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八週複合式訓練對跆拳道品勢速度力量表現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八週複合式訓練對跆拳道品勢速度力量表現之影響"

Copied!
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競技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八週複合式訓練對跆拳道品勢 速度力量表現之影響. 研 究 生:莊鈞凱 指導教授:何仁育. 中華民國 104 年 7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八週複合式訓練對跆拳道品勢速度力量表現之影響 2015 年 7 月 研 究 生:莊鈞凱 指導教授:何仁育 摘要 背景:跆拳道品勢競賽動作標準性逐漸統一,技術分數已無差異性,導致表現分數在品 勢競賽上成為比賽勝負之關鍵。表現分數的高低,主要以選手的速度力量 (爆發力) 來 判定,突顯爆發力對跆拳道品勢的重要性。研究指出,阻力訓練 (resistance training) 和 增強式訓練 (plyometric training) 可提升爆發力表現,後續研究發現將兩種訓練組合而 成的複合式訓練 (complex training) 提升效益更佳。目的:探討八週複合式訓練介入對 品勢選手相關肌群的最大肌力 (1RM)、爆發力 (功率峰值)、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 速度力量分數的影響,以及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相關性。方法:14 名優秀大專跆拳道品勢選手 (10 男 4 女),經配對後分成 2 組: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 品勢專項訓練組 (n=7, EG) 與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控制組 (n=7, CG),進行八週的訓 練。所有參與者在訓練前後進行仰臥推舉、蹲舉及滑輪下拉的最大肌力測驗,下蹲垂直 跳與爆發伏地挺身的爆發力測驗,並使用三軸加速規配戴在參與者四肢,在展演「高麗」 品勢同時請三位品勢裁判評分,取得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以及速度力量分數的成績。 並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兩組別上下肢最大肌力、爆發力、整體品勢動作 合加速度、速度力量分數之差異,並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參與者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 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相關性。結果:八週複合式訓練後,EG 組仰臥推舉、蹲舉、滑輪 下拉之最大肌力、下蹲垂直跳與爆發伏地挺身的功率峰值以及速度力量分數顯著提升。 另外,訓練後蹲舉、滑輪下拉之最大肌力以及速度力量分數 (EG:1.50 ± 0.08 分;CG: 1.38 ± 0.08 分),EG 組也顯著優於 CG 組。但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兩組別間無顯著差 異,且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兩者無相關性 (r =.206, p>.05)。結論: 八週複合式訓練可以有效提升跆拳道品勢選手上下肢最大肌力、功率峰值以及速度力量 分數,但對於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並沒有提升效果。此外,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 裁判給予評判速度力量分數沒有任何相關性,因此動作合加速度無法作為速度力量表現 有無增加的指標。. 關鍵詞:跆拳道品勢表現分數、阻力訓練、增強式訓練、動作加速度、爆發力 i.

(3) Effects of Eight Weeks of Complex Training on Speed and Power of Taekwondo Poomsae July, 2015 Student: Chuang, Chun-Kai Advisor: Ho, Jen-Yu Abstract Background: While technical accuracy of Poomsae technique has been similar among athletes, presentational performance of Poomsae technique becomes a key factor in a competition. Presentation scores are mainly dependent on speed and power give by referees. Therefore, power is important in Taekwondo Poomsae.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plyometric training can improve power performance.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training methods, referred as complex training, can further improve power performance. Purpose: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eight weeks of complex training on strength, peak power,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speed and power score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and speed and power scores. Methods: Fourteen elite college Poomsae athletes (10 men and 4 women) were assigned to complex training plus Poomsae training group (n=7, EG) and Poomsae training control group (n=7, CG).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subjects performed upper and lower limb strength and power.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and speed and power scores were also obtained during 「Koryo」 Poomsae. Two-way mixed design ANOVA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s in these measurements between two groups.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correlation between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and speed and power scores. Results: After training, strength in bench press, squat, and lat pull down, upper and lower limb peak power, and speed and power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EG group. However, strength in squat and lat pull down, and speed and power scores (EG:1.50 ± 0.08;CG:1.38 ± 0.08) in E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CG group.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after training, and no correlation between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and speed and power scores was observed (r =.206, p>.05). Conclusion: Eight weeks of complex training may enhance upper and lower limb strength and power, and speed and power scores for Poomsae athletes. However,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may not be improved. Furthermore, while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and speed and power scores,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may not be a good indicator of speed and power scores. Key words: Poomsae presentation scores, resistance training, plyometric training,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power ii.

(4) 謝 誌 兩年前,以運動員身分踏入運動科學的領域,如今也順利完成階段性任 務,很感謝我的家人,讓我能夠心無旁騖地順利完成學業。而在追求學術知識 過程中,感謝有許多師長與同儕不吝嗇且不保留的分享與指導,使我受益良多。 論文能夠如期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何仁育老師,有教無類的給 予我許多在運動科學領域中的新知以及進行研究的經驗,使我能夠在碩士班階 段可以一邊比賽以及完成學業。老師做事態度的嚴謹,令我從旁學習到許多處 事的態度。也感謝老師給我學習經費核銷的寶貴經驗,讓我從中學習到許多行 政上的事物,對於未來想要進入學校任教的我,是相當寶貴的經驗。也感謝徐 台閣老師、李佳融老師在我撰寫論文中給予我許多建設性且實用的意見及指 正,讓我的論文內容更佳完整完善,謝謝老師們,您們辛苦了。 接著要感謝何老師研究團隊的成員:峻逸、子霑、建晞、昭憲、峻永以及 俞宣,時常聚在一起聊天訴苦和抱怨,無形之中帶來許多歡樂,使我忘記許多 煩惱及壓力,也一起度過碩士班大小戰役,讓我們的心更加團結凝聚。也很感 謝實驗室其他的同儕,旗學、銀豐、佳琇、贊仰以及婉鈴,總是在我求學階段 給我許多學術上的幫助以及口頭上的鼓勵,讓我感覺不孤單,是你們一群人帶 領著我一起努力向前衝。最後,也要感謝幫助我完成我論文的跆拳道隊學弟妹 們,因為有你們的協助與配合,才能夠讓研究得以順利的進行與完成。 最後,感謝時常在我身邊關心我的人,因為你們的支持,讓我能夠無後顧 之憂的往前行,希望鈞凱未來的成就,能夠讓你們感到欣慰與榮耀,也希望未 來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傳授並運用,回饋給更多學生。. 莊鈞凱 謹致 中華民國 104 年 7 月.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謝. 誌 ................................................................... iii. 目. 次 ................................................................... iv. 表. 次 ................................................................... vi. 圖. 次 ................................................................... v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前言 .......................................................... 1 第二節 問題背景 ......................................................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 5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 6 第七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跆拳道品勢相關研究 ............................................ 7 第二節 複合式訓練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 10 第三節 文獻探討總結 ................................................. 1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12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 12. iv.

(6) 第二節. 實驗設計 ..................................................... 12. 第三節 實驗方法與步驟 ............................................... 14 第四節 實驗控制 ..................................................... 23 第五節 統計分析 ..................................................... 23. 第肆章 結果 ................................................ 25 第一節 參與者基本資料 ............................................... 25 第二節 最大肌力表現 ................................................. 26 第三節 爆發力表現 ................................................... 29 第四節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表現 ....................... 31 第五節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相關性 ................... 33. 第伍章 討論 ................................................ 34 第一節 複合式訓練對最大肌力表現的影響 ............................... 34 第二節 複合式訓練對爆發力表現的影響 ................................. 35 第三節 複合式訓練對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影響 ......... 36 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 ................................................... 38. 引用文獻 .................................................... 39 附錄一 參與者同意書 .................................................. 44 附錄二 健康狀況調查表 ................................................ 47 附錄三 複合式訓練課表 ................................................ 48 附錄四 品勢評分表 .................................................... 50. v.

(7) 表 次 表 2-1. 跆拳道品勢分數表 .............................................. 8. 表 2-2. 競賽組別與指定品勢 ............................................ 9. 表 4-1. 參與者基本資料 ............................................... 25. 表 4-2.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之皮爾森積差相關表 ......... 33. vi.

(8) 圖 次 圖 3-1 實驗流程圖..................................................... 13 圖 3-2 史密斯儀器..................................................... 14 圖 3-3 滑輪下拉機..................................................... 14 圖 3-4 測力墊......................................................... 15 圖 3-5 複合式無線感應器............................................... 15 圖 3-6 運動自覺努力量表 (Borg CR-10 量表) ............................. 16 圖 3-7 下蹲垂直跳示意圖............................................... 17 圖 3-8 爆發伏地挺身示意圖............................................. 18 圖 3-9 複合式無線感應器上肢固定處..................................... 19 圖 3-10 複合式無線感應器下肢固定處.................................... 19 圖 3-11 仰臥推舉示意圖................................................ 20 圖 3-12 推藥球示意圖.................................................. 21 圖 3-13 蹲舉示意圖.................................................... 21 圖 3-14 跳箱示意圖.................................................... 22 圖 3-15 滑輪下拉示意圖................................................ 22 圖 3-16 藥球頭頂扣籃示意圖............................................ 23 圖 4-1. 仰臥推舉最大肌力.............................................. 27. 圖 4-2. 蹲舉最大肌力.................................................. 28. 圖 4-3. 滑輪下拉最大肌力.............................................. 29. 圖 4-4. 爆發伏地挺身功率峰值.......................................... 30. 圖 4-5. 下蹲垂直跳功率峰值............................................ 31. 圖 4-6.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 32. 圖 4-7. 整體品勢速度力量分數.......................................... 33 vii.

(9) 第壹章. 緒論. 本章緒論分成以下七節來描述:第一節、前言;第二節、問題背景;第三節、研究 目的;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研究範圍及限制;第六節、研究的重要性;第七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第一節 前言 跆拳道是目前非常普及的武術運動,此項運動源自於韓國武術,用於軍事作戰以及 自我防衛 (Kazemi, De Ciantis, & Rahman, 2013),逐漸被推廣為全民運動,並成為國內 最盛行的武術運動。臺灣更在 2004 年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跆拳道項目上,獲得兩金一 銀的佳績,也促使跆拳道被視為臺灣競技運動重點培訓項目之一 (邱共鉦、蔡明志, 2007)。姜義村、周桂名與陳美莉 (2010) 指出,跆拳道運動近年來在臺灣蓬勃發展, 運動人口數逐漸增多,多年來在大型國際運動競賽項目中被列為我國重點奪牌項目。 2000 年雪梨奧林匹克運動會將跆拳道對打 (Kyorugi) 列為正式項目後,近年來不斷推展 跆拳道品勢 (Poomsae) 項目。跆拳道品勢運動項目雖然尚未被列入亞、奧運項目比賽, 但是在國際比賽中,跆拳道「品勢」已有許多相關的賽事在舉行 (劉豐源、洪谷松, 2010)。目前跆拳道品勢最盛大的賽事為世界跆拳道品勢錦標賽,在 2004 年跆拳道品勢 被列為第 5 屆世界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的示範賽,2006 年舉行第 1 屆世界跆拳道品勢錦 標賽,至今也連續舉辦 9 屆,2009 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已將跆拳道品勢列入正式項目。由 此可見,跆拳道品勢運動的發展,逐漸在跆拳道運動中被受重視及盛行。韓語中的 Poomsae「品勢」是由 Poom「品」與 sae「勢」所組成的專業術語。品意指格式;勢意 指力度與氣度,是由跆拳道技術動作的組合形式 (kukkiwon, 2006)。跆拳道品勢屬於全 身性的運動項目,透過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胸大肌與闊背肌等上肢肌群進行正拳、內 防、手刀、肘擊等攻擊與防禦動作,以及股四頭肌、股二頭肌進行足部前踢、側踢、旋 踢等踢擊動作,並結合應有的步行:馬步、弓步、三七步、前行步、虎步等所結合而成 的組合編排。 以往跆拳道品勢只用於晉級以及晉段考試用,但世界跆拳道聯盟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WTF) 在 2003 年 9 月制定品勢競賽規程,評分標準分為兩部分:其一為技術 分數 5 分,為基本動作正確性;其二為表現分數為 5 分,滿分十分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2003)。後續為了增進跆拳道品勢競賽的可看性,以及各國選手技術分數已趨 1.

(10) 於平分秋色的水準,較難評判選手之間的差異性,因此世界跆拳道聯盟在相隔八年後將 品勢競賽規程再次修改。從原本技術分數 5 分、表現分數為 5 分,修改為技術分數 4 分、 表現分數 6 分,並且將表現分數細分成速度力量 (speed and power) 分數 2 分;剛柔、 節奏速度 (rhythm) 分數 2 分;精神 (氣勢) (expression of energy) 分數 2 分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2011)。從規則改變上,可以看出品勢分數中的表現分數越來越 重,也成為跆拳道品勢選手往後訓練努力的方向。 唐涌 (2012) 指出,裁判在評分時,由於表現分數裡的品勢節奏幾乎大同小異、精 神 (氣勢) 方面,過於抽象難以訓練,裁判往往會藉由觀察跆拳道品勢選手的速度力量, 來評判表現分數。因此,品勢整體動作的速度力量,也就是爆發力 (power) 表現成為勝 負的重要關鍵 (袁新國、易康、邢芳,2011)。品勢爆發力的評分,也就是評判整體品勢 動作的力量、速度 (velocity) 和加速度 (acceleration)。三者之間息息相關,根據牛頓第 二運動定律 F = ma,質量相同,單位時間內速度變化快,加速度大,力量就大;反之, 速度變化小,加速度小,力量就小。換句話說,跆拳道品勢動作速度越快,動作加速度 則越大,力量就越大。近期,李政霖、莊榮仁、宋景宏與劉宇 (2003) 使用三軸加速規 (accelerometer) 儀器固定於甲組跆拳道選手下肢,進而探討踢擊力量、踢擊速度、與踢 擊加速度的關係。而三軸加速規確實可以測得肢段運動加速度,或許可以運用加速規來 測得跆拳道品勢各肢段的動作加速度 (m/s2)。然而質量相同,動作加速度越大,力量就 越大,因此可以推測在跆拳道品勢速度力量上的分數可能會有所提升。 經由上述的問題,我們可以探討各肢段的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相關性。Sharkey 與 Gaskill (2006) 指出,功率 (爆發力) 為速度與力量的乘積,為了能夠有效促進爆發 力提升,肌力的大小是很重要的一環 (吳慧君、羅興樑,2008)。因此藉由透過訓練來增 進爆發力表現,進而提升跆拳道品勢運動表現。然而跆拳道品勢尚未有任何有關訓練提 升跆拳道品勢運動表現的研究,也沒有任何研究使用加速規儀器來量化品勢動作的加速 度。. 第二節 問題背景 為了要能夠在品勢表現分數中的速度力量分數拿到高分,如果能夠增進跆拳道品勢 選手的肌力以及爆發力,或許能夠達到此目標。然而在促使肌力與爆發力提升有許多種 方法,最常見的手法就是透過阻力訓練。而過去有許多的研究結果顯示,阻力訓練 (resistance training) 能夠改善運動選手的肌力、爆發力、速度、協調性以及平衡等能力 2.

(11) (Kraemer & Ratamess, 2000),進而提升整體的運動表現。藉由上述所提到,爆發力為肌 力與速度的乘積,因此我們可以藉由阻力訓練提升肌肉收縮的力量,產生較大的肌力, 促使我們品勢動作的爆發力提升。不過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針對健康成年人進行阻力訓練時提出指導方針,訓練目標為增進肌 力,訓練強度需要以中、高強度 (moderate to high intensity) 的阻力運動才能夠引起顯著 的肌肉適應。此強度大約每組運動為 4-10 反覆次數,重量負荷約為 75-90%的最大肌力 (1RM)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2009),可以有效提升肌力,但無法 提升爆發力所需要的速度素質。因此在邱敏舜、鴻宗穎、龔榮堂與湯文慈 (2012) 的研 究結果中發現,招募了六名男性大專甲組棒球選手為參與者,進行為期四週的上肢肌力 訓練,以漸進性的訓練方法,重量負荷界定於 70-90% 1RM。結果顯示,上肢的等速肌 力有提升之效果,但對於他們揮棒的速度比前測慢。然而導致揮棒速度下降的原因,可 能是以提升肌力訓練為主軸,重量負荷強度介於 70-90%,在肌肉作用的形態上屬於慢 速收縮,間接影響到功率的輸出。然而爆發力是肌力與速度的乘積,因此不能只顧及到 肌力提升,肌肉收縮速度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 為了改善此問題,爆發力除了透過阻力訓練外,也可以使用增強式訓練 (plyometric training) 來增進爆發力。而在實施增強式訓練時,主要是透過肌肉彈性位能的使用:在 肌肉進行離心收縮,造成肌肉拉長伸展,儲存彈性位能,隨後肌肉在進行向心收縮時, 使得儲存的彈性位能與向心收縮力量獲得釋放,產生快而有力的表現;而伸張反射 (stretch reflex) 是牽張-縮短循環 (stretch shortening cycle, SSC) 的重要機制,是藉由快 速連接離心神經與向心神經,使得肌肉在進行離心收縮時,刺激肌肉中的肌梭 (muscle spindles) 而伸展,並且透過 Ia 感覺神經元,傳至脊隨後,馬上透過 α 運動神經元傳至 肌肉,進而造成該主要作用肌群的伸張反射 (Baechle & Earle, 2000; Komi, 2000; 吳顥 照,2003;徐吉德、徐瑞洪、劉俊概,2005)。增強式訓練有很多種方式,下肢最常見 的訓練方法就是運用跳 (jumps)、深跳 (drop jump) 等方式來作為增強式訓練最常使用 的訓練手段 (James, 1999; 陳敦禮,1996)。王泠與李鴻祺 (2003) 此篇的研究將 20 位籃 球員隨機分成控制組與訓練組,訓練組除了專項籃球訓練外,再加入每週 2 次,連續 6 週的增強式訓練,控制組只接受專項籃球訓練,結果顯示訓練組在蹲舉肌力及蹲跳爆發 力均有顯著提升。至於上半身的增強式訓練,藥球 (medicine ball) 的使用也是很常見的 一項訓練手法。鄭景峰 (2002) 指出,利用藥球或是爆發伏地挺身動作,可有效的提升 上半身肌力,也可利用藥球投擲的距離來評估上肢的爆發力表現 (楊明達、詹貴惠, 3.

(12) 2005)。經由上述研究證實,增強式訓練是可以有效的提升上下肢肌力與爆發力表現。 提升爆發力的訓練,除了透過阻力訓練與增強式訓練外,後續有學者研究發展,同 時實施阻力訓練與增強式訓練成為新興式的爆發力訓練,稱之為「複合式訓練」(complex training)。此種訓練方式,是在同一組運動內,先進行高強度的阻力訓練後,緊接著從 事該項動作相似生物力學特性的增強式訓練 (吳顥照,2003)。由於不同強度的運動會 招募不同的肌纖維,在進行低強度運動時,Type Ⅰ肌纖維會先被招募,隨著運動強度的 增強,即開始招募 Type Ⅱa 肌纖維,來增加工作能力,當進行最大肌力或是爆發力運動 時,則必須招募 Type Ⅱb 肌纖維,此種肌肉招募順序由Ⅰ型至Ⅱ型,稱之為大小原則 (size principle) (Wilmore & Costill, 1994)。由於複合式訓練主要是利用「活化後增能作用」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促使增強式訓練的效益更好。因此在高強度的阻力訓 練中,進而透過大小原則招募更多二型肌纖維,同時也時造成肌肉在化學、神經傳導上 產生改變時 (例如肌肉收縮時,對鈣離子的敏感度提升、招募更多的運動單位、增加運 動神經元的興奮度),即能夠增加隨後爆發力表現 (Chu, 1996; Chu, 1992; Ebben & Watts, 1998; Güllich & Schmidtbleicher, 1996; Rassier & Herzog, 2002),進而幫助後續的增強式 訓練來達到更佳的訓練效果。研究結果發現,兩種訓練方式結合比起單一的阻力訓練或 是增強式訓練,對於爆發力的表現有更好的訓練效果 (Baechle & Earle, 2000; Baker, 2003; Gossen & Sale, 2000; Lyttle, Wilson, & Ostrowski, 1996)。也有許多研究證實,透過 複合式訓練可以更有效的增進肌力與爆發力表現。 Santos 與 Janeira (2008) 發現,招募 25 名籃球運動員,分成控制組與複合組,進 行每週 2 次,為期十週訓練,先進行阻力訓練再進行增強式訓練的複合組,結果發現在 蹲跳 (squat jump)、下蹲跳 (counter movement jump)、深跳 (drop jump)、拋擲藥球的表 現均顯著上升。 Mangine 等 (2008) 招募 17 名阻力型運動員,分成複合式訓練組與阻 力訓練組,進行每週 3 次,為期八週的訓練。複合式訓練組先進行 3-6 組 4-8 反覆的 80-90% 1RM 阻力訓練,休息 2-4 分鐘後緊接著進行 4-5 組 3-5 反覆的 50-60% 1RM 增強式訓練。 結果發現,八週訓練後,仰臥推舉與蹲跳的上下肢最大爆發力表現,複合式訓練組顯著 優於阻力訓練組。也證實,複合式訓練對於爆發性運動是有一定的訓練成效。 隨著跆拳道品勢運動逐漸備受重視,國際賽場上也越來越多跆拳道品勢競賽,規則 中表現分數的提高,裁判也會因為整體品勢動作的爆發力來評判表現分數的高低,顯現 出爆發力在跆拳道品勢中的重要性。但是,速度力量是影響勝負的因素,如何提升,目 前尚無研究。從過去的研究發現,複合式訓練確實可以增進上下肢的肌力與爆發力表 4.

(13) 現。然而過去也沒有研究去探討複合式訓練對跆拳道品勢運動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將會 是第一個檢驗複合式訓練影響跆拳道品勢選手肌力和爆發力以及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 速度力量分數結果的研究。並希望藉由複合式訓練來增進肌力與爆發力,進而提升整體 品勢動作合加速度後,探討是否能夠有效促進表現分數的提升,來增進跆拳道品勢的運 動表現。.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 一、 探討八週複合式訓練的介入對上下肢最大肌力與功率峰值、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 度平均值,以及速度力量分數的影響。 二、 探討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相關性。.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假設如下: 一、 八週的複合式訓練介入後,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組的上下肢最大 肌力與功率峰值、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平均值,以及速度力量分數顯著提升, 並且顯著優於只接受跆拳道品勢訓練組。 二、 整體品勢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呈正相關。.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本研究以 14 名大專優秀跆拳道品勢選手 (10 男 4 女) 為參與對象,並且接受過三 年以上 (含) 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每週至少訓練 6 小時以上,年齡在 18-25 歲之間, 並無受過上下肢重大傷害。 一、 本研究以 18-25 歲的選手為參與對象,所得結果只能推論到相同條件參與者。 二、 參與者,實驗期間除了維持原本的訓練方式外,仍有其他不可控制之因素,例如: 訓練上的疲勞、個人情緒等均可能影響研究結果。 三、 本研究是以「高麗」品勢來評估複合式訓練後的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 量分數。研究結果能不能應用在其他品勢則有待商榷。. 5.

(14)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過去跆拳道品勢選手或是教練對於跆拳道品勢的訓練方式,就是不斷進行品勢技術 的反覆訓練。只透過跆拳道品勢的技術訓練,使技術的純熟,進而提升表現分數。但是 速度力量是區分勝負的因素,如何提升,目前尚無研究。因此本研究是第一個探討複合 式訓練的介入對速度力量分數的影響,並且藉由三軸加速規來測得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 度,探討是否能夠作為速度力量提升的指標。期望本研究支結果可以提供給跆拳道品勢 選手以及教練作為訓練方法與手段。. 第七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 複合式訓練 (complex training) 本研究使用複合式訓練作為訓練手段,以仰臥推舉、蹲舉以及滑輪下拉的阻力訓練 以及推藥球、跳箱和藥球頭頂灌籃的增強式訓練所結合,增進跆拳道品勢選手肌力與爆 發力表現的一種訓練方法。 二、 跆拳道品勢動作合加速度 使用三軸加速規配戴在參與者四肢,並展演「高麗」品勢,擷取各肢段動作的合加 速度峰值,取平均作為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 三、 速度力量分數 (speed and power) 速度力量是跆拳道品勢裁判用來判斷表現分數高低的指標,本研究在複合式訓練前 後皆展演「高麗」品勢,並在展演同時,邀請三位國內優秀跆拳道品勢裁判來評分跆拳 道品勢選手速度力量的表現。 四、 爆發力 本研究在複合式訓練前後,使用爆發伏地挺身 (上肢) 與下蹲垂直跳 (下肢) 兩動 作,並在 Newtest 儀器上進行爆發力測驗,來評估複合式訓練對品勢選手上下肢爆發力 表現的影響。. 6.

(1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分成以下三節:第一節、跆拳道品勢相關研究;第二節、複合式訓練 對運動表現的影響;第三節、文獻探討總結。. 第一節 跆拳道品勢相關研究 跆拳道品勢 (Poomsae),是以手腳攻防演練動作為主,亦可攻亦可守。動作之間具 有高深的內涵,與中國武術中所說的套路相似,而每項品勢套路皆有固定的上下肢動作 組合編排,形成現今所說的品勢 (諾達運動文化,2007)。跆拳道品勢運動可分為「基礎 品勢」與「高段品勢」。基礎品勢為色帶組所練習,包含太極一章至太極八章,動作上 的編排由簡而繁,從單一動作至複合動作 (劉怡伶,2008)。高段品勢包含高麗、金剛、 太白、平原、十進、地跆、天拳、漢水與一如等九個品勢。 根據世界跆拳道聯盟 (WTF) 在 2003 年制定跆拳道品勢競賽規程與說明中提及,動 作標準性之技術分數為 5 分,過程中動作表現有小缺失扣 0.1 分,嚴重錯誤扣 0.5 分; 整體表現分數為 5 分,其中包含技術運用、平衡、節奏速度、以及力量等,過程中動作 表現有小缺失扣 0.1 分,嚴重錯誤扣 0.5 分 (劉豐源,2009)。然而,世界跆拳道聯盟為 了提升跆拳道品勢運動的可看性,在 2011 年再次修改跆拳道品勢規則,將動作標準性 之技術分數更改為 4 分,過程中動作表現有小缺失扣 0.1 分,嚴重錯誤扣 0.3 分;整體 表現分數更改為 6 分,細分為速度力量 (2 分);剛柔、節奏速度 (2 分);精神 (氣勢) (2 分) (詳見表 2-1)。鄭雅如與趙榮瑞 (2012) 指出,由於透過國際與國內講習、推廣,針 對動作的正確性修正,讓大家有較一致的統一動作規範,競賽時動作的正確度不會有太 大差異,因此將技術分數改為 4 分。跆拳道品勢競賽中比賽項目是以年齡區分,並可分 為男、女個人組、一男一女配對組以及三男、三女團體組,而進行的品勢皆不盡相同 (詳 見表 2-2)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2011)。鄭雅如與趙榮瑞 (2013) 特別去探討跆拳 道品勢競賽中成績的差異性,去證實規則更改後,決定勝負的因素在哪。此文獻探討 2011 年世界跆拳道品勢選拔賽成績之差異,以女子個人 14-18 歲為例,結果發現,經由 ANOVA 分析技術分數與表現分數的差異性。結果顯示,技術分數未達顯著水準 (F = 2.208,p > .05);表現分數達顯著水準 (F = 3.503,p < .05)。也證實規則改變後,表現分數的得分 成了重要的環節,例如品勢動作的速度力量。然而,當成績同分時,會以表現分數較高 者獲勝,因此表現分數的成績高低與否,成了影響比賽勝負的直接關鍵。然而在表現分. 7.

(16) 數中,速度力量;剛柔、節奏速度以及精神三方面,皆為品勢表現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裁判的觀點來看,精神部分表現過於抽象且也難以客觀評判;剛柔、節奏速度方面, 也透過多年的跆拳道品勢競賽及講習,促使跆拳道品勢節奏也將趨於一致性,因此往往 裁判會因為選手在展演跆拳道品勢動作的速度力量來評判品勢表現分數的高低。就是動 作的起始預備姿勢到結束定點這段中間的爆發力,換句話說,也就是動作加速度的變化 量,加速度的變化量大,對此部分的表現必有更好的影響 (唐涌,2012)。而動作的速度 力量,也是最容易有方法訓練的環節,因此,跆拳道品勢動作的速度力量 (爆發力) 也 成為影響品勢表現分數高低的關鍵因素。. 表 2-1 跆拳道品勢分數表 項目. 細節標準項目. 配分. 分數. 扣分 (-0.1, -0.3). 4.0. 基本動作正確性 技術性 (4.0). 表現性 (6.0). 每個品勢技術動作的正確性 平衡 速度力量. 2.0. 剛柔、節奏速度. 2.0. 精神 (氣勢). 2.0. 8.

(17) 表 2-2 競賽組別與指定品勢 競賽組別. 年齡. 指定品勢. 12-14 歲. 太極 3、4、5、6、7、8 章、 高麗、金剛. 15-17 歲. 太極 4、5、6、7、8 章、 高麗、金剛、太白. 18-29 歲 個人 (Individual). 30-39 歲 40-49 歲 50-59 歲 60-65 歲 65 歲以上. 雙人 (Pair). 團體 (Team). 太極 6、7、8 章、高麗、 金剛、太白、平原、十進 太極 8 章、高麗、金剛、 太白、平原、十進、地跆、 天拳 高麗、金剛、太白、平原、 十進、地跆、天拳、漢水. 12-14 歲. 太極 4、5、6、7、8 章、 高麗、金剛. 15-17 歲. 太極 4、5、6、7、8 章、 高麗、金剛、太白. 30 歲以下. 太極 6、7、8 章、高麗、 金剛、太白、平原、十進. 30 歲以上. 太極 8 章、高麗、金剛、 太白、平原、十進、地跆、 天拳. 12-14 歲. 太極 4、5、6、7、8 章、 高麗、金剛. 15-17 歲. 太極 4、5、6、7、8 章、 高麗、金剛、太白. 30 歲以下. 30 歲以上 資料來源:2014 年世界跆拳道品勢錦標賽競賽項目. 9. 太極 6、7、8 章、高麗、 金剛、太白、平原、十進 太極 8 章、高麗、金剛、 太白、平原、十進、地跆、 天拳.

(18) 第二節 複合式訓練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增進肌力與爆發力的訓練方法種類許多,也有許多的研究證明了阻力訓練以及增強 式訓練可以促使爆發力表現提升 (Hammett & Hey, 2003; Kraemer & Ratamess, 2000; Luebbers et al., 2003; Stemm & Jacobson, 2007; Wilkerson et al., 2004)。後續有人把阻力訓 練以及增強式訓練結合再一起,稱為複合式訓練。近幾年也許多研究針對複合式訓練探 討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Santos 與 Janeira (2008) 招募 25 名籃球運動員,進行蹲跳 (squat jump)、下蹲跳 (counter movement jump)、深跳 (drop jump) 以及藥球擲遠評估上下肢爆發力。分為對照 組 (CG; N = 10) 和實驗組 (EG; N = 15),兩組都維持籃球專項的訓練,此外 EG 組會進 行每週 2 次,連續十週的複合式訓練,阻力訓練以 10RM 作為強度,休息 2-4 分鐘後緊 接著進行 10 反覆的增強式訓練。結果顯示,EG 組顯著提升蹲跳、下蹲跳、深跳以藥球 擲遠的運動表現;CG 組下蹲跳顯著下降。 Mangine 等 (2008) 招募 17 名阻力型運動員,評估仰臥推舉以及蹲跳的最大爆發力 與最大肌力,分成複合式訓練組 (COM) 與阻力訓練組 (HR),進行每週 3 次,為期八 週的訓練。複合式訓練組先進行 3-6 組 4-8 反覆的 80-90% 1RM 阻力訓練,休息 2-4 分 鐘後緊接著進行 4-5 組 3-5 反覆的 50-60% 1RM 增強式訓練。結果發現,蹲舉最大肌力 兩組顯著提升 (COM = 15.2%; HR = 17.3%) 組間無顯著差異。而在仰臥推舉方面,COM 組顯著優於 HR 組 (COM = 11.6%; HR = 7.1%);功率峰值,COM 組,蹲跳增加 5.4%, HR 組降低 3.2%,COM 組顯著優於 HR 組;仰臥推舉 COM 組 (8.5%) HR 組 (3.4%), 組間無顯著差異。 Ioannis 等 (2000) 招募 41 名男性,分成增強式訓練組 (N = 11)、重量訓練組 (N = 10)、複合式訓練組 (N = 10) 及控制組 (N = 10) 四組,評估垂直跳以及大腿最大肌力, 每訓練組別皆須接受每週 3 次為期十二週訓練,而控制組未參與任何訓練。結果顯示, 增強式訓練組、重量訓練組以及複合式訓練組在垂直跳與大腿最大肌力能力達顯著的進 步,然而複合式訓練組在垂直跳與大腿最大肌力的表現,顯著優於增強式訓練組和重量 訓練組。 Toumi, Best, Martin, 與 Poumarat (2004) 招募 22 位手球運動員,分為重量訓練組 (WTG)、跳躍訓練加上重量訓練組 (CTG) 以控制組 (CG),並進行每週 3 次,為期八週 的訓練,以蹲跳 (SJ)、垂直跳 (CMJ) 最大向心爆發力以及蹬腿機 (leg press) 的最大等 長肌力作為評估。CTG 組進行 6 組 10 反覆的 70%最大等長肌力,組間休息 3 分鐘,接 10.

(19) 著進行跳躍障礙物的增強式訓練。結果顯示,經過八週的訓練,WTG 與 CTG 組皆提升 蹬腿機最大等長肌力;然而最大向心爆發力只有 CTG 組在 CMJ 高度上有顯著增加。 由上述研究文獻可知,複合式訓練時,以大約 70-90% 1RM 的重量負荷,進行 3-5 組 2-10 反覆,組間休息 2-4 分鐘的阻力訓練後,在隨後進行 3-5 組 5-10 反覆的增強式 訓練,組間休息 2-4 分鐘,可能可以有效提升爆發力表現。. 第三節 文獻探討總結 經由上述文獻可歸結出以下幾點: 一、 跆拳道品勢分數的差異性,以表現分數較為重要性,表現分數的高低是影響比賽 勝負的關鍵因素。而要在表現分數上取得高分,裁判會以品勢選手的速度力量 (爆 發力) 好壞來判定,也證實速度力量對跆拳道品勢的重要性。. 二、 跆拳道品勢競賽中的速度力量 (爆發力) 是影響比賽的勝負關鍵,複合式訓練確 實可以有效提升肌力與爆發力表現,也證實比起單一訓練更能有效提升肌力與爆 發力表現。由於速度力量對跆拳道品勢選手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是否能夠藉由複 合式訓練來提升跆拳道品勢選手的肌力和爆發力,進而提升速度力量分數的表 現,值得更進一步去探討。. 11.

(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研究方法分成以下五節來描述:第一節、研究參與者;第二節、實驗設計;第 三節、實驗方法與步驟;第四節、實驗控制;第五節、統計分析。.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以 14 名大專優秀跆拳道品勢選手 (10 男 4 女) 為受試對象,並且接受過三 年以上 (含) 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年齡在 18-25 歲之間,無受過上下肢重大傷害。每 位參與者在實驗前發予參與者同意書 (附錄一)。在實驗開始前,每位參與者均瞭解本 研究的目的、實驗流程以及可能發生的危險,並填寫健康狀況調查表 (附錄二),且在 參與者同意書上簽名,於資料顯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且願意參與本研究,才正式成為 本研究之參與者。實驗過程中,參與者透過配對分組後分配到不同組別,分別只能進行 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或是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不可參與其他訓練。. 第二節 實驗設計 本實驗之 14 名大專優秀跆拳道品勢選手 (10 男 4 女) 在熟悉期結束後,進行上下 肢最大肌力 (1RM)、上下肢爆發力、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測驗以及速度力量評分。 並依據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之平均值以及速度力量分數之平均值表現進行配對分成 兩組,分別接受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之實驗組 (experimental group, EG) 與只接受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的控制組 (control group, CG)。EG 組除了維持跆拳道品勢 專項訓練外,還需進行為期八週跆拳道品勢相關肌群的複合式訓練 (每週 2 次,共 16 次) (複合式訓練課表見附錄三)。完成八週訓練後,參與者再次進行上下肢最大肌力 (1RM)、上下肢爆發力、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測驗以及表現分數速度力量評分。最大 肌力 (1RM) 與爆發力之依變項作為複合式訓練對肌力與爆發力之影響之指標;整體品 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之變項作為複合式訓練對跆拳道品勢專項運動表現的 指標。本研究之實驗流程圖如圖 3-1 所示:. 12.

(21) 實驗熟悉期. 前測 仰臥推舉、蹲舉、滑輪下拉 (1RM)、爆發力測驗 (下蹲垂直跳 & 爆發伏地挺身)、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測驗以及速度力量分數評分. 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 訓練實驗組 EG (n=7). 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 控制組 CG (n=7) 配對分組 八週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 八週複合式訓練加上 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 後測 仰臥推舉、蹲舉、滑輪下拉 (1RM)、爆發力測驗 (下蹲垂直跳 & 爆發伏地挺身)、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測驗以及速度力量分數評分. 資料統計分析 圖 3-1 實驗流程圖. 13.

(22) 第三節 實驗方法與步驟 一、 實驗前準備階段 (一) 儀器準備 1. 史密斯儀器 (G1-FW161, JOHNSON, China):進行仰臥推舉與蹲舉訓練及測驗。 (圖3-2) 2. 滑輪下拉機 (lat pull down) (NA-S-XPL-LPD, Nautilus XPLOAD, Vancouver):進行滑輪下拉訓練及測驗。 (圖3-3) 3. 馬錶:計時時間。 4. 測力墊 (Unsi Powertimer 300, NEWTEST, Finland):進行下蹲垂直跳與爆發伏 地挺身測驗。 (圖3-4) 5. 複合式無線感應器 (Curo mini, Automax, Taiwan):進行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 測驗。 (圖3-5) 6. 4公斤藥球 (medicine ball):進行上肢增強式訓練。 7. 50公分跳箱 (box jump):進行下肢增強式訓練。. 圖 3-2 史密斯儀器. 圖 3-3 滑輪下拉機. 14.

(23) 圖 3-4 測力墊. 圖 3-5 複合式無線感應器. (二) 相關表格 1. 參與者同意書 2. 健康狀況調查表 3. 熟悉期表 4. 正式實驗表 5. 訓練紀錄表 6. 品勢評分表. 15.

(24) 二、 熟悉期 參與者進行正式測驗前,必須先熟悉所有測驗內流程。 (一)參與者必須熟練仰臥推舉、蹲舉與滑輪下拉三項阻力訓練之動作,並確認能正確地 執行動作,再讓參與者進行 2-3 組不同重量負荷,並且在動作執行後學習如何使用運動 自覺努力量表 (圖 3-6)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以了解不同重量負荷下的強 度,並記錄其重量及 RPE,以便作為後續最大肌力測驗時作為重量負荷的參考。. 圖 3-6 運動自覺努力量表 (Borg CR-10 量表). (二) 爆發力測驗熟悉 本研究修改 Gerald 等 (2008) 所使用爆發力檢測方法,參與者分別熟悉下蹲垂直跳 (counter movement jump) 以及爆發伏地挺身 (power push-up) 之標準動作,並確認參與 者能正確完成檢測動作。. 三、 最大肌力測驗 (1RM) 熟悉期結束,休息 72 小時以上後,參與者進行仰臥推舉、蹲舉與滑輪下拉最大肌 力檢測 (1 repetition maximum testing, 1RM testing)。最大肌力測驗將參照 Kraemer 等 (1995) 方式,在 5-10 分鐘的熱身運動後 (慢跑與動態伸展運動),參與者以自身體重的 40-50%來進行 8-10 反覆的熱身活動,休息 2-3 分鐘後,再逐漸增加重量,以間接測量 16.

(25) 最大肌力的方式來進行,反覆次數範圍落於 4-8 反覆,組間休息 3-5 分鐘。並且在 2-3 組內測量到參與者之最大肌力,避免肌肉疲勞而低估其最大肌力。休息 10 分鐘後,在 進行下一個運動的最大肌力測驗。其運動順序為仰臥推舉、蹲舉最後為滑輪下拉,並以 上下肢輪流交替,避免肌群疲勞。並參考 Epley (1985) 估計 1RM 公式:W x (1 + 0.0333 x R),W:重量;R:反覆次數,來推估最大肌力。. 四、 爆發力測驗 最大肌力測驗結束後,休息至少 72 小時且確認肌肉無疲勞狀況後,進行下蹲垂直 跳測驗,測驗結束後休息 10 分鐘,再進行爆發伏地挺身測驗。此爆發力檢測,是用來 驗證複合式訓練是否對上下肢肌群爆發力有所提升。 (一) 下蹲垂直跳測驗 此測驗為下肢肌群爆發力的評估,參與者站立在測力墊上 (Unsi Powertimer 300, NEWTEST, Finland),雙手插腰,聽聞口令時膝關節向下彎曲後,再盡最大努力向上跳, 向上跳時,雙手維持插腰姿勢,著地時身體不可左右搖晃。參與者熟悉動作後,即將進 行三回合正式測驗,每回合間休息 2 分鐘,並取其最大值紀錄 (圖 3-7)。. 圖 3-7 下蹲垂直跳示意圖. 17.

(26) (二) 爆發伏地挺身測驗 此測驗為上肢肌群爆發力的評估,參與者雙手放置在測力墊上,雙手與雙腳與肩同 寬,聽聞口令時肘關節屈曲,再盡最大努力向測力墊推撐,雙手離開測力墊,著地時身 體不可左右搖晃。參與者熟悉動作後,即將進行三回合正式測驗,每回合間休息 2 分鐘, 並取其最大值紀錄 (圖 3-8)。. 圖 3-8 爆發伏地挺身示意圖. 五、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測驗、速度力量評分 本研究引用陳美宏 (2012);陳鴻志、鐘博全與陳璽煌 (2012) 兩篇使用加速規檢測 加速度之檢測方法,因跆拳道品勢特殊性加以修改檢測方法。此測驗進行兩次,分別為 訓練前與八週訓練後,參與者進行測驗前,將四顆內含三軸加速規晶片與三軸陀螺儀晶 片 (Curo mini, Automax, TWN) 的複合式無線感應器固定在參與者的四肢上。上肢固定 於掌骨上方 (圖 3-9)、下肢固定於腳踝上方 (圖 3-10)。聽聞檢測員口令,展演「高麗」 品勢 (因高麗品勢是由最多跆拳道基本動作所組合而成的品勢套路,較能比較出所有動 作的加速度變化量,也是大專跆拳道品勢選手在競賽品勢中所會碰到的品勢之一),兩 次正式測驗。並配合跆拳道品勢規則,參與者須在跆拳道品勢競賽規程所規定之秒數完 成「高麗」品勢的展演 (43-48 秒),兩次品勢測驗間休息 60 秒 (世界跆拳道聯盟品勢比 賽規則及釋義,2013)。並取兩次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平均值之平均作為整體品勢合. 18.

(27) 加速度成績紀錄。 本實驗中擷取加速規 X、Y、Z 三軸之加速度,取樣頻率為 100Hz,同時攝影紀錄 測驗過程。擷取數據使用 Excel 軟體透過公式 (. ) 換算三軸合加速度,配合所. 記錄之影片,找出「高麗」品勢中 49 個動作合加速度峰值,取平均值,作為整體品勢 動作合加速度。 進行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測驗,同時會請三位跆拳道品勢裁判,使用世界跆拳道 聯盟規範之品勢評分表 (附錄四) 來評判參與者兩次品勢的速度力量分數,並取兩次分 數平均值之平均作為速度力量分數成績紀錄。. 圖 3-9 複合式無線感應器上肢固定處. 圖 3-10 複合式無線感應器下肢固定處. 六、 複合式訓練順序 實驗組之參與者進行為期八週複合式訓練,每週 2 次,共計 16 次的複合式訓練。參 與者在每次進行訓練前,將先進行 5-10 分鐘的熱身運動 (慢跑與動態伸展),接著進行 阻力訓練與增強式訓練的複合式訓練課表 (附錄三)。阻力訓練先做,中間休息 4 分鐘, 緊接著進行增強式訓練,休息 4 分鐘後,再重複上述之動作。阻力訓練與增強式訓練互 相交替順序為仰臥推舉 (bench press)、推藥球 (chest pass medicine ball);蹲舉 (squat)、 跳箱 (box jump);滑輪下拉 (lat pull down)、藥球頭頂扣籃 (medicine ball overhead slam)。阻力訓練第 1-2 週以 2 組 8RM (80% 1RM) 為訓練目標,增強式訓練為 2 組 10 反覆,3-5 週阻力訓練強度增加為 3 組 6RM (85% 1RM),增強式訓練為 3 組 10 反覆, 6-8 週阻力訓練為 3 組 4RM (90% 1RM),增強式訓練為 3 組 6 反覆,以輪流交替的方式. 19.

(28) 進行訓練,組間休息 4 分鐘;1-2 週運動間休息 1 分鐘,3-8 週運動間休息 90 秒。阻力 訓練過程將記錄參與者的運動自覺努力量表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以監控 訓練的強度,藉由 RPE 和實際訓練情形來決定是否增加重量負荷。若連續兩次訓練的 最後一組都能執行超過指定反覆的 2 下以上,即可在下一次的訓練增加重量負荷,來維 持指定反覆的重量負荷。重量負荷的增加以原重量的 5%為原則 (Santos & Janeira, 2008),避免超出設定的訓練強度。 (一) 仰臥推舉 (bench press) (訓練肌群:胸大肌、三角肌、三頭肌) (圖 3-11) 槓鈴須對準兩乳頭連線,雙手與肩同寬。起始位置為手臂伸直,槓鈴向下直到槓鈴 輕碰胸,再將槓鈴向上推直到手臂伸直。. 圖 3-11 仰臥推舉示意圖. 20.

(29) (二) 推藥球 (chest pass medicine ball) (圖 3-12) 雙手將藥球至於胸前,距離牆壁約為一公尺距離,雙手迅速將藥球推出,反彈後接 住再迅速推出,並重複上述之動作。. 圖 3-12 推藥球示意圖. (三) 蹲舉 (squat) (訓練肌群:臀大肌、股四頭肌、腿後肌群) (圖 3-13) 蹲舉準備姿勢為站立於蹲舉架中心,將槓鈴置於頸後肩上,兩手握住槓鈴兩端,使 槓鈴重心兩側平衡。雙腳分開約與肩同寬,腳尖稍向外分開,兩腿可稍向前移動。在執 行蹲舉過程中,兩眼平視正前方,兩膝慢慢彎曲,下蹲直到大腿位置約同水平高度後, 兩膝再伸直至起始位置,切忌膝蓋勿超過腳尖,下背部挺直,避免受傷。. 圖 3-13 蹲舉示意圖. 21.

(30) (四) 跳箱 (box jump) (圖 3-14) 雙膝以半彎姿勢,以雙腳起跳至跳箱上,並以雙腳向後跳,落地後迅速起跳至跳箱 上,並重複上述之動作。落地時膝蓋依然呈現彎曲狀態緩衝,避免膝蓋向內受傷。. 圖 3-14 跳箱示意圖. (五) 滑輪下拉 (lat pull down) (訓練肌群:闊背肌) (圖 3-15) 雙手下拉重量至胸前,下背部挺直,避免使用身體的重量去拉動負荷,並重複上述 之動作。. 圖 3-15 滑輪下拉示意圖. 22.

(31) (六) 藥球頭頂扣籃 (medicine ball overhead slam) (圖 3-16) 雙手將藥球拿超過頭頂,以類似扣籃的動作,雙手將藥球快速往地上砸,反彈接住 後,迅速重複上述之動作。. 圖 3-16 藥球頭頂扣籃示意圖. 第四節 實驗控制 實驗參與者在研究過程中必須維持正常的飲食與生活作息,在進行任何測驗前 24 小時不可從事阻力運動或其他激烈運動、不可飲酒、不可攝取咖啡因或吃任何可能提升 運動表現之藥品,前一晚須睡足 7 小時以上,測驗當日需在無任何肌肉疲勞的狀態下進 行測驗。參與者固定每週一、二、四、五為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時間,訓練時間為一次 2 小時,每週至少訓練 6 小時以上,在訓練期間並無實施任何阻力訓練。每一次測驗至 少間隔 72 小時以上,以減少肌肉疲勞而影響研究結果。此外,進行訓練前與訓練後的 測驗時間安排同一時間下進行。. 第五節 統計分析 本研究所得各項資料,以電腦 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for Windows 22.0 版統計套裝軟體處理,統計顯著水準設為 α=.05: 一、以描述性統計 (平均數 ± 標準差) 呈現實驗所收集到之數據。 二、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two-way mixed design ANOVA) (組別 x 時間) 考驗八週訓練後對參與者於訓練前與訓練後上下肢最大肌力、上下肢功率峰 值、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之平均值、速度力量分數平均值之差異。當交互作. 23.

(32) 用達顯著差異時,以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 三、以獨立樣本 t 檢定 (t-test) 考驗兩組別在訓練前後對上下肢最大肌力、上下肢 功率峰值、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之平均值以及速度力量分數平均值增加百分 比之差異。 四、以皮爾森積差相關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分析參與者整體品勢 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兩者的相關性。. 24.

(33) 第肆章. 結果. 本研究過程蒐集的資料經統計處理,所得結果分為以下五節描述:第一節、參與者 基本資料;第二節、最大肌力表現;第三節、爆發力表現;第四節、整體品勢動作合加 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表現;第五節、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相關性。. 第一節 參與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以 14 名大專優秀跆拳道品勢選手 (10 男 4 女) 為受試對象,配對分組至複 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的 EG 組 (n=7) 與只接受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的 CG 組 (n=7),其基本資料如表 4-1 所示。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兩組別參與者平均數是否有差 異性 (身高,t =.134,p =.896>.05;體重,t =-.018,p =.986>.05;年齡,t =.400,p =.696 >.05;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t =-1.282,p =.224>.05;速度力量,t =-.928,p =.371 >.05;握推,t =.053,p =.959>.05;蹲舉,t =1.172,p =.264>.05;滑輪下拉,t =-.472, p =.645>.05;上肢瓦數,t =-.516,p =.615>.05;下肢瓦數,t =-.207,p =.839>.05), 表示兩組別在前測成績上並無顯著差異。. 表 4-1 參與者基本資料 平均數 ± 標準差 EG. CG. p值. 身高 (cm). 169.0 ± 9.3. 168.3 ± 7.8. .896. 體重 (kg). 62.7 ± 7.3. 62.7 ± 7.8. .986. 年齡 (years). 21.0 ± 1.0. 20.7 ± 1.6. .696. 18.7 ± 0.9. 19.3 ± 0.8. .224. 速度力量 (分). 1.34 ± 0.1. 1.40 ± 0.1. .371. 握推 (kg). 58.3 ± 15.2. 57.9 ± 15.2. .959. 蹲舉 (kg). 119.7 ± 15.0. 107.6 ± 22.9. .264. 整體品勢動作 合加速度 (m/s2). 25.

(34) 滑輪下拉 (kg). 85.6 ± 22.3. 90.7 ± 17.8. ..645. 1803.3 ± 391.9. 1940.4 ± 590.3. .615. 3159.4 ± 541.9. 3246.1 ± 965.6. .839. 上肢功率峰 (W) 下肢功率峰 (W) 註:EG,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CG,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 第二節 最大肌力表現 一、仰臥推舉 以不同組別與測驗時間兩因子,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別 與前後測有交互作用 (F =18.443,p =.001<.05),故進行單純主要效果比較。結果發現 (如圖 4-1) EG 組前測 (58.3kg) 透過訓練後,其仰臥推舉之最大肌力後測 (68.6kg) 顯著 增加 (F =28.588,p =.002<.05);CG 組前測 (57.9kg) 與後測 (58.0Kg) 則無顯著差異 (F =.011,p =.920>.05),然而在兩組別後測之間未達顯著差異 (F =1.712,p =.215>.05)。 此外,EG 組在訓練後,仰臥推舉之最大肌力增加 10.3kg (18.5 ± 8.5%),CG 組為 0.1kg (1.1 ± 6.5%),增加百分比結果達顯著差異 (t =4.314,p =.001<.05),顯示 EG 組在訓練後仰 臥推舉之最大肌力增加百分比顯著大於 CG 組。. 26.

(35) *. 圖 4-1.. 仰臥推舉最大肌力. 註:EG,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CG,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Pre,訓練前;Post,訓練後; *,前後側達顯著差異 p<.05。. 二、蹲舉 以不同組別與測驗時間兩因子,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別 與前後測有交互作用 (F =17.783,p =.001<.05),故進行單純主要效果比較。結果發現 (如圖 4-2) EG 組前測 (119.7kg) 透過訓練後,其蹲舉之最大肌力後測 (139.3kg) 顯著增 加 (F =50.006,p =.000<.05);CG 組前測 (107.6kg) 與後測 (110.3kg) 並無顯著差異 (F =.886,p =.383>.05),然而在兩組別之間,EG 組的後測顯著 CG 組的後測 (F =8.597, p =.013<.05)。此外,EG 組在訓練後,蹲舉之最大肌力增加 19.6kg (17.0 ± 7.2%),CG 組為 2.7kg (2.5 ± 6.2%),增加百分比結果達顯著差異 (t =4.030,p =.002<.05),顯示 EG 組在訓練後蹲舉之最大肌力增加百分比顯著大於 CG 組。. 27.

(36) †. *. 圖 4-2.. 蹲舉最大肌力. 註:EG,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CG,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Pre,訓練前;Post,訓練後; *,前後側達顯著差異 p<.05;†,組別間顯著差異 p<.05。. 三、滑輪下拉 以不同組別與測驗時間兩因子,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別 與前後測有交互作用 (F =85.545,p =.000<.05),故進行單純主要效果比較。結果發現 (如圖 4-3) EG 組前測 (85.6kg) 透過訓練後,其滑輪下拉之最大肌力後測 (111.9kg) 顯 著增加 (F =136.280,p =.000<.05);CG 組前測 (90.7kg) 與後測 (88.6kg) 並無顯著差 異 (F =.943,p =.369>.05),然而在兩組別之間,EG 組的後測顯著 CG 組的後測 (F =6.108,p =.029<.05)。此外,EG 組在訓練後,滑輪下拉之最大肌力增加 26.3kg (34.0 ± 16.2%),CG 組下降 2.0kg (-1.8 ± 5.4%),增加百分比結果達顯著差異 (t =5.544,p =.000 <.05),顯示 EG 組在訓練後滑輪下拉之最大肌力增加百分比顯著大於 CG 組。. 28.

(37) †. *. 圖 4-3.. 滑輪下拉最大肌力. 註:EG,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CG,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Pre,訓練前;Post,訓練後; *,前後側達顯著差異 p<.05;†,組別間顯著差異 p<.05。. 第三節 爆發力表現 一、上肢爆發力表現 以不同組別與測驗時間兩因子,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別 與前後測有交互作用 (F =7.164,p =.020<.05),故進行單純主要效果比較。結果發現 (如 圖 4-4) EG 組前測 (1802.3W) 透過訓練後,其上肢功率峰值後測 (2107.9W) 顯著增加 (F =13.948,p =.010<.05);CG 組前測 (1940.4W) 與後測 (1954.9W) 並無顯著差異 (F =.041,p =.847>.05),然而在兩組別後測之間未達顯著差異 (F =.242,p =.632<.05)。 此外,EG 組在訓練後,上肢功率峰值增加 305.6W (17.5 ± 12.6%),CG 組下降 14.4W (-0.4 ± 8.4%),增加百分比結果達顯著差異 (t =3.119,p =.009<.05),顯示 EG 組在訓練後上 肢功率峰值增加百分比顯著大於 CG 組。. 29.

(38) *. 圖 4-4.. 爆發伏地挺身功率峰值. 註:EG,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CG,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Pre,訓練前;Post,訓練後; *,前後側達顯著差異 p<.05。. 二、下肢爆發力表現 以不同組別與測驗時間兩因子,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別 與前後測有交互作用 (F =9.875,p =.008<.05)。結果發現 (如圖 4-5) EG 組前測 (3159.4W) 透過訓練後,其下肢功率峰值後測 (3659.3W) 顯著增加 (F =8.307,p =.028 <.05);CG 組前測 (3246.1W) 與後測 (3162.3W) 並無顯著差異 (F =1.590,p =.254 >.05),然而在兩組別後測之間未達顯著差異 (F =1.388,p =.262<.05)。此外,EG 組 在訓練後,下肢功率峰值增加 499.9W (16.4 ± 14.9%),CG 組下降 83.9W (-2.0 ± 5.8%), 增加百分比結果達顯著差異 (t =3.043,p =.010<.05),顯示 EG 組在訓練後下肢功率峰 值增加百分比顯著大於 CG 組。. 30.

(39) *. 圖 4-5.. 下蹲垂直跳功率峰值. 註:EG,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CG,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Pre,訓練前;Post,訓練後; *,前後側達顯著差異 p<.05。. 第四節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表現 一、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 以不同組別與測驗時間兩因子,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別 與前後測之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F =3.424,p =.089>.05),而前後測之主要效果也未達顯 著 (F =.336,p =.573>.05)。表示 EG 組與 CG 組經訓練後,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沒 有顯著改變,兩組別間也無顯著差異。此外,EG 組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增加 0.7 m/s2 (4.0 ± 3.8%),CG 組下降 0.4 m/s2 (-1.8 ± 7.3%),增加百分比結果也未達顯著差異 (t =1.873,p =.086>.05),表示兩組別在訓練後,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增加百分比無差 異。. 31.

(40) 圖 4-6..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 註:EG,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CG,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Pre,訓練前;Post,訓練後. 二、速度力量分數 以不同組別與測驗時間兩因子,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別 與前後測有交互作用 (F =28.861,p =.000<.05),故進行單純主要效果比較。結果發現 (如圖 4-7) EG 組前測 (1.34 分) 透過訓練後,其品勢表現分數中的速度力量分數後測 (1.50 分) 顯著提升 (F =134.983,p =.000<.05);CG 組前測 (1.40 分) 與後測 (1.38 分) 並 無顯著差異 (F =.379,p =.561>.05),然而在兩組別之間,EG 組的後測分數顯著 CG 組 的後測分數 (F =7.764,p =.016<.05)。此外,EG 組在訓練後,速度力量分數增加 0.16 分 (10.3 ± 2.5%),CG 組降低 0.02 分 (-1.0 ± 5.1%),增加百分比達顯著差異 (t =5.257, p =.000<.05),顯示 EG 組在訓練後品勢表現分數中的速度力量分數增加百分比顯著大 於 CG 組。. 32.

(41) †. *. 圖 4-7.. 整體品勢速度力量分數. 註:EG,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CG,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Pre,訓練前;Post,訓練後; *,前後側達顯著差異 p<.05;†,組別間達顯著差異 p<.05。. 第五節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相關性 本研究為了瞭解跆拳道品勢裁判給與評判速度力量分數時,是否與跆拳道品勢選手 出手的動作加速度有相關性,因此以 14 名大專優秀跆拳道品勢選手 (10 男 4 女) 前測 時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進行皮爾森積差相關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分析參與者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相關性。由表 4-2 得知,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未達顯著水準 (r =.206,p =.480 >.05),表示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裁判給予評判速度力量分數並無相關性。. 表 4-2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之皮爾森積差相關表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 速度力量分數.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 1.000. .206. 速度力量分數. .206. 1.000. 33.

(42) 第伍章. 討論. 本章節將所得結果分成以下四節進行討論:第一節、複合式訓練對最大肌力表現的 影響;第二節、複合式訓練對爆發力表現的影響;第三節、複合式訓練對整體品勢動作 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影響;第四節、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複合式訓練對最大肌力表現的影響 跆拳道品勢運動是一項需要肌力與爆發力表現的運動項目,特別是隨著技術的成熟 與穩定,比賽勝負取決於表現分數中速度力量的表現。近年來,許多研究結果發現,複 合式訓練對於肌力與爆發力提升的效果,比起單獨實施阻力訓練或增強式訓練的效果更 佳。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討複合式訓練對跆拳道品勢選手肌力表現上的影響為何。因 此,本研究目的之一在探討經過八週複合式訓練後,對於跆拳道品勢選手肌力表現的影 響。而先前許多研究證明,複合式訓練能夠有效提升肌力表現 (Ioannis et al., 2000; Mangine et al., 2008),因此本研究想藉由肌力與爆發力的提升,來提升速度力量分數, 進而促進跆拳道品勢的運動表現。 本研究以 14 名大專優秀跆拳道品勢選手 (10 男 4 女) 為參與者,並且接受過三年 以上 (含) 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在 EG 組中的 7 名參與者進行複合式訓練,主要進行 跆拳道品勢運動中常使用之肌群的訓練動作,包括仰臥推舉 (bench press)、蹲舉 (squat) 以及滑輪下拉 (lat pull down)。而本研究的結果也如預期發現,在進行為期八週訓練後, 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組 (EG 組) 在仰臥推舉、蹲舉以及滑輪下拉之最大 肌力 (1RM) 確實顯著的提升,且 EG 組的仰臥推舉、蹲舉和滑輪下拉所增加的百分比 顯著優於 CG 組。此外,蹲舉以及滑輪下拉最大肌力表現,經過訓練後 EG 組顯著優於 CG 組。本實驗 EG 組的結果與過去許多研究結果相符,複合式訓練能夠有效增進最大 肌力表現。吳慧君等 (2011) 指出,招募 20 名籃球選手,以蹲舉結合跳高,進行六週訓 練,蹲舉肌力表現顯著進步。Robbins 等 (2009) 則以 15 位受過一年阻力訓練的參與者, 分為傳統阻力訓練組與複合式訓練組,訓練八週後,複合式訓練組在仰臥推舉以及滑輪 下拉的最大肌力表現上有顯著的提升。 然而八週的複合式訓練導致最大肌力能夠顯著提升的原因,可能不在於肌肉的肥 大,可能原因在於複合式訓練一開始所先實施的高強度阻力訓練,因而促使神經系統產 生適應,使神經傳導速率提升,導致神經傳導到肌肉的效率更好,進而招募更多運動單 34.

(43) 位參與收縮、減少拮抗肌的收縮以及增加運動單位參與同步收縮的能力,進而促使最大 肌力的提升 (Van Custem, Duchateau, & Hainaut, 1998; Zehr & Sale, 1994; 陳九州、鄭鴻 文,2000)。 EG 組透過八週的複合式訓練後,最大肌力表現有明顯的提升,儘管 CG 組的最大 肌力表現在訓練後沒有顯著地增加,但肌力表現也有些許的提升。可能的原因在於技術 層面,由於跆拳道品勢動作中,有許多下肢步伐需要蹲低、上肢出拳攻擊與防禦動作以 及上肢引導拳拉的動作 (收手),導致在只有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的 CG 組也間接訓練 到上下肢肌群的肌力,因此這可能就是 CG 組造成上下肢肌力有些許提升的原因之一。 而經由本研究結果證實,複合式訓練後確實對於上下肢最大肌力的提升是有明顯的幫助 及訓練效果。. 第二節 複合式訓練對爆發力表現的影響 複合式訓練之所以能夠有效提升肌力與爆發力表現,主要是透過誘發「活化後增能 作用」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即透過高強度阻力運動的進行,能夠更進一 步增加肌肉隨後肌力與爆發力的表現。而 PAP 誘發的生理機轉,主要是先透過高強度的 阻力訓練後,導致肌原纖維對鈣離子敏感度提升、招募快縮肌纖維參與運動,以及運動 神經元興奮度提升,產生生理上的變化,並促使隨後爆發力表現提升,而利於後續的增 強式訓練達到更加的訓練效果 (Chu, 1996; Chu, 1992; Ebben & Watts, 1998; Güllich & Schmidtbleicher, 1996; Rassier & Herzog, 2002)。本研究在進行阻力訓練時,是使用美國 運動醫學會所建議的高強度肌力訓練方式,重量負荷約為 75-90% 1RM (ACSM, 2009), 緊接著進行增強式訓練,而訓練項目為推藥球、跳箱以及藥球頭頂扣籃三項運動,並以 爆發伏地挺身以及下蹲垂直跳,並在測力墊測得功率峰值來評估上下肢爆發力的表現。 而本實驗結果在透過八週的複合訓練,EG 組在爆發伏地挺身以及下蹲垂直跳測驗中, 後測成績都顯著優於前測,但是 EG 組與 CG 組的成績無顯著差異 (如圖 4-4、4-5)。而 EG 組的爆發伏地挺身以及下蹲垂直跳所增加的百分比皆顯著優於 CG 組。 而本實驗 EG 組的結果與過去許多研究相符,複合式訓練能夠有效增進爆發力表現 (Mangine et al., 2008; Rahimi & Behpur, 2005; Santos & Janeira, 2008; Toumi et al., 2004)。 Mangine 等 (2008) 招募 17 名阻力型運動員,以蹲跳 (squat jump) 進行最大爆發力測 驗,分成複合式訓練組 (COM) 與阻力訓練組 (HR),進行每週 3 次,為期八週的訓練。 複合式訓練組先進行 3-6 組 4-8 反覆的 80-90% 1RM 阻力訓練,休息 2-4 分鐘後緊接著 35.

(44) 進行 4-5 組 3-5 反覆的 50-60% 1RM 增強式訓練。結果發現,功率峰值,COM 組,蹲跳 增加 5.4%,HR 組降低 3.2%,COM 組顯著優於 HR 組。Santos 與 Janeira (2008)招募 25 名籃球運動員,進行蹲跳 (squat jump)、下蹲跳 (counter movement jump)、深跳 (drop jump) 以及藥球擲遠評估上下肢爆發力。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皆維持籃球專項的 訓練,此外 EG 組會進行每週 2 次,連續十週的複合式訓練,阻力訓練以 10RM 作為強 度,休息 2-4 分鐘後緊接著進行 10 反覆的增強式訓練。結果顯示,EG 組顯著提升蹲跳、 下蹲跳、深跳以及藥球擲遠的表現;CG 組下蹲跳的值顯著下降。Toumi 等 (2004) 以 22 位男性手球運動員為對象,分為重量訓練、複合式訓練與控制組三組,經過六週訓練 後,發現除了控制組以外,其餘兩組下肢爆發力均有顯著提升。而上述研究的訓練時間 為 6-10 週,研究結果均與本實驗結果相符。本研究中,儘管 EG 組的上肢與下肢後測的 功率峰值皆顯著優於前測,但與 CG 組沒有差異,可能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在於訓練時間 較為不足,或許將訓練時間增加至十週,兩組別在上下肢功率峰值是否就會有顯著上的 差異,值得後續有更多相關研究繼續探討此問題。 八週的複合式訓練能夠有效促使功率峰值提昇的原因,主要在於活化後增能作用 (PAP)。由於複合式訓練主要進行高強度阻力訓練後,誘發 PAP 現象,使得生理上產生 些微變化 (肌原纖維對鈣離子敏感度提升、招募快縮肌纖維參與運動以及運動神經元興 奮度提升),因而導致隨後增強是訓練中的爆發力表現提升 (Chu, 1996; Chu, 1992; Ebben & Watts, 1998; Güllich & Schmidtbleicher, 1996; Rassier & Herzog, 2002)。也因為複合式訓 練是以 PAP 現象作為訓練原理,才促使阻力訓練後的增強式訓練能在更好的生理環境中 進行訓練,因此才能夠比起單一進行增強式訓練的訓練效果來的更好。由於爆發力為肌 力與速度的乘積,也可能是藉由一開始的高強度阻力訓練後,導致最大肌力表現的提 升,因而促進爆發力表現提升。經由本實驗的結果證實,經由八週複合式訓練後,可以 有效提升爆發伏地挺身與下蹲垂直跳的功率峰值表現。. 第三節 複合式訓練對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影響 由於跆拳道品勢分為技術分數 4 分;表現性分數 6 分,然而現階段各國跆拳道品勢 選手的技術水準趨於水平,因此影響勝負關鍵因素在於表現分數。而裁判往往在評判表 現分數時,會取決於跆拳道品勢選手速度力量的表現 (爆發力)。先前有許多研究證明, 複合式訓練能夠有效提升肌力與爆發力的表現 (Ioannis et al., 2000; Mangine et al., 2008; Santos & Janeira, 2008),因此本研究想探討是否能夠有效藉由複合式訓練來提升速度力 36.

(45) 量分數,進而促進跆拳道品勢的運動表現。 而本實驗在速度力量分數表現上,EG 組在訓練後成績顯著提升 (前測:1.34 ± 0.07 分;後測:1.50 ± 0.08 分),並且顯著優於只單純進行專項跆拳道品勢訓練的 CG 組 (前 測:1.40 ± 0.09 分;後測:1.38 ± 0.08 分) (如圖 4-7)。而 EG 組在速度力量分數所增加 的百分比也顯著大於 CG 組 (10.2 ± 2.5% vs -1.0 ± 5.1%)。從本實驗的結果來看,經由複 合式訓練所提升的肌力與爆發力,確實能夠提升跆拳道品勢的速度力量分數 。 Manolopoulos, Papadopoulos, Salonikidis, Katartzi, 與 Poluha (2004); Sedano 等 (2009) 指 出,技術的動作取決在於不同的肌肉能一致協調行動,需要與技術訓練相結合,才能將 所訓練到的最大力量轉換到技術動作上,促使運動表現提升。然而此篇研究還強調,結 合力量和技術的訓練,是作為力量是否能夠成功轉換到專項動作上的關鍵因素。因此, 本研究的 EG 組透過複合式訓練加上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促使將複合式訓練所得到的 最大肌力以及爆發力轉換至跆拳道品勢專項技術動作上,導致本實驗結果中的速度力量 分數提升,進而促使運動表現以及成績的提升。先前曾經提及,速度力量的提升,除了 肌力與爆發力提升之外,或許動作合加速度也是影響結果的一部分。然而,先前有研究 使用三軸加速規運用在跆拳道運動,進而測得跆拳道出腳肢段的踢擊力量、速度以及加 速度 (李政霖等,2003)。因此本實驗也透過三軸加速規,來探討速度力量提升後,動作 加速度是否也有所提升,以及探討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的相關性,是 否可以作為未來評判速度力量分數高低的指標。從本研究結果得知,經過八週的複合式 訓練之後,EG 組與 CG 組在整體跆拳道品勢動作合加速度上,兩組別並沒有差異及影 響,而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兩者之間也未達顯著水準 (r =.206,p =.480 >.05),表示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並無相關性 (如表 4-2)。 從實驗結果來看,複合式訓練不但能夠顯著提升肌力與爆發力表現,並且透過專項 訓練轉移至專項技術層面上,即可促使跆拳道品勢選手速度力量分數顯著增加。但是合 加速度方面並未有效提升,也與速度力量分數無相關性。此結果可能的原因在於複合式 訓練主要是提升肌力與爆發力表現,對動作加速度表現上並不能有效顯著提升;或者是 這些選手的動作速度已經有一定的水準,所以決定速度力量分數的高低在於肌力與爆發 力上,而不是動作速度 (唐涌,2012;袁新國、易康、邢芳,2011;鄭雅如、趙榮瑞, 2013)。另外,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無相關,因此無法利用整體品勢 動作合加速度來作為裁判給予評判速度力量分數上的指標,也無法作為日後訓練上評斷 速度力量分數有無增加的指標。 37.

(46) 總結本研究之結果,八週的複合式訓練對仰臥推舉、蹲舉以及滑輪下拉的最大肌 力;爆發伏地挺身與下蹲垂直跳的功率峰值以及可以直接反應在比賽成績上的速度力量 分數,都確實能夠有效提升跆拳道品勢選手的運動表現,但是卻無法有效提升整體品勢 動作合加速度。或許對於這些受過長期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的品勢選手,只單純接受專 項訓練是無法突破現有最高峰的成績水準。所以,除了跆拳道品勢專項訓練外,還需要 透過額外的阻力訓練加上增強式訓練的複合式訓練,才能更進一步的增進速度力量分 數,來提升整體跆拳道品勢運動表現。. 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 八週複合式訓練可以有效提升跆拳道品勢選手仰臥推舉、蹲舉與滑輪下拉的 最大肌力、下蹲垂直跳與爆發伏地挺身的功率峰值以及速度力量分數,但對 於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並無法有效提升。. (二) 整體品勢動作合加速度與速度力量分數並無相關性,因此無法作為日後訓練 上評斷速度力量分數有無增加的指標。. 二、建議 (一) 未來可將複合式訓練時間延長,並進一步探討是否能夠更有效提升跆拳道品 勢的運動表現。. (二) 未來複合式訓練所選擇的運動項目,可以加入更多的訓練肌群及運動項目, 進而讓整體的速度力量分數能夠更大幅的提升。.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the strength models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at different ranges of water binder ratio (W/B) using Genetic Operation Trees (GO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initial pH value, and adsorption temperature on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between Cr(IV) ion with a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fifth grade children in diagnostic teaching and their changes in scores on fraction word problems test.. Through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urface chemistry and nano-structured surface of materials on the adhesion and growth of E. PMMA and e-PTFE were used as the subst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