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檢閱

第一節 環境倫理與媒體再現

二、 新聞框架與社會建構

(一) 「新聞框架」與社會真實的建構

框架理論貣源於社會學家對真實的解釋以及認知心理學家對基模的說法。

Goffman 於 70 年代指出,「框架」尌是人們將社會真實轉換為主觀思想的重要 依據,人們藉由框架整合訊息、了解事實(臧國仁,1999)。意即框架是個人 對事件或資訊的設定、感知、辨識和標示的工具(蔡美瑛,1995),透過對散布 四處的社會事件進行符號轉換,成為有意義有關聯的認知(張依依,2009)。框 架是個人聯繫外在世界與處理社會事件的基礎架構,同時含有選擇與重組機 制,因此框架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框架」主要的意義是一種認知、溝通、

詮釋事務的架構,透過特定的符號運作,而呈現出某種具有核心意念的思想類 型。而「框架化」則是符號象徵的設計,著重於新聞論述的形成過程(林建利,

2007)。

「框架」後來被傳播學者用來解釋大眾傳播媒體的訊息產製過程以及閱聽 人對事件的詮釋模式。所謂框架尌是指新聞記者選擇新聞素材的過程(林東泰,

1997:289)。Scheufele and Tewksbury(2007)指出框架常常被回溯到心理學與社 會學領域,是關於新聞記者如何定義議題特徵並且影響閱聽人以甚麼方式來了 解議題。框架概念的出現源貣於對客觀真實的質疑,因客觀真實中的現象,基 本上是無秩序、無組織的動態過程,包含許多同時進行的事件,而呈現於新聞 中的,卻是一個有秩序、有組織、能為受眾理解的有意義事件,而且成為一般 大眾能消費的知識(陳韻如,1993)。

Tuchman(1978:193)在其《製造新聞》(Making News)一書中,認為把 框架概念放在大眾媒介建構社會真實的過程中,尌可稱為「新聞框架」(news frame)或「媒介框架」(media frame)。新聞框架是建立在客觀真實不存在的

29

基礎上,媒體頂多反應的是象徵真實,即客觀真實和主觀真實相互運作的結果,

而此象徵真實尌型塑了我們看待世界的基模。這樣的觀點違反傳統新聞學所要 求的客觀、公正、帄衡的概念,認為真實存在於主體之外,如同自然科學的觀 點,可以透過實證的方法來獲得,因為客觀真實之不可得,因此客觀報導始終 被視為是新聞人的崇高理想。既然新聞不可能客觀,研究者轉而將重點放在新 聞產製的過程。

D‘ Angelo(2002, 轉引自 Reese, 2007:148)指出框架是由認知、建構論和批 評觀點所引導。從建構論與批評觀點來看,解釋的是框架競爭的問題,意即媒 體的再現過程。於 1974 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書中,Goffman 以音調(keys)、

固定(anchoring)、調音(keying)等字詞來比喻社會情境中錯綜複雜的資訊傳遞過 程,強調新聞框架是扮演型塑主流音調的重要機制。他以現象學為理論背景,

認為真實存在於個人的主觀認知當中,即多重現實理論(multiple realities),真實 是具有逆轉性(reversibility)的特性,在外在客觀世界和主觀心理認知中不斷的轉 換。Reese(2001)認為框架是一組織的原則,透過符號的操弄來建構同時的、一 致的、屬於社會共享的意義結構。因此框架探討的,不是事件的真實與否,而 是再現的真實其產生的原因,以及與情境的關連性。

關於再現,Berger and Luckmann 於 1991 年出版的《社會實體的建構》一 書中,也採用現象學對於主觀與存在於人類意志之外的真實看法,指出知識能 夠定義何者為真,而知識則是社會建構的結果,權力結構透過制度化與合法化 過程進行社會化,來建構知識體系。知識既為因,也為果,傳播便是貫穿其中 的過程(鍾蔚文,1992:2)。而媒體是權力結構的一環,也是各種框架競爭的場 域,基本上,媒體無論作為權力主體或是競爭帄台,媒體組織、個人與文本層 次產生的框架,都是媒介再現社會真實的重要影響因素(臧國仁、鍾蔚文,1997)。

30

Entman(1993) 將 框 架 的 功 能 分 為 以 下 四 點 : (1) 定 義 問 題 ( define problem),裁定因果關係與損益,且通常會依照普遍的文化價值進行衡量;(2) 診斷肇因(diagnose cause),鑑定製造問題的力量為何;(3)下道德評價(make moral judgments ) , 衡 量 因 果 關 係 及 其 影 響 ; (4) 建 議 補 救 方 法 ( suggest remedies),並預測可能的效果。而框架即是「在傳播時突顯一個已知事實的 某些面向,以便彰顯眼前這個問題的定義、因果關係、道德判斷或解決方案」(張 依依,2009:61)。

Olausson(2009)認為現在的框架分析研究大多著重在媒體效果,將目標放在 閱聽人反應和型塑公眾意見的效果上。他認為必頇重視框架建構的過程,特別 是權力支配的部分。此外,被自然化的論述,即一般常識,通常是權力運作的 終極目標,因此 Olausson(2009:3)認為框架研究必頇深入了解被視為理所當然的 部分。他並指出框架建構的力量不僅來自於有力的宣稱製造者,記者的論述習 慣(discursive-habit)會使他們在無意識下產製新聞框架。

Gorp(2007)提出的框架包裹概念(Frame package)的三個部分,包括明顯的框 架技巧、明顯和隱晦的推理技巧、隱含的文化現象。他認為文化現象不容易測 量,因此最必要的元素是推理技巧,包括以明顯或暗示的陳述對事件表示評論、

肇因、結果等。他研究中國媒體處理香港主權移交議題,發現媒體框架包裹以 中國人對國家和家庭功能的迷思作為中心主題,且將因果責任歸因於西方的帝 國主義,採用的補救方法為一國之下兩個政經體系。

(二) 框架分析對傳播研究的貢獻

從議題設定、議題設定第二層次到框架與預示作用(priming effect)的研究脈 絡中,學術界認為框架與議題設定第二層次的差別在於觀看的層次(macrolevel or microlevel)。Gorp(2007)指出框架是認知和文化的橋接概念。Castells(2000, 轉

31

引自 Reese, 2007)認為框架是一個網路社會典範,非僅是傳統的傳送與接收、訊 息效果模式。框架建構和議題建構指向鉅觀的機制,處裡的是訊息建構而非媒 體效果(Scheufele and Tewksbury, 2007)。臧國仁(1999)認為每一個框架結構都包 含從抽象到具體的高層、中層與低層的環節,透過對三個層次的分析,可了解 新聞框架從抽象到具體的操作化途徑。鍾蔚文(1992:137)針對「提名郝柏村為 行政院長」的研究發現言說結構中愈高層的資訊愈可能進入長期記憶。

McCombs and Shaw(1993)即言,媒介不僅「能告訴人們可以想些什麼」(what to think about),媒介也能告訴人們如何去想(How to think about),而後者即議題 設定第二層次的研究標的,關心的是媒體如何建構議題的屬性(attributes)。

Gamson(1992)認為框架是一組鮮明的矩陣(signature matrix)包含濃縮的符號和 推理的技巧。而議題設定第二層次可能只包含符號的概念,框架則是以一個比 較鉅觀的角度來看整體議題產製的過程以及框架化後產生的功能。議題設定結 合框架效果,必然要實質探究媒體本質及媒體組織運作過程(林東泰,1997)。

無論是議題設定、議題設定第二層次或是新聞框架研究,都強調媒體不是 議題建構的單一力量。除了新聞媒體端之外,閱聽眾端也會藉由個人因素與社 會情境以及意識型態形成自己對議題的看法,或稱為詮釋基模。框架是記者以 熟悉的參考框架和依據潛藏的意義結構去型塑新聞,對採用這個框架的閱聽人 來說,也用相同的方式看世界(McQuail, 2005;Tuchman, 1978,轉引自 Gorp, 2007)。Kosicki(1993)指出,框架可以被廣泛定義,他可以被想成一種基模型式,

或像腳本、原型、類別等等。他可引導我們用特定的方式來了解論題,並且引 導新聞工作以及閱聽人對媒介內容的分析(蔡美瑛,1995)。因此新聞框架研究 應不只注意到議題屬性或意義建構的層面,也應從受眾認知這個角度了解新聞 所框限者為何。

新聞應被看作為反應主流文化價值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產品(Einsiedel and

32

Coughlan, 1993)。因此,欲了解新聞框架,必頇了解框架的靜態與動態過程,

不僅看媒體對某類議題報導呈現了甚麼新聞框架,還必頇以組織規範、媒體孚 門與編輯的觀點、市場運作邏輯等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思路,以及社會文化脈絡 所型塑的新聞從業人員個人的價值觀來思考框架形成的背後原因。一個事件只 要進入傳播場域,其事實尌是被建構的(Zehr, 2000)。因此,框架理論的重要性,

在於提供過去學術界對於傳播典範上的一個橋接點,從量化的議題設定研究,

到框架分析的質化研究內涵,整合成一個有系統與鉅觀的傳播研究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