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Copied!
1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題目:成年人對網路霸凌認知之調查 Investigations of adults’ perceiveness

about cyberbullying

系 所 別:資訊管理研究所 學號姓名:E09610002 巫秀蓮 指導教授:羅 家 駿 博 士

中華民國 九十八 年 七 月

(2)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成人人格特質、社群特質、攻擊行為與受網路霸凌知覺及 反應之關聯性,研究者依據文獻探討擬定五個研究變項:背景變項、人格特質、

社群特質、攻擊行為、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等因素,針對一般社會人士及學 生進行調查研究。本研究針對新竹市某私立大學學生235 人及新竹科學園區工 作之社會人士219 人所得資料將採描述性統計分析、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等統計分析方法加以處理。研究結果顯示,在背景變項,在性別方面,社會 人生與學生在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整體都不顯著,但在攻擊行為二者都呈現 顯著結果,男生都比女生顯著性高。在年齡方面,社會人士在受網路行為反應 有顯著,且年齡較低的較年齡大的有顯著性,攻擊行為中反應性攻擊年紀大的 較年紀輕的顯著。在人格特質方面,受網路霸凌知覺中受個人關係網路霸凌社 會人士神經質的人較其它人格特質顯著,而受網路霸凌反應社會人士在心理、

行為、反擊都呈現顯著,此三項神經質的人格顯著性最高,而學生僅受網路霸 凌心理反應顯著,其人格特質為嚴謹自律的人顯著性較高。而人格特質對攻擊 行為,社會人士與學生整體都呈顯著,而人格特質神經質都比其它人格特質較 為顯著。在社群特質方面,受網路霸凌行為反應僅學生有顯著,而情感交流最 為顯著。社群特質對攻擊行為,社會人士對於主動攻擊及反應攻擊都呈顯著,

其情感交流較其它社群特質顯著,學生於主動攻擊顯著,情感交流也較其它社 群特質顯著。

關鍵詞:人格特質、社群特質、攻擊行為、網路霸凌

(3)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berbullying recognition and response among adults on background factors, personality, community trait, and aggression behavior. The study derives five parameters as background factors, personality trait, community trait, and aggression behavior for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studies to investigate among business people and students. The results from utilizing the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methods known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analyze the data based on the survey samples of 235 students from the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Hsinchu City and 219 business people from Hsinchu Science Park.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t makes no obvious differences either on background factors or genders for both business people and students. However, both business people and students show significant figure on aggression behavior in which male is greater than female.

Regarding to age, business people show greater responses to cyber activities; and the younger appears to have greater responses than the older. In aggression behavior, the older shows greater responsive offences than the younger.On the aspect of the personality trait, the tendency of neuroticism for business people under personal related business people cyberbullying is more obvious than other people. And business people under cyberbullying show greater indications on mental, behavior, and reaction for more neuroticism responses. For the students under cyberbullying, their mental responses are likely greater such that they’re more self-controlled persons. Both business people and students show greater responses to offensive behavior in personality, whereas those whom are with personality of neuroticism appear even more than others. On the community aspect, a portion of students exposed to cyberbullying shows responses with higher level of affect-exchange.

Business people show more for aggression behavior and response in the community

(4)

aspect for offensive behavior; and their level of affect-exchange is also greater.

Students show greater active offensive behaviors, and their level of affect-exchange is also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Keywords: personality trait, community trait, aggression, cyberbullying

(5)

致 謝

這二年的日子,非言語能形容,真不知我是怎麼撐過來的,非 常感謝我的指導老師 羅家駿教授的指導,讓我從無到有,完成了我 的論文。也很感謝口試委員 謝老師及吳老師的指點,讓我的論文更 臻完美。也很感謝我的家人彥勳、家翔的支持,包容我忙碌、不由 得自主發火的脾氣,還有兄弟姐妹們及同學、同事的鼓勵。也很感 謝在這段時間幫我隱瞞的同事昀貞、雅惠、湘怡,在上線期間能夠 包容及配合我,並且不打擾我上課至系統穩定,最後也很感謝所有 幫助過我的人,"因為有您們的幫忙,所以才能成就我〞,不勝感激。

秀蓮

(6)

目錄

中文摘要...i

Abstract ...ii

致 謝...iv

目錄...iv

表格目錄...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名詞解釋...4

第四節 研究流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人格特質的相關理論及研究...7

第二節 社群關係的相關理論及研究...14

第三節 攻擊行為的相關理論及研究...18

第四節 受網路霸凌的知覺及反應的相關理論及研究...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32

第一節 研究對象...32

第二節 研究架構...33

第三節 研究假設...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38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6

第一節 社會人士...46

第二節 學生...76

第三節 社會人士與學生的比較...97

第四節 綜合討論...102

第五章 結論...108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8

(7)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 112

參考文獻...113

附錄A:「人格特質、社群特質、攻擊行為與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之研究」 正式問卷...128

附錄B:《人格特質量表》...130

附錄C:《社群特質表》...132

附錄D:《攻 擊 行 為 量 表》...134

附錄E:《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量表》 ...136

(8)

表格目錄

表2-1- 1 大五因素特質與各量表說明...8

表2-1- 2 雙極性性格用語...9

表2-1- 3 :Cattell 來自問卷資料所得的 16 種性格 ... 11

表2-3- 1 :攻擊行為舉例說明...19

表2-4- 1 :傳統欺凌跟網路欺凌整理表...25

表2-4- 2 :網路新聞發生的網路霸凌事件整理...26

表3-4- 1 人格特質量表題目分佈表...39

表3-4- 2 社群特質表題目分佈表...41

表3-4- 3 攻擊行為量表題目分佈表...42

表3-4- 4 「受霸凌知覺及反應量表」之題目分佈...43

表4-1- 1 正式研究受訪者之性別分析表...46

表4-1- 2 正式研究受訪者之年齡分佈...47

表4-1- 3 正式研究受訪者之婚姻狀況...47

表4-1- 4 正式研究受訪者之教育程度...47

表4-1- 5 正式研究受訪者之電腦熟悉程度...48

表4-1- 6 正式研究受訪者之職業...49

表4-1- 7 正式研究受訪者常從事的網路活動...50

表4-1- 8 為社會人士人格特質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的整理:...50

表4-1- 9 社會人士人格特質各層面之現況分析...51

表4-1- 10 社會人士人格特質表未複製前整體情況...52

表4-1- 11 為社會人士社群特質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的整理: ...53

表4-1- 12 社會人士社群特質各層面之現況分析...54

表4-1- 13 社會人士社群特質未複製前整體情況...54

表4-1- 14 為社會人士攻擊行為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的整理:...55

表4-1- 15 社會人士攻擊行為各層面之現況分析...56

表4-1- 16 為社會人士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的整理:56 表4-1- 17 社會人士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各層面之現況分析...58

表4-1- 18 社會人士人格特質表之信度...58

表4-1- 19 社會人士社群特質表之信度...59

表4-1- 20 社會人士攻擊行為之信度...59

表4-1- 21 社會人士受網路霸凌及反應之信度...60

表4-1- 22 社會人士不同性別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差異情形...60

表4-1- 23 社會人士不同性別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差異情形...61

表4-1- 24 社會人士不同年齡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差異情形...62

表4-1- 25 社會人士不同年齡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差異情形...62

表4-1- 26 社會人士不同婚姻關係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差異情形...63

表4-1- 27 社會人士不同婚姻關係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差異情形...63

表4-1- 28 社會人士不同教育程度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差異情形...64

(9)

表4-1- 29 社會人士不同教育程度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差異情形...64

表4-1- 30 社會人士不同電腦熟悉程度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差異情形...65

表4-1- 31 社會人士不同電腦熟悉程度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差異情形...65

表4-1- 32 社會人士不同職業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差異情形...66

表4-1- 33 社會人士不同職業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差異情形...66

表4-1- 34 不同性別的社會人士在攻擊行為的整體差異情形...67

表4-1- 35 不同年齡的社會人士在攻擊行為的整體差異情形...68

表4-1- 36 不同婚姻關係的社會人士在攻擊行為的整體差異情形...68

表4-1- 37 不同教育程度的社會人士在攻擊行為的整體差異情形...69

表4-1- 38 不同電腦熟悉程度的社會人士在攻擊行為的整體差異情形...69

表4-1- 39 不同職業的社會人士在攻擊行為的整體差異情形...70

表4-1- 40 社會人士人格特質與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相關分析...70

表4-1- 41 社會人士人格特質與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相關分析...71

表4-1- 42 社會人士人格特質與攻擊行為的整體相關分析...71

表4-1- 43 社會人士社群特質與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相關分析...72

表4-1- 44 社會人士社群特質與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相關分析...72

表4-1- 45 社會人士社群特質與攻擊行為的整體相關分析...73

表4-1- 46 社會人士研究假設驗證結果...73

表4-2- 1 正式研究受訪者之性別分析表...76

表4-2- 2 正式研究受訪者之電腦熟悉程度...77

表4-2- 3 正式研究受訪者常從事的網路活動...77

表4-2- 4 為學生人格特質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的整理:...78

表4-2- 5 學生人格特質各層面之現況分析...79

表4-2- 6 學生人格特質表未複製前整體情況...80

表4-2- 7 為學生社群特質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的整理:...81

表4-2- 8 學生社群特質各層面之現況分析...82

表4-2- 9 學生社群特質表未複製前整體情況...82

表4-2- 10 為學生攻擊行為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的整理:...83

表4-2- 11 學生攻擊行為各層面之現況分析 ...83

表4-2- 12 為學生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的整理:...84

表4-2- 13 學生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各層面之現況分析...85

表4-2- 14 學生人格特質表之信度...86

表4-2- 15 學生社群特質表之信度...86

表4-2- 16 學生攻擊行為之信度...87

表4-2- 17 學生受網路霸凌及反應之信度...87

表4-2- 18 學生不同性別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差異情形...88

表4-2- 19 學生不同性別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差異情形...88

表4-2- 20 學生不同電腦熟悉程度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差異情形...89

表4-2- 21 學生不同電腦熟悉程度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差異情形...90

表4-2- 22 不同性別的學生在攻擊行為的整體差異情形...91

(10)

表4-2- 23 不同電腦熟悉程度的學生在攻擊行為的整體差異情形...92

表4-2- 24 學生人格特質與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相關分析...92

表4-2- 25 學生人格特質與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相關分析...93

表4-2- 26 學生人格特質與攻擊行為的整體相關分析...93

表4-2- 27 學生社群特質與受網路霸凌知覺的整體相關分析...94

表4-2- 28 學生社群特質與受網路霸凌反應的整體相關分析...94

表4-2- 29 學生社群特質與攻擊行為的相關分析...95

表4-2- 30 學生研究假設驗證結果...95

表4-3- 1 社會人士與學生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相關分析...97

表4-3- 2 社會人士與學生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平均數結果...97

表4-3- 3 社會人士與學生攻擊行為相關分析...98

表4-3- 4 社會人士與學生攻擊行為的平均數結果...98

表4-3- 5 社會人士與學生受網路霸凌之知覺相關分析...99

表4-3- 6 社會人士與學生受網路霸凌之反應相關分析...99

表4-3- 7 社會人士與學生在攻擊行為相關分析...100

表4-3- 8 社會人士與學生研究假設驗證結果...100

(11)

圖目錄

圖1-4- 1 研究流程...6 圖3-2- 1 本研究架構圖...34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如果死了大家就會相信我的真實嗎?」韓國女星崔真實自殺前的最後一 通電話內容,隨著昨天發刊的雜誌「Queen」公諸於世,內容充滿受惡意 中傷網路留言侵害的內心煎熬及恐懼(聯合報,2008/10/24)。

隨著社會的進步,霸凌已從校園的霸凌,悄悄的移到網路上,這個新聞也 讓大家知道,網路的霸凌日益嚴重,已經到把一個人逼上絕路,這是多麼一件 令人感到可怕的事。雖然韓國警方後來有將此名網路謠言散播著抓住並處置,

但已來不及挽回一條人命。網路上很多人覺得好玩,隨意的PO 一些文字,殊 不知這些對當事人來說都是種傷害,不論真與假,也有些人因一時氣憤或男女 朋友分手不甘心,將受害者的私密事件或地址、年紀、親密的行為上傳到網站 供人觀賞,對當事人來說都是種很大的傷害,網路透過滑鼠(蔡繼光,2005),

就能夠讓人後悔把不該傳出去的東西傳出去。

因為電腦網路與通訊科技的普及,使霸凌行為透過這些媒介,例如電子郵 件、BBS、部落格、手機簡訊、即時通、網路遊戲等方式,來散播不實消息、辱 罵或威脅等方式來傷害別人。這種透過現代網路科技而進化的霸凌行為即稱為網 路霸凌(cyber-bullying),又稱「電子霸凌」、「簡訊霸凌」、「數位霸凌」或「線 上霸凌」。(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2002;刑事警察局拒絕網路霸凌,2008)。

目前許多研究學者,大多僅做青少年(Bamford, 2004; Li, 2005; Gillespie, 2006;

Younes, 2007; Aricak, Siyahhan, Uzunhasanoglu, Saribeyoglu, Ciplak, Yilmaz, Memmedov, 2008; Smith, Mahdavi, Carvalho, Fisher, Russell & Goldsmiths, 2008;

Dehue, Bolman, Vollink, 2008; Vandebosch & Cleemput, 2008; Juvonen & Gross, 2008; Slonje & Smith, 2008)的網路霸凌研究,不論社會霸凌或網路霸凌,國外 也僅少部份做大學生的研究,但做成年人的研究卻很少,目前文獻僅對學校工作 人員做此網路霸凌研究(Mason, 2008),僅對國小學童(Donny, 2007; McElearney,

(13)

Roosmale-Cocq, Scott & Stephenson, 2008)做網路霸凌研究,很少有調查家長

(Dehue, Bolman, Vollink, 2008)有無陪同學童上網或重視兒童、青少年所上網 站是否合適及關心孩子們的網路活動是否有異常的狀況,但國內僅有朱美瑰

(2007)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針對國中生受網路 霸凌個案做研究,但沒有人了解實際成人對於網路霸凌這個新名詞了解的程度,

故對於成年人做研究調查,而成年人含蓋的範圍包括大學生,所以做社會人士與 大學生的研究調查,想了解此二個不同的群組對於網路霸凌的差異性。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前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所列:

一、 了解目前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社群特質、攻擊行為與受網路霸凌知 覺及反應之現況。

二、 比較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社會人士與學生在攻擊行為的差異情形。

三、 比較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社會人士與學生在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的差異 情形。

四、 探討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與攻擊行為之間的相關分析。

五、 探討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與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之間的相關分析。

六、 探討社會人士、學生社群特質與攻擊行為之間的相關分析。

七、 探討社會人士、學生社群特質與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之間的相關分析。

最後,綜合研究結果,歸納提出相關建議供使用網路的人,了解網路霸凌 的可怕及傷害力,對網路霸凌其認知,並遠離網路霸凌的傷害,也期望不力行 網路霸凌的行為,傷害別人。

(1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

受霸凌意指遭受到蓄意且具傷害性的行為,這通常是指會持續重複出現的 一種欺凌現象(Olweus, 1996),而網路霸凌是於從事網路活動,受到個人資 料或關係的霸凌(Bamford, 2004; Marilyn, 2005; Li, 2005; Younes, 2007; Donny, 2007; Topçu & Erdur-Baker & Çapa-Aydin, 2008)。

本量表(附錄E)修訂自吳紋如(2005)「受霸凌知覺及反應量表」,依 受試者在該量表上得分情形,了解社會人士遭受網路霸凌的知覺及反應。前者 得分越高者,代表其受網路霸凌的知覺越深刻,得分愈低代表其受網路霸凌的 知覺越不深刻;後者得分越高者,代表其受網路霸凌的反應越強烈,得分愈低 代表其受網路霸凌的反應越不強烈。

二、人格特質

人們大都使用特質(trait)來討論性格。很多人都會列出一系列的性格特 質元素,像是友善的、仁慈的、樂觀的、懶惰的、情緒化的和害羞的(John, 1990)。 很明顯的,人們認為特質是性格的主軸。同樣的,主張特質論的性格研究者也 認為特質是性格的主要單位。廣泛的說,性格特質指的是個體行為、感覺、思 考方式的一致模式。一般的定義指出了特質可以發揮三種主要的功能:統括、

預測、解釋一個人的行為舉止。

本量表(附錄B)修訂自吳紋如(2005)的「人格特質量表」,該量表所測 得呈現的人格特質,採用李克特五點尺度,乃依據受訪者在該量表上的得分情 形,得分越高者表示受訪者在該性格特徵方面愈明顯,得分愈低表示受訪者在該 性格特徵方面愈不明顯。

(16)

三、社群特質

社群特質是指網路上與其網友(朋友、同學或於網路上認識的網友)互動所 構成的人際關係,包含了情感、信任度及匿名性。本量表(附錄C)修訂自吳紋 如(2005)「親子關係量表」為此部分之施測問卷,將其社群特質分為相互信任、

友誼性交往、情感交流、匿名等四個分量表,採用李克特五點尺度,依據受訪者 在該量表上的得分情形,得分越高者表示社群特質愈佳,得分愈低表示社群特質 愈不佳。

四、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主要是探討受訪者本身會不會在網路上有主動想攻擊網路活動的 對象,並且主動下載一些攻擊性的軟體來使用。而若在網路上受到攻擊會有什 麼樣的反應,會存報復的心,假以時日再來進行報復的行為,還是把情緒轉向 別人,欺負比自已更弱小的人,還是潛伏日後再找尋對象,或者是直接就攻擊 回去。

本量表(附錄D)修訂自鄭曉楓(2001)「攻擊信念量表」,採用李克特五點 尺度,依據受訪者在該量表上的得分情形,得分越高者表示社群特質愈佳,得分 愈低表示社群特質愈不佳。

(1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圖1-4- 1 研究流程

因新聞報導故有此研究動機,經與老師討論後再搜尋國內外的文獻探討,訂 出研究的目的,再訂出研究架構與假說,依據文獻出人格特質及社群特質對於網 路活動時會有攻擊行為及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等變項做研究,再依所訂的架構 構思問卷,經前測後再發正式問卷,做資料整理與分析、討論及結論等。

研究動機

文獻探討

研究目的

研究架構與假說

問卷設計與前測

資料整理與分析

討論

結論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格特質的相關理論及研究 一、特質概念

人格特質是指一個人的個性及外在表現,是由遺傳、環境、學習及父母的 養育經驗養成,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故很多量測個人性向的工具也衍生 而出。有很多人對自己的人格特質也都抱著很大的興趣,也常有公司招募員工 會做人格特質量表,可以明白清楚的了解其面試者是屬於何種性格,大都使用 特質(trait)來討論性格。一般人所熟知的性格特質元素,像是友善的、仁慈 的、樂觀的、懶惰的、情緒化的和害羞的(John, 1990)。所以特質是人格特性 的主軸,也可以用來解釋一個人是屬於那一類型的人。

特質論者有共有的假設是,人類行為和性格可以被組織為一階層系統。

Eysenck(1970,1990)認為最簡單的行為層次是特定反應,某些反應可以連結 成一般行為習慣,一群傾向同時出現的習慣則形成特質。

二、人格特質的概念及研究

主要以人格五大因素模式(Five Factors Model)去探討一般人的人格特質,

來探討對於攻擊行為、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的相關及作用。Norman(1963)

早期引用Allport(1937)、Cattell(1943)研究,用各種資料來源及樣本、鑑定 工具進行大量的研究,均出現可觀的信度、效度且於成年後始終保持相當的穩 定性(McCrae & Costa, 1990,1994,2003; Lewis Goldberg, 1981)。

而「五大因素特質」也稱為「大五因素」其各向度的第一個字母,可 拼成「OCEAN」這個字(John, 1990)。且 Costa 與 McCrae(1985;1992)的研 究將因素定義如下表:

(19)

表2-1- 1 大五因素特質與各量表說明

高分者特性 特質量尺 低分者特性

神經質(N)

多慮、緊張、不安、

慮病、情緒化、自卑

衡鑑適應性 vs.情緒不穩定性;找出 容易心理抑鬱、有不實理念、過度渴 求或衝動,且因應方式不良者。

鎮靜、放鬆、安定、

不情緒化、自我滿 足、堅強

外向性(E)

社會性、主動、多 話、人際取向、愛好 玩樂、樂觀、熱情

衡鑑人際互動量與其強度;活動水 平;尋求刺激、歡樂。

保守、清醒、冷漠、

工作取向、靜默、缺 少活力

開放性(O)

好奇、興趣廣泛、創 造性、獨創性、想像 力、非傳統性

衡鑑願意主動尋求且體會經驗的程 度;對陌生事物的容忍與探索性。

從俗性、實際、與趣 狹隘、非藝術性、非 分析性

友善性(A)

心地溫和、好心腸、

寬諒、助人、正直、

易受騙、可信賴

衡鑑個人在思想、情緒、行動上從同 情到反對的連續向度之人際取向。

好批評、粗魯、多 疑、不合作、有仇必 報、殘忍易怒、好支 使人

嚴謹性(C)

有組織、負責、努 力、自我要求、守 時、細心、整潔、有 企圖心、堅忍

衡鑑個人組織性、持續性及目標取向 行為之動機。可信賴、好挑剔相對於 愁悶、懶散者。

漫無目的、不可信 賴、懶惰、粗心、散 漫、不拘形式、意志 薄弱、享樂主義

資料來源:Costa & McCrae, 1992

(20)

Costa 和 McCrae(1985,1989,1992)編製的性格測量問卷即大五性格量表修 訂版(NEO-PI-R),最初只著重神經質、外向性和開放性三個因素,後來又再 增加友善性及嚴謹性二個因素,以符合五因素模型。他們更把大五性格特質的 各因素區分成六個面向(facet),面向為更確切的特質或成分,McCrae 與 Costa 將五大因素定義如下:

(一) 、外向性定義為:自信、尋求刺激、正面情緒、熱情等,而代表人 Clinton。

(二) 、友善性定義為:坦率、信任、仁慈、溫和等,而代表人物有美國小 說改編M*A*S*H*中的角色 Radar。

(三) 、嚴謹性定義為:自我控制、責任感、謹慎、努力達到成就等,而代 表人物有星際奇航中的角色Spock。

(四) 、神經質定義為:焦慮、自我意識、脆弱、憤怒的敵意等,而代表的 人物有電影導演Woody Allen。

(五) 、開放性定義為:幻想、藝術性、情感、想法等,而代表的人物有愛 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Lewis Carroll。

Goldberg(1992)曾提出一套雙極性特質調查量表,用以評量個人的人格 性格在五大因素特質向度。

表2-1- 2 雙極性性格用語

內向VS.外向

非常 中等 兩者皆非 中等 非常

安靜 1 2 3 4 5 6 7 8 9 多話

沒自信 1 2 3 4 5 6 7 8 9 自信

不愛冒險 1 2 3 4 5 6 7 8 9 愛冒險

不積極 1 2 3 4 5 6 7 8 9 積極

膽小 1 2 3 4 5 6 7 8 9 大膽

(未完)

(21)

(續)

敵對VS.友善

非常 中等 兩者皆非 中等 非常

不友善 1 2 3 4 5 6 7 8 9 友善

不合作 1 2 3 4 5 6 7 8 9 合作

自私 1 2 3 4 5 6 7 8 9 不自私

懷疑 1 2 3 4 5 6 7 8 9 信任

吝嗇 1 2 3 4 5 6 7 8 9 慷慨

散漫VS.嚴謹

雜亂無章 1 2 3 4 5 6 7 8 9 有組織

不負責 1 2 3 4 5 6 7 8 9 負責

不實際 1 2 3 4 5 6 7 8 9 實際

粗心 1 2 3 4 5 6 7 8 9 注意細節

懶散 1 2 3 4 5 6 7 8 9 勤勉

情緒穩定VS.神經質

輕鬆 1 2 3 4 5 6 7 8 9 緊張

自在 1 2 3 4 5 6 7 8 9 不安

穩定 1 2 3 4 5 6 7 8 9 不穩定

滿足 1 2 3 4 5 6 7 8 9 不滿足

不情緒化 1 2 3 4 5 6 7 8 9 情緒化

對新經驗封閉VS.開放

缺乏想像力 1 2 3 4 5 6 7 8 9 有想像力

缺乏創造力 1 2 3 4 5 6 7 8 9 有創造力

不好問 1 2 3 4 5 6 7 8 9 好奇

(未完)

(22)

對新經驗封閉VS.開放

非常 中等 兩者皆非 中等 非常

不反思 1 2 3 4 5 6 7 8 9 深思

簡單 1 2 3 4 5 6 7 8 9 細膩複雜

資料來源:葉光輝 譯(2005)。Lawrence A. Pervin, Daniel Cervone, Oliver P. John 原著,性格 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9/E

大五因素特質後來整合Eysenck 與 Cattell 的因素,特別是 Eysenck 理論中 的外向性及神經質等高階因素,且Eysenck 的理論中精神病質被發現低友善 性、低嚴謹性,而高精神病質如罪犯,既不友善也無責任感(Clark & Watson, 1999;

Costa & McCrae, 1995; Goldberg & Rosolack, 1994),而Cattell 的 16 種性格因素

(16P.F.)與 Costa & McCrae(1992,1994)則是理論內涵跟五大因素特質相關,

故把16 個因素如外向、自信與 NEO-PI-R 中的外向性有關整合;信任、仁慈與 友善有關;嚴謹、控制、冷靜則與嚴謹性有關。

表2-1- 3 :Cattell 來自問卷資料所得的 16 種性格

沈默寡言 外向

低智力 高智力

穩定、自我強度 情緒化/神經質

謙虛 獨斷

嚴謹 隨遇而安

敷衍 盡責

害羞 大膽

強悍 溫柔

信賴 多疑

實際 富於想像

(未完)

(23)

(續)

直率 精明

冷靜 多慮

保守 多嘗試

依賴團體 自立

散漫 自律

放鬆 緊張

資料來源:陳東陞/校閱 黃慧真/譯。L. Mann, D.A. Sabatino /著,認知過程的原理 補求與特殊 教育上的運用

此外,NEO-PI-P 與用其它方式測量性格的結果和由不同理論取向發出的問 卷的果都展現一致性,故此結果連結特質和動機的可能性(Pervin, 1999)。根 據此類的研究,McCrae 和 Costa(1990)認為由 NEO-PI 測得的五大因素特質,

基本向度是充分且必要的。他們還進一步提出:「沒有其他任何系統和五因素特 質一樣完備而又簡約」。

三、人格與年齡

而美國的初步研究指出,年齡的影響不大但卻具顯著效果,年紀越大在神 經質、外向性、開放性的特質愈不顯著,而在友善性及嚴謹性的特質則較顯著

(Costa & McCrae, 1994)。十多歲至二十出頭的少年正值不滿、憤怒的“反判 期”,故其友善性與嚴謹性較低分,得出的結果是低友善性、低嚴謹性及 Eysenck 的精神病質相符。而超過二十出頭後已朝成熟發展的指標。

關於成年後性格特質的研究來自Srivastava、John、Gosling 和 Potter 的研 究(2003)。這些研究者由美、加兩個不同年紀的成人進行網路大五因素特質調 查表調查,分析結果發現男女皆隨著年齡不同大五因素特質也有顯著改變,31 歲和50 歲兩組中的男、女受試者友善性因素顯著增加。所以以目前的研究資料

(24)

可顯示出下列各點:(1)短期的性格比長期的性格穩定;(2)成年後的性格比 童年穩定;(3)雖有証據支持特質的穩定性,但其穩定性與發展期間有個別差 異;(4)成人與孩童時間,環境會造成性格的改變,仍需考慮進去。

四、人格特質信度問題

在兒童信度方面國內學者(李雯娣,1999)也針對兒童做過五因素的相關 信度,其結果分別為性格外傾支配性其信度為0.7、神經質其信度為 0.7、和善 性其信度為0.88、嚴謹自律其信度為 0.75、聰穎開放其信度為 0.81。

在大學生的信度方面國內學者溫儒珞(2003)使用 NEO-PI 的簡式版來探 討女大學生的人格特質,所得之信度分別為介於0.67 與 0.86 之間。胡夢蕾(2006)

用於台灣餐旅科系學生的人格特質,其信度分別為親和性0.7、嚴謹性 0.68、外 向性0.76、神經質 0.84、開放性 0.69。

在成人信度方面國內學者如黃彩霖(2003)與蔣美惠(2004)依江錦樺(2001)

將McCrae 與 Costa 之人格特質評量工具編制人格特質量表分別用以醫院行政人 員及保全人員等不同對象進行研究,得到的信度分析結果均高達.90 以上,並同 時具有良好的專家效度。

(25)

第二節 社群關係的相關理論及研究 一、社群定義

Rheingold(1993)提到虛擬社群是一種「從網際網路上形成的社會性集合

(social aggregation),這些集合是由足夠的人經過足夠長的時間進行公開的討 論,加上足夠的個人情感在虛擬空間中所形成的人際關係網路。」黃卉怡(2001)

一群同好會形成一個以網路交流的虛擬社群,藉由網路所形成的社群,打破傳 統地域性的社群構想,形成一種具資訊分享與相互信任、接納及情感支持的網 路虛擬社群文化。

Worsley 於 1987 提出社群的三種廣泛涵意(黃卉怡,2001):

(一) 、可以被解釋為社區性的社區 (二) 、表示一個相互關係的網路

(三) 、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包含「社群精神」(community spirit)或「社 群情感」(community feeling)(David & Julia, 1998)。

國內學者莊道明(1998)亦指出多數國外文獻所定義的 community 是指「一 群人於特定地區內,彼此相互交流與共享設施,其成員受到彼此相互依賴與歸 屬的認同感;而其中所提到的特定區域、共同設施是構成community 的外在客 觀條件,而對 community 的相互依賴與歸屬感則是構成 community 的主觀條 件」。

Christopher(2001)認為所謂的虛擬社群是運用網路科技,建立跨越圖形化 介面與時空限制的區域。『虛擬社群』,建立於『非直接社會關係』、『脆弱社 會連帶』基礎上之『親密次級關係』(Constant et al., 1996; Walther, 1995),虛 擬社群為基於興趣、目的所構成的知識性、情感性的社會群體,透過線上學習營 造的學習社群即為典型的虛擬社群類型之一。

(26)

二、虛擬社群的類型

其分類可依存在性質、會員需求、應用型態、功能四種方式:

(一)、存在性質:

1.將傳統社區或實際關係的群體,建立電子連繫的管道,例某社區的 相關佈告搬到電子線上,形成以實際為基礎的虛擬社群,強調社群是基於現 實生活中的關係而形成(Blanchard & Horan, 1998)。

2.屬於地理上分散的社群,因相同的與趣或特定的議題而聚集在一 起。

(二)、需求:

社群成員參與社群的需求有所不同,Hangel & Amstrong(1996)將 會員需求分為四類:

1.興趣型:因某一個主題或喜好的興趣的人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並共享 資訊,這類成員彼此間也包含了高度的人際溝通,例如:對同一款手機喜好,

而加入某手機討論網。

2.關係型:有相同的生活經驗、信仰宗教、健康狀況等的人群聚在一 起,拉進彼此間的關係,互相分享彼此相關的經驗,例如:網路同學會。

3.幻想型:用個人幻想與娛樂的空間,於網路環境、個人的個性及虛 造的故事,設定這樣的環境來扮演自已期望的角色和其它人產生互動,例如網 路上玩Game 對角色產生的喜好及互動。

4.交易型:於網路上蒐集與交換取得一些經驗跟看法,並促進商品及 服務的銷售跟購買,並傳達跟交易有關的相關資訊,例如買賣東西此類。

(三)、應用型態:

虛擬社群型態從社會族群轉變為商業用途,作為電子商務的利器。除 了企業內的網路應納入社群經營的觀念,企業社群也形成了電子企業社群

(e-business community)(TapScott, et al.,1998)。使用網際網路或其它媒體作為 合作或競爭平台的供應商、配銷商、貿易商與顧客網路,做為企業對企業

(27)

(business to business)的虛擬社群。

(四)、功能:

社群成員透過許多不同類型的工具進行互動,常見的包括討論區、聊 天室、電子郵件清單,線上傳訊、留言版、遊戲及投票等功能。於社群的建構 可包括一至二個功能以上。

三、社群的情感交流

羅家德(1999)針對虛擬社群研究指出,虛擬社群形成最寶貴的資產有兩 項,一是社群成員間的相互信任及對社群的忠誠度;二是社群累積了豐富的成 員資料。「信任感」可以凝聚大家的同心合作的意識。Saatchi 於 1998 將網路虛 擬社群參與的成員分為五種不同的型態(黃卉怡,2001):

(一) 、單純的網友交誼(Just Friend):這類型的社群成員通常是針對交誼、

社交、會見好友...等簡單的動機。

(二) 、熱心者(Enthusiasts):這類的社群成員會跟其他成員分享其特定的 興趣主題,這類的成員,主題式的討論內容比社交性的言論來的重要,

例:某款遊戲的攻略。

(三) 、朋友(Friends):這類的社群成員是基於本身發生或相似的問題而群 聚在一起以找尋支援,例:討論癌症的社群。

(四) 、遊戲夥伴(players):這類的社群成員是基於線上遊戲群聚在一起,

其成只在線上的遊戲中可能扮演著一個角色,和其他成員互動。

(五) 、交易者(Traders):這類的社群成員在網路上尋求商品的買方以銷 售本身的商品,也有可能是想要買到某種商品,而到社群中尋求賣方。

論語:「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強調朋友是我們能夠信任的對象,

而在虛擬社群也是有互信的關係存在。吳姝蒨(1999)研究BBS 中的人際親密 關係與情感支持,研究結果發現「虛擬人際關係」對大多數使用者而言,網路虛 擬人際關係具有真實擴大即延伸的效果,與現實世界中親身接觸的人際關係發展

(28)

類似。藉著BBS,新聞群組、電子郵件等,可以與其他人透過文字線索傳遞出來 的符號溝通互動,也能夠和其他參與者交友、發展關係。

《牛津英語辭典》對於友誼的定義為:「一、身為朋友(being a friend)的 關係或狀態。二、一種友善(friendly)的關係或親密性」。學者Donelson 與Gullahorn

(Donelson & Gullahorn , 1977,引自許全佑,2003)的定義為「友誼為一個親密 的、個人的、關懷的關係,包括相互對等的親切感與溫情、對等維持友誼的意願、

誠實、真誠、信任、親密地敞開自我,忠誠,並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所以我 們要探討虛擬社群的核心要素分別是親密與陪伴、信賴、關懷分享與互相幫助。

(29)

第三節 攻擊行為的相關理論及研究 一、攻擊行為的定義

Dodge(1980)將攻擊分為兩類:一種是防衛性攻擊(defensive aggression), 即受到威脅或挫折的反應,是一種敵意的反應。另一種是工具性攻擊

(instrumental aggression),是一種想要得到攻擊以外的報酬的傷害性行為。

Batsche 與 Knoff(1994)將欺凌行為視為攻擊行為一種。

與Dodge 類似的是 Epanchin(1987)的分類,其依攻擊的不同目的而區分 為:1.敵意性攻擊(hostile aggression),攻擊的主要目的是去傷害他人。2.工具 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攻擊是為了達成傷害他人以外的目的,因此 攻擊是一種達成目的的手段。Dodge(1991)將攻擊行為分為反應性攻擊(reactive aggression)和主動性攻擊(proactive aggression)兩種。

跨文化研究又區隔出兩類基本的攻擊行為,「回應式攻擊行為」(reactive aggression)與「自發式攻擊行為」(proactive aggression)(Dodge, 1991);這二 類的行為又依是否有目的、意圖而歸為「敵意型攻擊行為」(hostile aggression)

與「工具型攻擊行為」(instrumental aggression)。

Brown 與 Parsons(1998)和 Poulin 與 Boivin(1999)根據 Dodge 和 Coie 的觀點將攻擊分成兩個模式:1.原發性攻擊(proactive aggression):行為者為了 獲得某種慾望或達到某種目標,企圖去探制及支配他人;2.反應性攻擊(reactive aggression):通常行為者認為自已受到威脅、挑釁或刺激,所做的衝動、敵意 性反應。根據Eagly(1986,引自董文正,2000)的研究發現,男人比女人更可 能攻擊,且適用於肢體攻擊,也適用於言語攻擊,其差異的原因為男人把攻擊 行為看的較不具危險性。

(30)

二、研究所要探討的攻擊行為

本研究想要探討的就是此原發性及反應性攻擊行為。

表2-3- 1 :攻擊行為舉例說明

敵意型 工具型

原發性 我想要他的錢,所

以就騙他

反應性 他騙我的錢,所以

我要打他

參考(李怡青,2000),攻擊行為控制機制之探討

(31)

第四節 受網路霸凌的知覺及反應的相關理論及研究 一、霸凌(Bullying)的定義

陳國威(2005)與陳小梅(2005)指出欺凌與英文 “bullying”有相近 的意思。中文欺凌有以大欺小,恃強凌弱之意。此與Olweus(1993)對“bullying”

下的定義相近:(1)有意圖的傷害性行為;(2)在一段時間內重複發生;(3)

雙方的力量並不均等。

(Olweus, 1978,引自黃永順,2006)將欺凌定義為:「當孩童受到另一個 孩童或一群孩童的欺凌(bully)、指責(pick on)、說了齷齪(nasty)或令人 不愉快的話、且受到踢打、威脅、被反鎖在門內、傳送齷齪的紙條、受到排斥放 逐、戲弄(tease)等,這樣的事情一再的發生,並不是兩個力量相同的孩童在爭 吵或打架」。Sharp 與Smith(1994,引自黃永順,2006)則認為欺凌(bullying)

是攻擊行為的一種形式,且具有傷害性的、故意的(deliberate),會持續數週或 是數月,甚至整年。

Farrington(1993,引自Jane, 2000)有提到欺凌五個關鍵要素:(1)必須讓 身體、口頭或心理攻擊;(2)力量不平衡;(3)重複的;(4)無端的;(5)

旨在對被害人造成恐懼或損害。欺凌可以是直接以語言作出傷害如辱罵、譏諷、

嘲笑、改綽號等。除直接欺凌外,欺凌者也可以間接地對受欺凌者作出傷害,通 常是借助第三者作出欺凌行為,例如散佈謠言、說人壞話、排擠他人。此等欺凌 行為亦稱為群性欺凌行為(social bullying)或人際關係欺凌行為(relational bullying),因其特點為擺弄人際關係。

欺凌方式來劃分不同類型欺凌行為外,亦可以主動/被動性來區分。主動性 欺凌(proactive bullying)指欺凌者主動作出欺凌行為,而被動性欺凌(reactive bullying)指欺凌者的攻擊行為乃是源於對挑釁的反應。

(32)

二、網路霸凌的定義

Younes(2007)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是故意的攻擊行為,使用電子 媒介,以眨低、難堪、騷擾、恐嚇或威脅他人。其形式有:

(一) 、匿名─使用別名張貼威脅意見於聊天室或電子郵件。

(二) 、騷擾─進攻郵件。

(三) 、網路跟蹤─發送威脅或恐嚇郵件,或發送進攻評論。

(四) 、激昂的─張貼攻擊性或粗俗的語言於新聞群組、聊天室、電子郵件。

(五) 、比賽─公開展示、張貼、或轉發個人的通信或圖像,特別是通信,

包含敏感的個人信息或圖片(性)的問題。

(六) 、排斥─在團體裡排擠某人。

(七) 、網路的威脅─發送恐嚇郵件透過即時通訊(IM)、電子郵件或文字信 息或部落格。

而常見用來使用網路霸凌的電子媒介有:

電子郵件、網路聊天室、即時通訊(IM)、手機、網路日誌、網站、線上 遊戲、部落格、數位相機、手機網站。Marilyn(2005)提到,網路霸凌

(Cyberbullying)是舊調重彈,且現在是全球性的問題,網路霸凌發生於美國、

加拿大、日本、斯堪的納維亞、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兒童跟青少年越來 越多人拿這種新的技術來傷害他人 。Livingstone(2003,引自 Marilyn, 2005)在 澳大利亞稱早期使用此技術者和青少年為”電子時代”。2002 年在英國全國兒童 之家的研究發現,四分之一的兒童有被行動電話或網路上欺凌。而在澳大利亞 的研究120 名八年級學生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也被欺凌。大多數的欺凌是使用 文字信息,再來是聊天室、電子郵件(Campbell & Gardner, 2005; National Children’s Home, 2002)。

Li(2005)指出幾乎60%的網路受害者是女性,而超過52%的網路流氓是男 性。大多數網路欺凌的被害者和旁觀者都沒有把此事告訴成年人。欺凌受害者發 現是欺凌者也是受害者(Ma, 2001; Pellegrini & Bartini, 2000; Schwartz, Dodge, &

(33)

Coie, 1993; Schwartz, Pettit, Dodge, & Bates, 1997)。Li(2005)也指出網路霸凌

(cyberbullying)是指欺凌通過電子通訊工具。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涉及 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如電子郵件,手機和傳呼機短信,即時通訊,誹謗性的個 人網站,和誹謗在線個人投票網站,以支持深思熟慮,反覆,和敵對行為的個人 或團體,這是為了傷害他人。大多數的網絡受害者是女性。現存的研究,在大多 數情況下,研究了小學兒童。青少年時期的早期值得關注,因為它是一個時期,

稱為'殘忍期' ,在網絡中斷的社會提供了機會進行同行受害和侵略,建立同儕地 位 (Pellegrini & Bartini, 2000) 。

Donny(2007) 技術增加了一個殘酷的新的層面,隨著網絡流氓被匿名保 護和可以大膽騷擾受害者,網路霸凌(cyberbullies)噴出他們的仇恨,散佈謠言,

溝通威脅通過手機短信,電子郵件,部落格,聊天室和網站。Patchin和Hinduja

( 2006,引自 Donny, 2007)確定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為“透過電子文字的 媒介故意並一再傷害。 ”

數據研究顯示,大部分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發生在中學裡,年齡9至14

(Aftab, 2004; Li, 2007)。Li(2007,引自 Donny, 2007)認為,這個網路霸凌

(cyberbullying)高峰可以被解釋為“青春期生物和社會的變化的經歷”

(p.1777 )。Donny(2007)也陳述了幾則網路霸凌隱匿的案例,有時是造成受 害者致命的性質:

(一)、一位男孩的女朋友到一個網站上企圖抺黑他的性格和形象。該網站 包括威脅,謠言,和富有想像力的恐怖(Li, 2007)。

(二)、一個男孩跟女孩爭吵後,將女孩的腦袋移植到有色情圖片的網頁上。

(Li, 2007)。

(三)、一個超重的15歲男孩將自已做成電影主角,同學下載並叫他”The Star Wars Kid” (Snider & Borel, 2004)。

(四)、一個超重的男孩在更衣室裡被拍到,照片被 PO 上網路(Mitchell, 2004)。

(34)

(五)、Halligan 是好欺負型的,同學每月在網路上發信嘲笑他是同性戀 並威脅他,Halligan 無法處理同儕問題,並最終絕望中自殺( eSchool 線上新 聞, 2007)。目前很多學校正面臨網路霸凌的問題,學校不僅需要警惕,渉及 心理跟文化所產生的影響,也需要了解法律後果。

Belsey(2007,引自 Aricak, Siyahhan, Uzunhasanoglu, Saribeyoglu, Ciplak, Yilmaz, Memmedov, 2008)所定義的,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是某一個人或 群體重覆的不友善行為對另一個人透過通信技術,如電子郵件,手機,傳呼機短 信,即時通訊,個人網站和部落格。在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情況下,大部 分的學校受到影響,導致許多學生抑鬱,憤怒,或根本無法把重點放在學校。研 究結果表明,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是不僅是個人線上安全的問題,而是他 或她的虛擬或直接的社會關係。研究表明,間接欺負產生了對兒童不利的影響,

如抑鬱症。雖然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受到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這些報告可 能低估了實際發生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的學生,因為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

對既有學生和成年人是一個新的現象。

三、網路霸凌和影響心理問題

傳統欺凌顯示更高水平的抑鬱,焦慮和心身症狀的受害者,而網路欺凌,

據研究表明,口頭上和心理上的欺凌可能有更多的負面長期影響(Reid, Monsen,

& Rivers, 2004)。相關的症狀和問題包括低自尊,成績差,抑鬱,情緒困擾,

並在某些情況下,暴力,甚至自殺(Finkelhor et al., 2000; Meadows et al., 2005;

Vossekuil et al., 2002,引自 Mason, 2008)。

Kimberly(2008)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是一種心裡虐待。會影響心理 跟行為,並產生令人無法接受的反社會行為,並且破壞學校的環境品質,影響學 生的課業跟社會後果,導致受害者的感情和心理創傷,在極端的情況下,導致嚴 重的暴力行為(Espelage & Swearer, 2003; Harris, Petrie, & Willoughby, 2002;

Hoover & Stenhjem, 2003; Kraut et al., 1998; National Training and Technical

(35)

Assistance Center for Drug Prevention and School Safety Program Coordinators, 2004; Vossekuil, Fein, Reddy, Borum, & Modzeleski, 2002; Ybarra & Mitchell, 2004a, 2004b)。

總體上,男性欺負的衝動,常常表現出強烈需要控制他人,似乎明示很少能 同情別人,而且往往是積極的反應模式(Olweus, 1999; Walker, Colvin, & Ramsey, 1995)。相反,女性惡霸往往使用隱蔽,非肉體的方法騷擾受害者,並可能會顯 示一個強有力需要他人關注和佔主導地位的中心社會,很少有或表示同情對待別 人,和展現侵略性社會反應模式(Olweus, 1999; Walker et al., 1995)。自殺意念、

進食障礙和慢性疾病的困擾許多欺凌的受害者,而其他受害者離家出走(Borg, 1998; Kaltiala-Heino, Rimpel¨a, Marttunen, Rimpel¨a, & Rantanen, 1999;

Striegel-Moore, Dohm, Pike, Wilfley, & Fairburn, 2002)。許多受害者是抑鬱症

(Hawker & Boulton, 2000),這可能延續到成年期(Olweus, 1994)。欺凌被發現 兒童是受害者相關的負面心理運作,包括降低自尊(Hodges & Perry, 1996; Olweus, 1993; Rigby & Slee, 1993)和較高的抑鬱症(Craig, 1998; Hodges & Perry, 1996;

Olweus, 1993; Salmon, James, Cassidy, & Javoloyes, 2000; Slee, 1995),焦慮(Craig, 1998; Hodges & Perry, 1996; Olweus, 1993; Rigby & Slee, 1993),感情孤獨

(Kochenderfer & Ladd, 1996; Nansel et al., 2001),自殺意念(Rigby, 1996),

和學校曠課(Rigby, 1996)。

基於Tresca’s(1998, Kimberly, 2008)的調查結果,有三個因素可能有助於 cyberbullying行為在青少年中:(一)去抑制效應,(二)過渡到私人身份到社會 的自我,和(三)缺乏成人互動。Wolak et al.,(2006)提出以學校發展為基礎,

反期凌計劃和強有力的政策對學生網上騷擾可以幫助減少這種類型的行為。學校 工作人員,鼓勵整合為基礎的反欺凌計劃課程,解決這兩個FTF欺凌和網路霸凌

(cyberbullying)(Pepler & Craig, 2000; Willard, 2005; Wolak et al., 2006)。Themost 廣泛的研究和實證驗證反欺凌計劃是Olweus欺負預防計劃,也被稱為欺凌預防計 劃(BPP; Olweus et al., 1999)。該BPP已經表明通過類似實驗性的研究水準,以

(36)

減少在學校遭欺凌的25 %至50 %(Olweus & Limber, 1999)。推廣研究在歐洲 和美國也大大降低了欺凌的行為(Olweus et al., 1999)。

四、傳統欺凌(FTF)與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的整理

根據許多研究的綜合,將傳統欺凌跟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做綜合整 理的結果如下:

表2-4- 1 :傳統欺凌跟網路欺凌整理表

直接 間接

身體的 口語的 關係的

欺凌方式

傳統欺凌 打人、絆倒、

推、踢

亂取綽號、

威脅、恐嚇

散佈謠言、

排擠

直接面對面(FTF)

網路霸凌 亂取綽號、

威脅、恐嚇 等

散佈謠言、

排擠、PO 不 雅的照片等

簡訊、圖片/視訊剪 輯、手機、電子郵件、

聊天室、即時通訊

(IM)、部落格、線上 遊戲、網站、網路日 誌、數位相機、手機 網站

五、受網路霸凌的實際案例

常常由社會新聞看見網路霸凌事件,但不知一般人有沒有注意到這件事,

哪些事跟網路霸凌有關呢?本研究搜集2007/8~2009/4 與網路霸凌相關的新聞 整理如下:

(37)

表2-4- 2 :網路新聞發生的網路霸凌事件整理

類型 日期 新聞標題事件 新聞出處

恐嚇 2007/8/31 不滿網路建設緩慢一男子恐嚇公家機關被 逮

中廣新聞

2008/2/2 專釣網友網愛恐嚇詐財 一網路流氓送辦 中央社 2008/2/22 鎖 定 宅 女 恐 嚇 取 財 網 路 狼 寄 視 訊 性

愛 照 被 逮

NOWnews

2008/9/28 網路留言恐嚇?劉明峰喊冤! 聯合報

2009/1/14 網愛駭客 旁觀側錄勒索愛 自由時報

2009/2/4 密碼在我手…分手 PO 裸照報復 聯合報 2009/2/12 惡狼假包養真恐嚇 騙女裸照要脅上床 中時電子報 2009/2/17 大老闆遇俏保母 網愛爆裸照勒索 自由時報 媒體傳播 2007/3/31 加拿大“霸淩現象”:女學生裸照遭大量傳送 東北新聞網

2008/9/28 我女兒遇到網霸 聯合網報

2008/9/30 報復前女友 男散播性愛影片 NOWnews 2008/10/15 恐嚇前女友散佈性愛照 男子遭起訴 自由時報 2008/10/22 網路散佈槍與玫瑰未發行歌曲 男子辯稱無

中央社

2008/11/5 登履歷貼前男友裸照 緩刑 2 年 自由時報 2008/11/19 女大學生遭學長將裸照貼在網路 教官報警 中時電子報 2008/11/24 <在美麥當勞掉手機>妻裸照被 PO 求償上

自由時報

2009/3/20 男子不甘女友分手將性愛照片貼上色情網 站

中廣新聞網

(未完)

(38)

(續)

類型 日期 新聞標題事件 新聞出處

欺騙感情 2008/5/16 婦女扮少男 網路霸凌害死少女 自由時報 2008/7/4 先談感情再談投資?警方破獲詐騙女網友

中央社

盗用帳號 2008/10/24 男友的前女友 惡搞我選課 聯合報 2008/10/31 殺死網路虛擬丈夫 日本女子恐將被判 5 年

國際中心

網路文章 抄襲

2008/1/19 新書抄襲蔡祐吉 吳淡如終於道歉認錯 生活中心

網路惡意 中傷

2008/10/6 韓警逮捕 散佈崔真實謠言嫌犯 聯合報

2008/10/24 對方先罵人 上網抒發情緒 自由時報 2008/11/10 批周錫瑋 瑋哥部落格敗訴判賠 5 千 聯合報 2008/11/12 部落格批同學 高職女挨告 聯合報 2008/11/12 嫌紅包太少 電郵罵人挨告 聯合報 2008/11/21 鬧鬼?店家怒:拍到阿飄賞2 千 中時電子報 2009/1/15 國中生犯錯 上網向教官嗆聲 自由時報

2009/2/17 大女生網誌互譙 鬧上法庭 自由時報

網路詐騙 2007/3/15 網路購物,遭假冒「財金公司-沈襄理」恐 嚇詐騙37 萬多元

臺灣苗栗地 方法院電子 公布欄 2008/10/15 色誘!詐騙集團利用網路援交詐騙五十多

中廣

2009/2/28 百萬匯網友 把到三個孩子的媽 中時電子報

(未完)

(39)

(續)

類型 日期 新聞標題事件 新聞出處

2009/3/21 演女老千 遇真老千 自由時報

線上遊戲 2008/10/5 暗黑破壞神3》下個職業可能使用「槍」之 謠言澄清

遊戲新聞資 訊中心 2009/3/17 魔獸世界成為“網路霸淩”溫床 專家發出警

互聯網

謊言及惡 作劇

2008/9/9 信網路吃運功散墮胎 少女險送命 TVBS

2008/10/1 謠傳台新金可能被接管 金管會查禿鷹 中廣 200810/1 港警再拘捕涉散布東亞銀行倒閉謠言男子 中央社 2008/10/6 Jobs 心臟病謠言重挫蘋果股價 美證管介入

調查

ZDNET 新 聞專區 2008/10/13 十月廿日起交通罰金加重?又是網路惡作劇 中廣 2008/10/16 網路謠言害人 塗條碼闖防盜栽了 TVBS 垃圾信 2009/2/28 以後垃圾不要刪!留下來每封可求償2 千

科技中心

侵入電腦 2008/11/2 追她又「駭」她 秘密看光醋罈翻 聯合新聞網 2008/11/26 男主播氣她賺得多 爆她清涼照 聯合報 2008/12/1 駭客入侵電腦遙控視訊 女子出浴被偷拍 地方中心 2008/12/31 網友惡作劇 入侵他人信箱傳不雅圖吃官司 中時電子報 漫罵 2008/11/13 伊能靜遭網友圍剿 挨轟假仙又噁心 自由電子報 2009/3/20 娘家使壞揭舊傷---德馨元配變第三者 演

到快精神分裂

自由時報

其它 2007/1/31 網 路 霸 凌 校 園 新 惡 霸 自由時報

(未完)

(40)

(續)

類型 日期 新聞標題事件 新聞出處

2008/6/8 網 路 霸 淩 老 師 能 做 什 麼 ? 聯合報 2009/2/25 旁觀網路霸凌率高達57.9% 大人不能不

NOWnews

2009/2/25 逾三成國中生 曾遭網路霸凌 自由時報 2009/3/3 大學生網購遭詐 開學暴增 波麗士批太天

中時電子報

2009/3/3 溫翠蘋徵婚 騙徒5000 萬誘上鉤 輕熟女 要小心

NOWnews

2009/3/4 po 文罵人想性交 師大生被訴 自由時報 2009/3/11 彩虹橋病毒入侵 女網友全裸出浴遭偷拍 NOWnews 2009/3/24 上網跪求心臟 病好…信還在傳 聯合報 2009/4/29 小猪談網戀 「我不想當假偶像」 TVBS

在以上新聞的整理裡,不少是匿名的網友對於某些事不滿故上某人的部落 格或在某網站PO 罵人的文字,也有些是男女朋友分手後,利用人家的帳號密 碼登入去做一些傷害對方的事,或者傳遞不雅的照片,使女方受到傷害等。也 有些只是一般的朋友但卻為了一些事而反目的,在網路世界裡,社群成為另一 個人際關係互動的模式,有情感交流、友誼性交往、相互信任也有匿名,這都 建立在網路社群的信任上。

六、知覺定義

知覺在認知所佔的重要性,被強調了好幾個世紀,不同時期的哲學家、心理 學家和神經學家都承認來自感官的輸入是認知的基礎(Mann, 1979)。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對認知所作的定義如下:「(1)知的過程 或行動。(2)此一過程的結果(3)知識」(Random House, 1987)。Webster’s Third

(41)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對認知作更廣的定義:「(1)最廣義的知的過程或行 動;……[特別是]有關知覺或觀念─有別於情感和意欲─知識獲得的一種智力 過程。(2)此種行動、過程或能力的結果。」(Merriam-Webster, 2000)。

認知為「知」和「知識」,Random House Dictionary 所說的,「能知覺或理 解(它)為一種事實」。同樣,我們也總是把知識想成「(1)對事實、真理、原 則的熟知。(2)對某種特殊主題的熟悉。(3)來自頓悟、經驗或報告所得的熟 悉和熟知。」。「知」與「知識」廣義上包括接收、解釋以及處理訊息的方式、

原因和內容;經由感覺器官獲得訊息,這是行動(或感覺)的結果,其形式可 以是知覺、映像、記憶、觀點或想法等等。

Brower(1975)表示,「認知心理學的內容乃是關於有機體如何獲取外界的 知識,以及如何使用這些知識來引導決策並作出有效的行動。」 Neisser (1976)

則以為「認知是知的行動:取得、組織以及知識的利用」。早期的行為學者認為 可觀察的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係能夠解釋所謂的認知現象,例如:知覺、記憶、

推理、創造、想像等現象。早期的行為主義被稱為反應派行為主義,意指他們 關切有機體對刺激的反應方式。

反應及操作式行為學派都以簡化方式來處理認知現象。把認知名詞當成指 稱某種刺激─反應事件(一種反應的解釋)或行為(操作式解釋)的無意義稱 謂( Kendler & Kendler, 1975)。因此知覺被認為只是用來指稱人們對某類刺激 作某種反應的一個標籤;同樣地,記憶則只是描述人們反應(行為)方式和先 前情況中的反應方式相似或相同的一種名詞。傳統上認知被視為建立於感覺訊 息上,至於動作系統對認知的貢獻則是它透過感官所提供的訊息,包括對動作 特別有回應的肌覺。物理世界的活動以及對物體的操弄,和認知學習有相當大 的關係。許多教育學者已承認這個事實。最近的代表人物之一便是皮亞傑。在 特殊教育上,Kepart (1971),Barsch (1965,1967a,b,c)和 Getman 以及 Hendrickson(1966)也對此主題有廣泛的討論。

(42)

七、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

主要是要想了解社會人士對於受到網路霸凌的知覺跟反應,了解其從事於 網路活動時,若遇到了網路霸凌時的認知,及當時或之後的反應行為,會不會 做出同樣的網路霸凌行為,還是只是單純的受害者,亦或者本身就為加害者,

但並不自覺,或者之前曾遇過網路霸凌,但不知道此行為會傷害別人也不知為 霸凌的行為。

經文獻探討的整理,可得知人格在各學者一直以來都遵循大五因素來探討 人格特質,故在此也延續學者的研究,依此來探討成人的人格特質以此外傾支 配性、神經質、和善性、嚴謹自律、聰穎開放來做人格特質量表的量表指標。

而在網路社群特質,因網路社群的興起,在網路社群中也依信任度而組成不同 的社群及網路活動,故針對信任及情感的互動,故其信任度的交流有相互信任、

友誼性交往、情感交流及匿名,其中匿名為國外學者最為重視的議題。在攻擊 行為裡很多文獻所探討的是監獄裡面及校園霸凌,但實際由於網路日漸盛行,

不少新聞也常發生,在玩網路線上遊戲受到網友盗走寶物或男女朋友在交往 後,散播另一方不雅的照片等,在線上遊戲匿名的網友居多,而在交往被散播 照片或盗用帳號幾乎都是關係較為親密,故在網路很多人不知不覺都有攻擊行 為產生,而不自知,很多人會很好奇跟自已關係親密的人在網路上的活動,故 都會有用他人帳號登入的行為,這種都為網路霸凌行為。而網路霸凌所產生的 問題也不少,國外學者就有指出其心理層面受傷,是較無法預期會不會產生後 遺症,目前國外有兒童受到網路霸凌傷害後,離家出走、自卑、自殺、罹患憂 鬱症等,且對未來的人格會不會有所影響,目前還不知,針對此點往後的研究 可朝此方向面做研究,目前本研究不做此研究。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會人士與學生的人格特質、社群特質與攻擊行為、受網 路霸凌知覺及反應的關聯性,研究進行主要是採取問卷調查的方法,首先根據 文獻探討及相關實證研究的發現,初步擬定研究架構,並依此研究架構編製調 查問卷,然後利用隨機抽樣方式,進行資料蒐集,最後利用SPSS 15.0 軟體之 統計分析來處理問卷資料,據以提出研究成果與報告。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九十七學年度就讀新竹市某私立大學學生及新竹科學 園區工作之社會人士。學生以班級為抽樣單位,隨機發放並由研究者親自施測,

社會人士為透過親友、同事、同學發放到施測者手上,並由親友、同事、同學直 接回收其問卷。問卷共發出600份,社會人士300份、學生300份,在問卷發出二 週後陸續回收,所回收的樣本共520份,回收率為87%。本研究所界定的有效問 卷,必須同時符合人格特質跟社群特質皆不能有遺漏值,刪除問卷填答不完整後 的有效問卷,可以使用的問卷數為454份,社會人士可用的問卷有219份、學生可 用的問卷有235份。

(44)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根據研究者動機、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而來,共分成五大量表,

分別是人格特質量表、個人背景變項、社群特質量表、攻擊行為量表、受網路霸 凌知覺及反應量表。本研究架構包含以下五個變項:

一、個人背景變項:

包括成年人性別、年齡、婚姻關係、教育程度、電腦熟悉程度、職業等六個 變項,除了此六個變項外,另於量表調查成年人所從事之網路活動,其網路活動 會影響使用者對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

二、人格特質變項:

包括了外傾支配性、神經質、和善性、嚴謹自律性及聰穎開放性等五個變項,

來分析成年人人格特質與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攻擊行為等,會因不同的人格 特質不同而有差異。

三、社群特質變項:

包括了相互信任、友誼性交往、情感交流、匿名等四個變項,來分析成年人 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攻擊行為等,會因不同的社群特質不同而有差異。

四、攻擊行為變項:

包括了主動攻擊及反應性攻擊二個變項。

五、受網路霸凌知覺及反應變項:

包括了受個人資料網路霸凌之知覺及受個人關係網路霸凌之知覺等。受網路 霸凌反應則包括了受網路霸凌之心理反應、受網路霸凌之行為反應、受網路霸凌 之反擊反應等。

(45)

圖3-2- 1 本研究架構圖 人格特質

*外傾支配性

*神經質

*和善性

*嚴謹自律性

*聰穎開放性

受網路霸凌知覺

*受個人資料網路霸凌之知覺

*受個人關係網路霸凌之知覺 受網路霸凌反應

*受網路霸凌之心理反應

*受網路霸凌之行為反應

*受網路霸凌之反擊反應

社群特質

*相互信任

*友誼性交往

*情感交流

*匿名

攻擊行為

*主動攻擊

*反應攻擊

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年齡

*婚姻關係

*教育程度

*電腦熟悉程度

*職業

H1、H2 H6

H7、H8 H3 H4、H5

H9

(46)

第三節 研究假設 假設一(H1):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社會人士、學生在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差異。

H1-1 不同性別的社會人士、學生在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差異。

H1-2 不同年齡的社會人士在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差異。

H1-3 不同婚姻關係的社會人士在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差異。

H1-4 不同教育程度的社會人士在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差異。

H1-5 不同電腦熟悉程度的社會人士、學生在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差異。

H1-6 不同職業的社會人士在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差異。

假設二(H2):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社會人士、學生在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差異。

H2-1 不同性別的社會人士、學生在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差異。

H2-2 不同年齡的社會人士在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差異。

H2-3 不同婚姻關係的社會人士在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差異。

H2-4 不同教育程度的社會人士在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差異。

H2-5 不同電腦熟悉程度的社會人士、學生在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差異。

H2-6 不同職業的社會人士在受到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H3):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社會人士、學生在攻擊行為有顯著差異。

H3-1 不同性別的社會人士、學生在攻擊行為有顯著差異。

H3-2 不同年齡的社會人士在攻擊行為有顯著差異。

H3-3 不同婚姻關係的社會人士在攻擊行為有顯著差異。

H3-4 不同教育程度的社會人士在攻擊行為有顯著差異。

H3-5 不同電腦熟悉程度的社會人士、學生在攻擊行為有顯著差異。

(47)

H3-6 不同職業的社會人士在攻擊行為有顯著差異。

假設四(H4):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與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相關存在。

H4-1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外傾支配性與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相關存在。

H4-2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神經質與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相關存在。

H4-3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和善性與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相關存在。

H4-4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嚴謹自律性與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相關存在。

H4-5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聰明開放性與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相關存在。

假設五(H5):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與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相關存在。

H5-1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外傾支配性與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相關存在。

H5-2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神經質與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相關存在。

H5-3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和善性與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相關存在。

H5-4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嚴謹自律性與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相關存在。

H5-5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聰明開放性與受網路霸凌反應有顯著相關存在。

假設六(H6):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與攻擊行為有顯著相關存在。

H6-1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外傾支配性與攻擊行為有顯著相關存在。

H6-2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神經質與攻擊行為有顯著相關存在。

H6-3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和善性與攻擊行為有顯著相關存在。

H6-4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嚴謹自律性與攻擊行為有顯著相關存在。

H6-5 社會人士、學生人格特質之聰明開放性與攻擊行為有顯著相關存在。

假設七(H7):

社會人士、學生社群特質與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相關存在。

H7-1 社會人士、學生社群特質之相互信任與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相關存在。

H7-2 社會人士、學生社群特質之友誼性交往與受網路霸凌知覺有顯著相關存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rough literatures relevant to service quality, service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this research conducts study on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them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computer attitudes, the digital learning attitude and the digital game attitude and tried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digital game-based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