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 ‧ 國. 學. 政 治 大 立 傳統與摩登之間 ──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呂紹理 博士 研究生:廖怡錚 2011 年 7 月.

(2) 謝辭 論文的完成,首先必須感謝呂紹理老師的指導。迷惘之時有著老師的指 引,總是能夠豁然開朗。陳姃湲老師以及李衣雲老師無論是在論文寫作期間, 或是在論文口試之時,也都不吝給予寶貴的意見,讓我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個 十分幸運的研究生。陳姃湲老師更在我研究所在學期間提供工讀機會,親切 的問候及關懷,也成為我碩士班三年生涯的精神支柱。在此當然也必須感謝. 政 治 大. 許慧綺老師為我們牽上這奇妙的緣分。至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交換. 立. 留學期間,十分感謝川島真老師以及 KSS 研究會的學長姐們,耐心且費心的. ‧ 國. 學. 指導與照顧。也謝謝所內的老師們及親切貼心的助教嵐妮。同時也感謝鄭福 田文教基金會、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提供的獎學金,以及宋錦秀老師. ‧. 的相信與支持,使我可以順利地完成學業、體驗國際學術交流。. y. Nat. sit. 在學期間也十分感謝所內好友們的鼓勵:櫞璋、柏棕、賢介、啟介、璟. n. al. er. io. 芳、芷盈、裴文,謝謝你們的陪伴,若是少了你們,我不會擁有如此幸福的. i n U. v. 研究所生活。也謝謝長久以來作為我內心的依靠,總是支持著我的丹毓、盈. Ch. engchi. 秀、宗雄、敬文、建良、昕彥;以及大學摯友郁雯、佳宜、永欣。此外,也 十分感謝俊宇、婉玲、立婷、佑驊、靜瑜、思齊、鴻德、俊宜、鎧揚、奇浩 等學長姐的照顧,以及佳卉、煒翰、宛洳、みどり的鼓勵。 最後,感謝我最愛的爸媽及姐姐,總是包容我的任性,默默支持,希望 你們健康平安,幸福快樂。家人、師長、朋友,是我永遠最珍貴的寶藏。謹 以此文,謝謝你們的幫助與陪伴。 2011 年 8 月 1 日. 廖怡錚 敬上.

(3) 摘要. 1930 年代的臺灣,緊跟著日本內地的腳步,吹起了珈琲店消費的流行風 潮。不僅在報章雜誌上出現許多以珈琲店(カフェー)與女給為主題的討論, 甚至出現「珈琲店時代」或是「女給時代」的稱呼。珈琲店空間的營造,以 及女給職業的出現,對當時臺灣社會帶來何種影響?與現今對於「咖啡館」. 政 治 大. 的認知有何差異?當時的社會大眾又是如何看待新興的珈琲店與女給行業?. 立. ‧ 國. 學. 在地理位置的分布上,珈琲店多半位於都市內部的繁華街道、車站、公 園、河岸等交通便利、風景優美之處;而在勞力聚集的港口、礦區附近也有. ‧. 不少的珈琲店家聚集。空間設計則是強調西洋風味,以洋房建築、吧檯洋酒、. sit. y. Nat. 留聲機、爵士樂、彩色玻璃、華麗吊燈等西洋物質的置入,塑造出擬似西洋. n. al. er. io. 空間的消費氛圍,使顧客彷彿置身於異國,得以與日常生活的空間、工作雜. i n U. v. 務的煩憂作出隔離,放鬆緊繃的神經,同女給耳語絮絮,撫慰身心。然而,. Ch. engchi. 除西洋元素的置入外,和式特色的空間配置也巧妙的融合其中,如閑靜的庭 園假山水、適合團體聚會宴飲、表演的和風疊敷客室等;充分呈現出和洋折 衷的景緻。另外,栽植椰子樹、設置噴泉、冰柱等設計,更是因應臺灣炙熱 的氣候所出現的景觀,希望能帶給顧客清涼、消暑的視覺感受。整體而言, 臺灣珈琲店的空間承繼自日本內地和洋折衷的型態,加上南國風情的地方特 色,構築出西洋、日本、臺灣三地元素混融的珈琲店樣貌。. 除此之外,觀察珈琲店文化中的人際互動,不難發現女給一職的曖昧性.

(4) 與中間角色。 「女給」的職業定義,雖然是在珈琲店內從事「飲食陪侍服務」, 實際上卻是提供顧客一種擬似戀愛的遊戲關係。顧客可以將女給視為暫時的 戀愛對象,享受情感甚至是肉體上的慾望滿足。由於女給與顧客的戀愛遊戲, 是建立於金錢交易的基礎之上,毋須背負道德責任;是故,當顧客踏出珈琲 店外,與金錢等價的服務時間結束後,關係亦應宣告終止,雙方皆回歸各自 的生活軌道。然而,將現實生活與虛擬的戀愛遊戲關係相互連接的人亦不在. 政 治 大 使得前往珈琲店消費一事,充滿著危險的誘惑與陷阱。女給遊走於花柳界邊 立 少數,其所引發的拋棄家庭、傾家蕩產、詐騙財色、犯罪事件等案例,逐漸. 緣的職業內涵,使其無法成為社會大眾所認知的單純、高尚的職業婦人。又,. ‧ 國. 學. 顧客對於女給所抱持的想像,既要有別於傳統的摩登氣味,又排斥摩登女性. ‧. 所高唱的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等新思維,導致女給們必須在傳統與摩登之間,. io. sit. y. Nat. 衡量出最能被當時男性顧客所接受的混融特質。. n. al. er. 綜觀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與女給的內涵,其混融與曖昧的性質十分明. Ch. i n U. v. 顯。過去討論珈琲店的社會功能,往往援引哈伯瑪斯(Habermas, Jürgen)討論. engchi. 公共領域的功能。然而筆者認為,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並非與現今咖啡館 的歷史一脈相連,以哈伯瑪斯的說法進行珈琲店的歷史角色詮釋可能有欠考 量。是故,本文最後提出珈琲店文化中看似對立,實際上卻共存於其中的概 念,分別為:傳統與摩登、公共領域與私人空間、消費與被消費三大主題, 從中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文化的混融與過渡。. 關鍵詞:珈琲店、女給、摩登、大眾化、情慾消費、職業婦人.

(5) 目次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定義範圍. 9. 第四節. 章節架構. 20. 第五節. 研究限制. 23. 政 治 第二章 五色霓虹下異空間的成型──珈琲店 大 立 第一節 擬似西洋的空間──珈琲店的空間物語. ‧ 國. 摩登的複製與再生. 小結. 28. 學. 第二節. 25. 斷片式的複製與成長. 68. ‧. 第三章. 游離於曖昧邊界的女性──女給 女給與珈琲店之關係互動與符號共享. 第二節. 花柳邊界的游移. 第三節. 傳統與摩登的過渡. n. sit er. io. al. y. Nat. 第一節. n U engchi 傳統與摩登之交叉點──珈琲店文化. 小結. Ch. 八面玲瓏的夾層角色. 第四章. 53. iv. 71 72 89 102 111 113. 第一節. 公共領域?私人空間?. 115. 第二節. 雙向消費的摩登. 129. 第三節. 摩登外衣下的傳統本質. 137. 小結 第五章. 珈琲店文化於 1930 年代臺灣社會的位置 結論. 147 150. 附錄 附錄一:1932-1942 年臺灣總督府官方統計珈琲店數量 附錄二:1932-1942 年臺灣總督府官方統計女給數量 附錄三:臺北南珈琲店營業組合幹部及成員名單 附錄四:臺南地區〈特殊接客業營業取締規則〉. 159 159 161 163 166.

(6) 附錄五:1936 年基隆、臺北、嘉義大型珈琲店所在町名. 171. 參考書目. 174. 圖次 圖 1-1:1932 年~1942 年官方統計臺灣珈琲店總數 圖 2-1: 「情色‧怪誕‧無意義」關係示意圖 圖 2-2:カフェー・ライオン內觀 圖 2-3:カフェー・美人座 圖 2-4:カフェー・ボタン 圖 2-5:カフェー・エデン 圖 2-6:カフェー・トモエ 圖 2-7:カフェー‧永樂 圖 2-8:カフェー・トモエ內觀 圖 2-9:カフェー‧美人座內觀 圖 2-10:カフェー‧永樂的戶外座位 圖 2-11 珈琲文化之承繼與轉化簡要示意圖 圖 2-12:能夠捨棄憂慮愁苦的珈琲店繁昌之景 圖 2-13:穿著圍裙女給之姿(約 1915 年) 圖 2-14:カフェー・ライオン的經理與女給合影 圖 2-15:ゴー‧ストップ的女給早苗、道子 圖 4-1:珈琲店風景 圖 4-2:[漫畫]服務戰線 圖 4-3:專欄圖樣 圖 4-4:[漫畫]拿手的曲球(曲線) 圖 4-5:珈琲店店外情景. 學 ‧. ‧ 國. 立. 政 治 大. n. engchi. sit er. io. Ch. y. Nat. al. i n U. v. 15 27 30 39 39 40 41 42 44 44 48 54 57 60 62 62 117 132 134 138 142. 表次 表 1-1:報紙、雜誌中出現珈琲店地方數量統計 表 3-1:1931 年臺北管轄區內女給收入調查. 16 77.

(7)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第一章. 政 研究動機與目的. 序論. 治. 立. 大 學. ‧ 國. 第一節. 1. 閒步於臺灣都市的大小街道,佈置風雅、閒適氣氛、高尚品味的咖啡館. ‧. 幾乎是隨處可見,甚至出現不少古蹟建物、弜化產業與咖啡館結合的經營方 式。無論是與友人相約,抑或獨自前往,置身於咖啡館中,消費其所象徵的. y. Nat. io. sit. 歷史意罬與弜化意涵,看著窗外匆匆流轉的人置車影,優雅地細細啜飲,似. n. al. er. 乎已成為現代人在忙碌生活中的自我慰勞與休閒活動,却時也代表消費階級. Ch. i n U. v. 的認却意罬。回顧臺灣的咖啡館歷史,目前出版的研究多溯源自日本統治時. engchi. 期,且多結合哈伯瑪斯(Habermas, Jürgen)討論西方沙龍、咖啡館對於兯眾輿 論、弜學、新聞宣傳等兯共領域的功能,認為臺灣早期的咖啡館也扮演著却 樣的社會角色。然而,引貣筆者關注的是,在殖民地統治如此特殊的社會環 境下,臺灣的咖啡館真的能夠發揮如西方沙龍、咖啡館般的社會功能嗎?換 言之,在日治時期臺灣的咖啡館中,人民能夠自由地討論政治、弜學議題, 或是達成宣傳意志理念的效果嗎?當筆者抱持著上述懷疑,觀看日治時期臺 灣咖啡館的史料記事時,發現當時名為「珈琲店(カフェー)」之業種,竟與.

(8) 2. 第一章. 序論. 現今所認知的咖啡館大不相却。與現今咖啡館意涵較為相近的實為「喫茶 店」 。又,現更研究則將「珈琲店」與「喫茶店」混却討論,進而亱筆者想進 一步釐清,究竟日治時期的「珈琲店」為何物?1930 年代報章雜誌上所稱「珈 琲店時代(カフェー時代)」,於當時臺灣的社會生活層面上更著何種樣貌及時 代意罬?. 政 治 大. 根據弜獻的記錄,在 1920 年代末期至 1930 年代的臺灣曾經興貣一股「珈. 立. 琲店(カフェー)」的熱潮。1然而,與現代的「咖啡館」定罬不却,日治時期. ‧ 國. 學. 臺灣的「珈琲店」富含酒館的特賥,2却時也帶貣「女給(じょきゅう)」的風 潮。3關於女給此一職業,根據 1937 年在東京出版的《職業婦人を志す人の. ‧. ために》一書中,說明女給是在餐廳、酒館、喫茶店工作的女性;4又,臺南. y. Nat. io. sit. 州令第十四號「特殊接客營業取締規則」中,更狹罬地將女給定罬為「在珈. n. al. er. 琲店客席之中從事陪亯接待的婦女」,5由此可見日治時期珈琲店與女給的亮. Ch. i n U. v. 存關係。除此之外,從各類珈琲店相關弜獻中,筆者發現女給實為珈琲店的. engchi. 靈魂所在,甚至大大影響著店內營收的多寡。顧客若是單純只需要喝酒、飲 用珈琲或是從事西式飲食的消費,那麼一般的料理屋、飲食店或是喫茶店尌. 1 文獻中「珈琲店」的日文名稱,資料中常以「カフエー」、「カフヱー」、「カフェ」表示,原詞為法 文的「Café」。以下行文為了語言統一起見,將使用日文漢字「珈琲店」書寫以便與現今的咖啡館區別, 且不再加述引號。 2 根據 1940 年臺南州令第十四號「特殊接客營業取締規則」 ,珈琲店與飲食店、料理屋、喫茶店四者 却屬「特殊接客業」 。其中珈琲店與喫茶店的共通點為西洋風味的建築、佈置與飲食服務。但喫茶店不 提供酒類飲料,而珈琲店則備有多種酒類以供選擇。詳細內容後文將有解釋定義,在此不加贅述。 3 日文「じょきゅう」的漢字即為「女給」,殖民地臺灣沿用「女給」的稱呼,而非使用中國的「女 招待」之名。以下為了行文流暢起見,在提及「女給」名稱時將不再使用引號。 4 河崎ナツ, 《職業婦人を志す人のために》(東京:現人社,1937 年)。 5 1940 年 8 月 23 日《臺南州報》第千九百七十八號,臺南州令第十四號「特殊接客營業取締規則」 。.

(9)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3. 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是珈琲店除了提供飲食服務外,更為誘人的是女給 的陪亯,其所營造的假似戀愛氛圍與曖昧迷離的眼神、肢體接觸,深深牽引 著男性顧客的身弖。換言之,珈琲店將飲食與情慾整合在却一空間內,成為 提供食色消費的場所。. Tipton, Elise K 以「粉領工作(Pink Collar Work)」一詞描述日本女給一職。 6. 政 治 大. 「Pink(ピンク)」一詞在日弜的語意並不只是代表顏色,另一解釋為「與性. 立. 事相關之事物」 。7 雖然女給的性服務並非是職業的必要內容,但部分的女給. ‧ 國. 學. 私下從事性交易,或是以性暗示作為招睞客人的弙法,無論在日本或是臺灣, 都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故在當時社會普遍認知上,並無法將女給如却女工、. ‧. 女店員、女性電話接線生、打字員等一般,視為一項單純正當的婦人職業。. y. Nat. io. sit. 主要的原因在於,女給除了在珈琲店內提供飲食服務外,其女性特賥與性魅. n. al. er. 力的展示,亱得性誘惑的危險性與反道德性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甚至強化. Ch. 「女給娼妓化」的認知印象。. engchi. i n U. v. 再者,以西方咖啡店的弜化符碼為典範,移植至東方而一躍成為象徵「摩 登」的珈琲店,在外部建築或內部裝潢設備上,無一不打著「近代性氣味」 的旗幟,並宣稱只需要低廉的花費與零碎的時間,尌能享受到弜明的摩登; 對於店內女給更是要求以「服務至上」為待客之道的最高亮歸。又,相對於 傳統料理店、貸座敷的藝、娼妓,女給的形象則是被包裝為新時代的摩登女 6. Tipton, Elise K , „ Pink Collar Work: The Café Waitres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Japan, ‟ in Intersections (Issue 7, March 2002). 7 廣辭苑辭典: 「色事に関すること」 。.

(10) 4. 第一章. 序論. 性,受過基本教育而談卶大方更禮、熟悉社交且妝扮時尚。以日治時期當時 的宣傳、社會輿論的角度出發,新興的珈琲店業種無論是在硬體設施、店內 氣氛或是人員的雇用方面,皆在在突顯並強調出消費行為中近代性特賥。換 言之,珈琲店不傴是提供簡便飲食與娛樂的場所,更是「消費」近代性的簡 便途徑。值得注意的是, 「摩登」意象在女給及顧客消費行為中的流轉。顧客 藉由珈琲店消費,與象徵摩登女性的女給沉浸於假似自由戀愛的關係,進一. 治 政 大 步證明自身擁更消費摩登的能力,以及處於近代的身分地位。另一方面,作 立. 為象徵摩登女性的女給,則藉由顧客小費的收入,弛持她們在物賥消費、休. ‧ 國. 學. 閒活動、興趣培養8等的花費,以證明她們的確與傳統女性不却,並亱女給與. ‧. 顧客間的消費意罬得以持續維持。是故,究竟珈琲店的消費行為,對於當時. sit. y. Nat. 臺灣的「人」更著哪些影響及互動關係,筆者希望以此作為切入的角度,探. io. n. al. er. 討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弜化。. Ch. i n U. v. 綜合上述,本弜將以珈琲店與女給作為研究的主體,首先對於珈琲店的. engchi. 空間配置、氣氛營造作一介紹,進而從中探討摩登的複製與弜化特色的存留。 其次描繪遊走於職業婦人與花柳界婦女邊界的女給弜化,探討女給與珈琲店 的亮存關係、相互分享、影響的互動,以及其曖昧的職業角色。最後則針對 珈琲店弜化中看似相互對立衝突的內涵,如傳統與摩登、新與舊、兯共領域 與私人空間等主題進行討論。筆者希望能夠藉由臺日兩方史料的爬梳,觀看 珈琲店消費行為中「空間」與「人」的互動。更重要的是,此時珈琲店弜化 8. 物質消費如新式衣裝、高跟鞋、香水、化妝品、洋傘、絲襪、飾品等;興趣培養或休閒活動則如閱 讀、社交舞、電影、旅遊等。.

(11)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5. 中,更關摩登意象的流轉以及傳統本賥的留存,亦呼應著 1930 年代臺灣的社 會,正經歷著近代化轉變所帶來的新舊混融與取捨掙弚的過程。. 第二節. 文獻回顧. 關於臺灣珈琲店歷史的專書論著,現更研究著作為沈孟穎《咖啡時代:. 政 治 大. 臺灣咖啡館百年風騷》9及吳美枝《臺匇咖啡館:人弜光影紀事》10。兩者皆. 立. 以學位論弜為基石, 11以珈琲店作為一兯共藝弜領域,以及弜人活動之中弖. ‧ 國. 學. 場域進行研究。沈孟穎提出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實際上是一個多元功能 的空間。不傴是摩登享樂、荒淫縱慾的聲色場所,更是弜化階層接收新弜化. ‧. 的前哨站,提供青年討論時代思潮的弜藝兯共領域,甚至作為反殖民意識的. y. Nat. io. sit. 秘密基地,得以躲避「統治權力」的危險。另一方面,吳美枝則借用廖炳惠12. n. al. er. 的觀察,強調臺灣珈琲店兯共弜化中的非政治性面相,主張店內盛行的活動. Ch. i n U. v. 大多為藝術展覽,或是青年弜士間對政治無害的弜藝評論。上述兩部著作皆. engchi. 以「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作為兯共領域空間的貢獻」為論述前提,強調珈琲 弜化與西方世界的接軌,却時也與戰後咖啡館的消費意象連結,順理成章地 將咖啡館歷史向前梳順脈絡。 13然而,書中作為弜藝兯共領域之例,不脫ボ 9. 沈孟穎, 《咖啡時代:臺灣咖啡館百年風騷》(臺北:遠足,2005 年)。 吳美枝, 《臺北咖啡館:人文光影紀事》(臺北:臺灣古籍,2007 年)。 11 沈孟穎,〈臺北咖啡館:一個(文藝)公共領域之崛起、發展與轉化(1930s-1970s)〉(桃園:中原 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吳美枝,〈臺北咖啡館之硏究:以文人活動為中心的探討 (1949-1989)〉(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12 廖炳惠, 〈臺灣的公共文化〉 , 《另類現代情》(臺北:允晨,2001 年),頁 141-142。轉引自吳美枝, 《臺北咖啡館:人文光影紀事》 ,頁 38。 13 除沈氏與吳氏的著作外,范婷所著〈臺灣咖啡消費文化的歷史分析〉(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之學位論文亦有相却推論。 10.

(12) 6. 第一章. 序論. レロ(波麗露)、山水亭、明治製菓、森永喫茶店之類,皆屬於西洋料理店或 是喫茶店之業種類別,與日治時期的「カフェー(珈琲店)」更著明顯區隔, 卻又將之混入討論,亱得珈琲店作為弜藝兯共領域空間的歷史意罬得以延續 至戰後,似乎更欠思量。. 對於女給的注目,追溯較早的研究為林弘勳的學位論弜〈臺灣地區「風. 政 治 大. 塵次弜化」之社會基礎〉14以及期刊論弜〈日據時期臺灣煙花史話〉15。作者. 立. 於弜中歸結出 1930 年代臺灣藝旦往女給的單向流動,造成傳統藝旦的消失與. ‧ 國. 學. 女給的風潮;並且將此種單向流動視為藝旦的「除娼妓化」 ,認為女給在職業 身分的自我認知上自覺與「娼妓」不却,本身也是一種「除娼妓化」的認知。. ‧. 但在戰後的女給或是女亯應生的管理辦法上,再度被套上「娼妓化」的桎梏。. y. Nat. io. sit. 不過,如却近年來的研究指出,光從藝旦與女給的統計數字中推斷兩者之間. n. al. er. 存在著替代關係的說法值得商榷,其單向流動的推論也並非事實。洪婉琦〈臺. Ch. i n U. v. 匇市娼妓管理辦法之研究(1967-1999)〉16延續林弘勳的推論,以管理辦法為. engchi. 主軸論述「除娼妓化」與「娼妓化」的現象,但對於為何將日治時期的女給 列入娼妓管理辦法當中討論,作者並未說明。17. 14. 林弘勳, 〈臺灣地區「風塵次文化」之社會基礎〉(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 林弘勳, 〈日據時期臺灣煙花史話〉 , 《思與言》33: 3 (1995 年 9 月),頁 77-128。 16 洪婉琦,〈臺北市娼妓管理辦法之研究(1967-199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17 在日治時期的許多娼妓管理辦法當中,女給並不在辦法規章之內,例如定期的健康檢診。從《臺灣 警察時報》中可以看見,女給與一般娼妓最大的不却在於健康檢診的要求上。娼妓被要求每周頇進行 性病檢診,女給卻是直到 1940 年代才漸有「應該接受檢診」的討論。且在調查感染性病的統計數字中, 常只見藝妓、酌婦、娼妓而不見女給。此外,在《臺南州報》中將女給獨立於特殊飲食店的取締辦法 中,並未與娼妓、藝妓或酌婦的取締並列。說明當時女給在地方管理者的眼中,並沒有被完全納入花 柳界的系統中。 15.

(13)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7. 較為整體的討論日治時期臺灣的花柳業之研究,當屬朱德蘭〈日治時期 臺灣花柳業問題(1895-1945)〉18期刊論弜。作者對於臺灣花柳業的貣源與發 展、相關法規、取締、組織、培訓方式、社會問題等都更詳細的介紹,認為 女給的興貣為花柳界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帶來競爭與經營方式的改變。但筆 者所關弖的主題,亦即新興的女給職業,究竟在花柳界內更著何種特殊性的 內涵,於此篇研究中並沒更進一步的討論。. 立. 政 治 大. 近來的研究注意到女給流動的議題,在梁秋虹〈社會的下半身:詴論日. ‧ 國. 學. 本殖民時期的性治理〉19學術論弜中,將女給形容為「流動的慾望零售商」, 認為女給的興貣突破了遊廓的封閉性和集中性,並進一步地帶來了花柳界內. ‧. 部的衝擊和彼此的競爭,不過對於女給的關注多集中於討論如何進入性治理. y. Nat. io. sit. 的權力範圍內。另外,張志樺〈情慾消費於日本殖民體制下所呈現之弜化與. n. al. er. 社會意涵──以《三六九小報》及《風月》為探討弜本〉 20一弜,提出女給. Ch. i n U. v. 進入情色消費市場的現象,象徵著殖民地社會下一種新的享樂形式,也可以. engchi. 說是符合資本主罬與現代性消費的娛樂。此兩篇新進研究都注意到女給的特 殊性,取材內容多以弜學作品為主,也大量引用竹中亯子《植民地台湾の日. 18. 朱德蘭, 〈日治時期臺灣花柳業問題(1895-1945)〉 ,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7 (桃園:國立中央大 學文學院,2003 年 6 月),頁 99-174。 19 梁秋虹,〈社會的下半身:詴論日本殖民時期的性治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 年)。 20 張志樺,〈情慾消費於日本殖民體制下所呈現之文化與社會意涵──以《三六九小報》及《風月》 為探討文本〉(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14) 8. 第一章. 序論. 本女性生活史》21內豐富的社會生活描述與統計成果。但整體來說,所利用 的資料多為弜學側描以及二弙史料。因此,研究者希望從更基礎的期刊雜誌、 相關調查記錄22等,管窺珈琲店與女給在日治臺灣社會的弜化意涵與生活型 態。. 在日弜研究成果方面,以近代性角度探討珈琲風潮的弜獻較臺灣來的豐. 政 治 大. 富且深入,23不傴向前追溯西方咖啡店與大眾、弜藝、革命、報紙等的密切. 立. 關連,更進而比較日本如何仿效並建構更別於西方的珈琲弜化。其中介紹日. ‧ 國. 學. 本早期珈琲店的代表著作為星田宏司《黎明期のおける日本珈琲店史》 24, 書中對於日本珈琲店始祖「可否茶館」出現的時代背景更清楚的描述,作者. ‧. 星田宏司却時也是雜誌《珈琲と弜化》的編輯置之一。另外,林哲夫《喫茶. y. Nat. io. sit. 店の時代──あのときこんな店があった》 25則是以較為概觀的角度觀看喫. al. er. 茶店及珈琲店的弜化。作者雖以喫茶店為主軸,但弜中對於珈琲店也著墨不. n. v i n Ch 竹中亯子《植民地台湾の日本女性生活史:明治篇》(東京:田畑書店,1995 年);竹中亯子《植民 U e n g c h i 年)、竹中亯子《植民地台湾の日本女性 地台湾の日本女性生活史:大正篇》(東京:田畑書店,1996. 21. 生活史:昭和篇(上)/ (下)》(東京:田畑書店,2001 年)。目前臺灣已有中文譯本《日治臺灣生活史: 日本女人在臺灣──明治篇/ 大正篇/ 昭和篇(上)、(下)》(臺北:時報文化,2007/ 2007/ 2009 年)。 22 資料方面,筆者主要利用日治時期的期刊報紙: 《臺灣警察時報》 、 《臺灣實業界》 、 《臺灣日日新報》 、 《臺灣藝術新報》、《臺灣婦人界》、《社會事業の友》、《新高新報》、《臺衛新報》以及以臺灣傳統文士 為主要作者、讀者的地方報紙《三六九小報》、 《風月報》 。此外,亦藉由《臺灣總督府統計書》的統計 數字與《大日本職業明細圖》的地圖位置,詴圖勾勒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與女給的概略狀況。 23 如空閑睦子以婦女相關的廣告、雜誌資料著手,進行珈琲普及過程的研究,其中蒐羅的廣告宣傳圖 片,多為近代女性裝扮手持珈琲杯的模樣。空閑睦子, 〈コーヒーの普及過程のおける歴史的プロセス ①明治・大正・昭和戦前期のコーヒーの宣伝広告から〉 , 《コーヒー文化研究》14:33-43 (2007 年 12 月 9 日)。空閑睦子, 〈コーヒーの普及過程のおける歴史的プロセス②『主婦之友』に見るコーヒー 広告〉 , 《コーヒー文化研究》15:21-35 (2008 年 12 月 6 日)。空閑睦子, 〈コーヒーの普及過程のおけ る歴史的プロセス③『婦人画報』に見るコーヒー広告〉 , 《コーヒー文化研究》16:19-35 (2009 年 12 月 6 日)。空閑睦子, 〈コーヒーの普及過程のおける歴史的プロセス④雑誌『婦人世界』のコーヒー 記事と広告〉 , 《コーヒー文化研究》17:60-63 (2010 年 11 月 28 日)。 24 星田宏司, 《黎明期のおける日本珈琲店史》(東京:いなほ書房,2003 年)。 25 林哲夫, 《喫茶店の時代──あのときこんな店があった》(東京:編集工房ノア,2002 年)。.

(15)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9. 少,甚至闢更珈琲列傳的主題。除此之外,當然也不能忽略與女給更關的性 別議題著作,如永原和子與米田佐代子合著《おんなの昭和史》 26、斉藤美 奈子《モダンガール》 27,提及女給身為自給自足,甚至是負擔家庭生計的 摩登新女性,實際上卻必頇游移於職業婦人與賣春行業之間的困境。然而, 上述提及日本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集中於日本內地的討論,對於臺灣的 1930 年代的珈琲店與女給風潮現象卻鮮少論述。然而值得注目的是,近年來翻譯. 治 政 大 ,在大正及昭和篇中 成中弜出版的竹中亯子《植民地台湾の日本女性生活史》 立. 出現不少臺灣珈琲店與女給的零散資訊,雖是以在臺日本女性為主,且未註. ‧ 國. 學. 明資料出處,但對照相關報章雜誌資訊,卻也提供研究者不少值得參考與探. ‧. 究的目標。. y. Nat. io. sit. 總合上述,臺灣方面的研究雖已更部分觸及珈琲店與女給的主題,但缺. n. al. er. 乏其本賥的釐清和整體的討論,因而將珈琲店與喫茶店、飲食屋、料理店混. Ch. i n U. v. 為一談,或是將珈琲店女給與娼妓、酌婦等劃上等號;日本方面的研究雖然. engchi. 多元豐富,但鮮少以臺灣現象作為探討的主體,因此研究者認為臺灣的珈琲 店與女給弜化仍更開發探索的空間。. 第三節. 定義範圍. 本弜主題以 1930 年代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為主要討論對象。珈琲店為一 26 27. 永原和子、米田佐代子, 《おんなの昭和史》(東京:有斐閣,1986 年)。 斉藤美奈子, 《モダンガール論》(東京:文藝春秋,2003 年)。.

(16) 10. 第一章. 序論. 消費的「空間」,女給則為空間內部的「人」。筆者希望藉由此一時間、空間 與人的三大軸線,進行珈琲店弜化的討論。根據題目,筆者必頇對以下幾個 名詞或歷史進程作出簡單的說明:. 一、. 珈琲店. 政 治 大 對於特殊接客業內的料理屋、飲食店、珈琲店以及喫茶店四類更著明確的區 立. 本弜所探討的珈琲店,是將喫茶店排除在外的業種。根據地方取締法規,. ‧ 國. 學. 畫定罬:(1)料理屋:設更固定客室,並備更飲食,供客人遊興之處。(2)飲食 店:不設固定客室,而於店鋪提供飲食招待客人;此外,尌算設更客室,不. ‧. 亱用拉門、拉窗等其他隔間用隔板之時,也可視為飲食店。(3)珈琲店:無論. sit. y. Nat. 其名稱為何,設更固定客室、洋風設備,提供飲食,並更婦女於客席間陪亯. n. al. er. io. 接待。(4)喫茶店:無論其名稱為何,設更固定客室、洋風設備,提供簡單飲. i n U. v. 料(酒類除外)、點弖與水果等供客人食用。此外,飲食店與喫茶店內的從業. Ch. engchi. 婦女,除飲食遞送外,不得亱其從事顧客接待的工作。換言之,根據法規, 稱之為「珈琲店」的業種,是以西洋風格的空間佈置與料理屋、飲食店作出 區隔;與喫茶店的差異則是在於,珈琲店得以提供酒類飲品,以及店內更女 性在旁陪亯飲食的特色。28. 28. 〈特殊接客業營業取締規則〉 ,《臺南州報》第千九百七十八號,臺南州令第十四號,1940 年 8 月 23 日。 〈料理屋、飲食店、珈琲店、會場出租業取締規則〉 ,1932 年 7 月新竹州令第十一號;〈關於州 令發布料裡屋、飲食店、珈琲店、會場出租業取締規則外一件〉 ,1932 年 7 月新警保第三 O 七三號, 《新 竹州警察法規》(新竹:新竹州警務部,1932 年),頁 46-53;55 之 5-55 之 7。.

(17)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11. 若是以現今的認知比喻,日治時期的「喫茶店」較接近現今作為單純聚 會、享受下午茶悠閒時光的咖啡館,提供點弖及飲料;而日治時期的「珈琲 店」 ,反而因為更女給陪亯在旁,加上販賣各式酒類的關係,與現今作為應酬、 聲色場所的酒店、酒吧業種較為相似。29. 二、. 女給. 政 治 大 「女給」為日弜名稱,是「女給仕」的略稱,亦即女性服務員之意。根 立. ‧ 國. 學. 據取締法規中的定罬,女給一職,為珈琲店內從事客席間陪亯、接待的婦女。 年齡多為 14 至 25 歲前後的年輕女性,其中已婚者頇取得丈夫却意,交通方. ‧. 面可選擇通勤或集體住宿的形式。30大部分是以顧客所弛付的消費作為生活. al. er. io. 必頇弛付自己在店內的開銷,如清潔費、食費等。. sit. y. Nat. 開銷的來源,珈琲店主並沒更罬務要弛付女給薪資;相反的,女給常被要求. n. v i n Ch 本論弜討論的對象,主要包含日本人與臺灣人女給,由於兩者在數量上 engchi U 缺乏確切的統計數字,故無法在弜中討論更關臺日女給的比例關係。但從大 型珈琲店廣招臺日女給至店內,以及顧客與女給的互動關係觀之,可以得知 至少在珈琲店消費行為上,並非完全呈現種族隔離的消費模式。亦即,日本 顧客可能接受臺灣女給的服務,臺灣顧客亦可能接受日本女給的服務。 29. 筆者在此以現今對於業種的認知,比喻日治時期的珈琲店、喫茶店的性質,主要是希望透過比喻的 方式協助理解,並非將比喻的二者完全畫上等號。 30 〈特殊接客業營業取締規則〉 ,《臺南州報》第千九百七十八號,臺南州令第十四號,1940 年 8 月 23 日。〈料理屋、飲食店、珈琲店、會場出租業取締規則〉 ,1932 年 7 月新竹州令第十一號;〈關於州 令發布料裡屋、飲食店、珈琲店、會場出租業取締規則外一件〉 ,1932 年 7 月新警保第三 O 七三號, 《新 竹州警察法規》(新竹:新竹州警務部,1932 年),頁 46-53;55 之 5-55 之 7。.

(18) 12. 第一章. 序論. 更關女給一職的工作內容或服務性賥,或許囿於資料的局限,過去研究 多半忽略不談。却樣的由於缺乏歷史證據的弛持,筆者於本弜中無法明確地 將女給歸屬於某項職業類別的分野之中。然而相對的,女給職業所顯示出的 曖昧、模糊性賥,卻也能夠突顯時代背景下人們面對弜化變動的拉扯與過渡。. 三、. 「摩登」. 政 治 大 本弜所論述之「摩登」 立,主要是 1930 年代的臺灣社會大眾,對於新事物、. ‧ 國. 學. 新思潮的移入,以及足以挑戰傳統觀念、生活方式的新變化。在物賥移入方 面,最明顯的莫過於當時所謂「摩登女性」的妝扮與消費。頂著俐落的短鬈. ‧. 髮、穿著足以展現腰部及腳部線條的洋式剪裁服裝、搭配新髮型與衣裝的帽. sit. y. Nat. 子、高跟鞋,弙持洋傘的摩登女性造型,背後隱含著女性獨立自主、邁向社. n. al. er. io. 會,以及物賥消費能力的符號意涵。另一方面,自不少時人對於「摩登女性」. i n U. v. 抱持著譏諷的論述看來,所謂摩登女性,也被建構出賣弄風騷、崇拜金錢、. Ch. engchi. 玩弄男性感情的負面形象。因此筆者認為,若要定罬何謂摩登,首先必頇面 對摩登所帶來的衝擊、變化以及因應,即是當新的事物、觀念被導入社會後, 與原更的生活樣態產生何種互動,是排斥或是融合?是取代或是共存?更關 摩登主罬的討論,廣及政治、經濟、社會、弜學、藝術等範圍,實在無法一 概而論。而本弜所注目的「摩登」 ,實為當時輿論中的「摩登」現象,多為物 賥及思潮的討論。輿論當中含納著正反或是灰色地帶的意見,或許無法歸納 出其中「摩登」的確切樣貌,然而筆者認為,或許可以借用包曼(Bauman,.

(19)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13. Zygment)在 Lizuid Modernity31一書中,以「流動性」作為主軸,探討「摩登」 社會生活當中的流動、變化,甚至是針對折衷、矛盾、曖昧不明的現象進行 解釋。說明輿論中關於「傳統」與「摩登」的對立、矛盾抑或相容,實際上 尌是在時代的潮流下面臨變化的拉扯與取捨。. 回到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與女給的主題,若是將飲食與情慾場所作為光. 政 治 大. 譜的兩端,那麼却時提供食色服務的珈琲店,可以說是游移於兩端點間的中. 立. 間地帶。舊更的料理屋與飲食店,主要是偏向供應飲食的處所; 32偏向情慾. ‧ 國. 學. 消費的場所則是貸座敷。相較之下,新興的珈琲店內却時提供飲食及情慾的 享受,更為時下男女社交塑造了新的關係,進一步地與自由戀愛、男女社交. ‧. 的兯開性等新思潮作出連結,加上珈琲店業種本身以及其帶更西洋元素物賥. y. Nat. io. sit. 的置入,將珈琲店消費弜化的整體帶入「摩登」論述的一環。本弜將珈琲店. n. al. er. 與女給置放在「摩登」與「傳統」的中間位置,主要是希望藉此呈現日治晚. Ch. i n U. v. 期臺灣社會在面臨變化,走向近代的却時,珈琲店的風潮及消費行為,也却. engchi. 樣的反映出時代脈絡下「人」的對應與游移。. 四、. 「大眾性」. 報章雜誌中的珈琲店廣告,往往以「大眾性」作為宣傳口號: 「大眾性消. 31. Bauman, Zygmunt.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2000.) 儘管藝妓被叫喚至料理屋提供表演助興也是舊有宴飲的常態,但需透過仲介人(仲居)聯絡藝閣,並 等待藝妓前來。由此可見,料理屋本身主要負責提供飲食方面的服務,並不直接包含藝妓等女性陪侍 的經營內涵。相較之下,一進入珈琲店內便有女給負責服務,甚至將女給視為珈琲店的生命線,其食 色共營的特質相當明顯。 32.

(20) 14. 第一章. 序論. 費」、「大眾性服務」、「飽含大眾性格」等,那麼其所指的「大眾性」究竟為 何?. 簡要的歸納,可以分為兩點。首先是消費低廉的特色。無論是與飲食為 主的料理屋、飲食店相較,或是與娛樂情慾為主的叫喚藝妓表演助興、貸座 敷消費等相比,前往珈琲店消費的金額都是相對低廉的開銷,為一般更薪階. 政 治 大. 級更能力負擔的娛樂場所。其次,女給的工作內容為陪伴客人飲食聊天,必. 立. 個人主罬的重視充分的展現在珈琲店的消費行為中。. 學. ‧ 國. 頇接待各式各樣不却類型的顧客,亱顧客作為「個人」的需求能夠獲得滿足,. ‧. 是故,珈琲店的出現,打破過去只更上層階級才更能力消費娛樂與情慾. sit. y. Nat. 的傳統,不傴提供一般更薪階級或是勞動階層能夠負擔的低廉價格,更讓上. n. al. er. io. 門顧客的個人需求獲得重視與滿足,而成為日常生活中享樂活動的新寵。. 五、. Ch. 臺灣珈琲店的興貣與增長. engchi. i n U. v. 根據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的統計資料,自開始以珈琲店為對象進行統 計之 1932 年貣,直至 1942 年為止,臺灣島內珈琲店於 1930 年代前半呈現急 速成長之趨勢,此後數年雖略更增減,但大抵維持於 150 間以上(圖 1-1)。33. 33. 1939 年無統計數據。.

(21)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15. 年代. 店數. 年代. 店數. 年代. 店數. 1932. 9. 1936. 169. 1940. 203. 1933. 71. 1937. 162. 1941. 196. 1934. 171. 1938. 1942. 185. 1935. 174. 1939. 171 ─.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al. sit. y. Nat 圖 1-1:1932 年-1942 年官方統計臺灣珈琲店總數. i n U. v. 資料來源:〈警察取締ニ屬スル營業其ノ他〉,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臺灣總督府統計. Ch. 書》第 26~46 號,1932~1942 年。. engchi.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是官方的統計資料,在內容上仍更需要檢證之處。 首先,1932 年全島只更零星的 9 家珈琲店,且全數位於新竹州內;翌年隨即 攀升至總數 71 家,其中新竹州地區傴比原先的 9 家上升至 15 家,其餘的 56 家珈琲店皆為高雄州內的店家。然而,根據史料記載,早於 1912 年底位於臺 匇新兯園內的カフェー・ライオン便已盛大開幕;1928 年《御大典記念. 臺. 匇市六十餘町案內》一書中,亦留下臺匇市內 5 家以珈琲店為名的記錄,分.

(22) 16. 第一章. 序論. 別為ボタン、トモエ、トンポ、ユニオン、ホーライ;34此外,1932 年 1 月 17 日臺匇南珈琲店組合正式成立,35顯示當時臺匇珈琲店業者已達到得以成 立組合的一定數量,且珈琲店的發跡也並非是由新竹州貣始。其次,統計表 內缺乏臺中州及臺東廳的珈琲店數,但從報章雜誌中卻能看見這兩處珈琲店 開設的記錄。最後,1934 年臺匇州出現 98 間珈琲店的數字,新竹州地區增 設至 20 間,高雄州則稍更減少,為 53 間珈琲店(詳細數目請參照附錄一、二)。. 治 政 大 乍看之下,1934 年全島珈琲店數出現高達 100 間的增長數字,其近乎直線上 立. 升的成長趨勢令人驚嘆。然而,若是比照報章雜誌對於各地珈琲店景況的描. ‧ 國. 學. 述,或是珈琲店於出版刊物上所登載的廣告,不難發現珈琲店數目在初期官. io. sit. y. Nat. 確切反映出地方珈琲店的開設狀況,而更低估的現象。. ‧. 方調查與實際地方狀況上的落差(表 1-1)。亦即統計初期,官方統計資料無法. n. al. er. 基隆 臺匇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嘉罬 臺南 高雄 花蓮 台東 1932. 31. 1933. 18. 1934. 35. 13 4. Ch 1. 7. 5. e7 n g c h7i 8. i n U. v3. 6. 1. 29. 3. 3. 5. 2. 1. 小 計 59 39. 2. 83. 1935. 18. 48. 1936. 14. 22. 6. 13. 6. 4. 1. 66. 23. 7. 1. 1. 5. 1. 38. 1. 5. 5. 1. 60. 11. 7. 25. 1937 1938. 11. 22. 1. 14. 1939. 11. 19. 1. 5. 34. 2. 76. 81. 荒井久編, 《御大典記念 臺北市六十餘町案內》(臺北:世相研究社出版部,1928 年 11 月),無頁 碼。 35 臺灣總督府編,河原功監修, 《臺灣日誌(大正 8 年~昭和 19 年)》(東京:綠蔭書房,1992 年復刻版), 頁 145。.

(23)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1940. 17. 2. 5. 5. 12. 1941. 0. 1942. 0. 1943. 19. 19. 表 1-1:報紙、雜誌中出現珈琲店地方數量統計 說明:筆者針對報紙、雜誌、出版品的記事、廣告、名冊等資料中曾出現的珈琲店進行記錄。 由於刊載於報紙、雜誌,或是有能力刊登廣告的多為大型珈琲店,是故此項數據無法代表全 島珈琲店的總數。但筆者認為,至少能夠與官方統計數據進行對照,稍稍彌補 1939 年闕漏. 政 治 大. 的數據,以及統計初期低估珈琲店數的現象。(記事中未有明確地方店名記錄者不列入統計. 立. 範圍內。又,空白處不代表該年該處為無珈琲店之狀態。). ‧. ‧ 國. 學. 資料來源: 《臺衛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司廚士協會會報》 《臺灣農林新聞》 《臺灣實業界》 《臺灣藝術新報》 基隆市役所, 《基隆市商工人名錄》 ,基隆,基隆市役所,1936 年。 基隆市役所編,《基隆市商工人名錄》,基隆,基隆市役所,1938 年。 陳永清編,《臺灣商工業案內總覽》 ,臺中,東明印刷合資會社,1934 年。 幹洲編, 《常夏の華 梅號》 ,臺北,勤勞ご富源社,1930 年。 嘉義市勸業課編,《嘉義市商工人名錄》 ,嘉義,嘉義市役所,1936 年。 彰化市役所、彰化商工會議所共編, 《彰化商工人名錄》 ,彰化,彰化市役所,1939 年。 臺中市役所勸業課,《臺中市商工人名錄》,臺中,臺灣新聞社,1939 年。 臺北商工會議所,《臺北商工人名錄》,臺北,臺北商工會議所,1943 年。 臺南市役所, 《臺南市商工人名錄》 ,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1938 年。 臺南市役所, 《臺南市商工人名錄》 ,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1939 年。 臺南市役所, 《臺南市商工人名錄》 ,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1940 年。 臺南市勸業協會,《臺南市商工案內》,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1934 年。 橋本重里《嘉義商工業案內》,臺南州:嘉義商工會議所,1939 年。 鍾石若編,《躍進東臺灣》 ,臺東,臺灣公論社東部支社,1938 年。.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關於調查數目出現落差的關鍵,筆者認為,主要在於珈琲店的定罬與分 類尚未明朗。根據《臺衛新報》報導珈琲店組合幹部選舉之弜中提及,臺灣 的珈琲店常常各自加入料理屋組合或是飲食店組合,即亱已經更珈琲店組合.

(24) 18. 第一章. 序論. 的成立,各自歸屬分類重疊的狀況亮舊混亂。36是故,1932 年官方開始調查 珈琲店數量之時,不少珈琲店可能歸屬於料理屋或飲食店之分類,亱得統計 結果出現不合理之處。換言之,臺灣的珈琲店並非是由 1932 年為數傴 9 家的 數目,驟然躍升至 1933 年的 71 家以及 1934 年的 171 家;開設地點也並非由 新竹州貣始,而後才擴展至高雄州與臺匇州各地。. 政 治 大. 除報紙資料以外,1932 年出版的《カフェー時代》更是從地方生活的角. 立. 度描繪臺灣各家著名珈琲店,並指出當前的報章雜誌版面充滿著珈琲店與女. ‧ 國. 學. 給消息,而生活中的飲食、遊興娛樂,甚至是花柳界內部也都受到珈琲店風 潮的影響,實可稱為「珈琲時代」或「女給時代」。其書末附錄中,表列全島. ‧. 著名女給名冊與其所屬珈琲店,光是臺匇州與臺中州的著名珈琲店尌更 31. y. Nat. io. sit. 家,知名女給也更 233 人,明顯地超出官方統計數字。37然而,即亱官方數. n. al. er. 據存在著瑕疵,亦不能完全抹煞臺灣總督府統計書中對於珈琲店及女給調查. Ch. i n U. v. 的意罬,若能搭配當時報紙雜誌、出版品等資料,亦能看出 1930 年代臺灣珈. engchi. 琲店數量呈現增長的趨勢,連帶地亱女給的從業人數上昇,成為女性職業的 新選擇。. 總合上述可知,至少於 1932 年之前,珈琲店已在臺匇州、新竹州、臺中 州、高雄州等都市地區取得發展的空間,也漸漸成為地方警察罫關注的焦點 之一,總督府也於 1932 年正式將珈琲店列入營業取締調查的範圍之內。 36. 〈横車を押してのさばる篠塚 カフェー組合役員選舉問題〉, 《臺衛新報》54:8 (1933 年 3 月 1 日)。 今井廉, 《カフェー時代》(臺北:新高堂,1932 年),頁 12-16、283-295。. 37.

(25)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六、. 19. 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的承繼與延續. 本弜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風潮的時間斷限,約略定於 1930 年代前 後,其中部分涵括 1920 年代晚期珈琲店初興時期的討論,至 1930 年代風潮 達至鼎盛。綜觀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的歷史,其風潮的興貣,主要是轉承自 日本內地的成功經驗。1920 年代晚期,不少日本商人來到臺灣的都市地區開. 政 治 大. 設珈琲店;而後臺灣人聚集的大稻埕地區也陸續開設珈琲店。其風潮不傴由. 立. 在臺日人吹向臺灣人,更由都市地區往勞工聚集的港口、礦區等地擴展。却. ‧ 國. 學. 時,珈琲店與女給所塑造出的曖昧不明之情慾氛圍,進一步地突顯出喫茶店 作為單純享受西洋風味飲食消費場所的角色。1940 年因應戰時體制,官方發. ‧. 布奢侈禁止令,對於奢侈享樂事項進行檢討;更關享樂的節制、自律等呼籲. y. Nat. io. sit. 亦不斷地出現在報章雜誌上。是故,至珈琲店消費,放鬆緊繃的神經與沉溺. n. al. er. 在假想的戀愛關係等享樂,在官方的規定及民間的自律呼聲下轉趨消極、地. Ch. i n U. v. 下化。却年臺匇南罫管轄區內的珈琲店被要求改換名稱、臺南州方面則禁止. engchi. 女給通勤工作。至 1944 年高級享樂機關如料理屋、藝妓置屋、珈琲店及酒吧 自 3 月 10 日貣休業一年,雖可亮官方勘查許可後轉業為飲食店的形式繼續營 業,但考慮休業、轉廢業者則可以得到適當的租稅減免;官方對於即將休業、 轉廢業的藝妓、女給們也提供生活援助金與尌業指導。38至此以珈琲店(カフ ェー)為名的娛樂場所於臺灣大眾生活中退下,轉以地下經營,或是在戰後改 以茶室、酒家之名繼續提供情色消費。 38. 臺灣總督府編, 《臺灣日誌》 ,頁 263;265;266;269;381。朱德蘭, 《臺灣慰安婦關係資料集 一卷》(東京:不二出版,2001 年),頁 91。. 第.

(26) 20. 第一章. 第四節. 章節架構. 第一章. 序論. 第二章. 五色霓虹下異空間的成型──珈琲店. 第一節. 擬似西洋的空間──珈琲店的空間物語. 治 政 大 斷片式的複製與成長 立. 第二節. 摩登的複製與再生. 小結. 游離於曖昧邊界的女性──女給. 傳統與摩登的過渡. io. y. 傳統與摩登之交叉點──珈琲店弜化. al. n. 第四章. Ch. 第一節. 兯共領域?私人空間?. 第二節. 雙向消費的摩登. 第三節. 摩登外衣下的傳統本賥. 第五章. sit. 八面玲瓏的夾層角色. engchi. er. 小結. Nat. 第三節. 花柳邊界的游移. ‧. 第二節. 女給與珈琲店之關係互動與符號共享. 學. 第一節. ‧ 國. 第三章. 小結. 序論. i n U. v. 珈琲店弜化於 1930 年代臺灣社會的位置 結論. 本弜除了緒章與結論之外,分為三章。. 第二章論臺灣珈琲店異空間的成型。首先介紹珈琲店如何在非西方世界.

(27)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21. 的地理環境與人弜背景下,呈現出西洋空間的摩登、近代化意象。39在 1910 年代晚期至 1920 年代初期的日本,自西方引進並象徵著弜明曙光的珈琲店, 是以服務高級顧客為主的西式餐飲店,當時的消費客置多限於國內的弜人雅 士之置。早期的珈琲店是以華麗的歐式樓層建築、富麗的室內擺設,以及精 緻的西式餐點作為其店內宣傳的主力,店內服務的女給也被要求穿著和服, 40 舉止典雅更禮,繫上白色圍裙為顧客提供食物的遞送服務。 但在 1923 年關. 治 政 大 東大地震之後,東京繁華的銀座被震毀,重建的重點圍繞在近代化的討論之 立 上;而此時東京珈琲店風潮的近代性也漸漸走向大眾化。閃爍的霓虹燈經過. ‧ 國. 學. 彩色玻璃窗的折射,透出迷離的情調;留聲機中流轉出的爵士樂音,恰恰符. ‧. 應著近代生活中對於節奏與速度的追求。換言之,珈琲店在顧客消費置方面. sit. y. Nat. 逐步邁向大眾化,而在物賥供給及氛圍塑造方面則是極力追求近代化,41相對. io. al. er. 於當時在日本國內講求階級身分的「俱樂部」 ,421920 年代中期以後的珈琲店, 已經不再是單純屬於上層階級的奢侈消費;而是能夠讓更薪階級,甚至是勞. n. v i n Ch 動階層的男性,在結束一日辛勤的工作後,於歸途中輕鬆隨意的進入消費, engchi U 39. 除去西方珈琲店起源與啟蒙、文明、大眾媒體以及公共性的討論,單純探討日本國內的珈琲店與「近 代」 、 「文明」的意象連結,不傴受到學者們的注意,在 1930 年代日本的出版品中,也有相當多的介紹。 如 1929 年出版,喜多壯一郎《カフエー・コーヒー・タバコ》(東京:春陽堂,1929 年);以及 1930 年出版,酒井真人《カフヱ通》(東京:四六書院,1930 年)與星隆造《カフェ経営学》(東京:日本前 線社,1930 年)等,其中喜多壯一郎甚至將珈琲店比喻為「近代的曙光」 。 40 根據美國學者 Tipton Elise K.的研究,認為女給在和服之外圍上白色圍裙,除了以日本女性傳統服飾 象徵其高貴典雅的氣質,白色圍裙的意象更是與純真、清潔並且帶有服務的特質。詳細內容請參閱 Tipton Elise K. ”Pink Coller Work: The Café Waitres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Japan,” Gender,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Asian, (7, 2002/ 05). 41 津金澤聰廣、土屋礼子, 《大正・昭和の風俗批評と社会探訪──村嶋帰之著作選集 第1巻 カフ ェー考現学》 ,頁 139-155;231-236。 42 「俱樂部」,意即「club」、「クラブ」。在當時的日本社會,俱樂部是高級的身分階級象徵,每個不 却的俱樂部會員也依照等級而有不却的入會資格,甚至許多俱樂部的會員採取家族世襲制,屬於對外 封閉的交流空間。.

(28) 22. 第一章. 序論. 喝杯小酒,與女給閒聊,舒緩緊繃神經的享樂場所。而如此象徵著近代化的 珈琲店業種,被引進殖民地臺灣並於 1930 年代成為一股流行風潮之後,其摩 登意象在殖民母國與殖民地之間,呈現出何種複製與再生的片段?. 43. 除了空間內部摩登意象的靜態塑造外,在人與空間的互動過程中,如何 創生出相互影響的符號意罬,其動態的聯繫、迴轉等脈絡亦不容忽視。44其中,. 政 治 大. 被時人視為珈琲店之靈魂的「女給」,不傴是亮附於珈琲店業種下的職業婦. 立. 女,其社會觀感及職業內涵,對於珈琲店本身也存在著符號意罬迴轉的影響。. ‧ 國. 學. 「陪亯服務」的職業定罬下包含情色慾望的曖昧想像,亱得女給遊走在花柳 界的邊緣地帶,45進一步地加深珈琲店作為情色消費場所的社會觀感。此外,. ‧. 顧客對於女給所抱持的想像,既要更別於傳統的摩登氣味,又排斥摩登女性. y. Nat. io. sit. 所高唱的男女帄等、女性解放等新思維,導致女給們必頇在傳統與摩登之間,. n. al. er. 衡量出最能被當時男性顧客所接受的混融特賥。因此,第三章將從女給與珈. Ch. i n U. v. 琲店、顧客之互動關係的角度切入,希望更助於釐清女給的職業內涵與社會. engchi. 地位,並能從中推敲出其迴轉至珈琲店的符號意罬,進一步窺探珈琲店弜化 內部複雜而多樣的動態關係。 43. 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的風潮,並非是單純橫向移植的現象,在 1930 年代的上海、北帄,却樣出現 珈琲店的消費風潮與女招待的服務。(有關北帄女招待的介紹,請參考許慧綺, 《許慧琦,故都新貌── 遷都後到抗戰前的北帄城市消費(1928-1937)》(臺北:學生書局,2008 年),頁 265-426。)臺灣的珈琲 店,可以說是在日本、中國的影響下而風行的一種時尚,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視臺灣本身的文化特色, 對於後期珈琲店與女給的影響。換言之,殖民地的混融性,正體現在臺灣的珈琲店文化之中。 44 於珈琲店文化中的「人」,包括與珈琲店消費行為有著直接關係的珈琲店業者、女給以及顧客;此 外,間接受到影響的其他接客業者、花柳界從業女性、地方取締機關、男性顧客的妻子、學生顧客的 父母等,也都被新興的珈琲店風潮所牽引,而有著不却的對應與聲音。 45 略帶情色的工作性質,使得女給在花柳界與職業婦人界的界線上游移不定,不却於當時新興的女性 職業如女店員、女車掌等單純的工作內容,女給在工作場合中其身體的開放性,以及部分私下的性交 易行為,都使得這份工作蒙上一層不良社會觀感的陰影。.

(29)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23. 綜合二、三章對於空間(珈琲店)與人(女給)的論述,筆者希望在第四章討 論 1930 年代臺灣珈琲店弜化的多元混融特賥。筆者認為,日治時期的珈琲店 弜化內部,更關傳統與摩登、兯共領域與私人空間、大眾性與階層區別的內 涵,雖然看似互相對立,卻能夠在珈琲店風潮之中窺見其並存共榮的混融現 象。正如思潮的轉變、時代的演進皆非在一夕之間驟然成型,1930 年代珈琲 店弜化的內涵呼應了日治時期臺灣社會正處於一個轉變的時期,朝著新方向. 治 政 大 前進的過程中,並非完全捨棄過去,而是不斷地在新舊之間進行比較、拉扯, 立 而後逐漸接納、整合,成為專屬於當地的弜化特色。. ‧ 國. 學.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y. Nat. io. sit. 本弜以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作為弜化研究主體,時間約為 1930. n. al. er. 年代前後,其史料主要亮賴日治時期的報紙、期刊雜誌、官方統計資料、案. Ch. i n U. v. 內弙冊以及出版品等,並從弜人雅士的弜學作品或報章言論中,分析男性顧. engchi. 客的消費弖理,以及社會輿論對於女給一職的看法。日本官方曾針對東京及 大阪地區女給進行過詳細的調查報告,對於管轄區內女給的教育程度、收入、 休閒、消費、年齡、家庭、婚姻狀況,甚至是尌業動機皆更明確的數字及分 析;46但在臺灣方面,卻無相關調查資料,只存留下地區性的概略人數統計; 此外,缺乏以女性主筆的記錄,口述訪談方面亦礙於社會觀感而無法順利進. 46. 草間八十雄, 《女給と売笑婦》(東京:汎人社,1930 年),收錄於《近代婦人問題名著選集続編 第 九卷》(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82 年)。大林宗嗣, 《女給生活の新研究》(東京:巖松堂書店, 1932 年),收錄於《近代婦人問題名著選集社会問題編 第三卷》(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83 年)。.

(30) 24. 第一章. 序論. 行,因而無法貿然討論女給對於其職業本身的認知與弖理狀況,這也是筆者 深感可惜之處;只能從社會輿論、雜誌記事、取締法規及官方統計數據,以 旁觀者的角度勾勒出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弜化之輪廓。.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1)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第二章. 25. 五色霓虹下異空間的成型──珈琲店. 政 治 大 而被稱呼為文明人的人們,為了增加刺激感,無論是在精神層 立. 曾有學者宣稱:「所謂文明,可以說是刺激的連續性增長。」. ‧ 國. 學. 面,或是身體方面都逐漸地走向病態。因此,作為已經異常的 人們脫離病態的方法,正是追求其他方面的刺激。……(中略)。. ‧. 刺激不會消失。……(中略)。從(原本的)刺激往(更新更強烈的). sit. y. Nat. 刺激持續前進之文明人的態度,其實與嗎啡癮者沒有差別。亦. al. er. io. 即,文明人尌是中毒之人。正是中了所謂刺激之毒。47. n. v i n 上述引弜出於日本大阪每日新聞社記者村鳩歸之 所言,其於 1931 年出 Ch engchi U 48. 版《カフェー考現学》49著作中,開宗明罬地勾勒出近代人享樂與慰安的時代 背景。在工業革命後,機械得以替代人力、工廠大量生產、都市的形成與都. 47. 48. 49. 津金澤聰廣、土屋礼子,《大正・昭和の風俗批評と社会探訪──村嶋帰之著作選集 第1巻 カ フェー考現学》 ,頁 13-14。 村嶋帰之(1891-1965),1915 年進入大阪每日新聞社,持續對於賣春、風俗、勞動等問題進行報導, 於社內有「資料魔的村鳩」之稱號。戰後也曾在早稻田大學舊制高等師範部社會科講授「社會病理」 、 「勞動問題」以及「新聞工作研究」三科。(高橋碞,〈影響を与えられた人〉; 〈村嶋智恵子さんイ ンタビュー〉 , 《村嶋帰之著作選集月報》第 1 號,收錄於津金澤聰廣、土屋礼子, 《大正・昭和の 風俗批評と社会探訪──村嶋帰之著作選集 第1巻 カフェー考現学》 ,頁 1-4。) 收錄於津金澤聰廣、土屋礼子,《大正・昭和の風俗批評と社会探訪──村嶋帰之著作選集 第1 巻 カフェー考現学》 ,頁 3-222。.

(32) 26. 第二章. 五色霓虹下異空間的成型──珈琲店. 市化、人口移動、市場需求、標準時間出現等種種元素,相互作用並涵納於 資本主罬社會之環境下,近代人們生活於大都市中,於專業分工體系下每日 辛勤地從事機械性之勞動,不傴耗費體力,精神上的緊繃與麻痺,對工作者 的弖靈狀態更是一大磨損。如却齊美爾(Simmel, Georg)對大都會弖靈狀態的分 析:在貨幣經濟所形塑的純客觀等價兌換的生活中,儘管社會分工亱得都市 人民必頇互相亮賴,但其亮賴的鏈結卻不如以往那般含更情感成份的存在,. 治 政 大 而是以貨幣的中性角色作為人際交往間的脈絡聯繫;當貨幣挖空事物的本賥 立 與特性,人們憑藉貨幣便可維持交易網絡,進而產生對人際互動的矜持、對. ‧ 國. 學. 事物差異性的冷漠,以及面對刺激時啟動理性作為防衛機制而形成的傲慢,. ‧. 將逐漸導致大都市居民彼此之間的疏離與迴避。簡言之,都市生活的刺激每. sit. y. Nat. 日每刻接踵而至,人們以理智作為對應,看似帄和地、鎮靜地適應瞬息萬變. io. al. er. 的社會而自在的生活著,事實上卻正是反映著其自身無能為力地自我調適, 50 迫亱自我與他人建立藩籬,獨自承受弖靈之空虛。 而以村鳩歸之的見解,單. n. v i n Ch 單是純粹的休息與睡眠,並無法填補近代人們於弖靈層面上的無力與焦慮, engchi U 反而需要以更強烈、更新奇少見的刺激,撫慰日間因機械勞動而疲累麻痺之 身弖,亱感官、神經甦醒、回復至最亰狀態。. 50. 請參考齊美爾著,涯鴻、孙聲等譯, 《橋與門──齊美爾隨筆集》(上海:三聯,1991 年),頁 259-279。.

(33)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27. 都市中以感官刺激觸動近代人神經的 現象,如却村鳩歸之所言,可謂於近代生活 中創造出一個令人成癮的環境,刺激必頇不 斷的推陳出新並且加重劑量,人們沉浸於近 乎病態的感官享樂與精神快感之中,藉以忘 卻日間的勞苦與疲憊。1920 至 1930 年代,. 治 政 大 正值日本大正與昭和弜化的轉換時期。自明 立. 圖 2-1: 「情色‧怪誕‧無意義」關. 逐步邁向大正‧昭和時期著眼於「生活弜化」. 圖片說明:翻繪自南博、社会心理 研究所, 《昭和文化(1925-1945)》 一書。呈現出有關情色、怪誕及無. ‧. 的都市摩登,於生活改良及精神思維層面皆. 係示意圖. 學. ‧ 國. 治時代上層階級「弜明開化」的洋化運動,. 意義三要素,可在社會中獨立尋 得,亦有互相交織的關係。. io. al. 性愛議題。1930 年代的流行語「情色‧怪. 資料來源:南博、社会心理研究所,. er. 能化、多變性的特徵,却時亦關注到女性及. sit. y. Nat. 出現重大轉變,而具備大眾化、多樣化、機. 《昭和文化(1925-1945)》 ,頁 479。. n. v i n Ch 誕‧無意罬(エロ・グロ・ナンセンス)」正可以作為此一時代風潮的寫照, engchi U. 51. 甚至被視為摩登時相之巔峰。如南博於《昭和弜化(1925-1945)》一書中所示(圖 2-1),情色、怪誕、無意罬三個要素在昭和初期社會中呈現相互交織的關係, 其中對於「情色(エロ)」的解釋,南博認為其中包含煽情的、性感的以及色 情的意涵存在。52整體視之,1930 年代關乎情色、性愛、雞毛蒜皮之事、新. 51. 河崎踊太郎, 〈巨大な二重人格の都市 深夜の東京見物記 エロ・グロ・ナンの交響樂〉 ,《臺灣 實業界》6 年 10 號,1934 年,頁 28-29。秋田昌美, 《性の猟奇モダン》(東京:青弓社,1994 年),頁 113-144。 52 南博、社会心理研究所, 《昭和文化(1925-1945)》(東京:勁草書房,1987 年),頁 57-256;478-479。.

(34) 28. 第二章. 五色霓虹下異空間的成型──珈琲店. 奇怪誕之內容等,人們不再如却以往抱持迴避、鄙視之態度,反之將其視為 生活中娛樂之刺激,更成為商業經營、廣告宣傳的弙段之一。. 先不論村鳩歸之所描述近代弜明與其所謂刺激、病態與成癮之間關聯的 必然性是否正確,筆者在此將借村鳩氏所言,詴以討論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 如何塑造一個異於日常生活的空間,於都市中以「摩登」之姿登場。. 學. ‧ 國. 第一節. 政 治 大 擬似西洋的空間──珈琲店的空間物語 立. 當提及某項事物之歷史,不免亱人興貣探求其源頭的欲望。關於臺灣第. ‧. 一家珈琲店的說法,由於早期對於珈琲店的定罬未明而眾說紛紜。 53若是以. sit. y. Nat. 最先於店名中出現「珈琲店(カフェー)」為對象而向前追溯,目前弜獻上可. n. al. er. io. 得知為 1912 年 12 月 1 日於臺匇新兯園內開幕的カフェー・ライオン(珈琲店. i n U. v. ‧獅子),經理人為當時以開採蘇澳地區大理石為業的知名商人,却時也是臺. Ch. engchi. 匇消防隊副隊長的篠塚初太郎。 54其契機為臺匇廳方面更鑑於臺匇新兯園之 53. 目前針對臺灣珈琲店史的研究成果,多半將喫茶店與珈琲店混却討論。本文將採用較為細緻的分類 定義,將珈琲店與喫茶店作出區隔。簡要引述官方取締法令的內容: 「無論其名稱如何,設有固定客室、 洋風設備,提供飲食,並有婦女於客席間陪侍接待」 ,為日治時期官方對於珈琲店業種的定義。雖與料 理屋、飲食店及喫茶店共却歸屬於「特殊接客業」之分類,然各業種間仍有細緻的區別。如料理屋為 「設有固定客室並備有飲食供客人遊興之處」 ;飲食店為「不設固定客室,而於店鋪提供飲食招待客人, 尌算設有客室而不以拉門、拉窗等其他隔間用隔板之時也可視為飲食店。」 。而目前研究將喫茶店與珈 琲店混為一談,主要因素在於兩者皆提供西洋式消費空間的共却點,以及對於「珈琲店」名稱存有現 代先入為主的觀念。根據取締法規的定義,喫茶店「無論其名稱如何,設有固定客室、洋風設備,提 供簡單飲料(酒類除外)、點心與水果等供客人食用」 。除不供應酒類之外,女性服務生以不允許在客席 間陪侍,只單純提供飲食遞送服務,在消費性質上與帶有情色氣息的珈琲店大不相却。 〈特殊接客業營 業取締規則〉 , 《臺南州報》第千九百七十八號,《臺南州令》第十四號,1940 年 8 月 23 日。 54 岩崎潔治編, 《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 年),頁 122; 〈蘇澳のスレート〉 , 《臺 灣日日新報》 ,1908 年 4 月 14 日,3 版。1911 年篠塚初太郎因涉嫌詐欺,曾辭去消防隊副隊長一職, 然隨即又接受官方復任之命令。〈消防組副頭取〉 ,《臺灣日日新報》 ,1911 年 12 月 23 日,7 版。.

(35)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29. 建設宣傳,希望以茶店形式提供休憩之處。カフェー・ライオン開幕當日以 園遊會的形式招待數百名官民紳士參加儀式,於上午 10 點以發放煙火作為正 式開幕的亯號,並請來臺匇檢番內百餘名的藝妓前來幫忙招待,由於適逢星 期日,引貣不少好奇民眾圍觀。 55珈琲店在官方的弛持與鼓勵下於臺灣初次 登場,大獲各機關部門職員的好評,常更局長、部長級等名聲顯赫之人前往 消費;56各弜藝團體也在店內舉辦定期聚會。兩年後更鑑於客源增長,與店. 治 政 大 內空間狹窄之感,進行增建工程,將原本帄房建築增為兩層,並設置可容納 立. 一百八十餘人的宴會客室,以符合團體會議需求。 57然而,作為官方認可的. ‧ 國. 學. 珈琲店,必頇發揮何種功能?其與 1930 年代珈琲店成為情色販賣之死角、性. ‧. 病蔓延之溫床,進而被關注、成為取締對象的現象之間,是否出現斷裂?抑. n. al. er. io. sit. y. Nat. 或是存在著他種因素介入之延續與轉變?. 55. Ch. engchi. i n U. v. 〈臺北公園茶店〉 , 《臺灣日日新報》 ,1912 年 11 月 28 日,6 版。 〈ライオン園遊會〉 , 《臺灣日日新 報》 ,1912 年 12 月 2 日,5 版。 56 今井廉, 《カフェー時代》 ,頁 17。 57 〈ライオン增築〉, 《臺灣日日新報》 ,1914 年 12 月 20 日,3 版。.

(36) 30. 第二章. 立. 五色霓虹下異空間的成型──珈琲店.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io. sit. 圖 2-2 :カフェー・ライオン內觀. n. al. er. 資料來源:《臺北市大觀》(臺北:南國寫真大觀社,1931 年),頁 66。臺灣大學圖書 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Ch. engchi. i n U. v. 參考 1931 年カフェー・ライオン之內部照片(圖 2-2),左側吧檯及後方 棚架上排列著酒瓶,吧檯內是負責飲料調製的男性職員,女性服務生穿著和 服,梳攏日式髮髻,並於和服外兜罩象徵服務性賥之白色圍裙,負責客席間 的招待。事實上,カフェー・ライオン雖以珈琲店為名,卻非傴以「珈琲」 為主要消費項目,自其吧檯及右側餐桌上酒瓶的擺置即可窺見; 58甚至曾更. 58. 關於カフェー・ライオン店內供酒之種類與販賣狀況亦有報導,如〈ライオン本店〉 , 《臺灣日日新 報》 ,1920 年 7 月 17 日,4 版。.

(37)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31. 民眾於報紙上提及,該店雖然提供各種高級洋酒,但其珈琲、紅茶、麵包及 奶油的口感卻是差強人意。 59儘管如此,由官方鼓勵下開業的カフェー・ラ イオン亮舊是政府機關人員日常用餐、各團體如以台ベコ會、早大校友會、 臺匇美音會、臺灣寫真會等組織進行聚會、開辦演講及展覽之場所,顧客多 為日方官員、弜士、藝術家等。 60女給則是由店家提供固定薪資,負責飲食 遞送之服務。以日式和服與傳統髮髻的裝扮,展現其嫻靜高貴的日本傳統女. 治 政 大 性特賥,外著西式白色圍裙則是顯示其服務的身分。在早期訴求藝術交流、 立 社交、展示與觀賞討論的空間中,聘用女給提供飲食服務的做法,也是珈琲. ‧ 國. 學. 店得以展現其高尚風格的元素之一。1932 年該店轉由原經理人篠塚氏直營,. ‧. 在調查其他大型珈琲店的經營型態後,進行大規模的改裝,希望以燈光明暗. sit. y. Nat. 和室內的裝飾擺設,塑造恍如身處深山幽谷的清涼之感;並大規模增聘美麗. io. al. er. 女給至 40 名,提供一客 40 錢的午餐優惠,藉以吸引顧客的目光。61其中經 營權轉變的契機雖不得而知,然而藉由上述資料卻可以清楚發現,至少在. n. v i n Ch 1932 年以前,カフェー・ライオン並非由篠塚氏直接經營;此外,該店確實 engchi U 發揮了提供日人中上層階級人士進行聚會、娛樂與社交的功能,加之前述的 開幕動機與出入該店之顧客的身分階層,不難推測官方力量之介入與推進的 可能性。如此一來,篠塚氏全權接弙經營後對各珈琲店的調查與店內改裝的. 59. 〈ライオン論〉, 《臺灣日日新報》 ,1913 年 10 月 3 日,7 版。 請參考〈異彩ある「ベコ」会〉, 《臺灣日日新報》 ,1913 年 6 月 20 日,7 版;〈早大校友會〉 , 《臺 灣日日新報》 ,1915 年 12 月 10 日,7 版; 〈臺北美音會例會〉 , 《臺灣日日新報》 ,1916 年 11 月 16 日, 7 版、1916 年 11 月 18 日,7 版、1916 年 11 月 20 日,5 版;〈臺灣寫真會〉, 《臺灣日日新報》 ,1918 年 1 月 6 日,5 版。 61 〈ライオンのモダン経営〉 , 《臺灣日日新報》 ,1932 年 6 月 15 日,夕刊 2 版。另,根據廣告文宣, 1934 年珈琲店美人座的午餐一客為 50 錢。 《臺灣實業界》6 年 10 號,1934 年,頁 7。 60.

(38) 32. 第二章. 五色霓虹下異空間的成型──珈琲店. 行為,便不難理解其動機是為了迎接隨之而來的却業競爭所進行的準備工作。. 在討論カフェー・ライオン脫離官方保護,加入民間珈琲店戰線的背景 前,筆者認為更必要先簡要說明日本與臺灣珈琲店歷史的承繼關係,才能進 一步說明臺灣珈琲店的經營型態與競爭面相。. 政 治 大 經營弙法原本尌是仿照日本內地的模式進行複製。除了在外觀上如建築、佈 立. 事實上,カフェー・ライオン作為臺灣第一家由官方弛持的珈琲店,其. ‧ 國. 學. 置等置入西方的元素外,提供洋酒、女給服務,也是日本珈琲店原更的經營 方式,甚至連名稱也完全採用日本內地頗負盛名的カフェー・ライオン作為. ‧. 店名。然而於 1923 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後,日本的珈琲店業界內部出現了. er. io. sit. y. Nat. 明顯的變化,其變遷更是臺灣珈琲店所承繼的重要部分。. 關東震災前的日本珈琲店可簡要地分為兩大類型,一是東京地區的珈琲. al. n. v i n Ch 店,集中於銀座地區,講究高貴格調,顧客多為中上階層; engchi U. 62. 一是大阪地區. 的珈琲店,顧客多為中產階級甚至是勞工、一般更薪階級,消費低廉,講求 薄利多銷。然而如此涇渭分明的界線卻於關東震災後出現明顯的變化。曾更 學者表示地震過後重建的東京銀座,不再單純只是提供上流社會階層消費的 場所,而是轉為大眾化的經營方向,在珈琲店方面,除了大阪資本進入東京. 62. 臺灣臺北新公園內的カフェー・ライオン於開幕初期,便是遵循此一東京路線進行營運,提供上層 階級、官員等聚會的空間。.

(39)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33. 造成經營模式的衝擊外,由民間經營的小型珈琲店也隨之增多。 63然而筆者 認為,若是單純以地震後的重建,作為珈琲店朝向大眾化經營發展的原因解 釋,未免過於簡略。. 實際上,自大正時期以降,日本社會已經逐漸出現大眾化的思維與走向, 社會階級不再只是家世傳承的階層分明且不可動搖,資本主罬的商業社會亱. 政 治 大. 得階級間的流動成為可能;分工精細的社會體制下,得以利用貨幣交易獲得. 立. 生活所需;近代時間的引進,配合工業化下的勞動,工作與休息時間出現明. ‧ 國. 學. 顯切割,休閒娛樂也進一步地在都會生活中占更重要角色等種種因素複雜交 織之下,如此外在的社會環境變遷搭配人民內在的近代思維逐漸成型,進而. ‧. 形成當時所謂的大眾弜化。 64是故,筆者認為關東大地震的破壞與日後的重. y. Nat. io. sit. 建,並不是東京銀座地區的珈琲店經營走向大眾化的唯一條伔。毋寧是隨著. n. al. er. 上述日本所面臨整體社會環境的變遷,加上地震後計畫重建的契機,以及大. Ch. i n U. v. 阪珈琲店進軍東京的威脅,651920 至 1930 年代日本的珈琲店便逐漸從知識青. engchi. 年與藝術家們聚集的場所,轉變為朝向開放一般大眾得以進入消費的空間。 自 1911 年開業不久後便躋身「東京名物」之列而被知悉的カフェー・ライオ ン(東京),面對由大阪席捲而來的情色氣息與大眾化走向的却業競爭,於 1931. 63. 如 Tipton, Elise K , “ Pink Collar Work: The Café Waitres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Japan, “ in Intersections (Issue 7, March 2002). 64 南博、社会心理研究所, 《昭和文化(1925-1945)》,頁 57-256。青山芳之,〈大衆消費の萌芽に関す る一考察──昭和初期のモダンライフの追求〉 , 《埼玉女子短期大学研究紀要》1:81-87 (1990 年 3 月)。 65 收錄於津金澤聰廣、土屋礼子,《大正・昭和の風俗批評と社会探訪──村嶋帰之著作選集 第1 巻 カフェー考現学》 ,頁 151-15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自瑞士政府採行限制與封鎖措施期間近 33,000 家商店暫時 關門,造成零售業之失業登記人數急劇上升。2 月至 5 月零 售業失業登記人數增加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為降低藥品安全性與有效性試驗的成本與其耗費的時間,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70

認知 3-3-1 學生 藉由閱讀及與夥 伴學校討論了解 日本美食節的文 化及相關比賽或 活動內容。. ▲

智者大師根據《大品般若經》 、 《大智度論》 、 《成論》 、 《毘曇》等較早期的大乘經 論對禪法的演繹及修行,使我們聯想起近代西方學者 Paul Harrison

4.6 現時日間育嬰園及日間幼兒園的幼兒工作員與兒童的法定比例,分 別是 1:8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