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之研究-以高雄市宏南社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之研究-以高雄市宏南社區為例"

Copied!
1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國立高雄 雄大學 創意設 設計與建 建築學系 系 碩 碩士論文 文. 永續生態 態社區評 評估指標 標之研究--以高雄市 市宏南社 社區為例 例 A Study of thhe Assessm ment Indicaators for Su ustainable Ecological E l CommuniityA Caase Study of o Kaohsiunng Hongnaan Residen ntial Comm munity. 研究生 生:王思堯 堯 撰 指導教授 授:陳啟仁 仁 博士. 中華民國 國一 O 六年七月 六.

(2)

(3) 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之研究-以高雄市宏南社區為例 指導教授:陳啟仁 博士 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系研究所 學生:王思堯 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系研究所. 摘要    氣候變遷是全世界所面臨的重要危機,因此各國紛紛提出永續相關的策略、 措施及模式。而永續發展是我國目前的重點政策,但現行的政策都是著重於綠建 築討論,且限於單一建築物,因此本研究將其擴大至「社區」層級,讓社區以永 續生態發展為前提,在未來進行系統化的整合。 本研究首先探討永續發展與生態社區,並利用相關文獻理論作為基礎,彙整 國內外永續與生態社區評估指標,透過相關文獻回顧建立評估指標因子,研究永 續發展及生態基礎,藉此擬出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體系,並使用層級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建立評估指標權重值。本研究指標評估層面有 經濟、社會及環境三大面向,其下再建立十一個評估要項,分別為生態環境、能 源資源使用、環境保護、實質環境、人口結構、教育文化、社會福祉、社區意識、 治安維護、防災計畫、社區經濟及三十八個評估指標。最後,再以高雄市宏南社 區實證案例研究,將指標評估應用於社區做為永續生態社區評估參考,並透過里 長及社區協會訪談,提出此地未來發展永續生態社區之可行建議。考量國內社區 發展的現況及現行的社區政策,本研究提供社區或政府相關部門一個適當的指標 參考及指標應用的個案分析。   關鍵字:永續發展、生態社區、層級分析法. I   .

(4) A Study of the Assessment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Ecological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Kaohsiung Hongnan Residential Community Advisor:Dr. Chi-Jen Chen Department of Creative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Student:Szu-Yao Wang Department of Creative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Abstract   Climate change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threats, so the government of each nation is proposing 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measures, and models.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is currently one of our policy focuses. However, the existing policies focus on green building establishments that are only limited to single building. So this study will expand this issue to the "community" level, so that the community will launch a systematic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sustainabl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I will first explo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mmunity, and then review and analyze case studies of sustainable and ecological community evaluation index based on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 Based on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 I will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factors and research on sustainability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basis. Through this way, I will also us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to gain the evaluation factors of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In this study, there are three main aspects of evaluation, including [economic],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breaking down into 11 evaluation sub-aspects, such 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ergy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al environment], [population structure], [education culture], [social welfare], [community awareness],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programs], and [community economy], and 38 other evaluation factor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Hongnan Community in Kaohsiung City’s sustainable ecological II   .

(5) community assessment, index assessment will be applied to the community, and its sustainable and ecological community assessment will be used as reference. Also, through interviewing the chief of village and community associations, we can give the community a feasible propos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domestic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community policie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community or relevant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an appropriate reference index and a case study that is applied with such index. Key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Communit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III   .

(6) 謝誌          在高雄大學創建系都建組研究所的兩年碩士班期間,不論是在學校和生活 上,皆有許多知心的朋友、老師相互交流,不僅感受到許多溫暖,也從中有更深 入的領悟。但最重要的,是在知識殿堂中所汲取的學問知識。 首先,要感謝最敬愛及尊重的陳啟仁老師,在老師細心且循循善誘的引導 下,我不僅能在課堂中學習到理論與知識,更能進一步的在實務環境中獲得許多 經驗,讓我在建築研究的世界中看得更寬廣。 同時,也要感謝所上其他老師在不同領域上的教導及課業上的輔導,包括兩 位論文口試委員—陳振華老師與莊淑姿老師,感謝您們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及修改 的內容,使得這本論文能夠更加的完整。 進而,要感謝研究所期間的學長姐們欣嘉、妍呈、瀞儀、鴻軒,謝謝你們熱 心、大方的經驗與指教,在兩年碩士班期間中,印象最深莫過於和研究室同學峻 峯、怡寧一起參加競圖比賽,歷經無數次討論,獲得出國機會,才能有如此成績, 很高興在人中旅途中遇見你們。另外,感謝在論文研究上幫助過我的各位,因為 有你們的互相扶持、砥礪,使我碩士班期間能充實的度過每一天。 最後,感謝我最親愛的爸爸、媽媽以及我的家人,在我求學期間給予我最大 的支持與包容,讓我能順利完成研究所學業。再次感謝我身旁的每一位師長、同 學及朋友。     王思堯  謹致於  2017.08  . IV   .

(7)    目錄 摘要.................................................................................................................................I  Abstract ..........................................................................................................................II  謝誌...............................................................................................................................IV  目錄................................................................................................................................V  圖目錄..........................................................................................................................VII  表目錄............................................................................................................................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5  第二章  文獻與回顧......................................................................................................7  第一節  永續發展......................................................................................................7  第二節  生態社區....................................................................................................13  第三節  國外相關案例............................................................................................19  第四節  小結............................................................................................................33  第三章  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之建構....................................................................35  第一節  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擬定....................................................................35  第二節  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系統準則架構之建立........................................41  第三節  AHP研究步驟 .............................................................................................42  第四節  問卷建立與調查........................................................................................47  第五節  問卷統計與分析........................................................................................48  第四章  高雄市宏南社區指標之實證........................................................................71  第一節  高雄市宏南社區發展現況概述................................................................71  V   .

(8) 第二節  指標系統應用於宏南社區之檢驗分析....................................................75  第三節  專家訪談....................................................................................................85  第四節  宏南社區評估結果與綜合分析................................................................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9  第一節  結論............................................................................................................89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93  參考文獻......................................................................................................................94  【中文文獻】..........................................................................................................94  【英文文獻】..........................................................................................................98  【網路資料】........................................................................................................101  附錄一........................................................................................................................102  永續生態社區指標之建構專家學者問卷............................................................102     . VI   .

(9)  . 圖目錄  圖 1‐1  高雄市宏南社區區位圖...............................................................................3  圖 1‐2  研究流程圖...................................................................................................6  圖 2‐1 High Point高點社區建築 ............................................................................20     圖 2‐2 High Point高點社區規圖……………………………………………………………….....20 圖 2‐3 GWL社區航照圖.. ………………………………………………………………………………….22     圖 2‐4 GWL社區規劃圖…………………………...…..…………………………….………….…...22 圖 2‐5GWL社區綠化 .. ……………………………………………………………………………………...24     圖 2‐6 GWL社區建築…………………………………………………………………………………24 圖 2‐7 Kronsberg社區規劃 ………………………………………………………………………………..25  圖 2‐8 Kronsberg社區建築空間............................................................................27     圖 2‐9 Kronsberg社區建築綠化圖……………………………………………………………...27  圖 2‐10 Laguna West社區航照圖……………………………………………………………………….28     圖 2‐11 Laguna West社區環境規圖……………………………………………………………...28 圖 2‐12 深澤共生複合住宅全區配置圖…………………………………………………………….29  圖 2‐13 深澤環境共生住宅 ……………………………………………………………………………….31     圖 2‐14深澤環境共生住宅建築………………………………………………….………………..31 圖 2‐15 永續發展與生態社區關聯圖………………………………………………………………..33  圖 3‐1 AHP層級結構圖……………………………………………………………………………………..44      圖 3‐ 2 專家與評估面向之權重比對圖………………………………………………………………59      圖 3‐3 專家與評估要項之權重比對圖……………………………………………………………….60      圖 3‐4 專家與「自然環境」評估要項之權重比對圖…………………………………………….61      圖 3‐5 專家與「社會生活」評估要項之權重比對圖…………………………………………….62      圖 3‐6 專家與「生態環境」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62  VII   .

(10)     圖 3‐7 專家與「能源資源使用」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63      圖 3‐8 專家與「環境保護」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64      圖 3‐9 專家與「實質環境」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65      圖 3‐10 專家與「人口結構」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65      圖 3‐11 專家與「教育文化」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66      圖 3‐12 專家與「社會福祉」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67      圖 3‐13 專家與「社會意識」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67      圖 3‐14 專家與「治安維護」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68      圖 3‐15 專家與「防災計畫」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69      圖 3‐16 專家與「社區經濟」評估指標之權重比對圖………………………………….………70  圖 4‐1 宏南社區位置圖……………………………………………………….………………………………71  圖 4‐2 2017 年 6 月宏南里人口年齡階層圖 .………………………………….………….………72      圖 4‐3 社區綠地開放空間……………………………………………………………………………..……82      圖 4‐4 社區綠地公園…………………………………………………………………………………………..82      圖 4‐5 社區綠地高爾夫球場….…………………………………………………………………………..83      圖 4 ‐6 社區道路與植栽 1……………………………………………………………………………………83      圖 4‐7 社區道路與植栽 2…………………………………………………………………………………..83      圖 4‐8 社區道路與植栽 3……………………………………………………………………………….…..83      圖 4‐9 社區巷道……………………………………………………………………………………………….…83      圖 4‐10 無障礙坡道…………………………………………………………………………………………....83      圖 4‐11 市定古蹟中油宏南舊丁種雙併宿舍………………………………………………………83      圖 4‐12 社區排水蓋行人步道………………………………………………………………………….…83      圖 4‐13 捷運油廠國小站………………………………………………………………………………….…84                                圖 4‐14 社區取水設施…………………………………………………………………………………………84      圖 4‐15 社區網球場………………………………………………………………………………………….…84                             VIII   .

(11)     圖 4‐16 社區運動中心…………………………………………………………………………………………84      圖 5‐1 高雄市宏南社區實證圖……………………………………………………………………………92                                             . IX   .

(12)  . 表目錄  表 2‐1  永續發展相關文獻與指標整理表……………………………………………………………8  表 2‐2  永續社區相關文獻與指標整理表……………………………………………………………9  表 2-3 永續發展相關議題評估內容表…………………………………………………………….10  表 2‐4 各國生態社區之定義表與實行方案表…………………………………………………..13  表 2‐5 生態社區定義整理表……………………………………………………………………………..15  表 2‐6 生態社區相關指標………………………………………………………………………………….17  表 2-7 國外永續生態社區規劃內容案例綜合分析表 ........................................32  表 3‐1 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擬定......................................................................36  表 3‐2  指標來源對照表.........................................................................................37  表 3-3 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系統準則架構表 .................................................41  表 3-4 AHP評估尺度說明表 ................................................................................44  表 3-5 隨機指標R.I.值對照表 ..............................................................................46  表 3‐6 專家名單......................................................................................................47  表 3‐7 問卷回收表..................................................................................................48  表 3-8 問卷有效表 .................................................................................................49  表 3-9 整體權重序位統計表 .................................................................................55  表 3-10「學者」權重序位統計表 ........................................................................56  表 3-11「公部門」權重序位統計表 ....................................................................57  表 3-12「專業者」權重序位統計表 ....................................................................58  表 5‐1 專家問卷之永續生態社區評估面向權重排序表......................................89  表 5‐2 專家問卷之永續生態社區評估要項權重排序表......................................90  表 5‐3 專家問卷之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權重排序表......................................90    X   .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我國多年來都以經濟成長為主,忽略了生態的重要性,因此生態社區評 估系統的指標建立不僅能更加貼近一般居民的生活,讓生態與生活方式結 合,其永續發展作為宗旨的理念也順應國際潮流,讓人與自然共生。其中, 指標的建立提供社區或政府相關部門,作為檢視的參考,以數據資料及科學 化的評估過程,進而對社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及決策提出適當的建議。  聯合國自 1992 年在巴西里約召開「聯合國環境發展會議」以來,陸續 提出了「廿一世紀議程」 、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 「里約宣言」等重要約定, 其主要倡導「全球考量,在地落實」之原則;聯合國成立了「永續發展委員 會」 ,以回應「廿一世紀議程」 。第四十章中,對建立國家性、地區性及全球 性永續發展指標的呼籲,展現人類對於永續發展之思維及努力方向。1995 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依據廿一世紀議程,建構了一套指標 系統,用以測量各國的永續發展狀況。2002 年,聯合國於南非約翰尼斯堡 召開高峰會,並在會中通過了「世界高峰會永續發展行動計畫」,這些跡象 顯示出地球環保問題已成為各國趨勢,同時也標示著「永續發展」已成為人 類最重要的課題。而在國內,行政院於 1996 年成立了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經建會更將「綠建築」納入「城鄉永續發展政策」之執行重點,為提升居住 環境品質、生態發展之目標,且建構優質居住環境而大力推動綠建築政策。 我國於 2007 年起實施「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 ,其對於生態都市、 生態社區之研究與發展訂有各項工作項目,以促進達成永續國家政策目標; 2009 年,訂定「生態社區評估系統」(EEWH-EC),以綠建築相關措施在建 築基地上,對都市建築基地的永續做到了實質環境方面的落實,並且推動綠. 1 .

(14) 建築指標,期望能達到「生態、節能、減碳、健康的建築物」,使環境和經 濟方面的關係達到平衡的狀態。 期盼我國政府未來在制定政策時,能更強化永續發展的意識,在提升經 濟成長的同時與生態共生。我們的生活也該如此,過去較少考量以生態做為 社區規劃的方式,倘若未來人類的生活方式能以永續生態作為理念,將更能 達到永續生態社區的核心價值。. 二、研究目的 近年來環境與氣候變遷劇烈,世界各國對於環境議題均展現高度重視, 不論在政治、經濟等領域,環境保護議題的呼籲已經越來越強烈。生態社區 評估系統指標的建立便是希望其精神能向上擴展,從人與建築單元,提升到 社區和城市的發展,與自然共生。每個社區皆能朝向具有永續性及生態性的 社區發展以符合理想的生活環境。 本研究藉由相關文獻的回顧與綜合整理分析後,研擬永續生態社區的相 關指標因子,作為評估項目層級架構之基礎,再以 AHP 進行評估指標的權 重分析篩選,建立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系統。透過本研究「永續生態社區 評估指標」進行高雄市宏南社區邁向永續生態社區可行性評估,並與當地里 長及社區協會居民訪談,提出此地未來發展永續生態社區之可行建議。. 2 .

(15)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一、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以高雄市楠梓區宏南社區為例。. 高雄市. 宏南社區.    .   圖例 100Km.   圖 1‐1  高雄市宏南社區位置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數位教學資源網              3 .

(16) 二、研究內容 (一)建立研究架構 確認研究動機、目的、研究內容及流程,建構永續生態社區評估因子, 透過各永續生態社區評估因子之影響權重,作為台灣永續生態社區之指標。 (二)、相關文獻回顧 本研究藉由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文獻包括:國內外永續生態相關定 義、國外永續生態社區案例及指標,作為指標初步的準則設立。 (三)、建立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 透過文獻回顧,建立永續及生態社區評估因子,進而得出永續生態社區 指標,再以層級分析法(AHP) 及專家問卷對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進行權 重分配。 (四)、以宏南社區作為實證案例檢驗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 本研究套用宏南社區作為實證案例社區,並訪談里長及社區協會居民, 以驗證本研究建立之指標系統及指標應用模式可行性。 (五)、結論與建議 根據前述的分析結果提出結論,對於日後相關的研究與發展提出建議, 以期獲得更完備之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 4 .

(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法、專家問卷調查法及訪談調查法,藉由相關理論的 應用建構永續生態社區準則之架構。 (一)文獻回顧法 藉由永續社區、生態社區、國內外案例之內涵與指標等相關文獻蒐集整 理歸納,並以「永續生態社區」觀點作為研究發展架構之基礎,探討相關理 論後進行評估項目的整理,作為後續研擬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之參考依 據。 (二)專家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以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為建構評估指標 的基礎依據,選取相關領域的學者進行問卷調查,經由初步文獻整理歸納出 影響永續生態社區之評估指標,再以層級分析程序法 AHP 進行指標權重之 排序,以建立後續「永續生態社區評估指標」。 (三)訪談調查法 依上述步驟建立評估指標後,選擇高雄市宏南社區作為實證範例,並依 社區現況進行評估建構之指標套用,訪談里長及社區協會居民,作為社區永 續生態發展之參考。. 5 .

(18) 二、研究流程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範圍與內容. 研究方法與流程. 理論及相關文獻回顧. 國外案例. 文獻回顧. 永續生態社區之指標因子擬定. 影響要素之確立與問卷製作 專家學者問卷 填寫 AHP 之問卷. 問卷回收與整理. 計算因子權重. 建立永續生態評估指標. 因子重要性排序. 宏南社區現況分析        . 協會訪談 里長及社區協會訪談 檢視永續生態社區指標應用於宏南社區可行性分析. 結論與建議 圖 1‐2  研究流程圖 . 6 .

(19) 第二章  文獻與回顧  第一節  永續發展  一、永續發展理念緣起 「永續發展」一詞最早於 1980 年出版之「世界自然保育方案」報告, 是由「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 「聯合國環 境規劃署」 ,三個國際保育組織所提出。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 員會(WCED)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 (Our Common Future)報告,認為永 續發展為:「能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後代追求其本身需要的能力之 發展。」(王小璘等,2010)「永續發展」的原則應包含公平性原則:強調世 代的人類之間利益以及資源分配的公平;永續性的原則在於「滿足需求的同 時」,必須有限制的因素。 1992 年 聯 合 國 「 環 境 與 發 展 會 議 」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議」,並 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 、 「氣候變化公約」 ,同時通過發表了「里約宣言」 、 「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21)等重大宣示。 「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21) 主要呼籲各國制訂永續發展的指標,協助各國實施永續發展的政策,1993 年聯合國成立了「永續發展委會」(UNCSD),於 1995 年成立了「永續發展 指標計畫(WPISD)」 ,根據國家測試及相關專家意見,選定了 58 項核心指標。 1996 年聯合國於土耳其召開「城市高峰會議」(City Summit)針對全球 都市所面臨的危機尋求可行之策略,促使全球都市城鄉均能達到「健康、安 全、平等、永續」四大目標,藉由都市地方性策略達到全球永續發展之目的, 以實踐「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21)之「全球思考、地區行動」(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之觀念。. 7 .

(20) 而我國於推動永續發展之進程,2002 年行政院設置國家永續發展委員 會因應各國建立永續發展指標及永續發展政策推動;2002 年聯合國永續發 展高峰會議後,施行永續發展行動計畫;2003 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 會建置「台灣永發展指標系統」,依永續發展的基本原則、願景,參考各國 及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相關文件,作為因應國際潮流的基本策略和行動指 導方針;2004 年提出「台灣 21 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 2009 年提出「永續發展政策綱領」及「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後在 2015 年完成「推動綠色經濟之策略與方向」。 對於永續發展之定義與其評估指標而言,國內外各專家學者皆提出相關 其看法如下表,本研究將其歸納如下表 2-1: 表 2‐1  永續發展相關文獻與指標整理表  作者. 年代. IUCN、UNEP、 1991. 定義 在自然為生體系的容受力範圍內,改善人類生活品質之發展。. WWF Bratt. 1991. 在資源基礎的支持下,經濟生態系統朝向最大福利所做的活 動,以及組織和結構。. Bratt. 1991. 永續發展是一種政治概念而不是一種科學理念。. Pearce& Warford 李永展. 1993. 當發展能夠保證當代人的福利增加,同時也不應使後代人的福 利減少。. 1999. 永續性(Sustainability)的字眼開始於 20 世紀前,早期用於可再 生資源管理理論中,而真正表現它的觀念是在經濟、社會和生 態系統等方面的配合。. Spangeberg. 2004. 永續發展的核心概念是要「提供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 點都有機會在他們所處的社會過尊嚴的生活」。. Bithas, K. P. & M. Christofakis,. 2006. 永續發展概念一開始不是提到抽象的經濟及社會系統,就是全 球的經濟社會系統對於確切空間的探討則相當缺乏,將空間作 為界定永續性的變數則是晚近的發展。. UNCSD. 2012. 消除貧困、改變不永續的消費及生產模式,促進永續消費及生 產模式,保護管理經濟及社會發展的自然資源基礎,是永續發 展的總體目標及基本要求。. 資料來源:廖朝軒、丁澈士、鄒褘、陳亮清、陳建志(1999);黃書禮(2000); 呂啟宏(2012);本研究整理。. 8 .

(21) 二、永續發展定義及指標 1996 年在土耳其伊士坦堡舉行的聯合國人類住區會議中,探討了「享 有適當居住地」及「城市化過程中即居第的永續發展」,以生活空間的永續 發展為主軸,而衍生出永續建築、永續社區、永續都市等理念。 李永展(2007)認為永續發展能讓許多社區更有空間發展自我特色,且在 不同的在地條件下,發展的永續社區也能具有不同型態,如永續生態社區、 鄉村型永續社區及都市型永續社區等。 表 2‐2  永續社區相關文獻與指標整理表 作者. 年代. 定義. WeaserRack. 1996. 永續社區發展包含公平性、永續性、及共同性三個原則;社 會層面:主張公平分配,以滿足當代及後代全體人民的基本 需求。經濟層面:主張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系統的基礎上維 持經濟成長。自然生態層面:主張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Maser,C. 1997. 永續社區是指社區中當代保留選擇的權利傳遞給下一代,而 下一代又保留他們的選擇權利直到更下一代,如此循環不 已。. 於幼華. 1997. 永續社區發展中環境、社會及經濟三者平衡之架構,且須放 在同一個現實下檢視。因此應重視:社會與經濟均應涵括於 環境系統內,因為生態系統如果沒有人類依然可獨立運轉, 但是缺乏生態系統的人類則無法存活;而經濟系統內的生產 與消費係為追求人類最大福祉而產生,故經濟為社會所包 容。. Beatley,T.. 1998. 永續社區發展的最終目標乃是確保人類的基本需要以及其 賴以維生之地球環境的健康。包含八個原則:1.將人員與財 產暴露於自然災害中之程度減至最低,永續社區是一個對災 害具有抗耐能力的社區。2.體認到生態的基本限制,尋求保 護、提高生態系統的健全。3.建立與自然環境更緊密的關 聯,增加對其之了解。4.尋求減少土地與資源的消耗。 5.體認到社會、經濟、環境上的目標彼此關懷。6.支持綜合 而整體的策略。7.需要一個新的道德態度。8.尋求資源、機 會、環境風險的公平分配。. Roseland, Mark. 2000. 瞭解永續發展過程,持續推動社區發展活動,並認為永續於 地方落實時,民眾參與的程度與對永續理念的認知是重要的 指標依據。了解社區所擁有和所需之基礎資源,因應不同的. Kusterer. 9 .

(22) 供給或限制,並且促進社區在經濟、環境及社會之間的最佳 途徑連結,保留並促進一個地方經濟、環境、社會特質,強 調社區的存在與生態系統並存且能相輔相成。 詹士樑 吳書萍. 2003. 瞭解社區所擁有和所需之基礎資源,因應不同的供給或限 制,並且促進社區在經濟、環境及社會之間的最佳途徑建 結,保留並促進一個地方經濟、環境、社會特質,強調杜區 的存在與生態系統並存且 能相輔相成。. Shih-Liang- Chan Shu-Li Huang. 2004. 永續社區的定義應依照不同的興趣,需要和文化有所區別, 但大致上可分為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個議題,需透過公眾參 與的方式來達到三者之間的平衡。民眾之社區意識是永續社 區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居民的動態參與則可培養民眾的 社區意識。. 行政院永續發展 委員會. 2004. 社區的永續發展應該是以公平性、永續性、及共同性發展為 原則,且涵蓋層面應該是多面向的,其比例原則包含:經濟 發展 30%、環境保護 40%、社會公平正義 30%。. 李永展. 2004. 永續社區必須具有容他性、參與性及民主性;而為了提供更 多不同的面向,永續社區也應該是多樣性的。. 資料來源:呂啟宏(2012);本研究整理。 本研究目標在於建構永續生態社區之指標系統,影響指標評估的因子 眾多,因此將歸納與分析國內外永續發展的相關議題中,指標系統之內容項 目,以作為建立指標清單之重要參考依據。本研究永續發展相關議題表如下: 表 2-3 永續發展相關議題評估內容表 年份 1991. 1996. 作者. 方案/報告. IUCN ,UNEP, WWF. 我們的地球」. Sustainable San Francisco. 永續舊金山. 相關議題/評估內容 提出保育生物维生系統與生物多樣 性、確保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及不可再生 資源的消耗極小化影響生活品質的範 圍、保持生態系统的容受力,包含四個 主題 23 個指標。. (Our Common Future). 根據全球環境、永續經濟等目標針對 15 個議題 10 個環境議題,5 個綜合議題提 出 53 個指標,藉此建立量測當地資訊 評估。. 10 .

(23) 1996. UK. 英國永續發展指標 UKSDI. 該套指標系統為完整表現出英國永續 發展的關鍵議題,有 118 個指標項目分 別涵蓋包括經濟、交通運輸、休閒、能 源、水土資源、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 農工業及科技等 21 個議題領域中。. 1997. Baltic 21. Baltic 21. Baltic 21 是第一個將 21 世紀議程永續 發展概念運用在地區的指標系統,包含 經濟、社會及環境,並發展出八個指標 群:農業、能源、漁業、森林、工業、 觀光、交通、空間計畫,並於 2000 年 加入教育指標群。. 1997. 黃書禮. 台北市都市永續發 展指標系統建立與 策略研擬. 包含生態永續、水資源利用、經濟效 率、資源自主、環境負荷生活舒適、交 通便捷、環境管理、社會安全、教育文 化等 10 項指標。. 1998. PCSD. 美國永續發展指標. Sustainable Seattle. SDI 永續西雅圖社區永 續發展指標系統. 其指標系統共有 40 個指標縱向分為經 濟、環境、社會三大範疇。. 1998. 2000. (The Sustainable Seattle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鄒克萬、洪于婷 台灣永續結構指標. 2001. UNCSD. 永續發展指標系統 UIP. 2001. OECD. 跨國環境指標 (Key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2007. 德國. DGNB-New Urban Districts 11 . 根據前瞻性、接受性與可測性等原則, 就環境,人口和資源、經濟、文化和社 會等 5 個主題及擬議 40 項指標作為評 估西雅圖永續發展之指標系统。. 生態永續、水資源利用、經濟效率、資 源自主、環境負荷、生活舒適、交通便 捷、環境管理、社會安全、 教育文化。 UNCSD 提出一核心指標架構,共有 57 個核心指標。該指標系統在橫向上分為 社會、經濟、環境,制度等四個主要領 域,在縱向上則分為驅動力(D)、狀態 (S)、回應(R)等三個類型。 主要集中焦點於氣候變遷、酸化、臭氧 層破壞、優養化、毒性物質污染、都市 環境品質、生物多樣性及景觀、廢棄 物、自然資源及一般性指標等主要環境 議題,並包含 44 個指標項目。 德國聯邦政府視永續發展為一跨部會 的任務,也是推行重要政策的指導原.

(24) 則,DGNB-New Urban Districts 評估系 統分為 5 大項:環境、經濟、 社會文 化與功能、技術、程序。 2005. 孫宛琳. 生態社區永續生活 品質指標. 社區商業和服務業、替代性能源的使 用、對地方資源的依賴、經濟效率、社 區文化產業、工作滿足感、 所得水準、 工作時數與時段、社區文化多樣性、教 育推廣、社區協力、社會資本、醫療保 健、社區文教活動、休閒活動、生物多 樣性、資源保育、空氣品質、 水源、 居住環境、公共休閒空間、公共設施、 交通狀況、道路設施、行人徒步區。. 2005. EEA. 歐洲永續發展核心 指標. 以空氣污染與臭氧耗竭、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遷、陸地生態、廢棄物、水、農 業、能源、漁業運輸等主題,共分為 37 個核心指標。. 2006. 鄒克萬、洪于婷 地方永續發展指標. 人口密度、資源回收率、未開發之自然 棲地比例、小汽車持有率、空氣品質、 都市土地使用率。. 2007. 行政院國家 永續發展會. 考量資料取得之可行性與穩定發展委 員會性、與公共政策連結之意義、國際 接軌之可能等,選出涵括生態資源、環 境污染、社會壓力、經濟壓力、制度回 應、都市永續發展等六個領域 42 項指 標,建構出「臺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 2009. 何友鋒、李融昇 都市設計永續價值   評估指標. 台灣永續發展指標. 都市景觀連續性、空間意象自明性、建 築風格獨特性、建築色彩和諧性、建築 機能多樣性、自然生態多樣性、都市綠 覆率、都市綠視率、都市平均透水率、 空氣汙染指數、噪音汙染指數、廢水排 放量、土地使用合理性、土地使用可變 性、公園綠地比例、廢棄物資源回收 率、建築日常節能性、可回復性材料、 大眾運輸乘車人次、交通系統可及性、 交通系統自明性、人口成長率、犯罪發 生率、火災發生率。 資料來源:葉欣誠、劉銘龍、於幼華(2006);蔡叡昕(2010);呂啟宏(2012); 內政部(2008、2015);本研究整理。 12 .

(25) 第二節  生態社區  一、生態社區理念緣起 「生態社區,早期理念是以推動尊重自然的設計觀、維護多樣性、加強 資源使用效率、減少能源損耗及促進循環資源環境再利用等考量出發,隨著 內容擴展,目前生態社區所涵蓋的內容,已從生物多樣性擴展到加強社會多 樣性、維護文化多元性及建立社區穩定的經濟基礎等多重面向。生態社區逐 漸與永續思潮所強調的社會、經濟、環境三者兼顧的三 E 概念相近」 。(吳綱 立,2009) 「永續社區的理念精神與生態社區其實相當類似,永續社區原先考量切 入面向較為廣泛(例如從社會、經濟、環境及跨區域與世代公平的面向切 入),基本構想是將永續發展的理念融入社區規劃設計之中,並導入社區參 與、社區培力及社區自治等概念,建立兼具生態永續性、生活便利性、資源 分配公平性、地區經濟自持性、以及社區管理效率化與民主化的人性化社區 生活空間」。(吳綱立,2009) 表 2‐4 各國生態社區之定義表與實行方案表  國家 美國. 定義. 實行方案. 稱謂:生態村(Eco-Village) 事實上美國政府並未有一貫對於生態 社區之定義與執行,多數落於州政府 層級,因此此部分之定義略顯雜亂不 清。但主要定義可為農場村莊的社區 型態,例如 Bob Farm、Center of Regeneration 等,透過農業與農莊生活 形態,達成生態村意涵。. 13 . 1.有機農業生產 2.農莊型態之居住房舍與行為 3.生態水循環系統 4.再生能源之應用 5.自然建材之使用 6.農莊生活.

(26) 挪威 瑞典 芬蘭. 稱謂:都市生態學(Urban Ecology)、生 態村(Eco-Village) 北歐國家對於生態社區之定義,主要 從環境生態學觀點出發,對應整體社 區之輸入對輸出部分,以對地球環境 衝擊最低為目標,並提倡社區內部完 整循環體系,以及建築居住生活儉樸 節約。. 三國皆有政府計畫執行: 實行專案包含 1.地區居住環境示範(新系統試驗) 2.生態循環系統 3.資源迴圈利用與再生能源儲電 4,室內環境調控與社區並用系統 5,包含生態學校建設在內考慮 6.農業與藥草園 7.降低交通依賴度(自行車系統). 德國 丹麥. 稱謂: (Eco-Village /Sustainable. Eco-Village 之實行專案 1. Social 部分: 眾人決策模式、健康之心靈生 活、整合照顧系統。 2. Ecological: 綠色生活迴圈式、再生能源、生 態建築、有機生態迴圈。 3. Cultural-Spiritual: 人文、歷史宗教、自然作息、社 群鼓勵等。. 加拿大. 稱謂:生態杜區(Eco-Community). 日本. 稱謂: 環境共生社區 為順應環境條件,融合生活於環境中 的社區與住宅,其社區居住行為為安 全照護模式,達成與地球環境共存共 生之目標。. Community) 在德國與丹麥,有兩種截然不同之模 式對應,一為生態村聯盟,另一為現 代的永續社區再造。生態村部分其主 要定義為自给自足且共用共榮的生活 形態聚落,另外對應永續社區部分, 部分設定模式與北歐相似,另外有部 分新社區案例所採用之設定概念為應 用高科技設備達成都市永續迴圈之目 標。. 資料來源:喻肇青等(2004)。. 14 . 1.Cultural Infrastructure 2.EnvironmentalInfrastructure 3.Community Infrastructure 4.Economic Infrastructure 5.Physical Infrastructure 1 建築安全(住宅品質確保法) 2.親和環境 3.生態環境創造與確保 4.能源與資源迴圈 5.地區人文與生活再造 6.社區共同資源與分享.

(27) 二、生態社區之定義及指標 對生態社區(Ecological Community) 的定義 : 「是指一個生態社區是人 性規模(human scale) 、全面向(full-featured)的生活環境,將人類的活動 以不危害的方式和自然整合,營造出人類的健康發展及永續的未來」。 (Robert Gilman,1991;賴奕錚,2003) 。 依據全球生態社區網絡(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之評量標準,所謂生 態社區或生態村為:「城市或鄉村的社區居民,致力於整合成一個有利的社 會環境,以盡可能降低對環境影響的方式過生活。為了要達到這樣的目的, 居民整合了各方面的作法,包括生態化設計、永久性文化、生態化建築、綠 色產品,替代能源等」。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定義生態社區是「一種結合環保、經濟及社區 力量,以建構永續未來的社區。其特點在於能適時地反映區域情況,就整體 空氣、水、土地及生活資源做綜合評估管理」。 「生態社區(ecological community)是由生態(ecological community)與 社區(community)兩個概念所組成,包含了延續綿延不斷的概念,不僅反映 在生態上也應用在經濟及社會上。在生態上,生態社區強調的是在「自然與 人造環境均衡發展的世界」中一種動物相關、既競且合的關係,以及生命之 間彼此交織成網的運作關係;反映在經濟及社會上,強調一種在經濟體系及 社會網絡中又競又合、供需平衡、多元互賴的關係」 。 「總體而言,生態社區 強調的是一種達到一個能與生態環境、經濟體系及社會網絡間維持一種彈性 調控及動態均衡的相互關聯狀態」。(吳綱立,2009) 表 2‐5 生態社區定義整理表  作者. 年份. 生態社區定義. 李永展 何紀芳. 1995. 生態社區也是指一個安全、健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透過民眾參 與落實社區自治、綠色消費概念等。. 林憲德. 1997. 「生態社區單元」定義即為「消耗最少的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 物的社區環境設計」之社區。而後續發展,將從消極定義轉變成「生 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之積極定義。並針對實質環境如: 15 .

(28) 水資源、綠地、土地保水、污水垃圾、能源、廢棄物等之討論;而 空間範圍僅針對基地內之因素進行評估,而不評估基地外(如鄰 地、周圍環境)之因素。 廖孟儀. 1999. 生態社區乃指建立在生態平衡觀念上,投入最少資源,產生最少廢 棄物,確立保育、循環與低負荷之基本原則,並依開放空間、建築 設計、運輸系統、能源利用、水資源、汙水與廢棄物等六個環境元 素來擬定建立生態社區的準則項目。. 倪進誠. 2003.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解析生態社區,最重要的關鍵在生態承載量 (carrying capacity)的維持。. 彭國棟. 2003. 認為生態社區應具有三大特色與五大原理,特色包含其相對是比較 自然的、物種是多樣性的、以生態工法進行社區工程等;原理包含 社區居民具有生態觀、具有物種辨識的知識、能夠有 決心與行動 力去進行生態調查、生態棲地保護與復育、具意識 並了解社區問 題的所在等。. 李永展. 2004. 以永續發展的「生活、生產、生態」三生的理念來闡述生態社區, 並說明生態社區是將永續發展三生中的「生產」去除, 具有生活 與生態的社區。. 張珩 邢志航. 2004. 一個安全、健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透過民眾參與落實社區自治、 綠色消費之概念。. 彭國棟. 2006. 生態社區內的自然資源應相對未受破壞,具有較高生物多樣性並有 長期資源保護和規劃利用,生活緊密結合,藝術文化及心靈生活受 到高度重視。居民具備生態關懷、生態意識、生態知識、生態決心 及生態保育行動等為基本條件。. 賴明洲. 2006. 認為生態社區是以人類生活的健康、舒適為基礎,追求與地球環境 共生共榮及人類生活環境永續發展的環境設計理念。簡單來說,是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區。. 王小璘 何友鋒. 2010. 生態村為非都市計劃區內,有民眾參與、具有綠能概念、重視環保 及資源回收再利用、奉行永續農業、並擁有豐富的生態和文化資源 的集村(社區)。. 王小璘等. 2010. 在社區的概念基礎上,以生態性能為原則,以整體的環境觀來建設 發展和管理,使之成為資源循環且能永續發展的人類居住地。生態 社區是兼顧「生態品質」與「社區機能」的社區。. 資料來源:邱馨儀(2012);本研究整理。. 16 .

(29) 現況下各國的生態社區環境評估指標,大多是從建築擴大到與環境生態 連結,再藉由永續發展作為目標,進行環境與建築之綜合評估,下表 2-6 為 各國提出之評估指標。 表 2‐6 生態社區相關指標  年份. 作者. 方案/報告. 相關議題/評估內容. 2009. 美國. LEED-N(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LEED -ND 的評估主要建立於智慧型成 長原則和綠建築相關標準,內容已牽涉 到社會經濟面,例如開放性社區、緊密發 展、居住密度、使用多樣性、住宅形式多樣 化、負擔得起住宅、社區參與。包含 57 項 指標。. 1990. 英國. BREEAM. 歐盟大多國家採用英國 BREEAM-Communities 系統,內容以全方 位市政建設為考量,就氣候與能源、資源、 運輸、生態、商業、社區、場所形塑及建 築物等 8 個範疇進行評分。. Communities. 2003. 游以德、 呂適仲、 王凱民. 鄉村生態社區選址評估 指標. 居民參與、資源利用、經濟策略、社區 現地環境、社區建築物、生態環境、社 區周圍環境、環境汙染、社會經濟環境、 地區發展潛力指標群。. 2003. 武春友、 常濤. 生態社區總合評價指標. 人均能耗、人均水耗、人均排汙、人均 綠地、人均保健費用、使用節能材料和 設備、無害材料使用、使用非木可回收 材料、室內聲光熱小環境、生活空間設 計、 生物物種數量、社區綠化和景觀、 空氣質量、噪音、 社區蜻蜓的數量、交 通設施及規劃、公共設施、生態技術的 研究和應用、信息流動和共享、社區服 務和管理、社區經濟水平、社區文化模 式、居民生態意識、 衛生健康水平、鄰 里和諧程度、圖書館文化中心的利用 率、公眾對社區管理事務的參與程度、 社區治安狀況、自願參加社區服務的人 數。. 2005. 孫宛琳. 生態社區 永續生活品質指標. 社區商業和服務業、替代性能源的使 用、對地方性資源的依賴、經濟效率、 17 .

(30) 社區文化產業、工作滿足感、 所得水 準、工作時數與時段、社區文化多樣性、 教育推廣、社區協力、社會資本、醫療 保健、社區文教活動、休閒活動、生物 多樣性、資源保育、空氣品質、水源、 居住環境、公共休閒空間、公共設施、 交通狀況、道路設施、行人徒步區。 2006. 日本. CASBEE-UD(Urban Development). 日本 CASBEE -UD 有關生態社區的評估 要項,主要探討一個地區之內部環境質 量或性能,和對外部環境負荷。. 2009. 台灣. EEWH-EC. 生態社區解說與評估手冊(EEWH-EC) 訂定之評估內容之評估系統包括「生 態」、「節能減廢」、「健康舒適」、「社區 機能」及「治安維護」等五大範疇共有 生物多樣性等 22 大指標及 71 項評估分 項指標。. 2010. 台灣. 環保署. 提出八個具體的減碳措施配合各社區特 點,因地制宜採行單項或整合性措施, 包括「再生能源」、「綠色運輸」、「節約 能源」、「資源循環」、「低碳建築」、「環 境綠化」 、 「低碳生活」以及「永續校園」 等。. 資料來源:胡淑貞、蔡詩薏(2004);LEED(2007);內政部(2008);蔡叡昕 (2010);呂啟宏(2012);本研究整理。. 18 .

(31) 第三節  國外相關案例  藉由國外永續生態社區之相關案例瞭解社區實例,為了能切合本研究內 容和目的,選擇較有成效之社區作為研究對象:美國西雅圖 High Point 高點 社區、荷蘭 GWL 社區、德國漢諾威 Kronsberg 生態社區、美國加州 Laguna West 社區及日本世田谷 Kasawa 共生住宅,做為案例之研究對象。希望經由 案例之分析,從中歸納統整,作為本研究之永續生態社區之參考指標。 美國西雅圖High Point高點社區. 1. 一、環境與發展背景 High Point 高點社區位於美國西雅圖市,由西雅圖住宅管理局(Seattle Housing Authority SHA)推動一項社區開發案,規模約為 100 英畝。此開發 案是源於聯邦政府的一項名為 HOPE VI(Homeownership and opportunity for people everywhere)的計畫。目標在處理美國部分面臨嚴重環境惡化問題的公 共住宅計劃,主要內容包含:改善實質環境、加強社區管理,以及強化社會 與社區服務,興建於 1942 年因應二次大戰退伍金軍人住宅需求所興建的社 區,共有 1300 個住宅單位。2000 年,SHA 推動社區在發展計劃時,部分作 為公共住宅使用少部分單位則是提供社會服務使用。 二、規劃設計理念手法 高點社區在發展計劃的主要目標包括: (一)提供居民良好品質的住屋及在功能上能自我滿足的社區環境。 (二)加強社區與所在區域環境之整合。 (三)發展混合收入及多元社經背景的住宅社區,並提供鄰里性商業服務 及社區公共服務。 (四)建構安全的優質環境社區,並發展有利於地區環境永續性的社區公 共設施。                                                         1. 吳綱立,2009,永續生態社區規劃設計的理論與實踐 19 .

(32) 高點社區在新建住宅供給上,考量到不同的住宅形式與價位社區在發展 計劃供提供 1600 個住宅單位公共住宅共 600 個單位,符合市場價格的住宅 供出租或租售共 735 個單位,以及老人住宅共 265 個單位。.   圖 2‐1 High Point高點社區建築 2 三、社區主要規劃設計理念 (一)基地保水與滯洪. 圖 2‐2 High Point高點社區規劃圖 3. 社區位於埃利奧特灣(Elliott Bay)附近,為避免社區逕流的雨水直接排 放到海灣,造成對生態環境的衝擊進行社區規劃時,因此利用草溝、生態滯 洪池與透水性鋪面材質,來減少地表逕流直接排放到海灣,並透過植物根 系,將地表逕流的雨水淨化,也維持了水質排放到海洋的潔淨度。 (二)棲地維護 高點社區的朗費羅河(Longfellow Creek)是鮭魚回流的重要路徑,因此 排水與水質管理對於河裡的鮭魚生態系的影響程度大。社區內也配合地形與 坡向結合地景設計的生態滯洪池,而旁邊配置有複層式植栽及配合地形變化 的緩坡,營造可供生物活動的棲地。.                                                         2 3. 資料來源: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s Architecture 、https://goo.gl/znTyDK 資料來源: https://goo.gl/jSwGqF 20 .

(33) (三)有機栽培及社區菜圃 供社區居民來認養栽種,採用有機栽種的方式,不使用農藥,收成的農 作物除了供居民使用外,也可以在有機農作市集上販售。 (四)多樣性住宅供給 社區打造一個具有混和收入及多元住宅供給的住宅社區,以加強人口的 多樣性及社區融合,不同價位的住宅平均分配在社區內,讓高、中低收入的 住戶居民可以在社區內平等生活,進而促進各種族群的交流達到發展多元化 社區的目的。 (五)健康建材與成本管控 社區內的建築物經過美國綠建材(Built Green)的認證,強調維護室內空 氣品質及有效率的使用能源與社區資源。 (六)生態街道及人行空間營造 社區道路規劃配合路型變化及生態草溝,營造出社區內的生態街道,一 方面可以減緩車速,另一方面則發揮社區保水的功能,街廓臨草溝側留設有 完整的人行步道,連接住宅單元與社區服務設施。 (七)社區安全 社區前不設圍牆,透過公共視線及鄰里守望組織來增加社區的安全,也 增加了鄰居之間的互動與接觸。 高點社區應用生態排水及生態街道手法,來處理社區排水、給水資源循 環利用之外,也考量社區更新及社會面向的議題。多樣性的住宅供給、營建 成本管制及鼓勵多元社經背景融合是其社區規劃的理念之一,原有低收入戶 的住宅環境改之外,社區也提供住宅給高齡人口及其他收入背景的族群有助 於社會融合,提升了社區公共設施的使用效率,兼顧生態經濟與社會的考量。. 21 .

(34) 荷蘭GWL社區 4 一、環境與發展背景 1990 年代起,荷蘭的主要都市如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皆相繼推動永續 建築計劃,並納入相關建築規範之中。此計劃與政府於 1980 年代後期積極 推動的都市再生計劃結合,藉此推動都市空間的調整及閒置空間的再發展。 GWL 社區在此理念下推動結合舊工業區再生與生態無車社區營造的都 市再發展案,該社區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他距離市中心 3 公里處的地區,是 舊自來水場改建而成的居住區。2002 年建成,總面積約 6 公頃共有 600 戶 住宅單位,17 個商業單位與基本公共設施。社區規劃以高密度建築為主, 社區人口約有 1500 人,並嘗試結合高密度發展、生態規劃設計及無車社區 的規劃理念,滿足不同社會階層的居住需求,達到社會融合的理想。其中一 半住宅屬於低收入戶人口的社會住宅,25%針對中等收入人口的「有補助的 私有住宅」,另外 25%則是針對高收入人口的私有住宅。. 圖 2‐3 GWL社區航照圖 5 二、社區主要規劃設計理念. 圖 2‐4 GWL社區規劃圖 6. (一)配合周遭環境的建築配置及量體計劃 社區規劃以基地西邊配置高層連棟住宅,以作為從大陸吹來強風的屏 障,並明確分隔住宅社區及毗鄰工業區在地景上的界線。以低密度土地使用                                                         4. 吳綱立(2009),永續生態社區規劃設計的理論與實踐. 5. 資料來源:KCAP https://www.rainproof.nl/het-gwl-terrein. 6. 資料來源:https://www.rainproof.nl/het-gwl-terrein 22 .

(35) 為主,透過錯落的建築單元,排列成簇群單元,並以綠帶融入社區的綠地開 放空間串連各建築單元。 (二)建築計劃 建築計劃考量的原則包括:自然採光、太陽能應用、自然通風、社區全 面性綠化、雨水收集再利用、使用具地方自民性的建材、汽車共生供暖系統 等,以達到省能及生態建築的效果。 (三)無車社區 社區實施無車步行區的理念,整個地區不允許汽車通行,僅有 20%的社 區人口擁有汽車,其餘皆以大眾運輸工具與自行車等綠色運具取代小汽車。 (四)社區綠化 高密度建築與無車環境所節省下來的停車空間,是社區擁有大量的綠地 開放空間,居民也有私人花園空間,對於無法直接連結到花園綠地的公寓單 元,提供屋頂花園。 (五)水資源循環 社區皆有雨水回收系統,將雨水導入戶外溝渠,藉由共同管道回收淨化 後提供給一般住戶使用,以減少水資源浪費。基地保水性及透水性盡量讓雨 水直接下滲,減少人為維護成本。 (六)社區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 建物高層化後所留出來的空間大多做為公共綠地或社區小廣場,提供居 民休憩使用,營造與花園綠地的關係及空間使用的無障礙性。 (七)老舊建物維護再利用 社區內保留了舊自來水廠較具特色的建築物,稍做整修,讓舊建築活化 再利用及改善地區近況景觀,使舊工業建築在維修並引入新機能後,變成店 舖和服務區。 GWL 社區由都市產業閒置空間活化再生轉型為永續生態社區。規劃理念 與整體環境營造成果: 23 .

(36) 1. 中高密度及彈性有機組合的建築配置方式,留出大面積的綠地開放 空間,並透過串連的綠地連接各建築單元。 2. 限制社區內的汽車使用與停車管制,促使居民使用自行車及大眾運 輸工具。 3. 便捷的大眾運輸規劃增加地區生活機能的可及性。 4. 社區水循環與綠地計劃的整體考量促進社區水資源使用效率並調整 地區微氣候。. 圖 2‐5 GWL社區綠化 7. 圖 2‐6 GWL社區建築 8. 德國漢諾威Kronsberg生態社區 9 一、環境與發展背景 Kronsberg 社區位於德國漢諾威市,約有五十二萬人口的漢諾威是德國 Lower Saxony 州的重要城市,是德國知名的工業與展覽城市。2000 年漢諾 威獲選成為世界博覽會主辦城市,配合世博會舉辦漢諾威市府決定在本區推 動以生態社區示範計劃,以作為世界博覽會的展示項目之一,透過生態規劃 設計及綠建築理念運用,希望能呈現出 EXPO2000 的主題:「人類-自然-科 技」。Kronsberg 社區距市中心約 9 公里,社區基地呈現南北向長形狀,基地 沿著一條新的輕軌電車路線向外延伸,提供社區到市中心的便捷服務。這個                                                         7. 資料來源: KCAP、https://goo.gl/LGQQf0 資料來源: KCAP、https://goo.gl/LGQQf0 9 吳綱立(2009),永續生態社區規劃設計的理論與實踐。 8. 24 .

(37) 社區開發規模有 130 公頃,計劃建造 6000 戶住宅單元。 二、社區主要規劃設計理念 配合德國「地方 21 世紀議程」的推動,社區在規劃及建造時採用永續 發展的理念,希望達到生態最適化、都市永續發展與社會公平的目標。希望 社區能作為德國生態社區發展的示範計劃。 (一)緊湊土地使用 配合輕軌電車系統,社區引入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的緊湊土地使用 理念,藉以發展中高密度及多樣性的土地使用模式,以增加土地利用的效率 及機能性。 (二)省能低碳社區建設 建造低碳、低耗能社區,使用熱電共生、風力及太陽能等多元能源策略。 (三)地區水循環 加強地區雨水收集及土地透水率,是社區生態規劃設計的一大特點,活 動強度較高的廣場及主要道路,盡量減少不透水鋪面的使用, 增加綠屋頂 的設置與平台綠化以增強地區的保水與雨水收集功能。 (四)綠化與開放空間 配合 2000 年世博會,漢諾威提出營造「花園 般的城市」之構想,希望 50%土地適當綠化。而市 政府於開放空間規劃設計時,考量開放空間與都 市發展的關係及開放空間分布的可及性,將各種 層級的計劃綠地適當地融入社區之中。. 圖 2‐7 Kronsberg社區規劃 10                                                         10. 資料來源: urbandesignpoliba 25 .

(38)   (五)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 Kronsberg 社區以「生命週期廢棄物管理計劃」取代傳統的廢棄物處理 方式(Rumming,2006),在規劃與營造階段,便鼓勵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再 利用。市府也推動有機堆肥奬勵措施。 (六)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也是「生命週期廢棄物管理計劃」一環,社區施工過程挖出 70 萬平方公尺的土壤,應用生態土壤管理策略,重複使用這些土壤,進行 環境綠美化。 (七)綠色交通 提倡大眾運輸系統及「短距離城市」理念為漢諾威運輸規劃的主要目 標。輕軌是地區主要交通服務設施,連結本區與市中心地區,居民徒步 600 公尺皆可到達。公車規劃在開發區的邊緣,鄰近輕軌路線以增加轉運功能, 社區減少地面層與山坡地的停車位數量將三分之一的停車空間設置與地下 面,以提供更多的開放空間。 (八)社會永續發展 社會永續發展著重於社區人口與社經背景的多樣性以及資源分配的公 平性。創造多元土地使用與生活機能,提供多樣性住宅組合,於 1997 年設 立 Kronsberge Enviornment Liaision Agency(KUKA)作為民眾的對話平台,兼 具環境管理、計劃整合、宣傳與教育。. 26 .

(39)        圖 2‐8 Kronsberg社區建築空間 11               圖 2‐9 Kronsberg社區綠化圖 12         根據德國海德堡能源及環境研究所對社區的調查資料,居民一開始需花 些時間熟悉如何使用低耗能建築,但整個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明顯降低, 與一般地區比較社區的實際二氧化碳排放量可降至 55 %。此外,社區內的 購物服務營運良好,生活需求可在短距離內得到滿足,算是初步達成段距離 城市的理想。而交通方面社區則是推動綠色交通運輸。  美國加州Laguna West社區 13 一、環境與發展背景 Laguna West社區位於美國加州首府Sacramento市中心南方約 10 哩 處,基地在都市外圍,周邊有常設性開放空間、濕地及Sacramento River。 新都心主義Peter Calthorpe於 1990 年初期提出開發案以社區作為示範案例。 整體社區規劃設計強調服務機能性的中心性,緊湊的空間發展形式及社區步 行環境營造,全區並以人工水道為景觀主軸,建築形式強調美國傳統中小型 城鎮風貌。2007 年時已超過一萬人居住,區內有一個 65 英畝的湖泊,數個 社區公園、城鎮中心以及 2300 個住宅單位。.                                                         11. 資料來源:Sustainable Urbanism: Urban Design With Nature. 12. 資料來源:Urbandesignpoliba 吳綱立(2009),永續生態社區規劃設計的理論與實踐。. 13. 27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response to the variance in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 and comprehensive customized business logic, this study develops an integrated, extensible, and sustainable

This study reviewed ecological economics, general system theory and adopted the concept of emergy of ecosystem proposed by Odum, then built a ecological energetic system model of

Key Words: commun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unity and villag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第一章

Thus, this study argued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KIBS through evolution of local innovation system first; and then, this study analyzed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ical firms and

T., “The qualitative habitat evaluation index (QHEI), rational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hio EPA, Division of Water Quality Planning and Assessment, Ecological Assessment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nd manage the coastal lands in Tao-Zhu-Miao region, this study will intensively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and

From The study of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detailed planning in residential areas, we attain twenty two ecological factors and three frameworks of ecological

The study derives five parameters as background factors, personality trait, community trait, and aggression behavior for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studies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