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挑戰與省思/ 69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挑戰與省思/ 69"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挑戰與省思

蕭國倉 臺中市立太平國民中學校長 陳易芬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是國 家教育政策重大改變的轉捩點,也是 提昇國民教育水平,培養國家潛力的 重要契機;教育主管機關期盼透過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讓學生減 緩升學壓力又兼顧學習品質,讓學生 能展現其潛能以達適性發展為目標。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教育具有開發個人潛能、培育優秀 人才的功能,優質的教育可以提升國民 素質、增進社會福祉、帶動國家發展, 欲提昇國家的競爭力,促進社會階層的 流動,藉由教育的力量是最直接且有效 的方式;因此,如何培育每一位孩子在 求學的過程中充分發展潛能,且能依據 自己的專長、興趣展現其才華,使其在 未來的生命旅程中能發光發亮,是國 家、教育主管機關、學校應有的責任。 (一) 研究動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 103 年開 始 實 施, 在升 學機 制 上有 重大 的 變 革,對於國中教育現場產生質與量的 變化。取消「國中基測」並改以「教 育會考」為學生基本學力把關,設置 「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積分表」作 為國中學生升入高中職的重要依據, 規畫的用意是要紓緩升學壓力並確保 學生平均素質,其立意良善,然是否 達預期效益則有待評估。 十二年國教實施後的學校任務以 適性揚才、適性輔導為首要目標,學 校及教師可透過多元入學及生涯發展 進路宣導,協助學生進行自我覺察與 探索,以適性抉擇其合適的進路。然 而在升 學主義掛帥 的 當前社 會洪流 中,學校能否在「適性揚才、適性輔 導」之原則下永續經營?這是學校面 臨的挑戰。 「活化教學,活力多元」是十二 年國教期望的目標,在教育現場的教 師們,長期面對「考試領導教學」的 壓力,對於教學工作形成了「教完教 科書」的進度就是完成應負的責任, 對於原來教育專業知能與提升學生學 習成效的思維已被拋諸腦後,此等的 教育現況正逐漸的蔓延中。面對家長 的升學要求,學校應深切的省思該如 何使教學能更活化與多元? 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是要讓學生減 緩升學壓力又兼顧學習品質,讓學生 能展現其潛能以達適性發展為目標。 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有一段距離,本 研究以學校實施十二年國教之現況與 政策做一實徵性的探討,期盼從中尋 找出落差的原因,提供教育決策單位 參酌。

(2)

(二)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 1. 瞭解國中教育會考免試入學超額 比序項目積分之問題。 2. 瞭解學校推動適性揚才、適性輔導 之現況。 3. 瞭解學校如何在推動活化教學、活 力多元與考試領導教學之間取得 平衡點。 4. 瞭解對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 實施是否達成預期效果及其建議。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首先探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政策方案,其次說明免試入學超額 比序的內涵(中投區),最後探討十二 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實施,在期望目標 與現況的相關問題。 (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方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2000 年【達 喀爾行動綱領】(The Dakar Framework for Action)揭櫫:「教育是一項基本人 權,也是參與 21 世紀迅速全球化的社 會與經濟必不可少的手段。」過去卓 越的菁英教育觀已向平等的全民教育 觀讓位;而教育發展軌跡也由「基礎 教育全民化」轉為「中等教育全民化」 走向(陳益興,2012)。因此,推動中 等教育全民化、延長中等教育年限, 已成為世界各國提升國民教育素質, 改變國家體質的重要機制。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所秉持的五 大理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 揚才、多元進路、優質銜接(教育部, 2016);我國政府在面對國人的期待與 符應世界教育潮流的衝擊下,積極的 規劃與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期 盼能達到中等教育全民化的目標。因 為,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指標,要擁 有世界一流的競爭力,就必須擁有世 界一流的人才;國家人才的培育並非 一蹴可成,需要從基礎扎根,有計畫 性且長期的依據國家發展目標來實施 人才的培育,方能獲得國家所需要的 人才;許多非先進國家已注意到國民 基本教育與國家競爭力有相當大的關 聯,所以積極的推動延長國民教育的 年限。 政策目標的制定應符合公平、效 率、安全及自由的規準(Stone, 200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規劃與推動的 過程面臨社會大眾許多的質疑,如: 李家同教授提出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的 16 點看法與 7 項疑慮(李家同, 2012)、天下雜誌、家長聯盟、國高中 職校長、教師工會、基層的家長們, 基於不同的立場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各有不同的認知(楊振昇、洪幼齡、 蔡仁政,2014),然而在教育主管機關 勇於面對問題與挑戰的堅持下,國中 教育會考已實施三年,其疑慮是人言 言殊,不過我們已跨出這一步,其成 效優劣則有待評估。 回顧我國推動 9 年國民義務教育 迄今已有 48 年之歷史,當年全世界施 行義務教育超過 9 年者不到 10 個國 家;從 1968 年我國推動國民義務教育

(3)

迄今,在各方面展現的成果是值得肯 定,它提升了整體國民教育的水平, 厚植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競爭力,社 會各界期盼政府能繼續維持培育優秀 人才的政策,因而對延長國民基本教 育有高度之共識與期待,期盼藉由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能全面培 植優秀國民,解決當前教育衍生的一 些問題(陳盛賢,2008)。 我國推動延長國民教育的措施可 追溯至 1983 年辦理「延教班」並規劃 實施「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 育」計畫,1989 年積極研議延長國民 教育為十二年之可行性,朝著 (一)自 願入學(二)有選擇性(三)免學費 等原則規劃;1997 年擴大推動第十年 技藝教育,規劃高職免試多元入學方 案、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高中、 五專、高職自 90 學年起採多元入學方 式;2003 年教育部在全國教育發展會 議中將規劃十二年國民教育列為討論 議題,並達成「階段性推動十二年國 民基本教育」之結論與共識,2004 年 籌組「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工作圈」, 積極進行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規劃工 作,2005 年籌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專案小組研擬十二年國教前置配套措 施事項、規劃決策機制、研擬實施方 案 、 徵詢 家長 團體 及 教師 團體 之 意 見,形成共識,俾階段性推動;2006 年 完 成十 二年 國民 基 本教 育規 劃 方 案,開始正式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2007 年 2 月 27 日行政院宣布 2007 年 開 始推 動十 二年 國 民基 本教 育 , 2009 年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2010 年 9 月,教育部召開第八次 全國教育會議,延長國教年限為該會 議的重要討論項目之一,閉幕式時行 政院長吳敦義裁示;「十二年國教坐而 言的時代結束,要進入起而行階段。」 2011 年 1 月,建國百年,當時總統馬 英九於元旦文告中提出,將開始啟動 12 年國教,並分階段實施,預計在 2014 年高中職學生達全面免學費、大部分 免試入學;2011 年 4 月,教育部在中 正紀念 堂舉辦十二 年 國教說 明記者 會,提出「免試全國十五學區超額比 序」以及「29 條配套方案」等政策關 鍵部分;2011 年 9 月 20 日行政院核定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十二 年國民 基本教育的 相 關規定 陸續出 爐,各縣市政府也開始配合政策的推 動,著手規畫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 相關配套措施。 (二) 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內涵--以中 投區為例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於 103 年正 式全面實施,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配合 教育部政策組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規劃推動小組」,依核定實施計畫之 內涵,規劃落實策略,協調溝通轄區 內之學 校做好宣導 工 作,讓 學校教 師、行政人員及家長了解十二年國民 基本教 育理念、工 作 要項及 配套措 施,以凝聚共識。並就免試入學方案 積極研議、評估各項實施細節,期望 在最周 延的 規劃下, 提出適切的方 案,兼顧多數學生的需求,穩健推動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成就每一個 學生的發展。

(4)

臺中市與南投縣成立「中投區高 中高職入學推動工作小組」,召開會議 討論免試就學區及共同就學區事宜, 規劃免試入學內容,以達成各學年度 目標值,並協助「高中高職免試入學 委員會」辦理免試入學相關作業。中 投區超額比序項目為: 志願序、就近入 學、扶助弱勢、多元學習表現(均衡學 習、德行表現、無記過紀錄、獎勵紀 錄)與國中教育會考,其中教育會考表 現積分不得超過總積分之三分之一(含 加權後)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2016)。 依據教育部各免試就學區超額比 序項目之規定,中投區比序項目以五 大項(八小項)-志願、就近入學、扶 助弱勢(偏遠、中低及低收)、均衡學 習、獎懲、校內服務學習、校內社團 及會考表現等進行採計,在此原則下 訂定「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 積分對照表」(如附件一),其內涵概 要說明如下: 1. 志願序:總分 30 分,第 1 至 10 個 志願序 30 分,第 11 至 20 個志願 序 29 分,第 21 個志願序以後均為 28 分;以群組方式計分,10 個志 願序為一群組單位,同一群組內之 志願序皆為同一積分,連續選填同 校不同類科者皆為同一志願序級 分。 2. 就近入學:總分 10 分,符合中投 區免試就學區、中投區共同就學區 者得 10 分。 3. 扶助弱勢:總分 3 分,符合偏遠地 區者 1 分;符合中低收入戶者 1 分;符合低收入戶者 2 分。 4. 多元學習表現:總分 27 分,分為 四小項 (1) 論均衡學習:總分 12 分,任一領 域符合者 4 分,三領域皆符合者 12 分。「健體、藝文、綜合三領 域五學期平均成績達 60 分(含)以 上者;102 學年度(含)以後入學新 生,採計國中前五個學期。」 (2)德行表現:總分 5 分--社團(2 分)、服務學習(3 分)。「社團及 服務學習由國中認證。任一學 期 參 加 一 項 校 內 社 團 者 給 1 分,任一學期累積務滿 6 小時 者給 1 分。」 (3) 無記過紀錄:總分 6 分--依銷過 後計算,無處分紀錄及銷過後無 懲處紀錄者 6 分;銷過後無小過 (含)以上紀錄者 3 分。「依銷過後 計算,102 學年度(含)以後入學新 生,採計國中前五個學期。」 (4)獎勵紀錄:總分 4 分--大功每支 3 分;小功每支 1 分;嘉獎每支 0.5 分。「採計國中前五個學期」 文題目:18 號粗體字。 5. 教育會考表現:總分 30 分,「精熟」 者每科得 6 分;「基礎」者每科得 4 分;「待加強」者每科得 2 分。(會 考總積分相同時,在「教育會考表 現積分」之後,為「會考成績總點 數」比序項目;「會考成績總點數」 項目後,依序進行「會考成績等級 標示+號總累積」、「各科國中會考 積分」項目、「各科國中會考成績 標示」比序(A++>A+> A>B++>B+> B>C);若仍有同分超額現象,最後 就「志願序之校序順次」、「志願序 之順次」依序進行比序。)

(5)

備註: (1) 中投區進行國中教育會考各科成績 之等級標示的加總比序,依次按 A 等級標示+號多寡、B 等級標示+號多 寡擇優錄取。 (2) 案例一: 甲:國數英社自為 A+、A+、A+、B+、 B+、作文 5 級分(會考總積分 26 分、 總積點 77 點) 乙:國數英社自為 A+、A+、A、B++、 B+、作文 5 級分(會考總積分 26 分、 總積點 77 點) 先比 A 的+號,甲會考等級標示加總 =3 個 A 的+號,乙會考等級標示加總 =2 個 A 的+號,因此甲先錄取! 案例二: 甲:國數英社自為 A++、A、B++、B+、 B、作文 3 級分(會考總積分 24 分、 總積點 66 點) 乙:國數英社自為 A+、A+、B+、B+、 B、作文 6 級分(會考總積分 24 分、 總積點 66 點) 先比 A 的+號,再比B的+號,甲會考 等級標示加總=2 個 A 的+號、3 個 B 的+號,乙會考等級標示加總=2 個 A 的+號、2 個 B 的+號,因此甲先錄取! 基於教育部規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將以免試入學為主,不採計國中在校 成績,各校也不得訂定入學登記門檻或 條件,如登記學生數超過招生名額,學 校可用超額比序方式篩選,比序可用教 育會考或多元學習表現,必要時也可採 抽籤方式;因此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 序項目經過多次會商結果如上所述。 (三)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相關問題 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內涵--以中 投區為例 政策目標的制定應符合公平、效 率、安全及自由的規準(Stone, 200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動,秉持此 原則規畫與執行,擬逐步的降低社會 大眾的疑慮。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學 校在第一線面對家長與學生的相關問 題需要給予合理的解答,依據教育主 管機關制定的政策,學校該承擔的任 務--「適性揚才,適性輔導」、「活化教 學,活力多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升學機制大多數採取「免試入學」,為 使所有學生都能夠生涯發展,國中階 段最重要的關鍵,便是從學生入學之 初即啟動的「適性輔導」機制。 每 位 學 生 有 其 天 賦 的 資 質 與 潛 能,如何讓學生展現其才華?適性輔 導是可 行的途徑之 一 ,所謂 適性輔 導,係指透過適當有效的輔導措施, 讓學生能夠瞭解自身的能力、性向、 興趣等特性,及瞭解外在職業世界, 以依此進行適性的升學與就業之進路 選擇。 為了讓國中 學 生能夠 適性發 展,教育部積極推動國中生涯發展教 育及技藝教育,期望協助學生瞭解自 身的特性(如性向、興趣、價值觀念等) 及外在世界(如職業內涵或升學進路 等),並透過適當的媒合機制與相關制 度的建立,讓學生能適性選擇。

(6)

此機制,除了延續過去生涯發展 教育與生涯輔導的精神與作法之外, 在實務工作方面,學校及教師可透過 多元入學及生涯發展進路宣導、各種 領域學習課程、生涯試探活動、社團 活動、職業參訪活動、家庭活動、心 理測驗、輔導諮商、生涯檔案、生涯 輔導紀錄手冊以及最重要的親師生共 同合作,以協助學生進行自我覺察與 探索、生涯探索與規劃,增進其生涯 抉 擇 能力 ,以 適性 抉 擇其 合適 的 進 路。依據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的生涯輔導規範中,主要目的在於: 1. 學生在學時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 興趣、性向及能力。 2. 學生升學時提供進路選擇的建議。 3. 學生升學後在高中職的學習能適 性發展。(教育部,2016) 而學校及教師勢必要定位好對不 同學生的態度,並且善用工具資源做 適性輔導,以及親師生的共同合作, 協助學生探索其生涯最佳進路,依其 個殊性給予最適的輔導,讓學生有機 會練習做選擇,使其發揮潛能,進而 達成自我之實現。 教學是學校的首要工作,在教學 的現場,身為教育工作者應瞭解,「怎 麼教」比「教什麼」重要!「活化教 學,活力多元」是我們期望的教學模 式,活化教學係指能提升教師教學專 業能力與增進學生學習成效的教學策 略,包括具有實證研究依據的有效教 學策略、班級經營策略(教室管理)、 學習策略,適用於不同教材性質與學 科特性的教材教法,以及以學習者為 中心, 能符合差異 性 需求的 教學策 略。然而常常事與願違,教師們長期 深陷在「考試領導教學」的桎梏中, 在統一進度與評量的時間壓迫下,造 成 教師只是 教完教 科 書教學進度 的 「消極態度」,至於應該發揮教育專 業、致力讓學生學會的「積極態度」 卻在趕進度的壓力下逐漸消失中,這 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之處;期 盼在未來的學校教學,能夠聚焦在「教 師專業」與「學生學習」上,以達「活 化教學,活力多元」的目標。

三、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十二年國民 基本教育在國中教育會考免試入學超 額比序項目積分與適性輔導、活化教 學等相關問題,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 之個案研究法,依據文獻分析,編製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學校面臨的相 關問題訪談大綱」,瞭解十二年國民基 本教育學校面臨的相關問題,期盼獲 得實務現場之意見,做為教育主管機 關與學校之參考。 (一) 研究對象 以國中之校長、主任、教師、家 長等共 12 人為個別訪談對象,訪談對 象之相關資料說明如表 3-1:

(7)

表 3-1 訪談對象資料 代號 職務 性別 01 國中校長 男 02 國中校長 女 03 國中校長 男 04 國中主任 男 05 國中主任 女 06 國中主任 男 07 國中教師 08 國中教師 09 國中教師 10 國中家長 11 國中家長 12 國中家長 (二) 資料蒐集方法 本研究之資料蒐集方式包括訪談 及文件資料蒐集。 1. 個別訪談 本研究事先依據研究目的擬定訪 談大綱,包含: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 比序項目、學校適性輔導與活化教學 等相關問題。訪談前先徵詢受訪談者 之意願,經受訪者同意後約定時間, 每位訪談時間大約 1 小時。 2. 文件蒐集 研究者依據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 本教育全球資訊網所提供之資料,並 彙整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相關之報 導、文章,做為文件分析之依據。 (三) 訪談資料整理與分析 本研究依據「實施十二年國民基 本教育的衝擊與省思」訪談大綱,以 半結構方式進行訪談,將訪談過程錄 音,然後轉換成逐字稿,將彙整之資 料依類別加以記載再逐項分析。訪談 資料整理方式,以敘述性描述為主, 在文中 將引用訪談 之 內容, 註明出 處,如(訪 010306)表示引自訪談國 中校長 1,訪談逐字稿的第三頁第六 行。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彙整訪談結果,依據研究目的分 四面向:1.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各 項目積分(5 大項 8 小項)之探討;2. 學校推 動適性揚才 、 適性輔 導之狀 況;3.學校在活化教學、活力多元與考 試領導教學間的問題;4.對於十二年國 民基本教育實施之見解及建議。 (一) 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各項目 積分之探討 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計 採 5 大項 8 小項,分別為:志願序、 就近入學、扶助弱勢、多元學習表現 (均衡學習、德行表現、無記過紀錄、 獎勵紀錄)、教育會考表現,各項目之 計分有相關之規定與給分標準;此積 分表在 3 年實施的過程中持續的修 正,期盼此積分表能達到「對每一位 學生都是公平」的目標;然而仍有些 地方受到質疑,以下分別就積分表 5 大項依訪談結果加以說明。

(8)

1. 志願序 規畫志願序之理念是配合區內高 中 高 職學 校數 量, 規 劃合 宜之 志 願 數,尊重學生意願,符合本階段適性 輔導及適性選擇精神。在訪談的過程 中,受訪者均表示,目前之級距給分 標準大部分均認為合理,尚不需要調 整。 「……目前志願序之級距給分標準 尚屬合理,無需再調整……」(訪 050102) 「……志願序之給分標準還可以, 不必再調整……」(訪 110103) 「……志願序有考慮同一學校不同 科屬於同一序位,增加學生選填學 校 之 機 會 , 給 分 合 理…… 」( 訪 080103) 2. 就近入學 規畫就近入學之理念是鼓勵學生 在免試就學區內在地就學,以避免舟 車勞頓跨區走讀;考量不同學習區給 予不同的分數,是落實社區化及消弭 明星學校的必要作法。在訪談的過程 中,受訪者表示,就近入學的範圍太 大,中投區、共同區分數均給 10 分, 比重過重,雖具有鼓勵學生就近入學 之概念,但是意義不高,且缺乏相對 概念(其他共同區是否亦給中投區跨 區考生相同之分數)。 「……就近入學的範圍太大,中投 區、共同區分數均給 10 分,比重過 重……」(訪 020105) 「……中投區、共同區分數均給 10 分,雖具有鼓勵學生就近入學之概 念,但是意義不高,因為中投區、 共同區每個人的分數均相同,缺乏 差異性比較之意義…」(訪 040106) 「……其他共同區是否給中投區跨 區考生相同之分數?如果沒有,那 我們中投區的學生就會吃虧……」 (訪 100107) 3. 扶助弱勢 規畫扶助弱勢之理念是照顧學區 內區域或經濟弱勢家庭子弟就學,以 促進教 育機會均等 , 並兼顧 社會正 義,讓弱勢學生有競爭力,不同身份 而有不同待遇,此為正義之概念,並 非公平性之問題。在訪談的過程中, 受訪者表示,偏遠之定義係以報准主 管機關核備有案之偏遠學校,然而, 何者真正屬偏遠?有位處高速公路交 流道邊之學校亦屬偏遠學校,很難令 人心服。 「……偏遠之定義不夠明確,有待 更明確化……」(訪 030108) 「……偏遠之定義係以報准主管機 關核備有案之偏遠學校,其定義有 爭議性……」(訪 060109) 「……有位處高速公路交流道邊之 學 校 亦 屬 偏 遠 學 校 , 很 難 令 人 心 服……」(訪 120107) 「……偏遠之定義不夠明確,兩校 相距不遠,甲校屬偏遠地區,乙校 屬一般地區,對於相鄰的學校學生 顯有不公平之對待,況且這一分是 無法從別處獲得……」(訪 010106)

(9)

4. 多元學習表現 規畫多元學習表現之理念是促使 學校及學生重視品德教育,以利五育 均衡發展。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 認為多元學習表現項目繁多,徒增不 同的學習壓力,擔心較多人為因素的 介入---欠客觀,如:民意代表、家長、 教師不當的干預,且各校獎懲規準不 一,容易造假。 「……多元學習表現項目繁多,學 生需要花時間去思考該如何拿分數, 徒增困擾……」(訪 120108) 「……記功嘉獎之記分,有些學生 未注意自己的紀錄,導致到九年級 才急著功過相抵,時間上有些來不 及,為了積分才消過,失去原本改 過消過之意義……」(訪 090109) 「……有些學生為了服務學習時數 之積分才加入服務的工作,服務的 初衷已偏失……」(訪 050109) 「……部分家長為了學生之嘉獎找 民 意 代 表 關 說 , 造 成 學 校 的 困 擾……」(訪 040108) 「……有些家長認為教師處理學生 事件不公平,甚至對其孩子有不公 平之對待,不該記警告卻記警告, 學生心裡忿忿不平……」(訪 010109) 5. 教育會考表現 規畫教育會考表現之理念是兼顧 維持國中畢業生的學習品質及引導國 中教學正常化。在訪談的過程中,受 訪者表示,教育部規畫十二年國民基 本 教 育的 方案 教育 會 考成 績僅 是 參 考,目前教育會考成績卻是比序的關 鍵,因此,影響了學校的教學模式; 也有部分受訪者表示支持教育會考, 其理由是學生在學三年所學,透過教 育會考方式進行評量,較能區分並顯 示學生的學習程度,較少受外在因素 之影響,畢竟考試比較能得到家長的 信任,有鑑別度且較為公平。 「……教育會考成績是升學比序的 關鍵,與過去聯考有何差異?……」 (訪 070109) 「……由於教育會考成績是學生選 填志願的重要依據,教師在上課的 過程仍偏重於主科之教學與紙筆測 驗 , 仍 有 考 試 領 導 教 學 的 氛 圍 存 在……」(訪 020110) 「……為了教育會考的成績,老師 的 教 學 方 法 不 易 改 變…… 」( 訪 050109) 「……比序的積分表唯有會考成績 是學生三年學習程度的展現,比較 客觀,也比較有鑑別度……」(訪 110112) 「……教育會考是較少受外在因素 之影響,畢竟考試比較能得到家長 的信任,有鑑別度且較為公平……」 (訪 070110) 小結 中投區依據教育部擬定的「十二 年國民教育『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 則」,制定本區之多元學習表現的一致 性規範,本規範並能符合教育部要求 之六大原則,包括:定義明確、採計 明確、標準一致、流程簡化、程序完 備及落實宣導。然而,國中教育會考 已實施 3 年,仍有一些疑慮有待釐清。

(10)

就學校層面在多元學習表現的四個項 目中,志願服務易流於形式化、記功嘉 獎標準不一或浮濫、教師們對於銷過的 態度不一致導致淪為個人做法;就學生 層面,私校特色招生及獨立招生手段, 造成學生不在乎超額比序,中低收入等 弱勢證明,有時扮演錄取與否的關鍵角 色;就家長層面,家長態度積極與否關 係學生對於超額比序重視程度及資訊 接受應用度;就教師的觀點,會考成績 (111)決定排序,是升學志願序的重要 關鍵,導致教師仍然受困於「考試領導 教學」的桎梏中。 (二) 學校推動適性揚才、適性輔導之 狀況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實施,有 教無類、因材施教為其基本之原則, 開發個人潛能、協助個人追求自我實 現為其理想,而因應學生需求,提供 適性輔導,達成個體自我實現為其目 標。國民中學在適性輔導方面,應協 助學生探索其生涯最佳進路,依其個 別 性 給予 最適 的輔 導 ,使 其發 揮 潛 能,進而達成自我之實現。 學校推動適性揚才、適性輔導、 生涯發展教育的過程,有其正面的價 值與意義,亦有負面的評價,以下依 訪談結果加以說明。 1. 生涯輔導 落實生涯輔導,協助學生瞭解生 涯發展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自我認 識、自我探索、自我瞭解和自我接納, 進而達到自我成長。 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表示, 目前學校在七年級(國一)每週有一 節彈性課程「生涯發展」,輔導課配合 部版–「生涯輔導紀錄手冊」,校版– 「學生生涯檔案」,建置生涯檔案,藉 由自我覺察與探索:生涯性向測驗、 生涯認知課程、生涯檔案建置,及性 向測驗、智力測驗等多元活動,並配 合鄰近大學之技職宣導,使學生對於 生涯發展能有一完整的概念。 國中階段的孩子在心智上似懂非 懂,資訊來源不明確,對於未來的生 涯發展欠缺周詳的資料可供參考,學 校在此時提供明確的資訊,對於學生 的生涯發展有很大的助益。此項措施 在實施的過程,獲得學校的教師們相 當支持,益獲得家長的肯定。 「……學校為了提供學生有關生涯 發展的相關資訊,配合教育部生涯 輔導紀錄手冊與校內學生生涯檔案 輔導課程,建置生涯檔案,使學生 對 於 生 涯 發 展 能 有 一 完 整 的 概 念……」(訪 040111) 「…..謝謝學校提供生涯發展的相 關資訊,讓孩子瞭解未來的生涯發 展方向……」(訪 120206) 「……我很樂意與學生討論未來生 涯發展的方向,我認為學業成績不 能代表一切,選擇對的方向對學生 是很重要的……」(訪 080205) 2. 適性輔導 適性輔導的主要目的,在於根據 學生不 同需求,提 供 學生需 要的資 訊,教師給予積極性的引導和協助,

(11)

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遭遇到一些問題 或困難時,能得到師長們的協助,適 時有效的解決其難題,並培養其生活 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更能適應現 在與未來環境。 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表示, 目前學校在八年級(國二)實施生涯 覺察與試探:初步生涯試探課程、生 涯檔案建置,配合各項活動,如:適 性化職涯性向測驗、情境式職涯興趣 測驗、社區高中職專業職群參訪、社 區高中均質化活動參與、輔導課程提 供升學及未來進路職業選擇指引,期 望 在 此階 段能 夠提 供 學生 更多 的 資 訊,以做為生涯選擇的參考;在實施 的過程,部分的教師在輔導的知能與 專 業 上仍 略顯 不足 , 需要 再給 予 加 強,以提升輔導學生的能力。 「……適性輔導係根據學生不同需 求,提供學生相關的資訊,學校在 八年級(國二)實施生涯覺察與試 探:初步生涯試探課程、生涯檔案 建置,期望在此階段能夠提供學生 更多的資訊,以做為生涯選擇的參 考……」(訪 060206) 「……學校會規劃相關活動,如: 適性化職涯性向測驗、情境式職涯 興趣測驗、社區高中職專業職群參 訪、社區高中均質化活動參與、輔 導課程提供升學及未來進路職業選 擇 指 引 , 作 為 孩 子 生 涯 選 擇 的 參 考……」(訪 120209) 「……在輔導學生的過程,我覺得 在輔導的知能與專業上仍略顯不足, 有機會的話需要再加強,以提升輔 導學生的能力……」(訪 090207) 3. 有效學習 適性輔導可以協助學生有效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學生都會遇到一些盲 點,此時就需要教師給予教導或引導, 並採取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生透過教師 的適性輔導,可以瞭解到自己學習的優 點或盲點,充分發揮學習優勢,克服學 習盲點,就可展現學習成就。 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表示, 大部分的教師在輔導學生有效學習的 領域非常的用心,值得嘉許,但是, 也發覺 有部分的教 師 ,缺乏 教育熱 忱,為進度而教學的教學方式需要再 調整其心態。 「……學校的同仁,對於學習落後 的學生都會給予個別的關心與輔導, 我個人對老師們的付出很肯定……」 (訪 010207) 「……學校教師在課後會留下學生 在教室義務個別指導,提供學生再 次學習的機會……」(訪 050206) 「……學校向教育局申請補救教學 經費,請老師在課後實施補救教學, 此 項 措 施 對 學 生 的 學 習 很 有 幫 助……」(訪 080207) 「……我曾遇過我孩子某一科的老 師,教學不認真,隨便講一講,不 管學生懂不懂,下課就離開教室, 學生有問題時也找不到老師可以問, 我很納悶為何有這樣的老師?不過, 這只是少數教師,大部分的教師還 是很認真……」(訪 110209) 「……部分教師仍存有為進度而教 學 的 教 學 方 式 , 需 要 再 調 整 其 心 態……」(訪 030208)

(12)

4. 生涯選擇 落實適性輔導可以協助學生生涯 選擇,學生有其不同的特質,在學習 過程中,不管是升學或就業或生涯規 劃,都會面臨到各種抉擇,當他們對 未來的選擇在猶豫時,就需要師長們 提供相關資訊供學生參考並給予適時 的指引,學生們依據師長提供的資料 加上對自己的瞭解,才能做出正確地 判斷,所以,學校能夠落實適性輔導, 就可幫助學生對自己的生涯進行有效 地選擇和決定,對未來發展是有其價 值。 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表示, 九年級(國三)是面臨志願選填抉擇 的關鍵點,學校在學生生涯規劃的內 涵上著重於加深生涯試探、技藝教育 學程、生涯檔案建置等,尤其是在輔 導課程中提供升學相關資訊、志願試 選填、多因素性向測驗、參與高中職 宣導與參訪、技藝課程,透過我喜歡 做的事測驗更進一步瞭解自己的興趣 與性向。這些相關活動與資訊大部分 的教師均願意透過不同的方式提供相 關資訊協助學生,唯教師的資訊來源 有限,需要學校行政單位提供更多的 資訊供教師參考,以利教師協助學生。 「……在學生面臨志願選填時都會 產生不知所措的情形,學校在學生 生涯規劃的內涵上著重於加深生涯 試探、技藝教育學程、生涯檔案建 置等,提供資訊供學生參考……」 (訪 030303) 「……學校在在輔導課程中提供升 學相關資訊、志願試選填、多因素 性向測驗、參與高中職宣導與參訪、 技藝課程,透過我喜歡做的事測驗 更 進 一 步 瞭 解 自 己 的 興 趣 與 性 向……」(訪 060306) 「……有關落實適性輔導協助學生 生涯選擇的知能,教師的資訊來源 有限,需要學校行政單位提供更多 的資訊供教師參考,以利教師協助 學生……」(訪 070310) 「……身為家長對於孩子未來生涯 發展也是無所適從,因為現在的資 訊多元,我也不知道可以提供孩子 甚麼樣的協助,謝謝學校老師的協 助,讓孩子有較具體的目標可以遵 循……」(訪 100311) 5. 適性教育 學校在實施學生生涯規劃首重適 性教育輔導,讓每個學生都能進入「自 己心中的第一志願」是學校的目標,學 校的輔導室相當的用心規畫學生的生涯 教育、性向輔導、探索教育、職業試探、 技藝教育等課程,期盼透過製發學生手 冊或學習檔案手冊能達成學生自主學習 與管理、家長隨時瞭解與支持、教師適 性教育與輔導的理想目標。 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表示, 相關的教材能提供學生探索自我內省 的機會,透過生涯發展教育活動,有 系統的引導學生對於未來有所思考及 發展個人長才,對於部份背景特殊的 學生而言,生涯發展教育能夠補足家 庭失能,無人正向引導的缺憾,協助 學生拋除負向包袱,創建自我正向的 未來;然而,有部分的學生與家長認 為念書才是王道,生涯發展教育活動

(13)

會排擠到正課活動,生涯發展不能保 證以後的升學,教師對於相關參訪活 動的配合,覺得增加工作量,且沒有 立即的成效,部分教師採消極配合。 「……以學校的立場,希望每個學 生都能進入自己心中的第一志願, 學校的輔導室用心規畫學生的生涯 教育、性向輔導、探索教育、職業 試探、技藝教育等課程,期望能讓 學生更瞭解自我……」(訪 020310) 「……對於部份背景特殊的學生而 言,生涯發展教育能夠補足家庭失 能、無人正向引導的缺憾,協助學 生拋除負向包袱,創建自我正向的 未來……」(訪 070406) 「……透過生涯發展教育活動,有 系統的引導學生對於未來有所思考 及發展個人長才,對學生的未來有 很大的幫助……」(訪 060312) 「……有部分的學生與家長認為念 書才是王道,生涯發展教育活動會 排擠到正課活動,生涯發展不能保 證 以 後 的 升 學 , 所 以 有 排 斥 的 現 象……」(訪 040403) 「……教師對於相關參訪活動的配 合,覺得增加工作量,且沒有立即 的成效,部分教師採消極配合……」 (訪 010407) 小結 學校推動適性揚才、適性輔導,透過 生涯教育、性向輔導、探索教育、職業試 探、技藝教育等課程,期盼對於學生的生 涯發展與輔導有所助益,然而,經過學校 輔導室與教師們的努力,對於推動適性揚 才、適性輔導的結果有不同的評價。 從正面評價的觀點,透過試探的過 程,修復學生在基本學科學習的挫折 感,能夠建立自信心;透過多項測驗及 專業解讀,讓學生有機會更瞭解自我; 技藝課程提供學生試探自我對於職群的 興趣,開啟對於職群的認知,並提供日 後選讀高職科系的參考;透過技藝課 程,培養相關業界基礎人才;相關的教 材能提供學生多次機會探索自我內省的 機會;活動的辦理能夠補足一般教師在 生涯教學方面的盲點,並同時提供師生 及時的新資訊,師生共同成長。 從負面評價的觀點,有部分教師認 為生涯輔導紀錄手冊只是增加師生家長 負擔,對升學無益;生涯發展教育活動 是為配合訪視及申請經費,流於形式 化、行政化;輔導課成為配課湊教學時 數的替代品;專業師資不足,用過去傳 統觀念、制式使用教材,如何引導學生 面對未來變動的社會;家長觀念無法與 時俱進,對於配合活動簽名,給予學生 建議等活動,採敷衍的態度;教育部每 年規定必辦的技職宣導,內容及宣導方 式,枯燥無聊,淪為只為辦理而辦理的 活動。 (三) 學校推動活化教學、活力多元與 考試領導教學之相關問題 提升國民基本知能,培養現代公 民素養,強化國民基本能力,厚植國 家經濟競爭力,促進教育機會均等, 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有效舒緩過度 升學壓力,引導國中正常教學與五育 均衡發展,強化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評 量機制,以確保國中學生基本素質是 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目標。

(14)

學校配合教育政策,實施活化教 學、活力多元之正常化教學,以消彌 考試領導教學之迷失,然而,在教育 的現場--「理想與現實」總是有一段差 距,以下依訪談結果加以說明。 1. 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 教學正常化的目標是我們所期待 的理想境界,在教育的現場我們可以 發現這個目標似乎不易達成;在訪談 的過程中,受訪者表示,師資結構、 配課(提高教師專業授課比率及專業 水準)、依課表上課、編班正常化、超 時 上 課與 假日 留校 等 都是 現存 的 問 題,教育主管機關難道不瞭解潛藏的 問題?要克服這些問題,受訪者建議 可以從落實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 施要點、規劃建置全國中小學教師員 額系統、提升教師專長授課比率、提 供教師第二專長進修機會辦理教師專 長加科登記、辦理偏遠國中增置專長 教師方案改善各學習領域(學科)師資 著手,以改善目前之現況。 「……各校師資結構無法符合課程 需求,配課形成了各校普遍存在的 問題,導致專業授課比率及專業水 準不足,對於教學品質的提升是有 難度……」(訪 030410) 「……教育會考成績是學生選填志 願的重要依據,為提升學生學業成 績,有部分教師會借課,導致無法 完 全 依 照 課 表 上 課…… 」( 訪 050412) 「……為提升學生課業的成績,超 時上課與假日留校等都是現存的問 題,如何解決此難題,教育主管機 關需要正視此現象的存在,不可以 有鴕鳥的心態……」(訪 090411) 「……要解決國中教學正常化的問 題,可以從落實國民中小學教學正 常化實施要點、規劃建置全國中小 學教師員額系統、提升教師專長授 課比率、提供教師第二專長進修機 會辦理教師專長加科 登記、辦理 偏遠國中增置專長教師方案改善各 學習領域(學科)師資著手,以改善目 前之現況……」(訪 020410) 2. 提升國中教育品質 多元發展學生能力、有教無類因材 施教、愛心助人關懷弱勢學生、活潑教 學多元評量是提升國中教育品質的良 好策略,在教育的現場我們可以發現這 個目標在教師們的努力下會越來越接 近,但是,也有教師們抱持保留的態 度;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表示,欲 提升國中教育品質是需要多面向的配 套措施,首先需要調整國中教育會考成 績做為升高中職的重要鑑別因素,方式 改變後,整體教學模式就會改變;其 次,研發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與 實作程序、修訂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 量準則、推動教師專業成長、辦理國中 生補救教學,這些相關配套措施能夠做 得好,方能達成此目標。 「……欲提升國中教育品質,個人 覺得需要調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做 為升高中職的重要依據,當主要決 定方式改變後,整體教學模式就會 改變……」(訪 070505) 「……欲提升國中教育品質,可以 從研發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

(15)

與實作程序、修訂國民中小學學生 成績評量準則著手,當辦法改變之 後,教師的評量方式也會改變,相 對的教學方式也會有所調整……」 (訪 030507) 「……各校普遍存在配課的問題, 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就成為重要的課 題,宜透過教師專長進修與研習, 增進教師專業知能,以提升教學品 質……」(訪 020512) 「…..辦理補救教學,可以協助學業 落後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 中降低挫折感…..」(訪 080509) 3. 家長與教師認為教育會考是升學 考之觀念 教育主管機關規畫教育會考的初衷 僅是將國中教育會考當作是「檢測國中 三年學習成果」的參考指標,然而,在 教育的現場,將十二年國教與超額比序 畫上等號,對超額比序項目字字斟酌、 分分計較,忽視相關政策的主張,形成 了教育會考成績是升學的關鍵因素。在 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表示,在超額比 序的項目中(中投區),除了教育會考的 項目外,其餘項目要得滿分並不難,最 後決定升高中職的關鍵就落在教育會考 的成績,而教育會考的科目、考試方式 與過去尚未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前 的基本學力測驗差異性何在?學生為了 能進入家長與教師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教育會考成績就是關鍵因素,導致家長 與教師對於教育會考的原有的期待有極 大的落差,要改變這樣的觀念,只能期 盼教育主管機關有新的作為,否則在換 湯不換藥的升學制度中是不易改變家長 與教師的觀念。 「……教育會考成績原來之規畫僅 是檢測國中三年學習成果的參考指 標,然而現在卻是將十二年國 教 與超額比序畫上等號,學校與家長 就不得不重視教育會考的成績……」 (訪 040510) 「……在超額比序的項目中(中投 區),除了教育會考的項目外,其 餘項目要得滿分並不難,最後決定 升高中職的關鍵就落在教育會考的 成績,在家長期待的壓力下,教師 的 教 學 方 式 就 受 到 考 試 的 影 響,……」(訪 070511)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進入第一 志願,所以教育會考的成績是我最 重視的……」(訪 100512) 「……我不瞭解教育會考的科目、 考試方式與過去尚未實施十二年國 民基本教育前的基本學力測驗差異 性何在?如果沒有甚麼差異性,那 就恢復聯考制度就好了……」(訪 120604) 4. 學校課程與教學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是希 望能落實正常化教學,減緩學生升學 的壓力 ,在學校課 程 與教學 的安排 上,學校行政單位盡其所能的依據教 育主管機關相關規定來處理,然而在 教育的現場仍然會遇到一些不易克服 的問題。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表 示,學校因應減班而控管教師員額, 在師資 結構不健全 情 形下如 何兼顧 「教師專業」與「學生學習」,配課似 乎是學校目前不易解決的問題;教師 需要加修第二專長並取得該科任教證 書,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否因為取得第

(16)

二專長而提升?這是有待持續追蹤與 研究;國中實施補救教學其目的在於 提升學生知能、增進學習水平,然而, 經 學力檢測而需要補 救教學的國中 生,有些學生的程度僅停留在小學 3-4 年級的階段,在國中實施補救教學的 成效個別差異很大,資源班課程的規 劃可以稍微彌補這方面的差距。 「……因為師資結構的問題,配課 似 乎 是 各 學 校 目 前 普 遍 存 在 的 問 題……」(訪 090606) 「……學校因應減班而控管教師員 額,在師資結構不健全情形下,要 兼顧「教師專業」與「學生學習」 是有難度……」(訪 010605) 「……鼓勵教師加修第二專長並取 得該科任教證書,教師的專業水平 是 否 因 為 取 得 第 二 專 長 而 提 升?……」(訪 060512) 「……經學力檢測而需要補救教學 的國中生,有些學生的程度僅停留 在小學 3-4 年級的階段,補救教學的 成 效 能 達 到 什 麼 目 標 很 難 確 認……」(訪 070605) 「……在國中資源班課程的規劃, 可以稍微彌補學習落後學生學業成 績的差距……」(訪 080607) 5. 教師專業發展與家長觀念建立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增進學生學習 效果是教師與家長的期望,而推動教師 專業發展是有助於教學品質的提升,在 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表示,在學校推 動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由於時間與意 願的問題,有部分教師找尋許多的理由 不願意參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活動,普遍 的以趕教學進度、批閱考卷、個別輔導 學生、時間不足...等因素而不參加教師專 業發展,導致提升教師知能之疑慮一直 被部分的家長提出來討論;在國小階 段,家長不想多花腦筋選擇多元發展的 公立國中學習歷程,迷失於私校的競爭 口號,進入私校可以進入--智優班、直升 高中、外語班、國外留學班、讀國中送 高中...等,這些私校可做的措施在公立學 校一律被限制與禁止,家長們也瞭解政 府對公立學校的種種限制,導致家長們 寧願花數倍的錢也在所不惜的欲將孩子 送入私中,在家長強烈意願的主導下, 使得部分的優質學生流入私校,公立國 中老師的士氣也稍稍受到影響。 「……在學校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過 程,有部分教師找尋許多的理由不願 意參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活動,導致教 師專業知能之提升遭受質疑……」(訪 030611) 「……當學校辦理教師專業發展的研 習,部分教師以趕教學進度、批閱考 卷、個別輔導學生、時間不足等因素 而不願意參加……」(訪 040610) 「……有部分的家長不想多花腦筋 選擇多元發展的公立國中學習歷程, 迷失於私校的競爭口號,如:進入 私校可以進入--智優班、直升高中、 外語班、國外留學班、讀國中送高 中等……」(訪 090612) 「……在私校可做的措施在公立學 校一律被限制與禁止,導致家長們 寧願花數倍的錢將孩子送入私中, 在家長強烈意願的主導下,使得部 分的優質學生流入私校,公立國中 老師的士氣也稍稍受到影響……」 (訪 050703)

(17)

小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精神所列 出的理念、目標、面向、方案,從客 觀的角度而言是值得肯定的,教育主 管機關也全心全力的要達成十二年國 民基本教育的目標,其用心良苦的精 神與態度值得嘉許與肯定。然而,在 教育的現場,在現有教育體制與制度 規範中仍有許多窒礙難行之處,如: 「教育會考是升學考,尚未能改變為 檢 測 國 中 三 年 學 習 成 果 的 思 考 模 式」、「將十二年國教與超額比序劃上 等號」、「學校因應減班而控管教師員 額,在師資結構不健全的現況中,師 資結構與配課問題無法獲得根本的解 決」、「教育主管機關對私校的各項措 施無法規範,家長在"比較"的心理下, 優質學生流向私校」、「公立學校不可 公布學生個人在班級與學校排名,在 缺乏競爭力的前提中不易激發學生潛 能」、「教師專業發展不易推動,教師 專業知能不易提升」...等,以上所列舉 的問題亟需教育主管機關一一克服, 以期能達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目 標。

五、結語

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相關問題,首先針對研究所提之 問題進行文獻探討作為本研究主題的 理論基礎,依據研究發現,並歸納出 結 論 ,最 後提 出建 議 供教 育行 政 機 關、學校及家長作為參考。 (一) 結論 根據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分析研 究結果,歸納出本研究之主要發現與 結論如下: 1. 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各項目 積分之探討 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計 採 5 大項 8 小項,以志願序而言,目 前之級 距給分標準 大 部分均 認為合 理,尚不需要調整;第二項就近入學 的範圍太大,中投區、共同區分數均 給 10 分,比重過重,且缺乏相對概念, 即其他共同區是否亦給中投區跨區考 生相同之分數;第三項扶助弱勢之偏 遠學校之定義遭受質疑,需要再更明 確化; 第四項多元 學 習表現 項目繁 多,會增加不同的學習壓力,且易人 為因素介入,各校獎懲規準不一,容 易造假---欠客觀;第五項教育會考表 現,支持與反對的論調均有,不過這 一項是較少受外在因素之影響,有鑑 別度且較為公平,比較能得到家長的 信任。 2. 學校推動適性揚才、適性輔導之狀 況 落實生涯輔導,協助學生瞭解生 涯發展的意義,學校在此時提供明確 的資訊,對於學生的生涯發展有很大 的助益,此項措施在實施的過程,獲 得學校的教師們相當支持,亦獲得家 長的肯定;目前學校在實施生涯覺察 與試探,部分的教師在輔導的知能與 專業上 仍略顯不足 , 需要再 給予加 強,以提升輔導學生的能力;在適性

(18)

輔導的過程,學生會遇到一些盲點, 此時就需要教師給予教導或引導,並 採 取 有效 的學 習方 式 ,有 部分 的 教 師,缺乏教育熱忱,為進度而教學的 教學方式需要再調整其心態;適性輔 導可以協助學生生涯選擇,九年級(國 三)是面臨志願選填抉擇的關鍵點, 學校在學生生涯規劃的內涵上著重於 加深生涯試探、技藝教育學程、生涯 檔案建置,唯教師的資訊來源有限, 需要學校行政單位提供更多的資訊供 教師參考,以利教師協助學生;實施 學生生涯規劃首重適性教育輔導,讓 每個學生都能進入「自己心中的第一 志願」,然而,有部分的學生與家長認 為念書才是王道,生涯發展教育活動 會排擠到正課活動,生涯發展不能保 證以後的升學,教師對於相關參訪活 動的配合,覺得增加工作量,且沒有 立即的成效,部分教師採消極配合。 3. 學校推動活化教學、活力多元與考 試領導教學之相關問題 落實教學正常化是我們所期待的 理想與目標,在教育的現場存在著師 資結構、配課(提高教師專業授課比 率及專業水準)、依課表上課、編班正 常化、超時上課與假日留校等相關問 題;在提升國中教育品質的面向,需 要調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做為升高中 職的重要鑑別因素,方式改變後,整 體教學模式就會改變,家長、教師將 教育會考與升學考劃上等號,導致考 試領導教學的思維一 直存在於課室 中,在換湯不換藥的升學制度中要求 改變教學模式是有困難的;在學校課 程與教學方面,學校因應減班而控管 教師員額,在師資結構不健全情形下 如何兼顧「教師專業」與「學生學習」, 配課似 乎是學校目 前 不易解 決的問 題;在教師專業發展面向上,在學校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由於時間 與意願的問題,有部分教師找尋許多 的理由不願意參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活 動;而私中對家長提出的誘因令家長 不易拒絕,導致部分的優質學生流入 私校,公立國中的經營受到影響。 (二) 建議 根據研究目的、文獻分析結果與 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俾供教 育行政機關、學校、家長之參考。 1. 對於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1) 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宜 再審慎規劃 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規 劃之原則為「精質比序,兼顧教育正 義--比序項目盡量減少」,在此原則 下,比序項目訂為五大項(八小項), 這些項目比序結果,能否呈現有效的 鑑別度,是否可以考慮調整比序內容 與項目,使整體之比序項目更周延、 更有鑑別度。 (2) 更嚴謹的規範就近入學之給分標 準 就近入學的範圍太大,比重似乎 過重,缺乏比序之實質意義與相對概 念(其他共同區是否亦給中投區跨區 考生相同之分數),宜建立全國性的準 則,以避免爭議。

(19)

(3) 扶助弱勢給分酌予增加 基於正義原則,對於區域性或經 濟弱勢家庭子弟給予加分是合理,但 是給分似乎可以再研議增加並檢討學 校是否確實偏遠的可行性與審視,以 更能照顧弱勢族群。 (4) 再細分教育會考的級距 規畫教育會考表現之理念是兼顧 維持國中畢業生的學習品質及引導國 中教學正常化。目前教育會考成績是 較少受外在因素影響之項目,然而卻 是 比 序的 關鍵 ,如 果 再細 分更 多 級 距,在會考總積分相同時,比序依各 高中職端各校發展重點為考量,不統 一規定比序順序。 (5) 調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做為升高 中職的重要鑑別因素 考試領導教學一直是目前國中校 園潛藏的問題,依據超額比序積分表 所列的項目中,唯一具有公信力、比 較不受家長質疑公平性的就是教育會 考的項目,然而在此模式的導引下, 教育會考成績是升高中職的重要鑑別 因素,教師們在學校、家長的期待中 希望有更多學生進入明星學校,形成 了考試領導教學的教學方式,背離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精神。 (6) 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 落實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 要點之相關規定,規劃建置全國中小 學教師員額系統,提升教師專長授課 比率,提供教師第二專長進修機會辦 理教師專長加科登記,辦理偏遠國中 增置專長教師方案改善各學習領域(學 科)師資著手,以改善目前之現況。 2. 對於學校之建議 (1) 學校在多元學習表現應審慎,儘量 避免人為因素而影響客觀性 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多 元學習表現是促使學校及學生重視品 德教育,以利五育均衡發展。針對此 項目教育主管機關應訂定明確的規範 供學校遵循,以避免人為因素而影響 客觀性 ,造成學生 在 比序上 的不公 平;讓此制度回歸到「主科解放,回 歸教育主體意識,多元有趣」的原則。 (2) 落實生涯輔導工作 協助學生瞭解生涯發展的意義,能 夠幫助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探索、自我 瞭解和自我接納,進而達到自我成長。 (3) 提升教師生涯輔導專業知能 學校宜透過多元方式,辦理教師 生涯輔導工作坊、研習,或是提供更 多相關資訊供教師參閱,以提升教師 生涯輔導的專業知能,增進輔導學生 的能力。 (4) 激發教師輔導學生的熱忱 激發教師輔導學生有效學習的熱 忱,有部分教師仍沉浸於考試領導教 學、為教學進度而教學的迷失中,此思 維有待學校予以適時、適度的修正,方 能有助於學生之學習與志願之選填。

(20)

(5) 建立教師正確的觀念 有部分的教師認為升學才是唯一 的路,有部分的導師不淮班級學生參 加技藝課程,甚至認為不會念書不守 規矩的才去技藝課程,生涯發展教育 活動會排擠到正課活動,生涯發展不 能保證以後的升學,以致教師對於相 關 參 訪活 動的 配合 , 覺得 增加 工 作 量,且沒有立即的成效,故部分教師 採消極配合,此類教師學校宜適時、 適度的給予輔導。 (6) 辦理教師、家長、學生之說明會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相關規定 要讓教師、家長、學生充份的瞭解, 以避免不必要的質疑,對於十二年國 民基本教育之相關問題,需要立即有 效的解除其疑慮,以減少推動的阻力。 (7) 校長以身作則,負起推動的責任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對於十二 年國民基本教育之相關措施必須充分 的瞭解,由校長帶領學校行政人員、 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共同規劃與 執行對學生最有利的措施。 (8) 妥善規劃校內各項配套措施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是國家重要 之政策,學校應積極主動配合政策擬 定學校推動方案,讓此政策之推行能 落實,並協助解決教師、家長、學生 之疑慮。 (9) 提升學校教育品質,建立家長對學 校的信任感 教學品質的提升是家長的期盼, 學校可從研發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評量 標準與實作程序、彈性實施國民中小 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推動教師專業 成長、辦理國中生補救教學等相關配 套措施,相關配套能夠做得好,方能 達成此目標。 (10) 落實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教 學品質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有助於教學品 質的提升,在學校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的過程,由於時間與意願的問題,有 部分教師找尋許多的理由不願意參與 教師專業發展的活動,導致教師專業 發展之推動流於形式化,學校宜有相 關配套措施,鼓勵並要求教師參與教 師專業發展;可結合校內外資源,提 供增能進修管道並鼓勵未具專長專任 教師進修或合理的配課。 (11) 學校圖書室成立生涯發展專區: 建議學校圖書室成立生涯發展專 區,存 放相關書籍 供 教師與 學生參 閱,由圖書室負責相關教材、書籍及 媒體保存及管理,亦可各班發送資料 箱供放置相關手冊。

(21)

3. 對於家長之建議 (1) 激發孩子的潛能,父母是支持與協 助的角色 孩子的天賦需要父母與師長的協 助才能充份的發揮,求學僅是一個過 程,現在的學業成績與就讀的學校並 不能代表他未來的成就,家長的觀念 要有所調整,導引孩子發揮其潛能是 最重要的。 (2) 改變觀念,勿陷入就讀私校的迷失 中 部分的家長對於公立學校的種種 教育措施與限制產生質疑,導致寧願 花數倍的錢就讀私校。其實,孩子的 成長與學習是多元的,建議家長勿再 執迷於明星私立學校的迷失中。 (3) 瞭解孩子個性,協助孩子多元發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父母扮演的 角色是導引與協助,孩子有其天性, 父母不應強制孩子依父母的理想與規 劃 前 進, 身為 父母 應 該瞭 解孩 子 個 性,協助孩子多元發展,讓孩子充分 展現其才華,多元適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 李家同(2012)。我對12年國教的 16點看法與7疑慮。取自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16/ 46686.htm  陳盛賢(2008)。十二年國民教育 之政策論述(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  陳益興(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政策規劃歷程研析。教育部。  教育部( 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實施計畫,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資訊網。取自http://12basic.edu.tw/  楊振昇、洪幼齡、蔡仁政(2014)。 十二年國教實施後的反思。發表於臺 中市教育文教基金會、中臺科技大學 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臺灣教育政策 與評鑑學會等主辦之「2014教育發展」 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2014,10,18, 臺中。 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2016)。臺中 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取自 http://sites.tc.edu.tw/tc12explain/

 Stone, D. A.(2002). Policy

paradox-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rking(Revised Ed. ). New York, NY:

(22)

附件一 105 學年度中投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積分補充說明 對照表 105 年 2 月修正 項目配分 項 目 積 分 計 計算標準 算 方 式 上限 備 註 志願序積分 (30 分) 第1至10個志願序30分 第11至20個志願序29分 第21個志願序以後均為28分 30分 1.以群組方式計分,10 個志 願序為一群組單位,同一群 組內之志願序皆為同一積分 2.連續選填同 校不同類科 者皆為同一志願序級分 就近入學積分 (10 分) 符合中投區免試就學區者10分 符合中投區共同就學區者10 分。 10分 扶助弱勢積分 (3 分) 符合偏遠地區者1分; 符合中低收入戶者1分; 符合低收入戶者2分。 3分 1.偏遠地區學校係報准主管 機關核備有案之偏遠學校, 且國中三年就讀偏遠學校 者。 2.經濟弱勢(中低、低收入戶) 係領有鄉、鎮、市、區公所 證明文件者。 多元學 習表現 積分 (27 分) 均衡 學習 任一領域符合者4分; 三領域皆符合者12分。 12分 1.健體、藝文、綜合三領域五 學期平均成績達60分(含)以 上者。 2.102學年度(含)以後入學新 生,採計國中前五個學期。 德行 表現 社團(2分)、服務學習(3分)。 5分 1.社團及服務學習由國中認 證。 2.任一學期參加一項校內社 團者給1分。 3.任一學期累積服務滿6小時 者給1分。 無記過 紀錄 無處分紀錄者及銷過後無懲 處紀錄者6分;銷過後無小過 (含)以上紀錄者3分。 6分 1.依銷過後計算。 2.102學年度(含)以後入學新 生,採計國中前五個學期。 獎勵 紀錄 大 功 每 支 3 分 ; 小 功 每 支 1 分;嘉獎每支0.5分。 4分 採計國中前五個學期。 教育會考表現積分 (30 分) 「精熟」者每科得6分; 「基礎」者每科得4分; 「待加強」者每科得2分。 30分 1. 會考總積分相同時,在 「教育會考表現積分」之 後,為「會考成績總點數」 比序項目。 2. 「會考成績總點數」項 目後,依序進行「會考成績 等級標示+號總累積」、「各科 國中會考積分」項目、「各科 國中會考成績標示」比序 (A++>A+> A>B++>B+> B>C)。 3. 若仍有同分超額現 象,最後就「志願序之校序 順次」、「志願序之順次」依 序進行比序。

(23)

數據

表 3-1    訪談對象資料  代號  職務  性別  01  國中校長  男  02  國中校長  女  03  國中校長  男  04  國中主任  男  05  國中主任  女  06  國中主任  男  07  國中教師  女  08  國中教師  男  09  國中教師  女  10  國中家長  男  11  國中家長  女  12  國中家長  女  (二) 資料蒐集方法  本研究之資料蒐集方式包括訪談 及文件資料蒐集。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綱要總綱已於103 年11月28日由教育部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基本概念 有效教學 差異化教學 多元化評量 適性輔導... A-5-3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配合教育革新趨勢 發揮教育統整功能 因應開放教育理念 促進教學效能提升 符應教育學習理論

「倍思科學」教育系統,是由國內長期推動科學教育的專家學者和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共同規

本教材設定使用對象為國中數學低成就的學生,考量《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 容》 , 並配合不同學習狀態的學生,發展了兩套教材:「精進教材」適用於百分等 級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