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化上海的新都市論 — 日常生活景觀中的「懷舊」與「現代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全球化上海的新都市論 — 日常生活景觀中的「懷舊」與「現代化」"

Copied!
28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

成果報告

全球化上海的新都市論 — 日常生活景觀中的「懷舊」與

「現代化」

核 定 編 號 : NSC 95-2420-H-002-024-DR 獎 勵 期 間 : 95 年 08 月 01 日至 96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暨研究所 指 導 教 授 : 周素卿 博 士 生 : 吳幸玲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08 月 07 日

(2)

博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ollege of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全球化上海的懷舊與現代化景觀

跨國菁英與全球城市都市論

The Nostalgia and Modernizing Landscapes in Shanghai

Transnational elites and global-city urbanism

吳幸玲

Wu Hsin-Ling

指導教授:周素卿博士

Advisor: Jou Shu-Ching, Ph.D.

中華民國 96 年 7 月

(3)
(4)

終於到了這一天。當別人問我:「喂,你到底什麼時候要畢業?」時,我可 以從容地回答說:「我畢業了啦」。雖然期盼已久,但其實畢業的感覺並沒有想像 中興奮,反倒是有些不捨。因為我知道,從此即將邁向另一個人生階段。當學生 所享有的種種「特權」— 從以讀書為第一要務、不事生產,到賴皮、裝糊塗、 出錯等等,種種一般社會人士無法享有的待遇,即將離自己而去。回想這五年, 真的過得很充實,不只是在學術領域上透過多重管道獲得知識的累積,在此過程 中,還結交到多位知心好友,既能相互砥礪求知,又能分享生活的點滴,同時, 我還在生產論文的期間完成了相當重要的人生大事:生個寶寶。 今天能夠順利地坐在這裡寫謝辭,真的要感謝很多人。首先,對我幫助最多 的,當然是我的指導教授周素卿老師,真的很幸運能遇到這麼一位對於照顧與提 攜後輩不遺餘力的好師長。在這一段時間,老師不只是在學術上提供我很多精闢 的建議,在生活方面也經常以過來人的身份開導我、鼓勵我。從認識周老師以來, 忙碌始終是她生活的常態,每次看到她師疲憊而瘦弱的身影,總是感到很不捨。 希望未來老師能懂得多照顧自己,多花一點時間休息,畢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還要感謝潘朝陽老師,對於都市研究的興趣,正是在碩士班時受到潘老師 的啟蒙才有了開端,到了博士班,雖然在不同的學校,老師仍無私地提供我許多 寶貴建議,讓我獲益良多。另外,謝謝姜蘭虹老師、徐進鈺老師與黃宗儀老師在 專題研討課上的許多建議,尤其是黃宗儀老師提供我相當多重要的參考文獻與具 體意見,讓我著手論文修改時有更為明確的方向。還要感謝王秋原老師在多次的 學術指導委員會議上給予我肯定與鼓勵,讓我對於自己的研究更有信心。此外, 也謝謝汪宏倫老師在口試時提供我寶貴的意見,讓我知道如何把論文寫得更好。 此外,還要感謝國科會「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的 獎學金資助,讓我得以在論文寫作的最後一年全心投入,而沒有經濟匱乏的擔憂。 除 了 老 師 們 的 教 導 之 外 , 同 學 以 及 學 弟 妹 們 也 提 供 我 相 當 多 的 協 助 。 郁 玲 和華蓀是我在博班最好的朋友,這五年來,我們一起讀書,學期末的時候一起吃

(5)

樣的好伙伴。另外,潤華、崇真、健倫、秀萍與資惠經常提供我實質與精神上的 支持,扮演我在台北的分身,幫我還書、印書、借教室等等,讓家住得遠的我因 此省去很多舟車勞頓。感謝他們對我的耐心與包容,真的幫我解決了很多惱人的 瑣事。其中崇真和資惠,還協助我進行論文的繪圖與潤稿工作,這些我自己做不 來的事情,沒有他們真不知如何完成。此外,還要謝謝想像力豐富的趙博,和趙 博的討論總能激發自己無限的靈感。 在 衝 刺 論 文 的 最 後 一 年 , 真 的 很 辛 苦 , 一 方 面 經 常 要 在 夜 深 人 靜 之 際 與 周 公搏鬥,努力擠出靈感來豐富論文;一方面,還要接受寶寶一夜 N 次的挑戰, 讓原本就已經相當稀少的睡眠時間,因為支離破碎而更顯不足。還好,我有相當 體諒自己的父母與公婆,不但不怪我對於家庭照顧的疏忽,還親自幫我處理家務 與照顧小孩,感謝他們的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將重心放在論文寫作上。此外, 姊妹們總是在我情緒不佳時當我的垃圾桶,聽我拉拉雜雜地抱怨一堆,感謝他們 在這一路上的陪伴,尤其是在上海工作的大姊,除了提供我吃住,介紹我很多重 要的受訪對象,並且多次在繁忙工作之餘和我越洋通電,抽空聽我的研究心得, 並提供我許多重要的意見,沒有她,我在上海的田野與論文書寫都不可能如此順 利。當然,還要謝謝我的小寶貝,他給了我更充足的動力與勇氣去面對過程中的 種種挫折與瓶頸。最後,謝謝我的另一半致中,他是我能完成論文的重要功臣。 致中不但在我思緒不清時耐心地與我做討論,幫我校對錯字百出的論文初稿,忍 受我因為沈重壓力與長期睡眠不足造成的暴躁脾氣,並且在我趕論文時肩負起獨 自照顧寶寶的重責大任,辛苦程度絕對不下於專心書寫論文的我。 一 本 論 文 的 完 成 , 或 許 不 是 什 麼 偉 大 的 事 , 也 只 是 我 個 人 學 術 生 涯 的 第 一 小步,但卻是許多師長、朋友與家人共同支持的結果。這讓我充分體會到,書寫 論文,同時也是一種人生的體驗與成長。感謝大家!有你們的支持,我真的很幸 福!

(6)

本 研 究 關 懷 重 點 在 於 當 代 新 興 全 球 城 市 急 速 轉 變 的 社 會 與 生 活 文 化 景 觀 。 而 9 0 年 代 以 來 的 「 全 球 化 」 與 「 全 球 城 市 」 等 這 些 具 有 經 濟 化 約 傾 向 的 理 論 , 都 無 法 回 應 這 樣 的 關 懷 , 故 提 出 全 球 城 市 都 市 論( g l o b a l - c i t y u r b a n i s m ),企 圖 重 新 定 義 M i c h a e l P e t e r S m i t h 的 「 跨 國 城 市 都 市 論 」 ( t r a n s n a t i o n a l u r b a n i s m ) , 架 構 能 夠 分 析 當 代 新 興 全 球 城 市 的 都 市 論。有 鑑 於 全 新 都 市 地 景 的 生 產 與 呈 現 已 經 成 為 指 認 全 球 城 市 的 重 要 象 徵,因 此 本 研 究 以 景 觀 做 為 全 球 城 市 都 市 論 的 知 識 論 核 心,並 結 合 傳 統 地 理 學 的 地 景 與 A p p a d u r a i 的 五 個 流 動 景 觀 重 新 予 以 概 念 化 後,以 與 社 會 及 文 化 面 向 有 較 為 緊 密 結 合 的 「 媒 體 景 觀 」、「 消 費 景 觀 」 以 及 「 跨 國 菁 英 的 生 活 風 格 景 觀 」 三 種 景 觀 作 為 分 析 主 軸 , 分 析 政 府 、 市 場 與 跨 國 菁 英 在 此 一 全 球 城 市 景 觀 形 塑 過 程 中 扮 演 如 何 關 鍵 的 角 色 , 以 及 透 過 這 些 景 觀 所 意 圖 傳 達 的 意 識 型 態 景 觀 , 並 透 過 廣 告 、 網 站 資 訊 以 及 媒 體 報 導 等 文 本 分 析 、 跨 國 菁 英 訪 談 以 及 田 野 觀 察 的 方 式 , 藉 此 分 析 出 上 海 全 球 都 市 論 的 本 質 特 徵 。 透 過 研 究 分 析 發 現 , 全 球 化 上 海 從 1 9 9 2 年 經 濟 起 飛 以 來 , 「 懷 舊 」 與 「 現 代 化 」 論 述 具 體 呈 現 於 都 市 景 觀 的 打 造 中 , 在 此 一 「 全 球 城 市 化 」 過 程 中 , 國 家 挪 用 雙 重 論 述 執 行 社 會 與 文 化 控 制 工 程 , 合 理 化 與 掩 蓋 經 濟 轉 型 過 程 中 的 社 會 問 題 , 並 透 過 媒 體 控 制 積 極 塑 造 上 海 具 備 吸 引 全 球 資 本 與 菁 英 的 都 市 意 象 與 經 驗 ; 而 消 費 性 奇 觀 的 打 造 者 亦 同 時 搭 上 此 一 「 雙 軌 列 車 」, 生 產 經 濟 利 潤 的 同 時 , 以 跨 國 菁 英 做 為 全 球 化 生 活 風 格 與 品 味 的 典 範 , 創 造 可 供 都 市 菁 英 挪 用 的 「 文 化 資 本 」; 做 為 都 市 行 動 主 體 的 跨 國 菁 英 , 透 過 日 常 生 活 的 編 織 , 穿 梭 於 現 代 化 與 懷 舊 空 間 , 在 其 中 累 積 文 化 與 社 會 資 本 ; 同 時 , 透 過 其 生 活 風 格 區 辨 的 過 程 , 對 於 都 市 空 間 同 時 產 生 切 割 作 用 , 使 得 都 市 呈 現 片 斷 與 破 碎 的 空 間 特 質 。

(7)

操 弄 的 過 程 。 其 次 是 在 一 連 串 排 除 性 空 間 的 生 產 過 程 中 , 當 代 全 球 化 上 海 是 一 個 時 間 與 空 間 斷 裂 的 城 市 , 只 是 在 國 家 、 市 場 與 跨 國 菁 英 各 有 所 圖 , 卻 一 致 地 挪 用 懷 舊 與 現 代 化 元 素 的 過 程 中 , 製 造 出 縫 合 了 時 空 斷 裂 的 假 象 。 儘 管 在 不 同 的 歷 史 地 理 脈 絡 下 , 不 同 全 球 城 市 都 市 論 內 涵 會 有 所 差 異 , 但 國 家 、 市 場 與 跨 國 菁 英 三 者 共 謀 掌 握 都 市 特 質 呈 現 的 事 實,卻 是 新 興 全 球 城 市 中 共 同 的 特 徵 。 關 鍵 字 : 上 海 、 全 球 城 市 、 跨 國 菁 英 、 生 活 風 格 、 全 球 城 市 都 市 論

(8)

The Nostalgia and Modernizing Landscapes in Shanghai

Transnational elites and global-city urbanism

Hsin-Ling Wu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Geograph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7

ABSTRACT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research lays on the fast changing cultural landscapes of society and life taking place in emerging global cities within our time. Through reviewing, I found the concepts which have taken over since the 90s, including the narratives about “globalization” as well as “global city” incapable of responding to the change of cultural landscape, due to its intrinsic fallacy on economic reductionism. Therefore, based on the redefinition of “transnational urbanism” proposed by Michael Peter Smith, I propose using “global-city urbanism” as new framework. Since the produ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new urban landscape are critical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global cities, the research will be centering on the landscape as epistemology of global-city urbanism. Additionally combining landscape studies in traditional geography and the five distinct spheres associated with global cultural flows presented by Cultural theorist Arjun Appadurai, I adopt three scapes– mediascape, consumption scape and transnational elites’ lifestyles landscape as for my analytical framework. I use this framework to achieve three objectives: firstly, to analyze the three critical agents, government, market and transnational elites,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haping of global city landscape; secondly, to disentangle the message they communicate with the society with the ideoscape; and finally to seek out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Shanghai’s global-city urbanism.

(9)

to execut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rol, and moreover, to either legitimate or gloss over the social problems occurring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rough active media modification, the government pictures urban images and experiences that are appealing to global capital. The architect of spectacular consumption landscape nonetheless pursues this dual track. While raising profit, it also produces “cultural capital” by using transnational elites as the model for global lifestyle and taste. Transnational elites, as agents in the city, accumulate their cultural and social capitals while they weave their everyday life, swinging between modernized space and nostalgic space. The sort of consumption taste is frequently appropriated by the market, and reified in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y the real estate market. Meanwhile, the distinction of lifestyles links while also simultaneously segments urban spaces, and thus formed the fragmented quality of urban space.

In my conclusion remark, I argue that there are two intrinsic qualifies in the new urbanism of globalizing Shanghai. First of all, the dialect between nostalgia and modernization shown on the new urban landscapes in the emerging global city is, in fact, a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modification. The reproduction of “haipai wenhua” and “hsiazi pinwei” are two examples. Secondly, in a series of the exclusive spaces production, globalizing Shanghai is underneath a time-space fragmented city. Only when nation, market and transnational elites coherently adopt the two motifs for their own purposes, will the fraction seam and produce an illusion as a whole. Global-city urbanism may differ from city to city. Regardless of divers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s, they shar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nation, market and transactional elites complot the shaping of urbanism.

Keywords: Shanghai, global city, transnational elites, lifestyles, global-city urbanism

(10)

誌謝 i 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區的設定 5 一、為什麼是上海 5 二、當代的中國城市研究 17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20 一、從城市客體到行動主體:全球城市的理論轉向 21 二、都市論(urbanism)的典範發展與變遷 24 第四節 研究目的 34 第二章 知識論與方法論 36 第一節 重新定義「跨國都市論」:邁向全球城市都市論 36 一、地景(landscape)的概念與重要性 36 二、跨國菁英研究 44 三、生活風格的編織 50 四、研究可能的貢獻 5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4 一、主要研究概念 54 二、研究分析架構與預期成果 58 三、研究操作方法 63 四、研究流程 66 第三章 全球化上海的專屬舞台—上海歷史地理的鋪陳 71

(11)

二、與全球化失連的解放城市:社會主義時期 79 三、全球化的第二回合:轉向市場經濟 85 第二節 中國化的資本主義特徵 91 一、中國經濟改革的特徵 92 二、全球化上海的機制:土地批租、BOT 與 FDI 96 三、房地產經濟的重要性 97 第三節 誰的「上海精神」? 99 一、 上海精神作為邁向全球城市進程中的最高行動法則 100 二、「懷舊」與「現代」的上海精神 102 第四章 「看到」上海—都市景觀的意象傳播 106 第一節 全球城市意象與媒體景觀 106 第二節 官方控制下的都市意象 110 一、單一的媒體景觀 111 二、解構世博景觀 115 三、《呼吸上海:雅痞的 24 小時》中的上海都市意象 122 第三節 國際媒體中呈現的上海意象 128 一、未來的世界首都上海 128 二、浪漫而優雅的懷舊地景 129 三、共產執政下計畫經濟時期的衰敗 130 四、迅速的都市更新對於都市紋理造成破壞 130 第四節 弔詭的懷舊與現代化都市意象 133 第五章 「消費」上海—豪宅與消費奇觀的文化生產   137 第一節 全球化的「文化生產」 137

(12)

二、房地產開發概況 144 三、住宅的文化生產與風格 146 四、排除性的住宅景觀 157 第三節 奇觀之二:消費奇觀 159 一、外灘空間意涵的變遷 160 二、區域競爭下的新出路—領導上海時尚的消費空間 164 三、外灘十八號的文化生產過程 165 四、文化加持作用下的排除性消費空間 173 第四節 「上海文化」是一門好生意 175 第六章 「活在」上海—跨國菁英的生活風格編織   177 第一節 全球化與上海跨國菁英 177 一、誰是跨國菁英? 178 二、理論化跨國菁英 182 三、上海跨國菁英的特殊性:亞洲及華人世界的新興全球城市 187 第二節 社會網絡與地方鑲嵌 195 一、「階級」與「habitus」的轉變 196 二、既有的與新建的社會關係 201 第三節 消費的風格 210 一、共同的想像:炫耀性消費景觀 210 二、生活在時代的最前端:追求最新與更加速的流行流轉 214 三、另一個極端的共同想像:愈老、愈亂、愈有味道 216 四、從空間的消費過程中認識上海:挪用懷舊與現代上海作為文化資本 221

(13)

二、「我群」:想像的共同體 225 三、含括與排除作用:建立身份、地位與安全感 226 四、美學式與殖民姿態的世界主義態度 226 五、切割出破碎與斷裂,同時,編織起都市整體 227 第七章 結論 230 第一節 懷舊與現代化交織辯證的新興全球城市景觀   232 一、交織辯證的「老上海」與「全球化上海」   232 二、「海派文化」的再生   234 三、「小資品味」的再造 235 四、「拼湊」的都市特質 236 第二節 斷裂城市的裁縫師? 237 一、縫合世界主義空間作為都市整體 237 二、斷裂的城市與斷裂的人生傳記 241 三、三者共謀殖民的世界主義形式 244 引用文獻 247

(14)

圖 1.2 上海 1990-2005 年間進出口商品總額 3 圖 2.1 景觀概念圖 56 圖 2.2 上海跨國菁英生活風格編織圖 57 圖 2.3 分析架構圖 62 圖 2.4 研究流程圖 66 圖 3.1 公共租界與法租界歷次擴張與範圍示意圖 72 圖 3.2 上海租界不同類型住宅的分佈 74 圖 3.3 上海解放之前的棚戶分佈圖 76 圖 3.4 上海生產總值結構變遷圖 87 圖 3.5 全球化下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回應 93 圖 3.6 上海 1995-2005 年間新建各類型建築面積比例 96 圖 3.7 上海的基礎建設與房地產投資資金結構變化 99 圖 5.1 大上海 2006 年下半年每一平方米平均地價圖 146 圖 5.2 上海消費地圖 159 圖 6.1 月租金一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跨國菁英住宅分佈區 195

(15)

表 2.1 受訪消費空間生產與管理者背景資料表 67 表 2.2 受訪跨國菁英背景資料表 67 表 2.3 受訪上海本地菁英背景資料表 69 表 2.4 受訪上海底層勞動者背景資料表 70 表 2.5 受訪上海房地產仲介商背景資料表 70 表 4.1 申博短片主題分析表 118 表 4.2 《Asia Times》報導分析 131

表 4.3 《New York Times》的報導分析 132

表 4.4 《世界建築奇觀:上海都市更新》影片內容分析 133 表 5.1 1995-2004 年間上海各類土地批租使用面積 142 表 5.2 廣告文本價位與區位資料 146 表 5.3 廣告文本分析 148 表 5.4 外灘十八號大事紀       166 表 6.1 在上海工作與居住的境外人士統計 192 表 6.2 Hermes 的日常生活事件 197 表 6.3 Benetton 的日常生活事件 202

(16)

照片 3.2 法租界高度綠化的社區與西式建築景致 76 照片 3.3 曹楊新村 83 照片 3.4 臨沂新村 84 照片 3.5 浦東陸家嘴高樓群 89 照片 3.6 上海街頭標語 99 照片 4.1 《不可能的任務Ⅲ》的海報 111 照片 4.2 登載《Asia Times》雜誌封面的上海外灘照片 129 照片 5.1 泰晤士小鎮的廣告 151 照片 5.2 證大家園的廣告 151 照片 5.3 中國園林養生別墅 156 照片 5.4 白金瀚宮的廣告      157 照片 5.5 綠洲千島的廣告      157 照片 5.6 當前的外灘十八號外觀      166 照片 5.7 Bund18 大廳的紅色水晶吊燈      171 照片 6.1 豪宅社區的底層百姓 209 照片 6.2 新天地的夜景      217 照片 6.3 古北的古董家具店      218 照片 6.4 Chopard 君的書                    219 照片 6.5 Hermes 的居家周遭                    228

(17)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科技與交通技術的日新月異,可見與不可見的全球流動愈加穿梭 不息,而多重而複雜的流動交錯所在,就形成與世界緊密聯繫的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的存在已經不是新鮮事,紐約、倫敦與東京早已具備為世界所公 認的全球城市位階,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全球資本為尋求進一步積累的 不斷向外擴張,以及國際情勢的改變,新時代的國際分工已然成形,開發 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迅速蓬勃,新一代的全球城市正在誕生。而上海,正是 當中極為璀璨亮眼的明珠。 一、上海在新興全球城市中的重要性與代表性

Rodriguez and Feagin (1986) 提出從世界系統內部的專殊化來看待世 界城市興起的觀點,他們透過具有歷史深度的分析後,指出世界城市形構 的動態過程中,涉及的其實是特定經濟活動類型的空間集中,也就是都市 專殊化的歷程。包括從荷蘭霸權時期的阿姆斯特丹與萊頓,英國霸權時期 的 倫 敦 與 曼 徹 斯 特 , 到 美 國 霸 權 時 期 的 紐 約 與 休 士 頓 (Rodriguez and Feagin, 1986)。透過 Rodriguez and Feagin 的歷史性分析除了說明都市發展 的型態必須安置在全球勞力分工體系當中來看之外,也說明著無論在哪一 個歷史階段,國家具有的強權地位,必然會透過特定世界或是全球城市的 特定功能來支配與展現其地位。全球經濟霸權的盟主地位歷經多次轉折, 從荷蘭、英國,到二十世紀的美國,那麼,誰可能是下一個承接者?若從 崛起與發展速度之快,以及生產及消費在全球所佔地未來看,中國毫無疑 問是第一候選人。

(18)

標題就是:隨著中國與印度的崛起,權力的平衡將轉移到東方 (The balance of power will shift to the East as China and India evolve),該文指出,中國與 印 度 的 經 濟 對 於 未 來 全 球 經 濟 的 影 響 將 如 同 十 九 世 紀 崛 起 的 美 國 一 般 (Engardio, 2005)。另外,2007 年 7 月出刊的《商業週刊》中有一篇文章, 標題為〈WHO WILL RULE THE 21ST CENTURY?〉,文章當中指出依照當前 的經濟成長速度,中國將在 2045 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的經濟新霸主。此 外,關於中國經濟體的相關著作與報導 (Engardio, 2006; Lam, 2006),更是 當前學術、期刊雜誌與出版界的重要顯學,這一切都說明著在全球經濟板 塊移動的動態過程中,中國正逐漸佔有一席之地,而且是極有可能在這一 個世紀取代美國霸權地位的國家。而上海,做為中國對外展示經濟改革與 掌控全球經濟決心的展示櫥窗,從 1992 年以來的迅速發展與變臉計畫,正 是為了朝向成為足以代表中國經濟實力的全球城市邁進。正如同〈A New World Economy〉一文當中所言,只要到了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除了有令 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玻璃與金屬外觀外,內部所展示上海未來的城市樣貌: 包括雄偉的交通建設、新工業園區、新地鐵路線、機場跑道,就可以看見 中國脫胎換骨的決心 (Engardio, 2005; Engardio, 2006)。因此,順著全球經 濟板塊朝向東方,特別是中國的移轉,輔以根據世界與全球城市發展的歷 史性軌跡來看,我們可以推知,上海即將成為新興全球城市當中相當重要 的代表性城市。 二、上海的快速崛起

(19)

上海從 90 年代以來的迅速起飛已經受到全球的關注。近代以來,東 京被視為亞洲區最為重要的全球城市,不過,這樣的情況在亞洲開始出現 了變化。在 2001 年《Financial Times》針對北美洲、歐洲與日本 8,000 家 公司所進行的調查顯示,當中有 35%的企業會繼續把他們的企業總部設在 香港,有 30%會設在上海,只有 9%會設在東京 (Financial Times, 2001), 這一點充分說明上海的重要性正在提升當中。再從上海 1990-2005 年間吸 收外資金額 (圖 1.1) 以及進出口商品總額 (圖 1.2) 的節節升高上,可以看 到上海的經濟發展可謂日新月異。而大批湧入的境外資金,當然對於上海 的都市景觀造成極大衝擊,這一點,可以從上海近十幾年來的土地批租面 積之大 (圖 1.3) 看出端倪。這些土地批租後的土地在上海各區政府與外資 的開發合作計畫下,發生了大規模的空間重整與社會階層化過程。此外, 根據上海政府的官方統計,至 2005 年底已有一百四十多家跨國企業總部設 於上海,世界五百強企業,也有三百家以上進駐上海,由此可知上海在全 球流動當中已經成為相當重要的節點。上海從 1992 年來的積極開放政策, 與全球產生密切互動,來自各國的金流、資訊流與人流對於上海造成的衝 擊,除了是在經濟發展與都市景觀上,社會與文化當然也產生極大變化。 尤其面對一個當代全球化文化的影響無遠弗屆的年代,全球城市中地方與 資 料來源 :(上 海市統 計局 , 2000-2006) 圖 1.2 上海 1990-2005 年間進出口商 品總額 0 20 4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0 400 800 12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資 料來源 :(上 海市統 計局 , 2000-2006) 圖 1.1 上海 1990-2005 年間吸收外資 金額

(20)

索,也受到社會與文化 研究學界的廣泛重視。 而上海正是新時代發展 最為迅速的新興全球城 市,作為研究分析的對 象 有 其 代 表 性 與 重 要 性。 事實上,上海與世界的接軌並不是頭一回,而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 進入世界資本循環的城市,早在 1843 年就成為中國與世界接軌的重要節 點,並生產「租界」空間作為通往全球的重要窗口,西方重商主義進入這 個半殖民的城市中,使得上海在 1936 年成為世界第七大城市,當時亞洲沒 有任何一個城市能與之媲美 (Yusuf and Wi, 2002)。後來在中國共產黨統治 下進入社會主義階段,1992 年之後,又在國家開放政策下轉向市場經濟, 發展具有中國特徵的資本主義經濟。歷史疊層如此豐富,政治與經濟制度 又幾經重大變更,令人不禁不同好奇,這些複雜的變動如何反映在當代上 海的都市景觀當中?特別是在文化策略成為當代全球城市發展的重要發展 辦法,促使社會文化與經濟的連結更為緊密的情況下,這些景觀風貌的迅 速變遷,意味著都市日常生活場景歷經以及進行著如何的空間與社會轉型 過程?就在許多人不斷讚嘆著上海經濟的進步與繁榮,訴說它朝向全球城 市過程中創造出的無數驚嘆號,憧憬著它做為東亞區域金融中心的美好未 來時,本研究關心的是:全球化上海與全球辯證下急速轉變的社會與生活 文化景觀。 0 2000 4000 6000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資 料來源 :(上 海市統 計局 , 2000-2006) 圖 1.3 上海 1990-2005 年間土地批租面積

(21)

曾有過殖民經驗而且正努力朝向成為全球城市的都市,它們的生活與景觀 故事有何特殊之處。然而,Sassen 等人從 90 年代初期開始積極探討的「全 球化」與「全球城市」理論,以及 Harvey 提出的資本主義城市大論述,這 些具有經濟化約傾向的大話 (narratives),都無法回答我對這個城市初步的 好奇,或者說,如果只從國際經濟板塊的重新分工、城市產業特質,以及 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切入,無法看到這些非長期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在 積累機制出現重大轉變的同時,城市社會與文化的衝擊究竟為何。為了尋 求初步的解答,以及找到以上海作為研究對象的正當性,以下,首先對於 上海的特殊性進行初步的探索,說明本研究以上海作為研究對象的重要意 義,並釐清探索的主軸,然後再進一步經由文獻回顧,提出我的理論發問 以及更為明確的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區的設定 一、為什麼是上海? 「 如 果 說 近 代 上 海 的 文 化 像 一 棵 經 過 嫁 接 的 樹 , 那 麼 這 棵 樹 雖 然 在 中 國 的 土 壤 裏 紮 根 , 卻 是 在 太 平 洋 上 不 斷 飄 來 的 「 歐 風 美 雨」的浸潤中生長起來。」(唐繼無和于醒民, 2003) 1. 歷史上的似曾相識:從世界城市到全球城市 1842 年中國清朝政府與大英帝國簽下了南京條約,這只合約敲開世 界通往上海的大門。自此到 1949 年,一百年的歲月當中,上海,相對於整 個中國而言,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入侵下一塊變了形的飛地 (enclave)。這裡

(22)

促使上海最終成為一塊與中國其他地區發展完全脫節的「飛地」?稱之為 「飛地」,是因為無論在社會結構、空間秩序或景觀呈現上,上海已經完全 不在中國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掌控下,以及原來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當中。 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回歸租界的出現以及其存在必要性來掌握。原 本只是簽約作為通商口岸的上海,在大英帝國的領事選定外灘一帶作為外 人居留地,並與地方官員簽下另一紙租約之後,從 1845 年起,「租界空間」 成為上海的代言人。往後,「美租界」(1848) 與「法租界」(1849) 相繼闢 設,正是這一紙又一紙的租界合約,將上海帶入長達百年的半殖民歷史軌 跡當中。 這樣的上海,不只是中國境內的特例,也是舉世無雙。在殖民的過程 中,列強積極打造租界成為母國文明在東方實踐的「新天地」,因此,不同 租界區,便呈現出截然不然的異國風情。比如說,英租界區的外灘一帶, 1920 年代由當時在英國本土極為流行的「新古典風格」造型掌控天際線, 後來 1930 年代之後,隨著美國在國際勢力足以與英國相抗衡之時,代表著 美國現代主義風格的大樓開始出現於英美租界合併而成的公共租界中。這 意味著,除了倫敦,紐約的身影也映照於上海。同時,象徵著資本主義現 代性城市生活的摩天大樓、百貨公司與豪華公寓,也成為打造公共租界最 重要的裝飾藝術,穿著打扮與英美同步流行的男男女女,遊走當中宛如置 身西方世界大城。不過,到了法租界區,展現的又是不同的世界城市氛圍。 進 入 法 租 界 區 , 道 路 兩 側 種 滿 梧 桐 樹 的 霞 飛 路 (今 淮 海 路 ) 是 最 重 要 幹 道,相較於公共租界區喧嘩的商業文明,法租界展現的是一種甜美寧靜的 氛圍,沒有摩天大樓與大建築,只有精緻的「市郊」建築靜靜地佇立街頭, 浪 漫 的 法 國 情 調 , 緩 慢 地 從 兩 側 的 酒 吧 與 咖 啡 館 中 宣 洩 而 出 ( 李 歐 梵 ,

(23)

奇。 但,這還說明不了租界空間的必要性究竟從何而起?對於覬覦著中國 廣大內需市場與豐富資源的西方列強而言,位居於長江出海口的上海是想 當然爾的重要根據地,而要以這裡為根基,需要的不只是進出港口的權力, 還包括透過全新的都市空間生產,引入與資本主義世界同步的生活與文化 空間,這是便於國際化流通與提供經商外僑長期據守的重要步驟。換言之, 租界空間的生產對於上海成為「世界城市」至為關鍵,唯有依殖民母國的 城市為模仿對象,將倫敦、巴黎與紐約的氛圍複製到上海租界來,打造具 備當時「現代化」的景觀、設備 — 從城市交通、建築與植物,到穿著、 飲食與娛樂,並由殖民母國與經商僑民共同來掌控租界中的制度與秩序, 才能顯示西方列強在此的高度自主,才能免於資本主義的市場運作受限於 封建制度的冥頑不靈,才能展示西方文明的優越與先進,才能配備便於與 世界經商貿易的現代化設施,才能讓飄洋過海來到上海經商與工作的殖民 者有熟悉且舒適的生活環境,當然,也才能穩固列強殖民上海、掠取中國 資源的根基。景觀,因此絕對是辨識上海作為世界城市的重要方式。而新 都市場景、氛圍與特質的空間創造,成為上海與世界接軌的必要手段。 租界的設立,原本是期盼達成「華洋分居」的目的,但從 1853 年後, 由於中國政治的動盪不安,租界成為紛亂當中的一塊「淨土」,特別是在小 刀會佔據華人聚集的縣城之後,大批華人湧入租界,迅速增加的人口,使 得租界國家得以在歷史偶然創造出的契機下,透過房地產開發與買賣大發 利市,同時上海的城市化景觀迅速擴張。不過,即使是在租界當中,華人 與洋人的居住空間仍屬於高度隔離的狀態。當時的租界建築大致區分為三

(24)

界中,這些多半來自列強上流社會的殖民者,對於被殖民對象 — 華人 — 的態度基本上是鄙夷的,因此,在租界中與華人間存在著壁壘分明的社會 與空間隔離。此外,租界中殖民者的居住也以國家及族裔為基礎呈現分離 狀態,並各自有其社會組織與活動。大致而言,英、美、德、日、葡人多 居住於公共租界,法國與俄國人主要位於法租界。公共租界中的外僑原本 以英國人居多,但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不同國家的外僑數目亦隨之波動。 特別是在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結束之後,日資企業大舉入駐,日僑數量隨 之大增,在公共租界中,大致可以蘇州河為界,蘇州河以北 (今虹口一帶) 多為後來進駐的日僑所開發,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美法等僑 民因國家介入戰事紛紛回國,日本躍居上海第一大外僑國,將大量日本景 觀與文化引入,使得虹口有了「小東京」的封號 (熊月之, 2003b)。 上海的繁華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劃下休止符,日本及西方僑民為 躲避戰事大舉遷移回國,到 1949 年底,居住於租界中的僑民總數從 1942 年的十五萬人銳減為不到三萬人。至 1943 年,盟約國與中國簽訂結束租界 的協議。一度對世界敞開雙臂的上海,再度深鎖對外大門。中國共產黨以 社會主義體制重新改造上海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為了擺脫對於帝國主義 經濟與制度的依賴,提出徹底改造的口號,一來重新將上海回歸封閉的世 界,二來使其由消費城市轉型成為生產城市,發展成為服務國內工業的生 產城市。不過,與世界共舞的歷史場景,在四十年後,上海又再度躍上昔 日「東方巴黎」的舞台。 時間來到 1978 年,中國共產黨宣布經濟改革政策,開放東南沿海幾 個經濟特區,作為邁向市場化經濟的牛刀小試。到了 1992 年,在鄧小平一

(25)

一回,國家與城市政府化被動為主動,對於外資展現殷殷期盼的姿態,並 透過土地批租與 BOT 方式,大方地向海外的資本主義世界獻出誠意,不斷 釋出善意歡迎他們的到來,並透過區與區之間的激烈競爭,積極向海外, 包括香港與台灣的開發資本頻頻招手 (T. Zhang, 2005)。又再一次地,與世 界接軌的必要手段,同樣是打造具備全球化機能與景觀的都市空間,浦東 新區開發計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自此,浦東陸家嘴地區的辦公 與住宅摩天大樓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竄出水平線,如果細看浦東新區的天際 線,幾乎每天都可以有新發現,執政者企圖透過向上攀升的天際線表達改 革決心的意圖明顯。另外,浦東宏偉的國際機場與最新交通設施 — 磁浮 列車,也都是宣傳全球化上海功能及意象的重要建設。這個全球城市的展 示櫥窗縱使不是在一夕之間,也是在很短時間內俯瞰世界。同樣地,浦東 空間的打造,有其異國的仿造對象,只是這一次的範型不是特定哪一國, 而是紐約、香港、東京、新加坡等等全球城市明星的綜合體,由英國、義 大利、日本與法國等跨國專家組成規劃團隊,借用他們的國際高知名度與 豐富的全球城市經驗 (黃宗儀, 2004),共同為浦東量身打造全新地景。而 就在浦東執行變臉計畫的同時,浦西舊城的老舊里弄建築也飛快消失,取 而代之的同樣是西方的摩天巨塔,改造速度雖不及原來荒蕪的浦東,但歷 經數十萬接著數十萬的舊城人口動遷到高層建築的完工,上海舊城的更新 速度已經是世界第一。只是,當代全球城市的生產,單靠全球城市象徵 — 高層辦公建築與豪宅 — 的全新空間創造,是不足的,要能展現特定全球 城市的風格,還需同時藉助地方特性 (locality) 與歷史 (包亞明, 2001; 黃 宗儀, 2004)。因此,浦西空間的鍛造另有要務,除了大舉推平與翻新,還 得要保留住部分原始風貌的元素。而在這當中連結舊與新的,就是今日上

(26)

這樣的懷舊論述對於上海都市空間的打造,具有如何具體的影響力? 最明顯的就是浦西老舊殖民地區眾多懷舊酒吧、餐廳與精品店的出現。原 本在前一殖民時期作為英美殖民統治資本主義象徵的外灘建築,如今成為 上海最為高檔的消費場所之一,包括世界知名品牌亞曼尼,在外灘三號的 老建築中開起金碧輝煌的旗艦店,外灘十八號也在跨國資本與團隊的介入 下,成為國際時裝精品旗艦、精緻料理,以及高級酒吧的所在地。老舊建 築的再利用,成為懷舊論述在空間實踐上的重要物質基礎。而可以挪用的 對象,除了原本就獨具意義的象徵性建築之外,諸如外灘、瑞金賓館、法 式洋樓等等,其他就算是原本作為一般華人日常生活居住使用的弄堂,也 在部分地區得以保留,並在資本介入下加工重生。這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 上海「新天地」,原本老舊的石庫門建築,在瑞安集團的精心規劃與打造, 並引入以及來自跨界與跨國資本紛紛進駐後,成為餐飲、購物與健身等休 閒娛樂業聚集的高級消費區。此外,在藝術家陳逸飛、登昆豔等人的帶頭 下,許多自詡為上海蘇活的藝術街區紛紛成立,將租界時期作為生產空間 的老舊倉庫或廠房改造為藝術工作室,如泰康街的田子坊以及蘇州河畔的 藝術倉庫,這些地方都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上海的時尚指標。就這樣,這股 懷舊旋風隨著資本的引入,快速席捲浦西都市地區,濃烈的懷舊氛圍,讓 租界時期的「異國風情」,成為當下上海的「在地風味」。上海曾有的那一 段獨特半殖民歷史,及其所遺留下來的建築與街道,在當代,透過殖民空 間商品化的過程,將全球城市與半世紀前的世界城市重新連結,也建立起 上海獨特的「靈韻」(aura)。而這種地方獨特性文化資本的創造,正是打 造當代全球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實踐守則。 同樣伴隨全球資本而來的,還有所有全球城市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

(27)

國際經驗的專業經理人,做為資本、知識、意識型態、科技、金融等等多 重全球流動的代理人,經常流動於不同的全球城市之間。這一群全球城市 重要行動主體與城市的連結,不只是在生產,同時也在消費的面向上,如 同 Sassen 所言,全球城市的空間打造過程中,早就將跨國菁英對於都市空 間的所需,內化於空間生產邏輯當中 (Sassen, 1991)。這一點,再一次與租 界時期相呼應。因此,社會與空間的高度隔離,同樣反映在當前上海的都 市空間結構當中。跨國菁英在日常生活中的游移路徑,都與一般上海居民 或民工落於不同的城市角落。只是,從前租界當中的「華洋分居」,而今成 為「華洋雜處」的局面,這個雜處並不是跨國菁英與在地居民的充分融合, 而是來自香港與台灣的華人菁英,因為種種的歷史偶然,提早進入全球的 經濟運作軌道,這些具備專業經理知識,同時具有文化與語言優勢的華人 菁英,成為上海跨國菁英中相當重要而且佔多數的組成。這些來自不同國 家以及擁有不同生活品味的菁英,依其所好選擇不同的居住地點,根據房 地 產 仲 介 業 者 指 出1, 雖 然 還 可 以 看 出 以 國 家 為 單 位 聚 集 於 特 定 地 區 的 趨 勢,如台灣與香港菁英移民大量聚集於古北區2,但絕大多數,是以其生活 品 味 為 區 隔 (distinction), 分 別 選 擇 靠 近 市 區 夜 生活 娛 樂 及 文 化 創 意 活 動 場所與工作地點的酒店式公寓,偏向郊區生活機能完備的國際社區。而開 發商也懂得創造不同品味環境,提供不同居住風格的選擇,比如是法式浪 漫風格的裝潢,或是揉合中國傳統庭園景致的花園設計等方式,訴諸傳統 住宅機能 (如教育、交通等) 之外的訴求,吸引這一群群除了追求經濟資 1 由於無法取 得跨國菁 英 分佈於上 海 各區的人 數、國籍 等各 項資料,所 以透過訪 談 專 與 境外人士 交 涉的資深 房 地產仲介 , 依其經驗 描 述不同國 家 的菁英在 上 海的大致 分 佈。 2 台灣與香港 居民大量 聚 集於古北 區 ,與此地 乃 為上海最 早 劃定的「 境 外人士居 住 區 」 有關,儘 管 對於境外 人 士的居住 規 定現已取 消,但由於 香 港與台灣 上 較早前進 上 海,此 地 已 經 聚 集 營 造 出 類 似 台 灣 與 香 港 菁 英 原 居 地 的 生 活 環 境 , 如 台 式 與 港 式 飲 食 文 化 ,

(28)

透過上面的回顧性分析,可以看到上海從十九世紀的世界城市,發展 到了二十乃至於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城市,從空間生產、社會空間區隔的機 制,以及空間形式的打造所依循的法則,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換言之, 新的全球城市都市論已經誕生。不過,儘管有這麼多的改變,卻不代表新 與舊之間的斷然二分,而是有更多的相互牽扯與辯證。許多的似曾相識, 許多的「同又不同」正在不斷再生當中。 2. 租界時期的「遺產」:「上只角」與「下只角」 談到新與舊的牽扯,不禁讓人聯想到兩個貫穿中國近代一百多年的名 詞:「上只角」與「下只角」,這兩個詞從租界時期出現,至今,是上海人 仍經常掛在嘴邊的日常用語,名詞的內涵關係到都市的空間結構與秩序, 也意味著社會階層與地位的差異。從世界城市,到社會主義城市,再到全 球 城 市 的 過 程 中 , 經 濟 改 革 時 期 的 上 海 究 竟 有 無 一 個 全 新 的 空 間 秩 序 出 現?如果這樣的問題是針對一個長期以來資本主義發達的全球城市,或許 答案是否定的,但是當對象是上海這樣一個從社會主義轉向市場經濟的特 殊城市時,答案則是絕對的肯定,因為就在社會主義的轉型過程中,原來 城市的社會空間型態已經完全變樣。毫無疑問地,中國的後社會主義時代 來臨和全球變遷具有密切關連,包括資本主義國家中生產模式與積累機制 的改變,交通科技的大幅提昇促使資本與跨國企業的全球化速度和範圍的 不 斷 擴 大 , 以 及 凱 因 斯 積 累 機 制 產 生 危 機 新 自 由 主 義 意 識 型 態 的 風 行 等 等,這些全球變遷都對於中國的經濟與都市轉型產生極大衝擊 (Ma and Wu, 2005)。

(29)

(Wang and Murie, 2000)。先從上海的空間結構來看,如同前一段所述,早 在租界其實開始,太平天國與小刀會之亂為租界區帶來大批華人開始,上 海租界區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專業房地產市場 (郭奇正, 2004),區內的公共 建設與環境規劃不斷改進,如輕軌電車的建設就是一大創新。從此,上海 的都市空間分化愈來愈趨於明顯,公共租界與法租界區成為一般人口中的 「上只角」,界外區域則為生活環境較差的「下只角」,如果以今日上海的 空 間 分 佈 來 說 , 上 只 角 大 約 是 以 現 在 的 南 京 路 (公 共 租 界 區 ) 和 淮 海 路 (法國租界區) 為中心形成的豪華西區,東北的楊樹浦、北面的普陀、閘北 則都是蘇北人、難民居住區以及工業區,以及後來形成貧窮的東區則都屬 於「下只角」,兩角之間大致是以蘇州河為界 (Pan, 2005)。由此可知,上 海「地傾西南」的發展狀況,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與過程,但令人不解的 是,這樣的空間分化及其所代表的社會階層分化,何以並未在 1949 年之後 的社會主義改革階段消失殆盡,而讓這樣的用語延續地存在於上海人的日 常生活當中? 再對照當前的上海空間發展,上海的房地產市場儘管略有變化,但根 據 Wu (2006) 的研究發現,楊浦、閘北和普陀等工業區,相較於徐匯、靜 安與盧灣等區,兩者之間的居住環境仍存在強烈對比,這一點充分反映於 房地產價值的差異上,換言之,前社會主義階段的遺產 — 上只角與下只 角之間 — 不只是存在於一般人的心靈概念,而是具體地存在於人民的日 常生活當中,或許指涉的詳細區位有所變化,但大致圖像卻無兩樣。顯然, 改 革 開 放 後 的 住 房 商 品 化 , 讓 都 市 空 間 分 化 與 社 會 階 層 化 再 一 次 浮 上 台 面,而且是依照著都市的舊紋理發生。Wu 認為這是因為社會主義轉型不

(30)

屋環境不好,但普遍存在相當的優越感,這樣的驕傲來自居住於一個環境 品質較為高檔的區域中 (Pan, 2005)。換言之,這種以地域認同為核心的歷 史想像與社會現實,在社會主義的改革階段中未曾消失於上海人的記憶當 中,甚至在進入改革開放後,成為地方居民、政府官員與房地產代理人的 策略性工具,作為定位別人與自我在社會關係網中位置的重要指標 (Pan, 2005)。世世代代居住於「上只角」的上海人身為「都市人」的驕傲,從始 至終未曾消失。「上只角」與「下只角」空間秩序的未曾轉移,究竟只是一 種歷史偶然?是一種社會主義轉型不完全?還是還有其他意涵? 在回應空間秩序的問題之前,有必要先看一看上海在此一過程中的社 會分化過程。儘管空間分化是依照著都市舊紋理的進行,從分佈上來看變 化不大,但在住屋商品化的過程當中,上海的社會階層化其實是歷經極大 規模的轉變過程,在社會主義階段,由於市場的消失,配給與勞工的住房 通常都與工作地點相結合,除非是享有政治上特權者,可以享有較佳的生 活環境 (居住於上只角地區),否則,社會分區都是以土地使用做劃分,而 非是以經濟差異為基礎的社會分化。然而,就從政府 1988 年宣布土地制度 改變,將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促使都市進入再開發與商品化開始, 土地使用的決策成為地方權力與稅收的重要來源 (T. Zhang, 2005),因此上 海各區政府之間展開激烈的競爭態勢,與跨國資本攜手合作,展開強制動 遷改造舊區。而正是這樣的競爭成為激化社會空間取代過程的最大推手。 其必然結果是人口的大幅牽動,社會階層分化亦同時發生。原來為自己居 住於「上只角」而感到驕傲的上海居民,為了迎合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與都 市再開發的必要,必須被迫遷移到他們一向鄙夷的「下只角」地區。而取 代他們入主上只角的,是一批批來自境外的專業菁英。空間與社會分化的

(31)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上海的中心地區迅速國際化、移 民化,與此同時,大量「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卻不得不動遷到了城市的邊 緣地帶。這樣的大規模遷移,舉世無雙,然而過程中,除了少數上訪北京 或是決意堅守家園抗爭的拆遷移民外,絕大多數人都選擇把辛酸與委屈往 肚裡吞,為了「城市發展的硬道理」,默默收拾起代代相傳的「上只角」記 憶,為生活的下一步做打算。而這除了是有中國政府高壓集權統治作為後 盾外,文化霸權統領所需的社會與文化控制,是必不可缺的過程。 3.全球化上海的神話:現代化與懷舊組成的雙重鏡像 除卻全新發展的浦東新區之外,以「上只角」作為 92 年之後的再開 發核心,究竟只是地方政府或是普羅大眾「心智意象」(mental images) 的 實現,還是吸引跨國資本與跨國菁英必須的手段?從 1988 年第一塊批租土 地從盧灣區 (舊法殖民區) 開始,不難想像「懷舊風情」與批租賣點的關 連性。租界時期的「新」,已經成為當代的「舊」,但這樣的「舊」,未如租 界時期的「舊」一般,於空間再生產的過程中被完全推平與抹去,而是做 了選擇性保留,將他們抽離原來的脈絡,賦予不同的意義,重新雕琢與再 生。為了張顯城市的特殊性,「懷舊」的操作及殖民歷史的美化是吸引跨國 (人、金) 潮流的重要手段,這個現象不是上海所獨有,這種一面向外尋求 全球城市範型,一面向內挪用地方歷史與全球相連結的「雙面鏡像」,已經 是當代全球城市打造的共通法則 (黃宗儀, 2005)。然而上海的「懷舊」還 是特別的。因為她不只是透過鄉愁來創造文化資本,而是極端片斷與扭曲 的挪用與重組城市特殊的歷史與記憶 (Abbas, 2000)。上海懷舊懷的是「上 只角」美好的舊,這是一種去脈絡而且片段化挪用的歷史記憶,公園門口

(32)

浪漫與美景。對內,這無異是透過集體記憶的創造,進行文化與社會控制 的工程,藉由「快速倒轉到過去」(Fast Forward to the Past) 的方式,將當 下與老上海直接連結,借用過去成為當前亟欲追尋的未來 (Abbas, 2000), 同時,透過重提與懷想上海曾有的風光,強調這樣的榮景與世界主義到來 間的密不可分,而為了一個更為美好的將來,政府必須放棄社會主義照顧 人 民 承 諾 而 改 走 市 場 經 濟 的 操 作 手 段 , 似 乎 都 可 以 被 正 當 化 了 (黃 宗 儀 , 2005)。儘管骨子裡,這樣的懷舊其實是為了迎合少數地方菁英對於國際化 世界的期待,或者以 Harvey 的語言來說,這是企圖透過都市集體意識的創 造,以服務都市資本的流動 (Harvey, 2005),與此同時,全球化被合理化 為一個不得不然的經濟命令。而對外,這種懷舊氛圍的打造,塑造具有地 方特定性的上海意象,靈韻從此誕生,無論這樣的地方殊性的真偽,這是 一 種 將 上 海 推 向 東 亞 商 業 中 心 的 策 略 性 手 段 。 在 一 個 全 球 城 市 競 爭 的 年 代,「懷舊上海」確實是上海吸引外資與跨國菁英人才的優勢之一。 編織當代上海新景觀的符碼除了「懷舊」之外,與國際同步的現代化 想像也是關鍵組成,比如說,浦東驚人的摩天大樓,或是東方海外房產集 團的房地產命名,「東方巴黎」、「東方曼哈頓」等,都以西方進步資本主義 城市作為影射的想像,以打造和國際同步接軌的空間。當前的上海城市景 觀與文化創造,正同時朝向「懷舊」與「現代化」雙軌並進。這樣的「舊」 是片斷而扭曲的地方歷史,非一般大眾日常生活的舊,而是討好特定階級 品味的商品化下的「舊」,是做為菁英階級的消費對象,透過消費手段來認 識地方的「舊」。縱使懷舊成為全球城市打造的共通手法,但上海特殊的歷 史與制度,為合理化迎向全球資本過程中的種種不平等,使之對於「懷舊」 的操弄更勝於西方資本主義城市。正當西方的舊工業地景成為都市消費奇

(33)

透過「懷舊論述」操作來塑造地方特質並吸引外資的手法,已經成為一個 新時代全球城市發展的先驅與典範。 從世界城市到全球城市,儘管有著許多的似曾相識,但無論從社會區 隔及空間與景觀生產的機制上,都已經大不相同,這說明了上海的新都市 論已經發生。因此,令人好奇的是:面對一個城市景觀的鉅變,以及文化 全球化無遠弗屆的力量不斷衝擊下,而城市本身的本質也在回應過程中產 生變化的上海,本研究意圖進一步探索的是:再度與全球化的力量遭逢下, 上海城市的日常生活景觀究竟出現了什麼變化?這樣的轉變,與城市舊紋 理如何相互辯證?而城市中的行動主體,如何參與這社會與文化再生產的 過程?從這樣的問題意識出發,以下關於上海新都市論的分析中,「新」與 「舊」,將是貫穿本研究最重要的分析主軸。 二、當代的中國城市研究 隨著中國都市在 1970 年代中期經濟改革開放後的蓬勃發展,人文與 社會科學對於中國城市的相關研究也在 1980 年代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累積 (Ma, 2006)。整體而言,關於中國城市的研究大致可以分成三個不同面向 的切入。首先是關於大尺度地探索中國都市成長的邏輯,包括中國都市化 與全球化的關連,市場經濟轉向以來都市歷經如何的轉型,國家與市場在 其中扮演如何的角色,及其之間複雜多元的關係變化特徵為何 (Han, 2000; Zhang, 2003),特別是中國黨政一家的本質,及其對於城市政治與景觀深切 的影響力,都成為探討中國城市轉型相當重要的一環。對於從事都市研究 的學者而言,相較於西方以民主為基礎的資本主義,中國的市場經濟轉向

(34)

當前上海都市發展的政治脈絡;同時,這樣的經驗也不同於 1980 年代末期 瓦解的前社會主義國家,因為東歐等國家的經濟轉型都是建立在政治結構 的崩解之下,而中國的政治環境卻始終穩如泰山 (Ma, 2002)。既然中國的 都市成長代表的是一種與西方經驗截然不同的獨特模式,既有的理論文獻 均無法拿來套用於中國的特殊經驗,因此,中國有別於西方的政治背景與 積累機制究竟如何展現於都市化特徵上,以及都市化在當代中國政治與經 濟 發 展 上 扮 演 如 何 的 重 要 地 位 , 成 為 從 事 中 國 研 究 者 的 重 要 關 懷 核 心 (Batisse, Brun, and Renard, 2006; Cartier, 2005; Wu and Ma, 2005)。

其次是探索都市空間本身的經濟再結構與都市空間發展議題,包括中 國都市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轉型與發展,產業對於都市景觀造成的衝擊 (Yin, Shen, and Zhao, 2005),以及後改革時代下的都市房地產市場產生如何的變 化 (Ma, 2002)。 同 時 , 隨 著 都 市 從 社 會 主 義 計 畫 經 濟 朝 向 市 場 經 濟 的 轉 型,都市出現許多重要的新行動者作為制度轉化的代理人,如房地產開發 商、國內外廠商、地方政府等,他們之間的合作與互動關係是驅動中國都 市 發 展 的 重 要 力 量 , 大 幅 改 造 了 當 代 中 國 的 都 市 景 觀 (Jiang, Chen, and Isaac, 1998) , 並 進 一 步 促 使 社 會 空 間 階 層 化 的 現 象 產 生 (Wu, 2002a, , 2002b)。此外,隨著都市經濟再結構及住屋商品化催化而成的空間再結構 過程,也是探索的重點所在 (Wu, 2006a; T. W. Zhang, 2005)。特別是與此 同時,都市居民在住屋商品化帶來的都市更新過程中,出現大幅度的社會 空間重整,在商品化的社會主義租賃制度下,住民、開發商與政府代理人 三者間角力下產生社會空間的再分佈過程 (Wu, 2004a)。而在中國全球化 與都市化的過程中,伴隨外資大量流入的同時,都市景觀的打造與規劃, 也經常掌握在外國團隊的手中,如 Olds (1997) 提出的「全球知識團隊」,

(35)

最後一脈的研究鎖定於都市社會的建構過程。這一脈的文獻雖然起步 較晚,但近來發展與累積的速度極為迅速,說明中國都市研究正從鉅觀的 政治經濟視角,逐漸拓廣到社會與文化變遷的領域 (Ma, 2006)。在這個領 域當中,舉凡城市中的健康、親屬關係、女性、移民、社區,以及消費和 大眾文化議題,都開始受到關注 (Smart and Zhang, 2006)。其中遷移研究 的成果頗為豐碩。都市社會與文化研究之所以開始將焦點轉移到都市人口 的身上,其實與經濟全球化的關係重大,因為經濟改革下都市興起,創造 大量就業良機,促成中國內部更為廣泛而迅速的人口流動現象,尤其是城 鄉之間大規模的人口移動,人數已經高達百萬以上,所以包括移民社群如 何重構社會與國家的關係 (Smart and Zhang, 2006),大規模人口遷移對於 都 市 社 會 與 經 濟 紋 理 產 生 的 衝 擊 , 他 們 在 都 市 中 的 生 活 受 到 如 何 的 影 響 (Huang, 2005; Wu, 2005),都市移民社群在都市化過程中扮演著如何關鍵而 重要的角色 (L. Zhang, 2005),移民的日常生活經驗以及新主體的形構經驗 (Smart and Zhang, 2006)等等,以上種種都成為遷移研究的重點所在。不 過,關於都市新移民或都市人口的研究當中,焦點幾乎清一色地鎖定於城 鄉移民及拆遷移民身上,對於境外移民的著墨相當有限。另外,還有少部 分研究開始關注到從市場經濟與商品化的轉向後,都市居民日常生活所出 現 的 巨 幅 改 變 , Davis (2000) 稱 之 為 消 費 者 革 命 (consumer revolution)(Davis, 2000),研究關注的層次包括城市居民新興的消費文化與 特徵 (Gamble, 2003),以及大眾媒體的興起對於日常生活以及新文化認同 形塑的影響 (Davis, 2000)。 整 體 而 言 , 隨 著 中 國 都 市 研 究 中 人 文 化 與 主 體 化 都 市 轉 型 的 呼 聲 不

(36)

下,關於中國城市的社會建構與人文敘事過程的研究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 視 (Lin and Wei, 2002),因此,許多學者都紛紛主張,在都市研究中加入 社會與人類學式的研究取徑為當前要務。雖然本研究上文的第三脈研究回 顧當中,有一部分即來自於人類學取徑的作品,但相較於當前大量的中國 都市研究作品,畢竟還是屬於極少數。此外,中國都市地理過去數十年來 的發展,一直停留於經驗研究與地方性研究的取向,Ma (2002) 就指出, 儘管當代中國都市研究數量豐碩,但卻極少學者進行理論性分析,特別未 能把城市作為一個具體的空間、經濟、社會與政治實體來加以分析,包括 國家與城市,及城市的歷史與當代之間的關係,都需要更為清晰的經驗研 究,但必須以較高程度的概括與抽象程度來詮釋 (Ma, 2006)。事實上,近 幾年來,由於中國都市經濟的迅速起飛,全球化的力量蓬勃發展,因而引 來許多來自國外或是留學歸國學者的注意,帶來西方的理論與研究方法, 使得中國都市地理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刺激。但在與西方都市經驗 下的理論對話過程中,許多研究經常只是把中國城市做為西方理論效度的 測試場所。換言之,西方都市理論的限制與適應性之檢討,以及中國都市 理論的重新概念化與重新建構工作都有待加強 (Ma, 2002)。在此中國研究 潮流當中,以都市社會與文化建構為研究對象進行人類學式研究是當前急 需更多研究關注的部分,本研究企圖在此中國城市的潮流當中,補足這仍 大有遺缺的一角,一方面輔以人類學式的研究取徑,關注全球化上海的景 觀變遷與社會文化變遷的相關性,另一方面建立適用於分析上海的都市理 論架構。

(37)

一、從城市客體到行動主體:全球城市的理論轉向 要把全球城市的故事說清楚,得先從全球城市研究起步時的環境背景 交代清楚。回到 1980 年代的雷根與柴契爾主政時期,當時英美世界進入激 進的新自由政治經濟與新保守政治文化階段,加上蘇維埃帝國在 80 年代末 期的垮台,更進一步穩固與合理化這樣的氣氛,並將之帶入 1990 年代。自 此,私有化、去調節、公私部門的合夥、福利國家的撤退、政府權力的裁 減等等,成為台面上提倡企業自由化精神不得不然的詞彙。同時,這樣的 意 識 型 態 透 過 美 國 的 政 治 與 經 濟 權 力 向 外 強 力 輸 出 。 我 們 可 以 從 Peter Dicken 的《Global Shift》這本書 1986 年與 1992 年第二版不同的次標題中 看到這樣的轉向所蘊含的意義:「從動盪世界中的產業變遷」到「經濟活動 的國際化」。事實上,1986 年正是英國城市金融部門去管制的關鍵時刻, 其引發的效應是新的貿易與金融市場快速重組。往後十年,生產性服務業 迅 速 擴 張 , 主 要 都 會 中 心 的 跨 國 企 業 總 部 與 相 關 服 務 業 也 隨 之 快 速 成 長 (Ley and Smith, 1997; Sassen, 1991)。而同時對於 1986 年新自由主義新經 濟空間提出疑問的,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Friedmann,他提出世界城市 假說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主張城市之間出現以倫敦、紐約、東京為 首的階層系統,說明全球經濟活動發生了全球轉型。Friedmann 觀察到全 球城市的特徵在於企業總部與國際金融服務、高階生產性服務業與電信設 施,和其他支持性的社會與物理基礎建設不成比例地集中;之後,全球城 市的概念,在 Sassen (1991) 提出全球城市的假說後進一步推升到分析的極 致,他將全球城市的形構與控管功能在少數城市的集中相連結,並指出其 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極化現象 (Sassen, 1991)。 後來,部分學者開始對於將全球城市視為一個由經濟所啟動的自然發

(38)

(Yeoh and Willis, 2005)。這麼一來,當我們提到全球城市一詞時,大家都 可以聯想到高度現代性、大型開發、二十一世紀都市、進步的都市未來等 意象,這說明全球城市論述已經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新的空間烏托邦 (Yeoh and Willis, 2005)。所以,有人提出應該將全球化理論化為一種論述形構, 如 Larner 就主張,要把全球化當作一種歷史上與空間上的偶然過程,而不 只是一個「新實體」無可避免的經濟邏輯,就能夠找到一些競逐的政治策 略與另一種空間想像。又如同 Machimura 所指出的,亞洲全球城市故事顯 然和西方有所不同,在亞洲,全球化的政治意識型態被挪用作為掩飾想像 城市作為成長取向、未來取向、國際化與多種族核心時,經常同時發生的 不平等與不正義過程 (Machimura, 1998)。黃宗儀在「都市空間的上海:全 球化的上海」也有相同的觀點,分析全球城市如何成為啟動上海新紀元的 正當化論述,以利於發展出新的都市空間,迎合國際資本的需求 (黃宗儀, 2004)。這樣的觀點幫我們揭露了全球化是必然性的假象,然而,針對我的 發問來說,這樣還是不足的,因為這樣的觀點之下經常忽略城市發展歷程 的時空脈絡與特定性,以文本分析來揭露都市空間打造邏輯的同時,其中 的居民也都成為面無表情的客體,彷彿生活空間已經完全被全球化空間所 取代,不再具有探討的意義。從這個面向來看,這樣的觀點其實和經濟觀 點的詮釋一樣,讓全球與地方陷入無可救藥的二元對立。也就是說,當我 們把全球城市作為一種論述形構時,只能看到全球城市的「全球化過程」, 而關於「地方化」的部分,以及兩者究竟如何互動,需要進一步把焦點從 空間生產的閱讀,結合行動主體的生活經驗。 90 年代末期,都市研究就出現了將關注焦點從論述的客體 (城市), 轉向主體的建構 (作者),並對於發展初期的經濟化約論作了許多反省。Ong

(39)

會 轉 型 成 為 單 一 的 網 絡 社 會 , 大 大 簡 化 世 界 與 全 球 城 市 複 雜 多 樣 的 風 貌 (Ong, 1999b; Wu, 2006b)。M.P. Smith 也反對以 Friedmann 和 Sassen 為首的 全球資本大敘事的方式,認為不應該把全球城市定位為全球資本積累的中 心,而是設想一個地方與全球交錯連結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所有的城 市 都 可 以 從 他 們 與 世 界 其 他 部 分 的 特 殊 連 結 此 一 觀 點 來 看 待 (Ley and Smith, 1997; Smith, 2002)。Smith 對於全球城市所提出的批判是建立在更寬 廣的認識論與本體論論辯上,有關社會建構論與意識型態的批判。他主張 沒有一個叫做全球城市的牢固客體可以做為都市研究的基礎,而只有各種 跨國的網絡與實踐永無止境的交互作用。他的作法把我們的注意力從論述 的客體 (城市),轉向主體的建構 (作者)。而唯有透過針對形塑與維持這些 跨國網絡與伴隨之的實踐與結果,兼顧地方、區域、國家與跨國行動者的 能動性進行研究,才能夠破解這些網絡與實踐 (Smith, 1998; Yeoh, 1999)。 儘管部分的批評避重就輕地挑選自己認為有問題的觀點加以抨擊,而經常 忽略了原作者所提出論點的著眼點與基本假設,但,從這些批判聲中,我 們可以明顯看到文化轉向之後,對於行動主體與生活經驗的日益重視,而 其根源,其實是來自於對於都市研究中高度抽象邏輯支配的反撲,同時也 是反應文化全球化時代下巨大的社會與文化變遷,成為學術圈研究與關懷 的重點之一。 透過全球城市理論的回顧,可以發現全球城市理論要解決的問題和我 是不一樣的,因此並無法回應我對於社會與文化過程的好奇,而全球化作 為啟動全球城市的正當化論述以發展出利於資本循環的都市空間,這樣的 修 正 觀 點 儘 管 是 一 個 事 實 , 卻 無 法 細 緻 討 論 全 球 城 市 生 活 空 間 的 轉 變 過

(40)

二、都市論(urbanism)的典範發展與變遷 透過關於都市論概念的回顧,本研究必須回應的主軸是:究竟不同年 代與背景下,學者們對於都市論的討論有何不同?如果說學者的討論都是 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為什麼 Simmel、Benjamin 等人的觀點會不斷在當代 關於都市文化的探討中被提及?為達此一目標,本研究透過表格整理的方 式,展現針對都市論的探討有哪些不同的學者、學派,以及他們彼此之間 觀點的差異為何(見表 1.1)。 首先,不同學者對於都市論的概念化有兩個特點,第一,他們關注的焦點 都在於不同時代下都市發生的變化,如 Simmel 與 Benjamin 關注進入資本 主義社會的都市現代性,Wirth 探討美國大城市芝加哥發展成為工業大城 過程中所造成的都市失序與衝突問題,Harvey 關懷 70 年代之後,都市空 間生產成為資本循環的重要機制下,都市意識如何同時被都市化,以掩飾 種種不正義過程的問題,而從 LA 學派開始,面對全球經濟在結構的過程, 使得他們將焦點轉移到全球化與都市化的關連,並以空間結構的變化來闡 釋全球化的力量。Neil Smith 關懷的是全球化作用下,都市房地產市場如 何成為重要都市在發展與吸收外資的發展策略,復仇主義的實踐在新自由 主義意識形態的包裝下,普及世界各大城市。到了 Amin and Thrif 和 M.P. Smith,同樣關注全球化時代所帶來的流動現象,只是把焦點從都市空間結 構、都市政治治理,拉回到都市居民與跨國網絡上。可以明顯看到,面對 時代的變遷,都市的狀態也與時具變。其次,在學者們切入探討都市論的 3 urbanism 的 翻譯相當 分 歧,有人另 以「都市狀 態」或是「 都市意識」 來稱之,在 本研 究當中, 為 了強調其 作 為都市整 體 的特性, 因 此以「都 市 論」來翻 譯 。

(41)

化面向來解讀資本主義的 Benjamin 與 Simmel,在當代成為重要的引述對 象,而有趣的是,他們當初所做的觀察與關懷,在當下的城市場景中依舊 適用,說明從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都市日常生活受資本主義 支配的樣貌看似有大變化,但彷彿萬變不離其衷,當時的個體化、都市匿 名、商品化、片斷等現代性生活經驗,依舊盛行於都會當中,只是強度與 普及程度更勝以往。然而,這樣的討論都只是在西方城市發展經驗的脈絡 下,考慮從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再從社會主義轉型朝向後社會主義的 上海,顯然就是完全不同的處境。因此,對於上海都市論的探討,特定的 歷史地理脈絡分析格外重要,尤其在當代全球城市的「懷舊」潮流中,新 舊上海的辯證關係,也是必須分析的核心所在。

(42)

學者(派) 景 重要文獻或概念 主要的內容 George Simmel 十九世紀末, 社會從前現代 進入現代的資 本主義工業社 會 ‰ 大都市精神與心靈狀 態 ‰ 從日常生活切入來看 貨幣經濟與專業分工 造成的影響 ‰ 把焦點鎖定於城市中的日常生活經驗與所示來討論貨幣的影響,說明客觀文化 如何因為貨幣的平準作用而為客觀文化所支配 ‰ 專業分工帶來高度異化,個體對於他人的依賴日深,現代化都會中個體性追求 的提升,其實正是對於社會集體性的反動,以及對於個人的片斷感到不安所致。 ‰ 資本主義下的都會社會生活經驗充滿片斷化與岐異性。 Walter Benjamin 1927-1939 年 間,都市消費 文化大興,百 貨公司及商店 廊林立 ‰ 觀察到現代城市中日 常生活消費主義盛行 的傾向 ‰ 透過漫遊者的分神,可 以穿透商品化邏輯 ‰ 都市是一個被資本主義商品化的空間,其都市中生活的現代性的經驗特徵就在 於短暫與無歷史感 ‰ 這高度商品化的都會展示區中,人們進入集體夢思狀態,被激發出更多的消費 慾望,被整編入資本主義的商品邏輯當中。 ‰ 透過分神召喚自己的歷史記憶與經驗,才能從資本主義的拜物罪惡中跳脫,得 到救贖與解放 ‰ 代表人物 Park ‰ 都市人文生態學 ‰ 都市做為一種生態社 區 ‰ 探討個人自由與社會控制 ‰ 透過人文生態學,企圖解釋都市成長與都市文化的型態。 Chicago School 1920 年代,湧 入大量移民的 芝加哥工業大 城,社會種族 衝突問題不斷 ‰ 代表人物 Louis Wirth ‰ Urbanism as a way of ‰ 城市被視為一個有界限的空間,可辨識出城市生活「孤立」與「社會解組」兩 大特徵,來 自於人口的 「規模」(size)、「密度」(density)與「異 質性」

數據

圖 2.3  分析架構圖 上 海 的 新 都 市 論 都市景觀的意象與文化生產 跨國菁英的日常生活編織 媒體意象分析 住宅與消費景觀文化生產的分析  挪用現代化與懷舊元素累積文化資本的過程  社會網絡特徵(與菁英之間、與當地人之間)及資本累積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編織區辨的過程與都市景觀的生產彼此間的關連 懷 舊 與 現 代 化 景 觀       歷史地理脈絡 z .租界時期 z .社會主義時期 z .經濟改革時期 政治與都市發展策略的演變 空間結構與景觀的變化 文化策略與特徵 文化戰爭╱論述所扮演的角色 全
表 2.1  受訪消費空間生產與管理者背景資料表
表 2.4 受訪上海底層勞動者背景資料表  化名  戶籍  性別  職業  年齡  經歷  小董  安徽  女  阿姨  31  出生於安徽,2000 年和先生一起到上海謀生,育有一女,交由婆家在安徽鄉下照顧,每兩個 月回一次家。經朋友介紹到上海的餐廳做服伺生,後來又轉到一位香港人家裡工作,平日住在 老闆家裡,從五年前開始負責照顧老闆的三歲的兒子。星期六晚上回到和先生一起在上海租的 房子,是位於黃浦的老里弄建築,住的地方是樓梯間旁的小倉庫,打地鋪,無家具,月租一百 塊人民幣。月收入一千塊人民幣。  胡先生
圖 3.3  上 海 解 放 之 前 的 棚 戶 分 佈 圖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In your group, discuss what impact the social issues in Learning Activity 1 (and any other socials issues you can think of) have on the world, Hong Kong and you.. Choose the

These programmes are operated by 11 degree-awarding self-financing institutions registered under the Post Secondary Colleges Ordinance (Cap. 320) or statutory

• Figure 26.26 at the right shows why it is safer to use a three-prong plug for..

• Figure 26.26 at the right shows why it is safer to use a three-prong plug for..

This essay wish to design an outline for the course "Taiwan and the Maritime Silkroad" through three planes of discussion: (1) The Amalgamation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If necessary, you might like to guide students to read over the notes and discuss the roles and language required of a chairperson or secretary to prepare them for the activity9.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 the curriculum aims and objectives, schools should feel free to vary the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sequence of learning elements. In practice, mos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and data collection of the case project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critical management issu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