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小班教學之政策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小班教學之政策分析"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小班教學之政策分析

王淑珍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研究生)

摘要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十日,由台灣大學黃武雄教授發起,各界響應 參與的「四一○教育改造全民大結合運動」,震撼了整個社會,讓政 府與民間都注意到教育改革的迫切性,也讓小班教學政策自此油然而 生。我國的小班教學政策發展究其根本可追溯至民國六十八年的國民 教育法,政策落實則自民國八十七年的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為起始,幾 經變革,政策執行迄今,在降低班級人數方面似已小有成效。本文擬 以教育政策分析的方法,首先探討小班教學政策的源起背景與發展, 其次說明政策的內涵,並分析政策本身的優缺,進而依據分析結果, 提出幾點建議,期能提供教育當局於未來小班教學政策擬定與規劃之 參考。 關鍵詞:小班教學、小班政策、政策分析

(2)

壹、 前言

班級規模對於教學所造成的影響,一直是國內外教育學者所關注 的焦點,國內許多專家學者皆一致認同降低班級人數、實施小班教學 可以實現因材施教的理想,同時也能減輕教師負擔、培養學生健全人 格、提高學生學習成就以及改善師生之間的互動情形(毛放,民 87;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 85;林天祐,民 90;高秀琴,民 89; 陳怡秀,民 91;薛瑞君,民 88);此外,國外學者亦指出小班級的團 結、凝聚力較大班級來得大,且在大班級中,會有較多的班級秩序問 題,容易影響教師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Noli, 1980; Zahorik, 1999)。有鑑於此,小班教學政策在國外一直是政府推動教育改革的重 點之一,在我國亦不例外;從國民教育法的宣示、民間教改團體的呼 籲、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的總諮議報告書、教育部「降低班級 人數」的政策規劃以及行政院於 1998 年公布的「教育改革行動方案」 之中,皆明確揭示小班政策實則勢在必行,可見我國對於小班政策議 題之重視,由此顯見小班政策的重要性。 然而,在政府與民間規劃、推動小班政策的這十餘年之中,也遭 遇到不少阻礙與困境。除了政策執行的經費不貲,教育經費難以全力 支持之外,降班級人數的目標值也因缺乏學理依據而遭人非議;此 外,小班是否會加劇城鄉師資差距、對於小班政策執行成效的評鑑, 以及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方式的是否有因小班政策的推行而有所改 變…等方面,皆為專家學者所爭議、詬病之處(陳利銘和許添明,民 92;陳曼玲,民 91)。 因此,本文擬先闡述小班政策的緣起與發展,其次說明其政策內 涵,進而分析政策,並針對政策執行時,所遭遇到的阻礙與困境提出 相關因應與改進策略之建議,俾以提供相關教育行政單位,作為改進 與執行政策之參考依據。

(3)

貳、 小班教學政策之源起與發展

在人民對於教育發展抱持高期待的今日,小班教學政策的推行對 於學生的學習有所助益,可以滿足且因應人民的需求,更能符應世界 潮流及教育進步發展的趨勢。小班教學政策的推行,由來有自,以下 茲就其政策發展背景與發展歷程分別敘述之: ㄧ、小班教學政策的發展背景 在社會走向民主與多元的今日,國民對於教育的需求日益遽 增,以過去的教育方式,無論是在教育的品質上,抑或數量上, 早已不敷所求;因此,近年來,教育改革的呼聲一直是不絕於耳, 不論是教育界、學術界、傳播媒體、甚至是社運團體,皆同聲高 倡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立意不在於推翻過去的傳統教育,而是 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之上,創造教育新氣象;台灣的教育改革如今 已匯聚成一股潮流,隨著時代趨勢跟進,且與世界同步進行。 根據研究與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教育部,民 89;陳怡秀,民 91;駐舊金山辦事處文化組,民 87;鄭英敏,民 83),我國中小 學班級人數高於英、美、法、德等世界主要國家;以美國為例, 其各州近年來仍持續積極致力於小班教學政策的推行與落實(駐 休士頓辦事處文化組,民 87a,民 87b;駐舊金山辦事處文化組, 民 89,民 91),顯見世界先進國家對降低班級人數十分重視,更 欲藉由小班教學政策的執行來提升國民教育的品質,因此造就了 世界教育的趨勢與潮流,同時也影響了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十日,由台灣大學黃武雄教授發起,各界 響應參與的「四一○教育改造全民大結合運動」,震撼了整個社 會,讓政府與民間都注意到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其教改訴求之 中,尤以「落實小班小校」被視為改進中小學教育品質的基礎(任 懷鳴,民 84;高秀琴,民 89;陳怡秀,民 91);自此,小班教學

(4)

政策的規劃與推行,方漸被我國政府所重視。 二、小班教學政策的發展過程及現況 我國中小學學生班級編制,光復前一直以五十人為度,直至 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起,方有降低班級人數的現象 (陳怡秀,民 91)。近十年來,為了提升國民教育品質,讓每位 學生都能接受適性化教學,以發揮其潛能,民間即開始發聲呼 籲,要求政府規劃、降低班級規模,小班教學政策遂源自於此。 小班教學政策發展沿革,早在民國六十八年的國民教育法 中,即已揭示國民中、小學以小班制為原則,但最為顯見的是由 民間對降低班級人數的呼籲,到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時期的共識 凝聚,再到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的提出,其間發展循序漸進,大致 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其政策演變過程詳如表 1 所示(吳清山和 蔡菁芝,民 90;陳利銘和許添明,民 92;陳怡秀,民 91;蘇永 輝,民 88;教育部,民 91,民 92): (一) 政策基礎階段:民國六十八年至民國七十七年 民國六十八年「國民教育法」第十二條,與民國七十年國民 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標準第二條第一項 規定國民中、小學以小班制為原則。此階段雖未見推行小班教學 政策之具體策略,但是該法令規定之內容,實可視為規劃、推行 小班教學政策之基礎。 (二) 政策醞釀階段:民國七十七年至民國八十三年 民國七十七年召開的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中,決議教育部應 逐年減少班級人數;民國八十年,民間「救救下一代行動聯盟」 發起全國簽名運動,請求政府降低中小學班級人數;民國八十三 年四月十日,四一○教育改造全民大結合運動中,推動四一○運 動的臨時組織提出了「落實小班小校」為教育改革首要訴求(聯

(5)

合晚報,民 83;鄭英敏等,民 85);繼此,政府隨即於民國八十 三年六月舉行的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中,提出降低班級人數與縮 小學校規模之建議;隨後,遂將「降低班級學生人數」列入中華 民國教育報告書中,並分三階段進行降低班級學生人數之計畫, 班級人數依次由四十五人、四十人、三十五人循序降低。 (三) 政策宣示階段:民國八十三年至民國八十七年 民國八十三年,行政院正式成立的「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詢委 員會」廣納各方意見,進行教育改革的審議工作;民國八十四年, 教育部發布中華國教育報告書,將降低班級人數列入重要教育政 策之一(教育部,民 84)。民國八十五年,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詢 委員會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建議當局縮小學校與班級規 模,至九十五學年度前達成降低班級人數至三十人以下的目標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 85);而後,於民國八十六年, 教育部則計畫在九十六學年度把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數,降低 為國小每班三十五人,國中每班四十人。 (四) 政策落實階段:民國八十七年迄今 民國八十七年,教育部為了符應民間團體與教改會的建議, 教育部遂推出提出小班教學精神計畫,自八十七學年度至八十九 學年度實施,期望縣市政府及學校自發性與主動參與之下,能達 到「校校有小班、班班有小班教學精神」的目標;而後,行政院 通過教育部之教改行動方案,至民國九十六年國中、小均降至每 班三十五人。民國九十一年,教育部於中程施政計畫中指出:「自 八十七學年度至九十二學年度逐年達成國小一至六年級以 35 人 編班之目標,自九十一學年度至九十三學年度逐年達成國中一至 三年級以 38 人編班之目標,九十四學年度至九十六學年度逐年 達成國中一至三年級以 35 人編班之目標。」(教育部,民 91)。

(6)

表 1 小班教學政策之演變 階段 時間 內容 民國 68 年 國民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國民小學 及國民中學,以採小班制為原則。」 政策基礎階段 民國 68-77 年 民國 70 年 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 員員額編制標準第二條第一項規定: 「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每班學生人數 以四十人為原則,國小每班最多不得超 過五十二人、國中最多不得超過四十八 人。」 民國 77 年 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決議:「逐年減少 班級學生人數至四十人以下。」 民國 80 年 民間「救救下一代行動聯盟」發起全國 簽名運動,提出「降低中小學班級人數」 之訴求。 民國 83 年 4 月 四一○教育改造全民大結合運動臨時 組織提出了「落實小班小校」的教改訴 求。 政策醞釀階段 民國 77-83 年 民國 83 年 6 月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提出:「降低班級 人數至每班四十人左右。」 民國 84 年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中提出三階段「降 低班級人數計畫」:八十四學年度降低 至每班四十五人;八十七學年度降至每 班四十人;九十學年度降至每班平均三 十五人為目標。 民國 85 年 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詢委員會提出教育 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建議當局縮小學校 與班級規模,於八十七學年度降低每班 學生人數低於四十人,九十五學年度降 低每班學生人數至三十人以下。 民國 86 年 4 月教育部提出八十七學年度國小一年級 每班先行降為三十五人。 政策宣示階段 民國 83-87 年 民國 86 年 6 月 教育部計畫在九十六學年度把國民中 小學班級學生人數,降低為國小每班三 十五人,國中每班四十人。

(7)

民國 87 年 2 月 教育部頒訂「降低班級學生人數計畫期 程」,分五期降低班級人數,一期為兩 年,至九十六學年度止,國中每班降為 四十人,國小班級學生人數降至每班三 十五人。 民國 87 年 5 月 行政院教育改革推動小組審議通過教 育部所提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同 意九十二學年度,國小以三十五人編 班,至九十六學年度止,國民中班級學 生人數降至每班三十五人。 民國 87 年 5 月 教育部提出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預 計八十七學年度起補助經費推動小班 制教學示範計畫,至八十九學年度達到 「校校有小班、班班有小班教學精神」 的目標。 政策落實階段 民國 87 年~ 民國 91 年 教育部於中程施政計畫中提出至九十 二學年度逐年達成國小一至六年級以 三十五人編班之目標,自九十一學年度 至九十三學年度逐年達成國中一至三 年級以三十八人編班之目標,九十四學 年度至九十六學年度逐年達成國中一 至三年級以三十五人編班之目標。 小班教學政策的發展歷經政策基礎、政策醞釀、政策宣示與政策 落實四個階段,以圖示如下(圖 1),從中可見我國中小學班級人數規 定確實有逐漸遞減之勢,而教育部對於此政策也積極地規劃與執行。

(8)

政策基礎階段 期間:民國六十八年至民國七十七年 班級學生人數規定:40 人為原則 國小每班最多不得超過 52 人 國中每班最多不得超過 48 人 政策醞釀階段 期間:民國七十七年至民國八十三年 班級學生人數規定:40 人以下 政策宣示階段 期間:民國八十三年至民國八十七年 班級學生人數規定:國中 40 人 國小 35 人 政策落實階段 期間:民國八十七年迄今 班級學生人數規定:35 人 圖 1 小班教學政策之發展階段

參、 小班教學政策之分析

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利益團體、抗爭活動、統計數據等皆會影 響政策問題的形成(林天祐等,民 85;陳怡秀,民 91),而小班教學 政策的形成,即是因世界主要國家(如:英、美、法、德)的教育改 革趨勢所影響,再加上由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發聲,政府方開始有所行 動。以下茲就小班教學政策的內涵與執行現況進行分析,並進一步針 對小班教學政策內涵之優點與缺失進行政策的評析:

(9)

ㄧ、小班教學政策之內涵與執行現況分析 本文所指稱之小班教學政策,具體而言,應以教育部於民國 八十七年所提出之「降低班級學生人數計畫期程」為始,而在同 年五月,行政院通過教育部所提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其中 「健全國民教育」項下的「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數,提升 小班教學效果」,即為落實小班教學之具體政策,而後,教育部 接續推出的「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則是期望藉由小班政策的 落實,進一步提升教育品質的增強政策。小班教學政策與小班教 學精神計畫的政策目標分別為逐年降低班級人數以及達到「校校 有小班、班班有小班教學精神」的目標;其適用對象為國民中、 小學之學校與教師,執行單位則由教育部發佈命令至各級政府, 向下要求各國民中小學執行。教育部針對小班教學政策於民國八 十八年至九十二年共編列三百六十九億元經費,至民國九十二年 總計動支經費達兩百四十億元,補助地方政府增班所需的設備與 人事費用;而在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方面,則投入十八億元辦 理研習、補助與充實學校等相關機構之設備(教育部,民 93b; 陳利銘和許添明,民 92)。 依據教育部於九十二年度施政績效報告中提報:「國小一至 六年級每班學生人數降至 35 人,達成率達 95%,國中一至二年級 每班學生數降至 38 人之達成率達 81.55%;補助地方政府所屬國 民中小學因降低班級學生人數而需增建教室所需硬體工程經 費。年度預算執行數達 90%以上(計入不可抗力因素及應付未付 數)。截至九十二年十二月,已執行經費 30 億元,執行進度為 80.58%,加計不可抗力因素可達 90%。」;民國九十三年的業務概 況報告中亦指出:「國小一至六年級每班學生已於九十二學年度 降至三十五人,九十三學年度將繼續執行,使國中一至三年級每

(10)

班學生人數降至三十八人之目標。」(教育部,民 93a,93b)。由 此可見,小班政策推行迄今,確實有降低班級人數的成效。 教育政策內涵的內容,包含了政策目標、對象、執行單位、 執行內容、執行期限、執行經費等部分,以下茲就分析內容整理 如下表 2(教育部,民 93b;陳利銘和許添明,民 92): 表 2 小班教學政策與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之內涵 小班教學政策 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 政策目標 九十二學年度達成國小以三 十五人編班之目標,至九十六 學年度達成國中以三十五人 編班之目標。 尊重學生個別差異,提供適 性教育機會;改善班級師生 互動關係;提高教師教學品 質。 政策對象 國民中、小學 國民中、小學校及教師 執行單位 教育部、縣市政府、學校 教育部、縣市政府、學校 執行內容 補助地方政府增班所需各項 硬體建設、增聘教師人事費 用。 辦理研習會、建置充實學習 區,及購置基本設備、教材 教具費,補助各區小班教學 輔導諮詢中心。 執行期限 民國八十七年至九十六年 民國八十七年至八十九年 執行經費 三百六十九億 十八億 二、小班教學政策之評析 以下茲就國外經驗與國內相關學者的看法,綜合評析小班政 策之內涵(吳清山和蔡菁芝,民 90;陳利銘和許添明,民 92; 陳怡秀,民 91;盧延根,民 93;Sack, 2002;Viadero, 2001): (一) 小班教學政策的優點 1. 跟上教育進步的潮流 受到世界主要國家(如:美、英、法、德)教育改革趨

(11)

勢的影響,我國於民國八十七年開始落實推展小班教學政 策。小班教學不但因應了多元文化的教育觀,尊重多元個體 的發展,同時也受到精緻教育理念的影響,追求卓越的教學 以及提高教學品質,可謂順應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跟上教 育進步的潮流(徐世瑜,民 89;陳怡秀,民 91)。 2. 打破僵化的決策模式 小班教學政策源起於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訴求,此種由 下往上的教育改革運動,打破了過去教育政策由上而下決定 的僵化模式,對政治及教育而言,可謂是民主思維的展現, 亦是導引國人重視教育發展的重要關鍵之一。 3. 教育機會的均等 小班教學政策的目標在降低班級學生人數,理論上,班 級人數降低後(洪欽國,民 87;徐世瑜,民 89;許信雄,民 87;陳怡秀,民 91;黃義良,民 91),教師與學生互動應會 增加,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關懷個別的學生,協助學生多 元、適性的發展。以英國為例,政府提撥經費,致力於降低 班級人數,其教育強調個人的適性發展,因此,學習成就較 低的學生,不需擔心自己的學習跟不上班上其他學生的進 度,因為很可能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不一樣,老師會針對 學習的差異,給予輔導(葉郁菁,無日期),此無疑是教育機 會均等之體現;此外,在教學資源分配上,班級人數降低後, 每個學生應較能接收到原本有限的教學資源,在某種程度 上,亦可算是教育機會均等的表現。 4. 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 據研究顯示(毛放,民 87;薛瑞君,民 88),小班教學 的實施不但可以實現因材施教的理想、減輕教師的負擔、培

(12)

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改善師生間的互動及教學方法,在國外 亦有報導指出小班制教學確實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考試 成績(駐溫哥華文化組,民 93;Viadero, 2001)。小班教學理 念倘能落實,讓教師有暇兼顧學習落後的學生,針對不同程 度的學生給予適性的教學,自然就能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 (二) 小班教學政策的缺點 1. 班級人數降低的標準缺乏學理基礎 在小班教學政策發展的過程中,降低班級人數的目標值 一直在變動,尤其是當政策開始實行時,教育部卻將總諮議 報告書中揭示的每班三十人以下政策目標,直接更改為每班 三十五人,而其原因,僅是因為教育部估計無法負擔政策執 行後所將遽增的大筆教師人事費(陳利銘和許添明,民 92; 楊蕙菁,民 87),因而將小班人數目標值增為三十五人。 相較於美國田納西州自一九八五年起,開始為期四年之

小班教學縱貫研究中的 STAR 實驗計畫(Project STAR),以

研究班級人數降低學生學習的影響(吳清山和蔡菁芝,民 90;陳利銘和許添明,民 92),藉以作為政策執行的學理基 礎。相較之下,我國小班人數目標值的決定不但缺乏學理基 礎,更是稍嫌草率,在理論基礎上即已無法立足,於政策推 行時則難免遭人詬病。 2. 政策執行經費短缺 為提升教學品質,各縣市政府要配合中央的降低班級人 數計畫,勢必增加編列班級數,而其衍生的教師人事費用、 設備增建等問題,自然會影響地方政府的財政運作(盧延 根,民 93)。 以美國加州為例,加州政府自一九九六年起一年花費十

(13)

五億美元將幼稚園到三年級的班級人數由三十人降至二十 人,然而,在二○○二年時,隨著經濟衰退之故,加州各學 區面臨了預算被刪減的危機,雖然政府仍堅信小班制的實施 可以使學生成績進步,但多數人認為政府若無緊急救援方 案,小班計畫將因經費不足致使慢慢無疾而終(Sack, 2002; Viadero, 2001);而紐約州政府亦預估,實施小班制每年需要 二十億至六十億的資金,來建造新教室與聘任新教師,但直 至目前為止,此提案卻仍未通過,州政府面臨資金不足的問 題,小班制的推動窒礙難行(駐洛杉磯辦事處文化組,民 93)。由此可知,政策執行經費短缺對於教育政策執行的影 響甚鉅,無論對我國抑或外國的政策皆是如此。 3. 教師對教學的認知改變不大 根據國內學者研究(陳利銘和許添明,民 92;盧延根, 民 93)指出,在教師專業養成教育中,欠缺小班教學概念之 教導,而教師於小班教學時,並未轉變其教學信念或教學方 式,仍以傳統方式進行教學;而美國蘭德報告亦指出:「小 班政策推行後,小班教師與每一學童個別輔導增加,但教師 之教學內容及技巧並無二致。」(Viadero,2001),對於此種 「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的教學方式,要真正落實小 班教學政策,實有其窒礙難行之處。 4. 學生人數逐年減少,衍生教師超額困擾 近年來,因少子化的趨勢所致,在政府降低班級人數的 同時,其實學生人數即已逐年減少,造成總班級數逐年遞 減,然而,師資培育機構卻仍繼續培育大量的師資,就市場 供需而言,早已供過於求,教師超額的問題因此油然而生, 造成了流浪教師的怪異現象(盧延根,民 93)。

(14)

5. 政策執行影響城鄉差距 小班教學政策的執行,需要教學資源與設備的支持,然 而,在鄉村及偏遠地區學校,其教學資源比起都市地區學校 而言,都相對地較為不足,因此,往往很難吸引優秀教師前 往任教。 根據國內學者研究(胡夢鯨,民 84)指出,以專任教師 人數及教師學歷來比較國小教師資源,都市地區明顯優於鄉 村地區;此外,盧延根(民 93)亦指出,我國小班政策的推 行是針對三十五人以上班級,進行班級規模的降低,此舉對 於班級人數過多的都市地區學校特別有利,而相較於原本班 級人數即不多的偏遠或鄉村地區學校,實質幫助有限。因此, 師資素質的城鄉差距,在小班政策大量教育資源的挹注下, 將可能更為加劇。 6. 政策執行的評鑑尚未完備 我國的小班教學政策不但缺乏學理基礎,而在政策執行 的評鑑上,目前僅針對硬體設備進行評鑑,對於瞭解小班教 學政策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程度及經費使用的效益評估仍 未具體進行研究(盧延根,民 93),顯見其政策執行的評鑑 尚未完備,仍待日後加強之。

肆、 小班教學政策之因應或改進策略

由上述分析觀之,吾人可知專家學者及利益團體對小班教學政策 本身仍有所疑義,且政策在執行時亦遭遇不少難題,以下茲針對上述 疑義與困境,提出對小班教學政策之建議,以做為改進小班教學政策 之參考: ㄧ、進行政策相關研究

(15)

小班教學政策中,班級人數目標值的訂定缺乏學理基礎,為 避免遭人非議,政府應積極規劃相關研究的進行,從實驗計畫或 研究中證實降低班級人數影響學生學習的程度,使小班教學政策 的推行更有助力,且能在學術理論上有立足之地。 二、編列預算監督執行 降低班級人數計畫既是中央所發布之政策,理應補助地方執 行經費(盧延根,民 93),況且,小班教學政策的推動,目的在 於提升教學品質,追求更卓越的教育,其重要性可見一班。教育 既為建國之根本,教育相關經費的編列自然不可忽略,而經費的 使用更是不可馬虎,唯有監督政策之執行,將教育經費花在刀口 上,方能收教育政策推行之良好成效。 三、改變教師教學認知 政府既要推行小班教學政策,處在教育最前線的教師,對於 小班教學的概念自然不可不知。然而,教師根深蒂固的教學認知 非一日所能改變,因此,應從師資培育階段就開始培養教育人員 之小班教學的理念,爾後進入學現場時,方能儘速進入狀況,且 配合政府的政策實施教學;而對於目前已在教學現場的教師,政 府於政策推動的同時,即應辦理相關政策說明會,並要求教師參 與教學研習或工作坊等,從中習得小班教學的資訊與理念,進而 漸漸改變其教學知能,以符應小班教學的政策理念。 四、控管師資培育質量 我國近幾年出生率有逐年下降之趨勢,在政府推行小班教學 政策的同時,班級學生數逐年降低,但總班級數卻不增反減,而 政府為降低班級學生人數所做的增班計畫,讓師資培育機構培育 培育了許多師資,則反而成了落井下石,造成教師超額的現象。 對此,政府應負起責任,建立師資培育機構的退場機制與師資質

(16)

量的控管方式,培育優質而非過量的師資,以避免教育資源的浪 費。 五、改善偏遠地區資源 偏遠地區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政府最困擾且極欲改善的部 分,由於偏遠地區的教學資源不足,加上交通不便等因素,鮮少 有優秀的合格教師願意前往任教,針對此一問題,教育當局應補 助偏遠地區經費,鼓勵其發展學校特色,吸引學生就讀,並提供 教師實質的獎勵誘因,吸引優秀教師自願前往任教(陳利銘、許 添明,民 92;盧延根,民 93),如此一來不但能紓解都市地區班 級人數過多的問題,順利推行小班教學政策,更能充實偏遠地區 的教師資源,提高偏遠地區學校的競爭力與學生的學習成就。 六、發展具體評鑑指標 從教育部的年度施政績效報告(教育部,民 92)可知,我國 小班教學政策在評鑑部分,僅針對班級人數在平均數上的降低以 及硬體工程進行評估,對於小班教學政策執行以及對學生學習或 教師教學改進的影響…等重要議題仍未進一步評鑑與探究,自然 無法瞭解小班教學政策執行的真實成效,因此,政府除應積極推 展政策相關研究之外,更應著手發展具體的政策評鑑指標,以利 未來小班教學政策成效之評估與改進。

伍、 結語

教育政策形成的過程係由問題衍生為議題,而後進入議程階段, 最後制訂成政策方案(Anderson, 1994)。以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觀 之,教育政策的形成過程則猶若冰山之一角自水面漸漸浮出(圖 2)。

(17)

浮出水面 遺忘 議題 問題 政策 議程 圖 2 政策形成之冰山理論 資料來源:林天祐(民 94)。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教育行政與評鑑 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課堂筆記。 小班教學政策即是自民國八十七年民間團體發起的四一○教育改 造運動開始浮上水面,歷經數年的推展,在教學上雖尚未有十分輝煌 的成效,但至少在國民中小學班級人數上已漸趨降低。然而,近年來, 雖然因教育經費短缺之故,小班教學政策稍稍被淡忘,但是隨著少子 化的效應所致,日後學生總數勢必漸趨下降,而小班教學政策自然會 因時機成熟而被執行與落實。 教育政策的執行多數旨在促成教育的進步,小班教學政策亦是如 此。雖然,小班教學政策不是最完美的教育政策,有其利弊得失,但 是,倘若政策執行者能分析當下社會情境,配合時機落實與推展,勢 必能有所成效展現,對教育品質的提升而言無非是一大貢獻。

參考文獻

毛放(民 87)。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小學辦學模式改革。教育資料文摘, 42(2),156-161。 四一○教改運動展開,為下一代的將來,為自己的過去,各行各業、 各地的人將聚集表達教育改革理念【要聞】(民 83 年 4 月 10 日)。 聯合晚報,第 1 版。

(1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 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任懷鳴(民 84)。從人口趨勢看臺灣地區小班小校之規劃。臺北:行 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吳清山和蔡菁芝(民 90)。中美兩國降低班級人數政策之研究。初等 教育學刊,10,1-28。 林天祐、虞志長、張志毓、余瑞陽、邱春堂、楊士賢(民 85)。教育 政策形成及制訂過程之分析。初等教育學刊,5,1-40。 林天祐(民 90)。新論「降低班級學生數」與「學習成就」之關係。 課程與教學通訊,6,11-12。 林天祐(民 94)。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政策 分析課堂筆記。 洪欽國(民 87)。國小如何實施小班教學精神。現代教育論壇,5,49-53。 胡夢鯨(民 84)。台灣地區城鄉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國立 中正大學學報,6(1),1-35。 徐世瑜(民 89)。小班教學精神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 報,31,93-103。 高秀琴(民 89)。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實施教育部發展「小班教學 精神」計畫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教育部(民 84)。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 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 89)。臺閩地區各國民中小學基本統計。臺北市:教育部 統計處。 教育部(民 91)。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九十一至九十四年度)。民 93 年 12 月 28 日,取自:http://pm.rdec.gov.tw/grpmis/mids/教育部

(19)

(All).doc 教育部(民 92)。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數計畫專案報告。民 93 年 12 月 28 日,取自:http://npl.ly.gov.tw/do/www/ministryReport List 教育部(民 93a)。教育部業務概況報告。民 93 年 12 月 28 日,取自: http://npl.ly.gov.tw/do/www/ministryReportList 教育部(民 93b)。教育部九十二年度施政績效報告。民 93 年 12 月 28 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 TARY/EDU3612001/92p1.htm 陳利銘和許添明(民 92)。我國小班政策之檢討與改進建議。教育政 策論壇,6(2),1-20。 陳怡秀(民 91)。國民小學實施小班教學精神計畫之研究。臺北市立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曼玲(民 91)。偏遠教師初聘授權延為三年。民 93 年 12 月 20 日, 取自:http://www.cdn.com.tw/live/2002/08/28/text/910828e1.htm 許信雄(民 87)。小班教學的理念與作法。現代教育論壇,5,57-59。 黃義良(民 91)。實施「小班教學」對國小師生互動與學童學習動機 影響之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3),143-153。 葉郁菁(無日期)。談英國工黨教育政策。民 94 年 3 月 9 日,取自: 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27/gb11.htm 楊蕙菁(民 87)。小班制原定目標大幅縮水。教育資料文摘,248,26。 鄭英敏(民 83)。主要國家中小學學生班級編制比較。教師天地,71, 46-50。 鄭英敏、吳清山、劉春榮、蔡培林、林石得、楊謦伊、林顯祥、蔡長 艷、侯禎塘(民 85)。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數之研究。臺

(20)

駐休士頓辦事處文化組(民 87a)。美國小班制教學的研究與措施。民 93 年 12 月 6 日,取自:http://192.192.169.230/edu_message/data_ image/DC/1998/0010C.PDF 駐休士頓辦事處文化組(民 87b)。美國降低班級學生人數的新措施。 民 93 年 12 月 6 日,取自:http://192.192.169.230/edu_message/data_ image/DC/1998/0030C.PDF 駐洛杉磯辦事處文化組(民 93)。教學品質取決於老師與班級人數。 民 94 年 3 月 9 日,取自:http://192.192.169.230/edu_message/data_ image/DF/2004/5090C.PDF 駐溫哥華文化組(民 93)。溫學校局擬設新規定規範班級人數。民 94 年 3 月 9 日,取自:http://192.192.169.230/edu_message/data_ image/DK/2004/5004C.PDF 駐舊金山辦事處文化組(民 87)。加州州府發布資料肯定小班教學。 民 93 年 12 月 6 日,取自:http://192.192.169.230/edu_message/data_ image/DH/1998/0140C.PDF 駐舊金山辦事處文化組(民 89)。公校低年級小班制推展順利,惟師 資不足-加州動用四十五億元,減少班級人數小有成就,未來十 年需增加三十萬名教師。民 93 年 12 月 6 日,取自:http://192. 192.169.230/edu_message/data_image/DH/2000/0313C.PDF 駐舊金山辦事處文化組(民 91)。加州小學小班教學的現況。民 93 年 12 月 6 日,取自:http://192.192.169.230/edu_message/data_ image/DH/2002/0075C.PDF 盧延根(民 93)。國民中學「降低班級學生人數」面臨困境與因應策 略之析論。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5),81-94。 薛瑞君(民 88)。親師領航共織教育遠景-談親師合作的理念與實務。 國教之友,51(4),3-11。

(21)

蘇永輝(民 88)。基隆市國民小學經營規模效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Anderson, J. E. (1994). Public policymaking (2n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Noli, P. M. (1980, TFebruaryT). TImplications of TTClassTT TTSizeTT Research. TT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aheim, CA.

Sack, J. L. (2002, February 27). Smaller classes under scrutiny in Calif. Schools. Education Week. Retrived December 6, 2004, from http:// 192.192.169.230/edu_message/data_image/DH/2002/5075e.pdf Viadero, D. (2001, April 25). Smaller classes in L.A. seem lifting test

scores, especially among poor. Education Week. Retrived December 6, 2004, from http://192.192.169.230/edu_message/data_image/DH/ 2001/0310E.PDF

TZahorik, J. A. (1999). Reducing class size leads to individual instruction.

數據

表 1  小班教學政策之演變  階段  時間  內容  民國 68 年  國民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國民小學 及國民中學,以採小班制為原則。」  政策基礎階段 民國 68-77 年  民國 70 年  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標準第二條第一項規定:「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每班學生人數 以四十人為原則,國小每班最多不得超 過五十二人、國中最多不得超過四十八 人。」  民國 77 年  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決議:「逐年減少 班級學生人數至四十人以下。」  民國 80 年  民間「救救下一代行動聯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每班教師員額編制符合國民中學 每班應設置教師至少三人,國民 小學每班應設置教師至少二人。.

進行全校朝會時,因該班班級秩序不佳遭學務主任於講臺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某班級做學生通車上學距離調查結果如下表,有 60%的男生、75%的女生通車上學的距離在一 公里內,且這些女生的人數比這些男生的人數多 6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CREDITS: This presentation template was created by Slidesgo, including icons by Flaticon, and infographics. & images

資料 詳細 標示

二年級有男生 89 個人、女生 67 個人 參加戶外教學,二年級共有幾個人參 加戶外教學?... 博幼課輔班二年級男生有 76 個人,女 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