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與校園營造,創造學校共同體 / 12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參與校園營造,創造學校共同體 / 121"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2),頁 121-124

自由評論 第 121 頁

參與校園營造,創造學校共同體

張玉娟 臺北市忠孝國小教師

一、前言

學校是一個共同體,不僅是學生 相互學習成長的地方,也是校長、教 師們展現專業的地方。我們擁有共同 意識,在固定範圍內共同生活,擁有 共同利益、共同問題和共同需求。為 了達成共同目標,必須組織起來,互 助合作,以求共同發展。

二、「校園營造」是誰的責任?

「社區總體營造」一詞,首見於 1994 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政策 計畫說明書,整體活動著重於社區居 民共同意識的培養,及參與公共事務 的能力,是由居民透過共同參與的民 主方式,凝聚利害與共的社區意識, 關心社區生活環境,營造社區文化特 色,進而重新建立人與人、人與環境 的關係,構成一項整合政府資源、專 業協助和社區居民供同參與的公民學 習與社會改造活動。其目的就是要激 發社區自主性及自發性,重建溫馨有 情 的 居住 環境(陳錦 煌 、 翁 文蒂, 2003)。 而「社區總體營造」中的「社區」, 應指在同一地理空間範圍內具有「共 同 體 」意 識的 社群 所 表現 出來 的 整 體。John Dewey 於 1954 年指出,一個 學校有它的自己的社群生活,不論是 好是壞,其本身是一個真實的社會制 度,也是一個社區。因此,學校是一 個共同體,教師與學生就是這個社區 最主要的居民,在固定範圍內共同生 活,具有相同意識,校園是一個可以 營造的「社區」(周濟幼,2002)。 2005 年臺北市首先推動優質學校 「校園營造」。即在優質學校的九項經 營策略中,「校園營造」項目需包含安 全校園、人文校園、自然校園、科技 校園、藝術校園、健康校園六項指標 (臺北市優質學校卓越經營研討會, 2013)。吳清基(2005)強調優質學校 校園和設備規劃,應以學生學習做為 核心的考量,提供完善而充足的敎育 設施、敎學設備,支援學生完全學習、 讓學生展現優質學習成果;其次,要 重視校 內環境建築 、 設施的 乾淨整 潔、適度美化,讓學生浸淫在優美、 健康、兼具人文氣息和科技設備的校 園,這些『潛在課程』必然可以變化 氣質,使學生成為文質彬彬的地球村 公民。 湯志民(2010)指出,學校環境 的規劃和設計,需轉型和強化以學生 為主體,思考學習者和學習需求,並 結合科技使之成為無所不在的學習, 這也是優質校園營造新趨勢和新指標 的探索重點。因為只是由行政主導和 技術取向的校園規劃,會有兩個嚴重 的問題(吳鄭重,2009): (一) 在空間結構上,以建築景觀的機 械 秩 序 取 代 校 園 生 活 的 有 機 秩 序。由於營繕單位並非校園空間 的最終使用者,因此經常錯將僵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2),頁 121-124

自由評論 第 122 頁 化 的 幾 何 線 條 和 使 用 分 區 (zoning)的管理便利,當作理性 與秩序的終極目標。這樣的校園 空間,不論建築與景觀的視覺美 感有多麼驚人,如果無法從使用 者的切身角度去營造身體、空間 和事件之間的關聯性,反而會成 為扼殺校園創意與文化的「規劃 失效」(planning failure)。 (二) 在規劃過程中,缺乏使用者參與 的機制。更重要的是,在校園規 劃的持續過程中,從理念構想的 產生、規劃設計的操作、營建工 程 的 執 行 , 以 及 後 續 的 經 營 管 理、調整修正,除了行政主管和 承辦人員之外,幾乎看不到最終 使用者的參與投入,尤其是作為 校園主體的學生、教師、職員等。 這些校園空間的服務對象,才是 激 發 與 連 結 規 劃 創 意 的 靈 魂 人 物。 因而,校園空間的規劃應重視校 園主體的使用者,包括學生、教師和 行政人員,必須透過適當的參與機制 和民主開放的規劃程序,實踐設計自 己生活、學習和工作環境的權力,以 確保校園環境得以彈性、持續地發展。 然在實際校園中,真正落實學童 參與校園營造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 一 直 以來 ,學 校以 教 師的 教學 為 核 心,學生們總是處於被動、被安排的 角色。而所謂的校園營造更是建築設 計者的工作,是行政的程序、是專業 的考量,而非從真正符合使用者的需 求,以學童的學習角度來進行思考。 試想,若能藉由校園營造,讓學童「從 做中學」,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使學生 在真正參與的過程中主動思考、與經 驗聯結,激發學習的興趣,並獲得解 決問題的能力,就能提升學童對團體 的向心力及對環境的關懷力,真正把 校園裡的空間還給學生,及早讓兒童 開始參與生活上的公共議題,才能感 受到自己是社區的一份子。正如九年 一貫課程強調的,以學習者為主體, 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培養學習者「帶 得走的能力」,著重於整體的學習,期 望學生能將學得的知識與能力帶入生 活的實際經驗,並能將之應用與統整 (教育部,2000)。

三、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為解決之道

而在眾多的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教 學設計中,「問題導向學習」更是以「學 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主 體 的 教 學 設 計 ( Stepien, Senn, & Stepien, 2000)。問題導向學習提倡學 習者主動學習,有別於傳統教學的知 識堆積,重點在培養學生能進行問題 的分析、資料的蒐尋、小組的溝通與 方案的解決,以面對未來生活的實際 問題。Bridges 和 Hallinger 兩人分別於 1992 提出,PBL 是將學習的焦點放在 解決自己想要之結果的問題及學生自 己所創造的問題,且在此模式中學習 經常會用到資訊科技來支援,鼓勵學 生透過資訊科技媒介,展開新視野, 與他人、社區一起合作,解決真實生 活裡共同的問題(引自劉佩雲、簡馨 瑩譯,2003)。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2),頁 121-124

自由評論 第 123 頁 Barrow(1985)提出了問題導向 教學模式設計理念,透過實施模式的 五階段,不僅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亦能讓學生在小組 互動中可從多元背景和不同觀點產生 更多的知識交融與建構,經由團體的 討論,激盪出對問題的新認知及對學 習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將資訊 整 合 成有 效率 的問 題 解決 行動 方 案 (蕭宜綾,2003)。 (一) 問題分析階段(problem analysis stage):學習者分成小組並分派一 位催化者,且呈現問題,並產生 初步之解決概念,進而確認出學 習議題。 (二) 資 料 蒐 集 階 段 ( information gathering stage):開始自我導向學 習,學習者必須蒐集相關之資料。 (三) 綜合階段(synthesis stage):學習 者再聚會並對所獲得之資訊做評 價。 (四) 摘要階段(abstraction stage):任 務達成後將所學的作總結摘要。 (五) 反思階段(reflection stage):學習 者在檢視學習之過程之後進行自 我評鑑與同儕評鑑。 綜合以上說明,問題導向學習是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正呼應 九年一貫課程的十大基本能力中,培 養學生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 增進團隊合作」、「運用科技與資訊的 能力」、「 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 神」、「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等 能力(教育部,2003)。也符合以真實 生活情境問題為主,透過問題解決的 完整的互動學習過程,讓學生發展成 為自我引導學習者的能力,藉以將此 學習經 驗產生遷移 , 內化所 學的知 識,獲得問題解決能力,從中能透過 合作學習,將成果進行分享展示,以 促進積極學習、獨立思考、協同合作 與人際溝通等多元能力的整合。

四、結語

校園建設一向皆屬校方主導、學 生難以參與的一環,主要是因為校園 建設要解決的問題涵蓋面較廣,從概 念構想經過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 施工、使用、營運的期程較長,總經 費也高。運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問題 導向學習,重點是要讓學生從中學習 觀察環 境 及 親身體會 校園營 造 的實 務。參與的部分可以從問題的分析, 到資料的蒐集,帶領學生共同調查全 校親師生之期待與意見,歸納整理出 一解決方案,參與的過程中不斷與校 方、建築師討論,凝聚共識與統整需 求,增加作為規劃的依據和參考,最 後再進行方案的發表與分享。這樣以 實際生活的真實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投 入學習,經由課程的安排、活動的體 驗和問題的引導,透過探究歷程與實 作表現,進行跨學科(領域)的知識 整合,讓小組關係日益密切,讓彼此 在互動中增進歸屬感、相互學習、認 識自我與他人,凝聚對學校、社區的 共同意識,對環境認同和肯定自我的 發展有重要的影響。這樣的交付與信 任,讓學童在過程中感受到自己對環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2),頁 121-124

自由評論 第 124 頁 境是有影響力,也因為成人的重視、 真實的參與,更加能發掘自我的意義 與 價 值, 進而知道自 己也能改變世 界、回饋社會,創造校園共同體。 參考文獻 ■ 吳清基(2005)。以優質學校指標追 求卓越、優質、精緻、創新敎育之願 景 。 載 於 吳 清 基 ( 主 編 ) , 優 質 學 校 (6-17)。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 心。 ■ 吳鄭重(2009)。今日的校園參 與,明日的「城市–大學」:創意規劃 的辯證轉繹。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 築學報」,70,1-22 ■ 林偉文(2010)。芬蘭Arkki兒童與 青少年建築學園。教育部顧問室智慧 生 活 與未 來想 像團 隊 參訪 報告 。 台 北:教育部。 ■ 周濟幼(2002)。台北市立師院附 設實驗小學「校門變變變」參與式設 計及校園營造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桃園縣。 ■ 湯志民(2010)。2010年優質學校 校園營造指標及其意涵。載於吳金盛 (主編),優質典範學校―校園營造情境 與資源篇(220-233)。臺北市:臺北市 教師研習中心。 ■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 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 陳錦煌、翁文蒂(2003)。以社區 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 會。國家政策季刊,3,83 ■ 劉佩雲、簡馨瑩(譯)(2003)。問 題解決的教與學(Real-life Problem

Solving: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原作

者:Jones, B. F., Rasmussen, C.M., & Moffitt M.C.)。臺北:高等教育。(原 著出版年:1997) ■ 臺北市優質學校卓越經營研討會 (2013) 。優質校園營造指標與內涵。 檢 索 日 期 2013.9.20 。 取 自 http://tpqs.tp.edu.tw/comm/DocView.asp x?S=YER201301041126524QY&CDE= DOC20130917093112M17 ■ 蕭宜綾(2003)。問題導向學習取向 之諮商倫理網絡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彰化縣。 ■ Barrows, H. S. (1985). How to design a problem –based curriculum for the preclinical years. New York, NY: Springer Publishing

■ Stepien, W. J., Senn, P. R., & Stepien, W. C. (2000). The internet andproblem-basedlearning-Developing solutions through the web. Arizona: Zephyr Pre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評分項目 2分 1分 0分 小組討論 1.認真參與討論.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教育部國教署 2022 年補助全臺 86 所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學,鼓勵學校推 動戶外教育,提供真實情境的體驗,奠定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國教署於

質素評核  質素評核將 為此,評核 建議,根據 教育局會在 到校評核工 局提交學校 參加幼稚園 校,可向教 質素評核跟 能達到既定

本彙集輯錄了多篇學校經驗分享的文章,闡述「管理與組織」範疇的各項全校 參與訓育及輔導工作模式的重點,請參閱教統局網頁,索引: 本局向學生及家 長提供的服務 >

-學校要有共同理念 -成為學校關注事項 -成立資優統籌小組 -提供教師的專業培訓 -推動教師參與計劃 -小步子嘗試.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