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計自我決策課程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之學習成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計自我決策課程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之學習成效研究"

Copied!
2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特.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殊 教 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應 用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設 計 自 我 決 策 課 程. I. 對 國 小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之 學 習 成 效 研 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應 用直接教學模式 設計自我決策課程 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 之學習成效研究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utilization of Direct Instruction designed self-determination curriculum to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指導教授:盧台華 教授 研究生:李孟儒 撰 李 孟 儒 撰 105 年 7 月.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2) II.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應 用直接教學模式 設計自我決策課程 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之學習成效 研究 III.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utilization of Direct Instruction designed self-determination curriculum to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指導教授:盧台華 教授 研究生:李孟儒 撰.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4) 謝誌 滿載而歸的兩年!此刻心情充滿感謝、興奮及不捨。 求學過程中,最感謝的莫過於我的恩師、貴人─指導教授 盧 台 華 老 師 , 不 僅 在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課 程 設 計 與 IEP 課 程 中 , 吸收到盧老師給予的充分滋養與精華,最重要的是論文指導 過程中,盧老師總是耐心引領與細心指導我,解開我心中的 疑惑與論文研究的盲點,或是當我緊張焦慮、挫折難過時, 以輕鬆的口吻和微笑鼓勵我要放輕鬆,使本研究順利完成; 同時感謝口試委員趙本強教授與王欣宜教授,給予我寶貴的 IV. 意見,使本研究能更臻完善;更感謝中師學長自傑老師情義 相挺,提供場地與學生;感謝學生與其家長,願意參與本研 究,使本研究得以完成。 其次,感謝師大與特教系師長們的教導,使我身心靈、 智慧、邏輯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皆得到充分的成長,讓我找 回對知識的好奇心,以及能夠以樂觀、積極的態度看待我的 未來;感謝李漢岳在我讀師大兩年期間,給予我協助與寶貴 的建議,讓我獲益良多;感謝碩博班的學長姊燕玲、毅真、 瑞隆、雍純、曜任、昭蓉、詩婷、佩臻、雅竹,以及我的碩 班好同學、好戰友炤梅、麗茹、曉帆、美頤、品華、信緻、 樓威,謝謝你們!這兩年的時光很美好、很快樂!謝謝你們 總在我最無助時,適時給予我協助與包容,你們每一個人都 充滿著個人特色與魅力,讓我學習到如何成為更棒、更豐富 的人,這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回憶之一!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父親、母親、大哥、弟弟及我的摯 愛儀亭,總是在我燃燒體內的小宇宙時,情緒常常會起伏不 定,仍然默默守護、分擔憂愁及分享喜悅,一切盡在不言 中。僅將此本論文獻給已到天上享樂的李家偉大巨人。 我最敬愛的爸爸!我畢業了! 孟儒謹誌 2016 年 7 月.

(5)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計自我決策 課程」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之學習成效。針對國小五年級安 置於桃園市普通班接受資源班服務之智能障礙、自閉症及學 習 障 礙 學 生 各 一 名 , 提 供 為 期 10 週 每 週 四 次 之 實 驗 教 學 。 所 收集之研究資料包括自編之「自我決策檢核評量表」、「自 我決策進步量表」、「直接教學模式滿意度問卷」及「直接 教學模式意見調查表」,以及常模參照之「學齡學生自我決 策量表」,並透過視覺分析摘要表、折線圖及C統計進行分 I. 析,探究本研究教學實驗介入成效、維持成效及對直接教學 模式的意見。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從「自我決策檢核評量表」結果顯示,三位受試者整體 自我決策皆有顯著之介入成效,其中智能障礙與學習障 礙學生在「自我倡導」進步最多,自閉症學生為「自律 行為」進步最多;且從「自我決策檢核評量表」、「學 齡學生自我決策量表」及「自我決策進步量表」結果得 知,三位受試者整體自我決策亦有顯著之維持成效,且 以「自我實現」之維持成效最佳。 二、從「自我決策檢核評量表」結果顯示,三位受試者在自 主行為有顯著之介入成效,其中在「能根據檢核表分析 日常生活與學習活動的選擇結果」的指標進步最多,且 自閉症之個案在「能知道自己的選擇對長期目標之影響 與重要性」有明顯之進步;從「自我決策檢核評量 表」、「學齡學生自我決策量表」及「自我決策進步量 表」評量結果得知,三位受試者在自主行為亦有顯著之 維持成效。 三、從「自我決策檢核評量表」結果顯示,三位受試者在自 律行為有顯著之介入成效,且皆在「能說出達成目標紀 錄表內容項目」與「設定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的指標 進步最多;從「自我決策檢核評量表」、「學齡學生自 I.

(6) 我決策量表」及「自我決策進步量表」評量結果得知, 三位受試者在自律行為亦有顯著之維持成效,僅在「自 我決策檢核評量表」中,智能障礙與自閉症學生於「能 設定達成具體標準」的指標平均得分有些微退步。 四、從「自我決策檢核評量表」結果顯示,三位受試者在自 我倡導有顯著之介入成效,且皆在指標「能說出自己相關 證明的意義與優缺點」與「能說出自己相關會議的目的」 進步最多;從「自我決策檢核評量表」、「學齡學生自我 決策量表」及「自我決策進步量表」評量結果得知,三位 受試者在自我倡導亦有顯著之維持成效。 II. 五、從「自我決策檢核評量表」結果顯示,三位受試者在自 我實現有顯著之介入成效,且均在「能說出與接受自己 的體格樣貌」的指標進步最多;從「自我決策檢核評量 表」、「學齡學生自我決策量表」及「自我決策進步量 表」評量結果得知,三位受試者在自我實現亦有顯著之 維持成效,僅在「自我決策檢核評量表」中,智能障礙 與自閉症學生於「能知道自己在身體上的限制」的指標 上平均得分有些微退步。 六、從「直接教學模式滿意度問卷」與「直接教學模式意見 調查表」結果顯示,三位受試者與兩位特教教師對直接 教學模式之三項要素皆表達滿(同)意以上之程度。其 中在教學設計之「給予正負教學範例」、教學組織之 「立即修正學生錯誤的地方」及教學技術之「增強制度 方式」更皆給予非常滿(同)意之評價。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並提出未來對教學與研究的 建議。 關鍵詞:直接教學模式、能力指標、自我決策課程、國小身 心障礙學生. II.

(7) Abstract. II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utilization Direct Instruction (DI) designed self -determination curriculum to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e single subject multiple-probe design across behaviors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hree 5th grade resource classroom students, each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 lities, autism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ceived 10 weeks’ self -determination lessons in this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lf -edited instruments including “Self- Determination Checklists Scale” (SDCS), “SelfDetermination Improvement Scale” (SDIS ) and analyzed by graphic method and C statistics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and maintenance periods . Also, “DI Satisfaction Inventory” (DI -SI) for students, “DI Feedback Inventory (DI-FI)” for resource room teachers, and the norm-referenced “SAS SelfDetermination Scale” (SAS -SDS) were administered after the maintenance period.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results of “SDCS” revealed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all four self-determination areas. The student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the student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had better performance in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The autism student , however, ha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self-regulation”. Also, the results of the “SDCS”, “SAS-SDS”, and “SDIS” indicated significant maintenance effects on the four self-determination areas’ performances. Among them, “self-realization” was the best one. 2. The results of “SDCS” revealed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autonomy” area. Three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ll ha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he competent indicator of “I can analyze the daily life and learning activity choices outcomes after using checklist”. Besides, the autism student also had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competent indicator of “I can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influence of the choices for my long -term goal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DCS”, “SAS-SDS”, and “SDIS” all revealed significant maintenance effects on “autonomy”. III.

(8) 3. The results of “SDCS” showed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self-regulation”. Three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ll ha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he competent indicators of “I can tell the contents of achieving goals record “and “I can set the goals which I want”. Also, the results of the “SDCS”, “SAS-SDS”, and “SDIS” all revealed significant maintenance effects on “self-regulati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autism, however, had a little decline in the indicator of “I can set the specific standards”.. IV. 4. The results of “SDCS” revealed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 Three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ll ha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he competent indicators of “I can tell the meaning, advantage, and shortcoming of my related documents” an d “I can tell the purposes of my related meetings. Besides, the results of the “SDCS”, “SAS-SDS”, and “SDIS” also revealed significant maintenance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 5. The results of “SDCS” revealed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self-realization”. They all had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he competent indicators of “I can tell and accept my physical appearance”. Also, the results of the “SDCS”, “SASSDS”, and “SDIS” all revealed significant maintenance effects on “self-realization”. It also was shown that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autism both had a little decline in the indicator of “I knew my physical limitations”. 6. Both the ratings from “DI -SI” and “DI-FI” showed that subjects were and their resource room teachers satisfied with DI’s design. All of them gave the highest rating on “giv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aching examples”, “correcting errors immediately”, and “providing reinforc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future implementations. Keywords: Direct Instruction, self-determination curriculum, competence indicators,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V.

(9) 目錄 第 一 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 1. 第二節. 研 究 目 的 與 待 答 問 題 ......................... 5. 第三節. 名 詞 解 釋 ................................... 6.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 9 V. 第一節. 自 我 決 策 的 涵 義 ............................. 9. 第二節.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的 理 論 和 內 涵 .................. 24. 第三節. 自 我 決 策 課 程 相 關 之 研 究 .................... 32.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41 第一節. 研 究 架 構 .................................. 41. 第二節. 研 究 對 象 .................................. 50. 第三節. 研 究 設 計 .................................. 52. 第四節. 研 究 工 具 .................................. 56. 第五節. 研 究 程 序 .................................. 59. 第六節. 信 效 度 考 驗 ................................ 60. 第七節. 資 料 處 理 與 分 析 ............................ 62. 第 四 章 研 究 結 果 .........................67 第一節.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結 果 之 分 析 .............. 67. 第二節. 學 齡 學 生 自 我 決 策 量 表 結 果 之 分 析 ........... 105. 第三節. 自 我 決 策 進 步 量 表 結 果 之 分 析 ............... 113. 第四節.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滿 意 程 度 與 意 見 ............... 129 V.

(10) 第 五 章 討 論 ............................ 135 第一節. 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計自我決策課程之整體學習成 效 分 析 ................................... 135. 第二節.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滿 意 程 度 與 意 見 分 析 ............ 147. 第 六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 151 第一節. 結 論 ..................................... 151. 第二節. 研 究 建 議 ................................. 158. VI. 參 考 文 獻 ............................... 161 附錄. ................................ 174. 附錄一. 直接教學模式自我決策課程之自主行為教學腳本範 例 ...................................... 174. 附錄二. 家 長 同 意 書 ............................... 178. 附錄三. 學 校 同 意 書 ............................... 179. 附錄四. 原 能 力 指 標 與 調 整 後 能 力 指 標 ............... 180. 附錄五. 預 試 學 生 在 學 齡 學 生 自 我 決 策 量 表 之 資 料 結 果 . 182. 附錄六.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 183. 附錄七. PPT 模 擬 情 境 評 量 範 例 ..................... 187. 附錄八. 自 我 決 策 進 步 量 表 ......................... 192. 附錄九.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滿 意 度 問 卷 ................... 197. 附錄十.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意 見 調 查 表 ................... 198. 附 錄 十 一 教 學 實 驗 進 度 表 .......................... 200. VI.

(11) 表目錄 表 2-3-1 國 內 外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自 我 決 策 教 學 之 相 關 研 究 ... 39 表 3-1-1 自 我 決 策 課 程 摘 要 表 ......................... 43 表 3-2-1 受 試 者 魏 氏 四 版 智 商 與 學 齡 學 生 自 我 決 策 量 表 資 料 51 表 3-7-1 預 試 階 段 之 評 分 者 間 一 致 性 百 分 比 ............. 60 表 3-7-2 教 學 實 驗 階 段 之 評 分 者 間 一 致 性 百 分 比 ......... 61 VII. 表 4-1-1 受 試 甲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之 資 料 分 析 表 ...................................... 69 表 4-1-2 受 試 甲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之 C 統 計 摘 要 表 ......... 71 表 4-1-3 受 試 甲 在 在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之 平 均 得 分 資 料 分 析 表 .......................... 72 表 4-1-4 受 試 乙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之 資 料 分 析 表 ...................................... 82 表 4-1-5 受 試 乙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之 C 統 計 摘 要 表 ......... 84 表 4-1-6 受 試 乙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之 平 均 得 分 資 料 分 析 表 .............................. 85 表 4-1-7 受 試 丙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之 資 料 分 析 表 ...................................... 94 表 4-1-8 受 試 丙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之 C 統 計 摘 要 表 ......... 96 表 4-1-9 受 試 丙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之 平 均 得 分 資 料 分 析 表 .............................. 97 表 4-2-1 三 位 受 試 者 在 學 齡 學 生 自 我 決 策 量 表 分 數 變 化 表 105 VII.

(12) 表 4-2-2 三 位 受 試 者 在 學 齡 學 生 自 我 決 策 量 表 中 四 個 分 量 表 各 題 目 分 數 前 後 測 變 化 表 ...................... 107 表 4-3-1 三 位 受 試 者 在 自 我 決 策 進 步 量 表 結 果 之 資 料 分 析 表 ......................................... 114 表 4-4-1 三 位 受 試 者 在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滿 意 度 問 卷 結 果 之 資 料 分 析 表 ..................................... 130 表 4-4-2 二 位 特 教 教 師 在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滿 意 度 問 卷 結 果 之 資 料 VIII. 分 析 表 ................................... 133. VIII.

(13) 圖目錄 圖 2-1-1 Wehmeyer 功 能 性 自 我 決 策 發 展 模 式 ............ 13 圖 2-1-2 自 我 決 策 必 要 特 質 與 內 涵 構 成 要 素 表 ........... 15 圖 3-1-1 研 究 架 構 圖 ................................. 41 圖 3-1-2 採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之 自 我 決 策 課 程 教 學 流 程 圖 ..... 49 圖 3-3-1 跨 行 為 多 探 試 設 計 ........................... 51 IX. 圖 4-1-1 受 試 甲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之 折 線 圖 ........................................... 70 圖 4-1-2 受 試 乙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之 折 線 圖 ........................................... 83 圖 4-1-3 受 試 丙 在 不 同 實 驗 階 段 自 我 決 策 檢 核 評 量 表 之 折 線 圖 ........................................... 95. IX.

(14)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生活在臺灣的學生,從小在考試升學導向的環境下長大, 所以長輩們常常教導以課業為重的概念,經常可以聽到父母對 孩子說這樣的話:「你現在是學生,學生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把 成績顧好,其餘與課業成績無關的事情,我們大人們會幫你做 好決定!」或者也會說:「等你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學以 1. 後,你的未來自然就會一帆風順,所有對於未來的迷惘或自己 心中的疑問都會自然消失」。但在孩子慢慢成長過程中,對於 一些能對日常生活上做出選擇和決定、了解自己、目標設定和 達成、遇到困難時鼓勵自己或尋求協助等這些事情真的都自然 會了嗎?在考上好的高中、大學以後,對於未來的迷惘,能順 利找到解答,亦或知道自己出社會後,該過什麼樣的人生嗎?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學生成為一位不需要依賴他人、能 夠獨立自主生活的個體,自我決策是達成這個目標最重要的能 力 ( 黃 文 惠 , 2010; Agran, Snow & Swaner, 1999) 。 這 些 知 識 或技能是學業成績上看不到的,且比學業成績更為重要。林宏 熾 ( 1999) 和 Wehmeyer( 2001) 指 出 自 我 決 策 是 一 種 技 能 、 知 識和信念的結合,需具備自主、自我管理、心理賦權及自我實 現等基本特質,並在選擇、決定及問題解決過程中展現的能 力 , 葉 丙 成 ( 2015) 認 為 年 輕 人 必 須 具 備 自 我 決 策 的 能 力 。 由 於 資訊發展快速,學生將會面對更多從前沒碰過的問題,為了要 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靠自己去想、去說、去學及做決定,才 能面對未來的人生。. 1.

(15) 自 我 決 策 是 一 個 較 為 抽 象 的 概 念 , 因 此 Wehmeyer 和 Field ( 2007) 的 功 能 性 發 展 模 式 理 論 研 究 中 , 綜 合 各 個 學 者 論 點 , 清楚定義自我決策為四項不可或缺的基本重要特質如下:獨立 自 主 ( autonomy) 、 自 我 管 理 ( self-regulated) 、 心 理 賦 權 ( psychologically empowered ) 及 自 我 實 現 ( self-realization) 。 在我國目前現行之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教育部, 2012) 十 項 基 本 能 力 中 提 及 , 希 望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具 有 增 進 自 我 了解、發展個人潛能、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提升生涯規劃與 2. 終身學習能力,因此在特殊需求領域之生活管理課程中,將個 人獨立所需之生活管理內涵區分為自我照顧、家庭生活、社區 應用、自我決策等四大主軸,以個體為中心向外推至家庭、社 區環境,而貫穿於其間是個體自我決策的意志,讓身心障礙學 生能在生活中有良好的自我管理,以參與社區生活完全融入社 會,且生活管理課程中自我決策四個次項目「自主行為」、 「自律行為」、「自我倡導」及「自我實現」的定義即根據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自 我 決 策 定 義 之 四 項 基 本 重 要 特 質。 趙 本 強 ( 2009) 和 黃 文 惠 ( 2010) 的 研 究 建 議 學 生 應 從 小 開始不斷透過父母與師長的教導,或與同儕之間的互動, 以學 習自我概念、自我規範以及問題解決等能力。符應現今特殊教 育與普通教育接軌的思潮,在融合教育的情境中,執行、鼓勵 學生自我決定與自我倡導時,對身心障礙者與非障礙同儕均有 良 好 的 學 習 成 效 ( 林 宏 熾 , 1999) , 有 助 其 發 展 終 生 成 功 性 的 生 活 技 能 ; 其 他 研 究 (趙 本 強 , 2009; Wehmeyer & Field, 2007 ) 亦指出自我決策的知識與技能不但攸關身心障礙學生在學校的 學業表現,更是其未來踏入社會獨立生存時所必須具備之基本 能力。 2.

(16) 就研究者過去的教學經驗發現,身心障礙學生多為被動地 接收大人們的指令,而鮮少主動思索並主宰自己命運,更無相 關的覺察,而使其自我了解能力相對薄弱,且缺乏自己的想 法 。 由 趙 本 強 ( 2011) 所 發 展 之 「 學 齡 學 生 自 我 決 策 量 表 」 應 用中發現身心障礙學生自我決策能力普遍低於一般生,顯示身 心障礙學生較不瞭解自己的優弱勢和興趣、無法清楚表達自己 的需求,更無法規劃自己未來的生活及人生,也因此在學生畢 業出社會後,缺乏獨立自主的個性,仍期待父母給予自己在未 3. 來生活各層面的答案和協助。而在學校方面,特教老師也鮮少 採獨立式自我決策課程教導身心障礙學生相關的概念,僅採透 過 輔 導 的 方 式 或 融 入 課 程 中 教 導 , 趙 本 強 ( 2009) 指 出 採 上 述 方式因會有時間不足、課程結構性不夠而使自我決策概念無法 確實完整的學習,大多數的身心障礙學生均仍無法主動地向他 人展現自己是掌控命運的主宰者。 目 前 國 內 已 有 許 多 研 究 ( 王 明 泉 , 2000; 李 玉 錦 , 2014; 邱 惠 姿 , 2010; 陳 淑 惠 , 2006; 陳 曉 春 , 2009; 趙 本 強 , 2009; 趙 本 強 , 2011; 謝 佳 妙 , 2008; 蔡 孟 耿 , 2015; 黎 彥 凌 , 2009) 採 獨 立 開 設 自 我 決 策 課 程 教 導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 結 果 顯示自我決策能力成效明顯良好,然我國現行國民教育階段特 殊 教 育 課 程 大 綱 從 2011 年 實 施 至 今 , 尚 未 有 應 用 特 殊 需 求 領 域 中生活管理課程之自我決策能力指標設計與教學,此為研究者 欲 探 究 者 , 且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認 為 系 統 組 織 完 整 的 自我決策課程,應透過教師直接教導自我決策核心之概念,提 供有效的行動策略及搭配小組教學的方式,讓同儕間能夠互相 彼此學習,而直接教學模式的教學理論和內涵裡均有包括以上 所 述 之 概 念 。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Direct Instruction, 簡 稱 DI)是 由 Becker 與 Engelmann 在 1966 年 所 創 , 以 工 作 分 析 為 基 礎 , 用 編 3.

(17) 序方式設計課程,再以不斷滾動教學目標的方法讓學生精熟課 程內容;且直接教學模式是組織精密、系統層次分明的教材與 教法,能直接預防與補救學生學業及其他技能缺失,並運用小 組教學、清晰的反應訊號,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習參與, 更藉由教師提供明確的範例、充分的練習及系統的複習,以增 進成功的學習經驗,讓學生能夠精熟學會教學目標(盧台華, 1991) , 國 內 亦 已 許 多 研 究 ( 何 素 華 , 2009; 邵 淑 華 , 1997; 林 燕 玲 , 1999; 施 彥 亨 , 2000; 宣 崇 慧 , 2008; 陳 素 菁 , 4. 2008; 黃 君 宜 , 1996; 詹 秀 雯 , 1998) 顯 示 應 用 於 身 心 障 礙 學 生各領域的習得有相當之成效。 因此,本研究擬應用直接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內涵,以特殊 需求領域之生活管理課程的國小階段自我決策能力指標為依 據,探討直接教學模式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自我決策教學成 效,期盼能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提供有效而可行的自我決策課 程,俾作為未來提供推廣實施之參考。. 4.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欲達成目的如下。 一、探討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計自我決策課程對國小身心障礙 學生之學習成效。 二、探討國小身心障礙學生與特教教師對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 5. 計自我決策課程的意見。. 貳、待答問題 針對上述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問題如下: 一、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計自我決策課程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 整體自我決策能力之介入與維持成效為何? 二、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計自我決策課程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 自主行為之介入與維持成效為何? 三、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計自我決策課程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 自律行為之介入與維持成效為何? 四、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計自我決策課程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 自我倡導之介入與維持成效為何? 五、應用直接教學模式設計自我決策課程對國小身心障礙學生 自我實現之介入與維持成效為何? 六、國小身心障礙學生在教學實驗結束後,對直接教學模式之 滿意程度如何? 七、特教教師在教學實驗結束後,對直接教學模式有何意見? 5.

(19)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國小身心障礙學生 根 據 2014 年 「 特 殊 教 育 法 」 之 第 3 條 規 定 , 稱 身 心 障 礙 指 因生理或心理之障礙,經專業評估及鑑定具學習特殊需求,須 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措施之協助者,其分類如下:一、智能障 礙。二、視覺障礙。三、聽覺障礙。四、語言障礙。五、肢體 障礙。六、腦性麻痺。七、身體病。八、情緒行為障礙。九、 6. 學習障礙。十、多重障礙。十一、自閉症。十二、發展遲緩。 十三、其他障礙。 本研究所指國小身心障礙學生為就讀桃園市某國小五年 級,經桃園市鑑定及安置輔導會鑑定通過,安置於普通班接受 資源班服務之智能障礙、自閉症及學習障礙學生。. 貳、 直接教學模式 直接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包括應用行為分析、溝通分析及 知識系統的邏輯分析,並藉由提供教學設計、教學組織及教學 技 術 來 設 計 課 程 ( 盧 台 華 , 1991) 。 本 研 究 所 使 用 的 直 接 教 學 模式是使用此模式的教學設計、教學組織及教學技術,做為自 我決策教學內容與教材設計的依據。. 參、自我決策課程 自我決策是一個多向度的構念,因此其課程內容應包含做 決定、計畫、目標的達成、問題解決、自我倡導及自我實現等 主 要 意 涵 ( 林 宏 熾 , 1999; 鈕 文 英 , 2010; Wehmeyer & Field, 2007) 。 本 研 究 的 自 我 決 策 課 程 是 依 據 我 國 現 行 國 民 教 育 階 段. 6.

(20) 特殊教育課程大綱特殊需求領域之生活管理課程中國小階段自 我決策四個次項目「自主行為」、「自律行為」、「自我倡 導 」 及 「 自 我 實 現 」 共 25 個 能 力 指 標 , 以 國 小 第 二 階 段 能 力 指 標為主,國小第一階段能力指標為輔,並依據直接教學模式的 理 論 與 內 涵 所 設 計 而 成 , 依 課 程 共 設 計 40 節 課 程 之 教 材 , 包 含 自主行為課程 8 節;自律行為為主,自主行為為輔之課程 8 節;自我倡導為主,自主行為、自律行為為輔之課程 8 節;自 我 實 現 為 主 , 自 主 行 為 、 自 律 行 為 與 自 我 倡 導 為 輔 之 課 程 16 7. 節。. 壹、 自主行為 Wehmeyer、 Agran 及 Hughes( 2001) 認 為 獨 立 自 主 是 個 體 從依賴別人到自己能夠獨立自主的過程。過程中個體能夠為自 己做選擇並決策、擁有問題解決及獨立生活能力,以達自我引 導和自我指導的目標,亦即本研究所指之自主行為。本研究的 自主行為係以生活管理課程之自我決策主軸中次項目「自主行 為」之國小階段 7 個能力指標為依據,設計符合年齡層應具備 的自主行為,以及在學齡學生自我決策量表的分量表「獨立自 主」之表現。. 貳、 自律行為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指 出 「 自 我 管 理 」 是 指 個 體 檢 驗環境條件和能力現況,自行設立適合之目標,在過程中鼓勵 和增強自我,在事後檢討計畫與執行過程中的優劣勢,以提升 未來處理相關類似狀況,亦即亦即本研究所指之自律行為。本 研究的自主行為係以生活管理課程之自我決策主軸中次項目 「自律行為」之國小階段 7 個能力指標為依據,設計符合年齡 7.

(21) 層應具備的自律行為,以及在學齡學生自我決策量表的分量表 「自我調整」之表現。. 參、 自我倡導 自我倡導為個體對現況心理或物理環境需要提升或改善的 地方,能經由自己或別人運用有效的策略,達到心目中所想要 的 結 果 , 亦 即 Wehmeyer 等 人 ( 2001) 所 謂 的 心 理 賦 權 。 本 研 究的自主行為係以生活管理課程之自我決策主軸中次項目「自 8. 我倡導」之國小階段 5 個能力指標為依據,設計符合年齡層應 具備的自我倡導能力,以及在學齡學生自我決策量表的分量表 「心理賦權」之表現。. 肆、 自我實現 Wehmeyer 等 人 (2001)和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認 為 自 我實現是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外表、優弱勢、能力、喜好及興 趣,努力追尋與實踐自己的期望,而成為有自尊、接納自我、 有價值與具備能力的行為表現。本研究的自主行為係以生活管 理課程之自我決策主軸中次項目「自我實現」之國小階段 6 個 能力指標為依據,設計之符合年齡層應具備的自我實現能力, 以及在學齡學生自我決策量表的分量表「自我瞭解」之表現。. 8.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共分為三節,分別從「自我決策的涵義」、「直接 教學模式的理論和內涵」及「自我決策課程相關之研究」,分 節依序深入的探討。. 第一節. 自我決策的涵義. 壹、自我決策的理論與定義 9. 自我決策的概念發展至今已將近四十多年,由於自我決策 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故專家學者對於自我決策的理論,詮 釋各異,眾說分歧,茲就受到廣泛接受與應用之理論與定義分 述如下。 一、. 自我決策理論 自我決策理論廣泛被接受與應用包括心理動機論、生態理. 論及功能性發展模式理論,分別說明如下。 (一 ). 心理動機理論 心 理 動 機 理 論 是 由 Deci 和 Ryan 所 主 張 , 許 多 研 究 者 ( 王. 明 泉 , 2000; 林 宏 熾 , 1999; 趙 本 強 , 2011; 蔡 孟 耿 , 2015; Deci & Ryan, 1985) 認 為 是 以 心 理 學 角 度 , 說 明 身 心 障 礙 者 主 動參與和從事活動之內在動力與需求乃是與生俱來,此種動力 與傾向促使個體主動進行各種行動、活動,以履踐個人利益與 展現個人的挑戰。換句話說,自我決策是人類所具有之重要本 能與內在特質,並促使人類進行有趣的行為活動。「動機」是 自我決策中,引起與持續維持個體的活動,致使該活動朝某目 標 進 行 的 一 種 內 在 歷 程 , 蔡 孟 耿 ( 2015) 指 出 動 機 又 分 為 自 主 9.

(23) 性 動 機 ( autonomous motivation ) 和 外 控 性 動 機 ( controlled motivation) 。 趙 本 強 ( 2011) 說 明 自 主 性 動 機 係 指 個 體 由 於 本 身的內在動機(例如:興趣)或已被個體內化在其個人價值體 系內之外在動機(例如:學生原不喜歡數學,但經教師引導 後,逐漸轉變態度最終更以學習數學為樂趣);外控性動機則 涉及個體的兩種外在動機,其一是趨賞避罰性動機(例如:用 功是為要拿獎學金),另一種是社會規範性動機(例如:用功 是為要符合父母期待)。因此個體之行為不論其動機是出於個 10. 人興趣、意願或受外在因素之影響,只要是經由自我決定知覺 而做的決定和行為表現都是一種自我決策的行為(陳曉春, 2009) 。 林 宏 熾 ( 1999) 表 示 由 於 此 種 觀 點 強 調 個 體 動 機 與 興 趣 之 重要性,因此注重個體的自我決策之主動性與內發性。此種 觀 點在自我決策教學策略上,會促使教師更加地重視與尊重身心 障礙者之興趣與內發的力量。 (二 ). 生態理論 生 態 系 統 觀 點 由 Abery 所 提 出 , 此 系 統 主 要 是 從 生 態 和 發. 展心理學之角度來探討環境因素對個體自我決策之影響(趙本 強 , 2011) 。 由 於 人 類 發 展 的 整 個 過 程 均 受 所 處 之 生 態 環 境 影 響,因此自我決策能力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個體 的自我決策基礎所強調是個人內在因素的技能、知識和動機之 表現;環境則是個體外在所處生活空間,即「生態系統」,依 序包括微系統、中系統、外系統與鉅系統,強調個體自我決策 受 外 在 環 境 之 影 響 ( 陳 曉 春 , 2009; 趙 本 強 , 2011; 謝 佳 妙 , 2008 ; Abery, 1994) 。. 10.

(24) 綜 合 各 家 學 者 ( 陳 曉 春 , 2009; 謝 佳 妙 , 2008; Abery, 1994) 對 生 態 理 論 中 所 闡 述 之 「 個 人 」 與 「 環 境 」 的 研 究 論 述,茲整理如下。 1. 個 人 方 面 自我決策「知識」包括評價自我能力與技能的自我知識, 掌握環境中服務、資源與權利義務的陳述知識,了解參與環境 方法的過程知識,影響個體尋求支援及自我擁護之效果;自我 11. 決策「技能」包括做選擇、目標設定、自我調整及問題解決 等,影響個體是否帶動環境促進目標的達成;自我決策「動 機」包含自尊、自我效能、內外制握控制信念與歸因傾向等, 影響個體是否具有意願運用知識和技能達成目標。 2. 環 境 方 面 在環境系統中,「微系統」是家庭、學校、社會或工作環 境中人事物對個人的影響,藉由與人互動和分享之互相關係習 得相關自我決策技能;「中系統」是個體將習得的自我決策技 巧能遷移類化到其他環境中,與多個環境產生交互關係,意味 著個體更加積極與獨立,能培養更精熟的自我決策技能;「外 系統」是個體不直接接觸但卻受到外系統中事件或狀態的影 響,如:家庭與社區的關係,使自我決策得以發展或受阻礙; 「鉅系統」涵蓋前述的三個系統,範圍擴及文化的觀念與社會 價值帶來的影響,影響個體是否受尊重與積極審視自己,知曉 自己運用自我決策的信念與習慣。 簡 而 言 之 , 趙 本 強 ( 2011) 和 Abery( 1994) 指 出 自 我 決 策 之發展奠基在個人技能(如:做選擇或問題解決等能力)、態 度 /信 念 ( 如 : 控 制 觀 或 自 信 程 度 ) 及 知 識 ( 如 : 自 我 知 識 或 資 11.

(25) 源取得知識)的基礎上,且生態觀的每一個環境都會互相影響 身心障礙自我決策之能力表現。因此在指導學生習得自我決策 知識與技能時,應特別著重的理念是自我決策乃是個體掌控自 己的生活,並且不能輕忽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三 ). 功能性發展模式理論 此 理 論 是 由 Wehmeyer 所 提 出 , 視 自 我 決 策 為 功 能 性 發 展. 模式觀點是近年來學術界的呼籲與所持之觀點(林宏熾, 12. 1999) , 此 模 式 觀 點 如 圖 2-1-1。 趙 本 強 ( 2011) 和 蔡 孟 耿 ( 2015) 說 明 此 理 論 為 整 合 前 述 兩 個 理 論 ( 動 機 理 論 及 心 理 動 機理論),強調自我決策行為必須是有動機或目的性,個體以 此自我決策的知能來管理自己的生活。 Wehmeyer( 1992) 說 明 此 理 論 最 重 要 概 念 為 自 我 決 策 是 扮 演 個 人 生 命 的 因 果 媒 介 ( causal agency) , Wehmeyer 和 Field ( 2007) 進 一 步 解 釋 因 果 媒 介 是 扮 演 一 位 有 權 為 自 己 的 生 活 做 出決定並為結果負責,且其過程中不受其他不公平之外在影響 與 干 擾 的 人 。 此 自 我 決 策 之 因 素 有 三 : 1.能 力 ( capacity) 2.機 會 ( opportunity) 3.支 持 ( supports) 。 能 力 是 指 個 體 在 做 選 擇 與決定、自我了解、問題解決及自我倡議等層面之能力,這些 能力主要受個人身心發展和學習情形影響。機會與支持則分別 指個體被賦予自我決策之機會的多寡和其決策行為獲得支持程 度,兩者主要受所處環境和個人經驗所影響。當個體具備上述 三 條 件 時 , 則 其 可 成 為 一 位 具 備 獨 立 自 主 ( autonomy) 、 自 我 管 理 ( self-regulated) 、 心 理 賦 權 ( psychologically empowered) 及 自 我 實 現 ( self-realization) 等 四 種 特 質 之 自 我 決策者。. 12.

(26) 發展. 學習. 環境. 能力. 機會. 知 覺 /信 念. 13. 支持. 獨立 自主. 自我 管理. 心理 賦權. 自我 實現. 相關的自我決策能力 圖 2-1-1 W ehm e ye r 功 能 性 自 我 決 策 發 展 模 式 資 料 來 源 : W ehm eyer& Fi eld (2007) ,p.4 13. 經驗.

(27) 二、自我決策的定義 Deci 和 Ryan( 1985) 指 出 自 我 決 策 不 是 被 別 人 控 制 , 而 是 自 己 透 過 做 出 選 擇 和 決 定 , 來 改 變 和 影 響 自 己 的 生 活 。 Martin 和 Marshall( 1995) 對 於 自 我 決 策 定 義 為 個 體 知 道 如 何 做 選 擇,也就是說個體知道自己心中所想要的目標並知道如何達到 此目標,並擁有評估、調整計畫及解決困難之能力。林宏熾 ( 1999) 定 義 自 我 決 策 即 是 基 於 對 自 己 的 了 解 而 有 能 力 做 決 定 或選擇之能力。 14. 各 個 學 者 有 其 對 自 我 決 策 的 定 義 , 在 Wehmeyer 和 Field ( 2007) 綜 合 各 個 學 者 論 點 , 清 楚 定 義 自 我 決 策 為 四 項 不 可 或 缺 的 基 本 重 要 特 質 如 下 : 獨 立 自 主 ( autonomy) 、 自 我 管 理 ( self-regulated) 、 心 理 賦 權 ( psychologically empowered ) 及 自 我 實 現 ( self-realization) 。 以 下 分 別 說 明 此 四 項 特 質 。 Wehmeyer、 Agran 及 Hughes( 2001) 說 明 自 我 決 策 四 項 特 質 和 此 四 項 特 質 組 成 成 分 , 見 圖 2-1-2。. 14.

(28) 自 我 實 現. 基 本 要 素. 自 我 覺 察. 自我 瞭解. 心 理 賦 權. 正向 歸因 與結 果期 待. 內在 控制 能力. 15. 自我 教導 的能 力. 構 成 要 素. 自 我 決 策. 自 我 管 理. 自我 倡導 和領 導能 力. 目標設定 與達成能 力. 獨立生活、 承擔風險和 安全的能力. 獨 立 自 主. 問題 解決 能力. 決策的 能力. 圖 2-1-21 自 我 決 策 必 要 特 質 與 內 涵 構 成 要 素 表. (. 直接關係;. 間接關係). 資 料 來 源 : W ehm eyer, Agran& Hughes (2001 ),p. 8 15. 自我觀 察、評 價和增 強的能 力. 選擇的 能力.

(29) 以下詳細說明此四種特質。 一 、 獨 立 自 主 ( autonomy) Wehmeyer 等 人 (2001)表 示 , 在 個 體 發 展 過 程 中 , 從 依 賴 別 人到自己能夠獨立自主的過程,這當中能夠為自己選擇、做決 策、問題解決及獨立生活,讓自己能夠照顧自己、引導自己和 自 我 指 導 , 這 就 是 獨 立 自 主 的 能 力 。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在進一步說明獨立自主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興趣及能力,期間 16. 個體會深受個別的環境所影響(例如:家庭、社區及學校 等),最終能獨立和自由的為自己選擇和做決定,讓自己能獨 立自主生活,此與特殊教育課程大綱特殊需求領域之生活管理 課程中自我決策四個次項目中的「自主行為」範疇相同。 二 、 自 我 管 理 ( self-regulated) Whitman( 1990) 定 義 自 我 管 理 是 個 體 在 一 個 環 境 中 , 在 為 自己設立目標時,透過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增強讓自己去達 到 自 己 所 設 立 之 目 標 。 Wehmeyer 等 人 ( 2001) 及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指 出 自 我 管 理 是 賦 予 個 體 檢 驗 自 己 當 時 環 境 條 件 和 自己的能力現況,為自己設立適合之目標,並在這過程中適時 鼓勵和增強自己,進而達到自己設立的目標,計畫結束時能評 鑑其優缺點,使未來相關類似狀況能夠處理得更好,透過不斷 累積其相關經驗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此與特殊教育課程大綱特 殊需求領域之生活管理課程中自我決策四個次項目中的「自律 行為」範疇相同。. 16.

(30) 三 、 心 理 賦 權 ( psychologically empowered) Wehmeyer 等 人 ( 2001) 說 明 心 理 賦 權 為 個 體 對 於 現 況 心 理 或物理環境尚有一些需要提升或改善的地方,經由自己或別人 運 用 有 效 的 策 略 , 達 到 心 目 中 所 想 要 的 結 果 。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增 加 說 明 心 理 賦 權 係 包 括 自 我 效 能 、 個 人 能 力 及 個人心目中的信念,透過自己或他人的能力表現與參與,影響 或改變當時的環境結果,此與特殊教育課程大綱特殊需求領域 之生活管理課程中自我決策四個次項目中的「自我倡導」範疇 17. 相同。 四 、 自 我 實 現 ( self-realization) Wehmeyer 等 人 ( 2001) 及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解 釋 自我實現是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外表、優弱勢、能力、喜好及興 趣,之後發揮自己的優勢努力追尋與實踐自己的期望,而成為 有自尊、接納自我、有價值與具備能力的個體,此與特殊教育 課程大綱特殊需求領域之生活管理課程中自我決策四個次項目 中的「自我實現」範疇相同。 在特殊教育課程大綱的特殊需求領域之生活管理課程中自 我決策能力指標四個次項目─自主行為、自律行為、自我倡導 及 自 我 實 現 , 即 根 據 Wehmeyer 等 人 ( 2001)及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之 自 我 決 策 定 義 四 項 基 本 重 要 特 質 ─ 自 主 行 為 、 自我管理、心理賦權及自我實現,將自我決策能力指標採螺旋 式的方式設計,每一個學習階段裡學生皆有需達成的能力指 標,最終目的即是讓學生能夠習得做決策之能力、問題解決、 自我倡議、尋求相關資源、尊重他人權利及喜好、自我效能、 應用機會等內涵,且其學習過程是終其一生。 17.

(31) 貳、自我決策的支持環境 林 宏 熾 ( 1999) 說 明 自 我 決 策 不 只 應 由 法 律 來 保 障 , 更 應 該透過身心障礙學生之生態環境,從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到社 會大眾方面,使其各個環境層面能夠自然地融合,來改變社會 大 眾 對 於 賦 權 給 身 心 障 礙 者 自 我 決 策 之 觀 念 。 李 玉 錦 ( 2014) 研究也指出個體和環境間為雙向互動關係,生態環境中如學 校、家庭及社會能否提供自我決策的練習機會和鷹架學習,對 個體自我決策能力的養成具有關鍵的影響力。因此如需有效提 18. 升自我決策能力,需透過各個環境的支持,方能有效提升自我 決策。以下從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說明自我決策的支持環境。 一、學校環境的支持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指 出 目 前 的 學 校 環 境 和 班 級 生 活裡,並未給予足夠、適當的機會讓身心障礙學生學習和練習 自我決策能力。因此建議學校需給予行政人員、教師及相關人 員發展和學習自我決策能力。 其 他 研 究 者 ( 李 宜 倫 , 2005; 胡 淑 茹 , 2011; 許 銘 容 , 2006; 董 冀 輝 , 2004; 魏 燕 河 , 2008) 也 指 出 在 國 小 、 國 中 及 高中職階段教師對自我決策的態度皆為正向且積極,但因沒有 受到環境之支持導致教導學生自我決策能力的效果不彰。 Wehmeyer 和 Field( 2007)建 議 需 建 立 一 個 完 善 之 學 校 情 境 以教導學生自我決策能力。為了要達成這個核心信念,校方要 賦權與支持教師,進而教導學生自我決策能力及給予練習機 會,茲從以下兩方面建立完善校園環境。. 18.

(32) (一)校方賦權與協助教職員工、學生及家長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表 示 , 校 方 應 向 教 職 員 工 傳 達 正 確的自我決策概念與下放權力給教職員工,使其有機會決策學 校相關事務(例如:課程教材);學校教師則需幫助學生探索 自己喜歡的課程、尋找自己的生涯目標及興趣,教導學生領導 與爭取自己權益之能力,並鼓勵學生多參與學校或社區活動以 練習習得之自我決策能力;學校教職員工告知家長相關之權 益,鼓勵家長為自己孩子做出有意義的教育決定。 19. (二)鼓勵教師、學生及家長組織支持性團體 Wehmeyer 與 Field( 2007)建 議 , 在 教 師 方 面 , 鼓 勵 教 師 組 織學習團體與合作教學,讓教師間能互相學習提升教學知能; 在學生方面,協助身心障礙學生組織同儕團體,讓身心障礙學 生有同儕做為榜樣或成為別人的榜樣,讓同儕間能夠互相學習 與互助的機會,使其能夠有效學習、調整及運用自我決策能 力 ; 在 身 心 障 礙 之 家 長 方 面 , Ryan 和 Deci( 2000) 鼓 勵 其 組 成 家長團體,透過家長團體行使家長之權益和進行發聲,陳价盈 ( 2011) 研 究 結 果 也 指 出 , 有 參 與 家 長 團 體 之 家 長 對 其 子 女 自 我決策態度能更正向且積極。 二、家庭環境的支持 李 思 萱 ( 2011)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家 長 雖 會 因 主 要 照 顧 者 、 父母親教育程度有不同看法,不過對於自我決策之覺知都皆屬 於 積 極 的 態 度 。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研 究 結 果 得 知 , 當 家庭環境有機會讓身心障礙學生練習,更能將自我決策能力類 化至其他環境。. 19.

(33) Davies 和 Wehmeyer( 1991) 給 予 10 項 建 議 給 身 心 障 礙 學 生的家長,如何在家庭環境當中提升自我決策能力的方式。 歸 納以下 4 點,如下所示。 (一)家長別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有機會與不同年齡層和背 景的人互動,幫助孩子增加視野與獨立的機會。 (二)孩子需學習說出他們的觀點、看法及需求,讓孩子能夠 承擔風險或運用有效之策略,達到心目中所想要的結果 20. 或影響其他人。 (三)發展自我決策最重要為透過家長給予正向的支持,生活 上任何一件小事情都可以讓你的孩子做決定和選擇的機 會,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信心。 (四)家長評估孩子目前的能力後,給予適切、實際可行的期 望和目標,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過程,不要只看到 有沒有到結目標結果,並讓孩子能為自己選擇的結果負 起責任。 綜上所述,自我決策能力因沒有受到環境的支持、觀念的 迷思及缺乏支持性等因素讓身心障礙學生的自我決策能力習得 不佳,因此需改進相關人員的知識與想法外,亦須提供環境上 的支持,我國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特殊需求領域之 生活管理課程建議以身心障礙學生為中心向外推至家庭、社區 環境,貫穿於其間的是個體自我決策的意志,讓特殊教育學生 能在生活中自我管理,有更好的能力參與社區生活完全融入社 會 ( 教 育 部 , 2012) 。 為 了 讓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有 良 好 自 我 決 策 之 能力,更是需要學校或家庭環境的支持,給予身心障礙學生有 練習、運用之機會,才能讓身心障礙學生不僅知道自我決策的 20.

(34) 知識,更知道如何將自我決策的技能運用得當,使其能將習得 之自我決策能力類推至其他的環境當中。. 參、自我決策能力對身心障礙學生的重要性 林 宏 熾 ( 2003) 研 究 指 出 美 國 有 諸 多 法 令 訂 定 了 關 於 身 心 障 礙 者 自 我 決 策 的 重 大 法 案 決 策 的 重 大 法 案 , 1990 年 的 「 美 國 身 心 障 礙 人 士 法 案 」 (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 1997 年 的 「 身 心 障 礙 者 教 育 法 案 」 ( Individual Disabilities Education 21. Acts)均 有 相 關 的 條 款 , 法 案 明 定 有 關 身 心 障 礙 者 自 我 決 策 的 提 供 與 支 持 , 2004 的 IDEA 繼 續 保 留 1997 年 身 心 障 礙 者 教 育 法 案 中對自我決策的規範。 國內目前試行的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特殊需求 領域之生活管理課程中即說明,要有更好的能力參與社區生活 並完全融入社會,個體的自我決策為其重要能力(教育部, 2012) 。 美 國 不 斷 在 法 律 上 確 保 對 身 心 障 礙 者 自 我 決 策 的 提 供 與支持,我國則在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明確告知, 身心障礙學生每一個階段有其需達成的自我決策能力指標。不 管是國內外都非常重視身心障礙學生的自我決策能力。以下 就 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業影響和生活影響說明自我決策能力之重要 性。 一、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業影響 Wehmeyer 等 人 ( 2001) 以 問 卷 調 查 408 位 智 能 障 礙 者 , 研 究指出當學生具備良好的自我決策能力後,能更了解自己並有 助於深入領會學習與個人的相關性與重要性,即說明自我決策 能力對於學習動機有促進之作用,且在學習過程中所遭遇的問 題 , 更 能 自 行 適 當 解 決 與 因 應 。 趙 本 強 ( 2009) 和 邱 惠 姿 21.

(35) ( 2010) 的 研 究 也 指 出 當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將 學 習 的 主 導 權 、 操 控 權回歸於學生身上,學生自己調整自我之學習和行為,有助於 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動機、設立學業目標、課業成績進步、提升 問題解決能力、自我倡導及自我實現。 從上述研究結果得知,由身心障礙學生自己主導學習過 程,係賦予運用自我決策能力之方法,能夠使身心障礙學生, 且能夠幫助其自主行為、自律行為、自我倡導及自我瞭解有正 向之發展。 22. 二、身心障礙學生的生活影響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研 究 指 出 提 升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自 我決策能力,能夠讓其更有自信的生活,更能提高其生活品 質 。 國 內 研 究 ( 邱 惠 姿 , 2010; 許 維 婷 , 2011) 結 果 亦 指 出 , 身 心障礙學生的自我決策能力與生活適應各層面皆有密切關係, 在個體的學習過程中盡早教導自我決策之核心內涵與實踐方 式,能促使個體其他能力,諸如情緒、行為、語言、社交等能 力亦獲得發展,影響層面擴及個體之生涯發展。謝佳妙 ( 2008) 建 議 若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想 要 有 美 好 的 人 生 , 便 需 學 習 自 我決策的信念,培養行使自我決策能力之習慣。王明泉 ( 2000) 更 認 為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是 急 迫 需 要 自 我 決 策 此 方 面 能 力 之學習,因身心障礙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上,長久受相關人員所 掌握,減弱其主動積極參與的角色、功能及應用機會,因此需 要讓身心障礙學生習得自我決策能力,使其掌控自己的人生, 擁有較好之生活品質。 綜上討論,越早教導身心障礙學生自我決策能力,並提供 家庭、學校及社區環境上的支持,能讓身心障礙學生有更多的 22.

(36) 機會和經驗運用自我決策能力,諸如在培養其獨立自主、了解 自己優劣勢能力、生活當中給予選擇的機會、設定目標和評 鑑、自我倡導、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擴充生活經驗,自我決策 能力更會影響身心障礙學生學業(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及學業 成績)和生活(生活方面為就業機率、獨立生活及生活品質上 等方面)方面。 既然影響甚大,我們有必要幫助身心障礙學生提升其自我 決策能力。因為一切之最終目的,是不管在求學階段或是出社 23. 會後,身心障礙學生皆能獨立自主、掌握自己的人生及達成自 己所設立之目標,讓自己的人生更加順遂,進而提高生活品 質。. 23.

(37) 第二節. 直接教學模式的理論和內涵. 壹、直接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直接教學模式是一套能提升學習效率的教學模式,以工作 分析為基礎,運用編序方式來設計課程目標,給予有效的教學 技術及嚴格的教學督導之系統化教學模式,透過教師不斷滾動 教學目標、呈現正確概念知識、有效運用引起動機及增強原 理 , 來 提 升 學 生 學 習 的 效 能 ( 何 素 華 , 2009; 涂 瑞 臻 , 2006; 24. 潘 裕 豐 , 1998; 盧 台 華 , 1991) 。 盧 台 華 ( 1991) 認 為 教 師 要 抱 持 著 所 有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均 可 學習的教育信念,因此教師應仔細運用教學技術與教學時間, 負起教師教學任務,利用有限時間內教予其更多的知能,達致 預期效果,並將學生的錯誤視為教學錯誤來處理,這也是直接 教學模式所欲強調的教學精神,使學生在學習上遭受較少挫 折。 盧 台 華 ( 1991) 提 出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的 理 論 是 根 據 行 為 分 析 理論而來,理論基礎有以下三項。 一、應用行為分析 包括提供工作分析、引起動機、選取範例、修正錯誤與給 予回饋的原理原則。 二、 溝通分析 是指運用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導知識的過程,包括有安排 清楚的教學順利、提供敘述清楚的教學。. 24.

(38) 三、知識系統的邏輯分析 運用共同性分析不同的知識,找出相同的部份,並設計有 效的策略教導學生,此部份在教學設計中最為重要。. 貳、直接教學模式的內涵 盧 台 華 ( 1991) 指 出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目 的 在 於 產 生 有 效 教 學,其內涵分為教學設計、教學組織及教學技術。以下綜合各 學 者 ( 林 燕 玲 , 1999; 何 素 華 , 2009; 施 彥 亨 , 2000; 宣 崇 25. 慧 , 2008; 潘 裕 豐 , 1998; 盧 台 華 , 1991; Stein, Carnine, & Dixon, 1998) 對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的 課 程 教 學 設 計 、 教 學 組 織 及 教 學技術統整說明。 一、教學設計 在教學課程計上,直接教學模式精細的計畫與系統化的增 加學生基本知識,使新知識能夠快速被學生連結與運用,以下 說明教學設計重要內涵。 (一 ). 確立行為目標 林 燕 玲 ( 1999) 與 施 彥 亨 ( 2000) 說 明 教 師 於 進 行 教 學 前. 應訂定長短期目標,評量學生精熟程度,以作為教學依據。 (二 ). 認定要建構內容的重要概念 為了使學生更有效率的學習,教師應重視重要概念的教. 學,包括解決問題與建立學習基礎背景知識,讓學生可以涉獵 更 廣 泛 內 容 , 增 加 概 念 瞭 解 ( 何 素 華 , 2009; 潘 裕 豐 , 1998; 盧 台 華 , 1991; Stein, Carnine, & Dixon, 1998) 。 25.

(39) (三 ). 釐定問題解決策略 盧 台 華 ( 1991) 與 Stein 等 人 ( 1998) 建 議 教 師 對 於 主 要. 策略應該述說清楚的步驟,並能協助學生對同一類型問題做類 化,並透過測驗、回饋過程,注意學生是否出現以錯誤程序推 論正確答案的情形。 (四 ). 鷹架教學 Stein等 人 ( 1998) 指 出 鷹 架 教 學 有 幾 項 特 質 : 1.教 師 依 據. 26. 學 生 的 需 要 給 予 教 學 ; 2.教 學 次 序 由 淺 入 深 ; 3.教 材 的 支 持 與 提 示 隨 著 學 生 逐 漸 進 步 而 漸 漸 撤 除 。 盧 台 華 ( 1991) 更 明 確 說 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要的先前技術與簡單的技巧要先教,且 需分別處理易混淆的概念,同時應根據學生現況教導清楚且可 類化的策略。 (五 ). 設計教學腳本 教學腳本係指教師在教學前預先擬定完整教學內容與程序,. 優點在於教師對於教學過程的語言選擇十分清楚,使教師教學 語言一致且清晰,更利於教師自我監控並提供學生適切的校正 回 饋 ( 林 燕 玲 , 1999; 施 彥 亨 , 2000; 盧 台 華 , 1991) 。 Stein 等 人 ( 1998) 亦 指 出 教 學 腳 本 使 得 教 學 、 課 程 得 以 緊 密 合 而 為 一,不僅是策略,更是教學內容,也建立學生和教師共同溝通 的管道。. 26.

(40) (六 ). 選擇適當的範例、系統化呈現 係建議教師教導基本概念時,應呈現一系列廣泛的正、負. 例 , 讓 學 生 自 己 歸 納 出 原 理 原 則 ( 何 素 華 , 2009; 林 燕 玲 , 1999; 施 彥 亨 , 2000; Stein, Carnine, & Dixon, 1998) 。 (七 ). 技巧與概念整合. 林 燕 玲 ( 1999) 與 盧 台 華 ( 1991) 認 為 透 過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在 知識系統上的分析,並以教學過程連結分類系統,能使所有概 27. 念 透 過 通 例 課 程 設 計 的 方 式 能 達 到 學 習 遷 移 的 效 果 。 Stein 等 人 ( 1998) 說 明 課 程 設 計 應 要 做 到 技 巧 與 概 念 的 整 合 , 並 不 是 教 學活動的整合,是要跨領域或同一領域內的不同內容整合,才 能有效達到學習遷移的效果。 (八 ). 提供適當的複習 盧 台 華 ( 1991) 與 何 素 華 ( 2009) 指 出 每 一 個 教 導 過 的 內. 容都應該經過不斷的練習,教師應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複 習常錯的元素,並且複習內容要依課程逐漸變化和增加,以提 升學生的學習。 二、教學組織 直接教學模式在教學時間的安排、分組的診斷、持續性的 評量都有其考慮重點,以下為詳細說明。 (一 ). 教學時間的安排 直接教學模式的理念之一是利用有限時間進行有效教學,. 因此相當強調上課時間的分配。一堂課中包含不同的教學活 動 , 每 次 以 教 導 一 項 新 概 念 為 原 則 ( 何 素 華 , 2009; 林 燕 玲 , 1999; 盧 台 華 , 1991) 。 27.

(41) (二 ). 小組教學 透過小組分組教學,用以增加教師和學生間互動,使得每. 一位學生都能獲得老師注意,不僅可提供學生對重要技巧練習 的機會,更可讓其他同儕也有示範之作用,且學生的錯誤可透 過 團 體 互 動 的 反 應 來 修 正 ( 林 燕 玲 , 1999; 何 素 華 , 2009; 施 彥 亨 , 2000; 潘 裕 豐 , 1998; 盧 台 華 , 1991) 。 (三 ). 重視持續性的評量. 28. 教師透過每節課的形成性評量,早期發現與補救瞭解學生 學習情形。對於學生的錯誤,透過反覆不斷的示範、引導、辨 別的修正程序,教師則針對學生的錯誤做診斷分析,在往後教 學 上 能 夠 幫 助 學 生 更 有 效 率 且 結 構 化 的 學 習 ( 林 燕 玲 , 1999; 何 素 華 , 2009; 施 彥 亨 , 2000; 宣 崇 慧 , 2008; 潘 裕 豐 , 1998; 盧 台 華 , 1991; Stein, Carnine, & Dixon, 1998) 。 三、教學技術 直接教學模式應用了一般行為分析理論中的教學原則及有 效的教學策略,說明如下。 (一 ). 清晰的反應訊號 教師在教學時運用拍手、敲黑板、彈指等方式,明確的指. 示學生何時同時反應,且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以促進成功 反 應 ( 林 燕 玲 , 1999; 何 素 華 , 2009; 施 彥 亨 , 2000; 潘 裕 豐 , 1998; 盧 台 華 , 1991). 28.

(42) (二 ). 同時反應 教師在教學時應避免冗長的說明,問學生問題時,請學生. 一起作答,提高參與感和注意力,增進教學互動(林燕玲, 1999; 何 素 華 , 2009; 施 彥 亨 , 2000; 潘 裕 豐 , 1998; 盧 台 華 , 1991) 。 (三 ). 快速節拍 教師掌握上課速度,先慢後快,讓學生注意力一直在課堂. 29. 上,讓學生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吸收重要概念(林燕玲, 1999; 何 素 華 , 2009; 施 彥 亨 , 2000; 潘 裕 豐 , 1998; 盧 台 華 , 1991) 。 (四 ). 監控與錯誤修正 教師藉由觀察學生的口形、舌頭動作及眼神表情等方式瞭. 解學生是否反應正確,也可指名學生個別回答,在發現錯誤 後 , 立 即 給 予 修 正 , 連 續 答 對 三 次 才 通 過 ( 林 燕 玲 , 1999; 何 素 華 , 2009; 施 彥 亨 , 2000; 潘 裕 豐 , 1998; 盧 台 華 , 1991) 。 (五 ). 診斷和補救 直接教學模式非常注重教學診斷和補救的過程,當學生反. 應錯誤時,教師應先診斷錯誤的原因並加以適當矯正或補救教 學 ( 林 燕 玲 , 1999; 何 素 華 , 2009; 施 彥 亨 , 2000; 潘 裕 豐 , 1998; 盧 台 華 , 1991) 。. 29.

(43) 簡單來說,直教教學模式為教師設計教學目標與內容,運 用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教學技術的內涵,將學生進行小組教 學,透過每一次的教學不斷滾動教學目標,並運用清晰的反應 訊號、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習參與。教學過程中教師提供 明確的範例、充分時間的練習及複習增進其成功的學習經驗, 讓學生能夠精熟學習內容。. 參、直接教學模式對智能障礙、自閉症及學習障礙學生 的重要性 30. 以下就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的障礙類別:智能障礙、自閉症 以及學習障礙學生,針對其學習風格探討直接教學模式對此三 種障礙類別學生的重要性。 一、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風格 王 文 科 等 人 ( 2003) 與 指 出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學 習 速 度 較 慢 、 學習遷移較困難及注意力不易持久,以致智能障礙學生在上課 時常做些無關上課事情,甚至會妨礙上課秩序,且無法將所學 的知識類化到其他情境。智能障礙學生的記憶特質方面,其記 憶廣度狹窄、短期記憶缺陷,所以勢必要給予智能障礙學生記 憶策略和不斷練習、複習,讓知識能夠進入到智能障礙學生的 長 期 記 憶 裡 ( 許 天 威 、 徐 享 良 及 張 勝 成 , 2009) 。 王 文 科 等 人 ( 2003) 與 許 天 威 、 徐 享 良 及 張 勝 成 ( 2009) 說 明 若 運 用 一 般 的教學方式會讓智能障礙學生教完即忘,因此有必要考量到智 能障礙的特質給予適性的教學方法。 二、自閉症學生的學習風格 自閉症學生在面對許多刺激時,只會對一個刺激做反應, 使其學習效果不佳。而其機械性記憶力很好,但不太會將已學 30.

(44) 會的語言或資訊加以綜合應用,且有時會對自己的能力信心不 足 而 造 成 學 習 動 機 低 落 ( 王 文 科 等 人 , 2003; 許 天 威 等 人 , 2009) 。 王 文 科 等 人 ( 2003) 與 許 天 威 等 人 ( 2009) 建 議 教 師 需給予結構化式的教學,並更需教導其類化學習的能力,且需 隨時注意自閉症學生固著性行為的特質。 三、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風格 王 文 科 等 人 ( 2003) 與 許 天 威 等 人 ( 2009) 指 出 學 習 障 礙 學生因腦神經功能的缺失造成注意力缺陷,使其無法注意細節 31. 或因漫不經心而常常造成錯誤,且也影響到記憶力和後設認 知,以致學習障礙學生學習動機常常較為低落與習得無助感。 因 此 , 王 文 科 等 人 ( 2003) 與 許 天 威 等 人 ( 2009) 建 議 教 師 需 教導學習障礙學生學習策略與後設認知能力訓練,並利用多重 感官途徑、安排各式活動課程,能夠有效提升學習障礙學生學 習。 綜上所述,智能障礙、自閉症及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風 格,其共同特質為記憶策略較一般同儕弱、注意力較不集中、 類 化 能 力 較 差 及 學 習 動 機 低 弱 。 多 數 研 究 者 ( 林 燕 玲 , 1999; 何 素 華 , 2009; 施 彥 亨 , 2000; 陳 素 菁 , 2008; 黃 君 宜 , 2006; 詹 秀 雯 , 1998) 指 出 直 接 教 學 模 式 已 廣 泛 應 用 到 不 同 年 齡、不同障礙類別的身心障礙學生,且其教學科目除了閱讀、 語言以及數學等基本學科以外,還有社會技巧、汽車美容、性 教育等技能之教學,由於此模式提供結構化的學習環境,由教 師設計教學腳本將所要教導的知識、技巧及步驟由淺至深系列 性的呈現,並透過平時的形成性評量,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狀 況,提供大量的練習、複習機會,讓學生能夠有效學習課程內 容,不但能夠增加學生學習信心,更提高學生課堂活動參與機 會和學習動機。 31.

(45) 第三節. 自我決策課程相關之研究. 壹、國外自我決策相關之課程 自 我 決 策 課 程 在 國 外 已 發 展 行 之 有 年 , 謝 佳 妙 ( 2008) 將 國外課程分為三大類:轉銜課程、情境應用課程及自我了解與 調整課程,茲就常見的自我決策相關之課程來做說明。 一、轉銜課程 以下分別說明以轉銜為主軸的自我決策相關之課程。 32. (一 ). 到 底 是 誰 的 未 來 ? ( Whose future is it anyway? ) 此 課 程 方 案 是 由 Wehmeyer 和 Kelchner( 1995)在 美 國 智 能. 障 礙 公 民 協 會 (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retarded citizen) 所 發 展 , 用 以 促 進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學 習 主 導 自 己 的 ITP。 謝 佳 妙 ( 2008) 說 明 此 課 程 藉 由 參 與 ITP 過 程 , 讓 學 生 知 道 個 人 之 障 礙與需求,學會訂立和追蹤目標、尋求社區資源、與他人溝通 及 參 與 會 議 等 技 巧 。 林 宏 熾 ( 2003) 指 出 此 課 程 是 幫 助 學 生 認 識 ITP 相 關 重 要 概 念 , 並 了 解 幾 項 重 要 議 題 : 1.自 我 覺 醒 和 障 礙 意 識 ; 2.做 有 關 轉 銜 成 果 的 決 定 ; 3.確 認 和 尋 找 社 區 資 源 支 持 轉 銜 服 務 ; 4.書 寫 和 評 估 轉 銜 目 標 5.有 效 地 在 小 組 間 溝 通 ; 6.發 展 技 能 , 成 為 有 效 的 團 隊 成 員 ; 7.成 為 領 導 者 或 自 我 擁 護 。 而 其 內 容分為六大部分:「認識自己」、「決策決定」、「如何獲得 所需」、「目的、目標與未來」、「溝通協調」、「熟悉及參 與議事規則」。. 32.

(46) (二 ) 抉 擇 者 自 我 決 策 之 轉 銜 課 程 ( Choice maker selfdetermination curriculum? ) Martin 和 Marshall( 1995) 參 照 Garfield 經 由 1500 個 成 功 人士之訪談所整理出成功者應具備的一系列基本技能,課程目 的為協助身心障礙學生,學習主動參與或引導個人之個別化教 育 方 案 等 相 關 會 議 , 透 過 學 生 主 導 IEP 和 轉 銜 之 過 程 中 , 學 習 表達他們的興趣、喜好、限制及如何獲得支持。林宏熾 ( 2003) 說 明 此 課 程 主 要 包 括 三 個 部 分 : 「 選 擇 目 標 」 、 「 表 33. 達目標」、「實際行動」,並可進一步分為 7 個領域:「自我 覺醒」、「自我擁護」、「自我效能」、「決定判斷」、「獨 立表現」、「自我評估」及「調整」。 (三 ) 下 一 步 : 學 生 轉 銜 和 教 育 規 劃 ( Next step: student transition and educational planning ) Halpern、 Herr、 Wolf、 Lawson、 Doren 及 Johnson( 1997) 提 出 此 課 程 , 係 幫 助 學 生 能 積 極 參 與 自 己 的 ITP, 教 師 教 導 其 有 效 之 策 略 與 自 我 評 價 , 並 選 擇 和 共 同 決 定 ITP 的 目 標 和 活 動 , 過 程 中 透 過 自 我 監 控 、 調 整 及 評 鑑 ITP 之 執 行 情 況 , 最 後 為 自 己 之 決 定 和 結 果 承 擔 責 任 。 林 宏 熾 ( 2003) 說 明 此 課 程 內 容 : 1. 「 開 始 階 段 」 ─ 介 紹 和 瀏 覽 轉 銜 計 畫 , 使 學 生 能 了 解 ITP 過 程 和 產 生 參 與 的 動 機 ; 2.「 自 我 試 探 、 自 我 評 估 階 段 」 ─ 學 生 透 過 了 解 個 人 獨 特 的 興 趣 、 優 劣 勢 等 , 來 評 估 自 我 的 能 力 ; 3.「 發 展 目 標 和 活 動 皆 段 」 ─ 協 助 學 生 找 出 真 正 自 己 喜 愛 的 轉 銜 目 標 ; 4. 「 實 現 計 畫 階 段 」 ─ 幫 助 學 生 為 ITP 會 議 做 準 備 、 落 實 計 畫 的 執行、進行監控,並進一步就未來之生涯活動進行判斷。. 33.

(47) (四 ). 邁 向 自 我 決 策 ( Steps to self -determination) 由 Hoffman 和 Field( 1995) 提 出 , 以 學 生 的 過 去 學 習 經 驗. 為基礎,教導學生對未來目標之規劃,透過學生、家長及同儕 的合作學習、示範及經驗交流等方式進行的教學模式課程。林 宏 熾 ( 2003) 與 陳 曉 春 ( 2009) 指 出 此 課 程 主 要 係 在 增 進 學 生 成為一位良好的自我決策能力者所需之知識、信念及技能,其 包含 5 個主要內涵,分別是「自我了解」、「自我評價」、 「 計 劃 」 、 「 行 動 」 及 「 經 驗 結 果 與 學 習 」 , 其 16 個 單 元 的 的 34. 課 程 內 容 : 1.啟 動 可 能 的 夢 想 ; 2.對 我 而 言 什 麼 是 重 要 的 ; 3.列 舉 長 程 目 標 的 選 項 ; 4.訂 定 長 程 目 標 ; 5.訂 出 短 程 目 標 ; 6.達 成 短 程 目 標 的 實 施 步 驟 ; 7.規 劃 行 動 方 案 ; 8.展 開 第 一 步 ; 9.跨 越 阻 礙 ; 10.團 隊 解 決 問 題 ; 11.角 色 模 範 : 阻 礙 與 決 定 ; 12.與 13. 積 極 的 溝 通 ; 14.協 商 討 論 ; 15.解 決 爭 執 與 衝 突 ; 16.邁 開 第 一 步。 二、情境應用課程 以下說明以情境應用為主軸自我決策相關之課程。 (一 ) 生 活 中 心 生 涯 教 育 課 程 ( Life-centered career education, LCCE) 由 Brolin( 1997)提 出 , 是 一 系 列 功 能 性 生 活 技 能 的 教 育 課 程,包括三個基本向度:「日常生活技能」、「職業引導與準 備 」 及 「 個 人 -社 會 技 能 」 , 內 含 22 項 功 能 性 能 力 及 97 項 次 能 力 , 每 個 階 段 有 其 需 完 成 的 任 務 。 林 宏 熾 ( 2003) 與 陳 曉 春 ( 2009) 解 釋 此 課 程 分 為 四 個 階 段 , 在 國 小 階 段 , 配 合 學 業 技 能將生涯相關議題融入教學中,藉以引導學生對生涯有正確認 識,培養適當工作態度、價值觀及基本生活技能,以奠定生涯 34.

(48) 發展之基礎;在國中階段,透過認識各種職業及接觸社區環境 等活動,協助學生了解並檢視自己的興趣、能力與限制,以了 解生涯對自我發展之意義;在高職階段,以職業技能訓練與社 區職場實習等機會,使學生從中確立就業目標,亦爲將來就業 安置做準備。最後生涯融合階段(學生進入社會),著重安 置、追蹤及成人教育,需要相關教師及專業人員之協助,使其 能勝任各種角色之任務。 (二 ) 教 室 本 位 能 力 建 構 之 課 程 ( Classroom-based competency 35. building program) 本 課 程 為 Abery、 Rudrud、 Arndt、 Schaubenr及 Eggebeen ( 1995) 提 出 , 以 教 室 生 活 所 需 的 基 本 能 力 練 習 為 基 礎 , 協 助 國、高中生建立日常生活行使自我決策時所需之技巧、知識與 態度,並將從中習得自我決策相關能力應用至生活不同情境中 之 課 程 , 謝 佳 妙 ( 2008) 說 明 此 課 程 從 能 力 建 構 與 家 庭 支 持 方 案兩方面,在定期且規律之互動下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決策能 力 。 林 宏 熾 ( 2003) 與 陳 曉 春 ( 2009) 指 出 課 程 內 容 包 含 10個 與自我決策要素相關的主題,包含括:「自我覺知」、「自 尊」、「對個人控制的覺知」、「個人價值」、「目標設 定」、「自信地溝通」、「做選擇」、「自我調整」、「問題 解決」以及「個人自我擁護」。 三、自我了解與調整課程 以下說明以自我了解與調整為主軸的自我決策相關之課 程。. 35.

(49) (一 ). 掌 握 自 己 的 未 來 ( Take charge for the future) Powers、 Ellison、 Matuszewski、 Wilson、 Phillips 及 Rein. ( 2001) 提 出 , 目 的 係 身 心 障 礙 青 少 年 的 自 我 決 策 知 識 與 能 力,強調學生導向與合作模式,並藉由活動設計增進學生在個 別 化 教 育 和 轉 銜 計 畫 中 參 與 程 度 。 林 宏 熾 ( 2003) 指 出 該 課 程 模式對於重度障礙者之自我擁護的提升頗為有效,使用四項策 略增進青少年自我決策的發展,分別為:「技能促進」、「同 儕指導」、「監控」及「家長支持」。 36. (二 ) 自 我 決 策 學 習 模 式 的 教 學 ( The self-determined learning model of instruction, SDLMI) 係 Wehmeyer、 Palmer、 Agran、 Mithaug 及 Martin( 2000) 提出,理論背景是根基於自我決策四項要素「獨立自主」、 「自我調整」、「心理賦權」及「自我實現」為目標能力,且 許 多 研 究 ( Agran、 Blanchard 及 Wehmeyer, 2000; Agran、 Blanchard、 Wehmeyer 及 Hughes, 2001; Agran、 Cavin、 Wehmeyer 及 Palmer, 2006) 指 出 此 學 習 模 式 能 夠 有 效 提 升 工 作、社區生活、學習能力、學業成就及社會技巧的功能性技 能 。 Wehmeyer 和 Field( 2007) 說 明 此 學 習 模 式 重 點 為 學 生 興 趣和目標選擇,並指導其在處理問題時能作適當的自我調整、 自我設定學習目標及對自己所選擇的目標能做適當的檢測與評 估 。 Wehmeyer 與 Field( 2007) 說 明 本 課 程 包 含 三 個 階 段 , 每 一 階 段 都 設 定 一 個 問 題 , 透 過 問 題 解 決 之 四 步 驟 ( 1.定 義 問 題 ; 2.定 義 相 關 問 題 解 決 方 式 ; 3.實 施 這 些 方 法 時 會 有 什 麼 困 難 ; 4. 設想這些解決方式會有的結果)讓學生嘗試解決,亦即引導學 生在陳述與回答一連串問題時學會修正、設定屬於自己的目 標,來達到自己所選擇的目標,茲將以下課程內容簡述如下。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育局的課程文件《為智障學生而設的中國 語文建議學習重點(小一至中三)》 (香 港課程發展議會,

(如善用學時、課程和教學上運用「有機結合、自然連繫」等)設計學習任務外 [ 詳見分 章一︰學校課程持續更新──深化成果 迎變求進及分章二︰學校整體課程規劃──有 機結合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Rebecca Oxford (1990) 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性 學習策略 (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及間接性學 習策略 (in-directed

依法設立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機構或依法設立機構、團體或學 校接受政府委託辦理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者。.. (四)

聽、說、讀、寫,以 及分析、評價等能力 例:設計課業,讓學生 應用所學,並運用各

利用學習成果促進音樂科的學與教(新辦) 小學 有效的課堂器樂演奏學與教策略(新辦) 小學 小學音樂教師基礎教學知識課程(新辦)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