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見調查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見調查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指導教授:周愚文 教授. 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 程意見調查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研究生:黃民權 撰. 中 華 民 國. 1 0 1. 年. 1. 月.

(2) 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見調查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摘要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及問卷調查,進而探究必修課程滿意程度與 選修課程意願,找出影響修課因素,以提出具體改革建議,以供賡續 落實及修訂全民國防教育科參考。 本研究發現全民國防教育必修課程喜好程度,整體趨勢必修喜好 程度是屬於「普通」程度,各構面也屬普通程度,按程度由高至低依 序為「國防科技」、「國際情勢」、「防衛動員」、「全民國防」、 「國防政策」。在不同背景變項上呈現不同程度顯著差異,基本上是 男生高於女生,私立高於公立,高職高於高中,進修學校高於日間部。 學生對「全民國防教育」課程選修意願整體趨勢屬於「普通」, 其五個構面中除「野外求生」屬「高」意願,其餘「恐怖主義與反恐 作為」、「戰爭與危機的啟示」、「當代軍事科技」、「兵家的智慧」 等均屬「普通」。不同背景變項間也多呈現顯著有差異。影響個人必 修喜好程度與選修意願諸因素中,以個人興趣最高、教師教學風格居 次。 對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實施的建議,宜改善教師教學風格及充實教 材內容。對於偏低之國防政策、全民國防、防衛動員三項尤應加強。 至於選修課程,學校可優先開設野外求生、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戰 爭與危機的啟示三個課程。 關鍵詞:全民國防教育,全民國防教育科,高中職課程. i.

(3)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Course for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s—Taking Taipei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students’ satisfaction of mandatory courses,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complete elective courses using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 enrollment in elective courses.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specific improvement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tinued revision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courses. This study explored students’ preference for compulsory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cour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overall preference was “average.” Furthermore, every aspect of student preference was also average. Based on student preference, the following courses are arranged from high to low: General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ircumstance, Mobilization for Defense, National Defense, and National Defense Policy. Data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articipants’ background variables, specifically, the number of male students exceeded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more participants had attended private schools compared to public schools, more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 at vocational schools than at high schools, and student preference for night programs was higher than for day programs.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enroll in electiv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courses was average overall. Of the 5 aspects, students only reported a high degree of preference for Wilderness Survival. Student preference for other courses, such as Terrorism and Anti-Terrorism Actions, Apocalypse of War and Crises, Modern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Wisdom was “averag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reported by participa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students’ preference for elective courses was “personal interest,” followed by “the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ii.

(4) For conducting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courses, we recommend enhancing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Students’ low preference for the National Defense Policy, National Defense, and Mobilization for Defense courses must be improved. For elective courses, the 3 courses that should be provided at schools are Wilderness Survival, Terrorism and Anti-Terrorism Actions, and Apocalypse of War and Crises. Keywords: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courses,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 courses. iii.

(5)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研究目的---------------------------------------------------------------4 研究方法與步驟------------------------------------------------------5 名詞釋義---------------------------------------------------------------7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高中職設置「全民國防教育科」的經過--------------------------11 「全民國防教育科」的課程內涵---------------------------------13 「全民國防教育科」的實施現況---------------------------------15 「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的相關研究---------------------------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架構--------------------------------------------------------------37 研究對象--------------------------------------------------------------39 研究工具--------------------------------------------------------------40 實施程序--------------------------------------------------------------42 資料處理--------------------------------------------------------------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學生對必修課程喜好程度之結果分析--------------------------45 不同背景變項必修喜好程度之差異情形-----------------------48 學生對課程選修意願之結果分析--------------------------------62 不同背景變項選修意願差異情形-----------------------65 必修喜好程度與選修意願之影響因素分析與結果-----------95 iv.

(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5 第一節 結論------------------------------------------------------------------95 第二節 建議-------------------------------------------------------------------99 參考文獻------------------------------------------------------------------------101 附錄一 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見調查問卷---107 附錄二.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總綱------------------------------111. 附錄三. 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綱要補充說明---------117. v.

(7) 表次 表 2-1 國內全民國防教育方面相關研究------------------------------------17 表 2-2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與教學---------------------------------------------33 表 3-1「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見調查施測對象分配表------------39 表 3-2 本研究喜好程度或意願程度界定標準表---------------------------41 表 3-3「全民國防教育科」 正式問卷人數暨問卷成果統計表-----------42 表 3-4 有效問卷不同背景變項人數統計表---------------------------------43 表 4-1 學生對 「全民國防教育」 課程必修喜好程度統計分析表---------45 表 4-2 學生對「國防政策」課程必修喜好程度統計分析表------------46 表 4-3 學生對「防衛動員」課程必修喜好程度統計分析表-----------46 表 4-4 不同性別對於必修喜好 t 考驗摘要表------------------------------48 表 4-5 不同性別對於國防政策 t 考驗摘要表------------------------------49 表 4-6 不同性別對於防衛動員 t 考驗摘要表------------------------------50 表 4-7 不同學校別與必修喜好程度 t 考驗摘要表------------------------51 表 4-8 不同學校別與國防政策 t 考驗摘要表------------------------------52 表 4-9 不同學校別與防衛動員 t 考驗摘要表------------------------------53 表 4-10 不同學程別與必修喜好程度 t 考驗摘要表-----------------------54 表 4-11 不同學程別與國防政策 t 考驗摘要表-----------------------------55 表 4-12 不同學程別與防衛動員 t 考驗摘要表-----------------------------56 表 4-13 不同學制別與必修喜好程度 t 考驗摘要表-----------------------57 表 4-14 不同學制別與國防政策 t 考驗摘要表-----------------------------58. vi.

(8) 表 4-15 不同學制別與防衛動員 t 考驗及差異情形摘要表------------59 表 4-16 必修喜好程度差亦考驗結果摘要表-------------------------------60 表 4-17 學生對 「全民國防教育」 課程必修喜好程度統計分析表-------62 表 4-18 學生對「野外求生」課程選修意願程度統計分析表----------63 表 4-19 學生對「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選修意願程度統計分析表-63 表 4-20 學生對「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選修意願程度統計分析表-64 表 4-21 學生對「當代軍事科技」課程選修意願程度統計分析表----64 表 4-22 學生對「兵家的智慧」課程選修意願程度統計分析表-------65 表 4-23 不同性別對於選修意願 t 考驗摘要表-----------------------------66 表 4-24 不同性別對於當代軍事科技 t 考驗摘要表-----------------------67 表 4-25 不同性別對於野外求生 t 考驗摘要表-----------------------------68 表 4-26 不同性別對於兵家的智慧 t 考驗摘要表--------------------------69 表 4-27 不同性別對於戰爭與危機 t 考驗摘要表---------------------------70 表 4-28 不同性別對於野外求生 t 考驗摘要表----------------------------71 表 4-29 不同學校別對於選修意願 t 考驗摘要表-------------------------72 表 4-30 不同學校別對於選修意願 t 考驗摘要表------------------------73 表 4-31 不同學校別對於選修意願 t 考驗摘要表--------------------------74 表 4-32 不同學校別對於選修意願 t 考驗摘要表-------------------------75 表 4-33 不同學校別對戰爭與危機 t 考驗摘要表------------------------76 表 4-34 不同學校別對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 t 考驗要表------------------77 表 4-35 不同學程別與選修意願 t 考驗摘要表------------------------------78 表 4-36 不同學程別與當代軍事科技 t 考驗摘要表------------------------80 vii.

(9) 表 4-37 不同學程別與野外求生 t 考驗摘要表------------------------------81 表 4-38 不同學程別與兵家的智慧 t 考驗摘要表---------------------------82 表 4-39 不同學程別與戰爭與危機 t 考驗摘要表---------------------------83 表 4-40 不同學程別與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 t 考驗摘要表---------------84 表 4-41 不同學制別對於選修意願 t 考驗摘要表---------------------------85 表 4-42 不同學制別對於當代軍事科技 t 考驗摘要表---------------------86 表 4-43 不同學制別對於野外求生 t 考驗摘要表---------------------------87 表 4-44 不同學制別對於兵家的智慧 t 考驗摘要表------------------------88 表 4-45 不同學制別對於戰爭與危機 t 考驗摘要表------------------------89 表 4-46 不同學制別對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 t 考驗摘要表---------------90 表 4-47 選修意願程度差異考驗結果摘要表-------------------------------91 表 4-48 影響必修喜好程度之影響因素統計表----------------------------93 表 4-49 影響選修意願之影響因素統計表----------------------------------93. viii.

(10) 圖次 圖 1-1 研究步驟圖----------------------------------------------------------------6 圖 2-1 全民國防教育科必修課程架構圖------------------------------------13 圖 2-2 全民國防教育科選修課程架構圖------------------------------------14 圖 4-1 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見調查研究架構圖-38. ix.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與限制等五節,茲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壹、.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 本研究的主要背景有二,其反映出「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分 述如下: 一、 我們長年面對對岸中國的文攻武嚇及外交打壓。雖然民國 97 年以後敵對情勢較以往趨於和緩,但敵對情況並未消除亦未曾停 歇,如何確保台海的和平發展是屬重要的議題。 二、 政府開始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在政府多年來一直大力提倡「全 民國防」,尤其在民國 85 年台海危機之後,更受各界重視,並認 為「全民國防」是以軍民一體、文武合一的形式,不分前後方、 平時戰時,將有形武力、民間可用資源與精神意志合而為一的總 體國防力量。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意義在於「納動員於施政、寓 戰備於經建、藏熟練於演訓」,使全國民眾建立「責任一體、安 危一體、禍福一體」的共識,達到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參 與、全民國防的最高理想。「全民國防教育法」自 94 年 2 月 2 日 公布以來,透過中央主管機關國防部的規劃,以及教育部、人事 行政局、文建會等部會的協力下,各項工作區分兩階段逐步推動: (一)準備階段:自民國 94 年 2 月 2 日至 95 年 1 月 31 日止,國防部依 據「全民國防教育法」擬訂全般政策指導,並舉辦「全民國防教育 日」網路票選活動,訂於 9 月 3 日為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日」,爾 後將結合軍人節相關活動,擴大民眾參與,強化全民國防教育。 (二)執行階段:自民國 95 年 2 月 1 日正式施行「全民國防教育法」, 這個階段著重於規劃「完成學校教育規範」、「推展在職巡迴教育 宣教」、「辦理暑期戰鬥營」、「獎勵傑出貢獻單位與個人」、「配 合動員演習辦理教育訓練」、「推廣國防文物宣導與維護」、「運 用傳媒推展文宣活動」等工作,以整合國家資源,凝聚全民國防共 識。國防部依據「國家安全報告」、年度「國防報告書」揭示之國 家總體戰略與國家安全威脅,擬訂全民國防教育內涵五大主軸。 1. 國際情勢:全民瞭解國家處境與潛存威脅,務實參與國際事 1.

(12) 2. 3. 4. 5.. 貳、. 務,確保國家永續發展。 國防政策:宣導當前國防施政方針、國軍整體戰略,激發全民 防衛意識,支持國防政策。 全民國防:瞭解「全民國防教育」對個人、家庭、社會與國家 安全之影響,關注、支持參與國防事務。 防衛動員:介紹「民防體系」與「全民防衛機制」,適時動員 總體力量,厚植戰力泉源。 國防科技:建立「無科學即無國防,無國防即無國家」共識, 爭取全民支持國防武器裝備發展策略。 研究動機. 有鑑於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研究者以為全民國防教育應是高 中、高職之通識教育的重要課題,但成效仍待觀察。筆者之所以選擇 本課題,主要理由有三: 一、 全民國防教育主張「納動員於施政、寓戰備於經建、藏熟練於演 訓」,使全國民眾建立「責任一體、安危一體、禍福一體」的共 識,達到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參與、全民國防的最高理想。 此教育不只是軍事教育,更應是通識教育的一環。目前雖已納入 高中職課程,然而我們認為全民國防教育的新成效仍待觀察,其 原因應有下列四項: (一) 部分進修學校已於 98 學年度,依據教育部民國 97 年修正發布之「普 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開課,其課程實施未 見顯著效果,並無統整與檢討記錄,故其成效有待考驗。 (二) 自 99 學年度起中等學校全民國防教育科已改為高一課程,區分上 下學期每周一小時,是乎難有重大教育成效之展現。 (三) 學生對該課程喜好程度,是否有可能引發學生繼續修習加深、加廣 的選修課程意願。 (四) 影響學生必修喜好程度及選修課程意願的因素究竟有哪些? 二、 目前針對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的教學成效,與學生對課程喜好程 度之研究卻十分有限,此科目的教學不能僅僅交由每位任課教師 閉門造車自行研擬片面對策,是否能夠以拋磚引玉方式,喚起大 家的共鳴,開始從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學生的角度,來研究 學生對此課程的喜好程度及其影響後續選修的意願及真正因素為 何?以避免強制學生選修的情事發生。. 2.

(13) 三、 個人任教該課程的經驗,促使進一步研究意願。個人亦對於能夠 給與學生自主學習全民國防教育相關課題有興趣,也希望藉由此 項研究能夠找出學生對於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的看法與態度為 何?並找出影響學生喜好程度的因素;故引發個人對此全民國防 教育科課程意見調查之興趣,希望藉由此研究能夠提供當前全民 國防教育教師對於教學工作之推展,能夠提供意見參考並產生相 對之助益。. 3.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壹、.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下列四項:. 一、 了解高中職學生對全民國防教育科必修喜好程度,及不同背景變 項者之間差異情形。 二、 探討高中職學生選修意願,及不同背景變項間差異情形。 三、 分析影響高中職學生對必修喜好程度與選修意願之可能因素。 四、 根據本研究結論,以供學校、家長、學生及對教育行政單位,作 為修正相關缺點期能落實全民國防教育科之參考。 貳、. 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幾點:.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高中職學生對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的必修喜好程度為何? 不同性別高中職學生之必修喜好程度是否有差異? 不同學校別高中職學生之必修喜好程度是否有差異? 不同學程別高中職學生之必修喜好程度是否有差異? 不同學制別高中職學生之必修喜好程度是否有差異? 高中職學生對高二、三的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選修意願為何? 不同性別高中職學生之選修意願是否有差異? 不同學校別高中職學生之選修意願是否有差異? 不同學程別高中職學生之選修意願是否有差異? 不同學制別之高中職學生之選修意願是否有差異? 影響學生必修課程喜好程度與選修意願的因素為何?. 4.

(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透過對研究文獻分析、問卷調查研究法為主,另輔以訪問 法。 一、. 文獻分析. 首先蒐集目前國內高中職校全民國防教育科實施現況資料,以及 過去軍訓課程、國防通識課程對學生造成的口耳相傳的刻版印象情 形。其次蒐集國內外博、碩士論文、期刊、學報等相關文獻,進行分 析比較,以為本研究依據。 二、. 問卷調查法. 設計「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見調查問卷」, 瞭解高中職校全民國防教育科實施之後,對高中職生全民國防教育科 必修喜好程度、選修課程之選修意願,與調查目前高中職生其影響選 課意願的因素。. 5.

(16) 貳、. 研究步驟. 本研究實施過程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與完成階段,進度如圖 1-1 研究步驟圖。. 確立研究背景與動機 ↓ 界定研究問題與目的 ↓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 決定研究方法 ↓. 問卷施測 ↓ 進行統計與分析結果 ↓ 提出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步驟圖 6.

(1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探討的主題更為具體、清晰,茲將本研究的重要名 詞解釋如下: 一、. 國防通識科. 「國防通識」,係高中職課程之一,是由過去的「軍訓」逐漸演 變而來。民國 94 年 1 月 11 日立法院通過「全民國防教育法」,並於 當年 2 月 2 日公布,民國 95 年 2 月 1 日開始實施;第 7 條規定: 「(第 1 項)各級學校應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並視實際需要,納入教學課程, 實施多元教學活動。(第 2 項)前項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由教育部 會同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因此,教育部乃依法於各級學校推動全民 國防教育,並研定其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原軍訓,則依民國 95 年公 布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規定,改為「國防通識」。 二、. 全民國防教育科. 民國 96 年 3 月 12 日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決議,全民國 防教育設科必修 2 學分。「全民國防教育」必修課程為第一學年之課 程,安排於高一,每週一節課,共計二學分。「全民國防教育」必修 課程綱要架構,參考國防部全民國防教育五大主軸:「國際情勢」、 「國防政策」、「全民國防」、「防衛動員」及「國防科技」,與國 防通識課程所沿用的五大領域。中華民國 98 年 2 月,經教育部研究 小組多次會議研商,訂定為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綱要補 充說明規定,以「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綱要,取代 95 學年起實施之 「國防通識」課程暫行綱要。 三、. 必修喜好程度. 指高中職受試者在「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 見調查問卷」填答本研究問卷工具時,對全民國防教育必修課程五大 構面的「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防衛動員」 及「國防科技」的必修喜好程度。測試其感受對必修喜好程度時,每 一問題皆有 5-4-3-2-1 相對等第,依序表示的輕重程度, 「5」表 示程度最高(非常喜歡),「4」表示程度次高(很喜歡),「3」表示程 度居中(普通) , 「2」表示程度較低(不喜歡) , 「1」表示程度最低(非 常不喜歡)。分數越高表示對必修喜好程度越高。. 7.

(18) 四、. 選修意願. 指高中職受試者在「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 見調查問卷」填答本研究問卷工具時,對於選修課程之「當代軍事科 技」、「野外求生」、「兵家的智慧」、「戰爭與危機的啟示」及「恐 怖主義與反恐作為」等五大主題的意願,每一問題皆有 5-4-3-2-1 相對等第,依序表示的輕重程度, 「5」表示程度最高(非常願意) , 「4」 表示程度次高(很願意),「3」表示程度居中(普通),「2」表示程度 較低(不願意),「1」表示程度最低(非常不願意)。分數越高表示對 課程選修意願越高。. 8.

(1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就研究對象言,所稱高中職,包括公私立高中、高職、綜合高中 及進修學校。就教育主題而言,所謂「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包括 高中、高職之一年級的必修課程與二年級、三年級的選修課程。 貳、研究限制 基於人力、經費及時間上的限制,本研究僅限於台北市與新北市 附近地區公、私立高中、高職之日間部及進修學校的學生為主,不包 含其他地區,研究結果之解釋與推論,僅能提供間接之參考。. 9.

(20) 10.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文將分為五節,分別探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科的經過、全民國 防教育科的相關法令分析、全民國防教育科的課程內涵、全民國防教 育科教實施現況、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的相關研究等五小節。 第一節 高中職設置「全民國防教育科」的經過 以下就「軍訓」課程演變為「國防通識教育」課程,再演變為「全 民國防教育科」等過程,逐一說明設置高中職「全民國防教育科」的 緣起概要說明如下列所示。 如前所述高中職全民國防教育科,係由軍訓課程演變而來。軍訓 課程的實施,起於民國 51 年,依據中等教育司「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 生軍訓實施辦法」規定實施。歷經多次修訂。鑑於教育部九十五學年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九十五學年「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 行綱要」,中等教育司將原「軍訓課程」名稱修正為「國防通識」, 除修習學分數調降外,另將原屬均為必修課程,調整為必修及選修學 分數。為配合上開調整及實施現況,修正前項辦法第三條、其中第四 條為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高級中等學校及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附設 高中、高職進修學校之軍訓課程名稱為國防通識。依據教育部中華民 國 95 年 6 月 23 日以台中(一)字第 0950081060C 號令修正,茲檢附發布 令。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國防通識」課程綱要的時間分配為,國 防通識必修課程為二學年之課程,安排於高一、高二,每週一節課, 共計四學分。各校亦可依實際排課需要,開設一學年每學期二學分。 故必修四學分,選修學分數由各校定之。因為由各個學校自行律定, 所以我們看不到課程的必選修課程之科目名稱,及調整為必修及選修 學分數。 為了服膺時代的演進與我國國情周遭國際環境的改變,及對岸中 國的打壓,必須成立一個研究機構既是國防通識學科中心(設立初期 以協助課程推廣、辦理教師進修研習,蒐集課程綱要相關意見,參與 課綱修訂,作為新課程綱要修訂之參考為目的) 。國防通識學科中心初 期建置目的,要調整階段性任務並深化推動策略,以利新課程的順利 施行。期望建構專業社群聯繫平台,作為課程及教學專業發展的基石。. 11.

(22) 當民國 97 年通過「國防教育法」後,由「全民國防教育」一科, 取代原有「國防通識」 。目前高中職實施全民國防教育科的相關法令有 四項,茲分述如後: 一、 「全民國防教育法」 。該法立法院會議通過民國 94 年 2 月 2 日 公佈, 95 年 2 月 1 日開始實施。其中規定「全民國防教育法」 之中央主關機關為國防部,教育部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第 7 條 規定:「各級學校應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並視實際需要,納入教 學課程,實施多元教學活動。前項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由教育 部會同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因此,教育部乃依法於各級學校推 動全民國防教育,並研定其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 二、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總綱」。該總綱教育部於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24 日台中(一)字第 0970011604B 號令發布,全民國防教 育由高中職區分ㄧ年級必修第一、二學期各分配一學分實施,二 三年級可選修分配 2-4 學分實施。 三、 「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綱要補充說明」。教育部 於民國 98 年 2 月 20 日發布「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 綱要補充說明」,其中規定 99 學年度高一新生適用之「全民國防 教育」教材綱要內涵及時數分配,必修課程學分由四學分刪減為 二學分,選修課程應注意與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之銜接,融入生 涯發展與海洋教育的內容。 四、 教育部於本民國 97 年 3 月 31 日發布職業學校新課程綱要,自 九十八學年度起正式逐年實施。教育部強調此次新課程綱要是以 95 學年度起開始實施之課程暫行綱要為基礎。此課程所欲培養之 核心能力:1.瞭解當前國際與兩岸情勢發展,以及我國的戰略地 位。2.認識我國所面臨之國家安全威脅與國防政策的基本內容。3. 理解全民國防的意義、內容與重要性。4.瞭解全民防衛動員的基本 概念、組織體系與具備各項基本防衛技能。5.認識我國國防科技政 策與國軍主要武器裝備。男、女生均頇修習,各校視需要自行規 劃選修課程。. 12.

(23) 第二節 「全民國防教育科」的課程內涵 現行「全民國防教育」中「必修、選修課程」,將「全民國防教 育科」課程區分為「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兩大類,分別說明如 下: 壹、. 必修. 根據「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綱要補充說明」規定, 全民國防教育科其「必修課程」區分有「國際情勢」、「國防政策」、 「全民國防」、「防衛動員」及「國防科技」等五大構面。其中課程 時數比重以「防衛動員」佔 4/9 為最高,其餘四項均佔總時數之 1/4。 詳如圖 2-1 全民國防教育科必修課程架構圖所示。 當前國際與亞太情勢發展. 1.國際情勢(1/9). 國際情勢分析(1/9). 當前兩岸情勢發展 我國戰略地位分析 國家概念與國家意識. 國家安全概念(1/9). 安全與國家安全意識 我國國家安全威脅評析 中國對台灣飛彈等軍事威脅. 2.國防政策(2/9). 我國國防政策理念與目標 我國國防政策(1/9). 我國國防政策理念與國防施政 我國軍事戰略與建軍備戰 全民國防之內涵與功能. 3.全民國防(1/9). 全民國防導論(1/9). 全民國防教育之緣起及重要性. 全民國防教育科必修課程. 全民心防與心理作戰 全民防衛動員之基本認知. 全民防衛動員概念(1/9). 全民防衛動員體系簡介 災害防治與應變機制簡介. 災害防制與應變(1/9). 核生化基本防護 求生知識與技能. 4.防衛動員(4/9). 徒手基本教練 基本防衛技能(1/9). 步槍操作基本技能 射擊預習與實作 防衛動員演練之機制與設計. 防衛動員模擬演練(1/9). 防衛動員的實作 當代武器發展介紹. 5.國防科技(1/9). 國防科技概念(1/9). 海軍科技政策 國防科技政策 國軍主要武器介紹. 圖 2-1 全民國防教育科必修課程架構圖. 13.

(24) 貳、. 選修. 根據「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綱要補充說明」規定, 全民國防教育科之「選修課程」課程分別為「當代軍事科技」、「野 外求生」、「兵家的智慧」、「戰爭與危機的啟示」及「恐怖主義與 反恐作為」等五大主題內涵。詳如圖 2-2 全民國防教育科選修課程架構 圖所示。 1.軍事科技的演變 2.軍事事務革新. 1.當代軍事科技. 3.先進武器簡介 4.未來軍事科技發展趨勢. 1.野外活動準備事項. 2.野外求生. 2.野外求生常識 3.野外求生基本知能 4.實作練習. 1.兵學概論. 全民國防教育科選修課程. 3.兵家的智慧. 2.孫子兵法 3.戰爭論. 4.戰爭與危機的啟示. 1.台灣戰史 2.現代重要戰爭. 1.九一一事件概述. 5.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 2.恐怖主義的威脅與危害 3.國際反恐作為 4.我國反恐作為. 圖 2-2 全民國防教育科選修課程架構圖. 14.

(25) 第三節 「全民國防教育科」的實施現況 壹、. 高一必修,高二、高三選修. 目前該項課程全國中等學校包括高中、高職、綜合高中、進修學 校等,已於九十九學年度起全面實施中,其作法是仍沿襲舊往委由軍 訓教官實施授課,授課年級分為一年級上、下學期各必修一學分,每 週實施一小時課程;二、三年級可自由選修開課上下學期選修課程各 一學分。當前公立學校多數僅僅實施ㄧ年級的必修課程。二、三年級 普遍採取不鼓勵的方式,並不開設選修課程,以升學為開課導向。私 立學校為維持其嚴管嚴教證照導向,故通常開設二年級全民國防教育 選修課程。目前日校學生已完成第一學期課程,在進修學校方面已實 施ㄧ年半的時間,二年級也多數不開選修課程;目前日校與進修學校 一、二年級學生的反應與喜好程度仍不得而知,尚無調查資料可以顯 示。 貳、. 公立學校多數放棄選修,私立學校將選修課程強制必選. 因為軍訓教官是依學生人數配置,此次軍訓課程授課時數大幅減 少後,形成公立學校為了凸顯升學率故二年級不開選修課程;又適逢 課程授課時數大幅減少,形成公立學校軍訓教官多數鐘點數普遍不 足,無授課班級可上課,消遙的往校外支援之現象。而就私立學校的 軍訓教官而言,私立學校為了強化對學生生活紀律的要求,及擴大對 高一、二學生的約束與生活輔導的成效,故有意的強制二年級必須全 面加選全民國防教育科自由選修課程,以期增加軍訓教官的授課時 數,達到申請教育部局增派軍訓教官人數到校任職之目的,便硬性規 定二年也必須上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也就是將選修課程變成必選課程。. 15.

(26) 第四節 「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的相關研究 壹、. 公私立高中職執行現況、軍訓教官授課取向與學生選課反應. 由於各校軍訓教官因為自身本職學能差異甚大,又多數無法配合 「全民國防教育科」的選修科目來開課,及因應國防部推行志願兵招 募考選方式,與民國 83 年次以後之役男可能免除義務役之服兵役,目 前研擬中替代的可能改為三至四個月的新兵訓練中心的基礎訓練養 成,不必分發單位,故男生選修軍訓可以抵兵役期的誘因不復存在, 今後將越來越難科選修課程。形成軍訓教官無課可上,更專注於學生 生活輔導工作,而與學校輔導室輔導教師的性質不斷重疊。又分派到 各校的軍訓教官員額,早期是依據學生人數約每 350 人分配一員教官, 且須一至三年級不分男女軍需每週上 2 小時軍訓課,目前除軍訓課程 時數嚴重減少外,多數軍訓教官形成無課可上,有些學校為了管制學 生,變硬性規定二年也必須上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也就是將選修課程 變成必選課程;三年級因為面臨大學與科技大學之推甄、申請入學、 大學學測等,多數學校均未實施必選課程。 貳、 根據研究者行動研究發現,歸納影響學生一年級必修課程與 二、三年學生選修課程之學生修課修習的影響因素有六: 一、 教師教學風格:軍訓教官因為自身本職學能差異甚大,故個人上 課風格也就大不相同。多數教官是無法配合「全民國防教育科」 的選備科目來開課。 二、 教材內容:學生認為課程內容多屬枯燥,「全民國防教育科」課 程編排較乏味,無法因起學生興趣。 三、 個人興趣: 學生自認為對軍事相關事務有興趣,對軍事武器、 兵法與軍事影集又興趣者。 四、 折抵兵役用途:因應國防部推行志願兵招募考選方式,與民國 83 年次以後之役男可能免除義務役之服兵役,目前研擬中替代的可 能改為三至四個月的新兵訓練中心的基礎訓練養成,不必分發單 位,故男生選修軍訓可以抵兵役期的誘因不復存在,今後將越來 越難科選修課程。學生對義務役走向募兵制,學生修課抵兵役誘 因漸少,84 年次以前役男,可提供學生抵免兵役作業之用途。 五、 父母親友期望:來自父母與親友的各種期待。 六、 其他。. 16.

(27) 參、. 有關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的研究. 過去有關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的研究,參照林麗蓉(2008)及蔣遠 平(2010)研究均指出,近年來國內與軍訓相關的研究很多,其研究 大致上可區分成針對「制度」、「人員」、「領導」、「教育與課程」等幾 大類來進行探討與研究。本研究茲將國內「教育與課程」議題相關的 研究,彙整如表 2-1 國內全民國防教育與課程方面相關研究,分成兩部 分:一、有關全民國防教育的部分詳如下列表 2-1 所示。二、有關全民 國防教育課程與教學的部分詳如下列表 2-2 所示。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 研 究 題 目. 李泰翰. 黨團、軍事與 教育一九五○ 年代學生軍訓 進入校園之研 究. 作 者.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從三個主要的脈絡之下觀察學生軍訓進 入校園之課題,其分別為黨團、軍事與教 育。從這三個脈絡探索下可知,在教育方 面,隨著政府遷台有感教育必須徹底改 造,以符合時代需求,同時認為必須建構 穩定的校園思維之下,則覺得有實施學生 軍訓之必要性。但是學生軍訓在台灣的規 劃,卻是基於軍事脈絡之下的考量。在軍 方力圖在台灣建立後備動員兵制之下,將 學生軍訓作為預備軍士官之規劃,則為台 灣學生軍訓的初期規劃型態。但這套制度 2001 亦 在 國 民 黨 決 議 成 立 救 國 團 的 考 量 之 下,認為學生軍訓應擔負起組訓青年之工 作,而造成學生軍訓與救國團的結合,並 造成其性質上的更動。. 17.

(28)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軍校招生電視 廣告和軍訓課 程與青少年投 考軍校意願之 差異效果研究. 鄭 佳 芬. 我國全民國防 教育之政經分 析 1949-2005. 顏 章 豪.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重要發現:一、不同人口學變項的高中生 並不會造成其軍校軍人認知、喜好程度與 軍校投考意願上有所不同。二、接觸到不 同軍校招生訊息來源的高中生,顯示各組 實驗組(上課組、廣告組、上課與廣告組) 會在其軍校軍人認知、喜好程度上有所不 同。三、接觸到不同軍校招生訊息來源的 高中生,顯示各組實驗組(上課組、廣告 組、上課與廣告組)並不會在軍校投考意 2003 願上有所不同。四、三組實驗組的事後比 較得知,上課組、廣告組、上課與廣告組 和控制組之間在其軍校軍人認知上均有 明顯的差異。五、對問卷中開放性題目所 進行之分析結果,受測者認為軍校招生訊 息的主要來源是學校教官,次要為電視廣 告;對於投考軍校意願會受到影響的關鍵 人物是自己,次要為學校教官,第三是家 人;認為會考慮念軍校的動機因素最多的 是經濟因素,次要為自己。 探討「威權時期」 、 「民主轉型時期」與「民 主鞏固時期」三個時期的政經變遷,切入 軍事教育、社會教育及學校教育層面,深 入探討我國「全民國防教育」呈現的現 象,希望發現影響「全民國防教育」變遷 的政經脈絡,思考國防教育的方向。 2005 年 2 月,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法」公 2005 布實施,對全民國防教育的研究及重視程 度,有漸漸上升的趨勢,顯見未來的「全 民國防教育」將是國防安全的主流價值。 本文研究之結論與發現,將提供全民國防 教育主管機關參考,期以前瞻、革新的作 為,建構我國「全民國防教育」的體系與 內涵,提升國家綜合國力。. 18.

(29)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全民國防教 育」之推展: 社會資源整合 的觀點. 金 壽 梅. 全民國防與中 華民國學生軍 訓教育之研究. 張 舜 華.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以往探討全民國防的議題都將重點集中 在「安全議題」上,而欠缺社會的觀點與 社會資源整合的具體作法。要落實全民國 防教育不僅必須做全面性的考量,資源的 投入與整合更是推動政策成敗的關鍵所 在。如果要能夠完整落實全民國防教育就 2005 必須將社會資源加以整合,才能讓整個政 策更臻完善。因此,藉由研究如何提升社 會的認同與資源整合的作為,並針對提升 國家經濟發展、降低失業率及減少社會問 題……等議題加以深入探討是具有高度 的價值。 我國「學生軍訓教育」,始終以建立愛國 家、堅強心理防衛與達到全民國防為目 標,正值 2004 年 2 月 1 日,全民國防教 育法公布,又適逢軍訓制度改革之際,如 何隨著社會變遷,調適其價值與功能,發 現軍訓教育的核心目的,進而獲得社會認 同與肯定。雖然教官的角色備受爭議,但 教官終能不斷配合時代的需要而自我調 適,由最初的軍事管理,轉變為傳授軍訓 2004 教學、輔導、服務學生生活以及教育服務 役行政的管理者四種角色功能。這四種價 值功能,已普遍獲得肯定。研究提出未來 學生軍訓教育將隨著時代的變化,學生軍 訓教育也將轉型成學校全民國防教育,成 為推動「全民國防」最有效率的執行方 式,而學校國防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要 能在戰時能夠動員青年學生服勤,支援軍 事作戰;平時發揮人力資源,協助緊急救 難、救災。. 19.

(30)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軍訓教官功能 轉換之研究--以中山大學為 例. 林 緯 德. 新安全觀下兩 岸全民國防教 育之比較研究. 劉 鎮 燈.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以文獻探討及問卷調查的方法,介紹學生 軍訓納入通識教育體制後軍訓教官功能 轉換之特色,希望軍訓教育在現有基礎 下,持續精進並加強軍訓功能,進而使軍 訓教育能建構起全民國防的共識,達到維 護鞏固國家安全的目標。讓我國的軍訓制 2005 度真的成為國家安全的後盾、校園安定的 守護者,使軍訓教官功能成為全民國防與 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 全民國防是 21 世紀世界各國國防發展的 主軸,也是檢驗一個國家一但面臨外患 時,能否經得起戰爭考驗的必要機制。因 此,愈是先進的國家,愈是重視國防建 設;愈是面臨戰爭與生存威脅的國家, 「全 民國防」的共識與行動愈顯重要。本文旨 在透過學者提出之「新安全觀」概念,檢 視並比較兩岸全民國防教育之異同,以作 為思忖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政策改進之參 考。本文認為,中共新安全觀以「和平與 2006 發展」為主軸,卻藉由全民國防教育深化 其武力犯台之意圖,國人應有所警惕,加 速全民國防教育的推展;我國國家安全當 務之急,應以落實「全民國防」為主要政 策方針,除於行政院下設「國家全民國防 教育辦公室」,做為最高行政指導機關以 統一事權,指導規劃及督導全國之全民國 防教育,更應重新建構行政組織、師資、 課程、教材及考評機制,以為法制化後之 發展與落實開創新局。 20.

(31)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我國全民國防 動員與教育法 制研究. 朱 燕 麗. 國防文物導入 大學全民國防 教育之應用研 究. 楊 如 明.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民國九十年通過的「全民防衛動員準備 法」,可以看出政府企圖以精神動員的方 式,凝聚全民的國防共識。為推動全民國 防教育,以增進全民的國防知識及全民防 衛的國防意識,健全國防發展確保國家安 全,所以制定全民國防教育法,並於九十 五年二月二日正式實施,其所代表的意義 為全民國防教育得以依法行政。研究著重 2006 在從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法來探討國防教 育的變革及實施現況,主要目的在於瞭解 全民國防與全民防衛動員的意涵,以及全 民國防教育與全民防衛動員兩者之間的 連帶關係以及相互影響的程度。兩岸在推 行全民國防教育上均不遺餘力,無論是民 主國家或是共產極權國家,均強調全民國 防教育的重要,而當中的差異為何? 藉由專家深入訪談之方式,對軍事遺址、 博物館、紀念館、烈士陵園及其他文化場 所等國防文物,導入大學全民國防教育之 議題進行瞭解與探討。研究結論為(一) 國防文物對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關聯密 切,且為極佳輔教場所;(二)可應用於 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國防文物眾多,且活 化運用豐富;(三)積極審查指定國防文 2007 物,俾利應用於大學全民國防教育; (四) 博物館的行銷推廣,利於導入大學全民國 防教育之應用;(五)結合社區營造,型 塑「全民國防、在地有責」 ; (六)強化數 位運用,建構「國防文物、虛擬實用」。 最後除提出「國防文物的指定、宣教必須 活化」;俾做為應用「國防文物」以活化 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運用參考。. 21.

(32)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全民國防教育 政策執行之研 究─執行人員 觀點. 張 永 真. 從全民國防戰 略論國防通識 教育發展. 洪 淑 瑾.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對國防部、教育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政 策主要承辦人員、學校教務主管、軍訓教 官等共 7 人,實施深度訪談,藉由問卷、 訪談調查結果交互檢證分析後,獲至結論 如下:一、學校全民國防教育政策執行模 式應予修正。二、政治環境影響因素,政 策規劃督導單位、與基層學校執行人員看 法不同。三、社會環境因素中,全民國防 教育與教官存在校園具有對學生生活輔 2007 導的功能很難脫勾。四、政策標準、目標、 執行機關特性與政策內容之間有顯著相 關。五、政策標準、目標、執行機關配合 性與執行人員意向之間有顯著相關。六、 政策內容適合性與執行人員意向間無顯 著相關。七、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中「職稱」 與「執行人員意向」有顯著相關、「服務 學校類型」及「性別」與「政策執行幅度」 有顯著相關。八、執行人員意向與政策執 行幅度之間無顯著相關。 全民國防戰略層次中之國防通識教育,旨 在培養兼具國防共識與國防知能的「國防 人」,且要能結合學校的學術發展,配合 各項國家安全需要,充實國防力量,完成 全民國防之理想。從國防通識教育與國家 安全、全民精神總動員、國防人力資源的 2007 建構、國防科技等層面,我們了解國防通 識教育在國家總體戰略上的重要性;由國 防通識教育落實全民國防理念、培育學校 學生品德教育、精神教育及學校「青年動 員服勤計畫」的推展執行,不難發現國防 通識教育在「全民國防」中扮演的角色與 功能。. 22.

(33)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我國大專校院 軍訓教育變革 之 研 究 (1995-2007). 白 怡 昌. 我國全民國防 教育內涵研究從國防文物保 護、宣導及教 育探討. 黃 少 奇.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研究主要是以軍訓教育在台實施現況及 現階段變革為探討範圍,並針對「軍訓制 度改進方案」實施後,對校園安全及軍訓 教官之影響做一探討與分析,主要之研究 發現如下:壹、軍訓課程雖取得法源依 據,但大學是否列入必修仍由大學自主; 惟全民國防教育列入高中職校必修仍有 2007 爭議。貳、公私立大學對於教官退出校 園,基於經費來源及人力運用有不同看 法。參、國防通識課程全面取代軍訓課程 仍有執行上之差異。肆、教官退出校園, 僅是以退伍教官取代現役教官,而非實質 退出校園。伍、軍訓教官文職化,非學校 現行所急需且亦無法獲得教官認同。陸、 軍訓教官同工不同酬。 研究主要結論與建議包括:一、設置專職 主管機關統籌管理及普查全國的國防文 物。二、提昇國防文物層級,藉由多元活 動及行銷手法,寓教於民。三、結合地方 資源,妥善規劃國防文物輔教場所。希望 本研究以國防文物保護、教育及宣導為範 疇,能因此讓民眾更能加深對文化資產保 存之認知,進而促成全民國防之理念及推 2007 廣。. 23.

(34)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全民國防教育 下國軍形象塑 造之研究─以 「2007 年全民 國防教育暑期 戰鬥營」為例. 沈 沿 毅. 我國實施「全 民國防教育」 意義與功能之 研究. 蔡 貽 品.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研究發現:一、在學員參加戰鬥營的動機 方面,學員們為了打發暑假時間的動機比 例最高;而為了暸解全民國防意義的比例 最低。二、國軍的訓練及天災之後的助民 行為均在高中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 象,在國軍正面形象部份雖有超過半數比 例的學員認同。三、在戰鬥營的滿意度方 面,居住在東部地區之學員明顯較其他地 區學員高;而平日喜愛從事球類運動的學 2007 員們,其對於戰鬥營的滿意度也明顯較 高。四、研究顯示,每天幾乎很少使用網 路之學員對於國軍的印象較佳。網路媒介 對國軍形象的影響。五、戰鬥營學員們在 參加戰鬥營前對於國軍形象之認知,與參 加戰鬥營後對於國軍形象之塑造具有關 聯性。六、戰鬥營學員們對於戰鬥營之滿 意度,與其塑造國軍形象之間具有顯著關 聯性。 參據美國、瑞士、中共等國家「全民國防 教育」施行現況,進一步探討我國全民國 防教育執行成效,文末依據研究結果,提 出三項研究結論,以及「持續推廣全民國 防教育,凝聚國人共識」、「建立諮詢系 統,爭取社會菁英及意見領袖認同」 、 「持 2007 續修訂相關配套法令及條文、善用媒體宣 傳」 、 「強化民防機制,落實動員準備」 「整 合國家資源,建立自主國防」等五項具體 建議,期能爲我國全民國防教育的推行提 供有效建言。. 24.

(35)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全民國防教 育」與新制度 主義分析途徑 之研究─以台 中縣高中(職) 生為對象. 李 泰 宏. 《青年日報》 有關「全民國 防教育」報導 內容分析. 賴 柏 宏.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全民國防教育》的施行,便是透過對各 階層的教育與宣導工作,得以讓國防教育 更加深入全國人民之中,冀希望藉由此項 國防教育政策,得以讓全國上下人民皆能 認識國防、認同國防與支持國防。高中教 育的階段,面臨教育結束後的繼續升學, 或者是投入社會的工作,而全民國防教育 若推動得宜,讓高中學子對國防更有認識 2008 與支持,是否就會更有意願步入軍旅生 涯,或是支持各項國防建設,進而堅定國 家防衛意識。本論文因此將聚焦於全民國 防教育透過新制度主義研究途徑,探討全 民國防教育政策的創新,透過政府「善治」 的表現,讓私部門的引進、政策透明度的 擴大與回應力的增加,可否讓高中職學子 更能接受國防教育,進而支持國防政策。 研究發現,各類目與階段之相關性均很顯 著,亦即各類目因階段不同而有差異。再 者, 《青年日報》係以「暑期戰鬥營」 、 「政 府機關(構)在職教育」、「國防知性之 旅」 、 「全民防衛動員」及「藝宣活動」為 主要新聞報導框架;在政治社會化方面則 是呈現「肯定全民國防教育推展成效」、 2007 「見證國軍精實戰訓成果」 、 「體認國防安 全重要」 、 「落實防衛動員體系」及「建構 優質國防武力」等五項意涵。. 25.

(36)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我國全民國防 教育執行績效 評估指標之建 構. 林 家 雄. 「全民國防」 政策之發展、 機會與挑戰: 「 3i 決 策 模 型」之研究途 徑. 郭 順 德.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研究貢獻即在建構我國「全民國防教育執 行績效評估指標」,即在依企業五管:作 業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 管理、財務管理等內容,由於執行指標需 要各方專家學者的意見方能完備,特選用 德菲法做為研究工具,蒐集 14 位來自行 政院、教育部、國軍、學界的專家之意見, 研擬「全民國防教育績效評估指標」。在 2007 本研究兩回合問卷中,擬定全民國防教育 執行績效評估 8 項構面指標、30 項因子指 標,均獲得專家學者高度共識,對於建構 全民國防教育執行績效評估模式,具理論 與實務運用的參考價值,可提供全民國防 教育單位及後續研究者,參據本研究所建 構之執行評估標,檢視我國全民國防教育 執行績效,據為精進教育成效之參考。 為使「全民國防」 ,在法理上能明確定位, 在體制上能超部會,在政策上能落實執 行。本篇研究聚焦於由國防部主導之政策 與教育為主軸,並以探討我國全民國防政 策的決策及其發展,提出我國全民國防的 機會與挑戰,印證全民國防的理論基礎。 使國人在「觀念上」認同國防,在「定位 上」支持國防,在「行動上」參與國防, 2008 使本篇之研究成果更具體可行。. 26.

(37)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後期中等教育 全民國防教師 應備學科專門 知能之研究. 單 文 正. 兩岸全民國防 教育比較研究. 帥 開 圓.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學科能力轉換與焦點團體訪談部分,係依 據教育部 99 學年度全民國防教育科必、 選修課程綱要內涵項目、現行後期中等教 育「國防通識課程教材」及國防部編印「全 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等項目內涵,編成 初步訪談索引,再經國內學者專家、高中 與大專國防通識教育主管及高中與大專 全民國防教育優良授課教官等 8 人焦點團 2008 體座談,以建構初步問卷信度與效度。德 懷術部分,係由國內學者專家、高中與大 專國防通識教育主管及高中與大專優良 授課教官等 15 人,編成德懷術專家小組, 進行三回合之問卷調查,以百分比、平均 數及標準差等描述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有 效建構出後期中等教育全民國防教師應 備學科專門知能 26 個層面及 98 項項目內 涵之需求程度。 「全民國防」是提升一個國家自我防衛能 量,確保國家安全的務實理念,也是全民 參與、全民信賴、總體防衛的國防。由於 現代戰爭已非單純的武力戰,而是國家整 體力量的綜合展現,勝負關鍵取決於全民 支援軍事作戰的能力與意志,如何持續強 化全民國防教育,凝聚軍民抗敵意志,有 2008 效嚇阻敵人進犯野心,實為全民應共同正 視的重要課題。本文旨在從兩岸全民國防 教育相關法令規章及實施現況中,檢視並 比較兩岸全民國防教育的機制,嘗試提出 我國推展全民國防教育之相應措施,審視 我國全民國防教育之優劣得失為何,並提 出具體建議,俾提供政府、學校及軍事單 位之參考。. 27.

(38)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學校支持與全 民國防教育推 動策略之研究 -- 以 高 中 職 校 為例. 張 本. 從公民參與觀 點論全民國防 教育之多元活 動. 王 自 立.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研究發現分析可獲得下述的結論:一、不 同背景的高中職校軍訓教官在學校支持 與全民國防教育推動策略上沒有顯著的 差異。二、「校長支持」、「同儕支持」及 「與學生互動」等層面均與「全民國防教 育推動策略」達顯著相關。三、多元迴歸 2008 統計分析顯示,「同儕支持」、「校長支 持」 、「與學生互動」等學校支持的面向, 能有效預測全民國防教育推動策略,其中 以「同儕支持」的預測力最高。四、整體 而言,高雄縣市高中職校軍訓教官所知覺 的學校支持程度與全民國防教育推動策 略的實施,是具有高度相關。 自 94 年全民國防教育法立法通過後,國 防部為加強民眾對國防政策的認同與支 持,擬定了一系列的多元性活動,其中以 「暑期戰鬥營」 、 「國防知性之旅」營區開 放、 「全民國防徵文、圖徽甄選活動」 、 「全 民國防教育網」為最主要之重點;而全民 國防教育多元性活動經由公民參與除可 將人民渉及公共事務之中,甚至參與執行 政策的工作,以促使公民社會的改善與成 2008 長。另經由多元性活動內容,吸引全民關 注與參與,擴大全民國防教育宣導成效, 並將全民國防理念,推廣(深植)至國人的 觀念中,融入及落實在生活之中。. 28.

(39)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我國《全民國 防教育法》立 法過程與執行 初期之研究. 吳 振 樹.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透過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對當時提案 立法委員進行訪談,經整理與歸納,對比 《本法》施行後所執行之現況,並檢視本 研究目的達成的程度,整理出本研究的結 論與建議。研究的結果計有:「對全民國 防的堅持」、「對《本法》條文的後續修 訂」 、 「對『主管機關』的位階提升」 、 「提 案委員對全民的期許」等 4 項的研究心 得,將有助於後續研究《本法》及推動全 民國防相關教育工作者一個思考的面 向。其研究結果,本研究也提出下列有: 「修法」 、 「專責機構」 、 「學校教育」 、 「社 會教育」、「國防文物及軍事遺址宣導教 育」、「縣(市)政府考核評鑑」、「教育『師 資』」、「文宣作為」等共計八項後續規劃 的研究建議,作為爾後研究者之參考;未 2008 來因應募兵制的全面實施,將對我國的國 防安全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全民國防教育 的推動勢在必行,如何配合國家施政方針 與國防政策,訂定「全民國防」施行重點 與主題方向,做為國家推動全民國防教育 與國防發展,將是《本法》未來所必須貫 徹執行及發揮功效的一大考驗。. 29.

(40)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中國大陸大學 軍事訓練之研 究. 朱 崇 義.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中國大陸學生軍訓,開始於 20 世紀 50 年 代。1955 年 7 月,經過第一屆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頒發《中華人民共 和國兵役法》,第一次從法律上對學生軍 訓作了規定。首先在北京體育學院、北京 鋼鐵學院進行試點。1955 至 1957 年間,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規定, 先後在全國 127 所中等學校進行了學生軍 訓試點。60 年代初,國務院批准全國 53 個大、中城市的 38 所高等院校和 70 所高 級中學或中等專業學校的一年級學生進 行了軍訓試點。2001 年 7 月,國務院辦公 廳、中央軍委辦公廳頒發第 48 號文件轉 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級中學開展學生 軍事訓練工作的意見》 ,11 月,教育部、 中央軍委聯合在天津召開“全國學生軍訓 工作會議”,顯示自 1985 年開始,歷經 16 2008 年的學生軍訓「試點」工作的結束,同時 也代表學生軍訓進入制度化和新的發展 階段。高等院校實施學生軍訓工作,遵照 各項相關法律與有關指示文件,要求掌握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 人的軍事思想理論精義,學習完整國防思 想、解放軍優良傳統,堅持共產黨的領 導,著重於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能訓練,為 中國人民解放軍培養預備役軍官及後備 兵員。並且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與國家安 全意識,強化愛國高尚情操與集體主義觀 念,加強組織紀律性,培養百折不撓的意 志與堅忍不拔毅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 及擴大知識面,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建 立學生關心國家、民族的榮辱興衰、生死 存亡的大事,達成「富國強兵」的國防建 設目標。 30.

(41)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我國軍訓督導 制度實施現況 與運作成效之 研究. 林 麗 蓉. 我國推動「全 民國防教育」 政策之研究: 政策行銷觀點. 張 玉 全.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研究主要發現:一、軍訓督導制度是軍訓 制度的運作關鍵之一。二、軍訓督導工作 是透過聯絡處來執行,但其始終採任務編 組,未能法制化,亟待解決。三、我國軍 訓督導制度整體上尚獲支持,現行制度尚 獲支持,運昨成效獲滿意,而軍訓督導的 「角色」受肯定,但對政府對「未來發展」 的諸規劃方案獲支持度不高。四、受試者 2008 中,大專畢業、男生、主任教官及高中職 校教官對於現行軍訓督導制度支持程度 較高。五、服務高中職校及東區學校的受 試者對於現行軍訓督導制度的支持程度 較高。六、政府對於軍訓督導制度「未來 發展」的規劃「將部分縣市聯絡處合併」 或「軍訓督導業務由隸屬中辦室之督學來 取代之」項等方案受支持程度偏低。 研究以「政策行銷」觀點探討我國推動「全 民國防教育」議題,並擷取 Snavely 政策 行銷組合要素之產品(服務)、人力資源、 政策分析及倡導與告知等四項要素進行 論述。此研究採文獻分析法,探討「全民 國防」現階段意涵,瞭解我國推動「全民 國防教育」現況,並就影響推動「全民國 2009 防教育」政策因素,以政策行銷觀點研提 建議,供決策單位做為精進「全民國防教 育」參考。研究發現中央主管機關(國防部) 及政府相關部會,在推動「全民國防教育」 四大範疇-學校教育、政府機關(構)在職 教育、社會教育及國防文物保護、宣導與 教育等方面,已獲致具體成效,並深獲國 人肯定與支持。. 31.

(42) 表 2-1 全民國防教育相關研究(續) 研 究 題 目. 作 者. 全民國防學校 教育的運用與 發展. 郭 中 庸. 高屏區大專院 校軍訓教官生 涯規劃之研究. 蔣 遠 平.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軍訓教育」及「國防通識教育」是「全 民國防教育」的一環,三者同等重要,如 今轉型正名為「全民國防教育」。全民國 防教育不應只是一科學門教學,反而有傳 承軍訓教育的意義。軍訓教官成為推動全 2009 民國防教育的最佳推手。全民國防課程在 學校的實施方式,不以靜態、課堂講解的 方式為唯一的教學方式,可結合動態活潑 化課程,讓全民國防教育跳脫「課程合格 師資」的思維邏輯,在學校中的發展方有 可觀與期待。 研究對象為高屏區 18 所公、私立大專院 校所屬的全體軍訓教官採立意抽樣進行 調查研究,正式問卷共發出 80 份,回收 78 份,回收率 97.5%,有效問卷 77 份, 問卷可用率 98.7%,經過分析統計分析, 獲得以下結論:一、高屏區各大專院校軍 訓教官整體生涯規劃情形良好,其中又以 2010 「生涯規劃工作承諾」為最好。二、高屏 區各大專院校軍訓教官對生涯規劃以「我 會努力表現,以滿足團隊的需求」,獲最 高認同。三、高屏區各大專院校軍訓教官 生涯規劃因背景變項不同,而呈現差異。 四、高屏區各大專院校軍訓教官生涯規劃 認知與生涯規劃行為均存在顯著正相關。.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本研究蒐集的全民國防教育相關議題論文共計有 40 篇,其中 29 篇和全民國防教育政策沿革等有關,可見目前學者所研究的大多聚焦 於政策制度等方面,是因為多年來任本課程教師為無具備教師證的現 役軍職人員。缺點的是論文中研討師資合法化的太少,多數肯定和認 同全民國防教育方向具正確性與急需性。. 32.

(43) 表 2-2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與教學相關研究 研 究 題 目 作者. 高中職軍 訓課程護 理領域之 評鑑. 陳 春 滿. 高級中等 學校全民 國防教育 「提升防 衛知能」 教學之研 究──以新 竹地區為 例. 彭 允 華. 完成 主 要 內 容 論 述 摘 要 時間 綜整上述之調查結果:(一)、針對「課程內容」: 建議未來參與「健康與護理」課程設計者, 能依內容重要性順序做有效的時數安排及篇 幅的補強,以符合學生學習之所需。(二)、針 對「教學方法」:建議於未來規劃「健康與護 2003 理」課程之師資培訓時,能加強培訓教師之 教學技能,以符合學生之學習需求。(三)、針 對「教學資源」:建議師資培訓時加強視聽教 材研發之能力,以豐富教學內容。(四)、針對 「教學評量」:建議未來課程應配合教學目標 採多元方式進行。 調查研究當中,對新竹地區學生實施 1500 份 問卷,及 10 位資深教官與專業教育人士之訪 談內容,以探究己公告之全民國防教育課程 綱要(草案)各課程之安排是否妥適,若有需要 時如何予以調整,以及就學習動機與教學實 務中,運用何種教學方法較易獲得學生共 鳴。以冀在有限之授課時數中,能達成全民 國防教育提升防衛知能之教育目標為最終目 的。經由分析研討,交叉比對後,歸納出包 含在法規探討、組織體系、課程調整、教學 2006 方法及教學實務等五方面之研究心得提供有 關單位參考。全民國防教育為我國現階段重 要之國家政策,在高中職校之全民國防教育 部分,舉凡師資之培育認定、課程之設計擬 定及其相關宣教活動之規劃訂定,均影響本 項教育工作之推展成效,如何結合各種資源 及適當因應,將課程導向適用於平戰合一的 知識與技能,全民國防教育提升防衛知能之 教學目標方可期其有成。. 33.

(44) 表 2-2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與教學相關研究(續). 我國大學 校院全民 國防教育 課程建構 之研究. 梅 時 雨. 全民國防 教育數位 化教學模 式之研究. 廖 順 權. 全民國防教育法於 2005 年 2 月 2 日明令公 布,並於 2006 年 2 月 2 日開始實施,該法第 七條規定,各級學校應推動全民國防教育, 並視實際需要,納入教學課程,實施多元教 學活動。其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應由教育部 會同中央主關機關國防部定之。全民國防教 育的主要目的在增進國人的國防意識,而大 學校院的全民國防教育,在全民國防教育體 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基於尊重大 2007 學學術自由、課程自主的精神,大學如何建 構出一套指標性的全民國防教育,進而縱向 向下延伸至中等及初等教育,橫向與社會教 育相結合,建立起全民國防意識,是本研究 的主要目的。未來大學校院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基於各校課程自主精神,在多元化的學 術領域下結合國防事務,發展出自我定位特 色的全民國防教育課程,提供大學同學在學 習專業學術領域的同時,亦能了解知悉相關 的國防軍事知能,而呈現出多元教學的風貌。 以文獻探討與第一階段進行之台灣北部地區 青年學子對於全民國防教育數位化模式採行 之初探研究為主導,並以 ARCS 理論結合動 機期望理論與教學設計管理發展研究模型, 再結合相關文獻探討與專家意見進行研究問 卷編製,以進行第二階段的全民國防教育採 行數位化教與學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 究。研究結果說明「主動學習群」、「擴展學 2007 習群」與「發展學習群」三群的個人因素與 環境因素分別可直接對學習成效帶來正向的 影響;而「探索學習群」的學生之個人學習 動機與期望和教學環境配置即使都很好,但 受到數位媒體設備的使用與提供不足,則對 於學習成效產生負面的效果。本研究企圖了 解青年學子對於全民國防教育的數位學習模 式之期盼與需求,以提供我國全民國防教育 推動的參考。 34.

(45) 表 2-2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與教學相關研究(續). 高中職軍 訓教官對 國防通識 課程之認 知與態度 研究. 蔡 孟 娟. 全民國防 教育於大 學實施成 效與學習 滿意度之 研究. 何 啟 豪. 數位平台 輔助教學 模式對學 習成效之 研究-以 全民國防 教育為例. 許 麗 雯. 研究結論如下:ㄧ、高中職軍訓教官對「國 防通識課程」之認知清晰明確。二、高中職 軍訓教官對「國防通識課程」之態度傾向肯 定正向。三、高中職軍訓教官對「國防通識 課程」之因應傾向趨於主動積極。四、高中 職軍訓教官對「國防通識課程」之認知因性 別、職務、任官年資、教育程度、服務學校 類型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五、高中職軍訓 2007 教官對「國防通識課程」之態度因性別、職 務、任官年資、教官年資、服務學校類型、 參加輔導知能研習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六、高中職軍訓教官對「國防通識課程」之 因應傾向因性別、職務、任官年資、教官年 資、教育程度、參加輔導知能研習的不同而 有顯著差異。七、高中職軍訓教官對「國防 通識課程」之認知、態度與因應傾向之間有 顯著正相關。 透過分析與討論獲致下列結論:一、全民國 防教育在大學實施已見成效,學生在學習滿 意度上普遍給予肯定。二、大學不同性別學 2007 生,在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學習滿意度方面, 男生滿意度高於女生;不同課程(必、選修) 學生,在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學習滿意度方 面,選修學生滿意度高於必修學生。 研究針對數位化及社群互動教學情境,運用 問卷調查與 SPSS 統計分析工具進行驗證分 析。研究結論如下:1. 數位教學平台對修習 全民國防課程學生具有正面的顯著影響力, 但在形成虛擬社群的預期方面並未獲得支 2008 持。2. 在數位教學環境下進行學習,對學生 個人的內在心理過程會產生正面的影響,其 中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最為顯著。3. 經過 實驗教學過程,個人學習運作模式之因素與 學習成效皆呈現正相關,其中知識信念、學 習動機與學習策略對學習成效具顯著差異。. 35.

(46) 表 2-2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與教學相關研究(續) 社區大學 推動「全 民國防教 育」成效 之研究- 以某社區 大學為例. 鄭 文 林. 「學校國 防教育」 執行成效 陳 之評估- 正 以苗栗縣 明 高中(職) 學校為例. 我國高級 中等學校 國防通識 教育實施 之研究- 以基隆高 中、基隆 女中兩所 高中為例. 林 宜 靜. 研究主要以質性研究方法進入研究場域,並 運用訪談導引法進行與社區大學學員的對 話,在蒐集社區大學的訪談資料後,為求分 2008 析精確,故採以訪談逐字稿內容分析的方式 進行所有資料的處理,並將分析結果作綜合 討論,以達最終研究目的,瞭解社區大學推 展全民國防教育成效。 結論:一、高中職校執行「學校國防教育」 已頗具成效。二、不同性別、就讀學校類別、 選修學分之高中職學生在「學校國防教育」 無顯著差異。三、不同就讀科別、入學分數 之高中職學生在「學校國防教育」執行成效 2008 上有顯著差異。四、高中職學生對於「教學 設備」之滿意度與「學校國防教育」低度正 相關。五、高中職學生對於「教學態度」 、 「課 程內容」及「教學方式」之滿意度與「學校 國防教育」中度正相關。六、「學生學習的意 願」為影響「學校國防教育」主要因素。 以基隆高中、基隆女中兩所學校高三學生為 對象,總計在兩所高中之高三學年各班發放 約 700 份問卷,抽樣進行問卷調查。藉由問 卷調查結果與理論文獻回顧交互檢證分析後 2008 導入結論。在調查研究成果中,探究現行國 防通識教育政策內容是否妥適,經由文獻分 析與問卷調查結果交叉比對後,歸納出教學 目標、學校執行方式、課程內容、教學內容 及實務等五方面之研究結果.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本研究蒐集的全民國防教課程與教學等相關議題論文共計有 10 篇,可見目前學者研究課程喜好與教學成效較缺少,而呼應九十九課 綱的實行成效,驗證必修喜好程度與選修意願者,次為第一篇具有檢 驗性的參考價值,期望能給予教育相關單位參考,作為修正必修課程 大綱或開設選修課程之重要參考。. 36.

(47)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之意見, 為達成此目的與解答各項的待答問題,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 上述有關資料。本章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 實施程序、資料處理等,茲分析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加以擬定,探討高中職學生修習 「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見,係以學生性別、學校別、學程別、學 制別等四項作為背景項,必修喜好程度、選修意願、作為依變項,並 統計主要影響因素為何?本研究架構詳如附圖 4-1 高中職學生修習「全 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見調查架構圖所示。 一、學生個人的背景變項:性別、學校別、學程別、學制別等四方面。 二、必修喜好程度:針對必修課程內容如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 國防、防衛動員、國防科技等五項課程。 三、選修意願:針對選修課內容如當代軍事科技、野外求生、兵家的 智慧、戰爭與危機的啟示、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等五項課程。 四、影響因素:針對授課進行中所相關之因素,例如教師風格、教材 內容、個人興趣、折抵兵役用途、父母親友期望、其他等六項, 做最具(最高)影響因素之篩選並做問卷統計彙整。. 37.

(48) 必修喜好程度 1. 國際情勢 2. 國防政策 3. 全民國防 4. 防衛動員 5. 國防科技. 背景變項 1. 性 別 2. 學校別 3. 學程別 4. 學制別. 選修意願 1. 當代軍事科技 2. 野外求生 3. 兵家的智慧 4. 戰爭與危機的啟 示 5. 恐怖主義與反恐 作為. 圖 4-1 高中職學生修習「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意見調查研究架構圖.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Figures include ordinary secondary day schools, but not special schools and secondary day courses operated by private schools offering tutorial,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Figures include ordinary secondary day schools, but not special schools and secondary day courses operated by private schools offering tutorial,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Figures include ordinary secondary day schools, but not special schools and secondary day courses operated by private schools offering tutorial,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Schematic phase diagram of high-Tc superconductors showing hole doping right side and electron doping left side.. The common Features in

Figures include ordinary secondary day schools, but not special schools and secondary day courses operated by private schools offering tutorial,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The subjects for the present study are 495 first-graded students from five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270 freshmen from the Departmen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