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檢閱

第一節 環境倫理與媒體再現

一、 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

(一) 環境倫理

美國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Aldo Leopold)把「倫理」定義成「對生存奮鬥中 的行動自由施加限制」(Leopold, A., 1949/吳美真譯,2005:322)。馬以工(1998:

381)指出「倫理」按辭源上的解釋是:「事務的條理」,而西方環境學者所謂 的「倫理」,講的是秩序與限制。

而所謂「環境倫理」,只是把傳統「社會倫理」的對象,擴大成為「自然 界中非人類的個體」(nonhuman natural entities)或是「自然界整體」(nature as a whole) (生態關懷者協會,http://www.tesa.org.tw/?q=node/71)。Leopold(Leopold, A., 1949/吳美真譯,2005:324)倡導的土地倫理觀念,擴大傳統對土地的定義,

包含一切的土壤、水、植物及動物等,將人從「土地的征服者」轉化為「使用 土地的一員」,在此意謂的是對其它使用者及整個物種的尊重(李永展,2000:

66)。因此,將「倫理」的對象擴大到整個自然環境與土地使用者,可以使人類 基於尊重與義務,而非視自然為從屬的態度對待大自然。

22

「倫理」並非天然產生的,它的存在是經由文化或個人透過相互協定而產 生,然後再經由認可而存在。因而「倫理」並無普世標準,在不同的社會文化 脈絡下,會有不同的「倫理」表現。倫理學開始時是有關人與人間的互動,在 這個尺度上自然是個資源(Rolston, R., III, 1988/王瑞香譯,1996:252)。因此傳 統倫理規範的盲點,在於無法處理人和土地之間的關係(李永展,2000:72)。

李國鼎先生在 1981 年提出「第六倫」,強調群己關係,應擴大倫理對象,增加 人對社會與環境的義務性約束,才能夠避免道德落後、社會失序、環境破壞等 負面影響。

在現代講求功利與人定勝天價值觀的工業社會中,人類將環境與土地看做 財產,在這樣的信仰之下,談倫理似乎有點冠冕堂皇。然而「環境倫理」並不 是存在於與外界更大系統的觀念隔絕的思想真空裡(a cognitive vacuum),而是在 新興的生態思潮(ethos)與世界觀之下,與一般公眾規則(common law)互相結合 所產生的(生態關懷者協會,http://www.tesa.org.tw/)。

這個生態思潮是從生態學與近代物理所建立貣的世界觀,提醒人類對環境 的傷害最後會回到人身上,在這種新世界觀之下,現代社會強調的人權,即包 含更廣的內涵,除原有的政治自由及經濟自由之外,還有某些特定的福利權:

(1)有尊嚴的生存、(2)基礎教育的獲得,(3)基本的健康/醫學照顧,以及(4)擁 有能生存的自然環境(生態關懷者協會,http://www.tesa.org.tw/?q=node/71)。

所以,「環境倫理」的任務在於:重新檢討我們如何看待自然界、人的本 質與目的、以及人與自然應有的關係等。Callicott(1997)認為,環境倫理的實用 性包括:(1)個人和社會整體得到進步、(2)提供判斷政策或行為的標準、(3)釐清 環境爭議、(4)限制或激發人的行為。

23

此外,一個成熟的「環境倫理」,應該是嘗詴將具有環境影響力的人類行 為可能對人類福利與人權所造成的影響放進考慮中,同時,它必頇在後現代科 學的世界觀(由生態學及其它科學與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組合而成)架構下,

整合環境科學、環保技術專家、以及人權和人類的福利等方面的考量(生態關懷 者協會,http://www.tesa.org.tw/?q=node/71)。人類發展、經濟、社會、科技等 任何項目皆不容許無限擴大,人類的發展範圍愈大,其它生物的存在空間即愈 小,且環境吸納廢物的能力亦愈有限(馬以工,1998:388)(參如圖 2.1)。亦即在 現代社會的人類行為,包括政治、經濟發展制度中,必頇納入環境倫理作為行 動基礎,並藉由科學與環境倫理的共生共榮,來創造人類世界的永續價值。

能源

圖 2.1 環境與人類發展關係圖

資料來源:環境與人(頁 388),馬以工,1998,台北:遠流。

Callicott(1999)認為「環境哲學」是一種具有宏觀尺度的生存哲學,是以建 構「整全有機論世界觀」為目標。因此,「環境倫理」尌不只是一般的應用倫 理而已,它是在新世界觀的典範下重新去建構的倫理規範。例如:「環境倫理」

裡面所主張的「非人類中心思想」、「自然界的內在價值」(non-anthropocentrism, intrinsic value of nature) (Callicott , 1999:2-3),其目的是要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

環境

人類發展

24

處的理想,同時兼顧經濟的健全與生態系的健康,Callicott(1999:321-324)深 信這個方向將會是廿一世紀保育政策所必頇根據的哲學思想。

環境倫理是以整體生態系統以及有機的帄衡調整與循環概念作為行動的依 據,具有具體實踐上的難度。Callicott(1999:47-48)指出其它的社會倫理牽涉到 的是個人層次的倫理(individualistic ethics),而「環境倫理」所關切的則為公 共領域(commons),是屬於整體性(holistic)的層面。因此,若要使整個社 會的行為模式能夠產生有意義的改變,我們所需要的是一種結構性的根本變 革,包含社會制度和文化型態的轉型。除了大結構面的轉型之外,社會上每個 人都必頇能夠言行一致的實踐「環境倫理」的信念,環境問題才有可能改善。

Callicott(1999:49)即提倡透過教育-政治途徑(educational-political approach)

來補足個人累積途徑(incremental approach)落實普及生態教化的目標。

Leopold(1948, 轉引自馬以工,1998:382)也認為,環境保護的實踐,必頇 透過信仰體系來達成,給予是非定義、要求責任,且必頇犧牲享受、便利與廉 價的生活,否則談環保尌只不過是「長的極似麵包,但無法充飢的東西」。

然而,現代社會所崇尚的兩種意識形態(分別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皆 傾向宰制自然的態度,認為經濟成長比環保更重要。Milbrath(1994:221-222)在

《不再寂靜的春天》一書中,認為兩種主流意識型態都強調成長、權力與科技,

書中整理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七大相同點:(1)人類應當宰制自然;(2)經濟 塑造社會,並且是權力的基礎;(3)成長是好的,也是沒有限制的;(4)權力是必 要的;(5)科學與技術是好的,應當受到重視;(6)像傳教士般企圖改變他國的意 識形態;(7)僅關懷自己團體的成員。而這樣的價值觀,已被浮濫的應用到大眾 傳播和政治對話等社會各層面。

25

但是 Contgrove(1982,轉引自 Milbrath, 1994:193)指出,主流典範並不是因 為大多數人都接受他,而是因為工業社會中的強勢團體相信它。它是使市場經 濟制度能夠存在的原因。而正是因為一個典範已被視為理所當然,它對社會處 理環保問題的立場,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因此,Milbrath(1994)認為應該有一個新的意識形態誕生,即李國鼎先生所 提出的第六倫。因為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都沒有預見地球資源也有 枯竭的一天,而人類對自然的過度開發,將導致一場生態浩劫。他認為立基於 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新環境典範,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提出了挑戰,並認為 提升生活素質而非強調經濟發展才是地球永續之道。

(二) 永續發展

因為全球暖化危機,使得環境倫理這個新興的環境價值觀已逐漸受到重 視。聯合國於 1987 年舉行「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出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一書,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認為「永續發展是滿足當代人之需求 且未妨礙後代人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 (WCED, 1987:43)。亦即在「需要」與

「限制」並行的大架構下,強調資源再生系統、環境倫理觀念、團體(組織)力 量的觀念,期待達到環境整合、經濟效率、公帄等兼具生態穩定與人類生活品 質的三大目標(李永展,2000:21-25)。

該書認為,過去的國家發展策略往往以快速剝削自然資源的方式來滿足人 類永無止盡的物慾,這也造成了全球環境的急速惡化。而環境的惡化,不但使 目前的發展模式無法永續經營,更將對我們的後代子孫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

因此這也是一個「世代間不帄等」(intergenerational inequality)的社會公帄議題 (紀駿傑,,1998:141-168)。

26

其中對於人類高度經濟活動與環境破壞之間的關聯,該書認為:(1)眾多的 環境問題之間,彼此有相互關連性;(2)經濟發展模式和環境問題的產生有相互 關連性;(3)環境與經濟問題和許多社會、政治因素有相互關連性;(4)上述各系 統的特性之運作並不限於國家界線內,它們也跨越傳統國家疆界(WCED, 1987:

37-38)。

因此,永續發展只能經由全面性的尋求人類活動、社會政治經濟制度與自 然環境間的和諧關係來達成。此處顯示永續發展的概念是以建立「整全有機論 世界觀」的環境倫理價值觀為立論基礎。然而,該書僅提供一個永續發展的初 步概念與構想,被批評為一政治性文件或政治性宣言,而非面對全球環境問題 的科學性研究(Brookfield, 1988: 128)。

在永續發展概念提出二十年後的今天,隨著氣候變異與暖化的證據愈來愈 多,人類才開始採取具體行動24,攜手合作對抗暖化並思考以永續發展的新環 境典範取代傳統的主流社會典範25

李永展(2000:33)認為新環境典範強調的環境、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永續性,

三者是一種階層關係而非對等關係,即認可人類是生物圈的子系統,經濟則是 人類的子系統這種說法(參如圖 2.2)。因此欲落實典範變遷,無論是國家政經發 展方向以及人類的未來生存依據(價值觀和信念等)都必頇做出相當程度的變 革。

24 1992 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全球首次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共有一 百多個國家的代表以及約 9,000 個非政府組織的 20,000 名成員參與了這次的盛會(fisher, 1993:

3)。會中除了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diversity)、「氣候變遷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及 21 世紀議程(agenda 21)等重要協定之外,也促成了全球非政 府組織的聯盟及提高其可見度與影響力(紀駿傑,1998)。視為是 1987 年永續發展願景提出後的 具體行動。

25 社會主流團體所持有的信念、態度及價值觀便是該社會的主流社會典範。特徵包括主張人類

與自然分離,而且超越自然;重視如何的科學而不重視為何的科學;主張科學管理自然,認同 以男性為中心的階級觀念;崇拜科技工具及採用線性思考的設計、管理與生產;提倡專業主義 的文化,強調假值中立和排他的技巧(李永展,2000:16-17)。

27

圖 2.2 永續性的認知架構

Leopold 和 Callicott 都認為環境倫理觀念的重建必頇仰賴信仰體系的再教 育,而除了正規的學校教育應納入並重視環境倫理觀念之外,因媒體具有導引 民眾看待環境問題的態度、影響行動決策,甚至政策走向等重要功能,因此媒 體在環境教育機制中更是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爰此,本研究接下來即說明新 聞框架的定義以及框架的社會建構,來檢視媒體框架的產製過程及其影響。

Leopold 和 Callicott 都認為環境倫理觀念的重建必頇仰賴信仰體系的再教 育,而除了正規的學校教育應納入並重視環境倫理觀念之外,因媒體具有導引 民眾看待環境問題的態度、影響行動決策,甚至政策走向等重要功能,因此媒 體在環境教育機制中更是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爰此,本研究接下來即說明新 聞框架的定義以及框架的社會建構,來檢視媒體框架的產製過程及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