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二年國教中的正向管教之理論與實踐策略探討/ 23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十二年國教中的正向管教之理論與實踐策略探討/ 232"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十二年國教中的正向管教之理論與實踐策略探討

王雅玲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系博士生

一、前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又稱十二年國教,進行高中、高職、五專與國中小連 貫的教育統整,以發展全人精神,強調「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分為 「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認為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 者,學校透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教育部,2014),引導學生 從正向的角度進行學習活動,啟發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是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理 念。從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理念來看,教育現場的管教模式,應隨之改變,以正向 啟發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每件事情發生的前後因果關係,引導學生修正自己的觀念 與行為,透過正向管教的新策略,提升學生正向態度,讓家長及教師重新審視正 向管教的意涵。 管教(Discipline)為教師與學生在學校期間,在班級管理及教學活動中要 學生遵守的規定,近年來,人們對於學生受教品質的關注及個人品格的重視,認 為課堂紀律能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效,並負起個人學習及行為的責任 (Ramon Lewis, 2001)。為提升學生自我責任,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行為有明確的 期望,應用一系列的獎勵來鼓勵表現良好的行為,對不適當的行為也能略作懲罰 (Rahimia & Hosseini K, 2012)。

正向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正向的態度與方法 指導學生,引導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正向管教目標為建立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發展個人自尊(self-esteem)、自我控制(self-control)的能力,透過正向 管教協助學生找到正確的自我價值(王金國,2009;Modica, 2007)。在教師法第 17 條第 1 項第 4 款「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 明文規定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是教師應盡的義 務(教育部,2014)。從條文內容可以發現,教師應有輔導或管教學生,引導其 適性發展,與十二年國教強調的「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不謀而合。 本文就正向管教的相關理論與實際政策面,探討在十二年國教政策下,如何 落實正向管教,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及建立正向道德觀,強化學習動機與熱 情,使正向管教成為學生發展「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的基礎。

(2)

二、正向管教理論基礎

探究正向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理念較為相關的理論,以人本主義心理 學(Humanistic psychology)、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提出的「正面管教法」相關性最高,以這三個理論進行論述,進一步了解與 正向管教的精神內涵。 (一) 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有創造性和自我實現的能力,尊重個人的發展,接 納個人不同的性格,Abraham Maslow(1908~1970)認為人格是需求與動機的核 心,潛能要能獲得實現,人的需求必須得到滿足,Carl Rogers(1902~1987)認 為來自他人的接納、愛與認可的積極關懷(positive regard)可使人有好的發展 (王 均安,2008)。在輔導管教時,應該要以學生個人為主,注意用詞,了解事情發 生的來龍去脈,運用適合的方法給予學生勸諫及建議。如學生不寫功課,應先了 解不寫功課的原因,給予口頭輔導及勸導後,請學生補寫功課即可,不要以人身 攻擊的言語或身體上的傷害來造成學生心理層面的受傷。在管教學生也須注意到 學生的尊嚴,要給予正面的引導,告訴學生當他不寫功課時,老師內在的想法及 感受是什麼、對他的影響有哪些,剖析道理讓學生了解事情的影響與嚴重性,採 取正向的勸導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如此對學生來說才能讓他真正的為自己的行 為負起責任,而不是在教師給予壓力及要求的管教下而強迫自己去做的,兩者的 成效是完全不同的,當學生能發自內心的想要改進,那麼這樣的輔導管教便能有 其成效。 (二)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一詞正式出現為 Martin E.P.Seligman 於 2000 年所提出,其目的在幫助個人找到內在的力量,以緩衝挫折、難過、困 難、困境所帶來的鬱悶,讓個體在遇到挫折、難過、困難、困境能紓解自己的情 緒並找出正面的解決方法解決問題(李政賢譯,2011; Baumgardner & Crothers, 2009)。

就正向管教的層面來說,運用正向心理學的理論來進行正向管教輔導,透過 正面話語,來讓學生進行思考,並反思自己行為正確與否,在對話中讓一個人知 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方式。

(3)

從一連串的對話裡,引發學生內在正面的想法,同時舒解學生內在的不愉 快,讓學生知道如何處理才是對自己好的方法,讓正面思考進入自己的生活,試 著讓自己成為正向思考的人,正向心理學提出正向思考有助於正向品格培養,能 正向思考的人,一般比較樂觀、積極面對生活,較能創造屬於自己的正向美好人 生。正向心理學以個人心理層面的發展為主,正向管教面向須以個體為主,在個 體心理發展上進行輔導管教策略的擬定。 (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面管教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7)提出,「正面管教法」一書序言中對「管教」所 下的註解是指教導或訓練一個人,無論現在或未來,都懂得遵守規則和行為規 範。明列出正面管教的原則、管教與體罰的區別、與教室的運用等,可以發現是 以學生為主題,重視學生的各方面的發展,採取鼓勵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活 動,維護學生尊嚴,從鼓勵與尊重中引導學生正向行為的發生,讓學生可以在正 常的學習環境下正向的成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正面管教法」同時也提到了教室裡面正向管教的步 驟,能描述適當的行為、清楚說明原因、進一步確認、強化適當的行為,如其所 提出的例子:中午午休,學生要能保持安靜,保持安靜的原因可能是安靜的環境 讓人舒服、容易入睡、休息等,吵鬧的環境則讓人感覺不舒服且無法入睡,在說 明午休要安靜的原因後,再次確認學生是否完全聽懂並理解,如學生已經理解並 做到,就給予鼓勵,讓這樣的行為可以持續下去,讓中午安靜的午休成為一種習 慣。上述步驟即為正向管教的步驟,雖然要花費較多時間在說明上,但卻可以透 過說明理由,讓學生可以了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提高正確的思考層次,讓正 向管教成效能日漸顯現。 綜上可知在人本心理學、正向心理學、聯合國正向管教是以人為主、以人為 本的想法,對學生會出現的所有行為都抱持著正面的心態,以說理的方式,讓學 生明白道理,如此才能深入學生心中,讓正向的種子萌芽。

三、正向管教臨的困境

人本心理學、正向心理學、聯合國正向管教理論來看,可以發現其對學生會 出現的所有行為都抱持著正面的心態,然隨著社會的快速變遷,3C 產品盛行,電 子媒體對於負面新聞的過度渲染,及不正確資訊內容的流竄,造成學生對人事物 的誤解,同樣的影響的學生行為。如新聞媒體過度報導仇殺、情殺、子女殺害父 母等,誤導學生觀念;過度浮濫的網路資訊,Facebook、line 上面的假訊息,資訊 的混亂,學生判斷是非能力下降,在校學習態度也因過度使用 3C 產品而大受影響。

(4)

因上述狀態,學生在校學習與表現出現低落現象,上課無法專心、與人相處 態度不對、學習態度不良等,在正向管教的狀態下,教師需花更多更長的時間輔 導學生,輔導成效因人而異,現場教師出現疲乏現象,更甚者出現教師放棄學生 的狀態。加上教育主管機關在面對教育現場出現的體罰問題時的態度以苛責教師 為主,少見到真正公平的處理;家長教養責任的未落實,或家長過度寵溺,造成 學生對自己行為對錯沒有自覺;媒體對於學校發生所謂體罰事件的過度誇大及渲 染,使得正向管教面臨相當的困境。 正向管教是一個立意良善的校園輔導與管教的方針,綜上所述的困境,提出 相關實施策略,以作為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校園正向管教的策略之一。

四、正向管教實施策略建議

(一) 教師輔導知能專業成長 輔導知能專業成長對教師來說是重要的,當教師能增進自己的輔導專業知 能,了解學生及家長心態,便能多一份理解,自然能多一份關懷。一個具有輔導 知能專業的教師,能觀察、旁敲側擊了解學生情況,運用輔導話語引導學生說出 自己所遭遇的困境,對於學生遇到的困境尋求相關的資源協助學生。當教師具有 輔導知能時,能以耐性輔導學生,即使學生再怎麼乖張,透過與家長的合作,運 用正向管教及各種管教方法讓學生從困境中走出,逐漸建立自己的自信,並慢慢 培養自己的負責的態度及能力,讓學生在學校的生活順遂愉快,家庭生活愉快, 學生自然能擁有正向態度及心理,在這樣的狀況下,正向管教不需特別宣導或規 定,便能自然的發生在學校裡、課堂上。 (二) 教育主管機關的支持系統 當教育現場發生「體罰」事件時,教育主管機關應主動介入了解,還原事件 始末,做恰當的處置,請學生、家長、教師陳述當時發生的原因、經過,啟動輔 導機制,使事件能獲得平衡。除了適當的處理外,教育主管機關應要求學校每學 期要辦理教師班級經營分享、個案研討、輔導知能研習。班級經營良好的教師及 對特殊兒童盡心輔導的教師給予獎勵,教師在教學輔導中能獲得成就感時,教學 輔導方法也會改變。在教師遇到班級經營遇到重大困難時,學校行政應馬上介 入,協助教師處理學生問題及家長溝通,減輕教師班級經營壓力。對有效處理學 生輔導問題的學校給予獎勵,以鼓勵學校倡導正向管教氛圍,而非讓學校只想息 事寧人。

(5)

(三) 增強家長教養責任 近年來,因工作型態轉變,許多家長無法好好地陪孩子,有些縣市政府延長 學校的課後照顧班時間到晚間七點,臺灣社會現存普遍的現象是家長因為上班時 間過長,不得不讓孩子在安親班待到晚上八點、九點或讓孩子補習到晚上九點、 十點,剝奪家庭相處時間,造成家長對孩子的不瞭解或弭補心態,對自己孩子的 話完全相信,卻不相信老師的話,造成親師衝突日益增多,故政府應推動友善政 策,讓家長能早點下班,肩負起教養責任,孩子的成長也將更健全。 (四) 媒體分級制立法 媒體應本著社會責任,肩負起社會教育的教化及正本清源的責任,不應只播 教育現場體罰的負面訊息,針對教育現場發生的狀況進行整起事件的分析討論討 論。同時也要對家長對孩子家庭教育部分作探討,藉此端正家長觀念及社會觀 念。政府進行媒體分級政策擬定,立法讓媒體分級,透過媒體分級分時段播出新 問內容的制度,讓不同的新聞在不同的時段播放,避免學生過度接觸不良之社會 新聞案件,造成學生錯誤的偏差觀念,降低因媒體而造成的學校教育及社會問題。

五、結論

十二年國教重視「自發」、「互動」、「共好」理念,以培養學生「自主行動」、 「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核心能力,使學生成為一個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 正向管教重視對學生的輔導,重視學生心理狀態正向的培養,從正向管教中,應 讓教師及學生獲得雙贏,以人本心理學及正向心理學中對學生心理狀態進行研 究,尊重不同學生的發展歷程,讓學生重新找回自信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給 予學生正面肯定,使學生能發現自己的優缺點,發揚優點、修正缺點,降低學生 因個人情緒因素而造成的管教困境。正向管教的雙贏,除了讓學生重新找回自 信、培養好品格外,教師在正向管教中亦能獲得教學成就感,建立良好氣氛的學 習環境。 建議教師應在輔導管教時運用正向輔導管教策略,讓學生能了解個人的錯誤 及不良影響,教師於課堂及活動中多加發掘學生「各面向優點」並予以回饋鼓勵, 使其優點得以激發與擴展(教育部,2012)。學生發自內心的修正自己的想法時, 正向管教的方式或許會比傳統的管教方法更有效果,正向管教能帶給學生更好的 榜樣,學生在正向的語言中修正自己的行為,而能有良好的品格養成,降低個人 錯誤行為的發生。

(6)

十二年國教中的正向管教應更重視學生正向能力與態度的建立,歸納上述正 向管教策略,一、教師專業輔導知能的建立:教師提升自己的輔導知能自然能使 正向管教順利推行,對學生而言是有正向影響的。二、教育主管機關支持系統: 當教育現場發生所謂體罰事件時,教育主管機關應主動介入了解,以輔導態度進 行整件事件的了解,以給予事件最公允的處置,第一線教師自然對於輔導工作能 更加盡心,正向管教推動自然更加順利。三、增強家長教養責任:教育部應建立 家長應負起管教責任的態度,透過政策制定,把家長納入正向管教一環,當家長 沒有盡到管教責任時,家長需要接受親職教育訓練。四、媒體分級制立法:媒體 應進行分級制的政策擬定,降低媒體所播放新聞之影響,避免學生建立錯誤觀念。 綜上所述,十二年國教中的正向管教,應以學生為主體,強化教師專業輔導 知能、提升教育主管機關支持系統、增強家長責任、落實媒體分級制,以成就學 生「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提升學生「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 會參與」能力,使正向管教成為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態度。 參考文獻  王均安(2008)等合著。心理學。臺中:華格那。p.10-14~10-17。  王金國(2009)。正向的態度,正向的教育~正向管教的理念與作法。靜宜 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實習輔導通訊。p.8-13。  教師法(2014)。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0。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2014)。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著,李美華譯(2007)。正面管教法。臺北:人本。p.10-22。  Steve R. Baumgardner, Marie K. Crothers (2009)。李政賢譯(2011)。正向 心理學。臺北市:五南。p.367-389

 Mehrak Rahimia & Fatameh Hosseini K. (2012). EFL teachers‟ classroom discipline strategies: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31, p.309–314.

 RamonLewis (2001).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student responsibility: The students’view.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Volume 17, Issue 3, p.307-3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發覺「主題說話活動」的確能讓學

• 利用緊扣 課程設計 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 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 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為學生提供真實 的學習經歷,從 中了解如何實踐

3) 日常逐步發展不同的學與教策略,尋求校內 ( 行政 ) 與校外 ( 資源 ) 支援,留意機會,以擴闊學生的學習 經驗. 4)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