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閱讀台北都會空間文本--以101大樓和龍山寺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閱讀台北都會空間文本--以101大樓和龍山寺為例"

Copied!
9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三十七屆碩士論文. 閱讀台北都會空間文本—— 以 101 大樓和龍山寺為例. 指導教授:潘朝陽 研 究 生:林宏儒.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

(2) 論文名稱:閱讀台北都會空間文本——以 101 大樓和龍山寺為例 指導教授:潘朝陽 研 究 生:林宏儒 論文內容:共一冊,五章,六萬餘字,以九百字摘要 關 鍵 字:台北、101、龍山寺、文本. 摘要 研究始於城市景觀的差異觀察。 台北都會區有新穎開發和老舊重建的區塊,如此落差性的存在,激發了走 踏、凝視、碰觸等渴望記錄的想法,尤其看到對於台北新舊區空間分裂的說法, 思索為之一振,究竟看法的提出是誇張了現實,抑或命中城市發展的要害?在分 裂說的認知下,研究所確立的觀點是差異的必然,透過這些差異的顯現,在商討 分裂說程度,甚至是為何提出的看法,是否切割或剝開了什麼樣的都市區塊問題。 於是研究從認知城市的進程開始,著墨城市是由不同切面構成的看法,從兩 組雙元性的概念出發,關照全球與地方的尺度(城市裡的相對性)、現代和後現 代的狀況;以步行為策略,身體作為漫遊具體實踐的感知主體,接著嘗試從發問 的城市的四個面向——歷史、社會、行動、論述作為四條書寫空間的線索,也是 題目所欲閱讀空間的四個脈絡,試圖描繪出這些差異性。 在時間線索,歷史告訴我們發展最新穎之地跟老市區永遠存在著時間的推 移。在生活的一天週期裡,兩地作息的差異,愈夜,觀察點的老市區呈現的人群 流動較新市區豐富,對漫遊者而言熱鬧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行動線索,蓬勃 而凸顯的消費空間,在新區彼此間是競爭區隔也是聚集共榮,在傳統的商街有新 裝、有遷移,或隨時間出現消失的攤車,各自有新舊區域間的行銷差異亦有區域 內的策略差異。在社會線索研究,兩地的人口組成類似,但舉目所見卻是分別屬 於長青族和遊民的生活空間以及年輕人的娛樂空間,而這樣的空間組成也持續影 響當地的空間結構,其他的人群只能以觀光客的形式偶爾進入。在論述線索,敘 說台北的文字大多被城市文化管控,多的是懷舊或觀光的行銷。 從不同的線索探查城市幾個面向的意義,依循著新舊間對照的意義,繼之拼 湊兩個差異的空間。在這樣的差異空間,出現不同的作息、活動、景觀、人群, 也有類似的觀光客的拜訪。當把所見所聞都攤開來呈現,試圖連結彼此的關係, 一座寺廟跟一棟新大樓,在台北城的意義可以回歸城市發展的一環。不論是歷史 的、社會的、行動表現的、論述的都有其典範來源,但是在一個城市整體下,這 些面向企圖整合成一個對待城市空間的方式,變成一個可供討論,繼之堆疊覆蓋 的文字空間。而台北的新跟舊都在持續推進中,文本也會不斷的擴張並再閱讀。. 1.

(3)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6. 第一節 問題開端 1-1-1 一場城市行旅的發軔 1-1-2 城市做為論述的起點 1-1-3 論述中的城市 研究進路 第二節 研究 進路 1-2-1 從具體到抽象的空間命題 1-2-2 城市作為文本 1-2-3 1-2-4 1-2-5. 6. 10. 地方的想像 方法討論 目的. 第二章 空間文本的閱讀架構. 14. 第一節 城市雙元性的論點 2-1-1 始於全球化 2-1-2 地方抵抗的思考 2-1-3 城市雙元性的論點 2-1-4 小結 第二節 後現代的狀況看當代城市 2-2-1 柔軟的城市 柔軟的城市的啟發 的啟發 2-2-2 空間和時間的新體驗. 14. 17. 2-2-3 懷疑跟批判觀點的工具 第三節 漫遊的策略 2-3-1 柔軟城市的啟發 2-3-2 漫遊釋疑 2-3-3 行走做為身體實踐 2-3-4 觀看的方式 第四節 四條書寫脈絡 2-4-1 時間線索: 時間線索:歷史, 歷史,與週期脈動 2-4-2 行動線索: 行動線索:景觀, 景觀,與再製影像 2-4-3 社會線索: 社會線索:人群, 人群,與社會現象 2-4-4 論述: 論述:線索的總結. 2. 20. 24.

(4) 第三章 時間與行動線索. 26. 第一節 3-1-1 3-1-2 3-1-3. 時間線索——歷史 歷史, 時間線索 歷史,與週期脈動 歷史: 歷史 :開發與發展的事件堆疊 週期: 流動, 小時」 週期 :流動 ,以「24 小時 」為單位的探索 時間脈動的差異: 時間脈動的差異 :被剪輯的時間片段. 27 27 31 47. 第二節 3-2-1 3-2-2 3-2-3. 行動線索——景觀 景觀, 行動線索 景觀,與再製影像 台北東遊記: 台北東遊記 :新區 台北西遊記: 台北西遊記 :舊區 消費空間的差異. 49 51 64 68. 第四章 社會與論述線索 第一節 4-1-1 4-1-2 4-1-3. 70. 社會線索——人群 人群, 社會線索 人群,與社會現象 人口的組成跟親近 長青族的空間? 長青族的空間 ?從龍山地下街的衰敗到遊民問題 年輕人的空間? 年輕人的空間 ?購物與娛樂地景的社會意涵. 第二節 論述線索 論述線索——意象的回饋 意象的回饋 4-2-1 從意象到論述 4-2-2 從歷史、 從歷史、社會、 社會、行動而來的論述 4-2-3 出版品中閱讀台北的論述. 第五章 結論. 71 72 74 76 77 78 80 81. 86. 第一節 城市行動藝術節 城市行動藝術節的創作意義 的創作意義 第二節 總述線索. 86 87. 參考書目. 89. 謝辭. 94. 3.

(5) 表次 表 1, ,101 購物中心文宣對照. 55. 表 2, ,觀景台 2007 曙光套票新聞稿. 56. 表 3, ,信義新天地四館介紹. 58. 表 4, ,101 大樓跨年煙火秀. 59. 表 5, ,101 大樓外牆圖示. 61. 表 6, ,信義商圈商場消費空間比較. 68. 表 7, ,萬華區與信義區年齡人口比較. 72. 表 8, ,萬華區標題. 81. 表 9, ,信義區標題. 82. 4.

(6) 圖次 圖 1, ,城市做為論述起點的關係圖. 9. 5.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開端 1-1-1 一場城市行旅的發軔 窗景一幕幕切換,是快轉輔以定格,我在鋼鐵箱籠裡潛行,寫入或淡去這城 市的街景。問題始於城市移動的尋常經驗,自己對城市街景的預期與變化,那是 井然有序或不意脫軌演出的戲碼。相對於城市魔幻的演出,亦有眾多觀覽、閱讀 的經驗。 臺北是座精神分裂的城市,在臺北盆地中,新與舊、現代與古典、亮麗與破 敗、前衛與保守,正在東西兩端彼此拉扯著,將整個城市分裂成兩個不一樣的 世界。……,「東城」的人患了失憶症,他們經常要到「西城」去尋找自己失 去的空間記憶;而「西城」的人則患了嚴重的自卑情節,他們歇斯底里地拆毀 自己華麗的古老建築,為的是「東城」那種沒有文化進步的假像(李清志,1997: 135-136)。 這是關於新舊臺北、關於東西分裂、關於空間記憶的體察,作者甚至提出了 「臺北學」此一人文研究領域,並自詡為都市偵探,其一系列作品1皆著力於探 詢、記錄臺北的空間、影像、歷史。甚者,在信義社區大學還有「現代都會系列 課程」的規劃2。於是我看到臺北空間的經驗放到講堂成為討論對象,關於臺北 的一切不斷地被書寫與閱讀。 我開始好奇,作為城市參與者,究竟能以什麼樣的視角透視其內蘊,自身所 感是具體抽象,總得有一些方法來拆解!所以我將問題先行設定在「城市是什 麼」,意謂這盆地作為一個展演的空間承載了什麼樣的意義?眾多閱讀臺北的經 驗是否有其典範來源? 1-1-2 城市做為論述的起點 「城市是什麼?」我並非第一個提出,但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發問。 麥爾斯等人(2004)所編的《城市文化的讀本》即用了一個章節討論「城市 是什麼」,但他們的目的不在定義本身,而是從一些不同的面向回答。因此筆者 初步認為討論就是認識的進程,過程所建構的意義可能就是結論本身。. 1. 2. 與臺北相關的有:1995 年《鳥國狂——世紀末臺北空間文化現象》、1997 年《都市偵探學》 、 1998 年《臺北電影院——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報導》 、2000 年《台北方舟計畫》 、2001 年《臺北 LOST&FOUND》等等。 前身為「臺北學系」 ,http://www.sycc.org.tw/course.htm。 6.

(8) 王志弘(1994)也提出這個疑問,並點出四個看待與理解城市的方式,而這 樣的方式誠如王所言,是建立在無能解決「城市是什麼?」的難題上,但他的初 步歸結確實讓筆者找到探究城市的著力點。另有相關資料可貼合此等論點,故整 理與呼應如下,不過仍待說明的是我對於「城市就是什麼」這樣等同語句的拿捏, 這個「什麼」可謂探討的線索,而非關注於意義的等同。 城市就是歷史: 城市就是歷史 :城市的空間不僅是空間,不同的時代也擠壓在當前的生活空間 裡。若是抱持著歷史的眼光,就可以穿透城市空間,恢復時間的流動。因此城市 不僅在歷史的潮流中演變,歷史本身就嵌合根植於城市的織理當中,故城市就是 歷史。這樣的命題不僅把時間的連續性攤平在單一時間點的空間切面上,也訴說 城市不斷變化的特性。 城市就是社會: 城市就是社會:城市裡各形各色的人彼此間相遇與互動,產生人際關係,這正是 一種社會關係。城市的空間結構蘊藏了社會關係運作的線索,城市的物理空間也 隨時上演人際間的各種互動。因此城市不僅反映了社會,城市就是社會。賀伯特 等人(1990)也提出城市作為社會世界(social world)的看法,以都市環境和人 類行為做起點,討論都會生活中的社會動力(social dynamic),意圖給予人文地 理學界的行為主義學派一些新的觀點。 城市是人類的行動: 城市是人類的行動:人的活動也是城市的內涵,透過人的種種活動,我們建立城 市、改變城市,其實也在演出城市的歷史和社會,因此城市就是人類的行動。羅 西(Aldo Rossi)在城市建築一書中,指出都市是人為事實的結構,將城市看做 巨大的人造物,更將這些人為事實拔擢到一個藝術品的境界,這是立基在都市科 學領域中將城市視為「人類最傑出的創作」之基礎上。不僅如此,像是社區總體 營造這樣參與式規劃的理念,更是讓都市計畫所牽涉的居民和社會群體有發言和 行動的機會。 城市是論述效果: 城市是論述效果 :巴特(Roland Barthes)首先提出城市是「論述」的見解。 城市是個論述,而此論述其實是種語言:城市對它的居民說話,我們也對它 的居民說話,我們談論自己的城市,就是藉由居住、穿越、凝視的方式論及我 們所在的城市3。 接著,王志弘在翻譯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作品《看不見的城市》後, 留下了這樣的論述: 據此城市本身是有意義而可讀的正文,而且城市正文的寫作者,正是生活其 中的人,透過人的實踐(居住、漫步、及其他種種活動),不斷書寫城市。當. 3. 引自 Barthes, R. Richard Haward translated (1994) : The semiotic challenge p.195. 原文如下: “The city is a discourse, and this discourse is actually a lauguage: the city speaks to its inhabitants, we speak to its inhabitants, we speak our city , the city where we are, simply by inhabiting it , by traversing it, by looking at it.” 7.

(9) 然城市不像語言一樣有一定的字彙與語法,但也有其慣用語和發言立場。當 然,視城市為論述的同時,已經引發了論述的材料,以及發言者和接收者是誰 的問題(王志弘,1998:298)? 從此二段引文,知道王得力於巴特的看法,進而發現「城市是論述」的觀點 乃建立在「把城市當成一個閱讀的對象」的基礎。城市的可閱讀假設,即是當作 如語言文字一般有意義可解。例如都市符號學(urban semiotics) (王志弘,1994) 的研究就是將都市的實質環境及其活動當作有所蘊意的單位,企圖找出形式與意 義對應的符碼。從一個招牌廣告、櫥窗擺設到整個城市個體,無論尺度的大小, 呈顯的景觀都是值得玩味的。 另外王志弘翻譯卡爾維諾小說的同時,自言不以文學批評為宗,而將該作品 放在都市研究的脈絡裡來談,其深意在提供學院派裡都市研究的一條路徑。但我 好奇的是王如何安置文學再現與現實狀況並陳的問題?他認為城市的現實是多 重的,論述也是多重的,便是城市本身存在關於自己的多重論述(discourses of cities)和做為論述之多重現實的城市(cities as discourses),因此再現與現實的 問題都應該被放到這個格局下討論,也就沒有所謂定於一尊的超然解釋。此外, 他甚至引用了後現代健將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擬像(simulation)與超真 實(hyper-reality)的概念,這讓我更理所當然地將符號學的概念拉進來,想像 符徵與符旨的關係,而且是多重的符徵與多重的符旨的交雜運作。 建立在「閱讀—論述」的因果關係,即是從閱讀城市到產生城市論述的推移。 再回過頭來討論王所說的論述的材料、發言者和接收者是誰的問題。他說「論述 的材料不僅是語言,任何能形成有意義聯繫的事物,同時兼具表意作用;論述的 發言者不僅是人,也是具有發散、溝通意義能力的事物與活動;接收者不僅是有 理解意義能力的人,也是受論述影響的事物和活動。」也正是立基巴特城市符號 學的閱讀。 劉中薇(2002)以臺北是什麼樣子為動機,試圖尋找其獨特樣貌,也可歸屬 到「閱讀—論述」這一範疇討論臺北城形象。她把論述的材料回歸到文字本身, 用「公車暨捷運詩文」和「臺北文學獎」的得獎作品,以非專業寫作者的市民文 學作品出發,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從空間、流動、情感三面向切入,探究市民心 中的臺北城市形象。我感興趣的是她選用的材料在回歸市井小民的形象,非文學 家的臺北空間觀,這指向她的企圖是「常民」的臺北空間觀。另外她也特別強調 臺北是不斷在時間與空間裡來回遊移的一個且陳舊且新鮮、且傳統且現代的當前 時空城市,這讓我對臺北東西對立、新舊並陳,時間在空間作用的議題益發興趣。 1-1-3 論述中的城市 筆者的臺北空間的知識論立基「 「城市是論述效果」 城市是論述效果」,但這並非捨棄認識城市 的進程,因為閱讀城市的線索,「城市就是歷史」、「城市就是社會」、「城市是人. 8.

(10) 類的行動」就是其中三種方式。再觀「論述」本身,需要有人去閱讀、詮釋、書 寫,可知都市意義的創作不能沒有行動者的參與;而行動參與本身也在演出歷史 和社會。茲將以「論述為中心」探討「城市是什麼」的概念表現如下:. 論述. 線索. 線索. 實踐. 線索. 行動 社會. 演出. 演出. 歷史. 圖1,城市做為論述起點的關係圖,研究自繪. 9.

(11) 第二節 研究進路 研究進路 1-2-1 從具體到抽象的空間命題 施添福(1990)指出沒有一個學科像地理學那樣,投入眾多的人力,從空間 角度建構他們認為對其他社會科學有用的理論、法則和模式。即使理論本身受限 於許多現實狀況難以抹除的假設,不若想像中完善、有用,但隨著理論所發展出 來的空間分析方法,卻也提供其他學科作為處理涉及空間問題的參考。這是站在 地理領域看其他學科,而其他社會學科給予的回應呢? 王志弘(1998)在「空間與社會」一文,將空間和社會的相對位置做了安排, 並探討 Henri Lefebvre、David Harvey、Manuel Castells、Edward Soja、Michel Foucault 等五人的空間觀。王認為空間與社會的二元分立有助於我們分析掌握空 間的形式、關係、物質等特殊性,但是空間的這種特殊性僅作為分析和認識社會 的一組切面或視角而已,而不具有獨立存在的實體或運作之邏輯,所以空間非與 社會平行,而是社會存在與運作的一個必要向度,故他名之為「社會優位的空間 理論」。就是以廣義的社會作為理論和實踐的根本對象,放低空間的認識論和存 有論位置。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4首先提出空間觀念本來就很難去加以界定。因為 空間觀念一開始建基人類的各種經驗上,看得見、摸得到(絕對空間);後來轉 變為直覺的空間觀(相對空間) ,因此我們很難去有效描述其具體形式。但 Harvey 認為人們仍舊有能力以比較有系統的方式來表現空間,基本上是受到符號、象 徵——也就是文化——的影響,所以在表現的層次上,空間觀念和文化結構是結 合在一起的。陳坤宏(1991)更進一步歸結哈維的空間觀為「多向度的空間觀」, 依照不同的文化背景、人類知覺能力、學科目的而有不同意義,所以文化變遷會 造成空間觀念的變化,且不同的空間觀念適用於不同的理論目的。至此,我們發 現空間形式跟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如果把問題回歸到「空間是什麼?」的大哉問,或許我們可以引用 Harvey 的話做結「不論是為了哲學討論或實證研究的目的,沒有必要對空間概念採用一 種僵硬而固定的觀點。」意謂空間意義的決定,還是必須回歸到人的社會實踐上。 故本論文也是以此取向探討臺北城內東西對立、新舊分離的空間文化現象。 1-2-2 城市作為文本 將城市當作閱讀題材的命題,正如將城市當作語言文字一般有意義可解。 此外,巴特也認為城市的社會互動也如論述般,是一種與他人互往的交流5。 4 5. 轉引自陳坤宏(1991):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 引自 Barnes, T. J., & Duncan, J. S. (1992) . Writing words—discourse, text&metaphor in the 10.

(12) 在「符號學與城市」6一文,他提及「城市是論述」外,並提出了三個新的 見地。其一是不要企圖固定與僵化城市的符旨,因「象徵」(symbol)在今日不 再被視為是符徵與符旨間有規律的對應關係。其二是傾向於放棄符旨做為表意作 用的根基,而使用「象徵」這個詞來指稱意義的組織,指組合段或置換段的組織, 而不再涉及語意。其三是他認為城市的符旨很模糊、不確定與難以控制的,而且 不斷地轉換為新符徵,符旨瞬間即失,但符徵則保留下來。 城市符號學最有用的方式是嘗試解釋我們所在的城市,掌握不同類別的讀者 (從居民到旅者)的所有閱讀後,重構、製作城市的語言或符碼。巴特的城市符 號學概念就是上述將空間之文化形式視為承載意義之正文,而空間形式是空間書 寫與閱讀的文本。巴特雖然修訂城市空間符號,不再將符號視為一對一的符徵與 符旨的呼應關係,但是偏向城市正文的個人閱讀,容易忽略空間的生產(李家儀, 2002)。至此,筆者認為空間意義的生產與再生產,或是空間活動背後深層的意 涵,如意識型態的顯現、文化的現象等等,都根源於整個空間系統的範疇與符號 的產生與形塑。城市是人們活動的空間,而人們對城市所形構出的印象則是他們 生活與行動的背景。城市印象其實正是由空間中各種符號關係所形成的領域。當 我們探討城市空間的符號意義時,將空間的符號與關係運作回歸到人所存在的空 間以及其意義的產生過程,是將符號意義的建構過程及所產生的空間意涵放在我 們的生活範疇之中來討論。 城市空間是各式符號的集散地,我們對城市的印象與生活的觀察,則是這些 符號系統間表意過程的運作,以及這些符號系統後面的種種文化與社會意識的總 合。當我以閱讀—論述的取向看待城市時,使用詮釋作為路徑的意圖是相當明顯 的。但是當我們使用「詮釋」作為普通名詞,是否已經失去了原本這套學問的脈 絡與關注呢?若真如此,那作為一套研究方法使用的詮釋學,我又該做到何種要 求呢? 詮釋學非源於哲學,而是萌於語言,且是典籍中的語言。據畢恆達(1995), 詮釋學最初起源於路德教派的神學家佛拉休斯(Flacius)批評教會用天主教的教 義來解釋聖經裡的一些模糊段落,他主張應該透過聖經的文字本身,亦即透過語 言的分析和解釋去揭示聖經中的旨意,這呈現了文本不假外來解釋的意義。之後 詮釋學的內涵不斷增生,到了高達美(Gadamer)發展的哲學詮釋學,提出詮釋 者總是受到他的一套「成見」(pre-judice)所指引,但他不認為啟蒙時代哲學家 所亟欲清除的成見全是負面的,反而認為它能將陌生事物轉化為熟悉事物。成見 既然成為理解的必要條件,當然也是詮釋應該要反省的對象,故理解是帶批判性 質的。既然成見帶著我們思考,那麼文本與詮釋的相遇如何運作呢?文本和詮釋 有其傳統和視域(horizon),視域指的是從一特定的角度所看到的是視野,雖然. 6.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 (pp.18-37). New York: Routledge. 收於 Barthes, R. Richard Haward translated (1994) : The semiotic challenge (pp.191-201).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1.

(13) 它是有限的卻也是開放的。透過意識到自己視域的存在,試圖跟文本互動來達到 視域的融合。簡單的說,詮釋者總是應用自己的處境去瞭解對方,同時又回過頭 來根據對象省察自己,排除本身錯誤的成見,又再次地瞭解對方,直到處境與對 象不再隔閡,可以互相融合並取得共識,這就是詮釋經驗的對話性。 詮釋有方法,亦有規範,詮釋的循環正提供了一條不斷檢驗的道路。詮釋7循 環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指在文本的部分和整體之間反覆循環論證,以此來提高對 文本理解的確切性;二指的是在詮釋者的詮釋意圖與詮釋對象(文本)之間的循 環,以此尋求兩者之間的契合(陳向明:2004,555) ,因此避免掉部分違背整體 等詮釋文本的不當。 1-2-3 地方的想像 在初步探討閱讀城市的典範,所欲討論的空間命題、詮釋方法後,我將問題 回歸到城市的空間。假定分裂的時空問題存在,但還必須說明的是「新舊文化的 對照」採取的是一個相對彈性的概念,不一定是「傳統與現代」的二元對立說, 也可能是「現在與後現代」的對照,而且預期其中有一些非二元說能解釋的部分。 李清志所指的東西兩端,甚至是「東城」或「西城」的區分,與其說是地圖 上相對方位的兩地,不如說這是繪在其心智地圖的想像空間,而名為想像空間乃 著重其並非劃分明確的區塊。 有了此般背景認知,再行搜索關於臺北城東西區的說法,可以發現東西區的 空間範圍除了沒被作者界定出來,也弔詭地沒被許多資料明確界定出來,但隱約 可辨的是一種新舊相對空間的確認。通常西區指的是老臺北的概念,範圍包含以 前的艋舺、大稻埕與城內;東區指的是忠孝東路以東到信義計畫區內 101 大樓附 近的基地。 1-2-4 方法討論 偵探是一個好心態,散步則是一個好手段。李清志以「建築散步」的方法, 用腳丈量城市,從地磚、建物到街廓參與了城市的活動,不必侷限既定的街道, 腳步可以輕易的穿越,取得空間中的線索。除了散步這麼簡單又美好的方式外, 他還提供了一些觀看的線索,天際線、制高點、歷史地標與節慶日等,作為實察 的重點,然而這些都是真正走到一個城市裡,用人的尺度去偵探的留心之處,還 需要瞭解一些外部的理論對當前的城市背景的看法。在第二章之中,研究進一步 擬出將空間視為文本的閱讀架構。 再拉回「城市是什麼」的進程,在時間的向度,可以看到城市的發展,新的 生成與舊的轉化,理出時間銘刻於空間的紋理;在社會的向度,預期發現人群和 空間如何互相影響,參與者對城市的期望如何在空間中產生;在行動的向度,呈 7. 陳向明使用「闡釋」一詞。 12.

(14) 現參與者的改變與創作;在論述的實踐,我將閱讀這一切形塑的力量,解讀、書 寫。 1-2-5 目的 空間閱讀可以從簡單的生活經驗開始,但當有相關的知識背景,閱讀的深度 就會顯現。研究將台北空間視為同一文本,並在此文本脈絡中預期東西區新舊現 狀的顯現,也就是東西區的支線文本,最後回到城市空間的主題,如圖 2。茲擬 定文章目的如下: 1.兩塊區域展現了城市時間的新舊對應,固然無庸置疑,但程度是否如李清志所 言的分裂,自是可再商議的,此為研究討論其一。 2.如果將空間的「分裂」先行定義為空間的「差異」,討論程度的過程中,觀察 所得的現況結果,必能展現的空間差異性,此為一目的。 3.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研究所得既是台北的現實,除了試圖呈現臺北東西區空間 文化的意義外,研究最後也希望點出東西區空間文化發展的省思。. 13.

(15) 第二章 空間文本的閱讀架構 第一節 城市雙元性的論點 一個現代城市的新舊論述牽引的必然包含那最新最快,向外與整個世界接續 的理論,計畫從這個端點出發,觀察新的接軌與舊的反動。 2-1-1 始於全球化 全球化作為耳熟能詳的詞彙,在媒體氾濫著過於美好間或憂心的想像,仿若 早已深入意識深層的日常用語,人人自然而然地實踐全球化的種種物質流動。當 市面上大部分的書籍以政治、經濟、文化三個面向統整出全球論述(房思宏, 2004;Malcolm Waters 著,徐偉傑譯,2000) ),甚至還提醒「全球化既不是全然 新穎的主題,也不是現代才出現的社會現象」(David Held et al.,沈宗瑞等譯, 2001:519) ,吾人不免懷疑其發言立場,對全球化的預設或前瞻看法又是如何? 關於這個跨學科顯學的論述,有學者從辯論立場區分為超全球主義論 (hyperglobalizers)、懷疑論(sceptics)和轉型主義論(transformationalists)三 種(David Held et al.,沈宗瑞等譯),這啟示我們對全球化抱持態度的思考:究 竟全球時代是如同超全球論者所述終結民族國家的大統一新紀元?還是如懷疑 論者認為國家角色並未弱化,國際間的南北不平衡仍在,全球化跟區域化呈現相 互矛盾的趨勢,全球化理論應被視為一種迷思?如果跳脫這種對立的說法,將轉 型理論視為一種妥協,是否又有不一樣的發現? 我傾向將轉型理論當作一種觀看方式的取巧,此等學者認為全球化確實是政 經、社會與文化的變動驅力,但這些變動把我們帶到何種新的世界觀未有定論, 因此轉型論者將其視為「一種長期的歷史過程,過程充滿矛盾,矛盾乃糾合眾多 因素」的主張。他們左打超全球論者認為主權國家江河末日的論點,右攻懷疑論 者世界並無大改變的主張,在政治上導出一種新的主權體制,預言逐步取代領土 獨佔的政府權力形式的傳統國家概念。轉型論的立場採取彈性的過程觀點,這對 研究的好處是肯定其影響卻不視為全球化下必然的結果。 談全球化理論的立場謀的正是觀點的彈性,試圖以轉型論的觀點消解觀察到 單一狀況的誤解,除去線性發展的邏輯,歸納為交互作用的一系列結構過程。研 究的關注絕非全球化論述的立場,而是將其視為左右這座城市的背景因素,作為 關照新舊論述的時局思考。 研究架構從全球化談起為的是巨觀的凝視,它以城市作為展演的舞臺,實為 一種網絡的節點,而資本主義以其為踏板,控制兼輸送來自政治的權力、經濟的 資本技術、文化的生產流通。但是這樣的討論還缺乏了城市如何回應全球化的思. 14.

(16) 考(周素卿,2003)8,但沒找到答案之前,文章已經預期城市對全球化的回應, 必是一連串變遷、調適與發展的歷程。這種城市內部回應的思考,相對開啟全球 化影響下互動的對話空間。 2-1-2 地方抵抗的思考 當華勒斯坦揭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觀點,吾人不得不思考這種無可避免的 整合,無論願意與否、不管平等剝削的問題,核心、邊陲的關係透顯全球作為同 一尺度的啟發。當全球化的論述接踵而來,卻開始懷疑世界作為同一觀點是否成 為思考之必要,尤其是一個城市的研究。當我把新舊區放在臺北發展的脈絡,再 推到台灣的層次,進一步東亞甚或亞太,最後來到全球一體的世界觀照,是否跳 躍了某些層級,或者問題該聚焦於全球化整合(毀滅)這些次區域?其中值得玩 味的是,在此過程產生的地方回應現象。若落實到一個城市的尺度,這種抵抗如 何被體現出來呢? Berner 和 Korff (1995)在馬尼拉和曼谷的研究指出:顯現的地方性9 (localities)和地方組織的形成,闡明瞭全球化的不完整(非均質狀態)。城市 居民的社會創造力和能動性,使他們在城市變遷中不再處於被動的角色或單向的 接受者。他們更指出地方性提供了一個都市研究的起點,在全球化的結構發展狀 況下,連結了當地發展過程和日常生活。而這樣看法不僅連結了世界體系的社會 學巨觀,還帶有人類學10研究地方群體形成的色彩。 經由全球化的浪潮,城市的傳統和象徵已經減弱為一種舞臺裝飾,而都市空 間的經濟生產也造成單調一致的中心和枯燥無味的居住邊區。他們還提示地方性 的維持扮演了都市風格的要角,只有從當地的脈絡步向使用價值取向的城市,才 能接受居民定義他們居處意義的價值。Berner 和 Korff 在曼谷和馬尼拉的研究實 踐了 Castells 的雙元論點,在下一個部分,文章便從這種雙元論說起。 2-1-3 城市雙元性的論點 Castells(1990)為我們揭示了城市雙元觀點的研究方法。他說城市雙元性11 「是意識型態的,主要在強調城市中的不平等、剝削和壓迫,打破一般城市視為 彼此整合的社區的有機觀點和技術專家觀點。其所在的脈絡較關心社會批判,而 非社會理論,其雙元論的研究取向並不能掌握複雜的社會真實,也絕非化約成簡 單的二分法。」他還說這個意識型態的用處在於,「它引介了差異、階層化和社 會範疇可能的矛盾和衝突,避免以過時的功能論的架構來看待城市」因此在社會 8. 原作者特別針對經濟狀況而論,而本文以為城市的回應可已涵蓋到全球化的大部分面向。 據人文地理學辭典,此指的地方性是一種非專業術語,僅表示一個空間尺度次於國家的地方或 區域。 10 其研究乃針對曼谷和馬尼拉貧民窟中親屬和種族關係的研究。 11 原文為 dual city,但觀其文意義乃強調城市的雙元性,加以以雙元城市命名易生「雙城」誤導 之嫌,故此概念接統以城市雙元性稱之。 9. 15.

(17) 變遷理論裡,傾向將城市視為動態的社會結構。 其實 Castells 採取雙元性看法的策略已說得明白,這是從簡化社會階層理論 帶來的觀點,本身並不能掌握社會階層的多元性,而它的實際用途也非用來解釋 雙元對立的觀點,其關心乃在一種批判的意識。 雙元城市的另一個根本意義:關心城市其間的關係、以及社會階級與環境。 接著他還提到「要瞭解這個與城市、區域、以及社會之空間向度有關的社會變遷 過程,最基本的理論問題,是社會階級、社會運動、空間形式和空間過程的關係 究竟如何?」這又回到 Castells 一向關注的社會問題,他無非在再重申的意義中 告訴我們這種意識的對立來自最基本的社會底層問題,並且以雙元性為疑旨,處 理了紐約的多元性和拉丁美洲的雙元性。 Castells 提出雙元性作為一種對立的意識,乃建基社會階層的想法,本文欲 挪用對立為對照,來探討這種新舊區的性格,很顯然地臺北城內的新舊區本身就 符應了階層的說法,再者當新區大肆改變地景迎合全球經濟的狀況下,舊區雖同 列都市計畫的變更,其空間變化又是如何?也許在決定方向時,文章就選擇雙元 性的處理。 2-1-4 小結 我試圖挪用雙元的概念作為閱讀兩個區塊對照性的線索。從全球化的關注走 來,地方怎麼回應這種巨觀的脈動,已然提示尺度的問題。再回諸己身的城市, 臺北的新舊兩地在全球的結構下,各自產生了怎樣的回應?而城市雙元性的論點 揭開我有意對照這種不平衡的端點。 關於這種對照的彈性,Harvey 在後現代的狀況一書中揭開現代社會和後現 代社會的思考,援引 Hassan 對現代和後現代的列表式圖解,然後會同 Hassan 迅 速告訴我們這種二分法的不可靠,要我們緊抓住「差異」的感覺,這便是下一節 的工作。. 16.

(18) 第二節 後現代的狀況看當代城市 2-2-1 從柔軟的城市談起 《後現代的狀況》書中一開始就引了 Raban 的作品《柔軟的城市》,說明轉 變的書寫策略,「拉邦拒絕了一座城市的職業和階級分層的主題式導覽,反而描 述了普遍的個人主義和冒險精神」(Harvey,1989:3),甚至讓作者自己現身: 這座城市如同我們想像的那樣,是虛幻、神話、渴望、惡夢的柔軟的城市,就 像真實的一樣,或許比人們可以在地圖和統計資料裡找到的堅固的城市更加真 實,比人們可以在都市社會學、人口統計學和建築學專題著作裡找到的堅固的 城市更真實(Harvey,1989:5)。 Harvey 本人對 Raban 作品的註解是:它本身不應被當作一種反現代主義的 論點來理解,而應被理解為對於後現代主義時刻已經到來的一種至關重要的斷言 (Harvey,1989:6)。在這裡我們看到 Harvey 處理現代性向後現代性的連接, 還引用建築雜誌12的說法把後現代主義看成是對現代主義千篇一律的合理反 抗,強調出差異的特質,甚至提到文學評論家 Eagleton 高舉元敘事的死亡、後現 代對他者的解放和關注、拼貼和蒙太奇的藝術形式,Harvey 認為仍建立不完整 的後現代圖像,但他肯定了「迅速變化與流動包裹起來絕對多數和難以捉摸的文 化形式表現了分裂與短暫」 (Harvey,1989:64) ,這種後現代性帶來的情感。在 接下來「城市中的後現代主義」,他也揭開對照性的線索:現代「計畫」城市與 後現代「設計」城市。 現代主義看空間:為了各種社會目的而塑造出來的某種東西,因而始終從屬於一 種社會規劃的建構。 後現代主義者看空間:某種獨立自主東西,要根據各種美學和原理來塑造,他們 與任何重要的社會都沒有必然的關係目標,或許也避開了 達到永恆和其本身作為一種目標的「無利害關係」的美。 (Harvey,1989:66) 後現代精神傾向將都市空間拆離本所依賴的機能,認為都市空間具自主性, 可脫離社會決定的範疇(Peet,王志弘等譯,2005:353) ,但實際的處理卻摻雜 太多光怪陸離的元素,當這些元素壓迫到自主的價值,後現代的虛構、分裂、拼 貼看起來便僅存在虛構、分裂、拼貼的現實。 察覺一個新時代的思考叛離舊時代,面對無可置信的反動,如何處理這跨越 的變動?Harvey 接下來繼續給了一些方向跟解答,文章也由此試圖深化思考。. 12. 此雜誌為《PRECIS》第 6 卷(1987 年,頁 7-24) 。 17.

(19) 然而在提到關於城市此主題時,已先行引起為文者的注意,Raban 確實引發處理 城市的某些線索,名之為「柔軟」的部分,無可置否地它脫離了堅固城市的真實, 也引起懷疑,但資料真的如此堅實撐起人們架構的城市,或者它架空了哪些部 分? 2-2-2 空間和時間的新體驗 Harvey 把後現代的概念放在資本主義社會檢視,提出運作於時間和空間的 思考,揭示後現代可以被看成是某種歷史——地理狀況。在方法上,Harvey 的 立場是唯物觀的,時間和空間的客觀性是由社會再生產的物質實踐活動所賦予 的,也就是說,各種獨特的生產方式或社會構成方式,都將展現一系列獨特的時 空實踐和概念(Harvey,1989:204) ,而資本主義作為一種革命的生產方式,即 是體現這種時空變化。 關於這種時空的變化,Harvey 進一步用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 說明資本主義的歷史具有在生活步伐方面加速的特徵,同時又克服了空間的各種 障礙,故包含了時間的縮短和空間的收縮,而且過程看似漸進和連續,實則在世 界快速變遷與不確定性增加時,突然而強烈地爆發,並將此歸因於資本主義體系 中的過度累積。 當他告訴我們體驗空間和時間的新主導方式出現,文章必須思索的是這又是 怎樣的改變過程?當現代性未竟,後現代已來叩門,Harvey 也提及了現代化的 思考,認為現代主義仍是爭論中的運動,提醒「如果說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這些狀 況,形成了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思想家們和文化生產者們打造其審美情感、原 理和實踐的物質脈絡的話,那麼似乎有理由得出結論出說:向後現代主義的轉折 並沒有反映出社會狀況的任何根本性的變化。後現代主義的崛起或者代表了能夠 或應當就這種社會狀況嘗試怎樣思考方式的偏離(如果是這樣的話),或者反映 了資本主義現在正在起著作用方式的一種變化。」(Harvey,1989:111) 同現代狀況討論的後現代狀況已經慢慢顯明作為一種工具的使用,本文在意 的是開創大於偏離(翻轉)作用於現代社會(後現代現象)的思考,當後現代反 動地走來,思考的位子就已經被置換。 2-2-3 懷疑跟批判觀點的工具 後現代既然被 Harvey 視為歷史——地理狀況的體驗,這也十足啟發吾人對 於其掌握。後現代作為一種批判的理論觀點,或是一種既存的社會現實?「如果 存在著一種用來領會後現代思想與文化生產的這一切旋轉的超理論 (meta-theory),那麼我們為何不利用它呢?」(Harvey,1989:337)Harvey 談 到後現代作為鏡中反映(the mirror of mirrors)一節時,以此言做結,點出了他 對後現代所抱持的思考存在工具意圖,而且直呈鏡中反映的意象,表現出既擬真 又抽象的映射(the mirror),也同時表達作為反映物(mirrors)的意欲。 18.

(20) 「在這種批判的基礎上,有可能發動一場敘事對抗形象、倫理學對抗美學、 計畫的流變(becoming)勝於存有(being) ,並在差異的內部尋求一致,儘管是 在清楚的理解了形象與美學的力量、時空壓縮的各種問題以及政治地理學和他者 的意義的脈絡之中。」(Harvey,1989:359) 當文章取決一種思索作為思想脈絡,Harvey 肯定「其時代的完滿,並非憑 藉存有而是流變」(Harvey,1989:359),不過這是站在現代觀點的選擇,那麼 成就一篇論文時,其思想抉擇呢?雖然 Harvey 肯定「流變」作為時代潮流,但 他的位置卻是批判後現代的,如同後現代揭櫫的反動思考。加以「對後現代主義 崛起的恰當解釋,應該捉住現代化的特質」(Harvey,1989,p99),因此研究嘗 試以另一組雙元的概念(現代、後現代)來觀看臺北城內的新舊兩地。. 19.

(21) 第三節 漫遊的策略 2-3-1 柔軟城市的啟發 拉邦的作品以柔軟為名,指涉城市的意象和寫作的迷思。他提出倫敦的形象 是一部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各式風格的百貨賣場(emporium of styles), 甚至是讓居民角色扮演的劇院。他還論證居民不一定要託付給具有算計理性 (calculating rationality)的人,且就某種失落卻渴望的意識型態而言,拉邦把倫 敦描繪成迷宮和蜂巢一般,擁有各式各樣目標的社會互動網絡,讓城市的百科全 書成了瘋狂剪貼簿,充滿色彩豐富的各種入口,但入口間卻毫無關係、不確定、 無理性和經濟的規劃(Harvey,1989:5) 。作為一個觀察者,拉邦對城市的意象 非常吸引人,看似奇幻跳躍的想法,洋溢個人主義冒險的概念,再再地呈現富饒 的生趣,如果從地理的角度解釋,僅化約意象的部分,柔軟城市的定義顯然在於 都市使用者的空間識覺,而這樣的識覺可以藉助怎樣的策略達成? 2-3-2 漫遊釋疑 波特萊爾是最早關心城市生活的人之一。他身處資本主義洗禮城市的時代, 以漫遊為體現方式之一,提供了一種關心城市生活的思考與實踐。而漫遊者 (Flaeur)的出現本身實已具有反抗的本質。 從時代與身世也許可以透析波特萊爾的一些想法,在《現代生活的畫家》他 提出巴黎街頭漫遊者的形象: 一個人有錢、有閒,甚至對什麼都厭倦,除了追逐幸福之外別無他事…,總之, 一個人除高雅外別無其他主張,他就將無時不有一個出眾的、完全特殊的面貌。 …他首先喜愛的是與眾不同…這是一種自我崇拜…這些人被稱做雅士、不相信 派、漂亮哥兒、花花公子或浪蕩子,他們同出一源,都具有一種反對和造反的 特點,都代表人類驕傲中包含的最優秀的成分,代表著今日之人所罕有的那種 反對和清除平庸的需要。(Beaudelaire,1987:499-501) 這位巴黎的居民,他選擇了一種特出的城市生活實踐方式:悖離資產階級、 追求幸福、拒絕庸俗、強調與眾不同的喜好,這些特質透顯抗拒的價值觀。但是 波德萊爾確實是在人群中實踐其藝術的,他說道: 如天空之於鳥,水之於魚,人群是他的領域。他的激情和其事業,和群眾結為 一體。(Beaudelaire,1987:481) 這種特出又隱身於人群的思考與實踐,創造出敏感而細緻的觀察在《惡之華》 和《巴黎的憂鬱》表露無遺。然而關於巴黎與波德萊爾和漫遊三者的互動,班雅 明在《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德萊爾》從反思資本主義社會的角 20.

(22) 度出發,試圖給予資本主義社會裡的漫遊者新的意義。他認為漫遊者的出現,顯 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協調,另一方面他用文人13的稱呼來形容這群人,指陳了 波特萊爾拾荒者和漫遊者的兩種形象(陳學明,1998)。 從波德萊爾到班雅明,我們看到城市生活的實踐藝術。波德萊爾的漫遊者在 熱鬧的城市生活中找尋創作的泉源,他們尚未意識到其勞動力的商品特質,但班 雅明察覺了,他在其中梳理資本主義時代漫遊者的概念,進一步強調了拾荒者導 於資本主義壓迫,轉化成為對抗的意象(Highmore 著,周群英譯) 。而藉由班雅 明的詮釋,我們得到漫遊跟日常生活連結的線索,透過拾荒美學的實踐,以震驚 (shocker)為名,解讀「波特萊爾的抒情詩是建立於震驚的基礎上」,牽引較為 深刻的美學批評。 更或者,我們以一種輕鬆的姿態切入漫遊的概念,漫遊不就是漫步閒逛遊蕩 的具體實踐嗎?而從法漢、法英辭典14裡,我們得到的解釋更為簡明:「在城市 裡行走動作」,雖然工具書透露的資訊如此稀少,但卻將文章拉向另一重點,以 行走為職志的必然。 2-3-3 行走做為身體實踐 根據 Michel de Certeau,在全景敞視力量建構之下的世界,居民的步伐是具有 穿越性和和釋放性的:都市系統的巨觀論述是無法包含這些行走者最閒散的腳 步,甚至是這些居民的深具表演性的行動形塑了城市。(Tsung-Yi Michelle Huang,2004:4) de Certeau 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一書,拉讀者進入最為忽略的日常生活, 甚至在導論之中還明言「日常生活充斥在數不盡地佔他人便宜之中」(Everyday life invents itself by poaching in countless ways on the property of others) ,用活現的 戰略(tactics)字眼,來表明這種看似溫馴的平常生活。在「行走於城市」一文, 除了體察這種空間實踐外,也在開頭點了觀看的線索,預示漫遊者的另一項戰略 武器,這種觀看方式的選擇將成為另一個子題。 Huang 關心的則是全球化城市開放空間受資本壓迫的影響,採取並列社會理 論與文藝作品15的方式,行走的策略透露全球化過程個人解釋意圖,當作品的再 現跟個人論述的再現交構,城市的文本成為再寫的論述。但文章想在此強調的是 何以讓行走何以成為主導力量,當然「全球化如何作用在這些城市行走者呢?研 究即在全球城市開放空間的概念如何被提出、重寫,或者由不同的社群所複雜交 13. 原文為 homme de lettre。當班雅明的學術成就被歸類時,美學家、文學評論家、譯者、詩人、 哲學家都似乎只是說明瞭一種身份,而他本人早已為卻已精心選用了 homme de lettre 一詞來描述 波特萊爾的形象,有趣的是這種形象也作為班雅明的寫照。 14 據法漢詞典(王輝等編,2001)為閒逛、遊蕩,法英字典(Collins Robert French-English Dictionary,Beryl T. Atkins et al.,1985)為 stroll(散步) 、saunter(漫步) 。 15 此指的社會理論乃全球化研究,文藝作品為王家衛的電影作品(香港) 、王安憶的小說(上海) 和 Shinya Tsukamoto 的電影(東京) 。 21.

(23) 結著。」 (Tsung-Yi Michelle Huang,2004:4)這種提醒也成了一種必要的思考, 當行走成為訴諸工具一部份後。 行走最明顯的體認是溫度的變化,身體是聰明的感知體,對變化敏覺遠勝於 理性的推移。透過身體律動,看似無意識的肢體行為,其實正勤於蒐羅資訊,梅 露朋蒂(Merleau-Ponty)稱之為身體主體(body-subject) ,也就是透過身體去感 知環境世界,西蒙(Seamon)進一步擴充這樣的概念,像是芭蕾舞蹈裡強調的 韻律一般,是身體芭蕾(body ballet)的展現,在空間中營造出來具有深層內涵 的概念(Seamon,1979)。 2-3-4 觀看的方式 「漫遊者仍站在大城市的邊緣,猶如站在資產階級隊伍的邊緣一樣,但是兩 者都還沒有壓倒他。他在兩者之間都感到不自在。他在人群中尋找自己的避難 所。」(Benjamin,W.著,張旭東、魏文生譯,2002:276)漫遊者雖把自己放在 人群的之中,但扮演的角色卻是邊緣的,這種邊緣化的位置正是其思考、發言的 立足點。 猶如胡克斯(Hooks)體認自己的位置,為己身的認同和主體性的定位,脫 離白人男性霸權的思考,但有趣的是她指出「同化、模仿,或是採取反叛的異端 角色,都不是、也從來不會是唯一的選擇」,她獨特地選擇了一個同時是中心和 邊緣的空間,用索雅(Soja)自己的話是「一個地處邊緣的艱難危險地方,充滿 了矛盾曖昧,充滿了危難,但也有新的可能:政治選擇的第三空間。」 (Soja 著, 王志弘等譯,2004) 。其實索雅費力解釋的就是一種生三成異(third-as-Othering) 的批判策略,在二元對立中開闢另一組選擇,兼兩者以開新途,即是在時間和空 間想像的雙元論中帶出批判性的空間想像,結合現代和後現代之間的視角。意味 聚焦真實物質世界的第一空間視角,以及藉由想像性再現來詮釋現實的第二空間 視角,以達致多重真實與想像兼具地方(real-and-imagined places)的第三空間 (Peet 著,王志弘等譯,2005)。 生三成異的概念,為前所述兩組雙元性對照線索提供了最佳的出路,而第三 空間的真實與想像正是脫胎於列斐伏爾的三重辯證16(triple dialectic)的空間主 題。 如同索雅在第三空間導論揭示的:思考人類生活固有的空間性概念非拋棄原 來的思考模式,乃鼓勵用新的角度質疑,為的是開啟和擴張已建立的空間和地理 想像,以及批判的敏感度。作為漫遊策略,除了身體的實踐,觀看強調的便是和 位置17產生作用的思考方式。 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語言解釋這個世界,但 16 17. Peet 以列斐伏爾的三重辯證(triple dialectic)區分列斐伏爾的三元辯證(trialectics) ,此用之。 指的是成就一個人社會位階、身份認同、知識等,影響其思考的總和。 22.

(24) 語言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 世界,兩者間的關係從未確定。(Berger 著,吳莉君譯,2005:10) 位置影響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當表現的工具已瞠乎其後,為文策略便傾向 多重論述的擬真。漫遊者觀看藝術的實踐,前接行動,後接書寫,以此體現又隱 身城市中。. 23.

(25) 第四節 四條書寫脈絡 四條書寫脈絡 從兩組雙元性的概念出發,關照全球與地方的尺度(城市裡的相對性)、現 代和後現代的狀況;以步行為策略,身體作為漫遊具體實踐的感知主體,接著嘗 試從前所發問的城市的四個面向——歷史、社會、行動、論述作為四條書寫空間 的線索,也是題目所欲閱讀空間的四個脈絡。 2-4-1 時間線索: 時間線索:歷史, 歷史,與週期脈動 每每在高舉「去」什麼的思考,便容易引起恐慌,「歷史」不重要了嗎?憑 藉什麼割離歷史作用空間的主導位置?這樣的問題如果回歸後現代的思考,乃傾 向批判歷史決定論的主宰地位,而非否認歷史的重要性。利用歷史的時間之流透 顯其空間性是前人常利用的手法,無可否認其價值鑲嵌於空間的織理,透過這樣 的基礎認識,進而深化研究的思考。但是當歷史成為一章的主軸後,我們已經把 基礎認知作為研究主體,容易失去空間的意義。為此,我試圖變化歷史作為主要 敘事過程,彰顯空間意義。 在安置歷史向度的過程,我的命題之一是:現在這個時間點單一空間切面上 所能攤平的時間連續性,體現以空間為主體的安排。命題之二是:我所能實際體 察的現代時間,在它成為被書寫的歷史之前,嘗試以不同的處理。其實,把歷史 的關照當成是時間的處理,以漫遊為策略實踐,可以輕而易舉的發現一種當地的 「時間脈動」,可以想像的是這種脈動在臺北 101 和龍山寺是截然不同。 2-4-2 行動線索: 行動線索:景觀, 景觀,與再製影像 人類的行動本身固然可涉及到社會的關係來分析,但是僅從社會的面向發 言,卻無法含括行動的整體價值,甚至是透過行動產生的人為構造物,因此文章 試圖在行動的部分著力於「人為力量」,包含景觀和影像兩個命題。 景觀的命題,已分別有最能展現臺北與世界接軌的大樓和老聚落的信仰中心 此類具體建物,討論也旁及周遭街廓的意義。景觀是最輕易觀察捕捉的畫面,踏 入這塊區域人也就進入的景觀之中。研究認為景觀除了隱藏發生之初的意義,也 繼續被影像創造其他的意義,拍攝者有新的重置,欣賞者有新的解讀。 廣義的行動其實足以包含歷史、社會、論述等命題,因為歷史、社會都是居 民的演出,論述亦是漫遊者思考跟書寫的演出,皆成為人類行動的集合。放低行 動的位置,為的是成就以論述為起點的閱讀空間線索。 2-4-3 社會線索: 社會線索:人群, 人群,與社會現象 如果從社會和空間的辯證關係談起,我們可以或明或顯地觀察到社會優位的 空間理論(王志弘,1998),既然空間僅被視為認識跟分析社會的一組切面,那 24.

(26) 麼翻轉社會面向作為閱讀城市空間的線索,是否存在實行的困難和危機?在理論 層次的思考確實有此憂慮,但書寫的意圖在社會面向放在實踐層次,也就是怎樣 的人群出現在兩塊區域,以及這些居住者、親近者引發的社會現象問題,以此為 社會脈絡的關注。 在人群的命題,城市本身作為各種人群的匯集處,具有多樣的變化,其階級、 省籍、性別、年齡等條件,都可以變成社會關係命題的線索。在新舊兩區,不同 的居民組成已是昭然的事實,而代表新舊兩個區塊的臺北 101 和龍山寺,又是什 麼樣的人親近與使用,使用者帶來的社會現象又怎樣依附地景產生社會關係,這 些將在社會的書寫脈絡中討論。 2-4-4 論述: 論述:線索的總結 如果從批判的眼光來解讀地理景觀,並將之關照為一種內容豐富的地理文本, 那麼目前所用的全部的觀點儘管看起來可能非常吸引人,但也永遠不可能抓住 城市性的所有意義和意味。(Soja,1989:247) 洛杉磯作為索雅口中的地理文本,嘗試以不同的觀點來審視,最後卻也提醒 讀者,使用工具能力所及的限制;或者從另一觀點解釋,城市作為閱讀文本本身 就是不斷被改寫的過程,所有的論述像是疊加在城市上的線索,我們又受到這些 線索的指引來閱讀城市,進而進入書寫、閱讀的重製過程,將城市實現為論述的 效果。 因此在論述的命題,其一是以歷史、社會、行動的線索完成一個整合的論述 題材,三條線索彼此間認定是有所牽連的,在該部分試圖整理為作者自身的論 述。其二參照其他閱讀臺北的論述,分析其論述材料,並嘗試回應其論述成果。. 25.

(27) 第三章 時間與行動線索 歐林達當然不是唯一以同心圓方式成長的城市,就像樹幹每年多加一圈年輪那 樣。但是在其他城市,市中心還保留了又舊又窄的城牆圍帶,凋謝了的尖塔正是 從那裡昇起,高塔、鋪瓦的屋頂、圓頂都在那裡,而新的街區像條鬆弛的腰帶一 般,從那裡向四周擴散蔓延出去。歐林達不是這樣:舊城牆連帶著舊的街區,一 起擴張變大,在城市邊緣更廣大的地表上,維持著原有的比例;它們環繞著比較 新的街區,而這些較新的街區也在邊緣成長,而且變得更薄,以便騰出空間,讓 給正在向外擠壓的更新的地區;依此,一環一環,直到城市的核心,有一個全新 的歐林達,縮小了尺寸,但是保有最初的歐林達,以及所有依次從中開展的歐林 達的特色和淋巴液流動;而在最內圈裡,雖然很難辨認清楚,已經有下一個歐林 達,以及那些會在其後生長出來的歐林達正在開展。 (Calvino 著,王志弘譯,p161-162) 另外巴特也在一篇解析艾菲爾鐵塔的文章裡,看到了時間的序列鋪陳在城市 周圍,呈現一種開發節奏的差異。最外圍是史前史的自然世界,由山林和水域組 成;其次是中世紀,聖母院為主要建築;再推進則是君主時代到帝國時代的法國, 建物為榮軍醫院至凱旋門;最後為當代法國人所造的歷史。這是巴特登高望遠, 同時看到的異時景觀,這並非表明異時景觀存在的必然性,而是肯定留下些什麼 線索的可能。 當然卡爾維諾透露的更多,關於新舊的交互方式,有些是他的想像,例如舊 的城牆如何連同舊街區成長變大,維持原有的比例,但這重要嗎?在卡爾維諾的 世界想像先於事實存在,他一定是先想到這樣的願景,才以這樣的語言訴之。無 可否認他給了新舊城區一個預視的講法,原尺寸的最初與最新的歐林達的成長, 這幾乎可以留在結論了。. 26.

(28) 第一節 時間線索——歷史 歷史, 時間線索 歷史,與週期脈動 台北的新區、舊區的說法本身就冠上時間先後的色彩,隱含的想像基調:舊 地是綿長而耐人尋味的懷舊空間,新地則是短暫的快速開發與櫛比鱗次的商業空 間,兩種相對性的關係。時間作用於空間,最常見的線索便是歷史的顯現,接下 來文章試圖從東西兩地的開發來歸結時間的第一個線索。 3-1-1. 歷史: 歷史:開發與發展的事件堆疊. 漫長的開發歷史是一櫥龐大的資料庫。檢視台北市的開發史,重點便在篩選 對新舊區空間觀感有所關聯的資料。現在的台北是一個都會區的形式,然而翻開 台北的開發史,萬華是最早開發之地,其後大稻埕接續繁榮,清代的發展實為三 個市街(艋舺、大稻埕、城內)先後興起、並立並存的獨立區塊。繁榮的褪去, 便意味著另一處新生發展,有了對照之勢,再從政策性的建城的歷史來看,更有 推移的線索可探討。於是其間發展的起落不管是單點的巧合(從自然條件的優勢 或人為力量的選址)或線性的連貫解釋(指從興衰的相對狀況,嘗試做轉移的解 釋),都應該放置到同一個空間文本來看。三個看似獨立的市街如何成就一個新 的台北市,研究試圖從這樣的變化,嘗試獲取一些新舊對照線索。 文章所欲解決僅在對新舊區空間差異的觀感何來,因此試圖從驅動三街市整 合的力量,如何影響現在舊區的觀感開始討論。 舊區 從行政劃分的角度來看,名目上的台北,1920 年始出現,三市街的舊名才 從行政的體系消失(蘇碩斌,2005)。那麼驅動三街市整合的力量到底是什麼? 除了行政命令上的結合,三個獨立市街就這樣自然地擴張,破除當時地理上的限 制嗎?在「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一書裡,質疑這種過於自然地解釋,他認為 實質空間的改變與台北名稱的出現即使貼合、接近,也不會是這麼簡單必然的形 成!一個台北的出現,在看似自然的都市擴張背後,究出清治與日治不同時期的 空間治理哲學,歸因為現代國家運作的人為產物,變化的關鍵點在日治中期的 1900—1910 年代。清末的三個市街,發展到日治的一個台北,藏在都市擴張、 空間變化、技術增進的背後,正是大清帝國和日本的統治形態之差異。 蘇用「空間均質化」 、 「空間視覺化」的概念解釋日治時代的空間統治基礎, 而這個時候也是一個台北漸形成之際。其社會學色彩的空間觀點,將空間視為提 供權力行進的管道,於是清代帶有「地方社會」性格的三市街不容於均質化的要 求;視覺化的論點則讓許多看不到的模糊面,化為精確地科學理性的計算、規劃, 於是髒亂疾病被消弭,道路規劃被推動,都市計畫按部進行,處處皆「現代國家 統治技術在空間上實踐的人為過程」(蘇碩斌,2005,p145)。. 27.

(29) 從空間的角度解析統治集團的時空差異,蘇的研究中得知城市治理哲學的差 異,即使詳細的權力模式轉變非本研究關注,不過從清代漸次發展的台北盆地到 日治時期成了一個重要的時間區塊,首先是盆地內各市街分別興起,慢慢凸顯了 一種新舊的氛圍,其次行政制度裡的台北市首度出現。 在日治的統治階層眼中,差異與不精確需要消除,不同性格的三市街新舊互 異,既然當時的空間時傾向被看見、被計算,以便統治,那麼對於區域各自的性 格發展勢必有一定程度的的抹滅。原本的市街聚落,透過有意義的歷史建構而形 成的地方,在國家統治的力量下,地方的意義必須剷除,原有的異質性必須被遺 棄。在實際的市政建設,填平了艋舺與大稻埕間的窪地,拆掉了城牆,連結了道 路,移除具體的空間障礙,齊步邁向都市計畫裡一整個的現代都市,對當時的都 市計畫而言,是整體的新穎與齊一。 於是我們試圖再思考,在三市街裡,舊與新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關於台北 市早期市街的發展,陳正祥為文台北市誌,做了這樣的小結論: 綜觀艋舺、大稻埕與城內三區,實各有特徵;城內為新市區,現代化臺北的所在; 艋舺(1920 年改名萬華)為舊市區,代表台北市的最古老地方;大稻埕則屬半 新半舊,性質界乎前兩者之間(陳正祥,1997;11)。 台北新舊區的觀感,陳的時間點自是迥異現時。推其成文應在西元 1957 年 前數載18,時間上台北已設市(1920),光復後更改劃十區19(1945),不復見三 市街之名,但陳仍立於台北發展脈絡的先後次序提出了有關新舊的看法。此看法 在文章的脈絡看來可說是時間的產物,拉回到 21 世紀之初,舊的萬華在時間的 排序上還是最舊,然而新的城內卻已不再新穎。這樣的歷史線索告訴我們城市的 發展疊加在時間縱深裡,任何新區(大稻埕、城內)的故事有其保存期限,新成 為舊存在不可抗逆的推移。 喬爾‧克特金(謝佩妏譯,2006)曾經城市歷史的觀點提到影響興衰的三要 素:宗教場域、安全庇護、交易場所,並直言「具備這三大要素,都市文化便會 蓬勃發展;反之,便會產生危機,城市也將逐漸沒落。」這種歸納而來的重點, 適合解釋有歷史向度的舊區,從寺廟的信仰中心到郊商的力量與商業發展,都能 很快呼應萬華發展之初的條件。爾今民間信仰的精神仍在,安全庇護的因素在北 市內的差異盡可忽略,交易場所所代表的商業活動,得以支撐北市金融經濟的指 標早已轉移。 新區 從發展的觀點定義新舊區,信義計畫區商業大樓飛快拔地倏立,市區內新興 18. 引其增訂版序言,原始的台北市誌乃 1957 年出版。 十區為大同區、延平區、建成區、龍山區、城中區、雙園區、中山區、古亭區、大安區、松 山區。 19. 28.

(30) 豪宅亦紛紛落地於此(林潤華,2005),沒有比信義計畫區更合稱新區之地了。 今日信義計畫區所在之地落在清代興雅庄範圍,當時便有許多閩粵移民前往 開墾,雖然遲至民國 79 年才畫出信義區,卻是台北早期開發地之一(趙莒玲, 1997)。日治時代則先後興建松山鐵道機場、日軍陸軍倉庫,在交通軍事扮演要 角,迄國民政府遷台,接收陸軍倉庫作為四十四兵工廠的基地和汽車五級保養 廠,尚在兵工場外圍設立紅線禁建區(李秀美,2005)。至此看來,信義計畫區 舊址開墾雖早,但稍後的規劃與利用皆與今日倏地發展的都心景觀沒有直接相 關,信義計畫區規劃之始應從名稱出現與地表景觀變化的時間算起。那麼究竟信 義計畫與信義計畫區的啟動,造就了什麼樣的新局面? 今日成形的信義計畫區,其決策過程可以回溯到 1975 年公部門對於兵工廠 的決策,其政策實施與地區發展又可區分三個時期(林潤華,2003): (一)、林洋港、李登輝市長時期:決策時期 1975 年,行政院在軍公教與國民住宅不足的考量下,提出遷移四十四兵工 廠,興建國民住宅的考量。這樣的構想稍後搭上了市區均衡發展的列車,面對當 時台北市區西邊的核心飽和,東區需要快速開發的市情需求,在市長林洋港的指 示下,信義計畫從原來僅是國民住宅的考量升級為新設副都心的計畫。 1978 年,市府對信義計畫的規劃在繼任市長李登輝指示下,更將台北的市 政中心納入信義計畫之內,基地範圍擴張到國父紀念館附近,讓紀念館的文化機 能得以支援信義計畫,其後 1980 年頒佈修訂逸仙路、基隆路以東、忠孝東路以 南、信義國小附近地區主要計畫案。該案中,市政府明訂計畫區為「新設市政中 心及次商業中心,以引導本市均衡發展,疏解現有中心商業區的擁擠,並增進東 區居民都市生活之利便」與「配合住宅發展政策,提供良好之居住環境,興建完 整之示範性新社區」的兩大目標(台北市政府,1980)。 (二)、陳水扁市長時期:改變計畫格局,加速地方發展 緊接著 1980 年公布主要計畫,隔年宣布細部計畫後,信義計畫區開始宣布 禁建,展開土地測量與市地重劃,直至 1985 年,正式宣佈解禁與開發。 計畫區內因為大土地完整的格局,吸引了不少財團的眼光,加以 1990 年後 台北世貿、國際會議中心、國際貿易大樓、凱悅飯店、市府行政中心陸續啟用, 也帶動其地作為商業、行政中心的契機,財團進駐熱絡了信義計畫區。縱然有此 發展潛力誘因,但當時房地產的大環境有衰退的狀況,且開發需依計畫說明書的 繁雜規定,再經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的審查和同意(台北市政府,1994), 使得財團開發的意願與趨緩,並企圖以長期持有土地以待下一個房地產榮期叩 門,欲從中圖利,造成信義計畫區維持了一段低度開發的時期。 到了 1995 年,陳水扁市長時期,都市發展局規劃配合台北國際金融中心之 29.

(31) 興建計畫,決定區內在 2000 年前限期 5 年內開發,否則將對區內土地使用進行 通盤檢討、降低商業使用用地的比率。除了強硬的限期開發政策外,陳水扁多次 則於市長施政報告上,宣布信義計畫區作為「台北曼哈頓」的構想,強調公部門 企圖提升該區的角色,塑造信義計畫區為引領台北市登上國際金融舞台的先驅 (陳水扁,1997、1998)。 (三)、馬英九市長時期:二次通盤檢討通過,國際格局正式產生 2000 年第二次通盤檢討的資料中,信義計畫區可開發土地的開發率卻只有 38.9%(台北市政府,2000),究竟是出了什麼差池?從前一個階段看來,開發 的程序繁瑣、房地景氣衰退固然可解釋遲緩的原因,但財團們的預期更是值得商 榷的。即便提高了信義計畫區的格局,但財團更關心的是通盤檢討中可能進行的 土地使用變更,期讓手中的土地獲利更高,所以當市府做出具有遠見的政策,計 畫區內似乎也產生一些動靜,但只是財團購地,開發仍然觀望。 2000 年公告「修訂台北市信義計畫地區細部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暨配 合修訂主要計畫案」,進一步修訂信義計畫的目的,讓計畫區在「配合國家發展 亞太營運中心及台北國際化的政策」的目標中規劃,修訂僵化的規定;在亞太營 運中心與企業總部進駐的目標下,調整用地使用、放寬業務設施用地與特定業務 用地,並大量提高金融與辦公使用容積,彰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台北市政府, 2000)。 第二次通盤檢討後的信義計畫區,其發展方向與定位更明確,還有放寬了一 些認定標準,使得信義計畫區近年的發展更為迅速,無論消費娛樂、企業總部進 駐、甚至台北 101 大樓的落成,都帶領了信義計畫區蓬勃發展的時刻。 信義計畫區被賦予了「台北曼哈頓」的意象,這是期待,也是全球化下的同 質想像。雖然早期規劃只是為了解決西區擁擠的人口,直到提出亞太營運中心計 畫,並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於該區,才逐漸發展起來。但周素卿(2003)認為雖 然信義計畫區在都市地景、會議展覽中心、企業總部、國際金融中心、消費娛樂 中心,甚至是高所得的住宅空間特性都具有「台北曼哈頓」的特性,但實際上卻 未如 Freidmann 和 Sassen 所言世界城市一般的經濟控管功能,而是以娛樂經濟主 導發展。那麼在全球化的發展之下信義計畫區究竟是先發展消費娛樂,漸具世界 城市的跨國經濟功能,還是仍只是一個娛樂經濟區?這是全球化世界城市研究的 關心,但對城市居民,娛樂購物的型態才是他們的生活重心,對比舊區的生活型 態差異才是研究討論重點。 最後在有關歷史的線索,不難發現所謂時間建構出來的新舊概念是一種漸變 的過程,非台北城存在之始,便有恆定的新舊兩地,這還提醒我們一件事,我們 永遠是站在現時的切點上看過去的時間。. 30.

(32) 3-1-2. 週期: 週期:流動, 流動,以「24 小時」 小時」為單位的探索 為單位的探索. 檢畢過去的時間,有助窺看現今景觀的空間意涵,但過去的時間的剪裁記錄 變成片段的事件留存,成為我們推演現狀的線索後,難道就是唯一的原則了嗎? 【換日線】是對現實世界時間定義的一個提問。作者以環拍方式對一場域做一日 的紀錄,並將其二十四小時的影像紀錄拼貼成 360 度環場影像,每一細長條的影 像為其一天的曠時紀錄,於是日月、白晝與黑夜共地,互相交替運行。它聚集不 同時間的「此曾在」於「一時」,呈現「歷時共地」的超現實影像。就像作者在 創作自述中所提:「在這樣的時場下,是否需要如同現實般的定義一條換日線? 真正的時間是無界線的,如果非要界定,這 360 條影像皆可為其換日線。 (2006 台北美術獎文宣) 這是 2006 年台北美術獎的作品,對時間線索的思考啟發在於:除了歷史洪 流,時間還是更微小片刻的細瑣單位,這些單位的流動快速,提醒這塊空間上流 動的現象,常常是匆忙一瞥的即景,而其向度不若歷史是一直往過去拉長的,僅 是一段時間的週期變化。藝術作品以一段時間,24 小時的呈現,提醒研究者時 間除了過去,變成歷史,還存在一種驚人的流動能量。放到新舊兩地來觀察,研 究嘗試以一天的頻率來觀看週期性的時間變化線索。 為了觀察 24 小時完整的時間流動,筆者在漫遊的紀錄中,選定一天做連續 的觀察,書寫部分亦如是,旁及這完整一天的前後幾天的零碎觀看記憶,以及無 數次經過、觀看的印象,試圖描繪出一天週期變化的時間連續發生與一段時間內 高頻率出現的現象。 龍山寺揀選的日子是 2007 年 10 月 17 日(週三) ,農曆 9 月 7 日(蓋因民間 信仰等活動都採用農曆) ,主要觀察日也遇到祈福法會。紀錄始於中午 12 點到達 艋舺公園,影像部分除了任何時間、地點的著眼處,連續紀錄的部分則選定正對 龍山寺前埕,每隔一個鐘頭,便拍攝一張照片,藉此佐證周邊的人潮流動,並在 鐘點內觀察艋舺公園與踏查周邊街道。 101 大樓選 2007 年 10 月 24 日(週三),週年慶前一天,亦是從中午 12 時 記錄至隔日中午。選擇的 24 小時拍攝地點為松智路上的東一門與信義路上的南 二門,在時間內,腳步從南邊的信義路到北邊的松高路,以數棟百貨、娛樂大樓 為觀察重點。. 31.

(33) 龍山寺周遭 觀察基地以龍山寺周遭為主,尤其艋舺公園(其下龍山商場),遍及周遭街 道的時間流動,時間流程是從當日中午至隔日中午的記錄順序。觀察所見這是一 個居民和地景緊密依附的區域。長青族就住在這裡,只有晚上才能看到夜市吸引 一些年輕人的出現;遊民就睡在這裡,只有龍山寺能讓眾多祈福的外地人停留。 以下就各小區塊分述之: (1) )寺內: 寺內:任何時段的香客 龍山寺內是不分時段的熱鬧。一大清早醒來,六點20(寺方提早五分鐘)開 了兩側的鐵柵門,寺方的生員、解籤員、工作人員就站上了崗位,早起的民眾雖 不多,但整個建築內亦布滿了數十人。稍後兩個小時人潮又增,香客、觀光客常 先留駐鐵門內到寺前的廟埕,偶爾聽聞的外語多為英文,次為日語。直至中午人 潮不曾稍減,午後,寺內人潮又增,一片烘然。間雜外國觀光客,寺內猶如朝拜 的大市集。晚間,人潮稍斂,至九點多,人潮少進多出,室內燈光也暗去不少, 左側的出口先行關閉,十點五分,至門關上,龍山寺便切割與周遭的連結。 寺門口的小販與化緣人士的活動隨著 龍山寺開啟與關閉,經過他們也絕少發 聲兜售與要求善捐,好像他們看遍了來 此的民眾。. (2) )艋舺公園: 艋舺公園:宗教、 宗教、遊民、 遊民、長青族 艋舺公園有足堪遮風避雨的廊道,ㄇ字形的半圈,口對龍山寺,看似能連結 舊時代的廟宇與空地的那層關係。 晚上公園也絕不孤單,除了正逢法會21 時間,夜半仍有數位未眠信徒,圈走著 地上的法器,繞啊繞的。. 這聚集萬華地區數間廟宇的靈祭,安靜了大半個早晨,午後人潮聚來。. 20 21. 龍山寺開放時間為清晨六點至晚上十點,夏日提早為清晨五點。 萬華靈祭:龍華收圓大聖會。 32.

(34) 傍晚靈祭人潮達到最高峰,晚間才稍稍 散去,直至入夜也都有零星信徒看顧搭 建的攤位。. 然而法會終究是公園的規律偶發事件,還有真正以此為居所的人。 時間是半夜三點,水泥地板或水泥椅上 躺臥了十幾具以厚紙板和塑膠雨衣遮 身的人形,他們把時間睡得無聲響,幾 無翻身、打呼,此類可驚擾過客的動 作。 睡眠時間是不早的晚上十一、二點,離去的時間卻是天空的魚肚白都未翻出來, 早上五點未及,最廣袤的睡床已不見蹤跡。他們好像暫時離開,又好像只是變換 成坐的姿勢,離開又沒走遠地依附在這塊空地,有遮蔽處便成家般自然。晨間、 午後行人增多,地盤像拼圖一般,一塊分給香客、一塊給觀光客、一塊給當地居 民。人群中,他們易於辨認,但安靜的共享這塊地方。 至於當地居民是這樣進入這個地盤的:清晨五點多,有些做推車生意的小販 和清道人員在公園周遭移動,再慢些,零星的學生穿越了公園,到和平西路的那 側等公車,或者穿入地底的捷運站,以及零星的上班族,但都不以公園為目的, 逕自執行穿越的動作。這時來龍山寺參拜的民眾也陸續出現、穿越,彷彿公園的 廣場僅是讓他們好好端詳這座古老寺廟的地點。至於整點,公園內安排的水柱噴 灑起落,切入這個不算熱鬧廣場,帶走一些好奇的眼睛,有時也間雜法會的廣播 聲響。但真正熱鬧的時間在午後。 午後三時,人潮慢慢冒了出來,除了經過廣場的香客、觀光客益加頻繁,法 會活動吸引的人潮外,整個艋舺公園已經開始進入一天的人潮高峰。 廊道裡會有臨時聚集的小團體,下棋或 一些交易般的,將中心團團圍住,且幾 為年過四、五十的老叟,整個公園彷若 長青聚會般。.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觀點:是人應該 儘可能的運用理 性來獲得足夠的 知識,而超越人 類理解程度則必

解說員介紹以前的愛河是一條運河(人工的河川),我也 發現愛河可以觀賞到 85 大樓(是台灣第二大的高樓) ,非 常美麗,也讓我在短短的

目前台灣的觀光旅遊漸趨向不以量取勝,強調精緻、深度、探索的優質旅行,因此旅行

私立大成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廖晁偉 1 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陳昭儒 1 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王為 2 國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37

37-1 造園景觀(成人組) 黃泰源 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中區職業訓練中心. 37-1 造園景觀(成人組) 巫宗雨

1.第52 屆造園景觀職類中區賽,經檢視技檢中心系統計有9組(18人),所需建置競賽場地為 9組,每組工作區為面寬300cm、縱深300cm、填土高度40公分,造園景觀競賽區內,土方

(三) 學校經營理念及計畫乙份:本文為 12 號字,行距 20pt,5000字為上限,內容應包 含: 學校與社區背景介紹、

37 造園景觀 張浩穎 1 國立龍潭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林蔓妮 2 國立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鄭雅玲 2 國立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