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游進年 博士.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 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 研究生:吳瑞娥 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二月.

(2)

(3)

(4)

(5)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現況與學校效能之關係,並依據 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相關教育主管機關、高中職學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結果,編製「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關 係之研究」調查問卷蒐集相關資料,以 100 學年度基北區公私立高中職學校的教師為 研究對象,採分層隨機比例抽樣進行調查,共寄發 632 份問卷,回收 542 份,有效問 卷 531 份,回收率約為 85.8%。問卷所得資料以 SPSS 19.0 for Windows 進行處理,採 描述性統計、t 考驗(t-test)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等統計方法進 行分析,再以文獻探討結果比較討論,以歸納出研究結果。 根據上述文獻探討與調查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師普遍認為學校教育資源的運用現況良好。其中以財力資源 最高,其餘依序為資訊資源、人力資源、財力資源。 二、基北區高中職不同背景教師對教育資源運用的看法頗為一致。 三、基北區高中職教師對學校效能的感受尚稱良好。其中以教師教學最高,學生學習 居次。 四、基北區高中職不同背景教師對學校效能的認知並無明顯的差異。 五、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各層面與「學校效能」各層面有具有相當程 度的正相關。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 參考。. 關鍵詞:教育資源運用、學校效能. i.

(6)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Schoo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Keelung and New Taipei c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schoo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Keelung and New Taipei cit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named”Questionnaire of the Use of Schoo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was developed and administered to collected pertinent data. The population was the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0f 100 school year in Keelung and Xin-bei City. Th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by ratio was used to distribute the questionnaires. The total subjects was 632, and 542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531 ones answered completely. The return rate was about 85.8%. Data from questionnaires was analyzed by SPSS 19.0 for Window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The teachers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perceived an upper level on the use of school educational resources. 2.The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teachers’ perception on the use of school educational resourc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3.The teachers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perceived an upper level on school effectiveness. 4.The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teachers’ perception on school effectivenes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5.There was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the all dimensions of the use of schoo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conclusions, some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to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y Concerned,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nd the further research respectively.. Keywords:the us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school effectiveness ii.

(7) 謝 誌 回首這段奔波於學校、家庭、進修間,與時間拔河的時光,內心有許多的感動與 感激。感動的是終於在自己的堅持下圓了大學畢業以來的夢想,感激的是過程中不斷 給予指導的師長、鼓勵的長官及支持的家人。 本論文能順利完成,最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游進年博士的悉心指導。在論文撰寫 的過程中,游教授亦師亦友的關心與鼓勵、循序漸進的引導,在我從研究計畫到研究 問題、架構與方法建立的過程中,耐心傾聽我不成熟的想法,在討論中讓我釐清許多 觀念,確認研究的方向。在論文撰寫過程中,適時的指點迷津,仔細的斧正與潤飾文 句,讓我的論文能順利完成。教授治學的嚴謹、待人的親和讓我敬愛又感佩,在此謹 致上萬分敬意與謝忱。 其次,感謝口試委員蔡進雄教授與許添明教授,在百忙中撥冗審閱論文,並提出 許多寶貴的意見,讓我的論文更臻周延與完整。 感謝所有指導過的師長,曾經同窗共讀、甘苦與共的同學,讓我在求學之外獲得 許多彌足珍貴的友誼;也感謝學校長官及同事的支持與打氣,讓我在繁忙的行政工作 之餘仍能按部就班完成學業。 最後要感謝的是一路走來總是包容與陪伴我的外子,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專心於 學業及論文撰寫;感謝從小到大對我細心照顧與栽培的父母、一直都很體諒與支持我 的公婆、還有一對知道我為工作和論文忙得團團轉,懂事不讓我操心的小寶貝,因為 有這麼多滿滿的愛與支持,讓我的進修能圓滿的暫時劃上休止符。 千言萬語難訴盡內心的感激,謹以此論文完成的喜悅與所有關心我的師長、朋 友、摯愛的家人及生命中曾有過的貴人共同分享! 吳瑞娥 謹誌 2012.1.12.. iii.

(8)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0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0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0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 第一節. 教育資源的意涵及相關研究……………………………………………11. 第二節. 學校效能的意涵及相關研究……………………………………………31. 第三節. 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5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63 …………………………………… 第一節. 研究架構…………………………………………………………………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65. 第三節. 研究工具…………………………………………………………………66. 第四節. 研究實施…………………………………………………………………72. 第五節. 資料處理…………………………………………………………………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5 ………………………………………………… 第一節.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師知覺學校教育資源運用現況之分析與討論…75. 第二節.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師知覺學校效能現況之分析與討論……………90. 第三節.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之相關情形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9 ……………………………………………………………… 第一節. 結論 ……………………………………………………………………109. iv.

(9) 第二節. 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5 …………………………………………………………………………… 一、中文部分 ……………………………………………………………………115 二、英文部分 ……………………………………………………………………122. 附錄………………………… …………………………………………………………………………………… ………………………………………………………………………125 …………………………………………………………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25.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審查結果 ………………………………………………130.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39.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43. v.

(10) 表 次 表 2-1. 教育資源之類型………………………………………………………………14. 表 2-2. 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資訊資源之內涵………………………15. 表 2-3. 教育資源分配之原則…………………………………………………………20. 表 2-4. 教育資源相關研究彙整一覽表………………………………………………26. 表 2-5. 效能與效率比較表……………………………………………………………32. 表 2-6. 學校效能的理論模式…………………………………………………………39. 表 2-7. 學校效能之評量指標彙總表…………………………………………………46. 表 2-8. 高中職學校效能相關研究一覽表……………………………………………48. 表 2-9. 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相關研究一覽表…………………………………55. 表 3-1. 基北區九十九學年度高中職學校班級及教師數一覽表……………………65. 表 3-2. 問卷抽樣人數分配表…………………………………………………………66. 表 3-3. 協助建立內容效度之專家學者與教育人員名單……………………………68. 表 3-4. 預試問卷因素分析及刪題對照表……………………………………………69. 表 3-5. 「學校教育資源運用」分量表之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72. 表 3-6. 「學校效能」分量表之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72. 表 3-7. 有效問卷教師基本資料分析一覽表…………………………………………73. 表 4-1.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現況分析摘要表…………………………75. 表 4-2.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性別教師對「教育資源運用」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77. 表 4-3.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年齡教師對「教育資源運用」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78. 表 4-4.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對「教育資源運用」看法差異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79. 表 4-5.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學歷教師對「教育資源運用」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81. vi.

(11) 表 4-6.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擔任職務教師對「教育資源運用」看法差異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2. 表 4-7.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學校性質教師對「教育資源運用」看法差異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3. 表 4-8.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學校類別教師對「教育資源運用」看法差異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5. 表 4-9.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對「教育資源運用」看法差異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6. 表 4-10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效能現況分析摘要表……………………………………90 表 4-11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性別教師對「學校效能」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91 表 4-12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年齡教師對「學校效能」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93 表 4-13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對「學校效能」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95 表 4-14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學歷教師對「學校效能」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97 表 4-15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擔任職務教師對「學校效能」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98 表 4-16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學校性質教師對「學校效能」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99 表 4-17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學校類別教師對「學校效能」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101 表 4-18 基北區高中職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對「學校效能」看法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102 表 4-19 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之相關係數摘要表…………106. vii.

(12) 圖 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8. 圖 2-1. 教育資源管理的循環模式 ………………………………………………… 2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63. viii.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之關係。本章共分為 四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首先陳述以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為主軸的研究動機,其次說明本研 究所欲探討之研究目的,茲敘述如下:. 壹、研究動機 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也是立國的基礎,它關係著整體國民經濟、社會、文化與 科技之發展,且影響下一代之競爭力。無論國家型態為何,若想朝先進國家邁進、培 養人民技能、發展國家經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都須透過教育來達成,其重要性不 言可喻。 科技文明和民主思潮引領廿一世紀開創新局,帶領教育環境急速變遷,學校運作 也發生極大的轉變,教育領導者應敏覺時代的變革,適時調整思維,帶領組織與時俱 進,邁向卓越。在此全球化快速變遷,資訊科技日益精進,國際政治經濟迅速轉變的 時代,臺灣社會亦走向M型社會的分布型態,人民都期待政府能提出具體政策以促進 教育機會均等及確保教育品質,改善社會貧富差距。 長久以來,國家教育資源受憲法保障,政府對於教育資源之投入更是不遺餘力的 審慎規畫。近年來,教育主管機關推動學校本位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 ,倡 導學校自主經營概念的實踐,政府將權責下放至學校,使學校在政府規定的教育目 標、政策、標準、績效責任等範圍內,自主決定各類教育資源的分配(陳伯璋,許添 明,2002) 。在當前教育資源緊縮之際,若學校徒有資源卻無法妥善分配與運用資源, 會使所投入的資源難以發揮真正的成效(吳浚碩、魏鈺,2009) 。所以學校改革不僅. 1.

(14) 是順應社會的需要,更加突顯資源運用對學校經營管理之重要,教育資源是學校進行 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因素,學校應該妥善規畫,克服經營困境,避免資源閒置及浪費, 以發揮效能,滿足需求,促進校務發展及學校經營績效。亦即在此競爭激烈的時代及 環境,教育資源是否能透過學校的規畫、配置、使用與評鑑,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或創 造出更大的價值或效益才是學校永續經營的關鍵。 組織係指人類社會中一種目標導向的組合及整合資源的場所,作為達成特定目標 的手段(龔平邦,1972)。學校組織亦然,在急速變遷的時代裡,目標能否達成與效 能是否彰顯,是學校經營與發展的重要指標。然而學校所運用之教育相關資源係以不 同形式存在,其內涵不僅豐富且多樣。因此,希冀藉由教育資源內涵之釐清,以助學 校強化教育資源運用之效益,促進整體教育目標之實踐及教育品質之提升,此乃本研 究的動機之一。 教育要能發揮功效必須仰賴各項資源的配合,教育資源的投入是促進教育機會均 等及提升教育品質的重要途徑(鄧進權,2009)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教育資源問 題向來都是社會各界討論的重點,教育資源之質與量,攸關學校健全發展與教育品質 的提升,任何教育活動之進行,都需考量當前社會趨勢、學校環境、師資設備、學生 來源及學校發展重點等因素,以促進教育活動之進行,增進教育效果。因此資源的配 置與運用,也被視為促進教育機會均等,達成教育目標之重要途徑。許孝麟(2001) 認為學校效能注重學校組織目標與最終結果之呈現,也關注行政領導、教學活動、資 源運用等運作歷程,組織目標與成員滿足之兼顧,教育品質的提升與學校的發展。 教育必須隨著社會變遷與國家發展需要而不斷進步,民國 57 年臺灣是世界上少 數實施九年國教的國家,歷經 40 多年努力,透過教育普及與低廉學費,促進社會流 動及民主化,創造了經濟奇蹟。為紓解國中生升學壓力,促進國中教學正常化,讓國 中教育朝向適性、活力、創意、優質與卓越發展。為提升後期中等教育之品質,均衡 城鄉教育落差,減少教育機會的不公,政府自 96 學年度陸續推出高中優質化、高職 優質化、加額補助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方案,至 99 學年度實施的齊一公私立高中職 2.

(15) 學生學費方案、100 學年度的高職免學費等措施,皆旨在紓緩國中學生升學壓力,促 進國中教學正常化、縮小公私立高中職學費差距、提高學生在學率、讓高中職逐漸社 區化,以達成師資、課程、設備等教育資源整合及共享,平衡城鄉教育差距,建構優 質的國民基本教育,希望使學生都能適性的學習和發展。 隨著馬英九總統於建國百年元旦文告宣示: 「預定民國 103 年高中職學生全面免 學費、大部分免試入學。」為提升技職人力素質,結合產業發展需求,振興臺灣經濟 建設,教育部宣布將分階段逐步實施高中職免學費,高職優先於 100 學年度實施,預 計 103 學年度高中職全面實施。希望能引導國中畢業生適性選擇高中職就讀,達成優 化教育目標,提升國家整體教育水平,逐步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目標。 近來各項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準備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民間各種討論聲 浪也四起,如免試入學如何實施?明星學校及高中職定位的迷思如何破除?國民教育 延伸到十二年高中職、五專前三年的學費全都由國家負擔,財政負擔是否會排擠其他 教育預算?至於高中職端,是否已達成均質化、優質化目標?公立與私立、高中與高 職、城鄉之間,即使免收學費,其教育資源是否已拉平?都是受觀注的議題。 教育資源會影響辦學品質,學校教育品質會影響學生的受教品質,學生的素質則 攸關國家未來的進步與發展(廖雙玉,2010) 。爰此,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的現況與 運作情形是否能符應國民基本教育全面延長及發展的需求,是頗為重要且值得加以探 討的課題,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目前,高中職學校所處的環境愈來愈多元複雜,除了社經環境的急速變遷、少子 女化時代生源減少、教育經費愈來愈緊縮、教師專業自主權的提升、家長對教育重視 及參與程度與日俱增、學校辦學績效的日受重視等因素,使得學校經營需創新改革, 才能因應環境衝擊。因此,如何建立一所有效能的學校,是學校教育研究與改革之重 點。一所高效能的學校,代表學校在各方面都有良好的績效,包括校長的領導、學生 的學習成就、學校的氣氛、學校的文化和價值、設備環境的建構以及教職員的發展等,. 3.

(16) 都能夠達成學校的教育目標。學校若能善用資源,在學校經營與教育發展上,讓成員 有意願、有能力、有機會投入提升教育品質與學校效能,將可使學校創造更佳效能(盧 中原,2006)。然而學校效能涵蓋的層面極廣,而且學校教育目標的發展需配合時代 的脈動,不能悖離教育主管機關推動的教育政策和方向,但仍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學 校在同樣的政策、制度和經費補助之下,每個學校表現的學校效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呈 現。學校是一個有機體,組織成員的工作目標在於能夠維持學校校務正常運作,為推 展校務需運用各項資源,在面臨全球化、內部和外部環境的遽烈衝擊下,如何依據學 校願景,考量策略性整體發展方向,整合及運用學校現有教育資源,將之轉化成運作 績效,達成教育目標,提升學校競爭力與效能,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有以下三個目的。並希望藉由文獻探討,瞭解學校教 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理論。再運用問卷調查法,探究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 校效能彼此間之關係。 一、探討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的運用現況。 二、探討基北區高中職學校學校效能現況。 三、分析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之關係。.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壹、研究問題 根據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待答問題如下: 一、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現況為何? 二、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效能現況為何? 三、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人員知覺之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的差異為何? 四、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相關性為何? 4.

(17) 貳、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所使用的名詞,包括「基北區高中職學校」、 「教育資源」與「學 校效能」,分述如下: 一、基北區高中職學校 本研究所稱之基北區高中職學校,係指基隆市及新北市境內之公私立高中職學校 共 49 所,但不包括完全中學。 二、教育資源 本研究所稱之教育資源係指可供學校運用,滿足學校校務運作之需求,有助於實 現學校目標與解決學校面臨困難的人力、物力、財力、資訊等四個層面的資源。 (一)人力資源:指有關校務運作與發展的人力編制、教育專業知能與專業態度。包 含校內與校外的人力資源,前者包括校長、教師和行政人員等;後者包括家長 及社區民眾等。 (二)物力資源:指運作與發展校務所必要的設施與器材,包含學校校舍空間、教學 設備、活動設施等。 (三)財力資源:指支應各項校務運作與發展的經費。包含政府預算、補助、學費收 入及自籌經費等。 (四)資訊資源:指在推動教育活動時,可以提供交流分享與運用的各項資訊、文宣 刊物或檔案資料等。如視聽媒體、圖書期刊、課程教材等文件或數位資料等。 三、學校效能 學校效能係指「學校組織為達成教育目標與績效,有效整合學校內外資源、人力 與理念,因而能達成學校教育目標預期達成之效果。」亦即學校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 績效。本研究所指學校效能,係指行政領導、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環境設備、家長 與社區等方面的呈現。 本研究所稱之學校效能包括: 5.

(18) (一)行政領導:學校行政能積極主動,廣徵意見凝聚共識,形成學校目標,逐步推 動,以利校務發展及教育目標之達成。 (二)教師教學:係指教師對行政配合度高、注重教學效能、能有效輔導學生、營造 良好親師生關係與不斷進修成長。 (三)學生學習:係指學生認同學校各項規範並樂於配合、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並表現 優異、學習成就高、常規表現良好。 (四)環境設備:學校環境的規畫及設施能符應教師教學及學生活動需求。 (五)家長與社區:係指社區家長及人士認同學校、對學校風評佳、熱心協助校務推 展、並提供人力、物力與經費支援學校辦學。 本研究以自編之「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調查問卷」,作為瞭解高 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現況與評估學校效能程度之依據。並以受試者在量表中所得的 分數愈高,表示感受到的程度愈高,反之,則愈低。.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之蒐集。先就研究主題進行相關文獻及資料蒐集, 經閱讀後進行歸納探討,以為編製問卷架構及內容之參考。經過學者專家給予建議與 預試問卷修正後,編製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問卷初稿,進行預試以建 立正式問卷。 接著以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人員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再以 SPSS 19.0 for Windows,將所蒐集資料予以分析討論,以了解其對「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 效能」之看法,並探究「教育資源運用」對「學校效能」之影響,並據以做成相關建 議,提供參考。 6.

(19) 貳、研究步驟 茲擬定本研究計畫之研究步驟如下: 一、閱讀文獻並 閱讀文獻並確定研究主題 蒐集與閱讀和研究主題相關之文獻資料,分析整理以確定範圍與方向,經與 指導教授討論後,確定研究主題。 二、蒐集與閱讀相關文獻 蒐集與研究主題相關之文獻,並進行分析歸納整理,以確定本研究之架構及 變項,並進行研究工具之編製。 三、撰寫研究計畫 確定研究主題與研究問題後,依據研究動機、目的及文獻資料撰寫研究計 畫,共分三章,分別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四、編製問卷 經文獻分析歸納後,與指導教授討論研究工具所應涵括之層面,草擬研究問 卷,並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實務工作者檢視問卷,並做預試,以建構信度及效度, 形成正式問卷。 五、進行問卷調查 進行問卷調查 依研究計畫選定基北區高中職學校教育人員為研究對象,以分層隨機比例抽 樣之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六、資料分析整理 依據回收問卷加以彙整、編碼、登錄、輸入電腦,並以 SPSS 19.0 for Windows 電腦統計套裝軟體加以統計、分析與整理,並進行研究討論。. 7.

(20) 七、撰寫論文 依據分析結果加以探討,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撰寫論文研究報告。 茲歸納前述內容,將本研究之研究步驟歸納如圖 1-1。. 閱讀文獻並確定研究主題. 蒐集 與 閱 讀 相關 文獻. 撰. 寫. 編. 研. 製. 究. 計. 問. 畫. 卷. 進. 行. 問. 卷. 調. 查. 資. 料. 分. 析. 整. 理. 撰. 寫. 論. 文. 圖 1-1 研究流程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基北區 49 所高中職學校為研究範圍,並以目前服務於該區公私立高中 職學校之校長、兼任行政教師(祕書、主任、組長、科主任等)及教師等教育人員為 調查研究對象。 8.

(21)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先對學校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內涵及相關研究進行探討,以瞭解過去 研究成果及目前發展情況;再以不同教師背景變項及學校背景變項,探討教育人員知 覺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之間的關係。.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範圍之限制 本研究僅限於基北區(基隆市及新北市)高中職學校之教育人員,以問卷抽樣調 查方式進行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現況及學校效能之探究。因考量臺北市資源普遍優於 基隆市及新北市,故未納入研究範圍。另因本研究亦未包含其他縣市,因此,研究結 果及建議無法推論至其他地區之高中職學校。 二、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之限制 內容之限制 教育資源及學校效能涵蓋的層面極廣,本研究旨在瞭解教育資源中人力資源、物 力資源、財力資源及資訊資源等四個層面的運用現況,及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教育人 員對教育資源運用現況及學校效能認知的差異性。因此,本研究尚無法涵蓋完整的教 育資源及學校效能之層面,有待後續研究的充實。 三、研究方法之限制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期能深入瞭解研究範圍內高中職學校教育資源現況及學校 效能。雖有其客觀性,然因填答者難免受到主客觀因素或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結果,是 本研究難以克服或避免的誤差事實。 四、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之限制 探討之限制 教育資源與學校效能已是近來教育研究中甚受重視的領域,但是以「教育資源運 用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為主題進行研究之論文尚甚缺乏,本研究僅能以「教育資源運 用」與「學校效能」相關主題之實證研究文獻進行分析探討,無法完整涵蓋本研究主 題所探討的各層面。 9.

(22) 10.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由學校角度來檢視學校自身教育資源現況,以瞭解教育資源對學校效能的 關係,進而提出具體的學校經營策略。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教育資源的意涵及 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學校效能的意涵及相關研究;第三節為教育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 之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教育資源的意涵 教育資源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意涵及相關研究 本節內容主要在探討教育資源的意義及內涵、資源的分配、運用與管理及相關研 究,最後再進行整理歸納。茲予分述如下:. 壹、教育資源的意義及內涵 此部份希望透過教育資源的意義及內涵的整理歸納,以定義學校教育資源運用的 基本概念。 一、教育資源的意義 資源是構成組織的基本要素,也是組織成長與競爭優勢的來源。從經濟學的角度 觀之,資源是指由勞動力、資本、土地、其他自然資源及經營能力所組成(高希鈞, 1991),因其具備稀有的特性,隨時可能消耗殆盡,於是有關資源的分配運用成為經 濟學上重要的課題(邱鈺惠,2002) 。謝文全(2002)及林天祐(2007)則認為資源 是可供人們使用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人為(human-made)資源,自然資源指的 是空氣、陽光、水、動物、植物等;人本身既是資源也是創造資源者,屬人力資源, 而建築、設備、金錢等由人類製造出來的物質則屬於人為的資源。邱婉麗(2002)認 為資源是一種為有需求者所提供的人力、物力、財力、制度、設施等物質與精神層面 的協助,此協助在困難危急時卻是一種行動能力。以學校而言,資源則涵蓋了可運用 於教學上、行政上的人、地、事、物、組織、文化等資產。 就教育的觀點而言,設立一所學校,均須投入校地、校舍建築、教學設備、器材 及教師、行政人員等資源,這些需求不因學校的大小而有差異。用於教育活動所需之. 11.

(24) 人力、財政、物理及資訊等都是教育資源。黃政傑(1994)認為任何教育過程的進行 總要以一定的資源條件提供為前提,否則教育活動就不能進行。因此,教育資源又稱 教育條件,指為確保教育活動進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條件。 林文達(1998)認為教育資源主要包括了教育上所運用的人力、物力、財力、時 間及空間。人力指一般教育行政人員及學校教師所提供的勞務。物力指教育所運用的 一切財貨,財貨本身的價值會隨著市場供需情況而改變。財力則是用貨幣表示經由預 算程序編列的經費,它的運用數目是受到限制的。時間是指教育資源運用的機會價 值,任何教育資源在一定時間內具有許多運用的機會價值,也就是說任何教育資源在 一定時間內有其不同使用價值。空間本身就具有價值。這五類教育資源都是有絕對或 相對價值的,教育組織運用這五種資源最應重視它們本身絕對或相對價值的發揮。 林文正(2001)認為學校有形資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資訊等四種。人力 資源指行政人員、師資及義工;財力資源指活動經費;物力資源包含設備及活動場地; 資訊資源指學校刊物、活動設計及教材。 邱鈺惠(2002)認為教育資源的內容包含由教師、學生、行政人員、家長、社區 人士所形成的人力資源;由學校建築、設備、教育用品等形成之物力資源;由公共及 私人教育經費所形成之財力資源;由學校所使用的土地與建築空間所形成之空間資 源;以及由教學時間、學習時間、行政人員處理行政的工作時間所組成的時間資源。 廖倪妮(2004)認為學校的教育資源可歸納為財力資源、物力資源、人力資源等。 財力資源包括公共經費及私人經費;物力資源包括活動空間、運動設施、衛生設施、 教學設備、視聽媒體數量、圖書期刊資源等有形物質;人力資源包括教師、校長及行 政人員等。 孫志麟(2007)認為教育資源是用於教育活動所需的人力、財政、物理及資訊等 資源。人力資源是學校的知識財富,包括學生、教師及行政人員等;財政資源是以公 共經費及私人經費為主,包括收入支出、投資與捐贈等;物理資源意指校園建築、土 地空間、教學設備及其他可利用的有形物質;資訊資源則涉及圖書、期刊、教學媒體、 電腦網路等項目的提供。 鄭加財(2008)認為教育資源是凡可供學校利用的資源,包含有形資源、人力資. 12.

(25) 源、無形資源等三類資源等。有形資源指土地、校舍空間、教學設備、活動設施、教 育經費等。人力資源指教育專業知能、人力編制、教育專業態度。無形資源指學校運 作能力、組織學習能力、學校文化與氣氛、學校聲譽等。 王文君(2008)認為學校教育資源分成人力、物力及財力三種類型,人力資源指 有關校務運作與發展的人員數量與人員素質;物力資源指運作與發展校務所必要的設 施與器材;財力資源指可支應各項校務運作與發展的經費。 吳浚碩、魏鈺(2009)認為教育資源包含財力、物力及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即教 育經費,來源為稅收、學費收入、經營收入、借貸收入及捐助款等。物力資源包含教 學設備、衛生設備、視聽設備、一般電器設備等。人力資源則包含教師、行政人員、 家長和社區人士等。 吳碧霞(2009)認為教育資源指教育過程中所擁有、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 財力和資訊等資源的總和。人力資源為學校行政人員、師資素養及社區家長等;財力 資源指教育活動所需經費與捐贈等;物力資源指校園建築、教學設備與其他可利用的 有形物質;資訊資源指學校刊物、課程、教材與電腦網路等。教育資源是發展教育事 業和進行教育工作的物質基礎,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是發展教育事業,提高教育資源的 經濟效率,有利於進行教育工作的基礎。 鄧進權(2009)認為學校教育資源大致可歸納為財力資源、物力資源及人力資源 等三類。財力資源包括公共經費及私人經費;物力資源指的是活動空間、設備設施等 有形物質;人力資源則包括了學生、教師、校長、行政人員、家長及社區人士等。 廖雙玉(2010)認為教育資源是能增進學校教育品質,支持、幫助及有效供應學 校從事教育活動,且能加以利用與開發之有形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資訊資源等。 綜合上述學者所提出教育資源之類型,歸納如表 2-1 所示。. 13.

(26) 表 2-1. 教育資源之類型 教育資源類型. 學者. 人力 物力 財力 時間 空間 知識 資訊 服務 組織 孫志麟(1998) ◎ ◎ 林文達(1998) ◎ ◎ 林文正(2001) ◎ ◎ 邱婉麗(2002) ◎ ◎ 邱鈺惠(2002) ◎ ◎ 廖倪妮(2004) ◎ ◎ 鄭加財(2008) ◎ ◎ 王文君(2008) ◎ ◎ 楊惠如(2008) ◎ ◎ 吳浚碩 魏鈺 ◎ ◎ (2009) 吳碧霞(2009) ◎ ◎ 鄧進權(2009) ◎ ◎ 廖雙玉(2010) ◎ ◎ 累計次數 13 13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 ◎ ◎ ◎ ◎ ◎ ◎ ◎ ◎. 活動 (課程). ◎ ◎. ◎ ◎ ◎. ◎. ◎. ◎ ◎. ◎. ◎. ◎. ◎ ◎ ◎ 13. ◎ 5. 2. 2. 2. ◎. ◎. 1. 1. 1. 由表 2-1 可知,教育資源類型眾多,舉凡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資訊、 服務、組織、活動(課程)等都是。其中研究者所探討的教育資源類型最多的為人力 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與資訊資源等。因此,本研究將教育資源定義為人力資源、 物力資源、財力資源及資訊資源四類。 二、教育資源的內涵 教育資源類型多,其內涵亦相當豐富,茲歸納整理國內有關教育資源內涵之著作 及研究,包括孫志麟(1998) 、林文達(1998) 、林文正(2001) 、邱婉麗(2002) 、邱 鈺惠(2002)、廖倪妮(2004)、鄭加財(2008) 、王文君(2008) 、楊惠如(2008)、 吳浚碩、魏鈺(2009)、吳碧霞(2009) 、鄧進權(2009) 、廖雙玉(2010)等人有關 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資訊資源內涵之探討,歸納如表 2-2 所示。. 14.

(27) 表 2-2. 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物力資源、 物力資源、財力資源、 財力資源、資訊資源之內涵. 學者(年代). 教育資源內涵. 孫志麟(1998) 1.人力資源:學生、教師及行政人員。 2.財政資源:以公共經費及私人經費為主,包括收入支出、投資與 捐贈等。 3.物理資源:校園建築、土地、教學設備及其他可利用的有形物質。 4.資訊資源:圖書、期刊及電腦網路。 林文達(1998) 1.人力資源:教育行政人員及學校教師。 2.物力資源:教育所運用的一切財貨。 3.財力資源:預算所編列的經費。 4.時間資源:教育資源運用的機會價值。 5.空間資源:空間本身的價值。 林文正(2001) 1.人力資源:行政人員、師資、義工。 2.物力資源:設備、活動場地。 3.財力資源:活動經費。 4.資訊資源:學校刊物、活動設計課程及教材。 邱婉麗(2002) 1.人力資源:校長、教師、行政人員、工友、學生、義工、愛心媽 媽、家長會委員。 2.物力資源:學校之設備、場地、物件、刊物與文獻。 3.財力資源:少部分預算、家長會費及基金、補助專款、獎勵金。 4.活動(課程)資源:文化教育、康樂體育與技藝活動。 5.知識資源:教育智能、專業技術、人際關係、保健、休閒等方面 的知識。 邱鈺惠(2002) 1.人力資源:教師、學生、行政人員、家長、社區人土。 2.物力資源:學校建築、設備、教學用品。 3.財力資源:稅收、學費收入、教育附屬業務之營運收入、借貸收 入、團體或私人捐贈款項。 4.空間資源:學校所使用的土地與建築空間。 5.時間資源:教學時間、學習時間、行政人員處理行政工作的工作 時間。. 15.

(28) 表 2-2( (續) 學者(年代). 教育資源內涵. 廖倪妮(2004) 1.人力資源:教師、校長及行政人員等。 2.物力資源:活動空間、運動設施、衛生設施、教學設備、視聽媒 體數量、圖書期刊等。 3.財力資源:收入經費及補助經費等。 鄭加財(2008) 1.有形資源:土地、校舍空間、教學設備、活動設施、教育經費等。 2.人力資源:教育專業知能(教師教育專業知識、教學輔導能力、 班級經營及管理能力、溝通及表達能力、資源網路使用能力)、 人力編制(組織架構、人力素質)、教育專業態度(敬業精神及 專業倫理)。 3.無形資源:學校運作能力、組織學習能力、學校文化與氣氛、學 校聲譽等。 楊惠如(2008) 1.人力資源:廣義上指教職員工生及家長的人力;狹義上指教職員 工及家長的人力,不包含學生的人力。 2.物力資源:校數資源、教學、視聽、衛生及運動等設備。 3.財力資源:教育發展需要所編列的賦稅、捐獻、借貸、營運收入 等經費。 王文君(2008) 1.人力資源:校長、教師、行政人員、職工、學生、家長、校友、 志工(如愛心媽媽) 、社區民眾、民意代表、村里長、賢達士紳、 社工人員以及地方機關/構人員(如家庭教育中心、教育研究發 展中心) 、社區組織或班隊(如社區發展協會、治安巡守隊)等。 2.物力資源:停車場、運動場、各科教室、行政處室、廚房/餐廳、 圖書館/活動中心、綠化環境(如生態園) 、垃圾清運場/資源回收 場、圖書期刊、運動/遊戲設施、給水設施(如飲水機) 、消防設 備(如消防警報系統、逃生用具)、視聽媒體(如電腦、液晶螢 幕、單槍投影機) 、無障礙設備(如電梯、坡道、扶手)、古蹟、 自然景觀、教堂/寺廟/道觀、地方行政機關/構(如農會、郵局、 消防局) 、地方公共設施(如圖書館、文心中心、活動中心)等。 簡言之係指運作與發展校務所必要的設施與器材。 3.財力資源:包括預算、補助、捐贈、借貸、獎勵金、教育附屬業 務的營運收入等。. 16.

(29) 表 2-2( (續) 學者(年代) 吳浚碩. 魏鈺. 教育資源內涵 1.人力資源:教師、行政人員和家長。. (2009) 2.物力資源:學校建築、設備和教學用品。 3.財力資源:公共經費及私人經費。 吳碧霞(2009) 1.人力資源:行政人員、師資素養及社區家長。 2.物力資源:校園建築、教學設備與其他可利用的有形物質。 3.財力資源:教育活動經費與捐贈等。 4.資訊資源:學校刊物、課程、教材與電腦網路等。 鄧進權(2009) 1.人力資源:以教師、校長及行政人員。 2.物力資源:學生使用活動空間、運動設施、衛生設施、教學設備、 視聽媒體數量、圖書期刊資源數量等。 3.財力資源:以縣市政府、學校為單位,分為資本門、經常門、人 事費、業務費、鐘點費、總經費等經費;或以收入經費、補助費 用及經費來源區分,如以學生為單位,則可計算每生平均資本 門、經常門及總經費等。 廖雙玉(2010) 1.人力資源:一般教師、專長教師、校長、主任、主計、人事、護 士、幹事、工友等校內人力資源和家長、愛心媽媽、義工、校友、 社區民眾、民意代表、村里長、賢達仕紳、社工人員及中央或地 方機構人員、社區組織人員等校外人力資源。 2.物力資源:分為校內場地及校外場地,校內包括禮堂、圖書室、 視聽教室、運動場、醫務室、諮商室、專科教室、游泳池、活動 中心、體育館、停車場、研習討論室、行政處室廚房或餐廳、綠 化環境(如生態園)、垃圾清運場或資源回收場等;校外包括古 蹟自然景觀、教堂或寺廟或道觀、地方行政機關(如消防局)、 中央或地方機構、地方公共設施(如圖書館、文化中心、活動中 心)等。另有設備如視聽媒體(如電腦、液晶螢幕、單槍投影機) 、 課桌椅、體育器材、教學設備、衛生設備、一般電器設備、運動 或遊戲設施、給水設備(如飲水機) 、消防設備(如消防警報器、 逃生用具)、無障礙設備(如電梯、坡道、扶手) 。 3.財力資源:分為政府預算、政府補助、教育附屬業務的營運收入、 學費收入等校內公共經費及個人捐獻、社會組織或團體贊助(企 業捐贈、基金會贊助) 、家長會費與基金等校外私人捐贈。 4.資訊資源:校內外圖書、期刊、學校刊物、課程教材、活動檔案 等文件或網路資料。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7.

(30) 根據上述學者提出的有關學校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及資訊資源的內 涵,茲歸納如下: (一)人力資源:指有關校務運作與發展的人力編制、教育專業知能與專業態度。包 含校內與校外的人力資源,茲概述如下: 1.校內人力資源:包括校長、教師和行政人員等。 2.校外人力資源:包括家長、校友、義工、社區民眾、民意代表、社工人員、社 區機構或組織人員等。 (二)物力資源:指運作與發展校務所必要的設施與器材,包含學校校舍空間、教學 設備、活動設施等。 (三)財力資源:指支應各項校務運作與發展的經費。一般可分為公共經費或私人捐 贈兩種,前者包含政府預算及補助、教育附屬單位的營運收入、學費收入等; 後者包含家長會費、社會團體或組織贊助或捐款、募款、自籌經費等。 (四)資訊資源:指在推動教育活動時,可以提供交流分享與運用的各項資訊、文宣 或檔案資料等。如視聽媒體、圖書期刊、課程教材等文件或數位資料等。. 貳、教育資源之分配、 教育資源之分配、管理與運用 教育資源是發展教育事業和進行教育工作的物質基礎。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提高 教育資源的實質效益,有助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因此,本部分將由教育資源分配的 原則、管理與運用的相關理論及實證研究等方面,加以分析與探討。 一、教育資源分配的原則 教育資源是進行教育工作和發展教育事業的基礎,教育目標需透過教育活動的進 行才能達成,而教育活動的進行又需以教育資源的提供才能順利進行。教育資源雖非 確保教育品質的充分條件,但卻是必要的條件,教育資源的多寡會影響教育結果。因 此,如何有效進行教育資源的分配,減少資源分配的不均、不公及不當,以滿足不同 教育對象的需求,以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是教育資源分配之重要考量。以下列舉相關 研究有關教育資源之分配原則,冀能整理出較完整的概念:. 18.

(31) 黃政傑(1994)認為教育資源分配有目標原則、公平原則、補償原則、優先次序 原則、資源擴充原則、效率原則、均衡原則、基準原則、需求原則、倫理原則等十種 原則。 蓋浙生(1999)認為教育資源分配原則包含均等原則、差異原則、效率原則、優 先原則、彈性原則等五種。 潘春龍(2003)提出教育資源分配原則有保障原則、均等原則、優先原則、民主 原則、績效原則、彈性原則、公開原則、效率原則、公平原則、福利原則等十種。 陳炳男(2004)指出教育資源分配原則有目標原則、公平原則、優先原則、補償 原則、均等原則、效率原則、福利原則、彈性原則、需求原則、基準原則等十種。 吳碧霞(2009)綜合學者有關教育資源分配的論述,整理出教育資源分配的原則 有公平原則、目標原則、補償原則、優先次序原則、均衡原則、需求原則、基準原則、 效率原則、資源擴充原則、學生導向原則等十種原則&&。 吳浚碩、魏鈺(2009)指出教育資源分配的參考原則有目標原則、公平原則、補 償原則、次序原則、擴充原則、效率原則、基準原則、需求原則、倫理原則等九種。 綜合上述學者所提出之教育資源分配之原則,整理如表 2-3。. 19.

(32) 表 2-3. 教育資源分配之原則 學者. 分配原則. 黃政傑 (1994). 蓋浙生 (1999). 潘春龍 (2003). 陳炳男 (2004). 吳碧霞 (2009). 吳浚碩 魏鈺 (2009). 累計 次數. ◎. ◎. ◎. 4. ◎. ◎. ◎. 5. ◎. ◎. ◎. 4. ◎. ◎. ◎. 6. ◎. ◎. 3. ◎. 6. 目標原則. ◎. 公平原則. ◎. 補償原則. ◎. 優先原則. ◎. 資源擴充原則. ◎. 效率原則. ◎. ◎. ◎. ◎. ◎. 均衡(等)原則. ◎. ◎. ◎. ◎. ◎. 基準原則. ◎. ◎. ◎. ◎. 4. 需求原則. ◎. ◎. ◎. ◎. 4. 倫理原則. ◎. ◎. 2. ◎ ◎. 差異原則. ◎. 彈性原則. ◎. ◎. 5. 1 ◎. ◎. 3. 保障原則. ◎. 1. 民主原則. ◎. 1. 績效原則. ◎. 1. 公開原則. ◎. 1. 福利原則. ◎. 學生導向原則. ◎. 2 ◎. 1.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根據上述學者提出之教育資源分配原則,研究者將其歸納整理為教育資源分配最 常提及的十點原則,茲說明如下: (一)目標原則 教育目標的達成須賴教育資源的配合,才有達成的可能性,因此依照教育目標分 配必要資源,是資源分配的基本原則。 (二)公平原則 教育資源的分配應符合教育均等的原則,對基本的教育需求,應公平分配資源, 使各地區、各族群及各類型學校學生都能接受適性的教育。 20.

(33) (三)補償原則 對於弱勢族群學生的教育,不只是公平地對待而已,更需要額外地提供必要的資 源,以補償其在過去不利情境中所受教育之不足,以提高其競爭力。 (四)優先原則 由於各項教育資源有限,因此對於各項教育事務應尋求共識,區分輕重緩急,依 優先順序將教育資源作成最適切且合理的分配及運用。 (五)擴充原則 目前公立學校教育資源的取得大部分都是來自政府分配的預算,私立學校則多由 學雜費收入而來,對於民間所能提供的資源較少開發運用,這些社會資源是未來可善 加整合擴充運用者。 (六)效率原則 在有限的教育資源下,應開源節流,對現有資源反覆且妥善的規畫與運用,使其 發揮更大的資源效率,嘉惠更多學子。 (七)基準原則 教育資源分配應建立合理基準,再考量特殊需求分配額外資源,使得不論哪種類 型的學校都能擁有教育運作的基本必要資源。 (八)需求原則 資源的提供與分配,應依學校實際需求,由下而上建立整體需求,再依各校需求 提供必要的資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九)均等原則 資源分配固應建立優先次序,但也要顧及均衡原則,例如城鄉教育資源、大中小 學教育、公私立學校教育、各領域教學等,都應該注重均衡原則。 (十)彈性原則 教育資源分配應依社會實際需求,在考量是否影響其他教育的穩定成長、社會大 眾對教育問題的反映等前提上作彈性調整;另一方面在評估教育資源分配後,若未能 達到教育預期目標與績效,也應停止資源之提供以避免資源浪費。. 21.

(34) 綜上所述,教育資源是為支持教育活動以達成教育目標所投注的人力、物力、財 力及資訊資源的總合,非僅教育經費而已。其分配與運用,須考量教育資源存在的差 異、教育政策、學校的教育目標及本位需求等,賦予學校彈性自主空間,以發揮其績 效。學校經營者也應了解教育資源分配之意涵與原則,除既有資源外,主動開發及運 用校內及民間各類教育資源,來協助各項校務之推動,以提升資源的運用效率及學校 的辦學績效。. 二、教育資源之管理與 教育資源之管理與運用 教育資源是提供給教育人員使用的,必須要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教育資源才有存 在的價值。謝文全(2002)認為學校行政的運作有賴資源的支援,在教育資源有限的 條件下,學校應以較經濟性的方法來運用資源,避免資源浪費,以達成教育目標。學 校利用教育資源的特性,提供學校幫助與應用、滿足學校需求與依賴,以實踐學校目 標和解決學校困難的一定順序與形式即為教育資源運用(王文君,2008) 。 林勝義(1995)指出學校運用社會資源的過程,是一種繼續不斷的動態過程,由 發掘、規劃、動用到評鑑,一脈相承,周而復始,其步驟如下: (一)發掘資源:學校在辦理活動前,須對當地可運用的資源加以了解,才能加以發 掘和運用。 (二)規劃資源:在發掘資源之後,應依學校需要將資源加以分類,訂定適當的行動 計畫,以妥善運用資源。 (三)動用資源:學校動用資源時,應依各種資源的特性與功能規畫運用,以發揮效 益。 (四)評鑑資源的運用成效:資源運用成效評鑑的目的在於檢視投入的資源是否對教 育產生正向作用,以便改進資源的運用方式或開發資源。 蔡承家(2003)認為資源整合運用的過程,可由資源的開發、資源的規畫、資源 的應用、資源的評鑑和資源的共享等五個原則著手,分別探討如下: (一)資源的開發:資源的開發,宜由人力、物力、財力、資訊及組織等資源上加以 開發整合。 (二)資源的規畫:配合學習目標規畫資源,擬定系列可行的資源配置程序和步驟。 (三)資源的應用:依整合方案的規劃和資源的調配原則應用資源及運用適當方法, 22.

(35) 依據資源的特性選擇適合的方法加以運用,使資源的利用達最佳效果。 (四)資源的評鑑:資源評鑑的目的在於評估資源運用是否發揮其應有的效能,以尋 求改進資源運用的方法和程序。 (五)資源的共享:除了上述資源的開發、規劃、應用、評鑑等經驗的分享,還應成 立跨組織小組,進行知識與創意的學習與開發,以提昇資源運用成效。 王文君(2008)歸納出四種教育資源運用的方式,包括資源的取得、資源的配置 、資源的使用、資源的評鑑等。詳述如下: (一)資源的取得:資源的發掘與獲取,要符合教育資源的適用性及學校資源需求的 現況。 (二)資源的配置:資源的規劃要考量資源的特性與功能之差異。 (三)資源的使用:為避免資源閒置或浪費,並有充分的資源產出,資源要確實運作。 (四)資源的評鑑:透過資源運用的結果理解資源使用的效益。 廖雙玉(2010)歸納出教育資源運用的歷程有教育資源的規畫、教育資源的取得、 教育資源的配置、教育資源的使用、教育資源的評鑑等五個程序,分述如下: (一)教育資源的規畫:學校必須深切了解對教育資源的需求及優先順序,並對校內 外環境做系統性的分析與評估,以利獲得最適切的教育資源。 (二)教育資源的取得:當學校了解自身對教育資源項目的需求後,須瞭解校內外可 取得的教育資源類別或來源,以利擴大教育資源取得的類別或來源。 (三)教育資源的配置:依教育資源的功能與特性,將教育資源作最合理的分配與安 置。 (四)教育資源的使用:讓教育資源確實運作,避免教育資源的閒置與浪費,以發揮 其價值及效益。 (五)教育資源的評鑑:對教育資源運用的結果進行評估,檢討是否有發揮其功能, 作為後續教育資源投入之依據,以促進教育資源的有效運用。. 資源需經管理的歷程才能發揮其效用,以達到機關的既定目標。有效的教育資源 管理可以使教育活動得以正常運作,協助教育目標的達成,實現學校發展願景,所以 資源管理是學校本位管理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Anderson(2002)將教育資源的管理視為一種歷程,提出教育資源管理的循環模 23.

(36) 式為由資源的取得(acquisition) 、配置(allocation) 、利用(utilisation) 、評估(evaluation) 等要素組成動態的循環如圖 2-1。. 資源 取得. 資源 配置. 資源 評估. 資源 利用. 圖 2-1. 教育資源管理的循環模式. 資料來源: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allocation(pp.211),by L. Anderson,2002. In T.Bush and L. Bell (Eds).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p.207-211). 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茲就其循環模式分述如下: (一)資源取得 學校組織的教育資源來源主要為政府編列預算支應及民間捐資興學或提供學校 相關資源等兩種。隨著教育投資型態及學校本位管理制度的改變,學校本身亦需募 集、開發、創造教育資源,以作為推展教育活動的力量(孫志麟,2007) 。但由於學 校之間的特性和條件不同,取得教育資源的內容及種類亦不盡相同,連帶影響教育資 源的數量及品質。各校應善用策略,取得更多可資利用的教育資源。 (二)資源配置. 24.

(37) 由鉅觀的角度而言,教育資源配置是將既有的教育資源分配到教育的各個領域及 各級學校中,以滿足社會對教育的需求。由微觀的角度而言,教育資源配置則是指將 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等數量一定的教育資源在學校系統內部進行分配,以 期投入的教育資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學校在進行教育資源分配時,應考量教育目標 的達成、教育均等的實現及實際需求等條件,將資源做最合理的配置,以利學校整體 發展(孫志麟,2007)。 (三)資源利用 教育的本質是一種生產性的過程,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是不容小覷的問題。由宏 觀而言,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是整個社會進行所有教育活動所投入的資源的利用效 率。由微觀而言,是指某地區、某部門或某學校在教育活動中的資源利用效率(孫志 麟,2007)。 目前在學校中仍有不少教育資源閒置浪費或利用率不高,規模小、老舊過時、效 率低。學校應檢視教育資源的使用情形並有效運用各種教育資源,使投入的資源產生 最大的效益。 (四)資源評估 資源評估是教育資源使用結果,即教育產出品質的衡量。評估的指標包括:效率、 效能、公平、貨幣價值、成本效益等;各衡量指標均有其訴求的價值,衡量方法也不 同。(孫志麟,2007)在學校經營與管理中,效率、效能、公平和品質都是重要的核 心價值,透過評估,可以瞭解教育資源配置、利用與產出之間的關係及檢視資源分配 的公平性。. 綜合上述可知教育資源管理是使資源有效運用的一個方法或手段,也是一個動態 的循環過程。學校經營與管理者可以不斷檢視資源的「取得」來源是否符合需求、 「配 置」是否合理公平、是否有效「利用」,發揮實質資源效益,最後透過評估檢視再調 整做法,是提高教育資源運用整體效率及學校運作效能的重要機制。. 25.

(38) 參、學校教育資源的相關研究 國內外探討學校教育資源的研究頗為豐富,以下列舉國內相關研究之研究者、年 代、研究主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發現,加以歸納整理如表 2-4,以期對學 校教育資源的實徵研究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表 2-4 研究者 (年代). 教育資源相關研究彙整一覽表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邱鈺惠. 臺北市國民小 臺北市所屬公 比較研究法. (2002). 學校教育資源 立國民小學,. 研究發現 1.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結 果與學校規模有關。 2.各集群在不同類型教育資. 分配公平性之 計 137 所. 源分配指標上之差異情形. 研究. 有別。 3.財力資源為造成各集群間 差距的主要教育資源類 型,且以大型學校最不足。. 戴秀滿. 教育資源對學 台 中 縣 市 公 比較研究法. (2005). 生學習成效影 立國中,計 63. 1.歲入及平均教育水準與教 育 經 費之 間 呈 現 顯 著正 向關係。. 響之探討—以 所學校. 2.人口密集度與教育經費之. 台中縣市國中. 間呈現顯著負向關係。. 為例. 3.學生平均支出與學生學習 成 效 之間 呈 現 顯 著 的負 向關係。. 李國賢. 屏東縣受整併 屏東縣 21 所 問卷調查法. (2005). 學校教育人員 受 整 併 學 校 半結構訪談. 1.整併後學校的教育資源運 用有正向之發展。 2.學校整併方式以學校合併. 對學校整併後 教育人員,計 教育資源運用 183 人. 方式較有利於教育資源的. 與學生學習成. 運用。 3.整併後學生學習成效受. 就之知覺研究. 到教育資源運用的正相關 影響。 26.

(39) 表 2-4 研究者 (年代). 教育資源相關研究彙整一覽表(續 教育資源相關研究彙整一覽表 續)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廖倪妮. 臺北市國小教 九十三學年度 問卷調查法. (2005). 育資源分配情 臺北市立國民. 研究發現 1.額滿學校與非額滿學校 「財力資源」、「活動空間. 形之研究—以 小學,計 139. 資源」有顯著差異。. 額滿學校與非 所. 2.額滿學校與非額滿學校在. 額滿學校為例. 教 學 設備 資 源 的 每 生圖 書 數 及教 師 資 源 的 生師 比方面有顯著差異。 3.提出增進教育資源合理分 配、主動創造資源;建立 共享平臺,協助發展非額 滿學校特色;強化績效責 任 , 追求 卓 越 表 現 等建 議。. 李雨龍. 台中地區高職 中 區 策 略 聯 問卷調查法. (2008). 學校教育資源 盟 27 所合作. 校與高中職學校接納。. 策略聯盟可行 高 中 職 學 校. 2.策略聯盟已對聯盟學校之. 性之研究. 1.策略聯盟運作已為技專院. 教師,計 745. 教 學 品質 及 學 習 效 果產. 人. 生正面作用。 3.聯盟學校設備共同採購、 資源分享,已形成相當良 性的資源整合作用。. 鄭加財. 國民小學教育 嘉義縣市 53. 問卷調查法. (2008). 資源與辦學績 所國民小學,. 資源、人力資源、無形資. 效關係之研究 計 364 人. 源等三類。. -以嘉義縣市. 1.教育資源類型可分為有形. 2.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對教. 為例. 育 資 源之 適 足 性 與 辦學 績效表現認知有差異。 3.學校教育資源對辦學績效 有正相關及預測力。 27.

(40) 表 2-4 研究者 (年代). 教育資源相關研究彙整一覽表(續 教育資源相關研究彙整一覽表 續)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吳碧霞. 南投縣原住民 南 投 縣 原 住 問卷調查法. (2008). 地區國民小學 民 地 區 國 民. 對 教 育資 源 困 境 知 覺有. 教育資源及其 小 學 主 任 及. 差異。. 問題之研究. 老師,計 168. 1.不同職務及教育背景教師. 2.教育資源運作遭遇困境程. 人. 度以行政運作最低,社區 資源最高。 3.減少學校師資流動、整合 社區及家長人力資源,提 升團隊競爭力,才能增進 原鄉發展。. 王文君. 臺北縣國民小 臺北縣 76 所 問卷調查法. (2008). 學教育資源及 公 立 國 民 小. 主要來源為學校本身,導. 其運用之研究. 學之校長、處. 致資源數量明顯不足、無. 室主任、教師. 法滿足學校需求。. 1.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取得的. 兼組長及教. 2.國民小學教育資源數量不. 師,計 540 人. 足,亦受法規限制,增加 教育資源運用的困難。 3.提出政府應寬編預算、重 點 補 助以 充 實 學 校 教育 資 源 及落 實 教 育 資 源評 鑑機制以強化績效責任。. 楊惠如. 台灣地區各縣 台灣地區 23 比較研究法. (2008). 市國中教育資 縣 市 的 國 民. 1.各縣市教育資源存在很大 程度的差異。. 源對基測成績 中學. 2.物力資源指標對國中基測. 影響之研究. PR 值有正向的影響;財力 及人力資源指標對國中基 測 PR 值有負向的影響。 3.財力資源對國中基測 PR 值有正面的影響。. 28.

(41) 表 2-4 研究者 (年代). 教育資源相關研究彙整一覽表(續 教育資源相關研究彙整一覽表 續)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楊英君. 城鄉教育資源 宜蘭縣境內 2 次級資料分 1.城鄉之間存在教育資源差. (2008). 差異對學生學 所國民中學。 析法、深度. 異與學生學習成就差異。. 習成就影響之. 訪談法、個 2.鄉村地區學校經費較城市. 個案研究. 案研究法. 地區學校經費偏多、學校 空間偏大。 3.城市地區學校學生在各科 基測成績表現皆高於鄉村 地區學校學生。 4.教育經費高低對學校基測 成績表現有影響。. 廖雙玉. 臺中縣市國民 臺 中 縣 市 公 問卷調查法. (2010). 小學學校教育 立 國 民 小 學. 因素為態度、價值觀、意. 資源運用現況 之 現 職 教. 願、溝通、資源需求的相. 與資源整合可 師,計 400 人. 似性。. 行途徑之研究. 1.教育資源整合之主要影響. 2.人力不足、增加成員工作 負擔、欠缺資源整合的交 流 機 制是 教 育 資 源 整合 遭遇的困難。 3.教育資源運用知覺會因縣 市、地區、校齡而有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e event that reduction of staff entitlement affects the number of senior teachers (i.e. teachers appointed at promotion ranks) and/or the headship entitlement of a school, a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ing out of school traffic guidance staff with different gender, job title, guidance counselors seniority and age in the

Due to low birth rate and setting up many new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s, now the rate of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for ju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has

(2)As for the attitudes towards selection autonomy, significant variations exist among teachers categorized by different ages and by different years of teaching.. (3)The similarity

In studying habits, 72.2 percent of the subjects attended cram schools befor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y went to cram schools two to four times a week.. After entering senior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