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2-01 整合分析再重覆觀測之應用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32-01 整合分析再重覆觀測之應用分析"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整合分析在重覆觀測之應用方法

陳錦華 副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大數據科技及管理研究所 重覆觀測相關之研究來自愈來愈多各領域別,例如:藥物療效或藥物毒性研 究、小孩心理壓力之研究、戒菸後之長期或短期之成效、影像追踪資料…等 等。此資料來自數個單一個體,隨著時間經過進行多次觀察記錄,以了解時間 之效用及趨勢。在分析上需考量個人內資料重覆之相關性,常用統計方法很 多,包含重覆觀測之變異數分析(repeated measure ANOVA)、廣義線性模型 (GLM)合併廣義估計方程式(GEE)、混合效用模型(mixed model)。有幾種對於此類 資料分析之考量及作法:(1)只在意特定時間點之效應、(2)計算並統整每個人在 每個時間之資料,忽略個人內隨著時間變化之相關性、(3)利用複雜模型陳述個 人內之相關性程度,並用多變項模型陳述時間之趨勢。在上述常用之統計方法 皆是以(3)做為分析之考量基礎,也是比較吻合資料的實際特性。 不過在整合分析上之應用,要如何合併重覆觀測的資料?由於資料結構複 雜,在分析必要有所取捨,在 Cochrane Handbook 建議:使用 IPD(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及在某特定時間點上予以評估(但 IPD 較難取得),其他建議則合 併個人隨時間變化之效用值(例:平均數、評估時間趨勢之統計值),故可呈現每 個時間點或選擇特定時間點來進行統合分析。此文將介紹 Peters, JL and Mengersen, KL(2008)之文章,針對重覆觀測資料進行統合分析討論。關於重覆 資料結果(outcome)的型態通常有:呈現在特定點之效用、時間趨勢、兩點間之 改變量,分析方法也會依賴所收集的資料特性而選擇不同之評估型態,文章中 的表一將陳述各方法間之差異及假設,有興趣之讀者,可以予以詳細閱讀。在 此將簡述各方法之目的、假設、資料及分析:

(1) RTM(relevant time-point meta-analysis)

 目的:確認在某特定時間點的證據,這時間點的選擇在臨床上有特別的 重要性,故所收集之文章在此特定時間點需要有陳述這筆資料。  假設:針對特定時間點之結果有興趣,而非時間趨勢。

(2)

2

變異數,並進行整合分析。

(2) FTM(first/final time-point meta-analysis)

 目的:確認在最初或最後時間點證據,而不討論除此以外之特定時間 點。  假設:針對最初或最後時間點之結果有興趣,限於解釋在最初或最後時 間點之差異。  資料及分析:故收集最初或最後時間點之統計量及變異數,並進行整合 分析。但此方法之缺點是,不一定每個研究皆有相同之終點,以此文章 之例子,來自 Pirozzo et al.之整合分析結果,共有六篇文獻,但終點皆 有相同,有三篇之終點為 18 個月,有兩篇終點為 12 個月。若以終點為 整合分析之時間點,在比較上爭議較大。

(3) ATM(all time-points meta-analysis)

 目的:確認在每個研究中之每個時間點之效益。  假設:針對同個研究中之每個時間點皆為獨立,故有時間點間為獨立之 假設;若是只計算單點之統計量或效用值,則無需討論相關性問題,但 若是在比較兩點之效用,則相關性問題勢必存在,因資料時間點之間是 有相關性存在的。  資料及分析:故收集每個時間點之統計量及變異數,並進行統合分析; 進一步的作法,可利用每個時間之統合分析結果,再估計迴歸線。 由於每篇文獻之收集資料之時間點並不相同,以此文之例子,共有六篇 文獻,在 6 個月可貢獻的文獻有 4 篇,在 12 個月有 5 篇,在 18 個月有 3 篇,雖然每個時間點皆有統合分析的結果,但其結果之標準誤皆受時 間點上文獻篇數所影響,可信賴度隨之降低,異質性也隨之受影響(如 下圖)。 若再利用統合分析估計結果建構迴歸線,則時間點太少的話,其估計之 標準誤也為考量問題之一;另外,也沒有將每時間點之變異納入估計迴 歸線之估計考量中。

(3)

3 (4) TM(Trend meta-analysis)  目的:主要了解時間趨勢之變化  假設:保留時間上之關聯性  資料及分析:在每篇文章之每個時間點都有效用值及其變異數,根據這 些資料進行每篇文章之迴歸模型(如下圖之虛線),進而合併這些迴歸線 之斜率及截距,最後統整一條線性迴歸(summary estimation for linear regression line)(如下圖之實線),利用此統合之迴歸線之斜率陳述時間之 趨勢。 Study A Study B Study C Study D Study E Study F Study A Study B Study D Study A Study B Study D

(4)

4

(5) CTM(Change in time meta-analysis)

 目的:為了解連續兩點間之變化量。  假設:假設兩點間資料互為獨立。  資料及分析:收集每篇文章兩點變化量或比較的兩時間點和基準點差的 差值,及其變異數。由下面資料整理可知,並非所有文獻皆能在每時間 點差值予以貢獻,本文例子共有六篇文章,但實際上在兩點變化量上並 非所有文章皆能計算,仍依賴原始文章所提供之效用值之時間點為何。 下表是貝氏分析的結果,兩時間點之改變量中位數及 95%可信區間 時間點 中位數估計(95% Crl) I2 文獻數 t6-t0 1.93(-2.66, 6.53) 100% 4 t12-t6 -0.68(-1.25, -0.10) 81% 3 t18-t12 2.41(-1.56, 6.38) 100% 3

以上是此篇文章 Peters, JL and Mengersen, KL(2008)所提的五種分析重覆 資料之統合分析方法,文中也利用古典學派及貝氏學派之理論,使用現有例 子予以分析及利用模擬方式討論各方法之準確性及分析的表現,在模擬的表 現上,最建議使用之方法為 TM 方法,點估計上最接近 IPD 之結果,在沒有 考慮時間之相關性上,影響的是估計之標準誤,會有低估的現象,但比 ATM 的結果更不失真(即 ATM 之估計標準誤更小),但 TM 的方法雖有低估但接近 IPD 之結果。在標準誤低估可能發發之問題,是在檢定時可能出現偽相關之 現象,使得誤信檢定結果。(細節處請參考下列文獻) 參考資料:

1. Pirozzo, S, Summerbell, C, Cameron, C and Clasziou, P. (2006) Advice on low-fat diets for obesity.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 CD003640. 2. Peter, JL, Mengersen KL. (2008) Meta-analysis of repeated measures study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聽、說、讀、寫,以 及分析、評價等能力 例:設計課業,讓學生 應用所學,並運用各

收集 整合 分析

本研究以大甲鎮瀾宮和三清總道院為對象,採用參與觀察法、歷史文獻分

表 2.1 停車場經營管理模型之之實證應用相關文獻整理 學者 內容 研究方法 結論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 研 究 生:黃仁性 敬啟 指導教授:楊錦章 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調整動力分析 動力分析 動力分析之反應譜 動力分析 之反應譜 之反應譜 之反應譜:依據規範規定之設計地震力,. 調整 Scale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賀力行 博士 研 究 生:華志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