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動訓練對成人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之影響:以台南某教養院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運動訓練對成人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之影響:以台南某教養院為例"

Copied!
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所) 碩士論文. 運動訓練對成人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之影響: 以台南某教養院為例. 研究生:葉怡成. 撰. 指導教授:張志成. 副教授. 洪偉欽. 副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2) 運動訓練對成人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之影響: 以台南某教養院為例 指導教授:張志成 副教授 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所) 指導教授:洪偉欽 副教授 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 學生:葉怡成 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所)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動訓練對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的影響。受試者以立意取樣法自台 南某教養院選取,共 30 名,平均年齡 38.77±11.02 歲;採實驗方式進行,將受試者隨機 分配至實驗組、控制組,實驗組接受為期 10 週、兩週 5 次、保留心跳率介於 40~50% 的快走,控制組無接受任何運動訓練。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相 依樣本 t 考驗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一、兩組間運動訓練前、後各項身體組成無顯著差 異。二、運動訓練介入後實驗組除身高、體脂肪率無顯著差異外,其餘各項身體組成都 達顯著水準 (p<.05) ;控制組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軀幹體水份達顯著水準 (p<.05), 其餘未達顯著差異。結論建議:規律身體活動能有效改變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對疾病 的預防與健康促進存在潛在正向影響效果。. 關鍵字:智能障礙、身體組成、運動訓練. I.

(3) The Effect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Body Composition with the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Example of a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s in Tainan Advisor(s): Associate Professor. Chih-Chen Chang Department (Institute) of Kinesiology, Health, and Leisur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Advisor(s): Associate Professor. Wei-Chin Hung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and leisure Studies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Student: I-Chen Yeh Department (Institute) of Kinesiology, Health, and Leisur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ABSTRACT In this study, exercise training o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body composition. Subjects using a convenience sampling of a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s selected from Tainan, a total of 30, average age 38.77 ± 11.02 years; adopt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he subjec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10 weeks, 5 weeks, keep heart rate between 40 to 50% of brisk walking,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any exercise training. All data were collected by mean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paired t tes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Exercise train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ody. 2. Exercise training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height, body fat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rest of the body composition have reached a significant level (p <.05); control body weight, body mass index, body of water up to a significant level of trunk (p <.05), the oth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suggestions: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can be effective in changing body composition,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potential positive effect.. Keywords: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body composition, exercise training. II.

(4) 目次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Ⅱ 目次 …………………………………………………… Ⅲ 表次 …………………………………………………… Ⅴ 圖次 …………………………………………………… Ⅵ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 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4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智能障礙產生成因與分類及其健康特質……………………………………7 第二節 身體組成意函及其相關研究…………………………………………………12 第三節 運 動 訓 練 介 入 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之相關研究…………………………13 第四節 研究假設………………………………………………………………………1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16 第二節 研究對象………………………………………………………………………17 第三節 研究工具………………………………………………………………………17 第四節 實驗設計………………………………………………………………………22 第五節 研究流程………………………………………………………………………24 III.

(5) 第六節 資料處理………………………………………………………………………26. 第肆章 結果……………………………………………………………………………27 第一節 基本資料………………………………………………………………………27 第二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分析結果……………27 第三節 實驗組在運動訓練前後身體組成差異分析結果……………………………30 第四節 控制組在運動訓練前後身體組成差異分析結果……………………………32. 第伍章 討論……………………………………………………………………………34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3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37 英文部分 ………………………………………………………………………………39 附錄 附錄一 高 雄 大 學 受 試 者 說 明 及 同 意 書 ……………………………………43 附錄二 受試者健康問卷……………………………………………………………45 附錄三 實施照片……………………………………………………………………46 附錄四 行走紀錄表 …………………………………………………………………47. IV.

(6) 表次 表 3 – 1 研究設計………………………………………………………………………23 表 4 – 1– 1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27 表 4 – 1– 2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28 表 4 – 1– 3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28 表 4 – 1– 4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28 表 4 – 2– 1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29 表 4 – 2– 2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29 表 4 – 2– 3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29 表 4 – 2– 4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30 表 4 – 3– 1 實驗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30 表 4 – 3– 2 實驗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31 表 4 – 3– 3 實驗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31 表 4 – 3– 4 實驗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31 表 4 – 4– 1 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32 表 4 – 4– 2 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32 表 4 – 4– 3 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33 表 4 – 4– 4 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33. V.

(7) 圖次 圖3 - 1 研究架構 ……………………………………………………………………16 圖3 - 2 自動身高體重測量器………………………………………………………18 圖3 - 3 INBODY 220 身體組成分析儀…………………………………………19 圖3 - 4 MEDISANA–HRM 530……………………………………………………20 圖3 - 5 多功能電子碼錶 ……………………………………………………………21 圖3 - 6 研究流程………………………………………………………………………24. VI.

(8) 第壹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 智能障礙者從小到年老,在日常生活、行為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及身體健康上,會 因他們障礙等級嚴重程度不同,而依賴的程度有所不同。根據內政部(2009)的統計資 料:2000 年台閩地區總人口數中(共 22,216,107 人) ,身心障礙者佔 3.20%(共 711,064 人) ,直至 2008 年(總人口數=23,037,031 人)增加至 4.52%(共 1,040,585 人) 。其中 智能障礙者由原本 71,012 人增加到 92,975 人。此資料顯示身心障礙人口數有逐年攀升 的趨勢。此外依據內政部統計處(2009)公佈資料,2008 年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達 104 萬人(男性 60 萬人,女性 44 萬人) ,屬智能障礙有 92,975 人;以障礙等級加以區分, 輕度障礙者有 22,782 人(佔 22.77%)、中度智能障礙者有 57,618 人(佔 57.59%)、重 度障礙者有 18,007 人(佔 18.00%)、極重度者有 1,638 人(佔 1.64%)。目前我國對智 能障礙界定是:如一般智能表現顯著低於平均數,且同時在溝通能力、自我照顧、居家 生活、社交技能、社區資源使用、自我指導、健康與安全、功能性學科能力、休閒娛樂、 工作等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缺陷即屬之(行政院衛生署,2008)。又根據民國九十五年 修訂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中,指稱智能障礙為:「個人之 智能發展較同年齡者明顯遲緩,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表現上有嚴重困難者」。其鑑 定基準有二:一、心智功能明顯低下或個別智力測驗結果未達平均負數二個標準差。二、 學生在自我照顧、動作、溝通、社會情緒或學科學習等表現上較同年齡者有明顯著困難 情形(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2006)。民國九十七年行政院衛生署 公告修正之「身心障礙等級」,對智能障礙下定義為「成長過程中,心智的發展停滯或 不完全發展,導致認知、能力和社會適應有關之技巧的障礙稱為智能障礙」(內政部, 2008)。. 1.

(9) 98 年底我國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機構計有 270 所,以私立 187 所最多,公設民營 67 所次之,公立僅 16 所,實際安置在機構內有 1 萬 7,918 人,較 97 年底增加 2.6%,其 中男性占 60.7%多於女性。而 98 年底身心障礙者各項補助累計總金額高達 210.2 億元, 較 97 年同期增加 6.0%;各類補助以生活補助占 74.5%最多,托育養護補助占 22.6%次 之,輔助器具補助僅占 2.9%。各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機構安置人數則以臺北市 2,176 人、臺北縣 1,769 人、臺南縣 1,431 人占前三名;而實際安置全日型人數以臺南縣為 1,060 人排在全國首位,平均每人服務人數比率臺南縣為 2.20(內政部統計處,2010)。根據 內政部統計處(2009)資料指出,2001 年智能障礙者由 73,069 人,占總人口數比例 0.32%;增加到 2009 年 94,612 人,占總人口數比例 0.41%,如按服務型態區分,以全 日型住宿安置占 6 成 8 最多,就長期觀之,男性比重及全日型比重均呈緩步增加趨勢。 然而,隨著全體人口平均餘命的延長,身心障礙者的平均餘命亦有延長的趨勢(王國羽, 2002),平均餘命的延長同時也意味著其需要醫療與照顧的時間也會延長,因此勢必對 照顧者與衛生福利體系產生影響(林昭吟、林季平,2004)。就以機構內的智能障礙族 群來看,其本身的生理活動就比一般人少(Beange, McElduff, & Baker, 1995)。且在醫療 照護上的花費佔總醫療支出的比例也比一般人較高(Meerding, Bonneux, Polder, Loopmanschap, & Van der Maas, 1998)。身體活動量不足、坐式生活型態的增加等等。這 些現象都可能是危害智能障礙者身體健康的原因一。近數十年來醫療科技的進步,使得 我國國人平均壽命年年節節上升,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10 年)2008 年男性平均壽 命為 75.6 歲,女性 81.9 歲,較 70 年分別增加 5.9 歲及 7.3 歲。而國外有研究指出輕、 中度智能障礙者的壽命與一般人口群無異,重度以上的智能障礙者平均壽命較一般人口 群短(Patja, Livanainen, Vesala, Oksanen, & Ruoppila, 2000)。雖然智能障礙者的平均餘 命增加,但是整體的死亡年齡仍然比一般人口要低(Strauss, Andersen, Shavelle, Sheridan, Trenkle, 1998)。在老年人口比率上(行政院衛生署,2010 年),2006 年我國為 10.0%, 老化指數則由 1995 年的 32.1 上升至 2006 年 55.2。由於出生率下降及國民平均壽命延 長的雙重影響,致人口結構趨向高齡化特徵益趨明顯。我國 2008 年國民醫療保健最終 支出為(National Health Expenditure, NHE) 7,885 億元,較上年增加 3.2%,相較於全民健 2.

(10) 保實施以前(民國 83 年)增加 2.2 倍。李志偉、嚴嘉楓、羅慶徽、李宗楠與林金定(2005) 調 查 也 發 現 , 我 國 智 能 障 礙 者 2001 年 平均每人醫療保健門 診 就診次數為 16.30(一 般 人 為 13.8); 高 於 2000 年 之 14.2 次 數(一 般 人 為 14.0), 其 主 要 就 診 科 別 為 內 科 、 精 神 科 及 牙 科 。 我 國 智能障礙者人數的確逐年有向上成長的趨 勢, 已 由 原 本 2000 年的 71,012 人增加到 2008 年的 92,975 人(內政部, 2009) 。故 綜 觀 以 上 所 述 , 智能障礙者因存在特殊健康問題,確 實 需 要 我 們 更 多 的 關 懷 與 協 助 。 在國內,長期久住在教養機構內且過著團體生活的智能障礙者,本身心智功能 失常,社會觀念,環境條件因素及制式化課程安排等限制,使得運動機會少,運動機會 變少了自然活動量也變降低了。 澳洲的研究指出,智能障礙者的生理活動確實比一般 人更少(Beange, McElduff, & Baker, 1995)。而身體活動量變少,罹病率就會增高,亦 會增加國民醫療保健支出。.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本研究在以智能障礙者為受試對象,瞭解運動訓練對身體組成的影響。 由於過去多數研究皆以身體質量指數界定身體組成,事實上以人體結構審視身體組成尚 有其他成分。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探討: 一、比較運動訓練介入前後除脂肪量、體脂肪量、脂肪率的差異。 二、比較運動訓練介入前後體水份量的差異。 三、比較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質量指數的差異。 四、比較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腰臀圍比的差異。. 3.

(11) 第三節. 研究問 題. 依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除脂肪量、體脂肪量、脂肪率的差異在運動訓練介入前後有顯著? (二)體水份量的差異在運動訓練介入前後有顯著? (三)身體質量指數的差異在運動訓練介入前後有顯著? (四)腰臀圍比的差異在運動訓練介入前後有顯著?.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是以台南某教養院成人智能障礙者為研究對象,但若有神經、呼吸、肌肉骨 骼系統等不利於運動執行之個案,均不納入本研究計畫。 二、除領有內政部智能障礙殘障手冊、縣市輔導會認定重度、極重度智能障礙者外,其 他障礙者不在本研究受試內。 三、每次運動過程中都有運動指導員(物理治療師)在旁監控院生心跳、血壓、及不適 等症狀。 四、由於受經費及院生突發因素限制,因而無法大量取樣,故受試者的取樣有限。.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智能障礙 本研究所稱「智能障礙」乃根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 、 「身 4.

(12) 心障礙等級」所定義,以領有智能障礙殘障手冊或各縣市輔導會認定有智能障礙殘者為 主。其障礙等級是由醫師所認定。 二、身體組成 (一)除脂肪量: 是體重減脂肪量等於除脂肪量,除脂肪量包含了體水分及肌肉量。本研究是以分段 生物電阻抗,多頻分析( 20⁄100 仟赫),站立式八點觸感式電極,利用身體組成分析儀, 透過人體電阻原理,利用低電壓電流,測出電阻的單位,獲得除脂肪量(kg)數值依據。 (二)體脂肪量: 為身體儲存的脂肪量,例如存在皮下、腹腔等。若儲存的脂肪過多,則稱為肥胖。 正常值,男性體脂肪約在 15%、女性體脂肪約在 25%。男性若超過 25%、女性超過 30%, 則可定義為肥胖。體重乘以體脂肪率等於體脂肪量。本研究是以分段生物電阻抗,多頻 分析( 20⁄100 仟赫),站立式八點觸感式電極,利用身體組成分析儀,透過人體電阻原 理,利用低電壓電流,測出電阻的單位,獲得體脂肪量(kg)數值依據。 (三)體脂肪率: 是指身體成份中,脂肪組織所佔的比率。是無法藉由目測或一般體重計獲得數值, 本研究是以分段生物電阻抗,多頻分析(20⁄100 仟赫),站立式八點觸感式電極,利用身 體組成分析儀,透過人體電阻原理,利用低電壓電流,測出電阻的單位,獲得體脂肪率 (%)數值依據。 (四)體水分量: 決定於體水分量,體脂肪量,細胞膜通透性,血漿蛋白結合性等因子。體水分量尤 其是受細胞外液的影響,年齡越小分布容積越大。成人的體水分量約 60%,細胞外液 20%,除脂肪量乘以 73%等於體水分量,水分約佔人體 73%,所以除脂肪量乘以 73%。 本研究是以分段生物電阻抗,多頻分析( 20⁄100 仟赫),站立式八點觸感式電極,利用 身體組成分析儀,透過人體電阻原理,利用低電壓電流,測出電阻的單位,獲得體水分 量(kg)數值依據。. 5.

(13) (五)身體質量指數: 身體質量指數是用體重與身高計算出來的胖瘦指數。行政院衛生署與美國運動醫學 會(ACSM)皆用身體質量指數代表身體組成。身體質量指數算法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 本研究是以分段生物電阻抗,多頻分析( 20⁄100 仟赫),站立式八點觸感式電極,利用身 體組成分析儀,透過人體電阻原理,利用低電壓電流,測出電阻的單位,獲得身體質量 指數(kg)數值依據。 (六)腰臀圍比: 腰臀圍比(ratio of waist-to-hip girth)顧名思義,是腰圍與臀圍的比值。衛生署將腰臀 圍比列為身體組成的一種參考指標。理想體重(男) = (身高;公分-80) ×0.7;理想體 重(女) = (身高;公分-70) ×0.6。本研究是以分段生物電阻抗,多頻分析( 20⁄100 仟 赫),站立式八點觸感式電極,利用身體組成分析儀,透過人體電阻原理,利用低電壓 電流,測出電阻的單位,獲得腰臀圍比(m)數值依據。. 三、運動訓練 以 10 分鐘伸展運動、15 分鐘行走訓練和 10 分鐘緩和運動,為訓練方式;二週共 5 次,每做 5 次後第 6 次休息一次,每運動 10 次,強度增加 5%,運動強度為最大心跳率 40~50 %。持續 10 週共 25 次運動訓練。. 6.

(14) 第貳章. 第一節. 文獻探討. 智能障礙產生成因與分類及其健康特質. (一)、成因:一般人認為智能障礙是天生、遺傳的。但根據研究發現至少有兩百種造成 智能障礙的原因。可被診斷出明確病因(何華國,1988;陸莉、黃玉枝、林秀錦、朱慧 娟,2000)將其區分為產前、生產時、及生產後三個因素來分析: 1.產前因素: (1) 染色體異常 a 唐氏症(Down's syndrome):唐氏症者第二十一對染色體多了一個,一般正常人有 23 對即 46 個染色體,唐氏症者則有 47 個染色體。月亮臉,智力通常有遲滯的現象, 肌肉張力低,可能伴隨有先天性心臟病,急性白血病的機會高。 b 威廉症候群:是第 7 號染色體基因缺損的遺傳病,症狀包括:相似小精靈的臉、 牙齒及腎臟異常、肌肉骨骼異常、心臟血管異常、聽覺過敏。具有音樂、語言的天份, 但智力的表現較低。 c 易脆 X 症(Fragile X Syndrome):遺傳性的智力障礙中發生率最高,它是一種發生 在 X 染色體尾端而導致智力缺陷,男生比女生罹患此症的機率高,症狀也比女生嚴重。 頭偏大,臉窄長,上顎較拱。人際社交、溝通上有固執性行為。. (2) 新陳代謝失調: 如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簡稱 PKU)是一種先天性代謝異常遺傳病。當苯丙氨 酸水解脢缺乏,苯丙氨酸便會在體內累積,形成毒性反應,出現器官受損、姿勢異常、 智力障礙等症狀。. (3). 頭部異常: 7.

(15) 例如腦水腫(hydrocephalus)和小頭症(microcephaly) a 腦水腫:是因為腦脊髓液分泌過多,導致頭蓋骨擴張前額突出,壓抑了腦部的發展, 而形成智力受損。由手術將腦脊髓液引出,可減少對大腦的影響。 b 小頭症:多由腦部組織發育不全,頭愈小,智力缺損愈嚴重。. (4).內分泌失調: 如克汀症(cretinism,或稱呆小症)。克汀症所引發的智力受損程度,視甲狀腺素缺 乏的多寡、甲狀腺素從母體傳到胎兒的變化情形,以及被發現時的年齡而定(何華國, 1999)。 2.生產時因素: (1) 生產時器械的使用而引起的腦傷,或因難產缺氧而傷及腦部組織,其造成智力缺損 的程度視腦部受傷的程度而定。 (2) 早產:早產兒因為出生前發育不成熟,分娩時更容易受到傷害。 3.產後因素: (1)化學藥物或金屬中毒:鉛、鎘、汞(水銀)等金屬中毒 (2)外傷:如意外傷害導致大腦受損 (3)重大腦部病變:如腦神經瘤,或感染腦炎、腦膜炎,或長期高燒造成腦部組織受損。 而國外學者(Wilska & Kaski, 1999)將智能障礙的成因分為六類: (1)基因(Genetic causes) (2)中樞神經系統畸形或不明原因的畸形(CNS malformations or multiple malformation syndromes of unknown origin) (3)外部的產前因子(External prenatal factors) (4)產時因素(Paranatally acquired disorders ) (5)產後因素(Postnatally acquired disorders) (6)無法追蹤或分類原因(Untraceable or unclassified causes) Wilska 與 Kaski 將智能障礙的成因分為六類,而 Polloway(1986), 8.

(16) Watson(1997), 及 Hou(1998)等人將智能障礙的成因,以生命階段分成孕 前、生產前、生產期間、生產後,代謝營養及不明原因六大類別來論述,這些 原因則眾說紛紜,至今尚無明確的致病論,但有可能會導致智能障礙的發生。. (二)、分類 根據我國內政部衛生署 80 年 6 月訂頒之「殘障分級」中,將智能障礙分為四級, 其分級標準若採用魏氏兒童或成人智力測驗來表示則為(師大體育研究與發展中 心,1996): 1.. 輕度:智商介於五十五至六十九之間,心智年齡在九歲之上未達十二歲,在. 特殊輔導之下可部分獨立自理生活,並從事簡單技術工作者。 2.. 中度:智商介於四十至五十四之間,心智年齡介於六歲至九歲之間,在相關. 人員指導下,可部分自理簡單生活,但無獨立自謀生活能力。 3.. 重度:智商介於二十五至三十九之間,心智年齡在三歲以上未達六歲,無法. 獨立自我照顧,亦無自我謀生能力,需賴他人長期照顧者。 4.. 極重度:智商介於二十四以下,心智年齡未達三歲,無法獨立自我照顧,亦. 無自我謀生能力,需賴他人長期照顧者。 又根據中華民國 97 年 7 月 1 日行政院衛生署衛署照字第 0972800153 號公告修正 指出,智能障礙定義為成長過程中,心智的發展停滯或不完全發展,導致認知、能力和 社會適應有關之智能技巧的障礙稱為智能障礙。其等級標準如下: 1.極重度等級標準:智商未達該智力測驗的平均值以下五個標準差,或成年後心理年齡 未滿三歲,無自我照顧能力,亦無自謀生活能力,須賴人長期養護的極重度智能不足者。 2.重度等級標準:智商介於該智力測驗的平均值以下四個標準差至五個標準差(含)之 間,或成年後心理年齡在三歲以上至未滿六歲之間,無法獨立自我照顧,亦無自謀生活 能力,須賴人長期養護的重度智能不足者。 3.中度等級標準:智商介於該智力測驗的平均值以下三個標準差至四個標準差(含)之 間,或成年後心理年齡介於六歲以至未滿九歲之間,於他人監護指導下僅可部份自理簡 9.

(17) 單生活,於他人庇護下可從事非技術性的工作,但無獨立自謀生活能力中度智能不足者。 4.輕度等級標準:智商介於該智力測驗的平均值以下二個標準差至三個標準差 (含)之間,或成年後心理年齡介於九歲至未滿十二歲之間,在特殊教育下可部份 獨立自理生活,及從事半技術性或簡單技術性工作的輕度智能不足者。 備註:(1).魏氏兒童或成人智力測驗時,智商範圍極重度為 24 以下,重度為 25 至 39, 中度為 40 至 54,輕度為 55 至 69。(2).智商鑑定若採用比西智力量表時,智力範圍極重 度為 19 以下,重度為 20 至 35,中度為 36 至 51,輕度為 52 至 67。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1980)以智力失能(Intellectual impairment)來概括心智障礙 (Mental retardation)的概念,各國對損傷(Impairment)、失能(Disability)及殘障(Handicap) 的認知依國情文化的不同差異,對智能障礙的定義與診斷認定也而所不同。以下分級 為:1.輕度 50-70 經特殊教育有閱讀及計算的技巧。2.中度 35-49 簡易的溝通、技能、 衛生、安全習慣,無計算數理能力。3.重度 20-34 經系統性的訓練得到成效。4.極重度 20 以下可能依賴於用腳、手、口的技能訓練。而美國智能障礙協會(AAMR, 2002)年修 正的定義內容如下:智能障礙是發生於十八歲之前,在智力功能和適應行為上有明顯的 限制,例如:概念(conceptual)、社會(social)、和應用(practical)。此定義解說中也提到幾 項假說: 1.個體功能限制認定須與相同年齡者和相似文化背景環境比較。 2.有效評估須考量文化、語言、溝通、知覺和行為方面之差異。 3.個體功能的限制,可能擁有一種以上障礙限制。 4.描述障礙和適應行為上的限制,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解需求,提供有效的支持。 5.藉由適當的輔助支持後,改善智能障礙者在各方面的限制。 其等級分為:輕度 51-69 智力功能與適應技巧;.中度 36-50 心理與情緒因素的考慮; 重度 20-35 健康與生理因素的考慮;.極重度 20 以下環境因素的考慮。. (三)、智能障礙者健康狀況 Beange et al (1995)隨機選取 202 名,為二十到五十歲居住在雪梨北部城鎮的成年 10.

(18) 智能障礙者,做醫療診斷與檢查,他們發現隨著年齡的上升,罹患心臟病風險因子、看 門診與住院的機率都高於一般人口,這樣本當中,平均每人的醫療問題為 4.5 項,且 事先都沒有被診斷出來。在生化檢查與做體檢結果發現,成年智障者的健康疾病以牙齒 健康、內分泌系統疾病、心臟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為最主要的疾病類型。尤其是 致死型的心臟血管疾病的比例明顯的高於其他疾病的比例。另外 Kapell 等人(1998)檢閱 了 278 名 居住在紐約州境內團體之家,介於 45-74 歲的成年智障者醫療紀錄。結果發 現,無論是否有唐氏症,智障者隨年齡增加,罹患甲狀腺機能相關疾病、心臟病與知覺 系統障礙的比例都明顯的高於一般正常人口。唐氏症患者與非唐氏症的智障者相比,他 們罹患疾病的類型相似,都有偏高的甲狀腺機能疾病、心臟病與視覺退化方面的問題。 而國內學者(王國羽,2003)從二 OOO 年二月到八月分析全台二十二間,居住在機構 中三十五歲以上成年智障者的疾病與醫療健康狀態。總計收集六百一十四位成年智障者 健康與疾病基本資料,集中在性別與年齡兩個面向來分析。資料顯示,成年智障者的平 均年齡為 43.75 歲,男性有 362 位(59%) ,女性有 252 位(41%) ,其中有 8.5%為唐氏 症患者。依據身體質量指數,20.7%智障者有體重過輕,14.4%有體重過重。過輕表示 營養不良,過重則表示未來發生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結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加, 男女兩性智障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都是呈現上升的趨勢,且男性高於女性。男性以神經 系統疾病、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等為主,女性則以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腸胃系統疾病 等為主。有許多研究指出,智障者比一般人口群有較高的醫療照護需求(Beange, McElduff, Baker, 1995;Lin., Wu, Lee, 2003),如在口腔疾病、消化性疾病、精神疾病、 視力不良、聽力損傷、癲癇、骨質疏鬆症等都有較高的罹病率。身心障礙者在各方面的 罹病機率均較一般群體高出許多 (Lin, Lee, Yen, & Wu, 2003) ,他們的醫療利用情形也 比一般人高 (Lin , Wu, & Lee, 2003;Lin et al., 2004) ,長期居住在教養機構內之成人智 能障礙者,由於心智功能失常,社會觀念,環境條件因素等限制,智能障礙者運動機會, 活動量自然就會減少;且在皮膚、眼科、呼吸系統、心血管疾病的比率均呈現顯著上升 的趨勢,而機構式團體生活、照顧模式及在院內主要照顧者的種種因素,都會對智能障 礙者疾病的型態與健康造成影響。而在國內私立教養機構內,以智障者居多,且障礙程 11.

(19) 度為重度和極重度者居多(Lin et al., 2003)。這是一個很奇特現象,就機構式照護管理而 論,單一族群障別,且障礙等級嚴重程度以重度、極重度智能障礙者比率高,是否也意 味著在管理上比較能落實教育養護之精神。綜觀以上國內外研究證實智能障礙者較一般 人口容易罹患各種疾病,這也隱含了智能障礙者有較高醫療需求。. 第二節. 身體組成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以第一次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1993-1996 所得的資料,若依照世界衛生組織 對肥胖的判定標準,則我國 20 歲以上的成年人體重過重(身體質量指數介於 25 至 30 間) 和肥胖(身體質量指數超過 30 以上)的盛行率分別為 21%和 4%。而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是利用體重與身高計算出來之數值,屬於人體測量學方法的一種, 其公式如下:身體質量指數 (kg/m2 ) =體重 (kg) /身高 (m2 )由於身體質量指數與體脂 肪比率有很高的相關性,並且容易計算獲得,因此(WHO, 1998) 及行政院衛生署(1999) 都以身體質量指數作為肥胖的判定標準。又目前國內身體質量指數(BMI)與百分比體脂 肪量(Body Fat;BF)的關係之研究非常少,特別是在機構內智能障礙族群。BF可經由公 認最精確、高可信度的方法水中秤重 (Underwater Weighting;UWW)來測量,但操作時 間長、設備昂貴,需要完全吐氣及閉氣,不適合智能障礙者及大樣本的檢測。另外一種 生物電阻法檢測是利用微弱的高頻交流電通過身體時,身體內不同的成分會產生不同的 電阻,脂肪組織電流不易通過,去脂肪組織卻易通過,這樣通過測定機體對電流的電阻 率,求得體脂含量加上其易操作及測試快速的特性,這樣的生物電阻法很適合大樣本檢 測。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Inbody220 測量並進一步分析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質量指 數、體脂肪、體水份及腰臀圍比在身體各部位之關係。 智能障礙因本身心智功能失常,及存在特殊健康問題;Bhaumik, Watson, Thorp, Tyrerm 與 McGrother(2008)以 1,119 名 20 歲以上成年智能障礙在萊斯特學習困難註冊. 12.

(20) 者,進行了人口的發病率普查,以橫斷面分析發現,結果在這些年齡 20 歲以上智能障 礙分別為 20.7% 肥胖,超重 28.0%,32.7%正常重量和 18.6%體重不足。唐氏綜合症 及腦性麻痺女性且有高血壓,能在家庭能獨立生活,不用輔助之下有能力餵食的智能障 礙者是聯合有肥胖的。而體重過輕的是低齡化,缺乏唐氏綜合症,無服藥的。結論,肥 胖的成人智能障礙男性和女性更常見於一般成人,針對高危人群智能障礙者建議以生活 方式和行為來修改導正。而美國在 1985 年到 2000 年全國健康訪問抽樣調查中(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2000),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測量方式來評 估體重過重、肥胖,在 1993– 1996 年期間和 1997– 2000 年期間,智能障礙者肥胖罹患 率顯著比一般人口高。且也明顯高於 1985– 1988 年期間和 1997–2000 年期間的罹患率 (Yamaki, 2005) 。. 第三節. 運 動 訓 練 介 入 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之相關研究.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ACSM], 1995)針對肥胖 者減肥的運動指導原則,建議為每週 5 次以上的中強度運動(55%至 90%最大心跳率) 訓練,一次持續 40 至 60 分鐘。但過去智能障礙者身體活動訓練的研究告訴我們,要平 日不愛運動的智能障礙者強度要到達中強度運動(55%至 90%最大心跳率)並持續 40 至 60 分鐘,每週又 5 次以上訓練,難度很高,且對於平日活動量少智能障礙者而言, 有可能因運動量過大而造成運動傷害,無促進身體健康,反而促進身體傷害,所以 ACSM (1995)建議身 心 障 礙 者 的 運 動 強 度 最 大 心 跳 率 40~70%。 適 當 強 度 為 3 至 6METS 相 當 於 15 到 20 分 鐘 內 走 完 一 哩 , 而 適 當 強 度 活 動 應 該 累 積 30 分 鐘 以 上 。 至 於 身 體 病 弱 者 運 動 處 方 頻 率 , 可 由 一 般 人 的 一 週 3 至 5 次, 放 寬 到 每 日 好 幾 次 , 漸 進 式 的 運 動 訓練。 又 Temple 與 Walkley ( 2003)研究指出,在澳 洲墨爾本大都會有 37 名輕、中智能障礙者,參加為期 3 天的身體活動紀錄測量,受試. 13.

(21) 對象中年齡在 18 歲以下男性有 19 名,女性有 18 名。結果:平均落在輕微運動,自己 洗衣、烹飪、穿衣、開車、散步這些身體活動居多。資料顯示,大多參加者的時間都花 在久坐的活動,只有 32%有依照澳洲國際身體活動指引下活動,比澳洲總人口學上有 半數以上(57%)是充分運動到促進身體健康的族群還要低。另外 Stanish 和 Draheim (2005) 為了紀錄智能障礙者一天總共的步數,及觀察身體組成和血壓的變化,從 103 位美國智 能障礙者,年齡 19 至 65 歲,男性 65 人(含唐氏症 10 人),平均 35.9 歲;女性 38 人(含 唐氏症 9 人),平均 39.7 歲的受試者,穿戴計步器 7 天。結果發現:男性平均血壓是 126/82 毫釐汞柱(mm Hg),女性是 125/79 毫釐汞柱(mm Hg),特別是約有近 80%的受試者有體 重過重或肥胖。大部分受試者走 5000-7999 步數/天(29.1%),少數人是走>10000 步數/ 天(21.3%)。對降低他們血壓及身體組成上沒有顯著差異,作者認為可能是本研究沒有 考量到強度、高脂肪食品攝入之影響而導致對高血壓、身體組成和反駁行走的益處。 Elmahgoub 等人(2009)研究指出,有 30 名青少年智能障礙(總智商,45-70 分)15 名接受運動訓練,15 名沒有接受運動訓練。依年齡,性別和智力障別分組。前,後測 比較,身體組成,體適能和血脂的指數變化。在比較與對照組後,體重,體重指數,腰 圍和脂肪量顯著下降,而相對不含脂肪量增加。甘油三酸脂的水平,總膽固醇和低密度 脂蛋白顯著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增加。肌肉力量,肌肉疲勞性和坐到站有改善。 最 大攝氧量功率明顯下降。包括在 6 分鐘步行試驗增加 50 公尺的距離,結合運動訓練顯 示在肥胖、體適能和血脂的青少年智能障礙上是有顯著差異的影響。於國內,孟儀華 (2003)曾以 3 名高職智能障礙者為對象,讓其參與為期 8~12 週、每週四天、每次 40 分鐘的有氧運動,結果發現體重呈顯著下降趨勢。Fernhall (1993) 研究指示有智能障礙 族群比沒有智能障礙人口有更多的心血管的問題且身體適能也直接影響他們的勞動生 產。身體適能和運動訓練是重要的課題並且會影響到這類族群。然而,現有數據表示, 智能障礙有較低的身體適能,有較高的肥胖發生率及運動訓練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而林瑞興和方進隆(2000)指出有氧運動訓練可以降低體脂肪百分比或皮脂厚度,愈早 從事規律性運動或增加身體活動量,則較能減少肥胖的機率。因此,本研究將以運動訓 練為介入策略,探討其改變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的效果,以對智能障礙者健康發展提出 14.

(22) 具體建言,並供療養機構擬訂生活管理策略參考。.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依過去文獻觀點所提出假設為: (一)除脂肪量、體脂肪量、脂肪率的差異在運動訓練介入後有顯著影響。 (二)體水份量的差異在運動訓練介入後有顯著影響。 (三)身體質量指數的差異在運動訓練介入後有顯著影響。 (四)腰臀圍比的差異在運動訓練介入後有顯著影響。. 15.

(23) 第參章.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研究架構. 各項身體組成前測 1.. 21 至 58 歲. 2.. 重度、極重度智能障礙者 ↓. ↓. 實驗組 15 名. 控制組 15 名. 一、兩週 5 次,每做 10 次後強度增. 一、實驗期間不做任何運動訓練. 加 5% 二、兩週 5 次,每次運動 35 分鐘、. 二、實驗持續十週. 強度 40~50%保留心跳率 三、熱身運動 10 分鐘、行走訓練 15 分鐘、緩和運動 10 分鐘 四、實驗持續十週 ↓. ↓ 各項身體組成後測 ↓ 資料彙整與統計分析. 圖 3-1 研究架構 16.

(2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98 年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機構安置人數臺南縣排全國第三名,在台南某教養院中共 有 119 名院生,其中 61 名是智能障礙者。而本研究對象為台南某教養院 21 至 58 歲, 重度及極重度的成人智能障礙者,經完成同意書簽定後,隨機分成實驗組和控制組共計 30 名。男性為 8 名、女性為 7 名,其中男性重度智障為 6 名、極重度智障為 2 名,女 性重度智障為 5 名、極重度智障為 2 名。.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探討變項皆使用儀器進行測量,廠牌、規格、形式、測量方式說明如下: (一)自動身高體重測量器 在測量身高,由台灣永泰度量衡有限公司生產,規格為200kg×100g秤量,高度80~200 公分。測量方式為:請受測者脫鞋站在身高器上,兩腳跟併攏、直立,使枕骨、背部、 臀部及腳跟四部分均緊貼量尺,眼並向前平視。. 17.

(25) 圖3-2. 自動身高體重測量器. (二)身體質量分析儀 (Vivente Inbody 220) 在測量體重、除脂肪量、體水份量、體脂肪量、體脂肪率、BMI、WHR、右手臂 體水份、左手臂體水份、軀幹體水份、右腿體水份、左腿體水份數值時,由韓國 Neomyth 公司生產,規格為:505 (W) ×780 (L) × 1035(H) 毫米。測量方式是:站立於觸感板墊 上,分析儀利用多重頻率波方及分散的測量方法透過生物組織的電流線導特性來測試身 體組成。整個測試過程少於1分鐘。. 18.

(26) 圖3-3 INBODY 220 身體組成分析儀. 1.量測模式:分段生物電阻抗(右臂⁄左臂⁄軀幹⁄右腿⁄左腿),10項身體組成分析;5類脂肪 細項、5類體水份細項阻抗值列印於報告上,並供利用於醫學研究用途。 2.量測頻率:多頻分析( 20⁄100 仟赫)。不同頻率阻抗值報告可據以檢驗儀器正常使用情 況。 3.量測方式:站立式八點觸感式電極(右手掌⁄左手掌⁄右腳底⁄左腳底各兩電極),獲得至少 包括美國在內之多國專利。 4.本身體組成分析儀通過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檢驗認證。 5.直接列印報告分析參數:部位別阻抗值,共計10筆或以上原始數據、體重及身體質量 19.

(27) 指數、身體總水重、蛋白質重(kg)、骨骼肌重(kg)、除脂體重(kg)、礦物質重(kg)、體脂 肪重(kg)、體脂肪率(%)、腰臀圍比WHR、目標體重及健身評分、體重、脂肪及肌肉控 制(kg) 、基礎代謝率(kcal) 、運動計畫表。 6.適用年齡:(6~99 歲) 7.適用身高:(110~220cm). (三)德國夢舒運動脈表 MEDISANA–HRM 530 在測量運動脈搏,由德國 MEDISANA 生產,規格為:重35.6公克,長寬240 × 165 × 63 毫米。測量方式是:鬆緊帶與心跳信號發射器配帶成一環狀,黑色硬殼上之 MEDISANA 標誌應置於胸部中央,鬆緊帶绑於背後,脈搏者掛於左手或右手均可顯示 心跳脈搏。運動時,藉由 MEDISANA 運動脈搏表功能,隨時監測心跳,並保持心跳 在最低、最高的最佳的範圍內。. 圖 3-4. MEDISANA–HRM 530. 構造:(1).手錶(心跳脈搏接收器) (2).心跳脈搏信號發射器(黑色硬殼塑膠) (3).鬆緊帶 20.

(28) 配帶方式: (1)連接鬆緊帶與心跳信號發射器((黑色硬殼塑膠)成一環狀 (2)將此環狀套於胸部,黑色硬殼發射器置於前胸,鬆緊帶绑於背後,黑色硬殼上之 MEDISANA 標誌應置於胸部中央 (3)脈搏者掛於左手或右手均可顯示心跳脈搏 (4)運動時,藉由 MEDISANA 運動脈搏表的功能,隨時監測心跳,並保持心跳在最低及 最高的最佳範圍內持續 20 分鐘以上. (四)碼錶 多功能電子碼錶(記憶功能) 雙行螢幕顯示 碼錶 / 鬧鈴 / 時鐘 / 倒數計時 四種功能 倒數計時可達 24 小時 10 組記憶功能,可記憶 10 個分段內建整點報時,日 曆 / 時間 顯示功能 12 / 24 小時切換 記憶分段時間 / 總段時間清除後能可調出記憶 時間 本體尺寸 : 長 71 x 寬 64 x 1 高 17mm. 圖 3-5. 多功能電子碼錶. (五) 3M 膠帶 地板標示膠帶接合、纏繞及一般用途或廠區無塵室地板標示警示用,具抗 磨損性、不易殘膠。祥勝實業公司。. 21.

(29) 第四節. 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 實驗組:每次持續 10 分鐘熱身運動,運動型態及內容為原地踏步、靜態伸展操(肩、頸、 胸、背、體側肌群、三角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腿後肌、小腿肌)、15 分鐘行走訓 練和 10 分鐘緩和運動,運動態型及內容為原地踏步、靜態伸展操(肩、頸、胸、背、體 側肌群、三角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腿後肌、小腿肌);持續 10 週運動訓練,頻率 為兩週 5 次、強度為 40~50%保留心跳率;第 5、9 週增加 5%強度。 控制組:無任何運動訓練,為期 10 週。. 一、實驗時間: 本研究分為實驗性測量、運動前測、運動介入、運動後測 實驗性測量:民國九十八年八月十四日 運動前測:民國九十八年八月十八日 運動介入:民國九十八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九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運動後測:民國九十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二、實驗地點 本實驗地點於台南某教養院室內 4F 活動中心. 22.

(30) 流程. 時間. 運動型及內容. 熱身運動. 10 分鐘. 1.原地踏步 5 分鐘、 預防運動傷害 體側肌群 5 分鐘. 效用. 提升肌肉骨骼延展. 2.靜態伸展操:肩、 性 頸、胸、背、三角肌、 肱三頭肌、股四頭 肌、腿後肌、小腿肌 主要運動. 15 分鐘. 行走. 提高基礎代謝率 增加心肺適能. 緩和運動. 10 分鐘. 1.原地踏步 5 分鐘、 預防運動傷害 體側肌群 5 分鐘 2.靜態伸展操:肩、 頸、胸、背、三角肌、 肱三頭肌、股四頭 肌、腿後肌、小腿肌. 表 3-1 研究設計. 23. 增加柔軟度.

(31) 第五節. 研究流程. 確定研究目的 ↓ 彙整文獻確定研究範疇 ↓ 1.填寫受測者基本資料 2.填寫受測者同意書 3.告知實驗流程注意事項 4.實驗流程說明 ↓ 運動前測量身體組成 ↓ 運動訓練介入智能障礙者 10 週 ↓ 運動後測量身體組成 ↓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 結果分析與討論. 圖 3-6 研究流程. 24.

(32) 研究步驟:實驗採前、後測方式進行。實驗開始前,先測量實驗組、控制組的身高、 體重、除脂肪量、體水份量、體脂肪量、體脂肪率、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右手臂 體水份、左手臂體水份、軀幹體水份、右腿體水份、左腿體水份。之後讓實驗組接受10 週運動訓練,內容為:每兩週進行5次快走,每次有10分鐘熱身運動、15分鐘快走、10 分鐘緩和運動(共35分鐘) ,強度訂於40~50%保留心跳率;控制組則無接受任何訓練內 容。實施方式為:在教養院室內活動中心走道以米尺測量15公尺並用膠帶標示後,以折 返方式連續快走15分鐘;由於受試者存在智能障礙,為避免認知不足、動機低落影響實 施效果,除在測試前充分解說、示範動作外,過程中會利用口頭加油增加連續快走的意 願。受試者於實驗全程配戴設定心跳器以監控強度,結束後隨即紀錄心跳數以及2分鐘 後心跳數,並測量快走距離總長。10週結束後,實驗組、控制組各再測量一次身高、體 重、除脂肪量、體水份量、體脂肪量、體脂肪率、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右手臂體 水份、左手臂體水份、軀幹體水份、右腿體水份、左腿體水份,將所收集資料編碼後進 行統計分析。. 實驗變項 (一)自變項 運動組接受持續 10 週運動訓練,頻率為兩週五次;時間共計為 35 分鐘 (二)依變項 從自動身高體重器測得數據後再依身體組成分析儀 INBDDY220 量測 1.體重,2.運動前除脂肪量,3.運動前體水分量,4.運動前體脂肪,5.運動前體脂肪率, 6.身體質量指數(BMI),7.腰臀圍比(WHR),8.右手臂體水份,9.左手臂體水份,10.軀幹 體水份,11.右腿體水份,12.左腿體水份,各項數值取小數點下兩位數,於實驗前與實 驗結束後各測一次 (三)控制變項 1.在準實驗設計中,研究者無法以隨機抽樣和隨機分配,所以較無法使用實驗控制法來 25.

(33) 控制干擾變項,因此本研究透過獨立樣本 t 檢定統計控制,來排除兩組間在依變項存在 的差異。 2.作者是擔任教學、監督及前、後測施測者;本身是物理治療師執業 14 年,教育部合 格體適能指導員、中小學體適能監考人員,目前在運動健康休閒學系所進修。. 第六節 資料處理. 為檢視運動訓練改變身體組成效果,在取得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 體組成資料後,先以獨立樣本 t 考驗 (independent t-test) 檢定實驗組、控制組身體組成 分別在介入前、後差異情形,之後再以相依樣本 t 考驗 (paired t-test) 分別檢定兩組身 體組成在介入前、後差異情形。資料處理皆以 SPSS for Windows 14.0 中文版統計套裝 軟體進行,本研究將統計考驗顯著水準皆訂於 α=.05。. 26.

(34) 第肆章. 第一節. 結果. 基本資料. 以隨機方式將 30 位受試者平均分配實驗組、控制組後,在運動訓練未介入前、後 分別測量兩組身高、體重,獲得結果為:實驗組介入前平均身高為 158.60 (SD=13.96) 公 分,平均體重為 55.65 (SD=9.75) 公斤;介入後平均身高為 158.07 (SD=13.96) 公分,平 均體重為 51.57 (SD=10.80) 公斤。控制組在介入前平均身高為 154.93 (SD=12.33) 公 分,平均體重為 52.01 (SD=13.70) 公斤;介入後平均身高為 154.94 (SD=12.35) 公分, 平均體重為 50.22 (SD=14.31) 公斤。. 第二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分析結果. 為瞭解兩組身體組成在運動訓練介入前是否存在差異,經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獲得 結果如表 4-1 所示:. 表 4-1-1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除脂肪量 體脂肪量 體脂肪率. 組別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人數 15 15 15 15 15 15. 平均數 42.21 38.86 13.43 13.14 24.58 25.25. 27. 標準差 10.77 11.71 5.86 6.34 10.66 11.43. t值 -0.81 n.s -0.12 n.s 0.16 n.s.

(35) 表 4-1-2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體水份量 右手臂體水份 左手臂體水份 軀幹體水份 右腿體水份 左腿體水份. 組別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人數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平均數 28.70 26.43 1.66 1.50 1.67 1.51 13.86 12.80 5.09 4.68 5.12 4.72. 標準差 7.31 7.96 0.51 0.54 0.52 0.54 3.34 3.68 1.29 1.41 1.31 1.42. t值 -0.81 n.s -0.81 n.s -0.80 n.s -0.82 n.s -0.81 n.s -0.81 n.s. 表 4-1-3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身體質量指數. 組別 實驗組 控制組. 人數 15 15. 平均數 22.17 21.44. 標準差 2.92 3.78. t值 -0.58 n.s. 表 4-1-4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腰臀圍比. 組別 實驗組 控制組. 人數 15 15. 平均數 0.84 0.83. 標準差 0.07 0.07. t值 -0.24 n.s. 註:“n.s”表示統計考驗顯著水準 p<.05 上表顯示:實驗組、控制組在除脂肪量、體水份量、體脂肪量、體脂肪率、身體質 量指數、腰臀圍比、右手臂體水份、左手臂體水份、軀幹體水份、右腿體水份、左腿體 水份等身體組成成份 t 值介於 0.16~-0.81,皆未達.05 統計考驗顯著水準,表示兩組身體 組成在運動訓練介入前無明顯差異存在。. 28.

(36) 至於兩組身體組成在運動訓練介入後是否存在差異,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獲得結果 如表 4-2 所示:. 表 4-2-1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除脂肪量 體水份量 體脂肪率. 組別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人數 15 15 15 15 15 15. 平均數 39.79 37.54 27.06 25.53 23.20 25.33. 標準差 11.50 11.79 7.81 8.03 12.72 9.57. t值 -0.52 n.s -0.53 n.s 0.51 n.s. 表 4-2-2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體水份量 右手臂體水份 左手臂體水份 軀幹體水份 右腿體水份 左腿體水份. 組別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控制組. 人數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平均數 27.06 25.53 1.55 1.44 1.58 1.45 13.06 12.39 4.74 4.53 4.88 4.55. 標準差 7.81 8.03 0.54 0.53 0.56 0.53 3.58 3.73 1.36 1.42 1.43 1.43. t值 -0.53 n.s -0.54 n.s -0.64 n.s -0.50 n.s -0.41 n.s -0.63 n.s. 表 4-2-3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身體質量指數. 組別 實驗組 控制組. 人數 15 15. 平均數 20.68 20.66 29. 標準差 3.70 3.94. t值 -0.01 n.s.

(37) 表 4-2-4 實驗組、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腰臀圍比. 組別 實驗組 控制組. 人數 15 15. 平均數 0.82 0.82. 標準差 0.08 0.08. t值 0.01 n.s. 註:“n.s”表示 t 值統計考驗顯著水準 p<.05 上表顯示:實驗組、控制組在除脂肪量、體水份量、體脂肪量、體脂肪率、身體質 量指數、腰臀圍比、右手臂體水份、左手臂體水份、軀幹體水份、右腿體水份、左腿體 水份等身體組成成份 t 值介於 0.39~-0.64,皆未達.05 統計考驗顯著水準,表示兩組身體 組成在運動訓練介入後無明顯差異存在,即實驗組接受運動訓練後,身體組成並沒有明 顯低於控制組。. 第三節. 實驗組在運動訓練前後身體組成差異分析結果. 為瞭解實驗組身體組成在運動訓練介入前後是否存在差異,經以相依樣本 t 考驗分 析獲得結果如表 4-3 所示:. 表 4-3-1 實驗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除脂肪量 體脂肪量 體脂肪率. 組別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人數 15 15 15 15 15 15. t值. 平均數. 標準差. 2.42. 2.23. 4.18**. 1.66. 1.74. 3.68**. 1.38. 3.60. 1.49. 30.

(38) 表 4-3-2 實驗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體水份量 右手臂體水份 左手臂體水份 軀幹體水份 右腿體水份 左腿體水份. 組別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人數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t值. 平均數. 標準差. 1.63. 1.51. 4.16**. 0.10. 0.12. 3.45**. 0.08. 0.13. 2.54**. 0.79. 0.68. 4.46**. 0.34. 0.31. 4.20**. -3.21. 0.93. -13.28**. 表 4-3-3 實驗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身體質量指數. 組別 介入前 介入後. 人數 15 15. 平均數. 標準差. 1.48. 1.25. t值 4.60**. 表 4-3-4 實驗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腰臀圍比. 組別 介入前 介入後. 人數 15 15. 平均數. 標準差. 0.01. 0.02. t值 2.52**. 註:1.表中平均數所指為兩組原始平均數差異值 2.*p<.05, **p<.01 上表顯示:實驗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之除脂肪量、體水份量、體脂肪量、身體質量 指數、腰臀圍比、右手臂體水份、左手臂體水份、軀幹體水份、右腿體水份、左腿體水 份 t 值介於 2.52~-13.28,除了體脂肪率外,全部至少達.05 統計考驗顯著水準,表示實 驗組身體組成在運動訓練介入前後有明顯差異存在。由 t 值正負號進一步可知:介入後 的除脂肪量 t 值為 4.18、體脂肪量 t 值為 3.68,呈顯著水準。體水份量 t 值為 4.16、右 手臂體水份 t 值為 3.45、左手臂體水份 t 值為 2.54、軀幹體水份 t 值為 4.46、右腿體水 31.

(39) 份 t 值為 4.20、左腿體水份 t 值為-13.28,呈顯著水準。身體質量指數 t 值為 4.60,呈顯 著水準。腰臀圍比 t 值為 2.52,呈顯著水準。此結果表現運動訓練確實可以改變實驗組 的身體組成成分。. 第四節. 控制組在運動訓練前後身體組成差異分析結果. 為瞭解控制組身體組成在運動訓練介入前後是否存在差異,相依樣本 t 考驗分析獲 得結果如表 4-4 所示:. 表 4-4-1 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除脂肪量 體脂肪量 體脂肪率. 組別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人數 15 15 15 15 15 15. t值. 平均數. 標準差. 1.31. 2.37. 2.14**. 0.47. 3.25. 0.56**. -0.08. 6.26. -0.04**. 表 4-4-2 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體水份量 右手臂體水份 左手臂體水份 軀幹體水份 右腿體水份 左腿體水份. 組別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介入前 介入後. 人數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t值. 平均數. 標準差. 0.90. 1.62. 2.15**. 0.05. 0.15. 1.45**. 0.06. 0.12. 1.86**. 0.41. 0.70. 2.31**. 0.15. 0.33. 1.76**. -3.03. 0.90. -12.98**. 32.

(40) 表 4-4-3 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身體質量指數. 組別 介入前 介入後. 人數 15 15. 平均數. 標準差. 0.78. 1.02. t值 2.94**. 表 4-4-4 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差異結果摘要表 身體組成 腰臀圍比. 組別 介入前 介入後. 人數 15 15. 平均數. 標準差. 0.01. 0.03. t值 1.28**. 註:1.表中平均數所指為兩組原始平均數差異值 2.*p<.05, **p<.01 上表顯示:控制組運動訓練介入前後之除脂肪量、體水份量、身體質量指數、軀幹 體水份、左腿體水份 t 值介於 2.14~-12.98,至少達.05 統計考驗顯著水準,表示控制組 身體組成在運動訓練介入前後有明顯差異存在。由 t 值正負號進一步可知:介入後的除 脂肪量 t 值為 2.14,呈顯著水準。體水份量 t 值為 2.15、左腿體水份 t 值為-12.98,呈顯 著水準。身體質量指數 t 值為 2.94,呈顯著水準。此表示在未接受運動訓練下某些身體 組成成分亦有可能改變。至於體脂肪量、腰臀圍比、右手臂體水份、左手臂體水份、右 腿體水份 t 值介於 0.56~-1.86,皆未達.05 統計考驗顯著水準,表示控制組這些身體組成 成分在運動訓練介入前後沒有明顯差異。. 33.

(41) 第伍章 討論. 結果發現:不管是運動訓練介入前、後,身體組成成分在組間並未出現顯著差異, 表示運動訓練並不會改變實驗組、控制組身體組成的成分,此未能符合研究假設的預 期,亦與文獻觀點相左。造成此結果原因,推論除受樣本大小影響外,受試者接受訓練 動機亦是重要影響因素。由於本研究只立意取樣 30 位受試者並將其隨機分配至實驗、 控制兩組,每組只有 15 人,可能無法符合平均數差異顯著性要求,故獲得兩組身體組 成無法在運動訓練前、後出現差異。此外受試者存在智能障礙屬性,在接受運動訓練時 可能無法同一般人花費自我最大努力參與,在此情形下,既使實驗組接受 10 週運動訓 練,改變身體組成效果是不會與控制組產生差異。綜上所言,要增加運動訓練改變身體 組成成分的效果,除須增加樣本數外,實驗組實施運動訓練過程最好能設計特殊指導計 畫(如專人引導)以增加受試者參與動機,進而提高運動訓練改變身體組成的效果。 其次,結果發現:除體脂肪率外,實驗組之體脂肪量、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等 身體組成成分在運動訓練前、後出現差異,由平均數得知訓練後獲得數值皆低於訓練 前,表示運動訓練能有效改變實驗組上述身體組成,不僅符合研究假設預期,亦與過去 文獻觀點相符 (Elmahgoub et al., 2009) 。林瑞興與方進隆(2000)指出:有氧運動可有 效降低身體組成,特別是在體脂肪百分比或皮脂厚度方面,過去有關以智能障礙為對象 的研究便證實:長期接受運動訓練計劃可降低身體組成並能避免出現肥胖,重要的是可 降低肥胖相關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罹患率 (Wallman, Plant, Rakimov, & Maiorana, 2009) 。因此,若能讓智能障礙者規律地從事有氧運動,不僅可提升健康狀態,更能避 免疾病的發生,此對無法自主照料生活、管理身心健康的窘境有很大助益。而除脂肪量、 體水份量、右手臂體水份、左手臂體水份、軀幹體水份、右腿體水份、左腿體水份再經 過十週運動訓練後卻不升反降,不僅不符合研究假設預期,亦與過去文獻觀點相左。歸 咎於私人教養院在求好心切,可能未在運動訓練後給予補充適當水份;或未遵守實驗流 程等注意事項。 34.

(42) 此外結果發現:控制組之除脂肪量、體水份量、身體質量指數、左腿體水份在運動 訓練前、後出現差異。其餘成份體脂肪量、體脂肪率、右手臂體水份、左手臂體水份、 右腿體水份、腰臀圍比皆未出現差異,表示在未接受運動訓練情形下亦能改變身體組 成。造成此結果原因,推論可能是本研究沒有考量運動強度影響所致,而受試者飲食沒 有控制,亦是導致此結果發生的主因。. 35.

(43)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綜上討論獲得結論是:智能障礙者若能長期接受有氧運動訓練可以有效降低體脂肪 量、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對肥胖及其相關疾患產生的預防有絕對幫助。依此結論, 實質應用方面建議:找出合適的運動場所(如就附近公園、學校操場),以漸進且規律 增加運動強度或時間達到運動益處。另外原因在於機構內成人智能障礙者因缺乏生活照 護自主能力,導致身體活動熱量消耗不及一般正常人,且無規律、持續性運動計畫。而 智能障礙者本身對運動的認知、學習、態度,會影響到實驗的成效性;事先充分說明、 教育及實地演練有助於實驗流程執行,進而有效降低體脂肪及提升除體脂肪量。然而, 智能障礙者從事各身體活動不易持久,注意力也較不集中,易分心,在執行訓練及檢測 中,我們全程都有受試者的主照顧者從旁協助,將誤差減至最低。最後,雖然國內目前 有關重度、極重度智能障礙者有效運動訓練研究不多,但這些特殊族群值得我們社會大 眾更多的協助與關懷。. 二、建議 因十週運動訓練介入對成人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實驗無飲食控制、疾病就診紀錄佐 證,無法排除這些變項的疑慮,故建議可加入這些變項來探討。雖然本研究經十週運動 訓練介入對重度、極重度成人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有顯著差異。但因人力、物力等條件 受限,只以一間教養院為受試對象,無法推及全國,建議擴大區域及樣本數。本研究只 進行十週運動訓練,後續還有二十四週運動訓練,待深入探討運動訓練介入成人智能障 礙者健康體適能之成效。. 36.

(4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社會司(2008) 。身心障礙等級:行政院衛生署衛署照字第 0972800153 號公告修 正 。 2009 年 5 月 3 日 , 取 自 身 心 障 礙 福 利 相 關 法 規 網 址 http:// sowf.moi.gov.tw/05/b.htm。 內政部(2009)。身心障礙人數統計。2009 年 06 月 21 日,取自統計處月報表網址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內政部(2010)。內政統計通報。2010 年 03 月 22 日,取自統計處網址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3952 方進隆(1998)。身心障礙學生之體適能。載於程瑞福、溫良財、廖貴地、闕月清(主 編):適應體育導論(頁 435-450)。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 中華民國有氧體能運動協會(2005)。健康體適能指導手冊。台北縣:易利圖書有限公 司。 王國羽(2002)我國身心障礙福利政策與體系: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的分析。社區發展季 刊,97,115-127。 王國羽(2003)。居住在機構之成年智障者健康與疾病型態分析:性別與年齡之考量。 臺大社工學刊,8,91-128。 王順正(2008)。心肺適能訓練的理論與實務。(105-111 頁)。台北市:師大 行政院衛生署(2010)。97 年度衛生統計動向。2010 年 01 月 8 日,取自 壹、人口與家庭網址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 now_fod_list_no=10987&class_ 何華國(1988)。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 孟儀華(2003)。運動、飲食行為控制策略對肥胖智障學生減重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37.

(45) 林金定、嚴嘉楓、羅慶徽、吳佳玲(2004)。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健康管理之原則。身心 障礙研究,2(4),194-199。 林金定、李志偉、嚴嘉楓、吳佳玲(2003)。智能障礙者醫療需求評估與就醫障礙之分析, 台灣衛誌,22 卷 2 期,108-117 頁。 林瑞興、方進隆(2000)。十二週不同形式快走訓練對血壓偏高青少年血壓值及血液分 析值的效果探討。體育學報,29,115-125。 林昭吟、林季平(2004)。身心障礙者提前老化與健康照護需求之研究。台北市:行政 院內政部社會司93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林正常(2006)。運動生理學(增訂二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正常、王順正(2002)。健康運動的方法與保健。台北:師大書苑。 吳香宜、吳瑞士(2008)。運動訓練對心率變異度的影響。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7 期,239-252 頁。 李志偉、嚴嘉楓、羅慶徽、李宗楠、林金定(2005)。台灣地區智能障礙者的醫 療利用特性與影響因素:以 2001 年門診利用分析,身心障礙研究,13 卷 1 期,5-16 頁。 卓俊辰(1992)。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淑芳(2008)。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16-23 頁)。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教育部(2006)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2009 年 6 月 8 日,取自台北市教 育局特殊教育科網址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2_ content.asp?SEQ=1713。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09)。體適能指導。2009 年 5 月 22 日,取自心肺適能網址 http://www.fitness.org.tw/direct02.php。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09)。體適能測驗。2009 年 4 月 16 日,取自身體質量指數體適 能指導網址 http://www.fitness.org.tw/measure01.php。 嚴嘉楓(2004) 。健康需求評估應用於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健康促進計畫。身心障礙研究, 2(4),214-215。 38.

(46) 嚴嘉楓、林金定、羅慶徽 (2004)。台灣地區智能障礙福利機構醫療服務提供模式之分 析,身心障礙研究,2 卷 1 期,44-54 頁。. 二、英文部分 AAMR (2002). Amerci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 (2002).Mental retardation: Definition, classificstion, and systems of support. Washington, D.C.:The Author.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1995).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153-176). USA :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2000).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137-162).Baltimore,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Beange, H., McEldduff, A., & Baker, W. (1995). Medical disorders of adul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 population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Retardation, 99(6), 595-604. Delecluse, C., Colman, V., Roelants, M., Verschueren, S., Derave, W., Ceux, T., Eijnde, B. O., Seghers, J., Pardaens, K., Brumagne, S., Goris, M., Buekers, M., Spaepen, A., Swinnen, S., Stijnen, V. (2004). Exercise programs for older men: mode and intensity to induce the highest possible health-related benefits. Preventive Medicine ,39, 823–833. Elmahgoub, S. M., Lambers, S., Stegen, S., Van. Laethem, C., Cambier, D., Calders, P. (2009). The influence of combined exercise training on indices of obesity, physical fitness and lipid profil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olesc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168, 1327-1333. Fernhall, B. (1993). Physical fitness and exercise training of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5, 442-450.. 39.

(47) Hou, J., W., Wang, T. R., & Chuang, S. M. (1998). An epidemiological and etiological study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Taiwan.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42, 137-143. James, S., & Skinner. (2005). Exercise testing and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special cas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p. 392-403). Now York: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Lin, Y. C., Yen, L. L., Chen, S. Y., Kao, M. D., Tzeng, M. S., Huang, P. C., & Pan, W. H. (2003).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Findings from National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in Taiwan 1993-1996. Preventive Medicine, 37, 233-241. Lin, J. D., Wu, J. L., & Lee, P. N. (2003). Healthcare needs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institutions in Taiwan: Outpatient care utilization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47(3), 168-180. Lin, J. D., Lee, P. N., Yen, C. F., & Wu, J. L. (2003). The health status profile of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institutions in Taiw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3, 285-290. Malkin, M. (1995). Aerobic walking: The weight-loss exercise: A complete program to reduce weight, stress, and hypertension (29-48).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yo, M. J., Grantham, J. R., & Balasekaran, G. (2003). Exercise-induced weight loss preferentially reduces abdominal fat.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5(2), 207-213. Moss, S. J. (2009) Change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profile of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following a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asearch, 53(8), 735-744. Patja, K., Livanainen, M., Vesala, H., Oksanen, H., & Ruoppila, I. (2000) Life expectancy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 35-year follow-up study.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natural structure for two vari- ables is often a rectangular array with columns corresponding to the categories of one vari- able and rows to categories of the second

Project 1.3 Use parametric bootstrap and nonparametric bootstrap to approximate the dis- tribution of median based on a data with sam- ple size 20 from a standard normal

• Many statistical procedures are based on sta- tistical models which specify under which conditions the data are generated.... – Consider a new model of automobile which is

Department of Physics,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Ontario; Space Studies Department,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Boulder, Colorado [2007-04-02]. 金牛座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4.. The Colonial State and Rural Protests in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Literacy for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