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司登記不實之撤銷規範的研究-以SOGO條款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公司登記不實之撤銷規範的研究-以SOGO條款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學位論文. 公司登記不實之撤銷規範的研究 -以 SOGO 治 政 條款為中心. 大 立 A Study on the Nullification of Corporate Registration with False. ‧ 國. 學. Documentation- Focusing on the "Sogo Provision".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劉 連 煜 博士 研究生:楊 舜 麟 撰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1 月.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 謝辭 大學及執業階段,一直都有拜讀我國公司法權威劉連煜教授的大作, 在重拾學生身份進修後,非常幸運可以進入劉門接受老師的指導。 感謝劉老師經常在 Line 群組、臉書督促、鼓勵寫作進度,除悉心審 閱論文外,並提供精準、豐富的指導意見。謝謝朱德芳老師、張心悌老 師擔任口試委員,口試時給予寶貴的建議與指正,筆者獲益良多。. 立. 政 治 大. 謝謝家人的支持與照顧,一路以來的求學歷程,不但是為自己讀書,. ‧ 國. 學. 也是為你們而讀,為愛書寫,謹以本論文獻給你們。.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楊舜麟 謹誌於奧諦斯法律事務所 2021 年 1 月 15 日. i. DOI:10.6814/NCCU202100049.

(3) 摘要 SOGO 案自 2002 年以來纏訟近 20 年期間,除涉案當事人或公司外,前總統 陳水扁家人的禮卷風波(總統)、辦理公司登記的經濟部(行政)、負責審判的法 院(司法)、提出調查報告的監委(監察),乃至因修訂公司法涉嫌收賄的立委(立 法)等一路觀察下來,本案讓中央政府部門、朝野政黨也都捲入此一無止盡的「司 法黑洞」,大概只有考試院倖免於外了。 此一商業史上的世紀大案,其中一項法律爭議涉及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解 釋適用,該條項因 2018 年新修正而以「SOGO 條款」廣為人知。實務上,雖然很 多公司因為它而被主管機關撤銷設立登記或其他登記,但自立法 50 年以來一直是. 政 治 大. 非常冷門的條文,公司法教科書幾乎都是條文照抄帶過,甚少被重視與討論,也無 相關專文進行討論,直到 SOGO 案爆發。. 立. 筆者認為,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法理之爭,重要的並非條文所稱「偽造變. ‧ 國. 學. 造」的文義範圍,真正的關鍵在於主管機關在撤銷登記時裁量權的行使。本論文從 宏觀的觀察視角,將支配 50 年來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制度設計或發展軌跡,歸. ‧. 納、稱為「聯結論」的思維模式,並指出此一模式造成歷來的解釋矛盾、規定本身. sit. y. Nat. 的形骸化,以及新修法無法處理類似 SOGO 案的案件。. 鑑於 SOGO 條款以及其所關聯的公司登記撤銷的制度整體,未見深入研究與. io. n. al. er. 統整,且如果仍停留在聯結論現行論述的說文解字,以及舊有的貧乏論述,就只能. i Un. v. 繼續深陷形式審查的路徑依賴,無法自拔。故本論文擬分析、歸納過往實務案例與. Ch. engchi. 解釋、SOGO 案後所累積的文獻,以及整合公司法、行政法及其他法理論,描繪出 公司登記之撤銷制度的整體輪廓,並提出「裁量論」的概念,重新架構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論述,以及定位主管機關於公司登記核駁或撤銷的審查爭議。. 關鍵字:SOGO 條款、公司登記、登記不實、登記對抗主義、職權調查主義、職權 撤銷、聯結論、裁量論. ii. DOI:10.6814/NCCU202100049.

(4) ABSTRACT The SOGO case has gathered increasing public attention since 2002 as this black hole’s gravity has attracted former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in relation to the gift certificate case),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in relation to the corporate registration case), the Judiciary (in relation to the trial of various issues relating to SOGO), the Control Yuan (in relation to i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the Legislature (in relation to the indictment of legislators in the SOGO bribery case) into it. The 2018 amendment to Section 4 of Article 9 of the Corporations Act (“Amended Article”), which has been dubbed the “SOGO Provision”,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s to Taiwan’s Corporations Act and has become a hotly debated issue. Although, in practice, the central competent authority has nullified the corporate registration of. 政 治 大. many companies based on this provision, judicial and academic discussion on this provision has been unpopular among lawyers and legal scholars until the reporting of the SOGO case. By adopting a macro perspective, the thesis first analyzes important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and cases relating to the Amended Article and legal materials accumulated by the SOGO case. It then restructures the Amended Article by combining company law with administrative law and other legal jurisprudence and 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into the Amended Article. The thesis concludes that the 2018.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amendment is unlikely to succeed because the key issue of the Amended Article should be the exercise of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by the central competent authority when granting or nullifying corporate registration, rather than literal interpretation of “forged or altered documentation” as prescribed by Section 4 of Article 9 before the 2018 amendment.. Ch. engchi. i Un. v. iii. DOI:10.6814/NCCU202100049.

(5) 目錄 緒論 ............................................................................................................... 1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研究動機................................................................................................... 1 研究目的................................................................................................... 3 研究範圍與方法 ........................................................................................... 4 研究範圍................................................................................................... 4 研究方法................................................................................................... 4 研究架構 ....................................................................................................... 5. 治 政 大 公權監督下的公司登記與撤銷 ................................................................... 7 立 公司治理與公司登記制度 ........................................................................... 7. ‧ 國. 學. 公司治理與公權監督............................................................................... 7 公司登記的行政監督............................................................................... 8. ‧. 公司登記之監督機關 ................................................................................... 9. y. Nat. sit. 事前監督機制:核駁登記 ......................................................................... 11. al. er. io. 公司登記之種類..................................................................................... 11. n. 設立登記 ................................................................................ 11. Ch. i Un. v. 其他登記 ................................................................................ 12 核駁登記之審查..................................................................................... 15. engchi. 行政監督權與公司登記之審查爭議 .................................... 15 公司登記之形式審查制的辯正 ............................................ 17 公司登記之效力..................................................................................... 19 設立登記之效力 .................................................................... 19 其他登記之效力 .................................................................... 20 登記對抗效力的適用領域 .................................................... 24 公司登記效力的特性 ............................................................ 29 事後監督機制:撤銷廢止登記 ................................................................. 31 撤銷廢止登記的事由............................................................................. 31 公司法明定事由 .................................................................... 32 iv. DOI:10.6814/NCCU202100049.

(6) 職權撤銷事由 ........................................................................ 34 撤銷廢止登記之審查............................................................................. 36 撤銷廢止登記之效果............................................................................. 39 設立登記之撤銷廢止 ............................................................ 39 其他登記之撤銷廢止 ............................................................ 41 登記不實之撤銷規定: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 ......................................... 44 2018 年修法前的立法沿革.................................................................... 44 1929 立法 ............................................................................... 44 1946 年修法 ........................................................................... 45 1966 年修法 ........................................................................... 45 1970 年修法 ........................................................................... 45. 政 治 大 1997立 年修法 ........................................................................... 46 1983 年修法 ........................................................................... 46. ‧ 國. 學. 2001 年修法 ........................................................................... 46 解釋適用的發展軌跡............................................................................. 47 立法目的 ................................................................................ 47. ‧. 撤銷訴權? ............................................................................ 48. y. Nat. 登記不實 ................................................................................ 48. sit. 法院確定裁判 ........................................................................ 53. n. al. er. io. 通知方式 ................................................................................ 53. i Un. v. 小結-公司法上的托勒密體系 .................................................................... 55. Ch. engchi. SOGO 案相關事實與判決解析 ................................................................. 58 背景事實 ..................................................................................................... 58 太百公司原有的股權架構..................................................................... 58 李○隆、林○德的介入......................................................................... 60 企業切割計劃與執行............................................................................. 60 嫌隙與求援............................................................................................. 63 林李異心................................................................................................. 65 遠東入主太流太百................................................................................. 67 刑事案件/偽造文書等 ................................................................................ 71 第一波起訴及審理(李○隆等)......................................................... 71 第一審法院判決 .................................................................... 71 v. DOI:10.6814/NCCU202100049.

(7) 第二審法院判決 .................................................................... 72 第三審法院判決 .................................................................... 75 更一審法院判決 .................................................................... 75 第二波起訴及審理(林○德等)......................................................... 76 第一審法院判決 .................................................................... 76 第二審法院判決 .................................................................... 77 民事案件/請求返還信託股份 .................................................................... 78 認定太流公司股份實質所有人為太百公司的理由............................. 78 太百公司股權切割集中股權計畫 ........................................ 78 章○強無為自己認購股權給付股款的真意 ........................ 79 各相關公司會議決議太百公司為收購主體 ........................ 79. 政 治 大. 章○強非以個人身份執行切割計畫 .................................... 80 認定太流公司股份實質所有人為章○強的理由................................. 80. 立. ‧ 國. 學. 認購太流公司股權的股款為章○強所出資 ........................ 81 章○強與李○隆間有信託關係之合意 ................................ 81 章○強的不利證述係因年紀老邁所致 ................................ 82. ‧. y. Nat. 太百公司未發現與李○隆間成立信託之協議 .................... 82 其他判決對於太流公司股份歸屬的認定............................................. 82. sit. 為章○強所有並信託登記予李○隆 .................................... 82. n. al. er. io. 為李○隆所有且無信託關係 ................................................ 82. i Un. v. 未置誰屬 ................................................................................ 83. Ch. engchi. 民事案件/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或不成立 ................................................ 83 以章○強為原告..................................................................................... 83 第一審法院見解 .................................................................... 83 第二審法院見解 .................................................................... 84 第三審法院見解 .................................................................... 85 更一審法院見解 .................................................................... 85 以太設公司為原告................................................................................. 87 小結-登記防線的意外突圍 ........................................................................ 87 SOGO 案撤銷登記的法理之爭 ................................................................. 91 行政訴訟戰場概況 ..................................................................................... 91 太流公司登記與行政訴訟..................................................................... 91 vi. DOI:10.6814/NCCU202100049.

(8) 概說 ........................................................................................ 91 行政法院的理由 .................................................................... 93 反遠東集團陣營的逆襲......................................................................... 99 檢察機關通知之性質 ............................................................................... 100 觀念通知說........................................................................................... 100 檢察機關 .............................................................................. 100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 100 最高行政法院 ...................................................................... 101 學說見解 .............................................................................. 101 經濟部受通知後並無裁量權限........................................................... 102. 政 治 大. 「偽造、變造」的範圍 ........................................................................... 103 限於刑法第 210 條至第 212 條........................................................... 103. 立. 包含刑法第十五章偽造文書印文罪................................................... 104. ‧ 國. 學. 經濟部 .................................................................................. 104 學說見解 .............................................................................. 105. ‧. 公司之設立或其他登記事項之範圍 ....................................................... 106 區分說................................................................................................... 106. y. Nat. sit. 未區分說............................................................................................... 107. er. io. 偽造變造文書的犯罪主體 ....................................................................... 107. al. n. iv n C 非限定說............................................................................................... 108 hengchi U 限定說................................................................................................... 107. 撤銷登記的裁量權及審酌要素 ............................................................... 108 否定說................................................................................................... 108 高檢署 .................................................................................. 109 經濟部 .................................................................................. 109 肯定說................................................................................................... 110 行政法院見解 ........................................................................................... 111 偽造變造的範圍................................................................................... 11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 111 最高行政法院 ...................................................................... 112 撤銷登記的裁量................................................................................... 11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 113 vii. DOI:10.6814/NCCU202100049.

(9) 最高行政法院 ...................................................................... 114 小結:備受忽略的判決洞見 ................................................................... 114 登記不實之撤銷的三種模式 ................................................................... 117 聯結論 ....................................................................................................... 117 基本思維............................................................................................... 117 2018 年公司法修正不同提案版本...................................................... 118 行政院提案 .......................................................................... 118 高志鵬等提案 ...................................................................... 118 許毓仁等提案 ...................................................................... 119 廖國棟等提案 ...................................................................... 119. 政 治 大 再修正動議版本 .................................................................. 120 立 三讀通過的條文及評析....................................................................... 121 蘇震清等提案: .................................................................. 120. ‧ 國. 學. 條文修正重點 ...................................................................... 121 修法評析 .............................................................................. 122. ‧. 阻斷論 ....................................................................................................... 125. sit. y. Nat. 立法主張與論證................................................................................... 125 評析....................................................................................................... 127. io. n. al. er. 原始法制設計並未限於民事裁判 ...................................... 127. i Un. v. 與行政程序法規定不合 ...................................................... 128. Ch. engchi. 法院確定判決亦可聯結刑事裁判予以撤銷 ...................... 129 現行法制撤銷登記的事由不限於民事裁判 ...................... 130 牴觸登記制度的正確性宣稱或人民法感情 ...................... 131 現行法的困境根源在於裁量失據 ...................................... 132 裁量論 ....................................................................................................... 134 基本思維:行政法的轉向................................................................... 134 廢棄行政處分之體系架構................................................................... 139 廢棄登記在行政處分廢棄制度之定位............................................... 143 撤銷不實登記與行政程序法的適用................................................... 146 撤銷登記的性質與結構 ...................................................... 146 職權調查主義與形式審查 .................................................. 148 撤銷不實登記的裁量及其法律拘束 .................................. 151 viii. DOI:10.6814/NCCU202100049.

(10) 除斥期間 .............................................................................. 154 小結:SOGO 條款的重新定位 ............................................................... 155 結論與建議 ............................................................................................... 159 薛丁格的登記法律關係 ........................................................................... 159 公司登記撤銷係兵家必爭之地 ............................................................... 160 形骸化的登記不實撤銷規定 ................................................................... 162 SOGO 條款無法處理 SOGO 案 .............................................................. 163 建議:登記不實之撤銷規範的重新定位與論述 ................................... 166 參考文獻 17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ix. DOI:10.6814/NCCU202100049.

(11) 表目錄 附表一 公司登記機關的管轄範圍.............................................................................10 附表二 太流公司歷次變更登記事項及其關聯性.....................................................42 附表三 太流公司歷次變更登記一覽表.....................................................................69 附表四 判決結果一覽表.............................................................................................90 附表五 行政訴訟與太流公司登記的對應關係.........................................................91 附表六 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及其他類似的法令條文一覽表...............................16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x. DOI:10.6814/NCCU202100049.

(12)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 我國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在 2001 年修訂後、2018 年修訂前的規定為:「公司 之設立或其他登記事項有偽造、變造文書,經裁判確定後,由檢察機關通知中央主 管機關撤銷或廢止其登記。」. 政 治 大. 實務上,雖然有很多公司因為它而被主管機關(經濟部或直轄市政府等)撤銷 設立登記或其他登記,但在公司法學理上則是很冷門的條文,公司法教科書幾乎都. 立. 是在「公司監督」的章節下,照抄條文帶過,也無相關專文進行討論,直到太平洋. ‧ 國. 學. 崇光 SOGO 百貨公司(下稱 SOGO 百貨)爆發經營權糾紛(下稱 SOGO 案)。 2002 年中旬,太流公司被太設集團、林○德、賴○吉等人整頓為 SOGO 百貨. ‧. 的控股公司,在 2002 年 9 月 21 日舉行股東臨時會及董事會(只有李○隆在場,. y. Nat. SOGO 董事長賴○吉則是委託李○隆),通過增資 40 億元的相關議案,後由遠東. sit. 集團旗下的關係企業參與太流公司的現金增資,並以前述會議記錄等文件申請辦. er. al. n. 經營權。. io. 理增資等變更登記,取得太流公司 99%以上之股權,掌握太流公司與 SOGO 百貨. Ch. engchi. i Un. v. 為了奪回 SOGO 百貨,太設集團或章○強家族對賴○吉、李○隆、林○德, 以及遠東集團的徐○東、郭○宗等提出偽造文書、背信等刑事告訴,以及開闢諸多 民事、刑事訴訟等法律戰場。 前述會議記錄中記載「出席股東二人」乙事,經臺灣高等法院 93 年度金上重 訴字第 6 號刑事判決認定李○隆、賴○吉、郭○宗成立刑法第 216 條、第 215 條 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等罪。郭○宗因刑事訴訟法第 376 條規定不得上訴而告確 定,但李○隆與賴○吉因為有涉嫌違犯其他較重的罪名,可上訴最高法院,後來發 回高等法院更審而獲判無罪。 郭○宗的判決確定後,高等檢察署在 2009 年 12 月間通知經濟部關於郭○宗 判決確定,不待李○隆與賴○吉已經上訴第三審及後續審判結果,經濟部隨即在 2010 年 2 月間,依前述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撤銷太流公司的相關登記,回復到增 1. DOI:10.6814/NCCU202100049.

(13) 資前 1 千萬元的資本額登記。遠東集團不服,依法提起訴願、行政訴訟等行政爭訟 程序,引發學說與實務,乃至社會輿論對於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廣泛的關注與討 論。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經濟部撤銷太流公司各該登記違法不當的理由之一, 為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專指狹義之刑法第 210 條至第 212 條偽造及變造文書,而 不包括廣義之刑法第 213 條至第 215 條之「登載不實」及第 217 條至第 219 條之 「偽造印章、印文」,而判決遠東集團勝訴,回復太流公司自 2002 年以來的歷次 變更登記。 就此,經濟部認為,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的見解「和經濟部向來解釋、實務做法 差異太大」,而有提起上訴之必要1,甚至於上訴理由批評行政法院對於公司法第. 政 治 大. 9 條第 4 項的解釋,乃係未「兼顧立法目的之體系解釋」、「以辭害義,淪為法匠 2. 」。. 立. ‧ 國. 學. 然而,SOGO 案以前,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研究乏人問津,有關本條的法理 基礎為何?經濟部向來的解釋或實務作法為何?其解釋是否融貫一致?行政法院 的審查意見是否僅為法匠的說文解字?引發本文的研究動機之一。. ‧. 2018 年公司法大翻修之際,朝野各方都有共識認為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有修. Nat. sit. y. 正、填補的必要性。本次修正與 SOGO 案密切相關,針對性無人不曉,故本條項. io. er. 現已俗稱「SOGO 條款」而廣為人知。本次修正條文為:「公司之負責人、代理人、 受僱人或其他從業人員以犯刑法偽造文書印文罪章之罪辦理設立或其他登記,經. n. al. Ch. i Un. v. 法院判決有罪確定後,由中央主管機關依職權或依利害關係人之申請撤銷或廢止 其登記。」. engchi. 由於遠東集團在大部分的民事、刑事、行政訴訟的結果均佔有優勢地位,反遠 東集團陣營也從既有法令與提起訴訟的場域,轉戰至立法遊說,希冀透過的修法扳 回一成,乃爆發立法委員陳○明、廖○棟、蘇○清、徐○明等人涉嫌收受李○隆賄 賂,施壓經濟部,推動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修法,而遭檢察官以涉犯貪污治罪條 例等罪名起訴3。. 1. 2 3. 自由時報,太流增資案,經濟部再提上訴,網址: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74292 8 (最後瀏覽日:2020 年 12 月 7 日) 經濟部對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99 年度訴字第 1258 號判決的行政上訴狀,頁 3。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 2020 年 9 月 21 日新聞稿,網址:https://www.tpc.moj.gov.tw/media/227886/ %E8%87%BA%E5%8C%97%E5%9C%B0%E6%AA%A2%E7%BD%B2109921%E5%81%B5%E8 %BE%A6%E8%98%87%E5%A7%93%E7%AB%8B%E5%A7%94%E7%AD%89%E4%BA%BA%E 6%B6%89%E5%AB%8C%E9%81%95%E5%8F%8D%E8%B2%AA%E6%B1%A1%E6%B2%BB% 2. DOI:10.6814/NCCU202100049.

(14) 可知,SOGO 案自 2002 年以來纏訟近 20 年期間,除遠東集團、李○隆、章家 /太設集團等三大陣營所屬公司或個人涉案當事人外,前總統陳水扁家人的禮卷風 波4(總統)、辦理公司登記的經濟部5(行政)、負責審判的法院(司法)、提出 調查報告6的監委7(監察),乃至前述因修訂 SOGO 條款涉嫌收賄的立委(立法) 等一路觀察下來,本案讓中央政府部門、朝野政黨也都捲入此一無止盡的「司法黑 洞」,大概只有考試院倖免於外了。司法作家江元慶稱 SOGO 案為「一樁遭到詛 咒的官司8」,甚為貼切。 SOGO 案激化的法律戰,也催生出對於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前所未有的爭議 與討論,似乎填補了過往的研究空缺。然而,SOGO 案後所累積的探討文獻,均聚 焦於條文的立法論與解釋論,對於此案以及所涉及的公司登記之撤銷制度,且新修 正的 SOGO 條款能否處理類似 SOGO 的爭議案件,有力學說仍係持悲觀態度,故. 政 治 大. 其間的原委亦係本論文的關懷重點。. 研究目的. 立. ‧ 國. 學. 鑑於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以及其所涉及公司登記撤銷制度的研究,未見深入. ‧. 研究與統整,且 SOGO 案之各方陣營所提起的相關訴訟案件,主要法律戰場的判. y. Nat. 決都已確定,故其事實細節已相對明朗、確定,故本論文擬藉由過往實務案例與解. io. sit. 釋的分析歸納,以及整合公司法、行政法及其他法理論,達成以下目的:. n. al. er. 一、釐清公司登記制度及登記效力的內涵、作用、性質。. Ch. i Un. v. 二、探究公司登記的申請或撤銷屢屢成為公司經營權爭奪的法律戰場之原因。. engchi. 三、描繪公司登記之撤銷制度的整體輪廓,以便瞭解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定位。. 4. 5. 6. 7. 8. E7%BD%AA%E6%A2%9D%E4%BE%8B%E7%AD%89%E6%A1%88%E4%BB%B6%E5%81%B5 %E6%9F%A5%E7%B5%82%E7%B5%90%E6%96%B0%E8%81%9E%E7%A8%BF-%E5%90%AB %E9%99%84%E8%A1%A8.pdf?mediaDL=true (最後瀏覽日:2020 年 12 月 7 日) 壹週刊,阿珍確收禮券 SOGO 案迫扁下台,網址: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160 06484 (最後瀏覽日:2020 年 12 月 7 日) 風傳媒,藍綠立委多年施壓 SOGO 案 經濟部商業司痛心:基層尊嚴漸漸被消耗,網址:https:// www.storm.mg/article/3052738 (最後瀏覽日:2020 年 12 月 7 日) 監察院 108 財調 0024 調查報告,2019 年 5 月 9 日,網址:https://www.cy.gov.tw/CyBsBoxConte nt.aspx?n=133&s=6544 (最後瀏覽日:2020 年 12 月 6 日) 自由時報,SOGO 經營權之爭未落幕!李○隆今登報嗆監委,網址:https://ec.ltn.com.tw/article/b reakingnews/2790106 (最後瀏覽日:2020 年 12 月 7 日) 江元慶,司法太平洋,報導文學出版社,2014 年 5 月,頁 324。 3. DOI:10.6814/NCCU202100049.

(15) 四、彙整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歷來的立/修法理由,以及主管機關的解釋、法院判 決見解,並分析歸納其思維脈絡。 五、整理 SOGO 案所涉及的相關案情與訴訟結果,以釐清各該判決認定對於適用 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影響。 六、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新修法的評析,並說明其無法處理類似 SOGO 案的原因。 七、重新架構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論述,並就主管機關於公司登記核駁或撤銷 的審查爭議,予以重新定性。. 研究範圍與方法 研究範圍. 立. 政 治 大. 先有主管機關核准的公司登記,才有事後撤銷登記的問題,因此,本論文先探. ‧ 國. 學. 究公司登記制度在行政監督下的作用、類型,以及公司登記在核駁與撤銷方面的效 力內涵。. ‧. 其次,公司登記之撤銷,有公司法明定的事由以及實務上所稱主管機關本於職. Nat. io. er. 銷事由,以便釐清該條項在整體撤銷制度的定位。. sit. y. 權所為,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以公司法明定的第 9 條第 4 項為中心,並兼及其他撤. al. iv n C SOGO 案中有影響公司法第 9 條第h4 項適用的訴訟與判決,以及學說或實務見解, engchi U 亦納入本論文的研究範疇,作為理論與實務相互影響與討論的素材。 n. 再者,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因 SOGO 案而聲名大噪以及啟動修法,是以,. 研究方法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為完成本論文,筆者蒐集與公司登記制度、登記審查、登記效力、公司登記撤 銷制度、行政處分的效力及其撤銷等有關的立/修法理由、專書論著、學術期刊、 學位論文、學術研討會紀錄等文獻,加以分析、歸納。透過文獻的討論,進而檢討 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現行法規與既有論述的不足。 其次,在 SOGO 案以前,公司登記制度並未獲重視,也導致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及公司登記的撤銷制度在學理研究與論述的空白。是以,除前述文獻外,本文 4. DOI:10.6814/NCCU202100049.

(16) 亦以歷來的大量主管機關函釋(含訴願決定)、法院判決等實務見解為研究、分析 素材,藉此探討、追尋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或公司登記的撤銷制度的發展軌跡與 思維脈絡。 除文獻彙整、分析外,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因 SOGO 案備受各界關注,並因 此獲得 SOGO 條款的俗稱,廣為人知。本案所涉三大陣營,即遠集團、李○隆與 章家或太設集團,分別對他方陣營所屬公司或個人提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 檢舉,近 20 年來已不可勝數。本文則以 SOGO 案在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行政訴 訟案件為核心,並包含與之有法律或事實牽連的重要刑事訴訟、民事訴判決。從而 整理、歸納各該判決理由,以及分析各該判決認定與理由對於撤銷登記的關聯性, 並帶出學說在 SOGO 案中關於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見解。. 治 政 大 以監督屬性(事後的行政監督)、法律定性(行政處分)、條文內容等粗略方式帶 立 過。故除前述民商法相關的學術、實務文獻以外,本論文的研究素材亦擴及至公法 此外,關於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我國公司法教科書大抵僅在公司監督章節,. ‧ 國. 學. 相關的文獻與案例,以對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適用,提出整合公司法與行政法 觀點的解釋論,以填補歷來論述上的空白。. ‧. 研究架構. sit. y. Nat. io. al. er. 本論文分為六章。. n. 第一章介紹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設定研究範圍與方法,並說明本文之論 文架構。. Ch. engchi. i Un. v. 第二章從公司法關於公司登記制度以及登記效力的傳統架構、定位,回顧學說 及實務見解等相關文獻,彙整關於核准登記及其效力,以及撤銷廢止登記的事由與 效果的論述,並進一步聚焦在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追溯其立、修法過程,以及分 析歷來的條文解釋與個案適用,從而挖掘其困境根源,以說明面對世紀商業大案 SOGO 案時的無能為力。 第三章以 SOGO 案所涉及的民事、刑事確定判決為基礎,說明、彙整相關背景 事實以及各該判決的認定結果。大部分的民事刑事訴訟結果均有利於遠東集團,但 郭○宗的有罪確定判決則意外成為遠東集團在法律防線上的破口,本章亦分析各 該判決對於反遠東集團陣營在訴請經濟部撤銷太流公司相關變更登記的法律戰之 影響,而為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在 SOGO 案產生的法理爭議做鋪墊。 5. DOI:10.6814/NCCU202100049.

(17) 第四章則轉進至 SOGO 案所涉及公司登記之撤銷在行政訴訟的發展。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自 1929 年立法以來,因 SOGO 案首次獲得異常的關注與聲量。遠東集 團提起的法律救濟程序後,學說與實務、爭訟各方在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每個要 件幾乎議論紛紛、聚訟盈庭。故本章主要介紹、耙梳此翻激起的各項詮釋意見與法 理之爭,並指出行政法院判決關於裁量權的意見,歷來備受忽視的層面,才是主管 機關撤銷公司登記與否的關鍵所在。 前述各項法理爭議,不僅過於零散紛陳,也仍局限於單面向的思考。第五章則 延續第二章關於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發展軌跡,擬從更宏觀的觀察視角,將各 項見解統整、歸納為聯結論、阻斷論的思維模式,並根據前述行政法院的洞見,試 圖重新架構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的論述與詮釋,而提出裁量論的概念,以及對於 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新修法的評論。. 治 政 大4 項在立法上、解釋上的困 最後,第六章則綜整各該章節關於公司法第 9 條第 立 境,並提出結論,以及關於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在定位與詮釋上的建議。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6. DOI:10.6814/NCCU202100049.

(18) 公權監督下的公司登記與撤銷 公司登記制度乃係一種行政管制手段,可分為事前監督的核駁登記(含審查、 糾正),以及事後監督的撤銷、廢止登記。其次,公司登記事項的公示效力,我國 公司法因登記事項之不同,而有登記生效主義與登記對抗主義之分。 本章即從前述公司法的傳統架構,回顧學說及實務見解等相關文獻,彙整關於 核准登記及其效力,以及撤銷廢止登記的事由與效果的論述,並進一步聚焦在公司 法第 9 條第 4 項,透過追溯其立、修法歷程與其解釋適用的發展軌跡,挖掘其困境 根源。. 公司治理與公司登記制度. 立. 政 治 大. 公司治理與公權監督. ‧ 國. 學.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係因應公司所有與經營分離後,為防止經營. ‧. 者違法濫權或怠忽職守,所提出之概念與論述。一般而言,係泛指凡有助於促成公 司善盡社會責任9的設計與執行均屬之,故透過特定的公司管理與監控方法10,以落. sit. y. Nat. 實公司經營者的責任,並保障股東合法權益與利害關係人的權益11。. al. er. io. 對於公司治理的實現方法,學理上有區分為「激勵機制」與「監控機制」,前. v. n. 者在於使企業經營者與所有者利益趨於一致12,後者即一般公司法論述所稱「公司. Ch. i Un. 監督」,係指對公司的設立與業務活動加以控管、督促、導正、追究的作用13。. engchi. 關於公司之監督,包含由公司內部組織或成員所為的自治監督、由國家行政機 關或司法機關所為的公權監督、以及不同市場機制(如產品市場、勞力市場、資本 市場等)交互作用下所產生制約效果的市場監督14。 基於企業自治原則,公司之監督以自治監督為原則,公權監督為例外。不過, 公司經營應積極為股東及社會謀取最大福利的價值取向,逐漸深獲重視與肯定,且 劉連煜,公司監控與公司社會責任,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 年 9 月初版,頁 22。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2018 年版臺灣公司治理簡介,頁 1,https://ww w.sfi.org.tw/cga/cga5。 11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出版,2020 年 9 月增訂 15 版,頁 19。 12 陳彥良,公司治理法制-公司內部機關組織職權論,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2007 年 1 月 出版,頁 21。 13 柯芳枝,公司法論(上),三民書局,2015 年 7 月修訂九版三刷,頁 29。 14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2019 年 9 月六版 3 刷,頁 165。 7 9. 10. DOI:10.6814/NCCU202100049.

(19) 因企業興衰與國家、社會乃至各種利害關係人權益關係密切,公司監督的重要性尤 甚以往,每當發生與公司經營相關的爭議,除要求公司負起社會責任外,有識之士 均紛紛呼籲公權力介入監督,始能有效維護交易安全,穩定經濟秩序15。. 公司登記的行政監督 公司登記制度,係依法定程序將公司之現存事實與狀況或其他法定事項,向主 管機關申請登記,以確定公司內外關係一致,並供公眾查知,達成維護交易安全的 一種登記公示制度。 按申請本法各項登記之期限、應檢附之文件與書表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 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代表公司之負責人或外國公司在中華民國境內之負責人申請. 政 治 大 罰鍰。代表公司之負責人或外國公司在中華民國境內之負責人不依第一項所定辦 立 法規定之申請期限辦理登記者,除由主管機關令其限期改正外,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登記,違反依第一項所定辦法規定之申請期限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 ‧ 國. 學. 上五萬元以下罰鍰;屆期未改正者,繼續令其限期改正,並按次處新臺幣二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至改正為止。公司法第 387 條第 1、2、3 項訂有明文。. ‧. 次依公司法第 387 條第 1 項規定訂定的公司登記辦法第 2、4 條,分別明定:. sit. y. Nat. 公司應於下列情事完成後十五日內,向主管機關申請設立之登記。公司及外國公司. io. al. er. 登記事項如有變更者,應於變更後十五日內,向主管機關申請為變更之登記。. n. 因此,如欲成立公司,或公司成立後各該法定事項有所變更時,應於一定期限. Ch. i Un. v. 內由代表公司之股東或董事向主管機關申請設立登記或變更登記。違反前述規定,. engchi. 未於期限內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之登記,主管機關得據以對代表公司之股東或董 事課處行政罰以促使公司履行上開義務,如故意以不實的基礎資料申辦設立登記 或變更登記,並使形式審查之公務員為不實登載,則有刑法第 214 條使公務員為 不實登載的刑事責任。. 15. 今週刊,大同公司派 9 席全拿!林郭文艷保住經營權 市場派批違法亂紀、籲經濟部別同意董 事變更登記,網址: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2006300035/% E5%A4%A7%E5%90%8C%E5%85%AC%E5%8F%B8%E6%B4%BE9%E5%B8%AD%E5%85%A 8%E6%8B%BF%EF%BC%81%E6%9E%97%E9%83%AD%E6%96%87%E8%89%B7%E4%BF%9 D%E4%BD%8F%E7%B6%93%E7%87%9F%E6%AC%8A%E3%80%80%E5%B8%82%E5%A0%B 4%E6%B4%BE%E6%89%B9%E9%81%95%E6%B3%95%E4%BA%82%E7%B4%80%E3%80%81 %E7%B1%B2%E7%B6%93%E6%BF%9F%E9%83%A8%E5%88%A5%E5%90%8C%E6%84%8F %E8%91%A3%E4%BA%8B%E8%AE%8A%E6%9B%B4%E7%99%BB%E8%A8%98 (最後瀏覽 日:2020 年 12 月 9 日) 8.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0) 是以,我國公司法採取公司登記制度之目的,一方面基於登記制度具有明確及 查證快速方便之優點,可藉由資訊揭露及公示之效果,達到維護交易安全之立法目 的。另一方面,而從公權監督的角度觀察,公司登記制度同時也是公司法對於公司 為公權監督的立法設計,透過登記申辦作業,以審查、糾正、核准、駁回,乃至撤 銷或廢止等對於企業經營或私經濟生活的行政管制手段16,賦予行政機關行使其監 督權限17。. 公司登記之監督機關 公司法以「主管機關」指稱為公權監督的行政機關,依第 5 條規定,主管機關 在中央為經濟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中央主管機關得委任所屬機關、委託或. 政 治 大 是以,各該機關計有經濟部(商業司、中部辦公室)、臺北市政府、高雄市政 立 府、新北市政府、臺中市政府、臺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 委辦其他機關辦理本法所規定之事項。. ‧ 國. 學. 處、科技部新竹等 3 個科學園區管理局、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籌備處、交通部航 港局及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等。. ‧. 各該機關的管轄範圍主要是以公司的實收額及公司所在地18為區分19:. sit. y. Nat. 一、凡是位於加工出口區、科技部科學園區、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海港自由貿 易港區、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內之公司,分別由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20、. io. n. al. er. 科技部新竹等 3 個科學園區管理局21、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籌備處22、交通 部航港局23及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管轄2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h. engchi. i Un. v. 胡博硯,國家介入企業經營的界限,台灣法學雜誌 2014 年 12 月,第 262 期,頁 7。 劉連煜,前揭註 11,頁 783。李福隆,論我國公司登記及認許制度的修正,中正法學集刊第十 期,頁 232。 經濟部 91 年 4 月 25 日經商字第 09102073710 號函:「公司登記之所在地為公司法律關係之準 據點,應以戶政機關編訂之門牌為依歸。」 胡峰賓,公司登記法律制度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 119 期,頁 113,2005 年 4 月。 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第 10 條之 1 第 6 項、在加工出口區內設有營業或聯絡處所之事業核准 登記管理辦法。 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 6 條第 1 項第 16 款、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 6 條 第 1 項、經濟部 93 年 12 月 14 日經商字第 09302403930 號函。 經濟部 93 年 11 月 23 日經商字第 09300621940 號公告,依農業科技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 7 條第 3 項第 3 款規定,委託「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管理局」辦理「公司之登記及管理」業務,並於該管 理局未成立前,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籌備處」辦理。迄今,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管理局組織法尚未通過,故仍係由該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籌備處負責。 商港法第 74 條第 1 款。 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第 9 條第 2 項第 2 款、自由貿易港區事業營運管理辦法。 9.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1) 二、前述地區以外,而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 5 億元以上的公司,由經濟部商業司 負責。 三、實收資本額未達新台幣 5 億元,其所在地位於直轄市的公司,經濟部分別委 辦25其所在地的臺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新北市政府、臺中市政府、臺南市 政府、桃園市政府辦理。 四、實收資本額未達新台幣 5 億元,其所在地位於福建省轄區,或 6 都直轄市以 外的公司,則由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負責。 茲就各該主管機關或其他機關的管轄範圍,整理如下表26: 監督機關. 監督對象. 經濟部商業司. 1. 外商:分公司登記、辦事處登記. 政 治 大 3. 本國公司:實收資本額新台幣五億元以上之本國公司 立 實收資本額未達新臺幣 5 億元,其所在地在福建省轄區及 2. 大陸商:許可、分公司登記、辦事處報備. 學. ‧ 國.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 6 都以外縣市轄區之本國公司. y. 實收資本額未達新臺幣五億元其所在地在桃園市轄區內之. al. 本國公司. n. (經濟發展局). 本國公司. io. 桃園市政府. Nat. (經濟發展局). 實收資本額未達新臺幣五億元其所在地在新北市轄區內之. sit. 新北市政府. 本國公司. ‧. (商業處). 實收資本額未達新臺幣五億元其所在地在臺北市轄區內之. er. 臺北市政府. Ch. i Un. v. 臺中市政府. 實收資本額未達新臺幣五億元其所在地在臺中市轄區內之. (經濟發展局). 本國公司. 臺南市政府. 實收資本額未達新臺幣五億元其所在地在臺南市轄區內之. (經濟發展局). 本國公司. 高雄市政府. 實收資本額未達新臺幣五億元其所在地在高雄市轄區內之. (經濟發展局). 本國公司. 經濟部加工. 加工出口區內之公司. 25. 26. engchi. 經濟部 109 年 1 月 6 日經商字第 10802433531 號公告:本部依據公司法第 5 條第 2 項規定,委 辦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臺中市政府、臺南市政府及高雄市政府辦理 109 年度 (109 年 1 月 1 日至 109 年 12 月 31 日止)轄區內實收資本額未達新臺幣 5 億元之公司登記業 務作業等相關事項(含公司法第 9 條、第 17 條、第 17 條之 1),與辦理依公司法及企業併購法 有關行政配合之公司登記事項,但不包括外國公司之登記、加工出口區、科學工業園區內公司之 登記及管理等事項。 經濟部商工行政諮詢系統-受理公司登記之服務機關,網址:https://serv.gcis.nat.gov.tw/crm/faqD etlAction.do?method=getFaqDetlAll&queNo=78。 10.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2) 出口區管理處 科技部科學園區. 科技部科學園區內之公司(竹科、中科、南科). 管理局 屏東農業生物技術 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內之公司 園區籌備處 交通部航港局. 海港自由貿易港區,即基隆港、臺北港、蘇澳港、臺中港、 安平港、高雄港內之公司.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內之公司. (附表一:公司登記機關的管轄範圍). 事前監督機制:核駁登記. 立. 公司登記之種類. 政 治 大. ‧ 國. 學. 關於公司登記的種類,公司法教科書有較抽象區分為設立登記、變更登記及解. ‧. 散登記者27,亦有從公司登記辦法提取如設立登記、合併及分割登記、經理人登記 等主要的具體類型加以說明28。. y. Nat. sit. 經濟部於 2018 年 6 月 14 日修正發布的公司登記辦法,修正理由則將解散登. al. er. io. 記、合併登記、分割登記、分公司登記(含分公司名稱、所在地、經理人年籍資料) 、. n. 分公司遷址或廢止登記、經理人登記(含委任或解任)、減資登記、增資登記等列 29. Ch. i Un. v. 為變更登記事項 。故該辦法顯僅將公司登記的種類分為設立登記與變更登記兩種。. engchi. 鑑於公司法第 6 條登記生效主義(登記要件主義),第 12 條登記對抗主義對 公司登記效力的區分30,本文以下則採設立登記與設立登記以外之登記(以下簡稱 其他登記)兩類的區別,並就 2018 年新修正公司法在其他登記事項的相關修法, 予以說明。 設立登記. 27 28 29. 30. 廖大穎,公司法原論,三民書局,2016 年 2 月增訂七版,頁 755。 劉連煜,前揭註 11,頁 784。王文宇,前揭註 14,頁 723~724。 2018 年 6 月 14 日修正發布的公司登記辦法第 4 至第 9 條,及第 11 至 12 條的修正說明。該辦法 原名為「公司登記及認許辦法」,因 2018 年修法廢除外國公司認許制度,故已更名為「公司登 記辦法」。 劉連煜,公司登記制度與登記之效力,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85 期,頁 142,2006 年 8 月。 11.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3) 公司非在中央主管機關登記後,不得成立(公司法第 6 條)。因此,未經主管 機關核准設立登記,司即無由成立、取得法人格,亦不得以公司名義經營業務、或 取得公司名稱專用權。主管機關對於各項登記含設立登記之申請,認為有違反本法 或不合法定程式者,應令其改正,非俟改正合法後,不予登記(公司法第 388 條)。 因此,公司法規定設立登記為公司成立的必要條件,並賦予主管機關對於登記 設立申請的審查,而使設立登記成為事前的一種監督機制。 其他登記 一、公司外文名稱登記 為因應國際化需求,以利企業拓展全球化業務,2018 年新修正公司法新增第. 治 政 大 公司章程記載之外文名稱登記之。因此,公司除應取中文名稱外,也可就章程記載 立 之外文名稱申請登記 。 392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公司得向主管機關申請公司外文名稱登記,主管機關應依 31. ‧ 國. 學. 依前述規定,公司是否使用外文名稱,應由章程規定,受理申請時,主管機關 應依公司章程記載之名稱登記,不為其他事前審查。外文的種類,同條第 3 項授權. ‧. 經濟部定之,經濟部目前則限定於以英文呈現32。. Nat. sit. y. 其次,2018 年新修正公司法透過第 18 條第 1 項前段「公司名稱,應使用我國. io. er. 文字」之修訂,就外文名稱與中文名稱33在定位與效果做了區隔,故公司之外文名 稱為章程之任意記載事項34,而且僅開放申請登記,並未賦予名稱專用權。因此,. n. al. i Un. v. 公司外文名稱,不具有公司法第 18 條第 1 項之排他效力,亦不得僅登記外文名稱 35. 。. Ch. engchi. 2018 年新修正公司法新增第 392 條之 1 第 2 項亦規定,公司外文名稱經登記 後,有下列情事之一時,主管機關得依申請令其限期辦理變更登記;屆期未辦妥變 更登記者,撤銷或廢止該公司外文名稱登記:一、公司外文名稱與依貿易法令登記 31. 32 33. 34. 35. 經濟部 107 年 11 月 8 日經商字第 10702425430 號函:「若公司章程所定公司外文名稱係為中英 文併用者,公司以章程所定中英文併列之外文名稱辦理公司外文名稱登記,尚為可行。」 經濟部 107 年 11 月 8 日經商字第 10702424220 號公告。 公司之中文名稱為章程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參公司法第 41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101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116 條、第 129 條第 1 款。 關於任意記載事項的章程自治(主)意含,以及我國法令對該事項管制的檢討與反思,參閱曾宛 如,章程自治之範疇,收錄於公司法制基礎理論之再建構,作者自版,2012 年 11 月 2 版 1 刷, 頁 75 至 103。 學者戴銘昇認為依公司法第 392 條之 1 登記外文名稱後,公司得「併用」中外文名稱,但公司 法第 18 條第 1 項修訂為「公司名稱,應使用我國文字」,則與之矛盾,故建議應明文排除第 1 8 條第 1 項之適用。參戴銘昇,公司法講義,2020 年 6 月版,第 19 頁。 12.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4) 在先或預查核准在先之他出進口廠商外文名稱相同。該出進口廠商經註銷、撤銷或 廢止出進口廠商登記未滿二年者,亦同。二、公司外文名稱經法院判決確定不得使 用36。三、公司外文名稱與政府機關、公益團體之外文名稱相同。 二、外國公司分公司登記 關於外國公司擬在臺灣設立分公司從事商業活動,公司法原採取外國公司認 許制度,亦即已依外國法成立之外國公司,需經內國承認始得在內國成為權利義務 的主體,以保護本國權益及管制外國人投資37。 惟在強調自由投資貿易原則的全球化時代,外國公司認許制度存在基礎業已 普遍遭受批判,認為應予廢除38。2018 年新修正公司法即認在國際化之趨勢下,國 內外交流頻繁,依外國法設立之外國公司既於其本國取得法人格,我國對此一既存. 政 治 大 潮流趨勢,乃廢除外國公司認許制度,並於公司法第 4 條第 2 項明定外國公司,於 立 事實宜予尊重,且為強化國內外公司之交流可能性,配合實際貿易需要及國際立法. ‧ 國. 學. 法令限制內,與中華民國公司有同一之權利能力。. 因此,對於外國公司在登記方面的事前監督,即為外國公司非經辦理分公司登. ‧. 記,不得以外國公司名義在中華民國境內經營業務(公司法第 371 條第 1 項),外 國公司業務,如依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所定之命令,須經我國政府許可者,於領得. Nat. sit. y. 許可文件後,方得申請分公司登記(公司法第 377 條準用第 17 條)。未經設立分. io. er. 公司登記而經營業務,行為人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五萬 元以下罰金,並自負民事責任;行為人有二人以上者,連帶負民事責任,並由主管. n. al. Ch. i Un. v. 機關禁止其使用外國公司名稱(公司法第 371 條第 2 項)。 三、外國公司辦事處登記. engchi. 2018 年修法前,公司法亦允許外國公司無庸在我國境內設立分公司營業,而 只派其代表人為業務上之法律行為,所設監督方法則為外國公司申請備案。而該代 表人如經常留駐我國境內,則需進一步設置代表人辦事處並就此事項向主管機關 申報39。換言之,代表人須經常留駐中華民國境內者,始應設置代表人辦事處;非 經常留駐者,僅須申請備案,而不須設置代表人辦事處。. 36 37 38. 39. 公司中文名稱,若有經法院判決確定不得使用之情形時,則係依公司法第 10 條第 3 款命令解散。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2015 年 10 月,頁 418。 劉連煜,前揭註 11,頁 779~780。王文宇,外國公司之認許、清算與合併,月旦法學雜誌第 6 7 期,2000 年 12 月,頁 18。 柯芳枝,前揭註 37,頁 432~433。 13.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5) 然而,登記實務上,申請代表人辦事處備案,與申請代表人辦事處登記,其程 序及效果並無不同,而且實務運作上,只要備案即須設置代表人辦事處,而不論其 是否經常留駐。因此,2018 年新修正公司法刪除外國公司申請備案,而規定外國 公司因無意在中華民國境內設立分公司營業,未經申請分公司登記而派其代表人 在中華民國境內設置辦事處者,應申請主管機關登記(公司法第 386 條第 1 項)。 惟依 2018 年新修正公司法第 371 條第 1 項規定,外國公司非經辦理分公司登 記,不得以外國公司名義在中華民國境內經營業務,如僅依前述規定辦理辦事處登 記時,其代表人或辦事處可否以外國公司名義經營業務?就此,學者認為「2018 年 公司法修正後,外國公司依本法第 4 條第 2 項仍為權利主體,只係不得以外國公 司名義在中華民國境內經營業務。主管機關不得禁止其代表人使用外國公司之名 稱對外為之,以免與第 386 條申請辦事處登記制之旨意相違40。」 四、其他登記事項.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除前述登記事項外,公司登記辦法第 5 條以附表方式詳列無限公司、兩合公 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外國公司之各類登記事項。. ‧. 以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為例,其他登記事項分別為:. (一)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稱變更、修正章程、公司所營事業變更、改選董監事、. Nat. sit. y. 改選董事長(含副董事長、常務董事)、補選董監事、董監事解任、法人股東. io. er. 改派代表人為董監事、重整人及重整監督人登記、董監事(含臨時管理人、重 整人、重整監督人)姓名及地址變更、公司所在地變更、經理人委任、經理人. n. al. Ch. i Un. v. 解任、經理人(含分公司經理人)姓名及地址變更、分公司設立、分公司經理. engchi. 人變更、分公司名稱變更、分公司所在地變更、分公司廢止、停業、復業、增 資及發行新股、可轉換公司債換發新股、減資、分割新股、吸收分割發行新股、 分割減資、分割消滅、合併新設、合併存續、合併解散、解散、裁定解散、股 份交換發行新股、股份轉換發行新股、收購發行新股、股份轉換新設、法人股 東名稱、地址變更、庫藏股減資、變更為非閉鎖性、票面金額股轉換為無票面 金額股。 (二) 有限公司:公司名稱變更、修正章程、公司所營事業變更、股東出資轉讓、股 東姓名、地址變更、改推董事、改推董事長、董事解任、董事長解任、董事、 臨時管理人地址變、公司所在地變更、變更組織、經理人委任、經理人解任、 經理人(含分公司經理人)姓名及地址變更、分公司設立、分公司經理人變更、. 40. 王文宇,前揭註 14,頁 720。 14.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6) 分公司名稱變更、分公司所在地變更、分公司廢止、停業、復業、延展開業、 增資、減資、合併新設、合併存續、合併解散、解散、裁定解散。 此外,該附表詳載各類登記事由及應檢附之文件、書表,以利公司申請辦理各 項的準備及檢查,其中股份有限公司自 2003 年的 37 項登記事由,隨該辦法歷次 修正增加至 44 項,有限公司則自 29 項增加至 31 項,亦可顯示主管機關對透過登 記事項而對公司資訊監督、管控範圍的擴大。. 核駁登記之審查 行政監督權與公司登記之審查爭議. 政 治 大. 公司法第 387 條第 1 項規定,申請本法各項登記之期限、應檢附之文件與書 表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經濟部據此授權訂定公司登記辦. 立. 法41。公司法第 388 條則規定,主管機關對於各項登記之申請,認為有違反本法或. ‧ 國. 學. 不合法定程式者,應令其改正,非俟改正合法後,不予登記。因此,主管機關對於 公司設立登記或其他變更登記之申請,即有權審查各該申請是否符合法令規定,此. ‧. 審查權的行使屬主管機關監督權42之具體表現。. 然而,對於公司登記事項的申請,主管機關應進行何種密度的審查,涉及公司. y. Nat. n. al. er. io. 一、實質審查說. sit. 法第 388 條的理解與詮釋,而在學理與實務產生有以下爭論。. Ch. i Un. v. 2001 年 11 月 12 日公司法修正前,最高法院多數見解係採實質審查說43,理由. engchi. 在於當時「公司法第三百八十八條規定『主管機關對於公司登記之申請,認為有違 反法令或不合法定程式者,應令其改正,非俟改正合法後,不予登記。』第四百十 二條第一項規定『有限公司應於章程訂立後十五日內,將左列事項,向主管機關申 請為設立之登記:一、第一百零一條所列各款事項。二、繳足股款之證件。三、以 現金以外之財產抵繳股款者,其姓名及其財產之種類、數量、價格或估價之標準。』. 41. 42. 43. 論者有謂授權行政機關以行政命令訂定應行登記事項,違反法律保留原則,參閱王仁宏,我對是 次公司法修正之批判,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2002 年 3 月 2 版,頁 15 至 16。 曾宛如,公司之外部監督,收錄於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一),元照出版,2007 年 10 月, 頁 108。 最高法院 89 年度台非字第 46 號刑事判決。另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非字第 310 號刑事判決則曾質 疑:「主管機關在受理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時,對於繳足股款之事項,既應派員檢查,認為違法時 並應令其改正,公司且得申復。則其派員檢查、令其改正之行為,是否即為實質之審查?攸關被 告是否成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乃原審未向主管機關查明,即遽行判決,自有應於審判期日調 查之證據未予調查,致適用法令違誤,而顯然於判決有影響之違法。」 15.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7) 同條第二項規定『主管機關對於前項之申請,應派員檢查,並得通知公司限期申 復。』依上開規定觀之,向主管機關申請為有限公司設立之登記,其於申請設立登 記時,公司應收之股款是否確已繳足,主管機關應派員檢查,並得通知公司限期申 復,亦即須為實質之審查,以判斷其真實與否,而非僅依其申請或聲明即為一定登 載之形式審查,則有限公司負責人明知申請設立登記時,公司應收之股款並未繳足, 仍以申請文件表明收足而使公務員將此不實事項予以登載,應僅成立公司法第九 條第三項前段之罪,無適用刑法第二百十四條論罪之餘地。」 亦有學者認為,根據公司法第 388 條規定及公司申請登記資本額查核辦法44, 公司登記主管機關就相關登記申請有權調閱查核並命其改正,故應認公司登記主 管機關負有實質審查之權責,而非僅形式審查而已45。. 政 治 大 ,公司法 2001 立年 11 月 12 日修正後,最高法院實務見解則改採形. 二、形式審查說 學者指出46. ‧ 國. 學. 式審查說47。最高法院亦曾以判決明確剖析修法前後的審查權限變更的緣由48:. 「修正前公司法第七條規定,公司之設立、變更或解散之登記或其他處理事項,. ‧. 由中央主管機關或委託地方主管機關審核之。該條文於九十年十一月十二日修 正為『公司申請設立、變更登記之資本額,應先經會計師查核簽證;其辦法,. Nat. sit. y.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另修正前公司法第四百十二條第二項關於『主管機關. io. er. 對於前項之申請,應派員檢查,並得通知公司限期申復。』及修正前公司法第 四百十九條第二項關於『前項第四款、第五款所列事項,如有冒濫或虛偽者,. n. al. Ch. i Un. v. 主管機關應通知公司限期申復,經派員檢查後得裁減或責令補足。』等規定,. engchi. 均於九十年十一月十二日修正時,予以刪除;並將第九條第四項修正為『公司 之設立或其他登記事項有偽造、變造文書,經裁判確定後,由檢察機關通知中 央主管機關撤銷或廢止其登記。』依修正後規定觀之,除縮小第七條之範圍外, 並將『公司申請設立、變更登記之資本額」事項,改由會計師負責查核簽證, 44. 45 46. 47. 48. 經濟部九十一年三月六日經商字第0九一0二0二六一五-三號令公布實施之公司申請登記資本 額查核辦法第 8 條第 2 項:「會計師對應行查核事項,應備具工具底稿,主管機關得隨時調閱 之」。本條項業於 100 年 3 月 29 日修正時刪除,該辦法嗣後並於 102 年 6 月 25 日更名為「會 計師查核簽證公司登記資本額辦法」迄今。 胡峰賓,前揭註 19,頁 117。 王志誠,饒桂綾,公司資本登記之審查與撤銷-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九年度訴字第一二八五 號判決及最高行政法院一 0 二年度判字第二七 0 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 33 期,頁 34,2015 年 3 月。 最高法院 96 年 6 月 12 日第五次刑事庭會議、最高法院 96 年 6 月 14 日台文字第 0960000442 號 函。 最高法院 100 年度台上字第 746 號刑事判決。 16.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8) 及將應派員檢查等相關規定刪除。至於修正後公司法第三百八十八條雖仍規定 『主管機關對於公司登記之申請,認為有違反本法或不合法定程式者,應令其 改正,非俟改正合法後,不予登記。』然僅形式上審查其是否『違反本法』或 『不合法定程式』而已,倘其申請形式上合法,即應准予登記,不再為實質之 審查。且公司之設立或其他登記事項如涉及偽造、變造文書時,須經裁判確定 後,始撤銷或廢止其登記。則行為人於公司法修正後辦理公司登記事項,如有 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使公務員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 眾或他人者,即有刑法第二百十四條之適用(本院九十六年六月十二日九十六 年度第五次刑事庭會議決定參照)。則在九十年十一月十二日公司法修正前, 主管機關對於公司登記事項,難謂僅為形式審查,亦即應為實質審查。」 相較於最高法院前述見解的游移變動,經濟部向來採形式審查說,認為「公司. 政 治 大. 登記係採準則主義,主管機關對於公司登記之審核,僅就書面文件予以形式審查,. 立. 凡登記事項符合法令之規定與程式,即應准為登記49」。嗣後,亦明確表態:「公. ‧ 國. 學. 司登記主管機關對於登記之申請,僅須就公司所提出之申請書件審核,倘符合公司 法之規定,即應准予登記。換言之,公司申請設立或變更登記事項,其真實性如何, 允屬司法機關認事用法之範疇。按實務上,登記主管機關對於公司登記事項之審查,. ‧. sit. Nat. 生誤解,現已修法予以釐清,採形式審查,益加明確50。」. y. 原即採形式審查,90 年公司法全盤修正前,因法律規定賦予裁量空間及權限致滋. er. io. 行政法院亦與經濟部採相同立場,認為「公司登記係採準則主義,以形式審查 為原則,申請登記具備之文件已符合規定,即得准予變更登記51」、「公司法有關. n. al. Ch. i Un. v. 之公司變更登記,係採形式書面審查,主管機關對於登記之申請,僅須就公司所提. engchi. 出之申請書件審核,倘符合公司法之規定,即應准為登記,倘已准予登記後,如發 現股份有限公司之決議有程序上違法之事項,則須俟股東依行為時公司法第一百 九十條訴請撤銷其決議判決確定後,始得由主管機關撤銷該項登記52。」 公司登記之形式審查制的辯正 至此,主管機關對於公司設立登記或其他變更登記之申請,僅需為形式審查而 為核准或駁回的決定,目前應屬定論已無爭議。. 49. 50 51 52. 經濟部 88 年 6 月 2 日商字第 88211493 號函。經濟部七十六年六月三十日商字第三二○六四號 函。 經濟部 96 年 1 月 4 日經商字第 09502185840 號函。 最高行政法院 90 年度判字第 1993 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833 號判決。 17. DOI:10.6814/NCCU202100049.

(29) 其次,文獻上經常援引作為最高法院採實質審查說的判決,例如:89 年度台 非字第 46 號、91 年度台非字第 312 號、94 年度台非字第 117 號、95 年度台非字 第 317 號,筆者認為毫不拘束或影響主管機關在公司登記實務運作,蓋因: 一、前述判決糾正的對象都是下級法院,並非經濟部或公司登記的其他主管機關。 二、前述判決係處理刑事被告以資本不實方式(例如股東未實際繳納股款或登記 後發還股款或任由股東收回)申辦公司登記,涉及被告在現行公司法第 9 條 第 1 項之外,是否另成立刑法第 214 條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攸關刑事被告 在罪、刑上的處理,與公司登記業務無關。 三、如採形式審查說,被告除違犯現行公司法第 9 條第 1 項外,亦成立刑法第 214 條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依刑法第 55 條牽連犯或想像競合處理後,從一重. 政 治 大 項前段之罪,無適用刑法第 立 214 條論罪之餘地。因此,形式審查說與實質審查. 論以公司法第 9 條第 1 項之罪。採實質審查說,被告僅成立公司法第 9 條第 1. ‧ 國. 學. 說對於刑事被告的處理似乎差異不大。. 是以,形式審查說與實質審查說應係普通法院在處理刑事案件的不同立場,充. ‧. 其量僅係最高法院乃下級法院刑事庭間茶壺裡的風暴,並未外溢擴散至公司登記. Nat. sit. 屬我國公司登記實務在審查密度上的爭議53,恐有待商榷。. y. 實務的運作,更遑論影響行政法院的法律見解,故公司法相關論述將此對立概念列. n. al. er. io. 事實上,主管機關非但從未肯認,甚至還認為最高法院係「因法律規定賦予裁. v. 量空間及權限致滋生誤解…判決被告無刑法第 214 條之刑責,與上開修法意旨未. i 54 Ch 合,建請配合上開公司法修正意旨停止適用 。」 U n engchi. 對於主管機關在公司登記實務運作上自成一格,學者已指出「所謂實質審查制 在我國從未真正落實55」,理由在於登記主管機關人手與編制不足、資訊劣勢而無 法過濾資料品質,主管機關也非屬私權紛爭的審判機關,遇有登記事項的爭議時, 自然盡可能不讓自己步入判斷、裁量的位置而淪為眾矢之的。 據學者的觀察與研判,對於公司設立或變更登記的申請,主管機關也擔心一開 行政程序法有關陳述意見及聽證程序的先例,將有更多排山而來的言詞陳述要求,. 53 54 55. 筆者認為,形式審查說與實質審查說,應屬立法政策選擇上的議題。 經濟部函,前揭註 50。 王文宇,前揭註 14,頁 731 18. DOI:10.6814/NCCU202100049.

(30) 恐讓自己窮於應付56。因此,從主管機關向來作法觀察,以「書面審查說」稱呼, 應較符合實際。 無獨有偶,我國行政法院在改制前即使用「形式書面審查」的用語,「我國公 司法係採準則主義,公司法有關之公司登記,係採形式書面審查,亦即主管機關對 於登記之申請,僅須就公司所提出之申請書件審核,倘符合公司法之規定,即應准 為登記57。」 對於形式書面審查的操作,行政法院指出:「並非不為調查,其雖不必為實質 真正的發現,惟仍應盡其職權所能及的注意範圍,依據公司所提及其職務上已知之 資料綜合判斷,以查明申請登記事項有無違反公司法或不合法定程式之情形,如有 即應令其改正,非俟改正合法後,不予登記;如有疑義,亦應令其釋明無疑或補正. 政 治 大. 無訛後,始能准予登記,否則即難認已盡其審查義務58。」. 立. 公司登記之效力. ‧ 國. 學. 公司登記事項具有公示效力,惟登記後所生之公示效力的內涵,我國公司法則. y. Nat. 設立登記之效力. io. sit. 及學說見解,進行梳理與分析。. ‧. 因登記事項之不同,而有登記生效主義與登記對抗主義。以下就公司法規定、實務. al. er. 公司法第 6 條規定,公司非在中央主管機關登記後,不得成立。故關於公司之. n. iv n C h e n g c19h條第 登記後始得以公司名義經營業務(公司法第 i U1 項)、並取得公司名稱專用 設立,採登記生效主義,公司需經設立登記後,始能成立,取得法人人格,且設立 權(公司法第 18 條第 1 項前段)。. 以上效力,學理上稱為設立登記之共通效力,而在股份有限公司則有發行股票 (公司法第 161 條第 1 項)、自由轉讓股份(公司法第 163 條但書)之特殊效力 59. 56 57 58. 59. 。. 劉連煜,前揭註 11,頁 788。 行政法院 89 年度判字第 701 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104 年度判字第 471 號判決。相同見解請參最高行政法院 106 年度判字第 398 號 判決。 柯芳枝,前揭註 13,頁 14~15。 19. DOI:10.6814/NCCU20210004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失業被保險人親自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經諮詢及開立介紹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

求才登記表請勾選刊登報紙與否,若選擇刊登報紙,請填妥預定登報日期,如未於約定登 報日登報請來電告知,避免因招募期不足 14 日,違反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第

10.4.第 10.2 條所定之申請人得撤回申請。然而反傾銷及損害調查已依據 第 11.1

斯蘭HALAL清真食(用)品證」(以下簡稱「清真食(用)品證」),應填寫本寺專用申請書並繳付申請 捐款(手續費);申請續約 申請續約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