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事程序中情事變更原則之研究--以民事裁判效力變更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民事程序中情事變更原則之研究--以民事裁判效力變更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法 律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民事程序中情事變更原則之研究 政 治. 大. 立 --以民事裁判效力變更為中心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engchi U 指導教授:姜世明 博士. 研究生:黃嘉苓 撰. 中華民國 107 年 7 月.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2) 謝辭 終於到了撰寫碩士論文感言的時候,這是夢寐以求的一刻!求學的過程,跌 跌撞撞,當下雖然怨懟,現在回想,卻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感謝上天讓我經歷的 所有人、事、物! 這篇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姜世明老師。進入法研所後,開 啟法學研究之門。非常感謝老師的種種教誨。老師學養豐富,在民事程序法領域 的造詣令人望塵莫及,但是老師卻非常謙虛樸實。難忘老師在課堂上告誡我們, 「真正的弱勢是從頭髮到腳趾頭都是弱勢」,他們都是無聲的人,一定要盡力關 照、捍衛社會底層人們的權利。老師上課風趣幽默,總是以詼諧的口吻傳授法學 知識。每次上課望著老師充滿智慧又炯炯有神的眼睛,總是令我聯想到古代春風 化雨的先知智者。. 政 治 大 感謝二位口試委員細心地給予嘉苓的論文各種建議和指導。謝謝許政賢老師 立 提醒嘉苓對於學說理論必須保持懷疑的態度,並且謹慎地思考、區辨。感謝老師 ‧. ‧ 國. 學. 在課堂上溫暖地鼓勵嘉苓,讓我能從國考失利的低潮,從新找回信心和勇氣。老 師的紳士風範是嘉苓效法的目標。感謝吳從周老師仔細地給予嘉苓的論文各種格 式上與實體內容的建議。老師鞭辟入理地指出論文不足之處,卻又不斷鼓勵嘉苓, 繼續探究這個有趣的研究議題。三位老師學富五車,卻總是溫暖地鼓勵學生,令 人肅然起敬。. sit. y. Nat. n. al. er. io. 研究所生涯中,感謝王海南老師細心指點嘉苓關於身分法領域的各種問題, 老師博大精深的學養和對於學術的堅持,開啟嘉苓對於身分法領域的興趣。感謝 佩宜的包容和體諒,替我完成很多研究生的工作!謝謝一直很照顧我的祐甄和同 是天涯淪落人而且一樣不服輸、倔強的羿文,和妳們一起聊天、罵人實在很痛快! 奕璇是我遇過最美麗又善良體貼的人,竟然想要幫得了腸病毒,但馬上要交報告 的我寫報告!當我工作上遇到瓶頸時,妳以過來人的經驗指引我方向,鼓勵我, 讓我有勇氣做決定。像妳這麼棒的人如果再多一點,就要世界和平了,但我們大 家也要失業了!. Ch. engchi. i n U. v. 進入北榮擔任法制工作後,工作上充滿各種形式的挑戰和險阻,令人感到惶 恐和挫折。感謝潔如學姐無私地協助嘉苓。無論在法制業務上的指導或待人處世 上,學姐總是不厭其煩地教導我。當我提出留職停薪撰寫碩士論文之想法時,您 更是毫不考慮地答應,一肩扛起所有法制業務。如果沒有學姐傾心地大力相助, 我不可能完成這篇論文,也早就成為職場上的砲灰。衷心感謝學姊的無私幫忙, 希望我們能勇敢地併肩作戰,盡快實現我們的理想。. I.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3) 感謝純豪副主任、霈蓁組長鼓勵並支持嘉苓的決定,嘉苓由衷地感激您們。 副主任身兼醫師與教授職務,卻總是笑口常開,謙虛又客氣地對待所有人。在您 身上,嘉苓看見虛懷若谷、大智若愚及勇者無敵的真諦。組長就像是辦公室的媽 媽,總是耐心地幫嘉苓改公文,替不諳人性的我撐起保護傘。謝謝豪爽又活潑的 婉如,妳總是精明又認真,每天和妳說話是上班最開心的事。感謝謙虛冷靜且細 心的乃方,妳總是在我最脆弱無助時伸出援手,溫暖地拍拍我,幫我打氣,然後 努力給我建議,聽我抱怨。妳是我的偶像,不過妳太棒了,我難望項背(雖然妳 坐我後面,本來就看不到妳)。謝謝美麗又善良的宇蒂,妳總是把我當妹妹般照 顧,給我各種建議,分享美食情報。每次聽妳用可愛的聲音說話時都很開心,因 為這時的妳也很快樂。謝謝辦公室美麗的姊姊們,您們身經百戰,處變不驚,總 是包容我的錯誤,並且細心地照顧我。在姊姊們身上,嘉苓學到很多珍貴的待人 接物道理。每天進到辦公室,看到妳們大家,我就很安心。能和大家一起工作真 的是很快樂又幸褔的事,希望大家能永遠保持正能量!. 政 治 大 最後,感謝從小一直支持我、包容我的爸爸、媽媽和妹妹。因為你們在背後 立 作我最強大的堅實後盾,我才能不顧一切地堅持理想,無懼各種挑戰。謝謝可愛 ‧. ‧ 國. 學. 的亮亮和神駒一直默默地鼓勵、鞭策我,在我生活中經歷各種難關和痛苦的時候, 沉穩地聽我訴苦,給我最好的建議。你們的安慰、陪伴和守護,讓我能迅速地恢 復元氣,重拾笑容。未來的人生裡充滿各種不確定和挑戰,希望我們能一起分享 喜、怒、哀、樂,永遠相親相愛、相互扶持,我愛你們!. y. Nat. sit. n. al. er. io. 一直以來,都以蘇軾的〈定風坡〉自勉。倏地暫時告別學生身分,雖然有些 茫然,但期許自己下個人生階段,繼續以瀟灑的人生態度,面對一切。. Ch. engchi.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i n U. v. 2018.8.18 台北 一個雨過天青的傍晚. II.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4) 摘要 法律存在之目的在於實踐其正義精神。法律係抽象之規範,正義則動態展現 於具體個案。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褔」 ,在特定情形下,應有承認當事人 得事後變更、調整雙方權利義務內容之必要。情事變更原則作為誠信原則之下位 原則,向來認為其作用於民法領域,乃係法院平衡調整契約當事人權利義務關係 之依據。惟此種強調當事人法律地位之實質平等,確保實質締約自由以及追求實 體真實正義之動態法律正義概念,亦與當代民事程序法強調當事人程序地位平等 及應公平賦予當事人合法聽審權之充足程序保障精神相符。本篇論文欲探討者係 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於民事程序法領域,所涉及之民事裁判效力變更之相關問題。 本文將先介紹情事變更原則之概念源起,分別探討其於德國法及我國民法及 民事訴訟法之發展經過。藉由分析其發展脈絡,分析其適用於民法及民事訴訟法 之異同與二者之關連性。. 立. 政 治 大. 其次,本文將探討情事變更原則與民事程序法之裁判效力變更之關連性。其. ‧. ‧ 國. 學. 於民事訴訟法領域將與確定判決既判力效力之破除相關;於非訟法領域則涉及非 訟程序裁定效力可變更性之容許性問題。2012 年家事事件法制定施行後,該法 包含家事訴訟事件、家事非訟事件以及基於特定目的予以非訟化之真正爭訟事件。 不同事件類型,其適用情事變更原則以變更裁判效力之理論依據將有不同,解釋 上亦須符合家事事件之特殊性。. sit. y. Nat. n. al. er. io. 再次,本文將介紹情事變更原則落實於民事程序法不同領域之具體規定。將 分別討論民事訴訟法第 397 條之情事變更判決之訴、非訟事件法第 40 條第 3 項 之非訟裁定可變更性規定,以及家事事件法第 83 條第 3 項、第 84 第 1 項、第 2 項及第 102 條等關於家事非訟裁定、家事非訟調解成立及費用給付請求事件之裁 定效力變更規定之相關學說爭議。本文亦將藉由整理並分析審判實務對於各該條 文之解釋適用情形,探討相關規定之立法得失,並且參考德國法、奧地利法及日 本法相關規定之學理及實務見解,提出建議。. Ch. engchi. i n U. v. 最後,本文將分析並比較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於民事程序法之訴訟程序領域、 非訟程序領域及家事事件領域之異同,嘗試提出一些建議。期能使情事變更原則 於我國民事程序法領域之運作情形更為明確。. III.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3 第一項 研究範圍 ........................................................ 3 第二項 研究架構 ........................................................ 3. 政 治 大 第二章 情事變更原則之基本理論 ..................................... 5 立 第一節 情事變更原則之源起與發展..................................... 5. ‧ 國. 學. 第一項 情事變更與情事變更原則之意義 .................................... 5. ‧. 第二項 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依據 .......................................... 6 第三項 情事變更原則之構成要件 .......................................... 9. y. Nat. sit. 第一款 情事變更之事實 .................................................. 9. n. al. er. io. 第二款 發生於法律行為成立後至法律效果消滅前 ........................... 10. i n U. v. 第三款 須非當事人為法律行為時可得預見 ................................. 10. Ch. engchi. 第四款 情事變更非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所致 ............................. 11 第五款 依原有效果顯失公平 ............................................. 12 第四項 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效果 ......................................... 13. 第二節 情事變更原則與法律安定性之相容性............................ 14 第三節 情事變更原則於民事程序法之實踐.............................. 15. 第三章 情事變更原則與民事訴訟法裁判效力之關連 ..................... 17 第一節 大陸法系之發展.............................................. 17 第二節 我國民法第二百二十七條之二與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七條之立法互動 過程............................................................... 18 第三節 情事變更原則與民事裁判效力.................................. 20 I.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6) 第一項 民事裁判之效力 ................................................. 20 第一款 訴訟程序判決之既判力及其修正 ................................... 20 第二款 非訟程序裁定之羈束力爭議 ....................................... 23 第二項 民事裁判效力之變更 ............................................. 24 第一款 訴訟程序判決既判力之破除制度 ................................... 24 第二款 非訟裁定羈束力之緩和 ........................................... 27 第三項 情事變更原則與民事裁判效力變更之互動 ........................... 27 第一款 既判力之推翻--情事變更判決之訴 ................................. 27 第一目 訴訟程序法理 ................................................. 28. 治 政 第二款 羈束力之緩和--非訟裁定之可變更性事由 ........................... 29 大 立 第一目 非訟程序之基本法理 ........................................... 30 第二目 情事變更判決之訴之正當性 ..................................... 28. ‧ 國. 學. 第二目 非訟裁定效力之正當性 ......................................... 33 第三目 情事變更原則與非訟裁定效力之變更 ............................. 36. ‧. 第四項 情事變更原則與家事事件裁判之互動 ............................... 36. Nat. sit. y. 第一款 家事事件之多元化法理特色 ....................................... 36. er. io. 第一目 德國家事事件之法理發展 ....................................... 37. al. v i n Ch 第三目 我國家事事件之分類及程序法理適用爭議 e n g c h i U......................... 39 n. 第二目 我國家事事件之多元化法理 ..................................... 38. 第二款 我國家事程序基本原則之具體規定 ................................. 42. 第一目 家事訴訟程序 ................................................. 42 第二目 家事非訟程序 ................................................. 43 第三目 個別事件類型之法理適用爭議問題 ............................... 44 第四目 程序轉化機制爭議 ............................................. 45 第三款 家事事件基本原則與裁判效力之關連 ............................... 45 第四款 情事變更原則與家事事件裁判效力之互動 ........................... 46. II.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7) 第四章 情事變更原則於民事裁判效力之作用........................... 47 第一節 民事程序法裁判效力之具體規定................................ 47 第一項 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七條之立法與評析 ........................... 47 第一款 學理爭議 ....................................................... 47 第二款 外國立法例 ..................................................... 50 第三款 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七條之要件 ................................. 52 第一目 確定判決之內容尚未實現 ....................................... 53 第二目 情事變更 ..................................................... 54 第三目 依其情形顯失公平 ............................................. 54. 治 政 第五目 和解、調解或其他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者準用之 大 ................. 55 立 第四款 其他學理爭議 ................................................... 55 第四目 最後救濟程序 ................................................. 55. ‧ 國. 學. 第五款 本文見解 ....................................................... 56 第二項 實務運作分析 ................................................... 58. ‧. 第一款 「情事變更判決之訴」抑或「變更判決之訴」 ....................... 58. Nat. sit. y. 第二款 審判實務之現況分析 ............................................. 59. er. io. 第三款 最高法院之適用情形 ............................................. 61. al. v i n Ch 第二目 併用民法第二百二十七條之二與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七條 ......... 67 engchi U n. 第一目 以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七條之要件進行審理 ..................... 61. 第三目 誤用舊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及指摘誤用者 ........................... 68 第三項 本文見解 ....................................................... 69. 第二節 非訟程序裁定效力之具體規定.................................. 70 第一項 非訟事件法第四十條之修法與評析 ................................. 70 第一款 非訟事件法第四十條之要件 ....................................... 71 第二款 舊法時代之適用情形 ............................................. 72 第三款 非訟程序裁定羈束力緩和之具體規範 ............................... 75 第四款 學理爭議 ....................................................... 78 第二項 實務運作分析 ................................................... 79 III.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8) 第一款 自始不當裁定之變更 ............................................. 79 第二款 因情事變更之裁定變更 ........................................... 80. 第三節 家事程序裁判效力之具體規定.................................. 81 第一項 家事訴訟程序判決效力及其變更 ................................... 82 第一款 家事法之特殊判決效力規定 ....................................... 82 第一目 對世效 ....................................................... 83 第二目 失權效 ....................................................... 84 第二款 家事訴訟裁判之既判力破除 ....................................... 85 第三款 實務運作分析 ................................................... 86. 治 政 第一款 家事非訟程序裁定之可變更性 .................................... 87 大 立 第一目 不當裁定之羈束力變更 ......................................... 89 第二項 一般家事非訟裁定效力 ........................................... 87. ‧ 國. 學. 第二目 因情事變更之羈束力緩和 ....................................... 90 第三目 本文見解 ..................................................... 90. ‧. 第二款 實務運作分析 ................................................... 91. Nat. sit. y. 第一目 監護宣告事件 ................................................. 91. er. io. 第二目 涉及未成年子女監護人(親權人)改定 ............................. 92. al. v i n Ch 第四目 遺產繼承 ..................................................... 93 engchi U n. 第三目 親屬間扶養義務 ............................................... 93. 第三款 小結 ........................................................... 94 第三項 家事調解程序與情事變更原則 ..................................... 94 第一款 家事調解成立之效力及變更 ....................................... 94 第二款 家事調解裁定 ................................................... 96 第一目 家事調解程序裁定之效力 ....................................... 97 第二目 家事調解裁定效力變更 ......................................... 98 第三款 實務運作分析 ................................................... 98 第四款 本文見解 ...................................................... 101. 第四節 真正爭訟事件裁定效力與情事變更............................. 102 IV.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9) 第一項 真正爭訟事件之擴大化趨勢 ...................................... 102 第一款 真正爭訟事件之雙面性 .......................................... 103 第二款 訴訟事件與非訟事件之界限與評估 ................................ 103 第三款 本文見解 ...................................................... 106 第二項 真正爭訟事件之裁定效力 ........................................ 107 第一款 消債條例第三十六條之「有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之意義 .......... 108 第二款 既判力承認之學理爭議 ........................................ 111 第三款 實務見解 .................................................... 113 第三項 非訟事件法之真正爭訟事件裁定效力之變更 ........................ 114. 治 政 第一目 構成要件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及其問題 大 ................ 115 立 第二目 法律效果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七條 ........................ 117. 第一款 立法建議 ...................................................... 115. ‧ 國. 學. 第三目 非訟事件法訂定明文規範 ...................................... 117 第二款 本文見解 ...................................................... 118. ‧. 第四項 本質上家事訴訟事件之裁定效力變更 .............................. 118. Nat. sit. y. 第一款 家事事件法第一○二條之立法評析 ................................ 119. er. io. 第二款 未成年子女扶養費事件定性之爭議 ................................ 120. al. v i n Ch 第二目 過去代墊費用或將來扶養費用之請求 124 i U e n g c h............................ n. 第一目 費用裁判酌給請求事件與費用協議履行事件 ...................... 120. 第三目 本文見解 .................................................... 128. 第五節 情事變更原則於民事程序之適用領域與界限..................... 131 第一項 家事裁判之間 .................................................. 131 第二項 一般非訟裁定與一般家事非訟裁定 ................................ 133 第三項 民事訴訟程序判決與真正爭訟事件之裁定 .......................... 133 第四項 民事程序判決與家事訴訟程序判決 ................................ 135 第五項 訴訟程序判決與非訟程序裁定 .................................... 136 第六項 小結 .......................................................... 140. V.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10) 第五章 比較法上之借鏡 ........................................... 142 第一節 原判決「顯失公平」與「重大顯著」變更....................... 142 第一項 超過一定數額比例之變化 ........................................ 143 第一款 德國法之「重大性」判斷 ........................................ 143 第二款 日本法之重大顯著性 ............................................ 145 第二項 其他判斷標準 .................................................. 145 第三項 我國學說見解 .................................................. 146 第四項 本文見解 ...................................................... 147 第一款 量變或質變 .................................................... 148. 治 政 第五項 小結 .......................................................... 149 大 立 第二節 德國家事非訟裁定可變更性之發展............................. 150 第二款 公益性 ........................................................ 149. ‧ 國. 學. 第一項 德國新法之特色 ................................................ 151 第二項 家事非訟裁定可變更性之限縮 .................................... 152. ‧. 第三節 法院職權變更或撤銷非訟裁定之評估........................... 153. Nat. sit. y. 第一項 立法例之參考 .................................................. 153. er. io. 第一款 德國家事暨非訟程序法 .......................................... 153. al. v i n Ch 第二目 法院職權發動程序規定之弱化 154 e n g.................................. chi U n. 第一目 德國家事曁非訟事件程序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八條之意義 ........ 153. 第二款 奧地利非訟事件法第七十三條 .................................... 154 第二項 我國學理爭議 .................................................. 155 第三項 本文見解 ...................................................... 156. 第六章 情事變更原則於我國實務之特殊問題與分析 .................... 157 第一節 情事變更原則之「顯失公平」要件解釋......................... 157 第一項 租金或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調整事件 ............................ 157 第一款 公告地價之變更幅度比例 ........................................ 157 第二款 前後請求之時間間距及變更持續期間 .............................. 159 第二項 涉及專業領域事件 .............................................. 160 VI.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11) 第三項 其他事件 ...................................................... 162 第一款 金額多寡 ...................................................... 162 第二款 出賣人死亡之稅賦負擔 .......................................... 163 第三款 預見可能性 .................................................... 164 第四款 適用法規修正 .................................................. 166 第五款 嗣後不能之給付標的 ............................................ 168 第四項 小結 .......................................................... 169. 第二節 非訟裁定職權變更之規範實效性............................... 172 第一項 實務判決案量統計 .............................................. 172. 治 政 第一款 裁判費用核定不當之職權撤銷或變更 .............................. 173 大 立 第二款 駁回聲請支付命令裁定之撤銷 .................................... 174 第二項 裁定內容分析與評估 ............................................ 173. ‧ 國. 學. 第三款 撤銷原核准之本票裁定 .......................................... 174 第四款 類推適用非訟法第四十條 ........................................ 174. ‧. 第五款 小結 .......................................................... 175. Nat. sit. y. 第三節 情事變更原則適用家事裁判之特殊性........................... 176. er. io. 第一項 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之要求 ...................................... 176. al. v i n Ch 第三項 情事變更之存否及顯著性之強烈要求 180 e n g c .............................. hi U n. 第二項 變更非可得預見之強調 .......................................... 178. 第四項 可歸責性之要求 ................................................ 182 第五項 小結 .......................................................... 183. 第七章 結論 ..................................................... 185 參考文獻 ........................................................ 187. VII.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12) 表次 表 1:我國高院裁判涉及民訴法第 397 條之案量統計 .................................. 59 表 2:我國地院裁判涉及民訴法第 397 條之案量統計 .................................. 60 表 3:非訟裁定效力可變更性事由之比較 ............................................ 76 表 4:民訴法第 397 條與非訟法第 40 條之比較: .................................... 141 表 5:法院職權變更非訟裁定效力之案量統計 ....................................... 17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II.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13) 圖次 圖 1 :訴訟與非訟事件之關係圖 .......................................... 104 圖 2:未成年子女扶養費請求事件之事件定性 ............................... 13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X.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項 研究動機 情事變更原則為古老的法律原則之一,在法律秩序安定性及與時俱進之實體 真實妥適性間求取平衡。情事變更原則上溯自德國羅馬法時代,學理上各有發展。 此種由法院事後介入調整當事人間本於自由意志所生法律關係之原則,一定程度 上與法律安定性及當事人間對於既存法律關係之信賴具有緊張關係。第一次世界 大戰後,德國實務基於現實考量,以「交易基礎障礙理論」作為調整當事人間私 法契約權利義務發生不可期待之變動時之調整依據。其學理上認為,此種源自於 誠信原則之情事變更原則亦得適用於民事訴訟法領域,德國民事訴訟法第 323 條即係該原則之具體適用規定。惟其學說亦有自二者之發展脈絡觀察,認為其間 並無關連性,且情事變更判決之訴欠缺法律理論依據,批判多數學說將情事變更.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判決之訴解為情事變更原則之普遍性法律思想展現於民訴法領域之主張。 情事變更原則於我國民事法領域之發展有其特殊之處。其與德國法之發展經 過互有異同之處。情事變更原則概念之引進,早於民國 19 年之民法典第 252 條 及第 265 條已可見其端倪,民法第 1121 條關於扶養程度及方法之規定亦含有情 事變更之意義。惟情事變更原則之具體規範卻長期僅見於民訴法第 397 條,直至 民國 88 年,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始將情事變更原則之一般性原則規範予以明. y. Nat. sit. n. al. er. io. 文化,民訴法第 397 條並於民國 92 年修正,導入情事變更判決之訴的規定。 究竟情事變更判決之訴的性質及理論基礎為何?情事變更原則於民事實體 法及程序法之適用關連性及其界限為何,均值得仔細研究。又若再進一步思考, 情事變更原則是否亦適用於其他民事程序法領域?其間之互動情形及彼此間之 適用界限如何,均須進一步深究。.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項 研究目的 情事變更原則具有調整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關係及反映實體真實之意義,惟其 與當事人間對於既有法律關係之信賴及法律安定性維護存有矛盾關係。此種普遍 性法律思想,是否以及如何適用於近代強調程序正義與法律安定性之程序法領域, 具有討論實益。如何在法秩序安定性及個案正義之間謀求平衡係情事變更原則於 民事實體法及民事程序法適用上之一大挑戰。此亦為其屢屢引發爭議之原因。 情事變更原則之具體解釋適用,往往涉及法院裁判者於個案上之價值取捨問 題。究竟情事變更原則於我國現行法體系下之實務運作情形如何?法院解釋適用 上是否逐漸形成相對固定之裁判見解?目前尚欠缺統整性之歸納及分析。 1.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15) 由於向來關於情事變更原則之探討,多僅就特定專法領域進行研究,欠缺整 合性之比較分析整理,亦無關於情事變更原則於不同民事程序法領域之適用界限 之綜合討論。此外,情事變更原則與民事裁判效力變更之互動,亦有諸多值得進 一步探究之問題。例如:學者間關於民訴法第 397 條之「情事變更判決之訴」立 法評價兩極;非訟程序裁定效力之可變更性是否應往限縮之態度理解?真正爭訟 事件擴大化後,其裁判效力及變更之法律依據為何?家事法於 2012 年公布施行 後,立法者為統合處理家事事件紛爭,將家事訴訟程序及家事非訟程序均納入規 範,關於家事裁判之效力新增若干異於過往之規範,學者間有不同看法。家事訴 訟事件、真正爭訟事件(本質上家事訴訟事件)之效力變更依據為何?家事非訟事 件(一般家事非訟裁定、家事非訟事件之調解、和解成立、家事非訟事件之調解 裁定等)之效力及其變更依據等,均有再進一步討論空間。 另外,民訴法第 397 條之情事變更判決之訴於審判實務之適用情況並不理想, 其適用之事件類型及特徵為何?最高法院之相關見解是否有其特殊性或不當之 處?其他民事程序法中涉及情事變更原則之裁判效力變更規範之實效性如何等, 均有全面進行檢討之必要。 本文希望能深入探究情事變更原則與民事程序法相關裁判效力之關連。藉由.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分析及整理相關實務裁判及學說見解,探討我國民事程序法上情事變更原則之適 用情況,並參考外國立法例之相關資料,期能促使情事變更原則於我國民事程序 法之角色獲得釐清且更加鮮明、完整,提供情事變更原則於我國民事程序法之解 釋適用新的參考依據。. sit. y. Nat. io. al. er. 第二節 研究方法. n.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將採取歷史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與裁判分析法。首先研 究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源起,以及其在大陸法系之沿革過程。其後將分別探討其 與民事訴訟法、非訟事件法、家事事件法之裁判效力關連性,再就民事訴訟法、 非訟事件法、家事事件法等相關法規之具體規定進行比較分析,並且參考學說及 實務見解整理歸納我國法之適用良窳。另以實務裁判之相關法律見解進行實證觀 察及分析,並將之類型化整理。就其不足之處,參考德國、日本、奧地利之立法 例及學說見解進行比較法分析研究,以情事變更原則於民事程序中之適用作為本. Ch. engchi. i n U. v. 篇論文之研究核心。 一、歷史分析法 首先將探究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起源及演變歷程。藉由研究其發展及變遷過 程,探究情事變更原則之原理精神,期能對於其在民事程序法領域之解釋適用有 更完整之理解。. 2.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16) 二、比較分析法 本文將探討情事變更原則於我國民事程序法體系之適用情況。藉由分析其於 民事訴訟法、非訟事件法、家事事件法之具體適用情形,探討情事變更原則適用 於民事訴訟程序判決、非訟程序裁定、家事裁判及家事非訟事件之和解、調解成 立等效力變更規定之異同。此外,對於若干我國程序法上適用情事變更原則之爭 議,本文將以德國法、奧地利法及日本法上之相關學理及實務見解予以補充說明, 期能使情事變更原則之解釋適用更加全面完整。 三、裁判分析法 情事變更原則之概念,可見於我國民法第 227 條之 2、第 1121 條,其亦分 散規定於民事程序法體系中。本文將分別分析我國實務裁判關於民訴法第 397 條、非訟法第 40 條第 1 項、第 3 項、家事法第 102 條、家事法第 83 條第 1 項、 第 3 項以及第 84 條第 1 項、第 2 項等規定之解釋適用情形,並對於相關裁判進 行評析,嘗試建構我國現行審判實務關於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樣貌。.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 第一項 研究範圍. Nat. sit. y. 本文擬探討情事變更原則於我國民事程序法之適用情形。研究範圍包括情事. n. al. er. io. 變更原則與民事訴訟法、非訟事件法及家事事件法之程序法理適用及其裁判效力 變更之關連。本文將分別探討民事訴訟法第 397 條之情事變更判決訴訟之性質與 其規範要件、非訟法第 40 條之非訟裁定效力爭議及其可變更性事由,並且就實 務上相關見解進行整理及分析。另外,立法者近年來不斷擴大納入非訟法領域之 真正爭訟事件,其適用之法理、裁定效力與效力變更規定等,亦為本文研究範圍。 此外,家事法統合處理家事訴訟及家事非訟事件,立法者依當事人處分權之 有無以及訴訟標的訟爭性之高低,將家事事件區分不同類型。不同家事事件類型 之裁判效力為何?其若因事後情事變更而有變更裁判內容必要時,其變更之要件 及依據為何?是否應考量家事事件之公益性及家人間感情維繫等特殊性,調整其. Ch. engchi. i n U. v. 適用情事變更原則之容許性?家事審判實務之相關見解如何等,均係本文欲研究 之範圍。. 第二項 研究架構 本文擬先討論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起源、發展歷程及其法理精神,進而探討 我國民事程序法理與民事程序裁判之效力。其後分析情事變更原則作用於民事訴 訟法、非訟事件法、家事事件法領域之情形,並以司法審判實務之見解作為研究 對象,分析其適用良窳。此外,本文亦將參酌外國立法例之學理及實務相關見解, 3.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17) 作為相關問題之思考方向。 本論文共計七章,各章節之順序及討論內容說明如下: 第一章 緒論: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範圍及所採用之研究方法,介 紹本文各章節之安排順序,並說明本文之研究主題及問題意識。 第二章 情事變更原則之基本理論:將介紹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起源及發展經過, 並分析其規範要件及法律效果。探討其與私法自治、契約嚴守及法律安定性之相 容性。進而延伸討論情事變更原則實踐於民事程序法領域之正當性,以及其於民 法及民訴法之適用界限問題。 第三章 情事變更原則與民事訴訟法裁判效力之關連:本章將探討民事訴訟程序 之基本法理與其裁判效力之關連性,並分別就情事變更原則與民事訴訟程序、非 訟事件程序及家事事件程序之裁判效力變更的互動進行討論。. 立. 政 治 大. 第四章 情事變更原則於民事裁判效力之作用:本章將針對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於. ‧. ‧ 國. 學. 民事訴訟法第 397 條、非訟事件法第 40 條、家事事件法第 83 條、第 84 條及第 102 條等具體規定進行討論。將分別介紹其規範要件之學理爭議、外國立法例及 實務運作情況。最後,以其為基礎,嘗試探討情事變更原則於民事程序之適用領 域及界限。. Nat. y. sit. n. al. er. io. 第五章 比較法上之借鏡:本章將介紹外國立法例關於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於民事 程序之相關規範中,具有重要性或可參考性者。藉由分析其立法或修法目的或學 理及實務見解,探究我國相關規範或學說見解之實效性,提供我國學理及實務新 的參考依據及方向。. Ch. engchi. i n U. v. 第六章 情事變更原則於我國實務之特殊問題與分析:本章將對於民訴法、非訟 法及家事法三個民事程序法領域中,適用情事變更原則之具特殊性實務見解及其 運作情形進行介紹。 第七章 結論 回顧前述各章節之重點,並以之提出本文之研究成果與心得,以及 對於民事程序中適用情事變更原則之若干思考及建議。. 4.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18) 第二章 情事變更原則之基本理論 第一節 情事變更原則之源起與發展 法律之存在目的係為實現其精神,其精神即為「正義(justice)」 。正義為自然 之理性,也就是道德。法律為抽象之形式規範,正義則展現於個案事件之解釋適 用,其係一動態價值概念。然而,社會不斷地發展,各種行為時客觀上不可預料 之障礙不斷破壞既有之生活秩序平衡,「法與時移」有其必要性,情事變更原則 之概念乃被提出,以實現法律之精神,追求正義之目的1。 情事變更原則在德國學理上稱為「交易基礎障礙理論(Die Lehre von der Störung der Geschäftsgrundlage)」 ,其理論源起於羅馬法時代,其後於第一次世界 大戰後,為德國帝國法院及聯邦最高法院接受,以解決戰後嚴重之通貨膨脹所引 發之法律問題,使法院於具體個案中能進行公正之裁決。由於德國實務長期適用 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其為德國民法典立法後,由法院創造之重要習慣法之一2。.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一項 情事變更與情事變更原則之意義. 情事變更(rebus sic stantibus)之拉丁文意為「情事如此發生」,其英美法之翻. ‧. 譯則為「在這個情況環境下」(in the circumstances3)。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二者 意義略有差異。學者認為4,其於英美法上之意義為,各種當事人間之協議,僅. Nat. y. sit. n. al. er. io. 於協議之各種條件均保持在這種情況環境中,方有拘束當事人之效果。 至於「情事變更原則」之意義,我國學者有認為5,其係指法律行為成立後 至履行完畢前,其法律效果所依據之法律要件基礎事實或環境,因不可歸責於當 事人之事由,發生非當事人所預期之變更結果,若仍依原有法律效力,將顯然與 誠信原則相違背者,應有變更法律效果之規範。故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乃植基於 誠實信用原則之公平理念。 英美法上則認為「情事變更原則」係契約成立後履行階段,發生不可預期之 障礙(unexpected obstacles)或新情況(new condition),致使履行困難或不利,且此 非當事人於訂約時可得知或預見者,法律所賦予之一種衡平措施6。從而,若該 變更情事之事實狀態於締約時已存在,應屬當事人認定之契約內容事實狀態,與. 1. 2. 3 4 5 6. Ch. engchi. i n U. v.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收錄於 黃國昌、劉明生、陳啟垂、林誠二、姚志明、吳明 軒等著,確定判決與情事變更原則,元照,2016 年 7 月,頁 107。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收錄於 姜世明、 許政賢編,兩岸民事法學會通之道,2015 年 6 月,頁 271。 th Black”s Law Dictionary(4 Ed.) P.1432 轉引自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08,註 4。 Paton, Jurisprudence(2 th Ed.) P.401 轉引自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08,註 5。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08;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上),1994,頁 293。 Liebrich v. Tyler State Bank & Trust Co., Court of Civil Appeals of Texas, 1936. 100 S.W.2d 152.轉引自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09,註 7。 5.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19) 情事變更原則無涉;又該變更若屬當事人可得預見者,允許其嗣後調整反而喪失 衡平法之意義。該不可預料之障礙或新情況與履行困難間必須有因果關係,否則 亦無衡平調整必要。 學者指出7,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就情事變更原則所為之定義,本質上相近, 惟其效力基礎有所差異。英美法除以衡平法之觀念進行解釋外,其並認為,情事 變更原則係當事人訂約時即存有履行不能默示條款(implied condition),故若發生 該當該條款之情事,即得免除債務之履行8。我國法則純自誠信原則之觀點出發, 故即使發生情事變更而調整雙方原來之雙務契約對價關係,但情事變更本身並非 該對價關係,該變更並不影響既有之權利義務本質。. 第二項 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依據. 政 治 大. 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依據眾說紛紜9,惟自法律史角度觀察,情事變更原則 之理論根據主要涉及二種學說10,其一係羅馬法之「情事不變條款(clausula rebus sic stantibus)」 ,另一為 Bernhard Windscheid 提出之「前提說」(Die Lehre von der Voraussetzung)。. 立. ‧ 國. 學. 「情事不變條款說」認為,債之關係必須建立在「事物必須如其所是」之前. ‧. 提上,亦即每個對於債權契約成立之重要基礎均未發生劇烈變化,該契約始具有 拘束力;而「前提說」則認為,意定債之關係的當事人間對於未來關係存有一個 想像,其為該債之關係存在之默示前提。該前提可表述為當事人想要之情況,且. Nat. er. io. sit. y. 其若欠缺,即無締約意願或約定其他內容。故該前提在一定程度上是當事人之動 機(Beweggrund),為其意思表示之部分,故能影響契約之效力11。 惟上述二種情形所傳達之概念,與法典化之目的及強調法律安定性之「契約. n. al. Ch. i n U. v. 就是契約(Vertrag ist Vertrag)或契約嚴守(pacta sunt servanda)」等基本原則相衝突, 從而,早期德國學理並不承認法院具有事後介入調整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關係之權 限。Windscheid 曾指出,若當事人雙方間之默示前提被排除考量,法律安定性將 被促進,但此須以法官無法賦予個案正義效力之重大犧牲為代價,而在事物之形 式與本質之法律適用上進行鬥爭12。. engchi. 7.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09-110。 Farnsworh Young, Jones, Cases and Materials on Contracts, Second Ed. P.822.轉引自 林誠二,情事 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09,註 8。 9 主要有前提說、相互性說、交易基礎行為說、法律制度說及誠信衡平說等。關於情事變更原則 之理論依據各種學說之介紹,請參考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10-116。 10 HKK/Meyer-Prizl, §§ 313-314, Rn. 3.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66,註 6。 11 HKK/Meyer-Prizl, §§ 313-314, Rn. 2;Nagel/Köklü, Mark ist gleich Mark, S.74;HKK/Meyer-Prizl, §§ 313-314, Rn. 7; Windscheid, Die Voraussetzung, in AcP78, S.195.;Windscheid, Die Lehre des römischen Recht von der Voraussetzung, S. 7.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 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66,註 7、註 8;頁 267,註 9、註 10。 12 Windscheid, Die Voraussetzung, in AcP78, S. 210.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 6 8.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20) 然而,帝國法院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於 1920 年代逐漸以德國民法第 157 條、第 242 條之誠信原則為依據,承認當契約之給付與對待給付之妥當關係出現 變動,且契約之履行明顯不可期待時,得拒絕強制履行之。其後帝國法院於 1922 年之判決明文引用 Paul Oertmann 於 1921 年提出之「交易基礎障礙理論」概念, 解決因嚴重貨幣貶值所致之對價關係妥適性障礙。該判決並指出,只有激烈之價 格變動,欠缺給付與對待給付之障礙時,無適用誠信原則之正當性。必須當事人 於締約時對於特定重要關係之想像出現變化,亦即其交易基礎出現障礙時,始有 主張餘地,且該障礙發生時,法院應先進行契約之調整,僅於調整無實益或當事 人拒絕時,始得解除該契約13。 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其後亦接受此種看法,並以之作為一般法律制度。其曾於 判決中指出,締約時為雙方當事人共同或一方清楚認知之構成締約意願的特定情 況或將來將發生或持續存在的想像為契約之交易基礎。該交易基礎喪失之關照係 源於誠信原則之要求。其係為避免因當事人間之對價給付關係嚴重失衡致發生難 以忍受、與法律及正義顯不相符,且對於當事人而言係不可期待之結果出現。若 該交易基礎出現障礙,契約調整應具有優先性14。.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聯邦最高法院其後並將此種概念擴張及於對價嚴重失衡以外之其他類形。其. y. sit. er. al. v. 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Ⅰ,Allgemmeiner Teil, S.255.;BGH NJW 1951,836, 836-837.; NKK/Meyer-Pritzl, §§ 313-314, Rn. 39.; BGH 1958,1772,BGH NJW 1982,2184,2186, BGH NJW,1993,1856,1861 BGH NJW 1997,1702,1704.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 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70,註 27、28、29、30。 BGB§13: (1) Haben sich Umstände, die zur Grundlage des Vertrags geworden sind, nach Vertragsschluss schwerwiegend verändert und hätten die Parteien den Vertrag nicht oder mit anderem Inhalt geschlossen, wenn sie diese Veränderung vorausgesehen hätten, so kann Anpassung des Vertrags verlangt werden, soweit einem Teil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aller Umstände des Einzelfalls, insbesondere der vertraglichen oder gesetzlichen Risikoverteilung, das Festhalten am unveränderten Vertrag nicht zugemutet werden kann. (2) Einer Veränderung der Umstände steht es gleich, wenn wesentliche Vorstellungen, die zur Grundlage des Vertrags geworden sind, sich als falsch herausstellen. (3) Ist eine Anpassung des Vertrags nicht möglich oder einem Teil nicht zumutbar, so kann der benachteiligte Teil vom Vertrag zurücktreten. An die Stelle des Rücktrittsrechts tritt für Dauerschuldverhältnisse das Recht zur Kündigung. 德國民法第 313 條: 「當作為契約基礎的情況在締約後發生重大變化,在這種變化情狀下, 當事人可能就不願意締結契約或將以另外之內容締結契約時,若當事人對於這個變化是不可 預見的,且在考量個案的所有情況下,特別是契約或法律的風險分配,認為對於契約之一方 來說,維持原契約之內容是不可期待的,此時當事人可以請求對契約進行調整。當作為契約 基礎的本質性想像係因錯誤造成時,與情事之變更同樣處理。當契約調整是不可能的或對於 契約之一方當事人而言不可期待時,受損之一方可以主張解除契約,若契約涉及繼續性債之 7. n. 15. 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67,註 14。 RGZ 103,328,332.;RGZ103,328,333.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 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69。. io. 14. Nat. 13. ‧. 主要適用於三種類型,其一係對價(權利義務)關係之失衡障礙,其二係使用目的 障礙,其三係當事人雙方之動機錯誤。此三種類型其後成為德國民法第 313 條之 規範內容15。惟其適用之前提為法律無另外規定且依據誠信原則具有必要性者,. Ch. engchi. i n U.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21) 法院始能藉由該理論進行一個公正之裁決16。 德國法之交易基礎障礙理論適用於所有債權契約。法定之債及無因性之物權 行為因為欠缺「交易基礎」,並無該理論之適用空間。又德國學理上認為,繼續 性債之關係始可能於發生障礙時點後,仍有尚未完全履行之債務存在,而法院原 則上僅能對於那些尚未履行之部分進行調整。僅得於例外之利益衡量評價或涉及 當事人未來利益時,始能要求將已經履行完成之契約重行清算,惟其時間經過愈 久,其溯及變更契約內容之可能性愈微小。此外,在私法自治及契約自由下,若 當事人對於其交易基礎之事實與想像事後可能發生不一致之基礎喪失之風險預 先進行分配時,除非該基礎之障礙超出預期或該分配建立在錯誤之想像上,否則 其應優先於基礎障礙理論之適用17。又該理論具有補充性及例外性格,並非授權 法官恣意於契約中適用,僅得於欠缺相關法律規定(例如:給付不能規定)時,始 能適用。否則形同任由法院及其背後代表之國家任意介入、控制私人自由意志, 對於私法自治及契約自由之根本精神破壞過劇18。 我國學者有認為19,私法自治及契約嚴守係民法之基本精神。然而,誠信原 則為法律之上位指導原則,係法律道德化之具體展現,應得以之推導出以情事變 更原則調整當事人權利義務關係之理性結果。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係為謀求公平 性之維繫,而誠信原則及衡平法則係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之民事法理精神指導支 柱,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基礎以誠信衡平之概念出發更能貼近該原則之旨趣。法 律之精神,包含靜態層面與動態層面。靜態層面追求法律安定性,故強調契約嚴 守及私法自治等概念;動向層面則謀求法律之適應性,重視法與時移之特性。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當事人締約時所依據之基礎情事發生變更,且依原約定內容將顯失公平時,應允 許調整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關係,以符合法律正義。 事實上, 「法律即為正義,正義即道德」 。三者為一體三面向之關係。法律之 踐行必須在靜態之法律安定性與動態之法律公平性間取得狀態平衡,此即所謂正 義之追求。為符合正義之精神,必須以道德作為衡量標準,而道德於法律之具體 化即為「誠信原則」。惟為避免法官於個案上,以其主觀看法作為判斷是否調整 當事人間法律關係之唯一標準,導致過度侵害私法自治及契約自由精神,情事變 更原則之適用設有若干限制。. 16. 17. 18. 19. Ch. engchi. i n U. v. 關係時,以終止取代解除契約。 中文翻譯,請參考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 判決,頁 264。 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Ⅰ,Allgemmeiner Teil, S.256; NKK/Meyer-Pritzl, §§ 313-314, Rn. 41 轉 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71, 註 33、註 34。 Looschelders, Schuldercht Allgemeiner Teil, 313;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51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76, 註 45。 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Ⅰ,Allgemmeiner Teil, S.256-256;Larenz/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 9. S.711-712;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52.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 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76,註 47、註 48。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07、113-115。 8.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22) 第三項 情事變更原則之構成要件 德國學理之交易基礎障礙理論落實於其民法第 313 條。相較於我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其於構成要件上增加了雙方動機錯誤之主觀交易基礎障礙。在 法律效果上其除得調整契約外,尚有解除或終止契約之規定,較為詳盡。本文以 下將以我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為主,與德國民法第 313 條之交易基 礎障礙理論進行比較討論。 我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契約成立後,情事變更,非當時所得預料,而 依其原有效果顯失公平者,當事人得聲請法院增、減其給付或變更其他原有之效 果。其包括以下要件:. 第一款 情事變更之事實. 政 治 大. 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必須發生情事變更之事實。所謂「情事」,係指一切 法律行為成立基礎或環境所依據之客觀事實。所謂「變更」係指情事發生客觀上. 立. ‧. ‧ 國. 學. 之異動,非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主觀上之認知。其變更者,包括人或物、自然或 人為、永久或暫時、全面或部分、劇烈或緩和,均屬之20。而「情事變更」係指 該等事實發生客觀上之變更,例如:突發性之天災、疾病、戰亂、人民暴動、罷 工、經濟危機、物價漲跌過劇、幣值、匯率升貶劇烈等。當事人主觀上認知之事 實變動,應解為該法律行為生效之條件,並非情事變更21。 德國民法之交易基礎係指在契約訂立時,雙方當事人共有或一方所有而為他. y. Nat. sit. n. al. er. io. 方認知並不反對之對於特定情事之想像。該情事為契約之基礎,且可以區分為客 觀交易基礎及主觀交易基礎。所謂客觀交易基礎之情事,係指其存在或持續為客 觀上所必要且符合雙方當事人繼續維持契約意圖者。其通常涉及給付與對待給付 間對價關係之妥當性,若其於締約後發生顯著失衡情形,即為對價關係障礙。惟 其學者認為,對價關係障礙必須與給付不能之情形區別。對價關係障礙只涉及債 務人自身成本利益之比較,其衡量者係債務人履行之支出與獲得利益不成比例之 問題,此與給付不能案例考量債務人履行債務之損害與債權人獲得利益顯不相當 之經濟上不能或客觀上不可期待之情形不同22。 給付目的不達亦為德國學理及民法上承認之客觀交易基礎障礙,其係指債務. Ch. engchi. i n U. v. 人雖仍有履行給付可能,但因其給付之目的已無從實現,對於債權人而言該履行. 20. 21 22. TH. Harold Shepherd & Harry H. Hellington, Contracts and Contract Remedies, 4 Ed. p.675。惟我國無 論民法第 227 條之 2 或民訴法第 397 條均以「顯失公平」為要件,故解釋上,必須劇烈變更 始該當本條之要件。轉引自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16,註 22。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15。 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Ⅰ,Allgemmeiner Teil, S.257、Larenz/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 9. S.700-701;Looschelders, Schuldercht Allgemeiner Teil, 313; Müchkomm/Finkenauer, § 319.轉引自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 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77,註 52;頁 278,註 53、註 55。 9.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23) 並無實益。惟德國學理上認為,使用目的僅於例外情形下,始得作為交易基礎, 且必須係他方亦同意該使用目的之情形始為交易之基礎23。 所謂主觀交易基礎則係指當事人間就特定重要締約事實之共同想像,其雖係 單方的期待,惟該期待為他方所認知且未反對者。此種想像或期待對於締結契約 具有關鍵決定性地位,故若有錯誤時,當事人勢將不欲締約或以其他內容締約者, 即為所謂之「主觀交易基礎障礙」。其主要情況即係動機錯誤之情形24。我國法 之情事變更並不含有主觀交易基礎障礙之內涵,此種關於當事人主觀想像與客觀 意思表示不一致之情形,我國民法另於民法第 88 條、第 89 條加以規定。. 第二款 發生於法律行為成立後至法律效果消滅前 變更之情事若發生於法律行為成立前或其已可得預見,當事人仍願意以之作 為法律行為之內容,並無所謂變更之情事發生。其若再主張變更原法律行為內容, 將與誠信原則之「禁反言」精神及衡平法理衝突。又法律效果消滅後始發生之變 更情事,對於當事人間之法律行為並無任何影響,亦無衡平調整之必要25。又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曾於法律行為成立後,法律效果消滅前發生情事變更,惟該變更情事於應依債之 本旨進行給付前已經消失,對於原有之法律效果即無影響,亦無衡平救濟必要 26 。. 第三款 須非當事人為法律行為時可得預見. y. Nat. sit. n. al. er. io. 變更之情事必須客觀上不具有預見可能性,亦即正常情形下非一般人所能預 料,始符公平調整意義。當事人若有預見可能卻未預見,即應解為過失或有錯誤, 不可主張情事變更。又若僅一方有預見可能,而他方無過失或錯誤未能預見者, 他方是否能主張情事變更原則,必須視該法律行為之標的性質係屬於一般性或投 機射倖性決定。若屬一般性之標的,則一方利用他方欠缺預見能力而謀求利益顯 然有失衡平,應寬認善意之他方得主張情事變更原則。惟若雙方之法律行為交易 標的具有射倖性之本質,雙方均已明知其投機性及交易性質上之不確定性,則雙 方均應對該交易標的之暴利或損失共同分享或承擔。此際,即使相對人無法預見. Ch. engchi. i n U. v. 23. 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Ⅰ,Allgemmeiner Teil, S.257-258 及 Looschelders, Schuldercht Allgemeiner Teil, S320-323. 轉引自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 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79,註 56、註 57。. 24. 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Ⅰ,Allgemmeiner Teil, S.258、Larenz/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 9. S.700、Looschelders, Schuldercht Allgemeiner Teil, S315、321.,轉引自周 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80,註 62、 註 63、註 64。 最高法院 71 年台上字第 32 號判決: 「確判後分得土地價值上漲,補償金既已提存,法律關係 已經消滅,即不得再以土地價值調整為由,請求增加給付。」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16。 10. 25. 26.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24) 該變更情事並無過失或錯誤,亦不得主張情事變更,始符合公平之理27。 德國學理上認為28,主張交易基礎障礙之前提係未存在其他契約約定或法律 規定之典型風險分配。亦即,若雙方已約定或法律已規定該交易基礎障礙發生之 風險分配方式,通常該風險承擔者於契約中已獲得好處,並得採取預防措施以支 配該風險。從而,即使該風險實現,契約仍應被強制履行,此係其承擔該風險之 必然結果,尤其於當事人具有特別專業能力或表明信任鑑定人者。風險分配準則 之目的係為避免交易基礎障礙理論之適用淪為個案之利益判斷,用以維護法律交 易之安全性。惟風險分配有其界限,若當事人之認識有限、出現過分之要求或一 方有資訊缺乏之情形,應認當事人所為之風險分配存在錯誤,不受拘束,必須考 量個案上之預防可能性。此常發生於繼續性債之關係及長期複雜之契約類型。又 若該交易本來即具有投機性質者,該投機風險之實現並非交易基礎障礙之情形 29. 。. 治 政 第四款 情事變更非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所致 大 立 情事變更原則之目的既在排除不公平之結果,則必須法律上無其他救濟手段 ‧. ‧ 國. 學. 時,始有適用必要。且該變更情事必須限於絕對事變(不可抗力),亦即以天災人 禍等無法抗拒之災難為限30。另必須注意者係,若情事變更之發生係可歸責於當 事人所致者或該變更係當事人得自主決定時,該情事變更之不利益風險,應該由 促發該變更情事之當事人承擔,其無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31。且此與原有債務之 遲延履行是否可歸責於債務人係屬二事32。德國民法第 313 條亦規定,交易基礎. y. Nat. sit. n. al. er. io. 障礙理論具有例外補充性格,非授權法院恣意變更當事人原基於自由意志所為之 契約內容。 我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修訂理由亦提及,情事變更純屬客觀上之事實,並無 因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所引起之事例,故認為「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所 致」之要件,無再明文列於條文之必要。惟個案解釋適用上,法院仍常檢視當事 人對於該情事變更是否具有可歸責性進行判斷33。. 27 28. 29. 30 31. 32 33. Ch. engchi. i n U. v.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16-117。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59、61、74. ; HKK/Meyer-Prizl, §§ 313-314, Rn. 331-314, Rn.60-71.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 頁 282,註 73、註 74;頁 283,註 78、註 79;頁 285,註 88。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70.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84,註 84。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18。 Larenz/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 9. S.708;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71.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84,註 85。 最高法院 41 年台上字第 1406 號判例參照。 最高法院 105 年度台簡抗字第 265 號裁定、最高法院 105 年度台簡抗字第 231 號裁定參照。 11.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25) 第五款 依原有效果顯失公平 我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情事變更必須足致原有契約效果顯失公平。德 國民法第 313 條亦規定,該交易基礎障礙須使維持契約具有不可期待性。所謂顯 失公平係指依客觀交易秩序,若仍依原約定之法律效果,違反誠信原則及衡平精 神。惟「顯失公平」為抽象之不確定法律概念,必須視個案情形及社會環境綜合 判斷34。 德國學理亦認為35,法院僅得於為了避免與法及正義不相容且依據誠信原則 無法期待當事人履行,且係最後救濟手段時,始得以交易基礎障礙理論變更契約 之效力。亦即,法院僅得變更超出當事人可期待性之風險分配界限(犧牲界限)部 分。可期待性為不確定法律概念,其判斷上必須考量個案上所有情況及雙方當事 人之利益,尤其應注意反對方之利益,必須建立在一方若因繼續維持契約將受到 巨大損害,而他方因該契約調整所受損害較輕微之情形,不能僅透過客觀衡量即 稀釋反對方之權益,否則易流於法官以其價值判斷取代當事人間契約內容之自主 意志,危害私法自治及契約自由精神。從而,關於不可期待性之判斷上,契約嚴.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守原則應具有優先性36。 我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並未對該情事變更之程度進行規範,而係以該變更須 使原有效果顯失公平為要件。德國民法第 313 條則規定,該情事必須係重大顯著 性改變或屬本質性之錯誤。基本上,二種規範模式均係為避免當事人對於契約之 信任及法律安定性及經濟上交易安全受到過度破壞所為之限制。我國法納入公平 性之判準;德國法則虛擬一個因果性判斷。亦即,當事人如果於締約時知悉將有. y. Nat. sit. n. al. er. io. 該重大改變或本質上錯誤之重大對價關係失衡、契約目的不達情形,將不會締約 或以其他內容締約。德國最高法院以一定數額比例作為該虛擬因果性之標準。其 於地上權租金案例,認為必須貨幣貶值超過 60%以上;關於扶養契約之案例,該 變化必須超過 10%;在退休金契約則以 30%為標準。亦即,對於所謂之重大性改 變或本質性錯誤,德國最高法院存有一個「正確價值」。惟其仍須依契約之性質 及目的、當事人間風險分配約定與主觀意圖等綜合判斷37。. 34 35. 36. 37. Ch. engchi. i n U. v.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18。 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Ⅰ,Allgemmeiner Teil, S.259; Larenz/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 9. S.708.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 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86,註 90。 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 Allgemmeiner Teil, S.259-260.;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76、 77.;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77.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 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86,註 91-95、頁 287,註 98。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58.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82,註 70、註 71。 12.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26) 第四項 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效果 基於契約神聖(sanctity of contract),原有法律效果應為雙方預期達成之結果, 原則上應予尊重,故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結果,仍應以維持原有基本法律關係存 在(第一次效力)為原則,僅於顯失公平之情形確實無法排除時,始有採取解除或 終止法律關係或變更其原有法律效果(第二次效力)之必要38。惟我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僅規定法院得增減給付或變更其他原有之效果,並無關於解除或終止契約 之規範。 關於契約之調整,德國法於其帝國法院 1920 年代之判決即確認交易基礎障 礙發生時,在法律效果上,契約調整具有優先性,其後並為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及 德國民法第 313 條所採。其通說認為39,原則上應維繫雙方當事人之法律關係, 盡可能維持原本契約之形式,較符合契約信任及契約拘束原則,以達成最佳利益 平衡40。值得注意者係,德國民法第 313 條之契約調整方式採取異於其學說及實 務過往採取之訴請法院調整方式。其民法第 313 條規定,若符合相關情事變更原 則之要件時,當事人取得可向他方請求進行契約調整之權限,亦即德國法係採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當事人間協商及自願調整之契約變更模式41。 學者認為42,我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之第一次效力之法律效果, 主要包括:增減給付、分期或緩期清償、同種給付之變更、拒絕先為給付(不安 抗辯)、以他種通用貨幣取代、窮困抗辯等。 若因發生情事變更,為求法律之公平,原約定之給付數量有增減需要時,法 院應依職權斟酌一方因情事變更所受損害,他方因該情事變更所得利益進行公平. 41. 42. sit er.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19。 Larenz/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 9. S.709.、HKK/Meyer-Prizl, §§ 313-314, Rn. 72.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88,註 99、註 100。 惟有學者指出,契約調整對於契約自由之干涉其實不亞於契約解消。相較於契約解消後,當 事人得重新締約,契約調整係由法院進行內容調整,該內容不一定符合當事人之意願,反而 具有強制締約之性質。從而,契約解消在「形成深度」上其實小於契約調整,故其認為,二 者應無所謂優先性之問題,應依具體個案之性質,採取最符合當事人間真意者。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100-105.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 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88,註 100。 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 Allgemmeiner Teil, S.260.; Larenz/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 9. S709.;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82.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 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89,註 104、註 105。 民法上屬於第一次效力之規定包括:民法第 318 條規定,解釋上亦包括因情事變更致債務人 無法依原約定情形進行清償時,法院得許其分期給付或緩期清償之情形。又特定物之債雖原 則上不得變更,但若因情事變更致給付不能,且變更給付對於債權人無不利益時,應准許債 權人變更給付。另依民法第 264 條有先行給付義務者雖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者,惟若有因 情事變更致他方之財產於訂約後顯著減少而有難為給付之虞者,得依民法第 265 條之不安抗 辯權規定,拒絕先為給付。又民法第 201 條、第 480 條之特種通用貨幣給付或返還若有情事 變更,應給予或返還他種通用貨幣。此外,民法第 418 條關於贈與人於贈與約定後經濟情況 發生重大變更者,亦得容許其暫時不為贈與物之給付。以上規範均僅以暫時不為給付或增減 給付為內容,故均列為第一次效力。相關討論,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頁 120-122。 13. al. n. 40. io. 39. y. Nat. 38.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27) 裁量43,且法院僅得就同一性之給付為份量增減,不可變更給付種類。又該條所 謂之其他原有效果之變更,包括延長清償期限或變更給付之標準。 若情事變更致其法律行為之目的已無法達成,亦無法藉由任何第一次效力之 規範促成法律行為目的完成時,為求誠信衡平,應允許當事人解除契約,對於繼 續性契約則應准其終止契約,此即學理上所謂之第二次效力。德國民法第 313 條規定,相較於契約調整權得由雙方當事人提出,契約之解消權僅得由契約中受 損之當事人提出,且契約解消係交易基礎障礙之最終手段,故其主張時必須符合 調整不具可能性或對於一方當事人而言欠缺期待可能者。所謂調整不具可能性, 通常係指法律禁止契約調整,或者對於一方當事人而言,該調整之結果將使整體 契約無意義或無法履行之情形44。. 第二節 情事變更原則與法律安定性之相容性. 政 治 大. 情事變更原則與契約嚴守原則具有一定衝突關係。契約嚴守之正當性基礎來 自於在締約過程中,當事人基於自由意志協商契約內容,並得自由決定是否締結. 立. ‧. ‧ 國. 學. 契約而負擔法律上義務,其應受自己意志拘束,不容任意推翻。亦即,契約嚴守 係基於契約自由所生之締約義務,故契約嚴守與契約自由實係一體二面之關係 45 。 從而,情事變更原則與契約自由亦具有緊張關係,其賦予法院對於當事人原 先基於自由意願所為之契約內容進行事後之妥當性控制權限,此無疑將對於原契 約中受有利益之當事人造成嚴重之契約自由侵害46。惟自因情事變更發生而受有. y. Nat. sit. n. al. er. io. 損害之一方觀察,若這些障礙非其所得預料並防免者,勉強其受該交易基礎障礙 所生之苛酷結果拘束,亦不符合公平性。蓋其若於締約時知悉將發生該等交易基 礎障礙情事,即不會締結契約或將改以其他內容訂約,其並未以實實意義之自由 意志進行締約。換言之,其僅享有形式上、法律上之契約自由,但實質上之締約 自由意志未獲實現。德國實務乃援引誠信原則,促使當事人間平等享有實現自由 意志機會,以及公平且真實擁有決定契約內容之自由權利,並且貫徹雙方法律地 位之平等性。故「契約平等」實係情事變更原則之正當化基礎47。 從而,雖然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無可避免地造成法律安定性及契約自由之衝 擊,並使法院及其背後之國家事後介入私人間權利義務關係之調整。惟為彌補雙. Ch. engchi. i n U. v. 方當事人締約地位不平等之瑕疵,並為貫徹締約雙方當事人法律地位之實質平等 43 44. 45. 46. 47. 最高法院 47 年台上字第 1771 號判例參照。 Müchkomm/Finkenauer, § 313, Rn. 115.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91,註 115。 相關討論,請參考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 決,頁 271-273。 Flume,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2. Band, Das Rechtsgeschäft, S.526-527.; HKK/Meyer-Prizl, §§ 313-314, Rn. 73 轉引自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72,註 37。 周伯峰,論交易基礎障礙理論─兼評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929 號判決,頁 273。 14. DOI:10.6814/THE.NCCU.LAW.024.2018.F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華民國 106 年 6 月 27 日中市教高字第 1060056071 號函訂定 中華民國 107 年 10 月 4 日中市教高字第 1070089819

中華民國 102 年 5 月 14 日中市教幼字第 1020025291 號函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 102 年 12 月 31 日中市教幼字第 1020100764 號函修正發布全文 13 點,並自即日生效 中華民國 104 年

(一)機關主要職掌:本局組織規程奉考試院 101.8.1 考授銓法五字第 1013628775 號函發布,掌理全市教育行政業務,組織規程修正經考 試院 107.4.11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勞特字第 1063001251 號函訂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月二十三日發特字第 1083001675 號函修正第六點附件四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 0960501957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 0970503244 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0960501957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0970503244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職訓字第 1022500888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四月十七日發法字第 1036500433 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發訓字第

中華民國 108 年 7 月 30 日發就字第 10835006261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 109 年 7 月 30 日發就字第 1093500929 號令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