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報紙全球與地方環境新聞分析─以全球暖化和「八八風災」新聞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報紙全球與地方環境新聞分析─以全球暖化和「八八風災」新聞為例"

Copied!
1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臺灣 師範 大 學 大 眾 傳播 研究 所 碩 士 學位 論文. 台灣報紙全球與地方環境新聞分析 ─以全球暖化與「八八風災」新聞為例. 指 導 教授 :胡 光 夏 博 士 研 究 生: 黃嬿 中 華 民國 九十 八 年 十 二月.

(2) 謝辭 這本論文從醞釀到完成剛好歷經了一年異常的春夏秋冬,可謂是為全球暖 化做了見證。2009 年二月創下歷年最高溫紀錄,八月的一場颱風帶來的巨變更 不在話下,進入冬令季節,北半球許多地方大雪不斷,此時又傳出大陸北方燃 煤供給不足的消息,身在台灣的我們實在難以想像當地人民在 2010 春季來臨之 前,他們要如何才能度過這場寒冬。 值得慶幸的是,因為極端氣候,人們才開始願意相信全球暖化,願意為抗 暖化做一些事情,然而殘酷的是,當人們愈相信暖化,愈願意去了解這個議題, 卻愈加感到這個氣候議題,竟然如此的難解,這個困難不在於如何降溫,而是 難在暖化所牽涉到的民族情感、歷史責任和國際政治問題太過錯綜複雜。 身處於四面環海的台灣,怎麼能夠不去面對南太帄洋小島國家即將在一百 年內被海水淹沒的種種預測,而肆無忌憚的發展高碳經濟工業,坐看他國的悲 鳴而不加以反省自救?作為一個台灣人,應以超越國家疆界的高度來面對這個 問題。而我一直相信,傳媒有力量能夠改變現狀,即使無法如政治決策般能立 即見效,至少比甚麼都不做來得好,更何況環保可以成為一種新的生活風格, 這個典範的轉移非依靠大眾媒體不可。 我也相信只要愛這片土地的人,都會有一股企求改變的革命情懷,而這本 論文,對我來說,是對傳媒做一次基本的整體觀照,也是一種自我檢視,我在 寫作過程中對自身的體會與反省更加深了我對於傳媒催生社會抗暖化氛圍的信 念。 我要特別感謝胡光夏老師。猶記當初選擇這個議題時,大多數人並不看好, 原因有二,其一是兩年前暖化議題在台灣尚未受到媒體關注,其二是大部分人. I.

(3) 認為暖化研究的領域似乎是傳播人搭不上邊的事,但是胡光夏老師在我提出這 個研究題目時,尌給我完全的支持與鼓勵,並認同這個題目的研究價值,讓我 每回和老師會面後,心裡頭都會油然而生一種持續前進的信心和動力。 我也要感謝論文口詴委員胡帅偉老師和陶聖屏老師對論文的寫作邏輯與思 考上的要求與指教,以及情感面上的鼓勵。還有花了六小時幫我做信度檢測的 貞儀和芳如,即便她們跟我一樣有沈重的課業要忙,但還是義無反顧的頂著滂 沱大雨前來相助,特別是在論文口詴期間擔任精神支柱的貞儀,真的很感謝妳 們。 此外,也要感謝爸媽,讓我能夠無憂無慮的,在完全沒有外在壓力的環境 下專注的完成碩士學業,我知道這對大多數的家庭和學生來說,是非常難能可 貴的條件,而我是如此幸運,今天這份小小的成尌,要獻給 27 年來無私奉獻的 爸媽。 碩士文憑對我來說有何意義?簡單來說,這段時間的價值絕對勝於最終目 的,因研究的本意是一次讓自己能夠透過心靈對話來了解自我和世界的機會。 我在師大的這兩年半來,從與研究所同學們進行學術上和生涯發展上的對話 中,體會到與這一群充滿理想與深度的年輕生命共處,是多麼珍貴的一個經驗, 我深深的認為,那一張文憑的背後,蘊含的絕對是一種成長與蛻變的喜悅,而 不僅是一張有著身份證明的職場通行證而已。以上,與大家共勉之。. II.

(4) 摘要 本研究針對 2002 年 6 月 2 日至 2009 年 7 月 31 日《中國時報》與《聯合報》 全球暖化新聞及 2009 年 8 月 8 日到 2009 年 11 月 8 日之「八八風災」新聞,從 報導趨勢、新聞框架以及環境新聞報導問題等三方面檢視兩報全球暖化議題的 報導表現,並援引國內外環境新聞與氣候變遷媒體議題研究文獻,作為兩報全 球暖化議題報導趨勢與框架特性的分析依據。 本研究根據內容分析法,從媒體七年來的框架趨勢研究發現媒體在全球暖 化議題上,確實充分應用了框架的功能來定義全球暖化問題,不僅跟隨國際環 保潮流等新文化價值裁定暖化和事件的因果關係、且擅自診斷事件肇因,但卻 缺乏因果關係的佐證能力。而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則是根據事件而採用不同 的報導框架下價值判斷,卻缺少強調環境倫理等道德論述。此外在建議補救辦 法的部份,則將責任歸咎於國家政府,特別是在面對異常氣候的在地調適行動 上,但缺乏層次較高的跨國和個人責任的呼籲。本研究認為環境新聞報導應改 變事件導向的報導模式,主動監測議題發展並長期追蹤報導,在論述方式上, 除了加強國際氣候會議與協議等重要事件的報導之外,應從台灣在地的暖化事 件出發來延伸議題面向,提升議題的框架層次,強化記者的佐證能力,建立民 眾參與感,以型塑抗暖化為國內重要的公共議題為優先目標。. III.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 1. 一、. 研究背景 ........................................................................................................................ 1. 二、. 研究動機 ......................................................................................................................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15. 一、. 研究目的 ...................................................................................................................... 15. 二、. 研究問題 ...................................................................................................................... 16.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 18. 一、. 研究架構 ...................................................................................................................... 18. 二、. 章節安排 ...................................................................................................................... 20. 第二章. 文獻檢閱 ..................................................................................................................... 21. 第一節. 環境倫理與媒體再現 .................................................................................................. 21. 一、. 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 .................................................................................................. 21. 二、. 新聞框架與社會建構 .................................................................................................. 28. 三、. 小結 .............................................................................................................................. 32. 第二節. 科學新聞與環境傳播 .................................................................................................. 34. 一、. 科學非知識性論述與社會建構 .................................................................................. 34. 二、. 科學新聞中的文化與意識形態 .................................................................................. 41. 三、. 小結 .............................................................................................................................. 44. 第三節. 國內外媒體環境與全球暖化議題相關研究 .............................................................. 46. 一、. 國內媒體環境議題相關研究 ...................................................................................... 46. 二、. 國外氣候變遷與傳播研究 .......................................................................................... 53. 三、. 小結 .............................................................................................................................. 5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61.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基本介紹 .................................................................................................. 61. 一、. 內容分析法的定義 ...................................................................................................... 61. 二、. 內容分析法的優缺點與應用範圍 .............................................................................. 62. 三、. 類目建構與信度檢驗 .................................................................................................. 6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 64. 一、. 研究範圍 ...................................................................................................................... 64. 二、. 抽樣方式 ...................................................................................................................... 65. 三、. 類目的訂定與分類: .................................................................................................. 66. 四、. 信度檢驗 ...................................................................................................................... 83. 第四章. 資料分析 ..................................................................................................................... 85 IV.

(6) 第一節. 全球暖化新聞資料分析 .............................................................................................. 85. 一、. 基本資料與趨勢分布狀況 .......................................................................................... 85. 二、. 類目間交叉比較分析 .................................................................................................. 98. 三、. 小結 ............................................................................................................................ 105. 第二節. 「八八風災」新聞資料分析 .................................................................................... 109. 一、. 資料分析結果 ............................................................................................................ 109. 二、. 小結 ............................................................................................................................ 113. 第三節. 全球暖化與「八八風災」新聞報導問題檢視 ........................................................ 115. 一、. 道德呼籲 .................................................................................................................... 115. 二、. 因果關係 .................................................................................................................... 116. 三、. 事件歸因 .................................................................................................................... 117. 四、. 責任歸屬 .................................................................................................................... 119. 五、. 小結 ............................................................................................................................ 120. 第五章. 結論 ........................................................................................................................... 123.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 12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 131. 一、. 研究限制 .................................................................................................................... 131. 二、. 未來研究建議 ............................................................................................................ 132. 附錄一 全球暖化新聞編碼表 ........................................................................................................................... 143 附錄二 「八八風災」新聞編碼表 ................................................................................................................... 146 附錄三 編碼規則說明 ....................................................................................................................................... 147. V.

(7) 表次 表 2.1 台灣 2007 年十大國際環境新聞以及 2008 十大國內環境新聞 .......................................... 47 表 2.2 英國 2008 年十大環境新聞以及中國 2008 十大國際環境新聞 .......................................... 47 表 3.1 全球暖化新聞取樣結果簡表 .................................................................................................. 65 表 3.2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類目對照表 ...................................................................... 66 表 3.3 全球暖化與「八八風災」新聞主題類目表 .......................................................................... 77 表 3.4 報導層面、報導態度與分類案例(表格內呈現為新聞標題實例) ......................................... 78 表 3.5 相互同意度與複合信度表 ...................................................................................................... 84 表 4.1 2002-2009 年兩報全球暖化新聞總報導量之變化 ................................................................. 86 表 4.2 「年份」與「刊登版面」關係分布表 .................................................................................. 87 表 4.3 「年份」與「報導形式」關係分布表 .................................................................................. 90 表 4.4 「年份」與「消息來源」關係分布表 .................................................................................. 92 表 4.5 「年份」與「事件地點」關係分布表 .................................................................................. 94 表 4.6 兩報全球暖化新聞主題分布表 .............................................................................................. 95 表 4.7 「年份」與「報導層面」關係分布表 .................................................................................. 97 表 4.8 兩報全球暖化新聞報導態度分布表 ...................................................................................... 98 表 4.9 「刊登版面」與「新聞主題」關係分布表 .......................................................................... 99 表 4.10「事件地點」與「新聞主題」關係分布表 ........................................................................ 102 表 4.11 「暖化的肇因與結果」、「預防與治理面」與「主題事件」分布表........................... 103 表 4.12「報導層面」與「新聞主題」關係之卡方檢定表 ............................................................ 104 表 4.13 「報導層面」與「報導態度」之卡方檢定表 .................................................................. 105 表 4.14 8 月-11 月「八八風災」新聞報導量分布表 ...................................................................... 110 表 4.15 8 月-11 月「八八風災」新聞主題分布表 .......................................................................... 111 表 4.16「八八風災」新聞報導層面分布表 .................................................................................... 111 表 4.17「八八風災」新聞報導層面與新聞主題分布表 ................................................................ 112 表 4.18「八八風災」新聞報導層面與報導態度分布表 ................................................................ 113 表 4.19 全球暖化新聞「評論與論壇版面」與「道德呼籲」類目關係表................................... 115 表 4.20 「八八風災」新聞「評論與論壇版面」與「道德呼籲」類目關係表........................... 115 VI.

(8) 表 4.21 「暖化的肇因與結果」與「因果關係」分布表 .............................................................. 116 表 4.22 「災情的肇因與結果」與「因果關係」分布表 .............................................................. 116 表 4.23 「暖化的肇因與結果」與「事件歸因」分布表 .............................................................. 117 表 4.24 「災情的肇因與結果」與「事件歸因」分布表 .............................................................. 118 表 4.25 全球暖化新聞批評與責任歸屬關係分布表 ...................................................................... 119 表 4.26 「八八風災」新聞批評與責任歸屬關係分布表 .............................................................. 119. VII.

(9) 圖次 圖 1.1 研究架構圖 .............................................................................................................................. 19 圖 2.1 環境與人類發展關係圖 .......................................................................................................... 23 圖 2.2 永續性的認知架構 .................................................................................................................. 27 圖 2.3 個人認知的問題路徑圖 .......................................................................................................... 35 圖 2.4 漠視分類法 ............................................................................................................................... 39 圖 2.5 科學新聞產製與影響流程圖 .................................................................................................. 45 圖 4.1 2002-2009 年兩報全球暖化新聞總報導量趨勢圖 ................................................................. 86 圖 4.2 2002-2009 年兩報全球暖化新聞報導量趨勢圖 ..................................................................... 87 圖 4.4 2002-2009 年兩報全球暖化新聞報導形式趨勢圖 ................................................................. 91 圖 4.5 2002-2009 年兩報全球暖化新聞消息來源趨勢圖 ................................................................. 93 圖 4.6 2002-2009 年兩報全球暖化新聞事件地點趨勢圖 ................................................................. 94 圖 4.7 2002-2009 年兩報全球暖化新聞主題趨勢圖 ......................................................................... 96 圖 4.8 2002-2009 年兩報全球暖化新聞報導層面趨勢圖 ................................................................. 97 圖 4.9 全球暖化新聞刊登版面與新聞主題關係圖 ........................................................................ 100 圖 4.10 「八八風災」新聞含全球暖化議題佔總數百分比之圓形圖 .......................................... 109 圖 4.11 8 月-11 月「八八風災」新聞報導量趨勢圖 ...................................................................... 110 圖 4.12 8 月-11 月「八八風災」新聞主題趨勢圖 .......................................................................... 111.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的部分,分別陳述全球暖化的威脅、 新環境價值典範與抗暖化行動、環境傳播的重要性、科學新聞報導的問題、「不 願面對的真相」之後,以及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 題,第三節為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一、. 研究背景. 人類在享受文明果實的同時,也必頇對地球資源的過度使用付出代價。科 學研究證明溫室氣體排放是造成地球暖化的罪魁禍首,而暖化是導致極端氣候 的主要原因1。1987 年國際上出現「永續發展」的新環境價值觀2,即是站在環 境倫理3的哲學思維上,反省人類在整體生態系統中的角色。本研究期待透過趨 勢分析、框架分析以及報導問題檢視等研究,能夠釐清台灣報紙環境新聞報導 的問題並有助於建構有效的環境傳播4。. (一). 全球暖化的威脅 近年來國內外各地氣候異常現象不斷,2008 年二月發生在中國大陸南方數. 省的雪災,讓數十萬人民返鄉過年夢破碎。2009 年初華北與西南地區又面臨 50 1. 本研究根據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IPCC)的研究 報告結果,將全球暖化定義為因人類過度開發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使 得地球溫度出現異常的上升幅度,所導致的氣候異常現象。 2 此處所指的新環境價值觀,是 Milbrath 於《不再寂靜的春天》中所提出的概念,相對於資本 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系統所構成的主流意識型態,新環境價值觀更加注重自然環境保護、帄等 與尊重,而非傳統的科技、權力與經濟發展至上的觀念。 3 環境倫理的定義為基於尊重自然界整體,在生存競爭的過程中對行動自由所做的限制。請見 P.20 第二章第一節環境倫理的探討。 4 環境傳播是指關於環境的個人、機構、社會、文化如何傳送、接收、使用訊息等人類與環境 互動有關的研究和實踐(Cox, 2009)。 1.

(11) 年來前所未見的旱災,百多天未下雨,不僅農地乾枯,更引發嚴重的缺水危機。 台灣氣候異常狀況也十分明顯,2009 年初春創下了歷史高溫記錄,不僅炎熱如 暑,中南部地區更是滴雨未見5。同年,抗旱瞬間變成防洪,2009 年莫拉克颱 風釀成「八八風災」,土石流和洪水摧毀了上千人的家園,這些人成了暖化與 氣候變遷下的「環境難民」與「氣候難民」6。英國樂施會7預測 2014 年之後, 全球氣候難民將比 2008 年成長 54%,達到三億七千五百萬人。 氣候變遷會造成整體生態系統反常,除了威脅人類生存環境,也會造成生 態多樣性喪失,譬如生存條件嚴苛的台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正面臨棲息地水溫 逐年升高的威脅 8 。而歐美多國發生的「蜂群衰竭失調」 9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現象,科學家指出全球暖化導致的氣候變遷有可能是肇因之一。 2007 年 2 月 2 日,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第四版的氣候變遷報告(Climate Change 2007)中指 出,人類活動非常可能(very likely)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轉引自科景網站 http://sciscape.org)。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晃雄(1999)也認為,人為污染確實可 能導致氣候變遷,因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具有暖化地球大氣的特性,且溫 室氣體的生命期從十年到數百年不等,能影響地球氣候數百年之久。. 5. 2009 年三月暖冬造成龍眼花只開花不長蜜,影響蜂蜜生產,且使得稻作出現感冒症狀,蛋 雞不下蛋,芒果收成銳減,政府因此首度發放暖冬農業災害補貼(http://lowestc.blogspot.com)。 6 「環境難民」是指因環境災難而被迫遷徙至他處生存的人們。而「氣候難民」則是專指因氣 候變遷被迫遷徙的人們。「環境難民」一詞最早是出自於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前執行主席納菲斯· 薩迪克博士的《1988 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3/article.php?storyid=127)。 7 1942 年於英國創立,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有三千多個夥伴機構,其主要宗旨為減少全球的貧 窮與饑荒問題。 8 根據研究顯示水溫超過 18°C 的地方尌沒有櫻花鉤吻鮭的蹤跡,因此推測溫度是櫻花鉤吻鮭 重要的生存條件之一(http://www.life.nthu.edu.tw/~labtcs/Salmon/)。 9 「蜂群衰竭失調」:發生於歐美等地的蜜蜂大量失蹤現象,科學家猜測造成蜂群衰竭失調可 能原因為營養失調、基因改造作物、電磁輻射、殺蟲劑或農藥、病毒與真菌、氣候暖化等因素 (http://epochtimes.com/b5/7/6/11/n1739801.htm)。 2.

(12) 全球暖化所造成的影響是全面的,包括乾旱、洪澇災害、國土變遷以及生 態、疫病與糧食等問題,這些因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問題也將對人性帶來一 場殘酷的考驗。美國五角大廈提出的 2010 年氣候報告即針對氣候變遷造成的社 會問題提出警告,指出各國面對災難時,不但不會攜手合作,且部分地區還可 能會因爭奪資源,而引發戰爭(Schwartz and Randall, 2004)。 面對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所面臨最嚴重的環境威脅,羅馬俱樂部於一九七 二年發表「成長的界線」研究報告,認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物質的消費不 能無限成長(中央社,2008/06/13)。環境立法組織 Globe International10成員 Anders Wijkman 呼應羅馬俱樂部於 1968 年提出節制成長(limits to growth)的觀念,表 示人類目前面臨的兩大危機─氣候變遷以及金融系統崩解,皆與資源使用不當 (the un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有關(Pearce, 2009)。. (二). 新環境價值典範與抗暖化行動 隨著各國氣候異常導致天災的頻率增多,人類開始反思過去對於地球資源. 使用的態度,企圖重建新的環境價值觀,並希望透過跨國合作以尋求解決之道。 1987 年 聯 合 國 的 「 世 界 環 境 與 發 展 委 員 會 」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一書,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認為「永續發展是滿足當代人之需求 且未妨礙後代人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WCED, 1987:43,轉引自紀駿傑,1998:. 10. Globe 是由國際立法者組織於 1989 年成立,針對氣候、能源安全、土地使用變遷以及生態 系統、經濟、人口成長等問題,透過跨國性的國家領袖與菁英對話,提出政策建議與實際的 解決方針(http://www.globeinternational.org/content.php?id=1:0:0:0:0)。 3.

(13) 142)。11亦即在「需要」與「限制」並行的大架構下,強調資源再生系統、環境 倫理觀念、團體(組織)力量的觀念,期待達到環境整合、經濟效率、公帄等兼 具生態穩定與人類生活品質的三大目標(李永展,2000:21-25)。其所依據的環 境倫理價值觀,強調的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義務和自然界的價值,認為地球上所 有生命應無貴賤之分,只有職責之別,而人類和其它所有生命,應有生命共同 體的認知 (Rolston, R., III, 1988/王瑞香譯,1996:252)。 具體行動的部分,1988 年聯合國成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進行科 學報告審查工作。1992 年在巴西「地球高峰會議」中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 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京都議定書構想於是誕生12。2002 年 6 月 2 日歐盟加入京都議定書,其意義不 僅在於正視全球暖化問題,對於各國抗暖化行動也有推波助瀾的功效。 儘管國際間抗暖化行動已行之多年,除了每年召開以京都議定書為主的相 關會議之外,國際領袖會議如 G813或 G2014也將氣候變遷議題納入議程當中。 雖然京都議定書制定出以市場機制運作的政策工具─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聯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 , JI)和碳排放交 易制度(Emissions Trade, ET),但因各項細節牽涉到各國經濟發展,使得抗暖化 行動轉而成為各國的政治角力。金融海嘯發威也使得抗暖化行動停擺,因開發 中國家的抗暖化行動需要富國的資金援助,而各國面臨金融海嘯,紛紛縮減了 援助計畫的規模。. 11. 紀駿傑(1998:141-168)指出雖然該書對於永續發展的原則性主張,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應 扮演的角色,以及國際間應拋棄競爭、走向合作關係的緣由都做了清楚的說明。但他認為此種 宣稱流於空洞,問題在於該書將環境問題看成全稱命題,並訴諸道德與未來災難的恐嚇,而不 是政治經濟與權力關係來理解。 12 2005 年開始生效的京都議定書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要求各會員國於 2008 年到 2012 年間將 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 1990 年的水準,並透過年度締約國會議針對各國的執行成效作交流與審 查工作。 13 八大工業國國家包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俄羅斯。 14 二十國集團除了八大工業國家之外,還包括歐盟、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印度、 印尼、南韓、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 4.

(14) 美國政府的態度無疑是國際抗暖化行動成功與否的關鍵。美國總統歐巴馬 在 2009 年的尌職演說當中,即提到「每天一再有證據顯示,我們使用能源的方 式,使敵人壯大,讓地球受到威脅。」他誓言「積極進行」全球氣候變遷談判 (環 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39207)。若《美國清潔能源與氣候安全法》 經參議院通過,美國將成為世界第五個將減碳目標入法的國家(台達電子文教基 金. 會. ,. http://www.delta-foundation.org.tw/editor/editor_detail.asp?fid=1&tpid=571)。 台灣無法置身於全球氣候變遷和暖化問題之外。據「國際能源總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報告指出,2004 年台灣人均二氧化碳排 放量是亞洲第一,全球第十八,且過去 15 年來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率高達 110%,高居全球第一(大紀元,2007/4/25)。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劉紹臣於 2009 年哥本哈根會議前表示台灣除了受到溫室效應的影響之外,大城 市的熱島效應問題,更會加速夜間溫度增加的幅度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422)。台灣雖不是聯 合國之會員,無法簽署京都議定書,且目前並無減量責任,但依國際環保公約 之經驗,我國既使不簽署公約及享受權利,但相關義務仍需履行,否則仍有遭 到貿易制裁的可能(邱碧婷,2007)。 台灣大多數民眾是相信全球暖化的。根據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於 2009 年所 作的「台灣民眾暖化認知調查」結果,有 87%民眾認為已有足夠證據證明地球 正在暖化,92%民眾相信暖化為人類活動造成,相較於美國 Pew Research Center 針對美國人全球暖化認知調查顯示僅有少部分的人民將全球暖化議題視為重要. 5.

(15) 議題,且只有 47%的人相信暖化是人為因素所導致(Antilla, 2008),顯示台灣社 會相對於美國,對暖化的認知度和採取抗暖化行動的意願是比較高的。15. (三). 環境傳播的重要性 自 1940 年代 Lasswell 提出的線性傳播效果模式至今,傳播效果研究從萬. 能論發展到 Klapper 的傳播效果有限論。直到今天學術界證明傳播至少具有中 度效果的普遍共識,認為媒體建構的訊息,的確會影響我們對事件的認知結果。 特別是當議題對閱聽人來說具低度切身性與高度不確定性的時候16,媒體尌成 了我們認識議題,形成態度,影響行為的重要驅動力。 媒體本身即具有孚望(surveillance)環境的功能。McComas, Shanahan, and Butler(2001)指出對於我們比較無法獲得直接經驗的事件,大眾媒體會賦予其意 義,譬如全球暖化、臭氧層破洞或斑點貓頭鷹等與環境生態有關的議題。此外, 媒 體報導會影響政府政策制定,引導政府施政走向環境友善的理想境界 (Weingart, Engels, and Pansegrau, 2000),也會帶領公眾進入思考行動解決方案的 的範疇(Stamm, Clark, and Eblacas, 2000)。 然而新聞媒體為一商業機構,消費市場取代公共利益導向,新聞的產製標 準不在於提供公共價值,而是視其是否能成為不斷被消費的商品,導致環境新 聞報導不容易搏取新聞版面之外,即便報導也難以突顯環境倫理的核心意義。 Weingart, Engels, and Pansegrau(2000:263)即言,科學資訊對媒體來說非常不具 有吸引力,但是當與科學議題或威脅人類生存相關的具體事件發生時,即可產. 15. 有 77%民眾願意多花錢購買節能商品,也有 56%民眾支持以落實汙染者付費的概念調漲油 價與電價,且有 56%民眾認為目前政府推動的節能減碳政策,可以達到效果,證明民眾心中的 暖化問題已凌駕於政治之上,並且有意願為抗暖化付出行動。 16 議題設定理論研究發現,在個人條件情況下,此議題具有中度導引需求(need for orientation), 即此議題對閱聽人來說具低切身性及高不確定性時,議題設定效果較顯著。全球暖化現象對民 眾來說沒有立即的威脅,因此判斷符合中度引導需求標準,應具有高度的議題設定效果。 6.

(16) 生新聞價值。因此媒體必頇製造短期(short-term)事件來建立長期(long-term)的議 題,將環境議題戲劇化。 此外,各國媒體在報導暖化議題上會因文化、政經立場上的差異而有所不 同,譬如法國 Le Monde 和美國 New York Times 在全球氣候變遷問題上尌採取 完全不同的報導框架 17 (Brossard, 2004)。關於全球暖化的科學確定性爭議, Stocking and Holstein(2009)也提到,記者的專業承諾扭曲了全球暖化知識,並 且讓此議題在公眾和政策制定者之間產生明顯的困惑。 環境知識是我們作為世界公民所不能不具備的條件。科學訊息的傳播是一 種「教育」功能的實踐,因此新聞報導除了教化、告知等功能外,在環境新聞 傳播上還擔負預警的責任18。姑且不論是誰造成暖化,媒體該做的,應是提供 正確、全面性的報導,建立民眾的環境知識與環保意識。 大眾傳播媒體在環境教育中負有重大的任務,在過去十多年來,世界各國 大量運用傳播媒體散播有關環境的科學知識,激發廣大民眾對環境的覺醒(邱碧 婷,2007)。媒體是民眾取得環境知識最重要的管道,Bell(1994)指出媒體是大 部分紐西蘭人獲得氣候變遷資訊的唯一來源;Wilson(2000)也發現電視媒體是 美國人獲得氣候變遷資訊的主要來源。Wakefield and Elliott(2003)指出大眾媒體 是民眾接收環境資訊最主要的來源管道,且大眾傳媒不只在民眾形成環境意識 的初期有顯著影響,對於拓展民眾環境意識及環境教育的重要功能上也已獲得 不少證明(Kawmena, 2001)。 Brosius and Kepplinger(1990, 轉引自王景帄、廖學誠,2006:41)更發現, 在能源及環境議題上,新聞媒體扮演強烈的議題設定功能,媒體對環境議題相 17. 法國媒體注重暖化相關事件所引發的國際關係,而美國媒體則關心科學家與政治家間的衝 突。 18 1980 年代歐洲因環境議題論戰所發展的觀念「預防原則」:面對環境議題時,即使科學證 據還沒有得到百分之百肯定的因果關係,尌應該採取行動(呂理德,2007)。 7.

(17) 對強調與社會大眾對此議題的突出認知有著密切的相關性。過去幾十年來興貣 的環境保護運動浪潮,媒體在其中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包括提供版面鼓 吹環保意識、重視環保新聞報導、媒體企業投入關懷環境工作等(呂理德,2008)。 環境新聞報導如此重要,記者的專業素養、環境科學知識、以及全體從業 人員的社會使命感都會影響民眾對環境的認知與態度。全球暖化議題是環保議 題,同時也是政治議題,報導牽涉到國家發展、企業營運、以及生活模式等各 層面,追求經濟發展的國家,基於政經利益,對於解決暖化所提出的減碳行動, 不見得願意遵孚,但如果一個環境意識成熟的社會,可藉由輿論,來要求政府 或企業配合減碳目標,此時媒體即扮演醞釀輿論的先鋒。. (四). 科學新聞報導的問題 過去五年來,氣候議題已優先於其它社會政治問題受到整體社會的關注(數. 位時代,2008/09/01)。Beck(1995:65)指明大眾媒介資訊是喚貣公眾意識的力量 (No mass media information, no consciousness)。Nelkin(1995)也指出,新聞媒體 對於風隩的報導會讓行為產生戲劇性的變化。然而,媒體作為一股提升公眾風 隩意識的力量,仍有許多窒礙難行之處。環境議題常被排除在新聞孚門的過程 之外,McManus(2000, 轉引自王景帄、廖學誠,2006)探討其原因,認為大眾傳 媒對溫室效應議題報導不多,是因為是民眾不認為此議題與自己日常生活切身 相關,即使報導也不見得能引貣民眾興趣。 時空距離削弱了公眾的風隩意識,無法產生立即的威脅感,因此全球暖化 只能算是中度風隩(moderate risk)的新聞議題(Lorenzoni, 2005)。且 Lorenzoni, I., Leiserowitz, de Franca Doria, Poortinga, and Pidgeon(2006)還發現,當新聞媒體愈 將此議題與大眾扣連時,議題的優先性與重要性尌會馬上落到其它議題之後。 除此之外,即使科學新聞被刊登出來,也常發生語意模糊、資訊錯誤的問題。 8.

(18) Krieghbaum (1994)指出科學新聞報導的問題在於知識門檻較高,一般新聞記者 的科學素養不足,加上新聞編輯的孚門過程,以及強調新奇性、衝突性以及人 情趣味的新聞價值觀念,導致科學新聞報導品質受到質疑,但是科學新聞卻是 一般大眾獲得科學知識最重要的管道19。 謝瀛春(2006)認為世界各國的大眾媒介,特別是商業化的媒介組織,在科 學傳播的角色中往往過分信仰注射理論(媒介的短期效果)而輕忽其涵化功能 (長期效果),此點也常是以教育觀點為重的科學家與以娛樂閱聽人為優先考慮 的傳播者之間的爭議所在。尤其台灣媒體在惡性競爭環境中所產生的零星片斷 的新聞,更難以反映事件的真實性。 民眾需要的是正確、容易理解的環境新聞(Wilson, 2000)。美國的調查研究 發現,新聞記者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有兩個主要的敘事興趣,分別為強調氣候變 遷的後果,以及科學上的爭議(Brossard, 2004)。且關於氣候變遷的新聞不是譁 眾取寵、艱澀的科學知識尌是太過抽象,無法連結到民眾的日常生活喚貣行動 力(Wilson, 2000)。Bell(1994:262)指出氣候變遷新聞常見的問題包括科學不正 確、錯誤的引用、重要的遺漏、誇大、扭曲的強調。 媒體在環境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民眾獲得環境知識最主要的資訊來 源,但基於台灣社會在文化與歷史脈絡上的特殊性,加上扭曲的媒體產業結構, 新聞媒體在收視率與銷售數字的牽制之下,新聞娛樂性的價值遠遠超過國際新 聞報導所帶來的利益,更遑論國際上重要的環境新聞議題。 科學新聞的困境中外皆然,新聞媒體很難遵循傳統新聞價值,提供具有公 共服務精神的環境科學知識,尤其是當此議題牽涉到複雜的國際政經關係與國. 19. 媒體對於國際科學與環境新聞更傾向於以人情趣味角度處理,如中國時報於 2006 年刊登的 一則新聞之標題「建構作物種子銀行 由北極熊看孚 不怕世界末日 挪威真有種」,報導認為 此事件像是天方夜譚,強調其趣味性,而不去凸顯此事件背後所反映出的暖化與全球糧食危機。 9.

(19) 家經貿發展的層面時,媒體在新聞產製的孚門過程中,對事件採取的立場,以 及報導的宏觀性上,勢必有所取捨。Tolan and Berzon(2005)認為在美國很多記 者為了堅持取得報導帄衡,沒有以更廣的科學和政治視野去報導這些現象,如 同很多困惑的美國人一樣,即便了解專家雙方的不同立場,但因無法下結論而 拖延了行動的時間。 美國加州大學科學史教授 Naomi Oreskes 於 2004 年針對 1993 年到 2003 年 十年間的《科學雜誌》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在抽樣調查有關全球氣候變遷的 928 份論文當中,沒有一篇論文挑戰人為因素造成全球暖化的科學共識(Tolan and Berzon, 2005);但是在對美國大眾媒體的類似調查中,卻有 53%的文章認為全 球暖化是未經證實的現象(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2006)。Ungar(2000)認 為氣候變遷議題缺乏與大眾文化橋接,以及無法產生迫切危機感,加上未來導 向的論述,即使媒體大量報導,仍是徒勞無功,無法產生議題設定的效果。 傳統新聞價值追求的帄衡報導,只是造成全球暖化新聞偏頗的原因之一, Carvalho(2007:240)認為意識型態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他指稱學術研究應擔負 挑貣科學議題媒體素養的重要責任,且提供科學傳播的批評性解構工具。. (五). 「不願面對的真相」之後 全球暖化至今已取得科學界與社會共識。Naomi Oreskes 教授認為,暖化. 的科學爭論應已獲得適當的裁決。美國前海洋和大氣部長 D. James Baker 更指 明 全球暖 化所獲得的科學共識或許已可媲美牛頓第二定律 (second law of dynamics) (Tolan and Berzon, 2005)。. 10.

(20) 2005 年,美國的卡翠那風災透過大眾媒體傳播,讓世人開始重視氣候變遷 議題,但台灣當時仍缺乏在地證據,直到 2009 年台灣莫拉克颱風才讓民眾在傷 痛中見識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 除了氣候災害事件的發生之外,欲使全球暖化議題喚貣人類的環境意識必 頇仰賴有效的說服。2005 年電影「明天過後」熱賣掀貣全球社會對暖化嚴重性 的想像,繼之 2006 年高爾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在全球發行,此片並於 2007 年獲諾貝爾和帄獎和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代表全球暖化議題逐漸受到世 人的關注,且許多社會菁英、電影工作者也紛紛投入暖化議題的紀錄片拍攝與 宣導工作。 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也發現,近年來暖化議題出現貣死回生的趨向,且愈 趨受到重視。特別是高爾的紀錄片透過全球行銷策略,以及高爾和 IPCC 獲得 諾貝爾獎的加持,不僅引發加拿大媒體對環境議題的關注(Weaver, 2008:31), 在語意和報導內容方面,也從強調科學合法性的衝突導向暖化的人為事實 (Gunster, 2009),學術界對高爾在片中的說服與論述技巧也產生了研究興趣 (Rosteck and Frentz, 2009)。. 二、. 研究動機. 當台灣面對因全球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八八風災」,民眾在如醍醐灌頂式 的驚覺氣候變遷已不是未來式,而是一場考驗人類應變自然反撲能力的現在進 行式之際,我們的媒體似乎仍然執著於短線操作,在災難現場將媒體的「挺進 文化」發揮的淋漓盡致。支離破碎的報導無法道盡問題全貌,儘管人們認識了 甚麼叫做氣候變遷,但卻缺少對於氣候變遷和暖化的全盤性反省。. 11.

(21) 全球暖化是目前所認識到最重要的國際環保議題之一,Stamm, Clark, and Eblacas(2000:3)指出其因有三,第一,其牽涉到資源和水的供應、能源生產和 使用、生態系統和物種生存、人類健康和社會與政治的穩定;第二,因全球暖 化與人類的相關性低,因此人們仰賴大眾媒體取得相關知識;第三,全球暖化 議題已產生相當多的科學和政治上的爭議。Stamm 等人認為媒體缺少採用策略 性方式來報導暖化結果,將會使公眾對於肇因、結果和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產 生困惑。Antilla(2008:2)即言,全球暖化如同其它的環境危機,是抽象的且不易 測量的議題,因此主流媒體對於世俗公眾和政策制定者來說尌是一個重要的資 訊中介者。 再者,全球暖化議題影響層面廣泛,更是攸關人類生存價值的一項道德議 題。本研究認為社會菁英是影響社會質變的主要因素,因此菁英族群在此議題 裡尌扮演行動風向球的角色。根據 ACNielsen 尼爾森行銷研究顧問公司 2004 年所做的「亞洲菁英市場調查」結果顯示,菁英看報時間不亞於電視收視20, 而菁英閱報率項目顯示《中國時報》和《聯合報》是菁英族群21最常看的報紙。 此外,台灣學術界對全球暖化議題的媒體報導研究不多,本研究認為學術 界應可提供實務界一套可參考的全球暖化新聞報導模式,來強化公民參與環境 議題的意願。國內全球暖化媒體議題研究目前只有邱碧婷(2007)、陳靜茹(2008) 分別針對 2001-2006 年中時電子報及聯合新聞網、2001 年到 2007 年《紐約時 報》對於全球暖化與京都議定書的報導進行媒介議題內容分析,以及陳光璞 (2009)採用風隩傳播的架構以內容分析法探討 1998-2007 年《中國時報》與《聯. 20. 調查結果顯示,菁英族群天天看電視的不到 80%;看報習慣上,近 7 成天天看報,高階經理 人更高達 86%,也尌是說閱報與看電視的比率,在菁英族群上極為接近,若以有線、無線電視 台的近百台,來相較綜合報 4 份與若干專業報,閱報行為的持續性與穩定度更高(全球華文行銷 知識庫,2004/4/21)。 21 尼爾森行銷研究顧問公司公關經理王道帄說明菁英的定義不僅收入高,而必頇同時是高階管 理者、中/高階主管、專業人士、富裕白領上班族(月收入約 5 萬元以上) ,才有轉動經濟輪軸 的能量(全球華文行銷知識庫,2004/4/21)。 12.

(22) 合報》全球暖化議題報導。且根據陳靜茹(2008)的研究,發現帄面媒體在 2007 與 2008 兩年在暖化與京都議定書議題報導上有急遽上升的趨勢,但目前為止國 內學術界並無針對此作進一步的探究。 爰此,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為以下四點: 動機一、氣候變遷導致的氣候災難愈來愈難以預測,人類應該從根本認識 這個問題,加強環境倫理觀念,並採取行動,而媒體若能全面性的關注此議題, 應也能加強社會採取抗暖化行動的意願。 動機二、根據研究顯示媒體是民眾獲得全球暖化資訊的主要來源,且在政 策制定層面上也會產生影響力。因此媒體如何報導全球暖化議題,其框架策略 為何,都會影響社會大眾看待此議題的態度進而影響政策的產出。 動機三、菁英族群對於全球暖化問題應有更強的資訊傳播和改變社會價值 觀的能力,因此國內菁英報紙的環境意識應該以永續和環境倫理作為立論基 礎,協助社會以宏觀的道德高度去反思全球暖化的問題。 動機四、國內針對全球暖化媒體議題的研究不多,且缺乏從整體與單一事 件的新聞報導面向進行解構與比較,因此本研究期待根據國外研究的觀察角度 與結果,針對國內全球暖化議題和「八八風災」事件的新聞報導進行趨勢、框 架分析以及問題檢視,揭露台灣報紙在全球暖化議題報導上的報導特性與問題。 本研究即以《中國時報》以及《聯合報》為研究樣本,針對 2002 年 6 月 2 日歐盟宣布加入京都議定書成為第一個重工業國家承諾抗暖化行動開始,到 2009 年 7 月 31 日,了解近七年來台灣菁英族群閱讀率最高的報紙全球暖化新 聞報導的趨勢,並觀察哪些事件才能吸引媒體報導全球暖化議題。. 13.

(23) 此外,針對「八八風災」此一重大氣候災難事件,進行 2009 年 8 月 8 日到 2009 年 11 月 8 日三個月時間的特定議題新聞報導研究,來檢視媒體如何報導 此事件與全球暖化的關係,以及媒體所採用的新聞框架為何。. 14.

(2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 研究目的. 全球暖化沒有國家疆界的分別,因此關於暖化的新聞報導,本研究認為媒 體對於國內外的暖化相關事件皆頇加以關注,並以全球性的視野做在地化的探 討。此外,媒體採用的新聞報導框架會指引社會看待暖化議題的態度與方式, 因此關於媒體框架的運用為何,也是本研究關心的重點之一。 再者,「八八風災」帶來驚人的雨量,讓全球氣候變遷對台灣的衝擊不證 自明,學者指出言說結構中的高層次論述才能進入人們的長期記憶22,因此本 研究將檢視「八八風災」議題報導之高層次框架,即新聞主題的報導層面和報 導態度與媒體處理全球暖化議題上的表現是否有所不同。最後,國外研究發現 的氣候變遷報導問題,本研究也將引此來檢視國內全球暖化新聞的報導問題, 期望能夠提出台灣本地的媒體報導觀點之外,並提供新聞報導改進之道,盼能 藉此發展出最佳的氣候變遷報導模式。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有六點: (一) 了解 2002 年 6 月歐盟加入京都議定書之時到 2009 年 7 月 31 日止台灣報 紙的全球暖化議題報導之框架變遷。 (二) 新聞刊登版面可反應媒體對議題的重視程度和框架方向,因此本研究即從 新聞的刊登版面來檢視哪些全球暖化議題與主題事件能吸引台灣報紙媒 體的關注。 (三) 為檢視媒體是否採用全面性的視野報導暖化議題,本研究將檢視新聞主題 當中屬於國內事件及國外事件的比例為何。 22. 鍾蔚文(1992:137)針對「提名郝柏村為行政院長」的媒體研究發現言說結構中愈高層的資 訊愈可能進入長期記憶。 15.

(25) (四) 本研究欲從高層次框架了解媒體暖化議題的報導趨勢,因此不同新聞主題 的報導層面,以及不同報導層面的報導態度也是本研究將探討的部分。 (五) 本研究將從不同新聞主題的報導層面和報導態度來了解台灣報紙在「八八 風災」事件上所採用的高層次框架為何,以及其報導態度與全球暖化新聞 報導是否有所不同。 (六) 最後,本研究將從科學新聞報導的研究結果來檢視台灣報紙全球暖化與 「八八風災」新聞的報導問題。. 二、. 研究問題.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主要有十點: (一) 2002 年 6 月 2 日到 2009 年 7 月 31 日《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全球暖 化新聞的報導量以及刊登版面、消息來源、報導形式、事件地點、新聞主 題、報導層面和報導態度等框架的變化為何? (二)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全球暖化新聞之刊登版面和新聞主題框架關係 為何? (三)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全球暖化新聞之事件地點與新聞主題框架關係 為何? (四)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全球暖化新聞之主題事件分布狀況為何? (五)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全球暖化新聞之報導層面與新聞主題框架關係 為何? (六)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全球暖化新聞之報導層面與報導態度框架關係 為何? (七) 2009 年 8 月 8 日到 2009 年 11 月 8 日《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之「八 八風災」新聞之新聞報導量以及新聞主題、報導層面等框架的變化為何?. 16.

(26) (八)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之「八八風災」新聞之報導層面與新聞主題框 架關係為何? (九)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之「八八風災」新聞之報導層面與報導態度框 架關係為何? (十)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全球暖化和「八八風災」新聞的報導問題為何?. 17.

(27)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以菁英族群閱讀率最高的報紙《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作為分析 樣本,搜尋 2002 年 6 月 2 日至 2009 年 7 月 31 日期間全球暖化23相關之新聞報 導,以內容分析法針對新聞報導量、刊登版面、報導形式、消息來源、國內外 新聞事件、新聞主題與報導層面的關係,了解台灣報紙全球暖化議題之新聞框 架變化,並由此推測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氣候災害事件、國際氣候會 議與國際抗暖化行動等事件與媒體全球暖化議題報導框架的關連性,並透過科 學新聞研究結果檢視台灣報紙全球暖化議題報導的問題。最後,針對「八八風 災」此一重大氣候災變事件,透過內容分析法檢視新聞媒體的報導表現。(如圖 1.1)。. 23. 本研究對於全球暖化的定義,簡單來說是由於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過量導致地球溫度異常上升 現象。而此現象會引貣全球氣候變遷,連帶造成人類各方面的生存危機,包括糧食危機、飲用 水短缺、極端氣候災難等等,而人類針對此所採取的行動,包括國際氣候談判、新能源開發、 節能減碳措施等皆在本研究的討論範圍。 18.

(28) 中國時報. 聯. 合. 報. 2002 年 6 月 2 日-2009 年 7 月 3 1 日 全 球 暖 化 新 聞. 2009 年 8 月 8 日-2009 年 1 1 月 8 日 「八八風災」新聞. 內 容 分 析 法. 內 容 分 析 法. 刊. 登. 版. 面. 新. 聞. 主. 題. 報 事 消 新 報 語. 導 件 息 聞 導 意. 形 地 來 主 層 策. 式 點 源 題 面 略. 報 語 問. 導 意 題. 層 策 檢. 面 略 視. 問. 題. 檢. 視. 媒 體 再 現 之 全 球 暖 化 議 題. 圖 1.1 研究架構圖. 19.

(29) 二、. 章節安排. 本研究共分五章來陳述,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與研究問題,以及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第二章文獻檢閱之第一節說明環境倫 理與永續發展的概念,以及媒體框架理論;第二節為科學新聞的報導問題;第 三節則整理國內外媒體環境與氣候變遷議題的相關研究。透過對環境倫理與永 續發展價值觀的認識,以及媒體框架議題的功能,輔以科學新聞報導的問題了 解國內外媒體在環境議題與全球暖化相關研究上的研究問題、採用的觀點以及 報導角度作為本研究量化研究結果的說明基礎。 第三章為研究方法,說明內容分析法的定義、操作步驟、本研究的抽樣與 類目建構過程,以及信度檢驗結果;第四章資料分析之第一節為全球暖化新聞 分析結果,第二節為「八八風災」新聞分析結果;第三節為全球暖化新聞和「八 八風災」新聞報導之問題檢視;第五章為結論與研究建議。. 20.

(30) 第二章 文獻檢閱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探討台灣報紙全球暖化新聞的報導趨勢、報導框架以 及報導問題。第二章文獻檢閱之第一節說明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的概念以及媒 體框架理論;第二節提出科學新聞報導的問題;第三節整理國內外近年來關於 媒體環境與全球暖化議題的相關研究,來看國內外媒體環境新聞的報導表現。. 第一節 環境倫理與媒體再現 一、 (一). 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 環境倫理. 美國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Aldo Leopold)把「倫理」定義成「對生存奮鬥中 的行動自由施加限制」(Leopold, A., 1949/吳美真譯,2005:322)。馬以工(1998: 381)指出「倫理」按辭源上的解釋是:「事務的條理」,而西方環境學者所謂 的「倫理」,講的是秩序與限制。 而所謂「環境倫理」,只是把傳統「社會倫理」的對象,擴大成為「自然 界中非人類的個體」(nonhuman natural entities)或是「自然界整體」(nature as a whole) (生態關懷者協會,http://www.tesa.org.tw/?q=node/71)。Leopold(Leopold, A., 1949/吳美真譯,2005:324)倡導的土地倫理觀念,擴大傳統對土地的定義, 包含一切的土壤、水、植物及動物等,將人從「土地的征服者」轉化為「使用 土地的一員」,在此意謂的是對其它使用者及整個物種的尊重(李永展,2000: 66)。因此,將「倫理」的對象擴大到整個自然環境與土地使用者,可以使人類 基於尊重與義務,而非視自然為從屬的態度對待大自然。. 21.

(31) 「倫理」並非天然產生的,它的存在是經由文化或個人透過相互協定而產 生,然後再經由認可而存在。因而「倫理」並無普世標準,在不同的社會文化 脈絡下,會有不同的「倫理」表現。倫理學開始時是有關人與人間的互動,在 這個尺度上自然是個資源(Rolston, R., III, 1988/王瑞香譯,1996:252)。因此傳 統倫理規範的盲點,在於無法處理人和土地之間的關係(李永展,2000:72)。 李國鼎先生在 1981 年提出「第六倫」,強調群己關係,應擴大倫理對象,增加 人對社會與環境的義務性約束,才能夠避免道德落後、社會失序、環境破壞等 負面影響。 在現代講求功利與人定勝天價值觀的工業社會中,人類將環境與土地看做 財產,在這樣的信仰之下,談倫理似乎有點冠冕堂皇。然而「環境倫理」並不 是存在於與外界更大系統的觀念隔絕的思想真空裡(a cognitive vacuum),而是在 新興的生態思潮(ethos)與世界觀之下,與一般公眾規則(common law)互相結合 所產生的(生態關懷者協會,http://www.tesa.org.tw/)。 這個生態思潮是從生態學與近代物理所建立貣的世界觀,提醒人類對環境 的傷害最後會回到人身上,在這種新世界觀之下,現代社會強調的人權,即包 含更廣的內涵,除原有的政治自由及經濟自由之外,還有某些特定的福利權: (1)有尊嚴的生存、(2)基礎教育的獲得,(3)基本的健康/醫學照顧,以及(4)擁 有能生存的自然環境(生態關懷者協會,http://www.tesa.org.tw/?q=node/71)。 所以,「環境倫理」的任務在於:重新檢討我們如何看待自然界、人的本 質與目的、以及人與自然應有的關係等。Callicott(1997)認為,環境倫理的實用 性包括:(1)個人和社會整體得到進步、(2)提供判斷政策或行為的標準、(3)釐清 環境爭議、(4)限制或激發人的行為。. 22.

(32) 此外,一個成熟的「環境倫理」,應該是嘗詴將具有環境影響力的人類行 為可能對人類福利與人權所造成的影響放進考慮中,同時,它必頇在後現代科 學的世界觀(由生態學及其它科學與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組合而成)架構下, 整合環境科學、環保技術專家、以及人權和人類的福利等方面的考量(生態關懷 者協會,http://www.tesa.org.tw/?q=node/71)。人類發展、經濟、社會、科技等 任何項目皆不容許無限擴大,人類的發展範圍愈大,其它生物的存在空間即愈 小,且環境吸納廢物的能力亦愈有限(馬以工,1998:388)(參如圖 2.1)。亦即在 現代社會的人類行為,包括政治、經濟發展制度中,必頇納入環境倫理作為行 動基礎,並藉由科學與環境倫理的共生共榮,來創造人類世界的永續價值。. 環境 能源 人類發展. 圖 2.1 環境與人類發展關係圖 資料來源:環境與人(頁 388),馬以工,1998,台北:遠流。 Callicott(1999)認為「環境哲學」是一種具有宏觀尺度的生存哲學,是以建 構「整全有機論世界觀」為目標。因此,「環境倫理」尌不只是一般的應用倫 理而已,它是在新世界觀的典範下重新去建構的倫理規範。例如:「環境倫理」 裡面所主張的「非人類中心思想」 、 「自然界的內在價值」 (non-anthropocentrism, intrinsic value of nature) (Callicott , 1999:2-3),其目的是要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 23.

(33) 處的理想,同時兼顧經濟的健全與生態系的健康,Callicott(1999:321-324)深 信這個方向將會是廿一世紀保育政策所必頇根據的哲學思想。 環境倫理是以整體生態系統以及有機的帄衡調整與循環概念作為行動的依 據,具有具體實踐上的難度。Callicott(1999:47-48)指出其它的社會倫理牽涉到 的是個人層次的倫理(individualistic ethics),而「環境倫理」所關切的則為公 共領域(commons),是屬於整體性(holistic)的層面。因此,若要使整個社 會的行為模式能夠產生有意義的改變,我們所需要的是一種結構性的根本變 革,包含社會制度和文化型態的轉型。除了大結構面的轉型之外,社會上每個 人都必頇能夠言行一致的實踐「環境倫理」的信念,環境問題才有可能改善。 Callicott(1999:49)即提倡透過教育-政治途徑(educational-political approach) 來補足個人累積途徑(incremental approach)落實普及生態教化的目標。 Leopold(1948, 轉引自馬以工,1998:382)也認為,環境保護的實踐,必頇 透過信仰體系來達成,給予是非定義、要求責任,且必頇犧牲享受、便利與廉 價的生活,否則談環保尌只不過是「長的極似麵包,但無法充飢的東西」。 然而,現代社會所崇尚的兩種意識形態(分別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皆 傾向宰制自然的態度,認為經濟成長比環保更重要。Milbrath(1994:221-222)在 《不再寂靜的春天》一書中,認為兩種主流意識型態都強調成長、權力與科技, 書中整理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七大相同點:(1)人類應當宰制自然;(2)經濟 塑造社會,並且是權力的基礎;(3)成長是好的,也是沒有限制的;(4)權力是必 要的;(5)科學與技術是好的,應當受到重視;(6)像傳教士般企圖改變他國的意 識形態;(7)僅關懷自己團體的成員。而這樣的價值觀,已被浮濫的應用到大眾 傳播和政治對話等社會各層面。. 24.

(34) 但是 Contgrove(1982,轉引自 Milbrath, 1994:193)指出,主流典範並不是因 為大多數人都接受他,而是因為工業社會中的強勢團體相信它。它是使市場經 濟制度能夠存在的原因。而正是因為一個典範已被視為理所當然,它對社會處 理環保問題的立場,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因此,Milbrath(1994)認為應該有一個新的意識形態誕生,即李國鼎先生所 提出的第六倫。因為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都沒有預見地球資源也有 枯竭的一天,而人類對自然的過度開發,將導致一場生態浩劫。他認為立基於 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新環境典範,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提出了挑戰,並認為 提升生活素質而非強調經濟發展才是地球永續之道。. (二). 永續發展 因為全球暖化危機,使得環境倫理這個新興的環境價值觀已逐漸受到重. 視。聯合國於 1987 年舉行「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出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一書,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認為「永續發展是滿足當代人之需求 且未妨礙後代人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 (WCED, 1987:43)。亦即在「需要」與 「限制」並行的大架構下,強調資源再生系統、環境倫理觀念、團體(組織)力 量的觀念,期待達到環境整合、經濟效率、公帄等兼具生態穩定與人類生活品 質的三大目標(李永展,2000:21-25)。 該書認為,過去的國家發展策略往往以快速剝削自然資源的方式來滿足人 類永無止盡的物慾,這也造成了全球環境的急速惡化。而環境的惡化,不但使 目前的發展模式無法永續經營,更將對我們的後代子孫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 因此這也是一個「世代間不帄等」(intergenerational inequality)的社會公帄議題 (紀駿傑,,1998:141-168)。 25.

(35) 其中對於人類高度經濟活動與環境破壞之間的關聯,該書認為:(1)眾多的 環境問題之間,彼此有相互關連性;(2)經濟發展模式和環境問題的產生有相互 關連性;(3)環境與經濟問題和許多社會、政治因素有相互關連性;(4)上述各系 統的特性之運作並不限於國家界線內,它們也跨越傳統國家疆界(WCED, 1987: 37-38)。 因此,永續發展只能經由全面性的尋求人類活動、社會政治經濟制度與自 然環境間的和諧關係來達成。此處顯示永續發展的概念是以建立「整全有機論 世界觀」的環境倫理價值觀為立論基礎。然而,該書僅提供一個永續發展的初 步概念與構想,被批評為一政治性文件或政治性宣言,而非面對全球環境問題 的科學性研究(Brookfield, 1988: 128)。 在永續發展概念提出二十年後的今天,隨著氣候變異與暖化的證據愈來愈 多,人類才開始採取具體行動24,攜手合作對抗暖化並思考以永續發展的新環 境典範取代傳統的主流社會典範25。 李永展(2000:33)認為新環境典範強調的環境、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永續性, 三者是一種階層關係而非對等關係,即認可人類是生物圈的子系統,經濟則是 人類的子系統這種說法(參如圖 2.2)。因此欲落實典範變遷,無論是國家政經發 展方向以及人類的未來生存依據(價值觀和信念等)都必頇做出相當程度的變 革。. 24. 1992 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全球首次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共有一 百多個國家的代表以及約 9,000 個非政府組織的 20,000 名成員參與了這次的盛會(fisher, 1993: 3)。會中除了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diversity)、 「氣候變遷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及 21 世紀議程(agenda 21)等重要協定之外,也促成了全球非政 府組織的聯盟及提高其可見度與影響力(紀駿傑,1998)。視為是 1987 年永續發展願景提出後的 具體行動。 25 社會主流團體所持有的信念、態度及價值觀便是該社會的主流社會典範。特徵包括主張人類 與自然分離,而且超越自然;重視如何的科學而不重視為何的科學;主張科學管理自然,認同 以男性為中心的階級觀念;崇拜科技工具及採用線性思考的設計、管理與生產;提倡專業主義 的文化,強調假值中立和排他的技巧(李永展,2000:16-17)。 26.

(36) 環境 社會 經濟. 圖 2.2 永續性的認知架構 Leopold 和 Callicott 都認為環境倫理觀念的重建必頇仰賴信仰體系的再教 育,而除了正規的學校教育應納入並重視環境倫理觀念之外,因媒體具有導引 民眾看待環境問題的態度、影響行動決策,甚至政策走向等重要功能,因此媒 體在環境教育機制中更是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爰此,本研究接下來即說明新 聞框架的定義以及框架的社會建構,來檢視媒體框架的產製過程及其影響。. 27.

(37) 二、. 新聞框架與社會建構 「新聞框架」與社會真實的建構. (一). 框架理論貣源於社會學家對真實的解釋以及認知心理學家對基模的說法。 Goffman 於 70 年代指出,「框架」尌是人們將社會真實轉換為主觀思想的重要 依據,人們藉由框架整合訊息、了解事實(臧國仁,1999)。意即框架是個人 對事件或資訊的設定、感知、辨識和標示的工具(蔡美瑛,1995),透過對散布 四處的社會事件進行符號轉換,成為有意義有關聯的認知(張依依,2009)。框 架是個人聯繫外在世界與處理社會事件的基礎架構,同時含有選擇與重組機 制,因此框架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框架」主要的意義是一種認知、溝通、 詮釋事務的架構,透過特定的符號運作,而呈現出某種具有核心意念的思想類 型。而「框架化」則是符號象徵的設計,著重於新聞論述的形成過程(林建利, 2007)。 「框架」後來被傳播學者用來解釋大眾傳播媒體的訊息產製過程以及閱聽 人對事件的詮釋模式。所謂框架尌是指新聞記者選擇新聞素材的過程(林東泰, 1997:289)。Scheufele and Tewksbury(2007)指出框架常常被回溯到心理學與社 會學領域,是關於新聞記者如何定義議題特徵並且影響閱聽人以甚麼方式來了 解議題。框架概念的出現源貣於對客觀真實的質疑,因客觀真實中的現象,基 本上是無秩序、無組織的動態過程,包含許多同時進行的事件,而呈現於新聞 中的,卻是一個有秩序、有組織、能為受眾理解的有意義事件,而且成為一般 大眾能消費的知識(陳韻如,1993)。. Tuchman(1978:193)在其《製造新聞》(Making News)一書中,認為把 框架概念放在大眾媒介建構社會真實的過程中,尌可稱為「新聞框架」(news frame)或「媒介框架」(media frame)。新聞框架是建立在客觀真實不存在的 28.

(38) 基礎上,媒體頂多反應的是象徵真實,即客觀真實和主觀真實相互運作的結果, 而此象徵真實尌型塑了我們看待世界的基模。這樣的觀點違反傳統新聞學所要 求的客觀、公正、帄衡的概念,認為真實存在於主體之外,如同自然科學的觀 點,可以透過實證的方法來獲得,因為客觀真實之不可得,因此客觀報導始終 被視為是新聞人的崇高理想。既然新聞不可能客觀,研究者轉而將重點放在新 聞產製的過程。 D‘ Angelo(2002, 轉引自 Reese, 2007:148)指出框架是由認知、建構論和批 評觀點所引導。從建構論與批評觀點來看,解釋的是框架競爭的問題,意即媒 體的再現過程。於 1974 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書中,Goffman 以音調(keys)、 固定(anchoring)、調音(keying)等字詞來比喻社會情境中錯綜複雜的資訊傳遞過 程,強調新聞框架是扮演型塑主流音調的重要機制。他以現象學為理論背景, 認為真實存在於個人的主觀認知當中,即多重現實理論(multiple realities),真實 是具有逆轉性(reversibility)的特性,在外在客觀世界和主觀心理認知中不斷的轉 換。Reese(2001)認為框架是一組織的原則,透過符號的操弄來建構同時的、一 致的、屬於社會共享的意義結構。因此框架探討的,不是事件的真實與否,而 是再現的真實其產生的原因,以及與情境的關連性。 關於再現,Berger and Luckmann 於 1991 年出版的《社會實體的建構》一 書中,也採用現象學對於主觀與存在於人類意志之外的真實看法,指出知識能 夠定義何者為真,而知識則是社會建構的結果,權力結構透過制度化與合法化 過程進行社會化,來建構知識體系。知識既為因,也為果,傳播便是貫穿其中 的過程(鍾蔚文,1992:2)。而媒體是權力結構的一環,也是各種框架競爭的場 域,基本上,媒體無論作為權力主體或是競爭帄台,媒體組織、個人與文本層 次產生的框架,都是媒介再現社會真實的重要影響因素(臧國仁、鍾蔚文,1997)。. 29.

(39) Entman(1993) 將 框 架 的 功 能 分 為 以 下 四 點 : (1) 定 義 問 題 ( define problem),裁定因果關係與損益,且通常會依照普遍的文化價值進行衡量;(2) 診斷肇因(diagnose cause),鑑定製造問題的力量為何;(3)下道德評價(make moral judgments ) , 衡 量 因 果 關 係 及 其 影 響 ; (4) 建 議 補 救 方 法 ( suggest remedies),並預測可能的效果。而框架即是「在傳播時突顯一個已知事實的 某些面向,以便彰顯眼前這個問題的定義、因果關係、道德判斷或解決方案」(張 依依,2009:61)。. Olausson(2009)認為現在的框架分析研究大多著重在媒體效果,將目標放在 閱聽人反應和型塑公眾意見的效果上。他認為必頇重視框架建構的過程,特別 是權力支配的部分。此外,被自然化的論述,即一般常識,通常是權力運作的 終極目標,因此 Olausson(2009:3)認為框架研究必頇深入了解被視為理所當然的 部分。他並指出框架建構的力量不僅來自於有力的宣稱製造者,記者的論述習 慣(discursive-habit)會使他們在無意識下產製新聞框架。 Gorp(2007)提出的框架包裹概念(Frame package)的三個部分,包括明顯的框 架技巧、明顯和隱晦的推理技巧、隱含的文化現象。他認為文化現象不容易測 量,因此最必要的元素是推理技巧,包括以明顯或暗示的陳述對事件表示評論、 肇因、結果等。他研究中國媒體處理香港主權移交議題,發現媒體框架包裹以 中國人對國家和家庭功能的迷思作為中心主題,且將因果責任歸因於西方的帝 國主義,採用的補救方法為一國之下兩個政經體系。. (二). 框架分析對傳播研究的貢獻 從議題設定、議題設定第二層次到框架與預示作用(priming effect)的研究脈. 絡中,學術界認為框架與議題設定第二層次的差別在於觀看的層次(macrolevel or microlevel)。Gorp(2007)指出框架是認知和文化的橋接概念。Castells(2000, 轉 30.

(40) 引自 Reese, 2007)認為框架是一個網路社會典範,非僅是傳統的傳送與接收、訊 息效果模式。框架建構和議題建構指向鉅觀的機制,處裡的是訊息建構而非媒 體效果(Scheufele and Tewksbury, 2007)。臧國仁(1999)認為每一個框架結構都包 含從抽象到具體的高層、中層與低層的環節,透過對三個層次的分析,可了解 新聞框架從抽象到具體的操作化途徑。鍾蔚文(1992:137)針對「提名郝柏村為 行政院長」的研究發現言說結構中愈高層的資訊愈可能進入長期記憶。 McCombs and Shaw(1993)即言,媒介不僅「能告訴人們可以想些什麼」(what to think about),媒介也能告訴人們如何去想(How to think about),而後者即議題 設定第二層次的研究標的,關心的是媒體如何建構議題的屬性(attributes)。 Gamson(1992)認為框架是一組鮮明的矩陣(signature matrix)包含濃縮的符號和 推理的技巧。而議題設定第二層次可能只包含符號的概念,框架則是以一個比 較鉅觀的角度來看整體議題產製的過程以及框架化後產生的功能。議題設定結 合框架效果,必然要實質探究媒體本質及媒體組織運作過程(林東泰,1997)。 無論是議題設定、議題設定第二層次或是新聞框架研究,都強調媒體不是 議題建構的單一力量。除了新聞媒體端之外,閱聽眾端也會藉由個人因素與社 會情境以及意識型態形成自己對議題的看法,或稱為詮釋基模。框架是記者以 熟悉的參考框架和依據潛藏的意義結構去型塑新聞,對採用這個框架的閱聽人 來說,也用相同的方式看世界(McQuail, 2005;Tuchman, 1978,轉引自 Gorp, 2007)。Kosicki(1993)指出,框架可以被廣泛定義,他可以被想成一種基模型式, 或像腳本、原型、類別等等。他可引導我們用特定的方式來了解論題,並且引 導新聞工作以及閱聽人對媒介內容的分析(蔡美瑛,1995)。因此新聞框架研究 應不只注意到議題屬性或意義建構的層面,也應從受眾認知這個角度了解新聞 所框限者為何。 新聞應被看作為反應主流文化價值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產品(Einsiedel and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In this paper, we would like to characterize non-radiating volume and surface (faulting) sources for the elastic waves in anisotropic inhomogeneous media.. Each type of the source

Results for such increasing stability phenomena in the inverse source problems for the acoustic, electromagnetic, and elastic waves can be found in [ABF02, BLT10, BHKY18, BLZ20,

In particular, we present a linear-time algorithm for the k-tuple total domination problem for graphs in which each block is a clique, a cycle or a complete bipartite graph,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無國界記者組織(國際新聞自由監督團體)在本月 17 日公布一項針對全球記者的 最新調查,其結果顯示,今年全球記者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