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PODE教學模式在資優科學課程設計之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PODE教學模式在資優科學課程設計之應用"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PODE教學模式在資優科學課程設計之應用

趙毓昕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班

摘要

PODE

(Prediction-Operation-Discussion-Explanation)將 POE中之觀察改為操作

並加入討論步驟所形成,由學生預測和操作結果的不一致形成概念衝突,再經教

師進行教室中學生的意義分享,引導學生的科學概念朝著簡明、一致且符合科學

社群解釋的方向前進。本文介紹PODE之理論墓禮及實施步驟,提供資優教師在進

行科學課程設計與教學之參考o

關鍵詞:預測觀察解釋(POE) 、科學課程設計、概念改變

Using PODE Teaching Model on Gifted Science

Curriculum Design

Yu-Chi Chao

PhD student

,

Depart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bstract

PODE (Prediction-Operation-Discussion-Explanation)

modified 仕om

POE

,

changed

Observation" to

Operation" and added into

Discussion" step. By making cognitive

conflicts between predictions and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

,

then guided students' scientific

concepts toward parsimony

,

coherence and accepted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

through

students' shared meanings in classroom arranged by teacher.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rocedures of PODE

,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gifted edutation

teachers to design science curriculum and teach science.

Keywords: Predic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 (POE)

,

science curriculum design

,

conceptual change

壹、前言:資優生的科學學習

概念學習一直是科學教育研究所受到 高度關注的焦點(L凹,

Wu

,

&

Tsai

,

2009)

,我 國在 2000年由國科會推動全國性的「學生科 學概念學習研究」之整合型研究計畫(郭重吉 等,

2009)

,包含調查學生的科學理解、迷思 概念、概念發展,和因不同教學策略的概念改 變歷程等,以促進學生有意義的科學學習;除 此之外,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2)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OECD)舉辦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

PISA)

中,試題架構包含形成科學議題、解釋科學現 象和科學舉證'分別要求學生提出解決方 法、解釋發生原因和提出支持的論點,可發 現以科學概念知識為基礎,進一步培養學生 的高層次思考能力,在國際間持續受到重視。 資優生具備高度智能好奇、能在複雜的 資訊中找到共通性、喜歡進行隱喻式和象徵 性的思考、能將模式和系統視覺化...等等

(Clark

,

2007)

,科學現象具有因果關係、解釋 簡明和一致的通則等特性,正可以滿足資優 生在學習上的需求,同時在科學學習的過程 中培養推理(reasoning) 、探究(inquiry) 、模型 化 (modeling) ,和以證據為基礎 (evidence-based)的科學論證(argumentation) 等高層次思考能力。因此,資優科學課程設 計可進一步對應至 VanTassel-Baska 和

Stambaugh

(2006)的觀點,必須包含:科學概 念的理解、探究技能的培養、科學領域的知 識、真實問題的調查,和發展學生科學心 智,避免單純的知識傳輸使資優學生在科學 課堂中得不到挑戰,而逐漸喪失對科學學習 的熱忱。

POE (Predic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

包含預測、觀察和解釋三個步驟,要求學生 預測事件結果,接著透過結果觀察和先備概 念間的矛盾現象進行調和 (White

&

Gunstone

,

2004)

,除了最初設計用來調查學 生的科學理解外, POE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概 念學習以及科學學習興趣(Palmer,

1995

;邱 美虹,

2000)

,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 值系統」搜尋發現,近十年(2000-2009)共有 72篇博碩士論文以POE進行教學研究,內容 分佈在物理、化學、天文和生物(前三項居 多)等領域,當中國小階段(見附錄I )佔 45篇 (62.5%)a POE除前述能有效提升概念學 習和科學學習興趣外,其中的預測步驟引發 學生對科學現象「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J 的 好奇,並接著以「哇!為什麼會這樣? J 促 使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對教師而言是一簡單 有效的教學策略,因此廣泛的使用於科學教 學中。 相較於普通班的教學進度壓力,資優班 的科學課程允許學生有更多探究和進行實 驗的時間,筆者依據實驗室教學能有效提升 學生科學概念學習及科學興趣、語言在科學 教室協助學生進行社會建構之重要性,和人 本主義 (Human Constructivism)(Mintz肘,

Wandersee

,

& Novak

,

2002

,

2004)之三大主 張,-人類是塑義者 (meaning makers) 、教育 目標是意義分享的建構,和準備充分教師的 主動介入引導能促進意義的分享 J '將觀察 改成操作並加入討論步驟,形成 PODE

(Prediction-Operation-Discussion-Explanation)

教學模式(圖 1 )。本文介紹PODE之理論背 景和實施步驟,提供資優教師在科學課程設 計與教學之參考。

人本建構三大主張

.

E

G

.‘

POE

I “、 γ “ >

PODE

4 戶‘

v

|實驗室教學之成效|

E

D

O

ll---D 且

:l

:1

一性一至

一要一把

一重

-K

-之一

t

一習一私

一學一

一學一­

ji

-4 京卅

IErFa--在一

一一一百­

EE 口­ E 一--H 口圖

(3)

貳、 PODE之理論基礎

PODE為一概念改變之教學模式,本節

將先介紹在科學教育極為重要的概念改變

模式 (Conceptual

Change Model

,

CCM)

,並說

明 POE與 CCM關連,接著論述觀察改為操作

並加入討論步驟的依據,以及人本建構主義 在 PODE教學中所呈現之理念。

一、 CCM與 POE

Posner

,

Strike

,

Hewson,與 Gertzog

(1982)

以 Kuhn典範遷移的科學革命,和Piaget同化 調適的觀點為基體提出CCM ,認為學生或科 學家在產生概念改變前必須符合四個條 件:

(

I

)對現有概念不滿意 (dissatisfaction)

,

且新概念是 (2) 可理解的 (intelligible) 、(3) 合理的 (plausible) ,並且是(

4

)豐富的 (fruitful) 。以「糖溶解」為例:直觀經驗使 學生在不同年段,均可能產生「糖隨著溶解 在水中漸漸看不見,使溶液也慢慢變輕」的 迷思概念(許良榮與劉政華,

2004)

,這時 溶解前後的秤重一「糖不見了重量居然還是 一樣! J 先備概念無法解釋眼睛看到的現 象,形成學生對原有認知架構的衝突(不滿 意) ,開始產生概念改變; CCM 指出新概念 必須是「可理解」且「合理」的,表示其非 為反直觀、且能經由因果關係推導的概念, 在糖溶解的概念中,1(因為)糖溶解(所以) 變甜」、 I( 因為)紅糖溶解後(使)溶液的 顏色改變 J '提供了學習者對新概念的直觀 理解和因果推論關係,開始調適先備概念以 符合新概念;新概念的「豐富性」強調適用 於不同情境的類推,除了糖溶解重量不會改 變之外,鹽在溶解前後的重量也會保持相 同,而且新概念同時能解釋「紅糖加越多顏 色越深、喝起來越甜」的現象。回顧整個概 念改變歷程 J 溶解後重量相同」和「溶解= 不見=變輕」的先備概念間犀生矛盾,引發 學生產生不滿意的認知衝突,新概念的可理 解、合理性和豐富性,在調適學生先備概念 後進一步的同化(類推)至其他經驗後,形 成「糖雖然溶解不見,但還是散佈在水中」 的新概念。 POE 同樣以概念衝突的矛盾情境引發學 習者的概念改變,且由於先備概念的不穩固 性,學生在實驗觀察前通常被要求寫下對事 件的預測結果和理由,避免實驗結束後產生 的新概念掩蓋先備概念,無法仔細比較前後 差異。但多數科學現象並非替製造學生衝突 情境的機會,就會在對現有認知不滿意的情 形,下自動產生可理解、合理且豐富的新概 念,舉前述「糖溶解」之實驗站例,還需要 教學者在熟知概念改變歷程的情形下,設計 適當的教學活動,才能逐步引導學生架構穩 固的科學概念。 二、實驗室教學和語言在科學教室之重要性 實驗室教學一直是科學教學的核心

(Hofstein

&

Lunet徊,

1982

,

2004)

,實驗室教

學提供直接的具體經驗使學生有機會建構 自身的科學概念、充滿挑戰的實務活動使學 生沉浸在科學學習中,且能透過實驗過程培 養如問題解決等的科學方法,在科學概念學 習、科學態度提升和科學方法的養成,均對 學生有所助益。 POE在學生寫下事件預測的 結果和理由後進行實驗觀察,但綜合學者

(Crouch

,

Fagen

,

Callan

,

&

Mazur

,

2004; Roth

,

McRobbi巴,

Lucas

,

& Boutonne

,

1997)看法可

發現,教學演示常流於引發學生的娛樂工 具,要是缺乏足夠的解釋、或是只重講解而 缺乏討論,反而容易造成學生的迷思概念 O

Lazarowitz 與 Tamir (1 994) 和 Tamir (1991) 則

進一步指出,教師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活動

有效學習的關鍵角色,但缺乏實驗後的討論 往往是導致實驗室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

由此本文轉向對語言(language,

discourse

,

talk

,

verbal)在科學教室中之重要

性:語言是科學教室中探測並發展理解的關 鍵,同時也扮演描述或記錄事件的角色

(Bennett

,

2005)

,口語化的互動使說者藉著敘 述的過程重新整理原有的認知,聽者則能將 之與自身的理解結合並進一步調和矛盾

(Tobin

,

2006)

,在挑戰原有知識的同時,新

(4)

概念呈現或產生知識的方式也經此重建

(J

ones

,

2000) 。 總結實驗室教學的成效以及語言在科 學教室的重要性,筆者將 POE 中之觀察改為 實際動手操作,加入討論步驟形成 PODE教

學模式,並與人本建構主義之三大主張結

合,論述如下。 三、人本建構主義與 PODE Novak以 Ausubel ,-有意義的學習 J (教 材要有意義、學習者的新概念必須適當連結 至舊有經驗、學習者必須白發的整合新概 念)為基礎,提供教師尋找「理解和概念改 變」架構的人本建構主義,其主張包含:

( 1 )

人額是塑義者、 (2) 教育目標是意義分享的 建構,和(3)準備充分的教師主動介入引導, 能促進意義的分享 (Mintzes

et a

I.,

2002)

,人 本建構主義兼採激進建構主義和社會建構 主義之科學本質觀,既承認可測的外在世 界,又強調理智上的認知作用對外在解釋建 構起有效的解釋(洪振方,

2004)

,並視教 師為意義的中介者,目的在使學生透過意義 的分享,能發展出具一致性、簡約且有用的 知識評判價值(Mintzes,

et

此, 2004) 。 主張一「人額是塑義者」與建構主義「知 識由個體主動建構」及「認知的功能在於組 織經驗的世界」之觀點一致,且能符合Piaget 「個體為適應環境,認知架構能在同化與調 適間維持平衡」的觀點;主張二「意義分享 的建構」與「知識的成長是與他人磋商形成 共識的社會建構」形成緊密的連結,認為「解 決矛盾」、「尋求簡明」、「澄清知識」的理解, 在互為主體的前提下才有機會產生;主張三 「教師能促進意義的分享J '立論緊扣著主 張三,將人本主義及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與之 結合,強調教師必須營造適合學生的學習環 境,同時以有力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進行有 意義的學習,是促進意義分享的重要關鍵。 結論三大主張所共同追求的,即「依學習者 的先備知識為基礎,藉由準備充分教師的主 動介入引導以促進意義的分享,達成有意義 學習的目標(趙毓昕,

2008b

'頁 567)J 。 人本主義對PODE之歐示如表 1

:

,-主張 一」提供應重視學生先備知識及概念建構具 獨特性的觀點,包含在進行預測 (P) 及形 成解釋 (E) 的步驟中,-主張二」強調透過 社會文化及語言功能進行的意義分享的論 點,為將原本 POE 結合討論 (D) 步驟之依 據,-主張三」將教師隱喻為化學反應的催 化劑,以促進者的角色協助學生降低學習的 活化能,說明教師角色在 PODE 教學過程 中,從瞭解學生先備概念、教學活動設計、 予以學生適當的衝突及介入引導、到促進學 生間進行社會互動等環環相扣流程,所扮演 的關鍵性。 與 PODE 之對應 P 預測 E 解釋 D 吉才言侖 PODE 的 環環相扣 對 PODE 之放示 應重視學生之先備概念 概念之建構具其獨特性 以社會文化及語言功能進行 意義分享 教師應如催化劑降低學生學 習時的活化能 組成成分 Piaget 認知發展論:同化一調 通、平衡一一失衡 Vygotsky 社會建構論:社會文 化、語言、 ZPD 人本主義及建構主義之教師 角色 教育的目標是 意義分享的建構 準備充分教師主動 介入引導白色促進意 義的分享 人類是塑義者

表 1

人本建構主義與 PODE (修改自趙毓土斤,

2008b )

人本建構主義 三大主張

(5)

參、 PODE之實施步驟

接續PODE所形成之理論基礎後,圖 2說 明 PODE教學及學生概念改變歷程:學生進 入教師事先進行教學設計的課堂中,以先備 概念對事件的預測結果並說明理由 (P)· 實 驗操作 (0) 後經由預測和操作後解釋 (OE) 之間的不一致進入概念改變階段,此時若對 原有認知架構不滿意則產生概念改變形成 新概念,在檢驗新概念的可理解、合理性和

豐富性後,帶著此 °E藉由教師引導進行教室

間的討論 (D) ,在討論歷程中學習者有機會 藉由教室間不同觀點的意義分享,重新檢核 自身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豐富性,進 一步的強化正確概念或削弱錯誤概念,形成 討論後的解釋 (DE) 重新存回認知架構中。

以下分就PODE階段實施步驟進行說明。

教學設計

「 1: 人本蜘蛛

口:步驟或過程

。:決策思考問題

是否滿意

T

II 先偏概念

tt<\原有認真口架構

,-1一一一一一|

|人類是塑義者i

f-L

I ~ -I -I 否

1

教師 l 一可....

l

介入

L

經棍&衛暈壘由愈作化叫預是間正測有雄的生神和

l

4ll!J!l

u

斗叫

進入

i

概念改變

l

引導|

l一「可 L _ _ 新概念 r一 - 錯$是概念

r::':::

l

進行 l

IE

一解釋

L

一步成

接受 I;意義 l

1

分享

l

<'

們 可 明 心 \〉一否

l

l

掙全…

一、\是否豐瓷/ 排斥新概念 圖

2 PODE 與 CCM

(修改自趙毓析,

2008b)

一、教學設計 科學課程的設計著重概念的連結性,例 如雲與霧的概念必須搭建在對水蒸發現象 的理解上,海陸風的形成必須和熱漲冷縮概 念進行連結。同時,高層次思考如創造力或 問題解決能力,也難以脫離學科內容本質, 必須搭建在學科知識的基體上,才得以應 用、擴展而不致於形成空中樓閣。教學設計 如同引導學生學習的概念地圖,教師必須先 明確的理解要把學生帶往能力可及的教學 目標,目的地確認後回頭檢視學生在地圖上 的不同先備或另有概念,並進一步延伸迷思

(6)

概念的成因 o 在將學生由先備概念、避免產生迷思概 念,到建構出符合科學社群解釋的課程地圖 設計中,教師對學生概念發展以及改變歷程 的理解,扮演著指引方位的角色。八零年代 左右的國際科學教育研究開始興起大量的 概念學習及概念改變研究,我國也在這樣潮 流的趨勢下和經過基礎研究的阻釀,在 2000 年正式由國科會主導,進行幾乎投入所有科 學教育菁英學者的「學生科學概念學習研

究 J '前後數十年來在國內外期刊 l 、博碩士

論文和國科會資料庫 2 ,持續累積了詳盡的研 究成果,作為科學課程設計、教學與評量的 參考。如此豐厚的資源當然也有助於資優教 師進行科學課程的設計,尤其是在沒有教科 書、又必須符合學生能力提供課堂挑戰的情 形下 o PODE 教學設計強調提供學生在矛盾現 象前後,預測 (P) 和操作後解釋 (Od 產 生認知衝突的機會,這些與先備概念的不一 致可能是「保特瓶外面一直流汗的礦泉水裡 面居然沒有減少」、「碗裡加了水之後怎麼就 可以看見硬幣」或「攪拌居然沒有辦法讓沉 澱在杯底的鹽繼續溶解 J '認知衝突使原本 頑固不易改變的迷思概念搖動之後,教師再 藉此機會持續透過如「你們覺得瓶外的水是 哪來的」、「加水的過程有沒有觀察到什麼」 和「加到什麼時候鹽就不會繼續再溶解」的 關鍵性問題,讓學生進行科學教室間的意義 分享,形成討論後的解釋( DE) 。 圖 3 為「大氣壓力」單元中,先使學生 理解「空氣有重量」的學習單摘錄內容,筆 者接續以此範例說明 PODE 教學實施之流 程 o Ql· 想一想. (空氣)有沒有重量? 口口口 有沒不 為什麼你會這樣認為呢,請寫下你的理由? 有

It

Q2

ω

ω

(刺破 a 氣球,天平會變怎樣‘?

)

/ / /

口口口 2- 1.為什麼你會這樣預測?請寫下你的理由。 --~一 口口口 2-2.操作後記錄下你所觀察的,並寫下你想法改變或增加的部分O --~一 口口口 2-3.請說明和同學、老師討論後,讓你想法改變、或不變的原因。 --~一

圖 3

PODE 學習單示例(修改自趙毓土丹.

2008a )

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在2007年曾發行特刊,集結這次的研究成果。

(7)

二、預測 預測階段的目的主要使學生記錄下先 備概念和寫下推論的理由,在此之前可先使 學生理解預測(如以衛星雲圖「有根據」的 預報天氣)和猜測(如「隨機」或「沒根據」 的猜測骰子點數)之間的差異。預測前教師 陳述問題或展示實驗設備說明流程,對事件 的結果可視學生的能力,使用勾選式的選擇 或開放性的問答;同時為避免影響學生的先 備概念,可將學習單上的關鍵處以空白方式 處理,如圖 3 中 QI 和包括弧之設計:先讓學 生對「空氣是否有重量」進行預測和理由說 明,再由教師展示兩邊掛上氣球的天平,以 避免學生看到氣球天平而「污染」原本對空 氣是否有重量的想法。 三、操作 預測後學生在操作階段自行操作實 驗,記錄(圖 3Q2-2 )下實驗過程中的觀察、 結果,和操作後的解釋 (OE) ,並比較預測

和操作後想法的差異,如「我發現天平向右

傾斜,我原來預測不會變,可能是扁掉的氣 球重量會比較輕的原因」。難度較高的實驗 步驟能由教師示範,但將結果的部分保留給 學生;必要時教師也能在操作後提醒學生實 驗應關注的焦點,再讓學生重複進行實驗。 四、討論 討論階段由教師引導學生發表操作過 後的實驗結果和解釋 (OE) ,並透過「小花 覺得... ,有沒有人可以補充其他的想法」或 「剛剛小花和阿飛講的,你覺得有沒有什麼 不同」等等問題的中介,將問題繼續迴盪教 室中(而非由教師驟下標準答案) ,提供比 較和先備概念間轉變的機會(如「什麼原因 讓你後來會認為空氣有重量 J) ,而經由挑戰 他人觀點的同時使新概念得以持續精緻'逐 步建構出討論後的解釋 (DE' 圖 3Q2-3 )。

肆、結語

PODE有助提升學生的概念學習和科學 態度(趙毓昕,

2008a)

,以學生先備概念的 預測 (P) 、矛盾現象引發認知衝突的新概念

(OE)

,和教室間意義分享的社會建構(Dd

所組成,其步驟可由P-OE-D

E

PI-PrOErDE2

(如圓的等不同循環的問題和實驗活動環 扣所組成。本文同時傳遞教師在進行資優科 學課程設計時,應「考慮、概念、教學活動之 邏輯性,利用過去累積豐厚之科教概念研究 成果作為資源,並將高層次思考能力建立在 學科知識為基礎」之理念,教師在此扮演促 進者的角色,協助學生原本頑固不易改變的 迷思概念,如同物體克服最大靜摩擦力開始 移動,並朝著簡明、一致,且符合科學社群 解釋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邱美虹 (2000) :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歐示。科學 教育學刊,

8

(1)

,

1-34 。 洪振方 (2004 )譯者序﹒促進理解之科學評量。臺 北:心理。(原著出版年:

1999)

0 許良榮、劉政華 (2004) :中小學生之溶解概念的形 成與發展。科學教育學刊,

12(3)

,

265-287 。 郭重吉、邱美虹、黃台珠、張惠博、張俊彥、周進 洋、王國華、陳忠、志、譚克平、黃鴻博 (2009)

:

中小學學生科學學習成果的評量架構與命題示例 之研發。科學教育學刊,

17(6)

,

459-479

0 趙毓昕(

2008a) :

PODE 教學策略對國小中高年級 學生科學學習成強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 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o 趙毓士斤(

2008b) :

PODE教學策略對概念學習之探 究 以「溶解」單元為例。載於國立臺北教育大 學(主編) ,台灣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563-593 頁)。 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Bennett

,

J.

(2005). 是aching

and learning science.

London: Continuum.

Clark

,

B.

(2007). 敵迪資僅 如何開聲巨妻子的潛能

(花敬凱譯)。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 2002) 。

Crouch

,

C.

,

Fagen

,

A.

,

Callan

,

J.

,

&

Mazur

,

E. (2004)

Classroom

demonstrations:

Learning

tools

or

entertain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

72

,

835-838

Hofstein

,

A.

,

& Lunet徊,

v.

(1982). The role of the

(8)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52(2)

,

201-217.

Hofstein

,

A.

, &

Lunet尬, V.

(2004). The laboratory in

science education: Foundations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Science Education

,

88

(1),

28-54.

Jones

, C.

(2000).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science. In M. Monk

&

J. Osborne

(Eds.)

,

Good practice in science teaching:

Wh

at

Research Has

ω Sa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Lazarowi缸,

R.

, &

Tamir

,

P.

(1

994). Research on using

laboratory instruction in science. In D.

L.

Gabel

(Ed.)

,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94-128). New Yor

k:

Macmillan.

L巴巴, M. , \\旬,玄,

&

Tsai

, C.

(2009). Research trends in

science education from 2003 to 2007: A content

analysis

of publications

in

selected

journ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31

(1

5)

,

1999-2020.

Mintz郎,

J.

,

Wandersee

,

J.

, &

Novak

,

J.

(2002). 促進 理解之科學教學(黃台珠等譯)。臺北:心理。(原

著出版年:

1998)

0

Mintz郎,

J.

,

Wanderse巴,

J.

, &

Novak

, 1.

(2004). 促進

理解之科學評量(丁信中等譯)。晝北:心理。(原

著出版年

1999

)。

Palmer

,

D.

(1

995). The POE in the primary school: An

evaluation.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

25(3)

,

323-332.

Posner

, G.,

Strik巴,

K.

,

Hewson

,

P.

, &

Gertzog

,

W.

(1

982). Accommodation of a scientific conception:

Toward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

,

66(2)

,

211-227 回

Roth

, w.,

McRobbi巴,

C.

,

Lucas

,

K.

, &

Boutonne

,

S

(1997).

Why may students fail to

learn 企om

demonstrations? A social practice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in physics.

Journal of

Research 的 Science

Teaching

,

34(5)

,

509-533.

Tamir

,

P.

(1

991). Practical work in school science: an

analysis of current practice. In B. Woolnough (Ed.)

,

Practical science

(pp. 13-20).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Tobin

,

K. (2006). Verbal and non-verbal interactions in

science classrooms. In K. Tobin (Ed.)

,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ience: A handbook

(Vo

l.

I ,

pp. 79-89).

Connecticu

t:

Westport.

VanTassel-Baska

,

J.

, &

Stambaugh

, T.

(2006). Science

curriculum for the gifted. In J. VanTassel-Baska

&

T.

Stambaugh (Eds.)

,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for gifted learners

(3

fd

ed.

,

pp. 158-175). N

Y:

Allyn

&

Bacon.

Whi仗,

R.

, &

Gunstone

,

R.

(2004). 學習理解之多元

評量(李乙明譯)。臺北:洪葉。(原著出版年. 1992) 。 來稿日期:

2010.1

1.

22

接受日期:

2010.12.22

光 教L 力 電磁 燃燒 天文 生物 物理 化學 跨向度 附錄 l 國內國小階段 POE 碩士論文及其教學主題之整理 主向度;欠向度 作者(年份) 聲 黃雅妹(

2008

)、劉敏書(

2006 )

王玉龍(

2005

)、朱淑瑩(

2006

)、許嘉珍(

2007

)、黃柏雅(

2007

)、 趙宏國(

2007 )

陳沛瑩(

2004

)、黃誌良(

2005 )

林香吟(

2006

)、張榮裕(

2005

)、陳志偉(

2003

)、陳海玲(

2007

)、 黃泉勝(

2008

)、楊之明(

2004

)、楊哲棋(

2007

)、劉月智(

2007 )

李靜慧(

2006

)、林芯蘭(

2007

)、林鼎富(

2001

)、翁若容(

2009

)、 張麟偉(

2005

)、曹永彬(

2009

)、曾美玲(

2006

)、黃朝琴(

2002 )

張宗義(

2003

)、陳堆璋(

2001

)、游清福(

2006

)、黃雪錚(

2004

)、 水溶液 黃鈺鳳(

2007

)、趙素敏(

2002

)、蔡宇冊(

2007 )

林士峰(

2005

)、張蚵涵(

2005

)、許素芬(

2007

)、蔡玉爐(

2008 )

賈本息( 2001 )

劉俊直(

2006

)、林家民(

2007

)、姚志宗(

2005

)、柯佳伶(

2006

)、 柯晃富(

2008 )

紀宗秀( 2004 )、游岫萱( 2008 )、趙毓所( 2008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5.觀察教師教學表現: 如教學的清晰性與多樣性、教學步

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各組自行設計問題,加上藝術家帶領彩繪 地景藝術的經驗。發現學習效果比在教室更好。當然,出發前 在教室的引導合作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理解 感受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建議多協助學生進 行運用工具實作的 機會,亦可嘗試將 部分概念以圖像化 (如流程圖、太陽 圖等)的形式呈現

• 將已收集的 LPF 有效顯證,加入為校本的 學生表現 示例 ,以建立資源庫作為數學科同工日後的參照,成 為學校數學科組知識管理

利用學習成果促進音樂科的學與教(新辦) 小學 有效的課堂器樂演奏學與教策略(新辦) 小學 小學音樂教師基礎教學知識課程(新辦)

並以較淺易的方式進行評估,為學生建立學習成就感。整體而言,大多數政治演變的課題,會以概覽式課題的方法處理,即教師

• 訓練課程之設計格式,請參用 本分署規範之課程申請相關表件-學、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