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構傳播資料庫(體系)之研究第三期(1/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建構傳播資料庫(體系)之研究第三期(1/2)"

Copied!
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建構傳播資料庫(體系)之研究第三期 (1/2)

期中報告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廣電系

計畫編號:NSC 90-2420-H-004-013

計畫主持人:翁秀琪教授

共同主持人:馮建三教授

陳百齡副教授

盧非易副教授

執行期間:90 年 12 月 1 日~91 年 11 月 30 日

(2)

目次

壹、回顧傳播資料庫的建制 一、前期計畫之目標 二、前期計畫執行成果 1. 文獻資料庫 2. 統計資料庫 3. 人才資料庫 4. 法規資料庫 5. 指南資料庫 三、小結 貳、舊版資料庫使用者調查 一、iTrend2000 報表分析 二、使用者調查 三、調查結果 (一)使用心得 (二)使用者建議事項 參、資料庫改版計畫 一、重新檢討「資料庫」的意義 二、重新瞭解「線上資料庫」的發展趨勢 1. 以管理系統取代伺服器維修員。 2. 具有延展性的軟硬替設備。 3. 清楚說明資料庫架構。 參、資料庫改版計畫 (一)改變管理思維 (二)改變「資料庫」一詞所代表的意義 肆、資料庫改版實驗— 管理系統 一、系統建制的基本原則 (一)上稿系統 (二)網頁組版作業系統 二、系統功能說明 三、軟硬體架構 四、工作團隊及分工

(3)

伍、資料庫改版實驗— 登錄與分類 一、建構傳播大事紀 (一)登錄工作與登錄員 (二)審核機制 (三)資料來源管理 (四)批閱記錄 二、文獻資料分類 (一)基礎分類 (二)分類與架構修整 三、使用者資料蒐集 陸、研究、分析與討論 一、人力配置 (一)系統人員 (二)編輯人員 二、新版資料庫的管理系統可作為「線上實驗室」 三、新版資料庫的內容可作為「線上支援系統」 柒、明年度計畫研究方向 一、持續現有登錄、分類、編輯工作 二、提供院內老師課程實習實驗之用 三、以系統蒐集到的資料進行第二次使用者分析 四、規劃未來經費與人力來源

(4)

建構傳播資料庫(體系)之研究第三期(1/2)

壹、 回顧傳播資料庫的建制

傳播資料庫的建立,有一個重要的時間脈絡。 資訊是社會的重要資產,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資料庫把資料做有系統的規 劃整理、具備檢索功能並便於使用,所以是一種重要的資訊系統。本研究群在第 一、二期計畫剛剛開始構想之初便認為,由於資料庫不僅提供學術研究較完整之 資訊基礎,同時也可從中透析產業的變遷與發展趨勢,因此國內傳播學界本應重 視此一問題。但直到西元 2000 年以前,台灣傳播學界對於二次大戰後的相關產 業資訊與研究檔案,都還未有全面、系統、組織性的搜尋、儲存、與檢索,以傳 播為主的專業資料庫因而付諸闕如。本研之所以要究前期先驅們進行《建構傳播 資料庫(體系)之研究》計畫,就是希望能以「從傳播學術的需求與特性的角度 出發,提供初步探討與實驗的場域,並據此建置台灣傳播學術的線上資料庫」為 研究的目的,同時達成對社群的貢獻。 一、前期計畫之目標 本研究計畫第一、二期由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鄭瑞城主持,結合傳播學院三 系老師、職員、研究生,以及商學院老師與學生共十餘人,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與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的資助下,由 1998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00 年 12 月 31 日止,進行上下兩期、共為期三年的研究計畫。 本研究前兩期計畫蒐集與儲存資料的對象,乃是以本土傳播學術資料為主, 這是從「屬地主義」的概念出發。另一方面,從國際化觀點來看,本資料庫蒐集 儲存的對象,先從中文部分著手,最終則希望中英文並全。可從資料來源與指涉 兩方面進行說明: 資料來源 資料指涉 台灣 大陸 其他華人地區 華人以外地區 台灣 1 2 3 4 大陸 5 6 7 8

(5)

其他華人地區 9 10 11 12 華人以外地區 13 14 15 16 以上述座標矩陣為基礎,本資料庫的五個子資料庫所含蓋的範疇順序分別是: 1. 文獻:台灣及台灣「人」產製之相關傳播文獻,涵蓋 1、2、3、4、5、9、 13。 2. 統計:台灣產製之有關台灣傳播產業統計資料,主要範圍為 1。 3. 人才:台灣傳播學術相關研究人員的基本資料,主要範圍為 1。 4. 法規:台灣傳播相關法規,主要範圍為 1。 5. 指南:台灣傳播相關期刊、年鑑,以及網際網路的線上傳播資料庫,涵蓋 1、16 二、前期計畫執行成果 本研究第一、二期研究計畫,在當時的研究目標指導之下,建構了傳播相關 的一個線上實體資料庫。截至第二期計畫結束為止,傳播資料庫所收集的資料可 以概略描述如下: 1.文獻資料庫 a.期刊論文:傳播相關刊物之單篇論文資訊。目前收錄《新聞學研究》、《廣 告學研究》、《廣播與電視》、《傳播文化》、《台大新聞論壇》、《民意》、《中 國廣告學刊》、《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等多種傳播學術類期刊論文,約 2736 筆。其中半數以上資料登錄內容包括基本資料、關鍵詞、與摘要; 其他則登錄基本資料。 b.圖書:傳播相關之圖書(含參考書)資訊。目前收錄有政治大學傳播學 院圖書館的傳播相關中文圖書,共約 1656 筆資料。登錄內容為基本資料。 c.政府出版品與委託研究:政府出版以及委託研究報告中(除國科會之 外),與傳播相關者。目前以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所出版之《行政 院所屬各機關研究發展成果年報》的民國七十年度(1981 年)到民國八 十七年度(1998 年)的年報為基礎,挑選出與傳播相關之研究報告共約 913 筆資料。登錄內容為基本資料,部分涵蓋關鍵詞與摘要。 d.國科會委託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學者所進行的傳播相關研 究。目前收錄有 1965 年到 2000 年的相關報告,共約 308 筆資料。登錄內

(6)

容為基本資料與關鍵詞。 e.學位論文:國內相關系所之學位論文。目前收錄有 1956 年到 1998 年政 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廣告系、廣電系之博碩士論文,共約 530 筆資 料。登錄內容為基本資料。 f.會議論文:國內學術機構所舉辦研討會之傳播相關論文。目前收錄包括 中華傳播學會、大傳教育協會、政大、台大、中正、交大、師大、中山、 淡江、輔大、文化、元智、世新、銘傳等機構舉辦之研討會的傳播相關論 文共約 1123 筆資料。登錄內容為基本資料,部分涵蓋關鍵詞與摘要。 2.統計資料庫 傳播統計資料蒐集方向,是以國內相關機構出版之產業調查統計表格為主。 其資料包括傳播相關年鑑與產業雜誌、官方出版品、以及商業機構出版品等等; 蒐集順序是以相關年鑑優先、其次為產業雜誌,而後官方與商業機構出版品。 為求資料登錄便利,目前以政治大學圖書館館藏有者為優先, 已經收錄有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中華民國新聞年鑑》、《中 華民國電視年鑑》、《中華民 國廣播年鑑》、《中華民國電影年鑑》、《中華民國廣告年鑑》、《中華民國網際網路 年鑑》、《中 華民國雜誌年鑑》、《廣播電視年鑑》等年鑑,以及《廣告雜誌》 、 《動腦雜誌》、《新聞學研究》、《台大新聞論壇》、《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等相關 期刊的文章中,有關國內傳播產業統計圖表 等,共計約 3389 筆資料。 統計登錄內容為基本資料(表格名稱、篇名、書刊名、著者、出版地、出版 者、出版日期、版次、卷期、頁數、引用來源),資料描述、資料起始週起與資 料時間、收錄類型等。 3.人才資料庫 台灣各傳播研究相關機構名稱及其人員名錄、學經歷、研究專長等資訊。收 錄順序以國內各大學與學院相關系所教師為先,其次旁及學術單位與相關團體。 本資料庫依據中華傳播學會與教育部相關資 料,目前收錄有至 2000 年 6 月止、 國內三十五所大專院校之傳播相關科系教師共 521 人之資料。登錄內容包括姓 名、職稱、校名、系所名、機構網址、電子郵件、最高學歷、專長領域等等。 4.法規資料庫

(7)

台灣的傳播相關法規,以及主要法規歷年增修版本等資訊。收錄順序是先以 須文蔚所蒐集的傳播法規為基礎,逐步擴充;目前收錄有法規與大法官解釋令共 計 61 項、至 2000 年 9 月為止的版本。登錄內容包括法規名稱、分類、位階、主 管機關、法規全文。 5.指南資料庫 包括傳播相關線上資料庫、台灣傳播相關期刊、台灣傳播相關年鑑等資訊。 目前收錄有線上資料庫 54 個(包含中、英文網站)、台灣傳播相關期刊 90 種、 台灣傳播相關年鑑 15 種。登錄內容包括名稱、網址、出刊狀況、類別、內容介 紹等等。 三、小結 由以上說明來看,本研究前期計畫已經能夠達成研究目的所設定的目標,為 傳播學術界提供相當程度的各類資料。

貳、

版資料庫使用者調查

一、iTrend2000 報表分析 (http://commdb.nccu.edu.tw)狀況的記錄作分析。報表建立於 2002 年 8 月 16 日下午 2 點 33 分,記錄起迄時間為 2001 年 10 月 29 日下午 8 點 35 分 42 秒 至 2002 年 5 月 1 日下午 2 點 31 分 27 秒,歷時約六個月。重要分析結果如下(詳 細統計報表請參見附錄一): l 在這六個月當中,本站首頁曝光 11,687 次,所有網頁一共曝光 135,901 次,共有 14,954 人次造訪本站。平均每日有 82 人次造訪本站,每小時 4 人次造訪,每人次平均在本站停留 5 分鐘 15 秒,到站後平均每人次瀏覽 9.3 頁網頁。實際在本站瀏覽網頁者佔總造訪人次 98.8%,剩下的 1.2% 是自其它友站鍊結取用本站的圖片。 l 網頁總觸擊(hit)數為 498,571 次,平均每日觸擊數 2,724.4 次,其中失 敗的觸擊總數佔所有觸擊總數 3.8%、快取的觸擊數佔 26.4%。 l 造訪本站的新訪客多於舊訪客(分別佔 57.2%與 42.8%)。其中國內訪客 人次略多於國外(分別佔 52.2%與 47.8%),國內訪客又多集中在台北市 (佔 23.7%)與台北縣(佔 13.1%)。

(8)

l 本站最多人次造訪的時段如以年度區分,2002 年上半年多於 2001 年下 半年(佔總到訪人次 65.3%);以月份區分,2002 年 4 月最多(佔的 21.2%)。以星期區別,平日(星期一至五)的訪客人次多於周末,星期 二有最多訪客造訪,佔 17.1%。 l 本站在 2001 年 12 月 12 日左右有一波上站人次的高峰,12 日當天有最 多人次(147 人次)到訪,此日期應與本站為改版需要而有研究助理經 常上站有關。次年 4 月初有另一波上站人次高峰出現,在 11 日達到 143 人次,此期間本站正進行使用者深度訪問,應是受訪者為準備接受訪問 而經常上站所致。 l 每日 23:00-24:00 是最多人次到訪本站的時段(佔 6.5%),最高峰時期有 961 人次造訪,此時段也是最多次觸擊發生的時段,最高達到 34,386 次。 其次是 15:00-16:00 以及 16:00-17:00 這三個時段有最多人次造訪本站。 l 區分訪客所屬組織,多是一般 ISP 的用戶(來自.net 者佔 48.3%)、來自 學校單位(.edu)的訪客有 32.1%、來自商業機構(.com)者有 16.8%、 來自非營利組織者(.org)佔 1.5%、另有 1.5%來自政府單位(.gov)。 l 區分訪客所屬公司,以來自各大學的訪客最多(合計佔 15.6%),這些大 學也多半是有傳播相關科系的學校。屬於 ISP 用戶者(中華電信、東森 寬頻和資策會)合計也佔 15.3%。 l 本站所有網頁以/Default.htm 最多人次觀看,但訪客在/index/dbshow.asp?id=54 頁觀 看最久(112 sec/每人次)。分析訪客的瀏覽動線,最多人次(佔 12.7%)

自/Default.htm 進 站 , 連 到/left.htm 和/right.htm 即 離 開 本 站 。 但 訪 客 也 常 自

/Default.htm 進入本站後隨即離開(佔 4.4%),而有最多人次從/right.htm網 頁離開本站(佔全部離站網頁的 21.5%)。 l 本站最常被訪客存取的目錄是/img,佔全部存取次數的六成;最常被訪 客索取的檔案類型為 gif 檔,佔全部被索取次數 63.5%;最常被下載的檔 案為法規.txt。 l 訪客瀏覽網頁時發生於使用者端的錯誤訊息將近一半是「找不到檔案」 (佔所有錯誤觸擊數 49%),其它依序為:禁止進入(佔 43.3%)、未經授 權(佔 7.4%)、錯誤的被索閱(佔 0.5%)、不被允許的被索閱方式(佔 0.1%)以及不被接受(佔 0.1%)。而發生於伺服器端的錯誤訊息只有「系 統程式錯誤」一種(有 1,100 次觸擊)。 l 有近九成的訪客使用 Microsoft IExplorer 造訪本站,使用其它網頁瀏覽器 者佔 9.6%,而有 0.8%的訪客使用 Netscape。在作業系統方面,約有八成 的訪客使用 Windows98 或 2000 系統、有 7.2%使用 WindowsNT、1.8%使 用 Windows95、0.6%使用麥金塔(Macintosh)系統、還有 9.6%的訪客使 用其它作業系統。 三、查問卷及流程

(9)

(一)使用者調查問卷(請參考附錄二) (二)調查流程: 1. 由研究助理隨機徵求受訪者。本次調查共獲得四位受訪者,分別為 政大新聞系碩士生一位、政大廣電系碩士生一位、政大新聞系博士 生一位、政黨智庫副研究員一位。;所有受訪者都是專業的使用者。 2. 受訪者填寫問卷之第一、二項,確定檢索程序。 3. 受訪者依照所填檢索順序上機檢索,由研究助理填寫檢索結果。 4. 受訪者填寫問卷之第三項。 5. 結束訪問。 四、調查結果: 編號 受訪者身份 檢索經驗 檢索策略 1 政大新聞所 碩士班生 很少使用資料庫 1. 直接進入傳播資料庫搜尋 2. 不想用 google 2 政大新聞所 博士班生 連過很多次,但只有一 次成功上線 1. 政大圖書館線上資料庫與光碟資 料 2. google 3. 國家圖書館博碩士論文 4. 政大館藏線上公用目錄 3 民進黨中央 黨部副研究 員 為了特定主題會連結資 料庫,過去曾使用過兩 次。 1. 特定主題(如:台視產權)官方 網站(如:台視網頁) 2. 主題相關網頁(如:新聞局官方 統計資料庫) 3. 一般搜尋引擎(如:google) 4. 國家圖書館期刊論文檢索系統 5. 傳播資料庫 4 政大廣電所 碩士班生 1. 遇到相關問題就會 連結資料庫。 2. 最常使用的是文獻 資料庫,但該資料庫 檢索功能不強。 1. 優先選擇進入傳播資料庫。 2. 點選文獻資料庫(鍵入「美學」) 3. 收集資料後退出。 4. 進入政大圖書館公用目錄,再檢 索一次。 5. 比對兩邊資料,發現傳播資料庫 功能不強。 (一) 使用心得報告

(10)

l 使用者對本資料庫的定位(從檢索策略來看) 1. 資料更新中斷。現有傳播資料庫功能不強,所收集的資料不齊全。現有 傳播資料庫所收集的文章內容其實並未涵蓋所有「傳播專業」;所能收集 到的資料相對而言其實比一般性的搜尋引擎還要來得少。此外,現有傳 播資料庫所收集的內容也呈現資料過於陳舊的問題,現有傳播資料庫顯 然並未對資料進行更新的工作。 2. 不具專業性。現有傳播資料庫所收集的資料在其他的搜尋方式下也可以 找到,換言之,傳播資料庫並未呈現「傳播」獨門資料或分析。 3. 與其他資料庫區隔性不高。與其他資料庫系統相較,現有傳播資料庫的 內容與其他系統重複性相當高。其他搜尋引擎,例如:Google、政大圖 書館的期刊論文索引、國家圖書館的期刊論文檢索系統、新浪網的文章 搜尋功能、或其他線上資料庫和光碟資料,同樣能提供現有傳播資料庫 所提供的訊息。因此即便是要尋找傳播相關的資料,也不會優先考慮現 有傳播資料庫。 4. 分類介面設計不良,搜尋不易。尋找一筆資料,必須逐一進入每一個子 資料庫,因此花費的時間增多,而且所有資料無法同時呈現在同一個畫 面上,閱讀起來十分不易。另外,要搜尋資料還要先猜測資料在哪一個 子資料庫中,這也是十分荒謬的。 l 使用本資料庫的主要困難 1. 資料沒有全文、進一步介紹或者相關超連結;最好能提供相關的外部資 料。現有傳播資料庫雖然提供書目,但是卻沒有進一步的說明資料或者 超連結,對於線上工作者來說,還要下線到圖書館翻閱期刊論文,是非 常不切實際的。 2. 資料太舊、不齊全,應該擴大資料庫收集的類型與內容數量。現有傳播 資料庫雖然號稱收集傳播相關的資料,但是實際上使用時卻發現現有資 料庫所收集的資料在 1999 年之後就沒有更新;即便是這之前的資料也沒 有補齊。從另一個角度觀之,如果在找資料時只仰賴現有資料庫提供的 資料,會遺漏許多訊息。因此在使用現有傳播資料庫時,勢必要以其他 搜尋資料來補充不足。 3. 呈現方式不利於使用者判斷資料的可用性。現有資料庫在檢索之後所呈

(11)

現的資料形式並沒有提供每一筆資料的年代,使用者必須一筆一筆閱讀 之後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用性,非常浪費時間。換言之,現有傳播資料 庫在呈現上沒有摘述的功能。資料庫下設各項子資料庫的範圍不清,使 用者必須猜測所需資料所在位置。現有資料庫將所有資料放在五個不同 的子資料庫中,但對使用者來說,卻必須先猜測自己所需的資料究竟在 那裡,這種沒有全文檢索的方式對使用者來說,就是必須以時間換取資 料,非常不便。 4. 最好能生產一手資料。使用者大多不會選擇本資料庫作為優先搜尋引 擎,這主要是因為本資料庫所收集的資料在其他搜尋引擎都可以找得 到。如此,將使本資料庫使用量降低,因此建議應該生產本資料庫獨有 的一手資料,這樣使用者才會「必須」進到本資料庫中查詢。 (二)使用者建議事項整理 1. 資料庫文獻收集範圍。傳播資料庫顯然定位在「傳播專業」,那麼在資料 收集上應該具有獨特性。不過,就傳播學門目前的發展來看,跨學門、 跨學科的討論才是傳播學門的常態。對此,四位受訪者中有兩位指出, 有些在傳統上定位成傳播專業的資料,其實也是其他領域討論的主題 (如:有關電視公司產權的問題不只傳播學門關切,另外法律學、政治 學方面的論述也多有討論),如果資料庫在收集資料時視野狹隘,對於進 來搜尋資料的使用者來說,也會跟著眼界縮小。資料庫不一定要在一開 始就排除某些資料。在此,傳播資料庫的建制出現了兩難:一方面資料 庫應該確認專業,但一方面本學門的專業本身確有具有相當的模糊性。 要解決這個問題,本研究認為還是應該面對既有的現實基礎,進行「專 業」意義的討論。 2. 生產專業一手資料。過去傳播資料庫似乎以收集、鍵入傳播學相關期刊 論文、學者資料為主軸,但是這個苦力工作在搜尋引擎已經十分普遍好 用的現在,似乎已經多此一舉。因此建議傳播資料庫可以以其專業進行 一手資料的生產。例如:產業資料的統計整理、建立有效的分類體系、 關鍵字建檔等。 3. 提供外部連結。由於傳播資料庫沒有提供超連結或者全文瀏覽,因此成 為一個封閉型的資料庫,如果要從現有方式改善,應該將資料庫設定為 一個提供外部連結的資料庫。 五、從使用者建議事項檢討現有傳播資料庫(初步改版構想)

(12)

1. 傳播資料庫必須提供經過整理歸納後的專業資訊。經過討論,發現 目前網路的搜尋引擎已經具有強大的資料收集能力,而傳播學門本 身所具有的跨領域性質,其實很難將學術討論以特定方為的方式畫 出一個專屬於傳播學門的範圍,因此,「收集完整的文獻資料」已經 不再是新版資料庫所應該努力的方向。本研究認為,新版傳播資料 庫應該以提供「專業資料彙整」為主要目標。從學門本身的發展來 看,既然已經出現了界線模糊不定的現象,那麼,為這些現象提供 一個具有現實基礎的分類架構,其實才是傳播社區成員目前為止比 較需要的訊息彙整方式。由此,我們發展出一個有別於舊版資料庫 資料內容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對現有資料的重新分類整理。現有資 料在數量上雖然不及其它獻上搜尋引擎來得完整,但是由於目前線 上所有搜尋引擎多半以「點閱次數」作為呈現的方式,完全沒有將 資料加以有意義的分類,這一點為新版傳播資料庫提供一個下手的 關鍵點。我們認為,如果可以以現有的資料(約七千餘筆)為基礎, 參照學術討論現有的成果,提出一個立基在傳播學既有基礎上的分 類架構,對於學門未來看待自己的角度,應該可以提供一個新的視 野。在這個想法之上,所謂的「提供專業資訊」這個抽象概念,就 可以落實為「以現有資料為基礎,建立分類架構」的具體研究上。 2. 傳播資料庫必須整理資料呈現形式,以利搜尋查詢以及資料使用。 由於本研究的受訪者在說明資料呈現形式時,多以其他線上系統為 比較參照對象,因此,本研究認為如果要使傳播資料庫的功能加大, 必須先瞭解其它線上資料搜尋系統所沒有做到的部分。以專業的角 度來看,過去本資料庫的使用者多半為傳播學門的學者或學生,這 些使用者本身對於其所欲搜尋的標的其實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尤其 傳播學者更是如此),對這類使用者,本資料庫所能提供的不再是特 定的文獻資料,而是有意義的資料排列、呈現形式。目前,其它線 上資料搜尋系統的資料呈現,主要是以點閱率為主;資料性質濃厚 的資料庫則多以時間排列為主。新版傳播資料庫主要目的是提供相 關領域的「學術研究」為用,因此特定資料的點閱率排名並不是最 重要的關鍵(對於不同主題的研究者來說,有各自偏好的資料內容, 點閱率頂多說明了社群中最多人研究的主題,並不能說明其獨特的 重要性)。因此,新版資料庫比較有可能呈現的方式是以時間形式呈 現資料。此外,既然圖書館系統的線上查詢系統已經可以涵蓋大多 數專業書籍、期刊、文獻,那麼本資料庫實在不需要再設置人力於 重複的工作上。本研究認為,雖然我們無法對「什麼是傳播專業」 提出直接的說明與定義(這是因為各家說法天差地別,目前實在難

(13)

以統一),對卻極有可能對於「什麼不是傳播專業」做一些篩選,由 此,新版資料庫便可以找到提供專業服務的第一步。換言之,我們 認為新版資料庫進行資料收集工作時,有可能以負面刪去的方式做 一層的篩選,然後再以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的方式,為社群提供 有關專業的「想像」。由此,我們發現建立「傳播大事紀」是個不錯 的切入點。「傳播大事紀」的登錄,一方面可以免去與圖書館查詢系 統資源重疊的困窘,另一方面也可藉由篩選「傳播」大事紀,剔除 掉領域中認為一定「不是」傳播專業的項目,再方面又可與其它線 上查詢系統所有區別(本資料庫並不是有什麼收什麼,而是經過選 擇的結果)。這樣,本資料庫的資料在呈現上就不再以「文獻」(經 過研究者排比、詮釋、分析、解釋)的成果為主,而以「事件」(實 際發生的事件)為主;如果再加以有效、有意義的分類架構,則本 資料庫的最大價值就可以發揮在「以有效分類模式呈現現實現象」 的面向上。

參、 資料庫改版計畫

一、重新檢討「資料庫」的意義 (一)資料庫概說:文獻回顧 目前一般所稱的「資料庫」大概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商業用途的資料庫, 商業用資料庫主要提供企業或商家在對消費者或者對等的廠商提供線上資訊,尤 其是服務業,線上資料庫可以提供多樣化的產品組合,符合個別消費者、不同廠 商的需求,相對於傳統的紙上作業,具有便利的特性。美商甲骨文公司的產品經 理劉岳霖(2000)認為,線上資料庫不但擁有電子資料庫所具有的龐大資訊儲存 量,透過相應支援的網路資源,個別的使用者可以將單一的資料庫連接到網際網 路中,將整個網際網路視為資訊來源,甚至以程式設計的方式,將查詢到的資料 以使用者所偏好的方式排列輸出。換言之,就商業用途而言,資料庫所提供的是 個人化的服務,消費者導向的資料收集、排列模式,成為商業資料庫成功的最重 要秘訣。 另一種資料庫類型是公用資料庫,比方圖書館期刊索引資料、醫院醫師診療 時間與掛號系統等,本研究所提出的「(中文)傳播資料庫」,也屬於這類公用資 料庫。公用資料庫與商業資料庫最大的不同即在於其公益性質,由於諸如圖書館 資源、醫療資源等項目,是提供有關社會成員在社會生活中所需要的必須資訊,

(14)

因此不應該以過高收費的方式限制這類資料庫的使用,其收費應該較商業資料庫 來得少為宜。 以圖書館資料庫資源的建構來說,剛開始時,與商業資料一樣,是以紙本記 錄館藏。然一旦資料龐大需要更快速、有效的搜尋方式時,紙本作業的資料收集 方式,顯然就無法負擔。電子資料庫的支援於是成為取代紙本資料的最佳方法。 電子資料庫優於紙本資料庫之處在於,首先,它可以儲存龐大的資料量。南方朔 先生在為《資訊焦慮》一書所寫的序言中明確地說,一版《泰晤士報》所載有的 資訊量,比中古世紀一個人一生所接觸到的資訊量,還要來得多。龐大的資訊量 變成是現代人生活環境中已然存在的既定狀況,每個人都在尋找快速處理資訊的 方法,既然如此,快速、正確地處理訊息,成為現在人在面對龐大資訊量時,不 可或缺的技能。從這個角度來看,資料庫不僅是收集大量訊息的儲藏室,同時也 應該具備有整理資料的功能。而這裡所說的資料整理,應該就是指,依照特定搜 尋模式以及使用者需求,將資料庫本身內存的資料以有系統的方式呈現出來。由 此,從傳統的卡片查詢,轉向電子系統自動搜尋,成為面對現今大龐大資料量時, 更能具時效性、精準性的搜尋方法。 (二)線上資料庫的發展趨勢 由以上的說明來看,「資料庫」在現代,除了具有積極資料、儲存資料的功 能外,同時也應該具備有整理、搜索的功能。自從網際網路廣泛應用以來,線上 資料庫(database-online)成為同時服務眾多使用者的唯一辦法。我國圖書館的最高 單位國家圖書館,在民國 85 年 6 月與工業技術研究院電腦與通訊工業研究所合 作,首次推出方便讀者遠距取得各類圖書文獻研究資訊的「國家圖書館遠距圖書 服務系統」。此一系統的建制,使得民眾能夠以購買儲值密碼的方式,線上訂購 資料庫中已掃瞄的文獻,並藉由顯示及列印、線上直接列印、或者輸出傳真的方 式,取得全文影像。國家圖書館的這樣舉措,使得圖書館本身的資源能夠發揮更 大的效用,過去必須親自走一趟才能取得的圖書資源,在今天可以輕鬆取得。淡 江大學圖書館參考服務組的方碧玲(2001)認為,這是快速滿足讀者資訊需求的必 然趨勢。 事實上,隨著科技的改變,有關資料搜尋的產品也日見更新,傳統的圖書館 公用目錄,因為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因此使用者還是需要親自跑一趟圖書館,才 能夠上機實地使用電子化了的公用目錄系統,這種地理上的限制,不只使得圖書 館資源無法走出圖書館的大門,而且,受到圖書館本身開放時間的限制,對於開 放時間已過,但仍在進行中的搜尋需求而言,實在也不符所需。到今天,網際網 路的發展與擴大應用,就成為彌補這個缺失的方法。一項針對元智大學圖書館資 料庫利用及服務現況進行的調查(李碧鳳,2001)便認為,圖書館服務行銷的概

(15)

念在於強調滿足顧客與符合期望(71) ;該研究並且發現,比較圖書館單機版, 和 internet 版兩種版本的資料庫的使用頻率便可以發現,internet 版的資料庫使用 率,是提高該校圖書館查詢系統使用率的最重要關鍵,這也就是說,在加裝了網 路版資料庫之後,元智大學圖書館的使用率提高許多,當然,圖書館本身資源所 具的附加價值,也會因此而提高。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一個好的資料庫必須是一個使用簡單瀏覽器便可管理遠 端資料的系統,它同時也必須容易備份回覆、支援一對一個別服務的系統(見劉 岳霖,2000:32)。把這些技術語言翻譯為白話文可以發現,線上資料庫目前的 發展趨勢,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以往以中心式的上機管理方式主導的管理系統,今天已經要被線上管理系 統所取代。以線上管理系統為主的管理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資料庫的管 理人員、編輯、或者登錄人員,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一台機器連線上 網,達到資料快速流通的目標。從商業資料庫的角度來看,快速回覆使用 者提出的疑難雜症、修整資料庫所呈現的資料,是確保資料庫行銷成功的 關鍵(劉岳霖,2000:33),因此,管理人員必須隨時能夠遙控各地資料 庫,才能達到各種顧客需求的完成。換言之,線上資料庫的管理工作,應 該從伺服器的維修人員,轉而變成系統的管理人員。不僅如此,為了使管 理工作便於進行,而不會受限於技術或管理人員交接、離職等問題,一個 能夠以簡便瀏覽器進行管理工作的資料庫系統,必定能夠成為資料庫大戰 中的贏家。 第二,就管理系統而言,一個好的線上管理系統不只是將管理方式以電子化方式 在線上完成而已,當然也不僅僅是具有強大的儲存系統,要知道,如果在 更新資料內容時,還必須將管理資料庫的軟體重寫、硬體重新設置,對於 資料庫的管理工作而言,是費時耗工,而且不具有實際上的效能的。因此, 好的管理系統應具有延展性(劉岳霖,2000:34),也就是說,可以在不 修改既有軟體架構的情況下,使資料可以不同方式加入到資料庫中,才是 一個好的資料庫所要追求的目標。 第三,資料庫管理系統設置的目的既然是希望能減少管理工作中的阻礙,提高管 理效能,因此,清楚說明資料庫狀況的管理格式,也將會是管理系統必須 重視的(蔡宏興,2001:125)。要想清楚說明資料庫,必須以一個清楚且 一致的格式來描述資料庫的架構、趨勢(trends)以及概要(schema),並且應 該要有能夠產生管理報表— 如:使用者分析— 的機制。 除此之外,線上資料庫的評估,還有其他的標準可循。國家圖書館閱覽組編

(16)

輯宋美珍(2000)引用 1990 年南加州線上資料庫使用者聯盟(Southern California Online User’s Group, SCOUG)所發展出來的指標指出,目前對線上資料庫的評 估,包括了十一個項目,分別是:資料的一致性、資料範圍、時效性、價格、正 確性、檢索功能、系統反應時間、整合性、輸出方式、說明文件、顧客服務等十 一項。另外,張嘉彬(1999:69-94)也收集線上資訊搜尋系統(包括一般資訊檢索 系統及線上公用目錄)及網站搜尋引擎的使用,整理出二十一種評估線上檢索的 標準,分別是:資料收錄範圍、檢索功能、回現率、精準率、回應時間、檢索結 果展示、使用者研究、成本研究、資料新穎性、資料正確性、檢索者、錯誤率、 猶豫程度、易於使用、輔助說明、容易連線程度、資料庫檢介、資料庫建構、資 料庫大小、欄位索引情況、連結性等。由這些研究看來,(線上)資料庫其實已 經獲得長足的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知道什麼樣的資料庫是最能滿足各種使用 者需求的資料庫了。 二、傳播資料庫改版計畫 從以上對於商用或公用資料庫的討論來看,線上資料庫的設置,就資訊流通 與使用的角度而言,的確是使大量訊息可以以適當方式儲存、應用的最優先選 擇;也正因如此,本研究的先驅研究人員才會在前兩期計畫的三年其間,就先設 定設置實體資料庫的計畫。然而,就目前討論的方向而言,對於線上資料庫,研 究者所著重的不只是內容的充實,更重要的是管理線上資料庫的方式,才是一個 資料庫可以永續經營、且真正實用的關鍵。有鑑於此,「建構傳播資料庫(體系)」 的第三期計畫,將研究的重點從內容的建制,擴大到資料庫系統本身的開發、設 置與應用上。 從使用者調查的結果我們已經發現,由於網際網路的快速成長,目前已有許 多垂手可得的搜尋引擎(例如:Google、新浪網博碩士論文搜尋引擎)可以負擔 文獻資料的搜尋工作,這些搜尋引擎已經成為使用者首先考量的資料搜尋管道; 這些搜尋引擎也不乏專業圖書管理單位建制的線上資料庫系統(如:國家圖書 館、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等)。就其收錄的資料範圍而言,已經達到相當完整的 程度。面對這些一般性或者專業性的搜尋引擎,本資料庫一方面希望提供傳播學 專業資料,另一方面也希望傳播資料庫可以凸顯一個「線上」資料庫的功能,基 於這樣的工作目標,面對其他功能強大的線上搜尋引擎,又希望達成資料庫本身 原先設定的目的(為學門研究者、從業人員提供專業資訊),同時也不希望資源 浪費,本研究在第三期的計畫中,首先進行的就是對資料庫本身意義的認識。從 使用者調查和資料庫評估兩方面綜合來看,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的改版計畫。 (一)改變管理思維

(17)

首先,在第一、二期的計畫中,傳播資料庫本身的管理,是以伺服器維護人 員為主要的構想,因此,就人員建制和系統本身的設置而言,都是以特定人員在 特定主機內部管理的方式進行。這個作法將所有資訊集中在單一的機器中,雖然 可以達成篩選與中心化的管理工作,但由於過去的介面本身還是以純粹技術語言 作為主要機制,因此一旦有管理人員離職,交接的程序就變得十分繁複易出錯。 尤其是,當負責該系統的單位(在本研究中,負責單位就是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的 研究中心)沒有適當的人才作系統建制的工作時,就必須向外尋求人力的支援; 這樣一來,受限於專業系統語言,想要隨時依照使用者需求、或者學門本身發展 的趨勢變更資料庫內容的收集方向,就變成一件極為複雜、甚至被動的事情。從 上面幾項資料庫的評估標準來看,無法反應使用者需求的資料庫,說不上是一個 好的資料庫,久而久之,使用率降低,就變成一個死的資料堆積場,而不再具有 資料庫的功能。為避免投入龐大人力物力建構的傳播資料庫最終變成一個沒有實 際服務功能的資料堆積場,本期計畫研究人員認為,有必要重新思考資料庫的管 理方式。 不僅管理人員難尋,過去的中心化管理方式由於將系統寫定為固定的格式, 因此資料庫需要擴充時,就會遇到硬體與軟體的雙重困難。在硬體,固然需要更 快速、容量更大的處理器,如遇到硬體設備不相容時,重新購置所需的花費,以 及舊機器的棄置,就會變成資源的浪費。在軟體,將資料庫系統寫成固定格式, 將使得資料庫無法與未來發展出的新軟體聯繫上,這將使得資料庫在一開始時, 就等於是為自己設定了使用期限,從經費使用或人力投入的角度來看,這都是極 為不合理的事。 除了管理工作之外,資料庫舊有的管理方式因為是採取中心化的管理,因此 登錄員完成新近資料的登錄工作,也必須經由特定一台機器才能將資料轉檔、傳 送上網,然後才可以被使用者搜尋到。這種作法使得資料登錄工作所需的時間大 為增加,因為身處外地的登錄員,無法隨時依照自己登錄的情況,即刻將已製作 完成的資料傳送上線。就這一點而言,固定的資料內容,如期刊簡介或文獻資料 簡介,可能沒有時間上的最迫切性,但是,正是因為資料製作完成之後必須送到 特定機器才能上網,也就使得資料庫在一開始定位自身服務範圍時,就沒有辦法 設計即時訊息的服務項目。這個意思就是說,傳播資料庫,就舊版而言,只能提 供不具時效性的訊息,其他時間效度比較高的訊息,例如:歷史上的今天、或者 其他隨新聞事件提供背景訊息,都因為受限於登錄工作的上線地點,而事先地被 排除在資料庫所能提供的服務功能之外。在即時訊息十分被看重的今天來說,這 一點可以說是資料庫無法受到使用者青睞的缺點之一。而受陷於管理機制本身的 侷限,使得提供的服務縮水,也變成以系統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完全忽略的「人」 才是最重要的元素,這種作法無異於本末倒置。

(18)

有鑑於此,一方面為了要簡化資料庫建制過程中,各種職位人員的管理與交 接工作,另一方免也希望藉由資料上傳時間的縮減,提供更多具有即時性的服 務,本研究在本年(第三期)的改版計畫中,首先要進行的就是管理思維的變革。 管理思維的改變在理想上當然是由一個想要簡化管理方式的念頭開始的,但 是要真的能達成這個效果,還是必須要有一個相應的系統來完成這個想像。因 此,本改版計畫的第一步,就是由系統工作人員,編寫適合於本資料庫的管理系 統。由此,我們就看見了資料庫改版的基礎工作:管理系統的建立。1 (二)改變「資料庫」的意義:內容與呈現 傳播資料庫在前兩期的計畫中,由於以蒐集傳播相關的中文資料為主要工 作,因此截至第二期計畫結束以前,共計收集有各類文獻資料 7266 筆、統計資 料 3389 筆、國內傳播研究 521 位人才、法規資料 61 項、以及線上資料庫、期刊 與 傳 播相 關 年鑑 百 餘 筆 。( 各 子資 料 庫 的 特 色 請 查 詢 「 中 文 傳 播 資 料 庫 」 --http://commdb.nccu.edu.tw/age/WebApp/deep.htm#資料)。就這部分資料而言,雖 然已經完成了相當程度的傳播資料的收集,但從使用者調查的結果看來,我們的 使用者對於本資料庫的內容其實並不滿意。 綜合來看,使用者不滿意的理由,主要認為資料沒有定期更新、資料的呈現 雜亂無章、而且也並沒有以專業標準篩選資料的功能。從以上這三點來看,本資 料庫不但需要定期更新資料內容,而且在資料的呈現上,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 間。因此,在第三期計畫中,我們首先要作的事對資料庫內容的重新理解。在回 顧資料庫原有的內容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前兩期的資料庫建構計畫雖然投入大 量人力在資料收集、登錄、編整上,但是卻缺乏相關的學科知識支撐這筆龐大資 料之間的關係。 1.過去的模式:由上往下 在前兩期計畫所建構的資料中,研究人員將所有資料歸類化分成五個子資料 庫,分別是:文獻資料庫、統計資料庫、人才資料庫、法規資料庫、以及參考資 料庫。就這五個資料庫所涵蓋的面向而言,的確已經將一個學術性的資料庫所需 要收集的資料,都含納成為一個完整的資料系統。但是,由於前兩期的計畫在資 料分類上採取由上往下的分類模式,使得本資料庫前兩期計畫所建構的七千餘筆 資料在使用上,很難發揮它應有的功能。 詳細地說,所謂「由上往下」(top-down)的分類模式,是先確定了子資料庫 1 有關本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建立與實際應用,請參考第肆章「資料庫改版實驗:管理系統」

(19)

的名稱、範圍,才決定每一筆資料的去向。比方,一筆在期刊中找出的傳播文獻, 就會被登錄員歸類在「文獻資料庫」中;而一筆描述某位傳播學界研究者的資料, 則會被規入「人才資料庫」中;而任何一筆資料,都會以適當的方式,歸類到這 五個子資料庫的其中一個之中。乍看之下,這種分類方式已將將每一筆資料適得 其所地放在合適的子資料庫中,但是,這種「由上往下」的分類方式,因為是以 子資料庫的分類概念為主,反而沒有考慮到資料庫功能中兩個其實更為重要的因 素,第一,資料本身的狀況,第二,使用者的需求。 從資料本身的狀況而言,有些資料其實無法以排除的方式被歸類在特定子資 料庫中。例如,某位傳播學者的學術著作,一方面是人才資料庫所要收集的對象, 但該學術著作本身,也是文獻資料庫的當然內容;如果硬以子資料庫相互排斥的 分類方式強加分類,就會使得這筆資料被硬性規定放在特定子資料庫中,這樣將 會使得該筆資料的定義變得過於單薄。一旦一筆資料被硬性規定放在某定子資料 庫中之後,對使用者來說,必須先「猜對」每一筆資料可能所在的位置,才有可 能搜尋到這一筆資料。以上述例子而言,如果該傳播學者的學術著作被放在文獻 資料庫中,那麼使用者如果進入人才資料庫,就會發生找不到資料的窘境;然而 事實卻是,傳播資料庫的確收集到了該篇文章,也的確依登錄程序登錄完成,甚 至送出上線供讀者查閱,但是卻極有可能因為使用者「猜錯」了該筆資料所在的 子資料庫,而無法與該筆資料相遇。如果從人才資料庫下手,使用者的確可以查 詢到該名傳播學者的基本資料,但取無法將文獻資料庫中的相關作品一一列出, 這個結果其實荒謬可笑。就算將同一筆資料放在兩個子資料庫中,也會因為同一 筆資料必須登錄兩次,而浪費了資料庫所需的空間。 從這一點來看,本資料庫過去所建構的資料不見得遜色於其他線上資料庫, 但是由於「由上往下」的分類思維,使得資料本身必須遷就於資料庫的結構,更 進一步當然也就限制了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便利性以及資料的豐富性。換言之,由 於建立資料結構的想法不當,使得本資料庫空有萬餘筆資料,卻無法發揮最大的 服務功能。 2.改版模式:由下往上 對此,第三期計畫希望在現有的基礎(即,七千餘筆文獻資料)上,重新建 立系統架構,好讓使用者能夠在所有資料之間運用自如。因此,我們希望將「由 上往下」的樹枝狀分類,改而變為「由下往上」(button-up)的檢索跨資料庫,這 是指,指將所有資料(在本研究中就是指那七千餘筆文獻資料)通通視為同一等 級的資料,全部打散在同一個資料庫中,不再有子資料庫或者次級資料庫的階層 概念,在檢索時,每一筆資料都會隨著使用者所下的搜尋指令,一一被搜查。換 言之,全文檢索的概念將使得過去分散在五個子資料庫中的所有資訊,通通集合

(20)

到一個平台上,等待每一次不同的搜尋指令,重新動員。 除了改變資料庫的等級結構,將所有資料從兩層變成一層之外,第三期計畫 同時也改變了資料登錄的思維模式。前兩期計畫主要是從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出 發,先建立各種分類架構,然後再逐一將每一筆資料,依照其內容或其他特徵, 放進作好的分類架構中;這種作法因為事先建立分類架構,因此被我們稱為「由 上往下」的樹枝狀分類。這種作法雖然可以事先以學門分類研究作好各個分類範 疇,但是,這個分類範疇在符合特定一組研究人員的想像時,卻極有可能與傳播 學門實際上的學術發展狀況完全脫軌!詳細來說,雖然我們可以經由參考各種文 獻資料、各家分類方式,做出一個含納各種書籍、研究、文章、學位論文的分類 架構,但這個架構本身卻被寫死了,一旦分類寫完了,未來就不再有變動的機會。 然而傳播學門一直就是一個善於擷取各方資源、吸納鄰近學門研究精髓的領域, 因此,保持變動、開放的學門性格,不只是傳播學門對自己的想像,其實也是現 狀;換言之,能夠符合傳播學門這種開放性格的資料結構,才會是能夠服務未來 使用者的資料庫;而一個能夠服務於未來使用者的資料庫,也才會是一個沒有使 用期限的好的資料庫。由此,第三期計畫的研究人員提出的資料分類架構便放棄 了過去「由上往下的樹枝狀分類」,而改以「由下往上的檢索模式」;所謂由下往 上,便是指以資料為基礎,藉由資料所呈現的面貌,決定資料庫的分類架構。 3.「由下往上」的作法:連動的概念 要完成「由下往上」的分類構想,首先當然要對我們已有的資料有所瞭解。 如果從舊有的系統思維來看,我們必須先投入人力,對現有資料內容作一瞭解, 而最為可行的辦法就是找一位編輯人員(至少是博士研究生以上)全力投入資料 閱讀的工作,然後再由這位編輯決定分類的架構。這個作法說起來容易,但作起 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不為別的,光是文獻資料庫中七千餘筆資料,就算只 讀完書刊名,也要相當的時間才可能完成,更不要說看完之後還維持讀後記憶一 直到寫完分類架構為止,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加上,縱使編輯人員可以看完所有 資料,寫出分類架構,但整個作法又會落入前述「由上往下」的分類模式中,將 來如果加入了新的資料,其實還是無法符合新資料可能出現的變形、擴大領域等 現實情況。由此看來,真的要做到由下往上的分類模式,需要新的系統作業方式 才有可能達成。 本研究的系統人員在考量傳播學門領域界線的模糊性、特殊性之後發現,唯 有一個將「分類管理系統」與「文獻分類作業系統」連動起來的整合系統,才有 可能符合「由下往上」的分類思維。 這個意思就是說,編輯人員雖然在一開始時參考各家理論、說法,先做出一

(21)

個分類架構,但是分類架構的管理系統本身,不管是在分類的哪一個層次上,都 要預留「修改」、「增加」、「刪除」等功能,使得編輯人員可以依照資料所呈現出 的樣貌,隨時修改分類架構。而,因為每一筆資料的分類作業與分類管理系統是 連動的,因此只要分類架構改變了,那麼本資料庫中所有資料都會即刻改變分類 位置。比方說,我們在分類一開始時將某文章 A 依其特性歸類於「政治經濟學」 中的「市場研究」,但分類到第五十筆資料時,發現「市場研究」應該命名為「媒 介市場分析」更能描述該分類中的資料,那麼編輯人員可以藉由開啟另一個視 窗,直接在「分類管理」系統中,修改類目名稱,一旦編輯人員改過類目名稱, 已經分類好的所有文章,便都會經由系統連動,都改為後來修改的類目名稱。同 樣的,在每一個分類活動中隨著資料,也可能出現增加新類目或者類目合併的狀 況,這些也都將隨著系統的連動即時更改資料的分類架構。 如此一來,編輯人員可以直接開始進行分類,並隨時更改分類方式。直到最 後一筆資料完成,針對本資料庫所做的分類架構也宣告完成。這個分類此時將會 是描述本資料庫所收集內容的最好說明。當然,有些類目變更可能是半路才出現 的,但這也無礙於資料庫分類架構的完整,因為,我們還是可以藉由重新審視分 類架構,將所有資料再一次放置在比較能夠描述該筆資料的類目中。從這個作法 出發,資料庫所有資料不但可以以一個比較完整的分類架構表現出來,而且也可 以由系統來作記憶的工作,將人力投入在專業分類的動作上。 4.分類完畢的內容代表什麼意義? 一旦分類完畢之後,便代表我們同時做完兩件事:其一,建構完成本資料庫 的分類架構,而該架構可以適切地描述本資料庫所收集的資料;其二,我們已將 所有資料放入適當的類目中,因此也等於描述了資料與資料之間的關係。更仔細 地說,使用者一進入到本資料庫看到分類架構,便以可以說明本資料庫如何思考 資料之間的關係,甚至是學門內部論述的大概樣貌,這對學門的發展而言,當然 是最基本的奠基工作。 從第一個面向來看,由於編輯人員在編輯時採取了且戰且走的策略,雖然無 法在一開始進行分類時確定分類的架構,但是因為系統連動的設計,將使得編輯 人員在整個分類過程中,可以隨時依照資料本身顯現出來的特性,將分類架構作 比較恰當的更動。因此,分類結束之後獲得的整體架構,便是最能描述本資料庫 的架構。由於本資料庫是傳播學術界最為專業的資料庫,在前兩期計畫中收集登 錄的所有資料,相當程度上可以代表某個時期傳播研究的面貌,從這些資料群集 製作出來的分類架構,不難想見,也就是描述台灣傳播研究整體面貌的基本結 構。由這一點來看,本資料庫在第三期計畫中所進行的分類工作,不僅僅是將資 料庫內部以收集建構好了的文獻資料逐一整理,為資料庫本身所收集的資料作了

(22)

詳盡的描述,同時也等於是說明了這些資料所代表的台灣傳播研究社區的大概樣 貌。從前兩期計畫的研究成果來看,先驅研究人員已經收集了台灣地區出版的絕 大多數傳播學書籍、期刊文章、學位論文、雜誌刊物和統計與人才資料,換言之, 我們在第三期計畫第一年結束前,便可以描述 2000 年為止,台灣傳播學術活動 的樣貌。 從第二個面向來看,所謂分類架構不只是對每一筆資料的個別描述,一個層 次分明、關係清晰的分類架構,其實還有描述資料與資料之間關係的功能。也就 是說,在第三期計畫中,我們將每一筆資料以兩層分類的方式逐一放入分類架構 中,第一層分類屬於大分類,也可以說是傳播學門中的次領域;第二層分類則是 小分類,是次領域中各自不同的研究取徑或偏向。這兩層分類不但將使資料歸 位,同時也將描述出傳播學門內部所謂「次領域」有哪些,各個次領域之間的關 係如何?以及次領域所牽涉到的研究取徑、主要理論架構為何等問題,都可以在 分類架構中看出。換言之,由於整個分類架構不再受限於理論方家個別的思想, 而是立基在資料本身的特徵上,可以想見,這個分類架構將可以清楚描繪目前學 門中研究成果以及整體的趨向,並為傳播研究人員標指出明確的領域概念。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使用者調查以其他資料庫從實作經驗中發展出來的評估標準的 兩相對照之下,本研究第三期的改版計畫已經有大致的輪廓。可以摘述如下,接 下來的工作就是實際進行改版的實驗。 (一)以管理系統代替伺服器維修員,進行資料庫的即時線上管理與登錄作業。 (二)以分類管理與單一資料分類表單的連動系統作為描述資料庫內部結構的 主要系統工具。

肆、 資料庫改版實驗:管理系統

依照使用者調查、資料庫趨勢文獻、以及前述改版計畫,本研究第三期的主 要工作,即是要從管理系統的改變開始,建立一個在實體資料庫之外,有助於資 料彙整、登錄與使用的線上資料庫系統。由此,本研究的改版實驗,應當從管理 系統的建制開始,藉著管理的完成,實際操作資料庫上稿系統在即時性、資料豐 富性方面的登錄與分類工作,使本資料庫可以真正表現出現上資料庫的真正效 用。

(23)

在使用者調查中本研究已經發現,市面上其他搜尋引擎或線上資料庫系統, 在有關文獻收錄方面,已經投下極大的人力與物力資源,為了不使本研究資源浪 費,在文獻資料的收集之外,本研究還希望能夠以傳播專業的角度來思考「傳播 資料庫」的定位。不僅如此,由於本研究希望能夠透過改變管理系統的方式,重 新定義資料庫的功能,因此,在改版實驗中,也要配合管理系統的作業,指出適 合於「學術單位」建構的資料庫的特色。綜合以上兩點,本研究認為,我們應該 將資料庫的改版實驗放在兩個重點上:第一,將原先已有的文獻資料予以有意義 的分類(所謂「有意義」在「改版計畫」中已經有詳細的說明);第二,在「電 影資料庫」的建構經驗中,研究人員已經發現,與文獻資料同樣重要的就是對特 定領域重要大事的紀錄。因此,為了能夠凸顯本資料庫本身的專業意涵,本期研 究的改版實驗,就從管理系統與建構「傳播大事紀」開始。 因此,本次的改版實驗報告,便重「管理系統的建制」著手,在管理系統建 立之後,開始進行實際的登錄與分類作業,下一章則會談到未來使用者資料的登 錄、儲存與分析。 一、管理系統建制的基本原則 系統建構的首要工作,通常是對系統所要滿足的各項工作需求的瞭解, 而系統的需求通常分為兩個部分來考量,第一類是工作者的需求,另一類是 網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將這兩類的需求,放在系統的架構來看,第一個 的需求就是管理系統所要考量的重點,而第二類的需求,則是網頁結構規劃 與查詢介面設計的重點,若以系統建構的流程而看,前者我們稱做後端的資 料庫與工作管理系統;後者稱做網頁組版系統,兩者在整個系統建構的過 程,必須分開來討論。 (一)上稿作業管理系統: 上稿系統部分的目的,在提供網站工作者便於進行資料彙整與工作進度 的管制,協助系統管理者、資料登錄者、程式人員及美編等各不同性質的工 作者,以非同步的方式,於不同時間、地點,進行資料彙整、編修及審核的 工作,提高資料庫內容建制過程的效率。此部分傳播資料庫系統規劃的原 則,經歷次討論開發的結論,彙整為下列五點。 1. 資料編審作業過程標準化: 如第三章所指出的內容,本期的中文傳播資料庫小組,對待傳播資 料庫的基本立場,認為本期應以由下往上的模式建構資料,因此,本期 除涵蓋前二期所收錄的五類資料(傳播書目、統計年鑑、傳播人力資料、

(24)

法規資料、指南及索引資料)外,並新增傳播大事記,計六類資料類型。 這六類資料,又因為資料收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定期批次 處理(batch)、不定期即時處理兩種資料輸入系統的方式。其中書目、年 鑑、人力、法規及指南等五項,通常是由登錄者針對特定主題範圍,於 一段時間內彙整同一主題或同一來源的資料後,再將依照系統所要求的 格式,輸入系統資料庫儲存。因此,此類輸入資料的核對工作,要求登 錄者在進行登錄與彙整原始資料前,於書面作業或個人文書作業軟體中 (如 Word、Excel),即應該完成正確的資料登錄作業;其次,登錄者 才連線管理系統,逐筆依照資料庫所規定欄位,存入資料庫,透過此兩 步驟的設計,使上述五項資料同時達到內容與格式的正確。因此,此五 種資料的標準作業方式: 資料收錄→資料彙整與核對→輸入管理系統→刪、修資料 傳播大事記的資料,則採另外一種線上處理資料的方式。由於傳播 大事記的登錄作業,類似新聞編採作業的過程,其資料登錄的時間頻率 不固定,可預期未來傳播資料系統穩定後,可能每週或每日即需要更新 傳播大事記資料,若採用一段時間(一個月或一季),才更新一批資料 的方式,無法有效反映資料類別的需求。此外,大事記內容的撰寫,並 非其他五類資料,為單純的書目登錄工作,大事記的內容,要求登錄者 重新閱讀事件的報導內容,重新編寫事件的主體,這顯然需要一套類似 新聞供稿系統的編輯與審核作業流程,以提高大事記資料的正確與可讀 性。因此,傳播大事記的資料作業流程採不定期資料處理的原則,設計 資料輸入的流程,要求登錄者在完成初步的大事記內容資料後,即透過 系統的新增資料介面,將資料暫存於系統資料庫,然後經主編或編輯核 可後,方匯入資料庫,供使用者查閱。 資料收錄→輸入管理系統→資料審核→核可或退稿→刪、修資料 2. 收錄進行中之資料具分享性: 在大範圍的收錄傳播資料的過程,現有的作法,通常都是由多位的 登錄員依照時間或資料來源的不同,分頭同時進行收錄,然而這種工作 區分的作法,過去經常面臨登錄員重複收錄資料的問題,其中,尤其是 傳播大事記的資料收錄作業,特別容易遭遇此種人力資源重複浪費的問

(25)

題。譬如實際作業時,當有登錄者從聯合報的內容,回溯登錄廣播電視 類的事件內容,然同時有另外一位登錄員,從廣播電視類的研究論文、 年鑑等報告,進行該類資料的收集時,若雙方均未於登錄過程分享彼此 的資料內容,便經常容易造成重複登錄的問題。因此,對於此類資料的 收集,除了落實工作流程的要求,規定登錄者,每週、每日定期將新收 集的大事記資料儲存到系統,供編輯審閱外,對於其他正在進行資料登 錄的人員,也可以在登錄資料時,同時查閱、比較其他登錄員所登錄的 大事記資料,若遇到相同主題的內容,即可判斷是否刪除、或合併內容。 此外,資料分享的另外一層需求,在於提供登錄者相互學習與比較 的機會,過去資料庫的登錄員,通常在訓練完畢,即依照個人對資料的 認知與判斷,獨立進行登錄的作業,然而當遇到多位的登錄員同時作業 時,登錄員之間對於資料一致性判斷的問題,就成為後續的資料編輯者 十分困擾的問題,因此,管理系統中登錄者與編輯彼此分享資料,為管 理系統設計的必要原則。 3. 資料庫結構符合彈性原則: 雖然傳播資料庫至今已經進行到第三期的工作,然而,對於傳播資 料所要收錄的資料類型與範圍,在可見的未來,仍然會有修改的可能。 而且,而其修改的範圍,不僅包括新增全新的資料種類(如這期的傳播 大事紀),對於舊的資料類別也可能進行修改。因此,在資料庫的欄位 規劃上,應該將資料欄位盡可能區分清楚,減少模糊不確定的欄位,而 在資料庫內資料表的規劃上(Table),對於大事記、書目、統計等資料, 則盡可能依照模組與事件的程式設計標準,以保留未來可以轉換資料庫 結構的彈性。 4. 系統程式的具擴充性: 考量傳播資料庫未來有可能隨個資料量與實用者的增加,會面臨系 統平台轉換及資料庫轉換的問題。因此,在管理系統的程式語言的選擇 問題上,應選擇具有跨平台轉換的程式語言,必且後端資料庫的選擇, 也應該考量資料庫轉換的可行性。 另外,由於管理系統的程式未來也對面臨工程師與維修人員交接 的過程,所以,在程式撰寫初期,即應該秉持開放程式碼(open source) 的態度,要求程式撰寫人員,撰寫具有可讀性的程式。

(26)

5. 資料建構進度管控數據化。 有過登錄資料的經驗,都可以理解整個建構資料庫的過程,是個 漫長、不斷累積、沒有停止的過程。然而,隨個資料量的增加上,工 作者的眾多後,負責管理整個資料庫進度的主編或製作者,對處於無 法有效整個資料範圍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在系統中,設計制式的查 詢與統計資料筆數的方式,協助管理者掌握資料累積的數量,控制登 錄者工作的進度,而這點,尤其是利用網站、進行非同步作業的工作 團隊,特別重要。 二、網頁組版作業系統: 組版系統部分,指將資料庫的資料,以 HTML 網頁的方式輸出的程式 部分。具體說,也就是將上稿系統過程,已經到核對正確無誤並儲存到資料 庫的資料,經由組版系統程式的運作,在 WWW 伺服器中,將資料結合網 站的版型,產生 HTML 網頁,供使用者查閱的過程。這部分,有三項原則 為設計時考量的重點。 1. 整合各類資料的查詢功能: 如前文所述,中文傳播資料庫至本期為止共收錄六類的傳播資 料,雖然至目前為止,部分項目(如統計、法規、指南)的收錄量 甚不豐富,使用者透過索引頁瀏覽的方式,閱讀與尋找資料,不過, 在大事記與書目兩類資料上,現已有超過一萬筆的資料量,使用者 欲尋找所需的資料時,顯然必須透過輸入關鍵詞,然後進行全文比 對的方式來查詢資料。 然而,在本研究案第一與第兩期所設計的查詢網頁設計,是將 書目、統計資料、法規及人力等資料完全視為分離的子資料庫,讀 者若欲查詢作者的書目時,便需要進入書目查詢頁面,若需要統計 資料就需要進到統計資料的查詢頁面,造成使用者查詢資料的不方 便,因此,在本期的網頁設計中首要的工作,即在將各個子資料在 查詢時,能夠整合到一個介面,進而提供使用者,能夠用一個關鍵 詞,可以同時查詢到大事記、書目、統計資料等等六類資料的查詢 結果。 不過,從程式運作效率的角度,來看整合查詢介面的問題,從 本期開始,整合關鍵詞的查詢方式之所以必要,也是因為本期新增

(27)

的大事記資料的類別,直接的造成使用者所輸入的關鍵詞,有可能 在書目與大事記這兩類資料同時出現的可能,否則如果如前期所使 用的五種資料類型來進行查詢時,其資料類型間,彼此關連性不大, 用整合的查詢介面,實際的查詢效用也是不大的。因此,從此也可 知傳播大事記的資料,未來將在傳播資料庫中,扮演串連各類型資 料的重要功能。 2. 管理記錄使用者行為: 發展網站社群與會員的功能,可說是網站相較於其他媒體最有 優勢的地方。對於中文傳播資料庫網站而言,同樣地希望能夠經由 對使用者社群資料與使用行為的研究與理解,提供修正網站方向的 參考。因此,對了達到這個目的,決定從本期開始將整個網站的瀏 覽過程,修正為使用者必須先經過免費註冊會員資料的過程,認證 註冊帳號與密碼等基本資料後,經由登入的過程,瀏覽整個傳播資 料庫網站的內容。 3. 各類型資料網頁採動態組版: 從網頁組版的角度來看,目前網站上的各類型網站設計,可以 區分為靜態組版網站與動態組版網站兩類。其中靜態組版,意指在 使用者查詢前,該網頁已經由美編或程式,製作成 HTML 格式的檔 案,存放在網頁伺服器上供使用者查詢,這在一般的新聞網站,如 聯合報、中國時報的網站中,均採此種組版的原則,其優點是 HTML 的網頁已經在伺服器中先儲存,當使用者點選時,不需要耗費伺服 器的資源,缺點是在是必須要事前用人工或程式做出一頁頁固定的 網頁,同時,通常還需要額外撰寫一個上傳的程式,從已經做到的 網頁,傳遞到網路使用者連線的網頁伺服器內。 動態網頁組版的設計,則改變事先組版的設計,使用程式結合 固定的版型與資料庫內的資料,當使用者輸入關鍵詞或點選分類, 將查詢的指令傳到伺服器後,伺服器才依照查詢的條件,組成 HTML 網頁的內容,並將此網頁傳遞給使用者瀏覽。此種方法的好處,在 於網頁伺服器無須耗費儲存空間儲存事前組好的網頁,這對於以資 料庫型態提供服務的網站來言,可以節省大量的硬體要求。不過, 此法若遇到網路使用者數量龐大時,會因為大量耗用伺服器資料, 降低資料傳輸的品質。

(28)

對於中文傳播資料庫而言,在目前網站的使用流量尚未大增的 條件下,顯然採用動態組版程式的設計為較妥當的選擇,不僅可以 有效節省伺服器的儲存空間,降低伺服器硬體設備的花費成本,同 時全網站均採用網頁的設計,也可以減少人工製作網頁的成本,長 期而言,對於如此一個資料庫的生存,為必要的手段。 三、工作系統功能簡介 1. 新增資料功能:所有登錄員使用標準化表單登錄資料,同時,所有新增 資料都在線上進行。 2. 修改、刪除功能:登錄完畢的表單經由系統送到編輯人員處,編輯人員 直接在線上批閱。包括有修改、換、刪除、可、退稿、預覽等功能。 3. 審核大事記機制:線上批閱功能,編輯人員可以及實在線上批閱新登錄 的資料。 4. 統計各類資料筆數功能:各類資料筆數皆可在傳播資料庫首頁中看到。 5. 查詢資料筆數功能:每一種類型的資料筆數、每一位登錄員完成的資料 筆數都可在管理系統中查詢,可使編輯人員以及登錄員瞭解自己的進度。 6. 網站使用者帳號管理:網站使用者必須先填入帳號、密碼、姓名、電子 郵件等資料方可登入資料庫。 7. 工作者帳號管理:資料庫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申請工作帳號,由網站製作 人或主編核可後,方可登入管理系統。 8. 統計使用狀況:所有使用者登入資料庫的次數都可由系統統計得知。 9. 傳播簡訊:管理系統預留更動傳播簡訊的功能,可以以登錄表單的方式 更新傳播簡訊。 10. 動態首頁設定功能:資料庫首頁採動態設計,可更換的資訊包括:傳播 學者介紹、大事紀、文獻資料(或新出版訊息)、傳播簡訊等。 四、軟硬體架構 硬體:超薄型(1U)積架式伺服器

軟體:My-SQL.+PHP+ Apache Server 作業系統:windows2000 Server

五、工作團隊及分工 1. 主編(編輯):網站資料走向與內容資料審核 2. 登錄員:登錄大事紀與文獻資料 3. 工程師:撰寫管理系統與組版模型 4. 美術編輯:設計使用者介面 5. 網站製作人:協調內容與系統兩個工作組、管控進度

(29)

工程師

美術編輯

登錄員

編輯

內容工作

系統工作

管理系統與組版

登錄資料

資料走向與內容審核

協調工作與管控進度

初步審核與分類

使用者介面設計

圖一:工作團隊與分工示意圖

(30)

六、系統開發進度 圖二:系統開發進度示進度圖 系統進度 月份(2002 年) 3-4 月 5-6 月 7-8 月 9-10 月 架設工作伺服器 規劃資料庫結構 建立工作者帳號及權 限管理系統 大事記審核批閱系統 新增、修改、刪除資料 介面 統計各類資料介面 上 稿 系 統 查詢資料介面 新資料登錄作業 舊資料轉檔作業 登 錄 資 料 建立資料大事記、書目 資料之分類結構 製作組版用版型 撰寫動態組版程式 組 版 程 式 撰寫資料庫查詢程式 網路使用者資料記錄 機制 新舊網站轉址工作 系 統 管 理 上線測試

伍、 資料庫改版實驗:登錄與分類

一、建構傳播大事紀 首先要先說明的是,本期計畫雖然將主要登錄人力放在建構傳播大事紀上, 但並不表示本資料庫已經將原先建構的文獻、人才、統計、法規以及期刊等子資

(31)

料庫完全擱置捨棄,相反地,研究人員在指導登錄的過程中,其實是希望藉由傳 播大事紀的登錄,凸顯文獻資料未來的登錄與收錄方式;換言之,傳播大事紀本 身當然是一個收集資料的工作,但這個工作的程序本身,也將會回饋給文獻資料 的登錄工作,成為未來建構文獻資料的藍本與基礎。 正因為傳播大事紀的建構本身,帶有實驗與測驗的意味,因此本期研究在整 個研究過程中,首先注重的是傳播大事紀建構時,可能會遇到的上稿系統、登錄 作業、以及工作內容的問題,因此,在規劃登錄進度時,我們並沒有「趕進度」, 反而是希望能在登錄員的回饋中,不斷修正資料庫本身的各種作業系統。 (一)登錄員甄選 本研究所要登錄的是「傳播大事紀」,但在登錄工作開始之前,對於「什 麼叫做傳播」、「那些才是大事」其實並沒有一個指導性的定義。在這此情況 之下,想要透過定義來指導登錄工作的進行,無異於緣木求魚。本研究的研 究者認為,傳播學門向來就是積極向其他學科借取理論資源以及研究成果的 學門,如果在登錄工作初期,便以定義方式圈限資料來源,對於傳播學門而 言,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此,本研究反而從登錄員的甄選下手,希望透過 對傳播領域較為熟悉的登錄員,找出「傳播」大事紀的模糊範圍。 本研究第一批登錄原來原有二。第一是由傳播科系學生組成的自發性團 體「傳播學生鬥陣」(簡稱「傳學鬥」)找出合適的人員。傳學鬥的組成人員, 多半是國內大專院校就讀於傳播科系大學部或研究所的學生,也有關心傳播 問題的其他科系同學身處其中;傳學鬥長期專注傳播相關現象與問題,並且 定期(每週)發行傳學鬥電子報,對於整理新聞資料,已經有一套相當完整 的作業分工模式。再加上傳學鬥本身因應每週電子報出刊即已需要大量收集 新聞資料,因此本研究的工作等於是與傳學鬥既有的工作項目的整合。研究 人員認為,傳學鬥同學既然可以每週固定出報,收集、評論傳播相關的新聞, 對於「什麼才是傳播新聞」自當有一套認定的標準。有鑑於此,本研究第一 批登錄員便與傳學鬥同學合作,開始本期計畫主要的工作:傳播大事紀的登 錄。由此獲得的登錄員一共有四位。 本研究第二批登錄人員來自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實習報紙「大學報」的 合格記者。由於在政治大學新聞系就讀的同學都必須修習大學報實習課程, 因此所有新聞系唸完大三課程的同學(大學報實習是大三整學年的重頭戲) 其實都已有相當程度的採訪編輯經驗。然而能夠跑新聞不見得表示同學們瞭 解「什麼是傳播大事」,而且採訪編輯的實作經驗,與本研究所需篩選新聞、 登錄改寫的工作,其實有一段出入,因此,在與大學報指導老師陳百齡副教

數據

表 13 訪客瀏覽本站網站順序
表 25 週造訪明細 星期 平均人次(visit) 百分比 星期二 97.34 17.1 星期三 93.04 16.4 星期四 85.12 15 星期一 79.12 13.9 星期五 76.56 13.5 星期日 72.54 12.8 星期六 66.6 11.7 在一星期裡,訪客造訪本站的觸擊次數高低排序也大致和造訪人次相同,也 是平日多於周末,而以星期二最高(佔 17.2%) 。其次依序為星期三(佔 15.9%)、 星期四(佔 15%) 、星期一(佔 14.8%) 、星期日(佔 13.1%) 、星期五(佔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項次 資格 應檢具證明文件. 設有社會工作或幼兒保育相 關學院、系、所、學位

(三)非屬前目所定相關科、系、所或學位學程畢業,取得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學分學程證明,且從事就業 服務、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或職能治療相關工作一年以 上。.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透過一系列 一系列 一系列 一系列的圖畫 圖畫 圖畫 圖畫與少許相關文字 相關文字 相關文字 相關文字或者完全沒有 文字的結合,來傳遞資訊 傳遞資訊 傳遞資訊或說故事 傳遞資訊

例如:入學申請表格及相關資料,有關文件的範本已上載至教育局 網頁,以供參考。 ( 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