4),R33=R3+R4+R5,其中R11R22R33称为自 电阻,其余为互电阻,如R21= −(R2+R3),是相邻回路1 的电流流过回路 2 的互 电阻R2+R3时产生的电压,与回路2 电流方向即 KVL 方程的绕行方向相反,故 为“-”号。 自电阻均为正的,互电阻的正或负要看相邻回路电流在公共支路的电阻上产 生的电压,是否与本回路电流方向一致,若一致则为“+”,反之为“-”。说明回 路电流方向代表了KVL 方程的绕行方向。 从上式(3-7)可以看出 KCL 定律在其内自行满足。对回路 2 有: 2( l1 l2) 3( l2 l3 l1) 4( l2 l3) 6 l2 S6 S3 R − +I I +R III +R II +R I =uu 用支路电流法列写方程为: 2 2 3 3 4 4 6 6 S6 S3 R I +R I +R I +R I =uu 与支路电流法比较,在列写回路 2 的 KVL 方程时,用到了 KCL 定律。 2 l1 l2 I = − +I II3= − +Il1 Il2Il3I4=Il2Il3,故 KCL 方程在其中自行满足, 比支路电流法少列n-1 个 KCL 方程。 回路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11 1 12 2 1 11 21 1 22 2 2 22 1 1 2 2 l l l ll S l l l ll S l l l l ll ll S ll R I R I R I u R I R I R I u R I R I R I u + + + = ⎧ ⎪ + + + = ⎪ ⎨ ⎪ ⎪ + + + = ⎩ L L L L (3-8) 其中R11, ,R22 LRll为自电阻,分别为各回路所有电阻之和,R12, ,R13 LRl l( 1)− 为互电阻,是该回路与相邻回路的公共支路上所有电阻之和,us11,us22,Lusll为回 路1,2,… l 中所有电压源的代数和,其中与回路电流方向相同的电压源电压取 “-”,反之取“+”。 式(3-8)表述为: 本回路自电阻×本回路电流+互电阻×相邻回路电流=本回路上所有电压源的代 数和。 注意:①若电路中有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可经过等效变换为电压源和 电阻的串联组合;②若电阻与电流源串联,该电流源为无伴电流源,处理方法见 后;③以后列写回路电流方程时,无需再做上面推导,可按一般形式直接列写; ④电路中若不含受控源及无伴电流源,则回路电流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是一个对 称矩阵,由此可以检验方程是否正确。 回路电流法步骤: (1)确定各支路电流方向,作电路的有向图。 (2)选择一种树,确定连支、树支及单连支回路组,标示回路电流方向(即 连支电流方向)。

(15)

70 电路简明教程 (3)列写l= − −b (n 1)个回路电流方程。 (4)解方程,求出 l 个回路电流。 (5)求各支路电流。连支所在的支路电流等于该连支回路电流;树支所在的 支路电流等于流过该树支的所有回路电流代数和,其中与树支方向一致者,回路 电流取“+”,反之取“-”。 特别地,对于无伴电流源因其不能转换为电压源的形式处理,可设其端电压 作为一个变量列入方程,并增加一个方程,建立无伴电流源所在支路与回路电流 的关系式。也可采用简便方法:选无伴电流源所在支路为一连支,尽量避免列写 该连支所在回路的回路电流方程。对于无伴受控电流源,建立 CCCS 的控制量电 流(或 VCCS 的控制量电压)与回路电流的关系式。对于受控电压源用回路电流 表示受控源电压,将其作为电源列于KVL 方程右边,经整理后将回路电流写于方 程左边。 对于平面电路尽量选取网孔作为回路。要注意的是列写回路电流方程,尽管 未知量是电流,但方程是以电压为量纲的。 例 3-3 电路如图 3.11(a)所示,IS =5A,为无伴电流源,试用回路电流法 列出电路的方程。 (a) (b) 图3.11 例 3-3 的图 解:各支路电流如图所示。 选4、5、2 为树支,则 1、3、6 为连支,各回路电流方向如图 3.12(b)所示。 由回路电流法: 对回路1 10Il1−10Il2=50 10− IX (1) 对回路2 −10Il1+(10 20 10)+ + Il2−20Il3= −30 (2) 2 l X I =I (3) 3 5 l I = (4) 联立(1)(2)(3)(4)求解I 、l1 I 、l2 I 。l3 各 支 路 电 流I1=Il1I2=Il1Il2I3=Il2I4=Il1Il3I5=Il2Il3

(16)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6 l3 5A I =I = 。 上面分析中,把元件电流源IS =5A所在支路选为一个连支,避开列写连支6 所在回路 3 的回路电流方程,而受控电压源10I 用回路电流表示,其作为电压源X 列于等式右边。 另一解法:也可设5A 无伴电流源的电压为u ,如图0 3.11(a)所示,树支和 连支选择与上面相同。 列写方程如下: 1 2 1 2 3 2 3 0 2 3 10 10 50 10 10 (10 20 10) 20 30 20 20 10 5 l l X l l l l l X l X l I I I I I I I I u I I I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节点电压法

节点电压法是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n− 个独立节点的 KCL 方程,然后1 求解电路的方法。适用于平面及非平面电路节点少、回路多的情况,比支路电流 法少列 l 个方程。 3.5.1 节点电压的概念 我们知道电压与电位参考点的选取无关。每一支路连于两个节点之间,而支 路电压即两节点电位之差,若选其中某一节点电位为参考电位,设为零电位,则 另一节点到该点的电位即为节点电位,该节点电位也即支路电压大小。故节点电 位也称为节点电压。所谓节点电压是指独立节点与参考点的电位之差。所有支路 电压均可通过KVL 方程建立与节点电位的关系,用节点电压表示,进而可表示 所有支路电流。节点用①,②,③……等表示,节点电压用u 、n1 u 、n2 u 、n3 un4…… 等表示。 电路如图3.12 所示,设节点④为参考节点,un4 = ,则节点①,②,③为独0 立节点,则有: 1 n1 n4 n1 u =uu =uu2=un2un4=un2u3=un3un4=un3 由KVL 方程: u4+u2− = u1 0 u4= −u1 u2=un1−un2 2 3 5 0 u u u − + + = u5=u2u3=un2un3 1 3 6 0 u u u − + + = u6= −u1 u3=un1un3 由上可知,各支路电压u1~u 均可由节点电压表示,在此过程中,6 KVL 定律 自行满足,所有支路电压由节点电压表示。列写 n-1 个 KCL 方程时均用节点电压 表示,无需再列写KVL 方程,因此比支路电流法少列 l =b-(n-1)个方程。

(17)

72 电路简明教程 (a) (b) 图3.12 节点电压法 3.5.2 n− 1 个节点电压方程独立性讨论 前面已分析对于 b 条支路 n 个节点的电路,n-1 个 KCL 方程是独立的,由 n-1 个节点电压根据 VCR 关系表示各支路电流,所列 KCL 方程也是独立的,而 l =b-(n-1)个支路电压是非独立的,可由 n-1 个节点电压(支路电压)求得,而独 立节点数恰好是 n-1 个,故可用独立的节点电压(电位)作为独立变量表示 b-(n-1) 个支路电压。 3.5.3 节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 用n− 个 KCL 方程求解电流,通过元件 VCR 关系式(有源支路欧姆定律或1 无源支路欧姆定律),用节点电压表示各支路电流,然后代入n− 个 KCL 方程中,1 则n− 个 KCL 方程就成为关于节点电压的方程。 1 由VCR 关系可用节点电压表示各支路电流。 1 1 1 2 2 2 2 2 2 3 3 3 1 2 4 4 4 4 5 2 3 5 5 5 6 6 3 1 6 6 6 6 n n S n n n n n S n n S U I R U U U I R R U I R U U U I R R U U U I R R U U U U U I R R = − = = = − = = − = = + − + = = (3-9) 由KCL 定律,对节点①、节点②、节点③列写方程如下:

(18)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1 4 6 2 4 5 3 5 6 0 0 0 I I I I I I I I I + − = ⎧ ⎪ − + = ⎨ ⎪ − + = ⎩ (3-10) 将式(3-9)代入式(3-10)中,得: 1 1 2 3 1 6 1 4 6 2 2 1 2 2 3 2 4 5 3 2 3 3 1 6 3 5 6 0 0 0 n n n n n S n S n n n n n n n n n S U U U U U U R R R U U U U U U R R R U U U U U U R R R ⎧ − − + + − = ⎪ ⎪ ⎪ + = ⎨ ⎪ ⎪ + − + = ⎪ ⎪⎩ (3-11) 整理得: 6 1 2 3 1 4 6 4 6 6 2 1 2 3 2 4 5 4 5 2 6 1 2 3 3 5 6 6 5 6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S n n n S n n n S n n n U U U U R R R R R R U U U U R R R R R R U U U U R R R R R 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2) 写成电导形式: 1 4 6 1 4 2 6 3 6 6 4 1 2 4 5 2 5 3 2 2 6 1 5 2 3 5 6 3 6 6 ( ) ( ) ( ) n n n S n n n S n n n S G G G U G U G U G U G U G G G U G U G U G U G U G G G U G U + + − − = ⎧ ⎪− + + + − = ⎨ ⎪− − + + + = − ⎩ (3-13) 令 G11=G1+G4+G6 G12 = −G4=G21 G13= −G6=G31 G22 =G2+G4+G5 G23 = −G5=G32 G33 =G3+G5+G6 其中G11G22G33称为自电导,等于连于本节点上所有电阻倒数之和;其余 为互电导,是本节点与相邻节点的公共支路上电阻倒数之和。自电导都是正的, 因为本节点对参考点为正电位,连于本节点所有支路电流均向外流出,互电导均 是负的,因为相邻节点对本节点的电位差使该支路电流流向本节点。 节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11 1 12 2 1( 1) ( 1) 11 ( 1) 1 ( 2)2 2 ( 1) ( 1) ( 1) ( 1) ( 1) n n n n n S n n n n n n n n S n n G U G U G U I G U G U G U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LL L (3-14) 共列写n− 个节点电压方程。 1 式(3-14)表述为: 本节点电压×自电导+相邻节点电压×互电导=汇于本节点所有电流源的代数和 其中指向本节点的电流源为“+”,反之为“-”。有伴电压源电压方向背离本

(19)

74 电路简明教程 节点者为“+”,反之为“-”。 注意:①若电路中有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可经过等效变换为电流源与 电阻的并联组合;②若电阻与电压源并联,该电压源为无伴电压源,处理方法见 后;③以后列写节点电压方程时,无需再推导,可按一般形式直接写出。④尽管 节点电压是未知量,节点电压方程中方程式各量纲为电流;⑤电路中不含受控源 和无伴电压源,则上述方程的系数行列式为对称矩阵。 弥尔曼定律:对于两个节点多个回路的电路(如图3.13 所示)。 图3.13 弥尔曼定律 用节点电压法写出方程: 0 a A b B c C N N a b c G U G U G U U G G G G ′ + + = + + + (3-15) 式(3-15)称为弥尔曼定律。 其中 0 0 1 1 1 1 a b c a b c G G G G R R R R = , = , = , = 。 节点电压法的步骤: (1)确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2)选取参考节点和(n− 个独立节点,并标号①,②……。 1) (3)列写n− 个节点电压方程。 1 (4)解方程求出节点电压。 (5)求各支路电压。 最后可由KCL 定律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参考节点的选取是任意的,余下的n− 个节点则是独立节点,独立与非独立1 是相对而言的,一般选公共支路交叉多的节点作为参考点,可简化分析。 特别地,无伴电压源因电压源支路没有串联电阻,不能转换为电流源并联形 式,因此对于无伴电压源及无伴受控电压源的处理,可增设一个新的未知电流变 量,同时增加一个新方程,建立节点电压与无伴(受控)电压源的关系。使方程 数与未知量个数相同,才能解出方程。也可采用简便方法,对于无伴电压源及无 伴受控电压源,尽量避免列写其所连节点的节点电压方程,并增加一个新方程, 建立节点电压与无伴电压源的关系,或建立节点电压与无伴受控电压源电压的关

(20)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系式。对于无伴受控电流源则要建立节点电压与受控电流源电流的关系式。 例 3-4 用节点电压法求图 3.14 电路中的电流I 、2 I 。 3 图3.14 例 3-4 的图 解:电路如图3.14 所示。选节点③为参考节点,①、②为独立节点,设U 、n1 2 n U 为节点电压。 由节点电压法,写出节点电压方程如下: 1 2 1 2 1 1 1 3 3 2 3 1 1 1 1 3 3 2 n n n n U U U U ⎧⎛ + = ⎜ ⎟ ⎪⎪⎝ ⎠ ⎨ ⎛ ⎞ ⎪− + + = − ⎪ ⎩ 整理得 1 2 1 2 5 2 18 5 5 6 n n n n U U U U − = ⎧ ⎨− + = − ⎩ 解方程得 1 2 1 2 3 78 6 24 V V A 21 21 3 21 n n n n U U U = U = I = − = 2 2 6 4 4 21 39A 2 2 21 n U I − − = = = − 经验证满足①、②节点KCL 定律。 例 3-5 用节点电压法列写图 3.15 所示电路的方程。 解:电路如图3.15 所示。设Un4=0,选①、②、③为独立节点。 由节点电压法,列写②、③节点方程如下: 1 2 3 2 3 2 1 1 1 1 1 1 0 24 24 32 8 8 1 1 0.15 0.5 8 8 20 n n n n n X X n n U U U U U U U U U ++ + = ⎜ ⎟ ⎪ ⎪ ⎪− + = − ⎨ ⎪ = ⎪ ⎪ = ⎩ 电压源20V 为无伴电压源,避开列写节点①的 KVL 方程。

(21)

76 电路简明教程 图3.15 例 3-5 的图 方法二:设20V 电压源流过电流为I0,列写①,②,③节点方程。 1 2 0 1 2 3 2 3 2 1 1 1 0.15 24 24 1 1 1 1 1 0 24 24 32 8 8 1 1 0.15 0.5 8 8 20 n n n n n n n X X n n U U I U U U U U U U U 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 3-6 用节点电压法求图 3.16 所示电路的电压比值 0 1 u u 。 图3.16 例 3-6 的图 解:用节点电压法。设Un3= ,对节点①列写节点电压方程。 0

(22)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1 01 0 1 2 3 2 3 1 1 1 1 1 1 u u u u R R R R R R − ⎛ + + = ⎜ ⎟ ⎝ ⎠ (1) 由运放器的性质:i+ =i− = 0 u+ =u对运放器 A1还有:u+ =u−=0 式(1)可写为: 1 01 0 2 3 1 1 1 u u u R R R − − = (2) 对运放器 A2有: 01 4 4 0 4 5 R R u u u u u R R + == = = + (3) 将式(3)代入(2),整理得: 0 2 3 4 5 1 1 2 4 3 4 2 5 ( ) ( ) u R R R R u R R R R R R R + = − + + 方法二:此题还可以用前面(1.7 节)所学的方法求解。 根据运放器的性质:i+ =i− = 0 u+ =u对运放器 A1还有:u+ =u− = 0 (1) 由KCL 定律对节点①列写方程: 1 01 0 1 2 3 u u u u u u R R R − − − = + (2) 对运放器A2有: 01 4 4 0 4 5 R R u u u u u R R + == = = + (3) 将式(1)、(3)代入(2),整理得: 0 2 3 4 5 1 1 2 4 3 4 2 5 ( ) ( ) u R R R R u R R R R R R R + = − + +

章节回顾

本章讨论线性时不变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在列方程求解电路时,知道 如何列方程和列几个KCL 方程及 KVL 方程合适。 1.本章学习有关图的知识。为了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等未知量,在列写 电路方程时,应用图的概念选择独立变量,确定列写独立的 KCL 方程及 KVL 方 程的个数。若不考虑元件本身的特性,只考虑电路的连接关系即拓扑关系,用一 些线段和点组成的图形称为图,它反映了电路的结构及连接性质,应用拓扑约束 特性即KVL 定律、KCL 定律,建立方程组,从而求解未知量,要掌握支路、节点、 图与电路中的支路、节点、电路图的区别,掌握有向图、连通图、回路、树、树 支、连支、单连支回路、网孔、平面电路的概念。

(23)

78 电路简明教程 电路中支路和节点与电路的图中的树支与连支关系: b 条支路中,树支数(n-1)个,从而确定独立 KCL 方程的个数;连支 l 个,确 定独立KVL 方程个数。 支路数 b = 树支数(n-1)+连支数 l 树支数=节点数 n-1 连支数 l =独立回路数=网孔数=b-(n-1) 2.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是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设电路中支路数 b 为未 知量个数,根据 n-1 个 KCL 方程组及 l =b-(n-1)个方程组联立求解电路,是本章 最简单的方法,但当电路含多个支路时电路方程个数较多,求解过程较麻烦,因 而不是最简便的方法。 3.网孔法需要列写 l =b-(n-1)个网孔电流方程,比支路电流法少列(n-1)个方 程,此方法在列方程时KCL 定律自行满足,因所有支路电流均可用网孔电流表示, 适用于回路少、节点多的情况。网孔法适用于平面电路,采用网孔法求解电路时 无需作电路的图,直接用网孔法列m 个网孔电流方程,解方程后再用网孔电流求 解各支路电流。 4.回路电流法适用于非平面或平面等任一种电路。需要列写 l =b-(n-1)个回 路电流方程,比支路电流法少列 n-1 个方程,此方法在列回路电流方程时 KCL 定 律自行满足。因所有支路电流均可以用回路电流表示。回路法在分析平面电路及 非平面电路时,要作出电路的图,确定树、树支,由若干个树支和一个连支构成 单连支回路,从而确定单连支回路组,由此列写 l 个方程求解电路,要注意无伴电 流源、无伴受控电流源及受控电压源的处理方法。 5.节点电压法需列写 n-1 个节点电压方程,比支路电流法少列 l =b-(n-1)个 方程,因在用节点电压表示所有支路电流时KVL 定律自行满足。适用于节点少、 回路多的情况,采用节点电压法时无需作电路的图,解出节点电压后再求出各支 路电压及电流。 6.无伴电源及无伴受控源的处理方法: 用支路电流法、网孔法及回路法分析电路时,以KVL 定律为基础列写,当电 路中含有无伴电流源及无伴受控电流源时,因不能等效变换为电压源和电阻的串 联形式,需增设一个新的未知量电压表示其两端电压,同时增加一个新的方程, 即建立该电流源电流与网孔电流或回路电流未知量的关系式;或者设该支路为一 连支,避免列写该连支回路方程,同时添加一个新的方程,建立无伴受控电流源 或无伴电流源与未知量网孔电流(回路电流)的关系式。 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以KCL 方程为基础列写,当电路中含有无伴电压源 及无伴受控电压源时,因不能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形式,需增设一个 新的未知量电流表示通过其电源的电流,同时增加一个新的方程,即建立该电流 与节点电压的关系式;或者避免列写该电源所连节点的节点电压方程,并添加一 个新方程,即建立无伴电压源或无伴受控电压源与未知量节点电压的关系。

(24)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习题

3-1 题 3-1 图示电路标示了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画出该电路的图,并 求出支路数 b、节点数 n 和基本回路数 l ,指出 KCL、KVL 独立方程数为多少? 题3-1 图 3-2 对题 3-2 图示电路画出 4 个不同的树,树支数分别为多少? 题3-2 图 3-3 对题 3-3 图示的非平面图,设(1)选择支路(1,2,3,4)为树;(2) 选择(5,6,7,8)为树,问独立回路各为多少?求其(独立)基本回路组。 题3-3 图

(25)

80 电路简明教程 3-4 题 3-4 图示电路中,已知R1= Ω ,2 R2= Ω ,4 R3=20Ω ,US1=10V, 2 20V S U = ,求电流i ,并计算3 R 的电压和其吸收的功率。 3 题3-4 图 3-5 题 3-5 图示电路为晶体管放大器等效电路,各电阻及β 均为已知,求电 流放大倍数 2 1 i i A i ⎛ ⎞ ⎜ ⎟ ⎝ ⎠和电压放大倍数 2 1 u u A u ⎛ ⎞ ⎜ ⎟ ⎝ ⎠。 题3-5 图 3-6 用支路电流法求题 3-6 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x 题3-6 图 3-7 用网孔法求题 3-4 电路。 3-8 用网孔法列写题 3-8 图示电路中网孔电流方程。 3-9 已 知 题 3-9 图 示 电 路 中 ,R1=R2=R3=R4=R5= Ω ,1 uS =20V , 1 10A S I = ,IS2=5A,用网孔法求流过R 的电流3 I 。 3

(26)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题3-8 图 题3-9 图 3-10 用网孔法列写题 3-10 图示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 题3-10 图 3-11 用网孔法求题 3-11 图示电路电阻R 上的电流L I 。 L 题3-11 图 3-12 已知uS =5V,R1=R2=R4=R5= Ω ,1 R3= Ω ,2 μ 2= 。用网孔法求 题3-12 图示电路中u 。 1 3-13 用回路电流法求题 3-11。 3-14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题 3-14 图电路中的电流I 与电压1 u 。 0 3-15 题 3-15 图示电路,其中g=0.1s,用网孔法求流过8Ω电阻的电流。

(27)

82 电路简明教程 题3-12 图 题3-14 图 题3-15 图 3-16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题 3-16 图示电路中电压u0和电流i0。 3-17 用回路电流法求题 3-17 图示电路中电压u0。 题3-16 图 题3-17 图

(28)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3-18 用回路法求题 3-18 图示电路(a)中uX及(b)中 I。 (a) (b) 题3-18 图 3-19 列出题 3-19 图示电路(a)、(b)的节点电压方程。 (a) (b) 题3-19 图 3-20 用节点电压法求题 3-16。 3-21 用节点电压法求题 3-18。 3-22 求题 3-22 图示(a)、(b)电路中电流 I。

(29)

84 电路简明教程 (a) (b) 题3-22 图 3-23 求题 3-23 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0。 题3-23 图 3-24 题 3-24 图示电路中,若 1 8 X i = i,求电阻RX的值。 题3-24 图

(30)

第 3 章 电阻电 路 的一般分析方 法 3-25 用节点法求题 3-25 图示电路中的电压 u。 题3-25 图 3-26 求题 3-26 图示电路u0与u1、u2、u3的关系。 题3-26 图 3-27 求题 3-27 图示电路u0与uS1、uS2的关系。 题3-27 图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就算身處軍營中,很多男兒都還是相當關心 NBA 自己

支出項目,但開支必須合理 (3) 教學/支援人員的培訓 由

甲型禽流感 H7N9 H7N9 H7N9 H7N9 H7N9 H7N9 H7N9 H7N9 - - 疾病的三角模式 疾病的三角模式 疾病的三角模式 疾病的三角模式 疾病的三角模式

 教師介紹投委會的「收支管家–錢家有 道」手機應 用程式 , 方 便學生實 踐所

 中国的高速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最长、以及最快的高 速铁路系统 。现已建成四条横贯东西和四条纵贯南 北的高铁线路

另外,透過表 4-2 的結果可以看出,金融業受訪者最不重視的五項評估準則 因素依序為「C 41 親友推薦我使用網路電子支付」(權重為 0.013)、 「C 44 消費金額

为此, 我们需要建立函 数的差商与函数的导数间的基本关系式, 这些关系式称为“微分学中值定理”...

下图是单脚支撑形式的示意图,支撑脚和地面的接触点 A 与前、后轮和地面之间 的接触点 B 、 C 共同构成三点支撑,在地面形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