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宗教音樂儀式化謅議─以台灣創價學會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宗教音樂儀式化謅議─以台灣創價學會為例"

Copied!
1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研究與保存組 碩士論文. 宗教音樂儀式化謅議 ─以台灣創價學會為例 The Ritualization of Religious Music A study of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指導教授:許瑞坤 教授 研究生:王莞婷 撰. 中華民國一○五年六月.

(2) 致謝 時光飛逝,轉眼間三年就過去了,碩士論文完成的同時,代表我的學生身份也暫時 畫下休止符。很感謝能進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所就讀,在這學習到的知識無數, 以及面對學術的專業態度。這麼多年來,有歡笑、有淚水,都在師大就讀期間度過。從 論文的動機、草稿到完成,這中間我要感謝許多人:首先,最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許瑞 坤教授,從和教授談論的過程中,讓我起了為台灣創價學會音樂研究保存的念頭,教授 也不排斥是否與他同宗教信仰,以專業知識指導我想要完成的題目,並在關鍵時刻地給 予指教、釐清思緒與邏輯,幫助我逐步完成論文;其次,非常謝謝兩位口試委員:錢善 華教授與施德玉教授的指導,給我最真誠最棒的指導建議,也給予我最溫暖的態度,讓 我安定心神、放鬆心情專心吸收與修改;感謝我研究所的同學,雖然大家聚在一起的機 會不多,但很感激大家總會在社群軟體中互相鼓勵,讓我更有動力堅持下去;感謝台灣 創價學會的夥伴,為我打氣、唱題祈求一切順利,以及訪談中的四位音樂專業教師,因 與你們共同的討論意見,讓我的論文更加完整;感謝每一位會友,你們在生活上的信仰 奮鬥,常常成為我論文寫作的靈感與鼓勵;最後,感謝我的家人給予無限的支持,讓我 沒有後顧之憂的完成學業,謝謝你們包容我因壓力而產生的脾氣,也謝謝你們豪不吝嗇 的鼓勵與擁抱,你們是我完成論文的最大助力,你們所做的一切化作我在論文中的每一 字每一句,我愛你們。. ii.

(3) 摘要 世界上著名宗教如基督教、佛教、道教及伊斯蘭教等,在他們的宗教儀式中,多含 有音樂之配合,音樂在整個儀式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宗教為社會的產物,宗教的表現在 於集體活動所產生的精神力量,透過儀式行為中實踐的要素,包含動作、經文、音樂… 等,進而揭示出此宗教的本質,音樂在儀式中,通常被期望提升或維持其氛圍,且凝聚 信仰者的向心力,可以說音樂在儀式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台灣創價學會為一個致力於文化、教育與和平的佛教團體,以《法華經》為信仰, 並以日蓮大聖人所撰寫的《御書》為主要學習經典,為了促進國際之間的文化交流,超 越民族之間的隔閡,每年會定期舉辦各類公演及展覽,引進各國的藝術團體來台,創價 學會重視藝術文化之深,但在各活動儀式中,音樂的配合卻為不固定式的。 本文針對台灣創價學會之儀式活動及創作歌曲研究,主要分為四個部分進行探討, 首先為台灣創價學會的歷史發展、宗旨教義及藝術推廣方式,第二部分探討音樂與儀式 之間的關係,並舉例世界前三大宗教及台灣傳統道教儀式音樂配合之情形,第三部分為 十九首創價學會的歌曲分析與討論,第四部分則透過蒐集會員對音樂態度的問卷調查、 實際訪談學會的音樂專業教師看法,共同討論創價學會之音樂結合儀式的可能性與可行 性,最後初步擬定儀式雛形。. 關鍵詞:創價學會 宗教音樂 儀式音樂. iii.

(4)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relig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such as Christianity, Buddhism, Taoism and Islam…etc. Most of music with transmitting social values is included in these religious rituals, in which music has an important function.Religion is the product of society, which give people the power of the human spirit through group activity. By the main factor of practicing in ritual, like action, scripture, music…etc., revealing the essence of the religion. Music in the rituals is usually expected to enhance or keep the atmosphere, and can help build people’s cohesion. In other words, mus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ituals.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follows the teachings of Nichiren, is the specific Buddhist tradition embraced by the SGI is based on the Mahayana scriptures and the Lotus Sutra in particular. The SGI is engaged in faith practices and activities in society that correspond with the compassionate spirit of the Lotus Sutra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SGI member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committed to promoting the importance of peace, cultural and educatio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cultural exchange, avoid and surpass national diversity and consciousness between counties, SGI would like to maintain and creat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harmony by the power of culture in the century. There have lots of public performance every year. SGI really focus on Art and Culture activities, but music seems not to be the essential factor in each activity and ceremony. The paper aims at the ritual activities and creative songs of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nd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will discuss history development,religion purpose and art promotion of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The second part will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usic and ritual, and take the top three largest religionsandTaoismas examples. The third part will focus on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selected nineteen songs of Taiwan SokaAssociation. The fourth part will be questionnaire of SGI members in Taiwan who thought about the songs and would like to provide advices, also interview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music field at SGI understanding their perspective, talking about the possi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SGI music which could possibly combined in ritual. Finally, the initial idea of ritual form has been drafted.. Keywords: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religious music, ritual music. iv.

(5) 目錄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文獻探討 .................................................................................................. 6 第一章 台灣創價學會歷史概述與發展 ............................................................................. 13 第一節 歷史沿革與組織發展 ................................................................................................ 13 第二節 理念與日常修行 ........................................................................................................ 25 第三節 藝術文化的重視與推廣............................................................................................ 30 第二章 宗教音樂儀式化 ....................................................................................................... 37 第一節 音樂與儀式之間的關係............................................................................................ 37 第二節 世界主要宗教音樂儀式化現象 ............................................................................... 40 第三節 創價學會儀式活動性質與實踐 ............................................................................... 48 第三章 台灣創價學會歌曲分析 ........................................................................................... 55 第一節《愛唱學會歌曲集》分析 ......................................................................................... 55 第二節 補充歌曲分析 ............................................................................................................ 85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08 第四章 信眾意見調查與分析 ............................................................................................. 114 第一節 會員對音樂之態度 ............................................................................................... 114 第二節 音樂專業教師訪談 ............................................................................................... 117 第三節 音樂儀式化擬定雛形 ........................................................................................... 122 結論........................................................................................................................................ 127 參考資料................................................................................................................................ 131 附錄一 台灣創價學會之「學會歌曲」調查問卷 ...................................................... 135 附錄二 信眾問卷之簡答題統整表 .............................................................................. 137 附錄三 台灣創價學會音樂專業教師訪談大鋼 .......................................................... 145 附錄四 儀式活動相關照片 .......................................................................................... 156. v.

(6) 表目次 表 0-1-1 專有名詞解釋一覽表 ..................................................................................................... 4 表 0-1-2 台灣創價學會相關碩博士論文一覽表 ........................................................................ 8 表 1-3-1 歷年成立之文化團隊一覽表 ....................................................................................... 31 表 1-3-2 創價公演演奏類型一覽表 ........................................................................................... 33 表 1-3-3 創價公演歌唱類型一覽表 ........................................................................................... 33 表 1-3-4 創價公演民俗戲曲類型一覽表................................................................................... 34 表 2-3-1 座談會活動程序一覽表 ............................................................................................... 50 表 2-3-2 世界和平勤行會儀式活動程序一覽表 ...................................................................... 51 表 2-3-3 追善迴向勤行會儀式活動一覽表 .............................................................................. 52 表 3-1-1《愛唱學會歌曲集》分析統計一覽表 ....................................................................... 85 表 4-1-1 一般會員基本資料統計表 ......................................................................................... 116 表 4-1-2 一般會員問卷內容統計表 ......................................................................................... 116 表 4-3-1 座談會活動擬定程序一覽表 .................................................................................... 123 表 4-3-2 世界和平勤行會擬定程序表………………………………………………………………………125 表 4-3-3 追善迴向勤行會擬定程序表………………………………………………………………………126. 圖目次 圖 1 組織分布圖 1990 年 .........................................................................................................................18 圖 2 組織分布圖 1991 年 .........................................................................................................................18 圖 3 組織分布圖 1993 年 .........................................................................................................................19 圖 4 組織分布圖 1994 年 .........................................................................................................................19 圖 5 組織分布圖 1995 年 .........................................................................................................................19 圖 6 組織分布圖 1996 年 .........................................................................................................................20 圖 7 組織分布圖 1998 年 .........................................................................................................................20 圖 8 組織分布圖 1999 年 .........................................................................................................................21 圖 9 組織分布圖 1999 年 .........................................................................................................................21 圖 10 組織分布圖 2007 年 ......................................................................................................................21. vi.

(7) 譜目次 譜 3-1-1《我們的先生》譜例 .................................................................................................... 56 譜 3-1-2《邁向廣布大道》譜例................................................................................................ 58 譜 3-1-3《威風堂堂》譜例 ........................................................................................................ 61 譜 3-1-4《母親》譜例 ................................................................................................................. 63 譜 3-1-5《新生之光》譜例 ........................................................................................................ 65 譜 3-1-6《希望的二十一世紀》譜例 ........................................................................................ 69 譜 3-1-7《和平之翼》譜例 ........................................................................................................ 67 譜 3-1-8《森崎海岸》譜例 ........................................................................................................ 72 譜 3-1-9《SGI 頌》譜例 ............................................................................................................. 76 譜 3-1-10《世界之友》譜例....................................................................................................... 79 譜 3-1-11《晨曦之歌》譜例....................................................................................................... 82 譜 3-2-1《正義的後繼》譜例 .................................................................................................... 86 譜 3-2-2《華陽之誓》譜例 ........................................................................................................ 88 譜 3-2-3《青年啊來登廣布之山》譜例 ................................................................................... 90 譜 3-2-4《和平之翼》譜例 ........................................................................................................ 93 譜 3-2-5《開創和平新世紀》譜例 ........................................................................................... 97 譜 3-2-6《雄鷹》譜例 .............................................................................................................. 101 譜 3-2-7《鳳雛之歌》譜例 ...................................................................................................... 104 譜 3-2-8《立下誓願的青年》譜例 ......................................................................................... 106. vii.

(8) viii.

(9)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台灣創價學會1是一個為和平、文化和教育為理念的人本主義團體〈本文中簡稱「學 會」〉 ,筆者自年幼開始參與學會的各樣活動儀式,發現程序大都是固定式的,且學會常 宣導音樂可以改革人心,在籌辦音樂會及創作歌曲方面一向不遺餘力,可見音樂在學會 中佔有一席重要之地,但音樂之使用為非固定式,依照當年或當月特殊節日,才會適時 加入歌曲的演唱或配合。筆者為家庭信仰,從小參加學會活動,耳濡目染之下,對於學 會所唱或播放之音樂,總有著一股溫暖的親切感,國中開始在學會大型活動中擔任鋼琴 伴奏、合唱及古箏表演等,這種身分一如基督教的「司琴」,但在創價學會中卻沒有專 有稱呼。過程中,接觸到許多創價學會的音樂作品,深感作品有著觸動人心的魔力,透 過親身觀察,學會雖有許多的創作歌曲,活動中卻還是很多會員不會完整的演唱,筆者 深感可惜。 身為一位音樂專業之創價學會員,一路走來經歷許多挫折與感恩,在學習過程中不 僅對信仰有了更多的體認,也堅定要用音樂回饋學會與社會。筆者就讀民族音樂研究所, 常思考何謂民族音樂?廣義來說,民族音樂為與社會息息相關之音樂現象,宗教為社會 的產物,創價學會則是台灣多元宗教之一,筆者便想以學會音樂相關之主題,作為一個 初步探討的方向,曾與學會中同樣在作音樂研究的教師對話,他鼓勵筆者的研究能夠朝. 1「台灣創價學會」為「國際. SGI 創價學會」會員國之一。 1.

(10) 著改變未來的方向思考,此論文研究題目「宗教音樂儀式化謅議─以創價學會為例」因 然而生。. 二、研究問題與目的 世界上著名宗教儀式皆有音樂之配合,所謂「儀式音樂」,是指在各種宗教儀式進 行當中所使用的音樂,就其功能而言,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為儀式與音樂密切結合, 通常由執事人員,如道教的道士、佛教的法師等擔任演唱者的角色,在儀式過程中,音 樂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目的在於增加信眾的崇敬心情,並提高儀式的功能; 第二種為儀式與音樂分離,通常由信眾擔任歌唱者的角色,在儀式過程中和執事人員及 科儀交互進行,其目的是為了增加教團和信眾之間的凝聚力,並增加儀式內容的多樣性; 例如近年來,各種新興的宗教團體紛紛成立讚頌班、合唱團,希望用音樂化解一般人對 宗教嚴肅難以親近之印象,並進一步藉由創新的歌曲發表,盼能與社會大眾心靈接軌, 以詞意雋永的歌詞感化人心。 台灣創價學會自稱一派,是個以十三世紀日本僧侶日蓮大聖人的教導和《法華經》 為信仰修行的根本,並秉持大乘佛教入世的精神,致力推動和平、文化與教育之佛教團 體,筆者在各活動儀式中發現,學會雖非常重視藝術文化,在儀式活動中卻不一定含有 音樂之成分。 日本為創價學會之源頭,所創辦之「民主音樂協會」2與「東京富士美術館」3都是 藝術交流的廣場,學會宣導音樂能夠讓人跨越民族及文化間的隔閡,並引起心靈上的共. 2. 民主音樂協會(簡稱民音)是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於 1963 年創辦。目的在於透過文化交流,推 動民眾之間的相互理解。1965 年 1 月正式成為財團法人以來,民音逐漸成為日本最具代表性之音樂文化 團體之一。資料來源:http://www.daisakuikeda.org/cht/min-on.html 3. 1983 年 11 月 2 日,由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創辦,希望以熱愛自然和人類、崇尚美的心,把世界 的人民聯繫起來。資料來源:http://www.fujibi.or.jp/tw/index.html 2.

(11) 鳴,音樂擁有將人心聯結起來的力量,因此希望透過音樂及文化交流,搭建起連結人心 的橋樑,將世人期盼的和平心願,賦予具體的型態。. 在《法華經》的妙音菩薩擁有無量的功德與威德,那是由於在前世供養了十萬種 音樂與八萬四千個七寶鈔給佛的緣故。日蓮大聖人說:『八萬四千者,我等之八 萬四千塵勞也。』無數塵土般的煩惱與勞苦,透過唱誦妙法,就會變成八萬四千 的法門,全部變成智慧。4. 教學中使用之《御書》,也含以音樂作為比喻道理的御文,說明無論遇到任何事情 都不要認輸,要明朗的鼓起勇氣去面對,在無窮無盡的苦惱中,尋求活的像人的生活, 感受生存的喜悅,就是這樣的心願,誕生了文化與藝術。在社會活動中,學會注重美術、 音樂及各國人民間的文化交流,在各國宣教和進行對話時,就對音樂諸多比喻。. 音樂演奏就是何謂人生,因此,如果不探討人生怎麼樣生活,就不會有好的音樂、 對於一流的音樂家來說,在具有音樂方面的力量的同時,還要有明確的信念,因 為,樂器演奏的不是樂曲。不如說,樂曲是演奏者自身的顯現。沒有音樂感覺和 美術修養的人,是不幸福的、沒有文化的世界是灰暗的,被優化的音樂、舞蹈、 詩歌與映像的點綴,充滿生命的躍動就是《法華經》的世界。. 音樂是生命的表現、人生是創造、創造是奮鬥,在學會中音樂如此重要,但在各儀 式活動中,音樂的配合卻不像其他宗教為必要的元素。筆者將在此篇論文中探討,最後 並以問卷資料做支撐,盼能將音樂結合儀式的意見推廣。 以上資料間接證明了「音樂」在創價學會信仰中的重要性,而各國的創價學會組織, 皆擁有各自獨特的創作歌曲,包含日本、美國、法國…等,台灣也不例外,早期使用歌 曲多取自日本的樂譜,再將歌詞翻譯,近年來,因台灣學會中的音樂人才增加,開始有. 4. 台灣創價學會,《創價新聞》(七月號,2015) :7。 3.

(12) 台灣的自創學會歌曲產生。本文乃探討創價學會的音樂無儀式化之原因,以及學會歌曲 與理念之關係,筆者冀望能在未來活動儀式中,皆加入「學會歌曲」之配合(結合音樂), 讓音樂在儀式中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最後以問卷方式蒐集了解各會員的想法,初步探 測推廣的可能性,故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與分析創價學會歌曲 〈二〉音樂結合儀式之可行與可能性 〈三〉調查創價學會歌曲的推廣情形與建議 〈四〉初步擬定音樂儀式化之程序. 第二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範圍屬於國際創價學會信仰團體〈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其信仰內容 中包含許多專有名詞,筆者在此節將論文中經常出現之專有名詞,整理如【表 0-1-1】, 供讀者參考。 表 0-1-1 專有名詞解釋一覽表 序. 專有名詞. 1. 人間革命. 釋義 以使命轉換宿命之變革,藉由佛道修行,改革自我的力量會 從自身內心湧現,改變生命的本身。 國際創價學會第三任會長,本身是一名作家、詩人,也是一 位教育家。在世界各地創辦了由幼稚園至大學的一系列教育. 2. 池田大作. 學府,成立戶田紀念國際和平研究所、東洋哲學研究所等推 進和平與學術研究,以及東京富士美術館、民主音樂協會等 文化機構。在他的帶領之下,會員們信奉有著 750 多年傳統 的日蓮佛法,努力開啟自身潛能、創造生命價值,並秉持日 蓮佛法的入世精神,在社會上積極推進文化、教育及和平。 4.

(13) 3. 折服. 透過真心與他人訴說實踐佛法的喜悅,仔細傾聽對方的煩惱 並祈願之行動。 此一詞語出自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我滅度 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這段. 4. 廣宣流布. 經文的意義,是釋尊預言在末法,法華經將廣泛流布於全世 界。「廣宣流布」的「廣宣」是「廣泛宣揚」之意,向世界 廣泛、向更多人去訴說傳揚佛法的意思,「流布」是指「流 傳至世界各地」御書教示:「日蓮慈悲曠大,南無妙法蓮華 經,萬年之外,必流布至未來而無盡。」 日蓮大聖人一生的著作、給弟子的書信,稱作「御書」,大. 5. 御書. 聖人曾經教示:「應勤勵於行學二道,斷絕行學的話便沒有 佛法。」5當中的學,就是學習日蓮大聖人的佛法,因此創 價學會的教學都以御書為主。 御本尊是日蓮佛法中的信仰對象, 「御」是敬語, 「本尊」是. 6. 御本尊. 根本尊敬之意。其外觀是一幅繪上中文漢字與梵文的卷軸。 會員在家中安置御本尊,向其進行日常修行 ,朗朗唱念「南 無妙法蓮華經」,開啟生命中的佛性。. 7. 使命. 佛法中常說的使命,即是將使命轉換為宿命,把自己的生命 由負面角色轉向正面。. 8. 迴向. 迴是迴轉、向是去向,迴轉自我所修的功德,全部貢獻到法 界中去。 勤行即是每天早晚面向御本尊,讀誦法華經方便品、壽量品. 9. 勤行唱題. 的自我偈,並唱唸題目「南無妙法蓮華經 (Nam-myoho-renge-kyo)」」,是一項以御本尊為根本,自 身與宇宙交流的儀式。汲取「大宇宙」的生命力,注入自身 「小宇宙」的作業就是勤行,為最簡單的修行方式。. 5. 台灣創價學會,〈愛唱學會歌〉 ,《創價少年》 (四月份,2014) :21。 5.

(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文獻探討 一、文獻探討 綜觀過去對於台灣創價學會之相關研究,根據筆者蒐集文獻資料發現,大多研究者 著重於學會的歷史、文化、經典及教育理念…等層面,學會中的宗教音樂研究專書並無 出現,迄今,台灣學者對此研究也並不普遍,針對創價學會儀式與音樂兩個角度結合而 加以探討的研究文獻更是沒有,因而台灣創價學會音樂研究必須仰賴田野調查才能取得 資料,方能建構出創價學會儀式與音樂結合的各種觀點。 關於創價學會的歷史流變,在許多的文獻中分別有記載,例如:《新版教學基礎》、 《2016 年創價學會年刊》 、 《台灣創價學會研究》6、 《台灣創價學會文化推廣之研究》7、 《創價學會在台灣:藝文與社區的觀點》8…等,藉由這些專書與論文資料,可建立並 加深筆者對創價學會的認識,筆者也發現以上論文中,關於創價學會傳入台灣之資料, 因史篇殘缺,資料取得較不易,著作皆參考《冬必為春—學會廣布 45 週年特輯》9,綜 合這些資料,筆者才能較具體的描述學會傳入台灣的概況。 藝術方面,在《非營利組織藝術教育推展之意義—以創價文化藝術系列為例》10、 《創 價學會在台灣:藝文與社區的觀點》 、 《台灣創價學會文化推廣之研究》中,皆針對學會 所推展的藝文活動進行研究,描述學會秉持以文化、教育與和平的理念,一直在社會各. 6. 王美秀,《台灣創價學會研究》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2009)。. 7. 嚴淑娟,《台灣創價學會文化推廣之研究》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2013) 。. 8. 陳茂泰, 《創價學會在台灣:藝文與社區的管點》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與文學系碩士在職,2014)。. 9. 台灣創價學會發行,《冬必為春—台灣廣佈 45 周年紀念特輯》(台北:正因文化,2007)。. 10劉素真, 《非營利組織藝術教育推展之意義—以創價文化藝術系列為例》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 術研究所碩士,2007) 。 6.

(15) 角落推動藝文教育工作,結果顯示,藝術文化的推廣為能夠助於民眾提升精神與生活的 水平,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獻探討及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分析,透過些研究,提供筆者一個 研究方法的方向,更加了解學會在藝術文化這部分的重視與推動意義。 學會的相關音樂研究僅有一篇,為《台灣創價學會「追善勤行會」之儀式音樂研究》, 此論文針對「追善迴向勤行會」上的儀式音樂進行研究,主要分為三部分進行探究,首 先探討創價學會的宗旨、教義及修行方式等方面,其次著重介紹儀式中的基本唸誦經文、 題目,以及音樂法器的使用等方面探究,最後以音樂、心理、社會三種功能討論勤行會。 在筆者參與經驗中,此儀式是沒有播放音樂配合的,研究者指出勤行會上之音樂為唸誦 的題目「南無妙法蓮華經」,狹義來說音聲不能夠代表音樂,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 「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11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 透過人心去想像,音樂又可分為創作、演奏及聆聽,在不同的國家與文化,對音樂也有 不同的認知與理解。 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三大元素節奏、音高、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 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又接著形成音階與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 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開始有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 但每種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性,既然難以定義對與錯,筆者希望以不同研究方向去 分析台灣創價學會所使用的音樂,選定台灣創價學會唯一出版過之《愛唱學會歌曲集》、 及近年官方網站發布之歌曲為研究對象。 在台灣碩博士論文專業網站上搜尋關鍵字「創價學會」、「池田大作」「日蓮大聖 人」,顯示之相關論文,筆者依序排列為【表 0-1-2】:. 11許慎, 《說文解字》(中華香港,1998)。. 7.

(16) 表 0-1-2 台灣創價學會相關碩博士論文一覽表 年代 1995 2000 2004. 研究者. 論文名稱. 林芝安. 從禁慾苦行到娛樂休閒,現代宗教質素之變化分析-以創價學會為例. 陳淑娟. 宗教與世界秩序:國際創價學會的全球化現象. 野原耕平. 「南無妙法蓮華經」的哲學精神之溯源以「創價學會」為中心. 洪英惠. 從創價學會的觀點談《說不完的故事》中的佛法智慧. 李芝菡. 宗教進入異文化的隱藏、稀釋與更新-以創價學會及統一教會在美國 為例.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1. 邱歆婷. 創價教育研究—以牧口常三郎為核心. 龍秀敏. 非營利組織之文化推廣:以宗教行創價學會的角色與功能為例. 朱弘庭. 創價學會脫離日蓮正宗原因之研究. 范瓊方. 日蓮佛法之人文思想及其教育意涵--以台灣創價學會之詮釋為中心. 何俊賢. 宗教組織社會資本轉化機制之研究-以台灣創價學會為例. 何芳美. 非營利組織藝術教育推展之意義—以創價文化藝術系列為例. 陳雅菱. 台灣創價學會研究. 許月惠. 冬必為春—台灣創價學會婦人部會員轉化學習之探究. 林芳薇. 台灣創價學會「追善勤行會」之儀式音樂研究. 王怡婷. 新興宗教信徒皈信之研究-以創價學會竹苗區為例. 曾雯竺.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建構公民社會之研究─以臺灣國際創價學會與耕. 2012. 2013. 2014. 莘文教基金會的比較為例 嚴淑娟. 台灣創價學會文化推廣之研究. 曾淑敏. 創價學會的宗教學習與幸福感的探討. 張香苨. 創價學會在台灣:藝文與社區的觀點. 鄭任君. 台灣創價學會會員超越逆境之轉化學習歷程研究. 歐巧虹. 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以臺灣創價學會為例. 蘇春芬. 台灣創價學會會員的生命經驗. 林文渝. 池田大作女性觀—兼論彼對台灣竹苗地區創價學會婦人部之影響. 8.

(17)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包括蒐集相關樂譜及文獻資料、人物訪談、問卷調查與實際參與活動 之觀察。先於相關歷史文獻中,理解台灣創價學會的發展概況,並從中尋找與歌曲創作 相關資訊,進而分析音樂創作的背景及涵義,此蒐集方面包含專書、學術論文、期刊、 報紙、網路資訊等,樂譜方面為台灣曾出版之正版《愛唱學會歌曲集》,為筆者向資深 會員取得,其他補充歌曲,則是請專人幫忙,從日本民主音樂協會購譜回台、透過學會 中之音樂專業教師取得。 由於台灣創價學會之音樂多沿用日本總部所創作的歌曲,近年來,因學會的音樂人 才輩出,開始有台灣專屬的學會歌曲,在訪談人物方面,因日本作曲者訪談不易,筆者 使用蒐集文獻資料來佐證作曲的動機與涵義,台灣的作曲者方面,則使用面訪與電訪, 透過作曲者親口描述,理解創作的契機。 筆者藉由《御書》、台灣創價學會出版之書籍、報紙、雜誌等文章,配合其他有關 人文思想與宗教音樂研究文章作為理解和分析的輔助工作,希望能透過這些資料了解創 價學會的核心理念,對照在音樂的旋律與歌詞中,對應出創價學會音樂內涵中的啟示作 用,並在最後初步擬定適合放至儀式中之曲目與程序。以下為研究方法架構流程:. 9.

(18) 研究方法. 資料蒐集. 參與觀察. 人員訪談. 問卷調查. 歸納整理. 擬定音樂. 結論. 儀式化雛形. 第四節 研究限制 創價學會為一個國際化的組織,在全世界一百九十二個國家與區域皆有創價學會員 存在,不同國家有各自專屬之「學會歌曲」,在本文中,只限探討台灣創價學會中使用 之音樂內容,學會的歷史、歌曲創作背景為筆者經由訪談與文獻資料歸結而成,以下將 筆者於訪談與蒐集資料過程中,所會遇到的研究限制與困難作說明。訪談方面,《愛唱 學會歌曲集》此本樂譜的作曲者多為日本人,因受地域上與語言限制而無法進行訪問, 補充歌曲方面,筆者透過電話訪問台灣作曲者,作曲者都認為自己的創作是為佛法貢獻, 10.

(19) 不單獨接受訪談,但還是提供筆者許多可貴的資訊,筆者透過作曲者口述,將當時創作 的動機紀錄,此方式難免會有遺漏及不周全之處。 台灣創價學會的創作歌曲,無系統化的整理,文獻資料不足,筆者盡以能力範圍蒐 集資料,並將找到的文獻資料、樂譜作為論文參考,雖過程困難,但筆者冀望能為台灣 創價學會的音樂資料作一個完整而有系統的整理。. 11.

(20) 12.

(21) 第一章 台灣創價學會歷史概述與發展 第一節 歷史沿革與組織發展 一.歷史沿革 台灣創價學會為國際創價學會(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簡稱 SGI)之會員國之 一,此學會組織是以十三世紀日本僧侶「日蓮大聖人」之教導,及修行《法華經》為信 仰根本,並在世界上致力推進和平、文化與教育的佛教團體。日蓮大聖人是首位在日本 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的人,當他在展開其修行及折服,也就是弘揚其教義,破除眾生執 迷不悟並使眾生認識和理解法華經的根本大法之時,他的行動挑起激烈的反應,受到眾 人的毀謗和侮蔑,更被當權者迫害,遭遇被流放、差點斬首等大難,但他仍然高聲宣言 「南無妙法蓮華經,一定會廣宣流佈道一閻浮提。」12大聖人的心願,就是想教導全世 界的人們「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信心,希望能為人類打開幸福之道,但經過七百多年, 日蓮大聖人的佛法卻從未踏出日本一步。 創價學會之成立緣由自 1930 年,由牧口常三郎(1871-1944)和他的弟子戶田城聖 (1900-1958)所成立,強調:「每個人都具備無限潛能,而且享有幸福充實的人生,是 每個人均有的權利。」最初的性質為教育家所組成的團體,宗旨在於改革當時的日本教 育系統,創價是「創造價值」之意。在二次大戰前,根據牧口常三郎會長的創價教育學 說,更名為「創價教育學會」 ,以推動教育的政策,在會長於 1927 年,入信日蓮正宗13 之後,深深相信唯有藉由日蓮大聖人的佛法,才能實現教育理論根基的「人格價值之創. 12. 「一閻浮提」及為全世界之意。. 13. 日蓮正宗是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 900 年時脫離本門宗成為獨立的「日蓮宗富士派」 。 13.

(22) 造」,於是學會不再只由教育工作進行教育改革運動,更轉發展為一個宗教運動團體, 其目標是力求以佛法為根本的每個人,從事自我人間革命,建設更美好的社會。14 由於軍國主義開始在日本崛起,成了後來促使整個國家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 線,當時的軍權政府把國家神道強加于國民的身上,試圖美化其所發動的侵略戰爭,還 強行鎮壓所有異議份子,牧口常三郎及戶田城聖堅守自己的信念,拒絕迎合暴政,導致 他們在 1943 年被控以「思想犯」之罪而遭逮捕入獄,儘管在拘留中遭逢各種打擊,牧 口常三郎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於 1944 年在獄中逝世。 在獄中,戶田城聖潛心鑽研和修行日蓮大聖人的佛法,深入探究其中的奧義,他精 益求精,達至對「萬人皆具佛性」之義的深切理解,這使他堅信,日蓮佛法明示了開啟 此佛性之道理,他在戰爭結束的數周前出獄,並在日本戰敗的灰燼與慌亂中重建創價學 會,學會原本的活動宗旨是改革教育,戶田將之擴大,把社會的福利以及人民的幸福置 為學會的首要關注,宗教信仰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而佛道修行便是改善人生、克服困 難、獲取幸福的生活之道。1957 年,戶田城聖發表了《禁止原子彈氫彈宣言》,呼籲青 年們應為廢除核武器努力,這成了學會和平運動的出發點。 戶田逝世後,池田大作於 1960 年就任創價學會第三任會長,他開始走訪全日本, 更往返全世界各國,在池田先生的努力之下,漸漸有了其他國家的學會員。創價學會有 別於其他佛教團體仰賴僧侶,以牧口常三郎、戶田城聖及池田大作三代會長負責所有會 議,給予會員信心指導。1975 年 1 月 26 日,地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激烈戰爭的太平洋關 島,創價學會集結五十一個國家、區域的學會員代表,共同祈願世界和平的民眾能同心 協力,決心終結無止盡的國際戰爭,因而連結全世界的學會員,在這天成立了「國際創 價學會」 ,取名創價開頭的英文 S、學會的 G、國際的 I,稱為「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 14. 台灣創價學會,《新版教學基礎》(台北:正因文化,1996) :28。 14.

(23) 當時池田大作宣言:「在地帄線的那端,大聖人的佛法已冉冉升貣,希望各位要向全世 界播下和帄此妙法的種子,以此結束尊貴的一生,而我也會這麼做!」此段話已經成為 佛法弘揚人本主義、和平運動之根本理念。 池田會長馬不停蹄的走訪世界各地,開拓和平的道路,如今國際創價學會已蓬勃發 展為世界 192 個國家、地區,幾乎世界的每個國家都有創價學會員,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每天都有不間斷的唱念題目聲,日蓮大聖人所祈求的「一閻浮提廣宣流布」,在池田會 長的努力下終於實現。 國際創價學會成立之後,1995 年 11 月制定憲章,內容以人本主義為根本,伸張世 界市民理念及寬容精神,尊重人權,同時決心以非暴力與對話,尋求解決人類面臨之課 題,貢獻人類社會,以下為國際創價學會制定的十項目的與原則: 〈一〉 以重視生命尊嚴的佛法為基本,願為全人類的和帄、文化、教育而貢獻。 〈二〉 以「世界市民理念」為根基,維護不歧視任何人的基本人權。 〈三〉 尊重且堅守「信仰自由」。 〈四〉 以人際交流為基本,促進世人對日蓮大聖人佛法的理解,助使人人獲得幸 福。 〈五〉 各加盟團體之成員,在各國社會作為好市民,以期對社會繁榮有所貢獻。 〈六〉 依循各國實情,尊重各加盟團體的自立性與主體性。 〈七〉 以佛法寬容的精神為根本,尊重其他宗教,願對人類的基本問題進行對話, 以及共同協助謀求解決之道。 〈八〉 尊重各種文化的多樣性,推進文化交流,以期構築互相理解與協調的國際 社會。 〈九〉 立於佛法的「共生」思想,推進自然保護與環保。 〈十〉 為探究真理與發展學問,促使人人得以陶冶人格,享受富裕且幸福的人生, 對教育興隆做出貢獻。 從憲章中顯示,學會根據日蓮大聖人佛法之人本主義精神,不僅闡述人生命中的無 限尊嚴性,更是擁有包容人的慈悲,以及克服一切困難的智慧之法,此智慧不但能拓展. 15.

(24) 人類精神層面的創造性,也且能夠克服人類社會上所面臨的任何危機,達成和平共生的 人類社會,台灣創價學會也依據此憲章規則,實踐弘揚佛法及文化教育的工作。. 二、在台組織發展 1960 年,台灣創價學會當時的理事長朱名譽前往日本參加國際商旅展,經過友人 介紹,接觸到日蓮大聖人的佛法。當時,他買了創價學會第一代會長牧口常三郎的著作 《創價論》 ,此書闡揚佛法的善性,並作為拯救人類的理論,朱理事長深感認同與敬佩, 因此利用停留日本的時間,積極對創價學會理念及書籍方面多做了解。 1961 年 5 月,日本創價學會的理事長森田一栽,來台灣購買興建本山大客殿的檜 木建材,見到會友人數增加,乃依照創價學會的佈教系統,在台成立了五個地區,分別 為北投、台北、台北西、高雄、旗山,朱名譽被任命為北投地區的地區部長,當時全台 的信仰戶數約有 108 戶。 森田一栽與台灣廣布有很深厚的淵源,在 1962 年 8 月 31 日,他再度來台灣訪見 會友,並於 8 月 31 日成立「台北支部」,由朱名譽擔任支部長,並劃分北投、台北、 萬華、和平、台北西、泉州、高雄、賓酊、旗山等九個地區,但在 1963 年 4 月,台北 區接受治安單位的調查,8 日後遭政府宣布解散。 在學會組織被逼迫解散的艱難情況之下,池田大作想盡辦法持續給予台灣會友支持 與鼓勵,1966 年 2 月 3 日,委請和泉議員轉交一封信鼓勵朱名譽,信中提到御書「行 解既勤,三障四魔,分然競貣,不可隨、不可畏!」15,以日蓮大聖人的教導鼓勵台灣 會友。 在池田大作的鼓勵下,以朱名譽為首的前輩們,展開台灣廣布的建設行動。1965 年 10 月 24 日,成立第一個青年文化團隊「晨光口琴團隊」 ,隊長為林釗,過三年,在 15. 台灣創價學會,《日蓮大聖人御書全集》(台北:正因文化,2000),1130。 16.

(25) 朱林秀鳳女士的提議下,由朱名譽命名,成立了「白鳥合唱團」,再隔兩年,為了培育 日漸增加的會友小孩,讓他們在課餘有正當的休閒活動,即成立了「舞蹈組」,初期約 有二十名學生參與,在 1975 年改名為「黎明舞蹈團」 ,1977 年改制為「黎明鼓笛隊」, 1986 年再改稱「天使鼓笛隊」 。1972 至 1976 年間16,因不能公開活動,會友之間只能 以聯誼方式來聯絡感情,青年部在這段期間舉辦了陽明山健行、高雄梅山公園自強活動、 新店屈尺第一次全省戶外露營等活動。 1976 年 8 月 1 日,在持續的廣布下,入信的人數不斷增加,至 1976 年,北部地 區已經擴大為北投、士林、大同、延平、中山、松山、中山、大安、新店、古亭、龍山、 永和、三重等十三個地區,至 1979 年時,又增加了板橋及基隆兩個地區。 1986 年開始,創價學會漸漸邁向法人化,當年 2 月 14 日,「正因出版社」成立, 1988 年學會成立「財團法人勤宣文教基金會」,隔年 11 月內政部發文通知,同意籌組 「台灣國際創價學會」 (原名為中華民國日蓮正宗佛學會) ,朱名譽為第一任理事長,這 是三十年來辛苦所實現的廣布成果,更為台灣廣布開啟了寬廣的道路。接著在 1994 年 8 月 27 日,成立「中華創價佛學會」從事佛法教學與佛典、書籍之編譯之工作,以傳 遞佛法哲學精神,建立民眾普賢的新世紀,2000 年 7 月 16 日成立「台灣日蓮佛教基 金會」,負責儀典、禮拜、教化之工作,並設置喪葬設施,提供會員安奉過世親友骨灰 之服務。 1990 年 3 月 25 日,創價學會台灣本部成立,首屆本部長為林釗,成立一年後, 增加橋和、三新、高雄北、高雄南四個支部,共為十一個支部。 1993 年,池田大作派遣當時的秋谷會長首度來台訪問,此行拜會了李登輝總統,. 16. 1949 年至 1987 年為戒嚴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相關單位頒布一些相關管制法令:戒嚴期間防止非法集會 結社遊行請願罷課罷工罷市霸業等規定實施辦法、戒嚴期間新聞新聞雜誌圖書管理辦法、懲治叛亂條例 等。 17.

(26) 並轉達對台灣會員的關心與問候。秋谷會長提出:「廣建會館劃分組織」之前進方針, 鼓勵台灣朝著「建設人才濟濟的寶島」之目標前進。之後,組織由一個本部大幅擴建至 北一、北二、中部、中南部、南部,五個本部、十五個支部。筆者依年份整理如下:. 基宜. 台北 東. 高雄. 台南. 台北 北. 1990 年. 台北 西. 台中 桃竹 苗. 台北 南. 圖 11990 年,九個支部圖. 高雄 南. 基宜. 台北 東. 高雄 北. 台北 北. 1991 年. 三新. 台北 西 台北 南. 橋和 桃竹 苗. 台南 台中. 圖 21991 年,將高雄支部分為北、南,十一個支部圖. 18.

(27) 北一 南部. 北二. 總合 本部. 中南. 中部. 圖 3 1993,劃分為五個本部. 台東 台北 北. 南部. 中南 部. 台北 南. 1994. 台北 縣. 中部 桃竹 苗. 圖 4994 年,擴展為八個本部. 高雄 南. 台東. 台北 北. 高雄 北. 台北 南 台北 縣. 1994. 三新. 桃竹 苗. 橋和 南部. 中南 部. 中部. 圖 51995 年,持續擴展為十個本部. 19.

(28) 台東. 台北 北. 台南 高雄 南. 台北 南. 高雄 北. 台北 縣. 1994. 桃竹 苗. 三新. 橋和. 中部 中南 部. 南部. 圖 61996 年,增加台南本部,共十一個本部. 北一圈. 北二圈. 中部圈. 南部圈. 東部. 橋和. 台中. 台南. 東北. 三新. 中南. 高雄北. 台北東. 桃縣. 台北北. 竹苗. 高雄南. 台北西 台北南 圖 7 1998,演變劃分成四個圈、十五個地區. 20.

(29) 北市圈. 北東圈. 北縣圈. 桃竹苗. 中部圈. 南部圈. 台北東. 東部. 橋和. 桃縣. 台中. 台南. 台北北. 東北. 三新. 竹苗. 中南. 高雄北. 台北西. 高雄南. 台北南. 圖 8 1999 年,六個圈、十五個地區. 北市圈. 東部圈. 北縣圈. 桃竹苗. 中部圈. 南部圈. 台北東. 東北. 三新. 桃園. 台中北. 台南. 台北北. 花東. 雙和. 竹苗. 台中南. 高雄北. 台北西. 蘭陽. 板橋. 中德. 彰化. 高雄南. 雲嘉. 高屏. 台北南 台北中. 圖 9 1999 年,劃分成六個圈、十五個地區. 北一圈. 北二圈. 北縣圈. 東部圈. 桃竹苗. 中部圈. 中南圈. 南部圈. 基隆. 台北中. 雙和. 花東. 桃園. 台中北. 雲嘉. 高雄北. 台北東. 台北西. 板橋. 蘭陽. 竹苗. 台中南. 南瀛. 高雄南. 台北北. 台北南. 三新. 中德. 彰化. 台南. 高雄中 高屏. 圖 102007 年,擴展為八個圈、二十四個地區. 21.

(30) 從以上各圖表可見,台灣學會員人數每年不斷地增加,在 2007 年,學會的組織發 展,在全台已有 400 多個地區、1500 座談會小組,更達成「十萬國土」的規模,繼續從 2008 年 8 月 17 日開始,南部圈劃分為南一、南二兩大圈,2009 年新成立六個圈─花東 圈、基宜圈、中一圈、中二圈、雲嘉圈、台南圈,以及三個區─花蓮、台東、新竹,形 成全台十二個圈、三十二個區,2010 年,桃園圈劃分為桃園北區、桃園西區、桃園東 區,隔兩年新增竹苗圈…等。如此多的會員人數,組織需要不斷擴展,才能強化對每一 個會員的照顧,因此學會為了提供各大型活動場所,1989 年在台北市興建了第一座會 館—中興會館,1991 年在台中、高雄也興建會館,建立起北、中、南地區都有會館的 規模,在會員的真心供養下,其他地區的會館也相繼成立。 學會在和平的推動、社會關懷及文化教育上都有所貢獻,已連續第十七度獲得社會 優良團體獎,第八度獲得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第二度獲得文馨獎-金獎,第十度 獲得績優宗教團體獎,從初期朱理事長的帶領,一直到現任林釗理事長,所有會員都秉 持著池田會長的指導以及堅信日蓮大聖人佛法,透過不斷且強勝的祈求,才能讓台灣有 今日的面貌,會館的興建、文化機構的成立、學術界的研究及藝術的交流,這些成就都 顯示創價學會在台灣社會上一定的影響力。 三、各部活動 創價學會是透過學會的組織網絡去認識其他的會員,並互相鼓勵與支持,另一方面, 則作為一個致力於和平、文化和教育的組織,每個會員結合自身的力量,在社會展開各 類的活動等。學會組織依年齡劃分,主要可分為四大部:青年部、婦人部、壯年部以及 學生部,其中青年部又細分為男子部與女子部;而學生部劃分為:未來部、國中部、高 中部、大學部及研究生部。各部別都有專屬且固定之活動,筆者將之整理如下:. 22.

(31) (一)男子部 1.創價班—1995 年 11 月正式成立,是守護會館會員、執行幕後工作的才人單位 2.涌士日—為每個月固定舉辦之學習會 (二)壯年部 1986 年 2 月 22 日壯年部正式成立。此具有「黃金柱」之稱,為帶動地區成長,守 護其他三部前進的重要力量。以下為壯年部相關之活動與部別: 1.金城會—1997 年 1 月 12 日,守護會館及會友安全 2.勇壯會—2003 年成立,作為壯年部砥礪信心及邀約友人及擴大創價理念之舞台 3.儀典部—創價學會制定莊嚴儉樸的儀式典禮辦法,建立儀式典禮制度,確立作為 宗教團體應有的禮儀 4.地區活動—壯年部總會、各區組長研修、基層幹部研修會 (三)女子部 1.芙蓉組—在 1984 年 10 月 12 日成立,是女子部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人才單位 2.華陽會—為每個月固定舉辦之學習活動 (四)婦人部 1981 年 1 月 1 日,婦人部、青婦部正式成立,是學會推進台灣廣布的重要力量。以 下為婦人部相關活動與部別: 1.華城會—負責清潔維護會館的使命 2.翹秀會—負責會館的花卉佈置 3.國中輔導阿姨組—將婦人部照顧廣布後繼之使命,從未來部延伸至國中部 4.金葵會—2001 年成立,負責接待來賓與會員 5. 華峰會—讓曾擔任女子幹部的優秀人才,投入文化、教育運動中 23.

(32) 6. 地區活動—運營指導會、組學習會、小組長培育班、婦人部總會、婦人部幹部 會、地區婦人部長研修、婦人部圈組長研修 (五)學生部 國中部—國中班長研修、國中歡樂成長營 高中部—高中鳳雛會、高中英知研習營 大學部—各所大學會活動、大學迎新送舊茶會 研究生部—各區研究生學習會、研究生研修 (六)未來部 培育未來部,是一場必須認真去開啟年輕生命「善性」的奮戰,英國著學家、教育家 之羅素曾說: 「誰真正在關注小孩子及年輕人未來的幸福,誰只把他們當成計畫的工作, 我能直覺看出這兩者的差別。」171985 年 11 月 16 日,未來部正式成立。由青婦部擔任 單班阿姨,負責國小生的照顧。相關活動有:快樂學習營、兩岸小天使交流、未來部年 度總會等。誠如御書中所云:「根深則枝茂,源遠則流長18」,在未來部建立的基礎上, 現在不僅僅只是照顧兒童,更在 2011 年 11 月 12 日成立「育才部」 (包括國高中、大學 及研究所),更安排「愛心媽媽」負責,讓在創價大家庭成長的每個孩童,都能受到良 好照顧。 (七)其他人才部:學術部、國際部、藝術部、社會部、建設部、文化推廣、報導、佈 展設計部。. 17. 18. 台灣創價學會,《冬必為春—台灣廣佈 45 周年紀念特輯》(台北:正因文化,2007),68。 台灣創價學會,《日蓮大聖人御書全集》(台北:正因文化,2000),348。 24.

(33) 第二節 理念與日常修行 創價學會以《法華經》為唯一之教義,出自日蓮大聖人在研究所有的佛經後,認為 此經典為釋尊佛法的主要內容,法華經有三個特色:第一、整部法華經都強調「相信」 這件事,因為法華經闡明成佛的最高境界,故超過九界眾生19所能理解範圍,但因十界 互具,所以在凡夫身上,即能開顯佛境界,為「凡夫即極」 、 「凡夫即佛」之意。第二、 法華經多運用巧妙的譬喻,其中的「法華經七譬20」對多數人而言,相當扣人心弦,使 艱深的法理,因而變得平易近人。第三、法華經並非單為在世的眾生,而是為了未法21時 代而說。 日蓮大聖人的教義涉及廣泛,以《三大祕法》及《宗教五綱》為主要學習依據,兩 者密切相關。三大祕法指的是「本門本尊」、「本門的戒壇」、「本門的題目」,本門指的 是釋尊所說的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的後十四品,在其中最重要的壽量品,顯示釋尊在久遠 成佛,彰顯存在於眾生之內,引領世人參悟自身體內的永存佛性。信奉本門本尊而唱念 的題目,即是本門題目─「南無妙法蓮華經(Nam-myoho-renge-kyo)」 , 「南無」一詞代表 「皈依」 , 「南無妙法蓮華經」則代表「皈依蓮花教導的微妙真理」 ,此句體現《法華經》 的精華,也包含著佛性的所有本質,透過唱誦日文這五個字,我們就能成佛。安置本門 本尊在家中,唱念本門題目的場所稱本門戒壇,當一個人發誓遵從佛教戒律、成為僧侶. 19「九界眾生」意指平凡的普通人。 20. 三車火宅譬、長者窮子譬、三草二木譬、化城寶處譬、貧人繫珠譬、鬚中明珠譬、良醫病子譬。. 21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後一千年為像. 法時期,再後一萬年為末法時期。 25.

(34) 時,那個地方就叫壇,然而日蓮大聖人將壇的概念普世化,讓世人都能透過唱誦「南無 妙法蓮華經〈Nam-myoho-renge-kyo〉」,隨時推崇《法華經》的教導與實踐22。 宗教五綱是日蓮大聖人提出的法理,又稱宗教五義,分別為「教」 、 「機」 、 「時」 、 「國」、 「教法流布之先後」 。日蓮大聖人在《聖愚問答抄》教示: 「夫欲弘通佛法利益群生,應 先辨教、機、時、國、教法流布之前後也。所以時有正像末,法有大小乘23。」明示教、 機、時、國、教法流布之先後為決定此宗教的原理及大綱。 「知教」為針對所有的宗教教義,尤其在佛教的教義上最為重要,應了解內容的正 邪、深淺、優劣,了解哪一種是最高的教義; 「知機」又稱「機根」 ,指眾生聽聞佛說法 後,接受與回應佛說法的能力,因此弘法之人,必須理解人們尋求何種宗教,並知道眾 生是何種教義教化的根機;「知時」指的是時代,佛法上時的推移,可分為三時期:正 法、像法、末法,日蓮大聖人以西元前九四九年為釋尊入滅之年,並採用正、像法為一 千年之說,末法則是滅後兩千年以後。現在正是末法時代,釋尊的佛法已喪失功力,但 出現了為了救濟末法一切眾生,弘揚三大祕法的末法本佛正是日蓮大聖人;「知國」是 指弘法時所遇到不同的國家與環境,相對在地理條件和文化也會不一樣,自然必須要用 不一樣的弘法方式。 「知教法流布之先後」指的是弘揚佛法之順序,日蓮大聖人在《教 機時國抄》教示:「有未傳佛法之國,未聽佛法者;以有已傳佛法者,以信佛法者。必 知其在先所弘之法,而後弘法。在先所弘是小乘、權大乘,其後必弘實大乘;在先所弘 是實大乘其後不可弘小乘、權大乘。」意謂由一人傳佛法給另一人,不可弘揚比前面所 教導之更低淺之教義24。. 22. 台灣創價學會,《新版教學基礎》(台北:正因文化,1996) :39~43。. 23. 台灣創價學會,《日蓮大聖人御書全集》(台北:正因文化,2000),402。. 24. 台灣創價學會,《新版教學基礎》(台北:正因文化,1996) :45~56。 26.

(35) 學會以「信、行、學」為實踐信仰的指針,「信」指的是信心,呼籲會友要相信日 蓮大聖人的佛法;「行」指的是唱念「南無妙法聯華經」的修行,以及折服他人之行動; 「學」指的是學習佛法。在這三步驟之中,「信」是成佛的主要條件。日蓮大聖人曰: 「佛法的根本,以信為源。」池田會長解釋:「在佛法看來,信代表了一顆純真的心, 是一種靈活、開放的思想。有了信,就可排除疑慮和遺憾,把心轉向往更好的方向。」; 在「自行」的過程中,也包含了「化他」,即是為了廣宣流布的各種對話或活動,信仰 並非只是為了自己的幸福,更是要幫助有困難的人創造勝利的人生,實現自他彼此的幸 福;「學」,即是拜讀日蓮大聖人所遺留的教導御書25為根本,實踐正確的佛法法理, 運用在生活中。在「諸法實相抄」中,日蓮大聖人曰:「須勤勵行學二道,行學絕則佛 法滅。我以自行,亦復教化他人,行學發自信心。若有力,雖一文一句,可為他人道之。」 26意指透過實踐的行動,將會更加深化、確立完全的「信」,又能勤勵於正確的「行」。. 「行」為每日早晚兩次的「勤行」,《法華經》的中心思想為「方便品第二」與「壽 量品第十六」 ,日蓮大聖人也教示: 「法華經各品悉如前述,雖無粗陋,而二十八品中殊 勝可貴者,方便品與壽量品耳。」27,在學會的早晚課勤行中只誦念此兩品,唱誦方便 品主要是為了破折28釋尊之佛法,於末法時代已無任何作用,藉方便品之文,顯現日蓮 大聖人所悟之境界和南無妙法蓮華經的功德。其次,唱誦壽量品的意義,和方便品同樣 具有破折之意。在勤行中,唱誦題目為正行,唱誦方便品、壽量品為幫助正行之功德,. 25. 「御書」是大聖人所執筆的論文、書信等著作,內容包括大聖人寫給許多門下弟子針對信心鼓勵、佛法 解說、對供養的感謝、生活的指導等,為理解佛法、貫徹信仰一念,及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時的見 解及想法。 26. 台灣創價學會,《日蓮大聖人御書全集》(台北:正因文化,2000),1428。. 27. 台灣創價學會,《日蓮大聖人御書全集》(台北:正因文化,2000),1249。. 28. 「破」是打破、毀壞之意,「折」是責備他人的過錯,打破錯誤的宗教或思想。 27.

(36) 是為助行29。其中包含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的題目,以及前述之方便品與壽量品, 為一個莊嚴的儀式,目的是在於讓自身的生命,顯現心中的勇氣、智慧與慈悲,讓自己 更堅強的去面對所有挑戰,並往更好的地方發展,進而教化幫助他人。(自行化他的精 神) 「學」主要以《御書》為主,御書能夠深化對信仰的確信,池田會長曾指導:「每 每在最艱苦時,只要徹底認真拜讀御書,就會湧現無限勇氣,打破內心的陰霾,昇貣不 屈不撓的太陽。」日常生活中,當面臨各種難題時,御書中的知識將會成為超越這些困 難、開拓希望的智慧泉源。研讀御書是自身信心成長的糧食,同時也是為了累積教學實 力,向更多人訴說佛法的奧妙,最重要的是要扎根於信仰並去實踐。「御書蘊含著新世 紀所渴求的『希望的哲學』、『和帄的哲學』『生命尊嚴的哲學』之光源。以御書為根 本去擴展前所未有的『生命覺醒之光』──這是多麼偉大的『新世紀的精神復興』啊! 學習最高的哲學,這是任何財產都無法替代的。」池田會長鼓勵會友無論如何都不要忘 記學習《御書》之目的,要以「為深化信心與成長」、「為實踐正法」、「為廣宣流布」 踏實的學習,只有拜讀御書,學習佛法的深邃法理,才是「識法華」之正道,也是「得 世法」的大道30。 身處末法時代的池田會長就任以來,他以教育為媒介,將深奧的佛理應用於日常生 活中,經常於各國舉辦學術研討會、會見各國有識之士,及撰寫關於日蓮佛法思想和法 華經之相關書籍、論文等,目的是為了鼓勵世界各地的會員們、討論全球和平之議題。 他相信著人有向善之潛能,並認為人與人之間能夠和平共存,也能夠與環境和諧相處, 並教導會友,只要堅信持續與人對話,即能夠彌補人類社會中的裂痕,單單一人自我的. 29. 台灣創價學會,《法華經入門》 〈台北:正因文化,2014〉 ,81。. 30. 池田大作, 《御書與師弟》 〈台北:正因文化,2012〉 ,318。 28.

(37) 人性變革(一人立起),就蘊含能讓世界變更美好的潛力。池田會長的教導理念,出自於 日蓮佛法和法華經其中包含以下五個思想:依正不二31,即是人與環境的一致性、色心 不二32,身體與精神的一致性、緣起33,即是生命互相依存的道理、生命的永恆性及自行 化他的精神。不只在台灣,國際上的會友們都視池田大作為人生之師,因他廣學多聞, 在解析佛法時,展現深厚的理解能力,強調佛法並不是一套哲學理論,而是可靈活運用 在生活挑戰中的哲理,這樣的說詞,能夠符合眾會員的共鳴。池田會長非天生就會講佛 道,一切都來自於他的恩師,創價學會第二任會長戶田城聖先生,老師在世時也常稱首 任會長牧口常三郎為自己之恩師,這種以自身良好示範,傳道給學生之傳統,在佛教史 上廣為流傳。為師之責,是將自己所學,教給學生,並鼓勵他們擴大發展,青出於藍, 通過這樣的方式,佛法才可代代相傳,池田會長也將此傳統延續,期待「弟子們」能夠 肩負著將佛法弘揚至世界之使命。. 31. 「依正」的「依」 ,正確來說是「依報」 , 「正」就是「正報」 。所謂「正報」是指營生的主體、眾生。依 正不二的原理是指出我們自己的環境(依報)是豐裕、清淨的世界,抑或是充滿苦惱、污穢的世界,全 取決於自己(正報)的生命狀態。 32. 「色」是指人的肉體等具有形態的物質現象, 「心」則代表心靈上的、不著形跡的現象,其中包括判斷 力、感情和意志力。「不二」含有「即二而不二」之意。 33. 佛法教示一切生命皆互相關連。佛法上的「緣起觀」認為,任何生命任何事物都無法獨立存在。若由字 面上解說, 「緣起觀」是依因緣而生起的意思。換言之,一切生命的存在皆產生於和其他生命的連繫。釋 尊以兩束蘆葦相互倚靠的姿態為例,闡釋「緣起觀」 。他解說,兩束蘆葦只要相互倚靠便能屹立不倒。若 將其中一束移開,另一束便會倒下。 29.

(38) 第三節 藝術文化的重視與推廣 文化是連結人們心與心之間的管道,在卓越的根基理,一定有朝氣蓬勃的信仰, 宗教能使文化開花,沒有文化的宗教,就像不會開花的荒蕪大地。為了促進人與人之 間的相互理解,開啟文化之道看似繞路,然而終將成為最快的捷徑,那是因為文化具 有包容惡、克服對立的力量。34. 創價學會深信藝術可以改善社會風氣,致力以文化、教育去推動和平的理念,關於 藝術推廣的形式,筆者將之分為三個部分敘述:文化團隊、勤宣公演及美術推廣。 一、文化團隊 台灣文化團隊的成立背景,主要在 1963 年,因社會反日情緒高漲,從日本傳來的 宗教團體不能被人民所接受,政府發布解散創價學會之命令,學會於是另謀出路,「不 能以宗教團體集會,那就成立文化團隊培育青年吧!35」1965 年 10 月 24 日正式成立 第一個文化團隊—晨光口琴隊。 「優秀的宗教必然會產生偉大的文化、藝術,創造真正的人類文化是學會的使命。 而且,培育文化與藝術將證明佛法的偉大。然後,音樂是超越民族、國界,連接人心的 生命語言,在創造和帄上,音樂隊也必將發揮具的作用。因此,音樂隊是絕對需要的。」 36. 此段文字透露出創價學會對音樂的重視。學會在台初期,尚未法人化、無法正常活動. 的年代,文化團隊成為廣布初期培育青少年的重要組織,是能凝聚會員信心的方法。在 晨光口琴隊後,白鳥合唱團及天使鼓笛隊陸續的成立,成為凝聚婦人部信心及育成女子 部人才的重要團隊。筆者將歷年曾成立之文化團隊整理如【表 1-3-1】: 34. 台灣創價學會,《台灣 SGI 師弟原點之日—50 週年紀念特輯》(台北:正因文化,2013) ,58。. 35同上,15。 36. 《新.人間革命》使命篇 30.

(39) 表 1-3-1 歷年成立之文化團隊一覽表 團隊名稱. 成立時間. 團隊名稱. 成立時間. 華陽鼓笛隊. 2014. 晨風弦樂團. 1992. 晨風弦樂希望團. 2012. 北海合唱團. 1991. 創價勝利管弦樂團. 2011. 南華合唱團. 1990. 和光弦樂希望團. 2010. 朝陽合唱團. 黎明舞蹈中心. 2007. 清光國樂團. 太平洋和唱團. 2001. 雄風合唱團. 虹之聲合唱團. 2000. 白樺合唱團. 白雲合唱團 和光弦樂團 白馬合唱團 新世紀合唱團. 芙蓉舞蹈團. 1998. 紫陽花舞蹈團. 1995. 南山合唱團 高雄天使鼓笛隊 蘭陽合唱團. 1993. 鳳雛合唱團. 1989. 1987. 1986. 天鼓樂團. 1985. 雄獅合唱團. 1984. 黎明舞蹈團. 1982. 天使鼓笛隊. 1977. 白鳥合唱團. 1968. 晨光口琴隊. 1965. 以上圖表顯示,隨著台灣創價學會法人化及組織的蓬勃發展,各地文化團隊的創立 漸增,透過團隊的訓練一同深化信心、磨練技術,包含音樂類的文化團隊就有 22 團, 舞蹈為 5 團,在音樂類別中,以合唱團居多,鼓笛隊為音樂及舞蹈的訓練團隊,比例上 以音樂文化團隊居多,顯示音樂在學會中佔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文化團隊扮演著文化推廣的前鋒角色,不僅在國內演出,更前往海外進行文化交流 及宣慰僑胞等。學會在 1996 年 6 月成立了「團隊部」 ,以整合文化團隊的運作,發揮團 隊鼓舞會員的信心,向社會大眾擴大廣布的功能,並積極從事公益活動,在 1999 年 921 震災時,學會深入災區埔里、東勢與集集等地舉辦多場「新生之光音樂會」撫慰災民的 哀痛,每逢佳節更會前往老人、兒童之家及離島地區進行義演活動,希望透過文化力量 鼓勵災民精神復興,至今如此。 31.

(40) 根據歷年資料整理,曾成立三十個文化團隊,但目前廣為人知的有創價勝利管弦樂 團、和光弦樂團、太平洋合唱團及天鼓樂團,舞蹈類為黎明舞蹈團,音樂舞蹈綜合的為 天使鼓笛隊。 二、勤宣公演 國際創價學會在 1988 年 3 月成立了「勤宣文教基金會」 ,在學會所創辦的「民主音 樂協會」協助下,將國際一流的演藝團體引進台灣,包含美國、日本、墨西哥、委內瑞 拉、加拿大、秘魯、阿根廷、玻利維亞、蒙古、愛爾蘭、韓國、巴西、俄羅斯斗世界各 國。 我們對於宗教的教義要求相當嚴格,但對於藝術文化,則是完全自由的。藝術並 不是意識形態或政治運作的附屬品,也不是宗教的附屬品。藝術有獨立的價值,我們 承認、尊重其價值。我絲毫沒有以利用民族音樂的音樂活動來弘教,或者把音樂愛好 者拉入學會的想法,希望大家要充分的了解這一點。成立民音的目的,完全在於把音 37. 樂還給民眾、創造人性文化,以音樂連結世界民眾的心,有益於世界和帄的建設。 、 政治、經濟層面的交流就像海上的大船,若沒有文化、教育的大海,將如同陸上行舟 般寸步難行。38. 勤宣文教基金會創立目的,是為了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與互相了解,超越民族意識形 態的隔閡,以文化的力量共同創造和平共生的世紀。學會將公演的觸角延伸至三大都會 區外的西部城鎮及東部地區,公演前,在全國各會館舉辦啟蒙講座,及在一千五百多場 的座談會中推廣,期盼讓會員及一般民眾,都能有機會接觸到一流的演藝活動,提升人 文素養。藝文公演不只有音樂會,也包含舞蹈為題之表演,筆者參考創價學會官方網站 39. 資料,將關於音樂之勤宣公演整理如下表:. 37. 《新.人間革命》清流篇. 38. 台灣創價學會,《創價新聞》(台北,正因文化,2015):1290。. 39. 國際創價學會 http://www.twsgi.org.tw/intro-care-detail.php?ic_id=162 32.

(41) (一)演奏類型 表 1-3-2 創價公演演奏類型一覽表 演奏類. 年代. 印度樂舞之夜. 2016. 日本舞太鼓. 2015. 大野俊三爵士音樂會. 2014. 歡樂的玻利維亞. 2013. 秘魯新音樂傳說. 2011. 皮耶拉鋼琴獨奏會. 2010. 中美洲之音. 2008. 拉丁爵士之夜. 2006. 浪漫拉丁之夜. 2005. 浪漫的墨西哥之夜. 1997. 舞太鼓-飛鳥組. 2000、2003、2008. S.E.N.S(神思者)演奏會. 2000. 史蒂夫‧巴拉卡特-鋼琴演奏會. 1997、1999. 義大利民謠特集. 1991. 古典名曲演奏會. 1989、1990. (二)歌唱類型 表 1-3-3 創價公演歌唱類型一覽表 歌唱類. 年代. 千昌夫演唱會. 2010. 加山雄三演唱會. 2007. 島田歌穗演唱會. 2006. 細川貴志演唱會. 2005. 永遠光輝-心之歌 DIAMANTES 熱門樂團演唱會. 1999. 山本琳達之夜. 1998. 雪村泉之夜-夢幻的歌聲. 1996. 聲樂家的盛筵. 1994. 33.

(42) (三)民俗戲曲類 表 1-3-4 創價公演民俗戲曲類型一覽表 民俗戲曲類. 年代. 劍神呂洞賓. 2005. 八仙系列之韓湘子. 2005、2007. 蓬萊大仙. 2003. 濟公活佛系列. 1996. 以上圖表40顯示,不論是文化團隊或勤宣公演,都證明台灣創價學會對「藝術文化」 的重視,筆者發現演出的內容不限帶有創價學會特色之音樂,因池田會長對於藝術文化, 是採用自由的態度,認為藝術並不是意識形態或政治運作之附屬品,他曾說:「藝術絕 對不是部分特權階級的專利品,要使音樂這人類共同的財寶普及於民眾。」 不可否認學會以藝術感化民眾之用心,但筆者認為學會既然有獨有之創作歌曲,以 及豐富的音樂專業人才,如能使用音樂儀式化的方式讓學會員更加熟悉歌曲,方能增加 會員之信心與凝聚力,進而傳播教化至大眾階層。. 三、美術展覽 台灣創價學會從 2003 年起,為了讓藝術深入社區,提升社會文化氣息,以「文化 尋根 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為策展主題,邀請在台灣美術圈佔有一席之地的傑出藝術 家,在學會各地藝文中心展出作品,其中包含林玉山、陳澄波、李梅樹、歐豪年、李奇 茂、李錫奇…等。一系列創價文化藝術展覽,描繪出台灣近百年來美術發展的輪廓,不 僅廣獲藝術家、家屬肯定,並與各界識者締結友誼。同時,學會致力於推動「藝術下鄉」 的工作,將藝術引進文化資源較匱乏的偏鄉,已陸續與苗栗、屏東、宜蘭、花蓮等縣市. 40台灣創價公演網站. http://www.twsgi.org.tw/intro-care-detail.php?ic_id=162 34.

(43) 政府合作,舉辦各系列藝術家展覽,讓當地民眾對文化或繪畫藝術有更深入的了解,進 一步落實「文化尋根,社區紮根」之概念。 為使展覽更有計畫性且具有專業深度的推展,特別邀集學者、專家舉辦相關美術座 談會及研討會,如: 「陳澄波座談會」 、 「台展三少年座談會」 、 「木下靜涯研究展座談會」… 等,展覽前也會在各地文化會館舉辦「啟蒙講座」,請創作者或學者專家針對展出的藝 術家背景、創作風格特色進行說明,並出版《創價藝文》年刊、「文化尋根.建構台灣 美術百年史」之 DVD 影片,在每個月的座談會上固定播放、推廣。. 每每看見工作人員穿戴手套、帶著口罩,慎重的處理畫作的姿態,即便是擺置畫 作的地板,也鋪設泡綿的嚴謹作法,都讓畫家有備受尊重的感覺。41宗教情操,求知 情操,藝術的情操。前二者是由上而下的,但藝術的情操,無論是音樂或美術,都是 一種自然動人的力量。像是創價學會展覽開幕時,就先以音樂會的表演來感動觀眾, 這就像是羅馬的教堂有宗教壁畫,以及彌撒音樂會,當宗教與音樂、藝術的感動力量 結合在一貣,會感受到崇高的尊嚴。創價學會以藝術的情操來感動觀眾,而不刻意宣 傳其宗教價值,就是他們成功的地方。42. 以上敘述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陳銀輝教授、名譽教授王秀雄對創價學會的感 想,顯示外界專業人士對學會的讚賞。 1998 年起,學會成立了文化推廣部,有計畫的培育訓練藝文中心之導覽員,使會 員都能透過導覽的行動間接弘揚佛法、為社會文化貢獻。創價學會的展覽藝文中心在全 台已設立九座,成為社區民眾、鄰近校園學生接觸藝術薰陶的最佳場所,許多社區大學、 安親班、藝文團體等,皆會利用假期前來觀賞。學會長期深入基層耕耘集推廣藝文活動, 也獲得各縣市政府與社會大眾肯定。. 41台灣創價學會, 《冬必為春.台灣廣布 42. 45 年特輯》(台北:正因文化,2013) ,149。. 台灣創價學會,《台灣 SGI 師弟原點之日—50 週年紀念特輯》(台北:正因文化,2013) ,304。 35.

(44)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Government also established the Task Force on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pril 2018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Education Bureau and the Academy for Gifted Education for their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for commissioning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How does drama help to develop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 Forms 2-6, students develop their self-expression by participating in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o tie i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enabl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Leaders in schools of a

“I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PNET Scheme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ers, the centralised seminars have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and their value shou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