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混成式學習策略在促進實習教師專業知能成長之成效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混成式學習策略在促進實習教師專業知能成長之成效分析"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混成式學習策略在促進實習教師專業知能成長之成效分析

林凱胤* 王國華**

*臺中護理專科學校 **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kein@ntcnc.edu.tw

摘要 本研究結合課室的實體學習環境(On-site)與網 路的虛擬學習社群(On-web) 形成混成式實習輔導 措施,來輔助實習教師專業知能之成長,共有 65 位實習教師參與本研究,分別來自生物教育研究 所、生物系應屆畢業生及教育學分班,經過近一年 的實施,結果發現:(1) 實習教師在接受的混成式 學習實習輔導措施後,自評自己的教師專業知能確 實有成長,實習後期的得分較實習前期為高,且有 顯著差異;(2) 實習教師在在教學知能、班級經營 知能、行政知能、研習知能、專業態度等幾個向度 的得分上亦均達到顯著差異水準;(3)男性實習教師 在實習後期各分量表的自評得分平均值均高於女 性實習教師,在教學知能、班級經營知能達到統計 上的顯著差異;而不同師資養成型態的實習教師其 在各量表的自評分數的差異並未達到顯著性水準。 關鍵詞:混成式學習、實習教師、專業知能成長

1.前言

民國八十三年二月「師資培育法」公布施行之 後,我國的師資培育方式由單一的師範院校體系, 朝向多元化的師資培育管道。師範生要經過初檢、 實習、複檢的過程始能成為正式的中小學教師。教 育實習是一種「引導教育」,在教師生涯中居於承 先啟後的關鍵地位,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可說是非 常重要,一位實習教師必須透過教育實習來驗證理 論與方法、獲得實用的方法和技能、培養專業的精 神、體會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這也是師資培育之 所以重視教育實習的理由[9]。 實習教師遍佈臺灣各地,因為地理形勢上的區 隔,使得偏遠地區的教師與外界的連繫變得較為困 難,相對地也使得偏遠地區的教師較少有接收外界 訊息的機會及管道。因為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校 中的教師大多缺乏機會與管道對教學活動進行反 省思考,即使有,也僅是與校內同事以閒談的方式 進行,甚少有機會與校外的教師或學者專家磋商研 討,師資培育機構一般多以指派一位大五實習輔導 教授,於學期中前往各實習教師任教學校訪視(每 學期約一次)的方式進行實習輔導,這樣的制度, 對實習輔導的成效並不大。分散各地的實習教師, 常得不到師資培育機構及時、適切的協助,幫助他 們解決教學上遭遇到的困難,及練習運用在學校學 到的教學理念及策略,如此循環下來,職前師資培 育的成效大打折扣,實際教學問題的改善速度也延 緩了[6]。 傳統的師資培育方式仍有其不足之處,而網路 通訊環境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式、新的機會,讓教 師、學者專家們能透過線上溝通的方式進行教學上 的反思及經驗分享。因此,若能整合網路科技,將 此二種學習環境混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得到面對 面直接互動與立即回饋的好處,另一方面也能獲得 數位學習的優點,或許可以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本研究運用混成式學習策略,結合課室的實體學習 環境(On-site)與網路的虛擬學習社群(On-web)來輔 助實習教師,希望能藉以促進其專業知能之發展。 本研究的待答問題如下: 一、實習教師在實習前期與後期之教師專業成長得 分是否有差異? 二、不同性別及不同師資養成型態(大學部、研究 所、學分班)的實習教師在實習前期與後期之教 師專業成長得分是否有差異? 三、實習教師在各實習項目的專業知能成長情形為 何?

2.文獻探討

2.1 教育實習與教師專業成長 目前我國教育實習制度,主要根據1995 年公 佈《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 育實習辦法》之相關規定而實施,依據「教育實習 辦法」之規定,實習教師之教育實習事項包含教學 實習、導師(級務)實習、行政實習及研習活動, 實習期間以教學實習及導師(級務)實習為主,行 政實習及研習活動為輔[10]。教育實習輔導之辦理 方式係由師資培育機構、教育實習機構共同負責, 新制教育實習之方式是原師資培育機構遴選一位 實習指導教授,再由教育實習機構遴選一位實習輔 導教師,實習教師在實習輔導教師與指導教授的共 同指導下,進行一年的教育實習。 梁滄郎、王志中、粘淑芬[11]對教育實習現況 探討之研究指出,實習教師在實習過程遭遇不少之 困擾,包括實習教師職務定位、班級經營與學生問 題、理論應用在實際教學情境、學校教學媒體的提 供、進修管道及機會、教材教案的準備、教學進度 的掌控等;陳惠君[12]整理文獻也指出,實習教師 之工作困擾不外乎教學、班級經營、行政工作、人 際關係、工作負擔、個人生涯等六層面。另外,在 實習階段,實習教師與師範校院學生一樣,需要支 持與協助,尤其是來自專業人士的輔導,不論是情 感上的支持或教學方法的引導,對他們第一年的教 學有莫大的幫助(引自[15])。 對許多教師而言,第一年的教學經驗往往影響

(2)

教師在往後教學生涯中所抱持的態度與實際工 作,由於這種經驗的複雜性與重要性,實習輔導導 入的工作受到相當多學者的注意[8][14]。故如何針 對實習教師之需求,妥善規劃適當之輔導措施,給 予適當的輔導與支持,是影響教育實習制度成效之 關鍵。 2.2 混成式學習 2.2.1 混成式學習的定義 混成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被定義為使用 科技技術來執行遠距學程的一個方法,可以透過不 同的媒體如電視、網路、語音郵件或視訊會議系統 等技術結合傳統課室學習來執行教育或訓練[21]。 澳洲new south wal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之官方網站,則提到了混合式學習的定 義:「說明了混合式學習是一種結合了線上以及面 對面的學習方法。」[8];Valiathan[22]則認為,所 謂混成式學習是指混合二種以上不同之教學方法 或媒材來進行學習,例如協同學習軟體、網路課 程、知識管理實務及績效支援系統,包括傳統面授 課程,同步數位學習及線上自主學習等。 2.2.2 混成式學習優點 本 研 究 綜 合Bersin[17] 、 Harriman[20] 和 Smith[21]等學者的文獻列舉出混成式學習有以下 數項優勢: 1.能藉由不同媒體與學習內容的最佳組合,有 效地整合與運用學習資源,進而強化學習效益; 2.透過線上學習的輔助,學習者除了可以獲致 傳統課堂學習以外的知能,學習者間的互動性與學 習者滿意度也均獲得提昇; 3.與僅僅使用數位學習於訓練上的學習成效 相比較,經由混成式學習的受訓者在返回工作崗位 後的表現呈現較佳的績效; 4.不同的混成式學習模式,可以提供終身學習 者多元化的學習型態。 2.2.3 混成式學習實証研究 美國田納西大學針對在職進修的醫師所開設 的 PEMBA 學程,就是採用混成式學習模式來進 行。這門學程整合了大量的數位媒體教材、教育科 技及網路技術與實體面授學習。其執行結果發現, 這群忙碌的醫師群縮短了幾乎一半的時間及成本 就完成了整個學程。無論在學習者滿意度、學習動 機及學習策略上都有明顯的進步,而整體的學習成 效更是比傳統課室教授高於10%[19]。在 2001 年, 總共有6318 位 IBM 公司在各個地區的新經理人參

與第一個混合式e-learning 計畫(blended e-learning program),包括線上的自我學習、線上模擬、自我 評估、線上教學,以及實體管理的訓練、教室的訓 練等,其中75%的計畫是透過遠距學習,25%則透 過教室。其成效是節省了 IBM 組織在訓練期間 $850,000 的花費、增加了受訓人員領導能力的知 識、工作上技術轉移及經營結果的進步,第一年的 經營在每一個單位平均增加了$450,000[18]。張增 亮[7]以 34 位教育學程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面 對面與網路混合試教,並於學期後進行問卷調查、 考試測驗,同時分析學生在即時與非即時討論區的 互動,結果顯示,同學對於面對面與網路混合試教 來進行教學感到滿意,並且對於此種學習方式感到 有趣,也認為網路的部分可以有助於彼此間的互 動。

3.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單一受試者實驗設計,為時一年,以 實習教師專業知能量表前後測得分情形做為學習 成效分析之依據,以下就研究對象、研究情境、資 料收集與分析詳述之。 3.1 研究對象 參與本研究的實習教師共有65 位,29%(19 位) 來自生物教育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28%(18 位) 生物系應屆畢業生(以下簡稱大學部)及 43%(28 位) 教育學分班(以下簡稱學分班),其中女性佔 57%(37 位),男性佔 43%(28 位)。實習教師分發的學校遍 佈全臺各地,在國中實習的有35%(23 位),高中的 有63%(41 位)、高工的有 2%(1 位)。大部份為常態 編班,授課科目以生物課或自然生活與科技課程為 主,平均每週上課1~9 節不等。 3.2 研究情境 65 位研究對象於 2004 年七月份開始分發至各 國高中學校實習,為時一年。每位師研究對象在實 習學校都有一位資深生物科教師予以輔導。實習內 容除包括有教學實習、導師實習、行政實習、研習 活動等四個項目外,還必須接受師資培育團隊 on-site 和 on-web 兩種方式的輔導,以下分述之: 一、On-site 輔導: 指的是實習教師每個月應返回師資培育學校 進行返校座談,座談內容包括聆聽專家及資深教師 的專題演講、實習教師的心得及經驗分享等;每一 個學期實習指導教授會到合作的實習學校,觀察實 習教師之教學,與相關人員晤談瞭解實習教師的實 習情況,並給予必要的協助。到了第二學期,師資 培育團隊還安排模擬甄試及分區教學觀摩等活 動,讓實習教師在同儕之前演示生物教學,並接受 專家(教授及資深在職教師)的評判與建議[5]。 二、On-web 輔導: 1. 網路課程研習及互動:實習之初,實習教師 就被要求每週至少上「自然與生活科技網路課程一 次,研習內容有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 自然科學相關課程(生物、理化、地科)、科學教 育相關課程(科學教育理論與實務、科學活動設 計、教學評量等等)、及相關網站資源。網路課程 並提供同步與非同步討論,以及主題式討論。

(3)

2. 網路案例教學觀摩:為了加強實習老師教學 知能,本研究提供實習老師8 個實際的課室教學影 片剪輯,讓實習教師以自願方式進行線上觀摩及討 論。 3. 歷年實習教師網站觀摩及自製個人實習檔 案:本研究提供歷年本研究團隊輔導之實習教師實 習歷程網站讓本屆實習教師觀摩,並要求自製個人 實習歷程網站。 4. Blog 的互動:本研究架設一個 Blog 平台, 讓實習老師在遠端可以將教學實習、導師實習、行 政實習及研習活動的心得記錄在 Blog 上,並透過 同儕的相互迴響,與教授的評析和推薦,達到與他 人對話互動。實習反思日誌的書寫項目內容分別說 明如下:(1).教學實習:見習實習輔導老師的教學 心得、觀摩同組實習教師的教學心得、觀摩典範教 學案例心得、教學實習的反省、教學計劃的編寫、 教學訪視心得;(2).導師實習:導師實習的反省、 日常自我反思記錄;(3).行政實習:行政實習的反 省、日常自我反思記錄;(4).研習活動:研討會心 得、返校座談心得[4]。 3.3 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3.3.1 資料的收集 前後測資料的收集是透過「實習教師專業知能 量表」,本量表主要參考國中生物科實習教師教學 能力自我分析表[13]、「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 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10]、國中實習教 師專業成長問卷[2]製作而成,旨在了解實習教師在 教學實習、導師實習、行政實習、研習進修與教師 專業態度上的表現,共有35 題,利用九等級評比 自我評估成長,每一項目有九種程度的選項9、8、 7、6、5、4、3、2、1,填答的方式,則由實習教 師者根據自己所知覺的實際情形,從各選項選擇一 個接近的答案作答,9 表示非常好、1 表示達到基 本要求,亦即分數愈高者,表示其專業知能愈佳。 量表之分量表名稱、題數與題目分佈如表1 所示。 其中「教學知能」10 題,包含教學設計、教學技術、 教室管理、儀態與表達能力、教材運用、媒體使用、 和教學成效等幾個面向;「班級經營知能」8 題, 評估其輔導的知能、瞭解學生的知能、溝通的知 能;「行政知能」4 題,瞭解其對各處室工作內容 的瞭解與能力、行政業務協調溝通的知能、以及擬 定簽呈與活動計劃的知能;而「研習進修」7 題, 包括終身學習、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將學得的新知 識應用在教學上的知能、對參與校內教學研究會重 要性之體認等;「教師專業態度」則有6 題,指對 教師角色的體認、教學熱忱、反省能力、對教育問 題的關心等。 信效度的考驗方面,量表初稿完成後,由資 深教師及生物科師資培育專家針對題目內容及文 字敘述進行審核與修改,以建立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與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並經一再修 改後才定稿。本量表完成後,於2004.04.21 實習教 師最後一次返校座談時實施,針對實習前及實習後 自評其專業成長的情形,發出量表65 份,回收 62 份,扣除答題不完整2 份,有效樣本為 60 份,以

主成分因素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抽取因素,並以最大變異法(varimax)進行直交 轉軸,因素分析結果得到五個因素,其特徵值分別 為22.326、2.723、2.138、1.088、1.004,佔總變異 之累積百分比為 83.66%。在信度分析方面,主要 根據實習後自評結果進行分析量表的內部一致 性,獲得Cronbach α 係數.94,「教學知能」、「班 級經營知能」、「行政知能」、「研習進修」與「專 業 態 度 」 各 分 量 表 之 Cronbach α 係 數 分 別 為.94~.97,顯示具有相當高的一致性(見表 1)。 表1 「實習教師專業知能量表」之分量表名稱、題 數與題目分佈 分量表 題數 題號 特徵值 α 係數 教學知能 10 1-10 22.326 .97 班級經營知能 8 11-18 2.723 .97 行政知能 4 19-22 2.138 .96 研習進修 7 23-29 1.088 .94 專業態度 6 30-35 1.004 .94 3.3.2 資料的分析 本研究以 SPSS10.0 針對量表前後測得分結果 進行次數統計,並以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分 別瞭解性別屬性、師資養成型態屬性在專業知能成 長分數是否有差異性存在。

4.研究發現

本節就統計分析結果進行說明。 4.1 教師專業知能量表的得分情形 針對60份自評結果進行相依樣本 t 考驗,檢 定結果顯示實習教師實習前後期在專業知能成長 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t = 11.82,p< .005)如表2, 且實習後期的平均值(6.54)高於實習前期(4.58),表 示實習教師在接受本研究的混成式學習實習輔導 措施近一年後,自評自己的教師專業知能確實有成 長。本研究續針對各分量表進行相依樣本 t 考 驗,結果顯示(如表3),在教學知能(t = 11.48, p< .005)、班級經營知能(t = 10.35,p< .005)、行 政知能(t = 11.91,p< .005)、研習知能(t =9.11, p< .005)、專業態度(t = 8.53,p< .005)等幾個向 度均達到顯著差異水準,實習後期的平均數均高於 實習前期。 表2 實習前後期教師專業知能相依樣本 t 考驗摘要表(n=60) 實習前期 實習後期 量表 M SD M SD t

(4)

實習教師 專業知能 4.58 1.75 6.54 1.33 11.82** 註:* p<0.01,** p<0.005 表3 實習前後期教師專業知能各分量表的 相依樣本 t 考驗摘要表(n=60) 實習前期 實習後期 分量表 M SD M SD t 教學知能 4.57 1.90 6.64 1.32 11.48** 班級經營知能 3.90 1.95 5.78 1.84 10.35** 行政知能 3.58 2.02 5.84 1.87 11.91** 研習進修 5.53 2.02 7.13 1.51 9.11** 專業態度 5.34 2.05 7.31 1.33 8.53** 註:* p<0.01,** p<0.005 4.2 不同性別實習教師專業知能量表的得分情 為瞭解性別屬性是否會影響實習教師在專業 知能量表上的表現,本研究針對60份自評結果分別 就性別予以統計,並進行獨立樣本 t 考驗,雖然 男性實習教師實習前期得分平均值(5.04)高於女性 實習教師(4.18),但檢定結果顯示男女實習教師在 專業知能量表的得分上沒有顯著差異(t = 1.96, p> .005)如表4;我們再來看實習後期的得分情形, 由表 中可知,實習後期男實習教師的平均值(6.91) 仍高於女實習教師(6.21),且以獨立樣本 t 考驗結 果呈顯著差異(t = 2.06,p< .005),顯然在近一年 的實習後在量表的自評得分上,性別間是有差異性 存在的。本研究再進一步瞭解實習後性別在分量表 得分的 t 考驗情形(如表5 ),結果發現在教學知能 (t = 2.13,p< .005)、班級經營知能(t = 2.34, p< .005)二個量表向度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表 4 不同性別實習教師在實習前後期 教師專業知能 t 考驗摘要表 男(n=28) 女(n=32) 量表 M SD M SD t 實習前期 5.04 1.53 4.18 1.85 1.96 實習後期 6.91 1.09 6.21 1.45 2.06* 註:* p<0.05,** p<0.01 表 5 不同性別實習教師在實習後期 教師專業知能分量表的 t 考驗摘要表 男(n=28) 女(n=32) 向度 M SD M SD t 教學知能 7.01 1.02 6.31 1.47 2.13* 班級經營知能 6.35 1.58 5.27 1.93 2.34* 行政知能 6.21 1.89 5.52 1.82 1.44 研習進修 7.41 1.46 6.88 1.53 1.37 專業態度 7.55 0.84 7.09 1.62 1.35 註:* p<0.05,** p<0.01 4.3 不同師資養成型態的實習教師專業知能量 表的得分情形 在師資養成型態屬性方面,得分情形如表6, 本研究針對60份自評結果就實習教師在實習前及 實習後教師專業知能的得分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檢定結果顯示不同師資養成型態的實習教師實 習前後在專業知能成長的得分上並無顯著差異(如 表7,實習前F = 1.03,p> .005;實習後 F = .62, p> .005),亦即在實習前,來自三種大學部、研究 所、學分班的實習教師其專業知能量表的自評得分 在統計上並無顯著差異,而經過一年的實習後,量 表的得分亦未達到顯著水準。 表 6 不同師資養成型態的實習教師在實習前後期 教師專業知能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大學部 (n=17) 研究所 (n=18) 學分班 (n=25) 量表 M SD M SD M SD 實習前期 教學實習 5.27 1.75 4.67 1.67 4.02 2.04 導師實習 4.57 1.90 3.60 1.97 3.65 1.93 行政實習 4.15 2.00 3.82 1.99 3.02 1.98 研習活動 5.70 1.96 5.56 1.97 5.40 2.17 專業態度 5.31 1.77 5.76 1.75 5.05 2.41 實習後期 教學實習 6.72 1.60 6.46 1.33 6.71 1.12 導師實習 5.93 1.95 5.19 2.09 6.09 1.52 行政實習 6.13 2.04 5.60 1.86 5.81 1.81 研習活動 6.90 1.85 6.88 1.62 7.46 1.11 專業態度 6.90 1.82 7.26 1.29 7.63 0.83 表 7 不同師資養成型態的實習教師 在實習前後期教師專業知能得分的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大學部 (n=17) 研究所 (n=18) 學分班 (n=25) 向度 M SD M SD M SD F 實習前期 5.00 1.71 4.68 1.66 4.22 1.85 1.03 實習後期 6.51 1.69 6.28 1.38 6.74 1.00 .62 註:* p<0.05,** p<0.01 4.4 實習教師在各實習項目的專業知能成長情 經過近一年的實習,實習教師從觀摩輔導老師的上 課,到自行上台試教,混成式學習策略對其專業成 長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本文擬從實習教師的反思 日誌進行內容分析,以下是初步的發現: 4.4.1 教學知能(教學實習) 的專業成長 實習教師表示在教案等書面資料的撰寫、教材

(5)

的熟悉度、學生特質與反應的瞭解、教學媒體的運 用、班級氣氛的營造等方面均有長足的進步,此結 果與卓佩玲[3]針對三所師大結業的國中實習教師 所進行的研究,肯定教學實習的歷程可以更勝任教 學工作的結果相吻合。 (T 代表實習教師) T10:對教材更為熟悉 T29:較能提升班級氣氛 T34:比較瞭解現在學生的想法,知道該用怎樣 的言語與教材切入教學 T52:能根據學生的反應,調整講解的進度 T60: 我發現除了教導正確知識給學生,適 時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或一些社會價 值觀作連結及批判思考,反而會讓學生 有機會以學過的學理,來判斷事物。 4.4.2 班級經營知能(導師實習)的專業成長 實習教師表示對導師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體 會,在與學生互動、輔導學生知能、與家長溝通的 能力、以及教師情緒處理等方面也都有長足的進 步,此結果與王明傑[1]針對國中實習教師在班級經 營上成效良好的結果相符。 T2:增加和學生互動及輔導學生的知能 T15:與學生關係更融洽 T31:有耐心、較不容易情緒化,冷靜觀察 並處理學生的問題 T52:瞭解到課室規矩的建立是很重要的, 先前因為未做這個動作,導致班級秩序 有些控制不住,經旁聽觀摩學習後,希 望可以用在其他實習班級上,有好的課 室管理,才會有良好之教與學的環境。 4.4.3 行政知能(行政實習)的專業成長 實 習 教 師 認 為 更 加 了 解 學 校 行 政 的 工 作 內 容,而協調、溝通能力也增進不少,此與鄧景文、 賓玉玫、單文經[16]的研究結果一致; T11:更加了解學校行政的工作內容 T27:瞭解教務處各處室的工作項目,在準 備生物實驗方面有很大的了解 T35:協調、溝通能力增進 T55:我也深切的體會到,一個普通班的老師 孤軍奮鬥實在太辛苦了,唯有教、訓、 輔三處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學 成效。所以行政和教學,其實是密不可 分的。 4.4.4 研習活動的專業成長 實習教師表示透過研習活動使其教學與輔導 知能、教學媒體製作、人際互動的能力更為增進, 也更瞭解當前的教育趨勢; T4:對我的教學知能與輔導知能有進一步 的了解 T19:學會各種媒體的製作,並運用於課程 中 T42:可以學到很多不同領域的東西,在研 習場合學習與人相處 T43:吸收新知,瞭解當前教育趨勢 4.4.5 專業態度的成長 經過近一年的實習,實習教師對教師這份工作 有更多的體認,對工作的熱忱與信心也提昇許多: T21:對工作的熱忱與信心增強 T32:認真看待學生,重視自己的教學效 能,與做個好老師應有的心態與熱忱 T56:教育就是要讓學生獲得有意義且他們會 自願學習的知識與技能,還有正確觀念 的建立,將知情意融入日常教學中,讓 學生內化為自己的思維,這樣的活動可 以讓老師精益求精,彼此切磋,一同為 教育盡心盡力!

5.結論

實習教師因分散臺灣各地,常得不到師資培育 機構及時、適切的協助,使實習成效大打折扣。而 傳統的師資培育方式雖能藉返校座談、教學訪視瞭 解實習情況,但仍有其不足之處,因此,若能整合 網路科技,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幫助。本研究運用混 成式學習策略,結合課室的實體學習環境(On-site) 與 網 路 的 虛 擬 學 習 社 群(On-web)來 輔 助 實 習 教 師,希望能藉以促進其專業知能之發展。 經過近一年的實施,統計實習教師專業成長量 表自評結果顯示,實習教師在在教學知能、班級經 營知能、行政知能、研習知能、專業態度等幾個向 度的得分上均達到顯著差異水準,表示本研究所運 用混成式學習策略對其專業知能的發展是有助益 的。在教學知能方面,教案的撰寫、教材的熟悉度、 學生特質與反應的瞭解、教學媒體的運用、班級氣 氛的營造等方面均有長足的進步;就班級經營而 言,實習教師對學生互動、輔導學生知能、與家長 溝通的能力、以及教師情緒處理等有更深一層的體 會;在行政知能部份,實習教師認為更加了解學校 行政的工作內容,而協調、溝通能力也增進不少; 而在研習知能方面,實習教師表示透過研習活動使 其教學與輔導知能、教學媒體製作、人際互動的能 力更為增進,也更瞭解當前的教育趨勢;也因為透 過一年的實習,實習教師對教師工作的使命有更多 的體認,對工作的熱忱與信心也提昇許多。 在性別與師資養成型態的屬性部份,男性實習 教師在實習後期各分量表的自評得分平均值均高 於女性實習教師,而在教學知能、班級經營知能達 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不同師資養成型態的實習 教師其在各量表的自評分數上互有高低,單一變異 數分析結果,彼此間的差異並未達到顯著性水準。

(6)

參考文獻

[1]王明傑。1997。國民中學實習教師的班級經營與 學科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未出版碩士論文。 [2]吳和堂。2000。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與專 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博士論文。 [3]卓佩玲。1999。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思考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 文。 [4]林凱胤、王國華、蔡維真。2005。運用 Blog 於 師資培育之探討,文章發表於TANet2005 台灣區 網際網路研討會,台中市:中興大學。 [5]耿正屏、林素華、葉辰楨 。2004。科學教育研 究成果應用推廣計畫:科學教師的專業知能-生 物教師的實習知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 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6]張文華 。1999。中學數理教師進行行動研究能 力之分析。國立台東師院1999 行動研究國際學 術研討會。(NSC86-2511-S-018-021-SP) [7]張增亮。2003。面對面與網路混合試教之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 文,未出版,中壢市。 [8]張德銳。1996。美國良師制度對我國實習輔導制 度之啟示。初等教育學刊,5,41-46。 [9]教育部。1994。師資培育法。台北:教育部。 [10]教育部。2000。實習指導教師手冊。2003 年 5 月20 日取自 http://www.nknu.edu.tw/~intern/teach/grannounc e.html. [11]梁滄郎、王志中、粘淑芬。2002。教育實習現 況探討—學校實習教師調查問卷(上)。師說, 169,32-37。 [12]陳惠君。2002。高雄縣市國民中學實習教師工 作困擾與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13]黃世傑和王國華。1996。國中生物科實習教師 的學科教學基本知能與檢定工具之研究(I)。行 政 院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NSC84-2513-S-018-006。 [14]楊巧玲。2002。師資培育課程教學的創新與九 年一貫課程/教學的改革之對應與省思。教育學 刊,19,187-206。 [15]葉郁菁。1998。實習教師之專業輔導。教育實 習輔導,3(4),49-52。 [16]鄧景文、賓玉玫、文經。1999。實習教師實地 經驗的內涵與角色轉變。輯於國立台灣師大教 育學院(主辦):教育實習的典範與實踐學術研 討會手冊(101-126)

[17]Bersin, J. The blended learning book: Best

practices, proven methodologies, and lessons learned. San Francisco, CA: Pfeiffer, 2004.

[18]Bielawski, D. & Metcalf, D. Blended eLearning: Integrating KnowledgePerformance Support, and Online Learning. Amherst, Massachusetts: HRD Press Inc, 2003.

[19]Dean, P., Stahl, M., Sylwester, D., & Pear, J. Effectiveness of Combined Delivery Modalities for Distance Learning and Resident Learning.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2(3),

247-254, 2001.

[20]Harriman, G. Blended learning, E-Learning

Resources, Retrieved June 03,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grayharriman.com/blended_learning

.htm, 2004.

[21]Smith, J. Blended Learning. An old friend gets a new name. Retrieved May 2, 2004, from http://www.gwsae.org/Executiveupdate/2001/M arch/blended.htm , 2001.

[22]Valiathan, P. Blended Learning Models, Retrieved May 21, 2005, from 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2002/aug2002/v aliathan.html, 200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品德培育、知 識增潤及體藝 培訓 5個培育 範疇編制,以 檢視學生自我 效能感及全校 生涯規劃教育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進而能自行分析、設計與裝配各 種控制電路,並能應用本班已符 合機電整合術科技能檢定的實習 設備進行實務上的實習。本課程 可習得習得氣壓-機構連結控制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利用學習成果促進音樂科的學與教(新辦) 小學 有效的課堂器樂演奏學與教策略(新辦) 小學 小學音樂教師基礎教學知識課程(新辦)

並以較淺易的方式進行評估,為學生建立學習成就感。整體而言,大多數政治演變的課題,會以概覽式課題的方法處理,即教師

三、學生學習評量,包括學業成績評量及德行評量。學業成績評量採百分制並以整數評