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企業與學習型數位機會中心之產業策略聯盟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會企業與學習型數位機會中心之產業策略聯盟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廣 播 與 電 視 學 系 碩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立 指社會企業與學習型數位機會中心之產業策略聯盟探討 ‧. ‧ 國. 學. n. al. Ch. engchi. i n U. 中華民國一零二年六月. y. sit. io. 研究生:余亭逸 撰. er. Nat. 指導教授:黃葳威 博士. v.

(2) 謝辭 這份論文的完成,要感謝很多人。首先最感謝的是一路走來總是鼓勵我和督 促我的指導教授:黃葳威老師,黃葳威老師在我很焦慮以及論文遇到瓶頸的時 候,總是鼓勵我以及給我方向。接著是我所有的受訪者們,在我訪談的時候,他 們那份對於家鄉產業的熱忱和對理想的堅持總是讓我在撰寫論文的時候,心裡多 了一股暖流和感動。還有我的考試委員們,呂傑華老師和傅豐玲老師,給我很多 很棒的意見。最後就是我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謝謝老爸、老媽和弟弟們,在我 沮喪的時候給我加油打氣。謝謝我的朋友們,提供我口試的經驗和幫忙。這一份. 政 治 大. 論文,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不是個句點,而是另一個階段的起點。.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n U. v.

(3) 社會企業與學習型數位機會中心之產業策略聯盟探討 中 文 摘 要 本文從文獻探討中,歸納出 DOC(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經營的關鍵五個面 向:學習成效、規模效率、人際互動、文化感受、促進經濟,分析大武 DOC、 北源 DOC 經營成效和經營瓶頸。再從經營瓶頸檢視社會企業可以帶給大武 DOC、北源 DOC 的協助和資源有哪些。並從策略聯盟的相關文獻,討論社會企 業與學習型 DOC 策略聯盟的可能模式,和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 研究發現大武DOC與北源DOC的發展歷程中,目前最能展現成果的,就是學. 政 治 大 地經濟-數位落差-經營效率」的循環,當社會企業資源介入輔助大武DOC與北源 立 習成效的部分。藉由學習成效,再帶出人際互動、促進經濟等提項。也因為「在. ‧ 國. 學. DOC的經濟面經營時,學習成效、人際互動、文化感受力就提升了,隨著以上這 些面向的提升,規模效率自然就會提升。. ‧. 社會企業與學習型DOC策略聯盟的可能模式為異業、配銷、互補行銷型的模. sit. y. Nat. 式。以誠食社會企業為例,在成本方面可減低行銷和架設、照護網路商務平台或. al. er. io. 其他通路的成本;資源方面則可透過誠食社會企業的曝光度,加強社區與地方特. v. n. 色農產的知名度;資訊科技、知識方面藉由有機栽種技術的交流,創造不一樣的. Ch. engchi. i n U. 精緻農業;形象方面可以從消費者對誠食社會企業的信任,增加地方特色農產品 品質良好的形象;形成優勢的面向則是學習型DOC不管是在誠食社會企業的品牌 下,有一定的價格保障和通路合作模式。 合作成功的關鍵因素為溝通行為、聯盟管理方式、創新價值與市場導向。其 中最基礎也最關鍵的,在誠食社會企業經營社區型社會企業、大武、北源學習型 DOC 經營、與教育部執行 DOC 過程中,是「溝通行為」。. 關鍵詞:數位機會中心、社會企業、策略聯盟. II.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5) The Strategic Alliance Discussion of Social Enterprise and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five key points for managing the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learning effectiveness, scale efficiency, social interaction,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economic promotion. These are then used to analyze Dawu and Běi yuán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management.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Dawu and Běi yuán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s earning. 政 治 大. effectiven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key point amongst these five. The Digital. 立. Opportunity Center can increase human interaction, and promote economic and other. ‧ 國. 學. mentioned items by raising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Furthermore, when human interaction, and economic promotion are rising up, the scale efficiency will also. ‧. improve.. y. Nat. io. sit. The model of Social Enterprise and DOC strategic alliance can help DOC. n. al. er. marketing with their local products. The key point of Social Enterprise and DOC strategic alliance is Communication behavior.. Ch. engchi. i n U. v. Key words: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Social Enterprise、Strategic Alliance. IV.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目錄 謝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動機……………………………………………………………. Ⅰ Ⅱ Ⅳ Ⅵ Ⅶ Ⅶ 1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 國. 學. 11 15 「一 DOC 一特色」與社區產業…………………………………… 19 社會企業與策略聯盟……………………………………………… 24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41 研究架構與問題…………………………………………………… 42 研究設計…………………………………………………………… 43. sit. y. Nat.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政 治 大 國內外縮減數位落差政策……………………………………… 立 數位機會中心……………………………………………………. n. al. er. io. 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 一 節 大 武 DOC 與 北 源 DOC 的 經 營 概 況………………………………… 第二節 社會企業可提供的資源與幫助面向……………………………… 第三節 與社會企業聯盟的可能模式………………………………………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討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企業與社區產業實例……………………………………………… 附錄二 附錄三. Ch. engchi U. v ni. 48 69 77 82 88 93 107. 教育部與輔導團訪談稿…………………………………………… 122 深度訪談逐字稿…………………………………………………… 138. VI.

(8) 圖目錄 圖一 數位機會中心推動組織圖…………………………………………… 圖二、圖三 數位機會中心功能展示圖…………………………………… 圖四 本文研究架構………………………………………………………… 圖五 社會企業與數位機會中心可能的策略聯模式………………………. 6 16 42 91. 表目錄 表一 Dees 社會企業光譜………………………………………………… 30 表二 本文訪談對象一覽表………………………………………………… 4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第一章. 緒論. 針對學習型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的經濟面執行:「一 DOC 一特色」政策,從在地產業和社會企業的角度來做一個整理與探討。因此 本章將從研究背景談起,再從研究背景談到研究個案與動機,然後依序是研究問 題與研究架構,以及接下來研究所需要的一些名詞界定定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壹、社區營造與數位落差:一個從「落差」轉為「機會」的關鍵 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自 2004 年提出後,整體的執行狀. 政 治 大. 況,其實主要的場域,是以「社區」為單位,而社區這個概念則是來自於「社區 總體營造」計劃。. 立. 「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自民國 83 年 10 月 4 日開始一直到民國 90 年為社區總. ‧ 國. 學. 體營造第二階段,再到民國 91 年第三階段社區總體營造的重點,在於因應全球化問. ‧. 題,因此文建會於「2004 年文化白皮書」中提出「新故鄉社區總體營造」工作重點. y. Nat. 在於提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建立社區文化特色(行政院文化委員會,2004)。. er. io. sit.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從 1995 年在美國開始發現並研究至今(曾淑芬等,. 2002),從剛開始的硬體落差,至今已擴散成一個全方位的面向,並且此落差不. al. n. v i n 再局限於個體之間,無論是根據 divide)、社會 C hNorris 所提及的全球落差(global engchi U 落差(social divide)、民主落差(democratic divide)亦或是 Loges&Jung 所提出. 的歷史與脈絡、範圍與頻率、生活的焦點(轉引自黃葳威,2004)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所影響的不僅是大環境,也關乎到民眾生活的各個層面。 中華民國政府在 2002 年起,陸續出版《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 《網路社會發展政策整合研究》等。當數位落差,與社區營造的中心「社區發展 協會」相結合時,數位落差不再是隔閡城鄉,而是將成為整個偏鄉社區凝聚並且 世界跨出的一股動力。 根據2007年出爐的《網路社會發展政策整合研究》指出自2000年G8高峰會擬. 1.

(11) 定的「數位機會工作小組」 (Digital Opportunity Task Force)起,資通訊科技(ICTs) 對於國家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高潛力已被普遍認同,台灣從2002年提出「挑戰 2008:六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1,經歷2005年「u-Taiwan」計劃2,至2015「I-Hub」 願景。所謂I-Hub的「I」有兩層意義,一為國際(International) ,一為網路(Internet)。 這是台灣進入「永續發展」的兩股趨力,這兩股趨力在實體世界層次和虛擬世界 層次以「社會平等」、「經濟成長」和「環境保護」的永續發展精神,提供數位 機會,建立包容性網路社會(曾淑芬等,2007)。 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簡稱 DOC)的產業課更是針對偏. 政 治 大 建立社區文化特色。期望能夠藉由新科技的使用,克服偏鄉地理的空間問題,幫 立. 鄉的居民與農民開課,配合「2004 年文化白皮書」中提出「新故鄉社區總體營造」,. 助偏鄉居民可以透過網路行銷,賣出農特產品。DOC 此一經濟性延伸服務,其. ‧ 國. 學. 實是偏鄉居民最為期待的,這可以改善居民的經濟,同時也是 DOC 在社區推廣. ‧. 的一大吸力。. y. Nat. DOC 所承載的單位為「社區」,每個 DOC 在自主營運的目標上,發展出各. er. io. sit. 自的特色與取向,所以每個 DOC 駐點狀況也不同。然而在眾多關心 DOC 的研究 著述中,針對台東 DOC 卻是相當缺乏的,但台東 DOC 卻是集數位落差、偏鄉經. al. n. v i n 濟發展、原住民文化等議題為一體的重要個案,選定台東 DOC 作為主要分析論 Ch engchi U. 述的對象。台東 DOC 十個駐點當中,將以「學習型」的 DOC 駐點:北源 DOC、. 大武 DOC 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貳、北源 DOC、大武 DOC 的概況3 一、大武 DOC 大武 DOC 屬於台東 DOC 的南迴線,執行單位原為尚武國小,後來為大武社. 1. 此計畫的策略與內容包含「600 萬戶寬頻到家」 、「e 化生活」 、「e 化商務」 、「e 化政府」與「e 化交通」等五大架構。 2 此計畫目標到 2010 年,目標是讓台灣可以成為一個隨時隨地都能獲得 e 化應用服務的社會 (anytime, anywhere, anything, anyone) 。 3 資料來源:黃葳威教授和本文筆者分別於 2011/7/27 訪談鹿野 DOC 和 2011/8/2 大武 DOC 訪談紀 錄;黃葳威(2012 年 5 月)。 《100 年台東縣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2.

(12) 區發展協會接手。前駐點員更是身兼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因此有利於社區動 員,並慢慢朝向自主經營的目標。在經濟面來說,大武鄉以椴木香菇做為經濟面 發展的特色產品。椴木香菇是將七年以上樹截成一米左右長的木頭,在上面種植 香菇,因為是一段一段的,所以叫椴木香菇。目前椴木香菇,已完成商品包裝設 計,並由將與資訊志工團隊合作製作香菇成長記錄及相關網站架設以及周邊商品 設計。 二、北源 DOC 北源 DOC 特產為臍橙,目前市場上仍以臺東東河及成功山區所產的品質最. 政 治 大 要行銷則是透過和公所所舉辦之香丁節與輔導團協助製作商家(大白柚、臍橙、 立. 佳。臍橙的果實比一般柳丁大兩倍、無籽、也較易剝、並含豐富維他命 C。而主. 柚子花) E-DM,放置於台東數位機會中心網站行銷。並已結合北源當地家政班,. ‧ 國. 學. 推廣特色產業行銷,透過農產品再製(如柚子醬、梅醋、脆梅 DIY、手工藝品創. y. Nat. 三、面臨的問題. ‧. 作等課程)讓產業再活化,增加農民收入。. er. io. sit. 根據台東 DOC 駐點員的經驗,產業課程一直是吸引民眾來 DOC 上課的主 因,再加上產業課程在 DOC 課程當中佔有一定比例,因此產業課程的重要性對. al. n. v i n 於 DOC 的經濟面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產業課程在台東 DOC 產業課程招生,主 Ch engchi U. 要面臨的問題有二大方面,一為學員招生的問題,二為產品行銷相關課程無法落 實,另外則還有一些其他的困難處。 (一)學員招生問題 台東居民主要以務農為主,開課時間就必須避開農忙時間與早上農耕時間, 課程時間多以晚上 7 點以後為主,根據台東 DOC 駐點員的觀察,台東農民與商 家所以願意來上課,一開始多是想要多賣點農產品或商品,然而部分農民與商家 在建立部落格與 EDM 後,其銷售成果並沒有預期的好,再加上民眾安於現狀, 自給自足不願改變,電腦在當地居民生活型態中並非生活必需品,因此當地農民. 3.

(13) 與商家對產業課程的興趣才逐漸減少。鹿野 DOC 駐點員表示「學員學習意願須 透過對生活有幫助來增加真實感受」。 (二)產品行銷與曝光度的問題 台東 DOC 曾經協助過當地農民與店家拍攝過宣傳短片,已上傳至影音網站 Youtube,但宣傳效果卻不如預期,使農民感到失望。學習型的 DOC,受限於資 源的問題,並無法直接幫助農民或店家的行銷。DOC 為教育部的計劃案,不能 涉及直接行銷與買賣, DOC 要協助行銷,就必須透過相關資源的整合才會有規 模效率,以鹿野 DOC 來說,其 DOC 整合整個鄉公所資源,再加上負責人的社會 資源才能達到現有的效益。 (三)其他問題. 立. 政 治 大. 另外直接影響到產業行銷課程的原因,還有硬體設備缺乏的問題,如網路不. ‧ 國. 學. 普及(中華電信因成本考量沒有在當地鋪設網路線或無線網路)、電腦數量嚴重. ‧. 缺乏等。大武 DOC 駐點員就表示,大武當地「民眾上完課家裡沒有電腦與網路. sit. io. er. 重。. y. Nat. 可以用,甚至連 ADSL 都沒有進入大武」 、 「電腦與網路嚴重缺乏」等問題相當嚴. 場地問題也是 DOC 招生的問題之一,如大武就有執行單位為社區,但場地. al. n. v i n 卻在學校,因此要付學校場地費。另外則是師資問題,師資問題主要為二,一為 Ch engchi U 台東 DOC 的駐點多為偏鄉,交通不便加上受限於居民農忙或工作時間的問題,. 因此商請師資不易。二為師資通常在上課用語上需要活潑生動,因此更增加師資 商請的困難度。 從以上對於產業課程的招生問題與當地農特產品曝光與行銷問題,其實都緊 繫著 DOC 執行經濟面執行的成效,並且「一 DOC 一特色」的經濟面向,也是地 方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之一。這也是本研究以「一 DOC 一特色」的經 濟面向為出發點的原因。. 4.

(14)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壹、國內尚未有針對 DOC 經濟面經營:「一 DOC 一特色」的相關研究 從以上 DOC 簡介可得知「一 DOC 一特色」無論是在實際 DOC 對於社區民 眾宣傳上,亦或是課程的實施上,又或者是針對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上, 「一 DOC 一特色」的政策都展現著非同小可的影響力。同時「一 DOC 一特色」也是 DOC 駐點是否能獨立自主,永續經營的一大關鍵。 根據黃凱祥於 2009 年對於 DOC 營運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營運成功的關鍵 因素為分別為「志工的工作認同」 、 「推展農特產品與地方文化」 、 「健全的人力資. 政 治 大 及「服務內容滿足需求」等 7 項關鍵成功因素。其中「推展農特產品與地方文化」 立 源機制」、「管理者具有社造經驗」、「管理者運用資源能力」、「社造觀念的建立」. 是第二大因素,此因素實際上是與「一 DOC 一特色」政策有著相關密切的關係。. ‧ 國. 學. DOC 執行四年至今,DOC 的評量中並未針對「一 DOC 一特色」的經濟面來. ‧. 做一個效益評估。在這麼多關於數位機會中心的研究中,卻沒有一個研究針對「一. y. Nat. DOC 一特色」經濟性延伸服務做一個延伸探討與成效評估,因此本研究期許能. er. io. sit. 夠透過對於北源 DOC、北源 DOC 的研究,來分析歸納「一 DOC 一特色」經濟 性延伸服務在台東的成效與所遇到的瓶頸問題,並藉此勾勒台東學習型 DOC 的. al. n. v i n 輪廓,讓大家認識並關注台東CDOC 所面臨的問題與所需要的協助。 hengchi U. 貳、檢視數位落差在「一 DOC 一特色」政策中轉化成「數位機會」的過程 另外除了勾勒與紀錄北源 DOC、大武 DOC 的在地風貌外,也希望藉著此研. 究記錄偏鄉如何在「一 DOC 一特色」政策中,在運用網路行銷逐漸將「落差」 轉為「機會」的過程。 根據曾旭正(2007)指出社區營造有「人、文、地、產、景」五大面向,其 中「人」指社區居民共通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經營、和生活福祉的創造。「文」 是指社區共同歷史文化延續、藝文活動的經營,以及終身學習等。「地」則為社 區所在之地理特色的維護與發揚,以及在地特質的強調。「產」是在地產品的創. 5.

(15) 發與行銷,及在地經濟活動集體推展等等。「景」指社區獨特景觀之創造、生活 環境之永續經營、居民自力投入社區景觀的營造。 如前文所述,DOC 整體的執行主要場域,主要是以「社區」為單位,社區 這個概念則是來自於「社區總體營造」計劃。地方文化產業正是串聯社區營造中 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地方文化產業正是「一 DOC 一特色」政策中的主 要關鍵,最大的不同點是在於強調運用「數位應用」與「數位行銷」的部分,來 對地方文化產業做更進一步的推廣和行銷。 「一 DOC 一特色」所展現的,其實是偏遠社區在經濟面上從「數位落差」到. 政 治 大 位落差」到「數位機會」的過程做一個階段的分析描述與紀錄,因此本研究將從 立. 「數位機會」的過程,但國內並沒有針對「一 DOC 一特色」政策所展現的「數. 「一 DOC 一特色」政策所展現的「數位落差」到「數位機會」中,檢測「一 DOC. ‧ 國. 學. 一特色」在台東所發展的部分現況,進而帶出台東偏鄉從「數位落差」到「數位. ‧. 機會」的過程。然而無論是「社區總體營造」計畫,還是「偏鄉數位關懷」的計. y. Nat. 畫,其實經營的主要重點還是相關資源的經營與整合運用。. n. al. er. io. sit. 參、從社會企業的資源引入看台東偏鄉產業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性. Ch. 圖一. engchi. i n U. v. 數位機會中心推動組織圖. 圖片來源: http://itaiwan.moe.gov.tw/. 從 DOC 在「偏鄉數位關懷」的計畫架構圖中,其實可以看出數位機會中心 扮演一個協調的角色,負責募集與協調在地資源、教育部、以及一些非營利組織 6.

(16) 的資源,並且依照地方情況以及 DOC 經營特色的不同,來調整整體資源的應用。 也因此整體資源的應用與調配,其實也是教育部評估 DOC 能否自主經營,更是 「一 DOC 一特色」成效的一個重要關鍵。 楊弘任在《社區如何動起來》(2007)一書中提到,在地的習性與外來的習性 是不同的,外來的公共行動社團是以論述知識優先,並且是在「領域」上面具有 公共性;而村落的傳統組織,則是實作知識優先,其公共性在於動機。而「一 DOC 一特色」政策在這中間所乘載的的角色就是一個中介的文化轉譯機制,是 政策對於社會資源的整合與運用以及「數位行銷」 、 「數位落差」等知識論述,轉. 政 治 大 因此除了評估「一 DOC 一特色」的運作階段與瓶頸,可藉由社會企業的理 立. 化到偏鄉社區的一個實作過程。. 論架構和運作原則,落實在「一 DOC 一特色」的運作上。. ‧ 國. 學.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根據以上動機,研究目的歸納為以下三項:. y. Nat. 壹、檢視「一 DOC 一特色」的執行狀況. er. io. sit. 由於 DOC 的目標主要為將數位落差轉為數位機會,因此其所涉及的面向為 多面向的,所以其評估的方式並沒有專門針對「一 DOC 一特色」做一個執行狀. al. n. v i n 況評估,因此本研究試圖針對檢視「一 C h DOC 一特色」的政策執行狀況,透過深 engchi U. 度訪談,提供當地政府一個檢視在地文化產業數位行銷成效的一個參考,並且希 望藉由研究的結果,對於「一 DOC 一特色」政策的發展階段與行銷做一個歸納. 與整理。 貳、透過執行「一 DOC 一特色」的經營狀況找出解決方案 DOC 的發展過程,不同發展階段的 DOC 在「一 DOC 一特色」政策中,所 執行的程度和地方產業數位行銷發展的階段皆不一樣,因此本研究試圖從檢視台 東 DOC 學習型的駐點,其在「一 DOC 一特色」的政策的執行狀況與歷程,並且 依據深度訪談的結果,對台東 DOC 做一個發展階段的歸納與分析,並從中反映. 7.

(17) 出其面臨的發展瓶頸和問題,找出解決方法與策略。 參、描述台東「學習型」DOC 的經濟面現況與輪廓 同時本研究也期許能夠透過「一 DOC 一特色」政策,描繪與勾勒出台東「學 習型」DOC 經濟面的發展與運作現況,為台東 DOC 中發展重點為「經濟面」的 「學習型」DOC:北源 DOC、大武 DOC 留下文獻紀錄。 肆、從社會企業的結盟看學習型數位機會中心的農產品行銷 正如前文所述,要在眾多的網路商務系統中殺出一條血路,經營一個新的銷 售管道,是「一 DOC 一特色」政策的當務之急。但此過程要耗費太多宣傳成本,. 政 治 大 徑,不但可以清楚與市場上的產品區隔,更容易接觸到目標消費者,也不需在生 立. 一般在地商家與農民負擔不起。因此藉由與社會企業的結盟,透過倫理消費的路. 產旺季面臨被壓低價錢的問題。台灣也有許多的社會企業提供相關資源,如能將. ‧ 國. 學. DOC 駐點的產業與社會企業,就可以在永續發展的基礎下,將可有助於 DOC 駐. ‧. 點的在地農民行銷包裝。. y. Nat. 因此根據以上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分為以下四點:. 二、. 在「一 DOC 一特色」政策中的經營與執行現況與面臨瓶頸有哪些?. er. sit. 大武 DOC 與北源 DOC 的成立過程與經營現況為何?. io. 一、. al. n. v i n 與社會企業資源的策略聯盟針對這些瓶頸有哪些幫助? Ch engchi U. 三、 四、 第五節. DOC 駐點與社會企業策略聯盟的可能性?有哪些優勢與好處? 名詞釋義. 對於一些數位機會中心的型態、數位機會中心的經營者、社會企業與策略聯 盟有許多說法,因此以下做一個釐清與界定。 壹、 學習型數位機會中心 何謂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偏鄉數位關懷計畫網頁的解釋數位機會中心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為:「是以“應用”與“機會”的實現為主要訴求,是 一個有電腦設備, 可以連上 Internet,並提供當地居民資訊能力訓練機會的場所。」. 8.

(18) 並且根據教育部於 100/10/12 所提出的 101 年教育部「數位機會中心營運計 畫書」提報說明(草案),指出學習型數位機會中的界定為:補助最高以 30 萬元為 原則,並由輔導計畫派駐點人員一名,維持每週 40 小時之開放與管理,每年開 辦資訊基礎課程至少 70 小時,招募民眾參與資訊課程學習,並結合輔導團隊發 展地方特色,擴散 DOC 服務範圍與效益。 研究對象北源 DOC、大武 DOC 在教育部所定義的類型當中,正是屬於「學 習型」DOC。 貳、數位機會中心經營者4. 政 治 大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以及其所發起籌組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員) 。DOC 立 數位機會中心經營者係指數位機會中心設置地點的負責人(例如學校校長或. 管委會包含設置點的負責人(例如學校校長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設置點組. ‧ 國. 學. 織幹部(如學校老師或社區發展協會理監事)。以及學校家長會長,並邀請社區. y. Nat. 參、 社會企業. ‧. 熱心人士加入,以達到擴大社區參與的目標。. er. io. sit. Maureen Meadows and Matthew Pike(2011)指出社會企業運是非營利組織用商 業方法來達成社會目標,其在法律上有可能是有限公司、慈善組織等不同法律形. al. n. v i n 式,他們不同於營利部門,會將所獲得的利潤,再投資產生的回實現的社會影響。 Ch engchi U 社會企業這個詞包含交易,而這個交易由兩種基本途徑組合:政府的標案與市場 交易(2011:27-131)。 肆、策略聯盟 Evelyne Vanpouckeab and Ann Vereeckebc 則指出策略聯盟的定義為: 「在提高 兩個獨立企業的經營能力與實現雙方共同利益為前提下的長期合作關係,這個合 作關係持續提供雙方顯著的價值利益,某些此種類型的策略聯盟關係的好處為降 低供應鏈的總成本,以及生產質量、生產週期的改善,鞏固彼此的競爭力(Evelyne 4. 資料來源:教育部偏鄉數位關懷計畫網頁(2012) http://itaiwan.moe.gov.tw//docFAQ.aspx?prog_id=1010505&ProgId=1010505#top 9.

(19) Vanpouckeab 等,2010:6717)。. 伍、「一 DOC 一特色」政策 指數位機會中心據點經濟性延伸服務,如協助當地農民網路行銷農產品等。.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n U. v.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從國內外縮減數位落差政策作為本研究主題的背景介紹,再切入本研 究的對象:數位機會中心與「一 DOC 一政策」 ,緊接著透過社區營造、特色產業 的文獻,了解「一 DOC 一政策」經營與在地產業的關聯,並帶出社會企業與「一 DOC 一政策」策略聯盟的相關文獻。 第一節. 國內外縮減數位落差政策. 壹、國外縮減數位落差政策5 數位落差自 1995 年由美國商務部國家通信及資訊委員會(NATA)首度提出,. 政 治 大 為各國政府施政的重要議題(曾淑芬,2002)。本文以下部分僅以推行數位落差政 立. 由美國、法國、日本開始將縮減數位落差視為明確施政目標,彌平數位落差已成. ‧ 國. 學. 策的龍頭美國、重視社會福利的芬蘭、網路與資訊產品生產主要國:日本、南韓。 以及台灣鄰近中國等,作為歐美與亞洲在數位政策上的代表。. ‧. 一、美國. sit. y. Nat. 美國在 1996 年電信法案 254 條裡有普及服務的規定,包含普及性服務. al. er. io. (Universal Service)與平等近用(Equal Acces)兩大理念。1998-2002 的 E-rate 計畫更提. v. n. 及以下規劃:補助公私立小學、圖書館以及鄉鎮診所、鄉鎮醫療機構。提出租稅. Ch. engchi. i n U. 優惠降低使用軟硬體之費用。建立社區公共資訊中心,提供免費電腦與網路連線 服務,擴充偏遠地區資訊環境基礎建設。廣設各種電腦課程在大、中、小學中, 提升民眾資訊素養。2008-2012 針對 IT 策略服務,主要目標為:「所有國民都可 以合理價格享受寬頻服務」。 二、芬蘭 早在 70 年代成立所謂的資訊社會諮詢委員會(Information Society Advisory Board) ,不斷推動許多相關資訊基礎建設的計劃。1995 年芬蘭政府提出名為「芬 蘭邁向資訊社會─國家策略」(「Finland Toward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 A 5. 資料來源:林盈岑,2011:8-16;李君儀,2012:36-53;資策會網站 http://www.find.org.tw/find/aboutFind.aspx 11.

(21) National Strategy 」),為迎向三大全球化的經濟整合、克服國內經濟蕭條及因應 資通訊科技發展的變遷壓力等三大挑戰,針對各級產業和不同區域的需求,推動 全國性、區域性的資訊建設計劃。 1998 年芬蘭國立研究與發展基金(Finnish National Fund for Development)提 出國家資訊社會策略(National Information Society Strategies),發展主軸在於:民 眾生活品質,知識及競爭力(Quality of Life, 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ness)的提 升,培養人民的資訊使用素養及技能,使民眾能更有效的運用資訊。 2003 年資訊社會政策方案(Information Society Policy Programme) ,以強化競爭. 政 治 大 效率的應用資通訊科技為目標。 立. 力及生產力為主軸,目標為歐盟區域間的均衡發展及改善民眾能夠在生活中更有. 2005 年四月由芬蘭技術發展中心(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re of Finland,. ‧ 國. 學. TEKES)及國家資訊社會委員會會正式決議發布關於政府的新資訊政策,名為資. y. Nat. 出的資訊社會政策方案基本方針外,並提出 10 點目標:. ‧. 訊社會政策方案(Information Society Policy Programme) ,延續 2003 年該方案所提. er. io. sit. (一)確保國民能夠隨時取得高速寬頻網路。(二)改善國民的資訊技能。(三) 改革運作模式及架構。(四)發展政府電子化服務及管理基礎。(五)促進當地機構. al. n. v i n 及私人企業發展。(六)進行教育政策評估。(七)投資與研究開發。(八)支援其他資 Ch engchi U. 訊社會活動。(九)參與重要專案及促進資訊化社會發展。(十)資訊社會相關立法 等。 三、日本. 2001-2003 年日本政府提出「e-Japan」計畫致力於政府、企業、社會電子化。 2003-2006 年「e-Japan 戰略 Part 2」,內容包含: (一)以北海道、沖繩為場所,推出遠距醫療、電子標籤、行動電話購物等服務。 (二)強化大、中、小學 IT 教育,以及支援老年人口與身心障礙找使用 ICT 技術, 擴大 B2B 電子商務市場與制定相關法規。. 12.

(22) 2010 年後「U-Japan」計畫,以打造無所不在的網路環境、普及、個人化、 及獨特性四部分為其目標。 2010 年 4 月 28 日公佈「新成長戰略」-「原口 VisionⅡ-ICT 維新 Vision 2.0」 。 主要目標為: (一)2015 年實現 100%「光之道」 (全日本所有家庭均可使用寬頻網路服務)目標。 (二)透過 ICT 政策的推動,藉由大幅增加 ICT 相關投資,實現未來 10 年間 (2011-2020 年)經濟平均潛在成長率提升至 2.6%,2020 年以後,每年維持 3%的經濟成長率的政策目標。透過 ICT 的力量,解決全球暖化國際共通性. 政 治 大. 議題,實現 2020 年降低 10% CO2 排放量(比較基準年:1990 年)的目標。 四、南韓. 立. 1999 年「Cyber Korea 21」計畫,致力於消除不同所得、地區、階層之間資. ‧ 國. 學. 訊鴻溝的資訊化教育。此計畫有三大目標(一)用各項獎勵投資優惠政策,提供家. ‧. 戶軟硬體設備;(二)提升用戶電腦擁有率;(三)於郵政開立儲戶,可以低價購買. y. Nat. 訂購的電腦。2002 年 4 月由資訊通訊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er. io. sit. Communication,MIC)推出 e-Korea 國家發展計畫。主要原則(guideline)有五項: (一)確保政府致力於電子化政策之上。(二)鼓勵民間進行電子商務(e-business). al. n. v i n 之應用投資。(三)縮短數位落差、建立安全的資訊化社會。(四)刺激、鼓勵利用 Ch engchi U 網際網路來發展創意內容。(五)建立高速資訊網路以符合使用需求。. 2004 年「IT839」推動無線寬頻服務、數位多媒體智慧家庭服務、家庭個人 電網路服務、車用行動通訊服務、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服務(RFID)、數位內容行動 通訊服務、嵌入式數位電視服務、嵌入式網路電話服務。2006-2010 年預計完成 「u-Korea」計畫基礎建設建置、技術應用、u 化健康護照、u 化社會規範。 五、中國 200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綱要」計畫, 有三個方向:(一)培養資訊技術人才。(二)制定財政、金融、人力資源管理相關. 13.

(23) 政策。(三)進行網路基礎設施建設。 2006-2020 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計畫,預計 2020 年前完成以下目標: (一)發展中小學信息教育。(二)推動電子商務。(三)推動電子化政府。(四)制定網 路媒體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計畫。(五)推動中西部地區縮減數位落差計畫,設立免 費或低價的網路公共設施。(六)發展行動通信、數位電視等領域,帶動產業發展。 由以上對於各國的縮減數位落差政策的發展,可以歸納出縮減數位落差的幾 個面向:(一)資訊環境與資訊政策的建設與建置。(二)致力於網路的普及。(三) 資訊素養與資訊產業的提升。(四)擴大 B2B 電子商務市場。. 政 治 大 我國的資訊政策發展最早開始於 1997 的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推動方案, 立. 貳、台灣縮減數位落差政策. 在這個方案中建立了服務普遍性原則。行政院在 2002 通過「國家資訊通訊發展. ‧ 國. 學. 方案(2002~2006)」,並同時推動數位台灣(e-Taiwan)及行動台灣(M-Taiwan)。2003. ‧. 年 9 月核定「縮減數位落差推動方案」。. y. Nat. 2004 年將縮減數位落差列為施政重點主要工作如下:(一)縮減數位城鄉政. er. io. sit. 策。(二)縮減產業數位落差。(三)縮減國際數位落差。2008 年則更進一步將「創 造公平數位機會」納為重點工作項目,推動發展優質網路社會(U-Taiwan)。以. al. n. v i n 「創造一個公平運用資訊通信科技的環境與機會(e-Opportunity)」為主軸,發展出 Ch engchi U 三個目標(一)成立縮減數位落差協調中心,發展社區文化與地方特色產業。(二). 推動中小企業寬頻連網與提高電子商務使用率。(三)分享台灣 e 化經驗進行國際 交流。行政院以成立協調中心、進行資訊環境建設、電子商務營運及國際交流為 目標施行政策。 在城鄉數位落差這一塊,是由教育部主導並執行縮減數位落差政策中「創造 偏鄉數位機會推動計畫」,其計畫分為三期:第一期(94~96 年)為「縮減數位 落差」 。第二期(97~100 年)為「創造數位機會」 。101 年即將邁入第三期(101~104 年)「深耕數位關懷方案」階段,積極協助偏遠地區民眾、弱勢學童資訊應用與. 14.

(24) 數位服務。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就是分屬於教育部「創造偏鄉 數位機會推動計畫」:「智慧台灣」中公平數位機會分項子計畫。 第二節. 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壹、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分屬於教育部「創造偏鄉數位機會推 動計畫」 : 「智慧台灣」公平數位機會分項子計畫,其中教育部從基礎建設、社區 發展、服務學習、e 化政府服務、文化與創意典藏及產業發展等方向,集合經濟 部、內政部、研考會、原民會、經建會、國貿局部會資源,從中擔任協調的角色,. 政 治 大 台灣數位機會中心的目標與定位其實可以從美國學者卡爾門(Andy Carvin)指 立. 希望可以彌平成相之間的數位落差,並均等數位機會(吳齊殷,2007:61-108)。. 出數位落差的五大面向來歸納(轉引自曾壬保,2010:6)。這五大面向分別為存取. ‧ 國. 學. (access)、內容、素養、教育與社群。. ‧. 存取相關方面,主要是針對數位落差中資訊的存取關係到硬體設備的使用機. y. Nat. 會,也是關係著人們使用網路的機會,這也是數位機會中心最基礎的服務:資訊. er. io. sit. 近用基礎建設,主要的實施方向為「補助照顧弱勢家戶有國中小學學生家戶擁有 國民電腦」 ,至目前教育部在網站公布的資料顯示,目前此一工作已使 1.07 萬戶. n. al. 學童擁有國民電腦連網。. Ch. engchi. i n U. v. 內容、素養與教育相關方面,主要是透過網路所提供內容的價值,讓能夠知 道如何篩選眾多的資訊,進行有效率且更多樣化的學習,提供個人豐富的學習與 成長機會,並且將網路線上資訊的使用模式套用進一般的教學中,此即為教育性 的延伸服務。主要的發展目標為:「新增數位機會中心」及「持續營運鄉(鎮)數 位機會中心」,目前在這一方面的成果為完成 168 偏鄉數位機會中心設置,達到 各偏鄉有公平數位機會。持續輔導營運偏鄉數位機會中心,提供偏鄉弱勢民眾與 學生數位應用,讓偏遠地區民眾上網比每年提升 2%。以及接受數位機會中心各 種課程的民眾人數每年累計達 25,000 人數。. 15.

(25) 最後一個也是台灣數位機會中心的一個重要面向為:社群相關面向。網路是 促進社群的發展的最好工具,不僅可以發展出新的社群,更可以藉由網路社群的 號召,帶動實際社群的運作。以台灣數位機會中心來說,這即為文化性延伸服務、 經濟性延伸服務、照護性延伸服務與社會性延伸服務。主要的發展目標為:「數 位機會中心輔導特色發展」 、 「建立跨部會推動機制、推動民間團體參與協助偏鄉 的發展」 、 「建立資訊志工服務與管理體系,落實長期數位服務關懷機制」 、 「數位 機會中心成效考核、建立典範,促進經驗交流」、及「數位應用宣導與辦理展示 觀摩」。. 政 治 大 (一)學童接受數位機會中心課後照護和志工服務課後照護人數,每年累計約 立 而在這一方面的具體成果則為:. 100,000 人次。. ‧ 國. 學. (二)推動資訊志工每年 150 隊協助偏鄉地區、學校等推動數位應用,每年累計達. ‧. 8,000 小時,服務志工約 6,500 人次。. y. Nat. (三)累計招募 1,000 名志工透過資訊科技與網路,製作線上學習輔助教材,提供. er. io. sit. 線上課後輔導服務弱勢學童。. (四)勸募民間或大專校院等資源贊助或認養數位機會中心,使至本計畫結束後各. al. n. v i n 數位機會中心不再需要本計畫援助輔導營運。數位機會中心的功能與定位簡 Ch engchi U 介則可以參考以下圖示6:. 圖二、圖三 :數位機會中心功能展示圖. 也從以上數位機會中心的營運目標與面向,其實是以「社區」來做為一個發 6. 圖片資料來源為數位機會中心網站(http://itaiwan.moe.gov.tw/)。 16.

(26) 展的單位,而「社區」的概念,最早則是來自於民國 83 年 10 月 4 日開始的「社 區總體營造」計畫7。 貳、數位機會中心相關研究 關於國內碩博士論文對於數位中心相關研究,根據台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 的查詢結果,一共有 41 篇碩士論文。而其中的研究面向包含:經營成效:如服 務品質、服務滿意度、彌平數位落差成效、整體執行成效等。運作與管理:如志 工參與、組織效率與績效評估、經營管理、非營利組織、發展策略、經營成功關 鍵要素。數位學習與數位機會:如學習動機、成人數位學習、DOC 擴散管道、. 政 治 大 的電子書數位典藏。數位落差政策與數位機會中心:如族群數位落差、地方政府 立. 資訊素養與社會資本、民眾接受行為、資訊能力評估等。數位典藏:如在地人文. e 化程度等。DOC 網路相關:如 DOC 課程的網路行銷、DOC 中心入口網站的使. ‧ 國. 學. 用行為等。其他面向:如普世商務價值與 DOC、社區意識與觀光產業等。其中. ‧. 與本研究最具相關性的,是主題經營成效與運作、管理二個的部分。另外在其他. y. Nat. 方面,普世商務價值與 DOC 等主題則與 DOC 經濟面發展有關。. er. io. sit. 張奕國於 2011 年針對苗栗縣偏鄉數位機會中心的研究指出,苗栗縣偏鄉 DOC 居民數位落差現況,學習成效層面算是不錯但在資訊應用層面仍需強化;. al. n. v i n 並且在 DOC 實施數位機會政策成效的各層面中,以居民的「學習成效」層面較 Ch engchi U 能解釋並預測數位機會政策的成敗。. 楊士慶於 2009 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採多元投入與多元產出的角度,以 經濟學效率的定義來衡量數位機會中心的相對效率,依效率值的不同作比較後, 再對於相對效率不佳的數位機會中心做出改善建議。其研究結果顯示,17 家數 位機會中心有 11 家(65%)具總體效率值,15 家(88%)具純技術效率、11 家(65%) 具規模效率,11 家(65%)為規模報酬固定狀態、6 家(35%)為規模報酬遞增狀態。 因此若是規模效率遞增,表示當組織適度擴大經營規模時,可使長期平均成本隨. 7. 關於社區營造文獻整理自文建會 2004 年出版的文化白皮書 17.

(27) 著產量增加而降低,此外他發現 DOC 之整體無效率大部分來自於規模效率不 佳,而非純技術效率問題。 巫美采於 2009 提出「普世商務」(Buddhistic Commerce;BC)來描述偏遠數位 落差之社區民眾如何透過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DOC)來提昇其 自身教育、社會、經濟、文化各面向能力的過程。社區民眾透過數位機會中心, 提升的方面有能力提昇、文化感受、互動交流、友善關係、社會交際、效率提昇、 促進經濟。 王調榮於 2009 針對高雄縣民族數位中心,以 ICDT 模型建構一個社區數位機. 政 治 大 所形成之虛擬社群融合社區文化和產業資源,作為提升社區資訊化生活之基礎。 立 會中心入口網站,提供社區民眾一個學習與教育的機會為主要訴求,並以本網站. 也可利用電子商務的相關技術協助地方增加其產業與觀光的行銷機會,使資訊化. ‧ 國. 學. 的應用替偏遠地方的社區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提升數位機會。. ‧. 張晶萍於 2011 針對旗山 DOC 的研究則指出,人際互動是影響旗山 DOC 學. y. Nat. 員資訊使用成效的重要因素。並且許順清於 2009 針對台南縣偏鄉地區 DOC 的研. er. io. 熟悉度有待提升。. sit. 究也發現經濟問題是民眾無法擁有資訊科技的重要因素,民眾對數位機會中心之. al. n. v i n 張勛堯則於 2009 年針對目前國內對於「數位機會中心運用網路做為行銷工 Ch engchi U. 具」,使用 ICDT 模型的四個虛擬構面:虛擬資訊空間、虛擬溝通空間、虛擬配. 銷空間與虛擬交易空間,分析數位機會中心對網路行銷運用的情形。研究結果發 現東區及離島、高偏鄉的數位機會中心對於網路行銷的運用程度是偏低的。 從以上 DOC 成效的研究,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一)以居民的「學習成效」層面較能解釋並預測數位機會政策的成敗。 (二)透過 DOC 居民想提升的方面有「促進經濟」這一項。 (三)DOC 之整體無效率大部分來自於規模效率不佳,而非純技術效率問題。 (四)經濟問題是民眾無法擁有資訊科技的重要因素。. 18.

(28) (五)東區及離島、高偏鄉的數位機會中心對於網路行銷的運用程度是偏低的。 學習成效對於 DOC 的政策成敗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當然也就影響著「一 DOC 一特色」政策, 「一 DOC 一特色」政策所關係的在地經濟問題,成為在地數位落 差的障礙。又 DOC 效率不佳,其實來自於規模效率不佳。並且本研究的對象東 區 DOC 在網路行銷的運用程度是偏低的。 換句話說,整個影響的循環是「在地經濟-數位落差-經營效率」。「一 DOC 一特色」政策所關係的在地經濟發展的問題,其實是與 DOC 經營效率有很重大 的關係。 「一 DOC 一特色」政策協助「在地經濟發展」的場所,就發生在「社區」 。. 政 治 大 壹、數位機會與社區營造的交點:社區 立 第三節. 「一 DOC 一特色」與社區產業. 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第一期於民國 83 年 10 月 4 日開始,由當時文建會主委. ‧ 國. 學. 申學庸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理念。從第一階段民國 83 年至民國 89 年此階段的. ‧. 重點在於經營管理的策略開始,經歷第二階段民國 90 年創造「一鄉一物一特產,. y. Nat. 一村一品一藝文」 ,建構「社區文化,形象風貌;鄉土特產,文化品牌」 。以及第. er. io. sit. 三階段中民國 91 年的文建會在「2004 年文化白皮書」中提到「新故鄉社區總體 營造」工作重點在於提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民國 94 年至 97 年則為第四階段「台. al. n. v i n 灣健康六星計畫」,以新故鄉社區營造為基礎,促進社區健全與多元發展。緊接 Ch engchi U 著第二期計畫(2008 年~2013 年)推動的重點更是以提升社區文化生活及自治品 質,推出藝文參與的社區營造方式為目標。. 以上社區營造透過整合研發、永續經營與創新育成等手段,達成該計畫的四 大目標:強化地方「自助互助」、促進社區生活與文化融合、激發在地認同情感 以及開創在地特色的文化觀光內涵。從其目標與手段中,就可以了解數位機會中 心的發展單位只有在以社區為主體,才能達成永續經營與發展在地特色的目標, 可以說「網路資訊」在社區發展中的扮演角色,其實只是地方的一個工具與媒介。 也因此就顯得數位機會中心的經濟面延伸政策「一 DOC 一特色」與社區營造的. 19.

(29) 「一鄉一物一特產,一村一品一藝文」的重要性。 貳、地方文化產業與地方特色產業 1995 年由文建會提出地方文化產業,其定義為「源自創意或文化累積,透 過智慧財產的形成與應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 提升的行業。」(葉韋呈,2006:7-11) 陳其南指出文化產業的定義為:「完全依賴創意、個別性,也就是商品的特 性、地方傳統性、地方特殊性,甚至是工匠或藝術家的獨創性,強調的是產品的 生活性與價值精神內涵。」(1998:4);其生產型態為是社區與地方共同體生產. 政 治 大 台灣政府在 2002 於以產業鏈的型態,重新定義文化產業。其在「挑戰 2008立. 模式,往往是以社區的、地方的、區域的生產組織與分工合作為主導(1998:19-20) 。.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指出,文化創意產業是指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 ‧ 國. 學. 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 ‧. 行業。而產業範疇包括:視覺藝術產業、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文化展演設施產. y. Nat. 業、工藝產業、電影產業、廣播電視產業、出版產業、廣告產業、設計產業、設. er. io. 8. 2-3) 。. sit. 計品牌時尚產業、建築設計產業、創意生活產業、數位休閒娛樂產業等(2009:. al. n. v i n 林崇熙認為「文化產業」的概念為非本質與自明性的,它是一個歷史性及建 Ch engchi U. 構性的經營與運作。文化產業不是被創造,而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文化孕育 及差異化建構出來的特性產業,而此產業的主要生產空間仍以社區為主。. 社區型產業如果數量小,則可能透過「差異化」的論述而朝向「特色產業」 發展;如果數量大,則產生群聚現象,再透過分工網絡與貿易行銷,邁向「地方 產業發展」。最後社區型產業、特色產業、地方產業都有可能透過進階差異化、 品味化的手段,將歷史、文化、符號、故事加入,論述式地創造出「文化產業」 (2006:32)。. 8. 此為 2009 修正版 20.

(30) 呼應以上林崇熙所言,地方文化產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受群聚現象的影響, 而群聚的現象,則是產業群聚現象的一種具體展現。產業群聚理論一般認為 Marshall 新古典經濟學的外部經濟與規模經濟分析,是產業聚集研究的開始(王 素灣等,2008:9)。 Dahmen 於 1950 年代 提出,以產業發展特區(industrial development blocks)的 觀念來探討產業的成長與演進歷程,該學者認為成功的產業群聚,最主要是產業 複合體(complexes)中,前向與後向生產鏈內部的有效鏈結自發性的科技流動(康育 全,2010:30)。而後 1990 年 Poter 在《國家競爭優勢》提到,產業的群聚有助. 政 治 大 空間聚集,他認為群聚是:「產業中的關聯公司、專業化供給者、服務提供者、 立. 於國家的競爭力;在 2001 年 Porter 更指出「群聚(cluster)」的概念來解釋廠商的. 廠商與大學、貿易組織等,其競爭與合作活動過程中在地理空間上的集中。」. ‧ 國. 學. 在 90 年代因為知識經濟興起的關係,產業聚集的研究不再僅限於廠商的觀. ‧. 點,也跳脫單一地區產業聚集的觀察,而是將產業群聚視為促進區域發展的原因. io. er. 向「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關鍵之一。. sit. y. Nat. 之一(王素灣等,2008:9-10) 。這樣的群聚現象無論規模大小,則是地方產業邁. 何謂地方特色產業?根據 2005 年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計畫指出,所謂的. al. n. v i n 特色產業指的是具備地區特色之經濟活動,大致上可區分為以下三類: Ch engchi U. 一、地方特產業:指那些擁有地區區位特性而具備生產優勢產品的製造與銷售產 業,如台中太陽餅、新竹貢丸。 二、地區特色服務業:在區域比較上,此地區的相關服務業具備競爭優勢,擁有 獨特性或消費口碑,足以讓消費者可以認知地區與該服務業具備關連性,並吸引 前往消費。這類型的特色產業又分為「特色銷售業」如家具街等,以及「特色非 銷售業」如夜市小吃等。 三、地區獨特產業:指因為法規特許或特殊的環境歷史因素,使這個特定地區在 提供的相關產品或服務具備唯一性,如艋舺龍山寺算命街。. 21.

(31) 政府不同輔導單位對於不同的特色產業也有不同的關注如下: 一、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具有消費性,並具有歷史性或獨特性可發展為鄉、鎮、 區地方特色的產業。 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具有文化特色的產業。 三、經濟部工業局:具有獨特性、精緻性、高品質的重點新興產品及產業。 四、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地區具代表性、獨特性的產業,如紙傘等。 五、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具地區特色之休閒農業、農特產、料理餐飲及創意農特 產品。. 政 治 大. 六、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觀光、部落特色產業、及工藝產業(王素灣等, 2005:7-21). 立. 對於台東偏鄉居民來說,藉由數位機會中心導入電子商務系統,是克服偏鄉. ‧ 國. 學. 地理環境,發展在地文化或特色產業的一個重要手段。根據王調榮的研究(2009),. ‧. DOC 導入電子商務經驗要經歷以下分工:. y. Nat. 一、招開電子商城行銷講座,讓學員了解電子商城主題推廣效益、電子商城教學、. er. io. 二、. sit. 產品數位化流程與目的。. 商家訪談與實地探訪:瞭解商家與相關商品進而取得溝通。. al. n. v i n 三、商家基本資料收集與建檔:由 C h DOC 推薦或商家主動服務報名,對商家的基 engchi U 本資料進行正確的登錄與彙整。. 四、產品資料的收集建檔:將商品資料上傳,並建置商品資料庫。 五、輔導商家申請行號及商品條碼申請:協助業者或農業工作者向財團法人中華 民國商品條碼策進會申請商品條碼。 六、商品宣傳文宣撰寫、商品包裝設計、商品標籤設計、商家及商品宣傳行銷活 動。 七、輔導商家進行商品上網建檔:準備階段結束後,協助商家進行線上平台的上 架。決定要賣的商品組合、上架平台、協助商家決定上架平台(如 Yahoo、露. 22.

(32) 天等),計算寄送與運費,並制定販售方式、交易方式、付款方式、交貨方式 等。 八、結合這類網路商城或社區入口網站:協助商家申請並註冊線上市集,並協助 將拍賣網址以商店名稱登錄到各個搜尋引擊,收集有效發信名單、協助商家 增加賣場能見度。 九、管理及維護商家部落格:協助商家管理自己的商品及回覆買家的相關問題及 訂單處理,並協助商家當商品販售時,正確與詳細記載商品資訊和交易條 件、認真回答買方詢問物品相關問題,以及售後服務. 政 治 大 制定線上平台系統操作說明。 立. 十、系統操作手冊製作:方便商家更方便使用社區數位機會中心入口網站平台,. 十一、網站及商家管理員訓練:開設網路行銷管理相關課程,教導商家及管理者. ‧ 國. 學. 經營網站必備思維,如數位相機應用、商品拍攝手法、商品平台應用、商品. ‧. 上架方式、電子商站經營、商城部落格經營、農產品與手工藝產品上網、商. y. Nat. 品包裝設計與製作(2009:52-55)。. er. io. sit. 根據以上對 DOC 經營管理績效以及網路行銷的研究當中,研究者們認為 DOC 之整體經營規模效率不佳、並且東區及離島、高偏鄉的數位機會中心對於. al. n. v i n 網路行銷的運用程度是偏低的。也就是說要在台東執行「一 DOC 一特色」政策 Ch engchi U. 網路行銷的部分,再加上以其他研究整理出的影響循環「在地經濟-數位落差-經 營效率」。「一 DOC 一特色」政策在台東縣首先要克服的問題是拉高規模效率不 佳、聚集平台人氣。 但是經營平台人氣需要消耗很多的時間成本和 DOC 的社會資源,因此以下. 本研究將藉由對社會企業、策略聯盟的理論與運行架構,找出讓「一 DOC 一特 色」政策營運更有效的方法。. 23.

(33) 第四節. 社會企業與策略聯盟. 壹、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ship) 一、關於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ship)的意涵 Stephen Ko and Eric Kong 指出自從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非營利部 門透過「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進行一系列快速和深遠的 變化,公共領域環境的景觀變化,透過在非營利行動的商業化、競爭與合作,來 面對非營利組織經營面臨日漸競爭與公共資金、捐款形式的挑戰(轉引自 Stephen Ko and Eric Kong,2011:170)。。因此英國政府對於社會企業的定義則是: 「主要. 政 治 大 化。」(轉引自 Elizabeth Chella 等,2010:486) 。 立. 以社會目標為主的業務,其盈餘主要用於社區再投資,而非為股東創造利潤最大. Emerson and Twersky (1996:3)指出社會企業以「雙重底線」(double bottom line). ‧ 國. 學. 的模式,同時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社會企業始終需要在現有資源使用. ‧. 和產生新資源的平衡中,實現商業目標和社會任務(轉引自 Stephen Ko and Eric. y. Nat. Kong,2011:170-171)。. er. io. sit. Therese Ann Wilson(2012)對於「社會企業」的定義指出:一個由特定社會價 值的組織,有目的、有效且具有競爭力的業務架構,在實踐社會價值的同時,可. al. n. v i n 兼顧與維持其商業運作,以市場為基礎的方法,來提供解決社會問題所需要的資 Ch engchi U 金。本質上來說社會企業是非營利的和非政府的,並透過商業生全部或部分所需 要的資金(Therese Ann Wilson,2012:207)。 Burkett and Drew (2008)確定出的社會企業有以下 4 個特徵:依據社會企業的 目標和核心,將公司大部份的利潤再投入相關的企業或實體。透過補助或補貼收 入產生社會回報。3.除財務回報,不以營利為目的。傳統的社區部門組織仰賴政 府或慈善資金並不會在收入上產生顯著的收入(轉引自 Therese Ann Wilson,2012: 207)。. 24.

(34) 1996 Robert 企業發展基金會(REDF)的 HEDF9基金會對於社會企業的定義 為:「一家創造收益的企業,發現並創造經濟機會給極低收入的個體,且在財務 底限上運用多元的營運模式。」 ;EMEs10的定義則為: 「一個組織有明確目標在社 區利益,起因於公民團體和其中的資本投資者,其物質利益遭受限制。他們在經 濟風險中獨立自主,進行與社會經濟活動相關的高價投資。」。雖然 HEDF 基金 會與 EMEs 的目標不同,前者目標為「極低收入的個體」,後者為「質利益遭受 限制」的群體。但基本上來說只要有助於該群體社區,就屬於社會企業。 英國的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11對社會企業的定義是: 「社會企業是為了社會. 政 治 大 標,但社會企業是特殊的,因為他們所做的任何事絕對以社會和/或環境目的為 立 和環境目的而做商業的交換行為。許多商業化的業務是根據他們自發的社會目. 中心-他們的利潤再投資於支撐和另外積極的使命。」(轉引自楊尚儒,2010,. ‧ 國. 學. p12-13)。. ‧. Maureen Meadows and Matthew Pike(2011)指出社會企業運用商業方法來達成. y. Nat. 社會目標,其在法律上有可能是有限公司、慈善組織等不同法律形式,他們不同. er. io. sit. 於營利部門,會將所獲得的利潤,再投資產生的回實現的社會影響。社會企業這 個詞包含交易,而這個交易由兩種基本途徑組合:政府的標案與市場交易(2011:. n. al. 27-131)。. Ch. engchi. i n U. v. 二、各國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ship)的發展12. Janelle A. Kerlin(2010)指出社會企業的出現,與國家社會資金、計畫等不良狀 況有關。以下針對美國、西歐、中東歐、阿根廷、南亞、日本的社會企業發展做 一個簡單的概述。 (一)歐洲與美洲國家. 9. HEDF,全名為 Homeless Economic Development Fund,是為無家可歸的流浪者設立的基金會。 EMEs 是專門研究第三部門的學術組織。 網站收錄許多非營利、政策、社會企業相關的研究文獻。 11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 是約 10000 家社會企業結盟的機構,詳見 http://www.socialenterprise.org.uk/。 12 整理自 Janelle A. Kerlin,2010:167-169 25 10.

(35) 美國在美國非營利社會組織的興起,源自於政府於 80 年代開始削減非營利 組織的支持資金,這樣削減資金的影響不只影響非營利組織的人性化服務,而非 營利組織在公民領域抓住商業創收的想法作為一種方法來取代損失政府資金。 西歐衰落的經濟,也是社會企業在該地區出現的原因,並且其發揮出不同的 形式。由於資源日漸減少,許多西歐國家採取緊縮政策,這些福利國家改革重點 為權力下放、私有化和減少服務。社會企業是解決公民社會的失業問題,主要透 過社會合作社的形式。因為社會企業提供人性化服務,讓福利國家政府不須直接 負責,先階段西歐政府參與社會企業的計畫並提供資金,尤其是在西歐工作整合. 政 治 大 東歐與中歐,政府補助也處於一個退出的狀態。在東歐與中歐的經濟因為轉 立. 的部分。. 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期帶來失業人口,國際社會應對這些危機做相當大援助以及政. ‧ 國. 學. 策建議。因此越來越多的社會企業將國際提供的資源作為解決現階段問題的方. ‧. 案,雖然在很多程度上仍被定型為失業服務的工具,但對於社會企業的概念已經. y. Nat. 開始反映現在中歐、東歐的狀況。. er. io. sit. 阿根廷經歷「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作為市場化調整結構的方 式,這樣戲劇性的逆轉導致失業率上升。Roitter and Vivas (2009)對於阿根廷的社. al. n. v i n 會企業做出一個結論:「強調貧困、收入與生產條件不平等等問題,不再只是經 Ch engchi U. 濟領域與公部門的問題。」。事實上阿根廷的社會企業已經與公民社會,包含合 作社、互助會(mutual benefit societies)有相當大的關連,以解決失業和社會排斥的 問題。 (二)非洲國家 辛巴威與尚比亞是長期缺乏國家的支持,而類似於阿根廷的經濟調整方案則 加劇了這個現象,因此出現以就業為導向的社會企業,然而這樣的社會企業卻加 劇失業率的狀況,使失業率高達 60–80%,非國家角色介入管理國家經濟的能力 遭受質疑。根據 Chabal and Daloz (1999)指出,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社會企業是此種. 26.

(36) 非國家角色的援助重點。比起合作社,國際援助注重小企業(small businesses)的小 額借貸(micro-credit)。 (三)亞洲國家 南亞的社會企業也與高比例的貧窮和失業率有很深的關係。事實上,其「社 會企業」才剛開始與社會永續發展有關係,無論社會企業以營利或非營利為目 的,其都是小型的社會企業,並同時解決失業問題,提供所需服務,以及保護環 境。 在日本 1995 年的阪神大地震,志工的努力獲得日本政府的回應,使其 1997. 政 治 大 社會企業和社會目標。此外 2003 年的修法促進社會企業的一體化和振興,企業 立. 年通過一項法律,讓建立非營利組織更容易,因此企業家把握新的非營利法發展. 三、台灣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ship)的發展13. 學. ‧ 國. 界最近對於企業社會責任也導致企業越來越多參與社會企業的活動。. ‧. 官有垣(2007)指出,台灣近年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興起的原因有以下五點:. y. Nat. (一) 因應社會的需求:服務所謂的「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的弱勢者,如. er. io. sit. 各類身心障礙者、低收入家庭主婦等,以社會企業的模式,如設置符合服務 對象的各類庇護職場安置。. al. n. v i n (二) 尋求財務的穩定與自主:社會團體或基金會主要經濟來源為「大眾捐款」與 Ch engchi U 「政府的補助款與方案委託款」。但因社會團體或基金會因為其數量逐年攀. 升,經費資源的競爭方面亦日趨白熱化。並且公眾捐款、政府經費有其不穩 定性。 (三) 社會福利民營化與購買式服務的促使:臺灣在 1980 年代初期推動社會福利 民營化政策,以節省成本與彌補政府在社會行政與社工人力的不足,也趁便 開拓福利使用者付費的服務方案,因而形成福利產業的模式。 (四) 政府的政策誘發與經費補助:例如勞委會於 2001 年開始先後推出的「永續. 13. 資料來源:轉引自謝維倫,2009:62-69 27.

(37) 就業希望工程」以及「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勞委會職訓局於 2002 年制訂的 「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廠設立及獎助辦法」、各縣市政府設立的身心障礙者基 金專戶等。另外文建會、農委會、衛生署、內政部、經濟部在社區營造政策 上鼓勵地方草根 NPO 致力於結合地方文化與地方產業。這些各式各樣的補助 資源,直接或間接促成了 NPO 從事產業營收的發展。 (五) 企業日漸重視社會責任的實踐:近年來臺灣政府、營利組織、第三部門互動 行為的演變,營利部門裡在公益活動的參與方面,逐漸朝向系統性、長期性, 以及與其他兩個部門的機構建立夥伴關係。這種企業參與解決社會問題、改. 政 治 大 Responsibility),或「企業的公益慈善行為」(Corporate Philanthropy)。 立. 善社區生活品質盡社會責任的方式,為「企業的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也因此在台灣的社會企業也就分為以下五種型態:. ‧ 國. 學. (一)積極性就業促進型社會型企業. ‧. 或稱「積極性就業促進的社會事業」 (Affirmative businesses) ,以「就業整合」. y. Nat. (work integration)為特色,主要對象為被社會排除之弱勢團體,尤指身心障礙. er. io. sit. 者,以社會工作坊或庇護工場方式提供其職業訓練與就業機會。 (二)地方社區發展型社會型企業. al. n. v i n 自 1987 年解嚴後, 「社區營造」 C h (transforming community)的社區發展運動促 engchi U. 進社區意識的覺醒,進而透過在地方社區之深耕及引領,在社區自行設立此類草 根性非營利組織。 (三)服務提供與產品銷售型社會型企業 依據非營利組織之宗旨使命,提供供付費服務,或販售非營利組織自身所生 產、代售產品。 (四)公益創投之獨立企業型社會型企業 指由一家或數家企業組織、非營利組織等,投資具有潛力並快速成長的公 司,其獲利結果由出資者與企業組織,以雙方約定的回饋金、利潤分配、公積金. 28.

(38) 等貨幣或非貨幣方式回饋出資者指定的公益社團。 (五)合作社 合作社主要強調透過組織共同追求集體利益,臺灣合作社類型依經營內容 區分為生產、運銷、供給、利用、公用、勞動、運輸、信用、保險及消費等。勞 動合作社與社區合作社因具增加就業機會及促進地方發展等特性,因此發展上有 顯著成長。梁玲菁(2008)指出勞動合作社是「社會中同一行業,或職業的勞工, 或具有相似職能之國民,基於經濟上的共同需求,以民主、平等、互助為基礎, 依合作原則組織團體,以共同經營的方法,以合作社名義向外承攬勞務工作,由. 政 治 大 合作經濟組織制度,謂之勞動合作制度。」 立. 社員共同完成承攬之勞務,並依規定分配報酬,以謀社員經濟利益與生活改善之. 社區合作社(Community Cooperative)則為基於生活或經濟上共同需要,以. ‧ 國. 學. 社區為範圍,由社區居民自助的經濟組織,其業務項目依據社區居民共同需. ‧. 求,涵蓋供銷、公用、生產、運銷、利用、供給及代辦業務等。. y. Nat. 不同類型的社會企業,在社會上的運作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角色。. er. io. sit. 四、關於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ship)的功能、分類與運作. Yunus(2008)指出「達成特定社會目的,以追求社會利潤」為社會企業的任. al. n. v i n 務,致力於回收成本或賺取利潤,但利潤所及是拿來投資,流向社會受益人,脫 Ch engchi U 離慈善捐款的依賴,為非營利組織開拓本身穩定之財源收入。.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企業模式,因為不依賴外部資金的來源,因此不容易受 到:政治上的改變,如政府政策的改變等。人事上的改變。因不完全仰賴慈善基 金,因此經濟環境改變的影響減少(Therese Ann Wilson,2012:208)。 此種社會企業的型態包含兩種型態,一為求利潤極大化的公司(由窮人或弱勢 者所有),公司由窮人擔任股東,且股東可分配相當比例之利潤,以改善貧窮的 現象。二為追求社會利益(並非股東賺最多錢的公司),為窮人創造所需的日常 生活物品或服務,並以低廉的價格販售給窮人(曾育慧譯 ,2008:25-29)。. 29.

(39)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1)認為社會企業家精神的發展,是扮演製造就業機會的重要角 色,社會企業的發展,有助於改進個人和家庭的福利,對抗社會的不公正。這種 新的組織型態稱為社會企業(許竣傑,2004:25-28)。 Dees 和 Economy(2001)認為社會企業的功能包括:強調創新、機會導向, 富資源與創造價值的機會;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乃是內化社會使命式業;社會 企業的成功評估是依照所創造的社會價值而非利潤;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具有 社會目標,且同時運用社會和商業方法;非營利組織投入社會企業的開發,是因. 政 治 大 的機會和挑戰;社會企業光譜範圍從純慈善式到純營利式之間(轉引自許素英, 立. 為傳統、慈善、政府資金來源的減少;新的社會企業精神為非營利組織創造了新. 2011:62)。. ‧ 國. 學. Dees(1998)指出社會企業是非營利組織在面臨資金募集困難時所做出的創新. ‧. 反應,此種運作模式具備提升財務穩定性、提高服務品質、提供工作機會給弱勢. y. Nat. 族群及促進組織專業化等優點(轉引自謝維倫,2009:8)。Dees(2000)更進一步建. er. io. sit. 立「社會企業光譜」來界定社會企業(轉引自許素英,2011:47),如表一: 純慈善性質. n. al. 動機、方. 訴諸善心. 法、目標. 使命導向. 主. 受益. 要. 人. 厲. 資金. 係. n U engchi 兩者兼具. 純商業性質 市場導向. 使命與市場並重. 個人利益. 社會價值. 社會與經濟價值並重. 經濟價值. 免付費. 補助價格,或服務對象有的付. 依市場收費. 金額、有的免費 捐款予補助金. 害 關. Ch. iv. 資金成本低於市價,或捐款成. 市場價格的資金. 本比照市場行情的資金兼具 員工. 義工. 付低於市場行情的工資,或同 依照市場行情給薪 時有義工與支全薪的員工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adiographs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s 廖振焜 林大弘 吳長晉 戴 瀚成 傅楸善 楊榮森 侯勝茂 2005 骨科醫學會 聯合學術研討會. • Automatic Digital PE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

Alldritt, “The Burakumin: The Complicity of Japanese Buddhism in Oppression and an Opportunity for Liberation,” 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 7 (2000).

Access - ICT skills: the technical skills needed to use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media. - Information

• You can make good use of this opportunity and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texts with an explicit emphasis on understanding the features of academic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Digital PCR works by partitioning a sample into many individual real-time PCR reactions, some portion of these reactions contain the target molecules(positive) while others do

(資料來源:The INSEAD − Wharton Alliance on Globalizing: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Successful Global Business (歐洲商業管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