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慣性式肌力訓練對排球動作表現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慣性式肌力訓練對排球動作表現之影響"

Copied!
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競技學系碩士班 運動競技學系碩士班 碩士學位論文. 慣性式肌力訓練對排球 慣性式肌力訓練對排球 動作表現之影響. 研 究 生:陳玫伶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相子元.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中華民國 臺北市.

(2) 慣性式肌力訓練對排球動作表現之影響 2013 年 7 月. 研究生:陳玫伶 指導教授:相子元. 中文摘要 目的: 目的:探討不同轉動慣量之之自主最快訓練速度慣性式阻力訓練, 對於排球功能性動作表現之影響。 。方法: 方法:26 名男女乙組代表隊選手參與 本研究,使用可調整轉動慣量之自製慣性式阻力訓練器材,給予各組別 不同的轉動慣量進行訓練,並記錄三週與六週的動作表現測試結果,使 用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法比較不同轉動慣量間以及訓練前後的差 異。結果 結果: 結果:經訓練後,上肢訓練結果,在站立與助跑扣球球速的表現沒 有明顯增加,而下肢訓練結果的立定跳遠、折返跑、單/雙手立定摸高與 單/雙手住跑摸高等動作表現皆有明顯進步,在但不同轉動慣量組別間 上、下肢皆無差異。結論 結論: 結論:六週慣性式肌力訓練對於下肢訓練較能有效 增加動作表現,而慣量大小並沒有影響訓練效果,因此,建議未來選擇 從事慣性式阻力訓練時,訓練全程盡最大自主動作速度即可。. 關鍵詞: 關鍵詞:訓練速度、轉動慣量、爆發力. ii.

(3) The effect of inertial resistance training on volleyball functional movements 2013,July. Student: Chen,Mei-Ling Advisor: Tzyy-Yuang Shiang Abstract. Purpos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oment of Inertia (MOI) resistances on volleyball functional movements. Methods: Twenty-six (male and female) volleyball players were recruited and arranged to different MOI groups for 6 weeks lower and upper limbs inertial resistance training. The performances of volleyball functional movement after 3 weeks and 6 weeks training were obtained.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mixed design) was processed. Significant level was set at =.05. Results: In upper limbs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of run-up and stand spik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aining. In lower limbs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of standing long jump, shuttle run, single / both hands standing reach and single / both hands run-up reach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aining.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groups. Conclusions: The 6 weeks inertia resistance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performance of lower limbs in volleyball functional movements.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MOIs. To earn the best training effect, we suggest MOI selection for training should based on the movement speed.. Key words: MOI, movement speed, explosive strength. iii.

(4) 致謝詞 研究所的兩年,對我來說是個新挑戰,也學習到許多學術上與處事 經驗,雖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很幸運的是這一路上遇到許多的貴人 相助提拔必定銘記在心,謝謝相子元教授這兩年的不辭辛勞的細心指導 與包容,一步步從儀器操作的學習、英文文獻的閱讀、實際操作實驗到 完成一本碩士論文,過程雖艱辛瓶頸不斷,但令我受益良多。 此外,也非常感謝口試委員張恩崇教授與吳忠政教授,輿論文撰寫 其間,給予寶貴的建議,使我的論文更加臻於完備,也謝謝研究室的夥 伴們:尹鑫學長、家祥學長、伊蘋學姐、一涵、振芳以及冠樺,這一路 上總是耐心與細心的替我解惑與解決問題,感謝你們在研究所這兩年的 支持、包容。 最後,特別感謝這一路走來默默支持我的家人以及朋友,是你們在 我感到沮喪與挫折的時候,一路陪著我、支持著我,總是給我力量,讓 我在擦乾眼淚後還能繼續的往前走,謝謝你們,未來是個未知,雖然還 有許多不足,但我會繼續加油。. iv.

(5) 目次 中文摘要............................................................................................ ii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謝致詞.............................................................................................. iv 謝致詞 目次.................................................................................................. vii 目次 表次.................................................................................................viii 圖次..................................................................................................ix 圖次. 第壹章緒論 1 第壹章緒論........................................................................................ 緒論 ㄧ、研究背景..............................................................................................1 二、研究問題..............................................................................................3 三、研究目的..............................................................................................3 四、研究假設..............................................................................................4 五、研究範圍與假設..................................................................................5 六、名詞操作性定義..................................................................................5. 第貳章文獻探討 9 第貳章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一、速度與負荷之肌力訓練文獻探討......................................................9 二、慣性式訓練當前運用........................................................................10. v.

(6) 三、慣性訓練動作型態與強度................................................................10 四、文獻總結............................................................................................11. 第参章方法 12 第参章方法...................................................................................... 方法 一、研究對象與地點................................................................................12 二、測量儀器與設備................................................................................12 三、實驗步驟............................................................................................16 四、實驗流程............................................................................................19 五、資料蒐集............................................................................................21 六、統計分析............................................................................................21. 第肆章結果 22 第肆章結果...................................................................................... 結果 一、受試者基本資料................................................................................22 二、不同慣量間訓練結果.......................................................................24 三、下肢不同慣量之前、中、後訓練結果...........................................25 四、上肢不同慣量之前、中、後訓練結果.............................................30 五、不同慣量之各測驗項目進步程度....................................................31. vi.

(7) 第伍章討論 34 第伍章討論...................................................................................... 討論 一、不同慣量間對訓練效果的影響........................................................34 二、下肢不同慣量對前、中、後訓練的影響...........................................34 三、上肢不同慣量對前、中、後訓練的影響...........................................36 四、結論....................................................................................................36 五、建議....................................................................................................37 引用文獻............................................................................................38. vii.

(8) 表次 表 1-1 慣性式與傳統式肌力訓練優缺點比較..............................................2 表 3-1 轉動慣量測定結果.............................................................................17 表 4-1 受試者基本資料.................................................................................22 表 4-2 不同慣量在下肢各階段訓練動作表現之描述性統計.....................24 表 4-3 不同慣量在上肢各階段訓練動作表現之描述性統計.....................25. viii.

(9) 圖次 圖 1-1 轉動慣量調整重量塊(左)與慣性輪盤(右) .........................................6 圖 1-2 扣球動作向心收縮訓練動作...............................................................6 圖 1-3 股四頭肌向心收縮訓練動作...............................................................7 圖 1-4 扣球動作離心收縮訓練動作...............................................................7 圖 1-5 股四頭肌離心收縮訓練動作...............................................................8 圖 3-1 慣性輪盤與轉動慣量調整重量塊.....................................................13 圖 3-2 皮帶與張力彈簧組.............................................................................13 圖 3-3 驅動輪盤、纜線絞盤以及纜線...........................................................14 圖 3-4 轉速計與定位磁鐵.............................................................................14 圖 3-5 把手纜線與慣性式阻力器材.............................................................15 圖 3-6 膝踢直/彎曲動作訓練椅、纜線與慣性式阻力器材..........................15 圖 3-7 轉動慣量測定方式;已知力矩及角加速度比值...............................17 圖 3-8 上肢肩關節向/離心訓練動作............................................................18 圖 3-9 下肢膝踢直向/離心訓練動作............................................................19 圖 3-10 實驗流程圖.....................................................................................20 圖 4-1 上肢訓練動作速度.............................................................................23 圖 4-2 下肢訓練動作速度.............................................................................23 圖 4-3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折返跑平均速度.................................................26. ix.

(10) 圖 4-4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立定跳遠平均距離.............................................27 圖 4-5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立定單手摸高平均高度.....................................27 圖 4-6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立定雙手摸高平均高度.....................................28 圖 4-7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助跑單手摸高平均高度.....................................29 圖 4-8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助跑雙手摸高平均高度.....................................29 圖 4-9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站立跑扣球球速平均高度.................................30 圖 4-10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助跑扣球球速平均高度...................................31 圖 4-11 不同慣量下肢動作進步百分比.......................................................32 圖 4-12 不同慣量上肢動作進步百分比.......................................................33. x.

(11) 第壹章 緒論 ㄧ、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排球運動發展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其主要的運動模式為跳躍、快速 移動及扣球動作,所以爆發力與速度為影響體能的主要要素。而爆發力 是競技運動勝負的主要關鍵,沒有良好的爆發力幾乎難以在競技運動中 生存,要贏得最後的勝利,爆發力無疑是最重要的指標。因此,各個國 家的運動科學家、教練不斷絞盡腦汁找出訓練爆發力最好的方法 (張硯 涵,2009)。在爆發力的訓練方式,一般較常使用的訓練方式的有增強式 訓練、漸進式訓練、被動反覆衝擊式訓練以及複合式訓練等,但在訓練 時,離心收縮的強度不足,易造成向心與離心肌肉大小不平衡,且動作 速度無法與實際動作型態相符。因此,選擇新式的慣性肌力訓練,它可 提供訓練時動作速度為最大自主速度,也與實際動作型態較為相符,更 強調訓練時的離心收縮,所以本研究選擇這種特殊的訓練方式加以深入 探討。. -1-.

(12) 表1-1 慣性式與傳統式肌力訓練優缺點比較 優點. 缺點. 慣性式肌力訓練 器材. 器材體積小 不需調整重量 更強調離心收縮 動作速度自主最快速 快速收縮與實際運動相似. 無法選擇重量 器材不易取得. 傳統式肌力訓練 器材. 重量無上限增加 器材容易取得 操作簡單、容易施測. 器材體積大佔空間 重量重 動作速度慢 無法全面性訓練. 慣性式肌力訓練這種特殊的訓練概念,在動作型態上,訓練過程全 程都能以最高自主強度進行肌力訓練 (Mickiewicz & Jaskólski, 2012),而 強度大小也取決於動作速度的快慢;成對的向心-離心收縮甚至強調離心 收縮的獨特性 (Alkner & Tesch, 2004; Mickiewicz & Jaskólski, 2012) ,有 別於一般肌力訓練更著重於離心收縮的訓練,使得向心與離心的肌群達 在訓練過程中達到平衡,而此訓練方式也更具有提升身體素質、增加動 作穩定及協調性等的優點 (Onambele et al., 2008)。因此,在20年代開始 被運用在航太科技中的太空人肌力訓練上,近年來,更因為對於訓練需 求的增加,部分也運用於增進專項運動員的運動表現或使用於臨床上的 復健 (Romero, Gual, & Tesch, 2011)。然而,此種特殊訓練方式故然具有 上述的訓練效果,但目前慣性式訓練法仍存在著一些缺陷,在過去文獻 -2-.

(13) 中,針對慣性式訓練法並沒有一個完整的訓練指引或訓練的處方,例如: 不同的訓練目的(肌力、肌耐力、速度….等)負荷與速度需如何調整, 因此,無法真正了解造成訓練效果的主要原因,或是無法針對不同的訓 練目的開立不同的訓練處方進行強調性的訓練。 肌力訓練除了本身訓練動作的型態以外,還包含兩個重要的訓練操 作參數:動作速度以及負荷。根據過去文獻指出,訓練動作速度的快慢 主要會影響力量產生的快慢及動作加速與減速期的協調等,所以會影響 爆發力、協調性或是神經適應等訓練效果 (Blazevich, 2012; Selvanayagam, Stephan, & Timothy, 2011; Wallenstein , 2012);而負荷的大小,主要是藉由 負重程度的不同,影響神經適應、肌肉肥大的程度以及最大自主收縮力 量值等訓練效果 (Aagaard, Simonsen, Andersen, Magnusson, & Poul, 2002; Claflin et al., 2011; Suetta et al., 2004)。因此,在針對不同目的進行肌力訓 練時,可以藉由調整這些參數,進而獲得有效率的成果。. 二、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肌力訓練應該強調動作的最大速度,才能更符合實際運動需求,而 一般常使用的傳統式肌力訓練,因動作訓練速度與實際運動型態不相 符,而慣性式訓練法所能提供之優點,較符合於實際型態,但目前慣性 式肌力訓練的文獻中,因設備上的限制而無法對於訓練負荷有所選擇,. -3-.

(14) 縱使能力不相同,也都使用相同負重 (轉動慣量) 及自主最大動作速度 來進行訓練,然而,訓練速度與負荷大小,即是影響訓練效果為重要。. 三、研究目的 本研究藉由自製之轉動慣量可調整慣性式阻力訓練器材,使用不同 的訓練負荷 (轉動慣量) 進行六週的肌力訓練,並紀錄受試者每次訓練 動作的最大自主動作速度,針對使用慣性式器材於不同訓練負重與速度 情況下,造成的訓練效果 (功能性動作表現) 進行分析比較,進而探討 訓練後對於排球功能性動作之影響,以期研究結果,能提供給予實務教 學或訓練之參考依據。. 四、研究假設 (一)虛無假設:不論使用高、中、低等不同轉動慣量,進行六週之慣 性式肌力訓練,三個組別之間的動作表現皆會有類似之結果,因此, 慣性式阻力訓練不須針對訓練負重或是速度等參數進行調整之必 要。 (二)對立假設: 1.運用可調整慣性式阻力訓練,若控制轉動慣量的高低為訓練強度 的差異,會因為負重不同,而有組別間動作表現的差異。. -4-.

(15) 2.運用可調整慣性式阻力訓練,若控制訓練動作速度的快慢為訓練 強度的差異,會因為動作訓練速度不同,而有組別間動作表現的差 異。. 五、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本研究自製可調整之慣性式肌力訓練器材,因器材的限制轉動慣 量無法無上限的增加,或無下限的減少重量,故無法還涵蓋所有訓 練負重與速度之情況。 (二)本研究受試者對象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男、女乙組排球選手,因 此,對於選手訓練年限之差異,無法加以考慮。 (三)本研究預計針對年輕族群進行六週肌力訓練,因此,無法適用於 其他不同族群或訓練時間長度進行推論。. 六、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轉動慣量 (Moment of Inertia;I):在受到固定的力矩 (Torque;τ) 作用下,力矩成反比於轉動角加速度 (angular acceleration;α) 的數 值,公式如下;可藉由增加或減少轉動慣量調整重量塊改變慣性輪 盤質量的分布進行調整,如圖 1-1。. -5-.

(16) 圖 1-1 轉動慣量調整重量塊(左)與慣性輪盤(右) (二)動作型態與分期 1.向心期 (concentric phase):本研究上肢定義肩關節與肘關節垂直時 為 0 度,肩關節與肘關節伸展至 90 度或大於 90 度,當肘關節與肩 關節由 0 度外展至 90 度或大於 90 度的途徑範圍,為訓練動作的向 心期,如圖 1-2 所示;則下肢定義大腿與小腿垂直時為 0 度,大腿 與小腿完全伸直為 90 度。當膝關節由 0 度伸直至 90 度的途徑範 圍,為訓練動作的向心期,如圖 1-3 所示。. 圖 1-2 扣球動作向心收縮訓練動作. -6-.

(17) 圖 1-3 股四頭肌向心收縮訓練動作. 2.離心期 (eccentric phase):本研究上肢定義肩關節與肘關節垂直時 為 0 度,肩關節與肘關節伸展至 90 度或大於 90 度,當肘關節與 肩關節由 0 度外展至 90 度或大於 90 度的途徑範圍,為訓練動作 的離心期,如圖 1-4 所示;下肢定義大腿與小腿垂直時為 0 度, 大腿與小腿完全伸直為 90 度。當膝關節由 90 度彎曲至 0 度的途 徑範圍,為訓練動作的離心期,如圖 1-5 所示。. 圖 1-4 扣球動作離心收縮訓練動作. -7-.

(18) 圖 1-5 股四頭肌離心收縮訓練動作 (三)排球功能性動作:本研究排球功能性動作定義為下肢爆發力與敏 捷,上肢扣球速度。. -8-.

(1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ㄧ、速度與負荷之肌力訓練 速度與負荷之肌力訓練文獻探討 肌力訓練文獻探討 肌力訓練可以增加肌力表現以及肌肉質量,大多是由肌肉向心以及 離心收縮的重複達到訓練目的,在1985年提出結合向心、離心兩種收縮 的訓練方式,比單純的向心訓練能提高更大的爆發力,進而能否更有效 率的提高運動表現,也因為運動表現的增加攸關肌力素質以及神經適應 等,因此,許多研究訓練時使用不同強度,來達到不同的目的以及效果。 而肌力訓練的強度:大致包含負重與速度,在負重方面,過去文獻曾使 用三種不同負荷,高負荷:90%最大肌力4次反覆、中負荷:70%最大肌 力12次反覆與低負荷:50%最大肌力20次反覆,經四週訓練後皆有顯著提 升肌力、爆發力及肌耐力,而中負荷70%最大肌力12次反覆的訓練較能有 效增加肌肉 (王文筆,2003) ;針對一般族群須增加最大肌力、爆發力以 及肌耐力等,至於訓練速度方面,要有效率的增進爆發力,訓練動作的 型態也必須盡可能的接近最真實且自然的動作 (Komi, 1984) ,在肌力訓 練時應該強調動作之最大速度及加速度,才能符合運動之實際需求 (王翔 星、劉強,2000)。而過去文獻曾比較使用高速上肢350度/秒;下肢250度 /秒與低速上肢90度/秒;下肢30度/秒之漸進式阻力訓練,結果發現訓練後 最大力量值皆有顯著增加,但在快縮纖維增加比例,則以低速組較佳 (Claflin et al., 2011 )。. -9-.

(20) 二、慣性式訓練當前運用 慣性式訓練當前運用 慣性式肌力訓練早在20年代已開始被研究,最初發展於美國太空總 署,針對無重力狀態下進行太空人肌力維持的肌力訓練;慢慢才逐漸發 展到使用於醫學臨床的復健,針對降低傷患疼痛指數 (Norrbrand, 2008; Romero et al., 2011),甚至是老年人動作協調及平衡等訓練,直到近年來 才開始使用在增加運動員最大肌力、肌耐力、運動員身體肌腱強度或肌 肉質量等 (Alkner & Tesch , 2004; Berg H. & Tesch P, 1998; Caruso, 2012; Mickiewicz & Jaskólski , 2012; Norrbrand, 2008; Onambele et al., 2008)。運 動員一般使用的訓練法大多為增強式訓練、複合式訓練、漸進式訓練等 訓練方式,但這些一般較常用的訓練方式較強調於向心收縮的肌群訓 練,而此新式的慣性式阻力訓練,不僅有向心收縮的訓練更是強調離心 收縮的訓練,過去研究指出,單針對離心收縮訓練,對於肌力的增加, 可以明顯大於向心收縮或向離心成對收縮的訓練研究 (Claflin et al., 2011)。 三、慣性訓練動作型態與強度 慣性式肌力訓練主要強調動作全程皆使用最大自主收縮速度,也因 此在動作型態上,可以依照肌肉長度-力量關係獲得最大的訓練量,而 當動作方向反覆轉折時產生的向心與離心收縮 (Norrbrand, 2008),也使 得訓練效果優於傳統式肌力訓練 (Norrbrand, Marco, & Per, 2010)。過去. - 10 -.

(21) 文獻及相關研究對於慣性式肌力訓練器材所使用的訓練強度,主要是讓 訓練者使用自主最大的動作速度,並在動作向心期轉至離心期的轉折 點,因動作方向的改變而產生強烈的離心收縮,訓練過程不斷的重複循 環,以達到最大向心/離心成對的訓練週期 (Mickiewicz & Jaskólski, 2012; Norrbrand, 2008; Alkner & Tesch, 2004)。由於目前市面上器材種類 的限制,所以多數研究都使用 YoYo (YoYo Technology AB, SE.) 公司所 製造的慣性式訓練器材,其訓練器材之轉動慣量輪盤可分 0.1452 kg m2 與 0.11 kg m2 兩種。因器材限制所致,訓練期間無法變更或調整慣性 輪盤,且於文獻中未提到慣性輪盤選擇的依據,則訓練強度僅以受試者 自主最大完成能力為主 (Alkner & Tesch, 2004; Mickiewicz & Jaskólski, 2012; Norrbrand, 2008; Onambele et al., 2008)。 四、文獻總結 綜合過去研究瞭解慣性式肌力訓練多為訓練太空人及臨床復健使 用,針對提升運動選手的身體素質,是近年來開始發展的方向,以上文 獻並未針對不同訓練目的、訓練需求設定不同訓練處方,如何能更有效 的提升運動選手的身體素質,或提供教練一個訓練處方依據,進而有效 的增加肌力、爆發力等。故本研究期望可以利用慣性式肌力訓練提升運 動選手的身體素質與運動表現,作為運動選手從事慣性式肌力訓練法的 訓練處方參考依據。. - 11 -.

(22) 第参章 研究方法 一、實驗對象與地點 本研究受試對象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乙組排球校隊,男生 13 名、 女生 13 名,共 26 名選手進行訓練,於半年內無上、下肢骨骼肌肉疾病。 訓練期間不得更變原定之訓練課表,每週除固定的校隊練習外,訓練期 間,所有受試者可以從事任何娛樂性活動或運動,但是不可以接受任何 有規律性的重量訓練,以避免影響實驗結果。訓練地點為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公館校區體育館室內操場;測驗地點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 力學實驗室與體育館三樓。. 二、實驗儀器與設備 (一)轉動慣量可調整之慣性式肌力訓練器材:本研究採用自製轉動慣 量可調整慣性式肌力訓練器材,其主要結構包含:慣性輪盤、可 調整轉動慣量之重量塊(小、中、大各四塊,共計 12 塊) 、皮帶、 張力彈簧組、驅動輪盤、纜線絞盤以及纜線等,如圖 3-1、3-2、 3-3 所示。. - 12 -.

(23) 慣性輪盤. 轉動慣量調整重量塊. 圖 3-1 慣性輪盤與轉動慣量調整重量塊. 張力彈簧組. 皮帶. 圖 3-2 皮帶與張力彈簧組. - 13 -.

(24) 驅動輪盤. 纜線絞盤. 纜線 圖 3-3 驅動輪盤、纜線絞盤以及纜線. (二)轉速計與定位磁鐵:本實驗使用轉速計(VDO cycle computing A4+) 及安裝在纜線絞盤的定位磁鐵(共 4 個)紀錄受試者每次訓練動 作之速度,如圖 3-4 所示. 定位磁鐵 轉速計. 圖 3-4 轉速計與定位磁鐵 (三)扣球動作訓練把手:本實驗使用市售重量訓練器材把手,受試者 可以照個人體型調整站立距離,以完成完整扣球動做作;阻力來 源由纜線接裝於把手,並往後方連接到轉動慣量可調整之慣性式 肌力訓練器材上,如圖 3-5 所示。 - 14 -.

(25) 把手 纜線位置及方向. 慣性式阻力器材 圖 3-5 把手纜線與慣性式阻力器材 (四)膝踢直/彎曲動作訓練椅:本實驗使用市售膝踢直/彎曲訓練椅進 行改裝,受試者可以照個人體型調整座椅背及座位深度,以完成 完整的膝伸直動作;阻力來源由纜線接裝於脛骨前方軟墊下肢座 台,並往後方連接到轉動慣量可調整之慣性式肌力訓練器材上, 如圖 3-6 所示。. 膝踢直/彎曲動作訓練椅. 纜線位置及方向. 慣性式阻力器材 圖 3-6 膝踢直/彎曲動作訓練椅、纜線與慣性式阻力器材. - 15 -.

(26) (五)等長/等速肌力測試儀:本研究以美國製造 Biodex system 4 pro (Biodex Medical System Inc, U.S.)等速肌力測試訓練儀器,進 行受試者股四頭肌最大自主收縮測量。 (六)測速槍:本研究以市售手持雷達測速槍(Bushnell, U.S.A.),可 測量各種物體運行的速度。使用手持雷達測速槍進行上肢扣球球 速測量。測量方式:站立扣球球速:受測者站立於網前 3 公尺處, 原地進行拋球後直接將球扣至於網子,測量者則站立於面對受測 者網子的另一方進行測量。助跑跳躍扣球:受測者站立於適當的 助跑距離位置,舉球員將球拋出後受測者進行實際的助跑攻擊, 扣球路線皆為直線,測量者則站在面對受測者網子另一方的 9 公 尺底線處進行測量。 (七)其他:碼錶 (SEIKO, JPN)、皮尺. 三、實驗步驟 (一)測定轉動慣量與受試者分組 1.測定轉動慣量:依序將轉動慣量調整重量塊裝置於慣性輪盤上, 並且分次測定與紀錄各種不同轉動慣量,方式如圖 3-7 所示。根 據轉動慣量定義,將器材纜線端綁上 5 公斤重量塊作為固定的力 量來源,並乘以纜線絞盤半徑 0.057 公尺,再除以纜線絞盤轉動. - 16 -.

(27) 之角加速度,即可獲得慣性式訓練器材之總轉動慣量。慣量的代 號,為轉動慣量重量塊由內至外圈,分別為 A、B、C(A:110 公克、B:200 公克、C:400 公克) ,轉動慣量資料輸出、計算後, 慣量的選擇以等差選定三組,為訓練的低、中、高三個不同強度 的慣性(如表 3-1)。. 圖 3-7 轉動慣量測定方式;已知力矩及角加速度比值. 表 3-1 轉動慣量測定結果. 上 肢. 下 肢. 慣量. 組別. 轉動慣量 單位:mr^2. A4B4C2. 高. 0.098. A0B0C2 A0B2C0. 中 低. 0.086 0.074. A0B2C4. 高. 0.133. A0B0C4 A0B2C0. 中 低. 0.102 0.074. - 17 -.

(28) 2.受試者分組:上肢分組依據扣球球速數值;下肢則根據股四頭肌 之最大自主等長收縮數值,男女分開依能力排序由高至低,並加 以標示 A、B、C 組 (A 為高轉動慣量訓練組;B 為中轉動慣量訓 練組;C 為低轉動慣量訓練組)。為了平衡組別間能力差異,標示 順序為 A.B.C.C.B.A.A.B.C.C…並以此類推。 (二)六週不同轉動慣量強度上、下肢肌力訓練與前、中、後測 1.六週不同轉動慣量強度上肢肌力訓練:受試者依分組進行不同轉 動慣量之上肢排球扣球動作訓練 (每週訓練 2 次,每次訓練兩組, 每組動作 12 回,組間休息三分鐘),動作過程皆為最大自主許可 速度。為確保訓練時,扣球動作完整,每位受試者在訓練過程中, 確定施測動作時,先是將髖關節轉正後才揮擊手臂,訓練動作著 重於肩關節的轉動,避免訓練沒有使用到所需部位,每次訓練時 在旁提醒,如圖 3-8 所示。. 離心訓練. 向心訓練. 圖 3-8 上肢肩關節向/離心訓練動作. - 18 -.

(29) 2.六週不同轉動慣量強度下肢肌力訓練:受試者依分組進行不同轉 動慣量之下肢膝踢直訓練 (每週訓練 2 次,每次訓練兩組,每組 動作 30 回,組間休息三分鐘),動作過程皆為最大自主許可速度。 為確保訓練時,雙膝踢直動作完整,訓練前,每位受試者先作上 訓練儀器,試做動作確認雙膝是否能踢直, 訓練過程中,確定纜 線是否為緊繃而非垂降狀態,如圖 3-9 所示。. 向心訓練. 離心訓練. 圖 3-9 下肢膝踢直向/離心訓練動作 3.前、中、後測:本研究預計於受試者訓練前、訓練三週後以及完 整訓練六週後進行測量,測量項目分為上肢與下肢,上肢測量為: 站立扣球球速與助跑跳躍扣球球速;下肢測量則為:折返跑、立 定跳遠、單/雙手立定摸高、單/雙手助跑摸高。. 四、實驗流程 本研究預計先對受試者進行基本資料的建立,資料建立後對受試者 進行前測,並依其能力分組後進行六週肌力訓練,訓練期間於第三週以 及第六週分別再進行中、後測,如圖 3-10 所示。 - 19 -.

(30) 建立受試者資料. 上肢分組 (扣球球速). 下肢分組 (股四頭肌最大自主收縮). 前測. 三週慣性肌力訓練. 中測. 三週慣性肌力訓練. 後測. 資料處理與分析. 圖 3-10 實驗流程圖. - 20 -.

(31) 五、資料蒐集 資料蒐集 (一)轉速計:受試者於每次訓練時,紀錄該次所有動作中的最大動作 速度。 (二)功能性動作測量紀錄表:於前、中、後測時,將各項能力測量結 果記錄至表中。. 六、統計分析 (一)以描述性統計 (descriptive statistics) 呈現受試者基本資料,包含 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以及各項施測表現。 (二)本研究使用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法 (Two-way Mixed Design ANOVA) ,進行前、中、後測組間以及組內比較,若統計 達顯著差異水準,再以 Tukey’s test 進行事後比較。 (三)本研究統計軟體使用 SPSS 17.0 for windows 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各項顯著差異水準皆訂為 α = .05。. - 21 -.

(32) 第肆章 結果 一、受試者基本資料 受試者參與人數原定應有 44 名乙組代表隊選手(28 名男生、16 名 女生),排除參與意願不高者與未完整收取資料者,總計完成實驗共為 26 名,依據受試者之實驗前測分為低、中、高慣量三組,男生、女生各 13 名(如表 4-1)。 表 4-1 受試者基本資料. 低慣量組 (男、女各 4 人) 中慣量組 (男、女各 5 人) 高慣量組 (男、女各 4 人). 年齡 (歲). 身高 (cm). 體重 (kg). 21.1±1.7. 169.4±6.3. 64.4±4.1. 21.0±1.4. 173.3±6.6. 67.6±7.5. 19.6±0.6. 173.1±6.4. 65.4±6.2. 進行訓練時,並於每位受試者每次訓練同時,記錄下轉速計於訓練 時的所測量的最大動作速度,訓練六週、每週兩次,共 12 次,每次動 作訓練為兩趟,將記錄下兩趟的速度平均後繪出動作速度圖。訓練動作 速度圖,橫軸為次數,縱軸為轉速計所計錄下的速度之平均,上肢訓練 動作速度有越來越快的趨勢,則低慣量阻力小速度較中慣量與高慣量快 (圖 4-1)。則下肢訓練動作速度在進行 5、6 次訓練時速度有稍稍往下掉 的趨勢,相同的整體動作速度有越來越快的趨勢,而低、中、高三個種 - 22 -.

(33) 不同慣量的動作速度比上肢更明顯區分,低慣量阻力小動作速度最快、 高慣量阻力大動作速度最慢、而中慣量阻力適中速度則介於低慣量與高 慣量中間(圖 4-2)。 8. km/hur. 6. 低慣量 中慣量. 4. 高慣量.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次數. 圖 4-1 上肢訓練動作速度. km/hur. 16 低慣量. 12. 中慣量. 8. 高慣量. 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次數. 圖 4-2 下肢訓練動作速度. - 23 -. 11. 12.

(34) 二、不同慣量間之 不同慣量間之訓練結果 經六週訓練後,將上、下肢前、中、後三個測量數據,加以將各項 測量項目數值計算平均數與標準差,得到表 4-2、4-3。 表 4-2 不同慣量下肢各階段動作表現 组別 項目. 低慣量組 前測. 中測. 立定跳遠. 216.5 ± 58.0. 216.8 ± 34.2. 折返跑. 9.9 ± 1.2. 9.9b ± 0.7. 立定單手 摸高. 51.3 ± 15.5. 立定雙手 摸高 助跑單手 摸高 助跑雙手 摸高. a. 中慣量組 後測 ab. 前測. 中測. 高慣量 後測 ab. 前測. 中測. 後測. 223.6 ± 59.1. 225.6 ± 31.8. 226.6 ± 37.8. 9.3 ± 1.0. 9.1 ± 0.8. 9.2 ± 1.0. 207.8 ± 50.1. 216.0 ± 28.7. 9.7 ± 0.8. 9.9 ± 1.1. 9.5 ± 0.5. 9.8 ± 0.7. 49.6 ± 12.6. 51.1 ± 15.0. 51.3a ± 16.2. 51.8 ± 12.9. 51.6 ± 14.6. a. 51.8 ± 16.2. 53.4 ± 12.4. 53.8 ± 13.2. 44.4 ± 14.5. 44.6 ± 11.6. 44.4 ± 12.9. 44.0 ± 14.9. 46.2 ± 13.1. 44.1 ± 15.0. a. 45.4 ± 15.2. 47.6 ± 12.6. 46.5 ± 12.9. 54.6 ± 17.8 46.5 ± 18.2. 57.1 ± 15.9 48.0 ± 13.0. 57.3 ± 16.4. b. 53.5 ± 18.0 47.4 ± 17.0. 59.3 ± 16.0 50.9 ± 15.8. a. 56.0 ± 17.7 49.3 ± 18.6. 59.3 ± 15.7 51.7 ± 14.5. 58.5 ± 15.3 51.8 ± 15.4. 225.6 ± 37.4 a. a. 50.1 ± 15.0. a. a. 220.6 ± 38.0 ab. 56.4 ± 16.5 a 49.1 ± 17.3. ab. 註:不同组別及前、中、後測若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不同组 別間若達顯著水準(P < .05)用#表示;前、中、後測若達顯著水準(P < .05)用 符號表示,若與前測達顯著則標示 a、若與中測有顯著則標示 b。. - 24 -. a.

(35) 表 4-3 不同慣量上肢各階段動作表現 组別. 低慣量組. 中慣量組. 高慣量. 項目. 前測. 中測. 後測. 前測. 中測. 後測. 前測. 中測. 後測. 站立扣球 球速. 57.9 ± 22.2. 60.0 ± 11.8. 57.1 ± 16.1. 54.1 ± 22.2. 58.4 ± 11.1. 57.5 ± 12.8. 56.6 ± 18.7. 55.6 ± 9.2. 58.8 ± 11.3. 助跑扣球 球速. 50.3 ± 21.6. 54.8 ± 13.4. 55.6 ± 16.0. 47.4 ± 16.5. 55.3 ± 7.9. 56.6 ± 13.8. 51.8 ± 19.9. 56.5 ± 9.5. 56.5 ± 12.9. 註:不同组別及前、中、後測若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不同组 別間若達顯著水準(P < .05)用#表示;前、中、後測若達顯著水準(P < .05)用 *表示,若與前測達顯著則標示 a、若與中測有顯著則標示 b。. 本研究結果由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之統計結果得知,三組不 同轉動慣量 (分別為低慣量、中慣量、高慣量) 經六週訓練後,下肢股 四頭肌經訓練後,不同轉動慣量組間(低慣量組、中慣量組、高慣量組) 統計結果也未達顯著,但在前後測(前、中、後測,分別為 0 週、3 週、 6 週) 統計結果則在前後測與中後測達顯著較多(如表 4-2) ,且上肢與 下肢的訓練時間與不同慣量沒有交互作用;則上肢不同慣量間,p 值皆 < .05 未達顯著差異,而在前後測也未達顯著差異 (如表 4-3)。. 三、下肢不同慣量之前、 下肢不同慣量之前、中、後訓練結果 下肢訓練統計結果在不同慣量間雖未達顯著差異,但在前後測 (前、中、後測) 統計結果是有顯著,再以 Tukey’s test 進行組內事 - 25 -.

(36) 後比較,分析結果在折返跑測量移動速度敏捷,測量單位為秒,速度越 快也就是秒數越少,則表示動作表現越好。在事後比較的結果顯示,低 慣量組在前後測與中後測有顯著差異,中慣量組在前中測、中後測前後 測、有顯著差異,則高慣量組在前後測與中後測有顯著差異,三組不同 轉動慣量在後測皆達顯著差異,表示在經過六週訓練後在動作表現上是 有進步的 (圖 4-3)。. * * * 低慣量. 14 12 秒 10 8 6 4 2 0. 中慣量 高慣量. 前測. 中測. 後測. 圖 4-3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折返跑平均速度 註:不同组別內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 立定跳遠則是測量向前跳躍距離,測量單位為公分,跳躍距離越遠 則表現越好,在結果顯示,低慣量組在前中測、前後測與中後測皆有顯 著,中慣量組在前後測與中後測有顯著,則高慣量組在中後測有顯著差 異,三組皆在後測有達顯著差異,表示經過訓練在動作表現在有明顯的 進步 (圖 4-4)。. - 26 -.

(37) * * *. 350. 低慣量. 300. 中慣量 高慣量. 250. cm. 200 150 100 50 0 前測. 中測. 後測. 圖 4-4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立定跳遠平均距離 註:不同组別內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 立定單手摸高則是測量原地扣球垂直跳躍高度,測量單位為公分, 計算方式為立定垂直跳躍高度扣除指高為實際跳躍高度,數值越大則表 現越好。在結果顯示,中慣量組在前中測與前後測有達顯著差異,則低 慣量組與高慣量組皆未達顯著差異,表示中慣量組在訓練後有明顯進 步,而低慣量組與高慣量組則是沒有明顯進步 (圖 4-5)。. * 100 90 80. 低慣量 中慣量 高慣量. 70. cm. 60 50 40 30 20 10 0. 前測. 中測. 後測. 圖 4-5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立定單手摸高平均高度 註:不同组別內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 - 27 -.

(38) 立定雙手摸高則是測量原地攔網垂直跳躍高度,測量單位為公分, 計算方式為立定垂直跳躍高度扣除指高為實際跳躍高度,數值越大則表 現越好。結果顯示,中慣量組只有前後測有達顯著差異,而低慣量組與 高慣量組皆未達顯著差異,表示中慣量組在訓練後有明顯進步,而低慣 量組與高慣量組則是沒有明顯進步,此項與立定單手摸高結果相同 (圖 4-6)。. 100. *. 90 80 70. cm. 60. 低慣量. 50. 中慣量. 40. 高慣量. 30 20 10 0. 前測. 中測. 後測. 圖 4-6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立定雙手摸高平均高度 註:不同组別內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 助跑單手手摸高則是測量排球助跑扣球跳躍高度,測量單位為公 分,計算方式為助跑跳躍高度扣除指高為實際跳躍高度,數值越大則表 現越好。結果顯示,低慣量組在中後測有顯著差異,中慣量組前中測與 前後測有達顯著差異,而高慣量組未達顯著差異,表示低慣量組與中慣 量組經訓練後有明顯進步 (圖 4-7)。. - 28 -.

(39) * 100 90 80 70 cm 60 50 40 30 20 10 0. * 低慣量 中慣量 高慣量. 前測. 中測. 後測. 圖 4-7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助跑單手摸高平均高度 註:不同组別內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 助跑雙手手摸高則是測量排球助跑攔網跳躍高度,測量單位為公 分,計算方式為助跑跳躍高度扣除指高為實際跳躍高度,數值越大則表 現越好。結果顯示,低慣量組與中慣量組皆在前後測有達顯著差異,而 高慣量組皆未達顯著差異,表示訓練後有明顯進步 (圖 4-8)。. *. cm.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低慣量 中慣量 高慣量. 前測. 中測. 後測. 圖 4-8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助跑雙手摸高平均高度 註:不同组別內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 - 29 -.

(40) 四、上肢不同慣量之前、 上肢不同慣量之前、中、後訓練結果 統計結果顯示,上肢訓練結果在不同慣量間未達顯著差異,而在前 後測 (前、中、後測) 的統計結果也未有顯著差異。上肢測量項目為站 立扣球球速與助跑扣球球速,球速測量單位為 MPH,球速越快則表示動 作表現越好,在站立扣球球速與助跑扣球球速統計結果顯示,兩者皆於 低、中、高三組不同慣量間未達顯著(如圖 4-9、4-10 所示),且於前、. MPH. 中、後測也皆未達顯著差異。.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低慣量 中慣量 高慣量. 前測. 中測. 後測. 圖 4-9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站立扣球球速平均高度 註:不同组別內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 - 30 -.

(41) MP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低慣量 中慣量 高慣量. 前測. 中測. 後測. 圖 4-10 不同慣量前中後測助跑扣球球速平均高度 註:不同组別內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 五、不同慣量之各測驗項目進步程度 不同慣量之各測驗項目進步程度 由以上結果加以計算得知各測量項目的進步程度,折返跑測量的是 移動速度,相對的時間越快表現越好,由表上所顯示的則會是負值,在 三組不同慣量的後測表現,結果中轉動慣组的進步程度大於低慣量組與 高慣量組,則立定跳遠結果趨勢也與折返跑相同。在單、雙手立定摸高 與助跑單、雙手摸高則是測量排球跳躍爆發力,高度越高亦是數值越 大,表現則是越好,由進步百分比可以發現到,三組不同慣量皆有一定 的進步幅度,表示有達到訓練效果,而在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 - 31 -.

(42) 8% 7% 6% 百分比. 折返跑 立定跳遠 立定單手摸高 立定雙手摸高 助跑單手摸高 助跑雙手摸高. 5% 4% 3% 2% 1% 0% 低慣量. 中慣量. 高慣量. 圖 4-11 不同慣量下肢動作進步百分比. 由上、下肢進步率相較之下,下肢的趨勢較為明顯,三組不同慣量 的訓練結果皆為進步 (圖 4-11),相較於下肢,上肢進步率的趨勢較不 一致,站立扣球球速在低、中慣量組則是有退步的情形,只有在高慣量 組在訓練後則有進步的情況,而助跑扣球球速在三組不同慣量的訓練結 果則皆是進步,此趨勢也與下肢的結果相符,而進步較為明顯的則與下 肢結果一致,為中慣量組,結果顯示,上、下肢經訓練後,進步幅度最 大也最為明顯的是中慣量組 (圖 4-12)。. - 32 -.

(43) 8% 7% 6% 5% 百 4% 分 3% 比 2% 1% 0% -1% -2% -3%. 站立扣球球速 助跑扣球球速. 低. 中. 高. 圖 4-12 不同慣量上肢動作進步百分比 註:不同组別內達顯著水準( P < .05)用*表示. - 33 -.

(44) 第伍章 討論 一、不同慣量間對訓練效果的影響 本研究設定統在低、中、高三組不同慣量間結果有顯著差異,但經 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統計結果顯示,上、下肢不同慣量間皆未達 顯著,且時間與慣量沒有交互作用,在結果表示,轉動慣量大小可能不 會影響訓練效果,如選擇進行慣性式阻力訓練時,無須調整慣性輪的慣 性大小,只須強調訓練過程中只要盡自主最大動作速度即可,而過去文 獻曾比較使用高速與低速的漸進式阻力訓練,結果發現低速組較佳 (Claflin et al., 2011),此結果與本實驗強調訓練過程中,使用自主最大動 作速度結果較不相同。在經六週阻力訓練後,結果顯示上肢在動作表現 上沒有明顯的進步,而下肢則是有明顯的進步情況,表示兩者相較下肢 訓練效果較佳,上肢結果未有顯著可能並不是沒有訓練效果,而是上肢 動作的訓練採多關節而非下肢單一關節,所以操作的方式較為複雜,而 排球扣球動作又稱鞭打的動作,皆需要核心肌群的參與,軀幹穩定才能 將下肢與軀幹的力量快速又準確的傳遞至上肢 (黃怡仁、劉宗德、李建 毅,2011),因此,較難斷定此訓練方式有無效果。. 二、下肢不同慣量對前、 下肢不同慣量對前、中、後訓練的影響 本研究使用低、中、高三種不同轉動慣量進行下肢阻力訓練,結果. - 34 -.

(45) 統計上有顯著,而在動作表現上有明顯進步,而選擇不同負荷的大小, 主要是藉由不同負重的程度,影響神經適應、肌肉肥大的程度以及最大 自主收縮力量值等訓練效果 (Aagaard et al., 2002; Claflin et al., 2011; Suetta et al., 2004)。而在事後比較的統計結果可發現,在中轉動慣量組 的結果較優於低轉動慣量組與高轉動慣量組,由此可推測,可能使用中 轉動慣量配合自主最大動作速度進行阻力訓練效果可能較佳,而本研究 所使用的中轉動慣量也與文獻中所使用一般市售的訓練器材的慣量較 為接近 (Alkner & Tesch, 2004; Mickiewicz & Jaskólski ,2012; Norrbrand, 2008; Onambele et al., 2008)。而中轉動慣量组效果可能較佳,與過去有 文獻曾使用低、中、高三種不同負荷經四週訓練後皆有顯著提升肌力素 質 (肌力、爆發力及肌耐力) ,而中負荷的訓練較能有效增加肌肉 (王 文筆 ,2003) 結果一致。經六週訓練後結果顯示,在測量速度的折返 跑項目,三組不同慣量皆有明顯進步,而立定跳遠在低、中、高三組不 同慣量皆有明顯進步,表示無論選擇何種慣量大小進行訓練,在立定跳 遠與折返跑的動作表現上皆有效果,在立定單、雙手摸高在中轉動慣量 组較有明顯進步,而助跑單、雙手摸高也有相同的結果,在這幾項測量 爆發力的項目,結果顯示動作表現上是有明顯進步,此結果也與文獻所 提到使用不同負荷經訓練後皆有顯著提升肌力素質 (肌力、爆發力及肌 耐力) 相同 (王文筆,2003)。. - 35 -.

(46) 三、上肢不同慣量對前、 上肢不同慣量對前、中、後訓練的影響 上肢訓練統計上在不同慣量間與前後測皆未達顯著且並沒有明顯 的進步,可能影響因素為:訓練過程中軀幹的穩定性,軀幹的穩定程度 可能影響到動作過程中是否有確實使用到肩關節肌群進行訓練。由受式 者進行上肢阻力訓練時可以發現到,如受試者軀幹不穩定時,則在進行 上肢動作訓練的過程中,軀幹容易不穩定且搖晃,雙腳無法穩固的踩在 地面,此行為容易形成肩關節固定然而由軀幹或整個上身帶動上肢進行 訓練,這種形況會造成,訓練過程中沒有訓練到上肢肩關節等肌群,反 之,受試者軀幹穩定,則在進行上肢動作訓練過程中,軀幹穩定不易搖 晃,且雙腳能穩固的踩在地面,此種情形則不會造成肩關節固定,然而 在進行訓練時,則是軀幹轉正穩定使肩關節能向前活動,才能更確實達 到訓練目的。. 四、結論 本研究結果發現,經六週慣性式阻力訓練可以提升運動表現,但在 低、中、高三組不同慣量並沒有影響訓練效果,只要在進行訓練時,全 程採自主最大動作速度即有效果。然而,在上、下肢的阻力訓練,下肢 效果明顯優於上肢,可能是在訓練肌力的選擇上所影響,下肢訓練動作 因器材限制,所以選擇訓練股四頭肌進行單一肌群的訓練,而上肢則是. - 36 -.

(47) 與排球扣球動作較為接近的動作形態,是選擇肩關節肌群進行多關節的 訓練。但由下肢的結果可以發現,選擇中轉動慣量並配合自主最大動作 速度進行阻力訓練效果可能較佳。則上肢結果顯示訓練效果並不理想, 無法判別是否有訓練效果,推測可能造成的因素,可能為訓練過程中的 軀幹穩定度所影響,軀幹如有一定程度,受試者雙腳才能牢固的站立於 地面,並且協調的做出正確的動作,因此,才能達到有效的訓練。. 五、建議 未來從事慣性式阻力訓練時,無論慣性輪的慣性阻力大小,在訓練 過程中只要盡自主最大動作速度進行阻力訓練,即有效果,而未來如選 擇此種阻力訓練,可以考慮訓練前期採用中轉動慣量進行阻力訓練,後 期則調整為高轉動慣量進行訓練,訓練期間皆配合自主最大動作速度進 行訓練,訓練效果可能會更好。. - 37 -.

(48) 參考文獻 王翔星、劉強(2000)。彈震式阻力訓練之簡介,大專體育學刊,48, 137-143。 王文筆(2003) 。不同負荷肌力訓練對男性肌力素質與肢圍效果的研究, 大專體育學刊,15(1),175-183。 張硯涵(2009)。被動反覆衝擊是肌力訓練與增強是訓練對籃球選手下肢 爆發力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黃怡仁、劉宗德、李建毅(2011)。排球選手應用核心肌力訓練增強體能 分析探討,運動知識學報,19,201-210。 Alfredson, H., Pietilä, T., & Lorentzon, R. (1998). Concentric and eccentric shoulder and elbow muscle strength in female volleyball players and non-active femal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8(5), p265-270 Abendroth-Smith, J., & Kras, J. (1999). More B-boat: the volleyball spik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70(3), 56-59. Aagaard, P., Simonsen, E. B., Andersen, J. L., Magnusson, P. & Dyhre-Poulsen, P. (2002). Increased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nd neural drive of human skeletal muscle following resistance training .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93(4), 1318–1326. Alkner, B. A., & Tesch, P. A. (2004). Efficacy of a gravity-independent resistance exercise device as a countermeasure to muscle atrophy during 29-day bed rest. 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 181(3), 345-357. Berg, H. E., & Tesch, P. A. (1998). Force and power characteristic of a - 38 -.

(49) resistive exercise device for use in space. Acta Astronautica, 42(1), 219-230. Blazevich, A. (2012) Are training velocity and movement pattern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muscular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enhanc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2(10), 3689-3691. Claflin, D. R., Larkin, L. M., Cederna, P. S., Horowitz, J. F., Alexander, N. B., Cole, N. M., … & Ashton-Miller J. A. (2011). Effects of high- and low-velocity resistance training on the contractile properties of skeletal muscle fibers from young and older humans. Jo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1(4),1021-1030. Komi, P. V. (1984). Physiological and biomechanical correlates of muscle function: Effects of muscle structure and sretch-shortening cycle on force and Speed.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Reviews, 12(1), 81-121. Lacourpaille, L., Nordez, A., & Hug, F. (2013). Influence of stimulus intensity on electromechanical delay and its mechanisms. 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 23(1), 51-55.. Mickiewicz, A., Jaskólski, A. (2012). Muscle activity during inertial and free weights exercise. Occupational Therapy: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6, 217-224. Norrbrand L. (2008). Acute and early chronic responses to resistance exercise using flywheel or weight. Stockholm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d Sweden university, Stockholm, SE. Norrbrand, L., Pozzo, M. & Tesch, P. T. (2010). Flywheel resistance training calls for greater eccentric muscle activation than weight training. European Jo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0(5), 997–1005. O’Bryant, H. S. (1985). Roundtable:Determining factors of strength-part Π. - 39 -.

(50)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Journal, 7, 10-17. Onambele, G. L., Maganaris, C. N., Mian, O. S., Tam, E., Rejc E., McEwan, I. M., & Narici M. V. (2008). Neuromuscular and balance responses to flywheel inertial versus weight training in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41(15), 3133-3138. Romero-Rodriguez, D., Gual, G., & Tesch, P. A. (2011). Efficacy of an inertial resistance training paradig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ellar tendinopathy in athletes: A case-series study. Physical Therapy in Sport, 12(1), 43-48. Suetta, C., Aagaard, P., Rosted, A., Jakobsen, A. K., Duus, B., Kjaer, M., & Magnusson, S. P. (2004). Training-induced changes in muscle CSA, muscle strength, EMG, and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in elderly subjects after long-term unilateral disu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97(5), 1954–1961. Selvanayagam, V. S., Riek, S., & Carroll, T. J. (2011). Early neural responses to strength training.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1(2), 367–375. Wallerstein, L. F., Tricoli, V., Barroso, R., Rodacki, A. L., Russo, L., …. & Ugrinowitsch, C. (2012). Effects of strength and power training on neuromuscular variables in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 171-185.. - 40 -.

(5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與教資源 彈力帶肌肉訓練

看現代中國歷史》為題舉行中五級電影欣賞會,選擇合適的時段播放張 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

危機事件 後果 可預測性 持續性 震撼程度 估計危機 影響程度 一對小四及小. 二的兄妹,居 於學校同邨的

比較不同 文化、藝 術家、時 代的形式 選擇與表 現角度的 關係 辨識不同. 文化、藝 術家、時 代的形式 選擇有何

比較多樣的 視覺及文字 資料,選擇 符合主題適 切性及具美 感的表現形 式,並採用 自我的語言 及角度進行 創作 8.

答:應用學習調適課程並非職業訓練,學生完 成課程後不一定從事該行業或繼續相關的

看現代中國歷史》為題舉行中五級電影欣賞會,選擇合適的時段播放張 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

(1)隧道形狀及支撐工未考慮配合大地應力加以適宜調整:由於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