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本現代教師教育改革機制之初步分析-以地方自治團體、教師培育機構、民間學會等為主 / 5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本現代教師教育改革機制之初步分析-以地方自治團體、教師培育機構、民間學會等為主 / 52"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日本現代教師教育改革機制之初步分析—

以地方自治團體、教師培育機構、民間學會等為主

楊思偉 南華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 李宜麟 南華大學校務研究辦公室博士後研究員

一、前言

2015 年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提出「有關今後提升擔任學校教育之教師資質 能力-朝向建構互學與互相提高能量之教師社群」報告書,指出教師教育改革方 向,以培育、聘用和研修的一體化、適切的人事管理為主,以使教師再次被視為 高專業化人才,和建立教師為終生學習的形象(文部科學省,2015;中央教育審 議會,2015a:9;教育新聞,2016)。而日本此次教師教育的政策體制的改革, 主要是在文部科學省(簡稱文科省)政策規劃、地方自治團體(地方政府)政策 執行、大學端之職前培育與教職研究所、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行政運作、在職 進修、教師評鑑等)與民間組織(教師團體及民間教學研究會等)教學研發等五 者機制,共同運作下,獲得成效。日本教師教育政策體制改革中的機制運作方式, 正是我國在師資培育運作目前所最欠缺的,亦即,從我國師資培育形式看起來, 該有的制度或機構都有了,然而運作後卻發現效率有限,效果不彰。是以,本文 先行聚焦初探教師教育管理機構中的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地方自治團體)、教 師培育機構課程改革、民間學會的功能和機制運作方式後,進而提出日本教師教 育體制改革之特色。

二、日本教師教育改革運作機制之創新

(一) 都道府縣層級設立「教師培育協議會」之功能與運作機制分析 日本文科省指出:為提升學習的意願,應充分利用教師的優勢,提供學生需求, 尊敬家長,建立可信賴的地區學校,對此,培育持續學習的教師有其必要性;然 文科省提出,教師的持續性學習需要教師培育協議會、教育委員會和教職研究所 等三個機構進行合作,並在學習點數制和換證制為基礎下,建構教師在專業上的 持續性學習。因此首先在初任教師和五年資歷教師的在職研修方面,依據國家提 示方針,以「培育指標」設定為教師專業標準之基礎下,由教職研究所提供大學 新畢業生課程,使初任教師和五年資歷研修教師,在學習點數制度下,可取得專 修免許狀;其次,對於各種在職研修和10 年資歷教師的在職研修,則透過教育 委員會和大學的協同合作,以及教職研究所提供的中堅幹部課程,獲得教職員研 修的點數,以達到換證講習的標準;第三,透過縣(相當於我國的省及直轄市) 培訓中心和教職研究所的協同合作,提供教師各種研修之考試和行政管理職課

(2)

程,使得教師可達到課程認證計畫的目的和換證講習的標準(如圖 1)(中央教 育審議會,2015b:8;中央教育審議會,2015c)。因此在此套政策措施下,可發 現日本教師所建構的終身持續性學習,行政面的執行是從國家政府指示方針到地 方教育教育委員會的執行後深入學校,課程面的建構則由教育委員會和教職研究 所共同合作,所以此向日本教師終身持續學習的體制,可以說是具備完整性與系 統性。 圖1 教師培育協議會的功能圖 另外,在日本教師終身學習體制下,教師培育協議會為整體制度核心主角, 其主要目的為透過全國教師培育委員會聯合會而成立,其機構功能為:研發培育 指標、證照核發和評估培育指標成效等三項;而都道府縣教師培育協議會則由都 道府縣教育委員會、課程認定大學和校長協會組成,其主要功能為:1.向都道府 縣教育委員會等說明證照發行的結果,以及改善結果的報告;2.依據培育指標, 對研究生課程進行課程的管理與指導;3.依據培育指標,進行教師培訓中心的課 程與學分互換作業(如圖2)(中央教育審議會,2015b:8)。

(3)

圖2 教師不斷學習機制的規劃圖 (二) 教師培育機構課程改革之功能與運作機制分析 同時,文科省主張教師培育課程應採用開放的角度,使教師培育課程改革朝 向檢討與協助合作的路徑(中央教育審議會,2015a:3-4)。這個課程的目的主要 在於培育教師的主體性、多樣性和協同性能力。因此,首先,教師需要具備個別 的知識與技能,在具備個別的知識與技能後,須進一步思考教師在已知道的知識 下,能做的事情為何,以培養教師的思考力、判斷力與表現力(表達力);其次, 再透過課程評量的充實與課程經營的強化,教師必須思考如何學習,以達到從主 動學習的角度,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最後,透過思考參與社會和世界的方式, 使個體自身可以度過一個更好的人生,而使個體具有主體性、多樣性和協同性的 能力(如圖3)(中央教育審議會,2015b:14)。

(4)

圖3 教師培育課程設計三大主軸 為回應此想法,2015 年日本教師教育改革的主軸以培育、聘用和研修的一體化、 適切的人事管理為主。透過培育、聘用和研修的一體化和適切的人事管理,強化 教師職能和人事靈活運用,進而使學校圖像從以前的管理層級,轉變為現在的管 理職與教師團體兩者為主,再進化為未來的學校內管理職和教師團體不僅是一個 團隊,且各職務能彼此互相合作,也可互相支援,以強化學校組織的協調與合作 功能(如圖4)(中央教育審議會,2015a:11)。 圖4 未來團隊學校圖像

(5)

日本教師原本被要求的工作可包含:原有的工作和為處理教育新議題而增加 的工作。原本的工作有:教學和學習指導(教學和相關作業)、班級經營(導師 工作等)、生活指導(面談、進路指導等)和學校行事(開學、畢業和遠足等), 因應新議題而增加的工作有:全年級指導的特教、小學英語等的專科教學、強化 處理霸凌和道德觀、強化主動學習的教學改善等。另外,除教師原本被要求的工 作外,教師工作尚有:其他專業人員參與支持的業務、學童的心理支持、家庭環 境的關心、社團活動、職員協助的業務、學校行政、團書館、ICT、社區人員協 助的業務、指導輔導的業務(假日活動)等。透過未來學校組織藍圖的建構,可 使教師更能專心教學和進行班級經營指導。對於新議題,則依其需求建立能因應 該議題的教師組織體制而處理之。其他專業人員參與支持的業務、學童的心理支 持、家庭環境的關心、社團活動、職員協助的業務、學校行政、團書館、ICT 等 業務,則由專業人員,例如:學校諮商員、學校社工人員、社團活動指導人員、 事務員、學校文書和 ICT 指導人員負責。社區人員協助的業務、指導輔導的業 務(假日活動)則由理科的實驗助理、學習支援人員負責。換言之,透過專業人 員和支援人員的人力增加,使教師不必承擔非教職以外的工作(如圖 5)(中央 教育審議會,2015b:17)。 圖5 實踐「團隊學校」後,學校教職員等的角色分工

(6)

(三) 民間學會協助教學研究之機制 為促使日本各個學校內的教職員具有共同的教育實踐,日本文科省結合教科 教育學研究者、五大學授業研究協議會、教授學研究會、民間教育研究團體和教 職員的自主研究會等力量,進行日本教師教育改革之調查(如圖6)。以西元 2016 年整體師資力量改善調查為例,其調查議題可分為:由師傅教師(mentor)制度 進行的培訓研究、教師培訓學校研究、教師發展指標模型研究、因應新議題與教 師培訓課程架構的對應研究、持續保證教師課程品質的研究、教職的持續學習及 檢定證照的發展研究、民間教育團體活化教職員資質能力之研究等。首先,師傅 教師制度進行的培訓研究議題主要負責單位有:北海道、群馬縣、長野縣、岐阜 縣、滋賀縣、山口縣、德島縣、高知縣、福岡縣、高崎市等10 個教育委員會, 及富山與和歌山等兩所大學。其次,教師培訓學校研究課題,主要負責單位有: 札幌市、京都市、山口縣和福岡市等4 個教育委員會、兵庫教育、福岡和長崎等 三所大學。民間教育事業者活化教職員資質能力之研究,主要負責單位有:早稻 田有限公司研究院、認定NPO 法人 Teach For Japan、特定非営利活動法人 TOSS、 日本生活交流協會、一般社團法人日本青少年育成學會、戶田市和千葉市教育委 員會、宮城教育大學等(初等中等教育局教職員課,2016)。 圖6 日本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相關網絡圖

三、結論

日本教師教育體制改革之機制運作是在政策上,由上而下進行推動,但在教 育實施機構(地方自治團體、教師教育機構、民間學會、學校)的推動卻是以教 育政策為依據下,就自身角色在其政策上之位置,各司其職,發揮應有功能下, 又互相配合推動改革,而其成效反映於教育體制,是為教育政策和教育實施機構 的結合,是非常綿密有機的機制。是以,其地方自治團體、師資培育機構、民間

(7)

學會級學校在教師教育體制改革特色如下: 1. 由中央教育部主導,結合各類民間教師教育研究力量,使其為教師教育提供 外力支持的同時,也能有效透過政策整合各類民間教師教育相關研究單位, 使其各司其職,發揮應有之功效,為教師教育改革提供助力。 2. 依據中央所規定之教師教育相關政策法令下,各地方自治團體結合當地教師 培育機構和民間教師教育學會力量,在地方自治團體(都道府縣層級)主導 下,規劃當地教師教育培育和在職研修之策略及其相關配套措施。 3. 教師培育機構在地方政府主導下,成立師資培育協議會,共同訂定師資培育 指標,以教師教育相關改革政策為基礎,結合民間教師教育學會力量,進行 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從師資培育到教師在職進修,提供師資生和在職教師系 統性的教師教育訓練。 4. 學校層級依據中央級都道府縣所發佈之政策,進行校內管理職和教師群體之 調整,以強化學校組織的協調與合作功能的同時,也促使教師更能專心教學 和進行班級經營指導;同時藉由教師教育的在職訓練,使教師在教學和管理 上更具專業。

四、建議

依據上述研究結論,茲盧列以下四項研究建議,說明如下: 1. 我國政府在推動教師教育政策改革時,除採取由上而下的政策推動,更應結 合縣市市府(地方自治團體)、大學教育學系所和師資培育中心(教師教育機 構)、民間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中華民國 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等)、各縣市中小學校等力量,進行 政策推動與落實。 2. 縣市政府應依據中央所規定的教師教育相關政策法令,結合各縣市教育相關 領域之大學專家學者和民間學會力量,以各縣市教育局(處)為主導下,規 劃當地教師教育培育和在職進修之策略和相關配套措施。 3. 各縣市教師教育機構應該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主導下,成立師資培育委 員會,以教師教育相關改革政策為基礎,結合民間各種學會力量,進行教師 教育課程的研發與教材編製,提供師資生、實習生、不同層級的在職教師(初 任教師、任教5-10 年教師、任教 11-15 年教師、任教 16-20 年教師以及 20 年

(8)

以上教師)和學校行政管理者(組長、主任、校長),系統性和整合性的學習 或進修等教育課程訓練。 4. 各縣市中小學依據教育部所頒發之政策,進行校內行政管理職和教師工作職 責的調整,以強化學校組織在人事管理上的靈活運用的同時,可以人盡其才, 促使教師工作負擔均等化,教師更能專精於教學和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 中央教育審議會(2015a)。有關今後 2015a 提升擔任學校教育之教師資質能 力-朝向建構互學與互相提高能量之教師社群 。2016 年 12 月 21 日擷取自 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0/toushin/1365665.htm。  中央教育審議會(2015b)。これからの学校教育を担う教員の資質能力の向 上 に つ い て ( 答 申 ) 参 考 資 料 そ の 1 。 2016 年 12 月 21 日 擷 取 自 http://www.mext.go.jp/component/b_menu/shingi/toushin/__icsFiles/afieldfile/2016/0 1/13/1365896_04.pdf。 中央教育審議會(2015c)。教職生活の全体を通じた 教員の資質能力の総 合 的 な 向 上 方 策 に つ い て ( 答 申 )。 2016 年 12 月 21 日 擷 取 自 http://www.mext.go.jp/component/b_menu/shingi/toushin/__icsFiles/afieldfile/2012/0 8/30/1325094_1.pdf。  文部科學省(2015)。第 2 期教育振興基本計画。2016 年 12 月 22 日擷取自 http://www.mext.go.jp/a_menu/keikaku/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3/06/20/13363 79_01_1.pdf。  初等中等教育局教職員課(2016)。平成 28 年度総合的な教師力向上のため の調査研究事業採択一覧。2016 年 12 月 23 日擷取自 http://www.mext.go.jp/ a_menu/shotou/sankou/1375714.htm。  教育新聞(2016)。教員の養成・採用・研修一体改革 改正教特法など提 出へ。2016 年 12 月 22 日擷取自 https://www.kyobun.co.jp/news/20160912_01/。

數據

圖 2  教師不斷學習機制的規劃圖  (二)  教師培育機構課程改革之功能與運作機制分析  同時,文科省主張教師培育課程應採用開放的角度,使教師培育課程改革朝 向檢討與協助合作的路徑(中央教育審議會, 2015a:3-4)。這個課程的目的主要 在於培育教師的主體性、多樣性和協同性能力。因此,首先,教師需要具備個別 的知識與技能,在具備個別的知識與技能後,須進一步思考教師在已知道的知識 下,能做的事情為何,以培養教師的思考力、判斷力與表現力(表達力) ;其次, 再透過課程評量的充實與課程經營的強化,教師必須思
圖 3  教師培育課程設計三大主軸  為回應此想法, 2015 年日本教師教育改革的主軸以培育、聘用和研修的一體化、 適切的人事管理為主。透過培育、聘用和研修的一體化和適切的人事管理,強化 教師職能和人事靈活運用,進而使學校圖像從以前的管理層級,轉變為現在的管 理職與教師團體兩者為主,再進化為未來的學校內管理職和教師團體不僅是一個 團隊,且各職務能彼此互相合作,也可互相支援,以強化學校組織的協調與合作 功能(如圖 4)(中央教育審議會,2015a:11)。  圖 4  未來團隊學校圖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目的 培養理性、智慧之人 培養具有基本能力之人 教學方法 古代典籍 基本學科(博雅教育) 重視教師教學能力 基礎學科(學科知識).

請持續配合本部 政策推動藝術教 育、師資供需評 估、辦理教育實習 及 教 師 進 修 工 作,建議針對提升 國民中學專長授 課比率教師進修 第二專長學分班 辦理部分,可後續 追蹤。.

為此,我體會大師這本書,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即是要從本懷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配合教育革新趨勢 發揮教育統整功能 因應開放教育理念 促進教學效能提升 符應教育學習理論

督導考核各學 校及機構推展 性別平等教育 情形,以建立 性別平等教育 氛圍,提升本 市市民及學校 教職員工生性 別平等教育觀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