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 万水书苑-出版资源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 万水书苑-出版资源网"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引言

当我们回顾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人类在创造发达物质 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这场空前 的生态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文化的危机。 作为对人类生存危机的关切, “生态 文化”乃是人类通过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反思,并借以寻找应对人类生存危 机的合理路径。生态文化产生的现实根源是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由此导致的人 类生存困境,生态文化观念则是在批判和反思近现代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 崭新的文化,它以新的价值观为导向,使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进而使得社会发展模式发生一定的变化。 “生态文化”问题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随 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 “生态文化”已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生态文化是反映 自然-人-社会这个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共荣和共同发展的社会文化。生 态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性质和特征,是生态生产力的客观反映和表现形式。 发展生态文化,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 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 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有利于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1.1 研究背景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种 文明形态,各个文明发展阶段又具有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和工业文化等相应的主 导文化。尤其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 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的出现也正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并将之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并列,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2)

重要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作为其主导文化的“生态文化” 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我国未来 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注重生态文化的构建,从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观出发,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 文化思想。同时,注重选择吸收现代西方生态文化的积极成果,在科学发展观指 导下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因势利导、深入研究,系统整合与创新,建设崭 新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体系。 衡水湖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京津冀都市圈南缘、华北平原东南部, 是华北平原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海河流域子牙河水 系的重要调蓄枢纽,对于维护华北地区尤其是京、津、冀等地的生态环境有着不 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衡水湖湿地的恢复与保护, 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林业局等八部委已将其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 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衡水湖湿地依然面临着污染、盐碱化和干涸 的严重威胁。如何进行有效的生态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目前衡水湖区域面 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近年来,全国掀起了生态文化建设的热潮。从学术探讨方面看,各种规模的 论坛频繁举办,有关学术专著百家争鸣;从建设实践方面看,许多地区都提出了 生态文化建设的口号和目标,甚至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到区域发展战略之中。衡 水市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特别着重指出, 要加强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文化建设。 衡水湖区域的历史文化、民族习俗和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决定了其生态文化 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博大精深,进而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衡水湖生态文化。衡 水湖生态文化是具有衡水湖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它是在适应衡水湖生态环境中 产生,在改造衡水湖生态环境中发展,在与衡水湖生态环境共荣共生中创新的文 化。衡水湖生态文化立足衡水湖生态环境,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关系的生态伦理,启迪天人合一、诗意栖居的生态境界,诱导形成健康、 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的生态意识,富有生命力、不断生长着的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是衡水湖生态文化的价值核心,因此,建设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不仅 是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衡水湖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 

1.2

研究目的

本书主要从衡水湖生态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策角度,在系统阐述生态文化概

(3)

念、相关基础理论和功能等基础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对衡水湖生态 文化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对衡水湖湿地生态资源与生态保护、衡水湖历史人 文生态文化建设构想进行重点阐述。同时,通过对国内外生态文化建设先进经验 的认识与归纳总结,提出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战略目标、衡水湖生态文化体系构 建的内容,并对衡水湖生态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衡 水湖湿地保护和开发,为衡水市创建生态宜居北方湖城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生态文化相关理论建设与实证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1.3 研究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1.3.1  研究意义  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需要全社会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 观念,大力弘扬和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引领和支撑着生态文明的建设。而立足北方湿地区 域文化进行的生态文化建设涵盖了人文视野和社会视野,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和动 态的观点来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进而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 体系。当前,基于生态文化观念建设生态文化城市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是围绕内 陆湿地地区文化现状进行此类建设的事例较为鲜见。衡水湖作为华北平原唯一保 持完整的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如何从社会意识形态角度,以构建生态文化的 方式,使得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并求得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 的双赢发展局面,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衡水市委、 市政府适时地提出了“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市战略发展空间,以‘一湖两城’为 主体,推进同城化进程。依托衡水湖生态资源优势,整合中心城区和冀州城区 资源,构建生态宜居的北方湖城” 。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实施“生态宜居北方湖城” 战略的灵魂和精神保障,以衡水湖为实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生态文化的内涵, 以及衡水湖生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原则和有效途径,对于正确认识和 把握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满完 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背景下衡水市建设“生态宜居北方湖城”的战略目标, 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展示衡水的生态魅力、文化活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4)

1.3.2  研究应用前景 如何依托衡水湖区域生态文化积淀,培育和建设具有衡水湖区域特色的生态 文化,是目前亟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建设衡水湖生态文化,用衡水独具特色 的生态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向外界充分展现生态文化的魅力,全面提升衡水的新 形象,促进衡水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仅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衡 水市和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发展规划目标,而且也是从生态文化角度出 发对这些规划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本书通过实证分析,不仅是对构建生态文化系 统理论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将致力于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 期能作为政府部门决策的理论依据和工作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1.4

国内外生态文化研究概述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态文化思想与实践活动虽早已有之,但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才意识 到“人本中心主义”价值观导向下的“工业文明”导致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环境 污染日益严重,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生态文明呼之欲出。1972  年  6  月召开的联 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觉醒。1984  年,意大利《世 界动态学》杂志较早提出“生态文化”概念。之后有学者把生态文化从精神文化 的层面提升到物质文化的层面, 生态文化问题的研究在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生态哲学、 生态伦理学、 生态文学艺术等生态文化理论成果不断涌现, 生态省 (市、 自治区) 、生态草场建设等生态文化实践活动不断展开。  1.对生态文化内涵的研究 关于生态文化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不完全一致, 主要有以下几类观点: 余谋昌认为,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1]  。作为新的文化类型, 必然要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核心,通过确立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为 理论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形成以生态生产力为根基的生 态文明社会。 刘思华等认为,人类在对社会环境长期的生态适应过程中创造了绿色文化 [2]  绿色文化即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交换而创造的以 符合绿色生产为标志的文化;郭家骥认为,生态文化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

(5)

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所改造的过程中,在文化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 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曾经存在或仍然存在的文化 [3]  。 罗马俱乐部创始人 A·佩切伊(Aurelio  Peccei)指出,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 关系新的价值取向。这种新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为一种生态哲学思想,即理解自 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化;任永堂认为,人类文化以 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从“原始文化” 、 “人本文化”到“生态文化” [4]  ;袁国友 认为,生态文化可以包含并用以揭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所有阶段、所有类型的 文化行为和文化模式,是人类社会有文化以来的共性问题 [5]  生态文化的思想虽早已有之,古今中外的大哲先贤也对此有所论述,但把生 态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新形态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本书认为,生态文化是 在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危机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基 础的背景条件下提出来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6] 。生态文 化理念的缺失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7]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基础。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总体指导方针,在把握生态 文化理论内涵及其社会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对衡水湖地区的文化进行系统考察, 对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构建衡水湖生 态文化体系;将湿地保护与文化发展相结合,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形成一种文化 支撑,把生态文化建设融合于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工作之中。  2.对生态文化内容的研究 生态文化可以从物质生态文化、精神生态文化和制度生态文化三个方面进行 概述。生态文化的物质形态层次是指生态文化的行为层面,要求摒弃传统的掠夺 自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进行无废料生产,在消 费中提倡节约、循环利用意识,促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理 性状态转变;生态文化的精神形态层次是指生态文化的理念层面,主要包括生态 伦理、生态哲学和生态教育等内容,确立自然价值观,摒弃“反自然”文化,走 出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实现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生态文化的制度形态层次是指保证生态文化能够贯 彻落实的制度层面,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改革,完善包括生态环境法律法规、 生态文化制度、人类行为规范等,使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制度化。 生态文化的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物质文化是生态精神文化与生 态制度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生态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生态精神文化的发展 方向,生态精神文化影响生态制度文化的形成,是追求生态物质文化的动力。

(6)

3.对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关系的研究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没有生态文化的发展,将无法形成生态文明。 鄂云龙认为,从文明与文化层面来说,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文明目标与文化创新的组成部分;从生态层面来说,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又是从 生态角度切入的具有生态特点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文明。这就要求在大力发展 繁荣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建设新的生态文明的客观基础与理论根据。因此,生态 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建立在生态文化基础上的一个目标,是在生 态文化中形成的精华。  4.对生态文化实践的研究 生态文化是全球最新的实践文化之一,诸如生态社区、生态产品、生态旅游、 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等有关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文化,在世界文 化产业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 在美国,节能教育日益普及,并实施“能源巧用” 、 “重塑美国”等项目,提 倡建设节能校园,重视节能教育。在英国人日常生活中,节能已逐渐成为人们的 自觉行动。德国生态环境良好,即得益于德国人强烈的环境意识。法国早在 1971  年便设立了自然和环境保护部,1990 年底政府批准了《国家环境计划》,2002 年 起,法国便将环保的重点放在了可持续发展方面。 在我国,建立生态省、生态城市已成为政府施政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云南、 海南、福建等省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省,有些地市把生态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重 点。许多学者也对某一省、市区域的具体的生态文化建设展开了实践研究,概括 起来有以下几个层面: 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层面。胡春姿等人认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大投 入,建设一批“全国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不断开发生态文化产品,同时加强人才 队伍的建设 [8] 。边志新认为伊春林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要加强领导体制与生态文化服 务体系建设,建立投入机制,探索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9] 。杜凡认为林业生态 文化体系建设必须以人为本,需要有投入和综合的内容才能发挥其作用 [10]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层面。覃逸明等人认为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首先要形成新 的生态文化观,建立生态教学论,构建新型的行为体系,培育持续和谐、共同发 展的生态环境 [11]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层面。陈湘舸等人认为引导人们认识企业生态文化的地位 与作用,提高企业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设健康的企业生态文化 [12]  农业生态文化建设层面。吕爱清等人提出农业要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循 环利用率,同时要加强制度创新和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13]  。

(7)

省、市生态文化建设层面。欧阳志云提出海南生态文化建设要建立完善的法 规体系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 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 [14] 。孙江分别 从决策管理、素质教育、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伦理道德等方面探索提出了扬州 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15]  。 湖泊生态文化建设层面。高春菊认为衡水湖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生态文化资 源。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挖掘、整理传统生态文化思想;普及生态文化教育, 倡导生态价值观;建立管理协调机制;合理规划、科学开发 [16] 。  5.对生态文化建设与评价的研究 国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建设与评价是衡量生态经济建设成效的 重要指南。采取何种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能客观反映不同区域生态文化建设 的真实状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的一项主要 内容。 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评价。张红利用模糊理论对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 评价进行了相关研究 [17]  ;张桂香提出构建林业生态文化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18]  ;刘 冀钊等提出层次分析法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中的运用。以上文献主要是针对林 业或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进行综合指标体系分析和评价 [19]  生态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与评价。马文学提出阿木尔林业局可持续发展能力 的评价与分析 [20] ;王永清提出国有林区可持续消费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21]  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评价。廖荣华构建了区域生态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 体系,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南山牧场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 [22]  。 总体上看,涉及对区域生态文化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很少,尤其对不同区域间 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上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1.4.2  对生态文化研究现状的评述 总之,作为一种当代形态的文化现象,生态文化理念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 物,相对于日益加剧的环境危机及所引起的环境冲突,它的成长和发育还存在着 严重的缺陷与不足。我国学者在省、市、林业、农业、企业以及校园等不同领域、 不同层次,从各自不同视角探讨了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问题,总结了生态文化建 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同时就相关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但是,对 于城市内陆湖泊湿地的生态文化建设问题涉猎不多,且没有深入系统地构建形成 层次分明的生态文化及其评价体系。

(8)

1.5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等基础理论研究。生态文化内涵与功能等 基础理论研究是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生态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阐述的 基础上,重点对生态文化内涵、特征、功能与研究范畴等进行系统分析。 二、我国生态文化主题研究热点的演变分析。运用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分析 方法对国内 20 余年来生态文化主题研究热点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 以期刊学术论 文关键词进行分析,挖掘出被引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之间的内部关系,以可视化的 手段展现生态文化主题领域的结构及其演进情况,据此对该项研究的产生背景、 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等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计量分析,以掌握跟踪国内生态文化研 究前沿进展和发展态势。 三、跨界视域下的衡水湖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提倡的实质是要实现一种 和谐共存的文化生态,其创新性在一定意义上借助“跨界”的形式得以体现。生 态文化的形成是不同领域文化的“融合”过程,其典型表现是“雅”与“俗”的 交融。正是由于这种“跨界”的存在,使得文化更富阐释性,当下文化的“跨界” 特征被进一步演绎,并不断生成新的文化价值,从而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助力。 本文立足北方湿地地区—衡水湖的地方文化进行的生态文化建设涵盖了人文视 野和社会视野,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观点来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 展的文化,进而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四、衡水湖湿地生态资源发展概况。在对湿地内涵、湿地重要意义与作用进 行阐释的基础上,对国内湿地的概况进行简要的介绍,着力对衡水湖湿地的植被 资源、动物资源、生态系统、文物古迹资源等进行了系统详尽的阐述;针对衡水 湖近年来的开发与应用所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湿地生态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高密度人口及城市化等造成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五、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基本原则。该部分指出衡水湖生态文 化体系由生态文化的精神、物质、制度三个层面构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 循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繁荣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保护优先与合 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全面提升全民生态文化价值观,积极探索具有衡水湖 地域特色的可持续生态文化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的 战略目标。 六、衡水湖生态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和分析生态文化建设对衡水湖

(9)

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经济发展、繁荣文 化交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积极作用。在对衡水湖历史、人文、生态方面优势 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其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历 史人文生态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开发有待加强,对精深文化把握不足,生态文化理 念不清,规划缺失,生态文化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缺失,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机构不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组织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 七、衡水湖生态文化物质层面的建设与实现路径。物质文化是城市或区域生 态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建设就是在人们的生态意识的指引下,运用生态化的方法 进行区域规划和建设。按照衡水湖和衡水市的具体情况,对衡水湖进行总体的生 态规划,凭借其丰富的生物资源、优美的湿地景观、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优越的 地理位置,展开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为保证旅游开发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协 调关系,整体的景观设计尝试“零碳区”的低碳原则;为有效保持和恢复衡水湖 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性,强化水资源的保障,加强水污染的治理,促进衡水湖水 文化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首先要树立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完成经 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居民生活消费模式的生态化转变。 八、衡水湖生态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与实现路径。生态文化的形成,最终体 现为生态环保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其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重构过 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改造、提高和完善。在长期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衡水湖地区居民不断调整其生产生活方式,使之与自然环境、湿地保护的宗旨相 一致,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衡水湖特色的保护湿地环境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为此首先对衡水湖的人文精神、文化资源追根溯源,探寻生态文化发生的土壤; 对区域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进行系统 地整理、研究与挖掘;分别从生态价值观的树立与思维转变,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生态文化理论的研究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生态文化宣 教与生态意识培育等方面提出衡水湖生态文化精神层面建设的实现路径。 九、衡水湖生态文化制度层面的建设与实现路径。生态制度文化,是保证生 态文化能够有效贯彻落实的制度保障。为此,首先体现在政府执政管理层面,要 加强生态政治的法制化建设,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筹协调机制,通过社会 关系和社会体制改革,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生态文化规章制度以及人类 行为规范准则等,将有效保护与合理规划、科学开发相结合,使环境保护和生态 保护制度化。 十、衡水湖湿地的开发与应用。按照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与建设要求,近 年来衡水湖自然保护区重点打造了水上运动基地、衡水湖生态城“三横一纵”

(10)

横一道路工程、精品荷花园、衡水湖北堤生态公园等“衡水湖生态示范区”重 点项目,生态旅游业开始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实现衡水湖可持续保护目标, 切实建设生态文明,2020  年全面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了衡 水湖重大发展规划,主要涉及生态旅游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湿地恢复 与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了衡水湖北董子(董 仲舒,汉代大儒,与孔子并称“南孔子,北董子” )书院建设规划、衡水湖东肖 家镇《平原枪声》红色旅游项目规划、衡水湖南在建冀州古城恢复改造项目等。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6.1  研究方法 为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强化研究成果的典型性,使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更具 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设计需要,研究人员大量查阅国内 外有关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文献,参考衡水市各类规划、文件、研究报告,发 挥各自专业所长,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2)实地考察。主要通过实地调查、访谈、会议等方式,就衡水湖生态文化 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广泛征求生态、文化、湿 地、规划等方面的专家、管理部门、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3)专家座谈。邀请有关土地管理、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和城市规划等领 域的专家和学者,就如何合理设定研究专题、提高研究水平、有效组织实施等问 题广泛征求意见。  1.6.2  研究思路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生态 文化相关概念、内涵、特征、功能、研究范畴进行理论分析和界定,为后续研究 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调研,分析衡水湖生态文化现状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衡水湖湿地生态资源与生态保护和衡水湖历史人文生态文 化建设这两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探讨保护与发展对策;最后,在借鉴国内外生 态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对 策,包括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战略目标、衡水湖生态文化体系、衡水湖生态文化 建设的实现途径,以及衡水湖湿地的开发与利用等,得出相应研究结论。全书以

(11)

建设和发展具有衡水湖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为主线,对衡水湖生态文化相关问题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和分析。 

1.7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本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以衡水湖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加 强衡水湖生态文化的培育、促进生态文化的生成为目的,分别从建设内容、建设 途径与方法两个方面,从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生态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进行重点建设研究。以生态物质文化建设为落实,以生态精神文化建设为促进, 以生态制度文化建设为约束,实现衡水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书一方面广 泛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生态性因素,另一方面立足于现实实践,在京津冀协调 发展战略前提下,结合衡水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将批判的继 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提出衡水湖生态文化体系的构建内容和实现的具体途径, 以期填补衡水湖地区生态文化系统研究的空白,为衡水湖生态文化建设可持续发 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区域生态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个案参考,为生态文化 理论构建提供必要参鉴。 主要参考文献  [1]  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思华. 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的两大引擎—论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两个基本形态[J]. 经 济纵横,2012,07:38~43.  [3]  郭家骥.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4]  任永堂.生态文化: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J].求是学刊,1995,02:8~10.  [5]  袁国友. 中国少族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 转换与发展[J]. 云南社会科学, 2001, 01: 65~71.  [6]  李会勤.生态文化自觉探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12:02.  [7]  丁宁宁.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D].东北大学,2008,06:02.  [8]  胡春姿,俞晖.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探讨[J].林业经济,2007,10:37~39.  [9]  边志新.关于伊春林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林业经济,2007,06:39~42.  [10]  杜凡.生态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林业,2011,08:181~185.  [11]  覃逸明,吴文亮.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构思[J].高教论坛,2003,01:134~136.  [12]  陈湘舸,孙本胜.企业生态文化建设[J].生态经济,2002,12:83~85.  [13]  吕爱清,李慧玲,卞新民.生态文化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

(12)

06:1077~1078.  [14]  欧阳志云,王如松,郑华,林顺坤.海南生态文化建设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04:70~72.  [15]  孙江, 韩也良, 王如松. 扬州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J].科技与经济,2003, 04: 42~45.  [16]  高春菊.衡水湖历史人文生态文化建设构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5:112~115.  [17]  张红.模糊理论在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经济,2010,05:  11~14.  [18]  张桂香.构建林业生态文化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模式探讨[J].山西林业,2009,06:13~14.  [19]  刘冀钊,伍玉容,杨成永.层次分析法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中的应用初探[J].铁道劳 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3,01:17~20.  [20]  马文学,魏国飞,王缄.阿木尔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 ,2009,01:26~30.  [21]  王永清,曹翼民.国有林区可持续消费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J].绿色中国,2005,  14:32~34.  [22]  廖荣华,魏美才.南山牧场生态奶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7,06:990~99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學校在安排學生參加交流 活動時,參觀古代中國建 築遺存,瞭解建築中展現 的各種特色,認識背後的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

基金一 72人 有經濟需要、家庭照顧需要的家庭 基金二 36人 有經濟需要、家庭照顧需要的家庭 基金三 16人 有經濟需要、家庭照顧需要的家庭 機構一

本書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較為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回族傳統法文化的形成基礎、發展歷

中文科 宗教教育科 文化/社會層面 個人層面 文化知識和反思

城市面貌 社交生活 創科發展 交通運輸 鄉鎮發展 飲食文化 文物保護 環保建設 區域發展 消費模式 教育發展 國際事務 家庭生活

扭蛋機製作活動 (準備階段) 形式:

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