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這款ㄟ囝仔》創作論述: 自我療癒的創作實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這款ㄟ囝仔》創作論述: 自我療癒的創作實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立 《這款ㄟ囝仔》創作論述:. ‧ 國. 學. 自我療癒的創作實踐. ‧. The Child:. n. al. er. io. sit. y. Nat. A Documentary as the Practice of Self-Healing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蔡琰 博士 研究生:黃嘉文 2012 年 1 月.

(2) 謝 誌. 若非仰丈師長、親友們的支持,我絕對無法走到寫論文謝辭的這天。 首要感謝的莫過於辛苦指導我的蔡琰老師。打從我進入研究所,蔡老師便一 路陪伴至今,給予我學業及生活上的照顧與鼓勵,讓我無後顧之憂的享受碩士生 涯。創作影片的這一年多來,蔡老師悉心地引導我面對問題核心,耐心等待我的. 政 治 大. 徬徨與反覆,每一次討論總是以她無比溫柔的眼神呵護我的感受,給予我超乎自. 立. 己能給的信心,使我能夠順利走完這趟漫長的旅途。. ‧ 國. 學. 還要萬分感謝辛苦擔任口試委員的廖慶松老師以及陳儒修老師。兩位都是我. Nat. io. sit. 構、觀點與剪接上的建議,使我獲益良多。. y. ‧. 十分敬佩與喜愛的老師,老師對我作品的肯定給予我莫大的鼓勵。針對影片的結. er. 亦要特別感謝臧國仁老師以及老人傳播研究群的各位。因為有幸參與臧老師. al. n. v i n Ch 帶領的老傳大家庭,在每週六的例會開心的討論與胡鬧,我才明白個人生命故事 engchi U 的價值,並且獲得靈感與勇氣選擇用創作影片來作為自我療癒的途徑。. 最最重要的,謝謝我親愛的家人從小到大對我的栽培與守護。感謝阿公阿婆 守著家鄉,讓我這在外的遊子心中始終有依歸。感謝阿嬤、姨媽、姨爹、小阿姨 包容我任性的要求,無私與我分享他們的人生,並且耐心等待我的成長,更謝謝 他們對元彥的付出以及對我一直以來的照顧。感謝爸爸媽媽總是無怨無悔的支持 並體諒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讓我總覺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兒。感謝伯父 ii.

(3) 伯母叔叔嬸嬸自我離家北上求學以來的照顧。感謝姊姊跟冠宗對我這任性妹妹/ 二姊的包容。感謝彥 baby,讓我們家變得更團結、讓我變得堅強、也讓我明白生 命的價值。 此外,本片得以順利的完成,還要特別感謝我的製作團隊:謝宗翰、葉昭宏、 林群越、莊凱程,謝謝你們的不辭辛勞與義氣相挺!更要感謝從大學到研究所這 一路上,所有曾經陪我走過的好友們。尤其感謝拍謝少年害羞鼓手與俏皮可愛小. 政 治 大. 精靈錢怡安的扶持與幫助。謝謝思婕的分享與打氣。謝謝葉昭昭、小飛、大叔、. 立. 群群、咖哩飯、竹馨、紘聞…等觀星人渣團願意聽我發牢騷並帶給我許多歡樂。. ‧ 國. 學. 謝謝天線。謝謝永遠的政大吉他社。. ‧. 最後感謝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的老師、友芳助教、正華助教以及同窗好. Nat. sit. n. al. er. io. 利完成學業。. y. 友、學長姊、學弟妹、羿彣、小麻在我研究所生涯曾給予我的種種鼓勵,使我順. Ch. engchi. i n U. v. 黃嘉文. 謹誌. 2012 年 3 月. iii.

(4) 摘要. 本作品紀錄家人對患有腦性麻痺的弟弟無私的付出與照護,用影片呈現以阿 嬤為首的家人,如何努力、認真地面對不幸與殘缺。創作過程同時作為自我療癒 的實踐方式,本人藉此過程重新獲得勇氣與面對遺憾的信心。. 在拍攝手法上,主要採取參與模式(The Participatory Mode)紀錄家人與弟弟. 政 治 大. 相處的情形,呈現家屬努力不懈的奮鬥精神。期盼透過作品,觀眾能夠打破對身. 立. 心障礙群體及其家屬單一且刻板的淒苦印象,肯定家屬們的努力,並且理解病患. ‧ 國. 學. 與家屬之間緊密、雙向與互助的情感聯繫。. ‧. sit. y. Nat. 本創作論述提供創作的背景與動機,關於敘事治療、疾病、照護、紀錄片類. n. al. er. io. 型的文獻探討,以及創作內容說明。. Ch. engchi. 關鍵字:自我療癒、紀錄片、身心障礙者. iv. i n U. v.

(5) Abstract. This film records my family’s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my little brother with cerebral palsy. It reveals how my grandmother and family members fight with the misfortune and transcend it. As a practice of self-healing, I obtain courage and confidence to face the trauma that has been buried in my mind since my little brother became disabled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立. 政 治 大. I apply the“Participatory Mode”of documentary to record how my little brother. ‧ 國. 學. and my family live their lives to reveal their unyielding spirit. I hope this film can change. ‧. the stereotypical impressions of the disabled and their families in the society and let people. Nat. io. sit. y. truly understand the tight inter-subjective bonds between the disabled and their families.. er. The thesis declares my motives and story background of this creation in the first part.. al. n. v i n Cabout It then reviews the literary writings cerebral palsy, family caregiving, h e self-healing, ngchi U and documentary directing. In the third part, I explain all the treatment of my film.. Key Words: self-healing, documentary, the disabled. v.

(6) 目錄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i 表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創作動機 .......................................................................................................... 1 第二節 創作背景 .......................................................................................................... 3. 政 治 大. 第三節 創作目的 .......................................................................................................... 6. 立. 第二章 創作內涵與形式之理論探討............................................................................. 7. ‧ 國. 學. 第一節 不同的觀看方式與論述角度 ......................................................................... 7 第二節 創作內涵之相關文獻討論 ............................................................................. 9. ‧. 一、自我療癒............................................................................................................. 9. Nat. sit. y. 二、腦性麻痺病患 .................................................................................................. 11. n. al. er. io. 三、身心障礙者的照護 .......................................................................................... 13. i n U. v. 第三節 創作形式之相關文獻討論 ........................................................................... 15. Ch. engchi. 一、紀錄片的定義與類型 ...................................................................................... 15 二、本片紀錄手法 .................................................................................................. 17 三、影片分析與借鏡 .............................................................................................. 18 第三章 創作內容說明 .................................................................................................... 22 一、片名 .................................................................................................................. 22 二、片頭字型設計.................................................................................................. 22 三、剪接大綱與說明 ............................................................................................. 23 第四章 公開放映記錄與檢討 ....................................................................................... 37 第一節 本片優點 ................................................................................................... 37 第二節 本片待改進之處 ....................................................................................... 38 vi.

(7) 第三節 觀眾現場提問與回應 ............................................................................... 39 第五章 結論 .................................................................................................................... 41 參考書目........................................................................................................................... 43 附錄 ................................................................................................................................... 45 附錄一:原拍攝企劃書 .............................................................................................. 45 附錄二:其他參考影片簡述...................................................................................... 53 附錄三:映後回饋單 .................................................................................................. 5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8) 圖目錄 【圖 1】:片頭截圖 ......................................................................................................... ii 【圖 2】:阿嬤拿身分證給弟弟看 ............................................................................... iii 【圖 3】:訪談母親 ........................................................................................................ iv 【圖 4】:訪談父親 ........................................................................................................ vi 【圖 5】:阿嬤早上替弟弟擦臉準備上學 ................................................................... ii 【圖 6】:母親通車來回兩地 ....................................................................................... iii 【圖 7】:弟弟到國術館復健 ....................................................................................... iv. 政 治 大. 【圖 8】:訪談阿嬤 ........................................................................................................ vi. 立. 【圖 9】:阿嬤替弟弟吹暖身體 .................................................................................... ii. ‧ 國. 學. 【圖 10】:阿嬤陪弟弟到學校上課 ............................................................................. iii 【圖 11】:弟弟唱校歌 .................................................................................................. iv. ‧. 【圖 12】:姨媽餵弟弟吃飯 ......................................................................................... vi. Nat. sit. y. 【圖 13】:姨媽替弟弟洗澡 .......................................................................................... ii. n. al. er. io. 【圖 14】:姨媽替弟弟穿衣服 ..................................................................................... iii. i n U. v. 【圖 15】:訪談姨媽 ...................................................................................................... iv. Ch. engchi. 【圖 16】:阿嬤去按摩 .................................................................................................. vi 【圖 17】:阿嬤為過世的外公上香 ............................................................................. vi 【圖 18】:阿嬤上教堂做彌撒 ..................................................................................... vi 【圖 19】:弟弟發現我正在拍他 ................................................................................. vi. viii.

(9) 表目錄. 【表 1】:不同紀錄片模式之特徵與手法 ................................................................. 16 【表 2】:拍攝大綱 ....................................................................................................... 24 【表 3】:器材清單及拍攝預算 .................................................................................. 26 【表 4】:拍攝進度規劃............................................................................................... 27 【表 5】:其他參考影片簡述 ...................................................................................... 3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創作動機 許多年來,有份傷痛如影隨形,我對患有腦性麻痺的小弟以及家人的心疼總 是讓我難過的不知該如何是好。成長過程中有這麼一段時間:在向別人介紹自己 的兄弟姊妹時,我只會說「我有弟弟」,但不刻意提起小弟,因為不知該如何掩 飾每每想起小弟時迅速泛紅的眼眶、以及面對別人不知所措的尷尬。再長大一點,. 政 治 大. 我雖然已經可以在做足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大聲宣告我有兩個弟弟,其中一位是. 立. 腦性麻痺,但依舊只能儘快結束這個話題。. ‧ 國. 學. 大四時,修習一門「特殊教育導論」課程,應課堂作業的要求,我獲得一個. ‧. 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詢問外婆、母親、大阿姨對這件事情的看法。訪談後我才發. Nat. io. sit. y. 現,原來他們比我想像的還要堅強許多,他們的人生閱歷、宗教信仰讓他們對於. er. 這個遺憾擁有自己的詮釋。研究所參與了老人傳播研究群團隊,接觸了生命故事、. al. n. v i n Ch 敘事治療等概念,激勵我必須去尋找屬於我自己的答案,我相信唯有徹頭徹尾的 engchi U. 理解,包括事件的來龍去脈、家人彼此間的看法、以及我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 我才能獲得更開闊的人生。我十分明白面對這份傷痛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 而創作是我的起點,我選擇用創作作為我回顧、面對、處理、轉化的載具與成果。 為了創作,我強迫自己閱讀相關患者的影片及書籍,並且一次又一次整理過 去那些壓抑、痛苦的回憶。過程中,我清楚看見自己的軟弱與自私,原來一直以 來我都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的。 1.

(11) 經過了一次又一次地思索、反芻與面對之後,我已經能夠「接受」這個事實。 所謂的接受,對我而言,不再是天真地覺得能夠拋下所有負面的想法和情緒,而 是能夠清楚地看見事情的真相,知道目前的限制與還能夠努力的方向。我也明白 了一件事:悲傷從來就無從比較,每個生命都是奧祕,有它應有的樣貌,需要去 體會與探索。 成長與自覺,讓我堅信這個作品必須被完成,期盼它作為一個紀念、一份獻 給我家人的禮物,並且讓社會大眾對這樣的病患以及家庭有更深入的了解。.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n U. v.

(12) 第二節 創作背景 民國 87 年 6 月,在我小學畢業典禮當天,當時僅八個月大的小弟因為疝氣 被推入手術房進行治療,從此他與我們家人的命運徹底改變。 小弟出生時,全家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長輩對他呵護備至,姊姊、我與大 弟也被賦予一份重要的任務:平日晚上輪流陪同爸媽將小弟從外婆家接回家中。 記得我總是全身僵硬地將小弟牢牢抱在懷中,深怕害他受傷。晚飯過後的時光, 小弟最常被抱到奶奶的房間中任他自由自在地爬行翻滾,爺爺奶奶則一邊逗他一. 政 治 大 獲眾人的關注與疼惜。當時爸爸的事業一帆風順,外婆也因為小弟的出生漸漸走 立 邊樂得合不攏嘴。猶記那年爺爺七十大壽以及春節家族團聚,小弟的活潑可愛擄. ‧ 國. 學. 出外公過世的陰霾—那是我記憶中最幸福圓滿的時光。. 小弟八個月大時,因為疝氣開刀治療,孰料原本只是嬰幼兒常患的小毛病,. ‧. 卻因為醫療的疏失,導致腸套疊、敗血症的併發,小弟待在醫院近一年的時間,. y. Nat. er. io. sit. 動過大大小小十幾次手術,在鬼門關前繞了幾回,最終保住了性命。但過程中, 幾次高燒不退,小弟的大腦皮質受到極嚴重的損害,從此成了重度多重障礙的腦. al. n. v i n Ch 性麻痺患者,至今手腳無法自由行動、無法言語、弱視、兼有智能障礙。 engchi U. 小弟的遭遇對我們家無疑是個重大的打擊,不論在生活、經濟或是精神層面。 由於不忍心將小弟送至療養院,並且為了減低家庭其他成員在生活上所受到的衝 擊,外婆犧牲了自己安養天年的時光,一肩扛下了照護小弟的主要責任,自小弟 出事後,每日餵飯、復健按摩、陪同小弟上學,她幾乎寸步不離,數十年如一日。 為了讓小弟擁有較高品質的復健及教育資源,住在花蓮市區的大阿姨及姨丈也慷 慨地提供小弟和外婆安居的空間,並且在下班後協助外婆照護小弟。母親則是連 續十幾年來,幾乎每日花四個小時通車來回花蓮及玉里兩地,白天陪同外婆照顧 3.

(13) 小弟,晚上則回到家中盡她做妻子及媳婦的責任。住在台北的小阿姨,則總是扮 演「開路先鋒」及救火隊的角色,運用各種資源遍尋可能讓小弟康復的方式,然 後帶領大夥前往;或是在母親或大阿姨忙不過來的時候,二話不說從台北趕回花 蓮幫忙。而由於父親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他必須四處奔波、早出晚歸,正業 副業兩頭忙來換得全家人穩定無虞的生活。 小弟出事之後,長輩擋在前面抵抗第一線的苦難,但我仍感受得到那強烈的 傷慟與巨大的無奈。生活型態的改變與經濟上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外婆與父母 的臉上亦不斷洩漏他們加速衰老的秘密,令我萬分心疼。一直以來,我始終不解,. 政 治 大 為何這樣的厄運會降臨在我們家?為何這樣一個幼小的生命,人生幾乎還沒開始 立. ‧ 國. 學. 就要承受這麼多苦難?為何我的家人每一個都如此善良、樂善好施,老天爺卻非 得這樣懲罰我們?我不只一次埋怨過上蒼、對那不負責任的醫生深惡痛絕,恨不. Nat. y. ‧. 得時光可以倒流,希望自己能阻止小弟進入那間手術房。. io. sit. 我明白父母總是覺得虧欠我們其他三個孩子,也了解他們希望我們的人生能. er. 夠盡量不受到影響,為了不讓長輩因為我們的負面情緒而再度受到傷害,我們總. al. n. v i n 是告誡自己要乖、要聽話,扮演「堅強樂觀的孩子」的角色。生活一直前進,小 Ch engchi U 弟出事至今已經 14 年,如同台灣人的傳統習慣,家人之間從未開誠布公地交換 彼此的想法,我也從不敢過問,母親曾說過的那句「我沒辦法停下來想,一想, 就怕自己走不下去了。」讓我害怕觸及她最深沈的痛。儘管總是告訴自己要積極 面對,且比起外婆和爸媽,我認為自己毫無資格脆弱與自憐,但這個傷痛像隻無 情的惡魔,潛藏在內心深處,會在任何我脆弱的時刻,帶領我前往更負面、陰暗 的角落。 過去,我總是期待被拯救、希望哪一天會發明超級神藥或是出現一位法力高 4.

(14) 強的魔法師能夠扭轉一切、彌補缺憾,這樣我與家人的人生也就更加完整和開闊。 面對別人的困境或痛楚時,我甚至會在內心偷偷地拿兩人的悲傷做比較。陪同小 弟到醫院做復健、或到學校啟智班上課時,放眼望去,小弟總是病況最嚴重、最 複雜的那個。這種時候,我總在心中吶喊: 「你們懂什麼?」 「你有我小弟或是我 家人慘嗎?」我曾被困在難解的矛盾之中,像是被剖成兩個不同的人,理性地那 一面逼迫自己必須樂觀、積極、向上,厭棄所有負面的情緒,另一面則會任性地 埋怨、憎恨這世界剝奪我與家人許多的美好與快樂。 我困在種種糾結的情緒多年,直到我閱讀法國哲學家馬塞爾的思想,難解的. 政 治 大 思緒才開始鬆綁。馬塞爾認為:問題與奧祕是不同的,一個問題是預設了能夠找 立. ‧ 國. 學. 到答案的東西,找到了,問題就解決了。但是人的生命所開展的一切並不是問題, 而是奧祕,並不是解決之後就會消失的。痛苦、罪惡、死亡都是奧祕;愛、希望、. ‧. 創作也是奧祕(傅佩榮,1995)。過去我將小弟的意外當成一個問題,覺得應該. y. Nat. n. al. er. io. 會。. sit. 要被解決,如今我明白這些都是生命的原貌,需要我們花時間與心思去一一體. Ch. engchi. 5. i n U. v.

(15) 第三節 創作目的 在我開始決定開始創作時,其中一個目的就已達成一半。我以完成影片為目 標,強迫自己面對、處理心中的結,將其當成療癒的實踐與旅程。 此外,我期許自己能夠透過影片,打破一般大眾對身心障礙群體及家屬單一 且刻板的淒苦印象,使觀眾能夠看見一種真實的生活樣貌,肯定家屬的奮鬥與願 望,以及理解病患與家屬之間緊密、雙向與互助的情感連結。 十四年是段相當長的歲月,我的外婆與家人們這段時間以來,勞心勞力、無. 政 治 大 都需要獲得強烈的肯定、無盡的掌聲。於我而言,他們在這世界上扮演了比天使、 立. 怨無悔地付出,這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我認為我的家人,乃至於任何家屬,. ‧ 國. 學. 神仙更偉大崇高的角色,因他們一點都不遙不可及,總是陪伴在側。 其實我本來也無法理解,何以外婆他們可以這樣無怨無悔地付出。如果把小. ‧. 弟送去療養院,豈不是對家人比較輕鬆?直到大學時,小弟在台北重感冒住進醫. y. Nat. er. io. sit. 院,連續幾天到醫院支援照顧,我才理解到那種愛與憐惜是打從心底湧上的,絲 毫不願意他再受到任何傷害。而我相信我的家人,他們所付出的愛之深,遠遠超. al. n. v i n Ch 過我目前能夠給予的。因此,這份作品亦將表達我心中對家人無盡的感謝。 engchi U. 6.

(16) 第二章 創作內涵與形式之理論探討 第一節 不同的觀看方式與論述角度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截至2010年,全台灣共計有1,076,293位身心障礙人士, 其中植物人和多重障礙者就高達計114,151人,這為數眾多的障礙人士,大多屬於 「消失在社會中」的群體,因患病情況較嚴重,大部分的人只能住在療養院、或 者長期待在家中,外界對於這樣的患者和家庭所知甚少,除了可憐、同情,他們 還應該有怎樣的感受?這是身為家屬的我,長期以來所關心的事情。. 政 治 大. 對於需要長期臥床或照護的患者,大眾媒體所切入的角度往往強調疾病的嚴. 立. 重性、病人對家屬所造成的「拖磨」和苦難,不曾接觸過類似病患的大眾,亦經. ‧ 國. 學. 常對當事人抱持簡單的「同情」、「憐憫」等態度。然而,這種輕易的同情反而. ‧. 時常對家屬和患者造成傷害。. sit. y. Nat. 事實上,病患及家屬最需要的是更深入與正確的理解。身心障礙者由於患病. io. n. al. er. 症狀明顯,身處在「正常人」之中,很容易就被認出來是特殊的、奇怪的。一般. v. 人最常見到身心障礙者的「病」,而忽略他們也是人、也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喜怒. Ch. engchi. i n U. 哀樂和生活態度。此外,每一位病患的病症、障礙程度以及互動方式其實都是獨 一無二的,只不過目前的醫療程度無法全面且正確地判定任何一位病患的症狀。 小弟從僅僅八個月大起就走上與正常人不同的路,且由於患病狀況嚴重,他 無法開口表達、四肢也不受控制、兼有弱視的情況,所以我與家人始終無法確切 得知他在想些什麼。即便如此,阿嬤和家人從未放棄與小弟溝通。相關資料亦顯 示,眼盲患者也許會發展自己獨特的觀看方式,如用幻想的視覺來搭配聲音;無 法表達的人們也許擁有自己叫喚我們的方式,只是我們無法用耳朵聽見。我們得 要用我們的心來看,用我們的眼睛來聞知他的召喚。 7.

(17) 如果家屬或社會大眾依舊用所謂「正常」的標準去衡量身心障礙者、拒絕聆 聽與觀看,對於患者與家屬而言那才是真正的不幸。期盼家屬看見阿嬤與家人的 努力後能獲得繼續奮鬥的勇氣,也希望觀眾在瞭解自己得來不易的幸福之後,能 更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18) 第二節 創作內涵之相關文獻討論 一、自我療癒 「未能全盤地作為我們生命的作者,我們學著成為自身故事的敘說者」1。 自我療癒是此次創作很重要的過程與目的,而敘事治療是這段期間我所憑藉 的處方。它是一種透過自我敘說,使人能夠了解自我認同、了解生活問題的策略。 它將人視為自己生命的專家,並且認為人和問題是分開的;人本身具備了許多技. 政 治 大. 巧、能力、信念、價值觀、承諾和力量,能夠降低問題對生活的影響(Morgan, 2000. 立. ∕陳阿月譯,2008:22)。事實上,某些敘事治療工作者認為「治療」兩字並非. ‧ 國. 學. 敘事工作的本質,而傾向用「敘事實踐」或「敘事對話」替換治療兩字,不. Nat. y. ‧. 過為了溝通方便,在此仍沿用治療的說法(同上引:12)。. al. er. io. sit. 所謂的「敘說」就是對一連串事件組織成獨特解釋意義的過程。由於敘說者. v. n. 在敘說的過程中,對情節與角色處於主導的地位、在其中推論事件的因果關係,. Ch. engchi. i n U. 因此敘說能夠使人將混亂的生活現狀組織出秩序,並且賦予意義。透過敘說,人 們得以理解自己和身處的世界,並且架構出自我概念(同上引:13-14) 。人們為 了創造生活的意義,都面對了一項任務,就是必須安排自身事件經驗的時間順序, 建立一份和周遭世界前後一致的記錄。這份紀錄必須把過去和現在,以及未來預 期會發生的事件經驗連成線性順序,才能夠建立,這就是所謂的故事或自我敘事. 1. (李克爾,1984 ,轉引自《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2008:13). 9.

(19) (White,1990∕廖世德譯,2001:11) 。大部分的敘事治療工作是透過口述或文字, 不過敘事治療的創始人之一─大衛‧艾普斯頓也經常邀請他人運用錄影、錄音、 書信等各種媒介,寫下自己的故事,他認為寫出一個「成功的故事」2能夠改變 當事人或其家人與問題的關係,具有使當事人跳出問題的效果,就算問題再度浮 現,當事人也能夠向其他人諮商或者自我諮商,這些被記錄下來的故事對於幫助 當事人自我諮商極有價值(Epston,1990∕廖世德譯,2001:185)。. 政 治 大. 運用敘事治療的概念來說,創作使我強迫自己去面對內心陰暗的角落,讓我. 立. 得以拉開距離,以較旁觀的視角關照全局,並且從中獲得新的意義。開始著手拍. ‧ 國. 學. 攝之前,我明白自己必須先面對「悲傷」 。事實上,悲傷不僅是一種負面的情緒,. ‧. 它亦是一個使我們轉化的機會。葛林斯潘(2003∕陳亭螢譯,2007)認為在經歷. Nat. io. sit. y. 悲傷之前,人人都以自戀的觀點(conventional self)看待世界,誤以為自己是宇. er. 宙的中心。悲傷則使我們堅固的自我被擊碎,當我們不再抵抗而能接受它,不再. al. n. v i n Ch 把它視為天譴,我們才能夠用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待世界。這樣的認知提醒我, engchi U 在面對與自己如此親近的題材時,不必懼怕悲傷,而應該勇敢的去觀察、體會它 的全貌。 拍攝之前,我首先透過閱讀、回憶、與思考來釐清面對整件事情的態度。經 過一番探索,我的想法出現極大的轉變,從前我以淒苦、無奈、悲哀的角度看待. 2. 「成功的故事」指的是當事人能夠呈現目前情況的觀點,顯示可取的個人特質,那麼當事人所. 描述的故事就是一個成功的故事。(高夫曼,1961,轉引自《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 量》 ,2001:185) 10.

(20) 自己、弟弟與家人,認為他們辛苦至極,現在我從他們的身上感受到無盡的力量 與慈愛。從前我不斷懷疑弟弟來到世上的意義,認為他出事之後我們家就只剩下 不斷的失去和犧牲,但是現在我明瞭正是因為有他,我們家人彼此之間才能夠如 此緊密的相連。 我帶著這樣的「敘說」拍攝、訪談我的家人。而所謂的敘說並不是永遠定於 一尊的,每當有新的訊息加入,或是每重述一次,敘說都會改變。拍攝過程中遇. 政 治 大. 到的新感受與念頭,也一再影響我的敘說,並呈現在最後的影像成品之中。. 立. 二、腦性麻痺病患. ‧ 國. 學. 弟弟出事時,由於當時年紀還小,我不曾聽聞醫療單位針對弟弟病情的解釋,. ‧. 詢問過母親幾次,母親回答:「醫生說腦部受傷的區域很大,也不太清楚到底哪. y. Nat. al. er. io. sit. 些地方受傷」 。對弟弟病情的了解,似乎始終只停留在殘障手冊上簡單的宣告: 「腦. v. n. 性麻痺、智障、弱視、多重障礙」。但是關於他的知覺、思想、記憶,始終是我. Ch. engchi. i n U. 以及家人所好奇、也盼望得知的。因此我嘗試從相關的病理書籍來尋找可能符合 弟弟情況的解釋。 一九七三年,由年輕神經醫學醫師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所寫的《睡 人》一書問世。他將所接觸過的20位罹患「嗜睡形腦炎」病患的臨床案例,寫成 一篇篇動人的故事。他所發展的「街頭神經學」(Street Neurology),成為近年許 多醫學工作者的主張,強調看病不是只要看到異常的病症,還要看到整個「人」, 以及他們在日常環境中生活的人。他主張,疾病除了是一個缺陷之外,還可能是 11.

(21) 一種轉機(Sacks, 1973∕范昱峰譯,1998)。 目前我們對人腦所知仍十分有限,也許現今的醫學還無法完全理解與描繪, 但是受損的腦部,其中的神經迴路必有改變,轉變出不同於一般的生活型態。和 弟弟最親近的外婆總說,其實弟弟什麼都懂,只是無法表達罷了。外婆甚至能夠 解讀弟弟的喜怒哀樂,表達他的需求。這些原本令我半信半疑的說辭和被我視為 自我安慰的互動方式,如今似乎有了實現的可能。. 政 治 大. 薩克斯醫生在另一本著作《火星上的人類學家》中,對一位自幼眼盲的病患. 立. 如此描述:「後來我觀察他如何看電視,發現他會注意一部電影或一個節目的聲. ‧ 國. 學. 音,或是自己發明視覺場景來搭配(儘管他甚至根本沒有面對電視螢光幕). ‧. (Sacks, 1996∕趙永芬譯,2008)。. Nat. io. sit. y. 薩克斯醫生的觀察,給了我靈感與希望,鬆綁了我對弟弟感官想像的限制。. er. 我認為弟弟的感官狀態應該和常人不同,他的知覺感覺受到腦性麻痺的影響,發. al. n. v i n Ch 展模式和我們不一樣,但他擁有屬於他獨特的「看」 e n g c h i U、「聽」、以及「表達」的方 式和意義。. 此外,國內探討一極重度障礙個案生命意義的丁晨(2003)則認為:癱瘓者 的身體和自我經驗與常人不同之關鍵在於「時間感」。我們一般人需要隨時接應 外界的訊息,因而呈現出一種向外開啟的自我,但癱瘓者由於身體的癱瘓狀態, 其身體對於外界空間的限制使得他們不得不橫躺在時間流中,不停將自己向內拋, 有如禪坐的經驗。 12.

(22) 這些對其他病患的研究和敘述,幫助我重新面對弟弟的狀況,跳脫固有的態 度,拉近我與他之間的距離。. 三、身心障礙者的照護 身心障礙者的照護,佔據了病患家屬家庭生活大部分的時間,病患與家屬之 間的互動關係為何,實有必要瞭解與釐清。如同前述,從薩克斯醫生的病理報告 中得到啟發,我設想:如果生命有許多的形式,如果這就是他/她活著的樣態,. 政 治 大. 家屬應該如何面對?甚或大眾又應如何看待?. 立. 一般而言,重度障礙的孩子對於自我擁有很強烈的感受,而那種感受是需要. ‧ 國. 學. 表達出來與被瞭解的。他們不要別人的憐憫,光是同情是不夠的。他們最需要的. ‧. 是被人瞭解,並且以他們現在的樣子被接納(Mecham, 1998∕曾進興譯,1999:. y. Nat. al. er. io. sit. 116)。每個病患以及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樣貌,也都需要被世界接納。. v. n. 丁晨(2003)整理國外學者之研究,研究發現女人對家人有較強烈的情感羈. Ch. engchi. i n U. 絆,因此在面對罹病家屬時,比男人更容易選擇擔任照顧者,而男人則以經濟上 的支援表示其對家人的關懷。這也解釋為什麼許多母親會如此義無反顧地擔當起 家庭中照顧家人的重任(丁晨,2003:37)。研究也指出,當照顧者的適應技巧 是以面對問題為主(相對於將之當成義務),則照顧經驗會趨於正向態度。若照 顧者和被照顧者間存在溫暖及有意義的相互關係,照顧歷程就能夠持續。她認為, 女性對自我價值及生命意義的肯定,建立在照顧及陪伴他人的行為上,並且由於 和被照顧者的情感羈絆及相互賦能,形成和被照顧者獨特的共依關係(丁晨,2003: 13.

(23) 39)。 由上可知,照顧不是一種單向的付出或箝制,而是屬於病人與家屬獨特的生 活狀態,家人彼此擁有緊緊相繫的連結網絡,而不是處在一個被世界遺棄的悲慘 角落。.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4. i n U. v.

(24) 第三節 創作形式之相關文獻討論 一、 紀錄片的定義與類型 隨著紀錄片在台灣的發展以及創作者對新表現方式的追求、對觀影者的挑戰, 紀錄片已經突破過去傳統中規中矩的紀實形象,和劇情片、實驗片之間的界線不 再涇渭分明。究竟紀錄片是什麼?到底可以怎麼拍?眾多的討論最終仍圍繞著英 國紀錄片之父格里爾生(John Grierson)對紀錄片所下的定義: 「對真實事物(的. 政 治 大. 影像紀錄)作創意性的處理」(Rabiger, 1992∕王亞維譯,1998)。這樣的定義,. 立. 本身就帶有矛盾,並且容許許多創造的空間。李道明(2009)認為,要找出一個. ‧ 國. 學. 普同的定義實非易事,紀錄片的範疇必須從相對於劇情片的角度來著手。簡單來. ‧. 說,紀錄片和劇情片最大的分野在於:紀錄片是「事實的再現」,而劇情片是「想. Nat. sit er. io. 實現」。. y. 像的表現」。若用 Bill Nichols 的說法,前者是「社會的再現」,後者是「願望的. al. n. v i n Ch 關於製作紀錄片,格里爾生提出三個主張:1. e n g c h i U放棄人工背景;2.. 讓真實人. 物引導我們對社會的詮釋;3. 來自生活的材料與故事,比演出來的東西更細緻 (李道明,2009:88)。紀錄片最基本的約束即是其所運用的素材,不論經過多 少重建或是操弄,必須在電影製作過程之外曾經真實的發生過。現今人們已經漸 漸可以接受,紀錄片其實僅能再現真實,無法百分之一百地呈現事實。而紀錄片 到底有哪些表現的方式,Bill Nichols 所提出的模式可供創作者參考:. 15.

(25) 【表一】:不同紀錄片模式之特徵與手法 模式. 理念與特徵. 一、詩意的模式 (The Poetic Mode). ‧主張藉由詩意的詮釋賦 予世界嶄新的觀點 ‧注重影片的氣氛和調性 ‧較不強調紀錄片的知識 性和說服性. 二、解說的模式. ‧營造出客觀的感覺以說 ‧大量旁白作為全知觀. (The Expository Mode). 服觀眾 點 ‧主導性強烈 ‧大量使用特寫鏡頭拍 ‧具有足夠的辯論和解析 攝受訪者. 立. 能力. 處理手法. 侷限. ‧實驗性 ‧華麗或誇張的手段 ‧重視美學手法 ‧不連續的剪接邏輯. ‧犧牲生活中的現場 感. 政 治 大. ‧以遠景觀照全局. ‧拍攝者隱身在攝影機背 ‧少用旁白、音樂、音 ‧出現拍攝倫理的問 後(如牆上蒼蠅般), 效 題 自然、安靜地經歷現實 ‧採用現場原音 ‧易使觀影者站在一 所發生的事情 ‧視情況加入訪談內容 個窺淫者的位置. 四、參與的模式. ‧確立了主觀觀點被認可 ‧拍攝者現身與被拍攝 ‧拍攝者的介入必定. (The Participatory Mode). 的合法性 ‧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互信 共享,充分溝通. ‧ 國. ‧. n. Ch. 者互動(保留拍片過 程). er. io. al. sit. y. Nat. 五、反身自省的 模式 (The Reflexive Mode). 學. 三、觀察的模式 (The Observational mode. engchi. i n U. v. ‧邀請觀影者思考紀錄片 ‧極度風格化或反風格 的本質是什麼? 化 ‧一再提醒觀眾電影的虛 ‧改變或挑釁紀錄片的 構本質,喚回觀眾自主 再現符碼 省思的能力 ‧呈現互動的主觀 ‧反諷、嘲謔以促成觀 眾自覺. 16. 對田野帶來不同程 度的改變.

(26) 模式 六、表現的模式 (The Performative Mode). 理念與特徵. 處理手法. 侷限. 表現個人獨特的經驗來 ‧融合許多表現技巧, ‧失去強調客觀性的 再現他們所理解的世 加入虛構或實驗的 紀錄片本質 界,在呈現事件的同時, 元素,暗示觀眾帶著 融合想像性和自由性的 不同視野與感情來 東西 觀看 ‧通常不會全片都使用 表現模式. 資料來源:王蔚慈(2003)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 Bill Nichols 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 《廣播與電視》,頁 1-33。筆者重新整理。. 二、本片紀錄手法. 政 治 大. 為了不犧牲掉來自拍攝現場的臨場感,本片率先排除前述之觀察模式、詩意. 立. 模式兩種表現手法。由於創作者本身同時具有旁觀(記錄)與主觀(涉入)兩種. ‧ 國. 學. 位置,且本創作原來就將探索與療癒納入過程的一部分,因此本片將主要運用參. ‧. 與的模式來拍攝,容納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態度轉變。. sit. y. Nat. 台灣於 2000 年之後,許多女性導演紛紛拿起攝影機拍攝與自己親近的周遭 3. io. n. al. er. 環境,表達對世界的看法。吳凡(2006)認為:「個人化式紀錄片 」的重點在於. i n U. v. 表達個人的身分與觀點,題材為導演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優點是由於被攝者是拍. Ch. engchi. 攝者本人或是親近的人,因此較易獲得深入且毫無掩飾、毫無保留的真實。不過 此類紀錄片也有情感投射過於強烈的危險,這種個人隱私或是創傷,是否有公開 映演的必要,或是創作者的心態為何,則是一個需要探討及省思的問題(吳凡, 2006:124-125)。上述針對個人化式紀錄片的優缺點分析,亦將作為本人創作的 提醒。. 3. (Leahan, 2005,轉引自《女性‧影像‧書─從女性影展看女性影像之再現》 ,2006:125) 17.

(27) 三、影片分析與借鏡 以下詳述對本片內涵與形式有較直接影響之影片內容與學習方向,其餘參考 影片列表請見附錄一。 (一)《點燃生命之海》 男主角勒蒙於二十六歲時因跳水意外,造成頸部以下癱瘓,從此失去身體的 自主權。影片開始時,年屆五十三的勒蒙已經臥床 27 年,意外發生以來,他一 直住在哥哥的家中,與父親、嫂嫂和姪子同住。飽讀詩書的勒蒙,已厭倦靈魂只. 政 治 大. 能禁錮在無法動彈的軀殼當中,他正努力爭取死亡的自主權,希望能夠為自己的. 立. ‧ 國. 學. 人生作主。故事由此展開,這一位個性積極又固執的病患,他的生命意志(或可 稱求死的意志)和周遭的親人、朋友以及傳統的社會價值觀碰撞出一連串人生中. ‧. 的種種困境以及最真摯的情感。. sit. y. Nat. io. n. al. er. 本片沒有高潮迭起敘事結構,導演一再運用對比的手法,讓勒蒙隨著他的求. i n U. v. 死之旅與抱持不同主張的人物(支持他的人權組織義工、患有漸凍症的女律師、. Ch. engchi. 照顧他的親人等)相處對談,不斷拋出難解的道德議題,供觀影者深究探索。 導演描寫片中勒蒙與其親人之間的糾葛十分深刻,也反映出大多數類似家庭 可能會有的遭遇。長期臥病的勒蒙失去身體自主的能力,凡事需要人代勞,身為 家人的兄嫂、父親和姪兒,面對固執的勒蒙,雖迭有抱怨、有責任,更有一份難 以割捨的愛。而面對年紀漸長的父親與兄嫂,勒蒙心中的歉疚則是他難以承受的 痛。 片中,為了刻劃勒蒙的願望、掙扎與情慾,導演數度在影片中穿插了勒蒙自 18.

(28) 身的想像片段、主觀的鏡頭,如其中一幕他已奇蹟似的恢復,並且飛越山巒的阻 隔到他最喜愛的海邊和他心儀的女子見面。十分令人感動,值得借鏡。 (二)《醫生》 本片主人翁是一位來自臺灣竹東的溫醫師,他任職於邁阿密兒童醫院的腫瘤 科,與妻兒長期居住在美國。2003 年,一位罹患神經外皮層瘤的 12 歲男孩 Sebastian 和他的母親來到美國求診,與溫醫師相遇。在診療期間,溫醫師重新拾起關於已. 政 治 大. 逝兒子的記憶,在鏡頭前翻閱兒子最喜愛的書籍、談論關於兒子的種種。溫醫師. 立. 的兒子 Felix 從小多才多藝,聰明過人,對事物充滿好奇,包括死亡。但不幸於. ‧ 國. 學. 1996 年,美國國慶日當天午後於房間衣櫥內上吊自殺身亡。. ‧. 本片主要環繞在三條敘事線上:一為溫醫師替 Sebastian 治療的經過以及. Nat. io. sit. y. Sebastian 的轉變、二為家庭錄影帶中 Felix 過往的活潑模樣、三為溫醫師夫婦描. er. 述對此事件的看法(訪談)。觀眾從中可看出,身為救人活命的醫師,溫醫師一. al. n. v i n Ch 面細心診療 Sebastian,幫助他與死亡奮鬥;另一面,他對兒子的變故卻是束手無 engchi U 策。生命的無常以及深不可測在這樣的對比中浮現。導演面對生命的難題、一個 家庭的創傷,使用了黑白、簡潔的影像風格做低調處理,不濫情催淚,使觀眾具 備理性思考的空間,反芻自身對生命的解讀。 片中,所有 Felix 出現的家庭錄影帶素材,導演均在畫面上使用一個邊框框 住,刻意區隔出今與昔、曾在與失去的不可混淆。對我而言,那個畫面標誌出溫 醫師夫婦最珍視的回憶、同時也是最想忘卻的傷痛、更也許是他們此生最大的願 19.

(29) 望—Felix 於眼前出現,再度活蹦亂跳。如此的表現手法,或可挪用拿來處理本 次創作中,與事實悖離或是想像的影片素材,間接表達我與家人的願望。 (三)《母愛天空下─東東的笑》 本片為瑪利亞基金會所籌劃拍攝的系列影片其一,記錄了自出生就患有腦性 麻痺的東東與母親和家人間親暱的互動:母親為了東東放棄工作,照顧東東起居、 還志願擔任基金會義工,積極幫助東東復健、伴隨他成長,就算再怎麼辛苦繁忙,. 政 治 大. 母親只要見到東東的笑容就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立. 導演成功地補捉到東東母親的韌性、開朗與活力,藉由母親的自述表達社會. ‧ 國. 學. 上許多人對腦麻兒的誤解(認為是天譴),並呈現東東與其母親、妹妹、同學的. ‧. 互動情形,讓人得以一窺腦麻兒家庭的生活方式。. Nat. io. sit. y. 本片所記錄的題材與我的創作背景雷同,不過較可惜的是,也許礙於影片目. er. 的與屬性的限制,本片以積極、陽光作為主要的調性,呈現的角度較單一,對於. al. n. v i n Ch 這樣的家庭與病患在真實生活中所遭遇到的挫折、衝突與轉化,則較少著墨。這 engchi U 提醒身為家屬的我,更應該深入去觀察與挖掘,並且勇敢的面對傷痛的那一面, 期許自己的影片能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情意。 (四)《潛水鐘與蝴蝶》 原本於法國知名時尚雜誌《ELLE》擔任總編輯的尚多明尼克‧鮑比,在 1996 年突然中風而全身癱瘓,從五光十色的絢爛人生淪落至如同被禁錮在潛水衣中失 去自由的生命,鮑比將他患病的心路歷程、對生命的反省以及對痛苦的轉換,運 20.

(30) 用他唯一還能眨動的左眼皮與外界溝通,寫成《潛水鐘與蝴蝶》一書,並於 1997 年發行。 本片由同名書籍改編而成。尚多明尼克‧鮑比患病後生命的閉鎖狀態,與弟 弟的狀況十分雷同,而本片如同主角個人的傳記,充分表達主角對於自由的嚮往, 幫助我深入想像弟弟的內心世界。此外,影片中使用大量的第一人稱觀點鏡頭, 導演利用柔焦、模糊、扭曲、晃動的光影等視覺效果來模擬主角的主觀視覺,手 法值得學習與挪用。.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1. i n U. v.

(31) 第三章 創作內容說明 一、片名 本片片名「這款的囝仔」靈感來自於阿嬤的口頭禪。身為小弟最親密的照顧 者,阿嬤時常提醒我們: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要加倍的包容他、善待他,因為 不是他自己願意這樣的;像這樣的孩子,雖然無法表達,但其實什麼都懂,他會 用自己的方式傳達訊息。「這款的囝仔」,標示出本片所記錄的是一個不凡的孩. 政 治 大. 子、不凡的家庭、與不凡的親情。. 立. 二、片頭字型設計.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片頭截圖 片頭字型靈感來自於本片記錄主角:阿嬤。自從弟弟出事以來,15 年間持續 不輟的詳盡記錄弟弟的生活作息,阿嬤雖然不識字,但是為了弟弟能夠一筆一筆 寫下他吃了什麼、做了什麼等生活細節。每一筆都是阿嬤的心血,因此字型希望 傳達出阿嬤堅毅的力量,一刀刀刻劃出來的感覺。 22.

(32) 此外,阿嬤一直以來都是與弟弟最親近的人,片中有一段阿嬤講述一張她珍藏的 圖,那是弟弟還能握筆的時候,某天心血來潮拿著筆開始揮灑,紊亂的線條在阿 嬤眼中看似一隻鳥,阿嬤就又替弟弟添了幾筆,讓鳥的形狀更完整。 兩人緊密的關係,以及阿嬤對弟弟從未熄滅的信心,此圖可道盡,因此特將 片名與此圖結合。 三、剪接大綱與說明 (一)序場與片頭. 立. 影部. 聲部. 學. ‧ 國. 內容. 政 治 大. 阿嬤解釋弟弟有一次畫了圖,形 阿嬤翻閱資料夾. 阿嬤解釋. io. sit. y. Nat. 上片名. 圖的特寫. 片名:這款ㄟ囝仔. n. al. 上配樂. er. 完整. ‧. 狀像鳥,阿嬤添了幾筆,讓鳥更. 阿嬤解釋. Ch. i n U. v. 阿嬤初拿到弟弟的身分證,喜悅 阿嬤和弟弟講話,拿身分證給 阿嬤說話 地和弟弟分享. engchi. 弟弟看. 如前片頭字型說明所言,阿嬤幫助弟弟將殘缺的鳥補起來,象徵本片所要傳 達的主旨:弟弟雖然遭逢意外,造成遺憾,但是家屬的陪伴與永不止息的關愛能 讓一家人更完整、不凡。. 23.

(33) 片頭結束,兩位主角出場。經過十五年來辛苦的拉拔長大,弟弟在今年得到 了身分證,阿嬤開心的拿身分證給弟弟看,弟弟也有所回應。此段點出弟弟的障 礙狀況,這十五年來生活的縮影則隨後呈現。. 學 影部. n. al. Ch. engchi U. 雨夜,女兒問媽媽問題,媽媽難 積水的水窪 以啟齒,隨後道出弟弟出事的經. sit. io. 內容. er. Nat. (二)創作者訪問探尋的意圖與遺憾發生的經過. y. 【圖 2】:阿嬤拿身分證給弟弟看. ‧. ‧ 國. 立. 政 治 大. 聲部. v ni. 雨聲. 母親忙著作帳. 女兒詢問. 母親猶豫. 母親支嗚半晌. 父親在客廳看電視. 母親沉默. 訪談母親. 訪談母親. 爸爸工作畫面. 現場音. 過. 爸爸工作片段. 24.

(34) 內容. 影部. 爸爸道出心中對醫生的不滿與. 聲部. 訪談爸爸. 訪談爸爸. 對弟弟的不捨之情 某個下雨的夜晚,女兒(創作者)向媽媽提問,創作者聲音加入,帶出創作 者欲追尋、了解事件的企圖,母親難以啟齒的神情顯現母親的掙扎與傷痕。 母親對女兒娓娓道來弟弟發生事情的經過,帶出醫療疏失的因素,認為一切. 政 治 大 話題,情緒難掩激動,不捨與遺憾展露無遺。 立. 都如天命般不順遂。一肩扛起生計的父親,總是一派堅強,但是頭一次面對這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圖 3】:訪談母親. 【圖 4】:訪談父親 25. v.

(35) (三)家中目前的生活縮影 內容. 影部. 聲部. 一早,阿嬤替弟弟準備早餐,餵 日出 弟弟吃飯,準備上學去. 晨間蟬鳴聲. 阿嬤在廚房準備早餐. 環境音. 電鍋熱氣蒸騰. 環境音. 阿嬤餵弟弟吃飯. 阿嬤與弟弟說話. 政 治 大. 立. 阿嬤替弟弟刷牙. 阿嬤與弟弟說話. 姨爹準備載弟弟出門. 姨爹和弟弟說話. ‧ 國. 學. 訪談父親,帶出父親在外打拼, 訪談父親. ‧. 母親兩頭跑,弟弟主要由阿嬤、. 父親說話. 母親上火車. 父親說話. io. y. n. al. er. 母親進門. sit. Nat. 大阿姨、姨爹照顧的生活型態。. Ch. engchi U. 弟弟吃飯吃到睡著. v ni. 父親說話 現場音 現場音. 母親和阿嬤閒聊 母親帶阿嬤和弟弟到國術館復. 國術館復健集錦. 現場音. 健 以日出連接前一段,企圖平緩情緒的低潮,傳達縱使弟弟發生那樣的遺憾, 但是生活每天依舊照常展開,大家共同努力度過。. 26.

(36) 此段亦藉由父親的訪談帶出家中現況:每一天,在吉安,阿嬤早起為弟弟準 備早餐、梳洗、準備上學。在玉里的爸爸出門工作,母親則每天通車來回兩地。. 政 治 大 【圖 5】:阿嬤早上替弟弟擦臉準備上學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圖 6】:母親通車來回兩地. 【圖 7】:弟弟到國術館復健 27. v.

(37) (四)阿嬤的不離不棄 內容. 影部. 聲部. 訪談阿嬤. 老照片:弟弟出事情前和阿嬤 阿嬤講話. 阿嬤說自己絕對不會放棄弟弟. 的相處. 阿嬤替弟弟穿暖身體. 立. 阿嬤與弟弟領特別獎. 阿嬤講話. 一旁弟弟睡的安穩. 阿嬤講話. 政 治 大. 阿嬤用吹風機吹暖弟弟. 吹風機聲、配樂. 阿嬤推著弟弟出場. 環境音:司儀廣播. 阿嬤上台領獎. 環境音:司儀廣播. ‧. 老照片:幼稚園到小學阿嬤在 環境音:司儀廣播. n. al. 老照片:弟弟畢業典禮全家合 環境音:司儀廣播. er. io. sit. y. 學校和弟弟的合照. Nat 國中上學片段. 學. ‧ 國. 小學畢業典禮. 阿嬤講話. Ch 照. engchi. i n U. v. 姨爹開車載弟弟上學. 現場音. 阿嬤推著弟弟進入教室. 現場音. 老師在班上進行好行為加分. 現場音. 的活動 阿嬤代勞 弟弟開學典禮. 阿嬤旁白:要鼓勵這樣的 孩子、他們其實都聽得懂. 28.

(38) 阿嬤於訪談中表達自己絕對不會放棄這個孫子的堅強意志,畫面穿插弟弟出 事前和阿嬤相處的片段,顯現自弟弟出生之後就和阿嬤密不可分的關係。訪談的 當下,弟弟在一旁睡得安穩,更對比出弟弟在阿嬤的照顧下是如此安然。 每天早上,阿嬤為了不讓弟弟著涼,總是拿吹風機吹暖弟弟的身體,她平緩 的動作象徵她對弟弟堅定而溫暖的信心。 阿嬤總是不離不棄,更堅持要讓弟弟上學,這裡插入一段當初弟弟小學畢業. 政 治 大. 典禮時所錄下的片段,隨後時序進入國中(也就是現況)。. 立. 新學期開學的這一天,一如往常,姨爹開車載弟弟上學,阿嬤隨後推著弟弟. ‧ 國. 學. 進入教室,老師在班上進行「好行為加分」的活動鼓勵同學,由阿嬤代勞。鐘聲. ‧. 響起,全校同學往體育館集合參加開學始業式,配合阿嬤的旁白此時出現:她認. Nat. io. sit. y. 為我們都應該鼓勵這樣的孩子,他們其實都聽的懂,並且舉例弟弟會專心聽台上. n. al. er. 長官的演講。畫面同步帶出弟弟正在聽講,隨後唱校歌弟弟也張嘴一唱一和。. Ch. engchi. i n U. 【圖 8】:訪談阿嬤 29. v.

(39) 【圖 9】:阿嬤替弟弟吹暖身體.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 10】:阿嬤陪弟弟到學校上課. Ch. engchi. i n U. 【圖 11】:弟弟唱校歌. 30. v.

(40) (五)姨媽無怨無悔的付出 內容. 影部. 姨媽無怨無悔的付出. 聲部. 訪談姨媽. 姨媽講話:碰到事情就是 要解決,不會苦. 大阿姨餵飯. 現場音. 大阿姨餵飯. 姨媽講話:餵飯是很寶貴 的互動. 大阿姨與阿嬤替弟弟洗澡. 現場音、配樂. 政 治 大 姨媽也是弟弟相當依賴的人,她在每日上班之餘,還要一同照顧弟弟的生活 立. ‧ 國. 學. 起居。我自己一直納悶為何姨媽能夠這樣無私付出,從姨媽的訪談當中可略見端. ‧. 倪,姨媽本身的個性相當豁達,總是能看到事情好的那一面。將姨媽的段落安排. sit. y. Nat. 在這裡出現,希望片子進行到這裡,姨媽的觀點不只為我、也可以為觀眾、其他. n. al. er. io. 家屬帶來開闊、舒展的感覺,面對困難,我們不一定非得要愁眉苦臉的過,畫面. Ch. i n U. v. 安排弟弟與姨媽和阿嬤洗澡的輕鬆畫面,盼能作為最好的例證。. engchi. 【圖 12】:姨媽餵弟弟吃飯 31.

(41) 【圖 13】:姨媽替弟弟洗澡. 立. 政 治 大. n. sit. er. io. al. y. ‧. ‧ 國. 學. Nat. 【圖 14】:姨媽替弟弟穿衣服. Ch. engchi. i n U. 【圖 15】:訪談姨媽. 32. v.

(42) (六)照顧生活之外,阿嬤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 內容. 影部. 大家跟著阿嬤的腳步. 聲部. 訪談姨媽. 姨媽講話:阿嬤是大家的模. 走,相互扶持. 範,她毅力超人,令人欽佩。 三人偶爾鬥嘴。 三人回到玉里阿嬤老家聊天. 現場音:討論帶弟弟去找新 的按摩師父. 訪談阿嬤. 阿嬤與我的對話:阿嬤問我. ‧ 國. 的感想,我說她很勇敢. ‧. 阿嬤散步、澆花. Nat. y. 阿嬤說阿公也說她很勇敢,. io. sit. 並且有交代在他走後要留下 來帶孩子孫子. er. 之間的羈絆. 學. 現場音. 立 阿嬤的私生活,與外公. 政 治 大. 阿嬤去按摩. n. al. v i n 阿嬤回玉里祭拜阿公 和阿公 Ch engchi U. 現場音. 阿嬤上教堂做彌撒、禱告. 現場音. 講話. 33.

(43) 任何照顧者都需要一點喘息的空間,儘管阿嬤跟弟弟之間聯繫的如此緊密, 但是阿嬤、甚至姨媽、母親他們還是有照顧弟弟以外的生活。 此段從姨媽眼中的阿嬤開始講起:姨媽說阿嬤耐力驚人,是整個家庭的重心, 大家都跟著阿嬤的腳步走,儘管有的時候會鬥嘴。 鏡頭帶回阿嬤的老家,也就是弟弟出事前阿嬤住了幾十年的地方,母女三人 開心吃著玉米,聊的是最近媽媽在玉里發現的厲害按摩師,三人聊著聊著阿嬤依. 政 治 大. 然掛心不下弟弟,希望能把自己的時段讓給弟弟,兩位女兒(母親與姨媽)則希. 立. 望阿嬤能先把自己的身體顧好,看似三人的鬥嘴其實隱藏對彼此的關懷。阿嬤接. ‧ 國. 學. 著拗不過女兒,由媽媽陪同去按摩。影片之前出現了許多弟弟接受復健、按摩的. ‧. 片段,特意加入這段企圖使觀眾注意到,家屬本身也是需要休息、需要被按摩的。. Nat. io. sit. y. 再回到阿嬤的訪談,阿嬤問我有什麼感想,我回答她覺得她很勇敢,阿嬤一. er. 面自豪的說已經過世的外公也說她很勇敢。這段帶出阿嬤與過世的外公之間的約. al. n. v i n Ch 定,或許可以作為阿嬤如此堅忍的理由之一 , e n g c,她答應了外公要好好照顧孩子孫子 hi U 一個人留下來的她能夠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元旦假期,阿嬤回到玉里,向外公上香,接著以一家之主的身分,前往教堂 參加彌撒,一方面找尋心靈的慰藉,一方面為子孫祈求平安。. 34.

(44) 【圖 16】:阿嬤去按摩.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 17】:阿嬤為過世的外公上香. Ch. engchi. i n U. 【圖 18】:阿嬤上教堂做彌撒. 35. v.

(45) (七)結尾 內容. 影部. 聲部. 阿嬤不輟的紀錄. 阿嬤寫記錄本子. 阿嬤講話. 阿嬤的驕傲與希望. 阿嬤講鳥圖. 阿嬤講話. 片尾工作人員名單. 片尾工作人員名單. 配樂. 我與弟弟的互動. 弟弟特寫. 我喚弟弟小名. 政 治 大. 結尾帶到阿嬤正在記錄弟弟的生活,不識字的阿嬤能夠每天不輟的寫,象. 立. 徵一種樸實與堅忍的力量,她在我的央求下翻閱本子,看到其中一張珍藏的圖,. ‧ 國. 學. 如片頭所說明的,那是她與弟弟共同完成的圖,象徵她兩如生命共同體一般的關. ‧. 係。在片尾工作人員名單之後,還有另一個結尾,作為我個人成長的隱喻,在故. y. Nat. al. er. io. sit. 事之外,我經過了難以啟齒的訪問、面對母親、父親的脆弱、見證了阿嬤與姨媽. n. 的勇敢與堅強,我自己從中也獲得了許多啟發以及力量。我雖依然隱身在鏡頭之. Ch. engchi. i n U. v. 後,但是這次與弟弟有了直接的互動,從一個客觀的記錄者進到故事裡頭,弟弟 也神奇的回應了我。. 【圖 19】弟弟發現我正在拍他 36.

(46) 第四章 公開放映記錄與檢討 本次公開放映於2012年 1月 13日,下午四點整在政治大學傳播學院309教室 舉行,共計約有17名觀眾參與。影片播畢後,觀眾除了在現場發問與我交流,也 將感想與意見寫在事先準備好的回饋單上,以下整理觀眾們的感想與提問,一併 回應。. 第一節 本片優點. 政 治 大. 許多觀眾看完影片,認為本片旨在傳達「親情」、「愛的韌性」與「力量」,. 立. 認為「雖然看似是不幸的故事,但是一部充滿愛與溫暖的影片」,在看完之後「覺. ‧ 國. 學. 得很踏實,樸實又讓人感動」。觀眾普遍認為本片最大的優點,是「內容豐富」、. ‧. 「細節動人真摯」,並且肯定作者的勇氣,認為「拍攝者很勇敢」。. Nat. io. sit. y. 與創作目的相呼應,本片即是我以家屬的身分,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將被. er. 記錄者之間的互動堆疊出強而有力的韌性,讓觀眾看見以阿嬤為首的照顧者彼此. al. n. v i n Ch 是如何踏實、努力而勇敢的面對這份遺憾,希望觀眾能了解:面對不幸,家人間 engchi U. 的互助合作可以讓它變得不凡而偉大。因此,我相當高興觀眾能夠在看完影片之 後,感受到沈重以外的氣氛,如前創作理念所說,家屬與病患所需要的不只是簡 單的同情而已,我們需要的是被理解、被肯定,倘若觀眾能夠感受到愛與力量, 我想這部影片其中一個目的已經達到了。 此外,觀眾肯定我身為拍攝者的勇氣,這樣的回應也十分令我欣慰。自從 決定進行這個創作,我花了許多時間說服自己:這個創作是有意義的。進行拍攝、 37.

(47) 後製的期間,面對至親的生活赤裸呈現,我經常質疑自己:為什麼要再一次揭開 家人的瘡疤?為什麼要帶著攝影機去打擾家人的生活?我非但沒有提供家人任 何實質上的幫助,還這樣勞師動眾的麻煩他們、逼迫他們吐露心聲。類似的自我 質問在作品完成前不斷出現,直到試映會當天,看見自己的作品在觀眾面前呈現, 他們因著作品哭泣、歡笑、感動,我才重拾信心。這個作品有一個最大的目的, 是要藉由創作的過程進行自我療癒,在試映會當天,我感受到觀眾的鼓勵與肯定. 政 治 大. 也是療癒的環節之一,他們讓我放下許多忐忑與自我懷疑,變得更加堅強與無. 立. 學. ‧ 國. 懼。. 第二節 本片待改進之處. ‧. 由於拍攝的對象是自己最親近的家人,在段落的次序安排上容易落入盲點,. Nat. io. sit. y. 剪接的判斷也經常過於感情用事,因此不少觀眾認為本片的主要缺點有:「核心. n. al. er. 主題不夠明確」、「敘事的起承轉合不夠明確,不知弟弟發生了什麼事情」、「人 物的介紹不夠清楚」等。. Ch. engchi. i n U. v. 映後自我檢討,我認為自己到了剪接後期,情感已經陷入太深,認為每一 位家人對我來說都很重要,每每要刪掉描寫他們的片段都掙扎萬分,導致敘事線 過於分散、無法集中。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本片一開始拍攝的目標本就 不是以跟隨某一特定事件的走向來長期記錄,弟弟發生事件的原委也不是我要強 調的重點,我偏向讓觀眾看見阿嬤與家人和弟弟之間特殊又充滿感情的互動方式, 因此全片的節奏較紊亂。修正後方向,著墨更多阿嬤與弟弟之間的互動,將段落 38.

(48) 的次序再重新調整,以彌補敘事上的不足。 另,我原先設計不使用字卡,意圖讓訪談人物的內容和互動引導觀眾理解 片中人物的身分,但是顯然大多數觀眾還是需要字卡輔助理解片中人物的關係。 修改後的版本已加上每個人物出場的字卡介紹。. 第三節 觀眾現場提問與回應 (一)片尾放自己叫元彥片段的用意是?為何放到最後才出現?. 政 治 大. 同時身為家中的一份子以及記錄者,我一方面記錄著家人的生活、一方面. 立. 訪問家人以便更理解這個遺憾以及他們面對事情的態度,除了 少數時候自己的. ‧ 國. 學. 聲音與意見有進入影片,大部分的時間是用攝影機代替自己去觀察、描寫、呈現. ‧. 我所感受到的家人的脆弱、掙扎、堅強與坦然,家人們的反應,就次序安排上,. Nat. io. sit. y. 事實上也代表了我對這件事情的理解與轉化,我從片頭戰戰兢兢的提問,到覺得. er. 阿嬤很勇敢,在在象徵了我自己的詮釋。最後放了唯一一個我與弟弟的互動,我. al. n. v i n Ch 在鏡頭這端叫著弟弟,弟弟也很巧妙的用眼神回應我,主要希望以這個片段象徵 engchi U 我也能很勇敢的面對弟弟,面對自己。 (二)為何把自己放在相對客觀的位置上? 追根究底,原因其實來自於內心深處對於家人和弟弟的愧疚。從小看著家 中長輩那樣無怨無悔的付出,對弟弟無微不至的照顧,我一直以來大多扮演較被 動的角色,在一旁默默的觀察,聽任大人們的吩咐在必要時伸出援手。事實上我 也沒有信心,能夠像阿嬤、姨媽、母親他們那樣親力親為的照顧弟弟。因此,對 39.

(49) 我而言,如果這部影片是一個故事,我始終覺得故事的主角一定是那些比我更辛 苦的家人,我自己是不夠資格進入這個故事之中的,我能做的只有退到一邊記錄 下他們偉大的模樣。 (三)滿好奇拍攝者個人的觀點,以及這段拍攝經驗帶給作者的改變? 事實上滿多人提出這個問題,如上題所言,礙於心中的罪惡感,我不願意 自己的聲音在影片當中出現過多。再者,我也認為,身為本片作者,我所拍攝、. 政 治 大. 擷取、剪接然後呈現的片段與氛圍,在在隱含了我自己的觀點:從難以啟齒的遺. 立. 憾、到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到以較坦然的態度面對事情,以及最後結尾我面對.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弟弟的方式。. Ch. engchi. 40. i n U. v.

(50) 第五章 結論 以自我療癒作為出發點,這個創作實踐雖不能稱為完美,但對我個人的成 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既然以療癒為前提,做這樣的創作,首先得要誠實面對自己,毫不掩飾的 去挖掘自己內心所有的心結、瘡疤、痛楚,看清他們究竟長得什麼模樣,我也藉 由四處閱讀書籍、釐清自己對於這整件事情、對於家中每一個成員究竟是抱持著. 政 治 大. 什麼樣的想法,邪惡的、逃避的、自甘墮落的都好,只要允許自己坦然面對所有. 立. 內心的黑暗,療癒的旅程就能展開。. ‧ 國. 學. 跌跌撞撞、幾度停擺,終於整理好自己的想法,進入拍攝場域後,透過訪. ‧. 問、觀察、拍攝,面對家人們不同的意見、質疑與眼光,過程當中雖然幾度後悔. Nat. io. sit. y. 自己選擇這條路,甚至加強自己對家人深深的虧欠感,但是正因為有著記錄的責. er. 任與規範,我得以更用心的去體會他們每一個人的想法與感受,看見生活中更多. al. n. v i n Ch 極為動人的細節。最大的轉變莫過於,本來這部片的走向打算安插許多弟弟的主 engchi U 觀鏡頭,帶出他的自主性,但會這麼計畫的根本原因在於,原先的我是不太相信 弟弟會與我們有明顯的互動的。然而開始拍攝之後,我漸漸相信阿嬤所說的:這 款的囝仔其實都聽的懂。於是我拋棄了原本的計畫,轉而尋找弟弟與家人們互動 的片刻。在主要的拍攝期間,我與家人之間因為所有的訪談,敞開心胸溝通彼此 的想法,原本像是迷霧一般壓抑的感受,在每個人都了解彼此之後,終於放晴, 這是進行本次創作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穫。 41.

(51) 帶著素材進入剪接階段,又是另一個艱難的旅程,面對至親與龐雜的素材, 我花了許多功夫整理與沈澱。整理訪談稿、歸類素材的過程中,彷彿又重新閱讀 一次這個故事,看著親人們甚至是自己出現在螢幕上,這一次我終於有了較為退 後而旁觀的角度去觀看與詮釋,儘管偶爾還是會陷入其中不自拔,但總算我也能 以一種超然的態度面對自己和家人。到了試映會那天,當片子結束,原本以為已 經看片子看到麻木的我,竟然被自己創作的片子感動到眼眶泛紅,感受到另一種. 政 治 大. 來自影片的力量,我想,先撇開這部片子能夠帶來多大的影響與效益,至少自我. 立. 療癒的目的已經達成了吧!. ‧ 國. 學. 我認為,創作之所以能夠作為自我療癒的實踐,原因就在於,創作者在過. ‧. 程中不斷練習進入故事、抽離故事、然後再度進入故事,於這樣的反覆練習當中,. Nat. io. sit. y. 找出許多不一樣安身的位置,如此以來面對原先那個巨大的傷痛,心靈將不再被. er. 綑綁於某個執著當中,而能自由坦然的迎接它並且閱讀它。. al. n. v i n Ch 我相信,這趟旅程,開始了就不會結束,未來影片可能還會有更多的不一 engchi U. 樣的版本,我也期許自己能一直這樣勇敢的面對。 最後也鼓勵所有還裹足不前的人,勇於聆聽內心的聲音,創作吧!. 42.

(52) 參考書目 丁晨(2003)。《世界的斷裂與接應:一位極重度多重障礙者生命意義之探討》。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亞維譯(1998)。《製作紀錄片》。台北:遠流。(原書 Rabiger, M. [1992]. 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 MA: Focal Press) 王蔚慈(2003)。〈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 Bill Nichols 的六種模式為. 政 治 大. 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頁 1-33。. 立. 李道明(1995) 。 〈從紀錄片的定義思索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混血形式〉 , 《戲劇學刊》 ,. ‧ 國. 學. 10:79-109。. ‧. 吳凡(2006)。〈記錄與記憶─朱詩倩〉,財團法人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編). sit er. io. 書林。. y. Nat. 《女性‧影像‧書─從女性影展看女性影像之再現》,頁 123-126。台北:. al. n. v i n Ch 范昱峰譯(1998) 。 《睡人》 。台北:時報文化。 (原書 Sacks, O. [1973]. Awakenings.) engchi U 陳阿月譯(2008) 。 《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 。台北:心靈工坊。 (原書 Morgan, A. [2000]. What is Narrative Therapy? ─ An easy-to-read introduction. Australia: Dulwich Centre.) 陳亭螢譯(2007)。《陰暗情緒是毒也是藥:榮格陰暗情緒原型的自我轉化及療 癒》。台北:人本自然。(原書 Greenspan, M. [2003]. Healing through the dark. emotions: The wisdom of grief, fear, and despair.) 43.

(53) 曾進興譯(1999) 。 《腦性麻痺與溝通障礙》 。台北:心理出版社。 (原書 Mecham, M. J. [1998]. Cerebral Palsy.) 傅佩榮(1995)。《自我的意義:齊克果.馬塞爾.海德格.卡繆》。台北:洪健 全基金會。 趙永芬譯(2008) 。 《火星上的人類學家》 。台北:天下文化。 (原書 Sacks, O. [1996].. 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 Seven paradoxical tales. New Tork: Random House.). 政 治 大. 廖世德譯(2001) 。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 。台北:心靈工坊。 (原. 立. 書 White, M. & Epston, D. [1990].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Australia:. ‧ 國. 學. Dulwich Centre.).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4. i n U. v.

(54) 附 錄 附件一:原拍攝企劃書 一、影片名稱:《這款的囝仔》 二、拍攝規格:HDV,40 分鐘 三、工作前提與說明: 吃飯、睡覺、上班、上學,這是多數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太過頻繁瑣碎以致. 政 治 大. 於人們也許從未發現,對社會上的某些人來說,這是多麼得來不易的事情。我的. 立. 小弟因為醫療疏失,自八個月大之後變成一位凡事都需要照料的人,至今已逾. ‧ 國. 學. 14 個年頭。. ‧. 我的作品將會經由探索家人面對小弟多重障礙的狀況仍奮鬥不懈的過程與. Nat. io. sit. y. 心路轉折來證明:像這樣的一個孩子,對許多人而言,他也許是一位對社會毫無. er. 貢獻、毫無價值的人,但是,即便他的生命需要全家人的幫助才得以延續,他的. al. n. v i n 存在對我們來說就是無價之寶C 。希望觀眾可以藉由我的作品感受到身心障礙者與 hengchi U 家屬之間雙向的連繫與互動,了解家屬偉大的情操,進而能更加珍惜身邊極易忽 略的幸福。 四、主要拍攝人物 (一) 元彥:我的小弟,目前就讀花蓮啟智學校國中二年級,與外婆一同居住 在花蓮大阿姨家中。今年十五歲,出生八個月時因為疝氣開刀,手術失敗感染敗. 45.

(55) 血症導致腦性麻痺,障礙程度嚴重,起居皆需人照料,無法言語、行走,和旁人 溝通的主要途徑是表情,他的笑容是全家最珍貴的禮物。 (二)外婆:元彥主要的照顧者、也是元彥最依賴的人,十四年來一路陪伴元彥 長大、上學,從未放棄努力。她與元彥是家庭中的重心,外婆堅毅踏實,始終懷 抱希望與信念。在照顧的過程中,扮演指揮官的角色,對元彥的需求瞭如指掌。 (三)母親:為了能夠同時照顧好元彥與夫家,元彥出事之後幾乎每天通車來回. 政 治 大. 花蓮與玉里,白天和外婆協力照顧元彥,晚上回到夫家幫忙家務。對發生在元彥. 立. 身上的意外較其他家人難以釋懷。. ‧ 國. 學. (四)大阿姨:白天上班,回到家中後協助照顧元彥,將元彥視如己出。信奉佛. ‧. 教,對於元彥的狀況與遭遇態度豁達超然,總是抱持著樂觀與感恩的心面對。. Nat. io. sit. y. (五)小阿姨:雖長年居住在台北,但與元彥的關係仍十分密切。在照顧的過程. er. 中扮演智多星的角色,經常四處探尋不同的治療方法與名醫來幫助元彥復健、參. al. n. v i n Ch 與法會為元彥消災解厄,並且負責改造、縫製適合元彥穿的衣物。 engchi U. 本片記錄重點將圍繞在以上五人之間的互動,凸顯家人團結奮鬥的精神與永 不放棄的願望。. 五、影片風格與形式 (一)影片的敘事主線有二:由元彥國二開學的這一天生活貫穿全片,穿插元彥 的二姊(創作者本身)紀錄、訪談家人的片段,隨著時間推展,元彥、元彥二姊、 以及家人的心境都有了轉變。 46.

(56) (二)片中安排多個元彥的主觀鏡頭,投射我對小弟情感、心願的想像。所有元 彥的主觀鏡頭出現時,皆會設計一個邊框,模擬元彥的所看、所感。 (三)為了帶出我心境上的轉變,表現元彥主觀世界的視覺效果,每一次出現將 隨著影片時間推展而轉變,設計由模糊至清晰、攝影構圖由較近至遠、邊框由小 至大甚至到無邊框,光線由暗至明,以此帶出全片的轉折與主旨,象徵個人期望 以及敘事療癒之過程。 六、拍攝大綱. 素材. ‧. 一. 內容. 學. 段 落. 【表 2】:拍攝大綱. ‧ 國. 立. 政 治 大. sit. y. Nat. 一天開始, 朦朧天光中, 1.雞啼聲 外婆起床叫醒元彥。元彥躺 2.外婆下床 在床上,察覺外婆在廚房為 3.外婆喚醒元彥聲音. 說明. 1.故事拉開序幕 平凡的一天開始 這是十四年來的生活. n. al. er. io. 他準備早餐,好奇的他下床 4.元彥主觀:看著外婆在廚房為他 縮影 進廚房查看。 打點吃的 2.元彥的主觀鏡頭, 標誌出他的主動性. Ch. engchi. i n U. v. 二. 元彥的二姊(我)想要了解 1.元彥的二姊拿著攝影機準備訪 弟弟發生意外的始末,以及 問母親 家人對這件事情的想法。 2.母親緊張的表情、動作. 點出身為作者的我不 僅是個旁觀者,也是 參與其中的人。. 三. 開學這天,元彥上學. 1.延續段落一的一天. 1.元彥與外婆在家中準備. 2.元彥與外婆到學校參加開學典 生活。 禮 2.以元彥的主觀鏡頭 3.元彥主觀:看著身邊活蹦亂跳的 表達他的遺憾 同學. 4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John Wanamaker I know that half my advertising is a waste of money, I just don’t know which half.. —

— John Wanamaker I know that half my advertising is a waste of money, I just don’t know which half.. —

Since the noumena and phenomena are perfectly integrated, the self realization of mind-nature and the practice of various teachings should go hand in hand with no obstruction;

Attitude determines state, the state decided to state of mind.. John:I’m planning to go camping next weekend with my

The short film “My Shoes” has been chosen to illustrate and highlight different areas of cinematography (e.g. the use of music, camera shots, angles and movements, editing

These programmes are operated by 11 degree-awarding self-financing institutions registered under the Post Secondary Colleges Ordinance (Cap. 320) or statutory

Playing computer games is interesting for my brother.(To play computer games is interesting for my brother.)(It is interesting for my brother to play computer

In this portion of my article, I first discuss the “Pious Wives” section of Patricia Ebrey’s widely circulated book, 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