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聯合內閣理論:內閣制下的多黨競爭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聯合內閣理論:內閣制下的多黨競爭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聯合內閣理論 政 治 大 立 內閣制下的多黨競爭.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指導教授:王業立 研究生:陳. 坤. 森. v. 博士 撰.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2)

(3) 摘要. 本論文選定十八個民主先進的內閣制國家(佔全世界五十五個內閣制 國家的近三成左右)為研究對象,包括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 愛爾蘭、法國(含第四共和及第五共和)、德國、奧地利、義大利、盧森堡、 比利時、荷蘭、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冰島、日本。至於研究時間則 限定在一九四五年至二○○○年七月初為止,共計五百六十三次內閣的組 成結果。 在方法論上,本論文擷取新制度主義(neo-institutionalism)的研究取 徑。在總體制度層面上,主要是採取「法制的和比較的研究途徑」(legalisticinstitutional and comparative approach)。本文探究聯合內閣形成之前的制度 安排,包括憲政體制和選舉制度之安排,前者界定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的 互動關係,而後者為政黨競爭的遊戲規則設下法制規範,兩者都間接地影 響一個國家政局的穩定性;另外,社會結構的制度因素,尤其是階級、種 族、語言、宗教和地域等分歧面向所形成的團體對立,各以政黨為其利益 的代言人,進而影響聯合內閣的形成。所以,在從事聯合內閣的比較研究 時,實有必要對各國的政府結構、社會結構和選舉制度先行瞭解,以掌握 靜態法制面的成因。 本論文還進行動態的統計數據,針對「有效政黨數目」與其他變項(如 「不成比例性」 、 「議題面向數目」 、 「內閣存活率」 、 「內閣型態發生率」等) 進行統計的迴歸分析,以找出兩種變項之間的相關性。另外,本文在針對 特定主題時(例如選舉制度改革前後的變化時),採取「小數量比較法」 (small-N comparison)的研究策略,例如第五章第四節就是專門以紐西 蘭、義大利和日本三國為個案比較的小單位,分析這三個國家在選舉制 度改革前後,在平均有效政黨數目、不成比例性以及內閣型態發生頻率 上的變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關鍵詞:聯合內閣、憲政體制、選舉制度、政黨制度、新制度主義.

(4)

(5) 謝詞. 如果說生命的誕生,是奇妙而神聖;而一篇博士論文的出爐,其中所 付出的心力和許多人智慧的貢獻,絕不亞與此,甚至有過之而不及。 回顧求學歷程,從國小至今經歷三十多個年頭,大學時以第一志願考 上台大政治系,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感謝台大優良自由開放的校風,老師 們的春風化雨、博學多聞,讓我著實對學術研究充滿興趣,也立志以學術 為志向。退伍後進入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班繼續深造,感謝研究所期 間陳義彥導師、雷飛龍老師、黃德福老師、謝復生老師、楊日青所長等師 長的諄諄教誨,讓我更紮實在學術領域繼續深造。 在攻讀博士論文期間,有幸遇到幾位原本素不相識的貴人,提供我在 大學兼課的機會,我誠心地感謝他們的賞識和提拔,他們分別是:淡江大 學公共行政學系林麗香主任、逢甲大學法律教學組楊志誠主任、靜宜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鐘丁茂主任、聖約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黃寶瑛、張 家麟夫婦。 另外,我必須感謝論文指導教授王業立老師的細心叮嚀,他對口試論 文初稿逐字審閱,提出相當多寶貴的意見,王老師的治學嚴謹,讓人折服 不已。口試時,楊日青老師、游清鑫老師、陳義彥老師、高朗老師的指正, 讓本論文改進不少的缺失,一併誌謝之。 求學階段,與大哥陳坤煌會計師、大嫂周雪嬌女士同住一個屋簷下, 他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照顧,甚至有時予以經濟的贊助,讓我由衷地感 謝。父親陳霖彬在博士班四年級時往生,無緣看到自己的小孩取得家族親 友中的最高學歷。母親陳邱罔女士在撰寫博士論文期間,成為植物人在安 養院接受專人照顧,而我卻疏於探望您,內心實在很愧咎。不過,阿爸! 阿母!我繼續加油,請您們放心。 我最要感謝當然是愛妻楊淑玲小姐,她對我的生活悉心的照顧,讓我 沒有後顧之憂。最後,這本拖了九年才辦離校手續的推力,要感謝忠義基 金會的社工林茹嵐小姐,她叮嚀了兩次,讓我去完成最後的手續,沒有她, 或許政大可能要永遠幫我保管我的博士學位證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陳坤森. 敬上.

(6)

(7) 目 錄. i. 聯合內閣理論 :內閣制下的多黨競爭. 目 錄. 研究範圍與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三節. 方法論的問題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 分析架構. 第五節. 資料的來源和取得. 第六節. 章節內容簡述. io. 第二章. 聯合內閣理論:研究文獻的檢視. 1 5 11. y. 第二節. 24. sit. 研究動機與目的. Nat. 第一節. 1. ‧. ‧ 國. 緒論. 學. 第一章. er. 立. 政 治 大. 23 27 31. 第一節. 憲政發展的路徑. 52. 第二節. 內閣制的制度選擇. 56. 第三節. 政府體制的比較. 61. 第四節. 憲政運作與聯合內閣. 6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章. 第四章. n. a iv 聯 合 內 閣 的l 研 究 n C 聯 合 內 閣 重 要 理h論e的 n評g述c h i U. 聯 合 內 閣 的 制 度 成 因 (Ⅰ ): 憲 政 體 制 的 影 響. 聯 合 內 閣 的 制 度 成 因 (Ⅱ ): 社 會 分 歧 結 構 的 影 響. 32 40 51. 77. 第一節. 社會分歧的概念. 77. 第二節. 社會分歧的議題面向. 81. 第三節. 議題面向的分歧與聯合內閣. 88. 第四節. 權力分享與大聯合內閣. 95.

(8) 聯合內閣理論. 第五章. 聯 合 內 閣 的 制 度 成 因 (Ⅲ ): 選 舉 制 度 的 影 響. 10 1. 第一節. 選舉制度的選擇. 10 1. 第二節. 選舉制度的政治影響. 11 0. 第三節. 選舉制度對內閣組合的影響. 12 3. 第四節. 選舉制度改革與聯合內閣的相關檢證. 12 7. 第六章. 多黨競爭與聯合內閣. 13 7. 第一節. 多黨競爭與政黨競爭的類型. 13 8. 第二節. 競爭型政黨的計算法則. 14 2. 第三節. 政黨的意識型態定位. 14 4. 第四節. 多黨競爭與內閣組合型態. 14 8. 第七章. 聯合內閣的持久性與政治穩定. 第三節. 政 治 大 內閣壽命的持續與終止 立 多黨競爭與聯合內閣的持久性. 15 5. 第四節. 政治穩定類型的建立. 16 8. 第一節 第二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憲政制度的抉擇. 第二節. 研究心得與發現.. 15 7 16 3. ‧. 第一節. 15 6. 學. 第八章. 內閣持久性的相關概念. ‧ 國. ii. n. al. er. io. sit. y. Nat. 附錄一:十八個內閣制國家戰後的政府組合 附錄二:各國憲法相關規定 附錄三:各種屬性政黨及其在全國選舉的勢力 參考書目. Ch. engchi U. v ni. 18 1 18 2 18 6 19 1 21 5 22 9 23 5.

(9) 圖表目次. iii. 圖表目次. 圖 圖 1 .1 : 傳 統 對 選 舉 制 度 、 政 黨 制 度 、 政 府 型 態 、 政 策 產 出 和. 2. 政局穩定性之間互動關係的觀點. 治 圖 2 .1 : 陶 德 的 聯 合 內 閣 分 政 析架構 大 圖 2 .2 : 多 黨 民 主 的 類 型 立 圖 1 .2 : 本 文 的 分 析 架 構. 24 33 34. 圖 3 .1 : 憲 政 發 展 兩 大 路 徑. 39. 學. ‧ 國. 圖 2 .3 : 民 主 控 制 的 政 治 連 鎖 鏈. 54 94. 圖 5 .1 : 選 舉 制 度 的 分 類. Nat. 圖 5 .2 : 完 全 比 例 性 線 的 假 設. 10 5. y. 圖 4 .2 : 議 題 面 向 數 目 與 聯 合 內 閣 發 生 頻 率 的 迴 歸 散 佈 圖. 11 3. sit. 91. ‧. 圖 4 .1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議 題 面 向 數 目 的 迴 歸 散 佈 圖. 12 2. io. 圖 6 .1 : 薩 托 利 的 政 黨 體 系 類 型. er. 圖 5 .3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不 成 比 例 性 的 迴 歸 散 佈 圖. n. a l與 單 一 政 黨 多 數 內 閣 出 現 圖 6 .2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iv頻 率 關 係 的 迴 n C 歸散佈圖 hengchi U. 14 1 15 1. 圖 6 .3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超 量 聯 合 內 閣 出 現 頻 率 關 係 的 迴 歸 散 15 2 佈圖 圖 6 .4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看 守 內 閣 出 現 頻 率 關 係 的 迴 歸 散 佈 圖 15 3 圖 7 .1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內 閣 存 活 率 關 係 的 迴 歸 散 佈 圖. 16 5. 圖 7 .2 : 艾 爾 蒙 的 政 體 分 類. 17 0. 圖 7 .3 : 李 普 賽 的 政 治 穩 定 模 型. 17 2. 圖 7 .4 : 鮑 威 爾 的 政 黨 體 系 類 型 : 1 9 65 -1 9 75. 17 4. 圖 7 .5 : 李 帕 特 的 民 主 體 系 類 型. 17 5.

(10) iv. 聯合內閣理論. 表 表 1 .1 : 內 閣 組 合 的 分 類. 10. 表 1 .2 : 三 大 學 派 社 群 的 取 向. 13. 表 1 .3 : 聯 合 內 閣 主 要 研 究 途 徑 的 比 較. 23. 表 2 .1 : 幕 勒 和 史 托 恩 對 各 國 政 黨 競 逐 目 標 的 結 論. 40. 表 2 .2 : 內 閣 組 成 的 類 型. 45. 表 3 .1 : 各 地 區 政 府 體 制 選 擇 的 比 較. 55. 表 3 .2 : 內 閣 制 國 家 相 關 要 素 的 比 較 ( 共 5 5 個 國 家 ). 57. 表 3 .3 : 內 閣 制 、 總 統 制 與 雙 首 長 制 ( 半 總 統 制 ) 的 憲 政 學 理 之. 62. 比較. 政 治 大 表 3 .6 : 比 利 時 政 黨 類 群 的 語 言 屬 性 立 表 4 .1 : 分 歧 面 向 、 關 鍵 銜 接 點 、 重 要 議 題 與 政 黨 群 類. 67. 表 3 .5 : 選 舉 制 度 與 憲 政 規 定 對 少 數 內 閣 形 成 的 影 響. 70. 表 4 .2 : 十 八 個 國 家 社 會 分 歧 的 議 題 面 向 , 1 9 45 -2 0 00. 82. 表 4 .3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議 題 面 向 數 目 的 數 值 表. 90. 表 4 .4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議 題 面 向 數 目 的 相 關 及 迴 歸 分 析 表. 91. 表 4 .5 : 議 題 面 向 數 目 與 聯 合 內 閣 發 生 頻 率 的 數 值 表. 93. 表 4 .6 : 議 題 面 向 數 目 與 聯 合 內 閣 發 生 頻 率 的 相 關 及 迴 歸 分 析 表. 94. ‧. ‧ 國. 學. 表 3 .4 : 憲 政 變 項 對 聯 合 內 閣 的 影 響. al. er. io. 表 5 .2 : 比 例 代 表 制 計 票 公 式 的 類 型. sit. y. Nat. 表 5 .1 : 選 舉 制 度 設 計 的 選 擇. 76 80. 10 3 10 8. iv n 表 5 .4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C 不成比例性的數值表 , 19 4 5- 2 00 0 hengchi U. 11 1. 表 5 .5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不 成 比 例 性 的 相 關 及 迴 歸 分 析 表. 12 2. 表 5 .6 : 國 會 選 舉 制 度 與 內 閣 組 合 類 型 的 發 生 率 , 1 94 5 -2 00 0. 12 4. 表 5 .7 : 選 舉 制 度 類 型 與 塑 造 的 、 應 得 的 多 數 和 自 然 的 少 數. 12 6. n. 表 5 .3 : 單 一 選 區 制 與 比 例 代 表 制 優 缺 點 比 較. 12 1. 表 5 .8 : 一 九 九 ○ 年 代 民 主 國 家 下 院 選 舉 制 度 改 革 採 混 合 制 的 12 8 比較 表 5 .9 : 義 大 利 、 日 本 、 紐 西 蘭 選 舉 制 度 改 革 前 後 重 要 變 項 的 13 1 比較 表 6 .1 : 左 派 和 右 派 政 黨 的 基 本 面 向 的 差 異. 14 6. 表 6 .2 : 內 閣 組 合 的 意 識 型 態 屬 性. 14 7. 表 6 .3 : 加 入 內 閣 的 政 黨 數 目. 14 9. 表 6 .4 : 內 閣 型 態 發 生 率 的 數 值 表. 15 0.

(11) 圖表目次. v. 表 6 .5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內 閣 型 態 發 生 率 的 相 關 性 及 迴 歸 分 析 表 15 0 表 7 .1 : 十 八 個 國 家 內 閣 平 均 持 久 性 的 比 較 ( 單 位 : 日 ). 15 8. 表 7 .2 : 內 閣 壽 命 終 止 的 原 因. 16 0. 表 7 .3 : 內 閣 組 合 類 型 與 持 久 性 .. 16 2. 表 7 .4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內 閣 存 活 率 的 數 值 表. 16 4. 表 7 .5 : 有 效 政 黨 數 目 與 內 閣 存 活 率 的 相 關 及 迴 歸 分 析 表. 16 5. 表 8 .1 : 憲 政 制 度 選 擇 的 基 本 組 合. 18 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12)

(13)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民主政治是人類夢寐以求的政治型態與生活方式,它提供人民 當家作主的途徑,並賦予制度化的管道來反映民意,使人類的尊嚴 和權利得以維繫。而「人民的政府」(popular government)可說是民 主政治體制的重要精髓,當今政府不論是採行民粹式(populist)的「直 ,最終的政治決定權 接民主」 ,或是實施菁英式(elitist)的「間接民主」 仍由人民來掌握,因此,民主政權的正當性(legitimacy)都必須回歸「人 民主權」(popular sovereignty)的原點(參見 Baradat, 1997: 118-124)。 現代民主乃指涉一種統治的制度,統治者的行為受到約束。在 民主的程序中,定期選舉是人民控制政府的手段,選舉的競賽規則 以及選後的政策取向和政府組合等問題,一直是政治學者所感興趣 的領域,本文亦將焦點集中在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的互動關係,尤 其是選舉前的制度安排以及選舉後的政府組合。 內 閣 制 政 府 (parliamentary government)是 目 前 民 主 國 家 經 常 採 用的憲政體制之一。從西方國家實施內閣制的經驗來看,多黨聯合 內閣的政府組合型態,可說是內閣制國家選後最常見的政黨勢力結 合,以本文所研究的十八個國家五百六十三個內閣為例,出現非單.

(14) 2. 聯合內閣理論. 一 政 黨 內 閣(包 括 「 單 一 政 黨 多 數 內 閣 」 和 「 單 一 政 黨 少 數 內 閣 」 ) 的比例僅六成五(參見表 2.2)。民主政黨被假定是政策取向的,各政 黨提供政策選項給選民,並盡力爭取議會的代表席次,以做為日後 組織政府的籌碼,使其政策主張得以落實(Baron, 1993: 34)。然而, 在多黨競爭的態勢下,由於沒有任何政黨贏得國會過半數的席位, 因此往往必須組成聯合內閣,以利政府政策的推行。聯合內閣是否 必 定 與 一 些 負 面 的 印 象(如 政 客 的 權 力 分 贓 、 政 局 的 動 盪 不 安 等 )劃 上符號,激發筆者研究的興趣。 早期的政治學者,例如杜瓦傑(Duverger, 1959)和羅威爾(Lowell, 1896)等人咸認為政黨制度影響選後政府的組合,也影響政局的穩定 和 民 主 政 治 的 品 質 。 羅 威 爾 (Lowell, 1896: 73-74)指 出 在 內 閣 制 之 下,只有單一政黨內閣才得以造就一個穩定且有效率的政府。另外, 布萊斯(James Bryce)指出聯合內閣通常是不穩定的,且將對立法的 過程和國家政策的持續性造成損傷,他進一步地指出聯合政府是個 弱勢的政府,它導致不盡人意的妥協及政治的不穩定性(Bryce, 1921: 121-122)。 早 期 前 述 的 學 者 大 致 同 意 選 舉 制 度 、 政 黨 制 度 、 政 府 型 態與政局穩定性之間,具有某種程度的關連,而呈現單向的線性關 係,其彼此間的互動被化約成如圖 1.1 所示的關聯性:. ●單一選區制→兩黨制→單一政黨內閣→有效率的決策→穩定的政局 ●比例代表制→多黨制→多黨聯合內閣→無效率的決策→不穩定的政局 圖 1.1:傳統對選舉制度、政黨制度、政府型態、政策產出和政局 穩定性之間互動關係的觀點 但是,近年來學者的研究與上述傳統的觀點有所迥異,例如李 帕特(Lijphart, 1991: 76-80)研究民主國家的憲政選擇時指出,一個國 家的憲政制度能否落實,實與選舉制度與政府體制兩種制度設計的 搭配是否適宜有很大的關係。集中在西歐各國的「內閣制–比例代表.

(15) 第一章. 緒論. 3. 制」之組合,更能容忍少數團體的差異性,且在經濟表現上也占優 勢的地位,其對政治的穩定並非全無助益,因此特別有利於新興民 主國家的憲政選擇(Lijphart, 1991; Lijpahrt and Waisman, 1996)。 於 是 , 有 關 總 體 的 制 度 面 向 (指 選 舉 制 度 及 政 府 體 制)、 聯 合 內 閣和政治穩定的關係,便激發起筆者的研究動機。另外,選舉結束 後政黨對聯合內閣的控制、多黨競爭的賽局結果,亦是筆者的研究 焦點。 本文嘗試透過「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的研究途徑, 探究政治體系內部的行為者在面對權力資源分配時,如何規劃出一 套被多數人所接納的憲政制度,以提供參與有限資源競逐者的遊戲 規範。在此過程中,勢必面臨到制度選擇的問題,理性的行為者總 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極大化,制度本身即是人為的創造物,因此難免 發生有利於制度規劃者和決策者的效應。一九六○年代研究政黨的 知 名 學 者 史 坎 屈 尼 德 (Schattschneider, 1960: 71)說 了 一 段 發 人 深 省 的話:. 任何形式的政治制度都隱含著特定的偏差(bias),這種偏差 僅利於某種衝突的呈現,壓抑其它衝突的表面化,因此制度 本身即是某種程度的偏差動員(mobilization of bias)。. 「人是理性的動物,亦是自私的動物」,理性的行為者單憑一己 之力,勢將無法達成目標,因此必須透過團體競爭的方式來實現其 理想。以目前民主政治運作的常軌來看,政黨便成為最佳反映利益、 實現政策主張及爭取政府人事控制權的利器。透過政黨之間競爭、 衝突和協商等反覆不斷的過程,針對某些選項排列偏好、計算得失 後採取行動。政黨是由許多基於共同理念和利益的人結合成的團 體,因此政黨亦可以是個理性的行為者。然而,根據密歇爾斯(Michels, 1911)的指出,政治權力最終總是集中在少數政治菁英的手中,形成.

(16) 4. 聯合內閣理論. 所謂的「寡頭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政治菁英的行為動機,大 抵是在鞏固權位以及贏得下次選舉的勝利,若要防止政客濫用權力, 唯有運用制度來搭建一套合理的遊戲規則,政治秩序才得以鞏固。 熊彼得(Schumpeter, 1942, 269)曾將民主政治界定為: 「一種為達 成政治決策的制度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在 其 間 , 每 個 人 皆可藉由競逐選票的方式,來決定由誰取得政策制定的權力。」既 然民主是選擇政治領導者的政治設計,因此,選後政治資源的分配 和政府決策權的取向,實攸關民主的持續與否。不過,本文所探討 選後的聯合內閣,政黨之間不僅存在競爭的關係,而且合作和妥協 的色彩又充斥其間,尤其是政黨領袖的態度和意向,更決定了聯合 內閣的組合型態。 本文主軸不擬探討中華民國的情況,中華民國歷經六次修憲 後,憲政體制逐漸邁向類似法國第五共和的雙首長制或半總統制, 而同時兼具總統制和內閣制的特徵  。儘管民進黨陳水扁於二○○ 1.  :我國修憲後,傾向於內閣制的規定有:(1)行政權的歸屬(憲法第五十三條): 行政院為最高行政機關。(2)負責精神(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透過行政院向立法 院做施政報告,以及立法院向行政院質詢的方式。(3)副署制度(憲法第三十七條): 總統公佈法律或發佈命令,須經行政院長或相關部會首長副署,但副署制度若干的 範圍,修憲後已有所縮小。(4)不信任投票暨倒閣權(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第三款): 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 案提出七十二小時後,應於四十八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 分之一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應於十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 不信任案如未獲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傾向總統制的規定有:(1)總統直接民選(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一項):總統原由國民 大會間接選舉,修憲後改由自由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之,使總統更具民意基礎, 而擁有權力。(2)副署制度的縮小(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二項):行政院長的任命案,以 及由立法院同意產生人事任命案(包含監察院長、副院長、監察委員、考試院長、副 院長、考試委員、司法院長、副院長、大法官),無須經由行政部門的副署。(3)同意 信任原則的凍結(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一項): 「行政院院長由總統任命之。」(4)權力分 立原則(憲法第七十五條): 「立法委員不得兼任官吏」 。(5)覆議案(增修條文第三條第 二項第二款):「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所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窒礙 難行時,得經總統核可,於該決議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調請立法院覆議。但是, 「若 經立委二分之一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長應接受該決議」 ,此類似總統制的否決 權(veto power)。(6)國情報告(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三項): 「立法委員於每年集會時,得 聽取總統國情報告」 。在總統制國家中,總統在每年國會開議時,常向國會發表國情 諮文,向國會報告今年行政部門施政的重點,以及希望國會配合的立法方向。.

(17) 第一章. 緒論. 5. ○年五月二十日就任第十屆中華民國總統,得票率不到百分之四十 的「少數總統」 ,就不得不延攬尚在立法院掌握過半數席位的國民黨 員擔任閣員,並由現被停止國民黨權的唐飛擔任行政院長,雖然對 外以「全民內閣」自稱,但是,這其實就是國民黨和民進黨所組成 一種聯合內閣的形式。 國民黨繼新黨出走後,執政江山易手,親民黨又隨即成立,在 可預見的將來,臺灣將朝向多黨競爭局面,只要無任何政黨在立法 院掌握過半數席位,我國憲政體制又未修改成完全的總統制的情況 之下,未來出現多黨聯合內閣的可能性極大(楊日青, 1995),且可能 成為一種常態。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希望藉由對歐洲民 主國家聯合內閣的研究,找出聯合內閣運作的軌跡和趨勢,能未雨 綢繆地為我國的政治的走向和政局的穩定,提供一些借鏡。.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重要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範圍的界定 本文選定十八個民主先進的國家為研究對象,包括英國、紐西 蘭 、 澳 大 利 亞 、 加 拿 大 、 愛 爾 蘭 、 法 國(含 第 四 共 和 及 第 五 共 和 )、 德國、奧地利、義大利、盧森堡、比利時、荷蘭、丹麥、挪威、瑞 典、芬蘭、冰島、日本;內閣制發源於英國,再往外擴展至歐洲和 大英國協各國,因此,本文研究的國家集中在西歐和北歐地區,再 加上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日本等四個歐洲以外的國家。選 擇這些國家為研究的素材,主要的考量在於:就共通點來說,這十 八 個 民 主 國 家 的 政 府 體 制 絕 大 部 分 皆 具 內 閣 制 的 某 些 特 徵 (僅 法 國 第五共和是採取介於總統制與內閣制之間的「半總統制」),並全部.

(18) 6. 聯合內閣理論. 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評比為自由的國家(free country)  2. ,亦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會員國  ;另外,在總 3. 體資料的取得上,這些國家也較為完整。至於研究時間的範圍上, 本文擬限定在一九四五年至二○○○年七月初為止,共計五百六十 三次內閣,希望藉由本研究找出聯合內閣的重要脈絡和趨勢。 本文所研究的聯合內閣,僅發生在「內閣制」以及「半總統制」 (semi-presidential system)的國家  ,其發生的一般時機大致是國會 4. 大選結束後,並無任何政黨在議會掌握過半數席位,因此,數個政 黨就籌組聯合內閣以取得議會的信任。採行三權分立的「總統制」 國家,儘管有些總統延攬不同政黨的政治菁英擔任部長,充其量只 能視為一種唯才是用的政治號召,並不是聯合內閣的討論範疇。 於是,本文所研究的十八個國家中,儘管一九六二年後的法國 總統係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其權力比純粹內閣制國家更為強化, 但 是 法 國 第 五 共 和 的 內 閣 總 理 有 諮 請 國 家 元 首 (即總統 )解 散 國 會 的 權力,而立法部門有行使不信任投票的倒閣權,任命總理的權力雖 改由總統來行使,但執行此任命權必須尊重各政黨在國民議會的生 態,若總統所屬的政黨與國民議會多數黨不同屬一個政黨時,法國 總統就不得不任命議會多數黨黨魁擔任閣揆,一九八六年、一九九. 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是個非營利、無黨派色彩的組織,該機構致力 於促進全世界的民主、政治權利與民權。自一九七二年以來,每年出版人權評估的 年鑑:“Freedom in the World: The Annual Survey of Political Rights and Civil Liberties”,該年鑑將世界各國概分為「自由的」、「部分自由的」以及「不自由的」三 個等級,根據其在一九九八年至一九九九年期間針對一百九十一個主權國家所做的 統計,有八十八個國家可列為「自由的」,約占全世界人口的39.84%,另有五十三 個國家被歸為「部分自由的」,而「不自由的」國家仍有五十個,參見 http://www . freesdomhouse.org/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立於一九六○年十二月十四日,截至一九 九九年為止,共有二十九個會員國,宗旨是在促進會員國的經濟成長和就業率,並 且透過政策的協調來提升生活水準,改善開發中國家(特別是貧窮國家)的經濟情況。  :根據政治學者杜瓦傑(Duverger, 1980)研究指出,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 system, 即一般所稱的「雙首長制」)乃兼具總統制與內閣制的特徵:(1)有個民選產 生的總統且具部分實權(尤其是外交與國防政策),此類似於總統制的精神;(2)又有 個向議會負責的行政內閣。.

(19) 第一章. 緒論. 7. 三年和一九九七年的「左右共治」(cohabitation)即是這方面的實例。 除了法國之外,杜瓦傑(Duverger, 1980)眼中的「半總統制」國家尚 有奧地利、芬蘭、冰島和愛爾蘭  。這五個「半總統制」的行政內 5. 閣仍須取得議會多數支持並向之負責,而且這些國家聯合內閣的政 府型態依然屢見不鮮,因此依舊納入到本文的研究範圍。 至 於 本 文 所 研 究 的 聯 合 內 閣 的 行 為 者 (actor), 對 象 擬 限 定 在 政 黨,而研究焦點在於「政黨之間的競爭」(inter-party competition), 而不是「政黨內部的競爭」(intra-party competition),因此黨內派系 的政治運作不納入本文的研究。. 二、重要概念的界定 在正式進行研究之前,有必要對重要的概念進行界定和澄清, 以避免造成在溝通上「一詞多義」或「一義多詞」的窘境  。以下 6. 幾個名詞是本文經常出現的概念:.  :修格特和葛瑞(Shugart and Carey, 1992)不同意杜瓦傑的分法,修格特和葛瑞 將冰島歸在內閣制之下,並另外以「總統–內閣制」(presidential-parliamentary system) 來將德國威瑪共和及斯里蘭卡歸在此類。至於李帕特(Lijphart, 1999, 119-123)大致上 將奧地利、芬蘭、冰島歸為內閣制,而法國第五共和則視情況而定,一九五八年至 一九八六年、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三年、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為總統制(此時總 統與國多數黨同屬於同一個黨);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五 年為內閣制(此時總統與國會多數黨不屬於同一個黨)。 :例如同樣是“parliamentary system”的英文專門術語,在台灣有人將之直譯為「議 會制」,事實上,這種譯法並非有誤,因為基於「國會主權」的概念,內閣權力是 源自於議會的同意方能執政。亦有人採用「責任內閣制」、「議會內閣制」或「內 閣制」等用法,本文不擬花太多篇幅於辯解何種譯名較佳和貼近原義,而一律使用 較為人所常用的「內閣制」一詞,用來指涉基於同意信任原則、負責精神和副署制 度所建立的政府體制。另外,亦有人將內閣制做更進一步的分類,如薩托利(Sartori, 1997: 101)又將內閣制細分為:(1)英國式的「閣揆制」(premiership system);(2)法國 式的「會議制政府」(assembly government);(3)「 政黨控制的議會制」(party-controlled parliamentarism)(亦可參見雷飛龍, 1998: ch. 6),本文不擬對內閣制再做細部的分類, 反而採取較寬鬆的角度來看待內閣制,凡是內閣有向國會負責的機制,如本文前頁 所述,就算不是純粹內閣制(如半總統制),只要會發生聯合內閣的國家,皆是本文 關注的重點。.

(20) 8. 聯合內閣理論. 1.內閣制: 內閣制在本文的定義,意指以總理為首的行政內閣代替國家元 首對國會負起政治責任的政府體制。就內涵而言,內閣制應具備以 下五項要點的某幾項(羅孟浩, 1958: 13-14; Schmitt, 1985; Jennings, 1961):. (1) 內閣總理由國家元首任命國會多數黨領袖擔任,其他閣員則 由閣揆提請國家元首任命(Mackintosh, 1977: 529-536),內閣 總理就任前必須取得國會信任,此可以透過國會的正式任命 投票(formal investitute vote)或非正式取得議會容忍其組閣。 (2) 由於內閣是代替國家元首對國會負責,所以國家元首發佈的 法令文書,須經閣揆和相關部長的副署(countersign),才能發 生效力,但一經閣揆及相關閣員副署,此法令文書的責任應 由內閣負擔,國家元首不負責任,而居於「統而不治」(reigns but does not govern)的地位,使「國王不能為非」(the king can do no wrong)。 (3) 為貫徹內閣對國會的負責精神,國會對內閣應有不信任投票 (vote of no confidence)之權;這種權力是國會迫使內閣去職 的方式,是國會控制內閣最重要的一項武器。 (4) 內閣對抗國會所發動不信任投票的利器,是應有呈請國家元 首解散國會之權,並要求提早全國大選,訴諸於新的民意以 決定內閣應否繼續執政。 (5) 為使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有聯繫的關係,應讓國會議員得兼 任內閣閣員,內閣制真諦是以立法與行政融合為一特色  。 7.  :有些國家憲法的規定與此原則牴觸,法國第五共和國憲法第二十三條:「政 府閣員不得同時兼任國會議員。」比利時王國憲法第五十條:「議員經國王任命為 內閣部長且接受任命者,停止出席議會。」(參見附錄二).

(21) 第一章. 緒論. 9. 2.聯合(coalition) 本 文 所 意 指 聯 合 (coalition) , 專 指 選 後 的 執 政 聯 合 (governing coalition)而言,而不觸及選舉聯合、立法聯合等其他面向的行為  8. 。 至 於 誰 是 執 政 聯 合 的 行 為 者 (actor), 會 因 各 學 者 研 究 焦 點 的 不. 同,而有迥然相異的界定,本文則將聯合內閣的行為者設定在政黨。 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執政聯合」是指一群個人的組合體(通常 是透過政黨此一中介物),具有以下的特徵:. (1) 協力追求控制國家執政機制的目標。 (2) 運用相關資源來維繫他們對執政機制的控制。 (3) 從 事 有 助 於 確 保 執 政 機 制 控 制 的 有 意 識 溝 通 (conscious communication)。 (4) 為 了 控 制 執 政 機 制 , 同 意 其 所 分 配 到 閣 員 職 位 。 (Browne, 1973: 13-14.). 3. 內閣組合類型的概念界定: 內閣制國家基於「同意信任原則」 ,國會大選結束後,若未有任 何政黨贏得過半數席位,則政黨之間即會進行合縱連橫的動作,我 們若從各政黨在議會是否掌握過半數席位,以及內閣組合的政黨數 目等兩項標準,可將內閣組合分類如下(參見表 1.1):. :政黨之間經常基於現實利益的考慮,而與其他政黨進行某些聯合的合作關係, 這些政治聯合的模式,除了「執政聯合」外,尚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1)選舉聯合 (electoral coalition),即政黨在選舉期間相互約定,進行某些合作,包括在選舉期間 互不在對方候選居於優勢的選區推出候選人,以避免因競爭使其他政黨獲利,如一 九○三年自由黨–工黨協定(Lib-Lab Pact);另外,甚至有由兩黨領袖聯合向選民推薦 候選人,爭取選民支持,例如德國基督教民主黨聯盟(CDU)和基督教社會黨聯盟(CSU) 選舉時的結盟關係。(2)立法聯合(legislative coalition):有些政黨雖然不願加入聯合 內閣,但卻願意在立法上與執政黨合作或至少消極不反對(雷競旋, 1991: 287; 黃德 北, 1995: 2-3; Bogdanor, 1983: 3-13)。.

(22) 10. 聯合內閣理論. 表 1.1:內閣組合的分類 議會席位數 政黨數目. 議會席位 掌握數超過半數. 議會席位 掌握數低於半數. 政黨數目等於一 單一政 黨 多數內 閣. 單一政 黨 少數內 閣. 政黨數目大於一 最小獲 勝 聯合內 閣. 多黨少 數 聯合內 閣. 超量聯 合 內閣 大聯合 內 閣. 以下內閣組合的類型經常出現在本文,茲就其特徵界定如下: (1) 單一政黨多數內閣(single party majority cabinet): 指某個政黨因掌握議會過半數席位,而單獨組成的政府內閣。 (2) 最小獲勝聯合內閣(minimum winning coalition): 指數個政黨組成勉勉強強過半數的聯合內閣,如果聯合內閣 中的小黨一旦退出聯合內閣的行列,則此聯合內閣將立即失 去多數的優勢而瓦解。 (3) 超量聯合內閣(oversized coalition): 指多個政黨組成超過議會半數席位還要多的聯合內閣,當聯 合內閣伙伴中一個或二個政黨的退出,還不致於使聯合內閣 在議會掌握的席位數降至半數以下。就規模而言,它比「最 小獲勝聯合內閣」還要大,但席位總數卻少於「大聯合內 閣」。 (4) 大聯合內閣(grand coalition): 就加入聯合內閣的政黨在議會擁有的席位數而言,其規模多 於「超量聯合內閣」,「大聯合內閣」是指通常在議會贏得百 分之七十五以上席位的多黨聯合內閣。 (5) 單一政黨少數內閣(single party minority cabinet): 指未能在議會掌握議會過半數席位的單一個政黨所組成的 政府,其得以維持執政的地位,是由於在野的反對陣營某關.

(23) 第一章. 緒論. 11. 鍵性小黨與執政黨有政策交換的默契,在立法上形成聯合的 關係,或反對黨之間彼此猜忌而卻未能立即聯手絆倒該少數 黨的政府,或無重大分歧的國家。 (6) 多黨少數聯合內閣(multi-party minority coalition): 多個政黨組成的政府,但仍未能掌握議會過半數的席位。 (7) 看守內閣(caretaker cabinet): 指另一個新政府成立前,所組成暫時性的過渡政府。. 第三節. 方法論的問題與研究方法. 制度安排有其政治道德上的規範性論證(normative argument), 以 及 在 實 際 運 作 上 的 經 驗 性 論 證(empirical argument)等考量,前者 為後者提供程序運作上的正當性,而後者為前者提供可行性的試 驗。社會衝突的產生,部分導因於沒有一種固定不變的制度形式, 可供人類做放諸四海皆準的依據。 在本質上,民主是將權力競爭予以制度化的過程。如果沒有競 爭與衝突,就沒有民主。衝突不僅發生在制度的選擇,且爭議點可 能就源自於權力資源安排和分配的選擇基礎之上。憲政制度的安排 就是賦予競爭與衝突有制度化的解決管道,正因為如此,制度選擇 就顯得格外的重要。民主政治意味著各種利益的妥協,它是尋求衝 突解決途徑的過程,而且唯有決策能反映大多數人的「普遍意志」 (popular will)時,才稱得是民主的。制度提供解決衝突的管道,聯 合內閣就是內閣制的政府體制設計,一種解決紛爭的制度化途徑, 讓未能掌握議會過半數立法權的政黨,在制度框架下進行政黨的合 作。聯合內閣大致可視為一種理性的行為,各政黨經過細密的計算, 儘可能地掌握更多閣員的數量,而與他黨達成閣員分配和政策偏好.

(24) 12. 聯合內閣理論. 上的妥協,以聯合執政的方式來分享決策權。 在方法論上,本文擷取新制度主義(neo-institutionalism)的精髓, 新 制 度 主 義 乃 檢 討 行 為 主 義 (behavioralism)過 度 化 約 和 簡 化 政 治 現 象,它亦反省舊制度主義的缺失,而以另一種面貌出現。行為主義 盛行於一九五○年代和一九六○年代,它的理論基礎源自於十九世 紀社會學大師孔德(Auguste Comte)的實證主義(positivism)、一九二 ○ 年 代 維 也 納 學 派 (Vienna Circle) 的 邏 輯 實 證 論 (logical positivism),強調經驗法則和自然科學的致 知過程,認為一切研究都必 須 是經驗取向的和價值中立的,必須嘗試建立一套法則和理論來解釋 和預測政治現象。行為主義摒棄具價值取向的規範命題,因此認為 哲學、美學和倫理學等形而上的知識是無意義的(Sanders, 1995: 59)。 到了一九六○年代,全球各地學生運動和反戰運動如火如荼地 展開,一些激進的左派團體開始檢討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部分政 治學者已察覺到行為主義一味追求科學的工具性價值,並未能有效 解 決 當 時 嚴 重 的 社 會 問 題 。 當 時 美 國 政 治 學 會 會 長 伊 斯 頓 (Easton, 1969)提出「關連信條」(credo of relevance)  ,用來反省行為主義 9. 過度客觀和量化的取向,因此引發所謂的「後行為主義革命」 (revolution of post-behavioralism)(Farr, Dryzek and Leonard, 1995: 1-2)。另外,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的研究途徑於一九七○ 年代開始為人所重視,該途徑也是對行為主義過度重視個體層面行 為的要素,忽略總體層面制度和結構的影響,感到強烈的不滿。 在社會科學方法論上,林茲貝屈(Lichbach, 1997: 244-249)整理出. :「關連信條」的內容如下:(1)實質重於技術:如果必須從二者取其一,則 以前者較為重要。(2)行為主義隱含經驗保守主義的意識型態,實證研究侷限於描 述和分析事實,結果造成支持現狀的保守心態。(3)行為研究與現實脫節,後行為 主義就是要打破行為主義對現實的沈默。(4)研究價值(value)具有建設性的意義, 它乃是政治研究不可抹煞的一部分,價值中立是不易實現的目標。(5)知識份子具 有保護人類文明價值的責任,否則只是社會的工匠而已。(6)知識負有行動的責任, 而行動就是在改造社會。(7)由知識份子所組成的組織(即學術的職業團體),不能 自外於社會的日常生活,專業人士涉入政治是不可避免的且應該的。.

(25) 第一章. 緒論. 13. 三大方法論的學派:理性主義學派(rationalist school)、文化主義學派 (culturalist school)和結構主義學派(structuralist school)(參照表 1.2)。 理性論是擷取經濟學的假定,將人視為理性且有意圖的,後來為新 制度主義的「理性選擇理論」所引用。理性主義以微觀的個體主義 為焦點,而文化論和結構主義則以鉅觀的總體主義為重點,文化論 較強調主觀互證(intersubjectivity)的重要性,重視價值、符號、認同 和內在心靈的詮釋,屬於質性研究的範疇。至於結構論則強調體系 內部的構造,重視國家和社會對個人的影響,權力、革命、社會運 動等是其研究主題。. 表 1.2:三大學派社群的取向 學派社 群 要 素. 理性取 向. 文化取 向. 本體論. 理性的行為者;意圖的 行 為 者 之間 的 規 則 ;. 結構取 向 行 為 者 之間 的 關 係 ;. 解釋;行動、信念、意 主 觀 互 證 ; 一 般 的 知 全 體 主 義 念;方法論的個人主義 識 ; 一 般的 價 值 方法論. 比較靜態學;個人理 意義與重要性;文化 社會型態的權力因素 性 行 動 有 時 造 成 非 理 視 為 一 種 因 素 /造 成 事 論 ; 帶 有規 律 的 結 構. 比較. 觀點. 性 的 社 會結 果 ;. 實、認同、行動與秩序. 實 證 主 義;. 詮釋論;. 現 實 主 義;. 通則化;. 個 案 研 究;. 比 較 歷 史途 徑 ;. 解釋. 理解. 因果論. 工 具 的 理性 ;. 套 套 邏 輯 的 ; 技 術 是 決 定 論 的框 架 ;. 對 主 體 持 機 械 的 – 行 存 在 的 ; 以 及 因 素 對 不 存 在 唯意 志 論 為的觀點 次 級 傳 統 理 性 主 義的 人 性 論 ; 社 會 情 境的 理 性 主 義. 結 果 的 影響 主觀論;. 國家/社會;多元主. 主 觀 互 證論. 義 –馬 克 思 主 義 –國 家 論. 代 表 人 物 Robert H.Bates 資 料 來 源: Lichbach, 1997: P. 245.. James C. Scott. Theda Skocpol.

(26) 14. 聯合內閣理論. 在方法論上如前所述,有以上三大學派。至於政治學制度研究 的歷史自古希臘時期亞里斯多德對政體的分類,就已開始萌芽,它 大致上停留於靜態的觀察和描述,是個忠實的「事實主義的反映 者」 。聯合內閣兼具制度層面和行為層面的研究,新制度主義已不再 固守舊傳統,它進一步跨出憲法(constitution)、國家(state)和政治系 統(political system)等傳統政治學研究主題的窠臼,結合經濟學、社 會學、歷史學等學科的知識和主題,讓政治學重新燃起活力。. 一、傳統的制度研究 傳統或古典制度研究的研究焦點是政府的規則、程序與正式組 織,並使用歷史學家與法律學者的技術,以尋求解釋結構與民主之 間的關係,以及規則、程序與正式組織對其他總體制度面和個體行 為面的影響。比較政治的傳統模式,可歸納以下幾個重要取向(Lane and Ersson, 1994a: 2; Rhodes, 1995: 43-46):. 1. 結構的描述(configuration descriptive)或政治體系的研究:此 研究取向是詳盡地描述一些國家的情況,而無須設計任何精 密的概念架構; 2. 地 方 主 義 (parochialism)或 是 傳 統 西 方 學 者 在 選 擇 研 究 題 材 時的偏見,他們依循一系列固定的事實範疇從事研究工作, 而且大部分都是法制的或形式主義取向的; 3. 形式–法制主義(formal-legalism)或憲法取向的,該途徑巨細 靡遺地描述相關法制,例如支配內閣、立法部門、法院或官 僚機構運作的規則; 4. 經 驗 主 義 (empiricism)或 非 存 在 於 傳 統 比 較 政 治 的 方 法 或 理 論,它至少在意圖和成就上,是為人所肯定; 5. 非 比 較 研 究 法 (non-comparison)或 大 部 分 比 較 政 府 領 域 的 教.

(27) 第一章. 緒論. 15. 科書所採取單一國家的研究法,或對一些國家進行平舖直述 的描寫。. 彼得斯(Peters, 1999: 6-11)指出舊制度主義(old institutionalism) 流於非理論性(atheoretical)和描述性、法制主義、結構主義、全體主 義 (holism)、 歷 史 主 義 (historicism)以 及 規 範 分 析 的 取 向 ; 政 治 學 者 開始體認到不再必然指涉形式上的結構而已,反而可以將之視為一 套規範、規則、規律性來理解,除了像是國會、法院級等正式的組 織可當作制度來探討外,一些像是市場之類的經濟事物,亦可視為 制 度 來 分 析 。 因 此 , 有 一 群 採 取 理 性 選 擇 途 徑 (rational choice approach)學 者 開 始 關 心 理 論 和 方 法 論 的 重 要 性 , 他 們 反 規 範 性 的 偏 見,從個體主義出發,而且重視如利益團體和投票活動的政治輸入 項(inputism)(Peters, 1999: 11-15),而不再純粹描述政治體系這個決 策黑箱(blackbox)而已,他們開始對舊制度主義感到不滿,主張從新 的角度來研究政治。. 二、新制度主義 新制度主義除了承襲傳統對制度研究的取向外,還汲取個體經 濟 學 對 理 性 行 為 者 的 假 設 及 個 人 對 誘 因 體 系 (incentive structure)的 反應。該研究途徑強調解釋政治結果的核心變項應是政治,而非社 會、經濟或文化。在解釋民主政體的成功與失敗上,政治學界再度 強調政治制度的重要性。近年來,民主政治在中歐、東歐與其他地 區的進展,刺激了對憲政設計與制度選擇的研究(Shugart and Carey, 1992: 1)。 根據馬屈與奧爾森的說法,傳統政治制度理論的重要性已逐漸 下降。首先,他們批評當代政治學是一種脈絡主義的(contextual), 或 過 分 以 社 會 為 中 心 (sociocentric)、 只 強 調 政 治 行 為 的 社 會 脈 絡 ,.

(28) 16. 聯合內閣理論. 而忽視作為獨立因素的國家重要性。其次是化約主義(reductionist), 將政治解釋為個人行動的結果。最後是功利主義(utilitarian),它將個 人行動解釋為受個人自利動機所刺激。相反地,新制度主義堅持政 治制度更為主動的角色。因此,官僚行為者,立法委員會、高等法 院都是競爭性社會力量表演的舞臺,但是它們也是用來界定與保護 利益的一套標準作業程序,它們是有自我觀點的政治行為者(March and Olsen, 1984: 734-738)。 另外,奧爾森(Olsen, 1988: 32)也認為將政治研究朝向與政治理 論更密切的方向發展,而並非回到歷史學的歷史描述與法律學的法 制 主 義 (legalistic instutionalism)的 古 老 傳 統 中 。 喬 登(Jordan, 1990: 482, 484)認為新制度主義之所以吸引如此多的目光,原因在於該途 徑明顯宣稱對主流政治學的反對,而且也反映出對國家角色有興趣 的基礎已經轉移。 事 實 上 , 新 制 度 主 義 可 以 再 區 分 出 三 大 範 疇 :「 歷 史 的 制 度 主 義」 、 「社會學的制度主義」 、 「理性選擇制度主義」(有關新制度主義 的介紹,重要書籍有: March and Olsen, 1989; Lane, 1990; Grafstein, 1992; Goodin, 1996; Steunenberg and Vught, 1997; Peters, 1999;重要 的期刊論文有: March and Olsen, 1984; Hall and Taylor, 1996; Kato, 1996; Kaiser, 1997;; Immergut, 1998; Hay and Wincott, 1998; Mule, 1999)。. (一)歷史 – 比較途徑的制度主義: 霍爾(Hall, 1986: 19)提出歷史–制度的解釋(historical-institutional explanation),將制度界定為「正式規則、服從性程序與標準操作行 為,這些構成個人與包括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各單位間的互動網 絡」 。但是,霍爾認為他自己所使用的研究途徑,不同於早期的制度 主義,因為他對制度的界定不僅涵蓋憲法與正式的政治實踐活動, 而且將觸角延伸至較不正式的組織網絡。.

(29) 第一章. 緒論. 17. 「歷史的制度主義」是從比較的–歷史的觀點,來研究制度的影 響力,他 們 雖 然 認 為 制 度 並 不 是 決 定 政 策 結 果 的 唯 一 因 素,但 制 度 卻 限 制 和 反 映 政 治 的 運 作 情 形,國 家 的 機 器、政 治 的 體 制 和 中 介 的 機 構 都 成 為 制 度 研 究 的 對 象,然 而,他 們 認 為 民 主 的 政 治 制 度 應 該 放 在 其 所 相 依 相 偎 的 社 會、經 濟 和 政 治 網 絡 中 加 以 理 解,再 進 一 步 探 討 其 政 策 和 經 濟 表 現 的 影 響 (Pontusson, 1995: 118-120)。 像 謝 楞 和 史 坦 模 (Thelen and Steinmo, 1992: 1-32)自 認 「 歷 史 的 制 度 主 義 」 的 學 者, 他 們 借 用「 有 限 理 性 」(bounded rationality)的 概 念, 不 否 認 個 人 會 做 出 嘗 試 計 算 其 利 益 的 行 為,但 是 他 們 認 為 最 後 的 結 果 將 是 各 種 團 體 、 利 益 、 觀 念 與 制 度 結 構 之 間 互 動 下 的 產 物 (Koelble, 1995: 232)。. (二)理性選擇途徑的制度主義: 「理性選擇制度主義」認為制度是由具有清晰效用極大化 (utility-maxizatization)意圖的個人所構成,因此制度也會有理性計算 和表達偏好的行為,但是各機構為了防止個人自私行為危及組織目 標的實現,所以有必要制定共通的規則,提供某種形式的社會制裁, 以降低私人不合作行為所帶來的社會成本。 「理性選擇制度主義」的 學者認為制度也可以是個理性的抉擇者,它提供誘因並且盡力降低 組織的不確定,這些行動集合體亦能導出有效能的政治、經濟和社 會的政策(Koelble, 1995: 239-241)。 不過,社會的衝突和合作存在於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的脈絡中, 「有限理性」概念是建立在人類對用一種滿意的方式來處 理其生活所需要的資訊,僅具備有限的處理能力,因為一個社會存 在觸目可見無法排除的「資訊不對稱性」(information asymmetries), 並沒有一個行為者(agent)能瞭解和某個社會有關的所有議題,因此 產 生 許 多 意 見 領 袖 (opinion leader), 充 當 中 介 者 的 傳 播 角 色 , 也 因 此產生普遍的信任和委託關係。.

(30) 18. 聯合內閣理論. (三)社會學途徑的制度主義: 「社會學制度主義」認為個人的行為不僅受到制度的影響,而 且 是 一 個 較 大 參 考 架 構 (frame of reference)的 產 物 , 文 化 、 社 會 結 構、組織認同、工業部門是界定利益的重要因素, 「社會學制度主義」 嘗試將人類行動納入到總體層次的制度要素去理解,組織權力的正 當性來自組織成員的授與,其間有賴一套為大家所接受的遊戲規 則、文化價值和制度規範(Koeble, 1995: 233-237)。 在現代的經濟和政治體系裡,正式的組織(formal organizations) 是主要的行動者,依法而設立的機構和官僚組織,在現代人類的生 活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March and Olsen, 1984 : 734)。從組織的 脈絡來研究政治現象,成為政治學中的新視野。. 三、研究方法 分 析 各 國 政 治(尤 其 是 西 歐 政 治 ), 在 方 法 論 上 有 兩 項 重 大 的 歧 異 : 一 是 個 案 研 究 法 以 及 純 粹 比 較 分 析 架 構 之 間 的 取 捨 (Morgan, 1983; Dogan and Kazancigil, 1994; Landman, 2000);另一是政治社會 學 (political sociology)的 理 論 觀 點 與 制 度 主 義 的 研 究 途 徑 之 間 的 劃 分。政治社會學者強調社會分歧因素對一般政治的塑造與影響,尤 其是政黨制度、內閣組成、政治穩定的衝擊。近年來,上述對峙的 局 面, 不 復 昔日嚴重,這乃拜「新制度主義」的研究取向日益抬頭 之賜,它萃取了社會學、歷史學和經濟學等學科的研究優點,已有 學科整合(interdisciplinary)的架勢。. (一)比較研究法: 比較研究法並不必然意味要從事跨國的(cross-national)研究,我 們可以針對同一個國家特定主題進行比較分析,例如美國境內所實.

(31) 第一章. 緒論. 19. 施的聯邦制,其所隸屬五十個州的獨立程度以及與聯邦政府的關 係,亦可成為比較研究的題材(Ball and Peters, 2000: 11)。 許多學者基於以下三點理由質疑比較研究法的效度。首先,政 治 制 度 與 其 他 面 向 的 制 度 (如 經 濟 體 制 )是 非 常 不 同 的 。 其 次 , 將 不 同地區和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進行比較有失公平。最後,不同文化 背景的社會進行比較研究,其可行性有待商榷。針對這些質疑,李 帕特和魏斯曼(Lijphart and Waisman, 1996: 3-6)逐一辯解,並指出在 比較的地區之間,具有一些重要的共通點。他們評估「最大相似體 系」設計(“most-similar-systems” design)的可行性,這種比較研究法 是 相 對 應 於 彌 爾 (John Stuart Mill)的 「 差 異 法 」 (method of difference),而是盡可能地以其相似性做為比較研究的分析單位。 有 時 , 政 治 制 度 的 比 較 研 究 似 乎 過 度 形 式 主 義 (excessively formalistic)了 , 對 社 會 中 的 非 正 式 制 度 安 排 , 以 及 這 些 制 度 安 排 在 政策形成,與權力行使過程中扮演何種重要角色,欠缺進一步的探 究,而且對政治行為中的非政治性決定因素也不甚敏感,只是單純 進行描述,無法形成假設和檢證事例,因此無法構成「動態的政治 理論」(political theory of dynamics)(有關比較研究法的探討,參見 Ragin, 1987; Gillespie and Nesvold, 1971; Holt and Turner, 1970; Øyen, 1990; Janda, 1993)。彼得斯(Peters, 1998: 10-21)指出以下五種 屬性的研究,都可視為比較政治的研究:單一國家的研究、過程與 制度的研究、分類的形成、地區的統計分析以及全球數據分析。因 此,新制度主義的比較研究途徑較以往更為廣泛些。. (二)個案研究法: 如果有人研究某特定環境中的單一現象,則可稱此人在從事個 案研究(case study),學者限於有限的時間、金錢以及語言技術等問 題,僅針對某些個案進行探究,他們可以運用問卷、訪談、總體資 料的分析或統計數據等,進行小規模的研究(Peters, 1998: ch. 6)。李.

(32) 20. 聯合內閣理論. 帕 特 (Lijphart, 1971)指 出 個 案 研 究 的 優 點 是 提 供 研 究 者 針 對 某 一 特 定研究對象,以最經濟的時間和資源來彙集潛在可用的資料。缺點 在於當有系統地檢驗假設時,其解釋力就受到侷限了(Collier, 1993)。 「為何有些政治制度的類型運行於某些國家,而不適用其他國 家?」這是比較政治的學者長期面臨的問題。個案研究在進行理論 的推論,往往遇到此一研究成果適用上的問題,因而降低了其理論 的參考價值。 本文的研究方法,在總體制度層面上,主要是採取「法制的和 比較的研究途徑」(legalistic-institutional and comparative approach)。 本文探究聯合內閣形成之前的制度安排,包括了憲政體制 和 選 舉 制 度的安排,前者界定了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的互動關係,而後者為 政黨競爭的遊戲規則設下法制規範,兩者都間接地影響一個國家政 局的穩定性;另外,社會結構的制度因素,尤其是階級、種族、語 言、宗教和地域等分歧面向所形成的團體對立,各以政黨為其利益 的代言人,進而影響聯合內閣的形成。所以,在從事聯合內閣的比 較研究時,實有必要對各國的政府結構、社會結構和選舉制度先行 瞭解,以掌握靜態法制面的成因。但是,本研究希望不流於靜態的 描 述 , 而 陷 入 如 伊 沙 克(Isaak, 1985: 34-38)所 說 「 過 度 事 實 主 義 」 (hyperfacturalism)的描述。 因此,本文還進行動態的統計數據,針對「有效政黨數目」與 、 「議題面向數目」 、 「內閣存活率」 、 「內 其他變項(如「不成比例性」 閣型態發生率」等)進行統計的迴歸分析,以找出兩種變項之間的相 關性。本文研究的國家數限於總體資料取得的困難,僅研究十八個 西 方 內 閣 制 國 家 (佔 全 世 界 五 十 五 個 內 閣 制 國 家 的 近 三 成 左 右 )。 本 文 在 針 對 特 定 主 題 時(例 如 選 舉 制 度 改 革 前 後 的 變 化 時 ), 採 取 「 小 數量比較法」(small-N comparison)的研究策略(Lijphart, 1971; Collier, 1993: 106),例如第五章第四節就是專門以紐西蘭、義大利和日本三 國為個案比較的小單位,分析這三個國家在選舉制度改革前後,在.

(33) 第一章. 緒論. 21. 平均有效政黨數目、不成比例性以及內閣型態發生頻率上的變化。. 四、聯合內閣的主要研究取向 聯合內閣的研究取向有兩個主要的傳統,一是擷取演繹的途徑來 分析聯合內閣,亦有人稱之為「博弈理論」的傳統(the “Game-Theoretic” tradition)(Laver and Schofield, 1990: 9-11),該途徑假設聯合內閣的行 為者是理性的,其無不在追求利益的極大化。另一則是以歸納的途 徑來研究聯合內閣,由於聯合內閣盛行於歐洲民主國家,而且此類 學者大部分出身自歐洲學者,並以歐洲各國為個案研究或比較分析 的 對 象 , 因 此 歸 納 的 研 究 途 徑 儼 然 是 「 歐 洲 政 治 」 的 傳 統 (the “European Politics” tradition)(Laver and Schofield, 1990: 7-9)。. (一)演繹途徑(deductive approach) 聯合內閣的「博弈理論」(game theory)是一種形式化(formal)的 實證理論,是以兩項假定(assumption)為起點:(1)方法論上的個人主 義(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根據行為者的偏好和選擇,就可 以瞭解社會的過程和結果;(2)目標導向的行動(purposeful action): 行動是有目標的,行為者的行動可從導向目標的實現來解釋 (Ordeshook, 1986: 1)。幾乎所有早期以「博弈理論」途徑來研究聯合 內閣,皆假定政黨的目標是極大化其「職位追求」(office-seeking), 而 非 「 政 策 誘 因 」 (policy-motivated)導 向 的 (Alt and Alesina, 1996: 654)。 聯合內閣是一個複雜的策略互動之行為,若干學者從「博弈理 論」的觀點來探究聯合內閣的行為。這種研究途徑是假設行為者是 具高度動機的且理性的。賴克(Riker, 1962)認為政治聯合的行為是為 了爭取固定的政府職位所進行的競賽遊戲,他從「規模原則」(size principle)導出了「最小獲勝聯合內閣理論」(minimal winning coali-.

(34) 22. 聯合內閣理論. tion theory),他指出聯合內閣的成員莫不在追求權力的極大化,所 以只要尋找剛好足以滿足議會過半數的聯合內閣夥伴即可。日後, 亦有不少學者(Austen-Smith, 1988, 1990; Ordeshook, 1992; Schofield, 1993; Schofield and Laver, 1985; Laver and Budge, 1992, Lalman, Oppenheimer and Swistak, 1993)採取類似的途徑來分析聯合內閣的 行為。. (二)歸納途徑(inductive approach) 以歸納途徑來研究聯合內閣,其策略可採歷史的–描述的個案 研究(Bogdanor, 1983; Pridham, 1986),亦可採一般性的比較研究法 (Browne and Franklin, 1973; Budge and Keman, 1990; Strøm, 1984, 1990; Lijphart, 1984a, 1999)等取向。不論是採個案研究或比較研究 法,歸納途徑都試圖從其研究的案例整理出一些規律和軌跡,以做 為 解 釋 其 他 國 家 時 的 參 考 。 這 類 學 者 (Pridham, 1986; Budge and Keman, 1990)有些會先成立假設和命題,進而拿出一些總體統計的 數據,來檢證這些命題和假設,希望能形成通則和理論,做為解釋 和預測聯合內閣的準據。 採取歸納研究途徑的學者,較重視總體制度面的因素及環境的 變項對聯合內閣形成過程的影響。他們描述和解釋西歐各國聯合內 閣 的 一 般 特 徵 , 進 而 歸 納 出 一 些 通 則 。 例 如 雷 佛 和 班 吉 (Laver and Budge, 1992)從多種政策面向來研究政黨的政策相近性,而歸納出政 黨尋找聯合內閣夥伴時有著重大的政策考量。陶德(Dodd, 1976)和布 利登(Pridham, 1986)從其研究中總結出聯合內閣談判過程中環境因 素的重要性。史脫恩(Strøm, 1990)綜合北歐少數內閣的經驗發現少 數內閣有其生存特殊環境,例如國會外部政策影響管道的暢通、統 合 主 義 (corporatism) 的 盛 行 , 其 內 閣 也 非 如 一 般 人 所 想 像 是 短 命 的。表 1.3 對照了這二個研究途徑的內涵:.

(35) 第一章. 緒論. 23. 表 1.3:聯合內閣主要研究途徑的比較 演繹的研究途徑. 歸納的研究途徑. 研究取向 理性選擇的、博弈理論、形式理論 比較–歷 史 取 向 、政治社會學取向 基本命題 假 定 人 是 理 性 的 、 目 標 導 向 的 、 總 體 制 度 內 涵 和 環 境 因 素 支 配 聯 追求個人利益極大化;政黨是為了 合內閣的形成;爭取職位只是個手 掌握職位而提出政策主張;聯合內 段,政黨最終目標是在實現政策主 閣 的 行 為 者 是 無 不 在 擴 大 閣 員 分 張;尋找聯合內閣是以意識型態立 配上的報償值。. 場相類似為優先考量。. 主要學者 Downs, 1957; Riker, 1962; Aus- Bogdanor, 1983; Pridham, 1986; ten-Smith, 1988; Schofied, 1985; Browne and Franklin, 1973; Budge Ordeshook, 1992; Kreppel and Tse- and Keman, 1990; Strøm, 1990; belis, 1999.. Lijphart, 1999..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流行採用演繹形式的博弈理論來研究聯合內 閣,美國本土的期刊如《美國政治學期刊》(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和《美國政治學季刊》(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這類學術刊物亦以此為主流,而歐洲學者受美國的影響,採取演繹 研究途徑逐漸增多,在數量上,歐陸學者還是以歸納途徑為大宗。 不過,近年來,兩種研究途徑有交互融合的趨勢。. 第四節. 分析架構. 新制度主義認為制度選擇是任何政治產出(包括了政策要項、決 策能力、政策結果等)的前置條件。就總體層面的制度型態而言,主 要涵蓋了政府體制、社會結構、選舉制度及相關的制度規範,這些 制度的型態影響日後的權力分配以及政經表現(包括了政治穩定性、回 應性、效率性、平等性和代表性等)(Weaver and Rockman, 1993: 1-44)。 透過對十八個民主國家聯合內閣制度成因的經驗性比較分析,.

(36) 24. 聯合內閣理論. 本文期盼能夠找出選舉制度、政府體制、多黨競爭、內閣型態與政 治穩定性彼此間的互動關係。本文的分析架構如下圖 1.2 所示:. 憲政安排. 政治穩定 +. +. 社會分歧. + +. +. 內閣組合. +. 選舉制度. +. 政黨競爭 +. 圖 1.2:本文的分析架構. 整體而言,本文是採「歸納途徑」來研究聯合內閣的行為,以 新制度主義做為方法論的基礎,主要是採「小數量比較法」的方法, 將聯合內閣置於總體制度面來探討,包括了憲政體制、選舉制度、 社會結構和政黨制度,對於最後兩項政治產出(包括內閣組合型態和 政治穩定)的影響。. 第五節. 資料的來源與取得. 本文總體資料(aggregate data)主要取材自: (1)Woldendorp, Keman and Budge,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1993) 24: 1-106; (1998) 33: 125-164.(整理戰後二十個民主 的內閣的資料,包括了內閣類型、壽命、終止原因、政黨組合、 閣員分配、閣揆人選等,政大中正圖書館期刊室有館藏)。.

(37) 第一章. 緒論. 25. (2)Banks and Muller, Political Handbook of the World, 1999.(長期彙整 各國政治現況、政府結構、國際組織和條約,每年皆有更新的版 本,政大中正圖書館期刊室有館藏)。 (3)Cook and Paxton, European Political Facts: 1988-1996. 4th ed., 1998.(記載國際組織、國家元首、國會、內閣、總理、政黨、司 法部門、軍隊和條約相關資料,政大中正圖書館參考室有館藏)。 (4)Mackie and Rose, The International Almanac of Electoral History, 3rd ed., 1991.(被公認最準確且最具公信力的選舉數據資料來源, 該書已至一九九七年第四版,但遍尋臺灣各大圖書館皆未見最新 版的蹤跡,第三版在政大中正圖書館參考室有館藏)。 (5)Keesing‘s Record of World Events.(每月出刊的期刊,按地區記載各 國重要大事,政大中正圖書館期刊室有館藏)。 (6)Lane, Mckay and Newton, Political Data Handbook OECD Countries. 2nd ed., 1997.(統計截至一九九五年為止二十四個 OECD 會 員國的政治、經濟、社會、財政、就業等資料,政大中正圖書館 有館藏)。 (7)Derbyshire and Derbyshire, Political Systems of the World, 1996.(陳 列和比較一百九十二個國家的憲法、意識型態差異、行政部門、 議會、選舉制度、政黨制度,提供相當多的數據和表格,後面並 有按地區和國家介紹各國的政治概況)。. 以上的工具書和參考書籍,可在國內各大學圖書館找到。另外, 有關即時且最新的政治現況,有時還透過剪報資料尋得。政大國關 中心圖書館剪報室按國家和年代順序剪貼成冊,近年來並將這些剪 報掃描成電腦資料庫,公告在網站上。拜現代科技文明之賜,一些 各國的選舉數據、政府組織、憲法文件和政風民情,皆可經由網際 網路予以取得。以下是本文總體資料取自各網路的網址:.

(38) 26. 聯合內閣理論. 1.選舉數據: ● Election Around the World:(網址:http//www.agora.stm.it/ elections/election/),是目前筆者發現數據更新速度最迅速的網 站,例如二○○○年六月二十五日的日本眾議院選舉數 據,其他相關網站等了將近半個多月,都未見更新,但該 網站約三日內即有日本大選的最新數據。 ● Lijphart Elections Archive:(網址:http:/Dodson.ucsd.edu/lij) 設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網站,是由該校知名教 授李帕特所組織成立,它蒐集二十六個國家的全國選舉的 統計數據,以及這些國家選舉制度的運作方式。該網站缺 點是數據更新的迅速有待加強,但優點是幾乎蒐集所有連 結有關選舉和選舉制度的網址。 ● Election:(網址:http://dir.yahoo.com/Government/Politics/ Elections/ )雅虎網路公司所架設搜索選舉和政府組織相關 資料的入口站,該網站連結相當多這類主題的網址。 ●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lectoral Systems : ( 網 址 : http://www.umich.edu/~nes/cses/cses.htm/) 該 網 站 跨 國 比 較了超過五十個國家已開發和新興民主國家的選舉制度 ,並列舉許多了選舉制度的相關規則。 2.憲法文件: ● Constitution Finder:(網址:http://www.urich.edu/~jpjones/ confinder/)按國家的字母排列,匯集了各國英文版的憲法 條文。 3.政黨暨政治領導者: ● Parties on the web:(網址: http://www.agora.stm.it/ elections/parties.htm)匯集了一千多個政黨的網址,研究者可以 按圖索驥地點選所欲研究政黨,找到政黨的相關組織和人 物介紹。.

(39) 第一章. 緒論. 27. ● The Zárate's Political Collections:(網址:http://www.terra. es/personal2/monolith/ ) 研 究 各 類 領 導 人 物 不 可 多 得 的 網 站 , 旗 下 有 八 大 相 關 網 址 , 包 括 了 Political Leaders: 1945-2000;. Reliefs. and. Reelections;. Current. Rulers. Worldwide; Women World Leaders; Current Rulers Longest-time in Office; European Governments: 1990-2000; First African Rulers;Political Obituary: 1990-2000。 4.各國政風與民情: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網址: http://www.odci.gov/cia/ publications/ factbook/)美國中央情報局所架設的各國政情 介紹,內容相當翔實。. 至於有關聯合內閣重要的學術著作,主要是經由國內圖書代理 商(如桂林圖書公司)、亞馬遜( http://www.amzon.com/)虛擬書店購得 ,或透過國內圖書館的借閱方式取得。筆者曾至加州大學洛杉磯分 校 (UCLA)和 加 拿 大 溫 哥 華 英 屬 哥 倫 比 亞 大 學 (UBC)從 事 論 文 資 料 的蒐集和寫作,校內圖書館資料完善,筆者博士論文有不少資料就 是取自這二所高等學府。. 第六節. 章節內容簡述. 本文概分八章。第一章首先闡述撰寫本文的研究動機。接著, 界定本文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研究範圍,使研究焦點不致模糊,並對 本文經常使用的概念先行界定其意涵,以避免造成研究辭彙上的溝 通歧異。闡述本章主要的方法論上的依據:新制度主義理論,討論 新制度主義所面對的問題,在研究方法方面,介紹比較研究法和個.

(40) 28. 聯合內閣理論. 案研究法的內涵和優缺點。另外,本章亦提出一個分析架構,藉此 讓論文更加嚴謹,且使各章在邏輯脈絡上更加嚴謹且環環相扣。本 章在尾聲交待本文主要總體資料的來源和取得管道。最後,簡述一 下各章節的內容。 第二章重點擺在聯合內閣研究文獻的探討,評述並比較聯合內 閣兩大理論的取向:非政策取向的「權力極大化觀點」以及政策取 向的「政策相近性觀點」。 第三章是探討憲政制度對聯合內閣形成的影響。首先說明憲政 發展的君主立憲和共和國體等兩大路徑,及其對各國民主憲政的衝 擊。然後,從比較歷史的角度,探討影響內閣制政府體制選擇的因 素,包括了殖民經驗因素、國體選擇因素、地理毗鄰性因素、人口 規模因素。隨後,比較目前世界盛行的主要政府體制:內閣制、總 統制、雙首長制在憲政學理上的差異。最後,經過分析後發現憲法 規定和憲政慣例對聯合內閣形成亦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第四章探討社會分歧結構對聯合內閣形成的影響。剛開始先界 定社會分歧概念的意義。闡述社會分歧七個主要議題面向:社經、 宗教、種族 – 文化、都市與鄉村、政體支持度、外交政策、後物質主 義等。再進一步探究社會分歧度與政黨制度以及聯合內閣形成的相 關性。最後,分析大聯合內閣形成的背景因素,並舉瑞士和奧地利 的大聯合經驗的例子做說明。 第五章將焦點放在選舉制度對聯合內閣形成的影響。首先從比 較–歷史的脈絡,闡述選擇某種選舉制度設計的因素;其次,分析選 舉制度對不成比例性和政黨制度的政治影響,再以十八個民主國家 為例,檢視不成比例性與政黨制度之間的關係。隨後,分析選舉制 度的類型與內閣組合型態之間的關係。最後,以紐西蘭、日本和義 大利為個案研究的對象,對照這些國家選舉制度改革前後的變化。 第六章討論多黨競爭與聯合內閣的相關主題。第一節先澄清多 黨競爭的概念,並闡述政黨制度和多黨競爭的基本類型。其次,以.

(41) 第一章. 緒論. 29. 「相關政黨計算法則」(relevant parties),來分析何種政黨應被視為 競爭性而必須列入聯合內閣成員的考慮。然後,再討論各政黨意識 型態的定位。最後,分析多黨競爭與內閣組合型態之間的關係。 第七章分析聯合內閣持久性與政治穩定。首先界定本文對持久 性所採用的定義法。其次,探究內閣的持續與內閣壽命終止的原因。 再者,分析多黨競爭與聯合內閣持久性之間的相關性。最後闡述艾 爾蒙、李普賽、鮑威爾等四位學者對政治穩定的觀點,結尾提出解 決衝突的制度設計。 最後一章,首先說明憲政制度選擇在規範上的價值和實證的意 義,論文尾聲將歸納本文幾個研究心得與發現。.

(42)

(43) 第二章. 聯合內閣理論:研究文獻的檢視. 31. 第二章 聯合內閣理論 :研究文獻的檢視. 政 治 大 如前一章所述,聯合內閣在歐洲內閣制國家雖然是一種常態的 立. ‧ 國. 學. 政府組合,但是英文專書探究聯合內閣的著作其實並不多見  ,不 1. 過,這類研究卻經常發表於重要的政治學期刊,例如, 《美國政治學. ‧. 期 刊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美 國 政 治 學 季 刊 》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學期刊》(Journal of. y. Nat. sit. Politics)、《英國政治學季刊》(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l. er. io. 《歐洲政治學研究季刊》(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iv n C Studies)、《理論政 Politics) 、《比較政治研究》(Comparative U h e n g c h i Politics n. 《 西 歐 政 治 》 (West European Politics) 、《 比 較 政 治 》 (Comparative. 治季刊》(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其中以《歐洲政治學研究 季刊》的研究成果最為豐碩,在一九九三年第二十四期(Woldendorp, Keman and Budge, 1993)彙理歐洲二十個內閣制國家的政府組合,並 於一九九八年第三十期(Woldendorp, Keman and Budge, 1998)再行 :在研究聯合內閣的專書中,採個案研究以歐洲為主的國家計有:Groenning, Kelley and Leiserso, 1970; Mesquita, 1975; Luebbert, 1982;Browne and Dreijmanis, 1982; Bogdanor, 1983; Pridham, 1986; Pridham, 1988; Mellors and Pijnenburg, 1989; Laver and Budge, 1992; van Roozendaal, 1992; Laver and Shepsle, 1994; Blondel and Müller-Rommel, 1997; Müller and Strøm, 1999; Müller and Strøm, 2000, forecoming;採綜合比較分析或純粹進行理論探討的著作有:Riker, 1962; Browne, 1973; de Swaan, 1973; Mesquita, 1975; Dodd, 1976; Laver and Schofield, 1990; Budge and Keman, 1990; Strøm, 1990; Laver and Shepsle, 1996; Maor, 1998..

(44) 32. 聯合內閣理論. 補綴和更正原先的數據,在此段期間又不定期地發表年度〈政治資 料〉(Political Data)(刊載於該季刊第二十六期、第三十二期和第三 十四期)(Koole and Mair, 1994; Katz and Koole, 1997; Koole and Katz, 1998),詳述當時歐洲內閣制國家的政情,《歐洲政治學研究季刊 》 這些資料成為研究聯合內閣總體數據的重要來源。本章首先就聯合 內閣重要的研究成果進行一番流覽,然後對聯合內閣兩大理論的取 向:權力極大化觀點及政策相近性觀點進行比較和評述。. 第一節. 聯合內閣的研究. 早在一九五○年代,杜瓦傑所撰《政黨》(Political Parties)一書 除了探究政黨結構、政黨制度與選舉制度間的關係之外,還專章分 析政黨聯盟(party alliances)的運作。他指出兩黨制造成政黨的獨立 性,較無結盟的必要性,而多黨制促使各政黨間的結盟和合作;多 黨制造成政府是由異質性的成員共組聯合內閣或少數內閣,政府內 部意見分歧且政策執行受到侷限,因此聯合內閣傾向於較為短命的 (Duverger, 1959)。 學者一般公認賴克(William H. Riker)於一九六二年的《政治聯 合理論》(The Theory of Political Coalitions)是有系統研究聯合行為 的 重 要 啟 蒙 著 作 和 里 程 碑 (Riker, 1962), 他 提 出 「 最 小 獲 勝 聯 合 」 (minimal winning coalition)的概念,獲勝的(過半數的)聯合內閣是指 它僅需要聯合一些得以維繫其議會過半數席次地位的政黨即可,以 擴大其內閣閣員報償的效益。 陶德(Lawrence Dodd)亦假定政黨是個理性的行為者,在國會中 的政黨競爭是為了控制內閣,而內閣為了維持執政的地位,就必須 爭取議會的多數支持,而內閣的組合型態取決於國會內所存在的談.

數據

表 1.1:內閣組合的分類      議會席位數    政黨數目  議會席位  掌握數超過半數  議會席位  掌握數低於半數    政黨數目等於一   單一政 黨 多數內 閣  單一政 黨 少數內 閣    政黨數目大於一   最小獲 勝 聯合內 閣  超量聯 合 內閣  大聯合 內 閣  多黨少 數 聯合內 閣          以下內閣組合的類型經常出現在本文,茲就其特徵界定如下:  (1) 單一政黨多數內閣(single party majority cabinet):
表 1.3:聯合內閣主要研究途徑的比較  演繹的研究途徑  歸納的研究途徑  研究取向  理性選擇的、博弈理論、形式理論     比較–歷 史 取 向 、政治社會學取向  基本命題  假 定 人 是 理 性 的 、 目 標 導 向 的 、 追求個人利益極大化;政黨是為了 掌握職位而提出政策主張;聯合內 閣 的 行 為 者 是 無 不 在 擴 大 閣 員 分 配上的報償值。  總 體 制 度 內 涵 和 環 境 因 素 支 配 聯合內閣的形成;爭取職位只是個手段,政黨最終目標是在實現政策主張;尋找聯合內閣是以
表 2.1:幕勒和史托恩對各國政黨競逐目標的結論  國家  政黨  期間  政策 追求 職位 追求  選票 追求  愛 爾 蘭   Labour 1981-1986  高 度   低 度   中 度    Fine  Gael  1987-1989  高 度   低 度   低 度    Fianna  Fáil  1989  低 度   高 度   低 度   丹 麥   Social Democrats  1973  中 度   低 度   高 度    Liberals  1973  中 度   高
表 2.2:內閣組成的類型  單一政黨 多數內閣 最小獲勝 聯合內閣  超量聯合內閣 單一政黨少數內閣 多黨少數聯合內閣 大聯合內閣  看守 內閣  其他  合計  澳大利亞 10  33.3%  20  66.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0  100% 奧地利   3  13.0%   7  30.4%   0 0%   1  4.4%   0 0%  12  52.2% 0  0%  0  0%  23  100% 比利時   3  7.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roposed treatment plan was for open reduction to reposition the dis- placed teeth to proper position and occlusion, to reduce the displaced buccal bone fracture and obtain

In addition to asthma,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low bone turn over, such as hypothyroidism, can lead to increased stress on tooth roots following applied orthodontic loads and lead

accruals are associated with firms that have poor current performance and good expected future performance, Managers in these firms are expected to 'borrow' future

Work Flow Analysis: Since the compound appears in only 2% of the tex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wo glyphs is less than half of 1% of the times when the single glyphs occur, it

With the proposed model equations, accurate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on a mapped grid using a standard method, such as the high-resolution wave- propagation algorithm for a

The five-equation model system is composed of two phasic mass balance equations, the mixture momentum equation, the mixture total energy equation, and an evolution equation for

In this paper, we build a new class of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the smoothing method for NCP introduced by Haddou and Maheux [18] using some family F of smoothing functions.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