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學生通訊解題第102-103 期題目參考解答及評註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學生通訊解題第102-103 期題目參考解答及評註"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學生通訊解題第

102-103 期題目參考解答及評註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數學科

設 有

n

個 實 數 x x x1, , ,...,2 3 xn, 其 中 每 一 個 i x , 不 是 1 就 是 1 , 且 1 1 2 2 3 1 ... n n 0 n x x x x x x x x       。 試 證 :n 是 4 的 倍 數 。 參 考 解 答 : 令 1 (1 1) i i i x y i n x     , 1 n n x y x  , 因 為xi不 是1就 是1, 所 以 yi不 是1就 是1。 設 y y1, ,...,2 ynn 個 數 中 有 a 個 1, b 個 1  , 則a b n  。 又 y1y2 ... yn         , a ( 1) b ( 1) a b 因 為a b  ,即 a b0  ,所以n2b。 又 由 於 1 2 1 2 2 3 1 ... ... n 1 n x x x y y y x x x     , 即( 1) ( 1) a  b  ,所以 ( 1)1 b  。 1b 為偶 數,設b2m,則n4m,故n 是 4 的 倍 數。 【 解 題 評 析 】 1. 有 些同 學 直 接討 論n ,或 4 的倍數使4 得 原 式 成 立,論 述 的 方 式 不 足 以 解 決 本 題 。 2. 有 些同 學 未 將( 1 )代表何式作說明,即 展 開 論 述,以 致 表 達 不 清,文 字 表 達 的 能 力 需 要 再 加 強 練 習 。 設 a,b,c 為 正 整 數 , 且 滿 足 13 2 2 2b c abbcca a , 求abc的 最 小 值 。 簡 答 :8 參 考 解 答 : 由

a ,

,

b

c

的 輪 換 對 稱 性,不 妨 設abc。 令abm,bcn, 則acmn, 且 ] ) ( ) ( ) [( 2 1 2 2 2 2 2 2 c a c b b a ca bc ab c b a            13 ] ) ( [ 2 1 2 2 2 m n m n , 即m2mnn2 13。 對 於 m 的 方 程 式 有 判 別 式 0 3 52 ) 13 ( 4 2 2 2 n n n D

n

為 非 負 整 數 0 4 3 52 2 n n 得 , 又

m

為 非 負 整 數,故 判 別 式D必 須 為 完 全 問 題 編 號 10201 問 題 編 號 10202

(2)

平 方 數 , 且 2 D n m  , 檢 驗 如 下 : (1) 當n0時 ,D52(不 合)。 (2) 當 n1 時 , D4972 , 此 時 , 3 2 7 1     m 。 8 5 3 1 4 3 13                    c c b a b c c b a c ba b (因為

c

1

)。 (3) 當n2時 ,D40(不 合)。 (4) 當 n3 時 , D2552 , 此 時 , 1 2 5 3   m 。 10 7 3 3 4 1 3 1                      c c b a c b b c a c b b a (因為

c

1

)。 (5) 當n4時 ,D422, 此 時 , 1 2 2 4      m (不 合)。 所 以 , 當a5,b2,c1時 ,abc取 得 最 小 值8。 【 解 題 評 析 】 1. 本 題詳 解 解 題重 點 是 由a ,,b c的 輪 換 對 稱 性 出 發(設abc), 再配 合 方 程 式 的 改 寫,及 判 別 式 的 討 論,最 後 由a ,,b c 皆 為 正 整 數 的 條 件 , 即 可 討 論 出 c b a  的 最 小 值 。 2. 大 部分 作 答 同學 是 由a ,,bc的 輪 換 對 稱 性 出 發(設abc), 並化 簡 成 26 ) ( ) ( ) (ab 2 bc2 ac2  後 , 討 論 滿 足 方 程 式 時 ,(ab)2,(bc)2,(ac)2 的 兩 類 可 能 為1,9,16或0,1,25的 排 列,再 經 計 算 後 可 得0,1,25必 不 滿 足 方 程 式 , 但1,9,16有 解 , 且 8 1 , 2 , 5        b c a b c a , 而 10 1 , 4 , 5        b c a b c a , 因 此 最 小 值 為8。 3. 另 有 一 部 分 同 學 是 由a ,,b c的 輪 換 對 稱 性 出 發(設abc),直 接由a ,,bc皆 為 正 整 數 的 條 件 , 窮 舉 討 論 8 , , 5 , 4 , 3    b c a ,分 析 各 種 情 形 下 代 回 原 式 是 否 成 立 , 最 後 得 到 7 , , 5 , 4 , 3   b c a 皆 不 合 , 但 是 8 1 , 2 , 5        b c a b c a 滿 足 原 式 , 進 而 可 得8為 最 小 值 。 4. 未 得 滿 分 的 同 學 幾 乎 都 有 掌 握 本 題 的 重 點,只 是 有 的 是 討 論 過 程 有 疏 漏 或 是 沒 說 明 窮 舉 討 論 abc3,4,5,,7都 不 合 後 , 為 何 abc8可 以 是 最 小 值 ? 才 因 此 被 扣 分 。 如 圖,在 △ABC中,點 DBC上,已 知 ADBAC 的平分線, 試 證 明 : AD2  ABACDBDCD C B A 問 題 編 號 10203

(3)

2 1 y c b x   E A B D C 參 考 解 答 : 如 下 圖,在AD 上 取一 點 E 使1 = 2,連BE, 令        c AC b AD x DE y BD CD AB , , , , , , 則ADC ~ABE  c x= y x b x2 = bc  xy………(1) ADC ~BDE 

x

=

y

 xy =  代 入(1)式  x2 = bc  。 【 解 題 重 點 】 本 題 是 屬 於 較 容 易 的 幾 何 證 明 題 , 有 幾 個 思 考 方 向 ; 1. 作ABC 之外接圓,利用圓冪定理處理 之 。 2. 過 D 點 作

AB

之 平 行 線,利 用 相 似 三 角 形 解 之 。 3. 作

BC

之 垂 線 段

AH

,利 用 畢 氏 定 理 暴 力 解 之 。 4. 利 用餘 弦 定 理(不 鼓 勵 此 方法)。 如 圖 , 在 △ ABC 中 , BD CE 分 別 為, , ABC ACB   的 角 平 分 線 , 且 BD CE , 試 證 明 :ABC ACB。 參 考 解 答 : 如 圖 , 令 , , , , , BC a AC b AB c CD d BE e     已 知BD CE , 則 2 2 ( ) ( ) BDac d b d  ab e c e  CE , 2 2 ac bd d  ab ce e  ---(a) 又 BD CE 分 別 為, ABC,ACB 的 角 平 分 線,則 a e bc e 且 a d cb d ,則ac ae be  且ab ad cdac ae be  且ab ad cd  ---(b) 將(b)代入(a)之 中, 得ae be bd d 2 ad cd ce e   2 問 題 編 號 10204

(4)

2 2 0 ( ) ( ) ( )( ) 0 ( )( ) ( )( ) 0 ( )( ) 0 ae be ce ad bd cd d e a b c e a b c d d e d e a b c e d d e d e a b c d e e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則a b c d e    0或e d 0 但b d 且c e ,故a b c d e    0,因 此 0 e d  , 即de---(c) 將 (c) 代 回 (b) 之 中 ac ad bd  且 ab ad cd  , 相 除 得 ac ad bd ab ad cd    , 則 c a b b a c    則 acc2 abb2,(abc)(bc)0 , 但 0   b c a ,故b c ,所 以ABC ACB。 【 解 題 評 析 】 這 一 道 數 學 題 是 在 西 元 1840 年 時,由 雷 姆 斯 (C.Lehmus)向 斯 坦 納 (J.Steiner)提 出 的 問 題 , 後 世 稱 為Steiner-Lehmus 定 理 。 多 數 同 學 以 巧 添 輔 助 線 的 幾 何 作 法 答 對 , 只 要 在 搜 尋 網 頁 中 輸 入 關 鍵 字 「 角 平 分 線 等 長 」 就 可 找 到 許 多 相 關 證 明 ; 在 此 提 供 另 一 種 代 數 作 法 , 我 們 利 用 本 期 通 訊 解 題 中 的 10203 題 , 關 於 角 平 分 線 長 度 的 公 式 來 證 明 此 題 。 利 用 幾 何 作 法 向 外 作 輔 助 線 造 出 平 行 四 邊 形 的 有 王 子 瑜 、 陳 宗 葳 、 徐 嘉 宏 、 江 陸、陳 柏 宇、葉 峻 豪、游 承 洋、鍾 尚 軒 、 李 承 翰 同 學 ; 利 用 幾 何 作 法 向 內 作 輔 助 線 造 出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有 余 竑 勳 、 吳 晟 維 、 曾 則 皓 、 謝 耀 慶 、 游 垚 騰 、 蔡 子 暘 、 蔡 宜 庭 同 學 ; 利 用 向 內 造 輔 助 線 利 用 類 似 解 答 所 附 代 數 作 法 計 算 的 有 顏 君 瑋 、 蔡 沛 愷 、 高 暐 竣 、 鄭 容 濤 同 學 。 以 上 同 學 都 可 獲 得 滿 分 7 分 。 另 外 有 少 數 同 學 犯 了 使 用 結 論 來 作 推 導 依 據 的 錯 誤 , 一 開 始 就 認 定 兩 底 角 相 等 , 或 者 腰 上 兩 點 連 線 平 行 底 邊 , 只 獲 得 1 分 。 會 來 投 稿 建 中 通 訊 解 題 , 多 數 是 所 謂 「 數 學 感 」 較 佳 的 同 學 , 許 多 定 理 已 經 操 作 的 相 當 熟 練 , 表 示 平 日 數 學 訓 練 充 足 , 值 得 欣 慰 ; 但 也 正 因 如 此 , 所 以 在 證 明 過 程 中 常 會 有 省 略 、 跳 步 驟 、 上 下 句 邏 輯 銜 接 不 夠 的 小 毛 病 。 以 本 題 為 例 , 許 多 同 學 不 自 覺 得 使 用 例 如 「 樞 紐 定 理 」 、 「 樞 紐 逆 定 理 」 、 「 大 邊 對 大 角 定 律 」 、 「 大 角 對 大 邊 定 律 」 、 「 三 一 律 」 等 , 但 有 些 同 學 卻 沒 有 詳 述 何 時 使 用 何 者 推 導 ; 如 果 同 學 們 將 來 證 明 時 , 能 夠 補 上 在 每 一 步 驟 使 用 的 定 律 或 定 理 , 那 證 明 會 更 加 完 美 。

(5)

甲 乙 丙 丁 四 個 人 做 傳 球 練 習 , 球 首 先 由 甲 傳 出 , 每 個 人 得 到 球 後 都 等 機 率 地 傳 給 其 餘 三 個 人 之 一,設

P

n表 示 經 過 n 次 傳 遞 後 球 回 到 甲 手 中 的 機 率 , 求 : (1)P6之 值 。 (2)Pn(以 n 表 示 之) 簡 答 :(1) 243 61 (2) ) 1 3 1 ( 4 1 4 1   n n P 參 考 解 答 : 經 過 一 次 傳 遞 後 , 落 在 乙 丙 丁 手 中 的 機 率 分 別 為 3 1 , 而 落 在 甲 手 中 的 機 率 為 0, 因 此

P

1= 0,兩 次 傳 遞後 球 落 在 甲手 中 的 機 率 為P2= 3 1 × 3 1 + 3 1 × 3 1 + 3 1 × 3 1 = 3 1 下 面 考 慮 遞 推 , 要 想 經 過 n 次 傳 遞 後 球落 在 甲 的 手 中,那 麼 在 n- 1 次 傳遞 後 球 一 定 不 在 甲 手 中 , 所 以Pn= 3 1(1- 1  n P ), n=1, 2, 3, 4, …, 因 此 3 P = 3 1 (1-

P

2)= 3 1 × 3 2 = 9 2 , 4 P = 3 1 (1-

P

3)= 3 1 × 9 7 = 27 7 , 5 P = 3 1(1- 4 P)= 3 1× 27 20 = 81 20 , 6 P = 3 1(1- 5 P )= 3 1× 81 61 = 243 61 , Pn= 3 1(1- 1  n P ) ∴Pn- 4 1 = - 3 1 (Pn1- 4 1 ) n P - 4 1 =(P1- 4 1 ) ) 1 3 1 (   n 所 以Pn= 4 1 - 4 1 ) 1 3 1 (   n 【 解 題 重 點 】 1. 首 先,當 球 在甲 手 中 時,經 過一 次 傳遞 後 , 落 在 乙 丙 丁 手 中 的 機 率 分 別 為 3 1, 而 落 在 甲 手 中 的 機 率 為0,根 據 這 個 數 學 性 質 遞 推 下 去 。 2. 先 求P1= 0, 再思 考 PnPn1的 關 係 : 在 n-1 次 傳 遞 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再傳給甲機率 ) (1 球不在甲手中機率 不可能再傳給甲 球在甲手中機率 一次傳遞 1 一次傳遞 1 n-P P 因 此P =n 3 1 (1-Pn1), n=1, 2, 3,… , 由 遞 迴 數 列 求 出P ,這 是 此 題 的思 考 過n 程 。 3. 一 些 同 學 利 用P 、1 P 、2 P 、3 P 、4 P 、5 P6 推 測 出P , 但 未 加 以 說 明n P 對 所 有 正n 整 數 結 論 都 成 立 , 過 程 不 夠 嚴 謹 。 問 題 編 號 10205

(6)

p 、1 p 、2 …、 p 是 由質 數 組 成 的n n 項 數 列,已 知 p1p1pn且 這n 個 質 數 的 乘 積 等 於 其 總 和 的 5 倍 , 試 求n 的 值 及 此數 列 的 各 項 。 簡 答:n ,(2、5、7)及 3 n ,(2、2、4 3、5) 參 考 解 答 : 由 已 知 條 件 , 至 少 有 一 個 pj  。 5 令 p 為 其 餘 質 數中 的 最 大 值,A 為 5、p 以n 個質數的總和,B 為 5、p 以外2

n

2

個 質 數 的 乘 積 , 則 有5 5

 p A

5pB, 即5  p A pB(1) 又 , 當x y,  ,2

1



1 1 0

xy x y   xy   ,即xy x y。 由(1)式 , 若n , 則2 A ,0 B , 不 符1 合 。 故n , B A3  (若n ,則 B A3  )。 由 (1) 得 知 , 5  p A pA

n3

p 1



A 1

6     因A2  p 7, 故 p 可 能 的 值 為 2、3、 5、7。 p7  ,僅有另一項 2,(2、5、7)A 2 符 合 。( 此 時n ) 3  p5  ,亦僅有另一項 2,但(2、A 2 5、5) 不 符 合 。  p3  ,可能有一個 2,或一個 A 4 3,或 二 個 2, 即(2、3、5),(3、3、 5),( 2、2、3、5),其 中 符 合 的 為( 2、 2、3、5)  p2  ,可能有一個 2,或二個A 7 2,或 三 個 2,但( 2、2、5),( 2、2、2、 5),(2、2、 2、2、5) 均 不 符合 。 故 恰 有 兩 數 列(2、5、7)或(2、2、3、5) 滿 足 題 意 。 【 解 題 評 析 】 1. 本 題要 檢 查 出兩 組 解(2、5、7)與( 2、 2、 3、 5) 是 容 易 的 , 重 點 在 於 說 明 其 他 狀 況 是 無 解 的 。 2. 本 題 徵 答 的 同 學 均 由

n

之 值 去 討 論 解,可 惜 的 是 大 部 分 的 同 學 在 說 明 無 解 的 情 況,並 未 證 明。其 中 衛 道 國 中 高 暐 竣 同 學 利 用 不 等 式 來 估 計 質 數 範 圍,化 簡 了 討 論 的 過 程,過 程 相 當 完 整,值 得 鼓 勵 , 可 惜 未 說 明n 無 解 。 天 母 國7 中 余 竑 勳 利 用 奇 偶 分 析 協 助 討 論,使 得 整 個 過 程 相 當 的 簡 潔 與 漂 亮 , 值 得 嘉 勉 , 可 惜 在 討 論n 時 , 使 用 的 不 等5 式 有 問 題 。 共 有 幾 個 正 整 數 n 使 1+5n 是 完 全 平 方 數 , 並 且 1+3n

2013? 簡 答 :22 參 考 解 答 : [方 法一 ] 問 題 編 號 10301 問 題 編 號 10302

(7)

 ∵1+3n

2013 ∴n

670  設 1+5n=m2m 為 正 整數 , 則

n

5

1

2

m

, ∵

n

為 正 整 數 ∴ 5 ) 1 )( 1 ( 5 1 2   m m m 為 正 整 數 不 妨 設 m+1=5k 或 m-1=5k, k 為正 整 數 當 m+1= 5k 時, n = 5 10 25k2 k =5k22k ∴5k2- 2k 670,1 k11 當 m-1= 5k 時,

n

5

10

25

k

2

k

=5k2+2k ∴5k2+2k

670,

1

 k

11

 若 5k12-2k1=5k22+2k2, 則 (k1+k2) (5k1-5k2+2) =0 但 k1+k2

0 且 5k1-5k2+2

0 所 以 5k12-2k1

5k22+2k2此 22 個

n

值 均 不 相 等 。 故 有 22 個

n

值 。 [方 法二 ]  ∵1+3n

2013 ∴n

670  設 1+5n=m2m 為 正整 數 , 則 m2 1(mod 5), 又 m 的 個 位 數 字 m2的 個 位 數 字 0 0 1.9 1 2.8 4 3.7 9 4.6 6 5 5 唯 有 m 的 個 位 數字 為 1,4,6,9 時,滿 足 m2 ≡1 (mod 5) ∵n

670 ∴m21+5n

3351  m

57 m=4,6,9,11,14,16,19,21,24,26,29,31,34 ,3639,41,44,46,49,51,54,56 故 有 22 個

n

值 。 【 解 題 評 析 】 先 說 明 此 題 所 應 用 的 數 學 原 理 與 解 題 想 法 : [方 法一 ] (1)正 整 數n,1+3n

2013,是 限 定 n 的範 圍 為 n

670。 (2)設 p 為 質 數,a、b 為 正 整數, abp ,則 a p 或 bp 。 (3)解 一元 二 次 不等 式 。 (4)說 明所 求 出 的 22 個

n

值 均 不 相 等 [方 法二 ](窮 舉 法) (1) (1+5n)≡1 (mod 5),得 m2≡1 (mod 5)。 (2)窮 舉 m 的 個 位數 字 和 m2的 個 位 數 字 的 關 係 , 得 到 m 的 個 位數 字 的條 件 。 (3)求 出 m 的 範 圍, 列 出 所 有 的 m 值 。 過 點 O 任 意 作 7 條 直 線,試證:以 O 為 頂 點 的 角 中 必 有 一 個 小 於26。 參 考 解 答 : 如 圖 , 點 O 把 7 條 直 線 分 成 14 條 射 線 , 問 題 編 號 10303

(8)

記 為QA1,QA2,…, QA ,相 鄰兩 射 線 組 成14 14 個 角,記 為1 , 2 , …, 14,其 和 為 一 個 周 角 , 即1 + 2 + … + 14 = 3600。 若 以 O 為 頂 點 的每 一 個 角 都不 小 於 260 則3600 =  1 + 2 + … + 14  260 × 14 = 3640 ,顯 然 矛 盾,故在 1 , 2 , …, 14中 , 必 有 一 個 角 小 於 26。 A1 A2 A3 A4 A5 A6 A7 【 解 題 重 點 】 本 題 是 典 型 的 「 鴿 籠 原 理 」 問 題 , 若 不 使 用 「 鴿 籠 原 理 」 解 之 , 亦 可 用 「 反 證 法 」 處 理。來 函 的 同 學 大 都 採 用「 反 證 法 」,另 有 少 數 同 學 使 用 直 接 解 法 , 只 有 桃 園 市 新 興 國 際 中 小 國 中 部 游 垚 騰 是 用「 鴿 籠 原 理 」 解 題 。 由 字 母A 和 B 組 成“單 詞 ”,單 詞 中字 母 的 個 數 稱 為 長 度。至 少 有 兩 個A 相 連 的 單詞 稱 為“好 詞”, 試問 : 長 度 為 6 的“好 詞”有 多 少 個 ? 簡 答 :43 參 考 解 答 : (1)沒 有 B 的 “好 詞 ”: 1 個 ; (2)僅 有一 個 B 的“好 詞 ”:相 當 於 B 插 在 5 個 A 之 間 , 或 在 單 詞 的 兩 端 , 故 有 6 個 ; (3)僅 有二 個 B 的“好 詞 ”:無 論這 兩 個 B 置 於 何 處,皆 為 好 詞,相 當 於 在 6 個 位 置 放 兩 個B, 有 15 2 5 6 個 ; (4)僅 有三 個 B 的“好 詞 ”:將連 續 的 兩 個 A 看 作 1 個,插 在 ABBB,BABB,BBAB, BBBA 中 , 共 有 16 個 好 詞”; (5)僅 有四 個 B 的“好 詞 ”:也 就 是 僅 有 二個 A 的 “好 詞 ”,AA 插 在 BBBB 中或 兩 端, 故 有 5 個 。 共 43 個 好 詞 ”。 在 無 窮 大 的 方 格 紙 上 的 每 個 方 格 中 分 別 寫 有 數 字

1

,

2

,

3

,

4

之 一 , 並 且 每 種 數 字 至 少 出 現 一 次 。 如 果 一 個 方 格 裡 面 所 寫 的 數 字 剛 好 等 於 寫 在 他 的 四 個(以 邊 相 鄰 的 )鄰 格 中 的 不 同 數 字 的 個 數 , 則 稱 此 方 格 是 「 好 的 」。試 問:所 有 的 方 格 能 否 都 是 好 的。若 可 能 請 舉 例 說 明 , 若 不 可 能 請 證 明 之 。 簡 答 : 不 可 能 問 題 編 號 10305 問 題 編 號 10304

(9)

參 考 解 答 : 不 可 能 。 假 設 存 在 一 種 寫 法 , 使 得 所 有 的 方 格 都 是 「 好 的 」。 取 出 一 個 寫 著

4

的 方 格A, 那 麼 , 在 它 的 一 個 鄰 格(稱 為B)中 也 寫 著

4

, 在 它 的 其 餘 三 個 鄰 格 C,D,E 之 一 中 寫 著

1

( 如 圖 1),顯 然,

1

不 能 寫 在C中,若 不 然,

F

中 也 必 須 寫

4

, 此 時 , 方 格B就 有 兩 個 鄰 格 都 寫 著

4

, 產 生 矛 盾 。 同 理,

1

不 能 寫 在E中,於 是,

1

就 只 能 寫 在D中 , 對B的 鄰 格 做 類 似 的 討 論 , 知 道

1

只 能 寫 在G中 。

F

C

G

B

A

D

E

(圖1) 從 而,在 無 窮 大 的 方 格 紙 上 寫 有 數 字

1

,

4

的 方 格 如 圖2所 示 。 而 數 字 2,3只 能 寫 在 其 分 成 的 22方 格 中 , 其 中 , 至 少 有 一 格 寫3( 不 妨 假 設 為 H), 則I,J中 所 填 的 數 字 其 一 為

2

、 其 一 為

3

,不 妨 假 設J 為

3

,則 I,K均 寫

2

,但 I的 鄰 格 中 有

3

個 不 同 數 字 , 矛 盾 。

4

4

4

1

4

4

1

4

4

1

4

4

4

4

H

I

4

4

4

J

K

4

1

4

4

1

4

4

1

4

4

4

4

4

4

4

4

(圖2) 【 解 題 重 點 】 本 題 解 題 重 點 在 先 取 出 一 個 寫 著

4

的 方 格,由 於

4

旁 邊 一 定 要 有

1

,2,3,4,

1

的 旁 邊 如 果 有

4

, 則 四 周 一 定 都 是

4

2

旁 邊 只 能 有 兩 組 數 字 相 同 ,

3

旁 邊 只 能 有 一 組 數 字 相 同 。 先 找 出

4

1

所 組 成 的 骨 架 後 , 再 討 論 中 間 的 部 分 在 放 入 數 字

2

,

3

之 後 有 矛 盾,即 可 證 明 本 題 不 可 能 存 在 方 格 是「 好 的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初試:採筆試方式,題目類型為選擇題,每科目題數各 50 題(每題 2 分,各題未作 答不予計分,答錯倒扣 0.6 分) 。初試成績達參加複試標準(初試科目其中

題號 題目 選項A 選項B 選項C 選項D 解答 解釋?.

可到 www.pan-lloyds.com

你認為1760年代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 實施的經濟政策對當地人民生活帶來 甚麼負面影響?參考資料A,解釋你的

My sister didn’t drink Coke last night because she had drunk too much.. May had learned some English before she went to America

有考生認為閱讀能力中的長答題難以取得高分,細察原因,在於他們的答案沒有緊扣題

題目問什麼?請把它找出來。 【題目問每人 會分到幾枝鉛筆】..

回應電子平台問題 自主探索 考察點額外講解 支援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