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跟追騷擾行為之管制及其憲法界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路跟追騷擾行為之管制及其憲法界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網路跟追騷擾行為之管制及其憲法界限 A Study on the Regulation of Cyber-stalking and harassment and its Constitutional Boundaries. 指導教授:劉定基 博士 研究生:吳宜璇 撰. 中 華 民 國 一〇七 年 三 月.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3) 謝辭 一本論文從發想、著手撰寫到完稿需要耗費多少時間與心力,若沒有親身體驗 實在很難估算與想像。 感謝父母、家人及師長一路走來的支持、鼓勵與包容。 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劉定基老師,不辭辛勞的逐字逐句修改每個章節,協助我釐 清論述的盲點,在我去律訓、實習時仍不斷鼓勵我一定要完成論文。若沒有老 師悉心的指導,這篇論文或許無法順利誕生。 感謝口試委員廖元豪老師、黃銘輝老師及法思齊老師提供許多精闢的見解,讓 論文更趨完善。 最感謝的是我的父母讓我沒有後顧之憂的完成學業。 也謝謝政大公法組的同學、學長姊及學弟妹,讓我的研究所生活充實而愉快並 充滿收穫。 人生中有一段時間能就自己有興趣的議題進行研究是件幸運的事,研究一個正 在研議立法的議題更是充滿挑戰。 網路跟追騷擾為科技發展所衍生的人際互動界限問題,希望這本論文能為網路 跟追騷擾管制提供一些想法,也祝福每個人都能在人際互動上找到適合且自在 的對象與方式。. i.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4) i.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5) 摘 要 網路跟追騷擾為科技發展衍生之社會問題,網路增添跟追騷擾被害人損害嚴 重性,亦增加網路跟追騷擾行為定義之困難,且網路跟追騷擾之管制可能同時涉 及行為人與被害人之言論自由,觀察美國反跟追騷擾相關法律可知,網路跟追騷 擾之規定已產生違反明確性原則及涵蓋範圍過廣等合憲性爭議。考量網路言論傳 播之特殊性,在定義上增列「違反被害人明示之反對」 、 「持續性或反覆性」之非 描述性要件有助於提升條文明確性,可做為我國立法之參考。此外,由於網路傳 播型態多樣,應將非一對一之通訊類型納入管制範圍,惟仍應以行為人得預期被 害人有相當可能接收其言論者為限。 除立法課予行為人責任外,由於網路言論傳播需透過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 服務提供者之責任對於網路跟追騷擾防制亦具重要性。美國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Section 230 之豁免規定無法達到保障網路言論自由之效果,應適 度限縮免責範圍,在跟追騷擾言論為網路服務提供者鼓勵行為人張貼時,網路服 務提供者須負責;又,網路服務提供者經被害人通知移除時,除非認定無違法情 事,否則仍需負一定之移除責任。 我國立法機關目前已在進行跟追騷擾防制立法,本文提出之建議或許有助於 提升網路跟追騷擾相關條文之完善及合憲性。 關鍵字:網路跟追、網路騷擾、網路霸凌、網路言論自由、跟蹤騷擾防制法、糾 纏行為防制法、數位通訊傳播法。. i.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6) Abstract Cyber-stalking and harassment is a social problem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not only increases the severity of the damage to the victims of stalking and harassment, but also raises the difficulty of defining cyber-stalking. The regulation of cyber-stalking and harassment involves the free speech interests of both the harasser and victim.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anti-cyber stalking and harassment law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challenged on the ground of vagueness and over-breadth.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speech, adding non-descriptive elements, such as “against the expressed will of the victim” and “continuity or repetition” may enhance the clarity of the law; it may also resolve the constitutional problem of the anti-cyber stalking and harassment law in U.S. In addition, considering the feature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non-one-to-one harassment speech” should be restricted either. However, it should be prohibited only when the harasser is able to expect that the victim is likely to be exposed to that speech. Lastly, besides imposing liabilities on the harasser, since online speech needs to be transmitted by th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ISPs), ISPs are in a crucial position to prevent of cyber stalking and harassment. The ISP immunity provided by Section 230 of the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fails to properly balance the free speech interests among different parties. The scope of the immunity should be overhauled. ISPs should be liable if they encourage or aide and abide the harasser. Moreover, ISPs should remove the speech when they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from the victims, unless they reasonably believed the speech is not against the law. As Taiwan’s legislature is preparing to enact similar anti-cyberstalking and harassment law, the suggestions mentioned in this thesis may help them to craft a better law.. Keywords:Cyber-Stalking, Cyber Harassment, Cyber Bullying, Internet, Free Speech, Stalking Prevention Act, Digital Communication Act.. ii.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7) 目錄. 第一章.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一項 名詞定義........................................................................................ 4 第二項 研究範圍...................................................................................... 23 第四節. 第二章. 論文架構.......................................................................................... 23. 25. 網路跟追騷擾行為. 第一節 網路跟追與騷擾行為之態樣.......................................................... 25 第一項 直接聯繫型.................................................................................. 26 第二項 公開騷擾型.................................................................................. 28 第三項 假冒身分型.................................................................................. 30 第四項 隱私侵害型.................................................................................. 32 第五項 干擾連線型.................................................................................. 34 第二節 網路跟追騷擾「被害人」類型...................................................... 35 第三節 傳統跟追騷擾與網路跟追騷擾之差異.......................................... 36 第一項 匿名性.......................................................................................... 36 第二項 即時可接觸.................................................................................. 38 第三項 傳播範圍廣泛.............................................................................. 39 第四項 加害人所需勞力時間低.............................................................. 40 第五項 被害人欲躲避行為人相當困難.................................................. 41 第六項 行為人為陌生人之比例提升...................................................... 42 第七項 可多人同時騷擾同一被害人...................................................... 42 第八項 無法實際目睹被害人反應.......................................................... 44 第九項 可能永久保存.............................................................................. 45 第十項 執法機關可能不具備處理此類案件所需之科技知識.............. 46 第四節 網路跟追騷擾可能造成之損害...................................................... 46 第一項 嚴重精神損害.............................................................................. 47 第二項 侵害被害人言論自由與人格發展自由...................................... 48 第三項 名譽損害...................................................................................... 50 第四項 侵害隱私權.................................................................................. 51 第五項 經濟上損失.................................................................................. 52 第五節 小結.................................................................................................. 53 iii.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8) 第三章. 美國法就網路跟追騷擾防制之規範..................................55. 第一節 聯邦法就網路跟追及網路騷擾之規範-行為人責任 .................... 55 第一項 聯邦跨州通訊法(Interstate Communications Act)18 U.S.C. § 875(c) 第二項. 56 聯邦電信騷擾法(Federal Telephone Harassment Statute)47. U.S.C. § 223 ................................................................................................. 57 第三項 聯邦跨州跟追懲罰與防制法(Federal Interstate Stalking Punishment and Prevention Act)18 U.S.C. §2261A(2) ............................. 60 第四項 小結-聯邦法行為人責任規範之問題 ........................................ 65 第二節 各州州法就網路跟追及網路騷擾之規範...................................... 70 第一項 第二項 第三項. 網路跟追騷擾規範要件.............................................................. 71 罰則與刑度.................................................................................. 73 小結-州法規範之問題 ................................................................ 73. 第三節 網路服務提供者就網路跟追騷擾責任之規範.............................. 75 第一項 通訊端正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CDA)47 U.S.C. § 230 第二項 第三項. 第四章. 77 Section 230 相關判決.................................................................. 81 小結-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規範之問題 .................................... 95. 規範網路跟追騷擾行為可能涉及之憲法問題 .................99. 第一節 網路言論管制之爭議...................................................................... 99 第二節 網路跟追騷擾行為與言論自由之關聯........................................ 101 第三節 網路跟追騷擾言論管制之憲法爭議............................................ 102 第一項 管制網路跟追騷擾言論影響言論發現真實功能.................... 106 第二項 涵蓋範圍過廣,擴及受憲法增修條文第 1 條保護言論........ 107 第三項 條文用語模糊,不具明確性.................................................... 119 第四項 「通訊」認定之憲法爭議........................................................ 128 第五項 小結............................................................................................ 133 第四節 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協助網路跟追騷擾言論管制之憲法問題 135 第一項 第二項 第三項 第四項. 第五章. CDA 230 之立法目的係為保護言論自由 ............................... 135 美國實務對於 CDA 230 之解釋可能無法保護言論自由 ...... 138 限縮網路服務提供者豁免範圍................................................ 144 小結............................................................................................ 147. 我國網路跟追騷擾防制法制現況....................................149. 第一節 網路跟追騷擾防制相關規範........................................................ 149 第一項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89 條第 2 款.............................................. 149 iv.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9) 第二項. 家庭暴力防治法........................................................................ 157. 第三項 刑法............................................................................................ 160 第四項 個人資料保護法........................................................................ 175 第五項 性騷擾防治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 178 第六項 民法............................................................................................ 178 第二節 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相關規範.................................................... 180 第三節 網路跟追騷擾防制相關法律草案................................................ 190 第一項 「跟蹤騷擾防制法」及「糾纏行為防制法」草案................ 191 第二項 「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 220 第四節 小結................................................................................................ 226. 第六章. 227. 結論. v.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10) vi.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所謂的社會資源,如果是像你們這般拿來公報私仇之用,無疑是仗勢欺 人。……余小姐,我記得大家應該沒有深仇大恨才對,你們若是仗著社會資源打 壓別人,就莫怪別人反擊,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感謝你們的教學相長, 也希望用祝福取代惡鬥,甚幸之,祝福大家,一切如意。」 、 「但顯然事情不單純 你是個有條件資源的人 我不清楚你底細 但能感覺到你非尋常姑娘 你 41 歲了 不能再虛擲 確認對方真心以待就專心經營 儘快結婚不要拖」 、 「一旦你結婚我就 徹底根斷遠離這段緣分了 目前能力能做的就只有這些 希望你諒解 我對妳絕無 惡意 天地為證」 2012 年,一名男子開始透過手機簡訊及 Facebook 聯繫漢聲廣播電台主持人 余秀芷1,男子先以簡訊及 Facebook 私人訊息方式留下語意不明之訊息,余秀芷 感到不舒服制止後,該名男子雖向她道歉,卻仍持續傳送私人訊息和簡訊,有時 指稱自己被迫害,要求余秀芷至警局與其對質,有時表達愛意,有時又情緒性謾 罵。即便余秀芷封鎖男子帳號,但男子仍不斷利用其他帳號與余秀芷聯繫,在 3 個月內余秀芷就收到來自 8 個帳號不同帳號的 1500 多個訊息,通訊騷擾持續時 間長達 5 年,造成她在臉書閱讀粉絲留言時,總會擔心是否又是「那個人」。發 覺余秀芷不回應訊息後,該名男子開始利用 Facebook 聯繫余秀芷其他朋友,甚 至在臉書利用公開留言方式,宣稱自己與余秀芷有工作或感情糾紛。 「這樣的狀況、這樣的模式,是每一天都在進行中的,所以在隔天之後,他 相關事實整理自馮靖惠,電台主持人余秀芷訴指有男粉絲用多個臉書帳號留私訊,狂發 1500 多封簡訊, 「那個人」最近還出現在她的演講場合。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去年調查顯示,國內約 有 1 成 2 年輕女學生曾被跟蹤騷擾,型態以「通訊騷擾」最多、有 7 成 7,聯合新聞網,2016 年 11 月 16 日,http://p.udn.com.tw/upf/newmedia/2016_vist/11/20161116_harss_00/index.html(最後 瀏覽日期:2017 年 4 月 10 日)。陳炳宏,跟蹤騷擾防制立法 內政部長:全力支持,自由時 報,2016 年 11 月 15 日,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87462(最後瀏覽日期: 2017 年 4 月 10 日);洪敏隆,粉絲騷擾 5 年 輪椅天使險崩潰,蘋果日報,2016 年 11 月 16 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1116/37453192/(最後瀏覽日期: 2017 年 4 月 10 日);劉懿萱,臉書、簡訊轟炸!高達「7 成 7」女性被騷擾過,TVBS,2016 年 11 月 16 日,http://news.tvbs.com.tw/local/686888,(最後瀏覽日期:2016 年 11 月 16 日)。 1 1.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12) 又再一次的出現。」 在余秀芷一次公開演講時,一名男子在會場詢問余秀芷需不需要幫忙,演講 結束後,余秀芷接到該名男子撥打的電話,表明他就是通訊騷擾者。 「當下我才警覺,『那個人』已經出現在真實生活中,已經不是不要理他, 就不會有事。」余秀芷曾尋求警察機關協助,但由於該名男子並未直接以惡害告 知被害人,無法以刑法第 305 條恐嚇危害安全罪處理,其言論未涉及性騷擾,無 法以性騷擾防治法處理,僅能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下稱社維法)第 89 條第 2 項 處理,但警方也只能勸阻,勸阻後再犯也僅能處罰新台幣 3000 元,此種低度處 罰就跟追行為防範效果相當有限。 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 2013 年至 2015 年之統計2,我國跟追騷擾被害人以 15 至 24 歲女性比例最高,12.4%曾經歷跟追騷擾。騷擾型態又以使用電話、簡訊及 網路之通訊騷擾佔最多數,佔全部案件之 77.3%。美國 Pew Research Center 2014 年針對 2894 位網路使用者進行調查,18%的受訪者曾目睹他人遭到網路跟追 (cyberstalking) ,有 25%的受訪者曾目睹他人在網路上遭受身體傷害威脅,19%曾 目睹他人遭受性騷擾,其中 24%的人所目睹之不良行為持續一段時間3。2016 年 針對 3000 位美國人之調查顯示,47%曾有遭受網路跟追騷擾之經驗,在 18 歲至 29 歲群體中,曾受網路跟追騷擾比例甚至提升至 65%4。 由上述統計可發現,網路雖有通訊低成本、便利以及匿名性等優點,但也正 因如此,促使「網路跟追」之現象產生5。雖有見解認為,網路跟追行為不過是 「採用新工具進行的傳統跟追行為」,只要透過擴張傳統反跟追法即可處理,美 國立法過程中,亦有部分聯邦法及各州州法採取此種立法方式,惟傳統跟追法規. 現代婦女基金會,繫上銀絲帶 拒絕跟蹤騷擾 兒少性別暴力防治新趨勢國際研討會, http://www.38.org.tw/List_1.asp?id=1185(最後瀏覽日期:2017 年 4 月 8 日) 。 3 See, MAEVE DUGGAN, ONLINE HARASSMENT (2014), available at http://www.pewinternet.org/files/2014/10/PI_OnlineHarassment_72815.pdf (last visited: July 1,2017). 4 AMANDA LENHART AND KATHRYN ZICKUHR, ONLINE HARASSMENT, DIGITAL ABUSE, AND CYBERSTALKING IN AMERICA, Nov. 21,2016, available at https://www.datasociety.net/pubs/oh/Online_Harassment_2016.pdf (last visited: July 1,2017). 5 Kacy Silverstein, Stalkers Use the Internet to Pursue Their Victims, in CYBER CRIME 104, 105 (LOUISE I. GERDES ed., 2009). 2 2.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13) 範本身即具有一定程度問題,加上網際網路與實體社會之差異,直接修改傳統跟 追法處理網路跟追問題,時常不足以保護網路跟追受害人6。此外,網路跟追與實 體跟追尚有另一個顯著差異,大多數實體跟追屬「行為」,但網路跟追則為「言 論」,這也造成兩者管制上有不同考量之必要。 無論是傳統跟追或網路跟追,在我國學界及法制上皆處於發展階段。學界對 於跟追之定義並無定論,網路跟追相關研究及統計資料數量亦不足。法律層面目 前僅有社維法第 89 條第 2 項、家庭暴力防治法(下稱家暴法)部分規定得適用, 惟前者規範簡陋且罰則極低,後者適用對象限於家庭成員,即便該法於 2015 年 增訂第 63-1 條,將適用範圍擴及曾具親密伴侶關係者,以處理日益增加之「恐 怖情人」問題,但仍無法處理陌生人所為之跟追行為。我國立法委員潘維剛等人 曾於 2015 年 5 月間提出「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惟該法案僅排入內政委員會 並未進一步審查7。2016 年 7 月,立法委員吳志揚等人再度提出跟蹤騷擾防制法 草案,該草案於該會期結束前亦僅排入內政委員會,未進行進一步審查。2017 年 12 月,立委王育敏等人再度提出「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目前該草案亦已交付 內政委員會審查;同時,107 年 4 月 19 日行政院通過內政部警政署草擬之「糾 纏行為防制法」草案,由此可見我國行政及立法部門均已認知跟追問題有立法處 理之需求,而網路跟追亦為草案所包含。 跟追行為可能對被害人造成相當程度不安恐懼及其他更嚴重之損害並無爭 議,惟有些情況下,跟追與應受容忍之表現行為或社交行為實可能產生混淆,透 過網路進行之網路跟追,由於行為人行為性質上屬於言論,進行管制更時常引發 憲法言論自由保障爭議。在網路改變通訊方式之同時,亦衝擊傳統言論管制規範, 例如網路服務提供者於網路行為規範中應扮演何種角色?是否須就使用者言論 負責,又該如何負責?匿名進行之網路跟追行為又應如何處理?此外,網路跟追 Bonnie D. Lucks, Electronic Crime, Stalkers, and Stalking: Relentless Pursuit, Harassment, and Terror Online in Cyberspace, in STALKING CRIMES AND VICTIM PROTECTION 171 (JOSEPH A. DAVIS ed., 2001). 7 參見立法院議案整合查詢系統, http://misq.ly.gov.tw/MISQ/IQuery/misq5000QueryBillDetail.action?billNo=1040420070202200 3 6.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14) 亦可能侵害被害人之言論自由。因此,如何在行為人及被害人之言論自由間取得 平衡,實為我國訂立專法時必須考量之問題。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文採取之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及「比較研究法」。 藉由蒐集傳統跟追及網路跟追相關國內外文獻,進行彙整及分析,以釐清網 路跟追定義以及可能引發之損害,並處理規範網路跟追行為可能產生之憲法問題。 此外,並採取「比較研究法」 ,以美國法及實務判決為主要比較對象。美國自 90 年代起即於傳統跟追法中增加網路跟追規範,在法規範及實務判決數量上均較我 國豐富,本文擬藉由比較美國網路跟追法制,參考美國聯邦與州之立法,並我國 整理實務見解目前已面臨之問題,進而對我國網路跟追法制提出建議。 第三節. 研究範圍. 第一項. 名詞定義. 正式進入研究主題前,筆者需先就本文主題「網路跟追」定義進行說明,以 利釐清研究範圍。 網路跟追一詞在學界並無一致定義,造成網路跟追與其他因網路興起而引發 之社會問題界線模糊。常與網路跟追混用之概念包含網路騷擾及網路霸凌,三者 皆屬因網路濫用產生之結果8,且均為實體世界犯罪行為,跟追、騷擾及霸凌所衍 生之概念。惟三者之間是否具有區辨必要性,實有疑問。由於此問題就本論文研 究範圍具重大影響,以下將介紹國內外學說就各該名詞之定義,釐清三個名詞關 係,進而特定論文研究範圍。 第一款. 網路騷擾(cyberharassment). 一、騷擾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騷擾意指擾亂而使人不安9,學界就騷擾提出的定義. Jacqueline Lipton, Combating Cyber-Victimization, 26 BERKELEY TECH. L.J. 1103, 1107 (201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dmhosK&o=e0&sec=sec1&op=v&view=0-1(最後瀏覽日期:2016 年 12 月 27 日) 。 4 8 9.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15) 諸如「言語、行為或行動,惹惱他人、使他人不安或對他人造成精神壓力,且無 合法理由10」、「不受歡迎的重複行為,且對各群體而言都是冒犯的11」在方法上係 由行為及結果描述騷擾行為,行為型態包含言語及非言語行為(例如破壞物品、 不斷按電鈴等);行為結果則會使被害人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之類型,例如 惹惱(annoy) 、使不安(alarm) 、冒犯(offensive) 、產生精神壓力等;除負面情 緒外,騷擾亦可能附帶產生實質損害,例如名譽損害等。除上述要件外,亦有見 解認為,行為須具有連續性或重複性,始得被稱為騷擾行為12,若僅為單一行為 則不屬之。 此外,亦有見解認為,騷擾必須限於針對特定弱勢種族或性別13,因此在立 法時會強調行為結果產生敵意環境或影響其於社會或群體中的地位,例如歐盟指 令將騷擾定義為損害人性尊嚴,且製造令人感受被威嚇、敵視、貶低、侮辱或感 受冒犯之環境14。惟這種定義欲處理之問題,目前在立法上較傾向於以反歧視相 關法令處理,一般就騷擾行為之認定不以此要件為必要,例如性騷擾或職場騷擾 這類具有特殊權力關係或特定性別保護考量之類型,定義上才會以減損人性尊嚴 或使被害人處於敵意環境作為要件15。 實體世界常見之騷擾行為行為態樣眾多,例如電話騷擾、寄發恐嚇信、身體 攻擊、破壞物品等,詳言之,只要符合上開要件:反覆對他人為使人產生負面情. Sarah Jameson, Cyberharassment: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Free Speech and Privacy, 17 COMMLAW CONSPECTUS 235 (2008). 11 Black's Law Dictionary, http://thelawdictionary.org/harassment/ (last visited, Jan.5 2017). 12 DANIELLE KATES CITRON, HATE CRIMES IN CYBERSPACE 3 (2014). 13 Lipton, supra note 8, at 1110. 14 李美珠、袁筱麗、紀麗惠、葉靜月,外國法案介紹-騷擾法,立法院國會圖書館館訊,第 9 卷 第 2 期(總 98 號) ,2008 年 5 月,頁 52。 15 例如我國性騷擾防治法第 2 條就性騷擾所為之定義:「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 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 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 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即要求行為須具有損害被害人人 格尊嚴,或使其居於敵意環境之結果。 5 10.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16) 緒之行為,無論以何種形式達到上開效果,均可能被認定為騷擾行為。由此可看 出騷擾實屬相當廣泛之概念,因此又有依據騷擾之部分特性為更細緻之分類,例 如涉及性或性別之騷擾行為則以性騷擾稱呼。 我國法規中出現「騷擾」一詞之規定,乃涉及交通觀光16、動植物保護17或是 性騷擾防治18,惟大部分法規並未就騷擾進行定義,僅有家暴法以及野生動物保 護法就騷擾為明確定義,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客體非屬人類,在此不做討論19。 家暴法第 2 條第 4 款則規定:「四、騷擾:指任何打擾、警告、嘲弄或辱罵他人 之言語、動作或製造使人心生畏怖情境之行為。」依據實務見解,該款所稱之騷 擾行為,不須達生理或心理上感到痛苦畏懼之程度,僅需使被害人產生生理、心 理上之不快不安即可20,規範重在行為結果,並未強調行為重覆性,亦無損及人 性尊嚴及使被害人處於敵意環境之要件。 二、網路騷擾 隨著網路普及化,網路或其他電子通訊設備成為騷擾的新工具,網路騷擾可 簡單定義為利用網路及其他電子通訊設備所進行之騷擾。惟如同前述,騷擾在學 界並沒有普遍性定義,故以騷擾定義網路騷擾,無疑是以一個不確定之概念作為 另一個概念之定義,舉例而言騷擾是否需要具備反覆性,學者見解並不相同,網 例如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 57 條: 「旅客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汽車客運業得拒絕其乘車;其 已購票者,應予退還票價全數:三、有酗酒滋事、謾罵喧鬧等危害自己、他人或騷擾他人之虞 者。」發展觀光條例第 63 條第 5 款規定:「於風景特定區或觀光地區內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由 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五、其他騷擾旅客或影響旅客安全 之行為。」 17 例如野生動物保育法第 16 條第 1 項: 「保育類野生動物,除本法或其他法令另有規定外,不 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買賣、陳列、展示、持有、輸入、輸出或飼養、繁殖。」 18 例如社會工作師法第 7 條第 1 項第 4 款: 「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充任社會工作師; 已充任者,撤銷或廢止其社會工作師證書:四、犯貪污罪、家庭暴力罪、性騷擾罪、妨害性自 主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19 野生動物保護法就騷擾之規定可參照第 3 條第 10 款。 20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101 年易字第 423 號刑事判決:「至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2 條第 3 款規定 之騷擾(註:舊法騷擾規定為第三款,惟僅為條文編號差異,條文文字並未更動),係指任何打 擾、警告、嘲弄或辱罵他人之言語、動作或製造使人生畏怖之行為,使他人因而產生不快不安 之感受,與前述精神上不法侵害行為肇致相對人心理恐懼痛苦,在程度上有所區分。家庭暴力 防治法第 61 條第 1 款、第 2 款係依被告之行為對被害人造成影響之輕重而為不同規範,若被告 所為已使被害人生理或心理上感到痛苦畏懼,即可謂係對被害人實施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 家庭暴力行為,反之若尚未達此程度,僅使被害人產生生理、心理上之不快不安,則僅為騷擾 定義之規範範疇。」 6 16.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17) 路騷擾既沿用騷擾定義,亦會面臨相同問題。 網路犯罪學者 Citron 將網路騷擾定義為,故意針對特定人進行重覆的線上表 現(expression),導致該特定人產生實質精神痛苦或對身體傷害之恐懼21,並認 定網路騷擾具有五個要件:具重複性、使用數位技術、具故意、針對特定目標以 及實質損害22。 被稱呼為網路騷擾之行為態樣繁多,例如在網路上發表含有暴力威脅、隱私 侵害、損害名譽之不實言論、請求陌生人對被害人進行身體傷害及科技攻擊 (technological attacks),例如:寄發大量 email 給被害人、在被害人個人網站或 社群網站頁面大量留言或以即時通訊軟體不斷與被害人聯絡23。此外,真實世界 之騷擾行為亦可能利用電腦網路而更加惱人,例如使用 GPS 追蹤被害人位置, 再到場騷擾被害人。 總結而言,網路騷擾可定義為利用網路等數位技術,針對特定目標反覆為某 種行為,使被害人產生不安等負面情緒。 第二款 一、. 網路霸凌(cyber bullying) 傳統霸凌. 與網路騷擾相同,網路霸凌亦係由傳統霸凌(bullying)行為衍生之概念,欲 釐清網路霸凌定義,需先追溯傳統霸凌相關研究。霸凌一詞多用以指涉在權力不 對等情況下,強勢方長期且持續對弱勢方進行肢體或言語等形式的暴力侵害行為, 造成弱勢方身體或精神損害24,此種權力不對等包含生理上優勢(例如身材較為 高壯)或是人數上優勢25。目前學界廣泛採用的霸凌定義為挪威學者 Olweus 於. CITRON, supra note 12, at 3. Danielle Kates Citron, Defining Online Harassment, FORBES, http://www.forbes.com/sites/daniellecitron/2014/10/23/defining-online-harassment/#1d8b0f944360. (last visited, 26 May 2017). 23 Jameson, supra note 10, at 235. 24 劉國兆、鐘明倫,校園霸凌之性質與類型,翁福元主編,校園霸凌:理論與實務,2013 年, 頁 21。 25 李淑菁,校園霸凌、性霸凌與性騷擾之概念釐清與討論,社區發展季刊第 130 期,2010 年 6 月,頁 122。 7 21 22.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18) 1993 年所提出:「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的暴露在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之蓄意攻 擊行為之中,且被害人無抵抗能力」26,依上述定義,霸凌需具有反覆性且持續一 段時間、加害者係出於故意、受害人難以抵抗。 霸凌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層,例如成人於工作場所亦可遭到職場霸凌,但職 場霸凌與校園霸凌仍具有「以特定團體為範圍」之共通性。此外,目前多數針對 霸凌之討論及相關政策僅針對學齡兒童及青少年,上述 Olweus 提出之定義亦針 對學生間霸凌行為;同樣地,美國聯邦健康及人力資源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所設置的反霸凌(stopbullying.gov)網站,霸凌定義亦 即僅限於學齡兒童不受歡迎且具侵略性之行為,就成人霸凌部分則以「相關主題 (related topic)」呈現27;國內霸凌相關研究則多出自教育相關科系,研究對象多 為國小至大學學生的校園霸凌行為28。 霸凌定義除對象限定於學生外,就霸凌行為之描述則多利用其他概念,例如 前述 Olweus 所提出之定義,係將霸凌描述為「蓄意攻擊行為」 ,國內亦有學者將 其譯為「欺負或騷擾行為29」 。國內霸凌相關法令就霸凌一詞定義亦有類似現象。 我國現行處理霸凌問題主要法令為「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及針對性霸凌之「校 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由法規名稱即可看出兩者規範行為均限於 「校園霸凌」,另參諸上開法令規範內容可知,加害者或受害者至少一方為「學 生」之霸凌行為,始受上開法令規範30。法條內容包含霸凌一詞之法令,除陸海. 原文為“an aggressive, intentional act or behaviour that is carried out by a group or an individual repeatedly and over time against a victim who cannot easily defend him or herself.” See, DAN OLWEUS, BULLYING AT SCHOOL (1993). 27 See https://www.stopbullying.gov/what-is-bullying/definition/index.html(last visited Dec. 20, 2016). 28 筆者於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4fD510/webmge?mode=basic)以「霸凌」為關鍵字搜尋,93 學年度至 105 學年度間共有 544 篇學位論文,其中 110 篇以「校園霸凌」為關鍵字,論文數量最多之 20 個系所 中,教育相關系所即佔 11 個(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2 月 20 日) 。 29 劉國兆、鐘明倫將 Olweus 提出之霸凌定義翻譯為:「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的暴露在一個或 多個學生主導的欺負或騷擾行為之中。」參閱劉國兆、鐘明倫,前揭註 24。 30 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的定義規範於性別平等教育法(此係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 8 26.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19) 空軍懲戒法第 15 條第 13 款以實施性霸凌作為軍人懲罰事由31外,均為教育相關 法規。 至於霸凌之定義僅有校園霸凌防治準則有明文規定,該準則第 3 條第 1 項第 1 款將霸凌定義為:「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 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 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 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此定義利用貶抑、排擠、欺負、騷 擾及戲弄定義霸凌,條文所列的行為基本上已包含所有方式,規範重點係著重於 行為造成之結果:創造敵意環境或產生精神、生理或財產上損害。由此可發現, 除了規範對象限制校園與騷擾不同外,條文中直接使用騷擾一詞定義霸凌,霸凌 行為態樣及行為造成之結果亦與騷擾類似。 另從特殊霸凌類型—性霸凌相關法令觀察,性霸凌之定義可見於性侵害性騷 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之母法—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於 93 年立法之 初僅規範性侵害及性騷擾,100 年 6 月 7 日始增訂性霸凌規範32,該法第 2 條第 5 款將性霸凌定義為:「指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別特徵、性 別特質、性傾向或性別認同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且非屬性騷擾者。」同 條第 4 款將性騷擾定義為:「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 防治準則之母法)第 2 條第 7 款:「本法用詞定義如下:七、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 件:指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之一方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 生者。」;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第 3 條第 1 項第 1 款及第 2 款規定:「一、霸凌:指個人或集體持 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為貶抑、排擠、欺 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產生精 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二、校園霸凌:指相同或不同學 校學生與學生間,於校園內、外所發生之霸凌行為。」 31 陸海空軍懲戒法第 15 條第 13 款: 「現役軍人有下列違失行為之一者,應受懲罰:十三、實 施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經調查屬實者。」 32 立法理由:「鑑於校園性霸凌事件有增多與嚴重趨勢,原法律對性霸凌尚未有明確定義,僅 能適用其他相關法律,或視為性騷擾事件處理。爰參照相關論述,增訂第五款定義性霸凌,以 發揮教育輔導之作用。」 9.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0) 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 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 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該 條立法理由亦有就性騷擾為進一步說明:「性騷擾定義中所謂不受歡迎且具有性 意味之言語或行為,係指被害人所不喜歡而與性有關之接觸,如,撫摸頭髮或肩 膀、提出要求發生性行為或服務、性意味之言語或行為如三字經、黃色笑話、取 笑異性身材、展示色情圖片、暴露狂等;性別歧視係指基於性別、性別特質、性 取向所為而含有歧視之行為。」 就上開條文內容觀察,性騷擾及性霸凌的差異似乎僅在於是否影響他人人格 尊嚴、學習或工作機會表現及是否減損與其有關權益,屬證明或程度上的差別, 行為本身並無顯著差異,畢竟「對於他人之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傾向或性別 認同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大多會同時符合「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 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而立法理由所舉性騷擾之實例,除暴露狂如僅裸露自己之 身體,在未搭配其他言語描述或動作之情況下,可能僅屬不受歡迎,而不具對他 人貶抑、攻擊或威脅,不會被認定為性霸凌外,其他行為如撫摸頭髮或肩膀、提 出要求發生性行為或服務、性意味之言語或行為如三字經、黃色笑話、取笑異性 身材、展示色情圖片,均有可能同時構成對於他人之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傾 向或性別認同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因此,性騷擾與性霸凌實屬難以明確分別 的行為,即便條文規定以「非屬性騷擾」作為區分,在認定上仍可能產生困難。 學界就此議題研究並不多,有論者指出,性騷擾界定具有相當程度法律的不 確定性,造成部分學校性平會採取民粹式方式認定33;另有學者認為,性霸凌與 性騷擾之差異在於,性霸凌通常指涉發生於同儕之間的行為,性騷擾則不一定發 生於同儕之間,故同儕間之性騷擾亦屬性霸凌之範圍34,惟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2. 羅燦煐,校園性別事件調查處理之近憂與遠慮,婦研縱橫,第 101 期,2014 年 10 月,頁 46。 34 李淑菁,前揭註 25,頁 127。 10 33.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1) 條第 7 款規定就校園性騷擾及性霸凌之規範對象並無區分35,此見解與性別平等 教育法之分類不符,但此亦顯現性霸凌與騷擾概念界線模糊,故僅能以對象區分 二者。 有學者認知霸凌定義過於廣泛,無助於擬定處理對策因應,而改以針對霸凌 產生之惡害進行區分,將霸凌行為分輕微攻擊、單純霸凌及非行性霸凌三個等級 36. ,輕微攻擊為人類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所需,在容許範圍內攻擊性手段,例如. 吵架嫌惡、挑釁、惡作劇等,單純霸凌則為較第一級嚴重之行為,例如基於忌妒 之人際關係隔絕、報復性舉動或是戲謔性對待,這兩類行為均非健康社會行為, 但均屬人類生活中難以避免之情境。除非屏除人類之負面情緒,否則幾乎沒有杜 絕之可能,故此兩類行為不需處罰;非行性霸凌則代表行為已經產生犯罪結果, 通常會損害刑法保護之法益(例如身體法益或名譽法益等),此時則有司法協助 之必要。 綜合上述討論可以發現,霸凌之定義常須借助騷擾等其他描述,且霸凌之要 件:反覆性且持續一段時間、加害者係出於故意、受害人難以抵抗,與騷擾重疊 性極高。而霸凌相關討論多侷限於加害人或被害人一方為學童之校園霸凌現象, 或可解釋為因為霸凌與騷擾、威脅等概念區分困難,導致僅能以行為人身分作為 區分標準,惟霸凌與騷擾本質上有相當重疊,校園霸凌或職場霸凌性質上或可認 定為「特定團體內之騷擾」。 二、. 網路霸凌. 隨著電子設備及網際網路的發展,騷擾行為相同,傳統霸凌亦轉移到網路平 台進行。網路霸凌雖為現今社會普遍使用之名詞,網路霸凌相關討論及研究多將 網路霸凌定義為: 「使用網路或電子通訊設備進行霸凌」 。但如前所述,在「霸凌」.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2 條第 7 款: 「七、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指性侵害、性騷 擾或性霸凌事件之一方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36 昼田源四郎、松田久美子、四釜美和子、長嶺純子(1997) , 〈 「いじめ」研究の現状と課 題〉 ,《福島大学教育学部論集》 ,62 号,頁 73,轉引自李茂生,日本校園霸凌的現況與對策, 法令月刊 66 卷 2 期,2015 年 2 月,頁 26。 11 35.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2) 本身定義上即具困難,且與騷擾行為不易區分之情況下,網路霸凌定義則更為模 糊,其要件乃至於何種行為屬於網路霸凌均有不同見解。 理論上,網路霸凌與傳統霸凌僅為使用工具之不同,傳統霸凌之要件:蓄意 (intention) 、反覆(repetition)以及力量不對等(power imbalance) ,於網路霸凌 行為亦須具備37;但有學者認為, 「反覆性」及「力量不對等」於網路霸凌行為未 必屬必要要件38,說明如下:首先,反覆性部分,網路造成行為人之單一行為得 以透過其他使用者轉發,對被害人造成損害,但在轉發者並非行為人本人、且彼 此間無犯意聯絡時,反覆性之認定即可能產生困難39,但筆者認為網路霸凌行為 仍須具備反覆性要件,若認定單一行為即構成網路霸凌,很可能造成網路霸凌行 為處罰範圍過廣,至於上述由不同人共同進行之網路霸凌行為,應以調整反覆性 認定,或增加其他要件之方式處理,例如當數人具有與他人共同為侵略行為意圖 時,認定亦符合反覆性要件。 第二,傳統霸凌強調生理或人數上之力量不對等,在網路霸凌上重要性即不 如傳統霸凌顯著,理由在於利用網路及科技,一個人亦可能對被害人產生嚴重影 響40。另有論者認為,網路提供之「匿名性」為網路霸凌另一個特性,多數網路 霸凌行為人均以匿名方式為攻擊行為41,不知道霸凌者為何,亦增加被害人心理 不安程度,擴大網路霸凌損害。惟本文認為,若將匿名性列入網路霸凌要件,則 會形成非匿名性網路霸凌行為不受處罰之怪異現象,故匿名性應認定為網路霸凌 行為可能具有之特殊情況,況其他網路犯罪行為亦常利用網路提供之匿名性,不 應將匿名性作為網路霸凌之要件。 由於直接定義困難,以舉例方式說明網路霸凌意涵亦屬常見,但就各該文獻 黃芸茵,網路霸凌的現象與因應,第 11 屆教育理論與實務對話研討會論文集,2015 年 11 月,頁 27。 38 Robert Slonje, Peter K. Smith, Ann Frisén, The Nature of Cyberbullying,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29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 29 (2013). 39 Id. 40 吳佳儀、李明濱、張立人,網路霸凌之身心反應與防治,台灣醫界 58 卷 6 期,2015 年 6 月,頁 9-10。 41 AIMEE M. BISSONETTE, CYBER LAW-MAXIMIZING SAFETY AND MINIMIZING RISK IN CLASSROOMS (2009). 12 37.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3) 所舉之例仍可看出網路霸凌定義之歧異性且和騷擾有相當重疊。教育部指出,網 路霸凌為使用網路文字、圖像或個人訊息進行長期且無緣由騷擾,如有歧視意味 之笑話與殘酷嚴厲批評、令人難堪之線上票選、公開流傳個人私密照、含有性暗 示之圖片,或經過移花接木之不實剪接照片等42。上開定義除使用「騷擾」作為 網路霸凌之定義外,就其所舉例子,亦難以區辯與網路騷擾不同處,上開行為若 稱之為「網路騷擾」 ,似亦無不當。另有學者43認為網路霸凌類型包含網路騷擾、 網路跟蹤、言語攻擊、虛構誹謗、網路假冒、揭露資料及詐騙、網路排擠、快樂 奇襲44及惡意票選。值得注意者為,此分類幾乎涵蓋一切網路犯罪行為,且亦將 網路騷擾及網路跟蹤納入,似認為兩者屬於網路霸凌下位概念。 目前網路霸凌最常見之定義,如同傳統霸凌,係將對象限縮於學童45,例如 美國 stopcyberbullying 網站46將網路霸凌定義為「兒童或青少年受到另一個兒童 或青少年利用網路、互動或電子科技、行動電話等,折磨、威脅、騷擾、侮辱或 使尷尬。47」並明確指出, 「行為人和受害人雙方皆須為未成年人,至少需為未成 年人教唆攻擊另一個未成年人。一旦成年人介入,就稱作網路騷擾或網路跟追, 成年人間之網路騷擾或網路跟追,絕不能稱之為網路霸凌48」 。惟上述定義除將行 為人或被害人限縮於未成年人外,其他要件與網路騷擾仍無法明確區分。 第三款. 網路跟追(cyber stalking). 教育部,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https://eteacher.edu.tw/Archive.aspx?id=277(最後瀏覽 日:2016 年 12 月 26 日) 。 43 陳茵嵐、劉奕蘭,e 世代的攻擊行為: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 , http://counseling.sa.ntnu.edu.tw/ezfiles/4/1004/img/190/739278534.pdf,頁 5-6(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2 月 30 日) ;BISSONETTE, supra note 41, at 5-6. 44 快樂奇襲指將戲謔他人或攻擊行為之影像運用攝影方式紀錄後,上傳至網站供人觀看或下 載。 45 Jameson, supra note 10, at 236-237. 46 See StopCyberbullying.org, What is cyberbullying, exactly? ,http://stopcyberbullying.org/what_is_cyberbullying_exactly.html (last visited, Dec. 27,2016). 47 原文為” "Cyberbullying" is when a child, preteen or teen is tormented, threatened, harassed, humiliated, embarrassed or otherwise targeted by another child, preteen or teen using the Internet, interactive and digital technologies or mobile phones.” 48 原文為” It has to have a minor on both sides, or at least have been instigated by a minor against another minor. Once adults become involved, it is plain and simple cyber-harassment or cyberstalking. Adult cyber-harassment or cyberstalking is NEVER called cyberbullying.” 13 42.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4) 一、. 傳統跟追. 跟追(stalking)原意係指「悄悄的追蹤或接近獵物」49,國內研究有將其翻譯 為「跟蹤」50,日本則翻譯為「糾纏行為」或「纏繞行為51」 ,強調行為人執拗之 糾纏及騷擾行為52。跟追自 1990 年代開始被認定為重大社會問題53,由於美國女 演員 Rebecca Schaeffer 因跟追身亡事件引起社會矚目54,同年又有五位女性遭先 前交往對象殺害,在媒體將起因歸咎於跟追的情況下55,美國開始制定反跟追法 (anti-stalking law)56,並將其定位為犯罪行為。 分析美國反跟追法就跟追行為之定義,大致上得歸納為「反覆對他人為應受 譴責之行為(reprehensible conduct) ,包含跟蹤(following) 、監視(surveillance) 及威脅(threats) 。57」個別反跟追法之規定雖有不同,但大致上具有以下三個要 件:第一,跟追並非單一行為,具有反覆性,第二,跟追行為即便多發生於公開 場所(包含公開網路空間)但仍會對被害人隱私權造成侵害,第三:必須證明被 害人因此感受到威脅及恐懼58。 學說見解多認為跟追需具有三個要件:反覆性、故意、造成一般理性之人感. “to pursue or approach prey, quarry, etc., stealthily.” See, http://www.dictionary.com/browse/stalking ( last visited Dec. 28, 2016). 50 例如陳姿君,大專院校女學生被跟蹤騷擾經驗、因應方式與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 防治所碩士論文,2008 年;林美薰、林嘉萍,反制跟蹤騷擾,臺灣大步走,婦研縱橫第 105 期,2016 年 10 月,頁 7。 51 張天一,日本「纏擾行為防制法」之修正動向簡介,月旦法學雜誌,第 257 期,2016 年 10 月,頁 199 註 2。 52 徐偉軒,糾纏行為抗治法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年,頁 13-16。 53 Elizabeth O'Connor Tomlinson, Proof of Facts Under State Criminal Stalking Statutes, 158 AM. JUR. PROOF OF FACTS 3D 1, 5 (2016). 54 知名案件例如 1989 年美國女演員 Rebecca Schaeffer 遭瘋狂粉絲 Robert John Bardo 糾纏,並 於自家門口槍殺身亡,在該事件發生前,Robert 即寄送大量愛慕信件給 Rebecca 並試圖至公司 找尋 Rebecca 長達三年之久。該事件震驚美國社會,加州隨即於 1991 年制定全美第一部反跟追 法,至 1993 年,全美各州均已制定反跟追法。See, http://www.franksreelreviews.com/shorttakes/shaeffer/shaeffer.htm (last visited Dec.28,2016). 55 See, Robert N. Miller, ‘‘Stalk Talk”: A First Look at Anti-Stalking Legislation, 50 WASH. & LEE L. REV. 1303, 1303 (1993). 56 陳姿君,同前註 50,頁 13-14。 57 Monique C.M. Leahy, Proof of Cyberstalking and Cyberbullying, 134 AM. JUR. PROOF OF FACTS 3D 115, 9 (2016). 58 Brian H Spitzberg & Greg Hoobler, Cyberstalking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Interpersonal Terrorism, 4 NEWS MEDIA & SOC'Y 67, 73 (2002). 14 49.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5) 受到恐嚇、畏懼、被騷擾或威脅59,但亦有加入動機要件,認為須限於愛戀或未 獲回應而生之怨恨60,或認為行為之目的為控制被害人61。反覆性為國內外學說 較無爭議之點62,故若僅為單一行為通常不會被認定為跟追,此與騷擾及霸凌相 同。美國司法部於 2009 年發表的報告中,將跟追定義為「一系列針對特定人的行 為,使受害人擔心自己或其家人安危,或經歷其他使會使理性之人感到害怕的威 脅行為63」,此定義有反覆性、使被害人心生畏懼要件。常見跟追行為例如跟蹤被 害人、打騷擾電話、寄送騷擾郵件或其他物品以及破壞被害人的物品等64,惟此 與騷擾仍具有重疊性,且跟追定義中亦常出現騷擾一詞,例如「跟追為具反覆性、 騷擾性之一系列行為」65。 我國現行法就「跟追」之規範,僅可見於社維法第 89 條第 2 款66,惟該條文 僅出現「跟追」二字,並無進一步解釋。以該條文為解釋對象之司法院大法官釋 字第 689 號解釋,理由書就跟追定義說明如下:「系爭規定所稱跟追,係指以尾 隨、盯梢、守候或其他類似方式,持續接近他人或即時知悉他人行蹤,足以對他 人身體、行動、私密領域或個人資料自主構成侵擾之行為。」我國大法官對跟追 之定義,可能受限於審查案件僅涉及傳統實體跟追,在定義上似乎較上開美國實 務及學說見解狹義,至於其他以其他方式進行之跟追行為,例如撥打騷擾電話、 寄騷擾郵件及破壞被害人物品,在我國法下是否構成跟追,大法官則未表示意見。. 徐偉軒,前揭註 52,頁 15。 例如日本 2000 年通過之糾纏行為防制法,該法第 2 條第 1 項即限定以滿足對特定人之戀愛 感情,其他好感或該等感情無法滿足時之怨恨為目的下所為之行為。參閱陳秀峯,當愛情走樣 時,有法度嗎?--以日本「癡纏行為等管制法律」為例 (上),司法周刊 1226 期,2005 年,頁 2。 61 JOSEPH A. DAVIS AND MARCELLA A. CHIPMAN, Stalkers and Other Obsessional Types: A Review and Forensic Psychological Typology of Those Who Stalk, in STALKING CRIMES AND VICTIM PROTECTION 3-4 (Joseph A. Davis ed., 2001). 62 徐偉軒,前揭註 52,頁 17。 63 該報告於 2012 年公布修正版,See, Shannan Catalano, Stalking Victims in the United StatesRevised (2012). 64 Joanna Lee Mishler, Cyberstalking: Can Communication via the Internet Constitute a Credible Threat, and Should an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be Liable if It Does?, 17 SANTA CLARA COMPUTER & HIGH TECH. L.J. 115, 120 (2000). 65 Davis and Chipman, supra note 61. 66 社維法第 89 條第 2 款:「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下罰鍰或申誡:二、無 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經勸阻不聽者。」 15 59 60.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6) 亦有研究者將 stalking 譯為「跟蹤」,我國家暴法中即有出現禁止跟蹤之規 範,依據該法規定,法官及檢察官得禁止被告為「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 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為。67」跟蹤之定義則可見於該法第 2 條第 5 款: 「指任 何以人員、車輛、工具、設備、電子通訊或其他方法持續性監視、跟追或掌控他 人行蹤及活動之行為。」此定義強調跟蹤行為須具持續性,且其目的為掌握他人 行蹤及活動。此種定義方式不同於前述學說常見要件,並未以行為對被害人產生 之影響為要件,未要求造成被害人恐懼或產生其他負面情緒。 至於家暴法所稱之「跟蹤」與社維法第 89 條第 2 款所稱之「跟追」是否相 同?家暴法第 2 條第 5 款中就跟蹤行為之解釋,亦出現跟追一詞,解釋上跟追似 乎僅屬於跟蹤之其中一種類型,惟比較兩個概念之要件,似無法明確區分。如前 所述,社維法並未明定跟追定義,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89 號解釋理由書認為跟 追行為係「持續接近他人或即時知悉他人行蹤,足以對他人身體、行動、私密領 域或個人資料自主構成侵擾之行為。」與家暴法規定相同,亦要求具有持續性、 掌握他人行蹤之要件,僅增加對他人身體、行動、私密領域或個人資料自主構成 損害之結果要件,解釋上或可認定社維法之規定較家暴法嚴格,但大部分情況下, 持續掌握他人行蹤之行為幾乎都會被認定為足以對他人身體、行動、私密領域或 個人資料自主構成侵擾,故兩個法律所稱之跟追及跟蹤本質上幾乎沒有差異。此 外,致力推動跟蹤騷擾防制專法立法之現代婦女基金會,2016 年連署書之說明 指出「……台灣在家暴法中雖有跟蹤、騷擾相關規定,但適用對象僅限家庭成員 間有家暴行為時,可以聲請禁止跟蹤的保護令;但對於其他關係,只有社維法中 有跟追他人的行政罰(小額罰款),並沒有保護令等措施。……(下略)68」 ,亦認 為兩個法規範使用之名詞意義相同。國內亦有學者採取相同見解69,認為兩個名 詞意義並無差別。惟此種個別法律名詞使用之差異,實可能造成適用上之混淆,. 相關規定參見家暴法第 14 條、第 31 條、第 38 條及第 61 條。 現代婦女基金會,反跟騷台灣大步走 盡速制定跟蹤騷擾防制法聯署, http://cc.38.org.tw/blog/163 (最後瀏覽日:2017 年 5 月 29 日) 69 陳英淙、林燦璋,跟追問題之探討,軍法專刊第 59:4 期,2013 年 8 月,頁 3。 16 67 68.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7) 在未來訂立專法時,或許應一併修正,統一各法規用語。 是故依據我國現行法,跟追為一種「以電子或其他方式,持續掌握他人行蹤 及活動之行為」,惟學說另訂有「使被害人心生畏懼」、「動機限於愛戀或未獲回 應而生之怨恨」等其他要件。 二、網路跟追 與網路騷擾及網路霸凌一詞發展類似,網路跟追亦為傳統跟追衍生之新名詞。 如同網路騷擾及網路霸凌之定義方式,網路跟追最常見之定義為使用網路或其他 電子通訊科技裝置進行跟追行為70,例如美國司法部將網路跟追定義為「使用網 路、電子郵件或其他電子通訊進行跟追71」 。如前所述,即便學界已研究跟追行為 多年,目前仍沒有對跟追之普遍定義,造成網路跟追定義更為困難72。 因此,亦有學者不直接使用跟追定義網路跟追,但採此種方式,多半會採用 「騷擾」或「威脅」定義網路跟追。例如「利用網路、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進行 惹惱、威脅或騷擾73。」 、 「利用電子設備或通訊騷擾,甚至威脅被害人。74」由此 亦可看網路跟追與網路騷擾之相似性。 部分見解明確指出網路跟追及騷擾具有可分性,此類見解多認為網路跟追與 網路騷擾具有程度上差異,以是否使被害人心生畏懼區分,若使被害人產生安危 之擔憂,或已達可信威脅程度時,則構成網路跟追,因此,網路跟追也被認為是 網路騷擾、網路霸凌等三種網路犯罪行為中,凶險程度最高的一種75。依據上述 見解,網路跟追及網路騷擾僅屬程度上差別,換言之,網路跟追屬於嚴重程度較 高之網路騷擾,但兩者行為本質均為使被害人產生某種負面情緒,差別僅在於該 Mishler, supra note 64. Attorney General, U.S. Dep't of Justice, 1999 Report on Cyberstalking: A New Challenge for Law Enforcement and Industry (1999) http://www.cyberrights.org/documents/cyberstalkingreport.htm#N_1_ (last visited, Jan. 3,2017). 72 Michael Pittaro, Cyber stalking: An Analysis of Online Harassment and Intimidation, 1 INT'L J. CYBER CRIM. 180, 181 (2007). 73 Robert D'Ovidio & James Doyle, A Study On Cyberstalking, 72 FBI L. ENFORCEMENT BULL. 10 (2003). 74 Nicolle Parsons-Pollard, Cyberstalking Law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re a Need for Uniformity?, 6 NO. 5 CRIM. LAW BULLETIN ART 3 (2010). 75 Colleen M. Koch, To Catch a Catfish: A Statutory Solution for Victims of Online Impersonation, 88 U. COLO. L. REV. 233, 240 (2017). 17 70 71.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8) 種負面情緒是否已達使被害人擔心自身安危程度。 此種見解,在我國法上是否受到肯認?實務見解在區分家暴法第 61 條第 1 項「禁止實施家庭暴力」及第 2 項「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 非必要之聯絡行為」曾以是否達生理或心理上感到痛苦畏懼之程度為區分標準76, 但該條規定將騷擾及跟蹤列於同一項,解釋上應認為兩者均不需達到上述程度, 故我國法並未採用是否使被害人擔心自身安危作為區分跟追及騷擾之標準。 若於網路跟追定義加入使被害人擔心自身安危為要件,在我國法體系可能產 生另一個問題—與刑法第 305 條恐嚇危害安全罪產生重疊,恐嚇危害安全罪為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 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依據實務見解,該條所稱以加害 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者,係指以使人生畏怖心為目的, 而通知將加惡害之旨於被害人而言77。而是否達到使人心生畏怖之程度,則以一 般人為標準客觀判斷,由於該罪屬抽象危險犯,受惡害通知之被害人心生畏懼而 有不安全之感覺即可成立此罪,不以惡害發生為要件78。若依循上開見解網路跟 追需使被害人擔心自身安危,通常亦會達到使被害人心生畏怖之程度,此種狀況 以刑法第 305 條恐嚇危安罪處理即可。 我國實務目前處理連續撥打無聲電話79、使用即時通訊軟體、email 或於網站 密集聯繫被害人之案件,亦多引用刑法恐嚇危安罪作為判決基礎,惟此類案件常 因加害人無明確恐嚇言論,即便有跟追騷擾情事,法院亦判決不成立恐嚇危安罪, 例如臺灣高等法院 104 年上易字第 2487 號刑事判決,被告涉嫌透過網路,以在 批踢踢實業坊網站(PTT)及露天拍賣網站內發布私訊之方式,先後發送四則恐嚇.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101 年易字第 423 號刑事判決參照。 最高法院 52 年台上字第 751 號判例參照。 78 最高法院 27 年度決議(一)要旨:刑法第三百零五條之罪,僅以受惡害之通知者心生畏懼而有 不安全之感覺及為已足,不以發生客觀上危害為要件。 79 月旦法學教室編輯部,連續撥打無聲電話之刑事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 115 期,2012 年, 頁 114。 18 76 77.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29) 訊息傳送予告訴人,訊息內容使告訴人心生畏懼因而提起告訴80。 惟法院認定上開訊息顯示被告考量後並未打算採取「堵人」之方式,並未以 訊息告知原告其欲「堵人」 ,亦不足以認定被告欲委託徵信社調查告訴人。此外, 法院認定「被告先稱要在路上『堵』告訴人使告訴人措手不及,後因慮及告訴人 之不悅,故改以『寄實體信』之方式為之,後再改稱不然每日傳送訊息等情,其 間語氣已有所轉折,想法業經改變,依一般受話者之理解,已難認被告係執意『堵 人』之意思。」由於無從認定被告有加害於告訴人生命、身體、自由、財產或名 譽之犯意,是故一二審均認定被告無罪,全案確定。 上開案件可看出恐嚇危安罪無法處理未達使被害人心生畏懼程度但仍會使 被害人產生負面情緒之行為,本文認為研究跟追及網路跟追立法,目的實為處理 此類不構成恐嚇危安罪,但仍會對被害人造成損害之行為,基於上述理由以及參 酌我國刑法恐嚇危安罪、家暴法和社維法規定,本文認為網路跟追不須包含「使 被害人擔心自身安危」要件,可定義為「利用網路或電子設備,持續掌握他人行 蹤及活動,使他人產生嚴重負面情緒或影響他人意思決定自由之行為」。 第四款. 小結. 網路跟追、網路霸凌及網路騷擾目前均無受到各界普遍接受之定義,有學者 轉而創設其他更廣泛之詞彙,例如網路受害(cyber-victimization)、網路標靶. 訊息內容諸如「我問妳一些事例如論文,妳還不是都不說,我寄很多站內信妳也都已讀不 回,大不了我統統寄實體信,每天去妳家或學校堵妳,妳如果搬家換工作,我就再請徵信社查 妳,直到妳妥協為止,但我不會這麼做(我指以上這些行為),放心,我不會去堵妳,我也不想 逼得妳搬家換工作,講一句尷尬的,我記得妳有憂鬱症,雖然妳不喜歡我提這件事,但我一直 記在心裡,這也是我不想逼得妳受不了的原因,我知道把妳逼得受不了,妳可能真的會跳樓, 我很喜歡妳,不可能把妳逼得跳樓,但我說過,妳不要跟我絕交,保留一點點可能性給我,而 且我也希望妳願意告訴我妳的近況,妳明年一月會畢業嗎?」。 「我知道妳的個性就是這樣,我可以先告訴妳,妳以為報警有用嗎?傳遞私人訊我又不會在妳 家樓下堵妳,讓妳叫警察把我趕走,如果要堵妳,我會在馬路上突然出現讓妳措手不及,我才 不會傻傻地讓妳報警,我出現一定是讓妳措手不及,但我可以預測最後結果,到最後警察沒辦 法幫你把我徹底趕走,妳一再搬家也躲不了我,妳一定會對我說,你不要再逼我了,你再堵 我,我就自殺,我就死給你看,最好喜歡一個人就是逼她去死,妳一定這樣講,我認識妳這麼 久了,還不知道嗎,好吧,妳如果統統關,我會先查妳搬哪裡先寄實體信,為了保證你一定 看,我不放信封,先說清楚,我還沒查喔,包括妳新手機號碼及新地址,我都沒查,不然這樣 好了,我一天最多傳一次訊息給妳,傳完這訊息,我今天不會再傳。」 。 19 80.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30) (cyber-targeting)等,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公布的電子媒體與青少年暴力報告,則將所有利用科技的霸凌 或騷擾統稱為「電子攻擊(electronic aggression)」,試圖以更上位之概念涵蓋網 路跟追、騷擾及霸凌概念,以解決定義紛雜問題81。基本上網路霸凌、網路騷擾 及網路跟追三者處理之問題,本質上為使用網路進行造成他人生活嚴重干擾之言 論及行為82。美國學界以網路跟追為主題之研究,研究範圍亦有擴及規範網路騷 擾83或網路霸凌之法律,理由在於三者在州法規範上實屬類似84。 網路騷擾. 網路霸凌. 網路跟追. 重覆性或持續性. v. v. v. 使用網路等數位. v. v. v. 具故意. v. v. v. 使特定人產生不 安等負面情緒. v. v. v. 技術. 受害人或加害人 至少一方為未成. v. 年人 其他要件. 力量不對等、匿 名(有爭議). 掌握他人行蹤、 使被害人心生畏 懼、動機限於愛 戀或未獲回應而 生之怨恨(有爭議). 網路跟追、騷擾、霸凌比較表 ,作者自製 將前述網路騷擾、網路霸凌及網路跟追要件以表格整理,可發現前四個要件: 重覆性或持續性、使用網路等數位技術、具故意、使特定人產生負面情緒,為三 個概念均具備的,三者要件具有相當程度同質性。三個名詞中,網路霸凌研究多 以校園或學童為對象,在要件上增加受害人或加害人至少一方為未成年,與其他. Lipton, supra note 8, at 1107-1108. See Nancy Leong & Joanne Morando, Communication in Cyberspace, 94 N.C. L. REV. 105, 108 (2015). 83 Id. 84 Leahy, supra note 57. 20 81 82.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31) 兩個名詞具有較明顯之差異。考量青少年犯罪處理特殊性,青少年時期雖係最容 易發生偏差行為的階段,但此階段的偏差行為至身心成熟後,大多得以恢復正常 85. ,故此類行為在政策規範上或有差別待遇之必要86,貿然以入罪化處理青少年. 間霸凌行為,可能造成霸凌者日後無法融入社會,產生更為嚴重之社會問題87。 惟除規範對象不同外,網路霸凌之其他要件與網路跟追騷擾並無不同。 至於網路騷擾及網路跟追之區分則較為不易,兩者規範對象皆為成人,如前 所述,主張兩名詞具可分性見解係以「是否使被害人心生畏懼」及「是否屬可信 之威脅」做區分,惟此等見解並不符合我國家暴法就跟蹤及騷擾之定義,且增加 該等要件,可能使跟追及網路跟追定義與刑法第 305 條恐嚇危安罪重疊,且考量 以特別法處理傳統跟追及網路跟追議題之原因,主要係為處理不具強暴及脅迫意 味,但該等行為已對被害人不安等負面情緒、造成精神損害,故有立法管制之需 求,因此,若將跟追及網路跟追要件加入「使被害人心生畏懼」及「屬可信之威 脅」,該行為特別規範必要性則大為降低。. 圖,作者自製。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網路跟追及網路騷擾之差異僅存在網路跟追具有掌握 他人行蹤之意圖,惟此差異並不足以區分兩者,兩者仍具有相當程度之同質性,. 教育部,校園重大偏差或霸凌事件之預防與處理建議,2011 年,頁 5-7。 研究顯示,被霸凌之學童之後轉為霸凌者之情況非屬少見,在霸凌行為未受到妥善處理時, 受凌者可能因為長期的心理壓力,轉而攻擊更弱勢的目標,稱之為「反擊型霸凌」,參閱劉國 兆、鐘明倫,同前註 24,頁 27;實際案例如 1994 年日本愛知縣國二學生大河內清輝,因受到 霸凌而自殺,卻在遺書要大家不要責怪霸凌者,而將自殺的責任歸咎於自己的軟弱,理由在於 只要升上國三就可以成為霸凌者,霸凌者亦於悔過書中表明,先前遭學長霸凌,現在自己也成 了霸凌者,參閱李茂生,前揭註 36,頁 36-37。 87 See Jessica P. Meredith, Combating Cyberbullying: Emphasizing Education Over Criminalization, 63 FED. COMM. L.J. 311, 334-338 (2010). 21 85 86.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32) 網路跟追及網路騷擾行為實屬不具可分性且無差別對待必要性之行為。我國相關 立法草案亦可佐證本文想法,2016 年 7 月立法委員吳志揚等提出之跟蹤騷擾防 制法草案為例,草案第 2 條88及第 3 條89分別列出跟追及騷擾之定義,第 30 條至 第 32 條規範跟蹤行為及騷擾行為之罰則,但第 30 條90及 31 條91條文中直接將跟 蹤騷擾並列,第 32 條92及第 33 條93即便分別將跟蹤行為以及騷擾行為之處罰以 不同條文規定,但兩個條文之刑度完全相同,該法區分跟蹤及騷擾行為似乎不具 有相當區別實益。因此,2017 年 12 月 27 日立委王育敏等人提出之草案即直接 以「跟蹤騷擾」統稱,並未進行進一步區分,此與本文見解相同。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網路騷擾及網路跟追為同一概念,亦即利用網路等數位 技術,針對特定目標持續或反覆為某種行為,使被害人產生不安等負面情緒,嚴 重侵害被害人之精神安寧及意思決定自由。本文行文時,會以網路跟追騷擾稱之。 在 蒐 集 外 國 立 法 例 時 , 亦 會 以 網 路 跟 追 ( cyber-stalking ) 及 網 路 騷 擾 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第 2 條: 「本法所稱跟蹤,指反覆持續有下列行為之一,使被跟蹤者或 其相關之人心生不安、影響正常活動或生活:一、以人員、車輛、工具、設備、電子通訊或其 他方法,直接或間接監視、跟追或掌控被跟蹤者或其相關之人行蹤與活動。二、監視、埋伏、 接近、進入被跟蹤者或其相關之人住居所、學校、工作場所、經常出入或活動場所。三、其他 相類之舉止。」 89 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第 3 條: 「本法所稱騷擾,指跟蹤行為之外,反覆持續有下列行為之 一,使被騷擾者或其相關之人心生不安,或影響名譽、正常活動或生活: 一、對被騷擾者或其相關之人為干擾、警告、威脅、嘲弄或辱罵之言語或動作。 二、要求被騷擾者與其約會、交往或其他無意願之事。 三、寄送、留置、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 四、破壞、取走被騷擾者或其相關之人財產、物品或電磁紀錄。 五、濫用被騷擾者個人資料,或逕行為被騷擾者訂購貨品或服務,或利用第三人與之接觸者。 六、無故留滯被騷擾者或其相關之人住居所、學校、工作場所、經常出入或活動場所。 七、其他相類之舉止。」 90 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第 30 條: 「各機關、事業單位、媒體或個人知悉或持有被跟蹤騷擾害人 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揭露。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本法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 品、命其移除內容或下架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 處罰。」 91 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第 31 條: 「有第二條、第三條之行為而無正當理由者,處三萬元以下罰 鍰。」 92 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第 32 條: 「無正當理由而有第二條第一款或第二款之行為,致生危害於 他人生命、身體、健康或自由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第二條第一款或第二款之行為,致 人於死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93 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第 33 條: 「無正當理由而有第三條第一款至第六款行為之一者,致生危 害於他人生命、身體、健康或自由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第三條第一款至第六款行為之 一者,致人於死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2 88.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33) (cyberharassment)為關鍵字。 第二項. 研究範圍. 如上所述,本文以網路跟追騷擾為研究範圍,惟如前章節所述,網路霸凌概 念並無統一定義,我國新聞報導及民眾日常對話亦有以網路霸凌指稱成年人間之 網路紛爭,上開情況在本文使用之定義下仍屬網路跟追騷擾,故亦屬本文研究範 圍。 第四節. 論文架構. 本文共分為六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名詞定義及研究範圍。 第二章為網路跟追騷擾行為之簡介,包含網路跟追騷擾行為要件、常見之網 路跟追騷擾行為態樣、說明網路跟追騷擾行為可能造成之損害以及比較網路跟追 騷擾行為和傳統跟追騷擾行為之差異。 第三章介紹美國法就網路跟追騷擾行為之規定,包含聯邦法及州法就網路跟 追騷擾行為之規範,並介紹重要之實務見解,藉由了解他國立法管制之經驗,作 為我國訂立專法之參考。 第四章探討規範網路跟追騷擾行為可能涉及的憲法問題,由於網路跟追騷擾 行為亦屬於網路言論,如何區分應受管制之網路跟追騷擾與應受保護之網路言論, 避免過度侵害行為人之言論自由,實為立法時必須謹慎考量之問題。 第五章檢討我國網路跟追騷擾法制現況,介紹目前可適用於網路跟追騷擾之 相關規範,檢討其不足之處,並探討目前立法院審議中之「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 及行政院提出之「糾纏行為防制法草案」,提出我國網路跟追管制建議。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歸納前面各章節之研究發現。. 23.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34) 24. DOI:10.6814/THE.NCCU.LAW.007.2018.F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urriculum planning - conduct holistic curriculum review and planning across year levels to ensur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peaking skills in content, organisation

Therefore, it is our policy that no Managers/staff shall solicit or accept gifts, money or any other form of advantages in their course of duty respectively without the

Macro Evolution of core-collapse supernovae (giant P violation) Chiral kinetic theory. Son, Yamamoto (2012); Stephanov, Yin

熟悉 MS-OFFICE

熟悉 MS-OFFICE

Teacher / HR Data Payroll School email system Exam papers Exam Grades /.

Classifying sensitive data (personal data, mailbox, exam papers etc.) Managing file storage, backup and cloud services, IT Assets (keys) Security in IT Procurement and

• To achieve small expected risk, that is good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 both the empirical risk and the ratio between VC dimension and the number of data points have to be 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